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859-064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白田杂著卷一
             宝应王懋竑撰
  易本义九图论
易本义九图非朱子之作也后之人以启蒙依放为之
又杂以己意而尽失其本指者也朱子于易有本义有
启蒙其见于文集语录讲论者甚详而此九图未尝有
一语及之九图之不合于本义启蒙者多矣门人岂不
卷一 第 1b 页 WYG0859-0647b.png
见此九图者何以绝不致疑也朱子于本义叙卦图约
略大传之文故云自下而上再倍而三以成八卦三画
已具八卦已成则又三倍其画以成六画而于八卦之
上各加八卦以成六十四卦而不敢参以邵子之说至
启蒙则一本邵子而邵子所传止有先天图(即六十四/卦方圆图)
(也/)其伏羲八卦图文王八卦图则以经世演易图推而
得之同州王氏汉上朱氏易皆载伏羲八卦图文王八
卦图启蒙因之至朱子所自作横图六则注大传语及
卷一 第 2a 页 WYG0859-0647c.png
邵子语于下而不敢题云伏羲六十四卦图盖其慎重
如此今乃直云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羲六十四卦次序
图伏羲八卦方位图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是孰受之
而孰傅之耶又云伏羲四图其说皆出邵氏按邵氏止
有先天一图其八卦图后来所推六横图朱子所作而
以为皆出邵氏是诬邵氏矣又云邵氏得之李之才挺
之挺之得之穆修伯长伯长得之希夷先生陈抟图南
此明道叙康节学问源流如此汉上朱氏以先天图属
卷一 第 2b 页 WYG0859-0647d.png
之已无所据今乃以移之四图若希夷已有此四图者
是并诬希夷矣文王八卦说卦明言之本义以为未详
启蒙别为之说而不以入于本义至于乾天也故称乎
父一节本义以为揲蓍以求爻启蒙以为乾求于坤坤
求于乾与乾为首乾为马两节皆文王观于已成之卦
而推其未明之象与本义不同盖两存之今乃以为文
王八卦次序图又孰受之而孰傅之耶自周子太极图
以黑白分阴阳后多因以为说龟山先生于詹季鲁问
卷一 第 3a 页 WYG0859-0648a.png
易以一圈示之而墨涂其半曰此即易也是皆以意为
之朱子答袁机仲书所云黑白之位当亦类此今此图
乃推明伏羲画卦之次序其必以奇偶之画而不可以
黑白之位代之彰彰明矣为问伏羲之画以奇偶乎以
黑白乎则以黑白之位为伏羲之画虽甚愚知其不可
也今直题为伏羲八卦次序伏羲六十四卦次序而皆
以黑白之位又谁受之而孰传之耶答袁书止有八卦
黑白之位而无六十四卦又云三白三黑一黑二白一
卷一 第 3b 页 WYG0859-0648b.png
白二黑等语与今图亦有不同此书云黑白之位亦非
古法今欲易晓故为此以寓之后书云仆之前书已自
谓非是古有此图只是今日以意为之写出奇偶相生
次序令人易晓矣则又明指六横图而言非黑白之位
故窃疑袁书此一节或后人剿入之以为九图张本而
非本文又其后云此乃易中至浅至近而易见者黑白
之位原非易中所有考其文义都不相属答袁书凡十
一论黑白仅见于此而他书皆以奇偶论其或有所增
卷一 第 4a 页 WYG0859-0648c.png
损改易而非本文未可知也卦变图启蒙详之盖一卦
可变为六十四卦彖传卦变偶举十九卦以为说尔今
图卦变皆自复姤临遁等十二辟卦而来以本义考之
惟讼晋二卦为合馀十七卦则皆不合其为谬妄尤为
显然必非朱子之旧明矣故尝反复参考九图断断非
朱子之作而数百年以来未有觉其误者盖自朱子既
没诸儒多以其意改易本义流传既久有所窜入亦不
复辨马端临文献通考载陈氏说本义前列九图后著
卷一 第 4b 页 WYG0859-0648d.png
揲法(疑即/筮仪)学者遂以九图揲法为本义原本所有后之
言本义者莫不据此而不知本义之未尝有九图揲法
也明永乐大全出以本义改附易传而九图筮仪遂为
朱子不刋之书矣今详筮仪之文绝不类朱子语其注
有云筮者北面见仪礼按仪礼士冠礼特牲馈食礼少
牢馈食礼筮者皆西面惟士丧礼筮宅以不在庙筮者
北面今直云筮者北面见仪礼此等瞽说不知何来推
求其故则学易者但见汉上易丛说有引仪礼筮宅者
卷一 第 5a 页 WYG0859-0649a.png
北面之文而并未尝考之仪礼也朱子岂不见仪礼者
而疏谬若是耶由是以言筮仪亦断非朱子之作而通
考所云前列九图后著揲法者皆为相传之误而不可
以据信矣余故曰易九图非朱子之作也后之人以启
蒙依放为之又杂以己意而尽失其本指者也今考其
大略如此其碎义璅说有相发明者别附于后世之君
子得以览观而审择其是非焉
  易本义九图论后
卷一 第 5b 页 WYG0859-0649b.png
自朱子著本义启蒙门人勉斋黄氏盘涧董氏瓜山潘
氏节斋蔡氏各有训说今皆不传其后双峰饶氏厚斋
冯氏进斋徐氏庐陵龙氏转相传述其书亦不复见惟
近日徐氏所刻经解有六本天台董氏传义附录鄱阳
董氏周易会通梅边熊氏本义集成双湖胡氏本义附
录纂注云峰胡氏本义通释及玉斋胡氏启蒙通释尚
可参考天台鄱阳俱载九图五赞筮仪梅边止载九图
双湖止载五赞筮仪云峰则尽去之其天台鄱阳梅边
卷一 第 6a 页 WYG0859-0649c.png
三本九图各有不同注亦小异天台本最先出题云易
图下云朱子其中缝则云董氏易图说梅边本云易图
朱子集录鄱阳本方云朱子易图天台本八卦次序六
十四卦次序皆用黑白之位梅边本八卦以黑白六十
四卦则以方空而不用黑白鄱阳仍用黑白而又依梅
边例以方空别之其参错有如此者以此推之九图固
未尝有一定之本也双湖不载九图此今刻之脱误其
书后自作四图三论云不敢列于九图附五赞后是固
卷一 第 6b 页 WYG0859-0649d.png
有九图矣玉斋启蒙通释亦载本义九图语今本大全
九图小注往往有双湖语至云峰则无之然云峰不载
九图亦不言其所以不载之故也(今刻云峰本义通释/上下经解极详以大)
(全本考之增多者十之三四彖传以后语皆与大全同/无增多者疑通释自彖传后已失去后人抄集大全所)
(载以续之耳又大全序例谓胡氏通释既辄变古易又/于今易不免离析先后考今刻乃一依古易此不可晓)
(或者今刻/非原本与)反复参考其以九图为朱子所自作绝无所
据疑为门人辈所纂辑天台董氏玉斋胡氏去朱子已
几百年而梅边鄱阳又在其后(天台本自序以度宗咸/淳丙寅距朱子之卒巳)
卷一 第 7a 页 WYG0859-0650a.png
(八十馀年鄱阳董氏谓此书近出双湖胡先生并未之/见则天台本之出于元仁宗皇庆以后距朱子盖百六)
(十馀年矣梅边自序以元英宗至治壬戍鄱阳自序以/元文宗天历戊辰二书大略同时盖又二十馀年也玉)
(斋天台同时/人而少后之)流传既久莫可识别但据所传以为朱子
所作无能辨其非者至大全出则诸本异同不复可见
学者亦无所据以致其疑按三家本止云朱子易图大
全辄增之云朱子图说朱子答袁机仲书黑白之位本
非古法四语三家本皆附载于诸解后而增后六十四
卦次序放此九字已属附会大全更以系于八卦方位
卷一 第 7b 页 WYG0859-0650b.png
图说之下若图说注所本有者其为疑误后学益甚矣
朱子复古周易而门人蔡节斋为训解已大变其例(节/斋)
(训解今不傅其更改次/序见鄱阳董氏所述中)以易为卜筮作而门人林正卿
以为设教(见勉斋黄/氏答书中)盖不待七十子丧而大义已乖矣况
于一再传之后讹以益讹则天台梅边双湖鄱阳所述
又安可据信耶向读本义即疑九图之非而未敢质言
之比得经解诸家考之乃知九图断断非朱子之作而
犹以未尽见勉斋北溪潜室盘涧瓜山诸集以决斯疑
卷一 第 8a 页 WYG0859-0650c.png
也姑识于此以俟考焉
黄勉斋先生集有答胡伯量书论所刻本义先天圆图
止言其印本之错不可流传以误后人而不言本义元
本若何勉斋伯量皆朱子门人若本义果有此图则但
据元本伯量不必以此正于勉斋而勉斋亦不当有不
及细论读之答矣疑图或为伯量所自作而勉斋书答
语不甚分明后来者遂无以决斯疑也
天台本黑白之位与今大全本同止以黑白分阴阳而
卷一 第 8b 页 WYG0859-0650d.png
无所谓一奇一偶各生一奇之象与答袁书三白三黑
一白二黑一黑二白之云皆不合鄱阳本黑白各以方
空别之其与袁书合矣而分裂破碎为尤甚焉既不见
一奇一偶各生一奇一偶之象而两仪四象皆不可识
别正与朱子所云非本有此六十四段者相反且以六
十四卦包八卦四象两仪朱子与林黄中辨子在母外
子在母中亦八卦与六横图之别也或谓如其图自
上而下六爻之奇偶六十四卦无不相值此亦数之
卷一 第 9a 页 WYG0859-0651a.png
偶合而指此以为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其断断不然矣
天台鄱阳本皆列九图五赞筮仪文献通考前列九图
著揲法而无五赞揲法当即筮仪也朱子与吕子约书
明云五赞附启蒙后语录亦云启蒙五赞则本义之五
赞为后来所增入非朱子之旧明也(今大全本以五赞/入箴铭类又与两)
(董本/不冂)启蒙明蓍策篇其言揲法已详而明筮赞又详言
之不必更为筮仪明筮赞云信手平分置右于几则无
所谓床与木格者而择洁地为蓍室日焚香致敬是
卷一 第 9b 页 WYG0859-0651b.png
又大类臧文仲居蔡之为朱子必不尔也惟单拆重交
启蒙明筮之所未及然此火珠林已有之人人所晓可
毋庸及也(单拆重交贾公彦/仪礼疏中亦有之)
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后载此图圆布者至方者静而
为地也一条皇极经世纂图指要以为西山蔡氏语(见/性)
(理大/全)吴氏纂言又以为伯温邵氏语未详孰是要之必
非朱子语矣启蒙亦不载之梅边熊氏于此图后依启
蒙载说卦天地定位雷以动之两节而无伏羲四图其
卷一 第 10a 页 WYG0859-0651c.png
说皆出邵氏等语其此图圆布者一条载于后小注中
又误以为朱子语与两董本不同故尝以为九图非有
一定之本者此亦其一證也
黄义刚录云汉上易卦爻变只变到三爻而止于卦辞
多有不通某处更推尽去方通如刚自外来而为主于
内只是初刚自讼二挨下来柔进而上行只是五柔自
观四挨上去此等处按汉上卦变则通不得(注云旧与/季通在旅)
(邸/推)潘时举录云讼卦本是遁卦变来遁之六二上为讼
卷一 第 10b 页 WYG0859-0651d.png
之上六三其九三下为九二上为讼卦此类如柔来而
文刚分刚上而文柔与夫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皆是
如此若画图子起便极好看更不待说按此两条皆主
本义卦变言黄录云旧与季通在旅邸推潘录云若画
图子便极好看可见本义之未尝有图也黄潘录皆在
癸丑以后其距丙午启蒙之成已八年而距丁酉本义
之成则十八九年矣使本义先有此图黄潘何为录此
语耶邵浩录请见印易图看曰方今雕板未了(此不见/于语类)
卷一 第 11a 页 WYG0859-0652a.png
(见朱子明/文公易说)浩录丙午所闻启蒙成于丙午是此云易图
自指启蒙非本义图也惟董铢录云二阳四阴自遁来
者十四卦讼即初变之卦其说与今卦变图合然只举
讼一卦(潘录亦举讼卦然以贲与/无妄并言则自主本义)以本义考之讼卦外
惟晋卦为合其馀十七卦则皆不可推矣铢录在丙辰
以后文集叔重通书在甲辰以前所录未必在丙辰后
此或有误其录与黄潘录不同要未可据世或以铢录
在晚年疑为后来之论故附辨之
卷一 第 11b 页 WYG0859-0652b.png
潜室陈氏曰伊川破否泰卦变之说故以卦变皆从乾
坤来盖与其主否泰宁主乾坤乾坤犹卦之父母否泰
则甚无义若知诸卦皆变为六十四卦则主乾坤者犹
非况否泰乎卦变之法一卦可变为六十四卦如贲之
变主内卦则自损而来主外则自既济而来此晦翁之
通例不必三阴三阳皆可推也(此条见大全启/蒙考变占小注)按潜室
亲受业于朱子而于卦变主启蒙三十二卦图谓自否
泰来者无义则知本义卦变图自复姤而来自临遁而
卷一 第 12a 页 WYG0859-0652c.png
来自泰否而来者断断非朱子所作矣其谓贲之卦变
为晦翁之通例则尤为明證也
㬊渊录云八卦次序是伏羲底时未有文王次底三索
而为六子这自是文王底各自有这道理又录云大槩
乾求于坤而得震坎艮坤求于乾而得巽离兑一二三
者以其画之次序而言之也(易说以此条/为黄显子录)按本义启蒙
不言次序而渊录言之如胡伯量之本义图董叔重录与
卦变图合是皆于九图略有彷佛而卒未敢明言九图
卷一 第 12b 页 WYG0859-0652d.png
之出于朱子也故尝疑九图乃门人所纂辑而托之朱
子者盖自理宗宝庆以后朱子之学大行诸门人亦为
世所尊信凡其所作无有拟议之者流传既久不复可
别迨大全合本义于易传世乃以为朱子之书并本义
原本亦不之考况能辨九图之是非乎
启蒙坤求于乾而得震坎艮乾求于坤而得巽离兑渊
录明与之反自是误记则次序之云亦亚夫之意非朱
子语也九图于文王八卦次序图后但云右见说卦而
卷一 第 13a 页 WYG0859-0653a.png
无其说盖以与本义启蒙皆不合天台鄱阳附载启蒙
解于次序无当也梅边本除去右见说卦四字亦不载
启蒙解岂亦觉其误与
  论尚书叙录
元临川吴氏作尚书叙录前载今文而别系古文于后
其后为纂言则尽去古文而独注今文二十八篇明震
川归氏因其说亦为叙录而纂言则未之见乃以其意
釐为今文归氏书今亦未之见也余尝以两叙录考之
卷一 第 13b 页 WYG0859-0653b.png
大都辨古文之伪其说皆是而亦不免小误盖伏生之
书出于壁藏以多所亡失仅存二十九篇而晁错往受
其学原非口授两汉儒林传所载甚详至书序云伏生
失其本经口以传授卫宏序云伏生使其女传言教错
错所不知以意属读明与儒林传不合乃一手伪作互
相印證以饰其伪其为谬妄显然至泰誓后得据陆氏
释文自在二十九篇之外为三十篇艺文志古经四十
六卷以三十篇合之安国增多十六篇正得此数张霸
卷一 第 14a 页 WYG0859-0653c.png
百两篇当时已废不行与古经初无所涉亦自明白可
按吴氏力攻古文而反引书序卫序以断伏生谓今文
二十八篇乃伏生所口授而晁错所属读者又谓古经
即张霸伪书归氏亦谓伏生垂如线之绪于女子之口
又谓古经汉世之伪书班史以别于经不以相混是皆
为颜注孔注所误可谓目察秋毫而不见其睫也安国
增多之书略见于史记班志其文多断续不可考必有
讹缺王莽时虽立学官旋以废罢东汉又重谶纬之学
卷一 第 14b 页 WYG0859-0653d.png
是以其书不传焉郑诸儒皆未之见而东晋所上之书
疑为王肃束晰皇甫谧辈所儗作其时未经永嘉之乱
古书多在采摭缀缉无一字无所本特其文气缓弱又
辞意不相连属时事不相对值有以识其非真而古圣
贤之格言大训往往在焉有断不可以废者凡分别古
今文之有无自朱子始而朱子于周礼王会解已自发
其例蔡传亦朱子所命而不及见其成疑当更有所釐
正如吴氏之前载今文而别系古文于后若纂言一决
卷一 第 15a 页 WYG0859-0654a.png
而去之则大不可也至于姚方兴之二十八字昔人已
明言其伪直当黜之无疑敢因两叙录而申论之又考
郑注逸书别有舜典大禹谟益稷等篇虽得之传闻恐
为安国之旧微言奥论必有一二存者而散亡磨灭无一
语见于世韩退之云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流落人
间者泰山一毫芒典谟训诰之重万万非诗篇比也而
百不传其一二使后世不得见二帝三王之全呜呼惜

卷一 第 15b 页 WYG0859-0654b.png
 泰誓在二十九篇之外则伏生书少一篇疑是书序
 史记本纪多载书序又有与今书序不同者或是伏
 生所传也郑注有亡书有逸书亡书即壁内所藏亡
 失数十篇逸书则逸而不传盖安国书也朱子尝言
 或者以为今文自伏生女口授晁错时失之则先秦
 古书所引之文皆已如此固已不信口传之说而又
 有暗诵者偏得其难而考文者反得其所易之语此
 偶有所未及察故曰义理无穷精力有限朱子于临
卷一 第 16a 页 WYG0859-0654c.png
 殁尚修楚辞注改大学诚意章注其孳孳不已如此
 后之人偶有一得之见而断然自信不复致疑抑未
 知于古人何如也
  尚书杂考
史记儒林传伏生故为秦博士孝文帝时欲求治尚书
者天下无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年九十
馀老不能行乃召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秦时焚书
伏生壁藏之其后兵火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
卷一 第 16b 页 WYG0859-0654d.png
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伏生教济南
张生及欧阳生汉书儒林传同其序次最为明白刘歆
移太常书云孝文皇帝使掌故晁错受伏生而古尚书
初出于屋壁朽折散绝今其书见在时师傅读而已艺
文志又云刘向以中古文校欧阳大小夏侯经文酒诰
脱简一召诰脱简二率二十五字者脱亦二十五字
简二十二字者脱亦二十二字若以此参考之则伏
生书之出于屋壁断断无疑者也孔安国书大序云济
卷一 第 17a 页 WYG0859-0655a.png
南伏生年过九十失其本经口以传授明与史汉所记
不合卫宏定古文尚书序云伏生老不能正言使其女
传言教错齐人语与颍川多异错所不知者什二三以
意属读而已是又大序之所未言而亦不知其所自出
也以书考之则伏书多艰涩而孔书皆平易二书体制
绝殊不可相合故作大序者造为口授之说以伏生口
授时多有讹缺非书之本文而卫序其女传言教错又
因大序而附会之互相印證以饰其伪其与史汉异同
卷一 第 17b 页 WYG0859-0655b.png
皆所不暇顾也孔氏正义云伏生初入壁间得之以教
齐鲁传教既久诵文则熟至于末年因其习诵或亦目
暗故晁错往受之时不执经而口授之也此曲为大序
解而亦不引卫序至陆氏释文乃略载卫序语而颜氏
注汉书则详著之亦不辨其异同自颜注盛行学者一
依颜注而并史汉本文亦略而弗道矣朱子始疑书序
之伪而于此偶不及致察故有暗诵者偏得其所难而
考文者反得其所易之语临川吴氏尚书叙录杂取儒
卷一 第 18a 页 WYG0859-0655c.png
林传及卫序语不为别白而断以今文二十八篇之书
乃伏生口授而晁错所属读者吴氏力辨古文之伪而
反据大序及卫序以断伏生可谓目察秋毫而不见其
睫也余向有疑于此而未能决今姑据史汉儒林传及
书大序卫序而别其同异考其是非以待明者之订正

史记儒林传孔氏有古文尚书安国以今文读之因以
起其家盖逸书滋多于是矣汉书艺文志古文尚书者
卷一 第 18b 页 WYG0859-0655d.png
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
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共
王往入其宅闻鼓琴瑟钟磬之音于是惧乃止不坏孔安国
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安国献
之遭巫蛊事未列于学官其所载经二十九卷此伏
生所传也尚书古文经四十六卷此安国所传也
盖以伏生二十九篇合之十六篇又并书序为四十六
篇古以一篇为一卷故曰四十六卷注云为五十七篇
卷一 第 19a 页 WYG0859-0656a.png
或后人所增或有误字未可知也书大序悉本艺文志
语而增多二十五篇与十六篇之数不合其云凡五十
八篇为四十六卷则以合于志四十六卷之数而亦莫知
卷数之如何也安国书王莽时立于学官东汉初废不
复立史记所载汤征汤诰泰誓艺文志所载伊训武成
毕命丰刑疑皆出安国书与今孔传古文绝不同而安
国书与今孔传古文绝不同而安国注论语小子履章
引墨子汤誓则今之汤诰必非安国书矣向尝疑安国
卷一 第 19b 页 WYG0859-0656b.png
十六篇者杂于二十五篇之中不可识别以今考之则
二十五篇乃一手拟作而为孔书者并未见安国之书
也盖安国书不传久矣后汉书叙次经学传授本末最为参
错其云贾郑王皆传孔学而贾郑王所注止伏生二十
九篇而已其安国十六篇绝未之及也疑皆就伏书作
注而杂以安国所传之古文如郑注仪礼之比其安国
十六篇与逸礼三十九篇同置而不论矣其云孔学亦
传闻之辞耳孔氏正义弥缝大序以同序者同卷异序
卷一 第 20a 页 WYG0859-0656c.png
者异卷以合四十六卷之数而颜注古经直以孔传五
十八篇当之后人不复致疑而十六篇二十五篇之异
同亦无有致辨者矣蔡传本朱子所命其分别今文古
文所以微见其指而蔡传之成朱子所不及见或当更
有所釐正而蔡传所释未必尽得朱子之意也盖汉魏
时古书多在儗作者采摭缀缉无一字无所本特以词
气多不连属于事体多不对值知其非古文而古圣贤
之格言大训多在焉有断断不可废者朱子晚年编次
卷一 第 20b 页 WYG0859-0656d.png
仪礼载周书王会解而注云此书近世伪作以其荟萃
经传之文无悖理者姑存之此已自发其例而吴氏纂
言并孔书古文遂一决而去之此又甚不可也今因论
安国书之异同而并及之后之君子当有以订其得失

秦始皇帝三十四年焚书七年而秦亡汉五年定天下
又七年高帝崩惠帝四年除挟书律自焚书至汉定天
下相距仅十二年即以惠帝除挟书律计之亦仅二十
卷一 第 21a 页 WYG0859-0657a.png
三年而已古者简策重大诸儒多以诵说相传伏生年
方少不应所得二十九篇之外绝无所记忆而是时故
学士必犹有在者岂无所流传而何以教齐鲁间者止
伏生书也汉兴诗有齐鲁韩三家春秋有公谷二家左
传亦有传者是皆不出于壁藏而书独无有即先秦之
书如老子庄子列子墨子韩子荀子既不立学官又无
师授何以得传于后而书之朽折散绝乃如此遂使二
帝三王之盛德大业宏模大训其得传于后世者仅十
卷一 第 21b 页 WYG0859-0657b.png
百之一二也呜呼惜哉
艺文志刘向以中古文校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酒
诰脱简一召诰脱简二率简二十五字者脱亦二十五
字简二十二字者脱亦二十二字文字异者七百有馀
脱字数十中古文疑秦博士所藏传之汉者则当有百
篇非止二十九篇也或者晁错受书伏生必以上于官
府是为中古文自张生欧阳生至欧阳大小夏侯其中
不无传写讹缺故有脱简文字之异未可知也及考刘
卷一 第 22a 页 WYG0859-0657c.png
歆移书云藏之秘府伏而未发则明指安国所献古文
经四十六卷而言则所谓中古文乃安国所上也晋时
秘府有古文尚书经当亦指此安国虽以今文读之而
别为古文之学其文字自当有异脱者亦于鲁壁中得
之伏生之缺此皆考正经文非有师说然安国传其学
都尉朝胶东庸生以至王璜涂恽则亦必有师说如欧
阳大小夏侯章句之比但东汉后遂废不传耳至承诏
作传则史汉初无其事而安国所献亦止经文则中古
卷一 第 22b 页 WYG0859-0657d.png
文者乃二十九篇及所增十六篇而已颜氏既略而不
注后人亦无有论及者故于此附论之至东晋所上孔
传自是晚出与史汉所载绝不相合亦不必置辨也
张霸百两篇汉书所载始末甚详而孔氏正义云前汉
诸儒知有五十八篇不见孔传遂有张霸之徒于郑注
之外伪造尚书二十四篇以足郑注三十四篇为五十
八篇明与汉书不合其云张霸之徒亦未尝指定其人
特以汉书语而附会之耳至郑注云云此立文之误详
卷一 第 23a 页 WYG0859-0658a.png
其意当云于伏生二十九篇之外伪造二十四篇又分
出伏生五篇以足五十八篇之数非谓张霸因郑注而
伪造也正义又云郑注于二十九篇之外分出盘庚二
篇康王之诰一篇又泰誓二篇为三十四篇更增益伪
书二十四篇为五十八舜典一旧作二九共九篇十一
大禹谟十二益稷十三五子之歌十四胤征十五汤诰
十六咸有一德十七典宝十八伊训十九肆命二十原
命二十一武成二十二旅獒二十三囧命二十四以此
卷一 第 23b 页 WYG0859-0658b.png
二十四为十六卷以九共九篇共卷除去八篇故为十
六正义之意以张霸伪造古文而郑注承用之非安国
书也考其实则九共止为一篇正合十六篇之数东汉
诸儒虽云十六篇绝无师说然其篇名当有存者安知
郑注所传非安国之旧而以张霸伪书当之此果何所
据耶又正义谓刘向刘歆固皆不见真古文而别录艺
文志乃误以张霸书为安国书夫司马迁亲见安国云
逸书多十馀篇艺文志出于刘向刘歆歆书明云逸书
卷一 第 24a 页 WYG0859-0658c.png
十六篇又王莽时古文尚书已立学官则刘向刘歆班
固岂不见孔安国书者今之孔书至梁晋时方出汉魏
以前自不之见而乃以刘向刘歆班固所载皆张霸伪
书不知其何所据耶刘向别录五十八篇见于疏中此
或后人因孔传而改之艺文志四十六卷则灼然可据
矣正义云孔注之后历及后汉之末无人傅说至晋之
初犹得存者虽不列学官散在民间事虽久远故得犹
存岂贾马郑及汉魏诸儒皆不在民间乎疏家之蔽固
卷一 第 24b 页 WYG0859-0658d.png
如此即以其言考之则孔传之伪亦不待辨而可知矣
书序伏生书无之当出孔壁史记载之此孔子后经师
所传自班固言孔子纂百篇而为之序言其作意马融
郑玄王肃并云孔子所作其实无所据也正义言诗书
理不应异夫子为书传序不为诗传序已有疑于此而
又云或作或否无义例此疏家之体曲为解说耳
陆氏释文言汉宣帝本始中河内女子得泰誓一篇献
之与伏生所诵合三十篇汉世行之然泰誓年不与序
卷一 第 25a 页 WYG0859-0659a.png
相应又不与左传国语孟子众书所引同故马郑王肃
诸儒多疑之正义云案马融云泰誓后得郑玄亦云民
间得泰誓刘向别录云武帝末民间有得泰誓书于壁
内者与博士使读说之数月皆起传以教人则泰誓非
伏生所得而云二十九篇者以司马迁在武帝之世见
泰誓出而得行入之伏生所传内故为史总之并云伏
生所出不复曲别分析云民间所得其实得时不与伏
生所传同也据释文则泰誓在二十九篇之外据正义
卷一 第 25b 页 WYG0859-0659b.png
则伏生实二十八篇而泰誓则后入皆不可详考按刘
向别录云武帝末民有得泰誓于壁内者刘向书亦云
泰誓后得博士集而读之据此则泰誓非伏生之书而
释文所云为可信但伏生少一篇岂伏生书亦有书序
(大小夏侯经二十九卷欧生三十一卷/或其中有别出者疑即盘庚二篇也)然史记载白
鱼入于王舟之文而董仲舒对策引之直称书曰则泰
誓之得必不在宣帝时亦不至武帝末也(伏生大传亦/有白鱼入于)
(王舟之文正义疑/为后人所增加)正义以太史公见泰誓武帝时见行
卷一 第 26a 页 WYG0859-0659c.png
于世遂以并于伏生所傅之内史公虽疏略不应至是
而以刘歆书考之则泰誓必非伏生之书自在二十九
篇之外正义所云未可据也
释文云齐明帝建武中吴兴姚方兴采王马之经造孔
传舜典一篇云于大航头买得上之梁武时为博士议
曰孔序谓伏生误合五篇皆文相承接所以致误舜典
首有曰若稽古伏生虽昏耄何容合之遂不行用其舜
典用王注相承云梅赜上孔傅古文尚书亡舜典一篇
卷一 第 26b 页 WYG0859-0659d.png
时以王肃注颇类孔氏故取王注慎徽五典以下为舜
典以续孔传今依旧音之又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
帝十二字是姚方兴所上孔氏传本无阮孝绪七录亦
云然方兴本或此下更有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
闻乃命以位二十八字异聊出之于王注无施也按此
则姚方兴本乃采王马注伪造孔传而并增此二十八
字故陆氏音仍用王肃注其辨甚分明正义直加此二
十八字于慎徽五典之上而用方兴伪造孔传后人遂
卷一 第 27a 页 WYG0859-0660a.png
不复能致辨矣蔡传一依正义而于释文所云绝不之
及朱子以非大义所系不及订正至今未有辨之者敢
因释文而并申之以俟后人之考正焉
艺文志尚书古文经四十六卷古以一篇为一卷即伏
生之二十九篇与安国之增多十六篇也注为五十七
篇疑此后人所增加或其字有讹误颜氏直以梅赜所
上古文当之而又引郑玄叙赞云后又亡其一篇故为
为五十七篇不知所亡何篇或以孔传阙舜典为亡篇班
卷一 第 27b 页 WYG0859-0660b.png
志则在东汉时岂预知东晋梅赜所上之阙舜典耶其
不然也明矣释文马融注十一卷郑玄注九卷王肃注
十卷皆不言篇数其言马郑所注皆伏生所传之今文王
肃注亦今文又言马郑王皆以舜典同为尧典则止二
十九篇耳正义言三家本三十三篇此以孔传别分五
篇言之而除去泰誓故三十三篇非他有所据也凡颜
氏孔氏之疑误后人多如此不可以不辨
古以一篇为一卷故大小夏侯经二十九卷章句亦二
卷一 第 28a 页 WYG0859-0660c.png
十九卷惟欧阳注三十一卷章句亦三十一卷疑有别
出者其或盘庚二篇耶此可不考然必非孔传所分五篇
也郑注逸书有舜典有大禹谟有益稷史记所载重华
文命疑出此则别有舜典益稷非如孔传所分而大禹
谟亦未必即孔傅之大禹谟也典以记事谟以记言伏
生所传尧典皋陶谟灼然分别而大禹谟乃杂乱其体
且附以誓师之辞此断断非古文之旧而后人未尝以
致疑何也(明梅鷟罗喻义皆攻古文今未之见近有阎/氏百诗辨古文最详余曾见之今已不复记)
卷一 第 28b 页 WYG0859-0660d.png
(忆更/考之)
  公子有宗道论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记言大宗小宗之制详矣而疑于
别子之各为祖而不相宗故以公子有宗道公子之宗
道也再三以申明之而为之说者多汨其解故论其大
指以俟后之君子考焉
别子者公子也以其别于君而别为大宗之祖故曰别
子盖先君之庶子而今君之庶弟也而又有同母异母
卷一 第 29a 页 WYG0859-0661a.png
之别同母者亦谓之嫡子其异母者皆谓之庶也别子
为祖而不为宗继别之子则为宗矣五世以后而大宗
小宗出焉其初固无大宗小宗之分也然宗子有宗道
别子非一人也不可以无所统故以嫡长一人主之而
同母异母者皆宗焉无嫡子则以庶长一人主之而凡
异母者皆宗焉(大槩以最长者一人而有/嫡庶之分则不以长幼论)此非宗也而
有宗之道其云大宗小宗者特以明嫡庶之别非大宗
也而宗之之礼如大宗非小宗也而宗之之礼如小宗
卷一 第 29b 页 WYG0859-0661b.png
此记文之意而郑氏所推以为说者亦已明矣公子有
宗道专以公子言之而不及其后如以其后论则以嫡
长主之者嫡长之子为大宗而诸弟之子宗之者为小
宗是不得谓有大宗而无小宗也如以庶长主之者庶
长之子亦为大宗而诸弟之子宗之者亦为小宗又不
得谓有小宗而无大宗也别子仅一人而别子之子有
二人则一为大宗一为小宗又不得谓无宗亦莫之宗
也盖一君之后为一大宗所以收族如别子各为祖而
卷一 第 30a 页 WYG0859-0661c.png
不相宗非收族之义又谓庶长之宗五世则迁则五世
之后各自为宗而无大宗以统之又岂收族之义哉故
有大宗而后有小宗有小宗则必有大宗其云有大宗
而无小宗有小宗而无大宗专以公子言之而非通论
也此节之义以郑氏为定论而孔疏所云诸子各自为
祖纂言所云庶长之后五世则迁皆不可以据而明归
熙甫所论尤有不可以通者今不得而悉辨也
公子各为祖以鲁三桓郑七穆为例此非礼之正也周
卷一 第 30b 页 WYG0859-0661d.png
公康叔蔡叔各分封而周公为长故以鲁为宗国至战
国盖历七八百年而滕之臣犹称吾宗国鲁先君是所
谓大宗百世不迁者也一君后为一大宗如太王之昭
为一宗王季之穆为一宗文王之昭又为一宗武王之
穆又为一宗则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者亦可推矣若
鲁三桓郑七穆则杂乱而不可以纪此末世之失而非
礼之正也(此以国君为例而卿/大夫士从此推之)
 白田杂著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