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卷十一 第 270671a 页
卷十一 第 1a 页 0857-104.png
天原发微卷之十一𨓜二
    鲁斋鲍云龙景翔编著
    虚谷方回万里校正
卦气
 卦气起于中孚京房传于焦赣焦赣得之
 隐者言四正卦分主四方为方伯监司之
 官用坎离震兑者是二至二分之日四时
 专主之气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各卦主时
 其占各以其日观其善恶其馀六十四卦
 爻别主一日凡三百六十日馀有五日四
卷十一 第 1b 页 0857-105.png
 分日之一者每日分为八十分分起于夜
 半五日分为四百分四分日之一又为二
 十分六十卦分之六七四十二卦别各得
 七分剥卦阳气之尽在九月末十月当纯
 坤用事坤卦有六日七分坤卦之尽则复
 卦阳来是从剥尽至阳气来复隔坤一卦
 六日七分举成数言故曰七日也愚谓以
 月卦言剥至复隔坤一卦以候卦言每月
 各有五卦已上见易纬图
 京传以消息卦为君息卦曰太阴消卦曰
卷十一 第 2a 页 0857-106.png
 太阳其馀卦曰少阴少阳
〇西山蔡氏曰康节亦用六日七分扬子云
 放之以作太玄
 太玄去坎兑离震经世去乾坤坎离皆去
 四正卦用六十卦六日七分之说子夏曰
 极六位而反于坤之复其数七七爻在初
 故称七日胡安定曰凡历六爻一爻为一
 日六十卦爻当三百六十日而两卦相去
 皆以七日且卦有以爻为岁者有以爻为
 月者有以爻为日者复言七日明卦气也
卷十一 第 2b 页 0857-107.png
 以消息言立冬十月节至大雪十一月节
 坤至复卦凡历七日诸儒说皆源于子夏
 两汉诸儒传经皆用六日七分之说至宋
 王昭素王洙宋咸始著论驳之昭素曰注
 疏并违夫子之义十月纯坤犹有阳气在
 内故荠麦先生坤上六犹有龙战若用六
 日七分为坤卦之尽则十月节终一阳便
 来据其节去冬至尚十五日则知七日之
 义难用易纬之数胡旦难之曰西汉京房
 以卦气主事皆验东汉郎顗六日七分之
卷十一 第 3a 页 0857-108.png
 学最为精妙夫六日七分卦爻实数也岁
 之日虚数也月不尽之日必加算以为闰
 焉昭素未明闰数之妙故有去冬至十五
 日之疑也惜纬文丧失京郎已亡朱子发
 曰昭素知其大纲尔岂知四正卦主四方
 六十卦主一期之日节气皆统于四正则
 馀五日四分日之一积而成闰每卦六日
 七分气之进退推荡而成如九月剥也有
 艮既济噬大过凡五卦而后成坤十月卦
 也又有未济蹇颐孚凡五卦而后成复剥
卷十一 第 3b 页 0857-109.png
 复相去三十日复主冬至冬至中气起于
 中孚自中孚之后七日而复故曰天行也
 历代先儒惟玄得其旨故玄一中二羡三
 从四更五睟六廓七减八沉九成中象中
 孚冬至节日起牛宿一度斗建子律中黄
 钟夏后之十一月也其入牛宿五度为周
 周象复七日来复是也自扬雄马融郑玄
 宋虞陆范并传此学而昭素非之奈何王
 洙既驳孔颖达释王传之非矣宋咸又贬
 京郎关朗辈假易以行壬遁卜祝阴阳术
卷十一 第 4a 页 0857-110.png
 数之学圣人之旨无有焉何如以是卦直
 是月以是爻直是日气何不起他卦而独
 起中孚朱氏难之曰颖达王传易纬消息
 之卦不可非也六壬参时日而得易之坎
 离遁甲分九宫而得易之河图皆得易之
 一端而不能尽又谓诸儒假壬遁言易以
 笼天下不知壬遁实出于易而言易者亦
 何假夫壬遁哉圣人推阴阳消息之理以
 明得失存亡之象咸信刚柔进退而不信
 消息易纬之学而谓卦气不起于中孚是
卷十一 第 4b 页 0857-111.png
 终日数十而不知二五也岂得为善观书
 乎元贞乙未冬至日虚谷方先生以书抵
 予曰朱子发冬至起牛宿一度此古法也
 汉文帝三年甲子(冬至日在牛二十二度/至唐兴元元年甲子冬)
 (至日在/斗九度)九百六十一年间差十二度今元
 贞元年十一月初七冬至日在箕八度又
 退十二度冬至后五日在斗三度如何尚
 执旧说为冬至日入牛宿为周象复乎愚
 曰稽之往古难以尽同历谓尧时冬至日
 在虚一度何承天却云在女十度宋元嘉
卷十一 第 5a 页 0857-112.png
 历冬至日在斗十七度月令要义却云在
 斗十四度唐开元大衍历冬至日在斗十
 度至宋统元历冬至日在斗二度至如古
 历分日起于子半淳风却以子初为朔遂
 差二刻当时亦伏其精盖阴阳二气参差
 不齐推荡而成一岁其盈缩进退自是如
 此不过箕斗牛女之间而已太玄谓入牛
 宿象复者亦本太初历法举当时已效者
 言之约其大数以为之准尔末流虽异其
 本则同未敢轻訾也朱子曰善为历者要
卷十一 第 5b 页 0857-113.png
 必立虚宽之大数以包之斯言是已若夫
 六日七分之说诸儒辩之详矣焉用赘
〇革之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朱氏子发曰冬至日起牵牛一度右行周
 十二次尽斗二十六度复还牵牛之一度
 而历更矣牵牛火位星纪水位日月交会
 于此泽中有火之象也此上元太初起历
 之元在卦气为三月太玄准之以更史氏
 曰革居序卦之四十九当太衍之数节居
 序卦之六十当周天之度六十卦三百六
卷十一 第 6a 页 0857-114.png
 十爻一爻主一日上经乾起甲子泰甲戌
 噬甲申至离三十卦一百八十日而三甲
 尽下经咸起甲午损甲辰震甲寅至节癸
 亥而终亦三十卦一百八十日而年一周
 所以京焦用以直日节曰天地节而四时
 成革亦曰天地革而四时成是或一道节
 后继以中孚小过既未者所以分坎离震
 兑四卦应子午卯酉为春夏秋冬四时两
 之以为八节是为分至启闭每爻直十五
 日以应七十二候先儒言卦起中孚非也
卷十一 第 6b 页 0857-115.png
 中孚起于甲子尔乾十一月起甲子阳气
 至巳而终节十月卦而得癸亥是阴生于
 午至亥而终已结算一年了毕今又曰中
 孚亦为十一月卦起甲子至未济而终者
 盖以卦气皆自前月中气而起太玄以中
 准中孚配坎之初六为十一月中气一阳
 始生以应上元太初十一月朔旦冬至为
 起数之元算历之首也中孚巽上兑下小
 过震上艮下并既未济坎离之体为六子
 少阳少阴六子之气分布四时以成一年
卷十一 第 7a 页 0857-116.png
 之候
〇邵子曰洛下闳改颛历为太初历子云准
 太初历作太玄凡一隔五卦气起于中心
 故首中卦参天两地倚数非天地正数拟
 天地正数而然也
 康节曰太玄其知天地之心乎心者坤极
 生乾始于冬至之时此律历之元也其钩
 深致远与神契合有如此故其诗曰若无
 杨子天人学安有庄生内外篇一阳初动
 万物未生圣人以此见天地心卦起中孚
卷十一 第 7b 页 0857-117.png
 七日应焉以其中虚象心也与汉太初历
 相应颛帝历以十月为首连山经以艮为
 首子云参之八十一首每首九赞通七百
 二十九赞赞爻也两赞直一日每赞直六
 时一时得六策一赞得三十六策与六十
 卦气之爻合每卦六日七分玄每首四日
 有半一首四日分则有馀两首九日分则
 平阴首以阴数为主阳首以阳数为主以
 五居二四之中五土也一二三四生数居
 五之前六七八九成数居五之后
卷十一 第 8a 页 0857-118.png
〇朱子曰太玄都是学焦延寿推卦气
 焦氏诸家说不同文王八卦乾在西北十
 二卦在东南坤在西南十二卦在西北位
 置迥然不同易卦震东兑西离南坎北为
 一说十二辟卦分属十二辰为一说及焦
 延寿为卦气直日之法乃合二而一之既
 以八卦之坎离震兑二十四爻直日时又
 以十二辟直十二月且分为四十八卦为
 公侯卿大夫而六日七分之说生焉太玄
 放之卦气以中孚为冬至之初颐上九为
卷十一 第 8b 页 0857-119.png
 大雪之末太玄亦以中为阳气开端冬至
 初也养有踦赢二赞大雪末也皆以易卦
 气为次序而变其名称卦气以坎离震兑
 主二十四气玄则自中将四而六之以主
 二十四气其取数也一本之河图一与六
 共宗二与七共朋三与八成友四与九同
 道五与十相守盖合生成之数以睨拟之
 衣裳之示取诸三八甲戟之威取诸四九
 君臣之制取诸二七鬼神之祀取诸一六
 酒食之养取诸五五其不言五者以五五
卷十一 第 9a 页 0857-120.png
 为十也
〇又曰扬雄太玄全是模仿易他全用三数
 易却用四数他本是模易故就他模底句
 上看易也可略见得意思
 太玄准易者周准复童准蒙增准益交准
 泰颐准养皆就易卦上取名或一首准一
 卦二首三首准一卦所以明分杪之法也
 玄冲者序卦也玄错者杂卦也玄数者说
 卦也玄文者文言也系辞之于摛莹掜图
 告也皆准易也易以一生二二生四四而
卷十一 第 9b 页 0857-121.png
 八之八八六十四而止玄以一生三三生
 九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而止易有六爻
 金木水火为一分上为二六六相乘六十
 四卦而三百八十四爻生玄有九赞分金
 木水火之生成为八并土之守一为九九
 九相乘至于七百二十九赞而备易与玄
 皆同一五行也易以二乘四四乘八八乘
 六十四六十四乘八十四盖本于河图之
 天三数而乘地四数也故以四为地体而
 天以三数用之此伏羲所以重三爻而为
卷十一 第 10a 页 0857-122.png
 六爻以成一卦玄之数起于黄钟之律九
 寸空围九分三其一为三才三其天三为
 九畴三其地四为十二辟卦三其天五为
 十五日之一气三其地六而为十有八变
 而成卦黄钟起于子天之一故参子之一
 于丑为三参丑之三于寅为九参寅之九
 于卯为二十七参卯之二十七于辰为八
 十一参辰之八十一于巳为二百四十三
 参巳之二百四十三于午而为七百二十
 九由午以及未申酉戌亥五辰则得十七
卷十一 第 10b 页 0857-123.png
 万七千一百四十七此乃京房六十律相
 生之数而见于东西律历志之注云玄三
 百六十五日每一日以八十一乘之为二
 万九千五百六十五分又益以四分日之
 一二十分少合二万九千五百八十五分
 少每赞每气算之皆合故曰下欱上欱出
 入九虚玄者神之魁也
〇又曰子云为人思沉会去思索如阴阳消
 长之妙他直是去推求(张平子谓其妙极/道数使人论难阴)
 (阳之事汉家得天下二/百岁之书与五经相拟)
卷十一 第 11a 页 0857-124.png
 如曰天日错行阴阳更迭死生相摎万物
 乃躔此言明生魄死魄死明生死生相授
 万物缠绵而成就也如曰察龙虎之文观
 乌龟之理立天经曰阴与阳立地纬曰纵
 与横立人行曰晦与明此言天为经地为
 纬南北为经东西为纬晦明贤愚之分在
 其中矣如曰一昼一夜然后作一日一阴
 一阳然后生万物此言夏昼六十刻冬夜
 六十刻夜长无过冬至昼长无过夏至冬
 至之夜不如夏至之昼故昼数多又如曰
卷十一 第 11b 页 0857-125.png
 生阳莫如子生阴莫如午西北则子美尽
 东南则午美尽此言阳起子终午阴起午
 终子西南尚有微阳故至西北而美尽东
 北尚有微阴故至东南而美极至于阳道
 常饶阴道常乏言阳全用阴半用也南北
 定位东西通气言子午定位者阴阳之府
 东木旺则西金死气应而相通也其论日
 月也曰日有南有北不南不北则无冬夏
 月有往有来不往不来则晦朔不成圣人
 察乎朓侧匿之变而律乎日月雌雄之序
卷十一 第 12a 页 0857-126.png
 盖日南至牵牛北至东井南为太阳北为
 太阴阳精至太阳为夏阴精至太阴为冬
 晦而月见西曰朓朔而月见东曰侧匿(馀/见)
 (太阳/章)其论阴阳数也曰子午数九丑未八
 寅申七卯酉六辰戌五巳亥四故律四十
 二吕三十六或还或否凡七十有八甲巳
 数九乙庚八丙辛七丁壬六戊癸五声生
 于日律生于辰声以情质律以和声声律
 协而八音生盖以黄钟起子乾始初九午
 为子宫故数俱九以子丑寅卯辰巳月对
卷十一 第 12b 页 0857-127.png
 午未申酉戌亥月分四五六七八九之数
 甲与巳合随子称九乙庚随丑称八丙辛
 随寅称七六五之数亦如之阳律九七五
 而倍之故四十二阴吕八六四而倍之故
 三十六并之七十八八则丑未还得吕而
 不得律五声生于十干甲乙角也丙丁徵
 也庚辛啇也壬癸羽也十二律生于十二
 时律所出也八音者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也此声律之源五行之数后世托是以谈
 康节之数者岂知其实出于此
卷十一 第 13a 页 0857-128.png
   玄旨
 太玄数始于三太玄即太极也以象君位
 三方即天地人也以象三才曰天玄地玄
 人玄三方象三公一方有三州(凡九州/象九卿)
 州有三部(凡七十二/部象大夫)立天道曰始中终立
 地道曰上中下立人道曰思祸福易占以
 变玄占以通玄之首赞皆本五行自中而
 周以至于养中为一水周为二火礥为三
 本闲为四金少为五土戾又为六水(地六/成水)
 上又为七火干又为八木□又为九金数
卷十一 第 13b 页 0857-129.png
 止于九自羡而起又为一水此以后皆然
 每首九赞九赞之中初一亦属水次二属
 火次三属木次四金次五土次六又属水
 次十又属火次八又属木次九又属金诸
 首中以五为君一首之主亦如易卦以五
 爻为主也玄中首一阳生对应首一阴始
 八十一首皆相对待奇首阳偶首阴奇对
 奇偶对偶所主不同而相反
〇玄序曰巡乘六甲与斗相逢
 此玄起历之大旨玄有踦满犹斗有闰月
卷十一 第 14a 页 0857-130.png
 也八十一首自中而起每首必指月旦日
 入之度而皆以斗为主盖时之易正而可
 见者斗历之难明而易差者闰气候与斗
 相迎既无差忒则闰正而历正矣又曰太
 玄昼测之日夜测之斗而不及于月谓其
 常满以御虚也玄昼日及斗所指者以其
 常满常指故也月有盈虚大小疾迟无常
 故不书也图中二十八宿之度非天盘二
 十八宿也乃节候所至每月旦日日入之
 度与月令日入之度大略相似
卷十一 第 14b 页 0857-131.png
〇玄图曰自子至辰自辰至申自申至子冠
 之以甲而章会统元与月蚀俱没玄之道也
 郁林吴绩释曰太初上元正月甲子朔旦
 冬至无馀分后千五百三十九岁甲辰朔
 旦冬至无馀分又千五百三十九岁甲申
 朔旦冬至无馀分十九岁为一章二十七
 章五百一十三岁一会者日月交会一终
 也八十一章千五百三十九岁为一统从
 子至辰自辰至申凡四千六百一十七岁
 为一元元有三统统有三会会有二十七
卷十一 第 15a 页 0857-132.png
 章九会二百四十三章没终也置一元之
 数以章会三统凡九会统数除之终尽焉
 一章闰分尽一会月食尽一统朔分尽一
 元六甲尽玄之道玄起于天元甲子朔旦
 冬至始于牵牛之初自咫八寸及步运行
 不息周乎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三
 十日为月十二月为岁加闰以定四时成
 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不周颛历四
 分日之三不周太初历日之半所以不周
 者阳数盈阴数虚故为踦赢二赞以满玄
卷十一 第 15b 页 0857-133.png
 数以合天度犹岁有闰月以合岁之日而
 行律历也愚谓康节经世历与此虽不同
 亦触类而进以造神妙尔
〇邵子先天卦气
 乾坤坎离分配四时主二十四气坎尽子
 中交离初爻冬至上爻惊蛰离尽卯中交
 乾初爻春分上爻芒种乾尽午中交坎初
 爻夏至上爻白露坎尽酉中交坤初爻秋
 分上爻大雪春夏秋冬各用六十四卦气
 皆中起子午卯酉为四中二至二分当之
卷十一 第 16a 页 0857-134.png
〇寅申巳亥为四孟四立当之经世历以冬
 至为天地之元元之元也故去四正卦而
 用三百六十卦气图以春分为人物之元
 亦元之元也故用六十四卦而四之为二
 百五十六位卦气图以冬至子中为世之
 元春分卯中为元之元夏至午中为会之
 元秋分酉中为运之元各六十四卦各以
 气运而更迭直事开物于寅中而起于惊
 蛰者二月初气也闭物于戌中而终于立
 春者十月初气也何也曰寅中戌中虽主
卷十一 第 16b 页 0857-135.png
 月会而言其用则实由乎节气地之生物
 以气为机天之气先至而后地之物应之
 气之来常先半月气以舒而常盈月以疾
 而常缩故关子明云当期之数过者谓之
 气盈不及者谓之朔虚气朔有盈虚之不
 齐积微之久中气或有居于月晦者必闰
 以置之乃复乎初经世本于先天故中朔
 同起卦气因先天本数取中气以主月元
 会运世皆从中起所谓举正于中也卦图
 曰大运法当依经世数起于星甲辰子小
卷十一 第 17a 页 0857-136.png
 运法当依卦气图起于甲巳孟日天统乎
 体气之体生于四中故大运甲子当冬至
 而二十四气之首皆得子午卯酉之四中
 也气之用行于四立故小运甲寅当立春
 而二十四气之首皆得寅申巳亥而王乎
 四孟也
〇宋子曰先天图左方自震初为冬至离兑
 中为春分至乾之末而交夏至右方自巽
 初为夏至坎艮中为秋分至坤之末而交
 冬至
卷十一 第 17b 页 0857-137.png
 图之逆顺左右行先儒详矣乾一兑二离
 三震四已生之卦其序自南而北若卦气
 运行则自北而南一阳生于震始故邵子
 以冬至子之半为复十一月中也十二月
 丑初小寒其卦为坎屯益月半大寒则震
 噬随正月寅初立春其卦为无妄明夷月
 半雨水则贲既济家人二月卯初惊蛰其
 卦为丰离革月半春分则同人临三月辰
 初清明其卦为损节孚月半谷雨则妹睽
 兑立夏巳初其卦为履泰月半小满则大
卷十一 第 18a 页 0857-138.png
 畜需小畜五月午初芒种其卦为壮大有
 夬至乾之末交夏至焉即午之半也此三
 十二卦属阳以当春夏巽五坎六艮七坤
 八未生之卦也图自西而北若卦气之行
 则自一阴生于巽始故夏至午之半为始
 五月中也六月未初小暑其卦为大过鼎
 恒月半大暑则巽井蛊七月申初立秋其
 卦为升讼月半处暑则困未济解八月酉
 初为白露其卦为涣坎蒙月半秋分则师
 遁九月戌初寒露其卦为咸旅小过月半
卷十一 第 18b 页 0857-139.png
 霜降则渐蹇艮十月亥初立冬其卦为谦
 否月半小雪则萃晋豫十一月子初大雪
 其卦为观比剥至坤之末交冬至焉即子
 之半也此三十二卦属阴以当秋冬子至
 巳乾兑离震六阳月其节有四冬至立春
 春分立夏也午至亥巽坎艮坤六阴月其
 节亦四夏至立秋秋分立冬也一年八节
 二之计一十六卦外有十六气三之而计
 四十八卦并之则六十四以当一期之气
 候所以定时成岁行鬼神成变化也今朱
卷十一 第 19a 页 0857-140.png
 子以二至二分举其纲愚因卦气以推其
 目



天原发微卷之十一




卷十一 第 19b 页 0857-14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