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九
卷二十九 第 1a 页 WYG0858-103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日知录卷二十九    昆山 顾炎武 撰
  骑
诗云古公亶父来朝走马古者马以驾车不可言走(董/氏)
(曰顾野王作/来朝趣马)曰走者单骑之称古公之国邻西戎翟其
习尚有相同者(程大昌雍录曰古皆乘车今曰走马恐/此时或已变乘为骑盖避翟之遽不暇)
(驾/车)然则骑射之法不始于赵武灵王也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左师展将以公乘马而归正义曰
卷二十九 第 1b 页 WYG0858-1037b.png
古者服牛乘马马以驾车不单骑也至六国之时始有单
骑苏秦所云车千乘骑万匹是也曲礼云前有车骑者
礼记汉世书耳经典无骑字也刘炫谓此左师展将以
公乘马而归欲共公单骑而归此骑马之渐也(周礼大/司马师)
(帅执提注提谓马上鼓有曲木提持鼓立马髦上者故/谓之提正义曰先郑盖据当时已有单骑举以况周其)
(实周时皆乘车无轻骑法也传王应麟谓六韬言骑战/其书当出于周末又引公羊 齐侯唁公以鞍为几公)
(羊亦周末/之书也)
春秋之世荒服之散居于中夏者大抵皆在山谷之间
卷二十九 第 2a 页 WYG0858-1038a.png
兵车之所不至齐桓晋文仅攘而郤之不能深入其地
者用车故也中行穆子之败无终于太原得之毁车崇卒
而智伯欲伐仇犹遗之大钟以开其道其不利于车可
知矣势不得不变而为骑骑射所以便山谷也变服所
以便骑射也是以公子成之徒谏变服而不谏骑射意
骑射之法必有先武灵而用之者矣
骑利攻车利守故卫将军之遇敌以武刚车自环为营
史记项羽本纪叙鸿门之会曰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
卷二十九 第 2b 页 WYG0858-1038b.png
骑上言车骑则车驾之马来时所乘也下言独骑则单
行之马去时所跨也樊哙夏侯婴靳彊纪信四人则皆
步走也樊哙传曰沛公留车骑独骑马哙等四人步从
是也
  驿
汉书高帝纪乘传诣雒阳师古曰传若今之驿古者以
车谓之传车其后又单置马谓之驿骑窃疑此法春秋
时当已有之如楚子乘驿会师于临品祁奚乘驿而见
卷二十九 第 3a 页 WYG0858-1038c.png
范宣子楚子以驲至于罗汭子木使驲谒诸王楚人谓
游吉曰吾将使驿奔问诸晋而以告国语晋文公乘驲
自下脱会秦伯于王城吕氏春秋齐君乘驲而自追晏
子及之国郊皆事急不暇驾车或是单乘驿马而注疏
家未之及也(戴侗云以车曰传以骑曰驲晋侯以传召/伯宗则是车也说文传遽也左传弦高且)
(使遽告于郑注遽传车则按韩非子言齐景公/游少海传骑从中来谒 骑亦可以谓之传)
谢在杭五杂俎曰古者乘传皆驿车也史记田横与客
二人乘传诣雒阳注四马高足为置传四马中足为驰
卷二十九 第 3b 页 WYG0858-1038d.png
传四马下足为乘传然左传言郑子产乘遽而至则似
单马骑矣释文以车曰传以马曰遽子产时相郑国岂
乏车乎惧不及故乘遽其为驿马无疑矣汉初尚乘传
车如郑当时王温舒皆私具驿马后患其不速一槩乘
马矣
  驴骡
自秦以上传记无言驴者意其虽有而非人家所常畜
(尔雅无驴而有鼰鼠身长/须而贼秦人谓之小驴)逸周书伊尹为献令正北
卷二十九 第 4a 页 WYG0858-1039a.png
空同大夏莎车匈奴楼烦月氏诸国以橐驼野马騊駼
駃騠为献(驴父马母曰骡马父驴母曰駃騠/古今注以牡马牝驴所生谓之駏) 吕氏春
秋赵简子有两白骡甚爱之李斯上秦王书言骏良駃
騠邹阳上梁王书亦云燕王按剑而怒食以駃騠是以
为贵重难得之物也司马相如上林赋騊駼橐驼蛩蛩
驒騱駃騠驴骡王褒僮约调治马驴兼落三重其名始
见于文而贾谊吊屈原赋腾驾罢牛兮骖蹇驴日者列
传骐骥不能与罢驴为驷东方朔七谏要袅奔亡兮腾
卷二十九 第 4b 页 WYG0858-1039b.png
驾橐驼刘向九叹郤骐骥以转运兮腾驴骡以驰逐扬
雄反离骚骋骅骝以曲艰兮驴骡连蹇而齐足则又贱
之为不堪用也尝考驴之为物至汉而名至孝武而得
充上林至孝灵而贵幸(后汉书五行志灵帝于宫中西/园驾四白驴躬自操辔驱驰周)
(旋以为大乐于是公卿贵戚转相仿效至/乘辎軿以为骑从互相侵夺贾与马齐)然其种大抵
出于塞外自赵武灵王骑射之后渐资中国之用盐铁
论骡驴馲驼衔尾入塞驒奚騵马尽为我畜杜笃论都
赋虏𠐍侲驱骡驴驭宛马鞭駃騠霍去病传单于遂乘
卷二十九 第 5a 页 WYG0858-1039c.png
六骡匈奴传其奇畜则橐驼驴骡駃騠騊駼驒奚西域
传鄯善国有驴马多橐它乌秅国有驴无牛而龟兹王
学汉家仪外国人皆曰驴非驴马非马若龟兹王所谓
骡也可见外国之多产此种而汉人则以为奇畜耳今
中原亦自产骡任重致远之资胜于驽骀百倍且习
见而无复以为奇畜者矣
  军行迟速
魏明帝遣司马懿征辽东其时自雒阳出军不过三千
卷二十九 第 5b 页 WYG0858-1039d.png
馀里而帝问往还几日懿对以往百日攻百日还百日
以六十日为休息如此一年足矣此犹是古人师行日
三十里之遗意夏侯渊为将赴急疾常出敌之不意军
中为之语曰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此
可偶用之于二三百里之近不然百里而趋利者蹶上
将固兵家所忌也
  木罂渡军
史记淮阴侯传从阳夏以木罂缶渡军服虔曰以木押
卷二十九 第 6a 页 WYG0858-1040a.png
缚罂缶以渡是也古文简不言缚尔吴志孙静传策诈
令军中促具罂缶数百口分军夜投查渎亦此法也其
状图于喻龙德兵衡谓之瓮筏
  海师
海道用师古人盖屡行之矣吴徐承率舟师自海入齐
此苏州下海至山东之路越王勾践命范蠡舌庸率师
沿海溯淮以绝吴路此浙东下海至淮上之路唐太宗
遣强伟于剑南伐木造舟舰自巫峡抵江扬趋莱州此
卷二十九 第 6b 页 WYG0858-1040b.png
广陵下海至山东之路汉武帝遣楼船将军杨仆从齐
浮渤海击朝鲜魏明帝遣汝南太守田豫督青州诸军
自海道讨公孙渊秦符坚遣石越率骑一万自东莱出
右径袭和龙唐太宗伐高丽命张亮率舟师自东莱渡
海趋平壤薛万彻率甲士三万自东莱渡海入鸭绿水
此山东下海至辽东之路汉武帝遣中大夫严助发会
稽兵浮海救东瓯横海将军韩说自句章浮海击东越
此浙江下海至福建之路刘裕遣孙处沈田子自海道
卷二十九 第 7a 页 WYG0858-1040c.png
袭番禺此京口下海至广东之路隋伐陈吴州刺史萧
瓛遣燕荣以舟师自东海至吴此又淮北下海而至苏
州也公孙度越海攻东莱诸县侯希逸自平卢浮海据
青州此又辽东下海而至山东也宋李宝自江阴率舟
师败金兵于胶西之石臼岛此又江南下海而至山东
也此皆古人海道用师之效
  海运
唐时海运之事不详于史盖柳城陷没之后至开元之
卷二十九 第 7b 页 WYG0858-1040d.png
初新立治所(唐书地理志营州柳城郡万岁通天元年/为契丹所陷圣历二年侨治渔阳开元五)
(年又还/治柳城)乃转柬南之粟以饷之耳及其树艺巳成则不
复资于转运非若元时以此为恒制也旧唐书宋(通典/作宗)
庆礼传张九龄驳谥议曰营州镇彼戎夷扼喉断臂逆
则制其死命顺则为其主人是称乐都其来尚矣往缘
赵翙作牧驭之非才自经隳废便长寇孽大明临下圣
谋独断恢祖宗之旧复大禹之迹以数千之役徒无甲
兵之强卫指期遂往禀命而行于是量畚筑执鼛鼓亲
卷二十九 第 8a 页 WYG0858-1041a.png
总其役不愆所虑俾柳城为金汤之险边境无锋镝之
苦寻而罢海运收岁储边庭晏然河朔无扰与夫兴师
之费转输之劳较其优劣孰为利害此罢海之一證
旧唐书懿宗纪咸通三年南蛮陷交趾徵诸道兵赴岭
南时湘漓溯运功役艰难军屯广州乏食润州人陈磻
石诣阙上书言江西湖南溯流运粮不济军师士卒食
尽则散此宜深虑臣有奇计以馈南军天子召见磻石
因奏臣弟听思曾任雷州刺史家人随海船至福建往
卷二十九 第 8b 页 WYG0858-1041b.png
来大船一只可致千石自福建装船不一月至广州得
船数十艘便可致三万石至广府又引刘裕海路进军
破卢循故事执政是之以磻石为盐铁巡官往扬子院
专督海运于是康承训之军皆不阙供
  烧荒
守边将士每至秋月草枯出塞纵火谓之烧荒唐书契
丹每入寇幽蓟刘仁恭岁燎塞下草使不得留牧马多
死契丹乃乞盟是也其法自七国时已有之战国策公
卷二十九 第 9a 页 WYG0858-1041c.png
孙衍谓义渠君曰中国无事于秦则秦且烧𤋲获君之

英宗实录正统七年十一月锦衣卫指挥佥事王瑛言
禦边莫善于烧荒盖边之所恃者马马之所恃者草近
年烧荒远者不过百里近者五六十里敌马来侵半日
可至乞敕边将遇秋深率兵约日同出数百里外纵火
焚烧使敌马无水草可恃如此则在我虽有一时之劳
而一冬坐卧可安矣翰林院编修徐珵(后改名/有贞)亦请每
卷二十九 第 9b 页 WYG0858-1041d.png
年九月尽敕坐营将官巡边分为三路一出宣府抵赤
城独石一出大同抵万全一出山海抵辽东各出三五
百里烧荒哨瞭如遇边寇出没即相机防禦此先朝烧
荒旧制诚守边之良法也
  家兵
古之为将者必有素豫之卒春秋传冉求以武城人三
百为已徒卒后汉书朱俊传交阯贼反拜俊刺史令过
本郡简募家兵张燕寇河内逼近京师出俊为河内太
卷二十九 第 10a 页 WYG0858-1042a.png
守将家兵击却之三国志吕虔传领泰山太守将家兵
到郡郭祖公孙犊等皆降晋书王浑传为司徒楚王玮
将害汝南王亮浑辞疾归第以家兵千馀人闭门距玮
玮不敢逼
  少林僧兵
少林寺中有唐太宗为秦王时赐寺僧教其辞曰王世
充叨窃非据敢违天常法师等并能深悟几变早识妙
因擒彼凶孽廓兹净土闻以欣尚不可思议今东都危
卷二十九 第 10b 页 WYG0858-1042b.png
急旦夕殄除并宜勉终茂功以垂令范是时立功十有
三人裴漼少林寺碑所称志操惠玚昙宗等惟昙宗拜
大将军馀不受官赐地四十顷此少林僧兵所起考之
魏书孝武帝西奔以五千骑宿于瀍西杨王别舍沙门
都维那惠臻负玺持千牛刀以从旧唐书元和十年嵩
山僧圆净与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谋反结勇士数百人
伏于东都进奏院乘雒城无兵欲窃发焚烧宫殿小将
杨进李再兴告变留守吕元膺乃出兵围之贼突围而
卷二十九 第 11a 页 WYG0858-1042c.png
出入嵩岳山棚尽擒之宋史范致虚以僧赵宗印充宣
抚司参议官兼节制军马宗印以僧为一军号尊胜队
童子行为一军号净胜队然则嵩雒之间固世有异僧

嘉靖中少林僧月空受都督万表檄禦倭于松江其徒
三十馀人自为部伍持铁棒击杀倭甚众皆战死嗟乎
能执干戈以捍疆场则不得以其髡徒而外之矣宋靖
康时有五台僧真宝与其徒习武事于山中钦宗召对
卷二十九 第 11b 页 WYG0858-1042d.png
便殿命之还山聚兵拒金昼夜苦战寺舍尽焚为金所
得诱劝百方终不顾曰吾法中有口回之罪吾既许宋
皇帝以死岂当妄言也怡然受戮而德祐之末常州有
万安僧起义者作诗曰时危聊作将事定复为僧其亦
有屠羊说之遗意者哉
  毛葫芦兵
元史顺帝纪至正十三年立南阳邓州等处毛葫芦义
兵万户府募土人为军免其差役令防城自效因其乡
卷二十九 第 12a 页 WYG0858-1043a.png
人自相团结号毛葫芦军故以名之朵尔直班传金商
义兵以兽皮为矢房如瓠号毛葫芦军甚精锐大学衍
义补今唐邓山居者以毒药渍矢以射兽应弦而倒谓
之毛葫芦
成化三年国子监学录黄明义言宋时多刚县夷为寇
用白苕子兵破之白苕子者即今之民壮也
  方音
五方之语虽各不同然使友天下之士而操一乡之音
卷二十九 第 12b 页 WYG0858-1043b.png
亦君子之所不取也故仲由之谚夫子病之鴃舌之人
孟子所斥而宋书谓高祖虽累叶江南楚言未变雅道
风流无闻焉尔又谓长沙王道怜素无才能言音甚楚
举止施为多诸鄙拙世说言刘真长见王丞相既出人
问见王公云何答曰未见他异惟闻作吴语耳又言王
大将军年少时旧有田舍名语音亦楚又言支道林入
东见王子猷兄弟还人问见诸王何如答曰见一群白
项乌但闻唤哑哑声北史谓丹杨王刘昶呵骂僮仆音
卷二十九 第 13a 页 WYG0858-1043c.png
杂夷夏虽在公坐诸王每侮弄之夫以创业之君中兴
之相不免时人之议而况于士大夫乎北齐杨愔称裴
谳之曰河东士族京官不少惟此家兄弟全无乡音其
所贱可知矣至于著书作文尤忌俚俗公羊多齐言淮
南多楚语若易传论语何尝有一字哉若乃讲经授学
弥重文言是以孙详蒋显曾习周官而音乖楚夏(左思/魏都)
(赋盖音有楚夏/者土风之乖也)则学徒不至(梁书儒林/传陆倕云)李业兴学问深
博而旧音不改则为梁人所笑(北史/本传)□下人士音辞鄙
卷二十九 第 13b 页 WYG0858-1043d.png
陋风操蚩拙则颜之推不愿以为儿师(家/训)是则惟君子
为能通天下之志盖必自其发言始也
金史国语解序曰今文尚书辞多奇涩盖亦当世之方
音也
荀子每言案楚辞每言羌皆方音刘协文心雕龙云张
华论韵谓士衡多楚可谓衔灵均之声馀失黄钟之正
响也
  国语
卷二十九 第 14a 页 WYG0858-1044a.png
后魏初定中原军容号令皆本国语后染华俗多不
能通故录其本言相传教习谓之国语孝文帝命侯
㐲侯可悉陵以国语译孝经之旨教于国人谓之国
语孝经(并隋书/经籍志)而历考后魏北齐二书若孟威以明
解北人语敕在著作以备推访孙搴以能通鲜卑语
宣傅号令祖珽以解鲜卑语免罪复参相府刘世
清以能通四裔语为当时第一后主命作突厥语
翻涅槃经以遗突厥可汗并见遇时主宠绝群僚
卷二十九 第 14b 页 WYG0858-1044b.png
后唐康福善诸蕃语明宗听政之暇每召入便殿咨访
时事福即以蕃语奏之枢密使安重诲恶焉尝面戒之
曰康福但乱奏事有日斩之
  外国风俗
历九州之风俗考前代之史书中国之不如外国者有
之矣辽史言契丹部族生生之资仰给畜牧绩毛饮湩
以为衣食各安旧风狃习劳事不见纷华异物而迁故
家给人足戒备整完卒之虎视四方强朝弱附金史世
卷二十九 第 15a 页 WYG0858-1044c.png
宗尝谓宰臣曰朕尝见女直风俗迄今不忘今之燕饮
音乐皆习汉风非朕心所好东宫不知女直风俗第以
朕故犹尚存之恐异日一变此风非长久之计他日与
臣下论及古今又曰女直旧风虽不知书然其祭天地
敬亲戚尊耆老接宾客信朋友礼意款曲皆出自然其
善与古书所载无异汝辈不可忘也乃禁女直人不得
改称汉姓学南人衣装犯者抵罪又曰女直旧风凡酒
食会聚以骑射为乐今则奕棋双陆宜悉禁止令习骑
卷二十九 第 15b 页 WYG0858-1044d.png
射又曰辽不忘旧俗朕以为是海陵习学汉人风俗是
忘本也若依国家旧风四境可以无虞此长久之计也
邵氏闻见录言回纥风俗朴厚君臣之等不甚异故众
志专一劲健无敌自有功于唐赐遗丰腴登里可汗始
自尊大筑宫室以居妇人有粉黛文绣之饰中国为之
虚耗而其俗亦坏昔者祭公谋父之言犬戎树惇能帅
旧德而守终纯固由余之对穆公言戎裔之俗上含淳
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
卷二十九 第 16a 页 WYG0858-1045a.png
治其所以有国而长世用此道也及乎古风渐远鲜克
遵循不务诗书唯徵玩好服饰竞于无等财贿溢于靡
用骄淫矜侉浸以成习于是中行有变俗之讥贾生有
五饵之策又其末也则有如张昭远以皇弟皇子喜俳
优饰姬妾而卜沙陀之不永张舜民见太孙好音乐美
姝名茶古画而知契丹之将亡礼不忘其初敦本之道
不其懿与
史记言匈奴狱久者不过十日一国之囚不过数人盐
卷二十九 第 16b 页 WYG0858-1045b.png
铁论言匈奴之俗略于文而敏于事宋邓肃对高宗言
外国之巧在文书简简故速中国之患在文书繁繁故
迟辽史言朝廷之上事简职专此辽之所以兴也(又曰/皇帝)
(四时巡守宰相已下于中京居守一切公事除拜官僚/止行皇帖权差俟行在所取旨出给诰敕文官县令录)
(事已下更不奏/闻听中书铨选)然则外国之能胜于中国者惟其简易
而已
金史食货志言金起东海其俗纯实可与返古初入中
夏民多流亡土多旷閒遗黎惴惴何求不获于斯时纵
卷二十九 第 17a 页 WYG0858-1045c.png
不能复井地沟洫之制若用唐之永业口分以制民产
放其租庸调之法以足国计何至百年之内所为经画
纷纷然与其国相终始邪其弊在于急一时之利踵久
坏之法及其中叶鄙辽俭朴袭宋繁缛之文惩宋宽柔
加辽操切之政是弃二国之所长而并用其所短也繁
缛胜必至于伤财操切胜必至于害民讫金之世国用
易匮民心易离岂不由是与作法不慎厥初变法以救
其弊祗益甚焉耳其论金时之弊至为明切
卷二十九 第 17b 页 WYG0858-1045d.png
魏太武始制反逆杀人奸盗之法号令明白政事清简
无系讯连逮之烦百姓安之宋余靖言燕蓟之地陷入
契丹且百年而民亡南顾心者以契丹之法简易故也
  楼烦
楼烦乃赵西北边之国其人强悍习骑射史记赵世家
武灵王行新地遂出伐西遇楼烦王于西河而致其兵
致云者致其人而用之也是以楚汉之际多用楼烦人
别为一军高祖功臣侯年表阳都侯丁复以赵将从起
卷二十九 第 18a 页 WYG0858-1046a.png
邺至霸上为楼烦将而项羽本纪汉有善骑射者楼烦
(应劭曰楼烦胡也今楼烦县/按楼烦地大不止一县之人)则汉有楼烦之兵矣灌婴
传击破柘公王武斩楼烦将五人攻龙且生得楼烦将
十人击项藉军陈下斩楼烦将二人攻黥布别将于相
斩楼烦将三人功臣表平定侯齐受以骁骑都尉击项
藉得楼烦将则项王及布亦各有楼烦之兵矣盖自古
用蛮裔攻中国者始自周武王牧野之师有庸蜀羌髳
微卢彭濮而晋襄公败秦于殽实用姜戎为犄角之势
卷二十九 第 18b 页 WYG0858-1046b.png
大者王小者霸于是武灵王踵此用以谋秦而鲜卑突
厥回纥沙陀自此所在皆有矣
  吐蕃回纥
大抵外国之音皆无正字唐之吐蕃即今之土鲁番是
也唐之回纥即今之回回是也唐书回纥一名回鹘元
史有畏兀儿部畏即回兀即鹘也其曰回回者亦回鹘
之转声也(辽史天祚纪有回回国王国元史/太祖纪以回鹘回回为二 恐非)其曰畏吾
儿者又畏兀儿之转声也(册府元龟按国史叙铁勒种/类云伊吾以西焉耆以北有)
卷二十九 第 19a 页 WYG0858-1046c.png
(契弊乌护纥骨等部契弊则契苾也乌护则乌纥也后/为回鹘纥骨则纥扢斯也转为黠戛斯盖夷音有缓急)
(即传译/语不同)大明会典哈密古伊吾庐地在燉煌北大碛外
为西域诸番往来要路其国部落与回回畏兀儿三种
杂居则回回与畏兀儿又为二种矣(今所存元时碑刻/有畏兀儿字亦与)
(回回字/不同)自唐会昌中回纥衰弱降幽州者前后三万馀
人皆散𨽻诸道始杂居于中华而不变其本俗杜子美
留花门诗连云屯左辅百里见积雪李卫公上尊号玉
册文种类磐互缟衣如荼挟邪作蛊浸淫宇内今之遗
卷二十九 第 19b 页 WYG0858-1046d.png
风亦未衰于昔日也
旧唐书宪宗纪元和二年正月庚子回纥请于河南府
太原府置摩尼寺许之此即今礼拜寺之所从立也
新唐书常衮传言始回纥有战功者得留京师戎性易
骄后乃创邸第佛祠或伏甲其间数出中渭桥与军人
格斗夺含光门鱼契走城外然则自肃代以来回纥固
巳有居京师者矣
实录正统元年六月乙卯徙甘州凉州寄居回回于江
卷二十九 第 20a 页 WYG0858-1047a.png
南各卫凡四百三十六户一千七百四十九口其时西
陲有警不得已为徙戎之策然其种类遂蕃于江左矣
(正统三年八月有归附回回/二百二人自凉州徙至浙江)
明初于其来降者待之虽优而防之未尝不至福建漳
州卫指挥佥事杨荣因进表至京为回回之编置漳州
者寄书于其同类奉旨坐以交通外裔黜为为事官于
大同立功(正统四年/七月辛未)其后文教涵濡戎心渐革而内附
子孙遂有登科第袭冠裳者惟回回自守其国俗终不
卷二十九 第 20b 页 WYG0858-1047b.png
肯变结成党夥为暴闾阎以累朝之德化而不能训其
顽犷之习所谓食桑葚而怀好音固难言之矣
天子无故不杀牛而今之回子终日杀牛为膳宜先禁
此则裔风可以渐革唐时赦文每曰十恶五逆火光行
劫持刃杀人官典犯赃屠牛铸钱合造毒药不在原赦
之限可见古法以屠牛为重也若韩滉之治江东以贼
非牛酒不啸结乃禁屠牛以绝其谋此又明识之士所
宜豫防者矣
卷二十九 第 21a 页 WYG0858-1047c.png
  西域天文
西域人善天文自古已然唐书泥婆罗国颇解推测盈
虚兼通历术事天竺国善天文历算之术罽宾国遣使
进天文经拂菻国其王城门楼中悬一大金秤以金丸
十二枚属于衡端以候日之十二时为一金人其大如
人立于侧每至一时其金丸辄落铿然发声引唱以纪
日时毫釐无失盖不始于回回西洋也(元史张思明传/大德初擢左司)
(都事有献西域秤法/思明以惑众不用)
卷二十九 第 21b 页 WYG0858-1047d.png
王忠文杂集有阿都剌除回回司天少监诰曰天文之
学其出于西域者约而能精虽其术不与中国古法同
然以其多验故近代多用之别设官署以掌其职
册府元龟载开元七年吐火罗国王上表献解天文人
大慕阇智慧幽深问无不知伏乞天恩唤取问诸教法
请置一法堂依本教供养此与今之利玛窦相似
  干陀利
韩文公广州记有干陀利注家皆阙按梁书海南诸夷
卷二十九 第 22a 页 WYG0858-1048a.png
传干陀利国在南海洲上其俗与林邑扶南略同出斑
布吉贝槟榔槟榔特精好为诸国之最(梁王僧孺有谢/赐干陀利所献)
(槟榔/启)周弘正传有罪应流徙敕以赐干陀利国陈书世
祖纪天嘉四年干陀利国遣使献方物惟宋书孝武帝
纪孝建二年斤陀利国遣使献方物(南史/同)以干为斤疑

  大秦
今之佛经皆题云大秦鸠摩罗什译谓是姚兴国号非
卷二十九 第 22b 页 WYG0858-1048b.png
也大秦乃西域国名后汉书西域傅言大秦国在海西
地方数千里有四百馀城小国役属者数十又云天竺
国西与大秦通此其国名之偶同而傅以为其人民皆
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固未必然而晋书载
记石季龙时有安定人侯子光自称佛太子谓大秦国
来当王小秦国以中国为小秦则益为夸诞矣
 
 日知录卷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