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0858-070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日知录卷十四    昆山 顾炎武 撰
  兄弟不相为后
商之世兄终弟及故十六世而有二十八王如仲丁外
壬河亶甲兄弟三王阳甲盘庚小辛小乙兄弟四王未
知其庙制何如商书言七世之庙贺循谓殷世有二祖
三宗若拘七室则当祭祢而已(徐邈亦云若兄弟昭穆/者设兄弟六人为君至)
(其后世当祀/不及祖祢)唐书礼乐志自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世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0858-0709b.png
附庙睿玄肃代以次迁至武宗崩德宗以次当迁而于
世次为高祖礼官始觉其非以谓兄弟不相为后不得
为昭穆乃议复祔代宗而议者言已祧之主不得复入
太庙礼官(旧史亦但言礼/仪使不载其名)曰昔晋元明之世已迁豫章
颍川(豫章府君宣帝之曾祖颍川府君宣帝之祖惠帝/崩迁豫章元帝即位江左升怀帝乂迁颍川位虽)
(七室其实五世盖从刁/协以兄弟为世数故也)后皆复祔(元帝时已迁豫章颍/川寻从温峤议复故)
(明帝崩又迁颍川/简文帝立复故)此故事也议者又言庙室有定数而
无后之主当置别庙(开元初奉中宗别庙/升睿宗为第七室)礼官曰晋武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0858-0710a.png
帝时景文同庙庙虽六代其实七主至元帝明帝庙皆
十室故贺循曰庙以容主为限而无常数也于是复祔
代宗而以敬宗文宗武宗同为一代
何休解公羊传文公二年跻僖公谓惠公与庄公当同
南面西上隐桓与闵僖当同北面西上据大祫如此则
庙中昭穆之序亦从之而不易矣
鄞万斯大本之立说谓庙制当一准王制之言太祖而
下其为父死子继之常也则一庙一主三昭三穆而不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0858-0710b.png
得少其为兄弟相继之变也则同庙异室亦三昭三穆
而不得多观考工记匠人营国所载世室明堂皆五室
则知同庙异室古人或已有通其变者正不可指为后
人之臆见也记曰协诸义而协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
以义起也然则贺循之论可为后王之式矣
  立叔父
左传昭十九年郑驷偃卒生丝弱其父兄立子瑕(子游/叔父)
(驷/乞)子产对晋人谓私族于谋而立长亲是叔父继其兄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0858-0710c.png
子唐宣宗之为皇太叔盖昉于此矣
  继兄子为君
晋元帝大兴三年正月乙卯诏曰吾虽上继世祖然于
怀悯皇帝皆北面称臣今祠太庙不亲执觞酌而令有
司行事于情理不安乃行亲献可谓得春秋之意者矣
  太上皇
秦始皇本纪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是死而追尊之号
犹周曰太王也汉则以为生号而后代并因之矣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0858-0710d.png
曲礼已孤暴贵不为父作谥或举武王为难郑康成答
赵商曰周道之基隆于二王功德繇之王迹兴焉不可
以一概论也若夏禹殷汤则不然矣据此则汉高帝于
太上皇尊而不谥乃为得礼其追尊先媪为昭灵夫人
当亦号而非谥也
  皇伯考
魏孝庄帝追尊其父彭城武宣王为文穆皇帝庙号肃
祖母李妃为文穆皇后将迁神主于太庙以高祖为伯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0858-0711a.png
考临淮王彧表谏曰汉祖创业香街有太上之庙光武
中兴南顿立舂陵之寝元帝之于光武疏为绝服犹身
奉子道入继大宗高祖之于圣躬亲实犹子陛下既纂
洪绪岂宜加伯考之名且汉宣之继孝昭斯乃上后叔
祖岂忘宗承考妣盖以大义所夺及金德将兴宣王受
寄自兹而降世秉盛权景文二王实倾曹氏故晋武继
文祖宣于景王有伯考之称以今类古恐或非俦又臣
子一例义彰旧典祫禘失序致讥前经高祖德溢寰中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0858-0711b.png
道超无外肃祖虽勋格宇宙犹曾奉贽称臣穆皇后禀
德坤元复将配享乾位此乃君臣并筵嫂叔同室历观
坟籍未有其事又表言爰自上古迄于下叶崇尚君亲
褒明功㦤乃有皇号终无帝名若去帝称皇求之古义
少有依准不纳先朝嘉靖中追崇之典与此正同袭典
午之称名用孝庄之故事盖并非张桂诸臣之初意矣
  除去祖宗庙谥
汉惠帝从叔孙通之言郡国多置原庙元帝时贡禹以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0858-0711c.png
为不应古礼永光四年下丞相韦玄成等议以春秋之
义父不祭于支庶之宅君不祭于臣仆之家王不祭于
下土诸侯请勿复修奏可因罢昭灵后武哀王昭哀后
卫思后戾太子戾后园皆不奉祠后魏明元贵嫔杜氏
魏郡邺人生世祖及即位追尊为穆皇后配享太庙又
立后庙于邺高宗时相州刺史高闾表修后庙诏曰妇
人外成理无独祀阴必配阳以成天地未闻有莘之国
立太姒之飨此乃先皇所立一时之至感非经世之远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0858-0711d.png
制便可罢祠是古人罢祖宗之庙而不以为嫌也王莽
尊元帝庙号高宗成帝号统宗平帝号元宗中兴皆去
之后汉和帝号穆宗安帝号恭宗顺帝号敬宗桓帝号
威宗桓帝尊母梁贵人曰恭怀皇后安帝尊祖母宋贵
人曰敬隐皇后顺帝尊母李氏曰恭悯皇后献帝初平
元年左中郎将蔡邕议孝和以下政事多衅权移臣下
嗣帝殷勤各欲褒崇至亲而已臣下懦弱莫能执正据
礼和安顺桓四帝不宜称宗又恭怀敬隐恭悯三皇后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0858-0712a.png
并非正嫡不合称后皆请除尊号制曰可唐高宗太子
弘追谥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开元六年将作大匠韦凑
上言准礼不合称宗于是停义宗之号是古人除祖宗
之号而不以为忌也后世浮文日盛有增无损德宗初
立礼仪使吏部尚书颜真卿上言上元中政在宫壸始
增祖宗之谥玄宗末奸臣窃命列圣之谥有加至十一
字者按周之文武言文不称武言武不称文岂盛德所
不优乎盖称其至者故也故谥多不为褒少不为贬今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0858-0712b.png
列圣谥号太广有踰古制请自中宗以上皆从初谥睿
宗曰圣真皇帝玄宗曰孝明皇帝肃宗曰宣皇帝以省
文尚质正名敦本上命百官集议儒学之士皆从真卿
议独兵部侍郎袁傪官以兵进奏言陵庙玉册木主皆
已刋勒不可轻改事遂寝不知陵中玉册所刻乃初谥
也自此宗庙之广谥号之繁沿至胜朝遂成故典而人
臣不敢议矣
称宗之滥始于王莽之三宗称祖之滥始于曹魏之三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0858-0712c.png
祖唐王彦威所谓叔世乱象不可以训者也
  汉人追尊之礼
太上皇高帝父也皇而不帝(师古曰皇君也天子之父/故号曰皇不预治国故不)
(言帝也又引蔡邕曰/不言帝非天子也)戾太子悼皇考孝宣之祖若父也
太子皇考而不帝舂陵节侯郁林太守钜鹿都尉南顿
令光武之高曾若祖父也侯而不帝太守都尉而不帝
君而不帝此皆汉人近古而作俑者定陶共皇一议也
  谥法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0858-0712d.png
孝宣即位思戾悼之名不为隐讳亦无一人更言泉鸠
里事此见汉人醇厚后代因之而恩怨相寻反复之报
中于国家者多矣
季孙问于荣驾鹅曰吾欲为君谥使子孙知之对曰生
弗能事死又恶之以自信也将焉用之乃止然谥之曰
昭亦但取其习于威仪尔谥法容仪恭美曰昭按周之
昭王南征不复晋昭侯郑昭公宋昭公蔡昭侯皆见弑
于其臣是昭非飨国克终之谥也此外齐晋曹许皆有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0858-0713a.png
昭公亦无可称而周之甘昭公以罪见杀至楚昭王燕
昭王秦昭襄王汉孝昭帝始以为美谥而唐之昭宗亦
见弑
  追尊子弟
古人主但有追尊其父兄无尊其子弟者惟秦文公太
子卒赐谥为竫公唐代宗追谥其弟故齐王倓为承天
皇帝
  内禅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0858-0713b.png
左传齐景公有疾立太子州蒲为君会诸侯伐郑史记
赵武灵王传国于子惠文王自称主父此内禅之始
竹书纪年夏帝不降五十九年逊位于弟扄帝扄十年
帝不降陟然不可考矣
  御容
唐玄宗于别殿安置太宗高宗睿宗御容每日侵早具
服朝谒(见册府元龟城/门郎独孤晏奏)此明初奉先殿之所自立也宗
庙之礼人臣不敢轻议然窃以为两庙二主非严敬之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0858-0713c.png
义盖唐书所谓王玙缘生事亡(韦彤/传)而未察乎神人之
道者乎
  封国
唐宋以下封国但取空名而不有其地明代亦然然名
不可不慎赵府有江宁王代府有溧阳王辽府有句容
王韩府有高淳王而杨洪封昌平伯石亨李伟封武清
伯张輗封文安伯曹义封丰润伯施聚封怀柔伯金顺
罗秉忠封顺义伯谷大亮封永清伯蒋轮封玉田伯此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0858-0713d.png
皆赤畿县名而以为诸王臣下之封何也南齐书文惠
太子子昭秀封临海郡王通直常侍庾昙隆启曰周定
雒邑天子置畿内之民汉都咸阳三辅为社稷之卫中
晋南迁事移威弛近郡名邦多有国食宋武创业依拟
古典神州部内不复别封而孝武末年分树宠子苟申
私爱有乖训准隆昌之元特开母弟之贵窃谓非古圣
明御宇礼旧为先畿内限断宜遵昔制赐茅授土一出
外州遂改封昭秀为巴陵王当时临海郡属扬州王畿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0858-0714a.png
故也岂有以神皋赤县之名而加之支庶者乎
宋时封国大小之名皆有准式而陆务观谓曾子开封
曲阜县子谢任伯封夏阳县伯曲阜今仙源县夏阳今
城父县方疏封时已无此二县以为司封之失职有明
则草略殊甚即郡王封号而或以府或以州或以县或
以古县或但取美名初无一定之例名之不正莫甚于
今代
  乳母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0858-0714b.png
旧唐书哀帝天祐二年九月内出宣旨妳婆杨氏可赐
号昭仪妳婆王氏可封郡夫人第二妳婆王氏先帝已
封郡夫人今准杨氏例改封中书门下奏曰臣闻周制
宫职夫人只列三人汉氏后宫之号十有四位元帝特
置昭仪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至于列妾纵称夫人亦
无裂土割郡之号以胡组郭徵卿保养宣帝之功子孙
但受厚赏而无封爵后汉顺帝封阿母宋氏为山阳君
则致汉阳地震安帝封乳母王圣为野王君亦致地震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0858-0714c.png
京师晋室中兴乳母阿苏有保元帝之功赐号保圣君
初无爵邑但择美名至高齐陆令萱以乾阿妳授封郡
君寻乱制度中宗神龙元年封乳母于氏为平恩郡夫
人景龙四年封尚食高氏为蓨国夫人封爵之失始自
于此后睿宗下诏封玄宗乳母蒋氏为吴国夫人莫氏
为燕国夫人历载以来寖为讹弊伏以陛下重兴宝运
再阐丕图奉高祖太宗旧章行往代贤君故事今则宣
授乳母为郡夫人窃意四海九州之内有功劳安社稷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0858-0714d.png
者得不对室家而惭于所命之爵乎臣等参详妳婆杨
氏王氏虽居湿推燥并彰保养之勤而胙土分茅且异
疏封之例况昭仪内侍燕寝位列宫嫔夫人则亚列妃
嫱供奉左右岂可以嫔御之号增荣于阿保揆之典礼
良有乖违其杨氏望赐号安圣君王氏望赐号福圣君
第二王氏望赐号康圣君从之(参用册/府元龟)当国命赘旒权
臣问鼎之日而执议若此有明自永乐中封乳母冯氏
为保圣贤顺夫人(实录永乐七年三月戊辰遣官/祭乳母保圣贤顺夫人冯氏)列宗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0858-0715a.png
因之遂为成例而奉圣夫人客氏遂与魏忠贤表里擅
权甚于汉之王圣矣
  圣节
旧唐书太宗贞观二十年十二月癸未上谓司徒长孙
无忌等曰今日是朕生日世俗皆为欢乐在朕翻成伤
感今君临天下富有四海而承欢膝下永不可得此子
路所以有负米之恨也诗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奈何
以劬劳之日更为宴乐乎因泣数行下左右皆悲其时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0858-0715b.png
无所谓圣节也玄宗开元十七年八月癸亥上以降诞
日宴百寮于花萼楼下百寮表请以每年八月五日为
千秋节王公以下献镜及承露囊天下诸州咸令宴乐
休假三日仍编为令从之十八年闰六月辛卯礼部奏
请千岁节休假三日及村闾社会并就千岁节先赛白
帝报田祖然后坐饮散之八月丁亥上御花萼楼以千
秋节百官献贺赐四品已上金镜珠囊缣彩五品已上
束帛有差上赋八韵诗又制秋景诗此节名酺宴之所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0858-0715c.png
起也(杜甫诗自罢千秋节频伤八月来谓此因新唐书/礼乐志千秋节者玄宗以八月五日生 以其日)
(名节而君臣共为荒乐当时流俗多传其事以为盛其/后巨盗起陷两京自此天下用兵不息而离宫苑囿遂)
(以埋堙独其馀声遗曲传人间闻者为之悲凉感/动盖其事适足为戒而不足考法故不复著其详)肃宗
上元二年九月甲申天成地平节(史不书置/节年月)上于三殿
置道场以宫人为佛菩萨力士为金刚神王召大臣膜
拜围绕自后相沿以为故事命沙门道士讲论于麟德
殿德宗贞元十二年复命以儒士参之此斋醮之所起
(册府元龟开元二十三年八月癸巳千秋节命诸/学士及僧道讲论三教同异则玄宗时先行之)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0858-0715d.png
宗永泰二年十月上降诞日诸道节度使献金帛器用
珍玩名马计二十馀万自是岁以为常后增至百馀万
此进献之所起也穆宗元和十五年七月乙巳敕以今
月六日是朕载诞之辰奉迎皇太后于宫中上寿其日
百寮命妇宜于光顺门进名参贺宰臣以古无降诞受
贺之礼奏罢之(韦绶传绶以七月六日是穆宗载诞节/请以是日百官诣光顺门贺太后然后)
(上皇帝寿从之宰臣奏古无生日称贺之仪其事遂寝/ 元稹长庆集有贺降诞日德音状考册府元龟次年)
(长庆元年七月庚子仍行此礼而史遗之/也又云敬宗宝历元年六月敕停此礼)文宗太和七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0858-0716a.png
年十月壬辰上降诞日僧徒道士讲论于麟德殿翼日
御延英上谓宰臣曰降诞日设斋相承已久未可便革
朕虽置斋会惟对王源中等暂入殿(源中为翰/林学士)至僧道
讲论都不临听宰臣路随等奏诞日斋会本非中国教
法臣伏见开元十七年张说源乾曜请以诞日为千秋
即内外宴乐以庆昌期颇为得礼上深然之宰臣因请
以十月十日为庆成节从之开成二年九月甲申诏曰
庆成节朕之生辰天下锡宴庶同欢泰不欲屠宰用表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0858-0716b.png
好生自今会宴蔬食任陈脯醢永为常例又敕庆成节
宜令京兆尹准上巳重阳例于曲江会文武百寮其延
英奉觞权停(太和九年浚曲江作紫云楼仍许/公卿士大夫之家于江头立亭馆)自是武
宗为庆阳节宣宗为寿昌节懿宗为延庆节僖宗为应
天节昭宗为嘉会节哀帝为乾和节(并册府/元龟)然则此礼
创于玄文二宗成于张说源乾曜路随三人之奏而后
遂编于令甲传之百代矣
册府元龟载开元十七年尚书左丞相乾源曜右丞相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0858-0716c.png
张说率文武百官等上表曰臣闻圣人出则日月记其
初王泽深则风俗传其后故少昊著流虹之感商汤本
玄鸟之命孟夏有佛生之供仲春修道祖之箓追始乐
原其义一也伏惟开元神武皇帝陛下二气合神九龙
浴圣清明总于玉露爽朗冠于金天月惟仲秋日在端
午常星不见之夜祥光照室之期群臣相贺曰诞圣之
辰也焉可不以为嘉节乎比夫曲水禊亭重阳射圃五
日䌽线七夕粉筵岂同年而语也臣等不胜大愿请以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0858-0716d.png
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著之令甲布于天下咸令宴乐休
假三日群臣以是日献甘露醇酎上万岁寿酒王公戚
里进金镜绶带士庶以丝结承露囊更相遗问村社将
寿酒宴乐名为赛白帝报田神上明玄天光启大圣下
彰皇化垂裕无穷异域占风同见美俗帝手诏报曰凡
是节日或以天气推移或因人事表记八月五日当朕
生辰感先圣之庆灵荷皇天之眷命卿等请为令节上
献嘉名胜地良游清秋高兴百谷方熟万宝以成自我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0858-0717a.png
作古举无越礼朝野同欢是为美事依卿来请宣付所
(路随奏/不录)
太祖实录洪武五年八月庚辰罢天下进贺圣节冬至
表笺上曰正旦为岁之首天运维新人君法天出治臣
下进表称贺礼亦宜之生辰冬至于文繁矣昔唐太宗
谓生辰是父母劬劳之日况朕皇考皇妣早逝每于是
日不胜悲悼忍受天下贺乎宜皆罢之自是每圣节之
日斋居素食不受朝贺十三年七月韩国公李善长等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0858-0717b.png
累表上请然后许之其年九月乙巳上御奉先殿受朝
贺宴群臣于谨身殿岁以为常然而不受献不赋诗不
赐酺不斋醮则圣谕所云勉从中制者也
  君丧
世谓汉文帝之丧以日易月考之于史但行于吏民而
未尝槩之臣子也诏曰令到吏民三日释服天子之丧
当齐衰三月而今以三日故谓之以日易月也又曰殿
中当临者旦夕各十五举音已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0858-0717c.png
十四日纤七日释服已下者下棺谓已葬也自始崩至
于葬皆衰及葬已而大功而小功而纤以示变除之渐
自始崩至于葬既无定日(刘攽曰文帝制此丧服断自/已葬之后其未葬之前则服)
(斩衰汉诸帝自崩至葬有百馀日者未葬则服不除/矣后世遂以日易月又不通计葬之日皆大谬也)
已葬之后变为轻服则又三十六日总而计之则又百
馀日矣此所以制其臣子者未尝以日易月也至于臣
庶之丧不为制礼而听其自行或厚或薄(魏其武安传/言欲以礼为)
(服制以兴太平是/知汉初未立服制)然三年之丧其能行者鲜矣(孟子滕/文公定)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0858-0717d.png
(为三年之丧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是丧纪之废已久)史书
所记公孙弘后母卒服丧三年(史记/本传)哀帝时河间王良
丧太后三年为宗室仪表益封万户(汉书/本纪)原涉父死行
丧冢庐三年繇是显名京师(游侠/传)铫期父卒服丧三年
韦彪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并后/汉书)
(本/传)鲍昂处丧毁瘠三年服阕遂潜于墓次(鲍永/传)薛包为
父及后母行六年服丧过乎哀(刘赵淳/于传)此从其厚者矣
翟方进后母终既葬三十六日除服起视事以为身备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0858-0718a.png
汉相不敢踰国家之制(汉书/本传)此从其薄者矣东海王臻
及弟蒸乡侯俭母卒皆吐血毁眦至服练红追念初丧
父幼小哀礼有阙因复重行丧制(后汉书/本传)袁绍生而父
死弱冠除濮阳长遭母丧服竟又追行父服凡在冢庐
六年(三国志注引英雄/记 后汉书同)此失之前而追行于后者矣薛
宣为丞相弟修为临菑令后母病死修去官持服宣谓
修三年服少能行之者兄弟相驳不可修遂竟服此一
门之内而厚薄各从其意者矣(汉书/本传)然而哀帝绥和二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0858-0718b.png
年诏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宁三年(师古曰宁谓处家持/丧服 汉书本纪)
而应劭言汉律不为亲行三年服不得选举(扬雄/传注)是其
所以训之臣庶者未尝不以三年为制也若夫君丧之
礼自战国以来固已久废文帝乃特著之为令以干百
姓之誉而反以蒙后代无穷之讥(平帝时王莽令吏六/百石以上皆服丧三)
(年/)至唐玄宗肃宗之丧遂改为初崩之后二十七日(唐/书)
(崔祐甫传载常衮之议云礼为君斩衰三年汉文帝权/制三十六日我太宗文皇帝崩遗诏亦三十六日群臣)
(不忍既葬而除略尽四月高宗崩如汉故事武太后/崩亦然及玄宗肃宗崩始变天子丧为二十七日)
卷十四 第 19a 页 WYG0858-0718c.png
变而逾短而亦不无追咎夫汉文之作俑矣
晋书羊祜传文帝崩祜谓傅玄曰三年之丧虽贵遂服
自天子达汉文除之今主上天纵至孝虽夺服实行丧
礼若因此革汉魏之薄而兴先王之法不亦善乎玄曰
汉文以末世浅薄不能行国君之丧故因而除之除之
数百年一旦复古难行也祜曰不能使天下如礼且使
人主遂服不犹善乎玄曰此为有父子而无君臣三纲
之道亏矣祜乃止傅玄之言所谓禦人以口给者也不
卷十四 第 19b 页 WYG0858-0718d.png
能缘人主之孝思善推其所为以立一王之制而徒以
徇流俗之失未几而贾后杀姑刘石更帝岂非诒谋之
不裕哉
后秦姚兴母蛇氏卒兴哀毁过礼不亲庶政群臣请依
汉魏故事既葬即吉尚书郎李嵩上疏言既葬之后应
素服临朝率先天下仁孝之举也兴从之若傅玄羊祜
之见其不及姚兴之臣远矣
宋神宗崩范祖禹上疏论丧服之制曰先王制礼君服
卷十四 第 20a 页 WYG0858-0719a.png
同于父斩衰三年盖恐为人臣者不以父事其君自汉
以来不惟人臣无服人君遂不为三年之丧国朝自祖
宗以来外廷虽用易月之制宫中实行三年服君服如
古典而臣下犹依汉制故十二日而小祥期而又小祥
二十四日而大祥再期而又大祥(按此唐制非/汉制范误)既以日
为之又以月为之此礼之无据者也古者再期而大祥
中月而禫禫祭之名非服之色今乃为之惨服三日然
后禫此礼之不经者也服既除至葬又服之祔庙后即
卷十四 第 20b 页 WYG0858-0719b.png
吉才八月而遽纯吉无所不佩此又礼之无渐者也朔
望群臣朝服以造殡宫是以吉服临丧人主衰服在上
是以先帝之服为人主之私丧此二者皆礼之所不安
也宁宗小祥诏群臣服纯吉真德秀争之曰自汉文帝
率情变古惟我孝宗衰服三年朝衣朝冠皆以大布惜
当时不并定臣下执丧之礼此千载无穷之憾孝宗崩
从臣罗点等议令群臣易月之后未释衰服惟会朝治
事权用黑带公服时序仍临慰至大祥始除侂胄枋政
卷十四 第 21a 页 WYG0858-0719c.png
始以小祥从吉且带不以金鞓不以红佩不以鱼鞍轿
不以文绣此于群臣何损朝仪何伤议遂止然迄未有
能酌三代圣王之遗意而立为中制者
杨用修曰舜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
三年百姓有爵命者也为君斩衰三年礼也四海遏密
八音礼不下庶人且有农亩服贾力役之事岂能皆服
斩衰但遏密八音而已此当时君丧礼制
朱子作君臣服议曰古之所谓方丧三年者盖曰比方
卷十四 第 21b 页 WYG0858-0719d.png
于父母之丧云尔盖事亲者亲死而致丧三年情之至
义之尽也事师者师死而心丧三年谓其哀如父母而
无服情之至而义有所不得尽者也事君者君死而方
丧三年谓其服如父母而分有亲疏此义之至而情或
有不至于其尽者也当参度人情斟酌古今之宜分别
贵贱亲疏之等以为降杀之节且以嫁娶一事言之则
宜自一月之外许军民三月之外许士吏复土之后许
选人祔庙之后许承议郎以下小祥之后许朝请大夫
卷十四 第 22a 页 WYG0858-0720a.png
以下大祥之后许中大夫以下各借吉三日其大中大
夫以上则并须禫祭然后行吉礼焉官卑而差遣职事
高者从高迁官者从新贬官者从旧如此则亦不悖于
古无害于今庶乎其可行矣
太仓陆道威(世仪/)尝创为君丧五服之图其略为嗣君
及勋戚大臣斩衰三年文武臣一品以下斩衰期年四
品以下斩衰九月七品以下斩衰五月士庶人斩衰三
月庶君臣之情不至邈焉相绝而服有降杀亦不至捍
卷十四 第 22b 页 WYG0858-0720b.png
格难行盖本朱子之意而实出于魏孝文所云群臣各
以亲疏贵贱远近为除服之差庶几稍近于古易行于
今之说然三代之制亦未尝不然所谓为君斩衰三年
者诸侯为天子卿大夫为其国君家臣为其主若庶人
之为其国君但齐衰三月(白虎通曰王者崩京师之民/丧三月何民贱故三月而已)
(又曰王者崩臣下服之有先后何恩有深浅远近故制/有日月服问曰君为天子三年夫人如外宗之为君也)
(世子不为天子服注曰/不服与畿外之民同)而诸侯之大夫以时接见乎天
子则繐衰裳牡麻绖既葬除之杂记曰大夫次于公馆
卷十四 第 23a 页 WYG0858-0720c.png
以终丧士练而归大夫居庐士居垩室(此言国/君之丧)正义以
为位尊恩重位卑恩轻之等檀弓曰公之丧诸达官之
长杖是其所以别亲疏明贵贱者则固有不同矣今自
天子之外别无所谓国君而等威之辨则未尝有异于
古苟称情而制服使三代之礼复见于今日而人知尊
君亲上之义亦厚俗之一端也(朱子曰百官如丧考妣/此其本分四海遏密八)
(音以礼论之则为过也为天子服三年之丧则是畿内/诸侯之国则不然礼为君为父但服斩衰君谓天子诸)
(侯及大夫之有地者大夫之邑以大夫为君大夫以诸/侯为君诸侯以天子为君各为其君服斩衰诸侯之大)
卷十四 第 23b 页 WYG0858-0720d.png
(夫却为天子服齐衰三月礼无二斩故也民则畿内者/为天子齐衰三月畿外无服 公之丧诸达官之长杖)
(达官谓通于君得奏事者各以其长其长杖其下者不/杖可知 问后世不封建诸侯天下一统百姓当为天)
(子何服曰三月天下服地虽有远/近闻丧有先后然亦不过三月)
  丧礼主人不得升堂
济阳张尔岐言今人受吊之位主人伏哭于柩东宾入
门北面而吊拜毕主人下堂北面拜宾相习以为定位
鲜有知其非者不知方伏哭柩东时妇女当在何所乎
女宾至主人避之否乎主人避而宾又至又将何所伏
卷十四 第 24a 页 WYG0858-0721a.png
而待乎既失男女内外之位又妨主宾拜谢之节考之
士丧礼主人入坐于床东众主人在其后西面妇人侠
床东面此未敛以前主人室中之哭位也其拜宾则升
降自西阶即位于西阶东南面拜之固已不待宾于堂
上矣及其既敛而殡也居门外倚庐惟朝夕哭乃入门
而奠其入门也主人堂下直东序西面北上外兄弟在
其南南上宾继之北上门东北面西上门西北面东上
西方东面北上主人固不复在堂上矣所以然者其时
卷十四 第 24b 页 WYG0858-0721b.png
即位于堂南上者惟妇人故主人不得升堂也今主人
柩东拜伏之位正古人主妇之位也若依周公孔子之
故未敛以前则以柩东为位既敛而殡则堂下直东序
西面是其位也主人正位于此则内外之辨宾主之仪
无适而不当矣
南史孔秀之遗令曰世俗以仆妾直灵助哭当繇丧主
不能淳至欲以多声相乱魂而有灵吾当笑之
  居丧不吊人
卷十四 第 25a 页 WYG0858-0721c.png
礼父母之丧不吊人情有所专而不及乎他也孔子曰
三年之丧练不群立不旅行君子礼以饰情三年之丧
而吊哭不亦虚乎谷梁子曰周人有丧鲁人有丧周人
吊鲁人不吊天子之丧犹可以不吊而况朋友故人之
丧乎(孔氏曰若有/服者则往哭)或疑末世政重事繁有丧之人不能
不出独废此礼有所难行是亦必待既葬卒哭之后或
庶乎其可耳
  像设
卷十四 第 25b 页 WYG0858-0721d.png
古之于丧也有重于祔也有主以依神于祭也有尸以
象神而无所谓像也左传言尝于太公之庙麻婴为尸
孟子亦曰弟为尸而春秋以后不闻有尸之事宋玉招
魂始有像设君室之文尸礼废而像事兴盖在战国之
时矣(汉文翁成都石室设孔子坐像其坐敛蹠/向后屈膝当前七十二弟子侍于两旁)
朱子白鹿洞书院只作礼殿依开元礼临祭设席不立

正统三年巡按湖广监察御史陈祚奏南岳衡山神庙
卷十四 第 26a 页 WYG0858-0722a.png
岁久颓坏塑像剥落请重修立依祭祀山川制度内筑
坛壝外立厨库缭以周垣附以斋室而去其庙宇塑像
则礼制合经神祗不渎事下礼部尚书胡濙以为国初
更定神号不除像设必有明见难以准行今按凤阳县
志言洪武三年诏天下城隍止立神主称某府某州某
县城隍之神前时爵号一皆革去未几又令城隍神有
泥塑像在正中者以水浸之泥在正中壁上却画云山
图像在两廊者泥在两廊壁上千载之陋习为之一变
卷十四 第 26b 页 WYG0858-0722b.png
后人多未之知嘉靖九年诏革先师孔子封爵塑像
有司依违多于殿内添砌一墙置像于中以塞明诏甚
矣愚俗之难晓也
宋文恪(讷/)国子监碑言夫子而下像不土绘祀以神主
数百年陋习乃革是则太祖已先定此制独未通行天
下尔
  从祀
周程张朱五子之从祀定于理宗淳祐元年颜曾思孟
卷十四 第 27a 页 WYG0858-0722c.png
四子之配享定于度宗咸淳三年自此之后国无异论
士无异习历元至明先王之统亡而先王之道存理宗
之功大矣(宋史赞言身当季运弗获大效后世有以理/学复古帝王之治者考论匡直辅翼之功实)
(自帝/始)
  十哲
孟子言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
孔子事之彊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
之皓皓乎不可尚已慈溪黄氏(震/)曰门人以有若言行
卷十四 第 27b 页 WYG0858-0722d.png
气象类孔子而欲以事孔子之礼事之有若之所学何
如也曾子以孔子自生民以来未之有非有若之所可
继而止之而非贬有若也有若虽不足以比孔子而孔
门之所推尚一时无及有若可知咸淳三年升从祀以
补十哲众议必有若也祭酒为书力诋有若不当升而
升子张(宋史礼志度宗咸淳三年正月戊/申封颛孙师陈国公升十哲位)不知论语一
书孔子未尝深许子张(按理宗作颛孙子赞其末语云/色取行违作戒后人似亦不足)
(之/辞)据孟子此章则子张正欲事有若者也陆象山天资
卷十四 第 28a 页 WYG0858-0723a.png
高明指心顿悟不欲人从事学问故尝斥有子孝弟之
说为支离奈何习其说者不察而创攻之于千载之下
耶当时之论如此愚按论语首篇即录有子之言者三
而与曾子并称曰子门人实欲以二子接孔子之传者
传记言孔子之卒哀公诔之有若之丧悼公吊焉其为
鲁人所重又可知矣十哲之祀允宜釐正(孟子不曰有/若似孔子而)
(曰有若似圣人史记乃/云有若状似孔子谬甚)
  嘉靖更定从祀
卷十四 第 28b 页 WYG0858-0723b.png
古人每事必祭其始之人耕之祭先农也桑之祭先蚕
也学之祭先师也一也旧唐书太宗贞观二十一年二
月壬申诏以左丘明卜子夏公羊高谷梁赤伏胜高堂
生戴圣毛苌孔安国刘向郑众杜子春马融卢植郑玄
服虔贾逵何休王肃王弼杜预范宁等二十二人(太宗/纪无)
(贾逵止二十一人今依礼仪志增又按唐六典祠部名/有贾逵然贞观时未祀七十二弟子则为二十二人开)
(元八年敕七十二子并许从祀则卜子夏已在其中而/先儒止二十一人六典国子祭酒司业条云七十二弟)
(子及先儒二十/二贤则亦误也)代用其书垂于国冑自今有事于太学
卷十四 第 29a 页 WYG0858-0723c.png
并令配享宣尼庙堂盖所以报其传注之功迄乎宋之
仁英未有改易可谓得古人敬学尊师之意者矣神宗
元丰七年始进荀况杨雄韩愈三人此三人之书虽有
合于圣人而无传注之功不当祀也祀之者为王安石
配享王雱从祀地也(宋史礼志神宗熙宁七年从晋州/州学教授陆长愈言以孟子同颜)
(子配享殿上封荀况兰陵伯杨雄成都伯韩愈昌黎伯/并从祀于左丘明等二十二贤之间徽宗政和三年封)
(王安石舒王同颜子孟子配享殿上安石子雱临川伯/从祀诸贤之末 此封三人为增入从祀之始而不及)
(董仲舒至元文宗至顺/元年方进仲舒从祀)理宗宝庆三年进朱熹淳祐元
卷十四 第 29b 页 WYG0858-0723d.png
年进周颐(避光庙讳/去惇字)张载程颢程颐景定二年进张栻
吕祖谦度宗咸淳三年进邵雍司马光以今论之惟程
子之易传朱子之四书章句集注易本义诗传及蔡氏
之尚书集传胡氏之春秋传陈氏之礼记集说是所谓
代用其书垂于国胄者尔(成化三年五月乙卯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刘)
(定之请以元儒陈浩以胡安国蔡沈/例从祀敕下江西考其行事以闻)南轩之论语解东
莱之读书记抑又次之而太极图通书西铭正蒙亦羽
翼六经之作也至有明嘉靖九年欲以制礼之功盖其
卷十四 第 30a 页 WYG0858-0724a.png
丰昵之失而逞私妄议辄为出入殊乖古人之旨(去戴/圣刘)
(向马融贾逵何休王肃王弼杜预又改郑众卢植郑玄/服虔范宁祀于其乡二十二人之中惟存九人 成化)
(初刘定之议以为左丘明以下经师二十二人虽其中/不无可议然当世衰道微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魏晋)
(之时而此二十二人者守其遗经转相付授讲说注释/各竭其才以待后之学者则其为功殆亦犹文武成康)
(之子孙虽衰替微弱无所振作尚能保守姬姓之宗祀/谱牒以阅历春秋战国不亡而幸存者也虽有大过亦)
(当宥之况小失乎也又曰愚窃以为仲尼素王也七/十子助其创业者 二十二经师助其垂统者也)
以一事之瑕而废传经之祀则宰我之短丧冉有之聚
敛亦不当列于十哲乎弃汉儒保残守缺之功而奖末
卷十四 第 30b 页 WYG0858-0724b.png
流论性谈天之学于是语录之书日增月益而五经之
义委之榛芜自明人之议从祀始也有王者作其必遵
贞观之制乎
嘉靖之从祀进欧阳修者为大礼也出于在上之私意
也进陆九渊者为王守仁也出于在下之私意也与宋
人之进荀杨韩三子而安石封舒王配享同一道也
成化四年彭时奏谓汉晋之时道统无传所幸有专门
之师讲诵圣经以诏学者斯文赖以不坠此马融范宁
卷十四 第 31a 页 WYG0858-0724c.png
诸人虽学行未纯亦不得而废
  祭礼
陆道威著思辨录欲于祭礼之中而寓立宗之意谓古
人最重宗子然宗子欲统一族众无如祭法文公家礼
所载祭礼虽详整有法顾惟宗子而有官爵及富厚者
方得行之不能通诸贫士又一岁四合族众繁重难举
无差等隆杀之别愚意欲仿古族食世降一等之意定
为宗祭法岁始则祭始祖凡五服之外皆与大宗主之
卷十四 第 31b 页 WYG0858-0724d.png
仲春则祭四代以高祖为主曾祖以下分昭穆居左右
合同高祖之众继高之宗主之仲夏则祭三代以曾祖
为主祖考则分昭穆居左右合同曾祖之众继曾之宗
主之仲秋则祭二代以祖为主考妣居左昭位合同祖
之众继祖之宗主之仲冬则祭一代以考为主合同父
昆弟继祢之宗主之皆宗子主祭而其馀子则献物以
助祭不惟爱敬各尽而祖考高曾隆杀有等一从再从
远近有别似于古礼初无所倍或曰高曾祖考祭则俱
卷十四 第 32a 页 WYG0858-0725a.png
祭古人具有成法不当随时加损答之曰凡礼皆以义
起耳礼有云上杀旁杀下杀中庸言亲亲之杀是古人
于礼凡事皆有等杀况丧礼服制父母皆服三年而高
祖则齐衰三月(此今/律文)是丧礼已有等杀何独于祭礼不
可行乎此虽创举恐不无补于风教也
  女巫
周礼女巫舞雩但用之旱暵之时使女巫舞旱祭者崇
阴也礼记檀弓岁旱穆公召县子而问曰吾欲暴巫而
卷十四 第 32b 页 WYG0858-0725b.png
奚若曰天则不雨而望之愚妇人无乃已疏乎此用女
巫之證也汉因秦灭学祠祀用女巫后魏郊天之礼女
巫升坛摇鼓帝拜后肃拜杜岐公曰道武帝南平姑臧
东下山东足为雄武之主其时用事大臣崔浩李顺李
孝伯等多是谋猷之士少有通儒硕学所以郊祀上帝
六宫及女巫预焉
魏书高祖纪延兴二年二月乙巳诏曰尼父禀达圣之
姿体生知之量穷理尽性道光四海顷者淮徐未宾庙
卷十四 第 33a 页 WYG0858-0725c.png
隔非所致令祀典寝顿礼章殄灭遂使女巫妖觋淫进
非礼杀牲歌舞倡优媟狎岂所以尊明神敬圣道者也
自今以后有祭孔子庙制用酒脯而已不听妇女合杂
以祈非望之福犯者以违制论大金国志世宗大定二
十六年二月诏曰曩者边场多事南方未宾致令孔庙
颓落礼典凌迟女巫杂觋淫祀违礼自今有祭孔庙制
用酒脯而已犯者以违制论
唐书黎干传代宗时为京兆尹时大旱干造土龙自与
卷十四 第 33b 页 WYG0858-0725d.png
巫觋对舞弥月不应又祷孔子庙帝笑曰丘之祷久矣
使毁土龙
 
 
 
 
 
 日知录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