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七
卷一百七 第 1a 页 WYG1380-027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七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三十四
 清商曲辞
  梁雅乐歌五首    无名氏
  (古今乐录曰梁有雅乐歌五曲一名应王受图曲/二曰臣道曲三曰积恶篇四曰积善篇五曰宴酒)
  (篇三朝乐第/十五奏之)
   应王受图曲
卷一百七 第 1b 页 WYG1380-0276b.png
应王受图荷天革命乐曰功成礼云治定恩弘庇臣念
昭率性乃眷三才以宣八政愧无则哲临渊自镜或戒
面从永隆福庆
   臣道曲
孝义相化礼让为风当官无媚嗣民必公谦谦君子蹇
蹇匪躬谅而不讦和而不同诫之诫之去骄思冲弘兹
大雅是曰至忠
   积恶篇
卷一百七 第 2a 页 WYG1380-0276c.png
积恶在人犹酖处腹酖成形亡恶积身覆殷辛再离温
舒五族责必及嗣财岂润屋斯川既往逝命不复镜兹
馀殃幸修多福
   积善篇
惟德是辅皇天无亲抱狱归舜舍财去邠豚鱼怀信行
苇留仁先世有作馀庆方因鸣玉承家锡圭于民连城
非重积善为珍
   宴酒篇
卷一百七 第 2b 页 WYG1380-0276d.png
记称成礼诗咏饱德卜昼有典厌夜不忒彝酒作民乐
饮亏则腐腹遗丧濡首亡国哲彼六马去兹三惑占言
孔昭以求温克
 舞曲歌辞
  梁大壮大观舞歌二首 沈约
  (隋书乐志曰梁初犹用凯容宣烈之舞武帝定乐/以武舞为大壮舞文舞为大观舞又曰大壮舞奏)
  (夷则大观舞奏姑洗取其月望也三郊明堂太庙/三朝同用古今乐录曰梁改宣烈为大壮即周武)
  (舞也改凯容为大观即舜韶舞也陈以凯容乐舞/用之郊庙而大壮大观犹同梁舞所谓祠用宋曲)
卷一百七 第 3a 页 WYG1380-0277a.png
  (宴准梁乐盖取/人神不杂也)
   大壮舞歌
  (隋书乐志曰大壮舞取易彖云大壮大者壮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也古今乐录曰大壮大观二)
  (舞以大为名老子云域中有四大论语云惟天/为大今制大壮大观之名亦因斯而立义焉)
高高在上实爱斯人眷求圣德大拯(一作/极)彝伦率土方
燎如火在薪惵惵黔首暮不及晨朱光启耀兆发穹旻
我皇郁起龙跃汉津言届牧野电激雷震阙巩之甲彭
濮之人或貔或武漂杵浮轮我邦虽旧其命维新六伐
卷一百七 第 3b 页 WYG1380-0277b.png
乃止七德必陈君临万国遂抚八寅
   大观舞歌
  (大观者取易彖曰大观在上/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也)
皇矣帝烈大哉兴圣奄有四方受天明命居上不怠临
下惟敬举无愆则动无失正物从其本人遂其性昭播
九功肃齐八柄宽以惠下德以为政三趾晨仪重轮夕
映栈壑忘阻梯山匪夐如日有恒与天无竟载陈金石
式流舞咏咸英韶夏于兹比盛
卷一百七 第 4a 页 WYG1380-0277c.png
  梁鞞舞歌      沈约(乐府失名考/目录作沈约)
   明之君六首
  (隋书乐志曰梁三朝乐第十七设鼙舞唐书乐志/曰明君本汉世鞞舞曲梁武帝时改其辞以歌君)
  (德/)
大梁七百始天监三元初圣功澄宇县帝德总车书熙
熙亿兆臣其志皆欢愉
刑措甫自今隆平亦肇兹神武超楚汉安用道邠岐百
拜奄来宅执玉咸在斯象天则地体无为
卷一百七 第 4b 页 WYG1380-0277d.png
礼缉民用扰乐谐风自移舜琴中已绝尧衣今复垂象
天则地体无为
治兵战六兽为邦命九官灵蛇及瑞羽分素复衔丹望
就踰轩顼铿锵掩咸濩九尾扰成群八象鸣相顾象天
则地化云布
有为臣所执司契君之道运行乃四时无言信苍昊宸
居体冲寂忘怀定天保
至德同自然裁成侔玄造珍祥委天贶灵物开地宝窈
卷一百七 第 5a 页 WYG1380-0278a.png
窕降青琴参差秀朱草
  梁鞞舞歌三首    周舍
   明之君
赫矣明之君我皇迈前古机灵通日月圣敬缔区宇淮
海无横波文轨同一土乐哉太平世当歌复当舞
   明主曲
圣主应图箓天下咸所归端扆临赤县宸居法紫微遐
方奉正朔外户辟重扉我君延万寿福祚长巍巍
卷一百七 第 5b 页 WYG1380-0278b.png
   明君曲
明君班五瑞就日朝百王充庭植鹭羽钧天奏清商本
支同中岳良臣安四方盛明普日月兆民乐未央
  铎舞曲       周舍
云门且莫奏咸池且莫歌我后兴至德乐颂发中和白
云纷巳隆万舞郁骈罗功成圣有作黄唐何足多
 杂歌谣辞       无名氏
  歌辞
卷一百七 第 6a 页 WYG1380-0278c.png
   洛阳歌
  (南史曰大通初武帝遣飙勇将军陈庆之送魏北/海王元颢还北主魏转战而前连破魏军颢入洛)
  (阳宫御前殿改元大赦于时上党王元天穆来攻/庆之又大破之庆之麾下悉著白袍所向披靡先)
  (是洛阳人歌云/云至是果验)
名军大将莫自劳千兵万马被白袍
   始兴王歌
  (南史曰梁始兴忠武王憺为都督荆州刺史时天/监初军旅之后公私匮乏憺厉精为政广辟屯田)
  (减省力役供其穷困辞讼者皆立待符教决于俄/顷曹无留事下无滞狱后徵还朝而民歌之荆土)
卷一百七 第 6b 页 WYG1380-0278d.png
  (方言谓爹/为父故云)
始兴王人之爹徒我反赴人急如水火何时复来哺乳

   北军歌
  (南史曰梁临川静惠王宏为扬州刺史天监中武/帝诏都督诸军侵魏宏以帝之介弟所领皆器甲)
  (精新军容甚盛北人以为百数十年所未之有军/次洛口前军剋梁城诸将欲乘胜深入宏闻魏援)
  (近畏懦不敢进召诸将欲议旋师吕僧珍曰知难/而退不亦善乎柳玭等不从宏不敢违群议停军)
  (不进魏人知其不武遗以巾/帼北军乃歌云云韦武睿也)
卷一百七 第 7a 页 WYG1380-0279a.png
不畏萧娘与吕姥但畏合肥有韦武
   夏侯歌
  (梁书曰夏侯夔为豫州刺史于苍陵立堰溉田千/馀顷境内赖之夔兄亶先居此任兄弟并有恩惠)
  (百姓/歌之)
我之有州赖彼(一作/得)夏侯前兄后弟布政优优
   鄱阳歌
  (南史曰陆襄吴郡人为鄱阳内史先是郡人鲜于/琮反攻郡襄遣兵破之生获琮时邻郡按琮党与)
  (因求货贿皆不得其实或有善人尽/室罹祸唯襄郡枉直无滥人歌之曰)
卷一百七 第 7b 页 WYG1380-0279b.png
鲜于抄后善恶分人无横死赖陆君
   同前
  (南史曰郡人有彭李二家先用忿争遂相诬告襄/引入内室不加责诮但和言解喻之二人感恩深)
  (自悔咎乃为设酒食令其尽欢酒/罢同载而还因相亲厚人又歌曰)
陆君政无怨家斗既罢雠共车
   瞿塘行人歌
  (南史曰庾子舆新野人有孝性丁母忧哀至辄呕/血父卒于蜀子舆哀痛将绝奉丧还乡秋水犹壮)
  (巴东有淫预石高出二十许丈及秋至则才如见/次有瞿塘大滩行旅忌之部伍至此石犹不见子)
卷一百七 第 8a 页 WYG1380-0279c.png
  (舆抚心长叫其夜五更水忽退减安/流南下及渡水复旧行人为之语曰)
淫预如幞本不通瞿塘水退为庾公
  谣辞
   北方童谣
  (南史曰梁武帝时魏降人王足陈计求堰淮水以/灌寿阳足引北方童谣云云帝发淮阳户丁及战)
  (士二十万筑之以康绚督其事南起浮山北抵巉/石堰成长九里高二十丈夹堤并树杞柳军人安)
  (堵其上魏军竟溃而归水之所及方/数百里魏寿阳城戍稍徙顿八公山)
荆山为上格浮山为下格潼沱为激沟并灌钜野泽
卷一百七 第 8b 页 WYG1380-0279d.png
   梁武帝时谣
  (南史曰梁武帝天监元年十一月立长子统为皇/太子时民间有谣按鹿子开者反语为来子哭也)
  (后太子果薨是时长子欢为徐州刺史以嫡孙次/应嗣位而帝意在晋安王犹豫未决及立晋安王)
  (为皇太子而欢止封豫章郡王还任谣言心徘徊/者未定也城中诸少年逐欢归去来者复还徐方)
  (之象也统即/昭明太子也)
鹿子开城门城门鹿子开当开复未开使我心徘徊城
中诸少年逐欢归去来
   雍州童谣
卷一百七 第 9a 页 WYG1380-0280a.png
  (南史曰萧范梁武帝之从子也都督雍州刺史抚/循将士尽得欢心时论者谓范欲为贼又童谣云)
  (云然卒/无验)
莫匆匆且宽公谁当作天子草覆车边巳
   大同中童谣
  (南史曰侯景涡阳之败遣人求锦朝廷给之青布/其后皆用为袍色尚青景乘白马青丝为辔欲以)
  (应/谣)
青丝白马寿阳来
   侯景时童谣
卷一百七 第 9b 页 WYG1380-0280b.png
  (南史曰侯景既克建邺修饰台/城及朱雀宣阳等门童谣曰)
的脰乌拂朱雀还与吴
   又
脱青袍著芒屩荆州天子挺应著
   江陵谣
  (南史曰侯景既诛传首至江陵元帝命枭于市三/日然后煮而漆之以付武库先是江陵谣言云云)
  (景首既至元帝付李季长宅宅东即/苦竹町也既加鼎镬即用市南水焉)
苦竹町市南有好井荆州军杀侯景
卷一百七 第 10a 页 WYG1380-0280c.png
   梁童谣
  (南史曰临贺王正德与侯景同逆其后梁室倾覆/既由正德百姓至闻临贺郡名亦不欲道童谣云)
  (云其恶/之如此)
宁逢五虎入市不欲见临贺父子
   北童谣
  (南史曰齐遣柳达摩领兵侵梁陈霸先命侯安都/败之达摩谓众曰顷在北童谣云云侯景服青巳)
  (倒于此今吾徒衣/黄岂谣言验邪)
石头𢷬两裆𢷬青复𢷬黄
卷一百七 第 10b 页 WYG1380-0280d.png
   童谣
  (南史曰梁兵既胜齐兵中以赏俘贸/酒者一人裁得一醉先是童谣曰)
虏万夫入五湖城南酒家使虏奴
   梁末童谣
  (南史曰梁末有童谣及王僧辨灭说者以为僧辨/本乘巴马以系侯景马上郎王字也尘谓陈也江)
  (东谓羖羊角为皂荚隋氏姓/杨杨羊也言陈终灭于隋也)
可怜巴马子一日行千里不见马上郎但有黄尘起黄
尘污人衣皂荚相料理
卷一百七 第 11a 页 WYG1380-0281a.png
   省中语
  (南史曰贺琛仕梁为散骑常侍领尚书左丞参礼/仪事每进见武帝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语云云)
  (琛容止閒雅/故时人呼之)
上殿不下有贺雅
   王彬歌
  (南史曰王彬好文章习篆𨽻/与志齐名时人为之语曰)
三真六草为天下宝
   三何歌二首
卷一百七 第 11b 页 WYG1380-0281b.png
  (南史曰何思澄与宗人逊及子朗俱擅文名时人/语云云思澄闻之曰此言误耳如不然固当归逊)
  (思澄意谓/宜在巳也)
东海三何子朗最多
人中爽爽有子朗(子朗字世/明有才思)
   鲍佐谣
  (南史曰鲍正为湘东王五佐好/交游无日不适人人为之语曰)
无处不逢乌噪无处不逢鲍佐
 古诗纪卷一百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