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0858-019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卮林卷九        明 周婴 撰
  谂胡
   文宣王武安王鲁哀公平原君
 史书佔毕曰世知仲尼文宣王而萧子良长孙稚亦
 皆文宣王也延岑号武安王在壮缪前刘嘉封汉中
 王在昭烈前今但知玄德云长刘仲谥鲁哀公朱建
 称平原君皆在后尤僻也文宣见路史馀并见两汉
卷九 第 1b 页 WYG0858-0190b.png
 书又李光弼岳飞俱谥武穆岳与诸葛又俱谥忠武
谂曰汉书元帝时孔霸以帝师赐号褒成君奉孔子后
平帝元始初追谥孔子曰褒成宣尼公(吕元善圣门志/云东汉和帝永)
(元四年封孔子为褒/尊侯今考范书无)后魏书孝文太和十六年改谥宣
尼曰文圣尼父后周宣帝大象二年诏曰孔子幽赞天
人裁成礼乐作范百王垂风万乘可追封邹国公隋文
帝赠为先师尼父唐贞观十一年尊为宣父高宗乾封
元年追赠太师中宗神龙元年以邹鲁邑百户为太师
卷九 第 2a 页 WYG0858-0190c.png
隆道公宣尼采邑(通典作崇道公册府元龟王钦若曰/时封孔子为隆道公按会要武后天)
(授元年封/隆道公)至开元二十七年追赠孔宣父为文宣王后
嗣褒圣侯改封文宣公通典通鉴以为谥文宣而唐书
云赠封若果为谥子孙岂可以为封爵乎且自尼父前
以王谥文宣者有后魏宜都王穆寿任城王澄安丰王
延明汝南王悦王亶(李先傅曰正光中/文宣王亶嗣位)濮阳王陆子彰
北齐常山王斛斯椿不独竟陵长孙也又魏书长孙稚
北史讳稚与治嫌名而改为幼云长孙幼字承业封上
卷九 第 2b 页 WYG0858-0190d.png
党王谥文宣惟隋书长孙览傅称祖稚魏太师上党文
宣王耳延岑自号武安王长生则于宋徽宗大观二年
封武安盖是徽号然隐太子子承训李宝臣子惟简皆
封武安王也光武兄仲初追谥鲁哀公未久进爵为王
复曰鲁哀王矣平原有两固然而史记景帝立王夫人
为后尊其母臧儿为平原君则一为妇人抑又奇矣春
明退朝录曰枢密副使曹玮使相高怀德皆谥武穆此
固在李岳间若忠武之谥何必岳葛魏司马师宋沈庆
卷九 第 3a 页 WYG0858-0191a.png
之柳世隆苻登雍州刺史徐嵩梁始兴王憺魏广阳王
琛裴叔业齐高昂刘丰破六韩常刘贵段韶周王励唐
尉迟敬德郭子仪李晟浑瑊韦皋五代徐温宋李继隆
郭守文皆谥忠武岂独孔明鹏举乎(杨万里挥麈录曰/北齐显祖高洋晋)
(阳公李元忠南齐竟陵王萧子良隋长孙览俱谥文宣/孔子盖出四谥之后者予按高洋称帝元忠孙览俱不)
(为王杨/说非也)
   夫子
 史书佔毕曰西京杂记有杜陵杜夫子三十国春秋
卷九 第 3b 页 WYG0858-0191b.png
 有舞阳杜孔子称名之类一至于此记谓杜奕棋天
 下第一盖其徒尊之若抱朴子所称棋圣之类然拾
 遗素称诗圣又称集大成又自称杜陵曷若夺此称
 还吾子美不尤称情耶又庄忌称夫子是字
谂曰西秦录乞伏炽盘将有征西将军孔子后魏书天
平元年萧衍将军纪耕入寇嵣都督曹仲尼破走之
此夷狄侮圣之甚者也宋书世祖以沈伯玉容貌似图
画仲尼像常呼为孔丘王景文陪辇出指伯玉曰孔丘
卷九 第 4a 页 WYG0858-0191c.png
奇形容唐书王起字举之文宗引入翰林讲论经史诏
画象便殿号当世仲尼此中国君臣侮圣之尤者也然
唐书表汉有薛方丘字夫子则夸诞之风已始于此而
朝野佥载周则天朝同州鲁孔丘为拾遗郎中张元一
目为鹙入凤池者则尤可哂矣金石录有魏镇东将军
刘乾碑云讳乾字天比于孔子仲尼孔丘尚为末减耳
若乃夫子之称原非至极之号端木之对棘成仆夫之
询濯孺竖牛之斥叔孙柳下之妻之诔其夫孟津之誓
卷九 第 4b 页 WYG0858-0191d.png
武王于千夫长百夫长而皆呼之夫子则亦贵贱通称
之词又班彪之剧蒙恬韩愈之祭田横李白之赠秋浦
少府咸以夫子属之奚必弟子之严吾师学士之阿所
好云尔而已哉且韩愈调张籍诗曰李杜文章在光燄
万丈长惟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则子美在唐世业有
夫子之称固不必夺彼予此即太白亦称李夫子矣杜
夫子自是人姓名若玄怪录有朔方节度使张彧两男
一名曾子一名夫子俱为刺史通鉴唐僖宗时蜀人罗
卷九 第 5a 页 WYG0858-0192a.png
夫子聚众应阡能败自刭者是也玉堂閒话有长道县
豪士张夫子名行儒则与前汉薛方丘同而司马相如
傅颜籀注曰严忌本姓庄当时尊尚号曰夫子则又非
字也御览引文士傅曰杜育童孺奇才博学能著文章
心解性达无所不综一时称为舞阳杜孔子此如关西
孔子杨伯起之类亦非名也
   颜回
 佔毕曰颜回为羌帅曾参为市人已见前载称颜子
卷九 第 5b 页 WYG0858-0192b.png
 者黄宪外谢尚徐陵周续之皆六代人也称曾子者
 张霸外宗元卿蔡昙智滕昙恭皆南齐人俱见南史
 列传又陆云亦称颜子
谂曰仲尼神人高不可仰颜渊亚圣士所能睎故赏誉
之家持相推许古今若此者众矣祢衡曰仲尼不死孔
融曰颜回复生事虽悲痛言亦可喜者也按黄叔度外
称颜子者尚不乏人荀彧别传曰钟繇以为颜子既没
能备九德不贰其过惟荀彧然或问繇曰君雅重荀君
卷九 第 6a 页 WYG0858-0192c.png
比之颜子可得闻乎魏志太祖称荀攸曰公达外愚内
智外怯内勇不伐善无施劳颜子不能过也晋书曰文
立师事谯周门人以立为颜回又曰羊祜蔡邕外孙太
原郭奕见之曰此今日之颜子也梁书曰伏挺字士标
齐末举秀才梁高祖谓为颜子引为征东行参军时年
十八隋书李士谦字子约事母以孝闻伯父魏岐州刺
史玚每曰此儿吾家之颜子也若前乎黄生者张璠汉
纪曰朱穆之年二十为郡督邮迎太守太守问曰君年
卷九 第 6b 页 WYG0858-0192d.png
少为督邮将因族世自有令德穆之曰郡中瞻仰明公
以为非颜渊不敢使迎孔子太守奇其才叹曰吾非仲
尼督邮所谓颜回也济北先贤傅戴宏字元襄年二十
二为郡督邮府君欲挞之宏曰鄙郡遭明府咸以为仲
尼之居国以宏为颜回岂闻仲尼有挞颜回之义府君
异其对即署主簿此皆令誉也然后汉许暹字颜回见
颜氏家训彼岂有长卿慕蔺之思乎后代曾子亦不一
人南齐书刘瓛祖母病疽经年手持膏药渍指为烂母
卷九 第 7a 页 WYG0858-0193a.png
孔氏谓亲戚曰阿称便是今世曾子阿称瓛小名也梁
书谢蔺字希如五岁父母未饭食终不进阮孝绪叹曰
此儿曾子之流北史裴叔卿博涉有孝行时人号曰裴
曾子然北史和士开傅有一人士曾参为士开尝黄龙
汤此又出市人下矣(文中子或曰董常何人也子曰其/动也权其静也至其颜氏之流乎)
(唐高僧傅僧一行姓张氏名遂道士尹崇见所撰大衍/玄图甚嗟伏之曰后生颜子也亦见酉阳杂俎六帖曰)
(海东王义慈事亲孝于弟兄友时号海东曾子唐书权/德誉门生七十人推沈傅师为颜子又贾会华原人有)
(高节不荅辟署里中号一龙亲亡负土/成墓庐其左手莳松柏时号关中曾子)
卷九 第 7b 页 WYG0858-0193b.png
   四友
 史书佔毕曰四友有四周文王外吴太子孙登四友
 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晋王敦王澄庾敱胡母辅之
 唐李峤杜审言崔融苏味道
谂曰胡王庾阮迭为宾主深有旷达之致按八王故事
曰胡母辅之少有雅俗鉴识与王澄庾敱王敦王夷甫
为四友世说新语王大将军下庾公问闻卿有四友何
者是荅曰君家中郎我家太尉阿平胡母彦国也而晋
卷九 第 8a 页 WYG0858-0193c.png
书王澄傅王敦谢鲲庾敱阮修为王衍所亲善号为四
友胡母辅之傅辅之与王澄王敦庾敱为太尉王衍所
昵号曰四友诸说不同似五人各有一四友实当以夷
甫为领袖耳然何独之数君者陶潜圣贤群辅录曰颜
回子贡子路子张孔子四友也文王有胥附奔奏先后
禦侮谓之四邻孟懿子曰夫子亦有四邻乎子曰吾有
四友焉自吾得回门人益亲是非胥附乎自吾得赐远
方之士日至是非奔奏乎自吾得师前有光后有辉是
卷九 第 8b 页 WYG0858-0193d.png
非先后乎自吾得由恶言不至于门是非禦侮乎见孔
丛子也又庄子大宗师子祀子舆子黎子来四人相与
语曰孰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吾与之友矣四
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汉书王莽始建国
三年为太子置师友各四人尚书令唐林为胥附博士
李充为奔走谏大夫赵襄为先后中郎将廉丹为禦侮
是为四友又太原郇相稚宾王莽时徵为太子四友陶
录又曰晋宣帝河南司马懿字仲达魏司空颍川陈群
卷九 第 9a 页 WYG0858-0194a.png
字长文中领军谯朱铄字彦才侍中济阴吴质字季重
魏文帝四友也见晋纪又宋书曰谢灵运东还与族弟
惠连东海何长瑜颍川荀雍太山羊璿之以文章赏会
共为山泽之游时人谓之四友又南齐书宋升明初褚
炫以清尚与刘俣谢朏江敩入殿侍文义号为四友梁
书谢朏传亦曰齐高帝辅政选朏为长史敕与河南褚
炫济阳江敩彭城刘俣俱入侍宋帝时号天子四友又
续高僧传隋摄山僧诠法师大乘海岳释慧布道辨慧
卷九 第 9b 页 WYG0858-0194b.png
勇法朗从之听论洞达清玄时人语曰诠公四友法句
朗悟语辨文章勇得意布二偶作朋张顾崔苏之外又
何蔼蔼也然有广而为六者晋公卿礼秩曰悯怀立东
宫置六傅省尚书事时号太子六友颜之推观我生赋
曰及荆王之定霸抚军镇于夏汭滥充选于多士在参
戎之盛列惭四白之调护厕六友之谈说有多而为七
者圣贤群辅录曰雄陶方回续牙伯阳东不訾秦不虚
灵甫者舜七友也并为历山雷泽之游战国策颜斶云
卷九 第 10a 页 WYG0858-0194c.png
尧有九佐舜有七友是也有倍而八者魏志在东宫凉
茂为太傅注引英雄记曰茂名在八友中吴录曰高岱
字孔文所友八人皆世之英伟南史曰齐竟陵王子良
开西邸招文学梁武帝与沈约谢朏王融萧琛范云任
昉陆倕并游焉号曰八友有满而为十者新唐书曰陆
馀庆赵贞固卢藏用陈子昂杜审言宋之问毕构郭袭
微司马承祯释怀一雅相善时号方外十友黄休复益
州名画记载石恪画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高适毕构
卷九 第 10b 页 WYG0858-0194d.png
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司马承祯为仙宗十友图与
书小异又李白诗序曰历阳壮士勤思齐神力出于百
夫则天太后召见授游击将军赐锦袍玉带大臣慕义
结十友燕公张说馆陶公郭元振为首有汎而十二者
韩诗外传曰周公践天子之位所友见者十二人又曰
子贱治单父所友者十有二人是也有六之为二十四
者晋书贾谧开閤延宾海内辐辏勃海石崇欧阳建荥
阳潘岳吴国陆机陆云兰陵缪徵京兆杜斌挚虞琅邪
卷九 第 11a 页 WYG0858-0195a.png
诸葛诠宏农王粹襄城杜育南阳邹捷齐国左思清河
崔基沛国刘瑰汝南和郁周恢安平索秀颍川陈聄太
原郭彰高阳许猛彭城刘讷中山刘舆刘琨皆傅会于
谧号曰二十四友是也
   三杰五老
 史书佔毕曰三杰有三汉萧何张良韩信外唐吴少
 微富嘉谟谷倚皆文人宋璟张说源乾曜皆宰执又
 曰五老有二唐曹松等五人登第皆年七十馀号五
卷九 第 11b 页 WYG0858-0195b.png
 老榜在宋耆英前
谂曰蜀志傅干曰刘备宽仁有度诸葛亮达治知变而
为之相关羽张飞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而为之将三
人皆人杰也以备之略三杰佐之何为不济歙州图经
陈武帝受梁禅程灵铣以佐命功臣与周文育侯安都
为三杰渊源录曰朱光庭调万年主簿时程颢主鄠县
簿张山甫主武功簿皆以才名称关中号为三杰又黄
鲁直赠高荷子勉诗云张侯海内长句晁子庙中雅歌
卷九 第 12a 页 WYG0858-0195c.png
高郎少加笔力我知三杰同科张谓文潜耒无咎补之
也然则三杰盖有七耳(金雷渊字希颜文诗喜新奇与/友人高廷玉李纯父号中州三)
(杰郑晓今言曰山西三杰乔宇王凤云王琼也/宇德量凤云气槩琼才略然琼有功于民社矣)然明皇
集左丞相说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上官命燕东
堂赐诗云赤帝收三杰黄轩举二臣许景先送张说巡
朔方云汉主知三杰周官统六卿盖皆用张萧事未尝
即以为张宋源号也苏晋序云天子作三杰诗以宴亦
摘其首句为题同于三百篇之旨耳论语谶曰尧率舜
卷九 第 12b 页 WYG0858-0195d.png
等升首山观河渚有五老游河迭歌一老曰河图将来告
帝期二老曰河图将来告帝谋三老曰河图将来告帝书
四老曰河图将来告帝图五老曰河图将来告帝符歌讫
五老飞为流星上入昴拾遗记曰虞舜在位十年有五老
游于国都舜以师道尊之言则及造化之始舜禅禹五老
去不知所从舜乃置五星之祠祭之又曰老聃居反景日
室之山有黄发老叟五人或乘鸿鹤或衣羽毛耳出于顶
瞳子皆方面色玉洁手握青筠之杖与聃谈天地之数五
卷九 第 13a 页 WYG0858-0196a.png
老盖五方之精也家语曰荆公子年十五摄荆相事孔
子使人观之视其堂上有五老焉其廊下有二十壮士
焉太上飞行羽书曰南极老人丹陵上真西极老人素
灵子期北极老人元上仙皇东极老人扶阳公子中元
老人上元子此五老盖五星之真人也又异乎云牙五
方之老路史曰道州营道北有五老人祠昔唐国子司
业为道至襄阳遇五老人来迎自云舂陵人与之帛与
幞问所居州城西北五里至访之无有惟五龙井遗缣
卷九 第 13b 页 WYG0858-0196b.png
在焉乃立五龙祠贞元十九年也是五老有八矣然耆英
会十三人元丰中在洛阳五老则至和中在睢阳盖致
政宫师相国会稽杜公(衍/)燕申睢阳与宾客太原王公
(涣/)故卫尉河东毕公世(长/)兵部沛国朱公(贯/)驾部始平
冯公(平/)俱年八十馀挂冠优游乡梓暇日燕集为五老
会赋诗酬唱宋人形于绘事以纪其盛此至和丙申中
秋日钱明逸叙胡氏误也(摭言天复元年杜德祥榜放/曹松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
(颜等及第松舒州人希羽歙州人皆七十馀象/京兆人崇希颜闽人俱年踰耳顺时谓五老榜)
卷九 第 14a 页 WYG0858-0196c.png
   七子
 史书佔毕曰七子不始建安郑公孙黑强与六大夫
 盟谓之七子
谂曰薰隧之盟太史无南董之笔既书黑名且称七子
事在昭公元年然则七子昉于此乎曰前此矣前此则
曷为始乎此元瑞之疏也襄二十七年郑伯享赵孟于
垂陇子展伯有子西子产子太叔二子石从赵孟曰七
子从君以宠武也请皆赋武亦以观七子之志此其先
卷九 第 14b 页 WYG0858-0196d.png
一也僖十年晋七与大夫左行共华右行贾华叔坚骓
歂累虎特宫山祁杜预注亦谓之七子二也毛诗皇父
卿士番维司徒家伯冢宰仲允膳夫棸子内史蹶维趣
马楀维师氏艳妻煽方处郑玄笺曰厉王淫于色七子
皆用后嬖宠方炽之时并处位言妻党盛女谒行之甚
也后汉书李合上书曰妃后用事七子朝令左雄疏曰
褒艳用权七子党进注亦引诗为说三也何为托始于
薰隧乎且汉景帝时亦有七子陆机五等诸侯论曰六
卷九 第 15a 页 WYG0858-0197a.png
臣犯其弱纲七子冲其漏网吕向注曰七子谓吴王濞
胶西王卬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东
王雄渠皆谋反是也然建安七子陈寿之志殊误按魏
志文帝为五官将及平原侯植皆文学王粲徐干陈琳
阮瑀应玚刘桢并见友善自邯郸淳繁钦等亦有文采
而不在此七人之列其评曰昔文帝陈王以公子之尊
博好文采同声相应才士并出惟粲等六人最见名目
夫传言七人而名仅列其六即评语亦惟言六人可谓
卷九 第 15b 页 WYG0858-0197b.png
自违伐矣寻典论曰今之文人鲁国孔融广陵陈琳山
阳王粲北海徐干陈留阮瑀汝南应玚东平刘桢斯七
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盖以文举为七人之领
袖也(杨用修集曰吴高河懋常以杨宏山士云王纯庵/廷表胡在轩廷禄张半谷含李中溪元阳唐池南)
(锜为杨门六学士以拟苏门秦黄晁张廖略云余曰得/非于子而七乎七子文藻皆在滇云一时盛事余固不)
(敢当也又近代诗家亦以李于麟攀龙王元美世贞宗/子相臣徐子与中行梁公实有誉吴明卿国伦谢茂秦)
(榛为/七子)
   七贤
卷九 第 16a 页 WYG0858-0197c.png
 史书佔毕曰七贤不始竹林后汉书袁秘等七人以
 身捍刃救郡守皆死褒曰七贤又七贤过关是李白
 张九龄王维郑虔张说李华孟浩然
谂曰黄巾起汝南太守赵谦击之军败功曹封观主簿
陈端门下督范仲礼贼曹刘伟德主记史丁子嗣记室
史张仲然议生袁秘七人擢刃突陈与战并死谦以得
免诏表其门闾号曰七贤此汝南七贤也然亦不始此
东京之初已有之矣隋经籍志有庐江七贤傅今虽不
卷九 第 16b 页 WYG0858-0197d.png
傅诸类书多引之七贤者其一为陈众辟州从事剧贼
淳于临数千人攻县光武遣司空李通击之州牧惶怖
恐获罪众自请以恩信降之乘单车驾白马到贼所以义
告谕临素服名德即降民生立祠号曰白马从事其一
为文党文党未学之时与人俱入丛木谓侣人曰吾欲
远学先试投我斧高木上斧当挂乃仰投之斧果上挂
因之长安受经其一为陈翼翼字子初一字春卿庐江
舒人到蓝乡见道边马旁有一病人呼曰我长安魏少
卷九 第 17a 页 WYG0858-0198a.png
公闻庐江乐土来游今病不能前倘可相救翼迎归养
视积日病困曰我有金十饼素二十疋死则卖以殡殓
馀谢主人既死翼卖素买棺衾以金置棺下骑马出入
后其兄长公见马告吏捕翼翼具言之棺下得金长公
叩头谢以金十饼投其门中翼送长安还之翼后为鲁
阳尉号鲁阳金尉又光武出淮阳到舒不览乡问此乡
何名陈翼对曰乡名不览上曰万乘主以问不祥耶命
举燔之翼曰臣言不欺佩刀当生毛视之刀有毛长寸
卷九 第 17b 页 WYG0858-0198b.png
乃不燔
   七贵
 佔毕曰七贵有二已见名疑
谂之曰潘岳西征赋曰窥七贵于汉庭畴一姓之或在
李周翰注曰汉庭七贵吕霍上官丁赵傅王并后族也
任昉为王思远让侍中表曰金迁七贵之茂王粲三公
之孙隋牛宏为吏部尚书苏威宇文述张瑾虞世基裴
蕴裴矩参掌选事时人谓之选曹七贵又元文都等尊
卷九 第 18a 页 WYG0858-0198c.png
立越王侗改元皇泰以段达为纳言王世充吏部尚书
元文都卢楚俱内史令皇甫无逸兵部尚书郭文懿内
史侍郎赵长文黄门侍郎委以机务于时雒阳称为七
贵国史补御史故事亦有七贵之号则七贵固不仅于
二也不知陈胡所指为何然此类尚有可数者北齐书
韩凤与高阿那肱穆提婆共处衡轴号曰三贵战国策
范雎说秦王曰今太后擅行不顾穰侯出使不报华阳
泾阳击断无讳高陵进退不请四贵备而国不危者未
卷九 第 18b 页 WYG0858-0198d.png
之有也为此四贵者下乃所谓无王也又宋书王粲徙
尚书令与齐王褚渊刘秉入直平决万几时谓之四贵
北齐书曰魏太保孙腾依附齐神武在邺与高岳高隆
之司马子如号为四贵隋书观德王杨雄高祖时贵宠
冠绝与高颎虞庆则苏威称为四贵则四贵亦有四也
隋炀帝初苏威宇文述裴矩裴蕴虞世基参掌朝政时
人称为五贵南齐书东昏即位江祏参掌选事与弟卫
尉祀右卫将军刘暄始安王遥光尚书令徐孝嗣领军
卷九 第 19a 页 WYG0858-0199a.png
萧坦之六人更日帖敕时呼为六贵北齐书胡长粲以
外戚起家给事中与领军娄定远录尚书赵彦深和士
开高文遥领军綦连猛高阿那肱仆射唐邕同知朝政
时人号为八贵晋人之赋曰狐裘蒙茸一国三公吾谁
适从此之谓也
   八王八达
 史书佔毕曰唐虞八元八恺周八士晋八王外汉八
 俊八顾八及各二详党锢传晋则八达有三并见名
卷九 第 19b 页 WYG0858-0199b.png
 疑然晋又有八伯郗鉴为方伯阮孝为宏伯卞壸为
 裁伯蔡谟为朗伯胡母辅之为达伯阮孚为诞伯刘
 绥为委伯羊曼为䵬伯见曼传
谂曰国语胥臣曰文王即位询于八虞贾逵唐固并云
八虞周八士皆在虞官是八士又称八虞也周书和寤
解有尹氏八士在武王十三年计文王即位至此已五
(阙/)年则八士有二也后汉书永和六年诏遣八使巡
行风俗拜周举杜乔周栩冯羡栾巴张纲郭遵刘班并
卷九 第 20a 页 WYG0858-0199c.png
守光禄大夫分行天下八使同时俱拜天下号曰八俊
是汉有二八俊也然隋末亦有之旧唐书浚仪格德仁
隋剡县丞与同郡人齐王文学王孝逸文林郎繁师元
罗川郡户曹靖君亮司𨽻从事郑柤咸宣城县长郑师
善王世充中书舍人李行简处士卢恊等八人以辞学
擅名当时号为陈留八俊合璧事类岑长倩少孤为文
本鞠爱孙号陈留八俊陶渊明集曰王祥字休徵王戎
字浚冲王澄字平子王导字茂宏王绥字万子王衍字
卷九 第 20b 页 WYG0858-0199d.png
夷甫王敦字处仲王玄字眉子右琅琊八王闻之于故
老晋书曰西晋政乱朝危而速其祸者咎在八王八王
者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囧长沙王乂成都王
颖河间王颙东海王越诗所谓谁生厉阶八王之谓矣
佔毕所云八王者不知何指然魏书曹公令曰汉之异
姓八王与高祖俱起布衣创定王业按汉书高祖定天
下功臣异姓而王者八国张耳吴芮彭越黥布臧荼卢
绾与两韩信咸得裂土南面称孤耳赵王芮长沙王越
卷九 第 21a 页 WYG0858-0200a.png
梁王布淮南王荼绾俱燕王两信者一楚王一韩王也
隋书长孙览传赞曰汉代八王无以方其茂绩即此又
后魏书临淮王传冀州人张孟都张洪建马潘崔独怜
张叔绪崔丑张天宜崔思哲等八家皆屯保林野不臣
王命州郡号曰八王唐书昭宗乾宁四年华州将花重
武告睦王以下八王谋杀韩建建奏今日睦王济王韶
王通王彭王韩王仪王陈王等八人到臣治所意不可
测昔晋室八王挠乱天下请依旧制不合典兵乃囚八
卷九 第 21b 页 WYG0858-0200b.png
王于别第是汉晋魏唐有五八王也晋书安平王司马
孚字叔达孚长兄朗字伯达宣帝字仲达孚弟馗字季
达恂字显达进字惠达通字雅达敏字幼达俱知名于
时号曰八达魏志卢毓传曰诸葛诞邓飏等驰名誉有
四聪八达之诮世语曰夏侯元诸葛诞邓飏之徒共相
题表以元畴四人为四聪诞备八人为八达魏略曰明
帝禁浮华而李胜党有四聪八达各有主名陶渊明集
曰陈留董昶字仲道琅邪王澄字平子陈留阮瞻字千
卷九 第 22a 页 WYG0858-0200c.png
里一云阮八百即瞻弟孚字遥集朗识多通大将军王
敦云方瞻有减故云八百颍川庾敱字子嵩陈留谢鲲
字幼与大山胡母辅之字彦国沙门于法龙乐安光逸
字孟祖右晋中朝八达近世闻之故老而晋书光逸传
曰逸与胡母辅之谢鲲阮放毕卓羊曼桓彝阮孚散发
裸袒闭室酣饮不舍昼夜时人谓之八达是八达有三
其二在魏一在晋耳然晋尚有八公百官志曰晋受禅
以安平王孚为太宰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义阳王
卷九 第 22b 页 WYG0858-0200d.png
望为太尉何曾为司徒荀顗为司空石苞为大司马陈
骞为大将军凡八公世所谓八公同辰攀云附翼者也
神仙传汉淮南王已有八公而葛氏晦其名高诱以为
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技伍被晋昌八人倘非也
后魏书神瑞元年春置八大夫官大夫下置三属官总
理万机故世号八公又曰长孙嵩爵钜鹿公太宗即位
与山阳侯奚斤北新侯安同白马侯崔宏等八人坐止
车门右听理万几世号八公是八公亦有三也八伯中
卷九 第 23a 页 WYG0858-0201a.png
黯字误义在颜氏家训(新唐书常衮为相窒卖官之路/一切以公议格之非文词者皆)
(摈不用世谓之濌伯以其/濌濌无贤不肖之辨云)然尧舜时亦有八伯崧高疏
引郑元尧典注曰尧末年庶绩多阙羲和之子则死于
是分四岳置八伯渊明集曰伯夷为阳伯乐舞侏离歌
晢阳羲仲之后为仪伯乐舞鼚哉歌南阳弃为夏伯乐
舞武漫哉歌祈虑羲叔之后为羲伯乐舞将阳歌朱华
咎繇为秋伯乐舞蔡俶歌零落和仲之后为和伯乐舞
元鹤歌归来垂为冬伯乐舞丹凤歌漫漫(冬伯后/阙一人)
卷九 第 23b 页 WYG0858-0201b.png
右八伯自羲和死后分置舜即位元祀巡狩每至其方
各贡两伯之乐十有五祀又百工相和而歌庆云八伯
稽首而进者也见尚书大傅殷时亦有八伯王制曰二
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伯八州八伯郑注曰殷之州长
曰伯又魏书王凌等劝进曰周公八子并为侯伯则八
伯已见于虞商周矣又拾遗记帝喾之妃邹屠氏之女
也常梦吞日则生一子凡经八梦生八子世谓八神亦
谓八翌翌明也亦谓之八英亦谓八力其神力英明翌
卷九 第 24a 页 WYG0858-0201c.png
成万象也此更奇僻者
   孝女
 笔丛曰后汉书云孝女叔先雄犍为人父泥和永建
 初为县功曹县长遣泥和拜檄谒巴郡太守乘船堕
 湍水尸丧不归雄感念号泣心不图存常有自沉计
 家人防闲之经百日稍懈雄因乘小船于父堕处恸
 哭自投水死弟贤其夕梦雄告之却后六日当共父
 同出至期伺之果与父相持浮于江上按此事与曹
卷九 第 24b 页 WYG0858-0201d.png
 娥同出后汉范史同传娥以蔡氏邯郸赏识盛傅而
 此事绝无知者故特详之
谂曰曹娥年方总角父死安归投衣洪流从之鲛室至
情沉痛可质天吴叔先雄者其传云雄所生男女二人
并数岁乃各作囊盛珠环以系儿数为诀别之辞家人
每防闲之元瑞削此数言便系以与曹娥同戚予案范
书所载依益部耆旧傅而水经注采华阳国志之言作
先络云符县长赵祉遣吏先泥和以永建元年十一月
卷九 第 25a 页 WYG0858-0202a.png
诣巴郡没死成濡滩子贤求丧不得女络年二十五有
二子五岁以还至二年二月十五日尚不得丧络乃乘
小船至父没处哀哭自沉见梦告贤曰至二十一日与
父俱出至日父子果浮出江上夫络既辞家适人长孤
育子则义属他姓身非父有虽甚痛疾宜割私恩泥和
胤子不弱赴渊有人络安得死之而安得亡之苟怀小
谅女而不妇以是为奇吾所不取且络孝诚虽至和直
寻常吏耳成滩之沦日月寖远不入鱼腹亦作腐胔乃
卷九 第 25b 页 WYG0858-0202b.png
与六日之尸相持而出死不速朽未之曾闻作书者徒
欲为络饰异不知其说之难持也又按华阳国志及益
部耆旧传其时人为语曰符有先络𤏡道张帛黄帛𤏡
道人张贞妻也贞受易于韩子方去家三十里船覆死
求尸不得帛乃自往没处滩头仰天而叹遂自沈渊积
十四日帛持夫手于滩下出滩故名鸳鸯圻县长韩子
冉嘉之召帛子为县股肱予谓黄帛汎彼柏舟得正而
毙范史既逸世诚罕知先雄字异曹娥不成为孝从非
卷九 第 26a 页 WYG0858-0202c.png
𤏡道不得为贞鬻子之闵斯可叹也已
   戴谅
 笔丛曰谅辅字汉儒仕郡为五官掾时旱太守祈祷
 山川连日无所降辅乃自暴庭中期日中不雨乞以
 身塞无状于是积薪柴聚茭茅以自环搆火将自焚
 焉未及日中天云晦合须臾㴻雨一郡沾润此亦与
 戴封同世而人罕知并录之辅时为掾尤难也
谂曰按戴封谅辅同在蔚宗独行传封傅者必及五官
卷九 第 26b 页 WYG0858-0202d.png
人何为罕知乎元瑞标榜汉儒而不详戴事反有罕识
戴封者矣据傅封字仲平济北刚人为西华令时大旱
封祷请无获乃积薪坐以自焚火起大雨暴至此戴封
之行也然汉世非特二子长沙耆旧傅曰祝良字劭卿
为洛阳令时亢旱天子祈雨不得良乃曝身阶庭告诚
引罪自晨至中紫云齐起甘雨登降要此自曝耳未及
烧身也桂阳先贤画赞曰临武张熹字季智为平舆令
时天大旱熹躬雩未获嘉应乃积柴自焚主簿崇小史
卷九 第 27a 页 WYG0858-0203a.png
张化从熹焚焉火既燎天即㴻雨此则长令簿史一时
赴燄其视谅戴不亦合而一乎
   异闻记
 胡元瑞二酉缀遗曰陈太丘绝不闻著书而易林所
 引抱朴子载陈仲弓异闻记云同郡人张广遭乱有
 女四岁不能行弃冢中后开冢女复活问之曰见冢
 角有一物伸颈吞气乃效之转不复饥寻看乃大龟
 将女还饮食之初小腹痛久乃习云按此书太平广
卷九 第 27b 页 WYG0858-0203b.png
 记及御览俱不载盖其亡已久然仲弓之言或当不
 妄因识此
谂曰抱朴子曰故太丘长颍川陈仲弓笃论士也撰异
闻记云郡人张广定者遭乱避地有女年四岁不能步
涉又不可担负计弃之固当饿死不欲令其骸骨之
露村口有古大冢上颠先有穿穴乃以器盛缝之下
此女于冢中以数月许乾饭及水浆与之而舍去候
世平定其间三年广定得还乡里欲收冢中所弃女骨
卷九 第 28a 页 WYG0858-0203c.png
更殡埋之广定往视女故坐冢中见其父母犹识之喜
甚而父母初疑其鬼也入就之乃知其不死问从何得
食女言粮初尽时甚饥见冢角有一物伸颈吞气试效
之转不复饥日日为之以至于今父母去时所留衣被
自在冢中不往来衣服不败故不寒冻广定索女所言
物乃是一大龟耳女出食榖初小腹痛呕逆久许乃习
此又足以知龟有不死之法及为道者效之可与龟同
年之验也史迁仲弓皆非妄说者也按此在稚川书对
卷九 第 28b 页 WYG0858-0203d.png
俗篇元瑞乃搜之于易林又云后开冢女复活此似于
景升家婢皆非也又予览北户录引陈仲弓异闻记曰
东城池有王馀鱼池决鱼不得去将死或以镜照之鱼
看影谓其有双于是比目而去则此书唐尚存也
   扶老
 华阳博议曰困学纪闻云策扶老以流憩扶老藤名
 以为杖也见蔡顺傅注扶老尤僻非伯厚不能知然
 亦读汉书偶得之又古今注秃鹙一名扶老扶老亦
卷九 第 29a 页 WYG0858-0204a.png
 见太平御览草木类
谂曰王元美云杖名扶老鸟亦名扶老按易林曰鸠杖
扶老衣食百口渊明此语取易林之意犹引诗友于诒
厥之类非以杖即名扶老也孔光傅曰太后赐太师灵
寿杖服虔曰灵寿木名孟康曰扶老杖也师古曰木似
竹有枝节长八九尺围三四寸自然有合杖制不须削
治也山海经曰龟山多扶竹郭璞曰邛竹也高节实中
中杖也名之扶老竹西京杂记曰上林苑有扶老木十
卷九 第 29b 页 WYG0858-0204b.png
株晋宫阁名曰华林园扶老三株汝南先贤传曰蔡顺
字君仲至孝所居井桔槔岁久欲易之为在母生年上
不敢一旦忽生扶老藤绕之遂坚固有鸠巢其上盖二
种木及竹藤皆堪作杖故咸名扶老耳诗其柽其椐陆
机疏曰椐节中肿似扶老今人以为马鞭及杖此扶老
不知何所指也古今注曰汉成帝顾成庙有三玉鼎二
真金炉槐树悉为扶老拘栏斯亦不知何物广志曰扶
老华黄如金名金草则又草类也李尤灵寿杖铭乃制
卷九 第 30a 页 WYG0858-0204c.png
为杖扶危定倾郭璞桃杖赞杖以扶危任昉荅饷杖诗
扶危复防咽事归薄暮人庾信竹杖赋将以养老将以
扶危春秋说题辞曰酒之言乳也所以策身扶老也
然则酒正可以扶老名矣汉武内传曰王母谓武帝曰
太上之药乃有太真虹芝天朴神草尚宫大碧西乡扶
老紫虬童子九色凤脑有得食之后天而老以此观之
元美谓杖名良谬而元瑞谓渊明之所策即君仲之井
藤亦狭之甚也
卷九 第 30b 页 WYG0858-0204d.png
   荆轲延周
 史书佔毕曰刺大乱之道也燕社稷旦莫墟矣丹思
 所以济之而万无策也侥倖于一刺讵得已哉政殛
 苏嗣可以息黔黎延周脉燕亦未至遂亡轲之垂中
 而弗中也天也世人烛成败弗烛为笑资悲夫
谂曰秦师日深燕境日急太子丹之与轲谋也不过曰
劫秦王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君臣相
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偿秦必矣元瑞乃谓政殛苏嗣
卷九 第 31a 页 WYG0858-0205a.png
可以息黔黎延周脉此盖以扶苏为贤也假使当时政
死轲手扶苏嗣位不复雠不讨贼与燕约和外愧夫差
内惭秦襄亦何贤之与有然则燕视秦王死亦亡不死
亦亡而曰未至遂亡过矣且丹思自雪见凌之怨非为
周恤不祀之悲也吾友黄若木云西周亡于秦昭襄五
十一年东周亡于庄襄元年河洛之又见黍离久矣胡
氏欲扶苏重立周之社稷乎
   伍伯
卷九 第 31b 页 WYG0858-0205b.png
 胡元瑞庄岳委谈曰卮言谓前导为伍伯所引贾充
 及崔豹语当矣然晋唐间官中行鞭杖者亦谓之伍
 伯南北史多载尚未明审唐书苏世长为刺史因民
 不率教责躬引咎自挞于都街伍伯疾其诡鞭之见
 血世长不胜痛大呼走观者无不笑之又太平广记
 某人欲知未来(戎幕閒谈畼璀年六十馀为/河北一宰在县惟寻术士云)或曰公
 部中伍伯判冥者也具簪笏召问之荅曰某非幽冥
 主者亦冥中伍伯能于杖数量人之死生凡人将有
卷九 第 32a 页 WYG0858-0205c.png
 厄皆先受杖数二十以上皆死二十以下但重病耳
 据二事则伍伯固有两义
 酉阳杂俎载伍伯三四处如语资类载某公(即魏/收)
 题名岩石偶无笔以伍伯杖画之则伍伯或前导而
 兼行杖者正犹今之皂人行则呵辟罚则用刑耳又
 按宋程氏演繁露载后汉虞诩傅注续汉志伍伯公
 八人中二千石六人千石六百石皆四人自百石以
 下皆二人黄绶武官伍伯六人辟车铃下侍閤门阑
卷九 第 32b 页 WYG0858-0205d.png
 部署衙走卒皆有程品多少随所典领率皆赤帻绛
 褠即今行鞭杖者然则伍伯之名汉世已有矣
 续考后汉曹节传节弟见越骑校尉营五百妻有色
 从求之五百不敢违注引韦昭云五百字本伍伯伍
 当也伯道也使之导引当道也按今俗呼行杖人为
 五百右皆注中语据此说最为明了余所谓二义兼
 者信矣
 又祢衡傅黄祖怒衡不逊令五百将出杖之亦见后
卷九 第 33a 页 WYG0858-0206a.png
 汉书则知二字汉世通用也今俗称皂𨽻亦有所本
 皂人盖古司牧者𨽻则舆𨽻本不并言考张湛列子
 注己见则疑起于晋然义未必同
谂曰汉书晁错言事曰古之制边县以备敌也使五家
为伍伍有长十长一里里有假士四里一连连有假五
百十连一邑邑有假侯皆择其贤材有护习地形知民
心者居则习民于射法出则教民于应敌服虔曰五百
帅名也是古谓连帅为五百周礼郑玄司服注曰今时
卷九 第 33b 页 WYG0858-0206b.png
伍百缇衣古兵服之遗制疏曰伍行也伯长也谓宿卫
者之行长则卫士又名伍伯又八职注曰如今侍曹伍
伯傅吏朝也疏曰汉时五人为伍伯长也是五人之长
传在朝群吏诸官事务于朝也则傅事者亦为伍伯神
仙傅曰王敦诛郭璞璞谓伍伯曰吾年十三时于栅塘
脱袍与汝吾命应在汝手中伍伯衔涕行法则刽子手
行刑者亦呼伍伯也祢衡傅注曰五百犹今之问事也
问事岂刺闺之类乎晋舆服志曰车前五百者卿行旅
卷九 第 34a 页 WYG0858-0206c.png
从五百人为一旅汉氏一统故去其人留其名则五百
宜读如字此又数义也
皂𨽻字昉自左氏以为十等之官货殖传注皂养马
者𨽻之言著系著于人也然班氏谓至于皂𨽻抱关
击柝则犹贱官耳方言枥皂也郭璞注曰皂𨽻之名
于是乎出盖古祗以为牧圉之役自兹而后渐以卑
辱抱朴子曰皂𨽻之巷不能纡金银之轩沈约弹事
曰既壮而室窃赀莫非皂𨽻宋书孙处等论诸将
卷九 第 34b 页 WYG0858-0206d.png
起自竖夫出于皂𨽻刍牧之下柳元景檄臧质云
郭伯西门遗出自皂𨽻宠越州郡隋书李密数宇
文化及曰卿本匈奴皂𨽻破野头耳此如骂人臧
获其非卑宦可知若宋太祖诏徐羡之傅亮荼酷
备加颠沛皂𨽻之手张太后废少帝令居帝王之
位好皂𨽻之役亲执鞭扑驱击无辜则即今行杖
人矣
    张万福
卷九 第 35a 页 WYG0858-0207a.png
 胡元瑞九流绪论曰道家有五等朝仪一卷题张万
 福撰崇文总目云未详何人按唐张万福抗言救阳
 城即世主谓江淮草木皆闻尔名者而崇文愦愦如
 此允宜张睿讥之然万福武人著书或非其事酉阳
 杂俎又有名医张万福则此书固未知出谁手或更
 有一人不可知崇文诚足讥东观亦未审也又史书
 佔毕曰唐有三张万福一德宗朝救阳城人所共知
 者一与柳芳同时见酉阳杂俎第七卷末以医名非
卷九 第 35b 页 WYG0858-0207b.png
 武将也一撰五等朝仪见通志略乃道家者流
谂曰寇谦之傅太上老君赐天中三真太文录有五等
一曰阴阳太官二曰正府真官三曰正房真官四曰宿
宫散官五曰并进录主坛位礼拜衣冠仪式各有差品
凡六十馀卷号曰录图真经五等朝仪岂此谓耶然谓
唐有三张万福则甚不然何者酉阳杂俎曰柳芳为郎
中子登疾重时名医张万福初除泗州与芳故旧芳贺
之具言子病张诘旦候芳遽引视登万福遥见登顶曰
卷九 第 36a 页 WYG0858-0207c.png
有此顶骨何忧也因诊脉五六息曰不错寿且踰八十
乃留药数十字谓曰不服此亦得后登为庶子年至九
十胡盖以此万福善医者耳但新旧唐书张万福傅皆
云德宗以万福为濠州改泗州刺史召拜左金吾将军
大言救阳城曰吾年八十与见盛事则万福曾为泗州
与杂俎言合也柳芳大历元年为太常博士撰皇室永
泰新语见代宗纪至万福除泗州时可三十年及万福
八十芳可七十馀正同时也胡岂以唐书不载其有和
卷九 第 36b 页 WYG0858-0207d.png
缓之术便谓为两人乎本传言其三世明经而万福以
业儒不显乃学骑射则五等朝仪何知非张尚书著述
且其年九十未尝一日言病非道家何以得此然则万
福盖文士习武有道术而善医又善相人者胡云有三
予谓直是一人黄长睿云唐人有传尽之矣
   李文悦
 史书佔毕曰唐有两李文悦一见安史叛时一见宪
 宗修麟德殿时通鉴所载又古今说海赵合傅有李
卷九 第 37a 页 WYG0858-0208a.png
 文悦盖即安史叛时者
谂曰安史之乱贼将姓李者如立节钦凑廷坚史鱼归
仁廷训竭诚令崇怀仙抱忠辈纷纷委质不见有所谓
李文悦者通鉴元和元年刘辟绵江栅将李文悦以城
降高崇文二唐书高霞寓从高崇文击刘辟下鹿头城
降李文悦以兵三千自归李而高崇文传阿跌光颜军
鹿头西断贼粮道其将李文悦以兵三千自归李文悦
始见是时耳通鉴又云元和十三年修麟德殿右龙武
卷九 第 37b 页 WYG0858-0208b.png
大将军李文悦白宰相论諌自门诸卫迁南牙诸卫充
威远营使十四年吐蕃围盐州刺史李文悦拒守凡三
十七日吐蕃不能克唐书吐蕃回纥二传并同二传又
云长庆元年六月吐蕃犯青塞堡盐州刺史李文悦发
兵击之按李文悦于唐书无傅无以知其首末但以三
书寻之文悦盖蜀川降将入朝仕至龙武将军以抗直
欲諌左转遂出为盐州卒能立功非两人也又太平广
记引传奇张合傅曰合太和初游五原路经砂碛见紫
卷九 第 38a 页 WYG0858-0208c.png
衣丈夫谓曰我李文悦尚书也元和十三年曾守五原
犬戎围城吾与相持三十七日羌酋卷甲而去其叙守
城时力战甚苦固明言元和十三年则安得以为安史
时人乎然盐州苦战乃在十四年合传作十三年亦稗
官之舛也
   李伯禽
 佔毕云唐有两李伯禽一太白子一嘉兴监与神婚
 见通幽记
卷九 第 38b 页 WYG0858-0208d.png
谂曰太平广记引通幽记云贞元五年李白子伯禽充
嘉兴监徐浦下场籴盐官场界有蔡侍郎庙伯禽谒庙
见庙中神女戏之后数日蔡侍郎来与论亲伯禽遂卒
据此则籴盐官之伯禽即太白子也特广记讹作李伯
子元瑞遽以为两人且监字属下徐浦下场读元瑞云
嘉兴监俱谬也范傅正作李学士碑载李白孙女二人
言父伯禽以贞元八年不禄而卒父存无官父殁为民
所云无官者虽监籴盐固非官也云贞元八年盖即其
卷九 第 39a 页 WYG0858-0209a.png
时与幽通记之言合矣
   误鸣战鼓
 史书佔毕曰晋桓温伐李势战于笮桥不利将退兵
 适军中误鸣进鼓士殊死斗遂克之宋世祖伐元凶
 劭战不利劭将鲁秀误鸣退鼓遂克之
谂曰宋书鲁秀傅曰元凶劭配秀精兵五千使攻新亭
垒将战秀命打退军鼓因此归顺南史亦曰义军至新
亭劭将士力战将尅而鲁秀打退鼓军乃止故大败此
卷九 第 39b 页 WYG0858-0209b.png
秀之倒戈未尝误伐鼓也元瑞增饰之以与笮桥为对
耳按世语曰张鲁遣弟卫筑阳平城以拒王师太祖将
还夜有野麋数千突坏卫营军大惊夜高祚等误与卫
众遇祚等多鸣鼓角会众卫惧以为大军见掩遂降此
亦因误成功稍与桓宣武事相类
   易水
 胡元瑞甲乙剩言云乙未春梦冕服人坐殿上召试
 忽飞下一纸有晋元帝恭默思道七字为易水生争
卷九 第 40a 页 WYG0858-0209c.png
 攫去遂觉及入闱题是司马牛章而第一人则汤宾
 尹盖以易水为汤也书法以水从昜音阳非昜也观
 此则天上主司且不识字何尤于浊世司衡者乎
谂曰尚书中候曰玄鸟翔水遗卵娀简昜拾吞生契封
商后萌水易注云昜起洛娀简在水中浴而吞卵生契
后人当天应嘉乃以水昜为汤据此则天上主司盖取
纬候僻书言以谑元瑞非不识字也
   冻雀
卷九 第 40b 页 WYG0858-0209d.png
 诗薮曰宋钦宗诗纥干山头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
 乐当时情况如此岂止令人酸鼻纥干山雀诗或以
 为唐昭宗
谂曰纥干山或作纥真山隋书曰马邑郡云内县有纥
真山初学记引水经注曰纥真山夏积雪鸟雀死者一
日千数唐昭宗纪天复三年朱全忠请上迁洛书促东
行车驾至华州谓侍臣曰鄙语曰纥干山头冻杀雀何
不飞去生处乐朕今漂泊不知竟落何所事在通鉴乃
卷九 第 41a 页 WYG0858-0210a.png
云或以为唐昭宗何也然郡国志曰纥真山数百里内
夏恒积雪故彼人语云云则元魏时已有此谚矣
   刘令娴
 诗薮曰洗马徐悱妻刘氏集二卷悱妻唐世尚存故
 唐选亦收
谂曰徐悱妻刘孝绰妹所谓刘三娘者也文尤清拔悱
卒妻为文祭之按梁书悱在东宫历稔以足疾出为湘
东王友迁晋安内史卒父徐勉荅客喻曰普通五年春
卷九 第 41b 页 WYG0858-0210b.png
悱丧之问至悱始踰立岁著述盈笥据此则悱卒已过
三十刘亦岂幼艾者自普通五年至隋亡一百三年刘
若入唐未死不己百三四十岁乎此时尚高咏不能自
休是老妇而修进士之业也览隋经籍志已有梁太子
洗马徐悱妻刘令娴集三卷安得唐世尚存哉新宁高
柄辑唐诗品汇内载令娴诗而注曰刘令娴徐悱妻也
隋末唐初人此廷礼之误因以误元端耳
 卮林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