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027-007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爻变易缊卷四  元 陈应润 撰
(坤下/巽上)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观去声/盥音管)
 程子曰凡观视于物为观(皆平/声)为观(平/声)于下则为观
 (去/声)如楼观之观谓之观者(并去/声)观于下也(平/声)盥用郁
 鬯之酒灌地以降神也荐谓献腥献熟之类愚谓极
 天下之可观者无如郊天祀庙之时颙仰也敬顺也
 未盥之初人心肃敬孚信颙若既荐之后人心稍懈
卷四 第 1b 页 WYG0027-0075b.png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正此谓也
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
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
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大观观盥/皆去声)
 五居尊位以刚中之德为下所观故曰大观在上顺
 而巽上巽而下坤也中正以观天下人君以中正之
 德而观天下圣人唯恐天下之未易化也故以神道
 设教使群下观上祭祀之时君之事天敬神如此严
卷四 第 2a 页 WYG0027-0076a.png
 肃敬畏孚信颙若欲使下民观感而化也观天之神
 道而四时不忒者又当顺天道奉天时而四时不失
 其序圣人以神道设教而服天下者以此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人君号令如风行地上四方听命靡不率从先王观
 观之象以察省方物以观民风设施号令以服天下
 此人君观下之大事也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卷四 第 2b 页 WYG0027-0076b.png
 郊天祀庙之时观者如堵在位之君子衣冠济济宗
 庙之祭以有事为荣至于在下观礼之君子亦当秉
 其敬畏之心小人唯务餔歠不知礼义为何事故于
 蒇事之时如童稚之窃观嘻笑不恭在小人则无咎
 在君子则可羞吝初六变益下卦为震震之一阳初
 生如童稚之小人故曰童观童子愚懵故曰小人道
 也宋真宗朝王钦若丁谓辈为相于祭祀封禅之时
 妄言天书下降以诳上真宗明知其妄反赂王旦寘
卷四 第 3a 页 WYG0027-0076c.png
 之不言由是土木祠祷之事兴日奉天书以乱天下
 吁大臣不能敬畏事天反为童观之事以诳上岂特
 可羞而已哉
六二窥观利女贞象曰窥观女贞亦可丑也
 窥瞰也说文闪也倾头门中视也当祭祀之时观祭
 者不能正视乃于罅隙之间倾头窥瞰女子如此则
 正在丈夫则可丑也六二变涣下卦为坎坎陷于穴
 隙故有窥瞰之义汉武帝时张宽从祀甘泉至渭桥
卷四 第 3b 页 WYG0027-0076d.png
 有女子浴于渭水乳长七尺此怪事也上怪问张宽
 乃对曰天星主祭者斋沭不洁则女人星见盖武帝
 穷兵黩武淫刑酷敛故妖异时见宽不能以正对设
 为妖妄之说以惑上何异女子之窥观也二居臣位
 祭祀之事不诚不洁妖孽之见非特人君之丑亦人
 臣之丑也
六三观我生进退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六三变渐下卦为艮艮止也欲往而未往上卦为巽
卷四 第 4a 页 WYG0027-0077a.png
 巽为进退三不当位上欲近君为四所隔故有进退
 之象观我生者人臣当观我之生丁德如何可进则
 进可退则退未失为人臣之道夫子使漆雕开仕对
 曰吾斯之未能信开之自信之笃未敢遽进而求用
 易之明吉凶当以知进退存亡为重
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象曰观国之光尚宾也
 六四变否上卦为乾乾有刚健中正之德士君子有
 才德者远来京国以观光当观时之否泰君之贤否
卷四 第 4b 页 WYG0027-0077b.png
 苟礼貌未加心志未合未肯居于臣下君子观光之
 初安能遽造于朝廷之上唯郊天祀庙之时可以观
 国之光如衣冠之威仪旗旄之森卫玉帛之交错钟
 鼓之铿锵皆光辉之盛也如舜之未臣尧作宾王家
 汤之学于伊尹文王之师吕望尚宾也此则观时之
 利用宾于王也然亦有不肯屈于宾者如汉光武徵
 严光至则舍于北军迎之不以礼貌也又令侯霸作
 书愿因日暮自屈后虽以諌议大夫授光光又岂肯
卷四 第 5a 页 WYG0027-0077c.png
 屈于侯霸辈之下毅然而归宾亦不肯作也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象曰观我生观民也
 九五变剥上卦之艮艮有知止之德刚明之才故能
 观我之生五居尊位上之观下而下亦欲观上君欲
 临下当先观我之生何者为治而不乱何者有得而
 无失欲使我之生克尽君子之道而无咎然后可以
 观民之生何者为善何者为恶何者为是何者为非
 使民不为小人同为君子之归汉武帝亦聪明主也
卷四 第 5b 页 WYG0027-0077d.png
 好大喜功淫刑酷敛汲黯諌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
 仁义柰何欲效唐虞之治乎宣帝亦曰本以霸王道
 杂之奈何纯任德政乎是皆未能观我之生何以观
 民之生善乎唐太宗之言有曰以古为鉴可以知兴
 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盖得观我生之义欤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
 上九变阴通卦为比当比之时上居无位无民之地
 人来亲比五之主耳观其生者其生指人君而言人
卷四 第 6a 页 WYG0027-0078a.png
 君观为之主人来比之人君苟能自观其生尽君子
 之道使下民各遂其生则我亦无咎矣君苟失德我
 志亦为之未平宋司马温公罢相居洛王安石以青
 苗新法苦民光上书言其不便张咏居陈闻朝廷用
 丁谓逐寇准恸哭久之弹指人之皆大臣爱君之切
 其志不平也
(震下/离上)噬嗑亨利用狱
 噬啖也啄也嗑合也雷电交作之时有噬嗑之象然
卷四 第 6b 页 WYG0027-0078b.png
 而亨利用狱者天之用威以击其恶君之用狱以诛
 其强梗用狱之道法天之威也
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雷电
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
 颐卦上下皆阳四阴居中如颐颔之状中无所隔故
 能颐养噬嗑上下亦阳中为一阳所隔类乎噬嗑之
 状刚柔分动而离明之电震之雷合而章也柔得中
 而上行二五皆阴也五爻非阳为位不当然二五皆
卷四 第 7a 页 WYG0027-0078c.png
 用狱之君臣而得阴爻阴主杀伐故用狱者以阴为
 柄
象曰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雷电噬嗑上天严号令之威明罚敕法人君慎刑狱
 之政
初九屦校灭趾无咎象曰屦校灭趾不行也
 屦校足械桎也古者肉刑罪之轻者灭其趾欲其不
 能行也下卦元属震震为足故有灭趾之象初九变
卷四 第 7b 页 WYG0027-0078d.png
 晋晋进也或有当进而不进不当进而妄进皆罪之
 轻者屦校灭趾欲其不行而急于改过故得无咎如
 卞和三献玉于君而三刖其足盖玉之在璞未成而
 卞和遽进之刖足之刑非其罪也故得无咎
六三噬肤灭鼻无咎象曰噬肤灭鼻乘刚也
 肤体之皮也灭鼻劓刑也既噬其肤又灭其鼻焉得
 无咎六二变阳通卦为睽此必家人之睽乘刚争斗
 夫妻反目或奴婢有罪而致罚非有司之刑也有司
卷四 第 8a 页 WYG0027-0079a.png
 之刑乌得无咎如魏王遗楚美人夫人郑袖心妒之
 而外佯爱之有甚于王郑知王以已为不妒因谓美
 人曰王恶子之鼻见王必掩之美人从之王谓郑曰
 美人见我必掩其鼻何也郑曰似恶闻王之臭王劓
 其鼻然则非美人之罪故得无咎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象曰遇毒位不当也
 变卦六三变离离为火腊肉用火以乾之故有腊肉
 之象然腊肉少有毒者周人以鼠未腊者为璞腊肉
卷四 第 8b 页 WYG0027-0079b.png
 有毒得非鼠腊之类欤离之说卦为鳖为蟹为蚌皆
 有毒物也三居不当之位不谨于饮食噬腊肉而遇
 毒非节饮食之君子也虽曰无咎亦君子之可毒也
 晋蔡谟初渡江见蟛蜞曰蟹有八足而加以二螯烹
 之既食吐下方知非蟹谢尚曰卿读尔雅不熟几为
 勤学误死格物之要亦不可不详考也至于河豚人
 固知其为毒也而故食之岂特小吝而已哉礼曰君
 有疾药则臣尝之亲有疾药则子尝之此戒遇毒之
卷四 第 9a 页 WYG0027-0079c.png
 严也
九四噬乾胏得金矢利艰贞吉象曰利艰贞吉未光也
(胏音/滓)
 九四变颐颐有口实之养故以是乾胏为喻胏腊肉
 有骨者难噬如狱之疑者难决古者两造之辞纳矢
 求直此曰得金矢者得非不直者之辞穷罚金与矢
 以赎其罪利艰贞吉者刑罚圣人不得巳而用之议
 刑之际详谳再三然后论决利乎艰难贞正方可获
卷四 第 9b 页 WYG0027-0079d.png
 吉苟不艰贞其咎在已如尧舜在位皋陶为士师曰
 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
 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盖上之德施未光民戾于
 法所以哀矜艰贞之吉得此义也
六五噬乾肉得黄金贞厉无咎象曰贞厉无咎得当也
 六五变阳通卦为无妄无妄之象物与无妄狱事至
 重岂宜妄决五居尊位为决狱之主狱之难决者亦
 犹乾肉之难噬书吕刑曰穆王训夏赎刑罪之轻者
卷四 第 10a 页 WYG0027-0080a.png
 皆罚金以赎罪得黄金者岂非得赎罪之金以籍于
 官欤如汉之梁冀唐之元载以至张恢坐赃伏法以
 其金宝赀物诏班群臣抑非以其金籍于官以赐于
 臣下欤君之慎刑而重决狱之臣者若此贞厉无咎
 者如季羔论刑愀然见乎色贞厉而不安也方可无
 咎苟不贞吉决狱不当咎归自巳唐太宗祥刑之主
 也因观针灸图背近五脏禁令勿鞭背又因误斩张
 蕴古因诏死刑皆三覆奏又令二日五覆贞厉无咎
卷四 第 10b 页 WYG0027-0080b.png
 方得论刑之当
上九何校灭耳凶象曰何校灭耳聪不明也(何上/声)
 何负也校桎也如械枷于项也灭耳聪不明则刑也
 噬嗑诸卦用刑皆曰无咎而独于上九曰凶何也上
 九变阴通卦为震荐雷之鸣天讨有罪者也既桎其
 项又灭其耳此必获罪于天其凶可知系辞曰善不
 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如舜之诛四凶
 孔子之诛少正卯汉诛董卓唐诛周兴来俊臣皆造
卷四 第 11a 页 WYG0027-0080c.png
 恶之极者也岂特何校灭耳而已哉
(离下/艮上)贲亨小利有攸往
 贲饰也文彩之著于外也山下有火草木皆被其光
 人有文彩天下皆贲其饰亨通也小利有攸往如山
 下之火未能光照天下故所往则小利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
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
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卷四 第 11b 页 WYG0027-0080d.png
 柔来而文刚下卦之离柔来而文饰上卦之刚也故
 能亨通分刚上而文柔分上卦艮之刚而文饰下卦
 之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日月星辰也人文诗书礼
 乐也文明以止离艮之交也观天之文以察时变日
 月或有薄蚀水旱或至灾异以验人之休咎观乎人
 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有盛衰天运有消长治天下者
 盖于天文人文考之庶能转祸为福使灾异变为祯
 祥而天下大治
卷四 第 12a 页 WYG0027-0081a.png
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折狱之君子明而又明者也山下之火其光未大明
 庶政则可折狱则未可无它量力之未逮也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象曰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初九变艮艮之初六亦曰艮其趾此爻曰贲其趾爻
 变之互文也艮为少男文采贲于趾未能著外未仕
 者也车公卿大夫所乘之器也子曰以吾从大夫之
 后不可徒行也以此如汉召申公枚乘皆以安车而
卷四 第 12b 页 WYG0027-0081b.png
 聘舍车而徒义弗乘者此必隐德之士遭时不平不
 肯应聘自为徒行如汉韩康被召不起郡县强之而
 行至半途乘柴车而遁此则舍车而徒安行其志也
六二贲其须象曰贲其须与上兴也
 男子与妇人异者唯须与髯耳六二变大畜下卦为
 乾乾为首须文采之贲于首年之壮矣二居臣位有
 大畜之才必有威严勇敢以畜君如唐刺史张巡之
 怒须发辄张忠勇之气见于发须诸葛亮称关圣之
卷四 第 13a 页 WYG0027-0081c.png
 才曰孟起黥彭之徒皆不及髯之绝类离群也盖圣
 之须髯美而勇故亮以髯称之唐中宗时宦官用事
 雍州刺史卢从一见无须者必曲加承接吁时至于
 此天下可羞士君子文采之见于须者年之壮矣时
 之可以仕矣与上兴者待上之聘召而兴人君聘贤
 盍亦求其大丈夫者(孟起班超字黥/彭黥布彭越)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象曰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
 濡滞也孟子曰是何濡滞也之濡三不当位过时而
卷四 第 13b 页 WYG0027-0081d.png
 不仕故曰贲如濡如何以知其然也以上下文义考
 之初九贲其趾年之少也六二贲其须年之壮也至
 于六四贲如皤如如年巳老矣是则六三之濡如过
 于强仕之年而未能进用濡滞之说明矣然人有文
 采隐于田野人君苟未徵聘当永守贞正则吉也九
 三变颐幸能颐养苟不永贞则有妄进之失能守永
 贞谁得而凌犯于我也如汉公孙弘年六十始应诏
 对策朱买臣近五十尚樵薪以自给是皆濡如之久
卷四 第 14a 页 WYG0027-0082a.png
 者信夫
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象曰六四当位疑
也匪寇婚媾终无尤也(翰平/声)
 皤如须发之白者翰如马之行如飞者四居不当之
 位上不与五应下不与二接而象曰六四当位疑也
 何哉士君子有文采之贲未遇于时隐而在下至于
 发须皤然之白无意进用忽有白马之来如飞翰之
 急初疑其为寇不拟人君聘召之来礼如婚媾使之
卷四 第 14b 页 WYG0027-0082b.png
 居大臣之任至此当位无疑矣六四变离文明之时
 人君之求贤之急也如此终无尤者老而得君以行
 其志不负平生之所学何怨之有如文王之聘吕望
 汉武之徵申公皆齿德之高者古者求贤多求老成
 典刑虑事之深者非若后世限以耄期而弗用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
 丘园山林之隐逸也不肯苟进人君所当礼聘五居
 尊位为贲之主岂可令有德之士隐于丘园而不用
卷四 第 15a 页 WYG0027-0082c.png
 六五变阳上卦为巽通卦为家人士君子有巽顺之
 德又能齐家才美外见人君以束帛聘之礼也戋戋
 浅薄貌人君聘贤不能丰厚而用戋戋之束帛吝之
 甚也然束帛之礼轻求贤之意切终至吉而有庆也
 如伊尹耕于莘野汤使人币聘之尹曰我何以汤之
 聘币为哉幡然而起卒至相汤伐桀吉而有喜可胜
 言哉
上九白贲无咎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
卷四 第 15b 页 WYG0027-0082d.png
 上九变明夷君子用晦时也中庸曰衣锦尚絅恶其
 文之著也君子隐德于中文采不欲外见况用晦之
 时乎如子路衣敝缊袍子夏衣若悬鹑以至王章牛
 衣梁鸿隐居之服皆白贲也才美内蕴不尚外饰何
 咎之有如郑子臧戴鹬冠隋辛亶衣绯裈皆祸之招
 也唐杨烱呼朝士无才德而朱紫者谓之麒麟楦有愧
 于白贲多矣非上之得志也
(坤下/艮上)剥不利有攸往
卷四 第 16a 页 WYG0027-0083a.png
 剥刻削也伤害也阴之伤害于阳阳则受其剥削诸
 卦皆有吉亨利贞之卦辞唯剥则否无吉亨无利贞
 否卦尚云大往小来不利君子贞而剥卦独曰不利
 有攸往且否卦三阴之长尚存阳之三爻而剥至五
 阴之盛阳无所依矣否之爻辞尚有大人否亨大人
 吉之义而剥全无大人直至于上九处剥之极而始
 有君子得舆之义详观否卦如商周未世君子尚可
 潜隐小人尚畏公论剥则如暴秦坑儒之酷汉末党
卷四 第 16b 页 WYG0027-0083b.png
 狱之惨君子不能免祸小人肆无忌惮之时矣系辞
 曰易之兴也当殷之末世文王与纣之事耶是故其
 辞危想当文王演易之时推测乱世小人之情状贼
 害君子如此之恶以戒君子知进退存亡之几使后
 世人君见之知小人害君子之酷不可一日容之于
 左右以擅生杀之权以乱天下也
彖曰剥剥也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顺而止
之观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
卷四 第 17a 页 WYG0027-0083c.png
 剥剥也言小人伤害君子至剥而极柔变刚者阴之
 长阳之消也不利有攸往小人充塞要路君子跬步
 之不可行何所往也顺而止之下坤而上艮也君子
 观剥之象尚其消长盈虚以待时也盖阳消则阴长
 阴剥则阳复天行之健终至于好还剥极则为复矣
象曰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当剥之时民不安居上之人当省刑薄敛厚以待下
 则民始能安居
卷四 第 17b 页 WYG0027-0083d.png
初六剥床以足蔑贞凶象曰剥床以足以灭下也
 当剥之时君子不敢进用闭门以避祸坐卧于床不
 出户庭始管宁自坐一木榻积五十年当膝处皆穿
 尚虑小人不能容之而陆贽居唐德宗之朝危言谠
 论卒为奸邪卢杞裴延龄等所害贬于忠州土塞其
 门盐菜之类皆由狗窦中入岂特剥床以足而已然
 则陆贽之正光耀史册卢裴之奸为万古罪人蔑贞
 之凶在卢裴而不在陆贽也初六变颐下卦为震震
卷四 第 18a 页 WYG0027-0084a.png
 为足以灭下者小人犯上自灭下始
六二剥床以辨蔑贞凶象曰剥床以辨未有与也
 辨床梐足笫之间床之干也六二变蒙下卦为坎君
 子蒙难之时又陷于坎阱之中如剥床至变灾已近
 身苟无贞正曷以自保赵宋苏轼苏辙遭王安石吕
 惠卿等忌才贬轼于黄惠海外昌化等处又贬辙于
 循雷不容其僦官舍又不容其赁民居筑土室以居
 之岂特剥床以辨而已哉未有与者二与五应之人
卷四 第 18b 页 WYG0027-0084b.png
 君为小人所间六二之臣不能自通故曰未有与也
六三剥之无咎象曰剥之无咎失上下也
 此亦人臣之遭剥者而曰无咎何也六三变艮艮止
 也得艮而止之之道上不谄于君下不媚于灶故能
 明哲保身而无咎如范滂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
 志后为阉宦所害以党事系狱三木囊头剥之甚也
 然非其罪滂能辨明而归南阳士大夫迎之者车数
 千两滂谓殷陶等曰今子相随是重吾祸也遂遣归
卷四 第 19a 页 WYG0027-0084c.png
 乡里滂卒以无咎隐居田里上下虽失得以免祸
六四剥床以肤凶象曰剥床以肤切近灾也
 肤皮肤也剥至四爻阴气已极其盛过于否之时矣
 六四变阳上卦为离离为大腹剥床以肤灾近心腹
 矣四居大臣之位无刚健之才不能驱斥小人反为
 小人所害如唐武后时周兴来俊臣之徒淫刑酷罚
 在朝大臣不能去之反为其所害丧身灭族岂特剥
 床以肤凶而已哉如狄仁杰之忠亦滨于死者数矣
卷四 第 19b 页 WYG0027-0084d.png
 幸不至于死卒复中宗之辟此天命之所祐也
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象曰以宫人宠终无尤也
 鱼阴物也阴长之盛小人之党如贯鱼之来人君居
 五尊位何以待之六五变阳上卦为巽巽懦之君岂
 能勇决以去小人之党如汉唐末世阉宦用事以门
 生待天子进退百官生杀之权一出于阉宦之手苟
 欲逐之则小人朋连党结甚至朝廷大臣多其汲引
 简拔者安敢小触其锋人君孤立势如骑虎稍失驾
卷四 第 20a 页 WYG0027-0085a.png
 驭祸在斯须苟不以宫人之宠待之未免相为怨望
 谋为不轨然则宠以宫人之道若何如尚饮膳御服
 饰供笔札掌器玩令其朝夕执役侍奉毋令干预朝
 政时加赐赉以肥其家使其毋生怨尤则人君亦无
 所不利虽然汉以李膺之勇决破柱取张让之弟朔
 诸黄门皆为之屏息人君苟专任李膺悉去其党则
 膺未必为其所害汉亦未至灭亡也唐中宗庸君也
 以柳伉之一言而去程元振天下莫不以为快惜不
卷四 第 20b 页 WYG0027-0085b.png
 能尽去群阉终至丧国先儒多以剥之六五群阴率
 类而进受制于君谓之吉无不利殊不知群阴在朝
 假以国柄何所不为贯鱼以宫人宠非吉也救一时
 之弊耳
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象曰君子得舆民
所载也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也
 上九变阴通卦为坤夏正十月卦也阴极于上则阳
 生于下故十月谓之阳月天道好还否极必至于泰
卷四 第 21a 页 WYG0027-0085c.png
 剥极必至于复理势然也硕果不食中存生意而不
 敢食也如木生于春草芽于室气之相感也君子得
 舆小人道消君子可出以乘车也民所载者君子德
 望之重下民望其任重以致远也小人剥庐者小人
 行事唯能亡家丧国如剥庐之空不能安其身故终
 不可用也如尧之时初不知鲧之恶而姑试之至于
 绩用弗成其恶已著能亟去之故不为圣世之害唐
 德宗曰人言卢杞奸邪朕殊不觉其然李泌曰陛下
卷四 第 21b 页 WYG0027-0085d.png
 能觉之岂有建中之祸盖小人迷惑人君之深不觉
 其为奸邪乃所以为奸邪之魁也可不鉴哉
(震下/坤上)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
复利有攸往
 复还也如失而复得也亨通也乾之初九七变而为
 复坤之初六七变而为姤但阳出则阴入阴出则阳
 入气之循环天运不息疾速也出入无疾阴阳之来
 往不疾而疾也朋来无咎阳之生如君子引类而来
卷四 第 22a 页 WYG0027-0086a.png
 安得有咎反覆其道如阴阳之往来反而复复而反
 也七日来复姤自午月一阴之生至亥月阴极为坤
 子月阳生为复故曰七日来复如诗云一之日二之
 日之日非一旬之内七日也利有攸往君子道长无
 往而不利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
天地之心乎
卷四 第 22b 页 WYG0027-0086b.png
 刚反动而以顺行阳气自下而长顺而上行阳七变
 而为复阴七变而为姤出入无疾天行之健不速而
 速也天地以生物之心为心阴之长阳剥之极生物
 之心几于息矣一旦阳气天生万物之生意蔼然使
 天下之人复见天地生物之心其喜可胜言哉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

 一阳初复之时人君调燮保护以遂天地生物之心
卷四 第 23a 页 WYG0027-0086c.png
 先王以至日闭关惧军旅之纷竞也商旅不行惧市
 井之喧閧也后不省方惧诸侯之不安于其国也人
 君调护元气如保婴孩谨之至也
初九不远复无祗悔元吉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乾之变阴自姤而剥自剥而复阳气之失久矣一旦
 复还如人心之善人所固有不幸为物欲所蔽久而
 失之一旦聪明开悟众善复还如失之不远而得复
 也阳气既复天理复还曰元吉可也而曰无祗悔者
卷四 第 23b 页 WYG0027-0086d.png
 何也盖初九变阴动而为坤阳气方生萌孽未盛终
 为阴气所汨不能即复幸坤乃乾之配顺承天而行
 无息不与阳会复虽不久君子执持之固不遂失也
 故不至于悔祗至也元吉大善而吉也至于象曰圣
 人又发一义曰不远之复以脩身者盖阴消阳长动
 静之几圣人于其几微未定之天以教学者修身之
 要且善根初萌恐为阴邪所汨随得随失学者于动
 静之初扶阳之长抑阴之退执持善心不至于失庶
卷四 第 24a 页 WYG0027-0087a.png
 不至于悔矣故夫子以此颂颜子有不善未尝不知
 知之未尝复行无形显之过为修身之要谓庶几者
 无祗悔也先儒不知爻变多以此爻为一阳之复而
 吉既吉矣何悔之有若曰此爻不变则彖曰复其见
 天地之心自可释初爻之义易之吉凶贞吉与悔常
 相反复乾阳之贞安有坤阴之悔苟使六五不变为
 阳又有敦复无悔之义爻变之说坦然明白试以人
 事考之尤见不远之复如暴秦之时焚书坑儒阳剥
卷四 第 24b 页 WYG0027-0087b.png
 之极天下不知善人之所在失之巳久一旦得汉高
 祖入关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约法三章悉除秦法
 吏民喜见天理之复还其吉可胜言哉项羽亦能并
 力灭秦不鉴暴秦之失焚咸阳悬府库所以随得而
 随失至于大悔矣
六二休复吉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休美也仁人心也阳之失久矣一旦复还初爻如桀
 之后而得汤纣之后而得武人心未定未知其为休
卷四 第 25a 页 WYG0027-0087c.png
 美也仅能无祗悔耳至于汤武拯民水火去桀纣之
 恶反夏商之政人心至此如失物之久而复得矣谓
 之休复不亦宜乎六二变阳通卦为临临下之君以
 仁为心则在下之民同归于仁传曰一日克巳复礼
 天下归仁焉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者其义若此
六三频复厉无咎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频数也厉危厉也复之三爻阳气上升比之二爻其
 复已深何乃曰频复之厉六三变阳通卦为明夷明
卷四 第 25b 页 WYG0027-0087d.png
 夷之时君子晦其明也恐复善之初又为明夷者所
 伤故数复其善毋少懈怠若危厉不安欲其复善之
 故也其义故旡咎如唐玄宗鉴前世之失焚珠玉锦
 绣尚节俭励精为治柰何晚年惑女宠穷奢极欲卒
 至丧位宪宗亦鉴前世之失诛强藩悍镇削平僭叛
 柰何晚年用皇甫鏄程异之徒刻剥百姓崇饰台榭
 中兴之业几至失坠此皆不知频复之义堕于逸豫
 也
卷四 第 26a 页 WYG0027-0088a.png
六四中行独复象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复卦自二之上五爻皆阴六五居阴之中变阳为震
 以一阳居五阴之中故曰中行独复然与初爻之阳
 相应不为群阴所移以从于道复善之固也四居大
 臣之位如遭离乱之时群阴党盛而能克复王业如
 诸葛亮郭子仪之大臣亦可谓之中行独复也
六五敦复无悔象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六五变阳通卦为屯屯难之时五居尊位有阳刚敦
卷四 第 26b 页 WYG0027-0088b.png
 厚之德可以克复王业如商之高宗汉之光武皆中
 兴敦厚之主光耀前烈何悔之有中以自考考屯难
 屯之时顽梗者多人君当观我之德果可以解难理
 乱而无偏党私徇之失庶几进退百官黜陟贤否无
 悔为复之主苟无敦复之才则恐是非不明善恶倒
 置则不能免于悔矣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
于十年不克征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卷四 第 27a 页 WYG0027-0088c.png
 上六变颐颐求口食饮食之养迷于所欲不能复其
 道其凶可知动有灾眚且迷复之人昏迷不恭反道
 败德用之行师则有大败以其国君亦凶将既丧师
 君奚获吉至于十年不克征甚言迷复之久无策可
 以料敌迷复之凶反君道者如六朝梁伐齐梁兵巳
 至东昏侯溺于潘妃尚在宫中吹笙歌舞张乐齐人
 斩首送衍隋伐陈军临陈城后主尚与张丽华歌玉
 树等曲俱入于井以避难隋军擒之国遂灭又周伐
卷四 第 27b 页 WYG0027-0088d.png
 齐将士赴敌临障齐主敕且止召冯淑妃妆点未了
 未进兵竟为周所败是皆迷复之凶反君道者也左
 传载郑子太叔论楚子将死曰周易有之在复之颐
 曰迷复凶此论复而不论颐也爻变之取义若此
(震下/乾上)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无妄勿妄动也勿妄为也雷鸣于天君子恐惧循省
 不敢妄有作为乃大亨利乎贞正苟或匪正则有灾
 眚不利有攸往往跬步之不可妄行也
卷四 第 28a 页 WYG0027-0089a.png
彖曰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动而健刚中而应大
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
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
 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上卦乾之刚自外来五为无
 妄之主主于内下卦雷动为主也动而健震之刚也
 刚中而应乾之刚也大亨以正天之命令也其匪正
 有眚人之不正者必有眚灾世之为恶者闻雷震怒
 一时恐惧至于雷震之后其恶如初殊不知天地神
卷四 第 28b 页 WYG0027-0089b.png
 明昭布森列雷虽不鸣天常罚恶此等恶类不能改
 过天命之所以不祐也行矣哉者无妄之往决不可
 往矣
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雷行于天下行天之号令也雷之震动谁不惊惧当
 此之时不特善者无妄恶者亦不敢妄动至于洪纤
 高下飞动走植之类亦皆震怒是物物与之以无妄
 也但震雷启蛰之时天地发生之初先王茂对此时
卷四 第 29a 页 WYG0027-0089c.png
 生育万物以天地生物之心为心也
初九无妄往吉象曰无妄之往得志也
 卦辞曰不利有攸往初九变否爻辞乃曰无妄往吉
 得志何也盖雷霆震威之时虽否之小人亦畏天威
 而危惧君子于斯时苟能变小人之畏威与之排难
 解纷其志亦可行也汉广陵贼张婴寇乱十馀年朝
 廷不能讨大将军梁冀怨张纲曾奏已遣纲为广陵
 守欲因事中之纲单车之贼径造婴垒申示国恩婴
卷四 第 29b 页 WYG0027-0089d.png
 见纲诚信皆拜泣曰荒裔愚人不堪侵枉相聚偷生
 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实恐投兵之日不免孥
 戮纲约之以天地誓之以日月婴乃降此无妄之往
 得志也之义
六二不耕穫不菑畬则利有攸往象曰不耕穫未富也
 春而耕秋而穫农夫之常业也田一岁曰菑三岁曰
 畬不耕而穫不菑而畬者世无此理也惟巫医乐师
 百工技艺之专亦能治富也六二阳变下卦为兑说
卷四 第 30a 页 WYG0027-0090a.png
 卦曰兑为巫为口舌得非巫术之流欤子曰人而无
 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甚言巫医之人不可无恒无
 恒则不能务本有所妄为矣汉货殖传载掘冢奸事
 也而曲叔以起博戏恶业也而桓发用之富行贾丈
 夫贱行也而雍乐成以饶贩脂处辱也而雍伯千金
 卖浆小业也而张氏千万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
 浊氏以胃脯而连骑张里以马医而击钟猗顿以盬
 盐起郭纵以冶铸成业然虽致富与不耕而穫者何
卷四 第 30b 页 WYG0027-0090b.png
 异史讥其不当富而富也惟农之富于耕穫知稼穑
 之艰难乃能久于富也二居人臣之位不能化民务
 本而使游食者以害农遂使国家亦不能富贵为人
 臣责也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象曰行
人得牛邑人灾也
 无妄之灾不可必而忽遭其难六三变阳下卦为离
 离为牝牛通卦为同人或因同人而得灾灾生于无
卷四 第 31a 页 WYG0027-0090c.png
 妄也或者设或人以为喻今有人牛系于斯问主之
 者谁欤人莫之知也系之者谁欤亦莫之知也忽有
 行路之人取而去之主之者与系之者讼而受灾所
 谓行路人得牛邑人灾也无妄之灾其义若此昔楚
 朝诸侯鲁赵二国皆献酒于楚楚之酒吏以鲁之薄
 酒易赵之厚酒以献楚怒赵之酒薄伐赵而围邯郸
 又风俗通载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池仲鱼之事是皆
 无妄之灾也
卷四 第 31b 页 WYG0027-0090d.png
九四可贞无咎象曰可贞无咎固有之也
 九四变益当迅雷风烈必变之时敬畏之心人所固
 有非勉强者贞卜也四居大臣之位天威不违颜咫
 尺敬天敬君之心一也人之积善有素者可卜其无
 咎也九国志载吴柴再用知光州一日雷大震家人
 皆伏匿再用当户坐不动俄有四人舁再用出庭中
 复大震屋折有龙跃出再用神色自若中厚之人可
 卜其无咎也
卷四 第 32a 页 WYG0027-0091a.png
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象曰无妄之药不可试也
 九五变噬嗑噬嗑爻辞有噬肉而遇毒者无妄之疾
 谓不当得而得者五居尊位为无妄之主有疾之时
 岂无药之可治礼曰君有疾药则臣尝之亲有疾药
 则子尝之或恐侍左右者非正臣为储嗣者非至孝
 宁若勿药之为愈春秋传载许世子止弑其君买乃
 汤药之毒也无妄之药不可试者以此
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象曰无妄之行穷之灾也
卷四 第 32b 页 WYG0027-0091b.png
 上居无位无民之地无妄中又当无妄者也上九变
 随随人之义多欲妄行妄行则有灾眚无所利矣如
 秦始皇之望海求仙隋炀帝之锦帆远游皆妄行也
 至于丧身丧国穷之灾也若此
(乾下/艮上)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畜止也大畜止之大者也风在天上则为小畜风力
 之轻也山在天上则为大畜山力之重也大畜以四
 五爻之阴而欲畜上下之四阳阴止阳之义臣止君
卷四 第 33a 页 WYG0027-0091c.png
 之象也孟子曰畜君者好君也古者天子有诤臣七
 人常在左右饮食于君之侧不家食则吉使其家食
 者是君不能养贤也人臣谏君利乎贞正一语不正
 则不能諌君矣利涉大川人臣进諌之时犯颜极諌
 不畏险难如利涉大川之难也
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
健大正也不家食吉养贤也利涉大川应乎天也(上上/声)
 刚健笃实辉光乾之刚健艮之笃实光辉相映也日
卷四 第 33b 页 WYG0027-0091d.png
 新其德人臣进谏日新其德去其旧染之污也刚上
 而尚贤能止健大正者乾刚之上而能尚艮之贤艮
 之贤而能止乾之健皆大正也不家食吉养贤者人
 君饮食起居之间或有差误使贤者常在左右不令
 居家而食盖欲匡救其失所以重养贤之礼苟贤臣
 不在左右则恐妇寺之徒得以乘间谀谄导其不正
 人君进諌难乎其力也利涉大川应乎天者苟君臣
 之志未孚犯颜极諌利涉大川不足以喻其险不啻
卷四 第 34a 页 WYG0027-0092a.png
 如登天之难也天盖乾之象也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识音志/行去声)
 识记也畜积也人君欲行其所欲行之事未知孰为
 善孰为恶大臣勉其善而止其恶盖能谏之人援古
 證今多记前言往行之事以积畜其德何者为理何
 者为乱何者为得何者为失何者为吉何者为凶人
 君庶可喜听而乐从之如三代之伊傅周召汉之良
卷四 第 34b 页 WYG0027-0092b.png
 平贾董唐之房杜王魏博学多闻以积其德苟自已
 之德不积而欲畜君以难行之事非大畜之君子矣
初九有厉利已象曰有厉利已不犯灾也
 初九变蛊下卦为巽人臣有干蛊之才能巽与之可
 以进諌者也但巽与之言人君悦听既不犯颜又不
 犯灾君苟不听虽有危厉亦可利已而无犯也如孟
 子諌齐王好勇好货好色皆巽与之言惜乎齐王不
 听故终不犯灾也
卷四 第 35a 页 WYG0027-0092c.png
九二舆说輹象曰舆说輹中无尤也(说脱/同)
 大畜以四五爻之二阴而畜四阳故有阴止阳之义
 臣止君之象九二变贲下卦为离二居臣位乘阳之
 变阴而亦欲畜君奈何六五之君阴柔不能听谏故
 有舆说輹之象輹车中之轮也舆之说輹不能行亦
 犹諌不行言不能用也唐敬宗好游畋刘栖楚諌不
 听曰臣以谏为官使陛下负天下之议请碎首以谢
 遂以额扣龙墀血被面君虽不听人臣受君之心中
卷四 第 35b 页 WYG0027-0092d.png
 无怨尤也
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曰闲舆卫利有攸往象曰利有攸
往上合志也
 大畜下卦元属乾乾为良马人臣諌君事有危急者
 不啻如良马之追逐九三变损下卦为兑兑说之言
 本能进諌三不当位为四所隔不能进谏苟有欲言
 利乎艰难贞正又当防闲乘舆扈卫之人始可利有
 所往求上之合志也鲁平公将见孟子为嬖人臧仓
卷四 第 36a 页 WYG0027-0093a.png
 所沮而止之嬖人舆卫之徒如唐李林甫蔽欺天子
 耳目尝曰君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食三品料
 一鸣则黜之由是诤臣无敢言者尤甚于舆卫之恶
 也
六四童牛之牿元吉象曰六四元吉有喜也
 童牛初生而未角者未经教习其性未驯牿之则不
 狂走牿横木于前足以防其触諌君之道如初生之
 牛不知畏忌极力进谏有不畏死之勇方可畜君人
卷四 第 36b 页 WYG0027-0093b.png
 君见其至诚敢谏而听之故有元吉之喜六四变大
 有上卦为离离为牝牛离之初爻刚健故有童牛之
 象大有君臣谏行言听元吉而有喜也汉高祖从谏
 如转圜尝卧病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樊哙排闼
 直入諌曰始陛下与臣等取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
 已定何其惫也帝笑而起又尝问周昌曰我何如主
 也昌曰即桀纣之主也上笑之此皆童牛之牿勇不
 畏死也
卷四 第 37a 页 WYG0027-0093c.png
六五豮豕之牙吉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
 豮豕羠豕也豕之健者也童牛之健尚可教而驯豕
 性刚躁其牙猛利性之触人不可教而驯者故敢諌
 者如豮豕之牙刚健则吉而有庆也大畜之上卦元
 属艮艮为黔啄六五变小畜畜君之臣无刚健之才
 不可也故圣人以敢谏者取童牛豮豕为喻如辛庆
 忌之叩头流血朱云之折槛董宣之强项皆刚而健
 忠而勇者也五居尊位能使人臣谏行言听容其忠
卷四 第 37b 页 WYG0027-0093d.png
 直吉而有庆可知矣
上九何天之衢亨象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何上/声)
 何荷通感荷也言路之通天衢之四达也大畜之君
 臣至此相孚已久言听计行如汉高祖从张良蹑足
 之谏不以为疑唐太宗闻魏徵之言凡理到语不可
 不服皆君臣相孚之人言听諌从故臣感荷如天衢
 之亨通四通八达略无阻碍上九变泰泰之君臣宜
 乎道之大行也
卷四 第 38a 页 WYG0027-0094a.png
(震下/艮上)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颐颔也上初皆阳爻中极四阴如颐颔咀之物伏所
 以为颐养也饮食之道贞正则吉倘或不正则为疾
 病此卦与噬嗑相类但噬嗑于四阴之中又隔一阳
 难噬者亦可噬也颐则自求口实以自养
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
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
大矣哉
卷四 第 38b 页 WYG0027-0094b.png
 天生人物不可一日而无养天生万物不能自养故
 托人君以养之人君以不能博养四海自先养贤者
 托贤者以养万民自求口实自养也自养则当节俭
 如禹之菲饮食是也观其所养养贤者养贤则当丰
 厚如禄万钟享列鼎是也苟所养非贤则为不正万
 民为其冻馁万物由其失所养正则吉又君子之大
 事也
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卷四 第 39a 页 WYG0027-0094c.png
 言语自口而出饮食自口而入言语不慎则有害饮
 食不节则有病慎言语节饮食君子脩身之要也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象曰观我朵颐亦不足贵

 朵颐花朵之垂头如人之垂涎以求养也人之饮食
 不及则伤于饥过则伤于饱太饱太饥皆能致病此
 不待卜而后知其为吉凶故曰舍尔灵龟观我朵颐
 朵颐之人过于餔歠者也初九变剥小人之党盛也
卷四 第 39b 页 WYG0027-0094d.png
 小人唯务饕餮故有朵颐之凶饕餮之人岂足贵也
 春秋时郑灵公解鼋而弗与子公食子公染指于鼎
 朵颐之小者也楚子问鼎于周安禄山睥睨唐之龙
 尾道朵颐之大者也朵颐之凶可胜言哉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象曰六二征凶行失类也
 六二变损二居人臣之位饮食当损而不损故动则
 有凶颠末也丘大也如丘嫂之丘经常也人臣不安
 于颠末之养违拂经常而反求丘大之养行失类者
卷四 第 40a 页 WYG0027-0095a.png
 不安于分失其类序也书曰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
 凶于而国害于而家甚言玉食非臣下之所养者晋
 何曾为相日食万钱唐相李德裕奢侈每食一杯羹
 则约费钱三万二人皆不善终穷奢之过也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象曰十年勿用道大
悖也
 六三变贲下卦为离离为大腹三不当位违拂经常
 而求口实之养卜其为凶也但饮食之人人皆贱之
卷四 第 40b 页 WYG0027-0095b.png
 人君恶其饕餮至于十年之久而勿用言其无所为
 国家之利道之大悖也春秋时吴会诸侯于黄池徵
 宋鲁之百牢拂经之甚道之大悖也不旋踵而吴为
 越所灭何待十年
六四颠颐吉虎视耽耽其欲逐逐无咎象曰颠颐之吉
上施光也
 四近尊位有颐养者也为大臣者能尚节俭所养者
 唯颠末耳其吉可知六四变噬嗑在下之人求养之
卷四 第 41a 页 WYG0027-0095c.png
 急如虎视耽耽而不足其欲逐逐而不去然亦无咎
 者盖我之自养者薄人不得而讥议之所以象曰颠
 颐之吉上施光也以此如高允为魏中书采薪自给
 蔬食而巳宋相鲁宗道家贫无器皿客至市沽而饮
 自养之薄者如此然其德业之盛所施者皆光辉也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象曰居贞之吉以从上

 五居尊位为颐之主拂经之养何求不得况六五变
卷四 第 41b 页 WYG0027-0095d.png
 益当益之时有可侍养人君而能节俭不敢违拂经
 常居来贞吉懔懔危惧如大川之不可涉其吉可知
 且六二变损二居臣位当损而不能损所以动则凶
 六五变益五居君位当益而不敢益所以居贞而吉
 顺以从上者上有尊者上有贤者人君不以天下之
 养自养吉之至也孟子曰以天下养养之至也盖谓
 人君能养其亲楚元王设醴待穆生汉高祖推食食
 韩信盖谓人君能养其贤苟所养非贤亦非居贞之
卷四 第 42a 页 WYG0027-0096a.png
 吉也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象曰由颐厉吉大有庆也
 由从也居上之位人君奉养所由在我犹恐饮食不
 节故危厉而不安乃吉而有庆也六五曰不可涉大
 川上九乃曰利涉大川何也盖六五变益有风雷之
 恐故大川不可涉上九变复雷在地下无所恐惧故
 可利涉大川虽然大川之内幸无风雷之变而波涛
 之险亦当恐惧危厉乃吉人君以天下之养为养者
卷四 第 42b 页 WYG0027-0096b.png
 非谓饮食之丰美服饰之华丽宫室之崇高侍妾之
 罗列而为孝养也如文王为世子朝王季王季复膳
 然后亦复文王有疾武王冠带而养文王一饭亦一
 饭文王再饭亦再饭所谓上老老而民兴孝天下之
 吉而有庆莫大乎人君之孝养也
(巽下/兑上)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挠女/教反)
 栋柱上横木桡摧败也大过阳过乎大而阴过乎小
 小过阳过乎小而阴过乎大正相反也小过则是行
卷四 第 43a 页 WYG0027-0096c.png
 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过之小者而已至于大
 过则四阳居中刚健太盛如栋之重大初上皆阴本
 末微弱如柱石之朽腐不能胜栋之重而栋桡矣其
 危可知此则比喻朝廷大臣才力之薄不能为国家
 柱石坐待栋桡而不知救过之大者莫甚于此然则
 栋既桡矣而又曰利有攸往亨者何也盖卦之为体
 上兑下巽二女柔弱不尚刚强如君之在上而能感
 说臣之在下而能巽顺君臣相孚抑强扶弱能使栋
卷四 第 43b 页 WYG0027-0096d.png
 之不桡所以利有攸往而能亨通也
彖曰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本末弱也刚过而中巽而说
行利有攸往乃亨大过之时大矣哉
 大过本末既弱其栋必桡刚过而中二五之刚也巽
 而说行下巽而上兑也利有攸往言栋桡之时国家
 将危君子奋不顾身为国柱石以拯救之如汉之周
 勃霍光蜀之诸葛亮晋之谢安唐之郭子仪裴度宋
 之韩琦范仲淹寇准司马光李纲力量之大可以扶
卷四 第 44a 页 WYG0027-0097a.png
 颠持危为国柱石以成天下之大事业者故亨大过
 之时大矣哉者其义若此
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圣人于卦之象又发一义泽在木上木灭矣如君子
 隐于乱世而无闷独立于险难之中而不惧二五之
 刚也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象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汉郊祀志江淮间一茅三脊所以藉茅之三脊柔中
卷四 第 44b 页 WYG0027-0097b.png
 之刚也祀之时白茅藉物取其洁茅之弱而能藉物
 之重柱之弱而能乘栋之隆慎之至也故得无咎初
 六变阳下卦为乾则有祭祀之义通卦为夬夬之象
 曰柔乘刚也亦犹茅之柔能藉刚物也茅虽微物在
 礼则重诸侯立社焘以黄土苴以白茅敬之至也春
 秋时齐伐楚声其罪曰尔贡包茅不入楚无以辞但
 乾之初九变阴则象曰阳在下大过之初六变阳则
 象曰柔在下爻变之验若此
卷四 第 45a 页 WYG0027-0097c.png
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象曰老夫女妻
过以相与也
 稊卉木之初生叶者大过巽下兑上二女同居安有
 老夫女妻之义九二变阴下卦为艮艮本少男因二
 爻老阳之变故曰老夫二与五为正应得上兑之少
 女故曰女妻通卦为咸刚能下柔过以相与而相感
 说故无不利老夫女妻如枯杨生稊之荣以遂其生
 育之心此又取泽灭木之义不言栋桡也昔者老莱
卷四 第 45b 页 WYG0027-0097d.png
 子得女妻不应楚王之聘而免于难梁鸿简斥数妇
 而得孟光之贤温峤晚娶姑女而有老奴之喜皆枯
 杨生稊之美者以刚变柔无过刚之失矣
九三栋桡凶象曰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
 九三变阴通卦为困泽与水交上没于栋而柱下陷
 于坎矣故有栋桡凶之象如人臣无刚健中正之才
 陷于坎险之地不可为国之柱石坐视栋桡之凶而
 不能救故曰不可以有辅也如飞廉恶来之亡商李
卷四 第 46a 页 WYG0027-0098a.png
 斯赵高之亡秦张禹胡广之亡汉贾充之亡晋守澄
 令孜之亡唐冯道之亡五代吕惠卿蔡确之徒亡宋
 既非柱石之材安能使栋之不桡丧身败国抑亦人
 君不能用贤之过也
九四栋隆吉有它吝象曰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
 九四变阴通卦为井井之为义改邑不改井虽曰木
 在水下巽乎水而上水则木常在井之上矣至于象
 曰君子以劳民劝相盖得大臣为政之道九三居栋
卷四 第 46b 页 WYG0027-0098b.png
 之下柱陷坎中故有栋桡之凶四居栋上下之巽为
 木以柱栋而不桡故有栋隆之吉隆丰大而高也四
 居大臣之位能为国柱石使栋隆而不桡其吉可知
 有它吝者恐人君用之不专为群下所桡则栋不能
 久隆矣以国危如栋桡之时言之晋元帝渡江之时
 栋桡矣能用王导谢安为相栋隆矣未几王敦桓温
 之徒间之栋复桡矣唐肃宗遭安史难栋桡矣用郭
 子仪李光弼为将栋隆矣未几王奂李辅国之徒间
卷四 第 47a 页 WYG0027-0098c.png
 之栋桡矣宋高宗南渡之时栋桡矣能用李纲岳飞
 将相栋隆矣未几秦桧汪潜善之徒间之栋复桡矣
 人君用贤之专不为群下所桡则栋常隆而吉无它
 吝矣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象曰枯杨生
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
 九五变阴上卦为震震为长男故曰士夫下卦巽之
 长女至此巳老老妇而得五之士夫若枯杨生华之
卷四 第 47b 页 WYG0027-0098d.png
 状杨之生华不能结实如老妇之不育何可久也无
 咎无誉言虽无灾咎亦无声誉甚言士夫之龌龊可
 丑之甚也大过二五二爻君臣正应不言栋桡皆言
 枯杨者盖取泽灭木之义借夫妇以为喻耳且九二
 变阴得五之阳刚之君如老夫之得女妻两相感悦
 有生育之义九五变阴应二之阳刚君臣失位如老
 妇而得士夫无生育之道且妇之老者苟不寡则悍
 如夏姬之更九夫甚于老奸巨恶之为害士夫而娶
卷四 第 48a 页 WYG0027-0099a.png
 老妇如庸君之为佞臣所制在晋之王衍老奸也山
 涛见之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向非惠帝庸闇
 之君则王衍何以施其恶在唐之卢杞巨恶也郭子
 仪见之曰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向非德宗之
 鄙闇则卢杞何以施其奸邪是知奸恶之人何代无
 之在人君之明闇用与不用耳老妇士夫其丑在君
 而不在臣也
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象曰过涉之凶不可咎也
卷四 第 48b 页 WYG0027-0099b.png
 过涉灭顶亦取泽灭木之义上六变阳通卦为姤姤
 女一阴敌五阳之壮甚于大过四阳之盛妇之丑也
 大过之君溺于所嗜如人之涉水水灭其顶其凶可
 知然则无咎者如宋相苏颂赴水救母虽有所溺不
 可以咎之也
(坎下/坎上)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习坎重坎也二五二爻皆刚实在中而有信孚故上
 下之心相通而亨行有嘉尚矣
卷四 第 49a 页 WYG0027-0099c.png
彖曰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
亨乃以刚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险不可升也地险
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
 习坎上下之坎皆险也水流而不盈坎能畜水也行
 险而不失其信坎之孚实也维心亨乃以刚中者心
 之亨通二五之刚居中也行有嘉尚往则有功矣天
 之险不可得而升地之险则有山川丘陵之难度者
 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如城郭甲兵之类以险防险者
卷四 第 49b 页 WYG0027-0099d.png
 国不设险其威不振
象曰水荐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荐在也上下习坎故水再至至于重坎君子观其象
 常以德行自勉不敢少怠或恐陷于险也习教事如
 乡以三物教万民六德六行六艺之事教之以农则
 有六府三事之治教之以兵则有三令五申之习非
 设险也皆国防险之道也
初六习坎入于坎窞凶象曰习坎入坎失道凶也(窞徒/感切)
卷四 第 50a 页 WYG0027-0100a.png
 坎之为义内实刚强外若柔顺行险者也君子行险
 则为刚善小人行险则为刚恶初六方入于坎何至
 陷于坎窞而凶初六变阳下卦为兑行险之人巧言
 如簧能以兑说之言陷人于坎如上官之谮屈平宰
 嚭之谮伍员李林甫之谮张九龄高力士之谮李白
 裴延龄之谮陆贽王钦若丁谓之谮寇准皆陷于坎
 窞之陷至于失道之凶哀哉
九二坎有险求小得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卷四 第 50b 页 WYG0027-0100b.png
 九二变坤通卦为比二居人臣之位或遭谗谤而陷
 于坎险之中求人为援而得比之之道如汉王咸举
 幡以救鲍宣之死孔融争死以援张俭之祸孙嵩复
 壁以藏赵𡵨之危桓伊抚筝以解谢安之疑是皆求
 难小得终未能出乎险之中也
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象曰来之坎坎
终无功也
 上之坎来下之坎上故曰来之坎坎险且枕者六三
卷四 第 51a 页 WYG0027-0100c.png
 变阳通卦为井如人入井中之坎枕于险未至于溺而
 沉也故曰入于坎窞盖入坎之危急于求人以为援
 如汉末遭党锢之祸君子杀戮逮尽召董卓入朝诛
 诸阉宦以救一时之急殊不知董卓之险甚于宦官
 卒为汉朝之祸所谓扬汤止沸抱薪救焚此等行险
 恶人实不可用之亦无功而有祸也
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象曰樽酒簋贰
刚柔际也
卷四 第 51b 页 WYG0027-0100d.png
 坎为小垒故有樽酒用缶之象六四变阳通卦为困
 四居大臣之位而遭困厄之时知小人之谗谤不怨
 于上如张九龄遭李林甫之谗避于曲江裴度因诸
 阉之横隐于绿野如樽酒用缶皆田夫之酒器也簋
 贰食无兼味非盛馔也纳约自牖者如纳其要约之
 朋友饮于牖下裴度召白乐天刘禹锡辈日以文章
 自娱无怨望朝廷之心终至于无咎也刚柔际者变
 爻上兑下坎刚能下柔所以交际者君子之退位能
卷四 第 52a 页 WYG0027-0101a.png
 明哲保身者如此
九五坎不盈祗既平无咎象曰坎不盈中未大也
 九五变阴通卦为师人君行师之时而遭险难如汉
 高帝遭白登之围光武受滹沱之窘皆陷于险而不
 盈苟能脱身险难至于平定之时虽无咎未安于位
 中未盛大也
上六系用徽纆寘于丛棘三岁不得凶象曰上六失道
凶三岁也
卷四 第 52b 页 WYG0027-0101b.png
 说文云绳之三股曰徽两股曰纆棘木中丛然荆棘
 也坎之上下皆水陷于险者唯畏水耳安有徽纆丛
 棘之类上六变阳上卦为巽巽为绳直故有徽纆之
 系巽为木故有丛棘之寘至于三岁之久不得免难
 而凶者失道之甚也随之上六曰拘系之乃从维之皆
 徽纆之类如公冶长之遭缧绁范滂之遭三木皆徽
 纆丛棘之灾礼王制曰凡听五刑之讼狱成告于大
 司寇听于棘木之下盖亦寘于丛棘之义欤唐试士
卷四 第 53a 页 WYG0027-0101c.png
 以棘围省门和凝知贡举撤棘开门士皆肃然
(离上/离下)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离丽也明也日月丽天而明人君脩德如日月之明
 利乎贞正则亨通也畜牝牛吉者牝阴类也坤利牝
 马之贞说卦坤为子母牛离坤之女也未至于母牛
 则曰牝牛坤则顺天而行离之日月亦丽天而行也
 故吉
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
卷四 第 53b 页 WYG0027-0101d.png
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离丽也丽犹附也日月丽乎天而行百谷草木丽乎
 土此丽乎天地者也至于人则丽乎正人君重明以
 丽乎正人君当顺日月之行使四时不失其序发生
 百谷草木之时使万物各遂其生庶可化成天下柔
 丽乎中正故亨又释以象也离之为卦阴柔居中而
 丽乎上下二爻之阳刚所以中正而亨通畜牝牛吉
 者天地之道而行如牝牛之随牡牛而行犹臣之从
卷四 第 54a 页 WYG0027-0102a.png
 君无怠也
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明两日月也日月有时而薄食有时而阴晦大人胸
 中之明无薄食无阴晦日月不照之地照不尽之地
 大人之明暗室屋漏烛见至隐遐荒穷发尽被其光
 大人以继明照四方者代天之明也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象曰履错之敬以辟咎也
 内外二卦皆离明之大也安有错然之履初九变旅
卷四 第 54b 页 WYG0027-0102b.png
 下卦为艮艮为山为径路行旅之人行于山径之间
 天未大明至于危险之地忽错然履之敬畏之至则
 无咎也如汉华歆避董卓之乱遇同行者陷之于井
 众欲弃之歆曰弃之不义相率出之而别此错然之
 履行之以敬可避咎也晋阮籍猖狂率意独驾至于
 失道穷途而哭此不知敬之之义然澹台灭明行不
 由径则终身无错然之履矣
六二黄离元吉象曰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卷四 第 55a 页 WYG0027-0102c.png
 黄土之正色也土居天地之中又得离明之正如日
 之行于黄道经天之中日之亭午也六二变大有黄
 离元吉此有天德者也盖乾之九五变大有飞龙在
 天之象坤之六五变比有黄裳元吉之象离之六二
 亦变大有臣居尊位摄行天讨天罚之政又何疑焉
 或曰二臣位也而曰天德何哉盖离之二位与他卦
 之二位不同离之内卦为日日君象也外卦为月月
 臣象也苟使六五为君而有出涕沱若戚嗟若之忧
卷四 第 55b 页 WYG0027-0102d.png
 二居人臣之位则有黄离元吉于臣何安二之为君
 如大臣有大德得大位舜禹之禅受汤武之征伐皆
 黄离元吉得中道者也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象曰日昃
之离何可久也
 日过中则倾昃昃之久则将没矣不能久乎明也耋
 年之老过乎八十者也九三变阴通卦为噬嗑噬嗑
 之道如饮食之时老少毕集少者不知暮景之忧故
卷四 第 56a 页 WYG0027-0103a.png
 鼓缶而歌耋者惧流光之不返则兴嗟感叹其为凶
 也且禹惜寸阴周公坐以待旦惧时之易迈宁戚叩
 角而歌曰黄昏饭牛至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此嗟
 叹而兴歌也君子爱日之至也如此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象曰突如其来如无
所容也
 下卦离之三爻日之昃矣至四爻月当继明九四变
 阴通卦为贲月之初生为山所障为阴所蔽不见其
卷四 第 56b 页 WYG0027-0103b.png
 明忽见山下之大突如其来抑木之焚耶抑月之旁
 死魄而未生明耶抑明之不能丽乎天而自弃耶此
 皆无所容之地且贲卦有贲如濡如翰如皤如之句
 此爻自贲卦中来明矣四居大臣之位有贲饰之文
 采又逢明时而贾谊梁鸿漫遭远谪至于弃如死如
 之地无所容其身惜哉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象曰六五之吉离王公也
 六二变大有日在天上万方皆明能仰照故有黄离
卷四 第 57a 页 WYG0027-0103c.png
 元吉之象六五变同人日在天下臣仰望而不可得
 故有出涕沱若戚嗟若之义以人君论之如汉之灵
 献唐之僖昭受制于权臣受抑于阉宦吐气而不可
 得岂但出涕戚嗟而已以人臣论之如西晋建兴之
 乱群臣渡江仰望人君故都而不见周顗辈登新亭
 相视流涕此离王公之时也虽能克复中兴而吉终
 不自安也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象曰王用出
卷四 第 57b 页 WYG0027-0103d.png
征以正邦也
 离以上九日月皆昃之时又居高亢之地安有出征
 之义离之说卦曰为甲胄为戈兵皆征伐之器上九
 变震通卦为丰丰之爻辞亦曰日中见斗日中见沬
 又曰遇其夷主吉皆大明之受伤于夷主者于斯时
 也人君震之威而伐之有嘉尚者在折其伤日月之
 首者书曰歼厥渠魁胁从罔治倘获匪其丑类亦无
 咎也如羲和湎淫废时乱纪胤往征之此人君之能
卷四 第 58a 页 WYG0027-0104a.png
 正邦也
 
 
 
 
 
 
 
卷四 第 58b 页 WYG0027-0104b.png
 
 
 
 
 
 
 
 周易爻变易缊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