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859-062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湛园札记卷四
          翰林院编修姜宸英撰
尔雅矢弛也(注弛/放)弛易也(注相/延易)弛易二字汉书剑人之
 所施易当作此注
唐棣栘注江东呼夫栘疏诗召南云唐棣之华陆玑曰
 奥李也一名雀梅(前经云时英梅注雀/梅疏似梅而小也)亦曰车下李
 所在山皆有其华或白或赤六月中熟大如李子可
卷四 第 1b 页 WYG0859-0628b.png
 食又常棣注今关西有棣树子如樱桃可食疏诗小
 雅云常棣之华陆玑疏云许慎曰白棣树也如李而
 小如樱桃而正白今宫园种之又有赤棣树亦似白
 棣叶如刺榆叶而微圆子正赤如郁李而小五月熟
 按此则唐棣自一种召南所咏是也常棣与棠棣共
 为一种而又自分赤白二种小雅所咏是也唐棣实
 大如李子棠棣实如樱桃唐棣正名郁李又云奥李
 本大如李子今俗称大如樱桃者为郁李殊误
卷四 第 2a 页 WYG0859-0629a.png
槚苦荼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
 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按此茗
 饮已始于晋时
鸟曰狊疏鸟之张两翅狊狊然摇动者名狊论语三狊
 而作当作此解
宋书张畅爱弟辑临终遗命与辑合坟时论非之宋刘
 翚家娣姒合葬尤奇
汉官中有伯使主为诸官驱使辟路于道伯中故言伯
卷四 第 2b 页 WYG0859-0629b.png
 使即伍伯也
魏司徒崔浩之死坐国史讥讪而宋史谓拓拔焘南寇
 汝颍浩密有异图妻弟柳光世要河北义士为浩应
 浩谋泄被诛当时河东大姓连谋夷灭者甚多此南
 北传闻异词亦由时诛杀狼籍故疑必坐反谋也
雷次宗被徵还山何尚之设祖道文义之士毕集为连
 句怀文所作尤美词高一座此连句非今联句盖相
 连倡和为诗也不然不当谓怀文所作尤美
卷四 第 3a 页 WYG0859-0629c.png
梁制光禄大夫皆银章青绶加金章紫绶者为金紫光
 禄大夫任遐为光禄就王晏乞一片金乃转启为金
 紫不行
萧子显齐书最劣然议论亦有可采者祥瑞志云今观
 魏晋以来世称灵物不少而乱多治少史不绝书故
 知来仪在沼远非前事见而不至未辨其为祥也此
 与欧公五代史天文志之所论祥瑞之见治日少而
 乱日多何以异哉
卷四 第 3b 页 WYG0859-0629d.png
宋高宗中兴孟太后诏献公之子九人惟重耳之尚在
 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时称名句梁王僧辨
 劝进湘东王表曰轩辕得姓存者二人高祖五王代
 实居长亦典确不磨矣此表纯用长联开唐宋四六
 之祖
安成康王秀太祖子为江州闻前刺史取徵士陶潜曾
 孙为里司秀叹曰陶潜之德岂可不及后世即日辟
 为西曹亦南朝佳事也
卷四 第 4a 页 WYG0859-0630a.png
宋濂在元至正间授编修初未尝辞其集中有焚黄祭
 文可考黄晋卿神道碑亦言明年以门人翰林国史
 院编修官同郡宋濂之状至京师临川危素铭其神
 道之碑云云
宋书礼志旧说后汉有郭虞者有三女以三月上辰产
 二女上已产一女二日之中而三女俱亡俗以为大
 忌至此月此日不敢止家皆于东流水上为祈禳自
 为洁濯谓之禊祠分流行觞遂成曲水史臣按周礼
卷四 第 4b 页 WYG0859-0630b.png
 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如今三月上已如水上之类
 是也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也(愚按香草沐浴非/可用之水上此特)
 (借证/周礼)韩诗曰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
 招魂续魄秉蕳草拂不祥此则其来甚久非起郭虞
 之遗风今世之度水也月令暮春天子始乘舟蔡邕
 章句曰阳气和暖鲔鱼时至将取以荐寝庙故因是
 乘舟禊于名川也论语暮春浴乎沂自上及下古有
 此礼今三月上巳祓于水滨盖出此也邕之言然张
卷四 第 5a 页 WYG0859-0630c.png
 衡南都赋祓于阳滨又是也或用秋汉书八月祓于
 灞上刘桢鲁都赋素秋二七天汉指隅人胥祓除国
 子水嬉又是用八月十四日也自魏以后但用三日
 不必已也沈约此段乃是用摰虞束晰之对而不载
 洛水浮觞故事殊不可解秋祓特新从来未经拈出
 但所引祓除无关宋事志礼及此直是黄车小说耳
靖难兵至扬州江都令张本迎降成祖以滁泰二知州
 房吉田庆成率先归附命与本并为扬州知府偕见
卷四 第 5b 页 WYG0859-0630d.png
 任知府谭友德同莅府事一时扬州顿有四知府亦
 古所未有
陈僧智永云乐毅论者正书第一梁世模出自萧阮之
 流莫不临学陈天嘉中人得以献文帝帝以赐始兴
 王王昨收禁中即以见示吾尝闻其妙今睹其真始
 兴薨后仍属废帝废帝没又属馀杭公主陈世诸王
 皆求不得及天下既定永处处追寻累载方得陶贞
 白云大雅吟乐毅论太师箴等笔力妍媚纸墨精新
卷四 第 6a 页 WYG0859-0631a.png
 言得之矣智永记如此按梁武帝云乐毅论微粗健
 恐非真迹宏景答启愚心甚疑是摹不轻言令旨以
 为非真窃自信颇涉有悟则妍媚之评恐未然也此
 帖入唐太宗与兰亭同所赏玩高宗敕冯怀素诸葛
 真拓赐长孙无忌等六人外间方有则天时武平一
 少育宫中见真字楷书每函可有二十馀卷别有小
 函十馀卷所记忆者是扇书乐毅论告誓黄庭经至
 神龙中太平公主取小函以归平一任彬州日与太
卷四 第 6b 页 WYG0859-0631b.png
 平子薛崇胤堂兄子崇允连官说太平之败崇胤怀
 乐毅等七轴请崇允托其叔驸马擏赂岐王以求免
 罪此书遂归邸第徐浩古迹记又云太平公主爱乐
 毅论以织成锦袋盛置于箱及籍没后有咸阳老妪
 窃举袖中县令寻追惊惧奔趋投之灶下香闻数里
 兰亭自昭陵发掘后真本流落人间至宋南渡前犹
 有得之以献者而乐毅遂亡矣然徐浩云潼关失守
 后有赵城仓督自云有好书欲请赎罪史维则取看
卷四 第 7a 页 WYG0859-0631c.png
 遂取扇书告誓并二王真迹四卷上之韦述开元记
 又云萧令寻奏上滑州人家藏右军扇上真书宣示
 及小王行书白骑遂等二卷则扇书者一云告誓一
 云宣示其说已不同而平一云扇书乐毅告誓黄庭
 则岂数书流传者皆扇乎备存之以俟临池者
今世所传钟繇书间有千文尝疑之后见宋太宗语参
 政李至曰千字文本无籍梁武帝得钟繇破碑爱其
 书命周兴嗣次韵而成之俚无足取
卷四 第 7b 页 WYG0859-0631d.png
人知王介甫罢春秋进讲案曲洧旧闻熙宁元年冬介
 甫初侍经筵未尝讲说上欲令介甫讲礼记至曾子
 易箦事介甫于仓猝间进说曰圣人以义制礼其详
 至于床第之际上称善安石遂言礼记多驳杂不如
 讲尚书帝王之制人主所宜亟闻也于是罢礼记然
 则介甫不独废春秋讲读亦罢讲礼记矣五经中一
 时顿去其二甚哉其侮圣也
嘉话录云王右军告誓文今之所传即其藁本不具年
卷四 第 8a 页 WYG0859-0632a.png
 月日朔其真本云永和十年三月癸卯朔九日辛亥
 而书亦是真小文开元初年闰月江宁县瓦官寺修
 讲堂匠人于䲭瓦内竹筒中得之与一沙门主八年
 县丞李延业求得之上岐王岐王以献帝便留不出
 或云后借之岐王十年王家失火此书亦见焚按今
 法帖所刻皆具年月岂后人因梦得言而增入耶然
 其摹法颇古
魏书张天锡字纯嘏一名公纯而世说注引张资凉州
卷四 第 8b 页 WYG0859-0632b.png
 记曰字公纯嘏或谓过江后为人所笑减一字不应
 魏收书亦从南朝所称若乞伏慕末字安石跋亦三
 字古今亦仅见此二人
高祖将杀崔暹世祖救之曰我为舍其命须与若手手
 即杖也
䤬锣吾乡名铜面盆为䤬锣见宋史礼志二十二卷金
 使辞仪又外国传数见之
宋史冯京传论进士自乡举至廷试皆第一者才三人
卷四 第 9a 页 WYG0859-0632c.png
 王曾宋庠为名宰相冯京为名执政风流相映不愧
 其科名然王岩叟传(字彦/霖)仁宗初置明经科岩叟十
 八岁与省试廷对皆第一亦三元也其忠节亦所称
 不愧科名者而不与是数亦以进士与明经科之别
 与
宋官府宴席极侈动费数百金太原帅率用重臣每宴
 飨费千金取诸县以给敛诸太谷者尤甚知县郭永
 书抵幕僚止之
卷四 第 9b 页 WYG0859-0632d.png
宋史忠义传刘锐赵汝向死节文州不数叶重见之王
 翕传当时纂修之疏如此
刘贡父博学古人多被其弹驳然其所为诗话往往于
 浅近语多误用如曰刘子赠人诗云惠和官尚小师
 达禄须干取下惠圣之和师也达而子张学干禄事
 或有除去官字示人曰此必番僧也闻者大笑按论
 语是赐也达误为师字且柳下是姓不当以下惠连
 称又云古人多歌舞饮酒唐太宗每舞属群臣长沙
卷四 第 10a 页 WYG0859-0633a.png
 王亦小举袖曰国小不足以回旋以汉景帝为唐太
 宗盖误之远矣
北齐书幼主纪童戏者好以两手持绳拂地而却上跳
 且唱今元宵前后儿童持绳之戏无处不然皆齐高
 馀习也
井卦坎上巽下程传取木器之象木入于水下而上乎
 水汲井之象也按彖辞羸其瓶瓶汲器文从缶瓦器
 也故朱子曰井象只取巽入之义不取木义不知本
卷四 第 10b 页 WYG0859-0633b.png
 义何故又从程说厚斋冯氏曰韩信以木罂渡师知
 樽罍古皆用木疑古以木为瓶此象巽木无疑不知
 羸为毁败之义惟瓦故有毁败扬雄酒铭观瓶之居
 居井之湄一旦曳碍为党之轠故知自汉以前瓶皆
 陶瓦为之朱子本义有姑从程说而自驳正之者数
 条此其一矣
公羊谷梁俱受春秋于子夏公羊解引戴宏序云子夏
 传与公羊高(公羊不/见字)高传子平平传子地地传子敢
卷四 第 11a 页 WYG0859-0633c.png
 敢传子寿至汉景帝时寿乃共弟子齐人胡母子都
 著于竹帛与董仲舒皆见于图谶是也杨士勋谷梁
 释云谷梁子名淑字元始鲁人一名赤(师古云/名喜)受经
 于子夏传孙卿卿传鲁人申公申公传博士江翁其
 后鲁人荣广大善谷梁又传蔡千秋宣帝好谷梁擢
 千秋为郎由是谷梁之传大行于世是则公谷皆受
 经于子夏故其言大抵相同而又有相牴忤者当是
 流传之异二传皆是口相传授至汉始著竹帛传公
卷四 第 11b 页 WYG0859-0633d.png
 羊者以为孔子惧衰世之祸隐晦其文故不著竹帛
 而学者徒私相授受而已此何休之妄说也汉书艺
 文志亦曰有所褒讳贬损不可书见口授弟子弟子
 退而异言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论本
 事而作传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也春秋所贬损当
 世君臣有威权势力其事实皆形于传是以隐其书
 而不宣所以免时难也是说也予未之信孔子作春
 秋上纪天时下明王道所以正人心而抑邪说也欲
卷四 第 12a 页 WYG0859-0634a.png
 正人心而抑邪说必昌明其说于天下而使天下人
 喻于吾之说然后可以开其愚蔽而革去其邪心若
 徒与其弟子私相授受而已天下何由知之知之者
 独其弟子则春秋可以不作善乎杜氏之言曰制作
 之文所以彰往考来情见乎词言高则旨远词约则
 义微此理之常非隐之也圣人包周身之防既作之
 后方复隐讳以避患非所闻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
 予不得已也又曰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
卷四 第 12b 页 WYG0859-0634b.png
 之好辩即孔子作春秋之意也使孔子自讳其辩隐
 秘其书而不出乱臣贼子何所见而知惧哉作春秋
 则祸非所避欲畏祸则春秋不如弗作惧威权势力
 而苟避之是班氏以小人之心度量君子也何休因
 班氏之说遂诬春秋黜周王鲁又曰春秋黜杞旧宋
 而新周引谶文云某览史记援引古图推集天变为
 汉帝制法陈叙图录又云公羊五世至汉胡母生董
 仲舒推演其文世人乃闻此言去孔子卒后三百岁
卷四 第 13a 页 WYG0859-0634c.png
 矣何不全身之有何休之说皆公羊传所未有也其
 所云黜周王鲁为汉制作岂独诬春秋哉其为公羊
 之累亦已甚矣况其解传不由传意凿空立义辞晦
 意滞凡一例而前后矛盾不可通者难以枚举使春
 秋本义若此学士家犹难于寻觅彼乱臣贼子非尽
 读书知文字者也欲其一见而知惧理所必无者矣
 愚故谓何氏之从祀不可不废而十三经注家唯公
 羊传不可存也
卷四 第 13b 页 WYG0859-0634d.png
二传之不同于左传非不信当时实未之见也仲尼与
 左丘明同观史记而作春秋春秋之经纲也左传其
 目也读三传者必当以左氏为主
杜诗游龙门奉天寺天阙象纬逼天官书天开云物若
 如诸家议必改阙字则不如开字之确
天育骠骑歌伊昔太仆张景顺监牧攻驹阅清峻遂令
 大奴字天育别养骥子怜神俊注云大奴王毛仲其
 父坐事没官生毛仲𨽻于玄宗按张说陇右监牧颂
卷四 第 14a 页 WYG0859-0635a.png
 德碑曰有霍公之掌政择张氏之旧令霍公即王毛
 仲故景顺对帝亦曰帝之福也仲之力也臣何力之
 有焉则景顺乃毛仲之属也何反云遂令大奴乎大
 奴与骥子对自是谓其奴耳且毛仲已封霍公而奴
 之有是理乎
醉时歌广文先生官独冷按唐书百官志广文馆博士
 四人助教二人而不言其品数依国子太学博士正
 五正六则广文博士当是正七品又按食货志序俸
卷四 第 14b 页 WYG0859-0635b.png
 钱各助教二万而博士反止得万三千何耶如此则
 广文先生饭不足果不待言矣 新书选举志元和
 二年定生员广文六十人东都广文十人则广文馆
 至元和犹不废也而新书云久之雨坏庑舍有司不
 复修完寓治国子馆自是遂废广文馆原在国学增
 置非以庑坏而寓治谓遂废更妄 又唐书云天宝
 中国学增置广文馆以领词藻之士则广文之设原
 非特为郑虔而本传云帝欲置左右以不事事更为
卷四 第 15a 页 WYG0859-0635c.png
 置广文馆以虔为博士皆非实录也 广文在国子
 监后世郡县学教职借称耳而近世文家竟有以此
 称为文送教谕者岂不可笑
百罚深杯亦不辞桑又在江总席上曰虽深盏百罚吾
 亦不辞也韩昌黎诗饮酒宁嫌盏底深
外物慕张邴注谓张良邴曼容非张长公仕不过五百
 石故曰辞秩岂多满岂张良乎
雨过苏端新书杨绾传谓端憸人也论绾丑险不实贬
卷四 第 15b 页 WYG0859-0635d.png
 巴州员外司马而竟改绾原谥文贞为文简
朝回日日三句吴孙权侄济嗜酒曰寻常行坐处欠人
 酒缗欲贳此缊袍偿之不独用其辞兼用其事矣
彭衙行删韵兼文真寒元五韵
徒步归行此未抵鄜州乞马于李公而作当在北征诗
 前时尚未见妻子也下二首仿此
送李校书何时太夫人堂上会亲戚汝翁草明光天子
 正前席父在而母称太夫人亦一故实
卷四 第 16a 页 WYG0859-0636a.png
石壕吏注寰宇记神雀台在陜西硖石县东北四十五
 里石壕镇按唐先天初置临汝县旧唐书注云移治
 石壕驿临汝与洛阳亦不远安知公不从此而抵京
 都耶留花门楼钥答杜仲高书花门即回鹘也某尝
 考回鹘之俗衣冠皆白故连屯左辅而百里如积雪
 然不既多乎以此意读之方觉语意精彩顿别
同谷县七歌岁拾橡栗随狙公庄子盗蹠篇昼拾橡栗
 暮栖木上 南有龙兮在山湫吴本注此篇为明皇
卷四 第 16b 页 WYG0859-0636b.png
 作也明皇以至德二载至自蜀居兴庆宫谓之南内
 明年改元乾元时持盈公主往来宫中李辅国常阴
 候其隙间之故上元二年帝迁西内 诗题乾元中
 寓居同谷公才居同谷而明皇亦始居兴庆安能逆
 料其然按史兴庆宫在皇城东南距京城之东开元
 初置至十四年又增广之谓之南内则南内之名自
 开元已然何谓自蜀居之始有此称耶 龙翔后大
 明宫谓之东内而以太极宫为西内南内盖配两宫
卷四 第 17a 页 WYG0859-0636c.png
 而言也非始于明皇幸蜀之后明矣 按史持盈侍
 太上皇见之李辅国传而本传不载辅国传又载万
 安咸宜二公主视膳西宫而本传皆略之惟楚国公
 主传云上皇居西宫独主得入侍辅国传又不载但
 公主入侍与此诗毫不相涉仅一南字与南内相附
 会耳
我有一匹好东绢唐书地理志陵州仁寿郡供鹅溪绢
 东坡诗注鹅溪在梓州监亭县出绢甚良杜诗云云
卷四 第 17b 页 WYG0859-0636d.png
 盖谓此也
过代国公故宅郭公大功在廷诤不受废立之诏所谓
 定策神龙后也新书仅载其总兵扈从之一节失史
 家体观公诗全首知其用意所在正与燕公所作行
 状合 此诗笺注甚谬按突厥吐蕃寇凉州后方御
 洛城门宴边报遽至因辍乐拜元振为凉州都督而
 遣之则元振之行自出后意不得云以宗楚客等之
 妒而出之也宗楚客欲召而杀之其事在后
卷四 第 18a 页 WYG0859-0637a.png
自平宫中吕太一旧唐书广德元年宦官市舶使吕太
 一逐广南节度使张休纵兵大掠是此吕太一也按
 唐尚有一吕太一为张嘉贞荐授中书舍人时语曰
 令君四俊苗吕崔员
楼钥曰嘉陵江水何所似一作山水者是盖嘉陵江至
 阆州西北折而趋南复折而趋北三面皆水故亦谓
 之阆中阆内地势平阔江流舒缓城南正当佳处对
 面即锦屏山盖山如石黛水如碧玉故云嘉陵山水
卷四 第 18b 页 WYG0859-0637b.png
 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真绝唱也 按题是分咏
 阆山阆水上是阆山此章自是单咏阆水玩下浪花
 沙际荡浆含鱼可见石黛碧玉言水色与山光相映
 耳不害其为专咏水也原作江水宜仍之
迟暮堪帷幄飘零且钓罠罠选注麋网是也虽说文亦
 有钓义然两钓义同且与上帷幄不对
古柏行田况古柏记自唐季凋瘁历王孟二国蠹槁尤
 甚然以祠中树无敢剪伐者皇朝乾德丁卯岁仲夏
卷四 第 19a 页 WYG0859-0637c.png
 枯柯复生日益敷茂观者叹耸以为荣枯之变应时
 治乱因命工图写以贻好事者自三分迄今八百馀
 年矣
鸣玉栖房栊谢惠连捣衣诗簪玉出北房鸣玉步南阶
 天寒大羽猎此物神俱王庄子神虽善不王也
课伐木诗叙必昏黑摚突夔人屋壁朱仲晦曰夔人正
 谓夔州人耳而山谷乃有黑月虎夔藩之语此颂又
 用躨触按躨跜见鲁灵光殿赋自为虬龙动貌无触
卷四 第 19b 页 WYG0859-0637d.png
 义不知山谷何所据也愚按谢朓三日侍宴诗河宗
 跃踢海介躨跜躨跜对跃踢似亦有夔触之义但单
 用未安耳
园人送瓜倾筐蒲鸽青满眼颜色好蒲鸽或是瓜状青
 色然不知何典
赠司空王公思礼按思礼代李光弼为河东节度副大
 使上元元年加司空又二年薨史曰自武德以来三
 公不居宰辅唯思礼而已则司空乃生前所加非赠
卷四 第 20a 页 WYG0859-0638a.png
 也公不知何据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乐府曲名有西河剑器又
 有醉浑脱 乐府杂录有健舞软舞字舞花舞马舞
 健舞曲有棱太阿连柘枝剑器胡旋胡腾软舞曲有
 凉州绿腰苏合香屈柘团圆旋甘州等按剑器属健
 舞即其顿挫可知矣注又曰云云皆乐府杂录此段
 注绿腰或作录要谓录其要者进上耳
合昏排铁骑清旭散锦幪周礼司圜注弗使冠饰者著
卷四 第 20b 页 WYG0859-0638b.png
 墨幪锦幪以锦包头也若如笺注作锦𩦺引广韵驴
 子曰𩦺岂有上铁骑下复赘锦𩦺者
韩诗无因帆江水注帆去声引杜诗浦帆晨初发按左
 传拔旆投衡注使不帆风差轻帆凡剑反谓饱风也
 杜诗实误用
桓帝末童谣城上乌尾毕逋公为吏子为徒一徒死百
 乘车车班班入河间河间姹女工数钱以钱为室金
 为堂石上慊慊舂黄粱梁下有悬鼓我欲击之丞相
卷四 第 21a 页 WYG0859-0638c.png
 怒杜诗慎莫近前丞相嗔本此盖乐府体也岑嘉州
 演河间七字为两句曰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
 誇数钱汉人膏馥为后人揽取不尽
将军昔著从事衫魏孝肃诏百官悉依旧章不得以务
 衫从事务衫即所谓从事衫矣
昔者玉珂人谁是青云器唐制四品得鸣珂盖贵官也
岳阳风土记赤沙湖在县南夏秋水涨与洞庭通杜子
 美所谓殿脚插入赤沙湖也
卷四 第 21b 页 WYG0859-0638d.png
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场宋初修老子庙庙有吴道子
 画壁官以其壁募人买有隐士以三百千得之于是
 闭门不出者三年乃以车载壁沈之洛河
韦贤初相汉范叔已归秦豕韦与范同出故用范叔作
 对不如注称望见素去杨国忠一如范叔去穰侯之
 缪妄也
世传韩退之屡干执政者然杜公始入京师一投张均
 兄弟再赠鲜于仲通二君皆非端士而穷困不免为
卷四 第 22a 页 WYG0859-0639a.png
 此士之失志宁堪问乎
难说祝鸡翁风俗通呼鸡朱朱俗说鸡本朱公化为之
 而今呼鸡皆朱朱也说文解字喌喌二口为欢州其
 声也读若祝祝者诱致禽畜化顺之意喌与朱音相
 似耳宝公答魏胡太后把粟与鸡呼朱朱后太后果
 为尔朱荣所害则朱读又当如字
天老书题目周礼占梦疏堪舆天老云云
家书万金以烽火三月也后人遂以万金为故实矣
卷四 第 22b 页 WYG0859-0639b.png
骥子春犹隔裴宣明子景鸾景鸿并有逸才河东呼景
 鸾骥景鸿龙文公名子以此
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笺曰政事堂在东
 省属门下至中宗时裴炎以中书令执政事笔故徙
 政事于中书省则堂在右省也杜甫为左拾遗其诗
 所谓凤池者中书也左省官方自宫中退朝而出则
 归东省者以本省言也又送夔龙于凤池殆左省堂
 集政事堂白六押事耶杜为拾遗时而政事堂已在
卷四 第 23a 页 WYG0859-0639c.png
 中书故出东省而入于西省者就政事堂见宰相也
 为其官于东省而越至西省故文昌录于此阙疑按
 裴炎以侍中迁中书令故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后张
 说又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文昌杂录云凤池在中
 书省杜诗不应有误恐唐朝别有故事且恐是时政
 事堂适在右省耳
大明宫则天长安元年改含元宫为大明宫
送翰林张司马南海勒碑按唐书吕向传向进左补阙
卷四 第 23b 页 WYG0859-0639d.png
 帝自为文勒石西岳诏向为镌勒使此虽权设亦以
 士人为之也鹤曰或待诏镌刻之流若是杂流公不
 宜作诗送之
退朝花底散笺引晦庵云唐殿庭间种花柳故杜诗云
 云本朝惟树槐楸郁然有严毅气象按晦庵之说又
 见之文昌杂录北宋人语也
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唐书齐浣传润州北距瓜步
 沙尾纡汇六十里舟多败溺浣从漕路由京口埭治
卷四 第 24a 页 WYG0859-0640a.png
 伊娄渠以达扬子岁无覆舟此开元二十二年事送
 许在天宝中故得云京口渡江航矣(京口渡自晋宋/间已有之至齐)
 (始定渡/京口)
寿酒赛城隍北史慕容俨守郢州城中先有祠一所俗
 号城隍神此城隍神始见史传者
鱼海路常难唐李国臣传以折冲从收鱼海三城
寓目一县蒲萄熟秋山苜蓿多蒲萄苜蓿皆来自西戎
 故题云寓目寄慨深矣
卷四 第 24b 页 WYG0859-0640b.png
山寺西域传康者一曰萨末鞬亦曰飒秣建贞观时岁
 入贡金桃银桃诏令植苑中悬崖方舆胜览麦积山
 在秦州东南百里云云按庾信有麦积崖佛龛铭所
 谓鸟道乍穷羊肠或断者也但言是大都督李允信
 于壁之南崖梯云凿道不言先有瑞应寺
乌麻蒸续晒笺引本草胡麻生中原山谷南都赋其原
 野则有桑漆麻纻按胡麻即巨胜可服食者南都赋
 注纻麻属不闻桑麻之麻可以蒸晒服食
卷四 第 25a 页 WYG0859-0640c.png
细雨鱼儿出正与骤雨落河鱼相对看鱼逢细雨则群
 食于水面骤雨而大则反落也
楼钥曰尝与蜀黄文叔尝食花稗因问蜀中有此乎曰
 此物甚多正出阆州杜诗所谓黄知橘柚来误矣曾
 亲到苍溪县顺流而下两岸黄色照耀直似橘柚其
 实乃此稗也问之土人云工部既误有好事者欲为
 解嘲于其处大种橘柚终非土宜无一活者
毕景羡冲融南史殷臻幼有名行袁粲褚彦回并赏异
卷四 第 25b 页 WYG0859-0640d.png
 之每造二公之席辄清言毕景北齐书王晞传亦曰
 毕竟听还薛道衡立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此云春
 归客未还亦缩字之法
世说西域道人谓司马国宝人面而兽心杜正用其语
 惟人面兽心不可测故曰薄俗防人面马蹄是庄子
 养生之旨故云
日斜鱼更食食字新然见鹖冠子云江湖渺然游鱼黯
 然忽见波明食动幸赐于天
卷四 第 26a 页 WYG0859-0641a.png
昆吾御宿自逶迤汉水衡都尉有御羞令丞注御羞地
 名多出御物可进者扬雄传谓之御宿 元后传夏
 游籞宿鄠杜之间师古曰籞宿苑在长安城南今之
 御宿川是也此则复名籞宿矣籞与御同
凡百慎交绥疏旧说绥部也李卫公曰绥六辔总也按
 绥训辔为是礼亲迎有授绥之礼
一辞故国十经秋每见秋瓜忆故侯因瓜州相映带故
 以秋瓜起兴此正文情游戏天机烂漫处笺欲改为
卷四 第 26b 页 WYG0859-0641b.png
 袁袁州则与上秋瓜何涉
地下无朝烛人间有赐金朝烛只如礼所谓手烛地烛
 即庭燎也早朝所用注用始皇人鱼膏无涉且不宜
 以亡秦比天宝
毕曜仍传旧小诗毕曜不见注酷吏敬羽传羽与毛若
 虚裴升毕曜同时皆暴忍时称毛敬裴毕未几升曜
 流黔中曜正肃宗时人耀即俗曜字又见乔琳传曾
 为郭子仪书记颜鲁公碑阴亦列其名
卷四 第 27a 页 WYG0859-0641c.png
一生自猎知无敌庾信诗野鹤能自猎江鸥解独飞
陆放翁野饭诗可怜城南杜零落依涧曲面馀作诗瘦
 趋拜尚不俗自注杜氏自谱以为子美下峡留一子
 守浣花旧业其后避成都乱徙眉州大垭或徙大蓬
 云
江深刘备城岳阳风土记刘备既与肃画湘为界遂筑
 地乌沙镇对垒在州北六十里俗谓之金门刘备城
蕊蕊自开春蕊蕊出文选
卷四 第 27b 页 WYG0859-0641d.png
或谓杜七律必谐四声惟老去诗篇浑漫兴兴字去声
 重出千家诗作漫与是余按荆公诗粉墨空多真漫
 与子瞻诗诗篇真漫与亦用此也然谓杜律必谐四
 声考之全集则未确
东坡曰司空表圣自论其诗以为得味外味如棋声花
 院闭幡影石坛高吾独游五老峰入白鹤观松阴满
 地不见一人惟闻棋声然后知此诗之工也但恨其
 寒俭有僧态若杜子美云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卷四 第 28a 页 WYG0859-0642a.png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则才力富健去表圣之徒
 甚远矣然朱晦庵以暗飞萤自照语自是巧不如韦
 苏州之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此景为可想但则
 是自在说了会此三说可见诗家身分当作三层看
 苏与司空尚是就诗论诗晦庵则于诗外别有见解
 也
遮莫邻鸡下五更遮莫旧注俚语犹言尽教也按传信
 记(唐郑/棨著)刘朝霞献明皇幸温泉词直撄得盘古髓掐
卷四 第 28b 页 WYG0859-0642b.png
 得女娲瓤遮莫你古时千帝岂如我今日三郎此是
 俳谐正合俗语
送裴二虬作尉永嘉韩集河南少尹张君墓志文虬以
 有气略敢諌诤为諌议大夫朱注欧阳公跋怡亭铭
 虬代宗时为道州刺史此文云为諌议大夫不云为
 道州刺史唐史亦不见其事欧阳公岂得之怡亭铭
 耶余按芦浦笔记云唐贤题名有河东裴虬为道州
 刺史杜诗有送裴二虬作尉永嘉诗则欧阳之说自
卷四 第 29a 页 WYG0859-0642c.png
 有据不专得之怡亭铭也
子美喜用所字如朱夏熟所膺将老委所穷使臣精所
 择逆节同所归飘风争所操画地求所历日出甘所
 终纪纲正所持久客慎所触师伯集所使怀抱罄所
 宣气酣达所为名贤慎所出笔札枉所申朝廷悲所
 遣死鹿力所穷夹辅待所致多晦滞不可解亦文字
 之病
台州志郑虔字若齐谪台州司户台人初见虔衣冠言
卷四 第 29b 页 WYG0859-0642d.png
 动嫌之时为之语曰一州人怪郑若齐郑若齐怪一
 州人虔尝作诗自叹云著作无功千里窜形骸违俗
 一州嫌遂选民间子弟教之有林元籍等从之游终
 于台世为台人孙瓘为恊郎虔诗不传此二句仅见
 于此故存之
桃竹杖按戴恺之竹谱箖箊桃枝注云桃枝皮赤编之
 滑劲可以为席顾命篇所谓篾席者也尔雅释草云
 四寸一节为桃枝余之所见桃枝竹节短者不兼寸
卷四 第 30a 页 WYG0859-0643a.png
 长者或踰尺恐尔雅所载草族自有桃枝不必是竹
 山海经云其木有桃枝剑端又广志层木篇云桃枝
 出朱提郡曹爽所用者也详察其形宁近于竹但未
 详尔雅所云复是何桃枝耳经雅所说二族决非作
 席者也
几年逢熟食秦人以冷食为熟食以将禁火先具饔飧
 也齐人呼为冷节(见潜确类书/未查出处)按白乐天诗留饧和
 冷食即杜熟食也张籍亦云廊下御厨分冷食
卷四 第 30b 页 WYG0859-0643b.png
秦州诗士苦形骸黑旌疏鸟兽稀鸟兽即画熊隼之类
 士苦则形骸自黑旌疏则鸟兽自稀鸟兽稀犹云天
 吴紫凤颠倒短褐也
小摘为情亲谢灵运永嘉记百卉正发时聊以小摘供
 日
 
 
 湛园札记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