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856-012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正杨卷四       明 陈耀文 撰
   苮席
梁崔祖思政事疏曰刘备取帐构铜铸钱以充国用魏
武遗女皇帐婢十人东阿王妇以绣衣赐死宋武帝节
俭过人张妃房帐碧纱蚊帱三齐苮席五盏盘桃花米
饭祖思所引二君事皆本史所不载者又苮席不知何
物字书亦无苮字
卷四 第 1b 页 WYG0856-0122b.png
 字书苮音仙草名似莞何云字书无其字
   答广信侯书        晋安王
仰承纵赏山中游心人外往而不返有会昔言牵物从
务无由独往仰此高踪寸心如结
 晋安梁简文未为太子时封也广信侯萧映也书见
 广弘明集
 此寘之晋明帝陆琬刘琨间盖见有晋字耳
   与东宫官书吊王规    司空王昶
卷四 第 2a 页 WYG0856-0123a.png
王威明风韵遒上神峰标映千里绝迹百尺无枝实俊
人也一尔过隙永归长夜金刀掩芒长淮绝涸(杜少陵/诗淮海)
(维扬一俊/人本此)
 梁书曰王规卒皇太子出临哭与湘东王令曰威明
 昨宵奄复殂化甚可痛伤其风韵(云云/)斯实俊民也
 (云云/)俱往之伤信非虚说
 此梁简文令也今曰司空王昶误昶见三国魏志何
 氏语林作昭明误 王元美尺牍因之亦误
卷四 第 2b 页 WYG0856-0123b.png
 书曰俊民用章
 国策武灵云俗僻而民易是吴越无俊民也
 此所引南史中节文避唐讳改民作人安得子美之
 诗为出此耶
 江淹杂体诗朱黻咸髦士长缨皆俊人则又前于简
 文矣
   滟滪歌(诗话/)
滟滪歌云滟滪大如襆瞿唐不可触金沙浮转多桂浦
卷四 第 3a 页 WYG0856-0123c.png
忌经过此舟人商估刺水行舟之歌乐府以为梁简文
所作非也蜀江有瞿唐之患桂江有桂浦之险故涉瞿
唐者则准滟襆涉桂浦者则准金沙今乐府桂浦作桂
楫非也
 此引通志而误者水经注云白帝山城水门之西江
 中有孤石名淫豫石江水东径广峡溪乃三峡之首
 也峡中有瞿塘黄龛二滩夏水回复沿溯所忌国史
 补曰蜀之三峡最号峻急四月五月尤险故行者歌
卷四 第 3b 页 WYG0856-0123d.png
 之
 此乐府所载不云简文作桂浦亦非作桂楫也
   集文选文士姓名
梁昭明太子统聚文士刘孝威庾肩吾徐防江伯操孔
敬通惠子悦徐陵王囿孔烁鲍至十人谓之高斋十学
士集文选今襄阳有文选楼池州有文选台未知何地
为的但十人姓名人多不知故特著之
 此统志所载已误今云特著之又误
卷四 第 4a 页 WYG0856-0124a.png
 庾肩吾初为晋安王国常侍王每徙镇肩吾常随府
 在雍州被命与刘孝威江伯摇申子悦徐摛孔铄等
 十人抄撰众籍号高斋学士(南史肩/吾传)
 襄阳有文选楼金城内刺史院有高斋昭明于此造
 文选(襄沔/记)隋炀帝自达江陵尝幸昭明文选楼车驾
 未至先命宫娥数千人升楼迎侍微风东来宫娥衣
 被风绰直泊肩项帝观之色荒愈炽(隋遗/录)
 徐摛初为晋安侍读简文置文德省学士摛子陵充
卷四 第 4b 页 WYG0856-0124b.png
 其选陵操惠烁字俱误统志文选阁云台亦误
   狐疑鼬预
梁黄门侍郎明少遐曰狐性多疑鼬性多预狐疑犹预
因此而传耳乃知犹即鼬也
 此语惟见酉阳杂俎辄以鼬为犹恐亦难据
 郭璞曰鼬似貂赤黄色大尾啖鼠江东呼为鼪尔雅
 曰犹如麂善登木此兽性多疑虑常居山中忽闻有
 声则恐人来害之每预上树久久度无后下须臾又
卷四 第 5a 页 WYG0856-0124c.png
 上如此非一故不决者称犹又说文陇西称犬子为
 犹俗谓犬子随人行每预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故
 言犹豫也 汉书作犹与
   孟婆
俗谓风曰孟婆蒋捷词云春雨如丝绣出花枝红袅怎
禁他孟婆合皂宋徽宗词云孟婆好些方便吹个船儿
倒转江南七月间有大风甚于舶䑲野人相传以为孟
婆发怒按北齐李騊駼聘陈问陆士秀江南有孟婆是
卷四 第 5b 页 WYG0856-0124d.png
何神也士秀曰山海经帝之女游于江中出入必以风
雨自随以帝女故曰孟婆犹郊祀志以地神为泰媪此
言虽鄙俚亦有自来矣
宋徽宗在北虏清明日诗曰茸母初生认禁烟(茸母草/名北地)
(寒食茸/母生)无家对景倍凄然帝城春色谁为主遥指乡关
涕泪连又戏作小词云孟婆孟婆你做些方便吹个船
儿倒转(孟婆宋汴京勾/栏语谓风也)茸母孟婆正是的对(邵桂子瓮/天解语别)
(尺会/录)
卷四 第 6a 页 WYG0856-0125a.png
 徽宗既内禅寻幸淮浙尝作小词名月上海棠末句
 云孟婆且与我做些方便隆祐保佑之功盖谶于此
 谚语谓风为孟婆非也段公路北户录云南方祀船
 神呼为孟姥孟公(云麓/谩抄)
 齐使李騊駼至江南问陆士秀曰江南有孟婆是何
 神也士秀曰山海经帝之二女游于江郭璞注天帝
 二女尊之为神由此言之则孟婆也以天女尊之为
 孟犹郊祀志以地神为泰媪也騊駼曰侨南之辨无
卷四 第 6b 页 WYG0856-0125b.png
 以加焉(谈薮见苏/州旧志)
 按此云尊之为神不云风雨自随也引之而迁就以
 證风误汉书媪神蕃釐陆云泰媪亦误
   二唐书
五代刘煦所修唐书因宋祁欧阳修重修唐书遂有新
旧唐书之名旧唐书人罕故不知其优劣余观姚崇十
事要说此其大关键而旧书所传问答俱备千年之下
犹如面语新书则剪截晦涩事既往文又不通良可慨
卷四 第 7a 页 WYG0856-0125c.png
也宋人徒欲誇当代以诬后世不知可尽诬乎今具载
二书之文于左(二书辞/多不书)
 新唐书姚宋传赞曰姚崇十事要说天子而后辅政
 顾不伟哉而旧史不传观开元初皆以施行信不诬
 已
 困学纪闻云崇十事见开元升平源通鉴不取
 通鉴考异云升平源人假吴兢所作故不取云
 今数书具在可得(云云/)
卷四 第 7b 页 WYG0856-0125d.png
刘履作选诗补注所见寡陋如储光羲诗格泽为君驾
格泽星名大人赋建格泽之长竿是也履乃云狮子名
曰白泽白与格相近白泽即格泽也此何异村学究之
欺小童耶甘氏星经彼不点目诸史天文亦当触手臆
说若此何以注为
 据此讥评刘氏自视前无古人矣如二唐书优劣之
 辨不知于前数书亦曾点目触手否耶(大人赋注格/泽气如炎火)
 (状起地上至天不云星也补注格泽说文师/子一名白泽疑即此也无白格相近二句)
卷四 第 8a 页 WYG0856-0126a.png
   石有赤心
唐语林武后时争献祥瑞洛滨居民有得石而剖之中
赤者献于后曰是石有赤心后欲赏之李日知曰此石
固有赤心其馀岂皆谋反耶唐英所引盖此事语林罕
传人亦鲜知此语所出诚可为史中笑柄耳
 旧唐书云有人于洛水中获白石数点赤诣阙辄进
 诸宰相诘之对云此石赤心所以来进李昭德叱之
 曰此石赤心洛水中馀石岂能尽反耶左右皆笑
卷四 第 8b 页 WYG0856-0126b.png
 新唐书同语林亦非异书也云日知误
   小司马索隐注误
司马迁既论商鞅刻薄少恩又读鞅开塞书谓与其行
事相类卒受恶名有以也索隐曰开谓刑严峻则政化
开塞谓布恩惠则政化塞今考其书司马承祯盖未尝
见之妄为之说耳开塞乃其第七篇谓道塞久矣今欲
开之必刑九而赏一刑用于将过则大邪不生赏施于
告奸则细过不失由是观之鞅之术无他独恃告讦而
卷四 第 9a 页 WYG0856-0126c.png
止耳故其治不告奸与降敌同罚告奸者与杀敌同赏
此秦俗所以日坏至于父子相夷而鞅自不能脱也太
史之言信不诬乎
 此全抄晁氏说耳索隐司马贞所著晁云正者避宋
 讳耳谓承祯误甚
 商君启塞篇云兴王有道而持之异理武王逆取而
 贵顺今世强国事兼并弱国务战守故万乘莫不战
 千乘莫不守此道之塞久矣而世主莫之能废也故
卷四 第 9b 页 WYG0856-0126d.png
 三代不四非明主莫有能听也今日愿启之故王者
 刑九而赏一削国赏九而刑一夫过有厚薄则刑有
 轻重善有小大则赏有多少此二者世之常用也故
 王者用刑(云云/)不失而国治矣
 说民篇云塞私道以穷其志启一门以致其欲使民
 必先其要然后致其所欲
 此商君书也晁氏开塞之说然耶
 淮南云商鞅之启塞张仪之纵横皆掇取之权一切
卷四 第 10a 页 WYG0856-0127a.png
 之术也注启之以利塞之以禁商鞅之术也
 盐铁曰商君明于开塞之术为秦致利成业
 索隐曰商君书(云云/)是司马撮其意以什之如淮南
 注意耳可云未见妄说耶
 按诸书开塞俱实字也乃云塞矣开之不类
 夫农者寡而游食者众故其国贫危虽有诗书乡一
 束家一员独无益于治也非所以反之术也(去/强)
 治法已定矣而好用六虱者亡六虱曰礼乐曰诗书
卷四 第 10b 页 WYG0856-0127b.png
 曰脩善曰孝弟曰诚信曰贞廉曰仁义曰非兵曰羞
 战十二者成群此谓六虱胜其政也(靳/令)
 商君焚书已见前卷此书乃其见诸行事者也
   刘绮庄诗
续南部烟花录有刘绮庄扬州送人诗云桂楫木兰舟
风行竹箭流故人从此去远望不胜愁落日低帆影归
风引棹讴思君折杨柳泪尽武昌楼绮庄不知何时人
详诗之声调必初唐也
卷四 第 11a 页 WYG0856-0127c.png
 绮庄大历时为昆山尉作昆山编(中吴/纪闻)
 绮庄善乐府尝守藩服与白敏中崔元式韦琮相知
 宣宗时人也(唐诗/纪事)绮庄集有上白敏中启
   桃花行
唐自贞观至景龙诗人之作尽是应制命题既同体制
复一其绮绘有馀而微乏韵度独苏颋东望望春春可
怜一篇迥出群英矣予又见中宗赏桃花应制凡十馀
人最后一小臣一绝云源水丛花无数开丹枝红萼间
卷四 第 11b 页 WYG0856-0127d.png
青梅从今结子三千岁预喜仙游复摘来此诗一出群
作皆废中宗令宫女唱之号桃花行惜不知作者名然
宋元近时选唐诗者将百家无有选此者未之见耶不
之识耶
 景龙文馆记云四年春上宴于桃花园群臣毕从学
 士李峤等各献桃花诗上令宫女歌之辞既清婉歌
 仍妙绝献诗者舞蹈称万岁上敕太常简二十篇入
 乐府号曰桃花行
卷四 第 12a 页 WYG0856-0128a.png
 文苑英华徐彦伯诗也何谓不知作者名耶
 又谓最后小臣及诸作皆废亦误
   剑门诗
予往年过剑门关绝壁上见有唐明皇诗云剑阁横空
峻銮舆出狩回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灌木萦旗转
仙云拂马来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是诗英华及诸
唐诗皆不载故记于此
 此诗品汇本集等多载横空峻一本作盘空度今云
卷四 第 12b 页 WYG0856-0128b.png
 诸唐诗皆不载何耶
 唐诗纪事云帝幸蜀西至剑门题诗曰剑阁横云峻
 (云云/)至德二年普安郡守贾深勒石(出开天/传信记)
   苦水变甘泉
李锡之芦城令变苦泉为甘泉凡水之性味色香出没
显伏皆地脉之异有所产欤
 白集锡为虞城令非芦也
   裋褐
卷四 第 13a 页 WYG0856-0128c.png
杜少陵冬日怀李白诗裋褐风霜入惟宋元本仍作裋
今本皆作短褐裋音竖二字见列子(丹铅/录)
 杜诗注引汉书贡禹裋褐不完兹云宋元本岂今所
 传皆古本耶
 列力命篇衣则裋褐食则粢粝注楚人谓袍为裋有
 作短褐者误公今本之说岂假此以愚众耶
   李白
李白生于彰明县之青莲乡其诗云青莲居士谪仙人
卷四 第 13b 页 WYG0856-0128d.png
是也读书于康山康山亦在彰明杜工部寄李太白诗
所谓康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是也晏元献公类要引
此诗今人不知乃改康为匡庐山且太白在庐山亦是
寓居何得言归来乎(谭/苑)彰明唐之昌明
刘全白太白墓碣云太白广汉人盖唐世彰明属广汉
郡故独举郡为称耳(上/)
 唐诗纪事东蜀杨天惠彰明逸事云太白本邑人微
 时募县小吏弃去隐居戴天大匡山依潼江赵蕤为
卷四 第 14a 页 WYG0856-0129a.png
 纵横学益州刺史苏颋见而异之
 此盖公之先著鞭者庐山疏辨其浅伪按太白寄赵
 蕤诗故人不可见非与师语与裴长史书苏公出为
 益州长史白于路中投刺非刺史也
 旧唐志汉州属广汉郡隋并入蜀郡唐因之昌明属
 绵州不属广汉(通典/同)
 东林夜怀诗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注梵/宫)答从侄
 中孚序云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乎中孚禅
卷四 第 14b 页 WYG0856-0129b.png
 子及青莲居士李白也
 容斋二笔云杜赠李诗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说
 者以为即庐山也吴曾能改斋漫录内辨误一卷引
 杜田杜诗补遗云范传正李白新墓碑云白本宗室
 子厥先避仇客蜀居蜀之彰明太白生焉彰明绵州
 之属邑有大小康山白读书于大康山有读书堂见
 存其宅在清广乡后废为僧房称陇西院盖以太白
 得名院有太白像吴君以是證杜句知康山在蜀非
卷四 第 15a 页 WYG0856-0129c.png
 庐山也予按当涂所刋李集首载范碑凡千五百馀
 字但云自国朝以来编于属籍神龙初自碎叶还广
 汉因侨为郡人初无补遗所纪七十馀言岂非好事
 者伪为此书如开元遗事之类以附会杜老之诗耶
 欧阳忞舆地广记云彰明有李白碑白生于此县盖
 亦传说之误当以范碑为正
 谢颢广福观碑云威烈王以安车迓匡续续仙去惟
 庐存因命其山为靖庐山邦人以先生姓呼匡山又
卷四 第 15b 页 WYG0856-0129d.png
 曰匡阜
 图经云庐山五老峰下有李太白书堂太白云予行
 天下所游览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
 天下之壮观也遂卜筑焉它日将归中原犹恋恋不
 忍去指山而矢之曰期君再会不敢寒盟丹崖翠壑
 尚其鉴之
 庐山疏太白书堂在青玉峡西一里所
 登五老峰诗云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卷四 第 16a 页 WYG0856-0130a.png
 望瀑布诗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赠王判官诗云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题云时余
 隐居庐山之屏风叠
 观此匡山为匡庐无疑可补容斋之说
   李白家世
李太白上裴长史书自叙云白家本金陵世为古姓遭
沮渠蒙逊之难奔流寓家少长江汉见乡人相如大誇
云梦之事云楚有七泽遂来观焉又与逸人东岩子隐
卷四 第 16b 页 WYG0856-0130b.png
于岷山之阳巢居数年不迹城市广汉太守闻而异之
因举二人有道并不起按此则唐书谓白为陇西人唐
之宗室谬也唐之先岂有金陵之籍哉少长江汉蜀之
彰明以相如为乡人隐居在岷山举有道于广汉为蜀
人无疑(谭/苑)
 上裴书白家世金陵(云云/)奔流咸秦因官寓家
 按此原有咸秦字今止云奔流寓家盖迁就已说谓
 非陇西也故知掩耳盗钟吕氏非为虚说
卷四 第 17a 页 WYG0856-0130c.png
 又与韩荆州书白陇西布衣流落江汉赠张镐诗本
 家陇西人作赋凌相如
 范传正志白凉武昭王九世孙昭王陇西人(云云/)
 唐书因之公引志中语谓附见白集古本此以唐书
 为谬何哉且公以相如为乡人似也乃云少长江汉
 蜀之彰明江汉尽彰明地耶
 又送从弟耑游庐山云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
 心慕之及长南游云梦酒隐安陆今观地图云梦在
卷四 第 17b 页 WYG0856-0130d.png
 蜀东偏白果蜀人不得云南游也
   东山李白
杜子美诗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东山李白好流俗本
妄改作山东李白按乐史序李白集云白客游天下以
声妓自随效谢安风流自号东山时人遂以东山李白
称之子美诗句正因其自号而称之耳流俗不知而妄
改近世作大明一统志遂以李白入山东人物类而引
杜诗为證近于郢书燕说矣噫寡陋一至此哉
卷四 第 18a 页 WYG0856-0131a.png
 旧唐书元稹杜甫墓志云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
 取称时人谓之李杜
 南部新书白山东人父为任城尉因家焉少与鲁中
 诸生隐徂徕山号竹林六逸天宝初游会稽与吴筠
 隐剡中(旧唐/同)筠徵赴阙荐之于朝与筠俱待诏翰林
 俗称蜀人非也今任城令厅石记白之词也见存焉
 按元刘去太白不远或当不误
 统志济南流寓白蜀人唐宗室客游任城不引杜诗
卷四 第 18b 页 WYG0856-0131b.png
 也燕说寡陋之诮岂又别出阁本耶
 乐史序本集具载并无慕谢安风流自号东山之事
 传正新碑杜田既欺人于前代乐史集序吾子复作
 伪于今时故知心劳日拙实繁有徒矣
   吴元济将败之兆(秇林/伐山)
裴度征淮西掘得一碑上有谣云井底一竿竹竹色深
绿绿鸡未肥酒未熟阵车儿郎且须缩有识之者曰鸡
未肥肥去月乃己字酒未熟乃酉字后果以己酉日擒
卷四 第 19a 页 WYG0856-0131c.png
吴元济宋人四六有学惭鼠狱智乏鸡碑下句正用此
事鼠狱张汤传
 晋书云戴逵总角时以鸡卵汁溲白瓦作郑玄碑又
 自为文而自镌之词丽器妙
 宣室志云元和十三年裴度击吴元济封人浚城濠
 有得一石者上有雕出文字为铭曰(云云/)有一卒辨
 之度擢为裨将
 此止云石不云碑曰铭不曰谣也
卷四 第 19b 页 WYG0856-0131d.png
 所引二句唐丁用晦芝田录序语也亦非宋人四六
   纲目减字(卮/言)
司马温公资治通鉴云补阙乔知之有婢名碧玉美色
善歌舞知之为之不昏昏与婚古字通用盖言知之惑
溺此婢不娶正室也纲目去一字而云知之为之昏盖
误以婚姻为昏惑之昏也字义不明文理不通纲目似
此类极多盖朱子门人赵师渊奉师命所编朱子固无
与也师渊史学既非所长而古文又未经心其疏舛固
卷四 第 20a 页 WYG0856-0132a.png
宜今人以为出于朱子合于春秋殆魏子牟所谓承馀
窍之鄙夫诚可笑也
 纲目云知之有美妾曰碧玉武承嗣夺之知之作绿
 珠怨诗以寄之碧玉赴井死承嗣得之于裙带大怒
 讽酷吏罗告族诛之
 通鉴云知之为不昏纲目去四句云昏惑之昏误
   李泌
李肇诬李泌定麻姑送酒朱子纲目亦不取麻姑送酒
卷四 第 20b 页 WYG0856-0132b.png
事李泌匡复之功亦大矣此小过似可恕也况温公通
鉴元以此事入考异传疑纲目乃升为正文君子与人
为善之意何在乎或门人妄笔非朱子本意
 纲目泌有谋略而好神仙诡诞故为世所轻与通鉴
 同考异固有之纲目未始升为正文也
   大颠
韩文公与大颠书前人论之详矣苏东坡则力言其为
伪朱晦庵则力辨以为真未有折其衷者予观黄东发
卷四 第 21a 页 WYG0856-0132c.png
之说有云韩与大颠书东坡谓妄撰而晦翁载其全书
以为真愚平生读其书真见其与韩文同苏公学佛犹
辨其为伪而先生辟佛反指以为真所不可晓况据韩
文韩公止因祭神至海上曾与大颠语今请之者四书
又亟以道为望安有平日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而
一旦求之亟如此使其既与习熟而少变其说尚近人
情今未之曾见而先欲闻其道尤不可晓也愚按东发
朱子之徒而其说如此天下之公言也又有一證人未
卷四 第 21b 页 WYG0856-0132d.png
之引李汉编韩文序谓收拾遗文无有失坠总其目七
百篇今内集是也外集皆非公作而此书正在外集其
为妄撰尤灼然矣或曰晦翁必欲以大颠书为韩之真
何也予曰此殆难言也可以意喻昔欧阳公不以始倡
古文许尹师鲁评者谓如善奕者常留一著欧公之于
尹师鲁留一著也然则朱子之于韩公亦犹欧阳之于
师鲁乎不然朱子岂不知大颠书词非韩公之笔东坡
之言为可信又岂不知外集非韩公文李汉之序可据
卷四 第 22a 页 WYG0856-0133a.png

朱子语录谓与大颠书乃昌黎平生死案呜呼晦翁之
言抑何其秋霜烈日耶愚考韩与大颠书刻石于灵山
禅院乃僧徒妄撰假韩公重名以尊其道亦犹怀素假
李白歌称其草书独步也怀素草书歌人皆信其非白
作而独以大颠书为出于韩何哉李白作歌赠怀素不
足以损白之名而韩公以道自任一与颠书则所损多
矣世人多不成人之美虽心知其非乃乘瑕蹈隙而挤
卷四 第 22b 页 WYG0856-0133b.png
之卓哉李汉之先见乎序公之文无有失坠总其目以
七百正虑后人羼入阑增以诬韩公也以此證之则死
案犹可翻也呜呼至公无我之心自圣人以下皆不能
矣古人谓公论百年而定若此者虽千年犹不定也
 韩郁外集疑误注云潮州灵山寺所刻末云吏部侍
 郎潮州刺史者非也退之自刑部侍郎贬潮晚乃由
 兵部为吏部流俗但称韩吏部耳又潮本韩集不见
 有此书使灵山旧有此刻集时何不编入可见此书
卷四 第 23a 页 WYG0856-0133c.png
 之妄也
 陈氏曰晦庵韩文外集皆如旧本独用方本益大颠
 三书决以为韩笔无疑方氏未足责晦翁识高一世
 而其所定者乃尔殆不可解
 前人俱已辨明不能尽书姑寘勿论可也
   唐诗葳蕤
唐诗春楼不闭葳蕤锁又望见葳蕤举翠华葳蕤旗名
卤簿中有之孙氏瑞应图云葳蕤瑞草王者礼备至则
卷四 第 23b 页 WYG0856-0133d.png
生今之字书例解为草木之状未得其原也
录异记葳蕤锁金缕屈伸在人 顾况诗春楼不闭葳
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秇/)
 子虚赋错翡翠之葳蕤注羽饰貌封禅书纷纶葳蕤
 胡广曰葳蕤委顿也张楫曰乱貌南都赋望翠华兮
 葳蕤建太常兮裶裶注葳蕤翠华貌
 录异记杜光庭所著无葳蕤锁事
 录异传云建安中刘照为河间太守妇亡埋棺于府
卷四 第 24a 页 WYG0856-0134a.png
 园中遭黄巾贼照委郡走后太守至梦见一妇人往
 就之后又遗一双锁太守不能名妇曰此葳蕤锁也
 以金镂相屈伸在人实宝物吾方当去故以相别慎
 勿告人后二十日照遣儿迎丧守乃悟(云云/)儿见锁
 悲痛不能自胜
 此诗韩翊作非顾况也
 魏文帝沧海赋振绿叶以葳蕤
 何晏景福殿赋流羽毛之葳蕤
卷四 第 24b 页 WYG0856-0134b.png
 古乐府乌夜啼云欢下葳蕤籥交侬那得住
 刘孝标与举法师书葳蕤秋竹照曜春松
 文心雕龙纬候稠叠钩谶葳蕤
 郑禺津阳门诗迎娘歌喉玉䆗窱蛮儿舞带金葳蕤
 先引则谓之旗后引则谓之锁若引此必当谓之籥
 带与竹矣
   石尤风
郎士元留卢秦卿诗云知有前期在难分此夜中无将
卷四 第 25a 页 WYG0856-0134c.png
故人酒不及石尤风打头逆风也行舟遇之则不行此
诗意谓行舟遇逆风则住故人置酒而以前期为辞是
故人酒不及石尤风矣语意甚工近日吴中刻唐诗不
解石尤风为何语遂改作古淳风可笑又可恨也
 古乐府宋武帝丁督护歌云愿作石尤风四面断行
 旅似非打头风也
   瑟瑟
白乐天琵琶行枫叶荻花秋瑟瑟此句绝妙枫叶红荻
卷四 第 25b 页 WYG0856-0134d.png
花白映秋色碧也瑟瑟珍宝名其色碧故以瑟瑟影指
碧字读者草草不知其解也今以问人辄答曰瑟瑟者
萧瑟也此解非是何以證之乐天又有暮江曲云一道
残阳照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此瑟瑟岂萧瑟哉正言
残阳照江半红半碧耳乐天有灵必惊予为千载知音

 刘桢赠徐干诗曰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水经云汉水东径岚谷北口嶂远溪深涧峡近吹气
卷四 第 26a 页 WYG0856-0135a.png
 潇潇以瑟瑟风飕飕而飗飗故川谷擅其目矣此瑟
 瑟岂珍宝也耶
   靺鞨
靺鞨国名古肃慎地也其地产宝石大如巨栗中国谓
之靺鞨文与可朱樱歌云金衣珍禽弄深樾禁籞朱樱
班若缬上幸离宫促荐新藤篮宝笼貂珰发凝霞作丸
珠尚软油露成津蜜初割君王午坐鼓猗兰翡翠一盘
红靺鞨葛鲁卿西江月词云靺鞨斜红带柳琉璃涨绿
卷四 第 26b 页 WYG0856-0135b.png
平桥人间花月见新妖不数江南苏小恨寄飞花𥰡𥰡
情随绿水迢迢鲤鱼风送木兰桡回棹荒鸡报晓二公
诗词皆用靺鞨事人罕知者故详疏之
 唐代宗时楚州尼真如李氏者得天宝曰红靺鞨大
 如巨栗赤烂若朱樱见楚州刺史郑辂记
 唐书外国传靺鞨附勿吉国下亦不云出宝也
 瀛涯胜览云靺鞨国西瓜一枚用二人举之今红子
 西瓜可云靺鞨乎
卷四 第 27a 页 WYG0856-0135c.png
   六赤打叶子
李洞集有赠龙州李郎中先梦六赤后因打叶子因以
诗上其诗云红蜡香烟扑画楹梅花落尽庾楼清光辉
圆魄衔山冷彩镂方牙著腕轻宝帖牵来狮子镇金盆
引出凤凰倾徵黄喜兆庄周梦六赤重新掷印成六赤
者古之琼畟今之骰子也叶子如今之纸牌酒令郑氏
书目有南唐李后主妃周氏编金叶子格此戏今少传
 咸定录云唐李合为贺州刺史与妓人叶茂莲江行
卷四 第 27b 页 WYG0856-0135d.png
 因撰骰子选谓之叶子咸通以来天下尚之不知正
 应本朝年祚正体书叶字乃二十世木子自武德至
 天祐恰二十世
 归田录云叶子格者自唐中世以后有之说者云因
 人有性叶号叶子青者撰此格因以为名此说非也
 唐人藏书皆作卷轴其后有叶子其制似今策子凡
 文字有备检用者卷轴难数卷舒故以叶子写之如
 吴彩鸾唐韵李合彩选之类是也骰子格本备检用
卷四 第 28a 页 WYG0856-0136a.png
 故亦以叶子写之因以为名耳唐世士人宴聚盛行
 叶子格五代宋初犹然后渐废不传今其格世或有
 之而人无知者昔杨大年好之仲简大年门下客也
 故亦能之余少时亦有此格后失其本今绝无知者
 房千里骰子选格序云开成三年春予自海上北徙
 舟行次洞庭之阳有风甚急系船野浦下三日遇二
 三子号进士者以穴骼双双为戏更投局上以数多
 少为进身职官之差数丰贵而约贱卒局有为尉掾
卷四 第 28b 页 WYG0856-0136b.png
 而上者有贵为相臣将臣者有连得美名而后不振
 者有始甚微而歘升于上位者大凡得失不系贤不
 肖但卜其偶不偶耳
   王起
阴符经云禽之制在气王起云玄龟食蟒飞鼠断猿狼
虱啮鹤青要食虎皆以小制大言在气不在形也王起
唐贞观时人博学有声太宗尝撰字试之起曰臣于世
间字所不识者惟八骏图中数字耳
卷四 第 29a 页 WYG0856-0136c.png
 云溪友议云李筌注黄帝阴符经至禽兽之制在气
 经年懵然不解忽梦乌衣人教之所谓玄龟(云云/)
 小服大皆得乌衣之旨 又云王仆射起武宗召至
 殿陛曰朕近见二字一□一莫能详也特询于卿
 对曰臣于三教经典窃尝遍览向者二字群书未见
 未审天颜何文而得周穆王传有□二字经昔儒
 宗但言古马名不敢分为飞兔騕袅于今靡有详之
 者也上笑曰知卿夙学儒宗朝偶为此二字相试非
卷四 第 29b 页 WYG0856-0136d.png
 于经传而得之遂赐金䌽等
 以李筌为王起武宗为贞观俱误
   五代史
欧阳氏五代史誉之太过其实至云胜于史记此宋人
自尊其本朝人物之言要其实未也史记自左氏而下
未有其比其所为独冠诸史非特太史公父子笔力亦
由其书会辑左氏国语战国策世本及汉代司马相如
东方朔辈诸名人文章以为桢干也五代史所载有是
卷四 第 30a 页 WYG0856-0137a.png
文章乎况其笔力亦萎靡不振不足为司马迁家奴而
云胜之非欺天罔人而何
 罔人可尔乃云欺天岂天亦读书耶
 子瞻问欧阳公曰五代史可传后也乎公曰脩于此
 窃有善善恶恶之志苏公曰韩通无传恶得为善善
 恶恶公默然(野客丛书/)
 他如介甫呜呼之诮二等文字之讥在宋固自有后
 言矣独举一隅讵为定论耶(嘉祐中进士吴镇为/五代史纂误刋行之)
卷四 第 30b 页 WYG0856-0137b.png
   吕蒙正
吕蒙正父龟图多内宠与其母刘氏不协并蒙正出之
颇沦踬窘乏刘誓不嫁及蒙正登仕乃迎二亲同堂异
室奉养之近世传奇饐瓜亭亦缘此附会也
 邵氏闻见录云吕蒙正微时于洛阳之龙门利涉院
 土室中与温仲舒读一日行伊水上见卖瓜者意欲
 得之无钱可买其人偶遗一枚于地公怅然取食之
 后作相买园洛城东南下临伊水起亭以饐瓜名焉
卷四 第 31a 页 WYG0856-0137c.png
 不忘贫贱之意也
   鹌鹑狱
范伯禄曰牵牛以蹊田而夺之牛此王安石鹌鹑狱也
谓相牵引以入
 宋史仁宗嘉祐四年王安石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
 有少年得斗鹑其侪求之不与恃与之昵辄持去少
 年追杀之开封当此人死安石驳之曰不与白持去
 是盗也追而杀之是捕盗也遂劾府司失狱事下审
卷四 第 31b 页 WYG0856-0137d.png
 刑大理皆以府断为是诏放安石罪安石不谢御史
 举奏之帝亦不问
 此事正与蹊田夺牛事类何谓牵引以入耶
   雪窖冰天
叹马角之不生魂消雪窖攀龙髯而莫逮泪雨冰天洪
皓祭徽宗文
 宋史朱弁在金奏送徽宗大行之文也王伦归自金
 以文为献帝感泣官其亲属曰洪皓误
卷四 第 32a 页 WYG0856-0138a.png
 容斋随笔有皓在冷山荐徽宗功德疏(云云/)文多不
 载
   龙钟
龙钟竹名年老曰龙钟言如竹之枝叶摇曳而不能自
禁持也
 南越志云罗浮山第三十一领半是巨竹皆七八围
 长一二丈叶若芭蕉谓之龙钟竹
 魏杜弼为侯景檄梁文委慈母如脱屣弃宠弟如遗
卷四 第 32b 页 WYG0856-0138b.png
 芥龙钟稚子痛哭成行
 周王裒与周弘正书云援笔揽纸龙钟横集
 裴度云见我龙钟故相戏耳微时在天津桥言也(剧/谈)
 (录/)元载游秦别妻诗年来谁不厌龙钟(杜阳/编)
 昌黎诗白首誇龙钟董彦远注潦倒意
 胡曾谢赐钱启自叹龙钟谁识牛铎
   大范小范
范仲淹镇延安夏人相戒曰小范老子胸中有数万甲
卷四 第 33a 页 WYG0856-0138c.png
兵不比大范老子也注大范名雍仲淹之父传之至今
无人知其误者按范仲淹作范雍墓志云公讳雍字伯
淳蜀人也为龙图待制振武军节度使镇延安卒谥忠
献又观富郑公作范文正公墓志云仲淹父名墉为钱
俶掌书记仲淹二岁而孤随妣陈氏再适朱氏则雍岂
仲淹之父乎相传不考之误至此世系且不明则史之
善恶是非颠倒多矣
 张唐英范公传元昊叛公兼领延安军贼闻之第戒
卷四 第 33b 页 WYG0856-0138d.png
 曰无以延州为念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
 不比大范老子可欺戎人呼知州为老子大范谓范
 雍也
 宋史不载此事亦无注续通鉴节要注云小范即仲
 淹大范指雍也本自明白乃以注谓大范名雍仲淹
 之父极诋史家之误何耶
 仲淹范雍志云雍其先太原人曾祖其后唐初为校
 书郎从孟知祥入蜀为相祖某仕蜀为刑部侍郎入
卷四 第 34a 页 WYG0856-0139a.png
 宋后葬河南遂为河南人(宋史雍家世太原/曾祖仁恕祖从龟)
 又云庆历六年礼部尚书知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司
 范公薨葬于洛阳某里附先茔也(云镇延/安卒误)
 此不言太原河南止云蜀人岂李白彰明意耶
 富弼仲淹志云淹父墉妣陈氏谢氏
 范年谱公二岁而孤夫人谢氏再适长山朱氏
 家录云幼随母适朱氏名说二十三岁询知为范氏
 子感泣去之南都谢夫人亟使人追之既及公语之
卷四 第 34b 页 WYG0856-0139b.png
 故期十年登第来迎亲
 褒贤碑云妣谢氏为吴国夫人
 此止云陈不及谢正母何耶
   宋统似晋
世云三代而下天下一统者汉唐宋而已余谓汉唐可
称一统宋仅与晋比耳不得并汉唐也当时有人问邵
尧夫国祚不答架上取晋纪示之徽钦之事正符怀悯是
宋之拟晋邵子固有说矣
卷四 第 35a 页 WYG0856-0139c.png
 邵康节至京师士人多谒之请问休咎有一人独问
 国家运数先生甚喜称叹再三谓之曰予某日归子
 可与某处相候至期其人往候先生缄封文字一卷
 授之曰勿即观俟至家发之视毕焚却一人奉教归
 而发视则五代史晋出帝纪也(曾三异/因话录)
 徽钦事与石晋出帝正符谓为怀悯邵子意耶
   天窥象纬逼
杜工部龙门奉先寺诗天窥象纬逼或作天阅殊为牵
卷四 第 35b 页 WYG0856-0139d.png
强章表臣诗话据旧本作天窥引史记以管窥天之语
其见卓矣余又按文选潘岳秋兴赋窥天文之秘奥注
引陆贾新语楚王作乾溪之台窥天文杜子美熟精文
选者也其用天窥字正本此况天文即象纬也不但用
其字亦用其义矣子美复生必以余为知言也
 窥天文之秘奥闲居赋语亦非秋兴赋也张表臣珊
 瑚钩诗话云杜游龙门奉先寺云天关象纬逼云卧
 衣裳冷予曰星河垂地空翠湿衣非如所引(云云/)
卷四 第 36a 页 WYG0856-0140a.png
 西清诗话云杜宿龙门诗天阙字荆公云当作阅然
 韦述东都记龙门号双阙以与大内对峙若天阙焉
 此宿龙门诗也用阙字何疑
 庚溪诗话云韦述(云云/)后人谓其属对不切改为天
 关王介甫改为天阅蔡兴宗又谓世传古本作天窥
 用庄子以管窥天为證皆臆说也且天阙(云云/)冷此
 寺中即事耳以彼天阙之高则势逼象纬以我云卧
 之幽则冷侵衣裳语自浑成
卷四 第 36b 页 WYG0856-0140b.png
 道山清话云杜诗天阙荆公改为阅黄鲁直对众极
 言其是刘贡父曰直是怕他
   文狸
楚辞九歌乘赤豹兮载文狸王逸注云神狸而不言其
状按山海经亶爰之山有兽焉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
类自为牡牝余在大理尝见之其状如狸其文如豹土
人名曰香髦疑即此物也星家衍心星为狐二十八宿
真形图心星有牡牝两体其王逸所谓神狸之说乎
卷四 第 37a 页 WYG0856-0140c.png
 九歌注王逸无神狸字
 前既引类后又引心星为狐一物而能兼三信神狸
 哉
 宋史崔鶠传云传曰谓狐为狸非但不知狐又不知
 狸其是之谓乎
   孟浪之言
孟字当音梦分韵当与梦同而今乃与漾同韵非也余
前录已引淮南子正月之孟阳气始动为證以辨其非
卷四 第 37b 页 WYG0856-0140d.png
近观庄子孟浪之言古本作𥁃字从亡从皿音莫浪切
则孟与𥁃本二字不可混为一也𥁃浪之𥁃当在漾部
而孟仲之孟自在送韵何疑焉
 庄子齐物云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
 行也注孟如字或武葬反向云孟浪音漫澜无所取
 舍之谓今云古本作𥁃字岂庄手书耶
 说文𥁃血也从血亡声左传士刲羊亦无𥁃也在阳
 韵音荒玉篇韵会并无仄音孟出敬韵谓与梦同当
卷四 第 38a 页 WYG0856-0141a.png
 在送韵与漾韵俱误
   轶与辙同
古字轶与辙同庄子夫子奔轶绝尘而回瞠乎其后今
谬读轶作逸遂失其义战国策主者循轶之途注轶辙
同车迹也
 庄子田子方篇云奔逸绝尘无轶字
 国策聂政姊嫈曰轶奔育高成荆注车相过也
 史记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索隐曰散轶也
卷四 第 38b 页 WYG0856-0141b.png
 字书曰轶侵也突也跳也安得为辙字乎
   貌字音墨
庄子人貌而天史记郭解赞人貌荣名唐杨妃传命工
貌妃于别殿皆作入声读杜诗画工如山貌不同又曾
貌先帝照夜白又屡貌寻常行路人梅圣俞诗妙娥貌
玉轻邯郸自注音墨
 田子方篇注云虽貌与人同而独任自然史游侠传
 云谚云人貌荣名岂有既乎徐广云人以颜状为貌
卷四 第 39a 页 WYG0856-0141c.png
 者则貌有衰落矣惟用荣名为饰表则称誉无极也
 二书俱无入音
   阳沟
荀子入其央渎注中渎也今人家出水沟则如今称出
水窦曰央沟亦有本也太平御览引庄子逸篇羊沟之
鸡称羊沟不知何解俗作阳沟云对阴沟之称但未见
所出耳
 庄子注羊沟斗鸡处(中华古今注羊喜抵触垣/墙为沟以隔之故曰羊沟)
卷四 第 39b 页 WYG0856-0141d.png
 郭璞尔雅注阳沟巨鶤古之名鸡
   须臾
仪礼聘礼速宾辞曰寡君有不腆之酒请吾子与寡君
须臾焉注须臾言不敢久古者乐不踰辰燕不移漏故
少顷之间皆称须臾须待也左传寡君须矣是也臾字
从申从乙乙屈也如今人请客云恭俟屈降之义今之
所云俟屈古之所云须臾也解字必宜如此方畅本原
 本注自明后之(云云/)请自解之
卷四 第 40a 页 WYG0856-0142a.png
   帆帆
曹真有马号惊帆言驰骤如风帆也俗遂制帆字音义
与帆同然亦赘矣
 帆字见说文马部徐铉等曰舟船之帆本用此帆字
 今别作帆此云俗制岂叔重在曹真后耶
 又博雅帆帆走也韩文祥飙送帆更赘哉
   腭字从节
文选笛赋不占成节腭注腭直也从邑者乃地名也非
卷四 第 40b 页 WYG0856-0142b.png
此所施也据此则节腭连绵字皆从节而今刻本皆误
从阝
 今选注无从邑下三句岂所引古本耶
   款冬花
款冬花即尔雅所称莬奚颗冻者紫赤华生水中十二
月雪中出花郭缘生述征记云落水至冬凝厉则款冬
茂悦曾冰之中傅咸款冬赋序曰余曾逐禽登于此山
于时仲冬冰凌盈谷积雪被崖观见款冬晔然始敷佛
卷四 第 41a 页 WYG0856-0142c.png
经云朱炎铄石不靡萧邱之木凝冰惨慄不彫款冬之
花乃知唐诗僧房逢著款冬花正十二街头春雪是也
诗人之兴于时物如此
 抱朴子广譬篇云凝冰惨慄而不能彫款冬之花朱
 飙铄石而不能靡萧邱之木
 此云佛经是何卷中语盖知辨正耳
   卢睪
吴起云夏桀之国卢睪在其北伊洛出其南注云卢睪
卷四 第 41b 页 WYG0856-0142d.png
地缺慎按北方谓水黑曰卢睪即古皋字卢睪即卢沟
也沟与皋音相近桀都安邑卢沟正在其北卢睪卢龙
皆北方水名又湛卢剑名言湛然如水黑也卢橘亦以
黑色名之可以互證
 史记起传左河济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
 通鉴纲目并因之则国策所谓卢睪者或其异名或
 是字讹耳若云卢沟正在安邑北则卢沟在燕安邑
 晋地与太华河济绵邈无干若谓卢为黑即以卢沟
卷四 第 42a 页 WYG0856-0143a.png
 当之国策补注卢一作庐将复何解耶且以睪为皋
 谓与沟音相近更为牵强
 荀子代睪而食注睪当为泽泽兰也俗书泽字并水
 傍睪传写误也又云睪芷养鼻韵会泽亦作睪说文
 睪伺视也从横目从羍音与逸同
 家语望其广睪如也注高也列子睪如音皋荀子皋
 如注当为宰又睪牢天下新序作宰牢
 汲冢古文云太康居斟寻羿亦居之桀又居之括地
卷四 第 42b 页 WYG0856-0143b.png
 志故邹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盖桀所居也
 是桀非都安邑矣安邑平阳晋阳禹所都也
   嫦娥
月中嫦娥其说始于淮南及张衡灵宪其实因常仪占
月而误也古者羲和占日常仪占月皆官名也见于吕
氏春秋春秋左传有常仪靡即常仪氏之后也后讹为
嫦娥以仪娥音同耳周礼注仪义二字古皆音俄易小
象以失其义叶凶如何也诗以乐且有仪叶在彼中阿
卷四 第 43a 页 WYG0856-0143c.png
太玄以各遵其仪叶不偏不颇史记徐广注音舣船作
俄汉碑凡蓼莪皆作蓼仪则嫦娥为常仪之误无疑矣
每以语人或犹未信予曰小说载杭州有杜拾遗庙有
村学究题为杜十姨遂作女像以配刘伶人皆知笑之
不知常仪之为嫦娥即拾遗之为十姨也
 此学斋佔毕绪论耳周礼注以下见洪景伯𨽻什
 席上腐谈云温州有土地杜十姨无夫五撮须相公
 无妇州人迎杜十姨以配伍撮须合为一庙问杜十
卷四 第 43b 页 WYG0856-0143d.png
 姨为谁曰杜拾遗也五撮须为谁曰伍子胥也少陵
 有灵必对子胥笑曰尔尚有相公之称我乃为十姨
 岂不雌我耶 云杭州刘伶恐别有见
 归藏云常娥奔月是为月精非始淮南也淮南注云奔
 月或作坌肉药以为死畜之肉可复生也
 麟按史氏之说得之而未尽山海经云常羲帝俊妻
 生月十有二月中嫦娥其误当始此山海经之谬则
 本之常仪淮南之谬又本之山海非常仪占月则常
卷四 第 44a 页 WYG0856-0144a.png
 羲生月之说无由附会也非常羲为帝俊妻则嫦娥
 为羿妻无由附会也(胡氏/笔丛)常吕作尚
 晦伯谓归藏有嫦娥之说此不足凭归藏六朝伪书
 盖又窃淮南之说因此益见归藏为伪书也(上/)连山
 归藏据孔安国语周末已亡用修所引连山藏于兰
 台归藏藏于太卜乃桓君山眯论或东汉人伪作者
 耳用修何遽信之(上/)考隋志有归藏二卷称子夏传
 或以为杜邺子夏非卜商也按邺西汉末人与杜钦
卷四 第 44b 页 WYG0856-0144b.png
 同时俱字子夏君山所谓归藏必邺所撰东京收合
 新莽烬馀误其字为卜商故太卜藏之而桓不考耳
 (上隋志归藏十三卷晋太/尉参军薛贞注不云子夏)
 按归藏之书大明迂怪乃称羿毙十日姮娥奔月殷
 汤如兹况诸子乎(梁刘协文/心雕龙)刘非六朝人耶
 一阴符耳用修俄以为六代俄以为唐人又俄以为
 后汉何无定见如此(笔/丛)胡驳杨辨矣乃归藏既以为
 六朝又以为东汉又以为西汉末将无同于杨耶孔
卷四 第 45a 页 WYG0856-0144c.png
 安国书序亦无周末已亡之语
   丁字有尾
水经注载齐地掘得古冢棺前和有八分书验文乃太
公三世孙胡公之墓以此知八分书不始于秦矣余又
按庄子云丁子有尾李颐注云丁字书写皆作右波故
曰有尾此又一證也
 庄子丁子有尾李注云夫万物无定形形无定称在
 上为首在下为尾世人谓右行曲波为尾今丁子二
卷四 第 45b 页 WYG0856-0144d.png
 字虽左行曲波亦是尾也
 庄注若此岂可删其半以适巳用乎
   聋虫
淮南子云马聋虫也而可以通气志犹待教而成况人
乎注聋虫喻无知聋虫之名甚奇
 此容斋四笔说也又说林云狂马不触木猘犬不投
 于河虽聋虫而不自陷又况人乎
 文子云聋虫虽愚不害其所爱注鳖聋无耳据此二
卷四 第 46a 页 WYG0856-0145a.png
 说可专以名马而奇之乎容斋失考于前子复承误
 于后何耶
   真珠船
王应麟尝言得一异事如获一真珠船
 王徽之云读书每得一义如得一真珠船(见陆农/师诗注)
   鲍姑艾
世传鲍姑艾五月五日曾灼龙女鲍姑亦仙女流也宋
人五日帖子中有用此事者(续录/)
卷四 第 46b 页 WYG0856-0145b.png
 裴铏传奇云贞元中有崔炜者中元日在番禺开元
 寺脱一老妪之难异日妪以越井岗艾奉之曰可愈
 疣赘兼获美艳炜后误坠穴中见大白蛇有疣灸之
 应手堕地遂跨蛇行至一洞府有小青衣云玉京子
 送崔家郎君至矣须臾有四女酌醴侍之及出四女
 云中元日吾辈当送田夫人往也知有鲍姑艾可留
 少许如期果至乃知向入尉佗墓耳遂以为室因问
 鲍姑何人曰鲍靓女葛洪妻也何以呼蛇为玉京子
卷四 第 47a 页 WYG0856-0145c.png
 曰安期生尝跨斯龙朝玉京耳
 此云五日灼龙女当别有见
   古碑有神物护持
唐李邕书云麾将军碑已断裂在蒲城县正德中刘远
夫御史谪为蒲城簿访出以铁束锢之复为完物饶州
荐福寺碑为雷所惊而碎近日好古者取其碎裂合而
卧树之犹可摹印简西峃为予言亲见许予摹寄一本
尚未获也以二事占之古碑似有神物护持
卷四 第 47b 页 WYG0856-0145d.png
 金石录云云麾将军李琇碑李邕撰并行书天宝元
 年正月立蒲城或当有之不敢强所不知其荐福寺
 则余与姚江张汝宗岳所同游者访碑遗址若罔闻
 知稽之郡志文亦不载而其说若此
 宋王明清玉照新志云雷轰荐福碑事见楚僧惠洪
 冷斋夜话顷岁娄彦发机自饶州通判归询之云荐
 福寺虽号鄱阳巨刹元无此碑乃惠洪伪为是说也
   太白清平乐辞(以下词品/)
卷四 第 48a 页 WYG0856-0146a.png
李太白应制清平乐辞云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百草
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閒
舞霓裳谁道腰支窈窕折旋消得君王其二云禁帏秋
月夜探金窗罅玉帐鸳鸯喷兰麝时落银灯香灺 女
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绮三千一笑皆生百媚宸游教在
谁边此辞见吕鹏遏云集载四首黄玉林以其二首无
清逸气韵止选二首慎尝补作二首
 李浚松窗杂录云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得四本
卷四 第 48b 页 WYG0856-0146b.png
 移植于沉香亭前会花方繁开上乘照夜白太真妃
 以步辇从李龟年前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何
 用旧词为命龟年宣李白进清平调词三章白宿酲
 未解因援笔赋云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晓露华
 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
 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
 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
 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龟年遽以词进上促龟
卷四 第 49a 页 WYG0856-0146c.png
 年歌之仍自调玉笛倚曲以媚妃自是顾白尤异于
 他学士
 张君房脞说指此三首为清平乐曲尊前集及乐府
 诗集止曰清平调今据所引复有四首不知当是何
 时所进且其词全不类谪仙语岂吕鹏辈羼入者耶
   菩萨鬘
西域诸国妇女编发垂髻饰以杂华如中国塑佛像璎
珞之饰曰菩萨鬘曲名取此
卷四 第 49b 页 WYG0856-0146d.png
 杜阳杂编云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明霞锦其国
 人危髻金冠璎珞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遂
 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南部新/书亦载)
 北梦琐言云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相国假温飞
 卿新撰密进之戒以勿泄而遽言于人由是疏之
   如梦令
唐庄宗辞云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记别伊
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此庄宗自
卷四 第 50a 页 WYG0856-0147a.png
度曲也乐府取辞中如梦二字名曲今误传为吕洞宾
非也
 古今词话云后唐庄宗修内苑掘得断碑中有三十
 二字(云云/)庄宗使乐工入律歌之名曰古记又使翰
 林作数篇翰府名谈云李白过潼关词
 一名宴桃源东坡云庄宗制名嫌其不驯雅改为如
 梦盖其中有如梦如梦句也
   鬼仙词
卷四 第 50b 页 WYG0856-0147b.png
晓星明灭白露点秋风落叶故址颓垣冷烟衰草前朝
宫阙 长安道上行客依旧利深名切改变容颜消磨
今古陇头残月此五代新说载鬼仙辞也非太白长吉
之流岂能及此
 古今词话云蜀州王守有门下客遇红梅花作祟赠
 柳梢青词云依稀晓星(云云/)若是鬼谣则小说有之
 倘或人作此词以诡世其人亦必为鬼录矣盖其意
 皆幽阴中不祥语也
卷四 第 51a 页 WYG0856-0147c.png
 五代新说唐高宗咸宁中张询古所撰载梁陈北齐
 周隋君臣杂事也时白贺尚未生岂谓前生之鬼耶
 盖止知梁唐晋汉周为五代耳
   卢绛
卢绛南唐人梦一妇人歌菩萨蛮云玉京人去秋萧索
画檐雀起梧桐落欹枕悄无言月和清梦圆 背灯惟
暗泣甚处砧声急眉黛小山攒芭蕉生暮寒其应不著
辞颇清润特录之
卷四 第 51b 页 WYG0856-0147d.png
 绛事见马令南唐书本传末句作独自倚阑干衣襟
 生暮寒云
 龙衮江南野史云卢绛病困忽梦一白衣妇人教之
 食蔗而愈迨数夕又梦前妇人云妾乃玉真也太尉
 富贵时至可诣都城妾有一诗一缗以助行旅十年
 之后当于孟家陂上奉见歌其词云清风良月夜深
 时箕帚卢郎恨尚迟他日孟家陂上约再来相见是
 佳期言讫而去绛惊觉果获其缗由是自负入金陵
卷四 第 52a 页 WYG0856-0148a.png
 画策诣后主累官柱国唐亡归宋以龚慎仪事坐诛
 既出乃呼延赞当视行事将至梁门绛遂顾见拥一
 白衣妇人来宛同昔日梦中因嗟曰玉真矣何至于
 此乎赞问其故绛乃白其梦绛复问孟家陂持刃者
 曰斯场是矣因数指迨今十年叹曰昔日之梦今果
 验矣死复何恨玉真姓耿氏其夫死与前妇之子通
 当坐法与绛同场斩焉
 此事与南唐书同但以词作诗为稍异耳因详出之
卷四 第 52b 页 WYG0856-0148b.png
   法曲献仙音
望江南即唐法曲献仙音也但法曲凡三叠望江南止
两叠耳白乐天改法曲为忆江南其辞云江南好风景
旧曾谙二叠云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三叠云江南忆其
次忆吴宫南宋绍兴中杭都酒肆中有道人携乌衣椎
髻女子买斗酒独饮女子歌以侑之歌辞非人世语或
记之以问一道士道士曰此赤城韩夫人作法驾导引
也乌衣女子盖龙云其辞曰朝元路朝元路同驾玉华
卷四 第 53a 页 WYG0856-0148c.png
君千乘载花红一色人间遥指是祥云回望海光新二
叠云东风起东风起海上百花摇十八风鬟云半动飞
花和雨著轻绡归路碧迢迢三叠云帘漠漠帘漠漠天
淡一帘秋自洗玉舟著白酒月华微映是空舟歌罢海
西流此辞即法曲之腔文士好奇故神其事以传耳岂
有天仙而反取开元人间之腔乎
 陈去非云世传顷年都下肆中有道人携乌衣椎髻
 女子买㪷酒独饮女子歌词凡九阕皆非人世语或
卷四 第 53b 页 WYG0856-0148d.png
 记之以问一道士道士惊曰此赤城韩夫人所制水
 府蔡真君法驾导引也乌衣女子疑龙云得其三而
 亡其六拟作三阕(云云曾慥乐府雅词/)
 段安节乐府杂录云望江南者因朱崖李太尉镇浙
 西日为亡姬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进入教坊
 遂改此名一名梦江南曲也
 王灼碧鸡漫志云白乐天作忆江南三首自注云此
 曲一名谢秋娘后人又取乐天首句名江南好
卷四 第 54a 页 WYG0856-0149a.png
 唐法曲献仙音在宋已无知者欧阳永叔及沈存中
 等皆止称遗声(云云/)详见碧鸡漫志今辄指为望江
 南恐未然 刘禹锡忆江南止二叠(见乐府/诗集)
 周美成柳耆卿有法曲献仙音辞俱长调也
   朱淑真元夕辞
朱淑真元夕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
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
去年人泪湿春(罗/)衫袖辞则佳矣岂良人家妇所宜耶
卷四 第 54b 页 WYG0856-0149b.png
其行可知
 此永叔辞也或云少游指为淑真不重诬人耶
   白团扇歌
晋中书令王珉与嫂婢谢芳姿有情爱捉白团扇与之
乐府遂有白团扇歌云白团扇憔悴无复理羞与郎相
见其本词云犊车薄不乘步行跃玉颜逢侬都共语起
欲著夜半其二云团扇薄不摇窈窕摇蒲葵相怜中道
罢定是阿谁非其三云御路薄不行窈窕穿回塘团扇
卷四 第 55a 页 WYG0856-0149c.png
障白日面作芙蓉光其四云白锦薄不著趣行著练衣
异色都言好清白为谁施薄如唐书薄天子不为之薄
芳姿之才如此而屈为人婢信乎佳人薄命矣元关汉
卿尝见一从嫁媵婢作一小令云鬓鸦脸霞云云(辞欠/雅略)
(之/)事亦相类而可笑并附于此
 古今乐录云晋中书令王珉捉白团扇与嫂婢谢芳
 姿有爱情好甚笃嫂捶挞婢过苦王东亭闻而止之
 芳姿素善歌嫂令歌一曲当赦之应声歌曰白团扇
卷四 第 55b 页 WYG0856-0149d.png
 辛苦五留连是郎眼所见珉闻更问之汝歌何遗芳
 姿即改云白团扇憔悴非昔容羞与郎相见后人因
 而歌之 词凡六首无名氏(见乐府/诗集)
 文献通考云婢素好歌而珉好持白扇故云
 鬓雅脸霞(云云/)周德清书所见朝天子辞也见杨朝
 英太平乐府
   杨柳枝词         周德华(刘采/春女)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情人桥上别
卷四 第 56a 页 WYG0856-0150a.png
更无消息到今朝(唐绝增/奇神品)
 云溪友议云裴諴郎中晋国公次子也足情调善谈
 谐与举子温岐为友俱善歌曲迄今饮席多是其词
 有德华周氏者刘采春女也虽罗唝之歌不及其母
 而杨柳之辞采春难及湖州崔刍言郎中将至京洛
 豪门女弟子多从之学温裴所称歌曲请德华一陈
 音韵德华终不取焉二公皆有愧色所唱者七八篇
 皆近名流之咏也刘禹锡尚书一首春江一曲(云云/)
卷四 第 56b 页 WYG0856-0150b.png
 今直指为德华误
   广文选
近阅广文选宋玉微咏赋乃误王为玉而题云微咏赋
下书宋玉之名不知王微乃南宋人史具有姓名而疏
谬如此殊误观者
 微咏赋陈子同辅文选补遗已载之矣
 王微本传不云有咏赋之作岂当别有见耶
   蘘荷子
卷四 第 57a 页 WYG0856-0150c.png
丘文庄公群书抄方载中毒用白蘘荷引柳子厚诗(云/)
(云/)且曰子厚在柳州种之其地必有此种仕于兹土者
其物色之盖亦不知为何物也余谓丘公之博洽而不
识世之识者亦罕矣按松江志引急就章注曰白蘘荷
即今甘露考之本草其形性正同
 急就章云老菁蘘荷冬日藏颜师古注蘘荷一名莼
 苴茎叶似姜其根香而脆可以为菹又辟蛊毒
 本草云叶似初生甘蕉根似姜芽性好阴在木下生
卷四 第 57b 页 WYG0856-0150d.png
 者尤美中蛊者服其汁卧其叶即呼蛊主姓名周礼
 庶氏以嘉草除蛊毒宗懔谓嘉草即此也
 柳种白蘘荷诗庶氏有嘉草攻禬事久泯注引本草
 说文一名葍蒩古今注紫者曰葍蒩白者曰蘘荷解
 毒用白蘘荷陶隐居葍作覆
 史记相如上林赋紫姜蘘荷正义曰柯根旁生笋若
 芙蓉可以为菹又治蛊毒也
 后汉马融广成颂芝荋菫荁蘘荷芋渠章怀注曰蘘
卷四 第 58a 页 WYG0856-0151a.png
 荷苗似姜根花红紫似芙蓉可食
 潘安仁閒居赋蘘荷宜阴时藿向阳
 干宝搜神记云蒋士先得疾下血言中蛊家人密以
 蘘荷置其席下忽大笑曰蛊我者张小也乃收小小
 走自此解毒药多用之
 按诸说明甚且今蘘荷与甘露枝叶迥别乃云考之
 本草其形性正同又古本耶
 文庄抄方余未及见或疑殆意也松志谓俗呼甘露
卷四 第 58b 页 WYG0856-0151b.png
 子根如蚕蛹茎叶如薄荷(云云/)乃引急就章亦误
   君迁树
文选蜀都赋平仲君迁皆木名注缺按司马公名苑云
君迁子如马妳俗云牛妳柿是也今之造扇用此柿油
可补文选注
 吴都赋平仲君迁松梓古度注刘成云平仲之木实
 白如银君迁之树子如瓠形云蜀都注缺误
 魏王花木志君迁树细似甘蕉子如马乳
卷四 第 59a 页 WYG0856-0151c.png
 交州记君迁子实中有乳汁甜美香好主消渴烦热
 镇心久服轻身亦得悦人颜色
 本草君迁生海南树高丈馀中有汁如乳汁吴都赋
 平仲君迁
 图经云有一种小柿谓之软枣俚俗暴乾货之谓之
 牛妳柿据此诸说可补选注耶
   均即韵
唐书乐志古无韵字均即韵也五帝之学曰成均均亦
卷四 第 59b 页 WYG0856-0151d.png
音韵书曰命汝典乐教胄子论语曰成于乐是成均之
说也周人立大学兼五帝及二代之名东学为东序西
学为瞽宗北学为上庠南学为成均宜学言语者处之
成均则均之为韵义益明矣潘安仁笙赋音均不恒曲
无定制注均古韵字鹖冠子五音不同均然其可喜一
也唐书李纲传引周礼均工乐胥不得列于士伍
 唐书乐志开元用祖孝孙十二和十曰休和皆以其
 月之律均又贞元中韦皋作南诏奉圣乐用黄钟之
卷四 第 60a 页 WYG0856-0152a.png
 均又为五均高宗时吕才上言舜弹五弦之琴歌南
 风之诗今以御雪诗为白雪歌以群臣所和诗十六
 韵为送声十六节帝善之都无古无韵字均即韵也
 之说(旋宫以七声为均均言韵也古/无韵字犹言一韵声也杨收传)
 说文均平遍也从土均声韵和也从音员单出为声
 成文为音(音/员)为韵说文在唐志之后乎
 礼文王世子郊人远之于成均以及取爵于上尊也
 注董仲舒曰五帝名大学曰成均则虞庠近是也疏
卷四 第 60b 页 WYG0856-0152b.png
 云以无正文故云近是仲舒去古未远不能定其名
 今复千载馀矣乃为指其事奇哉
 礼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
 子弟有道有德者使教焉以乐德中和祗庸孝友乐
 语兴道讽诵言语乐舞云门大卷咸㲈夏濩武今专
 以学言语者处之得乎
 易氏曰成者成其行之亏均者均其习之偏五帝即
 此以名学成周因之以为教
卷四 第 61a 页 WYG0856-0152c.png
 书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
 虐(云云/)岂直教韵乎
 大戴礼保傅篇云帝入东学尚亲而贵仁入南学上
 齿而贵信入西学上贤而贵德入北学上贵而尊爵
 注四学者东序瞽宗虞庠及四郊之学也
 易传太初篇云天子旦入东学昼入南学夕入西学
 暮入北学在中央曰太学天子所自学也
 成公绥啸赋音均不恒曲无定制善注引鹖冠子(云/)
卷四 第 61b 页 WYG0856-0152d.png
 (云/)五臣作韵谓笙赋误
 笙赋基黄钟以举韵望仪凤以擢形(不作/均字)
 周国语伶州鸠曰律所以立均出度也韦昭曰均者
 均钟木长七尺有弦击之以均钟者又云度律均钟
 百官轨仪注平也夏小正云农率均田疏均田则审
 端径遂也
 易丰卦虽旬无咎荀本作均周礼均人公旬用三日
 注旬古均字书厥罪惟钧左传年钧以德礼内则旬
卷四 第 62a 页 WYG0856-0153a.png
 而见注当为均亦可谓为韵字乎
 古字简少相近者多假借用之如集古金石二录所
 载县令为苓眉寿为麋职方为识蓼莪为仪邓艾为
 义之类不能尽书若必欲以均为韵则前之诸字又
 将何解耶
   水龙(墐户录/)
隋梁睿请伐陈文帝答诏曰陈国来朝未尽臣节诚须
有罪必兴师旅若命水龙终当相屈昔人谓战舰曰水
卷四 第 62b 页 WYG0856-0153b.png

 水龙乃永袭字也两山墨谈既误于前矣公录于册
 岂容再误耶
 隋书云睿上平陈之策上善之下诏曰公既上才若
 总戎律一举大定固在不疑但朕初临天下政道未
 洽恐先穷武事未尽善昔公孙述隗嚣汉之贼也光
 武与其通和称为皇帝尉佗之于高祖初犹不臣孙
 皓之答晋文书尚云白或寻款服或即灭亡王者体
卷四 第 63a 页 WYG0856-0153c.png
 大义存遵养虽陈国来朝未尽藩节如公大略诚须
 责罪尚欲且缓其诛宜知此意淮海未灭必兴师旅
 若命永袭终当相屈想以身许国无足致辞也睿乃
 止焉(北史同/)
 晋书孙皓天纪中童谣曰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
 不畏岸上虎但畏水中龙羊祜闻之曰此必水军有
 功又王浚小字阿童乃表武帝加龙骧将军及征吴
 江西众军无过者而浚先定秣陵(五行志/及祜传)
卷四 第 63b 页 WYG0856-0153d.png
 此虽有水中龙字亦非战舰也
   鱮(异鱼图赞/)
缗调饵芳可获鱮鱼网鱼得鱮不如啖茹或名曰鳙其
性慵如(说苑子贱语又古谚云云/)
 说苑政理篇宓子贱将适单父阳昼曰吾少贱无以
 送子有钓道二焉夫投纶错饵迎而吸之者阳桥也
 其为鱼薄而不美若亡若存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
 为鱼也博而厚味子贱曰善(云云/)
卷四 第 64a 页 WYG0856-0154a.png
 选应休琏书阳昼喻于詹何注引说苑桥作鱎俱无
 鱮字亦非子贱语也 馀里语见诗疏埤雅
   鲲(上/)
鲲本鱼子细如蚕茸庄周寓言鲲化为鹏譬彼诗颂雕
育桃虫千古言诠谁发其矇注庄子云北溟有鱼其名
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万里此寓言也按内则卵酱卵
音鲲国语曰无禁鲲鲕皆以鲲为鱼子至小之物也庄
子乃以至小为至大便是滑稽之开端后人皆不得其
卷四 第 64b 页 WYG0856-0154b.png
言诠虽郭象之玄奥沉思亦误况司马彪辈乎余尝谓
天地乃一大戏场尧舜为古今正生桀纣为古今大丑
庄列为古今大净千载而下不得其解皆矮人观场也
 庄注云鹏鲲之实吾所未详也夫庄子之大意在乎
 逍遥游放无为而自得故极小大之致以明性分之
 适达观之士宜要其会归而遗其所寄不足事事曲
 与生说自不害其弘旨皆可略之
 此解明甚公云言诠得非子玄误合者耶
卷四 第 65a 页 WYG0856-0154c.png
 世说向秀注庄妙析玄致秀卒子幼义遂零落然犹
 有别本郭象者为人薄行有俊才见秀义不传于世
 遂窃以为巳注惟自注秋水至乐二篇
 据此则庄非象注矣窃注见讥于义庆误注追诮于
 用修子玄厄哉
 晏子春秋载橘枳狗门之说史滑稽传纪叔敖葬马
 之辞乃云滑稽开端岂周在楚庄齐景前耶
 天地戏场(云云/)非圣不道姑无论矣但公品词制曲
卷四 第 65b 页 WYG0856-0154d.png
 自等周郎者其生丑净字名义如太和正音等所载
 是如此解耶
   太白诗
太白哭宣城纪叟诗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
晓日沽酒与何人古本作夜台无李白绝妙不但齐一
生死又且雄视幽明矣昧者改为夜台无晓日夜台自
无晓日且与下句何人字不相应甚矣士俗不可医也
 诗有本明浅而故欲其高深此是文人一病如太白
卷四 第 66a 页 WYG0856-0155a.png
 哭纪叟诗纪叟黄(云云/)何人本自明白沈痛而杨用
 脩云古本(云云/)夫此诗为哭纪叟亦寓调谑意正是
 旷达处黄泉酿酒岂真如地狱六街三市耶白意盖
 谓纪叟生前善酿即在黄泉还应不忘本业但夜台
 茫茫无有晓日沽酒与何人耶可谓至痛今云夜台
 自无晓日此自不嫌于复也予不暇远引如谢灵运
 谷幽光未显亦可谓幽谷自无显光陆士衡明月一
 何朗亦可谓明月本自朗诗家如此类甚多也且夜
卷四 第 66b 页 WYG0856-0155b.png
 台无李白以见在之身而言则诚妙若究竟言之李
 白能不入夜台耶果骑鲸上天耶反与沽酒与何人
 之句不应矣乃笑士俗不可医予不知其何说也(王/胤)
 (昌/)
 李集分注又载题戴老酒店云戴老黄泉下还应醉
 大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按此具载本集乃云古本何耶
   与涴同
卷四 第 67a 页 WYG0856-0155c.png
韦庄应天长词云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字义
与涴同而字则读如涴字入声始得其叶然说文玉篇
俱无字惟元词中马骤人语喧北音作平声四转
作入声正叶
 花间集云泪沾红袖黦不作字或所见别本之误
 耳字书音流与涴义不相蒙乃苦欲转作涴读何
 耶
   龙生九子
卷四 第 67b 页 WYG0856-0155d.png
俗传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弘治中孝庙御书小
帖以问内阁李文正东阳具疏以对据圭峰罗玘芦泉
刘绩之言承上问而不蔽下臣之美贤相之盛节也文
正尝为(慎/)言今影响记之录于此 一曰赑屃形似龟
好负重今石碑下龟趺是也二曰螭吻形似兽性好望
今屋上兽头是也三曰蒲牢形似龙而小性好叫吼今
钟上纽是也四曰狴犴形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五
曰饕餮好饮食故立于鼎盖六曰性好水故立于
卷四 第 68a 页 WYG0856-0156a.png
桥柱七曰睚眦性好杀故立于刀环八曰金猊形似狮
性好烟火故立于香炉九曰椒图形似螺蚌性好闭故
立于门铺首又有金吾形似美人首尾似鱼有两翼其
性通灵不寐故用警巡(卮/言)
 按尔雅九种龙其名曰蒲牢囚牛蚩吻嘲风赑屃霸
 下狴犴狻猊睚眦赑屃好文云云(总龟/对类)
 近峰闻略云龙生九子见尔雅西涯公纪桂坡遇录
 所解甚悉予又观他说间有同异殆必有所据也(吴/郡)
卷四 第 68b 页 WYG0856-0156b.png
 (皇甫/录)
 夫尔雅者兴于中古隆于汉氏列在十三经中非僻
 书也其释兽中止有狻猊郭璞注云即狮子并无别
 项龙子之说且埤雅雅翼并号该综亦绝无一言及
 之者对类(云云/)得无虚搆伪辞如云仙散录等书类
 耶
 菽园杂记古诸器物异名屃赑其形似龟(云云/)出山
 海经博物志尝过倪村民家见其杂录中有此然考
卷四 第 69a 页 WYG0856-0156c.png
 山海经博物志皆无之山海原缺第十四十五卷闻
 博物志自有全本与今书坊本不同岂记此者尝得
 见其全书欤(吴郡陆/文量)
 夫山海记于伯益博物志于张华方其未缺之时汉
 晋以来并不见于引證独倪村民家乃得见其全书
 陆公无乃亦失于折衷乎
 唐赵耕龙公碑云张路斯颍上人隋初明经登第景
 龙中为宣城令夫人关州石氏生九子自宣城罢归
卷四 第 69b 页 WYG0856-0156d.png
 每夕出自戌至丑归辄体寒而湿石氏异之问其故
 曰我龙也蓼人郑祥远亦龙也骑白牛据吾池自谓
 郑公池吾屡与战未胜明日取决可令吾子射以助
 我系鬣以青绡者郑也绛绡者吾也明日九子遂射
 青绡者中之郑怒东北去投合肥西山以死今龙穴
 山是也公与九子皆化为龙(欧阳修集古/录苏轼碑阴)
 按龙生九子盖此事也大臣不学小臣妄对其误一
 耳公复笔之以誇人岂容再误乎
卷四 第 70a 页 WYG0856-0157a.png
 胡侍真珠船云弘治间泰陵令中官问龙生九子名
 目于李少师东阳李不能悉询于吏部刘员外绩乃
 得其说于故册面上所录然亦不知所从出因据以
 复余忆十一二时曾见其说于对类总龟中近因历
 考传记乃知其说为不经其辨甚详然亦不及于此
 因附载之
 陈晦伯考龙生九子事详矣犹觉一事未及引后汉
 书哀牢夷有妇人名沙壹捕鱼水中触沉木有感产
卷四 第 70b 页 WYG0856-0157b.png
 子男十人后沉木化为龙出水上曰若为我生子何
 在九子见龙惊走独小子不能去背龙而坐龙因舐
 之其母鸟语谓背为九谓坐为隆因名子曰九隆诸
 兄推以为王后牢山下有一夫一妇复生十女九隆
 兄弟皆娶为妻据此亦龙生九子一證也(于碝/注笔)
 按本传名子为九隆及后长大诸兄以九隆为父所
 舐而黠遂共推以为王夫曰小子曰诸兄则九隆第
 十子也谓背为九则九非数也谓坐为隆则非即龙
卷四 第 71a 页 WYG0856-0157c.png
 也云未及引为證似犹未审
   兴渠(禅林/)
阿魏药也(一/云)兴渠方芦菔根未出土臭气闻于远近
 荤而非辛阿魏是也辛而非荤姜芥是也是荤复是
 辛五辛是也梵网经云五辛者一葱二薤三韭四蒜
 五兴渠(翻译/名义)释慧日云僧徒多迷五辛中兴渠或云
 芸薹胡荽或云阿魏唯净土集云五辛此土有四阙
 于兴渠梵语稍讹正云形具馀国不见回至于阗方
卷四 第 71b 页 WYG0856-0157d.png
 得见也根粗如细蔓菁根而白其臭如蒜彼国人种
 取根食也于时冬天到彼不见枝叶薹荽非五辛所
 食无罪日亲见为验(唐高/僧传)
 
 
 
 
 正杨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