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0856-024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疑耀卷五
             明 张萱 撰
  苍梧寄生酒
五岭之外绝无佳酝近游宦者宴会皆嗜苍梧寄生酒
独其性酷热不宜多饮第苍梧之酒自古有之晋张华
轻薄篇有苍梧竹叶清陈张正见置酒高台上诗浮蚁
擅苍梧未审即此寄生酒否
卷五 第 1b 页 WYG0856-0245b.png
  螬可疗目
孟子陈仲子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及食井上螬食
之李然后耳目始有闻见余尝疑螬可以治耳目之病
及阅晋书盛彦之母失明年久尝挞其婢婢恨以灸螬
啖之母食之美后以示彦彦乃抱母痛哭然母从此目
复明则仲子之目既盲而复见者以食螬之李也因阅
本草亦云蛴螬汁滴目中可去障翳孟子之言不诬矣
  朱考亭妄评杜诗
卷五 第 2a 页 WYG0856-0246a.png
杜子美有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之句乃诗家上乘
而朱考亭引之谓其为心不在焉则不得其正真可发
笑何异痴前说梦乎
  阮宣子敛钱为婚
晋阮宣子居贫四十馀未有室王敦等敛钱为婚皆名
士也慕之者求入钱而不得固是宣子胜事然以王敦
而与敛钱不无损于匪人岂当其时敦恶尚未著耶然
其家思旷谢幼舆诸人皆逆睹之而宣子独不知何也
卷五 第 2b 页 WYG0856-0246b.png
至其时有求入钱而不得者其人亦自有致宣子奈何
拒之后王敦为鸿胪卿谓宣子无食鸿胪丞差有禄宣
子竟从其命为鸿胪丞此与阿兄遥集不肯与温太真
同受顾命便跌一着且宣子素不喜见俗人遇即舍去
何至与王敦周旋乃尔大不及其家思旷以酒废职也
然宣子固可儿何至向王敦作活其为鸿胪丞也岂如
思旷所云既不能躬耕自活必有所资故曲躬为忧生
计耶
卷五 第 3a 页 WYG0856-0246c.png
  帝王谥号
上古帝王皆无谥号尧舜禹汤是也至周公旦始立谥
法谥其父为文兄为武然止一字而已秦始皇削去谥
法止以一世二世为称汉仍秦俗故谥亦一字然亦皆
死而定名至唐乃生而加美谥多至十馀字以上者我
朝虽死方易名然唯臣子二字若帝王则亦多至十馀
字矣不意元俗尚犹近古太祖之谥不过六字太宗以
下皆两字独秦王太师巴延者人臣也生前辄加美谥
卷五 第 3b 页 WYG0856-0246d.png
十四字夫考行定名是非毫不可掩岂以字之多寡为
美恶哉
  元俗近古
元俗帝王送终之具梡木二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合为
棺置遗体于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送至
直北寝园之地深埋之用万马蹴平俟草青方解严则
已漫同平坡无复考志遗迹此亦古人不封不树者之
遗意也
卷五 第 4a 页 WYG0856-0247a.png
  以诗句定人品
李布政昌祺江西人卓尔不群其行槩详水东日记尝
作剪灯馀话词虽近亵而意皆有所指故一时搢绅多
有心非之者其作弹琴记有江南旧事休重省桃叶桃
根尽可伤之句亦皆寓言韩公雍按江西即以公有此
书不祠乡贤因忆王荆公集四家诗不录李白蔡天綮
问其故荆公曰才高识卑言酒色者十八九夫文人游
戏笔墨二李之遭王韩亦不幸矣
卷五 第 4b 页 WYG0856-0247b.png
  滁地为南北要地
滁州虽弹丸地亦逐鹿者所必争也盖淮南无山惟此
州边淮有高山大川江淮相近处为淮南屏蔽去金陵
才一水隔耳既得滁州不惟可断中原南顾即淮南以
北一望平原无复险隘足虞故宋太祖之受周禅也其
威名起于清流关之斩皇甫晖我太祖之混一四海也
亦起于滁州之首克孰谓地险不足恃哉
  乐律不讲
卷五 第 5a 页 WYG0856-0247c.png
国朝文明之运夐出前古独乐律一事置而不讲韩苑
洛邦奇尝为乐书行于世然未有能讲解而施行之者
洪武中有山西都指挥郭敬解钟律以水置食器中斟
酌损益以箸击之即合音调尝闻教坊奏登降之乐愀
然不乐或问之曰非尔所知当事者诚加意此事请开
一乐律科安知无郭敬其人者出而应乎
  国初乘驴
国初风俗淳朴搢绅在京师多有乘驴者如草木子载
卷五 第 5b 页 WYG0856-0247d.png
李公纪为治中尝有诗云五品京官亦美哉腰间银带
象牙牌有时街上骑驴过人道游春去未回嘉靖初年
观政进士每三四人共赁一驴此风今不可复睹矣
  诗法
四言诗自三百篇后绝无继者独韦孟稍近之汉魏而
下词既偶俪气亦缓弱至颜陆诸篇大非风人之旨茂
先励志渊明停云虽云古质然尚不逮陈思王况雅颂
乎故作四言者必以三百篇为法而五言古必取材于
卷五 第 6a 页 WYG0856-0248a.png
汉魏盖建安诸子犹有古风特华采过之故浑厚不逮
耳若潘陆陶谢则去汉远矣五七言近体唐初沿陈隋
之习虽音响铿锵藻思丽逸而风骨未备李杜王孟高
岑诸子继作陶镕变化集厥大成至于钱刘元白则涉
于浅易而才力颇弱故作者罕尚焉
  淫乱之始
淫乱之俗轩辕氏而下皆未有见者至夏少康时浞国
之君娶纯狐氏有子早死其妇曰女岐寡居浇强禦往
卷五 第 6b 页 WYG0856-0248b.png
求之女岐为其缝裳共舍而宿男女淫乱实自此始
  妇人遭乱
妇人不幸而遭变乱为人所执者止有一死乃称完节
别无他说可自解者宋建炎间金兵犯广陵有晏氏者
元献公殊四世孙女年十五从其叔孝纯官广陵广陵
破氏在俘囚中敌人欲胁而污之不从或自经或投井
皆以救获免主母爱之抚育如己出年至三十一岁犹
无恙也节则节矣国破家亡乃偷生十五年欲何为乎
卷五 第 7a 页 WYG0856-0248c.png
  王导遗诛
杨用修谓王导非忠臣其说甚详余按晋书导之罪犹
未尽也晋周札为右将军都督石头军事王敦反攻石
头札开门应敦故王师败绩敦以札为会稽内史时札
一门五侯吴士贵盛莫比敦已惮之及敦疾钱凤欲害
札宗以自托沈克谮之于敦敦遂诛周氏袭札于会稽
札率兵拒敦兵散而死后札故吏诣阙讼冤宜加赠谥
卞壸议以札开门延寇不宜追赠郤鉴亦谓札宜从卞
卷五 第 7b 页 WYG0856-0248d.png
议独王导数为申复当与周顗戴若思同例朝廷竟从
导议追赠余谓开门延寇乃不臣之大者后虽中异殉
身何足以赎壸鉴之议于是为正导乃以石头开门为
信敦匡救札所以忠于社稷然则敦之举兵内向即以
隗协干政为名亦岂忠于社稷耶夫敦之不臣何待周
顗见诛而后见其罪即其向石头时虽三尺竖子岂受
其欺者以札而信其为匡救此不足责以导而亦云然
大义灭亲者不如是也当壸鉴议驳导乃抗颜争之将
卷五 第 8a 页 WYG0856-0249a.png
谁欺乎且札兄之子曰筵者闻札开门纳敦喷咤慷慨
义形于色札既可以愧死而导乃以敦之入石头为匡
救以札之纳敦为忠盖导亦一札耳何以谢筵于地下
哉时有周抚者尝为敦从事中郎从敦俱反敦败抚亡
入西阳蛮中后因诏原敦抚诣阙请罪诏禁锢之而导
乃用为从事中郎又何疑导之以札为忠也导之党恶
如此万世其有遗诛乎
  陶侃被诬
卷五 第 8b 页 WYG0856-0249b.png
陶士行唱义于晋室板荡之秋破石头斩苏峻诚为一
时元勋独史载其梦生八翼登天门九重至八阍者以
杖击之坠地折左翼及握重兵居上流潜有窥伺之志
辄思折翼之祥自抑而止嗟夫一何诬乎自古诬人而
不得者必污以闺房之事以其难明故也晋史欲诬士
行至加以梦寐中事其难明更甚于闺房者且士行实
怀异志果有此梦正令自知人安得而知之其说固不
攻自破苏子瞻尝言士行忠节可横秋霜而贯白日余
卷五 第 9a 页 WYG0856-0249c.png
因按其行事始末生当浮虚之俗动而见尤一入仕途
荆棘万状终日自运百甓于竹头木屑间虽一束之穟
亦经营不怠卒能恢廓才猷立功立事苏峻之祸贼将
害其子者冯铁也铁奔石勒勒收为戍将勒卒畏士行
威名遂杀铁勒尝自负标置二刘之间俯视曹孟德司
马仲达顾惮士行若此梅陶称士行机神明鉴似魏武
忠顺勤劳似孔明岂欺我哉当其义旗既建一麾东下
子丧不临直趋蔡洲一时勤王蔑有先者逮元勋克集
卷五 第 9b 页 WYG0856-0249d.png
实主齐盟乃退然不居旋师归藩臣节益著夫坐拥八
州精兵在握设士行而诚有不臣之思其改步犹反掌
耳虽朝廷惮其勋名每加疑备而士行处之泰然末年
卧疾封府库而登舟举愆期以自代视去方伯之重任
如脱屣然其始终本末无一可议不臣之迹果安在哉
独览庾亮之传应詹之书则疑其跋扈观温峤之举毛
宝之谋则疑其顾望毋亦行高者毁来加以苏峻之诛
庾亮耻为之屈士行且溘先朝露后嗣彫零庾氏世总
卷五 第 10a 页 WYG0856-0250a.png
朝权秉史笔者能不曲徇今乃舍其灼然之迹而信其
梦寐之言岂为善观史哉
  青纸诏
晋楚王玮傅有青纸诏密诏也说者意以青纸为之用
药物作书以水浮即见如今人挟带文字入棘试者于
青布衣上以药物写文字临时以水沃之其字立见也
  禄命家言
禄命家言自周以来有之小雅曰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卷五 第 10b 页 WYG0856-0250b.png
辰即所值岁时日月星辰五行之吉凶也贾谊王充辈
亦皆有禄命之说第未知其术何若耳惟吕才者独著
论以深绝之至唐乃有李虚中尝为侍御史始精其术
以人之始生年月日时支干斟酌寿夭贵贱亦往往有
验即今所传子平是也晋王导病令戴洋推算洋曰君
侯本命在申而于申上之石头立冶金火相烁水火相
煎故受害导即移居东府病差不知其术与今同否
余谓星相之家自有其理原非幻妄第非如今之术士
卷五 第 11a 页 WYG0856-0250c.png
所能推测耳术可不信理可不信乎大都十而不能得
六七不足以见造化十而不失三四亦不足以见造化
之巧无论星相即医术亦然初学之医十亦能活二三
人三世之医十亦常失二三人是人之生死自有定数
非医之功亦非医之罪也
  司马迁论五音
宫商角徵羽五音乃天地间自然相生者司马迁以宫
生角角生羽羽生商商生徵徵生羽羽生宫是反其所
卷五 第 11b 页 WYG0856-0250d.png
剋也岂别有说乎请以质之知乐者
  改元
道藏中三一等经有平初太始元景延和赤明延康康
泰龙汉开皇无极等号皆云上境年号然则上境亦改
元耶何怪乎汉武帝可发一笑
  州里难行
孔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
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余谓行于蛮貊者易行于州里
卷五 第 12a 页 WYG0856-0251a.png
者难也何者州里得之于常蛮貊得之于暂暂者易持
而常者难勉也士固有为天下之通贵而不见齿于州
里者可不慎哉
  汉昭烈顾命
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法虽不同但毫无私意区别
其间无非欲乂安天下而已汉昭烈与诸葛孔明经营
西蜀以窥中原无非为兴复刘氏耳昭烈既崩其志未
遂嗣子刘禅昏愚暗弱虽有孔明亦末如何昭烈生前
卷五 第 12b 页 WYG0856-0251b.png
岂不知之晏驾顾命宜曰嗣子可辅辅之如不可辅则
择刘氏之贤者立之孔明王佐之才必有处此而刘氏
兴矣夫天下者高祖之天下也凡高祖之子孙皆得而
有之何必拘拘于子禅乃为汉祀不绝耶昭烈智不及
此乃曰如不可辅卿可自取是置孔明于嫌疑之地欲
变而择贤则天下将以昭烈之言而疑己欲不变则刘
禅又不足与有为此孔明所以不能混一天下而汉祀
遂斩也宋张文潜有诗永安受命堪垂涕手挈庸儿是
卷五 第 13a 页 WYG0856-0251c.png
天意足为孔明置词矣
  更漏
历法自古重事至国朝卒无士人能究心者民间更漏
晷刻毫不可据昔张忠定公数领郡事其寝室中必张
灯炷香通夕宴坐郡楼更鼓必令分明倘一刻差误必
诘之守签者治以罪今郡邑守令且有不知铜壶滴漏
为何物者又安望其如忠定之更漏分明也
  学官
卷五 第 13b 页 WYG0856-0251d.png
国朝设官分职祗具空名惟郡邑学官为甚不肖者无
论己即翩翩文采者亦仅以笔札给事上人为要务至
于作养人才讲解经籍二事则毫不经心余忆宋政和
中有建言者见任教授不得为人撰简牍乐语之类庶
日力得馀办举业事以副陛下责任师儒之意故邹公
浩尝为颖昌府教授范纯仁为守尝加礼重一日纯仁
欲邹公为撰乐语邹辞不为范曰翰林学士亦作此邹
曰学士则可教授则不可范改容谢焉余故表而出之
卷五 第 14a 页 WYG0856-0252a.png
以告广厉学官者
  邵尧夫不娶
邵尧夫四十馀岁始娶至四十五岁始生男有诗曰我
今行年四十五生男方始为人父岂其幼年断意婚娶
至是乃念及不孝为大耶陈希夷常相种明逸不娶可
得中寿明逸从之六十岁卒古人不娶者众矣若明逸
者岂天欲其无后耶
  险字押韵
卷五 第 14b 页 WYG0856-0252b.png
诗家押韵遇险字虽宗匠亦难藏拙而近体押韵尤难
他且勿论即杜少陵数押为字终不能佳送王侍御往
东川此赠怯轻为从驿至东屯一学楚人为同舍弟宴
书斋书斋能尔为宴杨使君东楼乐任主人为赠毕曜
颜状老翁为偶题排律馀波绮丽为皆足掩口
  世宗崇道教
世宗晚年专事祠祷每有赏罚或听于神岁己卯周太
常怡
为给事中尝疏斥时相严嵩翟銮言甚剀切疏中
卷五 第 15a 页 WYG0856-0252c.png
有陛下日事祷祀而四方水旱未销之语相嵩以间入
诏廷杖下锦衣狱乙巳始以箕仙言释之未几又以熊
尚书浃格营箕仙台复逮怡丁未二殿灾又释之时京
城中相传上实闻空中有神语当释三人谓御史富平
杨爵工部郎中泰和刘魁及怡皆以言事同系云怡宁
国府人
  晋八伯
晋时兖州八伯拟古八俊阮放曰宏伯郤鉴曰方伯胡
卷五 第 15b 页 WYG0856-0252d.png
母辅之曰达伯卞壸曰戕伯蔡谟曰朗伯阮孚曰诞伯
余知之矣至刘绥曰季伯羊曼曰䵬伯不得其解时兖
州又有四伯以拟四凶张嶷之狡妄曰猾伯羊𥅆之狠
戾曰琐伯拟之于凶彼固低首而以江泉之能食为榖
伯也史畴之大肥为笨伯也亦以凶拟之能无反唇
  灯夕
上元张灯太平御览谓起于史记乐书曰汉家祀太一
以昏时祠到明今史记无其文岂史记复有别本耶宋
卷五 第 16a 页 WYG0856-0253a.png
太宗朝又不独上元张灯七月之中元十月之下元亦
皆张灯故上元皆不禁夜至淳化元年庚寅乃诏罢中
元下元张灯惟上元仍旧至今因之
  苏东坡寓惠
余尝怪苏东坡寓吾惠最久寓惠录所载一时邂逅止
翟夫子罗浮道士二三人别无有交往者其文字书画
遍遗海内而吾惠绝无片纸只字岂其时未有能识公
者抑无一人足与言耶偶读公答李端叔书曰得罪以
卷五 第 16b 页 WYG0856-0253b.png
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往往
为醉人所摧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
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乃知当时惠人
士知公者固少即公亦且深自韬晦知希我贵岂不信

  韩昌黎登华山
李肇国史补载韩昌黎尝登华岳之巅顾视险绝恐不
可复下遂发狂痛哭因缒遗书为诀且讥好奇者之过
卷五 第 17a 页 WYG0856-0253c.png
华阴令百计取之乃能下宋沈颜为之说谓昌黎愤世
之趣荣贪位者若陟悬崖险不知止故身危而踣蹶不
知税驾之所世儒亦信从之余谓不然趣荣贪位孰有
过于昌黎者其登华巅而痛哭也诚有怖死之心乎及
读隐居诗话引昌黎赠张籍诗洛邑复休告华山穷绝
陉倚岩睨海浪引袖拂天星日驾此回辖金天所司刑
泉绅拖修白石剑攒高青磴藓澾拳跼梯飙飐伶俜悔
狂已咋舌垂诫仍钻铭则沈颜之妄说益较著矣
卷五 第 17b 页 WYG0856-0253d.png
  戴逵阮瞻
晋戴逵善鼓琴武陵王晞使人召之对使破琴曰戴安
道不为王门伶人阮瞻亦善鼓琴人闻其能多往求听
不问贵贱长幼皆为弹之神气冲和不知向人所在内
兄潘岳每令鼓琴终日达夜无忤色人皆知安道之高
抗而不知千里之以恬淡为高抗也
  边韶
汉边韶尝为老子碑铭谓孔子学礼于老子时年十
卷五 第 18a 页 WYG0856-0254a.png
有七岁按世家孔子年十七孟釐子病诫其子必师孔
子故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往学焉其次又云敬叔与孔
子适周见老子详史之所记皆非一年中事况孟釐子
卒在鲁昭公二十四年孔子盖年三十有五矣韶不详
究史家之旨以大圣人事昭著耳目者而亦误用之何
贵乎五经笥也且韶以老子与子西同传深诋班氏之
失至于与韩非同传何为置而不论韶即为五经笥是
亦未闻道者
卷五 第 18b 页 WYG0856-0254b.png
  孙叔敖
楚孙叔敖左传载为蔿敖又为蔿艾猎杜预称为叔敖
他书但云孙叔敖未知其名为饶也𨽻释录楚相孙叔
敖碑乃知名饶古之难博如此又云高梱改币乃敖革
故易俗之事乘马三年不别牝牡皆可以补左氏之阙
  寒食
寒食节荆楚岁时记云去冬至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
甚雨谓之寒食据历当是春月清明前二日或谓冬至
卷五 第 19a 页 WYG0856-0254c.png
至清明凡七气至寒食止百三日殊不知历家以馀分
演之也元微之连昌宫词有云初过寒食一百六特𠡠
宫中许然烛一百六又在清明前寒食后古人寒食之
节初无定时后人既合为一而又指为三月之三日恐
不可信民间值此节断火凡三日齐人呼为冷节又曰
熟食又曰禁烟又按桓谭新论太原郡民以隆冬禁烟
五日后汉周举传太原士民每冬中辄以介子推焚死
之故一月寒食莫敢举烟举为并州刺史以盛冬去火
卷五 第 19b 页 WYG0856-0254d.png
损残民命禁止之俗遂顿革则此节又在冬仲非春月
矣禁火三日或五日或一月其风俗之不同乎初学记
所载琴操注又谓介子推以五月五日焚死晋文公哀
之每值是日禁民间不得举火则寒食之说又非冬仲
是寒食之节其说有三也及考左传史记所纪介子推
事绝无焚死之文惟晋乘及汉刘向新序乃云子推隐
于介山文公求之不得遂以火焚其山子推坚不出因
以焚死余按晋乘文字大非春秋时口吻其为伪书无
卷五 第 20a 页 WYG0856-0255a.png
疑盖傅会刘向者不足据然亦未尝明言春月冬仲及
五月也先贤传邺中记皆因之余谓介子推事当以左
传史记为信焚死之说甚为谬妄晋文公好贤下士岂
有贤人不肯出遂以火焚之其说不攻自破则寒食禁
火自别有说非为子推断可识也余偶阅周礼司烜氏
仲春以木铎徇火禁于国中注云为季春将出火也今
寒食准节气是仲春之末清明是三月之初禁火当是
周制但司烜氏徇火禁乃出火非禁火岂欲出新火故
卷五 第 20b 页 WYG0856-0255b.png
亦禁旧火乎或云龙星木之位也春属东方心为大火
惧火盛故禁火是以寒食有龙忌之禁其说益明矣
  上墓设乌饭
寒食节上墓其制亦未见于古独郑正则祠享仪曰孔
子许望墓以时祭祀未尝明言以寒食节则四时皆可
上墓矣五代史帝纪云寒食野祭焚纸钱亦止言野祭
又未尝明言上墓唯唐开元敕上墓以寒食日同拜扫
礼此后世寒食上墓之所由起也梦华录乃云十月朔
卷五 第 21a 页 WYG0856-0255c.png
都城士庶皆出城飨墓又非以寒食也此则风俗之不
同耳余里中上墓皆以清明重阳二节独清明日上墓
必以乌饭其法先以青矾渍米捣枫树叶染之亦非无
谓零陵总记居人遇寒食节以杨桐叶细冬青染饭色
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道家谓之青精乾石䭀饭杨羲
与许远游书故服䭀不即此物陶隐居登真诀亦云太
祖真人有此法又法南天竹叶煮汁渍饭名曰黑饭故
杜甫云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郑畋诗圆明青䭀饭
卷五 第 21b 页 WYG0856-0255d.png
光润碧霞浆余里中乌饭即此法也第古人虽有此饭
非以上墓上墓设乌饭岂亦荐其时食之意乎
  生儿诗
苏东坡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
愿生儿愚且鲁无灾无难至公卿朱晦庵生其父松于
晬日亦作诗行年已合识头颅旧学屠龙意转疏有子
添丁助征戍肯令辛苦更冠儒二公皆一意也然士大
夫生子而遇此时作此诗亦世道之不幸乎
卷五 第 22a 页 WYG0856-0256a.png
  以行呼
朋友相呼以行数唐宋以来皆然其俗起于北齐张稷
为豫章王主簿与刘绘俱见礼接未尝呼名呼为刘四
张五前此未闻也第此等相呼虽雅亦近于狎黄山谷
尝避暑于李氏园亭题壁云荷舞竹风宜永日冰壶凉
簟不能回题诗未有惊人句会唤谪仙苏二来秦少游
见之言于坡公曰以先生为苏二大似相薄公亦改容
然坡公读山谷煎茶诗曰黄九怎得不穷足以相当矣
卷五 第 22b 页 WYG0856-0256b.png
  社稷
礼记曰共工氏之霸九州也有子后土能平九州故祀
以为社左传曰共工氏有子句龙能平水土故祀以为
社句龙即后土也厉山氏之子柱能植五榖故祀以为
稷是后土乃社之神柱乃稷之神矣至蔡邕独断则曰
周弃生而能植百榖稷乃百榖之长因以稷名其神此
说为是盖稷之神乃空名非实指弃与柱社之神亦空
名非实指后土也又有祖社之社冬官左祖右社风俗
卷五 第 23a 页 WYG0856-0256c.png
通曰共工氏有子脩好远游没而祀为社故出行者皆
祀之说文云祈清道神谓之社晋稽含社赋序有事于
远者吉凶偕名是共工氏有二子皆为社神矣又有社
日之社亦实无定神历代皆以国家所乘五行之运为
之亦无定日杜工部社日诗用伏日事姚令威丛话以
为误不知史记年表秦德公始年用伏日祠社伏与社
乃同日也至汉乃有春秋二社始与伏分耳
  二氏
卷五 第 23b 页 WYG0856-0256d.png
佛藏惟四十二章经其来甚古第未知果出于佛否维
摩经亦南北朝作如小乘诸品皆西僧为之道经独道
德南华列禦寇丹经黄庭阴符诸篇尚可观其馀皆伪
书也余尝欲取二氏书删之佛藏拟所存者不能十之
一道藏拟所存者不能百之一未审功力能及此否
  太监云奇
丞相胡惟庸之变首发其谋者赠司礼监太监云奇也
奇南海人时奇以内使守西华门去庸居第甚迩庸谋
卷五 第 24a 页 WYG0856-0257a.png
逆诡称所居井涌醴泉邀上幸而伏甲以待奇侦得之
走当跸道勒上马言状气郁舌鴃不能宣上恚甚左右
挝箠乱下奇臂折犹奋指逆臣第上悟登西皇城楼瞰
逆臣第中皆伏甲因亟发禁兵捕之而后召奇则气绝
矣诏赠奇内官监少监赐葬太平门北中山王墓之左
有司岁时致祭嘉靖中守备高隆王萱等复上其事
请于朝特赠司礼监太监加谕祭少司空何孟春为文
纪之墓及考国史则谓惟庸以他事多不轨故被戮不
卷五 第 24b 页 WYG0856-0257b.png
及醴泉出邀上临视事又以醴泉出为故里第石笋发
井涌数尺非丞相府也云奇发逆谋功甚大而史亦佚
其名何也
  女儿把子
今江南女儿未破瓜者额前发缚一把子即张子野词
垂螺近额晏小山词双螺未学同心结垂螺双螺即把
子也
  诸葛入蜀
卷五 第 25a 页 WYG0856-0257c.png
诸葛孔明弃荆州入蜀苏老泉甚诋其非世儒多是之
而不知其说本元魏崔浩之对毛修也详毛修之传
  疑冯宿代韩昌黎笔
韩昌黎文起八代之衰当时委未有能识之者其论佛
骨疏宰执疑其同幕冯宿代笔亦是怪事宿浙之东阳
人贞元中进士历刑工二部侍郎有格后𠡠三十卷行
于世弟定审宽皆进士俱以文名
  观日出入
卷五 第 25b 页 WYG0856-0257d.png
周穆王驾八骏欲西观日所入处秦始皇作石桥海上
欲东观日所出处英主好奇类如此
  东汉碑文
东汉文字碑碣之类多有不成文理者如咸阳令唐扶
颂云造立授堂四远童冠抠衣受业著录千人夫以讲
堂为授堂又四远童冠为句其下云五六六七训导若
神五六者用冠者五六人又六七者用童子六七人之
文也此何等语
卷五 第 26a 页 WYG0856-0258a.png
  篆体
篆书以清圆劲拔为上秦李斯真迹不可复睹唐李阳
冰乃斯之复出也自江南徐鼎臣铉始变而为肥已远
于古然犹不失古意至元赵子昂素爱鼎臣书所作大
小篆多类鼎臣由是学者翕然效之甚至彭亨浊俗如
腯豕然不知子昂天资高迈所书自过于人俗子辈尘
胞陋质欲逐其迹乃画虎不成反类狗耳
  兽名穷奇
卷五 第 26b 页 WYG0856-0258b.png
神异经后人伪书也汉东方朔诙谐好言奇怪故此经
托名朔耳且其文甚陋而野非朔之笔明甚第所载有
兽曰穷奇者言见忠信之人则啮而食之见奸邪之人
则擒禽兽而饲之此亦非苟作者岂有激而云然耶山
海经有云邽山有兽状如牛猬毛曰穷奇音如嗥狗是
食人郭璞注或云似虎一名神狗则实有此兽未知同

  绣襦传奇
卷五 第 27a 页 WYG0856-0258c.png
今俗演绣襦传奇郑元和杀骏马奉妓人李亚仙此乃
元翰林学士王元鼎与妓人顺时秀事也
  古装书法
今秘阁中所藏宋板诸书皆如今制乡会进呈试录谓
之蝴蝶装其糊经数百年不脱落不知其糊法何似偶
阅王古心笔录有老僧永光相遇古心问僧前代藏经
接缝如线日久不脱何也光云古法用楮树汁飞面白
芨末三物调和如糊以之粘纸永不脱落坚如胶漆宋
卷五 第 27b 页 WYG0856-0258d.png
世装书岂即此法耶
  秦始皇年岁
秦始皇十三岁嗣位岁在甲寅是年汉高祖始生始皇
元年为乙卯至二十六年庚辰乃自立为皇帝三十八
年辛卯始崩是在位三十七年而称皇帝止十二年也
  妇人不宜称姬
古者妇人不称名出嫁之后即以父母之姓为名如春
秋王姬齐姜宋子之类是也故姬者周之姓也如齐称
卷五 第 28a 页 WYG0856-0259a.png
姜宋称子耳后世字学不明以姬字为女人通称已误
汉有薄姬栗姬宪姬是又以姬为妾矣蔡京当国改公
主为帝姬更足掩口时公主乃赵姓既于姬字不合岂
以帝之女可为人之妾耶宋人精于考究而当时卒无
一人驳正者则为京之权所怵也
  五刑
古今考谓五刑唐虞以来有之未知上古起在何时汉
文帝始除肉刑刻颡截鼻刖足割势四者皆肉刑也余
卷五 第 28b 页 WYG0856-0259b.png
阅黄帝针经帝与岐伯论人不生须者有宦不生须之
语则黄帝时已有宦者是黄帝时即有宫刑也余意鸿
荒之世礼乐刑罚虽不能如后世之详悉第其大槩在
黄帝时皆已创立五刑其或起于黄帝乎但白虎通又
云五帝画象者其服象五刑也犯墨者幪巾犯劓者赭
其衣犯膑者以其墨幪其膑处而画之犯宫者履屝犯
大辟者布衣无领又按慎子云以画跪当墨草缨当劓
履屝当刖艾跸当宫是以尚书曰五刑有服故凡斩人
卷五 第 29a 页 WYG0856-0259c.png
体凿其衍形曰刑画衣冠异章服曰戮则黄帝时又似
五刑未设何以有宦者请再考之
  张德钊书石本孝经
昭德读书志所录石经皆有书人姓字独孝经云不知
所书何人余阅他书乃知孝经张德钊书也(德钊曾守/简州平泉)
(县令赐/绯鱼袋)
  生而有文在手
鲁公子季友生而有文在手曰友因以命之初疑其妄
卷五 第 29b 页 WYG0856-0259d.png
及阅唐元和姓纂尧之长子监明死而子生有文在手
曰刘故封于刘周平王少子生而有文在手曰武遂为
武氏又南氏姓源韵谱盘庚妃姜氏梦龙入怀孕十二
月而生手把南字长封荆州号南赤龙又鲜于氏血脉
谱子仲之子曰文生而有文在手左曰鱼右曰羊及长
封渔阳为燕附庸又阎氏唐表周昭王少子生而有文
在手曰阎康王封于阎城又薛氏血脉谱文王曹夫人
见赤龙交而孕十二月生子手把薛字因以为氏此皆
卷五 第 30a 页 WYG0856-0260a.png
谱牒家之言多不足信然季友之说世亦有之非妄也
  戒蜡
僧家言僧腊者犹言年岁也又言戒蜡者腊当作蜡余
偶阅一内典西方结夏时以蜡为人其轻重相同解夏
之后以蜡人为验轻重不差则为念定而无妄想否则
血气耗散必轻于蜡人故谓之曰戒蜡非年岁之腊也
  受财产
李药师受张仲坚家产张建封受裴尚书资财既居之
卷五 第 30b 页 WYG0856-0260b.png
而不辞入室之初婢仆有不用命者即鞭挞之英雄行
事大略相同
  玉牒
宋朝玉牒凡一朝大政事大号令大更革大拜罢皆载
焉仙源积庆乃牒中之一款耳详云庄四六所载进玉
牒表自首至尾皆世系与朝政相对今制玉牒乃止载
宗室世系不及朝政也
  火葬
卷五 第 31a 页 WYG0856-0260c.png
姑苏火葬虽屡经禁戒恬不为止盖其俗自古已然矣
元祐中范纯仁尝帅太原河东地狭民惜地不葬其亲
纯仁收无主烬骨别男女异穴以葬又檄诸郡仿此仍
自作记数百言曲折委致以规变薄俗而俗始稍变第
姑苏纯仁之乡也能变太原而不能变其乡何耶
  莼鲈
张季鹰见秋风起辄思莼鲈世皆知其有初服之想而
已余阅本草莼鲈同羹可以下气止呕岂季鹰在当时
卷五 第 31b 页 WYG0856-0260d.png
意气抑郁遇事呕逆故作此念耶
  牛头阿旁
古帝王多有云蛇身牛首者非真身如蛇首如牛也今
相家者常称人为鹤形虎形其人岂真如鹤如虎哉陶
弘景乃疑佛氏所述地狱中有牛头阿旁者为三皇五
帝何怪诞若是
  钜灵
钜灵之迹传载所纪多在蜀中水经所称钜灵谓河神
卷五 第 32a 页 WYG0856-0261a.png
汉武帝内传东都进一小人长七寸东方朔谓为钜灵
盖名同而神异也
  皇帝王
魏了翁谓皇帝王三者皆节惠易名之谥也人主生
称皇帝自秦政始汉高帝遂因其陋至今不改是生而
为谥也故三皇五帝三王皆后人所谥者第今之有天
下者不称为皇帝将何称耶安得此老复起而诘之
  梅竹宜瘠地
卷五 第 32b 页 WYG0856-0261b.png
梅与竹皆植物中有幽致者然梅以古为韵竹以坚为
材故肥壤植梅虽华茂而其韵常之以枝干不苍也肥
壤植竹虽森发而其材常脆以枝节易蠹也宋叶梦得
善种竹后遇王份秀才曰竹在肥地虽美不如瘠地之
竹或岩谷自生者其质坚实断之如金石以为椽常竹
十岁一易者此倍之梦得归而验之果信余于竹而悟
梅不宜肥壤又于梅与竹悟人间世之瘠者为药石而
肥者为疢疾也
卷五 第 33a 页 WYG0856-0261c.png
  药树监搜
元微之有诗曰松门待制应令远药树监搜可得知余
初不晓监搜之义又疑药树为有误及阅庞元英文昌
杂录亦为药树岂树有名药者耶抑或可为药之树也
若监搜则唐制百官入宫殿门必搜检而以监察御史
掌之其立位在药树之下至大和元年始诏停此制云
  佛书可疑
余尝疑今中国所行佛书盖经数译而后成因忆契丹
卷五 第 33b 页 WYG0856-0261d.png
初入中国者实名安巴坚时李琪撰赐契丹诏乃作阿
布机后有归自虏中云虏人实呼为安巴非阿布也身
毒国在汉时译作捐笃其后又译作乾笃复名之曰乾
竺今且为天竺矣译者但取语音相近不问字义云何
设有人持中国所行五千八百卷往彼土不知与当时
双树下语一一契合否
  汉闰之误
三岁一小闰五岁一大闰自唐虞已然若汉书表及史
卷五 第 34a 页 WYG0856-0262a.png
记汉未改秦历之前迄至高后文帝皆书闰九月盖秦
之历法不明凡应置闰者皆总而致之于岁末也其亦
据左传所云归馀于终而误用之者耶
  婟嫪
今世诨语宿娼客曰孤老世多不解其语余阅要雅游
婿曰婟嫪婟胡故切嫪力到切皆恋惜意因忆史记秦
始皇母后所幸曰嫪毐者正义云嫪躬到反毐酷改反
索隐云嫪姓毐名汉书注嫪氏出邯郸王邵云贾侍中
卷五 第 34b 页 WYG0856-0262b.png
说秦始皇母与嫪毐淫坐诛故世人骂淫曰嫪毐广韵
亦云毐者无行之称也则非名矣今之呼游婿为婟嫪
也其起于毐耶是嫪毐非姓名而索隐及汉书似误矣
  珠池
廉州珠池乃海之港也刘恂岭表录异记谓海边之中
有岛岛上有大池其底与海通岂恂之所见别有岛上
之池耶
  乌宝
卷五 第 35a 页 WYG0856-0262c.png
元高明有乌宝传曰宝素势利其富室势人每屈辄往
虽终身服役弗为厌若窭子贫氓即倾心愿见终不一
往尤不喜儒虽暂相往来亦终不能久留也余之不能
为乌宝主人也固宜
  石有生长
汉青衣尉赵孟麟羊窦道碑乃磨崖也洪适𨽻释谓此
碑崖石增长字体失真余颇疑之崖石岂有增长之理
或苔藓所蚀耳后遇李观察开芳为言晋江傅公夏器
卷五 第 35b 页 WYG0856-0262d.png
祖墓有一石笋初仅尺许岁渐生长至三尺馀公遂为
南宫第一人相墓者以此石笋为贵徵其族人妒忌夜
折之遂不复长故公位仅至员外郎乃知洪氏之言非
虚也
  子孙用祖宗乐
韩苑洛论乐谓祖宗之乐决不可奏于子孙之庙岂可
以子孙坐于上而呈祖宗之形容哉子孙有功德者宜
别为乐盖子孙之乐则可奏之祖宗之前以慰悦祖宗
卷五 第 36a 页 WYG0856-0263a.png
之心也此说亦近理第乐所以象成功子孙岂一一皆
有成功者功之未成而欲舍祖宗之乐未知有事于庙
时用乐乎不用乐乎安得苑洛复起而质之
  骨董
骨董二字乃方言初无定字东坡尝作骨董羹用此
二字朱晦庵语类乃作汨董今人作古董字其义不可晓
  拾青紫
世人皆知拾青紫如拾地芥为夏侯胜语而不知青紫
卷五 第 36b 页 WYG0856-0263b.png
二字何所本汉制丞相太尉金印紫绶御史大夫银印
青绶皆官阶之极崇者故云拾青紫谓紫绶青绶也颜
师古注以青紫为卿大夫之服余因详检史汉诸书汉
卿大夫未有服青紫者颜师古但据当时所见尔
  种竹
种竹者必以五六月虽烈日无害世言五月十三日为
竹醉日可移竹余居田间好种竹不必此日凡夏月雨
天皆可种也若杜少陵诗西窗竹影薄腊月更须栽又
卷五 第 37a 页 WYG0856-0263c.png
以冬而种竹石林避暑录所载尝依少陵诗于腊月种
竹卒无一生者岂地有不同耶
  持斋
宋文帝尝谓求那跋摩曰弟子常欲斋戒不杀迫以身
徇于世不获从志跋摩曰刑不失命役无劳民则风雨
顺时寒煖应节百榖滋荣桑麻菀茂如此持斋斋亦大
矣如此不杀德亦众矣宁在阙半日之餐全一禽之命
然后为斋耶噫今世之愚民无论已余尝见缙绅间有
卷五 第 37b 页 WYG0856-0263d.png
手不离念珠口不离南无断荤止酒持诵饭僧作大功
德然而贪杀甚于盗蹠者岂未闻跋摩之语耶
 
 
 
 
 
 疑耀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