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0858-058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日知录卷九     昆山 顾炎武 撰
  人材
宋叶适言法令日繁治具日密禁防束縳至不可动而
人之智虑自不能出于绳约之内故人材亦以不振使
与人稍谈及度外之事辄摇手而不敢为夫以汉之能
尽人材陈汤犹扼腕于文墨吏而况于后世乎宜乎豪
杰之士无以自奋而同归于庸懦也
卷九 第 1b 页 WYG0858-0589b.png
使枚乘相如而习晚近之经义则必不能发其文章使
管仲孙武而读晚近之科条则必不能运其权略故法
令者败坏人材之具以防奸宄而得之者什三以沮豪
杰而失之者常什七矣
自万历以上法令繁而辅之以教化故其治犹为小康
万历以后法令存而教化亡于是机变日增而材能日
减其君子工于绝缨而不能获敌之首其小人善于盗
马而不肯救君之患诚有如墨子所云使治官府则盗
卷九 第 2a 页 WYG0858-0590a.png
窃守城则倍畔使断狱则不中分财则不均吕氏春秋
所云处官则荒乱临财则贪得列近则持諌将众则罢
怯又如刘蕡所云谋不足以剪除奸凶而诈足以抑扬
威福勇不足以镇卫社稷而暴足以侵害闾里者呜呼
吾有以见徒法之无用矣
实录言宣德五年八月丙戌上罢朝御文华殿学士杨
溥等侍上问庶官之选何术而可以尽得其人溥对曰
严荐举精考课何患不得上曰近代有罪举主之法夫
卷九 第 2b 页 WYG0858-0590b.png
以一言之荐而欲保其终身不亦难乎朕以为教养有
道人材自出汉董仲舒言素不养士而欲求贤犹不琢
玉而求文采此知本之论也徒循三载考绩之文而不
行三物教民之典虽尧舜亦不能以成允釐之治矣
  保举
宋史元祐初司马光为相奏曰为政得人则治然人之
才或长于此而短于彼虽皋夔稷契各守一官中人安
可求备故孔门以四科取士汉室以数路得人若指瑕
卷九 第 3a 页 WYG0858-0590c.png
掩善则朝无可用之人苟随器授任则世无可弃之士
臣备位宰相职当选官而识短见狭士有恬退滞淹或
孤寒遗逸岂能周知若专引知识则嫌于私若止循资
序未必皆才莫若使有位达官各举所知然后克叶至
公野无遗贤矣欲乞朝廷设十科举士一曰行义纯固
可为师表科(有官无官/人皆可举)二曰节操方正可备献纳科(举/有)
(官/人)三曰智勇过人可备将帅科(举文武/有官人)四曰公正聪明
可备监司科(举知州以/上资序)五曰经术精通可备讲读科(有/官)
卷九 第 3b 页 WYG0858-0590d.png
(无官人/皆可举)六曰学问该博可备顾问科(同/上)七曰文章典丽
可备著述科(同/上)八曰善听狱讼尽公得实科(举冇/官人)九曰
善治财赋公私俱便科(同/上)十曰练习法令能断请谳科
(同/上)应职事官自尚书至给舍谏议寄禄官自开府仪同
三司至大中大夫职自观文殿学士至待诏每岁须于
十科内举三人仍具状保任中书置籍记之异时有事
须材即执政案籍视其所尝被举科格随事试之有劳
又著之籍内外官阙取尝试有效者随科授职所赐诰
卷九 第 4a 页 WYG0858-0591a.png
命仍备所举官姓名其人任官无状坐以缪举之罪所
贵人人重慎所举得才光又言朝廷执政惟八九人若
非交旧无以知其行能不惟涉循私之嫌兼所取至狭
岂足以尽天下之贤才若采访毁誉则情伪万端与其
听游谈之言曷若使之结罪保举故臣奏设十科以举
士其公正聪明可备监司诚知请属挟私所不能无但
有不如所举谴责无所宽宥则不敢妄举矣
明主劳于求贤而逸于任人韩非子云王登为中牟令
卷九 第 4b 页 WYG0858-0591b.png
(吕氏春秋/作任登)言中牟士中章胥巳襄主曰子见之我将以
为中大夫其相室曰中大夫晋重列也今无功而受君
其耳而未之目邪襄主曰我取登既耳而目之矣登之
所取又耳而目之是耳目人终无已也此执要之论也
善乎子夏之告樊迟也曰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
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唐书崔祐甫为相荐举惟其人不自疑畏推至公以行
日除十数人未逾年除吏几八百员多称允当帝尝谓
卷九 第 5a 页 WYG0858-0591c.png
曰人言卿拟官多亲旧何邪对曰陛下令臣进拟庶官
夫进拟者必悉其才行若素不知闻何繇得其实帝以
为然以德宗之猜忌而犹能听之亦由祐甫之至公也
(李绛传德宗问多公亲旧何邪祐甫对曰所问当与不/当耳非臣亲旧孰知其才其不知者安敢与官时以为)
(名/言)
正统三年十一月乙未行在通政司左通政陈恭言古
者择任庶官悉由选部是以职任专而事体一顷者令
朝臣各荐所知恐开私谒之门而长奔竞之风乞令杜
卷九 第 5b 页 WYG0858-0591d.png
绝一归铨部事下行在吏部尚书郭琎等覆奏曰往时
朝廷虑典铨者未尽知人故敕廷臣各举所知其法良
矣脱有徇私邦宪昭然谁肯同蹈今恭听流言而尼良
法未见其当也乞令仍旧从之
  关防
隋书酷吏传库狄士文为贝州刺史凡有出入皆封署
其门僮仆无敢出外此后来居官通例而史以为异事
岂非当日法制虽严而关防未若后之密乎末世人习
卷九 第 6a 页 WYG0858-0592a.png
浇讹防闲日甚少不禁饬则奸宄之徒投间抵隙无所
不至长吏到官以关防为第一义然愚以为但无至公
之心以御之尔世说晋文王亲爱阮嗣宗阮从容言尝
游东平乐其土风愿得为东平太守文王从其意阮骑
驴径到郡至则坏府舍诸壁障使内外相望然后教令
一郡清肃十馀日复骑驴去唐姚合为武功尉其县居
诗曰朝朝门不闭长似在山时在旷达之士犹且为之
而况于大贤也
卷九 第 6b 页 WYG0858-0592b.png
大唐新语姜晦为吏部侍郎性聪悟识理体旧制吏曹
舍宇悉布棘以防令史与选人交通及晦领选事尽除
之大开铨门示无所禁有私引置者晦辄知之召问莫
不首伏初朝廷以晦改革前规咸以为不可竟铨综得
所贿赂不行举朝叹服
太祖实录洪武二十年八月壬申上谓刑部尚书唐铎
工部侍郎秦逵都察院左都御史詹徽等曰朕初于文
籍设关防印记者本以绝欺蔽防奸伪特一时权宜尔
卷九 第 7a 页 WYG0858-0592c.png
果正人君子焉用是为自今六科有关防印记俱销之
仍移文诸司使知朕意
  封駮
人主之所患莫大乎唯言而莫予违齐景公燕赏于国
内万钟者三千钟者五令三出而职计莫之从公怒令
免职计令三出而士师莫之从(晏子/春秋)此畜君之诗所为
作也汉哀帝封董贤而丞相王嘉封还诏书(胡三省曰/后世给舍)
(封駮/本此)后汉钟离意为尚书仆射数封还诏书自是封駮
卷九 第 7b 页 WYG0858-0592d.png
之事多见于史而未以为专职也唐制凡诏敕皆经门
下省事有不便得以封还而给事中有駮正违失之掌
著于六典(唐书给事中在汉为加官至唐属之门/下省使之駮正奏抄涂窜诏敕之不便)如袁
高崔植韦弘景狄兼谟郑肃韩佽韦温郑公舆之辈并
以封还敕书垂名史传亦有召对慰谕如德宗之于许
孟容中使嘉劳如宪宗之于薛存诚者而元和中给事
中李藩在门下制敕有不可者即于黄纸后批之吏请
别连白纸藩曰别以白纸是文状也何名批敕宣宗以
卷九 第 8a 页 WYG0858-0593a.png
右金吾大将军李燧为岭南节度使已命中使赐之节
给事中萧仿封还制书上方奏乐不暇别召中使使优
人追之节及燧门而返人臣执法之正人主听言之明
可以并见(德宗时卢杞量移饶州刺史制出给事中袁/高执之不下 擢浙东观察判官齐总为衡)
(州刺史给事中许孟容封还诏书植宪宗末皇甫镈奏/减内外官俸以助国用给事中崔 封还敕书 穆宗)
(时授李训四门助教给事中郑肃韩佽封还制书时刘/士泾擢太仆卿给事中韦弘景封还诏书 文宗 赦)
(官典犯赃者给事中狄兼谟封还敕书宗宣宗时赦康/季荣擅用官钱给事中封还敕书 懿 时贬右补阙)
(王谱给事中郑/公舆封还敕书)五代废弛宋太宗淳化四年六月戊寅
卷九 第 8b 页 WYG0858-0593b.png
始复给事中封駮而司马池犹谓门下虽有封駮之名
而诏书一切自中书以下非所以防过举也明代虽罢
门下省长官而独存六科给事中以掌封駮之任旨必
下科其有不便给事中駮正到部谓之科参(若曰抄出/駮之抄出)
(寝之/是也)六部之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故给事中之品
卑而权特重万历之时九重渊默泰昌以后国论纷纭
而维持禁止往往赖抄参之力(天启六年大理寺正许/志吉以请旌母节事为)
(礼科右给事中张惟一抄参具疏申辩奉旨参駮/系科臣执掌许志吉险辞饰辩著罚俸三个月)夫亦
卷九 第 9a 页 WYG0858-0593c.png
由行古之道也
元城语录曰王安石荐李定时陈襄弹之未行已擢监
察御史里行宋次道封还词头辞职(清波杂志唐制唯/给事得封还诏书)
(富郑公知制诰日封刘从愿妻遂国夫人公乃缴还/词头后人遂踵而行之中书舍人缴还词头自此始)
之次直吕大临再封还之最后付苏子容又封还之更
奏复下至于七八子容与大临俱落职奉朝请名誉赫
然此乃祖宗德泽百馀年养成风俗与齐太史见杀三
人而执笔如初者何异
卷九 第 9b 页 WYG0858-0593d.png
  部刺史
汉武帝遣刺史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
狱以六条问事一条强宗豪右田宅踰制以强陵弱以
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倍公向私旁謟牟利侵
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
则任刑喜则任赏烦扰刻暴剥削黎元为百姓所疾山
崩石裂妖祥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
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怙倚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
卷九 第 10a 页 WYG0858-0594a.png
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又令岁
终得乘传奏事夫秩卑而命之尊官小而权之重此小
大相制内外相维之意也(元城语录汉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秋分行郡国)
(秩六百石而得按二千石不法其权最/重秩卑则其人激昂权重则能行志)本自秦时遣御
史出监诸郡史记言秦始皇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
置守尉监盖罢侯置守之初而已设此制矣(汉书百官/表监御史)
(秦官掌监郡汉省丞相遣史分刺州不常置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
成帝末翟方进何武乃言春秋之义用贵治贱不以卑
卷九 第 10b 页 WYG0858-0594b.png
临尊刺史位下大夫而临二千石轻重不相准请罢刺
史更置州牧秩二千石而朱博以汉家故事置部刺史
秩卑而赏厚咸劝功乐进州牧秩真二千石位次九卿
九卿缺以高第补其中材则苟自守而已恐功效陵夷
奸轨不胜于是罢州牧复置刺史(后汉书刘焉传灵帝/政化衰缺四方兵寇)
(焉以刺史威轻建议改为牧伯请选重/臣以居其任从之州任之重自此而始)刘昭之论以为
刺史监纠非法不过六条传车周流匪有定镇秩裁六
百未生陵犯之衅成帝改牧其萌始大(唐戴叔伦抚州/刺史厅壁记云)
卷九 第 11a 页 WYG0858-0594c.png
(汉置十三部刺史以察举天下非法通/籍殿中乘传奏事居靡定处权不牧人)合二者之言观
之则州牧之设中材仅循资自全强者至专权裂土(新/唐)
(书李景伯为太子右庶子与太子舍人卢辅议今天下/诸州分𨽻都督专生杀刑赏使授非其人则权重衅生)
(非强干弱枝之谊愿罢都督留御史以时/按察秩卑任重以制奸宄便繇是停都督)然后知刺史
六条为百代不昜之良法而今之监察御史巡按地方
为得古人之意矣(唐书监察御史掌分/察百寮巡按州县)又其善者在于
一年一代夫守令之官不可以不久也监临之任不可
以久也久则情亲而弊生望轻而法玩故一年一代之
卷九 第 11b 页 WYG0858-0594d.png
制又汉法之所不如而察吏安民之效已见于二三百
年者也(唐李峤请十州置御史一人以周年为限使其/亲至属县或入闾里督察奸讹观采风俗此法)
(正明代/所行)若夫倚势作威受赇不法此特其人之不称职
耳不以守令之贪残而废郡县岂以巡方之浊乱而停
御史乎至于秩止七品与汉六百石制同王制天子使
其大夫为三监监于方伯之国国三人金华应氏曰方
伯者天子所任以总乎外者也又有监以临之盖方伯
权重则易专大夫位卑则不敢肆此大小相维内外相
卷九 第 12a 页 WYG0858-0595a.png
统之微意也何病其轻重不相准乎夫不达前人立法
之意而轻议变更未有不召乱而生事者吾于成哀之
际见汉治之无具矣
唐自太宗贞观二十年遣大理卿孙伏伽黄门侍郎褚
遂良等二十二人以六条巡察四方黜陟官吏帝亲自临
决牧守已下以贤能进擢者二十人以罪死者七人其
流罪已下及免黜者数百人已后频遣使者或名按察
或名巡抚至玄宗天宝五载正月命礼部尚书席豫等
卷九 第 12b 页 WYG0858-0595b.png
分道巡按天下风俗及黜陟官吏此则巡按之名所繇
始也
玄宗开元二十三年二月辛亥置十道采访处置使诏
曰言念苍生心必遍于天下自古良牧福犹润于京师
所以历选列城聿求连率岂徒刺察将委辑宁朝散大
夫检校御史中丞关内宣谕赈给使上柱国卢绚等任
寄已深声实兼茂咸贯通于理道益纯固于公心或华
发不衰或白圭无玷可以轨仪郡国康济黎元间岁巳
卷九 第 13a 页 WYG0858-0595c.png
来数州失稔颇致流冗能勿轸怀而吏或不畏不仁不
安不便诚须矫过必在任贤庶蠲疾苦之源以协大中
之义若令行一道利乃万人朕所设官以俟能者(唐开/元中)
(或请选择守令停采访使姚崇奏十道采访犹未尽/得人天下三百馀州县多数倍安得守令皆称其职)
于文定笔尘曰元时风宪之制在内诸司有不法者监
察御史劾之在外诸司有不法者行台御史劾之即今
在内道长在外按台之法也惟所谓行台御史者竟属
行台岁以八月出巡四月还治乃长官差遣非繇朝命
卷九 第 13b 页 WYG0858-0595d.png
其体轻矣明朝御史总属内台奉命出按一岁而更与
汉遣刺史法同唐宋以来皆不及也(唐中宗神龙二年/遣十道巡察使诏)
(二周年一替慑韦忠谦言御史一出当/动摇山岳震 州县明朝多有其人)
金史宗雄传自熙宗时遣使廉问吏治得失世宗即位
凡数岁辄一遣黜陟之故大定之间郡县吏皆奉法百
姓滋殖号为小康章宗即位置九路提刑使(此即今/按察使)
  六条之外不察
汉时部刺史之职不过以六条察郡国而已不当与守
卷九 第 14a 页 WYG0858-0596a.png
令事(三国志司马宣王报夏侯太初书曰秦时无刺史/但有郡守长吏汉家虽有刺史奉六条而已故刺)
(史称传车其吏言从事居无常法/吏不成臣其后转更为官司耳)故朱博为冀州刺史
敕告吏民欲言县丞尉者刺史不察黄绶各自诣郡鲍
宣为豫州牧以听讼所察过诏条被劾而薛宣上疏言
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
举错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翟方进传言迁朔方刺史
居官不烦苛所察应条辄举自刺史之职下侵而守令
始不可为天下之事犹治丝而棼之矣
卷九 第 14b 页 WYG0858-0596b.png
太祖实录洪武二十一年四月谕按治江西监察御史
花纶等自今惟官吏贪墨鬻法及事重者如律逮问其
细事毋得苛求
  隋以后刺史
秦置御史以监诸郡汉省丞相遣史分刺州不常置武
帝元封五年初置十三州刺史各一人魏晋以下为刺
史持节都督(魏志言自汉季以来刺史总统诸郡赋政/于外非若曩时司察之任而已 汉时止)
(十三州至梁时南方一/偏之地遂置一百七州)隋文帝开皇三年罢郡以州统
卷九 第 15a 页 WYG0858-0596c.png
(杜氏通典曰以州治民职/同郡守无复刺举之任)自是刺史之名存而职废
后虽有刺史皆太守之互名(有时改郡为州则谓之刺/史有时改州为郡则谓之)
(太守/一也)非旧刺史之职理一郡而已由此言之汉之刺史
犹今之巡按御史魏晋以下之刺史犹今之总督隋以
后之刺史犹今之知府及直𨽻知州也(新唐书地理志/曰唐兴高祖改)
(郡为州太/守为刺史)
宋真宗咸平四年左司諌知制诰杨亿疏言昔自秦开
郡置守汉以天下为十三部命刺史以领之自后因郡
卷九 第 15b 页 WYG0858-0596d.png
为州以太守为刺史降及唐氏亦尝变更曾未数年又
仍旧贯今多命省署之职出为知州又设通判之官以
为副贰此权宜之制耳岂可为经久之训哉臣欲乞诸
州并置刺史以户口多少置其俸禄分中下上紧望雄
之等级品秩之制率如旧章与常参官比视阶资出入
更践省去通判之目但置从事之员建廉察之府以统
临按舆地之图而区处昔太平兴国初诏废支郡出于
一时十国为连周法斯在一道置使唐制可寻至若号
卷九 第 16a 页 WYG0858-0597a.png
令之行风教之出先及于府府以及州州以及县县及
乡里自上而下由近及远譬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提
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由是言之支郡之不可废
也明矣臣欲乞复置支郡𨽻于大府量地里而分割如
漕运之统临名分有伦官业自举又睹唐制内外官奉
钱之外有禄米职田又给防閤庶仆亲事帐内执衣白
直门夫各以官品差定其数岁收其课以资于家本司
又有公廨田食本钱以给公用自唐末离乱国用不充
卷九 第 16b 页 WYG0858-0597b.png
百官奉钱并减其半自馀别给一切权停今郡官于半
奉之中已是除陌又于半奉三分之内其二以他物给
之鬻于市廛十裁得其一二曾糊口之不及岂代耕之
足云昔汉宣帝下诏云吏能勤事而奉禄薄欲其无侵
渔百姓难矣遂加吏奉著于策书窃见今之结发登朝
陈力就列其奉也不能致九人之饱不及周之上农其
禄也未尝有百石之入不及汉之小吏若乃左右仆射
百僚之师长位莫崇焉月奉所入不及中军千夫之帅
卷九 第 17a 页 WYG0858-0597c.png
岂稽古之意哉欲乞今后百官奉禄杂给并循旧制既
丰其稍入可责以廉隅官且限以常员理当减于旧费
观此则明代所循大抵皆宋之馀弊矣
  知县
知县者非县令而使之知县中之事(知犹/管也)杜氏通典所
谓检校试摄判知之官是也唐姚合为武功尉作诗曰
今朝知县印梦里百忧生唐人亦谓之知印其名始于
贞元已后其初尚带一权字白居易集有裴克谅权知
卷九 第 17b 页 WYG0858-0597d.png
华阴县令制曰华阴令卒非选补时(唐制凡选始于孟/冬终于季春 唐)
(皎传贞观中官吏部侍郎先是选集四时补拟/不为限皎请以冬初集尽季春止后遂为法)调租勉
农政不可缺前镇国军判官试大理评事裴克谅久佐
本府颇有勤绩属邑利病尔必周知宜假铜墨试其才
理待有所立方议正名是权知者不正之名也至于普
设知县则起自宋初明朝事实云五代任官凡曹掾簿
尉之龌龊无能以至昏老不任驱策者始注县令故天
下之邑率皆不治诛求刻剥猥迹万状至优诨之言多
卷九 第 18a 页 WYG0858-0598a.png
以令长为笑(魏泰东轩/笔录同)建隆三年始以朝官为知县其
间复参用京官或幕职为之宋史言宋初内外所授官
多非本职惟以差遣为资历建隆四年诏选朝士分治
剧邑大理正奚屿知馆陶监察御史王祐知魏杨应梦
知永济屯田员外郎于继徽知临清常参官宰县自此
始又曰初州郡多阙官县令选尤猥下多为清流所鄙
薄每不得调乃诏吏部选幕职官为知县自此以后遂
罢令而设知县沿其名至今
卷九 第 18b 页 WYG0858-0598b.png
云麓漫钞曰唐制县令阙佐官摄令曰知县事李翱任
工部志文云摄富平尉知县事是也今差京官曰知县
差选人曰令与唐异矣
宋时结衔曰以某官知某府事以某官知某州事以某
官知某县事以其本非此府此州此县之正官而任其
事故云然(山堂考索艺祖开基召诸镇会于京师赐第/以留之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
(军谓兵州谓民也县于慎行笔尘曰宋时大县四千户/以上选朝官知小 三千户以下选京官知故知县与)
(县令不同以京朝官之衔知某县事非外吏也事如建/隆三年冤句令候陟以清干闻擢左拾遗知县 是也)
卷九 第 19a 页 WYG0858-0598c.png
后则直云某府知府某州知州某县知县文复而义舛

北齐宰县多用厮滥至于士流耻居百里(北史元/文遥传)五代
选令必皆鄙猥之人自古以来以社稷民人寄之庸琐
者未有不败事者也
  知州
宋叶适言五代之患专在藩镇艺祖思靖天下以为不
削节度则其祸不息于是始置通判以监统刺史而分
卷九 第 19b 页 WYG0858-0598d.png
其柄命文臣权知州事使名若不正任若不久者以轻
其权(宋敏求曰凡节度州为三品刺史州为五品国初/曹翰以观察使判颖州是以四品临五品州也同)
(品为知隔品为判自后唯辅臣宣徽/使太子太保仆射为判馀并为知州)监当知𣙜税都监
总兵戎而太守者(即刺/史)块然徒管空城受词诉而已诸
镇皆束手请命归老宿卫昔日节度之害尽去而四方
万里之远奉尊京城文符朝下期会夕报伸缩缓急皆
在朝廷矣是宋初本有刺史而别设知州以代其权后
则罢刺史而专用知州以权设之名为经常之任矣
卷九 第 20a 页 WYG0858-0599a.png
新唐书元和初李吉甫为相病方镇疆恣为帝从容言
使属郡刺史得自为政则风化可成帝然之出郎吏十
馀人为刺史宋祖之以京官临制州县盖赵公开其端

  知府
唐制京郡乃称府至宋则潜藩之地皆升为府宋初太
宗真宗皆尝为开封府尹后无继者乃设权知府一人
以待制以上充(皇朝政略凡命知府必带权字以翰林/为之翰林学士及杂学士若待制则权)
卷九 第 20b 页 WYG0858-0599b.png
(发遣而已自陆游渭南/集权知府 李符始)崇宁三年蔡京乞罢权知府置
牧尹各一员牧以皇子领尹以文臣充是权知府者所
以避京尹之名也后则直命之为知府非也
  守令
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
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天子自公卿大夫
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
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
卷九 第 21a 页 WYG0858-0599c.png
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
操也(沈约宋书论曰孝建泰始主威独运空置/百司权不外假而刑政纠杂理难遍通)而权乃
移于法于是多为之法以禁防之虽大奸有所不能踰
而贤智之臣亦无能效尺寸于法之外相与兢兢奉法
以求无过而已于是天子之权不寄之人臣而寄之吏
胥是故天下之尤急者守令亲民之官而今日之尤无
权者莫过于守令守令无权而民之疾苦不闻于上安
望其致太平而延国命乎书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
卷九 第 21b 页 WYG0858-0599d.png
万事堕哉盖至于守令日轻而胥史日重则天子之权
已夺而国非其国矣尚何政令之可言耶削考功之繁
科循久任之成效必得其人而与之以权庶乎守令贤
而民事理此政治之急务也
元吴渊颖欧阳氏急就章解后序曰今之世每以三岁
为守令满秩曾未足以一新郡县之耳目而已去又况
用人不得专辟临事不得专议钱粮悉拘于官而不得
专用军卒弗出于民而不得与闻盖古之治郡者自辟
卷九 第 22a 页 WYG0858-0600a.png
令丞唐世之大藩亦多自辟幕府僚属是故守主一郡
之事或司金榖或按刑狱各有分职守不烦而政自治
虽令之主一邑丞则赞治而掌农田水利主簿掌簿书
尉督盗贼令亦不劳独议其政之当否而已今自一命
而上皆出于吏部遇一事公堂完署甲是乙否吏或因
以为奸勾稽文墨补苴罅漏涂擦岁月填塞辞款而益
不能以尽民之情状至于唐世之赋上供送使留州自
有定额兵则郡有都试而惟守之所调遣宋之盛时岁
卷九 第 22b 页 WYG0858-0600b.png
有常贡官府所在用度赢馀过客往来廪赐丰厚故士
皆乐于其职而疾于赴功兵虽不及于唐义勇民丁团
结什伍衣装弓弩坐作击刺各保乡里敌至即发而郡
县固自兼领者也今则官以钱粮为重不留赢馀常俸
至不能自给故多赃吏兵则自近戍远既为客军尺籍
伍符各有统帅但知坐食郡县之租税然已不复系守
令事矣夫辟官涖政理财治军郡县之四权也而今皆
不得以专之是故上下之体统虽若相维而令不一法
卷九 第 23a 页 WYG0858-0600c.png
令虽若可守而议不一为守令者既不得其职将欲议
其法外之意必且玩常习故辟嫌碍例而皆不足以有
为又况三时耕稼一时讲武不复古法之便易而兵农
益分遇岁一俭郡县之租税悉不及额军无见食东那
西挟仓廪空虚而郡县无复赢蓄以待用或者水旱荐
至闾里萧然农民菜色而郡县且不能以振救而坐至
流亡是以言涖事而事权不在于郡县言兴利而利权
不在于郡县言治兵而兵权不在于郡县尚何以复论
卷九 第 23b 页 WYG0858-0600d.png
其富国裕民之道哉必也复四者之权一归于郡县则
守令必称其职国可富民可裕而兵农各得其业矣
宋理宗淳祐八年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陈求鲁奏
今日救弊之策大端有四宜采夏侯太初并省州郡之
议俾县令得以直达于朝廷用宋元嘉六年为断之法
俾县令得以究心于抚字法艺祖出朝绅为令之典以
重其权遵光武擢卓茂为三公之意以激其气然后为
之正其经界明其版籍约其妄费裁其横敛此数言者
卷九 第 24a 页 WYG0858-0601a.png
在今日亦可采而行之
旧唐书乌重胤传元和十三年为横海节度使上言曰
臣以河朔能拒朝命者其大略可见盖刺史失其职反
使镇将领兵事若刺史各得职分又有镇兵则节将虽
有禄山思明之奸岂能据一州为畔哉所以河朔六十
年能拒朝命者秪以夺刺史县令之职自作威福故也
臣所管德棣景三州已举公牒各还刺史职事讫应在
州兵并令刺史收管从之繇是法制修立各归名分是
卷九 第 24b 页 WYG0858-0601b.png
后虽幽镇魏三州以河北旧风自相更袭在沧州一道
独禀命受代自重胤制置使然也
祖宗朝凡大府知府之任多有赐敕然无常例成化四
年七月廉州府知府邢正将之任以廉州密迩珠池㗋
襟交阯近为广西流贼攻陷城邑生民凋弊特请赐敕
从之吉安府知府许聪将之任以吉安多强宗豪右词
讼繁兴亦请赐敕俾得权宜处置从之
  刺史守相得召见
卷九 第 25a 页 WYG0858-0601c.png
两汉之隆尤重太守史言孝宣拜刺史守相辄亲见问
观其所繇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有名实不相应必
知其所以然常称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
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惟良二千石乎
当日太守常得召见或赐玺书堂陛之间不甚阔绝文
帝谓季布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武帝赐严助
书久不闻问具以春秋对母以苏秦纵横赐吾邱寿王
书子在朕前之时知略辐凑及至连十馀城之守任四
卷九 第 25b 页 WYG0858-0601d.png
千石之重(师古曰太守都尉皆二千石今寿王/为都尉不置太守故云四千石也)职事并
废盗贼纵横甚不称在前时何也光武劳郭伋曰贤能
太守去帝城不远(伋为颖/州太守)河润九里冀京师并蒙福也
天下之大不过数十郡国而二千石之行能皆获简于
帝心是以吏职修而民情达以视后世之寄耳目于监
司饰功状于文簿者有亲疏繁简之不同矣其在唐时
犹存此意玄宗开元十三年上自选诸司长官有声望
者十一人为刺史命宰相诸王饯于雒滨御书十韵诗
卷九 第 26a 页 WYG0858-0602a.png
赐之宣宗时李行言自泾阳县令除海州刺史李君奭
自醴泉令除怀州刺史皆采之民言擢以御笔入谢之
日处分州事万里之远如在阶前夫人主而欲亲民必
自其亲大吏始矣
册府元龟宪宗元和三年二月敕许新除官及刺史等
假日于宣政门外谢便进状辞其授官于朝堂礼谢并
不须候假开国朝旧制凡命都督刺史皆临轩册拜特
示恩礼近岁虽不册拜而牧守受命之后皆便殿口对
卷九 第 26b 页 WYG0858-0602b.png
赐衣盖以亲人(唐讳民字/改曰人)之官恩礼不可废也时宰相
李吉甫之舅裴复新除河南少尹求速之任适遇寒食
假吉甫特奏请遂兼刺史同有是命非旧典也至明则
名为陛辞而不得一见天颜堂廉内外之分益为邈绝
  汉令长
汉时令长于太守虽称属吏然往往能自行其意不为
上官所夺如萧育为茂陵令会课育第六而漆令郭舜
殿见责问育为之请扶风怒曰君课第六裁自脱何暇
卷九 第 27a 页 WYG0858-0602c.png
欲为左右言及罢出传召茂陵令诣后曹当以职事对
育径出曹书佐随牵育育案佩刀曰萧育杜陵男子何
诣曹也遂趋出欲去官明旦诏召入拜为司𨽻校尉育
过扶风府门官属掾吏数百人拜谒车下陶谦为舒令
太守张磐同郡先辈与谦父友意殊亲之而谦耻为之
屈尝舞属谦谦不为起固强之乃舞舞又不转磐曰不
当转邪谦曰不可转转则胜人如此事在今日即同列
所难堪而昔人以行之上官汉时长吏之能自树立可
卷九 第 27b 页 WYG0858-0602d.png
见于此矣
宋史司马池传授永宁主簿与令相恶池以公事谒令
令南向倨坐不起池挽令西向偶坐论事不为少屈
  京官必用守令
通典言晋制不经宰县不得入为台郎魏肃宗时吏部
郎中辛雄上疏以为郡县选举繇来共轻宜改其弊分
郡县为三等三载黜陟有称职者方补京官如不历守
令不得为内职则人思自勉唐张九龄言于玄宗曰古
卷九 第 28a 页 WYG0858-0603a.png
者刺史入为三公郎官出宰百里致理之本莫若重守
令凡不历都督刺史虽有高第不得任侍郎列卿不历
县令虽有善政不得任台郎给舍都督守令虽远者使
无十年任外从之诏三省侍郎缺择尝任刺史者郎官
缺择尝任县令者宣宗大中改元制曰古者郎官出宰
郡守入相所以重亲人之官急为政之本自浇风久扇
此道寖消颉颃清涂便臻显贵治人之术未尝经心欲
使究百姓艰危通天下利病不可得也轩墀近臣盖备
卷九 第 28b 页 WYG0858-0603b.png
顾问如不知人疾苦何以膺朕眷求今后諌议大夫给
书中中书舍人未曾任刺史县令者宰臣不得拟议宋
孝宗时臣僚言吏事必历而后知人才必试而后见为
县令者必为丞簿为郡守者必为通判为监司者必为
郡守皆有差等未历亲民不宜骤擢因定知县以三年
为任非经两任不除监察御史此开元乾道之吏治所
以独高于近代也明代纶扉之地必取词林名在丙科
始分铜墨于是字人之职轻而簿书钱榖之司一归之
卷九 第 29a 页 WYG0858-0603c.png
俗吏矣汉谚有云取官漫漫怨死者半(风俗/通)而宋神宗
尝谓宰臣曰朕思祖宗以百战得天下今以州郡付之
庸人常切痛心后之人君其以斯言书之坐右乎
贞观初马周上言古者郡守县令皆妙选贤德欲有所
用必先试以临人或繇二千石高第入为宰相今独重
内官县令刺史颇轻其选又刺史多武夫勋臣或京官
不称职始出补外折冲果毅身力彊者入为中郎将其
次乃补边州而以德行才术擢者十不能一所以百姓
卷九 第 29b 页 WYG0858-0603d.png
未安殆繇于此夫以太宗之政而马周犹有此言则知
重内轻外自古之所同患人主苟欲亲民必先亲牧民
之官而后太平之功可冀矣
  宗室
汉唐之制皆以宗亲与庶姓参用入为宰辅出居牧伯
者无代不有汉孝昭始元二年以宗室无在位者举茂
才刘辟彊刘长乐皆为光禄大夫辟彊守长乐卫尉孝
平元始元年诏宗室为吏举廉佐史补四百石(师古曰/言宗室)
卷九 第 30a 页 WYG0858-0604a.png
(为吏者皆令举廉各从本秩而依/廉吏迁之为佐史者例补四百石)唐玄宗开元二十五
年五月辛丑命有司选宗子有才者宗正荐四从叔前
奉天令知正四从叔前祁县令志远五从弟雒阳尉遇
六从弟酸枣丞良五从弟武进尉朏五从侄郑县尉瞻
五从侄前宋州参军承嗣皆授台省官及法官京县官
诏曰至公之用本无偏党惟善所在岂隔亲疏四从叔
知正等咸有才名见推公族秉惟清之操兼致远之资
朕每虑同盟不勤于德常县右职以劝其从先委宗卿
卷九 第 30b 页 WYG0858-0604b.png
精为内举量能考行历在踰时名数则多升闻益寡光
膺是选谅在得人固可擢以清要迁于台阁将观志于
七子冀藉名于八人书不云乎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凡
今懿戚可不慎与违道漫常义无私于王法修身效节
恩岂薄于他人期于帅先励我风俗深宜自勉以副明
言天宝三年正月诏皇五等以下亲及九庙子孙有材
学政理委宗正寺拣择闻荐(宪宗元和二/年诏略同)德宗贞元二
年八月以睦王府长史嗣虢王则之为左金吾大将军
卷九 第 31a 页 WYG0858-0604c.png
谓宰臣曰朕不欲独用外戚故选宗室子有才行者奖
拔之昭宗乾宁二年六月丁亥朔以京兆尹嗣薛王知
柔兼户部尚书判度支兼诸道盐铁转运等使制曰支
度牢笼之务弛张经制之宜当择通才俾继成绩佥曰
叔父膺予简求匪私吾宗示张王室故终唐之世有宰
相十一人(郇王房有林甫回郑王房有程石福小郑王/房有勉夷简宗闵恒山王房有适之吴王房)
(有岘惠宣太/子房有知柔)而旧史赞之曰我宗之英曰皋(嗣曹/王)与勉
宋子京以为周唐任人不疑得亲亲用贤之道惟明朝
卷九 第 31b 页 WYG0858-0604d.png
不立此格于是为宗属者大抵皆溺于富贵妄自骄矜
不知礼义至其贫者则游手逐食靡事不为名曰天枝
实为弃物(宋时凡宗室之不肖/者俗呼为泼撒太尉)曹囧所谓今之州牧郡
守古之方伯诸侯或比国数人或兄弟并据而宗室子
弟曾无一人间厕其间(六代/论)正有明当日之事也崇祯
时始行换授之法而教之无素举之无术未见有卓然
树一官之绩者三百年来当国大臣皆畏避而不敢言
至天子独断行之而已晚矣然则亲贤并用古人之所
卷九 第 32a 页 WYG0858-0605a.png
以有国长世者后王其可不鉴乎(正统十四年也先犯/京师诏诸王率兵勤)
(王已而寇退诏止之大理寺丞薛瑄奏宜择诸王最/贤者二三人召来参预大议匡辅圣明帝曰不必召)
光武中兴实赖诸刘之力乃即位已后但有续封之典
而无举贤之诏明章已下恩泽教训徒先于四姓小侯
(明帝纪永平九年为四姓小侯开立学校置五经/师注四姓樊氏郭氏阴氏马氏其子弟号曰小侯)而不
闻加意于宗属者然而亲疏并用犹法西京故灵献之
世荆表益焉各专方镇而昭烈乘之以称帝于蜀若颠
木之有由蘖其与宋之二王航海奔亡一败而不振者
卷九 第 32b 页 WYG0858-0605b.png
不可同年而语矣
唐末屯田郎中李衢作皇室维城录其有感于宗枝之
不振乎(史言自玄宗以后诸王不出阁不分房盖/自永王璘举兵而人主疏忌其兄弟矣)使得
自树功名如曹王皋者三五人参错天下为牧帅亦何
至大盗覆都彊臣问鼎而十六宅诸王并歼于逆竖之
手也
明宗室自天启二年开科得进士一人朱慎䤰列名奄
案为宗人羞此不教不学之所致也崇祯中得进士十
卷九 第 33a 页 WYG0858-0605c.png
二人惟朱统钸起家庶吉士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而
其始馆选时尚有以宗生为疑吏部尚书王永光曰既
可以中翰即可以庶常遂取之其他换授甚多然其才
略皆无闻焉
张邦基墨庄漫录言国朝宗室例除环卫裕陵始以非
袒免补外官继有登科者然未有为侍从宣和五年始
除子崧徽猷阁待制继而子淔亦除八年又除子栎前
明制度与宋略同
卷九 第 33b 页 WYG0858-0605d.png
昔后魏元志为雒阳令不避疆禦孝文帝谓邢峦曰此
儿竟可所谓王孙公子不镂自雕峦曰露竹霜条故多
劲莭非鸾则凤其在本枝也人主之宗属岂必无才能
优于庶姓者哉
闵管蔡之失道而作棠棣之诗以亲其兄弟此周之所
以兴惩吴楚七国之变而抑损诸侯至于中外弹微本
末俱弱此西汉之所以亡也(宋沈怀文谏孝武曰陛下/既明管蔡之诛愿崇唐卫)
(之寄深得富/辰谏王之指)夫惟圣人以至公之心处亲疏之际故有
卷九 第 34a 页 WYG0858-0606a.png
国长久而天下蒙其福矣
金史密国公璹世宗子越王永功之子也天兴初国
事危急曹王出质璹已卧疾求入见哀宗于隆德殿
上问叔父欲何言璹奏曰闻讹可(曹王/名)欲出议和讹
可年幼恐不能办大事臣请副之或代其行上慰之
曰南渡后(宣宗/迁汴)国家比承平时有何奉养然叔父亦
未尝沾溉无事则置之冷地无所顾藉有急则投之
不测叔父尽忠固可天下其谓朕何叔父休矣于是
卷九 第 34b 页 WYG0858-0606b.png
君臣相顾泣下哀宗虽亡国之君而其言有足悲者
章宗防制刻削兄弟而其祸卒至于此岂非后王之
永鉴哉
自古帝王为治之道莫先于亲亲而有明之待亲王
及其宗属也则位重而愈疏禄多而愈贫诚有如汉
哀帝时杜业上言宗室诸侯微弱与系囚无异者英
宗实录载景泰三年七月甲辰陜西布政司言秦悯
王子故庶人尚炌男女十人皆未有室家请如诏
卷九 第 35a 页 WYG0858-0606c.png
于军民之家自择昏配从之时其长女年四十长子
年三十六矣此去开国八九十年太祖之曾孙而怨
旷之感不得上闻已如此又况数傅而下者乎于是
请名请昏无不有费而不副其意即部中为之沈

宋史赵希跃傅宗姓多贫而始生有训名为人后有过
礼吏受赇无艺莫敢自陈云麓漫钞言宗籍凡袒免亲
以上皆赐名乃有寓不典之言及取怪僻字样以为戏
卷九 第 35b 页 WYG0858-0606d.png
笑明代之弊同此
前明宗室固鲜修饬而朝臣视之若非其同类者唐书
言德宗初政诸王有官者皆令出閤就班岳阳等一十
县主在诸王院久而未适人者悉命以礼出降二百年
来无有以建中故事为朝廷告者崇祯中唐王作书述
閤老子文定之言曰唐玄宗十王宅百孙院皆在京师
凡有所请皆赂韩虢而后得宪宗时诸王久不出閤亦
必厚赂宦官始得所请彼以宗室近属其聚居都邑犹
卷九 第 36a 页 WYG0858-0607a.png
不免于夤绿况以千里外之藩封二百年之支属有不
结纳左右以为倚托哉呜呼文定之言结纳左右而得
请犹未亵也今之恳乞下僚卑哀吏胥不如是则终不
得请不愈甚乎又曰汉臣之言曰有白头老人教臣言
呜呼余继之矣夫一夫吁嗟王道为亏今且穷阎蔀屋
犹得被云雨之施而耳目之所不及恩泽之所不周未
有甚于皇族者杕杜作而晋微角弓刺而周替览唐王
之言为之慨然
卷九 第 36b 页 WYG0858-0607b.png
  藩镇
宋代之患在于无藩镇岳飞说张所曰国家都汴恃河
北以为固苟冯据要冲峙列重镇一城受围则诸城或
挠或救金人不敢窥河南而京师根本之地固矣文天
祥言本朝惩五季之乱削除藩镇一时虽足以矫尾大
之弊然国以寖弱故敌至一州则一州破至一县则一县
残今宜分竟内为四镇使其地大力众足以抗敌约日齐
奋有进无退彼备多力分疲于奔命而吾民之豪杰者又
卷九 第 37a 页 WYG0858-0607c.png
伺间出于其中则敌不难却也呜呼世言唐亡于藩镇
而中叶以降其不遂并于吐蕃回纥灭于黄巢者未必
非藩镇之力宋至靖康而始立四道金至兴元而始建
九公不已晚乎
尹源唐说曰世言唐所以亡由诸侯之疆此未极于理
夫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
燕赵魏首乱唐制专地而治若古之建国此诸侯之雄
者然皆恃唐为轻重何则假王命以相制则易而顺唐
卷九 第 37b 页 WYG0858-0607d.png
虽病之亦不得而外焉故河北顺而听命则天下为乱
者不能遂其乱河北不顺而变则奸雄或附而起德宗
世朱泚李希烈始遂其僭而终败亡田悦叛于前武俊
顺于后也宪宗讨蜀平夏诛蔡夷郓兵连四方而乱不
生卒成中兴之功者田氏禀命王承宗归国也武宗将
讨刘稹之叛先正三镇绝其连衡之计而王诛以成如
是二百年奸臣逆子专国命者有之夷将相者有之而
不敢窥神器非力不足畏诸侯之势也及广明之后关
卷九 第 38a 页 WYG0858-0608a.png
东无复唐有方镇相侵伐者犹以王室为名及梁祖举
河南刘仁恭轻战而败罗氏内附王镕请盟于是河北
之事去矣梁人一举而代唐有国诸侯莫能与之争其
势然也向使以僖昭之弱乘巢蔡之乱而田承嗣守魏
王武俊朱滔据赵燕疆相均地相属其势宜莫敢先动
况非义举乎如此虽梁祖之暴不过取霸于一方尔安
能彊襌天下故唐之弱者以河北之彊也唐之亡者以
河北之弱也或曰诸侯彊则分天子之势子何议之过
卷九 第 38b 页 WYG0858-0608b.png
乎曰秦隋之势无分于诸侯而亡速于唐何如哉
不独此也契丹入大梁而不能有者亦以藩镇之势重

宋史刘平为鄜延路副总管上言五代之末中国多事
惟制西戎为得之中国未尝遣一骑一卒远屯塞上但
任土豪为众所服者封以州邑征赋所入足以赡兵养
士由是无边鄙之虞太祖定天下惩唐末藩镇之盛削
其兵柄收其赋入自节度以下第坐给俸禄或方面有
卷九 第 39a 页 WYG0858-0608c.png
警则总师出讨事已则兵归宿卫将还本镇彼边方世
袭宜异于此而误以朔方李彝兴灵武冯继业一切亦
徙内地自此灵夏仰中国戌守千里馈粮兵民并困矣
宋初之事折氏袭而府州存继捧朝而夏州失一得一
失足以为后人之鉴也贾昌朝为御史中丞请陜西缘
边诸路守臣皆带安抚蕃部之名择其族大有劳者为
首帅如河东折氏之比庶可以为藩篱之固
路史封建后论曰天下之枉未足以害理而矫枉之枉
卷九 第 39b 页 WYG0858-0608d.png
常深天下之弊未足以害事而救弊之弊常大方至和
之二年范蜀公为諌院建言恩州自皇祐五年秋至去
年冬知州者凡七换河北诸州大率如是欲望兵马练
习安可得也伏见雄州马怀德恩州刘涣冀州王德恭
皆材勇智虑可责办治乞令久任然事势非昔今不从
其大而徒举三二州为之以一篑障江河犹无益也请
以昔者河东之折灵武之李与夫冯晖杨重勋之事言
之冯晖节度灵武而重勋世有新秦藩屏西北他日晖
卷九 第 40a 页 WYG0858-0609a.png
卒太祖乃徙其子冯翊而以近镇付重勋于是二方始
费朝廷经略折李二姓自五代来世有其地二寇畏之
太祖于是俾其世袭每谓边寇内入非世袭不克守世
袭则其子孙久远家物势必爱吝分外为防设或叛涣
自可理讨纵其反噬原陜一帅禦之足矣况复朝廷恩
信不爽奚自而他斯则圣人之深谋有国之极算固非
流俗浅近者之所知也厥后议臣遽以世袭不便折氏
则以河东之功姑令仍世而李氏遂移陜西因兹遂失
卷九 第 40b 页 WYG0858-0609b.png
灵夏国之与郡其事固相悬矣议者以太祖之惩五季
而解诸将兵权为封建之不可复愚窃以为不然夫太
祖之不封建特不隆封建之名而封建之实固已默图
而阴用之矣李汉超齐州防禦监关南兵马凡十七年
敌人不敢窥边郭进以洺州防禦守西山巡检累二十
年贺惟忠守易李谦溥刺隰姚内斌知庆皆十馀载韩
令坤镇常山马仁圭守瀛王彦升居原赵赞处延董遵
诲屯环武守琦戌晋何继筠牧棣若张美之守沧景咸
卷九 第 41a 页 WYG0858-0609c.png
累其任管𣙜之利贾易之权悉以畀之又使得自诱募
骁勇以为爪牙军中之政俱以便宜从事是以二十年
间无西北之虞深机密策盖使人繇之而不知尔胡为
议者不原其故遂以兵为天子之兵郡不得而有之故
自宝元康定以中国势力而不能亢一偏方之元昊靖
康寇难长驱百舍直捣梁师荡然无有藩篱之限卒之
横溃莫或支持繇今日言之奚啻冬水之冰齿呜呼欲
治之君不世出而大臣者每病本务之不知此予所以
卷九 第 41b 页 WYG0858-0609d.png
每咎徵普以为唐室我朝之不封建皆郑公韩王之不
知以帝王之道责难其主而为是寻常苟且之治也
黄氏日抄曰太祖时不过用李汉超辈使自为之守而
边烽之警不接于庙堂三代以来善于禦边者未有如
我太祖者也不使守封疆者久任世袭而欲身制万里
如在目睫天下无是理也
藩镇既罢而州县之任处之又不得其方真宗咸平三
年濮州盗夜入城略知州王守信监军王昭度于是知
卷九 第 42a 页 WYG0858-0610a.png
黄州王禹偁上言易曰王公设险以守其国自五季乱
离各据城垒豆分瓜剖七十馀年太祖太宗削平僭伪
天下一家当时议者乃令江淮诸郡毁城隍收兵甲撤
武备书生领州大郡给二十人小郡十五人以充常从
号曰长吏实同旅人名为郡城荡若平地虽则尊京师
而抑郡县为彊干弱枝之计亦匪得其中道也盖太祖
削诸侯跋扈之势太宗杜僭伪觊望之心不得不尔其
如设法救世久则弊生救弊之道在乎从宜疾若转规
卷九 第 42b 页 WYG0858-0610b.png
不可胶柱今江淮诸州大患有三城池堕圯一也兵仗
不完二也军不服习三也望陛下特纡宸断许江淮诸
郡酌民户众寡城池大小并置守捉军士多不过五百
人阅习弓剑然后渐葺城壁缮完甲胄则郡国有禦侮
之备长吏免剽掠之虞矣呜呼人徒见艺祖罢节度为
宋百年之利而不知夺州县之兵与财其害至于数百
年而未巳也陆士衡所谓一夫从横而城池自夷岂非
崇祯中流寇之事乎
卷九 第 43a 页 WYG0858-0610c.png
  辅郡
崇祯二年三月兵部侍郎申用𢡟上疏请以昌平通易
霸四州为四辅宿重兵以卫京师奉旨嘉纳下部议覆
事不果行魏书言灵太后时四中郎将兵寡弱任城王
澄奏宜以东中带荣阳郡南中带鲁阳郡西中带恒农
郡北中带河内郡选二品三品亲贤居之配以强兵则
深根固本之计也灵太后将从之以议者不同而止及
尔朱荣至河阴遂无一兵拒敌
卷九 第 43b 页 WYG0858-0610d.png
金都大梁贞祐四年元兵取潼关次嵩汝间御史台言
兵踰崤渑深入重地近抵西郊彼知京师屯宿重兵不
复叩城索战但以游骑遮绝道路而分兵攻击州县是
亦围京师之渐也若专以城守为事中都之危又将见
于今日(元史太祖八年分兵三道伐金河北郡县尽拔/唯中都通顺真定清沃大名东平德邳海州十)
(一城/不下)此臣等所为寒心也不攻京师而纵其别攻州县
是犹火在腹心拨置于手足之上均一身也愿陛下察
之契丹(后改/为辽)太祖将攻幽州其后述律氏指帐前树曰
卷九 第 44a 页 WYG0858-0611a.png
此树无皮可以生乎曰不可后曰幽州之有土有民亦
犹是尔吾以三千骑掠其四野不过数年困而归我矣
(赫连勃勃称帝诸将劝先取关中勃勃曰吾大业草创/士众未多姚兴亦一时之雄诸将用命关中未可图也)
(我今专固一城彼必并力于我众非其敌亡可立待不/如以骁骑风驰出其不意救前则击后救后则击前使)
(彼疲于奔命我则游食自若不及十年岭北河东尽为/我有待兴既死嗣子闇弱徐取长安在吾计中矣古人)
(用兵之智/多有出此)
  边县
宋元祐八年知定州苏轼言汉晁错与文帝画备
卷九 第 44b 页 WYG0858-0611b.png
边策不过二事其一曰徙远方以实广虚其二曰制
边县以备敌国今河朔西路被边州军自澶渊讲和
以来百姓自团结为弓箭社不论家业之高下户出
一人又自相推择家资武艺众所服者为社头社副
录事谓之头目带弓而锄佩剑而樵出入山坂饮食
长技与北敌同私立赏罚严于官府分番巡逻铺屋
相望若透漏北敌及本土强盗不获其当番人皆有
重罚遇有警急系鼓集众顷刻可致千人器甲鞍马
卷九 第 45a 页 WYG0858-0611c.png
常若寇至盖亲戚坟墓所在人自为战敌甚畏之先
朝名臣帅定州者如韩琦庞籍皆如意拊循其人以
为爪牙耳目之用而籍又增损其约束赏罚今虽名
目具存责其实用不逮往日欲乞朝廷立法少赐优
异明设赏罚以示惩劝奏凡两上皆不报此宋时弓
箭社之法虽承平废弛而靖康之变河北忠义多出
于此有国家者能于间暇之时而为此寓兵于农之
计可不至于临时仓皇课责有司以修练储备之纷
卷九 第 45b 页 WYG0858-0611d.png
纷矣
  宦官
汉和熹邓后诏中官近臣于东观受读经传以教授
宫人秦符坚选奄人及女𨽻有聪识者置博士授经
若夫巷伯能诗列于小雅史游急就著在艺文古固
有之而不限其人也太祖深惩前代宦寺之弊命内
官不许识字永乐以后此令不行宣德中乃有内书
堂之设(实录宣德元年七月以刘翀为行在翰林院/修撰专授小内使书四年十月命行礼部尚)
卷九 第 46a 页 WYG0858-0612a.png
(书兼谨身殿大学士陈山专授小内使书仕实录言/山为人寡学急利而昩大体上薄之其致 归恩礼)
(一无所及则其授小内/使书亦贱者之事也)昔隋蔡允恭为起居舍人帝
遣教宫人允恭耻之数称疾宋贾昌期为侍讲以编
修资善堂书籍为名而实教授内侍讲官吴育奏罢
之以宣庙之纳谏求言而廷臣未有论及此者驯致
秉笔之奄其尊侔于内阁而大权旁落不可复收得
非内书堂阶之厉乎(英庙升遐兴玺局局丞王纶以/老事东宫希图柄用而翰林侍)
(读学士钱溥以尝奉命授内书馆纶受学马遂内外/交错以谋入阁已而败露得罪王纶造溥家执弟子)
卷九 第 46b 页 WYG0858-0612b.png
(礼坐溥上坐/饮至晡而去)周礼寺人王之正内五人内竖倍寺人
之数当时𥊍御之臣皆是士人而妇寺之权衰矣唐
太宗诏内侍省不立三品官以内侍为之长阶第四
不任以事惟门閤守禦廷内埽除禀食而已武后时
稍增其人至中宗黄衣乃二千员玄宗时宫嫔大卒
至四万宦官黄衣以上三千员(玄宗始置内侍省监/二员秩三品以高力)
(士袁思/艺为之)是知宦官之盛繇于宫嫔之多而人主欲不
近刑人则当以远色为本
卷九 第 47a 页 WYG0858-0612c.png
王元美笔记曰高帝时中人不得预外事见公侯大臣
叩首惟谨(宋濂大明日历序言后妃居中不预一发之/政外戚亦循理畏法无敢情宠以病民寺人)
(之徒惟给事扫除之/役其家法之严五也)至永乐初狗儿诸奄稍稍见马上
之绩后以倦勤朝事渐寄笔札久乃称肺腑矣太监郑
和等以奉命率舟师下海中诸蛮而中人有出使者矣
西北大将多洪武旧人意不能无疑思以腹心参之而
中人有镇守者矣王振时上春秋少不日接大臣而中
人有票旨径行者矣
卷九 第 47b 页 WYG0858-0612d.png
明史所载永乐五年六月内使李进往山西采天花
诈传诏旨擅役军民此即弄权之渐仁宗即位凡差
出内臣限十日内尽撤回京其见于诏书者有采宝
石采金珠香货采铁黎木而太宗实录多讳之不书
(实录有十九年十一月辛酉遣内官杨宝二十年十/月癸巳遣内官韦乔同御史察勘两京及天下库藏)
(出纳/二事)至洪熙元年六月宣宗即位而巡按浙江监察
御史尹崇高奏朝内近差内官内使市买诸物每物
置局有拘集之扰有供应之烦朝廷所需甚微民间
卷九 第 48a 页 WYG0858-0613a.png
所费甚大宜皆取回惟令有司买纳诏从之乃犹有
如宣德六年十二月乙未所书管事袁琦假公务为
名擅差内官内使陵虐官吏军民逼取金银等物以
至磔死而其党十馀人皆斩者呜呼作法于凉其敝
犹贪至于万历中年矿税之使旁午四出而藉口于
祖宗之成例则外廷之臣交章争之而无可如何矣
是以武王不泄迩
中官典兵亦始于永乐仁宗实录言甘肃总兵官都
卷九 第 48b 页 WYG0858-0613b.png
督费瓛不能专断军政悉听中官指使敕责其低眉
俛首受制于人宣宗实录言交阯左参政冯贵善用
尝得土军五百人劲勇善战贵抚肓甚厚每率之讨
贼所向成功后为中官马骐夺去贵与贼战不利遂
死之宣德元年三月己亥敕责中官山寿曰叛贼黎
利本一穷蹙小寇若早用心禽捕如探雀雏尔乃妄
执已见再三陈奏惟事招抚以致养祸遗患及方政
等进讨尔拥官军一千馀人坐守乂安不往来策应
卷九 第 49a 页 WYG0858-0613c.png
视其败衄是则文阯之失实本于中官而仁宣二宗
亦但加之谯责而已王振之专土木之难此非其渐

交阯一事中官之恶实录不尽书景泰四年吏科给
事中卢祥言臣思永乐年间克平交阯设置郡县蛮
人服从后因镇守内臣贪虐致失人心竟亡其地天
下至今非议不已即此数言可以想见师之上六曰
小人勿用必乱邦也岂不信夫
卷九 第 49b 页 WYG0858-0613d.png
成祖天威远加无思不服遏密未几遂弃交阯齐桓首
霸而寺人貂始漏师于多鱼春秋已志之矣故姤之初
六一阴始生而周公戒之
正统九年正月辛未命成国公朱勇兴安伯徐亨都督
马亮陈怀等统兵出境剿兀良哈三卫勇同太监僧保
出喜峰口亨同太监曹吉祥出界岭口亮同太监刘永
诚出刘家口怀同太监但信出古北口是时王振擅权
乃有此遣而后遂以为例至十四年阳和口之战太监
卷九 第 50a 页 WYG0858-0614a.png
郭敬监军诸将悉为所制师无纪律而宋谦朱冕全军
覆没矣
景泰元年闰正月乙卯工部办事吏徐镇言刑馀之人
不侍君侧太祖高皇帝惩汉唐之弊不令预政不令典
兵但使之守门传命而已迩者奸监王振乘机专政依
势作威王爵天宪悉出其口生杀予夺任已爱憎又多
引同类如郭敬等以为心腹出监边事皇上临御之初
乞监前失宦官有参预朝政及监军镇守者悉令还内
卷九 第 50b 页 WYG0858-0614b.png
各守本职如此则宦官无召衅之端国祚有过历之兆
矣事寝不行
六月乙酉陜西兰县举人段坚论宦寺监军之失
庚子肃府仪卫司馀丁聊让请禁抑宦寺
三年九月辛卯南京锦衣卫镇抚司军匠馀丁萧敏陈
内官苦害军民十事
天顺八年十一月丙寅两京六科给事中王徽等言正
统末年王振专权使先帝远播宗社几危天顺年间曹
卷九 第 51a 页 WYG0858-0614c.png
吉祥专权举兵焚阙欲危宗社今日牛玉专权谋出皇
后欺侮陛下是皆贻笑于四方取议万世者也臣请自
今以后一不许内官与国政二不许外官与内官私相
交结三不许内官弟侄在外管事并置立产业自古内
官贤良者万无一人无事之时似为谨慎一闻国政便
作奸欺如闻陛下将用某人也必先卖之以为已功闻
陛下将行某事也必先泄之以张已势人望日归威权
日重而内官之祸起矣此臣等所以劝陛下不许内臣
卷九 第 51b 页 WYG0858-0614d.png
与闻国政者此也内官侍奉陛下朝夕在侧文武大臣
不知廉耻者多与之交结有馈以金宝珠玉加之婢膝
奴颜者内官便以为贤朝夕在陛下前称美之有正大
不阿不行私谒者内官便以为不贤朝夕在陛下前非
毁之陛下天纵圣明固不为惑日加浸润未免致疑称
美者骤踰显位非毁者久屈下僚怨归朝廷恩结宦寺
而内官之祸起矣臣等所以劝陛下不许外官与内官
交结者此也内官弟侄人等授职任事倚势为非聚奸
卷九 第 52a 页 WYG0858-0615a.png
养恶家人百数赀货万馀田连千顷马系千匹内官因
有此家产所以贪婪无厌奸弊多端身虽在内心实在
外内外相通而祸乱所由起矣此臣等所以劝陛下不
许内官弟侄在外管事并置立家产者此也陛下果能
鉴彼三人于既往行此三事于方今则祸乱自然不作
灾害自然不生倘或不然则祸起萧墙变生肘腋异日
之患有不可言者矣然臣等今日之所言乃举朝廷之
所讳臣等虽愚亦知避祸但受恩朝廷无以为报官居
卷九 第 52b 页 WYG0858-0615b.png
言路不可苟容若陛下能行而不疑即臣等虽死而无
悔矣上责徽等妄言要誉命吏部俱调州判官(疏草李/钧笔也)
中都之变宦官偾事之前车也不一年而监守之遣四
出以外廷无人甚也平阴之役夙沙卫殿殖绰曰子殿
齐师国之辱也天子以此耻天下之士大夫而士大夫
不以为耻且群然攻之廷论虽哗上心弗信及暂撤之
而士大夫又果不足用也于是乎再任宦者而国事已
不可为昔者唐德宗即位疏斥宦官亲任朝士而张涉
卷九 第 53a 页 WYG0858-0615c.png
以儒学入侍薛邕以文雅登朝继以赃败故宦官武将
得以藉口曰南牙文臣赃动至巨万而谓我曹浊乱天
下岂非欺罔邪于是上心始疑不知所倚仗矣呜呼吾
不知今日之攻宦官者果愈于宦官乎内廷既不可用
外廷亦遂无人而国事又将谁属乎至于昭王叹息思
良将之已亡武帝咨嗟虑名臣之欲尽而燎原靡扑过
涉终亡可为痛哭者矣是以人材非一世之所能成古
先王于多难之时而得贤臣之助者以其养之豫而储
卷九 第 53b 页 WYG0858-0615d.png
之广也传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子桑有焉夫有天下
而为子孙之虑者则必在于人才矣
金史完颜额尔克传刘祁曰金人南渡之后近侍之权尤
重盖宣宗喜用其人以为耳目伺察百官故奉御辈采
访民间号行路御史或得一二事即入奏之上因责台
官漏泄皆抵罪又方面之柄虽委将帅又差一奉御在
军中号曰监战每临机应变多为所牵制遇敌辄先奔
故师多丧败哀宗因之不改终至亡国论曰夫以𥊍御
卷九 第 54a 页 WYG0858-0616a.png
治军既掣之肘又信其谗以杀人失政刑矣唐之亡坐
以近侍监军金蹈其辙哀哉(金时近侍非宦竖也以世/胄或吏员为之见锡默爱)
(实/传)
崇祯十四年十二月戊午上谕礼部并在内各监局等
衙门官常典制内外攸分本职之外岂宜侵越我太祖
高皇帝酌古式今独严近习之防敕内官母预外事一
时朝政清明法纪整肃拔本澄源意甚深远朕鉴后追
前凛持祖训自今神宫等监及各司局库等衙门或典
卷九 第 54b 页 WYG0858-0616b.png
礼缮戎或鸠工筦钥或司缮服或办文书都著勤慎小
心料理本等职业不许违越祖制干预在外政事违者
即以乱政参拿处斩仍详察旧典开列职掌具奏礼部
右侍郎蒋德璟疏言周官内职不满百人纠禁王宫掌
于小宰古圣垂法下戒将来盖其慎也(天启元年四月/御史张捷疏言)
(请令中官受考察于礼部/定为五年一举如京察例)太祖高皇帝实详监于往代
而取衷焉其设内官也监司局库各有定员秩不过四
品俸不过一石而且纠劾有令交通有戒豫政典兵有
卷九 第 55a 页 WYG0858-0616c.png
禁谨内外之防杜假窃之渐至尚论汉唐已事而三致
意焉渊哉天训亘古不易矣虽二十五年曾遣太监聂
庆童往谕陜西河州等卫所番族令其输马以茶给之
然往谕属番于军民无与且不假事柄亦暂往即还终
洪武之世无他特遣此所以致清明整肃之治而开万
世太平之基也乃若列圣缵承宫府之大防无改而时
事偶异中外之任使间闻永乐中始有遣使外国及遣
往甘肃巡视者洪熙中始有守备南京者正统中始有
卷九 第 55b 页 WYG0858-0616d.png
率兵讨贼防边及各省镇守者景泰初始有分坐十营
或称监鎗者然仍听尚书于谦等节制至正德中边关
始置内监且令提督禁兵内操分坐勇士四卫军营益
非祖宗之旧矣他如监工监器会同审录苏杭织造𣙜
税开矿之遣皆利少害多亦旋设旋止操纵在握一时
暂托权宜而事任递迁易世每多釐正惟世宗肃皇帝
毅然裁革独断于先我皇上剪除逆珰媲美于后总之
禀成于高皇帝训谕内臣毋豫政事外臣毋行交结二
卷九 第 56a 页 WYG0858-0617a.png
语足括千古治乱之源矣臣等伏读宝训深溯诒谋不
使有功自无窃柄之患尝令畏法实杜乱政之阶故委
腹心则威福移寄耳目则罗织启遵典章则职守自恪
严内外则侵越不生此实鉴古酌今可以无敝而神孙
圣祖于焉一揆者也谨遵圣谕备察旧章将各监局职
掌著为令甲可考见者胪列上呈恭候圣明裁夺得旨
申饬
奄人之有祠堂自英宗之赐王振始也至魏忠贤则生
卷九 第 56b 页 WYG0858-0617b.png
而易祠且遍于天下矣故圣人戒乎作俑
  禁自宫
实录成化元年七月丁巳直𨽻魏县民李堂等十一名
自宫以求进命执送锦衣卫狱罪之发南海子种菜祖
宗以来凡阉割火者必俘获之奴或罪极当死者出其
死而生之盖重绝人之世不忍以无罪之民受古肉刑
也景泰以来乃有自宫以求进者朝廷虽暂罪之而终
收以为用故近畿之民畏避繇役希觊富贵者仿效成
卷九 第 57a 页 WYG0858-0617c.png
风往往自戕其身及其子孙日赴礼部投进自是以后
日积月累千百成群其为国之蠹害甚矣(史臣刘吉/等之辞)
馀冬序录曰永乐二十二年令凡自宫者以不孝论军
犯罪及本管头目总小旗民犯罪及有司里老(实录永/乐十九)
(年七月丁卯严自宫/之禁犯者皆发充军)成化九年令私自净身者本身处
死家发边远充军正统十二年天顺二年成化九年节
经申明弘治五年自净身者本身并下手人俱处死全
家充军两邻及歇家不举有司里老容隐者一体治罪
卷九 第 57b 页 WYG0858-0617d.png
其禁止乎未残者法甚严也永乐二十三年(仁宗/即位)兴州
左屯卫军徐翼有子自宫入为内竖翼奏乞除军籍上
曰为父当教子为子当养亲尔有子不能教自残其体
背亲恩绝人道败坏风化皆原于尔尚敢希除军籍邪
出其子使代军役宣德二年令自净身人军民各还元
伍籍不许投入王府及官势家藏隐躲避差役若犯本
身及匿藏家处死该管总小旗里老邻佑一体治罪正
统元年闰六月时军民多自宫希进间有以赦而获免
卷九 第 58a 页 WYG0858-0618a.png
罪者刑部请依旧制不论赦前赦后俱论以不孝重罪
从之成化十一年二月顺天府永清县民徐义自宫其
幼子以求进诏发充广西南丹卫军妻及幼子皆随往
十五年净身人令巡城御史锦衣卫督逐回籍弘治元
年令锦衣卫拘送顺天府递发元管官司点闸知在不
许容纵十三年令先年净身人曾经发遣不候收取私
自来京图谋进用者问发边远充军其戒约于巳残者
法亦非不至也而貂珰满朝金玉塞涂至明末而益盛
卷九 第 58b 页 WYG0858-0618b.png
然则法果行乎
宋仁宗未有继嗣太常博士吴及上言古之明王重绝
人之世今宦官之家竞求他子剿绝人理以希爵命童
幼何罪陷于刀锯有因而夭死者夫有疾而夭治世所
矜况无疾乎有罪而宫前王不忍况无罪乎臣闻汉永
平之际中常侍四员小黄门十人尔唐太宗定制无得
踰百员今以祖宗时较之当日宦官几何人今几何人
臣愚以为胎卵刳伤凤凰不至继嗣未育殆繇于此伏
卷九 第 59a 页 WYG0858-0618c.png
愿浚发德音详为条禁权罢宦官进献有擅宫童幼寘
以重法若然则天心必应继嗣必广召福祥安宗庙之
策无先此者帝异其言权罢内臣进养子
 
 
 
 
 
卷九 第 59b 页 WYG0858-0618d.png
 
 
 
 
 
 
 
 日知录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