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四十五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a 页 WYG1380-054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四十五  明 冯惟讷 撰
别集第一
 统论上
  宋书谢灵运传        梁沈约
史臣曰民禀天地之灵含五常之德刚柔迭用喜愠分
情夫志动于中则歌咏外发六义所因四始攸系升降
讴谣纷披风什虽虞夏以前遗文不睹禀气怀灵理无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b 页 WYG1380-0548d.png
或异然则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周室既衰风流弥
著屈平宋玉导清源于前贾谊相如振芳尘于后英辞
润金石高义薄云天自兹以降情志愈广王褒刘向扬
班崔蔡之徒异轨同奔递相师祖虽清辞丽曲时发乎
篇而芜音累气固亦多矣若平子艳发文以情变绝唱
高踪久无嗣响至于建安曹氏基命三祖陈王咸蓄盛
藻甫乃以情纬物以文被质自汉至魏四百馀年辞人
才子文体三变相如工为形似之言二班长于情理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a 页 WYG1380-0549a.png
之说子建仲宣以气质为体并摽能擅美独映当时是
以一世之士各相慕习原其飙流所始莫不同祖风骚
徒以赏好异情故意制相诡降及元康潘陆特秀律异
班贾体变曹王缛旨星稠繁文绮合缀平台之逸响采
南皮之高韵遗风馀烈事极江左在晋中兴玄风独扇
为学穷于柱下博物止乎七篇驰骋文辞义殚于此自
建武暨于义熙历载将百虽比响联辞波属云委莫不
寄言上德托意玄珠遒丽之辞无闻焉耳仲文始革孙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b 页 WYG1380-0549b.png
许之风叔源大变太元之气爰逮宋氏颜谢腾声灵运
之兴会标举延年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秀垂范后昆
若夫敷衽论心商搉前藻工拙之数如有可言夫五色
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
变低昂舛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
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至于先
士茂制讽高历赏子建函京之作仲宣灞岸之篇子荆
零雨之章正长朔风之句并直举胸情非傍诗史正以
卷一百四十五 第 3a 页 WYG1380-0549c.png
音律调韵取高前式自灵均以来多历年代虽文体稍
精而此秘未睹至于高言妙句音韵天成皆暗与理合
匪由思至张蔡曹王曾无先觉潘陆颜谢去之弥远世
之知音者有以得之此言非谬如曰不然请待来哲
  北史文苑传叙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然则
文之为用其大矣哉逖听三古弥纶百代若乃坟索所
纪靡得而云典谟巳降遗风可述至于制礼作乐腾实
卷一百四十五 第 3b 页 WYG1380-0549d.png
飞声善乎言之不文行之岂能远也是以曲阜之多才
多艺监二代以正其源阙里之性与天道修六经以维
其末用能穷神知化称首于千古经邦纬俗藏用于百
代至哉斯固圣人之述作也逮乎两周道丧七十义乖
淹中稷下八儒三墨之异漆园黍谷名法兵农之别虽
雅诰奥义或未尽善考其遗迹亦贤达之流乎其离谗
放逐之臣涂穷候门之士道轗轲而未遇郁抑而不申
愤激委约之中飞文魏阙之下奋迅泥滓自致青云振
卷一百四十五 第 4a 页 WYG1380-0550a.png
沈溺于一朝流风声于千载者往往而有矣汉自孝武
之后雅尚斯文扬葩振藻者如林而二马王扬为之杰
东京之朝兹道逾扇咀徵含商者成市而班傅张蔡为
之雄当涂受命尤好虫篆金行勃兴无替前烈曹王陈
阮负宏衍之思挺栋干于邓林潘陆张左擅侈丽之才
饰羽仪于凤穴斯并高视当世连衡孔门虽时运推移
质文屡变譬犹六代并奏易俗之用无爽九源竞逐一
致之理同归历选前英于斯为盛既而中州板荡戎狄
卷一百四十五 第 4b 页 WYG1380-0550b.png
交侵僣伪相属生灵涂炭故文章黜焉其能潜思于战
争之閒挥翰于锋镝之下亦有时而间出矣若乃鲁徵
杜广徐光尹弼之俦知名于二赵宋该封奕朱彤梁谠
之属见重于燕秦然皆迫于仓卒牵于战阵章奏符檄
则粲然可观体物缘情则寂寥于世非其才有优劣时
运然也至于朔方之地蕞尔夷俗胡义周之颂国都足
称宏丽区区河右而学者埒于中原刘延明之铭酒泉
可谓清典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岂徒言哉泊乎有
卷一百四十五 第 5a 页 WYG1380-0550c.png
魏定鼎沙朔南包河淮西吞关陇当时之士有许谦崔
宏宏子浩高允高闾游雅等先后之间声实俱茂词义典
正有永嘉之遗烈焉及太和在运锐情文学固以颉顽
汉彻跨蹑曹丕气运高远艳藻独构衣冠仰止咸慕新
风律调颇殊曲度遂改辞罕泉源言多胸臆润古彫今
有所未遇是故雅言丽则之奇绮合绣联之美眇历岁
年未闻独得既而陈郡袁翻河内常景晚拔畴类稍革
其风及明皇御历文雅大盛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卷一百四十五 第 5b 页 WYG1380-0550d.png
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也于时陈郡袁翻翻弟跃河东裴
敬宪弟庄伯庄伯族弟伯茂范阳卢观弟仲宣顿丘李
谐勃海高肃河间邢臧赵国李骞彫琢琼瑶刻削杞梓
并为龙光俱称鸿翼乐安孙彦举济阴温子升并自孤
寒郁然特起咸能综采繁缛兴属清华比于建安之徐
陈应刘元康之潘张左束各一时也有齐自霸业云启
广延髦俊开四门以宾之顿八纮以掩之邺都之下烟
霏雾集河间邢子才钜鹿魏伯起范阳卢元明钜鹿魏
卷一百四十五 第 6a 页 WYG1380-0551a.png
季景清河崔长儒河间邢子明范阳祖孝徵中山杜辅
玄北平阳子烈并其流也复有范阳祖鸿勋亦参文士
之列及天保中李愔陆卬崔瞻陆元规并在中书参掌
纶诰其李广樊逊李德林卢询祖卢思道始以文章著
名皇建之朝常侍王晞独擅其美河清天统之辰杜台
卿刘逖魏骞亦参诏敕自李愔巳下在省唯撰述除官
诏旨其关涉军国文翰多是魏收作之及在武平李若
荀士逊李德林薛道衡并为中书侍郎典司纶綍后主
卷一百四十五 第 6b 页 WYG1380-0551b.png
虽溺于群小然颇好咏诗幼时尝读诗赋语人云终有
解作此理不初因画屏风敕通直郎萧放及晋陵王孝
式录古贤烈士及近代轻艳诸诗以充图画帝弥重之
后复追齐州录事参军萧悫赵州功曹参军颜之推同
入撰录犹依霸朝谓之馆客放及之推意欲更广其事
又因祖珽辅政爱重之推又托邓长颙渐说后主属意
斯文三年祖珽奏立文林馆于是更召引文学士谓之
待诏文林馆焉珽又奏撰御览诏珽及特进魏收太子
卷一百四十五 第 7a 页 WYG1380-0551c.png
太师徐之才中书令崔劼散骑常侍张彫中书监阳休
之监撰珽等奏追通直散骑侍郎韦道逊陆乂太子舍
人王劭卫尉丞李孝基殿中侍御史魏澹中散大夫刘
仲威袁奭国子博士朱才奉车都尉陆道闲考功郎中
崔子枢左外兵郎薛道衡并省主客郎中卢思道司空
东阁祭酒崔德立太傅行参军崔儦太学博士诸葛汉
奉朝请郑公超殿中侍御史郑子信等入馆撰书并敕
放悫之推等同入撰例复命散骑常侍封孝琰前乐陵
卷一百四十五 第 7b 页 WYG1380-0551d.png
太守郑元礼卫尉少卿杜台卿通直散骑常侍杨训前
南兖州长史羊萧通直散骑侍郎马元熙并省三公郎
中刘珉开府行参军李师上温君悠入馆亦令撰书后
复命特进崔季舒前仁州刺史刘逖散骑常侍李孝贞
中书侍郎李德林续入待诏寻又诏诸人各举所知又
有前通直散骑侍郎辛德源并省右户郎元行恭太尉
中兵参军刘儒行司空祭酒阳辟疆并入馆待诏当时
操笔之徒搜求略尽其外如广平宋孝王信都刘善经
卷一百四十五 第 8a 页 WYG1380-0552a.png
辈三数人论其才性入馆诸贤亦十三四不逮之周氏
创业运属陵夷纂遗文于既丧聘奇士如弗及是以苏
亮苏绰卢柔唐瑾元伟李昶之徒咸奋鳞翼自致青紫
然绰之建言务存质朴遂糠秕魏晋宪章虞夏虽属辞
有师古之美矫枉非适时之用故莫能常行焉既而革
车电迈渚宫云撤梁荆之风扇于关右狂简之徒斐然
成俗流宕忘反无所取裁夫人有六情禀五常之秀情
感六气顺四时之序盖文之所起情发于中而自汉魏
卷一百四十五 第 8b 页 WYG1380-0552b.png
以来迄乎晋宋其体屡变前哲论之详矣暨永明天监
之际太和天保之间洛阳江左文雅尤盛彼此好尚互
有异同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
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
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
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
彬彬尽美尽善矣梁自大同之后雅道沦缺渐乖典则
争驰新巧简文湘东启其淫放徐陵庾信分路扬镳其
卷一百四十五 第 9a 页 WYG1380-0552c.png
意浅而繁其文匿而彩词尚轻险情多哀思格以延陵
之听盖亦亡国之音也隋文初统万机每念斲彫为朴
发号施令咸去浮华然时俗词藻犹多淫丽故宪台执
法屡飞霜简焬帝初习艺文有非轻侧暨乎即位一变
其体与越公书建东都诏冬至受朝诗及拟饮马长城
窟并存雅体归于典制虽意在骄淫而词无浮荡故当
时缀文之士遂得依而取正焉所谓能言者未必能行
盖亦君子不以人废言也爰自东帝归秦逮乎青盖入
卷一百四十五 第 9b 页 WYG1380-0552d.png
洛四隩咸萃九州攸同江汉英灵燕赵奇俊并该天网
之中俱为大国之宝言刈其楚片善无遗润水圆流不
能十数才之难也不其然乎时之文人见称当世者则
齐人范阳卢思道安平李德林河东薛道衡赵郡李元
操钜鹿魏澹陈人会稽虞世基河东柳䛒高阳许善心
等或鹰扬河朔或独步汉南俱骋龙光并驱云路矣
  明诗          梁刘协(文心雕龙/下并同)
大舜云诗言志歌咏言圣谟所析义巳明矣是以在心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0a 页 WYG1380-0553a.png
为志发言为诗舒文载实其在兹乎诗者持也持人情
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人禀七情
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昔葛天氏乐辞云玄鸟
在曲黄帝云门理不空绮至尧有大唐之歌舜造南风
之诗观其二文辞达而巳及大禹成功九序惟歌太康
败德五子咸怨顺美匡恶其来久矣自商暨周雅颂圆
备四始彪炳六义环深子夏监绚素之章子贡悟琢磨
之句故商赐二子可与言诗自王泽殄竭风人辍采春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0b 页 WYG1380-0553b.png
秋观志讽诵旧章酬酢以为宾荣吐纳而成身文逮楚
国讽怨则离骚为刺秦皇灭典亦造仙诗汉初四言韦
孟首唱匡谏之义继轨周人孝武爱文柏梁列韵严马
之徒属辞无方至成帝品录三百馀篇朝章国采亦云
周备而辞人遗翰莫见五言所以李陵班婕妤见疑于
后代也按召南行露始肇半章孺子沧浪亦有全曲暇
豫优歌远见春秋邪径童谣近在成世阅时取證则五
言久矣又古诗佳丽或称枚叔其孤竹一篇则傅毅之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1a 页 WYG1380-0553c.png
词比采而推两汉之作乎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
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至于张衡怨篇清
曲可咏仙诗缓歌雅有新声暨建安初五言腾踊文帝
陈思纵辔以骋节王徐应刘望路而争驱并怜风月狎
池苑述恩荣叙酣宴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
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此其所同
也乃正始明道诗杂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浅唯嵇志
清峻阮旨遥深故能标焉若乃应璩百一独立不惧辞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1b 页 WYG1380-0553d.png
谲义贞亦魏之遗直也晋世群才稍入轻绮张潘左陆
比肩诗衢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或㭊文以为妙或
流靡以自妍此其大略也江左篇制溺乎玄风嗤笑徇
务之志崇盛亡机之谈袁孙巳下虽各有雕采而辞趣
一揆莫与争雄所以景纯仙篇挺拔而为俊矣宋初文
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
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
世之所竞也故铺观列代而情变之数可监撮举同异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2a 页 WYG1380-0554a.png
而纲领之要可明矣若夫四言正体雅润为本五言流
调清丽居宗华实异用唯才所安故平子得其雅叔夜
含其润茂先凝其清景阳振其丽兼善则子建仲宣偏
美则太冲公干然诗有恒裁思无定位随性适分鲜能
通圆若妙识所难其易也将至忽之为易其难也方来
至于三六杂言则自出篇什离合之发则明于图谶回
文所兴则道原为始联句共韵则柏梁馀制巨细或殊
情理同致总归诗囿故不繁云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2b 页 WYG1380-0554b.png
  乐府
乐府者声依永律和声也钧天九奏既其上帝葛天八
阕爰乃皇时自咸英以降亦无得而论矣至于涂山歌
于候人始为南音有娀谣乎飞燕始为北声夏甲叹于
东阳东音以发殷釐思于西河西音以兴音声推移亦
不一概矣匹夫庶妇讴吟土风诗官采言乐盲被律志感
丝篁气变金石是以师旷觇风于盛衰季札鉴微于兴
废精之至也夫乐本心术故响浃肌髓先王慎焉务塞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3a 页 WYG1380-0554c.png
淫滥敷训胄子必歌九德故能情感七始化动八风自
雅声寖微溺音腾沸秦燔乐经汉初绍复制氏纪其铿
锵叔孙定其容与于是武德兴乎高祖四时广于孝文
虽摹韶夏而颇袭秦旧中和之响阒其不还暨武帝崇
礼始立乐府总赵代之音撮齐楚之气延年以曼声协
律朱马以骚体制歌桂华杂曲丽而不经赤雁群篇靡
而非典河间荐雅而罕御故汲黯致讥于天马也至宣
帝雅颂诗效鹿鸣迩及元成稍广淫乐正音乖俗其难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3b 页 WYG1380-0554d.png
也如此暨后郊庙惟杂雅章辞虽典文而律非夔旷至
于魏之三祖气爽才丽宰割辞调音靡节平观其北上
众引秋风列篇或述酣宴或伤羁戍志不出于淫荡辞
不离于哀思虽三调之正声实韶夏之郑曲也逮于晋
世则傅玄晓音创定雅歌以咏祖宗张华新篇亦充庭
万然杜夔调律音奏舒雅荀勖改悬声节哀急故阮咸
讥其离声后人验其铜尺和乐精妙固表里而相资矣
故知诗为乐心声为乐体乐体在声瞽师务调其器乐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4a 页 WYG1380-0555a.png
心在诗君子宜正其文好乐无荒晋风所以称远伊其
相谑郑国所以云亡故知季札观辞不直听声而巳若
夫艳歌婉娈怨志詄绝淫辞在曲正响焉生然俗听飞
驰职竞新异雅咏温恭必欠伸鱼睨奇辞切至则拊髀
雀跃诗声俱郑自此阶矣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声来
被辞辞繁难节故陈思称李延年闲于增损古辞多者
则宜减之明贵约也观高祖之咏大风孝武之叹来迟
歌童被声莫敢不协子建士衡咸有佳篇并无诏伶人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4b 页 WYG1380-0555b.png
故事谢丝管俗称乖调盖未思也至于斩(疑作/轩)伎鼓
吹汉世铙挽虽戎丧殊事而并总入乐府缪袭所致亦
有可算焉昔子政品文诗与歌别故略具乐篇以标区

  时序
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可言乎昔在陶唐德
盛化钧野老吐何力之谈郊童含不识之歌有虞继作
政阜民安南风诗于元后烂云歌于列臣尽其美者何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5a 页 WYG1380-0555c.png
乃心乐而声泰也至大禹敷土九序咏功成汤圣敬猗
欤作颂逮姬文之德盛周南勤而不怨太王之化淳邠
风乐而不淫幽厉昏而板荡怒平王微而黍离哀故知
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春秋以
后角战英雄六经泥蟠百家飙骇方是时也韩魏力政
燕赵任权五蠹六虱严于奏令唯齐楚两国颇有文学
齐开庄衢之第楚广兰台之宫孟轲宾馆荀卿宰邑故
稷下扇其清风兰陵郁其茂俗邹子以谈天飞誉驺奭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5b 页 WYG1380-0555d.png
以雕龙驰响屈平联藻于日月宋玉交彩于风云观其
艳说则笼罩雅颂故知炜煜之奇意出乎纵横之诡俗
也爰至有汉运接燔书高祖尚武戏儒简学虽礼律草
创诗书未遑然大风鸿鹄之歌亦天纵之英作也施及
孝惠迄于文景经术颇兴而辞人勿用贾谊抑而邹枚
沈亦可知己逮孝武崇儒润色鸿业礼乐争辉辞藻竞
骛柏梁展朝宴之诗金堤制恤民之咏徵枚乘以蒲轮
申主父以鼎食擢公孙之对策叹儿宽之拟奏买臣负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6a 页 WYG1380-0556a.png
薪而衣锦相如涤器而被绣于是史迁寿王之徒严终
枚皋之属应对固无方篇章亦不匮遗风馀采莫与比
盛越昭及宣实继武绩驰骋石渠暇豫文会集雕篆之
轶材发绮縠之高喻于是王褒之伦底禄待诏自元暨
成降意图籍笑玉屑之谏清金马之路子云锐思于千
首子政雠校于六艺亦巳美矣爰自汉室迄至成哀虽
世渐百龄辞人九变而大抵所归祖述楚辞灵均馀影
于是乎在自哀平陵替光武中兴深怀图谶颇略文华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6b 页 WYG1380-0556b.png
然杜笃献诔以免刑班彪参表以补令虽非旁求亦不
遐弃及明帝叠耀崇爱儒术肄礼璧堂讲文虎观孟坚
珥笔于国史贾逵给礼于端颂东平擅其懿文沛王振
其通论帝则藩仪辉光相照矣自安和已下迄至顺桓
则有班傅三崔王马张蔡磊落鸿儒才不时乏而文章
之选存而不论然中兴之后群才稍改前辙华实所附
斟酌经辞盖历政讲聚故渐靡儒风者也降及灵帝时
好辞制造羲皇之书开鸿都之赋而乐松之徒招集浅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7a 页 WYG1380-0556c.png
陋故杨赐号为驩兜蔡邕比之俳优其馀风遗文盖蔑
如也自献帝播迁文学蓬转建安之末区宇方辑魏武
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
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仲
宣委质于汉南孔璋归命于河北伟长从宦于青土公
干徇质于海隅德琏综其斐然之思元瑜展其翩翩之
乐文蔚休伯之俦子俶德祖之侣傲雅觞豆之前雍容
衽席之上洒笔以成酣歌和墨以藉谈笑观其时文雅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7b 页 WYG1380-0556d.png
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
槩而多气也至明帝纂戎制诗度曲徵篇章之士置崇
文之观何刘群才迭相照耀少主相仍唯高贵英雅顾
盼合章动言成论于时正始馀风篇体轻澹而嵇阮应
缪并驰文路矣晋宣始基景文克构并迹沈儒雅而务
深方术至武帝惟新承平受命而胶序篇章弗简皇虑
降及怀悯缀旒而巳然晋虽不文人才实盛茂先摇笔
而散珠太冲动墨而横锦岳湛曜联璧之华机云标二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8a 页 WYG1380-0557a.png
俊之采应傅三张之徒孙摰成公之属并结藻清英流
韵绮靡前史以为运涉季世人未尽才诚哉斯谈可为
叹息元皇中兴披文建学刘刁礼吏而宠荣景纯文敏
而优擢逮明帝束晰雅好文会升储御极孳孳讲艺练
情于诰策振采于辞赋庾以笔才逾亲温以文思益厚
揄扬风流亦彼时之汉武也及成康促龄穆哀短祚简
文勃兴渊乎清峻微言精理亟满玄席澹思醲采时洒
文囿至孝武不嗣安恭已矣其文史则有袁殷之曹孙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8b 页 WYG1380-0557b.png
于之辈虽才或浅深圭璋足用自中朝贵玄江左弥盛
因谈馀气流成文体是以世极迍邅而辞意夷泰诗必
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
废系乎时序原始以要终虽百世可知也自宋武爱文
文帝彬雅秉文之德孝武多才英采云构自明以下文
理替矣尔其缙绅之林霞蔚而飙起王袁联宗以龙章
颜谢重叶以凤采何范张沈之徒亦不可胜也盖闻之
于世故略举大较暨皇齐驭宝运集休明太祖以圣武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9a 页 WYG1380-0557c.png
膺箓高祖以睿文纂业文帝以贰离含章中宗以上哲
兴运并文明自天缉遐景祚今圣历方兴文思充被海
岳降神才英秀发驭飞龙于天衢驾骐骥于万里经典
礼章跨周轹汉唐虞之文其鼎盛乎鸿风懿采短笔敢
陈飏言赞时请寄明哲
  体性
八体屡迁功以学成(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
(七曰新奇/八曰轻靡)才力居中肇自血气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
卷一百四十五 第 19b 页 WYG1380-0557d.png
纳英华莫非情性是以贾生俊发故文洁而体清长卿
傲诞故理侈而辞溢子云沈寂故志隐而味深子政简
易故趣昭而事博孟坚雅懿故裁密而思靡平子淹通
故虑周而藻密仲宣躁锐故颖出而才果公干气褊故
言壮而情骇嗣宗俶傥故响逸而调远叔夜俊侠故兴
高而采烈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士衡矜重故情繁
而辞隐触类以推表里必符岂非自然之恒资才气之
大略哉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0a 页 WYG1380-0558a.png
  通变
论文之方譬诸草木根干丽土而同性臭味晞阳而异
品矣是以九代咏歌志合文则黄歌断竹质之至也唐
歌在昔则广于黄世虞歌卿云则文于唐时夏歌雕墙缛
于虞代商周篇什丽于夏年至于序志述时其揆一也
暨楚之骚文矩式周人汉之赋颂影写楚世魏之荐制
顾慕汉风晋之辞章瞻望魏采确而论之则黄唐淳而
质虞夏质而辨商周丽而雅楚汉侈而艳魏晋浅而绮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0b 页 WYG1380-0558b.png
宋初讹而新从质及讹弥近弥澹何则竞今疏古风味
气衰也今才颖之士刻意学文多略汉篇师范宋集虽
古今备阅然近附而远疏矣夫青生于蓝绛生于茜虽
踰本色不能复化桓君山云予见新进丽文美而无采
及见刘扬言辞常辄有得此其验也故练青濯绛必归
蓝茜矫讹翻浅还宗经诰斯斟酌乎质文之间而檃括
乎雅俗之际可与言通变矣
  情采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1a 页 WYG1380-0558c.png
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
辨丽本于情性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
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昔诗人什篇为
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盖风雅
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
也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
造情也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而
后之作者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故体情之制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1b 页 WYG1380-0558d.png
日疏逐文之篇愈盛故有志深轩冕而汎咏皋壤心缠
几务而虚述人外真宰弗存翩其反矣夫桃李不言而
成蹊有实存也男子树兰而不芳无其情也夫以草木
之微依情待实况乎文章述志为本言与志反文岂足
徵是以联辞结采将欲明理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固
知翠纶桂饵反所以失鱼言隐荣华殆谓此也是以衣
锦褧衣恶文太章贲象穷白贵乎反本夫能设谟以位
理拟地以置心心定而后结音理正而后摛藻使文不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2a 页 WYG1380-0559a.png
灭质博不溺心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于红紫乃可谓
雕琢其章彬彬君子矣
  比兴
诗文弘奥包韫六义毛公述传独标兴体岂不以风通
而赋同比显而兴隐哉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
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体以立附
理故比例以生比则畜愤以斥言兴则环譬以记讽盖
随时之义不一故诗人之志有二也观夫兴之托谕婉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2b 页 WYG1380-0559b.png
而成章称名也小取类也大关雎有别故后妃方德尸
鸠贞一故夫人象义义取其贞无从于夷禽德贵其别
不嫌于鸷鸟明而未融故发注而后见也且何谓为比
盖写物以附意飏言以切事者也故金锡以喻明德圭
璋以譬秀民螟蛉以类教诲蜩螗以写号呼浣衣以拟
心忧卷席以方志固凡斯切象皆比义也至如麻衣如
雪两骖如舞若斯之类皆比类者也楚襄信谗而三闾
忠烈依诗制骚讽兼比兴炎汉虽盛而辞人夸毗诗刺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3a 页 WYG1380-0559c.png
道丧故兴义销亡于是赋颂先鸣故比体云构纷纭杂
遝信旧章矣夫比之为义取类不常或喻于声或方于
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宋玉高唐云纤条悲鸣声似竽籁
此比声之类也枚乘荒园云焱焱纷纷若尘埃之间白
云此则比貌之类也贾生鵩赋云祸之与福何异糺缠
此以物比理者也王褒洞箫云优柔温润如慈父之爱
子也此以声比心者也马融长笛云繁缛络绎范蔡之说
此以响比辩者也张衡南都云起郑舞茧抽绪此以容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3b 页 WYG1380-0559d.png
比物者也若斯之类辞赋所先日用乎比月忘乎兴习
小而弃大所以文谢于周人也至于扬班之伦曹刘以
下图状山川影写云物莫不纤综比义以敷其华惊听
回视资此效绩又安仁萤赋云流金在沙季鹰春诗云
青条若总翠皆其义者也故此类虽繁以切至为贵若
刻鹤类鹜则无所取焉
  物色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盖阳气萌而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4a 页 WYG1380-0560a.png
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
深矣若夫圭璋挺其惠心英华秀其清气物色相召人
谁获安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
心凝天高气清阴沈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
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
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
哉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沈吟视听
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裴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4b 页 WYG1380-0560b.png
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
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
之韵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连形并以少
总多情貌无遗矣虽复思经千载将何易夺及离骚代
兴触类而长物貌难尽故重沓舒状于是嵯峨之类聚
葳蕤之群积矣及长卿之徒诡势瑰声模山范水字必
鱼贯所谓诗人丽则而约言辞人丽淫而繁句也至如
雅咏棠华或黄或白骚述秋兰绿叶紫茎凡摛表五色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5a 页 WYG1380-0560c.png
贵在时见若青黄屡出则繁而不珍自近代以来文贵
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吟咏所发志惟深
远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
雕削而曲写毫芥故能瞻言而见貌印字而知时也然
物有恒姿而思无定检或率尔造极或精思愈疏且诗
骚所标并据要害故后进锐笔怯于争锋莫不因方以
借巧即势以会奇善于适要则虽旧弥新矣是以四序
纷回而入兴贵闲物色虽繁而析辞尚简使味飘飘而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5b 页 WYG1380-0560d.png
轻举情晔晔而更新古来辞人异代接武莫不参伍以
相变因革以为功物色尽而情有馀者晓会通也若乃
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略语则阙详说则繁然屈平
所以能洞鉴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
  诗品上         梁钟嵘(征远记/室参军)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照烛三才
晖丽万有灵祗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
感鬼神莫近于诗昔南风之辞卿云之颂厥义夐矣夏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6a 页 WYG1380-0561a.png
歌曰郁陶乎予心楚谣曰名余曰正则虽诗体未全然
是五言之滥觞也逮汉李陵始著五言之目矣古诗𦕈
邈人世难详推其文体固是炎汉之制非衰周之倡也
自王扬枚马之徒词赋竞爽而吟咏靡闻从李都尉迄
班媫妤将百年间有妇人焉一人而巳诗人之风顿巳
缺丧东京二百载中惟有班固咏史质木无文降及建
安曹公父子笃好斯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桢王粲
为其羽翼次有攀龙托凤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彬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6b 页 WYG1380-0561b.png
彬之盛大备于时矣是后陵迟衰微逮于有晋太康中
三张(三张载/协元也)二陆两潘一左勃尔复兴踵武前王风流
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永兴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
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
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先是
郭景纯用隽上之才变创其体刘越石仗清刚之气赞
成厥美然彼众我寡未能动俗逮义熙中谢益寿(混/)
然继作元嘉中有谢灵运才高词盛富艳难踪固巳含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7a 页 WYG1380-0561c.png
跨刘郭陵轹潘左故知陈思为建安之杰公干仲宣为
辅陆机为太康之英安仁景阳为辅谢客为元嘉之雄
颜延年为辅斯皆五言之冠冕文词之命世也夫四言
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
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
会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邪故
诗有六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巳尽而义有馀
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弘斯三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7b 页 WYG1380-0561d.png
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
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若专用比兴则患在意深意
深则词踬若但用赋体则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
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
蝉夏云暑雨冬月祈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
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
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戎杀气雄边塞客衣单
孀闺泪尽文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8a 页 WYG1380-0562a.png
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
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贱易安
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故词人作者罔不爱好今之士
俗斯风炽矣才能胜衣甫就小学必甘心而驰骛焉于
是庸音杂体人各为容至使膏腴子弟耻文不逮终朝
点缀分夜呻吟独观谓为警策众睹终沦平钝次有轻
薄之徒笑曹刘为古拙谓鲍昭羲皇上人谢朓今古独
步而师鲍昭终不及日中市朝满(鲍照结客/少年场行)学谢朓劣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8b 页 WYG1380-0562b.png
得黄鸟度青枝(虞炎玉/阶怨)徒自弃于高听无涉于文流矣
观王公缙绅之士每博论之馀何尝不以诗为口实随
其嗜欲商㩁不同淄渑并泛朱紫相夺喧议竞起准的
无依近彭城刘士章俊赏之士疾其淆乱欲为当世诗
品口陈标榜其文未遂感而作焉昔九品论人七略裁
士校以宾实诚多未值至若诗之为技较尔可知以类
推之殆均博奕方今皇帝资生知之上才体沈郁之幽
思文丽日月赏究天人昔在贵游巳为称首况八纮既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9a 页 WYG1380-0562c.png
奄风靡云蒸抱玉者联肩握珠者踵武以瞰汉魏而不
顾吞晋宋于胸中谅非农歌辕议敢致流别嵘之今录
庶周旋于闾里均之于谈笑耳
  诗品中
夫属词比事乃为通谈若经国文符应资博古撰德驳
奏宜穷往烈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
(徐干/杂诗)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陈思/杂诗)亦唯所见清晨登
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谢康乐/岁暮)讵出经史观古今
卷一百四十五 第 29b 页 WYG1380-0562d.png
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颜延谢庄尤为繁密于时化
之故大明泰始中文章殆同书抄近任昉王元长等辞
不贵奇竞须新事尔来作者寖以成俗遂乃句无虚语
语无虚字拘挛补衲蠹文巳甚但自然英旨罕值其人
词既失高则宜加事义虽谢天才且表学问亦一理乎
陆机文赋通而无贬孝充翰林疏而不切王微鸿宝密
而无裁颜延论文精而难晓挚虞文志详而博瞻颇曰
知言观斯数家皆就谈文体而不显优劣至于谢客集
卷一百四十五 第 30a 页 WYG1380-0563a.png
诗逢诗辄取张骘文士逢文即书诸英志录并载在文
曾无品第嵘今所录虽止乎五言然网罗今古词文始
集轻欲辨彰清浊掎摭病利凡百二十人预此宗流者
便称才子至斯三品升降差非定制方申变裁请寄知
者尔
  谈艺录         吴郡徐祯卿
诗理宏渊谈何容易究其妙用可略而言卿云江水开
雅颂之源烝民麦秀建国风之始览其事迹兴废如存
卷一百四十五 第 30b 页 WYG1380-0563b.png
占彼民情困舒在目则知诗者所以宣玄郁之思光神
妙之化者也先王协之于宫徵被之于簧弦奏之于郊
社颂之于宗庙歌之于燕会讽之于房中盖以之可以
格天地感鬼神畅风教通庶情此古诗之大约也汉祚
鸿朗文章作新安世楚声温纯厚雅孝武乐府壮丽宏
奇缙绅先生咸从附作虽规迹古风各怀剞劂美哉歌
咏汉德雍扬可为雅颂之嗣也及夫兴怀触感民各有
情贤人逸士呻吟于下里弃妻思妇叹咏于中闺鼓吹
卷一百四十五 第 31a 页 WYG1380-0563c.png
奏乎军曲童谣发于闾巷亦十五国风之次也东京继
轨大演五言而歌诗之声微矣至于含气布词质而不
采七情杂遣并自悠圆或间有微疵终难毁玉两京诗
法譬之伯仲埙篪所以相成其音调也魏氏之学独专
其盛然国运风移古朴易解曹王数子才气慷慨不诡
风人而特立之功卒亦未至故时与之闇化矣鸣呼世
代推移理有必尔风斯偃矣何足论才故特标极界以
俟君子取焉
卷一百四十五 第 31b 页 WYG1380-0563d.png
夫任用无方故情文异尚譬如钱体为圆钩形为曲箸
则尚直屏则成方大匠之家器饰杂出要其格度不过
总心机之妙应假刀铦以成功耳至于众工小技擅巧
分门亦自力限有涯不可彊也姑陈其目第而为言郊
庙之词庄以严戎兵之词壮以肃朝会之词大以雍公
宴之词乐而则夫其大义固如斯巳深瑕重累可得而
言崇功盛德易夸而乏雅华疏彩会易淫而去质干戈
车革易勇而亡警灵节韶光易采而成靡盖观于大者
卷一百四十五 第 32a 页 WYG1380-0564a.png
神越而心游中无植干鲜不眩移此宏词之极轨也若
夫款款赠言尽平生之笃好执手送远慰此恋恋之情
勖励规箴婉而不直临丧挽死痛旨深长杂怀因感以
咏言览古随方而结论行旅迢遥苦辛各异遨游晤赏
哀乐难常孤孽怨思达人齐物忠臣幽愤贫士郁伊此
诗家之错变而规格之纵横也然思或朽腐而未精情
或零落而未备词或罅缺而未博气或柔犷而未调格
或莠乱而未叶咸为病焉故知驱纵靡常城门一轨挥
卷一百四十五 第 32b 页 WYG1380-0564b.png
斤污鼻能者得之若乃访之于远不下带衽索之以近
则在千里此诗之所以未易言也
情者心之精也情无定位触感而兴既动于中必形于
声故喜则为笑哑忧则为吁歔怒则为叱咤然引而成
音气实为佐引音成词文实与功盖因情以发气因气
以成声因声而绘词因词而定韵此诗之源也然情实
眑渺必因思以穷其奥气有粗弱必因力以夺其偏词
难妥帖必因才以致其极才易飘扬必因质以禦其侈
卷一百四十五 第 33a 页 WYG1380-0564c.png
此诗之流也繇是而观则知诗者乃精神之浮英造化
之秘思也若夫妙骋心机随方合节或约旨以植义或
宏文以叙心或缓发如朱弦或急张如跃楛或始迅以
中留或既优而后促或慷慨以任壮或悲悽以引泣或
因拙以得工或发奇而似易此论匠之超悟不可得而
详也易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若乃因言求意其亦庶
乎有得与
魏诗门户也汉诗堂奥也入户升堂固其机也而晋氏
卷一百四十五 第 33b 页 WYG1380-0564d.png
之风本之魏焉然而判迹于魏者何也故知门户非定
程也陆生之论文曰非知之难行之难也夫既知行之
难又安得云知之非难哉又曰诗缘情而绮靡则陆生
之所知固魏诗之查秽耳嗟夫文胜质衰本同末异此
圣哲所以感叹翟朱所以兴哀者也夫欲拯质必务削
文欲反本必资去未是固曰然然非通论也玉韫于石
岂曰无文渊珠露采亦非无质由质开文古诗所以擅
巧由文求质晋格所以为衰若乃文质杂兴本末并用
卷一百四十五 第 34a 页 WYG1380-0565a.png
此魏之失也故绳汉之武其流也犹至于魏宗晋之体
其敝也不可以悉矣
夫情能动物故诗足以感人荆轲变徵壮士瞋目延年
婉歌汉武慕叹凡厥含生情本一贯所以同忧相瘁同
乐相倾者也故诗者风也风之所至草必偃焉圣人定
经列国为风固有以也若乃歔欷无涕行路必不为之
兴哀愬难不肤闻者必不为之变色故夫直戆之词譬
之无音之弦耳何所取闻于人哉至于陈采以眩目裁
卷一百四十五 第 34b 页 WYG1380-0565b.png
虚以荡心抑又末矣
朦胧萌析情之来也汪洋漫衍情之沛也连翩络属情
之一也驰轶步骤气之达也简练揣摩思之约也颉颃
累贯韵之齐也混纯贞粹质之检也明隽清圆词之藻
也高才閒拟濡笔求工发旨立意虽旁出多门未有不
由斯户者也至于垓下之歌出自流离煮豆之诗成于
草卒命辞慷慨并自奇工此则深情素气激而成言诗
之权例也传曰疾行无善迹乃艺家之恒论也昔桓谭
卷一百四十五 第 35a 页 WYG1380-0565c.png
学赋于扬雄雄令读千首赋盖所以广其资亦得以参
其变也诗赋粗精譬之絺绤而不深探研之力宏识诵
之功何能益也故古诗三百可以博其源遗篇十九可
以约其趣乐府雄高可以厉其气离骚深永可以裨其
思然后法经而植旨绳古以崇辞虽或未尽臻其奥吾
亦罕见其失也呜呼雕缋满目并巳称工芙蓉始发尤
能擅丽后世之惑宜益滋焉夫未睹钧天之美则北里
为工不咏关雎之乱则桑中为隽故匪师涓难为语也
卷一百四十五 第 35b 页 WYG1380-0565d.png
诗之辞气虽由政教然支分条布略有径庭良由人士
品殊艺随迁易故宗工钜匠辞淳气平豪贤硕侠辞雄
气武迁臣孽子辞厉气促逸民遗老辞玄气沈贤良文
学辞雅气俊辅臣弼士辞尊气严阉僮壸女辞弱气柔
媚夫幸士辞靡气荡荒才娇丽辞淫气伤
夫哲匠鸿才固繇内颖中人承学必自迹求大抵诗之
妙轨情若重渊奥不可测辞如繁露贯而不杂气如良
驷驰而不轶由是而求可以冥会矣
卷一百四十五 第 36a 页 WYG1380-0566a.png
古诗降魏辞人所遗虽萧统简辑过冗而不精刘协绪
论亦略而未备况夫人怀敝帚自过千金法言懿则遂
见委废至于篇句零落虽深犹幸有存者可足徵也故
著此篇以标准的粗方大义诚不越兹后之君子庶可
以考也
  诗谱           元陈绎曾
  (诗谱凡二卷今采其评各家诗语/列于作者名下其总论则附于此)
古体
卷一百四十五 第 36b 页 WYG1380-0566b.png
 周南 不离日用间有福天下万世意
 召南 至诚谆恪秋毫不犯
 邶风 君子处变渊静自守
 齐风 翩翩有侠气
 唐风 忧思深远
 秦风 秋声朝气
 豳风 深知民情而真体之
 小雅 忠厚
卷一百四十五 第 37a 页 WYG1380-0566c.png
 宣王小雅 振刷精神
 大雅 深远
 宣王大雅 铺张事业
 周颂 天心布声
 鲁颂 谨守礼法
 商颂 天威大声
凡读三百篇要会其情不足性有馀处情不足故寓之
景性有馀故见乎情
卷一百四十五 第 37b 页 WYG1380-0566d.png
凡读骚要见情有馀处
凡读汉诗先真实后文华
凡读建安诗于文华中取真实
三国六朝乐府诗犹有真意胜于当时文人之诗
凡读文选诗分三节东都以上主情建安以下主意三谢以
下主辞齐梁诸家五言未成律体七言乃多古制韵度
犹出盛唐人上一等但理不胜情气不胜辞耳
律体
卷一百四十五 第 38a 页 WYG1380-0567a.png
 沈约  吴均  何逊  王筠  任昉
 阴铿  徐陵  薛道衡 江总
右诸家律诗之源而尤近古者视唐律虽宽而风度远

绝句体
 古乐府 浑然有大篇气象
 六朝诸人 语绝意不绝
  文中子论诗(附/)
卷一百四十五 第 38b 页 WYG1380-0567b.png
子谓荀悦史乎史乎谓陆机文乎文乎皆思过半矣子
谓文士之行可见谢灵运小人哉其文傲君子则谨沈
休文小人哉其文冶君子则典鲍昭江淹古之狷者也
其文急以怨吴筠孔圭古之狂者也其文怪以怒(南史/无吴)
(筠疑是吴均/文之误也)谢庄王融古之纤人也其文碎徐陵庾信
古之夸人也其文诞或问孝绰兄弟子曰鄙人也其文
淫或问湘东王兄弟子曰贪人也其文繁(南齐世祖之/子湘东王名)
(子建与兄竟陵王子良及隋郡/王子隆皆好文章有集传世)谢朓浅人也其文捷江
卷一百四十五 第 39a 页 WYG1380-0567c.png
总诡人也其文虚皆古之不利人也子谓颜延之王俭
任昉有君子之心焉其文约以则
 
 
 
 
 
 
卷一百四十五 第 39b 页 WYG1380-0567d.png
 
 
 
 
 
 
 
 古诗纪卷一百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