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四十七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a 页 WYG1380-057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四十七  明 冯惟讷 撰
别集第三
  品藻
 汉
  高帝  武帝
文中子曰大风安不忘危其霸心之存乎秋风乐极悲
来其悔心之萌乎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b 页 WYG1380-0579b.png
 (高祖大风之歌虽止于二十三字而志气慷慨规模/宏远凛凛乎巳有四百年基业之气史记乐书谓之)
 (三侯章令沛得以四时歌舞宗庙盖欲使后之子孙/知其祖创业之勤不可怠于守成尔武帝秋风辞瓠)
 (子歌巳无足道及为赋以伤悼李夫人反覆数百言/绸缪眷恋于一女子其视高祖岂不愧哉艺文志上)
 (首造赋二篇其一不/得而见耶○丹阳集)
秋风起兮白云飞出自大风起兮云飞扬兰有秀兮菊
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出自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
兮未敢言汉武读书故有沿袭汉高不读书多出巳意
(诗家/直说)
卷一百四十七 第 2a 页 WYG1380-0579c.png
汉武帝柏梁台成诏群臣能为七言者乃得上坐有曰
总领天下诚难治有曰和抚四夷不易哉有曰三辅盗
贼天下危有曰盗阻南山为民灾有曰外家公主不可
治是时君臣宴乐相为警诫犹有三代之风后世以诗
讽谏获罪者可胜叹哉(同/上)
汉高祖武帝之作则星汉回天苞符出水自然成章者
也又如上栋下宇易橧营之制而缔搆之盖取诸大壮
于后世者乎(竹林/诗品)
卷一百四十七 第 2b 页 WYG1380-0579d.png
  韦孟
韦孟四言诽而不乱小雅之流风也(竹林/诗评)
  李陵  苏武
诗品(巳见/)
皎然曰五言始于李苏二子天与其性发言自高未有
作用如十九首词义炳婉而成章
苏武之作称为高古非清庙之瑟朱丝疏豁一唱三和
更无可喻之(竹林/诗评)
卷一百四十七 第 3a 页 WYG1380-0580a.png
  张衡
诗谱曰寄兴高远遣辞自妙
张衡四愁遥衷耿慕犹风骚之遗韵也(竹林/诗评)
  班固  郦炎  赵壹
诗品(巳见/)
赵壹伤彼时二首载于史传诗家之贾谊乎(竹林/诗评)
  唐山夫人
周有房中之乐燕礼注谓弦歌周南召南之诗汉安世
卷一百四十七 第 3b 页 WYG1380-0580b.png
房中歌唐山夫人所作魏缪袭谓安世歌神来燕享永
受厥福无有二南后妃风化天下之言谓房中为后妃
之歌恐失其意通典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
(困学/纪闻)
西汉乐章可齐三代旧见汉礼乐志房中乐十七章格
韵高严规模简古骎骎乎商周之颂噫异哉此高帝一
时佐命功臣下至叔孙通辈皆不能为此歌寻推其源
乃唐山夫人所作服虔曰高帝姬也韦昭云唐山姓也
卷一百四十七 第 4a 页 WYG1380-0580c.png
汉初乃有此人纵使竹竿载驰方之陋矣(刘元城/语录)
诗谱曰安世歌质古文雅(诗/谱)
  班媫妤
诗品(巳见/)
  王昭君
韦孟诗雅之变也昭君歌风之变也三百篇后二作得
体梁太子不取昭君何哉(诗家/直说)
  蔡琰
卷一百四十七 第 4b 页 WYG1380-0580d.png
诗谱曰真情极切自然成文
  秦嘉  徐淑
诗品(巳见/)
予观艺文类聚见东汉妇人徐淑与夫秦嘉两书又观
玉台新咏见其与夫诗皆丽则可诵又考史通称其动
合礼仪言成规矩夫死毁形不嫁哀痛伤生可谓才德
兼美者也范晔后汉书作列女传乃舍淑而取蔡琰何
见哉(丹铅/馀录)
卷一百四十七 第 5a 页 WYG1380-0581a.png
  汉郊祀歌
史记乐书曰高祖过沛诗三侯之章令小儿歌之高祖
崩令沛得以四时歌舞宗庙孝惠孝文孝景无所增更
于乐府习常𨽻旧而巳至今上即位作十九章令侍中
李延年次序其声拜为协律都尉通一经之士不能独
知其辞皆集会五经家相与共讲习读之乃能通知其
意多尔雅之文
宋书乐志曰古者天子听政使公卿大夫献诗耆艾修
卷一百四十七 第 5b 页 WYG1380-0581b.png
之而后王斟酌焉秦汉阙采诗之官歌咏多因前代与
时事既不相应且无以垂示后昆汉武帝虽颇造新歌
然不以光扬祖考崇述正德为先但多咏祭祀见事及
其祥瑞而巳商周雅颂之体阙焉
郊祀歌煅意刻酷炼字神奇(诗/谱)
  汉铙歌
温裕纯雅古诗得之遒深劲绝不若汉铙歌乐府词(谈/艺)
(录/)
卷一百四十七 第 6a 页 WYG1380-0581c.png
古诗句格自质然太入工唐风山有枢云何不日鼓瑟
铙歌辞曰临高台以轩可以当之又江有香草目以兰
黄鹄高飞离哉翻绝工美可为七言宗也(同/上)
  汉乐府
汉书艺文志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
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
厚薄云高祖歌诗二篇泰一杂甘泉寿宫歌诗十四篇
宗庙歌诗五篇汉兴以来兵所诛灭歌诗十四篇出行
卷一百四十七 第 6b 页 WYG1380-0581d.png
巡狩及游歌诗十篇临江王及愁思节士歌诗四篇李
夫人及幸贵人歌诗三篇诏赐中山靖王子哙及孺子妾
冰未央才人歌诗四篇吴楚汝南歌诗十五篇燕代讴
雁门云中陇西歌诗九篇邯郸河间歌诗四篇齐郑歌
诗四篇淮南歌诗四篇左冯翊歌诗三篇京兆尹秦歌
诗五篇河东蒲坂歌诗一篇黄门倡车忠等歌诗十五
篇杂各有主名歌诗十篇杂歌诗九篇雒阳歌诗四篇
河南周歌诗七篇河南周歌声曲折七篇周谣歌诗七
卷一百四十七 第 7a 页 WYG1380-0582a.png
十五篇周谣歌诗声曲折七十五篇诸神歌诗三篇送
迎灵颂歌诗三篇周歌诗二篇南郡歌诗五篇右歌诗
二十八家三百一十四篇晋书乐志曰凡乐章古辞今
之存者并汉世街陌谣讴江南可采莲乌生八九子白
头吟之属也
汉乐府真情自然但不能中节尔累度乃是好景(诗/谱)
乐府乌生八九子东门行等篇如淮南小山之赋气韵
绝峻下可与孟德道之王刘文学曹当内手尔(谈艺/录)
卷一百四十七 第 7b 页 WYG1380-0582b.png
生年不满百四语西门行亦掇之古人不讳重袭若相
援尔览西门终篇固咸自铄古诗然首尾语精美可二

乐府往往叙事故与诗殊盖叙事辞缓则冗不精翩翩
堂前燕叠字极促乃佳阮瑀驾出北郭门视孤儿行大
缓弱不逮矣
乐府中有妃呼稀伊阿那诸语本自亡义但补乐中之
音亦有叠本语如曰贱妾与君共餔麋共餔麋之类也
卷一百四十七 第 8a 页 WYG1380-0582c.png
(并同/上)
  古诗十九首
诗品(巳见/)
诗谱曰情真景真事真意真澄至清发至情
王孝伯在京行散至其弟王睹户前问古诗中何句为
最睹思未答孝伯咏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此句为
佳睹王爽小字也(世说/新语)
 魏(通论/)
卷一百四十七 第 8b 页 WYG1380-0582d.png
文帝典论曰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
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
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
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
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
文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
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
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
卷一百四十七 第 9a 页 WYG1380-0583a.png
也应玚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
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
扬班俦也
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之谓去植千里然子建思
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子桓虑详而力缓故不竞于先
鸣而乐府清越典论辩要迭用短长亦无懵焉但俗情
抑扬雷同一响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
价未为笃论也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辞少瑕
卷一百四十七 第 9b 页 WYG1380-0583b.png
累摘其诗赋则七子之冠冕乎琳瑀以符檄擅声徐干
以赋论标美刘桢情高以会采应玚学优以得文路粹
杨脩颇怀笔记之工丁仪邯郸亦含论述之美有足算
焉休琏风情则百一标其志吉甫文理则临丹成其采
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殊声而合响异翮
而同飞(文心/雕龙)
汉魏之交文人特茂然衰世叔运终鲜粹才孔融懿名
高列诸子视临终诗大类铭箴语耳应玚巧思逶迤失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0a 页 WYG1380-0583c.png
之靡靡休琏百一微能自振然伤媚焉仲宣流客慷慨
有怀西京之馀鲜可诵者陈琳意气铿铿非风人度也
阮生优缓有馀刘桢锥角重峭割曳缀悬并可称也曹
丕资近美媛远不逮植然植之才不堪整栗亦有憾焉
若夫重熙鸿化蒸育丛材金玉其相绰哉有斐求之斯
病殆寡巳夫(谈艺/录)
  曹操
魏书称太祖创造大业文武并施御军三十馀年手不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0b 页 WYG1380-0583d.png
释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声被
之管弦皆成乐章
诗品(巳见/)
曹孟德乐府如苦寒行猛虎行短歌行脍炙人口久矣
其希僻罕传者若不戚年往忧世不治存亡有命虑之
为蚩又云壮盛智慧殊不再来爱时进趣将以惠谁不
特句法高迈而识趣近于有道(升庵/诗话)
 (魏武帝短歌行全用鹿鸣四句不如苏武鹿鸣思野/草可以喻佳宾点化为妙沈吟至今可接明明如月)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1a 页 WYG1380-0584a.png
 (何必小雅哉盖以养贤自任而牢笼天下也真西山/不取此篇当矣○艺文类聚魏武短歌行曰对酒当)
 (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明明如月何时可匝/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
 (无枝可依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欧/阳询去其半尤为简要意完而语足也○诗家直说)
  文帝
诗品(巳见/)
诗谱曰自然浮俊
  陈思王
诗品(已见/)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1b 页 WYG1380-0584b.png
邺中七子陈王最高刘郎辞气偏正得其中不拘对属
偶或有之语与兴驱势逐情起不由作意气格自高十
九首其流一也(皎然/诗评)
斲削精洁自然沈健(诗/谱)
曹子建之作亦正亦变骎骎乎大雅之制焉(竹林/诗评)
世说曰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
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然
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漫/叟)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2a 页 WYG1380-0584c.png
(诗话云曹子建七步诗世传煮豆然豆萁豆在釜中泣/一本云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其工拙浅深必有以)
(辨之/者)
气本尚壮亦忌锐逸魏祖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
暮年壮心不巳犹暧暧也思王野田黄雀行譬如锥出
囊中大索露矣(谈艺/录)
诗不能受瑕工拙之间相去无几顿自绝殊如塘上行
云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浮萍篇则曰茱萸自有芳不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2b 页 WYG1380-0584d.png
若桂与兰新人虽可爱无若故所欢本自伦语然佳不
如塘上行
小雅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又云
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涂可谓善道行
役之情矣曹子建效其语云昔我初迁朱华未希今我
旋止素雪云飞则不逮远矣且子建欲学风雅为四言
而犹未忘朱华素雪之属对此其所以止于建安黄初
(蜩笑/外稿)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3a 页 WYG1380-0585a.png
曹子建诗质朴浑厚舂容隽永风调非后人易到陈子
昂李太白慕以为宗信乎晋以下鲜其俪也予每读其
诗洒然有干古之想(兰庄/诗话)
  白马王彪  徐干
白马王彪诗魏文学徐干诗白马与陈思答赠伟长
与公干往复虽曰以莛叩钟亦能闲雅矣(诗/品)
 (魏文帝典论论文云徐干时有齐气李善注言齐俗/文体舒缓而徐干亦有斯累按汉书地理志齐诗子)
 (之还兮遭我乎峱之间兮又曰俟我于著乎而此亦/其舒缓之体又云齐至今其士舒缓阔达而足智朱)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3b 页 WYG1380-0585b.png
 (博传博迁琅琊齐部舒缓博奋髯抵几曰观齐儿欲/以为俗邪寰宇记莱州人志气缓慢是则齐俗自来)
 (舒缓故文体亦然而注论语者独谓其/急功利急与舒缓正相反○真珠船)
 (徐干室思曰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辞一逝不可归/啸歌久踟蹰人离皆复会我独无反期自君之出矣)
 (明镜闇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巳时宋孝武帝拟/之曰自君之出矣金翠暗无精思君如日月回环昼)
 (夜生一时诸贤共赋遂以自君之出矣为题杨仲弘/谓五言绝句乃古诗末四句所以意味悠长盖本于)
 (此○诗/家直说)
  王粲   刘桢
魏志曰文帝为五官中郎将及平原侯植皆好文学粲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4a 页 WYG1380-0585c.png
与北海徐干广陵陈琳陈留阮瑀汝南应玚东平刘桢
并见友善自颍邯郸淳繁钦陈留路粹沛国丁仪丁廙
弘农杨脩河内荀纬等亦有文采而不在七人之列
摰虞文章流别云王粲所与蔡子笃及文叔良士孙文
始杨德祖诗及所为潘文则作思亲诗其文当而整皆
近乎雅矣赠杨脩诗今亡(三赠诗/入选)
七哀仲宣诗云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
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4b 页 WYG1380-0585d.png
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此事在耳目故伤
见乎词及至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蔡思则巳极览
词则不伤一篇之功并在于此使古今作者味之无厌
末句云悟彼下泉人盖以逝者不返吾将何亲故有伤
心肝之叹沈约云不傍经史直率胸臆吾许其知诗也
(皎/然)
三良 陈王诗曰秦穆先下世三臣皆自残王粲云秦
穆杀三良惜哉空尔为盖以陈王徙国任城被害巳后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5a 页 WYG1380-0586a.png
常有忧生之虑故其词婉娩存几谏也王粲显责穆公
正言其过存直谏也二诗体格高远才藻相邻至如临
穴呼苍天泪下如绠縻斯乃迥出情表未知陈王将何
以敌(同/上)
诗品(已见/)
诗谱曰真实有馀澄泸不足
王粲之作如楩楠杞梓轮囷离奇夫岂细材哉(竹林/诗评)
 (刘文房诗巳是洞庭人犹看灞陵月孟东野诗长安/日下影又落江湖中语意相似皆寓恋阙之意然总)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5b 页 WYG1380-0586b.png
 (不若王仲宣云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涵蓄蕴藉自然不可及也)
 (刘歆遂初赋望亭隧之皦皦兮飞旗帜之翩翩王粲/七哀诗登城望亭隧翩翩飞羽旗实用刘歆语○并)
 (升庵/诗话)
魏文帝曰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至五言诗之善者妙
绝时人
诗品(巳见/)
诗谱曰思健功圆
刘桢之作朗润清越如摐金考石故宜称于建安也(竹林/诗评)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6a 页 WYG1380-0586c.png
 (严沧浪曰刘公干赠五官中郎将诗昔我从元后整/驾至南乡过彼丰沛都与君共翱翔元后盖指曹操)
 (也至南乡谓伐刘表之时丰沛都喻操谯郡也王仲/宣从军诗云筹策运帷幄一由我圣君圣君亦指曹)
 (操也又曰窃慕负鼎翁愿厉朽钝姿是欲效伊尹负/鼎干汤以伐桀也是时汉帝尚存而二子之言如此)
 (正与荀彧比曹操为高光同科或以公干平视美人/为不屈是未为知人之论春秋诛心之法二子其何)
 (逃○以平视美人为不/屈出韵语阳秋今不录)
  应璩
诗品(巳见/)
  嵇康
卷一百四十七 第 16b 页 WYG1380-0586d.png
诗品(已见/)
诗谱曰人品胸次高自然流出
  阮籍
诗品(已见/)
天识清虚礼法疏短(诗/谱)
阮籍之作如剡溪雪夜孤楫沿流乘兴而来兴尽而巳
(竹林/诗评)
 古诗纪卷一百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