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义府 卷上
义府 卷上 第 1a 页 WYG0858-029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义府卷上
               歙县黄生撰
  畴咨
(尧/典)(殊由/切)咨若时登庸畴古音近谁故古谓谁为畴
(谁畴音/皆如殊)谁之入声为孰故后又谓谁为孰畴谁孰总一
音之转韩愈墓铭粳稻盈畴上叶禁绝浮屠即此音也
  釐降
义府 卷上 第 1b 页 WYG0858-0297b.png
(尧/典)釐降二女于沩汭嫔于虞孔傅谓舜能以义理降下
二女之心则于沩汭三字为赘设矣此专欲表舜之德
然不知古书固无赘设字也蔡传以为治装下嫁语若
近俚反得事实史五帝纪易饬下字此亦主尧言然下
有帝曰钦哉字钦即饬也
  在璿玑玉衡
(舜/典)在璿玑玉衡在之入声为察古四声未定故借在
为察非以察训在也
义府 卷上 第 2a 页 WYG0858-0297c.png
  六宗
(舜/典)六宗诸儒之说不一安国以四时寒暑三辰水旱
当之此本于祭法然祭法自泰坛至四坎坛凡九名又
不合六宗之数要不可强解
  流放窜殛
(舜/典)流放窜殛马融训殛为诛似鲧独入死刑夫三苗
恶浮于鲧罪不及戮而崇伯独膺大辟恶能咸服天下
哉孔传总训流放窜殛为诛则是诛罚之意非死刑也
义府 卷上 第 2b 页 WYG0858-0297d.png
(五帝/纪)叙此事于各句下云以变北狄以变南蛮以变
西戎以变东夷谓使居裔以变其风俗虽经无明文然
史家增此语真可谓得圣人之意者矣且使鲧果骈首
其子孙决不敢以之配天于南郊据祭法郊鲧之辞则
将以刑夭之鬼对越上帝有是理哉此非细故不可以
不辨
  殳斨伯与
(舜/典)注疏以殳斨伯与为二人朱虎熊罴亦然朱虎熊
义府 卷上 第 3a 页 WYG0858-0298a.png
罴当从注疏为二殳斨伯与当从蔡传为三
  洚水
(大禹/谟)洚水儆余洚有四音当以胡江切为正盖此音
近洪孟子云浲水者洪水也所以通古今之语也
  五辰
(皋陶/谟)抚于五辰五行之精上为五星五辰即五星也
五行旺于四时故谓四时为五辰
  天明畏
义府 卷上 第 3b 页 WYG0858-0298b.png
(皋陶/谟)天明畏自我民明威畏即古威字示人以畏则
平声人望而畏则去声后平声者借用威字故去声者
遂专为畏字此处一义分二文乃传写之讹也今文并
作明威是
  光天之下
(益/稷)光天之下言凡为天光所覆之处蔡传连帝字读
下谓帝德光辉非是
  惭德 口实
义府 卷上 第 4a 页 WYG0858-0298c.png
(仲虺/之诰)惭德犹云昏德逸德暴德比德韩愈谓德有凶
吉是也其所惭者即恐贻来世以口实耳孔传惭德不
及古非是口实谓有所藉以为辞也
  表正万邦
(同/前)表者使人望之以为归正者使人拟之以为的二
字两意
  庸蜀羌髳
(牧/誓)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蔡传言八国近周西都
义府 卷上 第 4b 页 WYG0858-0298d.png
素受约束故特称之今考八国远在巴蜀江汉之间与
周都殊辽绝服役之说恐未然按春秋将卑师少称人
此诸国或君不自至故称人以别之
  六极
(洪/范)六极一曰凶短折横死曰凶不及下寿曰短三殇
曰折凶短折考终与寿之反疾与忧康宁之反贫富之
反恶与弱攸好德之反恶者自暴弱者自弃也攸好德
在人为协极在天为锡福恶与弱在人为罹咎在天为
义府 卷上 第 5a 页 WYG0858-0299a.png
用威此即栽培倾覆之理盖攸好德者善有所必彰恶
有所必瘅故在向用威用之中举其本以见福极之所
从来也
  元孙某
(金/滕)惟尔元孙某讳名曰某始于此武成曰有道曾孙
周王发亦告神之辞彼不讳而此讳者彼系武王自读
祝词此则史代公祝故孔云臣讳君也
  小腆
义府 卷上 第 5b 页 WYG0858-0299b.png
(大/诰)殷小腆腆与㥏同惭也小腆犹言小丑
  敬寡属妇
(梓/材)至于敬寡至于属妇按尔雅妾妇之贱者谓之
属妇属逮也逮妇之名言其微也又孔丛子引书(吕/刑)
敬折狱敬作矜此敬寡亦疑是矜字矜寡即鳏寡古音
近通用
  经营
(召/诰)厥既得卜则经营径直为经周回为营谓相步其
义府 卷上 第 6a 页 WYG0858-0299c.png
基址也
  观逸游田
(无/逸)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事曰观如(公如齐观/社之类)
以地曰游以兽曰田废务曰逸
  咸戒于王
(立/政)用咸戒于王曰王左右常伯常任准人缀衣虎贲
蔡云周公率群臣进戒于王此本王肃说孔云周公以
立政之事皆戒于王此解近而未尽史言周公胪举诸
义府 卷上 第 6b 页 WYG0858-0299d.png
官戒王知恤官不止此五职第从省文举尊以见卑(常/伯)
(常任/准人)举亲以见疏(缀衣/虎贲)而诸官总以咸字括之耳
  三宅三俊
(同/前)三俊傅者谓储养待用他日次补三宅不识此种
人作何安置恐无此理疑即三宅之僚属耳
  冢宰宗伯
(周/官)六卿惟冢宰宗伯不以司名者冢宰无所不司宗
伯典天地神祗之祀不敢言司也
义府 卷上 第 7a 页 WYG0858-0300a.png
  顾命
书以顾命名顾眷顾也命大臣辅嗣主郑重而眷顾之也
郑氏以为临死回顾而发命陋甚
  锐
(同/前)一人冕执锐说文作鈗(羽敏/切)即引此文按说文序
云其引书即孔氏壁中书然今世所行今文古文并作
锐即此可知孔氏书为后人传写多所改易而今文奥
涩古文平易之疑可释然矣
义府 卷上 第 7b 页 WYG0858-0300b.png
  伯夷降典
(吕/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孔云伯夷降典礼于民而断
之以刑按篇中训刑止监伯夷不及皋陶疑伯夷先曾
为司徒(降典即/敷教)兼行士师之职(唐虞之刑疑伯夷所制/故欲监其播刑之迪)
后二官既分而伯夷又复迁为秩宗也若蔡氏言降天
地人之三礼以折民之邪妄夫事神何职而以狱吏兼
之不祥孰大焉其误审矣下文云士制百姓于刑之中
以教祗德此指皋陶其居职当在伯夷之后而刑始为
义府 卷上 第 8a 页 WYG0858-0300c.png
专官虽名掌刑犹以德教为本故舜云以弼五教也
  仡仡勇夫
(秦/誓)仡仡勇夫仡(许乙鱼乙/五匆三切)坚挺之貌公羊传仡乎从
乎赵盾而入放乎堂下而立壮士之状可想矣屹(音/逆)
貌诗(皇/矣)崇墉仡仡当作屹借用仡耳二字皆宜从五忽
(音/兀)始可因声以知意也
  便辟
(囧/命)无以巧言令色便辟侧媚孔传便辟足恭蔡传便
义府 卷上 第 8b 页 WYG0858-0300d.png
者顺人之所欲辟者辟人之所恶论语师也辟马曰子
张才高过人失在邪辟文过朱注习于容止少诚实友
便辟马曰巧辟人之所忌以求容媚朱注习于威仪而
不直孟子便嬖不足使令于前朱注近习嬖幸之人按
便辟字始见尚书继见论语孟子孟作便嬖当即一义
然诸家解说多不同今按便者顺易之意故有习义但
辟字颇难解余谓辟当与襞积之襞(音/壁)同谓仪节过繁
如衣之襞积也如此则曰足恭曰威仪曰容止皆可通
义府 卷上 第 9a 页 WYG0858-0301a.png
矣足恭之人必为人所喜故转为嬖幸之嬖古但作
辟通借用耳马解辟人所忌蔡解辟人所恶皆未然师
也辟马作邪僻之僻益远矣
  
说文引书鸟兽氄毛作(而尹人/勇二切)郑注周礼(司/裘)仲秋
鸟兽㲝毨㲝即字之误疏直音毛非也书文仲秋毛
毨仲冬毛郑引释仲秋献良裘王乃行羽物此兼词
(本注仲秋鸠化为鹰仲春鹰化为鸠/顺其始杀与其将止而大班羽物)盖鸟兽毛至冬
义府 卷上 第 9b 页 WYG0858-0301b.png
益丰厚可用故郑云然经言仲秋未必以秋为限也后
人疑本释仲秋不当牵仲冬为说故书㲝为㲝即㲝音
毛以就尚书鸟兽毛毨之文此昧理之甚者集韵因收
㲝字与毛重文韵会亦仍其失凡后世俗字日增皆由辑
字书者胸无泾渭止务博收故也(尚书通行本皆作氄/毛音周礼者或不知)
(郑从古本又字误/为㲝故昧其音)
  断断
(秦/誓)断断猗无他技按庄子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
义府 卷上 第 10a 页 WYG0858-0301c.png
截木曰断(徒管/切)谓其所截曰断(都管/切)凡治木者必截其
本在沟中以无用而弃之也书言此臣无他技能若木
本无所可用故以断断形之
  血流漂杵
周书(泰/誓)血流漂杵贾谊过秦论作漂卤陈琳檄文作漂
橹橹(卤/同)大盾也二语皆本周书以理推之橹者军中所
宜有杵非军中所宜有也予因悟杵即古橹字盖古杵
字本单作午加木为大盾之杵(郎古/切)谐午(敞吕/切)(穿母/谐来)
义府 卷上 第 10b 页 WYG0858-0301d.png
(母详见/谐声谱)后借午(敞吕/切)为午未之午(疑古/切)又借杵(郎古/切)
春杵之杵(敞吕/切)因续制橹字以代之(通用/卤)惟周书尚作
杵盖舂杵亦器用之类注家依此作解所以存而不易
若贾陈作橹卤是尚知杵即橹字耳
  免
(檀/弓)檀弓免焉免者免冠而以布缠其头也旧音问按
问当作谟忿切始得其声(吾乡呼问如/闷正合古音)如楚夫人邓曼
之音万亦当作莫饭切尔雅之孟诸周礼谓之望诸望
义府 卷上 第 11a 页 WYG0858-0302a.png
亦莫浪切(吾乡作/此音)皆古音也
  何居
(同/)檀弓曰何居(旧音/姬)与诗(小/雅)夜如何其书(微/子)若之何
其皆当读基字浊音(吾乡有/此音)音在基其之间盖语辞之
有音无字者(有音无字/例见字诂)
  伯邑考
(同/)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注以为文王长子余意
为文王适孙以上下文皆有其孙字映发之也后阅路
义府 卷上 第 11b 页 WYG0858-0302b.png
史果云伯邑考文王适孙
  先君子
(同/)昔者子之先君子丧出母乎旧注指伯鱼观下文
子之不使白也丧之何也句则先君子为孔子使其子
丧出母明矣(檀弓文简多用/吞吐朠带之法)
  呼
(同/)曾子闻之瞿然曰呼呼旧读为吁非也按阳伯岩
九经补韵左传(文元/年)呼役夫呼音贺此亦当从其音
义府 卷上 第 12a 页 WYG0858-0302c.png
  复以矢
(同/)邾娄复之以矢盖自战于升陉始也郑谓邾师虽
胜死伤者多军中无衣复者用矢此言未审招魂自是
死者之亲各以其衣招之岂得云无衣用矢也盖邾人
自矜战胜目死者为勇故变衣用矢以象其武耳
  殆将病
(同/)夫子殆将病也将病者弟子之辞不敢斥言其死

义府 卷上 第 12b 页 WYG0858-0302d.png
  小敛之奠
(同/)小敛之奠子游曰于东方曾子曰于西方敛斯席
矣小敛之在西方鲁礼之未失也按帷堂小敛二事对
举记者特为变文故旧解多误今依上条次其文云曾
子曰小敛之奠于西方子游曰小敛之奠于东方敛斯
席矣小敛之奠在西方鲁礼之未失也
  未之卜也
(同/)公曰未之卜也旧注谓卜国微末无勇夫马惊败
义府 卷上 第 13a 页 WYG0858-0303a.png
绩罪在御者于车右何与且去名而以氏呼其人书中
无此例公盖不欲直责贲父故托云未尝卜之于神尔
  则瑗请前
(同/)蘧伯玉曰吾子乐之则瑗请前言文子以斯丘为
乐将止死于此则已直舍之而去尔盖戏之也人臣奉
公守职或殉社稷或死封疆皆矢之有素岂可预为身
后之计伯玉不欲直讥故以谐语调之
  问丧
义府 卷上 第 13b 页 WYG0858-0303b.png
(同/)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去/声)于夫子乎曰闻之矣旧
读问为闻与下闻字相应不知檀弓文法多简曾子盖
云问则未也然而尝闻之矣问当仍读如字
  无其时
(同/)子思曰有其礼有其财无其时君子弗行也为父
后者得为出母服或是殷制周时无之故云然
  乙
(内/则)鱼去乙郑注今东海鰫鱼有骨名乙在颊旁状如
义府 卷上 第 14a 页 WYG0858-0303c.png
篆乙字食之鲠人不可出此说凿甚凡骨皆能鲠何独
颊骨且礼经岂专为鰫鱼戒耶按尔雅鱼肠谓之乙内
则当指此耳
  契阔
今人谓久别曰契阔本诗(邶/风)死生契阔之语按诗意死
生与契阔并对言契合也阔离也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言有生必有死有契必有阔此人
事之不可保者然我与子必誓相偕老(偕老即偕死所/谓誓同生死也)
义府 卷上 第 14b 页 WYG0858-0303d.png
(不斥言死故/但云偕老)此初时执子之手而言既有成说矣(此倒/叙文)
(法/)讵意今之不然也故下章云于嗟阔兮不我活兮(单/举)
(阔与活义盖可/见活犹生也)于嗟洵(信/也)兮不我信(申/同)兮言今者从军
之役我与室家有阔而已契无日也有死而已生无日
(此互见/文法)是前日契阔之言果信而偕老之愿则不得
伸也今人通以契阔为隔远之意又读契为挈皆承诗
注之误
  鞮鞻
义府 卷上 第 15a 页 WYG0858-0304a.png
周礼(春/官)鞮鞻(注音/低屦)氏掌外国之乐与其声歌(郑注东方/曰靺南方)
(曰任西方曰侏/离北方曰禁)郑云鞮鞮外国舞者所扉予谓鞮鞻当音
低娄反语即为兜离(班固两都/赋作此字)兜离转音为侏离本书
前云韎师掌教韎乐祭祀则帅其属而舞之盖韎师掌
教舞鞮鞻氏兼教声歌各举一方为名互见之义也韎
师有韎乐字故郑不生异说不然又将以韎为服饰之
属矣(郑引外国之乐而不知鞮鞻即侏/离者汉人未知翻纽之法故也)
  提弥明
义府 卷上 第 15b 页 WYG0858-0304b.png
左传(宣二/年)提弥明史记作示眯明索隐作祈弥明按提
示祈三字皆当读如匙
  追蠡
孟子追蠡注音堆以为钟纽未见所出焦澹园以为当
作槌谓指其所槌击之处赵希鹄(洞天/清录)以为今画家滴
粉令凸起谓之追(音/堆)谓钟款文追起处予谓二说皆不
似古人口语追当读为隧古字音近通用按考工记凫
氏为钟云云于上之攠谓之隧盖其受击之处洼然攠
义府 卷上 第 16a 页 WYG0858-0304c.png
敝如地之有坎陷故谓之隧若用之日久则攠敝处皆
有穿孔如虫剥蚀故曰追蠡也
  疑
(坤/)阴疑于阳疑当读为儗盖坤六以阴居上是僭儗
于阳也韵会儗字注亦作疑引史苏秦传疑于王者他
如国语范无宇云大都疑国大臣疑主韩非子内有疑
妻之妾外有疑相之臣皆作此读又檀弓曾子责子夏
云使西河之民疑女于夫子谓言不称师使人知有已
义府 卷上 第 16b 页 WYG0858-0304d.png
而不知有夫子是以夫子自儗岂非罪乎(吴澄亦/有此说)
  苍䵷之声
(齐/风)匪鸡则鸣苍蝇之声焦澹园谓蝇字乃䵷字之误
诚然按颜之推家训云王莽传紫色䵷声馀分闰位谓
以伪乱真尔阅此益知班氏用事出毛诗无疑予因悟
小雅青蝇亦当为䵷字之误其云止棘止樊止榛正合
䵷所止之处若以为蝇殊乖物理
  易叶韵
义府 卷上 第 17a 页 WYG0858-0305a.png
易剥之上九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也与上文灾尤载三
韵不叶又丰之九三折其右肱终不可用也与上文灾
志事三韵不叶予谓由字训用若谓用为由(叶音/怡)即可
叶矣疑古用有由音
  皋比
左传(庄/十)蒙皋比而先犯之杜注皋比(音/毗)虎皮也疏乐记
倒载干戈包以虎皮名之曰建櫜郑以为兵甲之衣曰
櫜或作皋按疏引此以解皋为虎皮而比字无释予谓
义府 卷上 第 17b 页 WYG0858-0305b.png
比连也以虎皮连合缝之故谓之皋比朱晦庵张横渠
赞勇彻皋比是但知皋比为虎皮不知皋比乃虎皮所
制之物岂可以之目讲席乎杨升庵谓戴叔伦诗猊座
翻萧索皋比喜接连以皋比为讲席唐世已然第言古
以虎皮包弓矢谓之櫜櫜即皋而不讥其用事之误是
升庵亦未晰皋比之义也
  缩缝
或谓礼(檀/弓)冠缩缝孟子自反而缩缩之训直亦是古人
义府 卷上 第 18a 页 WYG0858-0305c.png
反语予谓此二字非但宜训为直正当读为直盖古屋
韵与锡职二韵多相通如矗字从三直其音则敕六切
俶字从叔在屋韵则昌六切在锡韵则它历切蹙字从
戚其音则子六切戚字中又从菽(即古/菽字)其音则式竹切
幅字在屋韵音福在职韵音逼而堛愊福副(拍逼/切)四字
在职韵者俱谐畐(古福/字)音谡式竹切乃谐职韵之畟(古/稷)
(字/)愎弼力切乃谐屋韵之复(古复/字)如此类者不一而足
乃知缩字古本读式(次商次/清次音)与直字相近(次商/浊音)故假借
义府 卷上 第 18b 页 WYG0858-0305d.png
用之耳按焦氏易林利少囊缩与上得泽字叶此古读
缩为式之證
  糊口
左传(隐十/一年)糊口于四方言不足于食仅给其口而已此
庄公自谓不能和恊其弟而使其在外求食以自给其
口也说文(错/本)训糊为寄食引左传为證则于正考父鼎
(昭七/年)所谓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者不可通矣疏
云稠者曰麋(当作/糜)淖者曰鬻糊饘是其别名将麋向口
义府 卷上 第 19a 页 WYG0858-0306a.png
故曰以糊余口犹今人以粥向帛黏使相著谓之糊帛
此说亦非黏字从黍二字固有辨糊饘为鬻异
名鬻乃食之薄者正父自谦苟以得食为幸与仅给其
口意合
  寤生
左传(隐元/年)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杜云
寤寐而庄公已生此说非也寤而已生此正产之极易
者何为反惊而恶之予谓寤当与牾通牾逆也凡生子
义府 卷上 第 19b 页 WYG0858-0306b.png
首出为顺足出为逆至有手及臀先出者此等皆不利
于父母或其子不祥故世俗恶之庄公寤生是逆生也
逆生则产必难其母之惊且恶也宜矣按风俗通云皃
生而能开目视者曰寤生此亦一说又世亦有腄中生
子者南燕录载慕容皝夫人昼寝生德左右以告方寤
而起皝曰此儿易生似郑庄公长必有大德遂以德为
名观此可见宇宙之大何所不有然皝以易生为喜益
證姜氏之恶必以难产为惊矣杜预之注予终不谓然
义府 卷上 第 20a 页 WYG0858-0306c.png
(焦氏笔乘载吴敬甫解与予同但以寤生为遌生云遌/逆也然遌乃送逆之逆非反逆之逆此又知其一不知)
(其二者矣吴名元满余同/邑人所著有六书正义)
  襮
吕氏春秋(忠廉/篇)狄入卫食懿公之肉舍肝宏演啼曰臣
请为襮按襮当如古表字表外衣也宏演剖胸纳公之
肝言不忍使其暴露如以衣袭之也诗(唐/风)素衣朱襮(蒲/沃)
(切/)疑朱为表衣而素则其里毛云领也诸侯绣黼丹朱
中衣说文训黼领亦引此诗按毛语出礼郊特牲彼文
义府 卷上 第 20b 页 WYG0858-0306d.png
无襮字似不得引以为解且曰中衣则与宏演纳肝之
意相左又岂可言臣请为领乎
  敦丘
𠂤(都回切/俗作堆)小阜也敦古有𠂤音故尔雅丘一成曰敦丘
(注都/昆切)古今语转谓𠂤为墩(俗作/此字)故注但读本音又玉敦
之敦音对尔雅如覆敦者敦丘(注音/堆)此则当音对或音
顿诗(卫/风)至于顿丘(通借/顿)即此丘也疏以覆敦者音堆以
顿丘释丘一成者并误
义府 卷上 第 21a 页 WYG0858-0307a.png
  畜君
好字上声音吼(详字/诂)去声音兽古书或借用畜此一音
之转吕氏春秋引周书云民善之则畜也不善则雠
也注畜好也孟子畜君者好君也此正训畜为好通古
今语耳注取止义是不明古人口语之过
  眕
(之忍/切)说文目有所限而止也(畛为田界故/从畛省为义)左传(隐/三)
而能眕言能自限止不为恶又尔雅(释/言)云眕重也杜注
义府 卷上 第 21b 页 WYG0858-0307b.png
用其意不若说文义为长
  风马牛
左传(僖/四)楚子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言唯两国比邻
或有马牛风逸越境相责之事今地势辽远不虞何以
见伐见小衅亦无何况大衅
  勃鞮
左传(僖二/十五)寺人勃鞮注即寺人披按披即勃鞮二合音
缓言之则曰勃鞮急言之则曰披由语有缓急非人有
义府 卷上 第 22a 页 WYG0858-0307c.png
二名卫将军文子名木檀弓作弥牟与此同
  不给则应
左传(昭二/十)不给则应杜注所求不给则应之以罪非也给
应皆供也急曰给缓曰应不给则应言缓急不能免其供

  昧雉
公羊传(襄二/十七)公子鱄云苟有履卫地食卫粟者昧雉被
枧注昧割也时割雉为盟按昧之训割他无所据愚谓
义府 卷上 第 22b 页 WYG0858-0307d.png
昧雉犹死雉也雉死目瞑故曰昧雉
  封
檀弓县棺而封注读为窆按周礼(冢/人)作窆陆彼验补邓
二反左传(昭十/二)作塴陆北邓反徐甫赠反愚按补邓北
邓甫赠并同音崩去声封窆塴三字通用若从彼验反
则封塴字不可同一音矣
  食粥
檀弓食粥音糜孟子饘粥之食并此音俗音之六切非
义府 卷上 第 23a 页 WYG0858-0308a.png
  请庚之
檀弓请庚之庚道也(注训偿/未安)左传以塞夷庚诗序由庚
万物各由其道也申祥意谓既已犯人之禾请遂买此
地辟为孔道(买地意从/下文映出)盖欲掩过以说(如/字)于民子皋晓
之以为买道而葬固所以恤民但以吾为邑长于此幸
无得罪于上下斯可耳独不思后此宰邑者难为继乎
盖成民顽犷易玩其上治之者宜用威不宜用惠也哭
则呼名兄死不衰孔子堕三都独成不肯下此其顽梗
义府 卷上 第 23b 页 WYG0858-0308b.png
难治之證
  先人之室
檀弓有焚其先人之室三日哭此谓居室也前章先人
之敝庐与此一义居室先人所传宗庙先祖所依其遭
变之礼宜不异故曰新宫火亦三日哭先儒并以先人
之室为宗庙非也
  庶氏
檀弓庶氏之母死何为哭于孔氏之庙乎庶氏犹他氏
义府 卷上 第 24a 页 WYG0858-0308c.png
言出母既嫁是即他氏之母耳哭于庙非礼也先儒以
庶为氏其义殊陋
  沐椁
檀弓沐椁椁材光洁如沐此夫子以赠原壤者歌意正与
此二字相映注训沐为治谓夫子助之治椁恐于事理未

  甬
考工记(凫/氏)舞上谓之甬甬上谓之衡甬谓钟至肩处
义府 卷上 第 24b 页 WYG0858-0308d.png
有级而稍高也甬道之义取此衡谓钟上平处也注以
二物为钟柄误
  循墙
正考父鼎铭(左昭/七)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
而走亦莫予敢侮循墙而走指小儿之学步者虽学步
小儿予亦莫敢侮之(此错综/句法)所谓三命滋益恭也旧注

  宗
义府 卷上 第 25a 页 WYG0858-0309a.png
宗尊古同音故注家即训为尊(书禋于六宗/孔传尊也)谷梁以伯
宗为伯尊贾逵以宗盟为尊盟皆因声借用论语信近
于义节文体如诗盖复辱亲宗两两叶韵考亭知此节
之用韵而乃读宗为族以叶复辱所谓强作解事者
  廉
周礼(天官/)以六计弊群吏如廉善廉能之类此廉字作
察字解正借作规古借用廉耳后世廉访使之名取义
于此今人通作贪廉之廉其解殊误然贪廉二字亦有
义府 卷上 第 25b 页 WYG0858-0309b.png
说廉非对贪而言乃对庸而言也盖山石之有棱角者
谓之廉故人之风采凝峻者以此为目孟子云顽夫廉
石之无棱角者谓之顽石二字正是相反也注云顽者
无知觉廉者有分辨是又牵察义为训矣
  蹇蹇
(蹇/卦)王臣蹇蹇匪躬之故言人臣履历险难知有国而
不知有身也自晋书(王豹/传)引作王臣謇謇字家遂训謇
为直言之貌与卦义相戾矣广韵𧮈吃也𧮈难于言蹇
义府 卷上 第 26a 页 WYG0858-0309c.png
难于行故取其字为意今引易而省作謇又与吃义相

  方舟
礼大夫方舟谓两船相并也今长年谓并船为帮船因
悟古方字亦为帮音今犹存其音但昧其字耳古无庚
青二韵凡韵中皆与阳韵通兼四声未定故并亦呼为
帮而并舟之并则专为方字(逋忙/切)后借为四方字其音遂

义府 卷上 第 26b 页 WYG0858-0309d.png
  哉生明
(武/成)哉生明颜鲁公家庙碑作才生明此知古哉才二
字本通用
  鄂不
(小/雅)鄂不韡韡不篆作□象花蒂形即古柎字(说文不/字注误)
韵会云柎或作不引诗鄂不韡韡郑云承华者柎不当
作柎柎鄂足也古声不与柎同按郑止知不音古同柎
不知不即本古柎字颜公送刘太冲序云鄂不照乎棣
义府 卷上 第 27a 页 WYG0858-0310a.png
华龙骥骧乎云路此以不作柎字用也吴越春秋采葛
歌葛不连蔓芬台台(音/怡)古不字又一证
  束脩
论语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谓行检束脩饰之
礼盖十五入大学之年也家语(本姓/解)凡所教诲束脩以
上三千馀人桓宽盐铁论余自结发束脩年十三幸得
宿卫给事辇毂之下陈崇称莽功德自初束脩值世俗
隆奢丽之时后汉书邓太后诏故能束脩不触罗网伏
义府 卷上 第 27b 页 WYG0858-0310b.png
湛传自行束脩讫无毁玷(注年十/五以上)延笃传吾自束脩以
来为人臣不陷于不忠为人子不陷于不孝(注束带/脩饰)
固云王公束脩厉节贾坚云吾束脩自立君何忽忽相
谓降耶冯衍说鲍永大将军之事岂得圭璧其行束脩
其心而已哉(注言不可空自清洁/徒约束脩身而已)何充荐虞喜疏束脩
立德皓首不倦祢衡颜子碑在束脩之齿入宣尼之室
历观两汉束脩二字并如此用
  从心
义府 卷上 第 28a 页 WYG0858-0310c.png
论语从心所欲不踰矩从当读为纵白氏六帖柳子厚
与杨诲之书王荆公进戒疏引此并作纵心盖知古读
也孟子从耳目之欲此从字本一义
  亡之
论语亡之命矣夫亡读为无言病势已极无所复之也汉
(宣六/王传)引作蔑矣夫知亡不音忘
  五十以学易
论语五十以学易假年卒学恐岁之不吾与也然
义府 卷上 第 28b 页 WYG0858-0310d.png
人情未至五十必不遽兴此叹其为字误审矣
  执礼
论语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诗书之言无所不通礼则各
因其人如与人子则言事父之礼与人臣则言事君之
礼各因其所执者为言故曰执礼
  雅颂得所
论语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乐本无不
正其不正者郑卫之声乱之也夫子入卫而闻其声始
义府 卷上 第 29a 页 WYG0858-0311a.png
知先王之乐久为时俗之乐所乱于是归鲁得以正其
不正而雅颂始复其故焉得所者复其旧之谓也缘古
乐冲淡人不喜听故乐工杂以淫声取娱俗耳圣人雅
志复古心知其然又亲闻桑濮之音始灼然雅俗之辨
与太师共相订正去俗还雅故曰自卫反鲁然后乐正
旧解略去首句本旨遂失
  衣裘异色
论语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傅云五色比象昭
义府 卷上 第 29b 页 WYG0858-0311b.png
其物也故古人杂施五采于服器必相閒成文然后为
致饰之道五色不宣不足悦于目犹五音均一不能谐
于耳也若衣黑裘黑衣黄裘黄衣白裘白表里如一何
以相称是以羔不必定黑麑不必定白(鹿色斑驳/故曰文鹿)狐不
必定黄(语曰丰狐文/豹丰亦文也)玉藻狐白裘裼以锦衣狐青裘裼
以玄绡衣麑裘裼以绞衣此衣裘异色之证
  自道
论语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言夫子不欲言人不能但自
义府 卷上 第 30a 页 WYG0858-0311c.png
道而已如此始为自责以勉人
  孔氏
论语自孔氏有荷蒉过孔氏之门不称孔子而称孔氏
氏犹家也因晨门荷蒉而言檀弓伯高之丧孔氏之使
者未至亦因伯高使而言又哭诸赐氏舍于子夏氏皆
此义
  仲尼之徒
孟子仲尼之徒徒犹属也非师徒之徒篇中云圣人之
义府 卷上 第 30b 页 WYG0858-0311d.png
徒舜之徒蹠之徒皆此例
  觳觫
孟子吾不忍其觳觫二字俱从角注恐惧貌无义此以
意为训耳疑觳觫角新生貌此牛必犊子故齐王谓其
无罪就死地也(唐皎然诗门前便使觳觫来/径以二字目牛得其解矣)
  折枝
陆筠翼折枝孟云折枝谓磬折腰肢也(枝肢古/字通用)刘孝标
(广绝/交论)匐匍逶迤折枝舐痔正用孟子语
义府 卷上 第 31a 页 WYG0858-0312a.png
  教玉人雕琢玉
孟子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谓不使玉人尽其治玉
之能但以己意授之舍学从我无异此也
  志至气次
孟志至焉气次焉谓志之所至而气从之也苏子由(孟/子)
(解/)作次舍之次是本义赵注为亚次之次朱因之并误
大全能用其力于仁节小注朱子云志在这里气便在
这里此正志至气次之解不知本注何故不用
义府 卷上 第 31b 页 WYG0858-0312b.png
  至大至刚以直
孟至大至刚以直赵注云此至大至刚正直之气也程易
传云直方大孟子所谓至大至刚以直也按苏老泉亦如
此读愚谓至大则无外至刚则无内(凡物不刚则/有隙可入)至直则
无前惟朱子以以直字属下句云(或问/中语)若属上句则于刚
字语意重复徒为赘剩此不审其字义尔
  出于其类
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出犹产也左传云我之自出是
义府 卷上 第 32a 页 WYG0858-0312c.png
也此句承上类字转下拔萃句非高出之谓
  廛
孟廛而不征廛无夫里之布按古国都画九区如井中
宫室前朝后市朝则祖左而衽右库藏官府之属皆在
焉市则商贾百货皆在焉其馀以为民廛此文前谓商
所居之廛后谓民所居之廛也
  夫里之布
孟无夫里之布谓夫布里布也载师职宅不毛者有里
义府 卷上 第 32b 页 WYG0858-0312d.png
布民无职事者出夫家之征又闾师职凡无职者出夫
布二布并见周礼赵氏但取载师入注而遗闾师之文
集注因之四书辨正以为朱子偶未深考遂以夫家之
征当之不知朱本沿赵误耳(赵或以夫布即夫家之征/故不另引然当体本文只)
(以二布解/之为是)
  氓
孟愿为之氓谓来自他国者于文亡民为氓其意自显
书中愿受一廛而为氓又君之于氓也故周之皆此义集
义府 卷上 第 33a 页 WYG0858-0313a.png
注但以民训氓则何以读国策之不忧民氓哉
  涂炭
孟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赵训炭为墨盖泥墨皆易
污之物也余因悟商书民坠涂炭与此义同谓民为桀
昏德所染污耳孔传作炭火解后世言天下之乱动云
生灵涂炭皆承安国之误
  如就见
孟寡人如就见者也如犹宜也按左传(定八/年)然则如叛
义府 卷上 第 33b 页 WYG0858-0313b.png
之又云不能如辞墨子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
也何为止我皆此义(又左传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失伍
孟一日三失伍旧解喻失职颇不合于下文多字无义
愚意持戟之士谓伍长也三失伍丧失伍中三人也军
法战士失列伍长有罪意当时法亦如此故以为邑长
致民死徙之喻
  得侍同朝
义府 卷上 第 34a 页 WYG0858-0313c.png
孟得侍同朝甚喜孟子曾仕于齐齐王谦不言立乎本
朝故但云同朝然先为客而后为臣故曰得侍云云若
谓得侍左右已出望外又不鄙而与之同朝其为喜幸更
何如
  彼一时此一时
孟彼一时此一时也新安陈氏(大全/注)云前日言不怨
尤之时与今日所遇之时不同果尔则是言行不能相
顾何足以为孟子要知不怨不尤二句本孔子之言而
义府 卷上 第 34b 页 WYG0858-0313d.png
孟子尝称之(集注亦/云然)充虞所云君子即孔子也故曰彼
一时此一时意谓孔子之时如彼故可免于怨尤今之
时如此虽欲不怨尤而不可得已
  民之为道
孟民之为道言其固然之理人之有道言其当然之理
  圣人有忧之
孟圣人有忧之有当读为又与上尧独忧之句血脉相
通后邪说暴行有作集注云有读为又古字通用朱能
义府 卷上 第 35a 页 WYG0858-0314a.png
读彼不能读此者以上文先有邪说暴行又作故也有
私龙断焉有梏亡之矣亦有读又
  以天下与人易
孟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尧舜一生忧民直至
得人禅位其忧始释故曰以天下与人易云云后汉李
固与梁冀书引此二语云昔昌邑之立昏乱日滋非博
陆忠勇延年奋发大汉之祀几将倾矣观此则知汉世
原作此解又陈止斋有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论亦主
义府 卷上 第 35b 页 WYG0858-0314b.png
禅位说
  众楚人咻之
孟众楚人咻之或训欢或训笑皆未确咻与喣同(虚主/反)
口布气也楚音众则习染其气也韵会呴字注以气
温之也或作欨亦作咻
  毁瓦画墁
孟毁瓦画墁如今人以瓦片画墙壁为戏盖指画墁所
用乃毁裂之瓦耳设言此人不足为功于我而亦志在
义府 卷上 第 36a 页 WYG0858-0314c.png
得食将如之何注无功有害是直谓毁人之瓦矣人情
断断所无者虽设喻亦必不作此语
  泄泄
孟泄泄犹沓沓也按说文呭(以制/切)多言也引诗无然呭
呭又誻字注云本作沓语多沓沓也然则泄泄沓沓皆
多言之意故曰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此以今
语證古语使知诗人盖指此辈(按泄当即喋徒协切诗/天之方蹶居月切本音)
(自可相叶读蹶为贵读泄为曳皆注家之误若以喋/音读孟子之泄泄与沓沓尤相近不待注而自明矣)
义府 卷上 第 36b 页 WYG0858-0314d.png
  执热
孟引诗谁能执热考诗郑笺作执持热物解赵注因之
他注亦因之并误执如执友之执(执固/持也)执友者其交不
能解执热者其热不可释周兴嗣千字文执热愿凉杜
甫诗尔曹轻执热皆得本意
  毕郢
孟卒于毕郢郢当读为程按路史云程王季之居在今
咸阳故安陵亦在咸阳与毕陌接所谓毕程注引长安
义府 卷上 第 37a 页 WYG0858-0315a.png
志孟子言文王卒于毕程今作郢
  其揆一也
孟其揆一也揆古作□所以度地之器也(如今之/量弓)此揆字
作实用言圣人虽有远近先后之殊而其揆则归于一也
孔安国书传叙其归一揆与此
  施施从外来
(王/风)将其来施施毛传难进之意郑笺纡行之貌以诗
注观之则孟施施从外来形容齐人醉归欹斜偃蹇之
义府 卷上 第 37b 页 WYG0858-0315b.png
状可掬矣赵注喜悦之意朱因之云喜悦自得之貌详
施字于喜义不近及观韵会记字释云自得之意乃知
赵读施为訑故有此训施施用诗训自佳不必借訑义

  孝子之心不若是恝
孟公明高以孝子之心为不若是恝若是恝三字指下
文所言子职已尽父母自不我爱于我何与(于我何哉/犹俗云与)
(我何干也语气悻悻恝然无复怨慕/之意孝子负罪引慝之心决不若是)语势与予岂若是
义府 卷上 第 38a 页 WYG0858-0315c.png
小丈夫然哉句同
  郁陶
孟郁陶思君尔陶者闭穴以熄火气郁于内则不复然
以比人忧思则气不得伸也
  象忧亦忧象喜亦喜
孟象忧亦忧象喜亦喜王观涛(翼/注)谓汎就平日休戚相
关言是也余谓唯平日如此故今日如此象忧见郁陶
一语其喜在言外舜喜见臣庶一语其忧在言外以象
义府 卷上 第 38b 页 WYG0858-0315d.png
忧见舜忧以舜喜见象喜此互见文法要知舜之于弟
直以赤子视之啼笑皆真忧喜无间
  外丙二年仲壬四年
孟外丙二年仲壬四年赵氏谓外丙立二年仲壬立四
年程子(伊/川)谓汤崩时外丙方二岁仲壬方四岁按竹书
史记帝王世纪尚书蔡传郑樵通志略郝京山九经解
王观涛翼注皆如赵说孔安国书传司马温公稽古录
李槃世史类编薛方山人物考皆如程说余谓即以本
义府 卷上 第 39a 页 WYG0858-0316a.png
书證之确知为立不久盖此段本明伊尹不有天下之
事意言汤崩之后伊尹数奉幼君屡立屡仆可取之矣
而终不取知天意之有在也若云幼不可立则于本节
之旨无关何必叙及
  梏亡
孟有梏亡之矣即书(费/誓)牿牛马牿字孔传云牿牢之牛
马是也本作牿此作梏或字讹或借用耳梏亡承牛羊
又从而牧意来与亦犹斧斤之于木数句相应书又云
义府 卷上 第 39b 页 WYG0858-0316b.png
无敢伤牿经以牿字代牛马字此以梏字代牛羊字正
用尚书文法
  机变
孟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机变如偃师倡者之类
此承上章由而不知言人不知道则不可以为人此如
木偶耳目手足皆能运动其实非人故借此人指点言
今世有为机变之巧者是人决不知耻盖方以其巧自
矜又孰知其终不可以为人也哉
义府 卷上 第 40a 页 WYG0858-0316c.png
  容说
孟事是君则为容说者也与下以安社稷为悦悦字一
意言心所慊者在此也事君人者苟得君而事心无它
念惟以容身保位为主王深甫云事君者以见容于吾
君为悦此解得之
  弃井
孟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弃井犹废井言虚废
前功也
义府 卷上 第 40b 页 WYG0858-0316d.png
  以小信大
孟责仲子亡亲戚君臣上下为不义之大者而让国之
义𦕈乎其小盖众人但知让国之为义不知敦伦之为
义故以蔑伦之子而竞以义称则是以其小者信其大
者矣此章只以义字擒翻仲子不必增出廉节等字
  憎兹多口
孟不理于口又曰憎兹多口理分辩也不理于口言毁
者多不胜分辩也憎恶也多口谓琐琐致辩也区区止
义府 卷上 第 41a 页 WYG0858-0317a.png
以口舌弭谤即谤为之止壬犹憎之盖彼以口来我以口
应是非彼之多口乃我之多口耳业已自命为士虽见愠
于人何伤彼二圣当时亦不免为人所愠何尝一语自理
(注殊聩聩朱/亦因赵之误)
  斯 与
论语中有斯字无此字斯者此字之转音而借用者也
有与字(今作/欤)无耶字耶者与字之转音而借用者也又
五经四子中并无耶字
义府 卷上 第 41b 页 WYG0858-0317b.png
  鹢鹢
孟子恶用是鹢鹢者为哉注鹢鱼乙切与逆同音此误
也鹅岂作如此声乎予谓当音挨去声盖鹢与倪同从
儿庄子和以天倪注音涯则鹢字亦可呼挨去矣挨去
正鹅声也
  素位
中庸素其位而行素乃丝之未染者他语借用素字犹
俗云本色本分之谓如素心素志素位素履皆此义也
义府 卷上 第 42a 页 WYG0858-0317c.png
又素有白义白者空有质而无色故事之有其名而无
其实与有其实而无其名者皆曰素如素餐素王素封
则此义也又如素交素识素常之素则有始义盖素者
色之始也此本其初而言犹云非一日之故也
  少艾
古外与艾同音(吾乡至今/作此音)故谓美男为少艾孟子慕
少艾赵注但以为美好朱注云楚辞战国策幼艾义与
此同亦例引之耳其义故未晰也按国策赵牟谓赵王
义府 卷上 第 42b 页 WYG0858-0317d.png
王不以予臣乃与幼艾盖谓其幸臣建信君国语云国
君好艾则大夫殆好内则适子殆以艾与内对举可證
艾即外矣又曲礼五十曰艾方言东齐鲁卫之间凡尊
老谓之傛或谓之艾则艾本老称今反训美好思之似

  蒲卢
中庸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陆佃(埤/雅)以为瓠之细
腰者得之以为蒲苇者固非以为土蜂者尤谬(解颐新/语因尔)
义府 卷上 第 43a 页 WYG0858-0318a.png
(雅螺蠃蒲卢之文遂/以蒲卢为细腰土蜂)盖蜂以细腰故亦有蒲卢之名此
处则指地之所植者言耳蒲苇虽易生第不须种植瓠
是种植所生之物始与上文树字相应故沈括说亦似
是而非
  好
书惟口出好兴戎好去声即邦君为两君之好好字与
戎字相对好犹亲也戎犹雠也易曰君子出其言善则
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即出好
义府 卷上 第 43b 页 WYG0858-0318b.png
兴戎之义旧注好训善似未审
  裼
玉藻云裘之裼也见美也服之袭也充美也注袒而有
衣曰裼则似今之背心以加于裘外故仍见裘之美论
语缁衣羔裘节集注衣以裼裘欲其相称盖是衣与裘
一色则裘之美不为衣所掩也若服之袭则是以全衣
加其外其色即不显余向未明裼衣之制故缁衣节不
作衣裘一色解今睹玉藻注始知裼是露臂则是裘外
义府 卷上 第 44a 页 WYG0858-0318c.png
加半臂审矣
  司中
周礼有司中司命二神始不解司中之义偶读老子万
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乃知中即指此冲气而言
冲气以为和谓阴阳两相和合不偏不杂人得之以生
此所以为万物之灵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意与老子
(古人不分性命为/二物故通谓之中)书所谓和衷降衷左氏所谓天诱
其衷皆指此(中衷古/通用)又左传载刘子云民受天地之中
义府 卷上 第 44b 页 WYG0858-0318d.png
以生所谓命也此即天命谓性之意(谓性/为中)又檀弓云文
子其中退然如不胜衣(此亦谓性为中注/训中为身非也)又国语左执
鬼中右执殇宫此中字正与司中之中合盖司中司命
二神即今俗所谓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是也司中主生
司命主死故并祀之左执右执云者犹言生杀在其柄
如司中司命之神凡大人小儿之命皆得主之耳(本注/解中)
(为身亦误又孙思邈诗南斗度名北斗/落籍玩殇宫二字恐当时已有此语)
  从容
义府 卷上 第 45a 页 WYG0858-0319a.png
今俗语事之需迟为从容此二字本出礼记人多忽之
按学记云善待问者如叩钟叩之小者则小鸣叩之大
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注从读如富父舂戈
之舂舂容重撞击也疏每一舂而为一容必待尽其声
此见凡俗语未尝无来处也
  三代称帝
三代天子之号称王然夏自帝启以下俱曰帝某商则
易称帝乙归妹书称自成汤至于帝乙初疑其说后读
义府 卷上 第 45b 页 WYG0858-0319b.png
礼记(曲/礼)云措之庙立之主曰帝始解
  女
左传(昭元/年)医和云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
疾杜注女常随男故言阳物家道常在夜故言晦时按
此之所谓女即仓公传之所谓内也交媾乃阳气用事
故曰阳物注意未明又云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
食惑以丧志良臣将死天命不佑此本四字成句二句
成韵室疾言疾之所宿聚也疏云是谓近女室说此病
义府 卷上 第 46a 页 WYG0858-0319c.png
之由疾如蛊言此疾似蛊疾也句读皆不知其可笑如

  栾
考工记(凫/氏)两栾谓之铣栾钟口两角也郑注故书栾作乐
杜子春云当为栾按角古音卢谷切与乐历各切音相
近故通借乐又礼(丧大/记)鬊瓜实于绿中则以角为绿此
亦其类今之栾字乃杜子春所改实无义也
  终葵
义府 卷上 第 46b 页 WYG0858-0319d.png
考工记(玉/人)大圭杼上终葵首注齐人谓槌为终葵圭首
六寸为槌以下杀杼杀也终葵为椎于杼上按如此则
其形当如□予考说文斜字训杼也则杼即斜义又
终葵二字即椎字之切音急言之曰椎缓言之则曰终
(椎当作锥或/古字通用)所谓杼上终葵首者谓斜锐其上首作
锥形如□博雅不知终葵之义别作柊楑字云柊楑
槌也此妄作之谬(槌椎/义同)又按说文璋训琰上为圭半圭为
璋此證益明
义府 卷上 第 47a 页 WYG0858-0320a.png
  亹亹
(系/辞)成天下之亹亹徐铉云古无亹字当作娓娓不知
古无亹字固有舋字舋音门与娓音同切明毋(娓古音/近来吾)
(乡谓尾为米/与古音合)古人字多假借故即舋字转为娓音其义
则易之所谓舋舋即诗之所谓勉勉也(娓勉一/声之转)大雅勉
勉我王韩诗作亹亹文王荀子作亹亹我王可證二字
本一义后人不知舋之可转音娓故妄加亠头不知舋
舋之即勉勉虽训为不倦之意亦臆度之词耳
义府 卷上 第 47b 页 WYG0858-0320b.png
  巂
曲礼立视五巂注音携规也轮一周为一规按巂规当
即一音古字通用蜀子规鸟一名巂可證携从巂谐声
亦如栝之谐古红之谐工旱之谐干皆以见母转匣母

  烝
(益/稷)烝民乃粒诗(大/雅)天生烝民烝字相承训众然以古
韵求之烝当即读为众平声(释典众生/并作此读)以音相近而借
义府 卷上 第 48a 页 WYG0858-0320c.png
用盖古蒸与东冬通为一韵故也
  眣
公羊传(文七/年)眣晋大夫与公盟本注伊乙反又大结反孙氏
(说/文)丑栗切黄氏(韵/会)敕栗切按昳谓以目使人当与日昳
之昳(国策高诱/注读为逸)同意昳为日斜眣则以目斜视示意可
知孙黄音误
  尔雅
汉艺文志尔雅张晏注尔近也雅正也自此诸家释尔
义府 卷上 第 48b 页 WYG0858-0320d.png
雅义多以近正为说予观汉人常用此二字如指诏书
云文章尔雅训辞深厚(儒林/传)言符命云其文尔雅依托
皆为作说岂皆近正之谓耶按说文尔字训云丽尔(旧/忍)
(里切详声意当泥礼切/俗作你字反合古音)犹靡丽也详尔雅主说诗而作
犹云诗正而葩也凡文章以尔雅言者皆谓靡丽而典
雅也充其义则尔文也雅质也尔华也雅实也扬雄言
诗人之赋丽以则尔雅之谓也(杨用修亦以/尔雅为丽则)
  斯
义府 卷上 第 49a 页 WYG0858-0321a.png
左传(襄/三)使臣斯司马注斯此也训太易当读为厮役之
厮谦言为役于司马耳
  衽
(檀/弓)衽每束一注衽小要(古腰/字)也木为之衣之缝合处
曰衽以小要联合棺与盖之处故亦名衽徐文长(青藤/路史)
云衽形如今之银则子(俗呼法焉/作饼定样)汉时呼为小要按此
字当作铤说文训铜铁朴也(今倾银槽俗谓银为/一锭盖铤音之讹)其形
中细则子盖肖其形棺盖合缝之具或古省用廷字传
义府 卷上 第 49b 页 WYG0858-0321b.png
写误作衽耳
  臧
(文十/八)毁则为贼掩贼为藏窃贿为盗盗器为奸主藏
之名赖奸之用为大凶德有常无赦又云盗贼藏奸为
凶德藏字杜不注疏主为藏匿罪人之名按藏乃臧之
误也古藏赃字皆作臧后人传写误加草耳考国语正
作臧掩贼为臧言得贼之物而隐庇其人犹今窝主之
谓故曰主臧之名赖奸之用盗贼臧奸俱为凶德取本
义府 卷上 第 50a 页 WYG0858-0321c.png
文读之其意自显作臧则藏赃二义皆具作藏则义不
备而意不明矣又此数句左氏皆以意释字贼从则从
戈戈有残毁之意故曰毁则为贼臧从戕从臣臣即贼
也而在中掩之义也故曰掩贼为臧窃财贿盗之小者
故于文㳄皿为盗(㳄古涎字/贪欲之意)盗国家之重器则非小盗
可比故加以大奸之名臧字之义左氏已自为注脚何
烦加草乎
  信信
义府 卷上 第 50b 页 WYG0858-0321d.png
信古通借为申字易(系/辞)屈信相感孟子屈而不信是也
按诗(周/颂)有客信信毛注再宿曰信予谓当读为申申之
训重即再宿义注家知训为再宿而不知读为申何与
  兑
兑古悦字礼(学/记)引尚书说命作兑是也诗(大雅/绵)柞棫拔
矣行道兑(陆吐外徒外二/切毛云成蹊也)矣言道路通则柞棫之木挺
拔而生行者皆喜兑也又(大雅/皇矣)柞棫斯拔松柏斯兑(陆徒/外切)
(毛易/直也)兑即茂盛之意汉武故事云体常壮悦体盛曰壮色
义府 卷上 第 51a 页 WYG0858-0322a.png
盛曰悦松柏之兑亦此义注中音释并误(戴侗亦/辨其非)
  男角女羁
(内/则)男角女羁男则横分两髻如角故曰角女则两髻
一前一后如马首故曰羁郑注午达曰羁(横曰旁/纵曰午)此释
其意不释其字耳(孔说/非)
  郁夷
(四/牡)周道倭迟韩婴作郁夷予谓郁当音倭(即逶/字)
当音夷(即迤/字)古字音相近而通用也
义府 卷上 第 51b 页 WYG0858-0322b.png
  皋陶庭坚
左传(文五/年)秋楚人灭六冬又灭蓼臧文仲曰皋陶庭坚
不祀忽诸杜以庭坚即皋陶之字故谓六蓼皆皋陶后
然古人口语无既举其名复举其字之理罗泌(路/史)辩皋
陶为少昊四世孙庭坚则高阳氏之子六皋陶后蓼庭
坚后此为得之又史夏本纪封皋陶之后于英六索隐引
地理志安国六县偃师所封国英地阙不知所在正义谓
英即蓼此承杜预之讹而附会之耳僖十七年齐人为徐
义府 卷上 第 52a 页 WYG0858-0322c.png
伐英氏杜谓楚与国亦不注所在予谓英即偃二字音
相近而转(舜妃女英大戴记作/女匽此亦音之转也)故皋陶之后有英氏又
有偃氏六今六安州英疑即今英山县
  纺
国语(晋/语)纺执而纺于庭之槐按纺当读为绷(悲崩切祊/音烹趽音)
(崩皆/此声)古字通用说文绷束也今俗绑字(补顶/切)即绷音之
转因转音故字从而变耳纺于庭槐即绑缚之义植木
护本曰援(谢灵运诗题南山/树园激流植援)束之于树其形似之故叔
义府 卷上 第 52b 页 WYG0858-0322d.png
向嘲语云求系既系求援既援韦注释纺为县此臆说耳
  噍杀
礼记(乐/记)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汉书(礼乐/志)作纤微
憔悴之音按噍杀当即读为憔悴故汉人用其本字耳
志注疑作急急微亦不成语乃知古本作纤微
  古乐之义
(乐/记)弦匏笙簧合守拊鼓始奏以文复乱以武治乱以
相讯疾以雅声迟曰文声数曰武(郑注文谓鼓/武谓金非也)复谓往
义府 卷上 第 53a 页 WYG0858-0323a.png
复乱谓繁乱复在中乱在末相(去/声)雅皆乐器名疾即乱
讯即治互言之也此言古乐所奏皆有名义文有绥柔
之义武有戡定之义相有辅助之义雅有反正之义古
人每事皆有义可称故曰君子于是语于是道古脩身
及家均平天下也礼记及乐书(史/记)二注并不达此义
  夫夫
礼记(檀/弓)夫夫也当作夫人也按李斯书峄山碑大夫
二字只作夫古文尚简夫中已具大字故点注以识
义府 卷上 第 53b 页 WYG0858-0323b.png
之檀弓之夫夫恐古文止作两叠注上人字而后人误
以为重文也(董逌书跋/说亦知此)
  匹马
周书(文侯/之命)马四匹公羊传(僖三/十三)匹马觭轮无反者古人驾
马或四或六皆用偶数故数马以匹一匹当是两马四匹
则二乘也其曰匹马亦犹匹夫匹妇本因偶得名称谓既
久即单举亦可为匹耳又按汉人始用五马诗良马五之
盖变文叶韵非事实也
义府 卷上 第 54a 页 WYG0858-0323c.png
  流矢
檀弓圉人浴马有流矢在白肉按流矢谓矢去而镞仍
著肉中故待浴马方见今人袭用流矢失其义矣
  士
士者少男之称易(大/过)老妇得其士夫此本义也又壮字
婿字皆从士意益可见从十从一十指其年一指其零
数也说文引孔子推十合一为士言能综万理于一原
也义虽精而近凿
义府 卷上 第 54b 页 WYG0858-0323d.png
  操缦
(学/记)不学操缦不能安弦注以缦为琴瑟之弦非也按
周礼(磬/师)奏缦乐注谓雅声之和乐者也疏云杂弄调和
按缯无文曰缦此云雅声云杂弄皆谓无文耳学记之
操缦即今之和弦
  敔 圉 雅
周礼小师注柷如漆桶中有椎敔木虎也郭注尔雅蔡
注尚书皆本此为说又笙师舂牍应雅以教祴乐先郑
义府 卷上 第 55a 页 WYG0858-0324a.png
云舂牍以竹大五六寸长七尺短者一二尺其端有两孔
髹画以两手筑地应长六尺五寸其中有椎雅状如漆桶
而弇口大二围长五尺六寸以羊韦挽之有两组疏画后
郑云牍应雅教其舂者谓以筑地宾醉而出奏械夏以此
三器筑地为之行节按先郑所说三器状不甚殊且应大
似后郑所说之柷周颂应田县鼓后郑既以应为小鼓(尔/雅)
(亦云/然)无由此应别是一物徒取其筑地为节何必用三器
若是之不惮烦乎愚意应即周颂之应牍即柷而雅即敔
义府 卷上 第 55b 页 WYG0858-0324b.png
尔牍(徒谷/切)之为柷(昌六/切)亦如田之为陈休之为屠(休屠/音厨)
之为坠雅之为敔亦如迓之为迎为逆(语有轻重/其实一义)驺牙之
驺吾允吾之为铅牙古字多可通用如此则牍应雅三器
各得其所矣(敔周颂作圉乐记讯疾/以雅叶旅鼓武语古)
  鼨鼠豹文
尔雅豹文鼮鼠郭注鼠文彩如豹者汉武帝得此鼠孝
廉即终军知之云出尔雅许氏说文鼨豹文鼠也与郭
说异按本书豹文二字在鼨鼠之下鼮鼠之上郭以为
义府 卷上 第 56a 页 WYG0858-0324c.png
鼮鼠是以二字下属也许以为鼨鼠是以二字上属也
然详前后文势当以上属为是郭因终对而误说文不
误也
  狱讼
周礼大司寇以两造禁民讼入束矢于朝然后听之(郑/注)
(讼谓以财货相告者造至也不至不入束矢则是/自服不直者也古者一弓百矢束矢其百个与)以两
剂禁民狱入钧金三日然后听之(郑注狱谓相告以罪/名者剂今劵书也不)
(劵书不入金则是/亦自服不直者也)按争财为讼争罪为狱经无明文郑
义府 卷上 第 56b 页 WYG0858-0324d.png
特臆为之说夫五刑之属三千凡入于司寇者无大小
皆有罪名何独以财货别于罪名之外乎诗谁谓女无
家何以速我讼此争婚也非争财也士师之职凡以财
狱讼者正之以传别约剂此以狱讼兼言是货财亦曰
狱也左传(僖二/十八)卫侯与元咺讼是罪名亦曰讼也疏亦
引此而曲为郑解云此相对之法若散文则通愚谓争
财亦罪名之一不得单举与罪名相对也详周礼之意
当是小罪曰讼大罪曰狱(郑云三日乃治之重刑也疏/云狱事重于讼事故郑云重)
义府 卷上 第 57a 页 WYG0858-0325a.png
(刑此言得之但不宜以货/财为轻以罪名为重耳)小罪可以立遣故两造具而
即听之大罪必须审慎故使之先立劵书不致辞有反
覆又迟之三日犹冀其情可平也罪之大者必再三审
谳其狱始成故又谓狱未成曰讼讼已成曰狱卫侯与
元咺讼公羊(闵元/年)谓归狱仆人郑扈乐是此义也凡以
财狱讼者谓凡以货财之狱来讼者此兼举为辞也诗
之二章云何以速我狱此对举为辞也具此二解则礼
与诗与传之文皆不相剌戾矣(周礼言禁者禁之未然/之前盖愚民虽有争心)
义府 卷上 第 57b 页 WYG0858-0325b.png
(或以惜费而止故以束矢钧金之法禁之所以止其来/非欲罔之利也后世月周礼为衰世之书皆由不善读)
(此等故束矢当止十矢郑/云百矢盖已自为疑辞矣)
  齵
考工记云察其菑蚤不齵(五沟/切)则轮虽敝不匡齵齿参
差也今谓木器不平整曰齵音敖语之转也
  凤凰来仪
(益/稷)凤凰来仪仪匹也谓双下之也(诗实维我仪毛云/匹也国语丹朱冯)
(身以仪之注言冯/依其身而匹偶之)易太极生两仪仪亦匹义
义府 卷上 第 58a 页 WYG0858-0325c.png
  乱 讯 谇
乐之卒章为乱即繁音促节之意楚辞乱曰犹存古名
贾谊吊屈原赋史作讯曰班作谇(音/碎)曰乐记治乱以相
讯疾以雅则讯或亦乱之别名
  养求
左传(昭二/十)私欲养求不给则应养谓口体之奉求谓玩
好之类皆私欲也给应皆供也急曰给缓曰应此言宠妾
宠臣私取于民者缓急皆不能免于供杜注所求不给则
义府 卷上 第 58b 页 WYG0858-0325d.png
应之以罪非也
 
 
 
 
 
 
 义府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