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二
卷十二 第 1a 页 WYG0964-029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同姓名录卷十二     明 余寅 撰
  周室同名
   考春秋评苑等书鲁卫晋郑吴蔡曹滕俱姬姓
   即后世子孙未尝有冒国号为氏者故得并录
   姬宜臼 姬夷吾 姬班 姬骄 姬胜
   姬光  姬称  姬胡 姬寿 姬朔
   姬同  姬颓  姬午 姬嘉 姬友
卷十二 第 1b 页 WYG0964-0298b.png
   姬去疾 姬夷  姬申
传云管蔡郕霍鲁卫毛𥅆郜雍曹滕文之昭也邘晋应
韩武之穆也又云郑有平惠之勋有厉宣之亲于诸姬
为近则鲁卫晋郑吴蔡曹滕诸国命名皆不得相犯今
案史记有名宜臼者二一周平王一晋靖侯有名夷吾
者二一吴侯屈羽之子一晋惠公有名班者二周匡王
曹昭公也有名骄者二周安王晋哀公也有名胜者二
郑声公曹武公也有名光者二一晋哀侯为曲沃武公
卷十二 第 2a 页 WYG0964-0299a.png
所虏一吴王阖庐为越王句践所杀有名称者二一鲁
孝公能顺道诸侯宣王立为鲁后一晋武公以伐灭宗
国釐王命为晋君有名胡者二一周厉王使卫巫监谤
卒死于彘一蔡叔度之子蔡仲能改行率德复封于蔡
有名寿者二一卫宣公之子代太子伋死者一曹文公
也有名朔者二一卫惠公谮杀太子而得立者一蔡成
侯也有名同者二一鲁庄公其生与桓公同日故名一
蔡景侯通太子般之妇而被弑有颓者二一周王子颓
卷十二 第 2b 页 WYG0964-0299b.png
大夫边伯等作乱迎立之后为郑虢君所杀一卫公子
颓弑怀公而代立在位四十二年是为慎公有名午者
三威烈王晋定公曹悼公也有名嘉者三鲁元公郑简
公汉武帝所封周子南君也有名友者三郑桓公鲁季
友蔡隐太子也有名去疾者三周哀王晋顷公郑灵公
之弟也有名夷者四周简王晋昭公曹釐公郑灵公也
有名申者四鲁釐公卫戴公蔡文侯蔡昭侯也其在列
国不能尽避而晋靖曹昭诸公犹云在平匡诸王之前
卷十二 第 3a 页 WYG0964-0299c.png
至若晋昭公即位在景王时实后简王六十馀年敢于
不避何哉嗟嗟东迁以后王室式微宁独政令不行即
一名讳间亦较然可睹矣
  两汉宗室同名
汉宗室多同名者列侯以下不能悉录姑举诸王之表
表者两刘交楚元王菑川怀王两刘道楚安王彭城考
王两刘襄齐嗣王梁平王两刘遂赵王梁夷王两刘福
河间哀王中山宪王两刘贤菑川王胶东哀王两刘喜
卷十二 第 3b 页 WYG0964-0299d.png
城阳共王后汉齐顷王两刘延城阳顷王后汉阜陵质
王两刘义城阳敬王代刚王两刘武梁孝王城阳惠王
两刘景城阳孝王定陶王两刘云城阳哀王东平炀王
两刘胜中山靖王后汉平原怀王两刘勃济北王常山
王两刘长淮南厉王后汉济阴王两刘登代共王后汉
济北节王两刘音梁王胶东顷王两刘授河间顷王胶
东共王两刘良河间王后汉赵王两刘元平干缪王后
汉梁敬王两刘荣临江闵王后汉沛幽王两刘光鲁安
卷十二 第 4a 页 WYG0964-0300a.png
王六安顷王两刘端胶西于王后汉东平顷王两刘昌
赵顷王中山哀王两刘尊赵怀王后汉琅邪贞王两刘
偃平干顷王真定烈王两刘辅中山顷王后汉沛献王
两刘衍前汉楚思王后汉下邳王两刘旦燕剌王长沙
炀王两刘舜常山宪王广阳穆王两刘普真定共王后
汉北海顷王两刘商泗水思王后汉赵顷王两刘贺泗
水戴王昌邑王两刘据戾太子后汉琅邪安王两刘意
广陵共王后汉下邳悯王两刘演淮阳王后汉齐武王
卷十二 第 4b 页 WYG0964-0300b.png
两刘康定陶共王后汉济南王两刘兴中山孝王后汉
北海靖王两刘玄淮阳文王更始将军两刘宠后汉乐
安王陈敬王两刘如意赵隐王广宗王两刘定国燕王
梁敬王三刘嘉燕康王梁荒王汉中王三刘寿齐懿王
后汉济北惠王琅邪恭王三刘尚河间嗣王菑川考王
后汉任城孝王四刘章城阳景王高密顷王后汉齐哀
王常山靖王四刘庆鲁孝王河间孝王六安共王后汉
清河孝王四刘定六安缪王后汉沛釐王彭城顷王丼
卷十二 第 5a 页 WYG0964-0300c.png
陵贞王五刘建燕灵王齐靖王江都王广阳顷王后汉
河间贞王其与王子侯同名者尤众兹举其最奇者有
两刘郢客楚夷王土军侯两刘延寿楚王公丘炀侯两
刘雄渠胶东王舂陵侯两刘不识济阴哀王蒲领节侯
两刘辟彊长乐卫尉河间王两刘千秋氏康侯脩市
顷侯两刘万年临乐节侯柳泉炀侯两刘外人山原孝
侯乘丘侯两刘异众樊舆思侯郑侯两刘自为柳于侯
沈阳侯三刘庆忌鲁孝王平度节侯宁阳安侯三刘终
卷十二 第 5b 页 WYG0964-0300d.png
古菑川思王博阳侯柏畅戴侯三刘罢军管共侯蔺侯
郑顷侯三刘充国南城釐侯猇夷侯广乡侯三刘乃始
洨节侯东阳顷侯平堤侯三刘利亲剧魁孝侯平的釐
侯参户孝侯三刘不害阴安康侯金乡侯就乡侯四刘
未央薪馆侯容丘顷侯新昌哀侯临都节侯八刘延年
怀昌胡侯安阳节侯歊安侯祝兹侯安定顷侯复阳严
侯中乡侯乐都侯夫汉去古未远宗正之职当兢兢不
失而其命名犹然不知顾忌复何以责后世乎
卷十二 第 6a 页 WYG0964-0301a.png
 晋宗室同名
  司马景 司马晃 司马缉 司马绰
  司马祐 司马遵 司马裒 司马义
  司马融 司马超 司马承 司马恢之
余阅晋宗室传沛顺王名景而武帝子城阳怀王亦名
景下邳献王名晃而新蔡庄王之嗣孙亦名晃高阳哀
王名缉而济南惠王之次子建威将军亦名缉下邳献
王之长子名裒而元帝子琅邪孝王亦名裒汝南威王
卷十二 第 6b 页 WYG0964-0301b.png
名祐而南宫县王之嗣子亦名祐武陵忠敬王名遵而
成都王颖之嗣子华容县王亦名遵辽东悼惠王之孙
又名遵下邳献王之次子良城县王名绰而南顿王宗
之长子奉车都尉亦名绰汝南恭王之子散骑常侍名
义而毗陵悼王之嗣子亦名义淮陵贞王名融而河间
王颙之嗣子乐城县王亦名融齐王囧之长子淮陵王
名超而南顿王宗之次子亦名超谯闵王名承而武贲
中郎将翼之嗣子南宫县王亦名承彭城敬王之长子
卷十二 第 7a 页 WYG0964-0301c.png
名恢之而谯敬王之次子丹阳尹亦名恢之考其属籍
不出五服其自相蹈袭若是且不特此而已中丘王名
弘而彭城穆王之孙又名弘之新蔡庄王之继孙名崇
而彭城穆王之玄孙又名崇之济南惠王之玄孙汉中
太守名康而谯敬王之从子又名康之惠帝冲太孙名
尚而谯忠王又名尚之襄阳王名范而河间平王之曾
孙游击大将军又名范之河间平王之孙名珍而梁王
㻱之孙太常卿又名珍之淮南忠壮王名允而谯敬王
卷十二 第 7b 页 WYG0964-0301d.png
之第三子广晋伯又名允之河间平王之孙名休而谯
敬王之第四子荆州刺史又名休之岂增一之字即谓
不犯邪夫司马氏支庶不甚繁且骨肉残伤自相夷灭
兼之五胡云扰陷没颇多其绍祚延年者落落若星辰
然犹相犯之众若此当时袭爵命官达之朝廷竟不闻
有纠正之者何邪
 后魏宗室同名
  元丕 元崇 元浑 元忠 元翰 元良
卷十二 第 8a 页 WYG0964-0302a.png
  元弼 元晖 元衍 元朗 元提 元熙
  元鉴 元干 元谭 元晔 元融 元诞
  元顺 元纂
后魏初氏托跋自孝文改姓后遂俱称元氏其同名者
有两元丕一明元皇帝之子乐平王一武卫将军谓之
曾孙东阳王两元崇一陈留王虔之子袭爵拜并州刺
史一明元皇帝之子建宁王两元浑一彭城王粟之弟
宰官尚书一阳平王熙之第二子南平王两元忠一常
卷十二 第 8b 页 WYG0964-0302b.png
山王遵之孙城阳公镇西将军一乐良王万寿之孙袭
爵为太常少卿两元翰一昭成皇帝之子秦王一太武
皇帝之子东平王两元良一卫王仪之子南阳王一乐
安王之长子袭爵为镇都大将两元弼一左仆射晖之
子广川县子尚书令一济阴王小新成之孙中散大夫
两元晖一常山王遵之孙河南尹一陈留王虔之玄孙
司宪大夫两元衍一阳平王新成之子广陵侯一北海
王详之孙袭爵为通直散骑侍郎两元朗一左仆射顺
卷十二 第 9a 页 WYG0964-0302c.png
之子司徒属尝手刃父雠以其首祭父墓一章武王融
之子安定郡王两元提一河南王曜之子袭爵为统万
镇将一临淮王谭之子袭爵为梁州刺史两元熙一道
武皇帝之子阳平王一中山王英之子袭爵为平西将
军相州刺史两元鉴一颍川王提之孙袭爵为征虏将
军齐州刺史一安乐王长乐之孙袭爵为尚书右仆射
两元干一卫王仪之子新蔡公一献文皇帝之子赵郡
王两元谭一太武皇帝之子临淮王一赵郡王干之子
卷十二 第 9b 页 WYG0964-0302d.png
征虏将军泾州刺史两元晔一扶风王怡之子东海王
一咸阳王禧之子桑乾王两元融一阳平王新成之孙
直閤将军一章武王太洛之孙左光禄大夫两元诞一
济阴王小新成之孙袭爵为齐州刺史一高阳王雍之
子昌乐王司州牧三元顺一地干之子毗陵王一任城
王云之孙左仆射一常山王遵之曾孙濮阳王三元纂
一秦王翰之孙中山王一广平王连之曾孙平州刺史
一南安王桢之孙司徒祭酒右列诸人非侄名冒叔即
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0964-0303a.png
弟名犯兄纷然淆乱略无讳避谓夷狄之有君吾不信

  唐宗室同名
按世系表有两李贞一开化郡公一越敬王两李俭一
襄武郡公一都水使者两李皎一宋王府司功参军一
武阳郡王两李嶷一越州参军一宗正主簿两李厚一
左金吾引驾押衙一宁化尉两李撝一右武卫兵曹参
军一惠庄太子两李兼一宋州长史一济北郡公两李
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0964-0303b.png
重一永王府参军一巂州刺史两李群一福州户曹参
军一连江令两李漳一蒙州刺史一毕王两李瑾一江
陵郡公一河东郡王两李恽一蒋王一澧王两李珙一
六安公一丰王两李爽一浔阳郡公一黄岩令两李憺
一仓部员外即一衢王两李庆一黄令一太子中允两
李直一吏部郎中一长水令两李顼一普州文学参军
一汝州刺史两李泽一孟州录事参军一信都郡公两
李瑰一汉阳王一襄陵主簿两李玮一顺阳公一朗陵
卷十二 第 11a 页 WYG0964-0303c.png
王两李瑗一卢江王一乐安郡王两李韶一东平王一
安州刺史两李臻一邠州司法参军一济国公两李穆
一监察御史一嗣赵王两李元一太府少卿一大理评
事两李济一宗正卿一桥陵令两李通一左金吾卫大
将军一恭王两李钦一张掖郡公一建平郡公两李璲
一右卫将军一仪王两李璩一徐州刺史一惠宣太子
之子特进两李珍一工部尚书一嗣岐王两李琬一幽
州都督一睦州长史两李谓一太常少卿一恭化郡王
卷十二 第 11b 页 WYG0964-0303d.png
两李遇一御史中丞一端王两李璥一胶西郡公一嗣
郑王两李枢一检校虞部员外郎一上邽县男两李翼
一太子宾客陇西县子一嗣虢王两李条一司农少卿
一吏部常选两李词一太子宾客一义乌令两李程一
敬宗时宰相一钱塘丞两李佩一鸿胪卿一信都郡王
两李澄一梁王一嗣纪王两李枵一商州别驾一范阳
县男两李侃一亳州参军一威王两李枞一虞乡丞一
松滋尉两李稹一鄢陵令一鄮丞两李栻一宗正卿一
卷十二 第 12a 页 WYG0964-0304a.png
宗正少卿两李璠一潞府士曹参军一嗣蜀王两李绪
一沅江主簿一江都郡王两李绸一褒城尉一密王两
李偒一饶州录事参军一襄城郡王两李实一恒王府
参军一乌程尉两李璘一晋州参军一永王两李瓒一
嘉王府长史一桂管观察使两李璬一成都司户参军
一颍王两李像一扬子丞一文安郡王两李逖一嗣荆
王一五原公两李讽一嗣徐王一洪源郡王两李谊一
武陵郡公一舒王两李炜一嗣韩王一嗣蒋王两李琰
卷十二 第 12b 页 WYG0964-0304b.png
一上庸郡公一棣王两李璿一南海郡公一凉王两李
约一兵部员外郎一邵王两李颙一郐国公一吏部常
选两李应一榆次令一谯尉两李谅一南康郡公一虔
王两李诩一信安郡公一晋昌郡王两李津一嗣舒王
一河间郡王两李翔一莆田尉一鸿胪卿两李玭一太
子詹事一义王两李胄一信州刺史一宜春郡王两李
峄一户部侍郎一德王两李岘一肃宗时宰相一益王
两李㥉一蜀悼王一茂王两李皋一湖城主簿一嗣成
卷十二 第 13a 页 WYG0964-0304c.png
王户部尚书两李准一玉城尉一庆王府参军两李清
一常山公一新平郡王两李慎一纪王一高阳郡王两
李琮一义阳郡王一奉天皇帝两李良一抚州别驾一
丹阳公两李采一昆山令一乐安郡王两李悰一馀姚
令一深王两李建一嗣纪王一武威郡王两李胤一建
平王一嗣曹王两李俊一零陵王一济南郡王两李杰
一黎国公一国子祭酒两李潓一嗣信王守光禄卿一
武功郡王两李润一嗣信王一鄂王两李瓘一嗣许王
卷十二 第 13b 页 WYG0964-0304d.png
秘书监一文安郡公两李谦一郢国公梓州刺史一资
王两李侠一库部员外郎一国子祭酒两李玠一苍梧
郡公一河西郡王两李秘一左散骑常侍一景王两李
祐一諌议大夫一蔡王两李逸一嗣岐王一雅王两李
迥一绛州长史一韩王两李俨一新平郡王一宣城郡
王两李汭一清河郡王一昭王两李滋一冯翊郡王一
夔王三李昭一双流令一鄅国公一嗣许王三李岑一
雅信二州刺史一琏水令一右千牛将军三李让一密
卷十二 第 14a 页 WYG0964-0305a.png
州录事参军一主客郎中一馀姚尉三李瑜一大理评
事一郑州刺史一长江令三李造一光州司法参军一
起居舍人一忻王三李伦一河南功曹参军一太仆卿
一安南郡王三李汉一宗正少卿一东阳郡王一靖怀
太子三李袆一郇王一信安王一遂王三李伸一国子
监主簿一平原郡王一荧阳郡王三李暹一灵州刺史
袭广川郡公一汧源尉一韶王三李绚一襄州支使一
沔阳尉一南昌郡公三李璹一金城令一广都王一嗣
卷十二 第 14b 页 WYG0964-0305b.png
申王三李圭一乐安郡公一咸宁郡公一陈王三李琳
一安德郡公一中山郡王一嗣宁王三李询一东安郡
公一荆南扬子两税判官一嗣申王三李涉一嗣滕王
一宁塞郡王一晋平郡王三李颖一南安王一义乌丞
一嗣宁王三李恪一吴王一东平郡王一建王三李系
一左清道兵曹参军一许国公一越王三李侹一平阳
郡王一泾王一凉王四李福一嗣楚公一太子太傅一
赵王一和王四李锐一随州刺史一度支渔阳监事一
卷十二 第 15a 页 WYG0964-0305c.png
晋州参军一嗣申王四李仪一浔阳丞一怀州参军一
国子祭酒一武阳郡王两李守一一开封令一冀州别
驾两李方叔一右金吾卫大将军一商州录事参军两
李景误一蔡国公一庐国公两李少康一睢阳郡太守
一唐兴主簿两李建成一宣州士曹参军一隐太子两
李少微一江陵令一雷泽令两李言思一宗正少卿一
渠江令两李文通一寿州团练使破蔡州有功一同州
司马两李若冰一右金吾将军一太子文学两李少和
卷十二 第 15b 页 WYG0964-0305d.png
一江西观察使一王屋主簿两李友谅一延州司马一
让皇帝玄孙两李弘度一洛交主簿一荣州刺史两李
从简一榖城令一濠复等州刺史两李馀庆一国子祭
酒陇西郡王一嗣濮王两李元裕一邓康王一太常奉
礼郎两李绍宗一嗣蒋王一浔阳郡公玄孙两李元方
一周王一醴泉令三李知柔一御史中丞一滑州观察
巡官一嗣薛王相昭宗三李公度一灵盐朔方节度使
一阳乡尉一吉州文学夫唐宗繁浩相犯者若是其多
卷十二 第 16a 页 WYG0964-0306a.png
然不特此也霍王元轨之子定安郡王名纯而宪宗亦
名纯蜀王名湛而敬宗亦名湛蜀王湛之玄孙徐州司
户参军名昂而文宗亦名昂蔡王之曾孙太子家令名
炎而武宗亦名炎永王璘之子郕国公名儇而僖宗亦
名儇郑王亮之后刑部侍郎名晔而昭宗亦名晔又不
特此也其远祖有讳洪者仕秦为太子太傅而高祖之
季弟汉王又名洪有讳昙者仕秦为御史大夫而高祖
之曾孙嗣密王又名昙有讳瑶者为南郡守狄道侯而
卷十二 第 16b 页 WYG0964-0306b.png
玄宗之子鄂王又名瑶有讳信者为大将军陇西侯而
蜀王湛之后昭应令及润州司户参军又俱名信有讳
广者即汉武帝时所称飞将军而蒋王恽之后义乌主
簿又名广有讳昶者仕凉为太子侍讲而恒山王承乾
之孙扶风太守又名昶有讳皓者即晋时西凉武昭王
追尊兴圣皇帝而淮南王神通之后武都郡公又名皓
夫诸宗相犯已非宗正所宜然犹可解曰繁若夫诸帝
同者犹可解曰命名在诸宗之后至洪昙等裔孙乃敢
卷十二 第 17a 页 WYG0964-0306c.png
不避祖先名则大舛矣吾以为罪在当时之典秩宗者
  宋宗室同名
  赵令璠 赵令 赵令龟 赵仲軏
  赵仲青 赵仲丞 赵仲瑰 赵克勤
  赵克戒 赵叔海 赵叔倓 赵叔琮
  赵叔庚 赵叔似 赵叔潜 赵叔仕
按世系表太祖四子太宗九子魏王廷美十子凡三大
枝其后俱繁盛昌炽余考其同名者在太祖一枝玄孙
卷十二 第 17b 页 WYG0964-0306d.png
之子有名令璠者二一东头供奉官一太子右内率有
名令者二一华原郡公世奉之子武节郎一平阳侯
世资之子武翼郎有名令龟者二一鲁国公世规之子
襄阳侯一嘉国公世秩之子朝奉郎在太宗一枝玄孙
辈有两仲軏一惠国公一忠州防禦使有两仲青一彭
城侯一建州观察使有两仲丞一南阳侯一成州团练
使有两仲瑰一荣国公一右监门率府率在魏王廷美
一枝曾孙辈有两克勤一仪国公一南康侯有两克戒
卷十二 第 18a 页 WYG0964-0307a.png
一成国公一高密郡公其玄孙有两叔海一舒国公一
左监门率府率有两叔倓一左班殿直一忠训郎有两
叔琮一忠训郎一左侍禁有两叔庚一太子右内率府
副率一内殿崇班有两叔似一成忠郎一武翼郎有两
叔潜一东头供奉官一忠翼郎有两叔仕一武翼郎一
脩武郎二帝一王之后其曾玄之相同可屈指者如此
至耳而下各不减万人其犯者尤众何能悉载大抵
忠厚立国享祚久长族属繁故雷同夥势所必至曷足
卷十二 第 18b 页 WYG0964-0307b.png
怪焉惜乎封豕长蛇荐食上国徽钦北狩举族沦虏帝
胄王孙罹祸𢡚烈大宗小宗至是衰替悲夫
  兄弟同名
   元新成
后魏景穆十二王传云景穆皇帝十四男袁椒房生阳
平王新成拜征西大将军后为内都大官尉椒房生济
阴王小新成颇有武略尝率众破库莫奚后为外都大
官史称景穆明慧强识好读经史何乃以新成名其两
卷十二 第 19a 页 WYG0964-0307c.png
子岂增一小字便谓不犯邪其名子尚尔复何怪乎宗
室之多同者邪
 男女同名
  刘黄刘元
前汉河间献王五世孙刘黄袭封阿武侯赵敬肃王之
孙刘元袭封平于王后汉南顿君长女名黄即光武之
姊建武二年封为湖阳长公主次女名元与兄仲俱殁
于小长安追封新野长公主
卷十二 第 19b 页 WYG0964-0307d.png
  李敬
前录凡三李敬一后汉人有还珠事一隋丰城仓督一
唐西川留后与唐太宗女清河公主同名下嫁宁远将
军程怀亮
  杜慈
前秦杜慈仕苻生为尚书郎见十六国春秋蜀汉杜季
女杜慈为巴郡虞显妻在烈女三人中见华阳国志
  刘则
卷十二 第 20a 页 WYG0964-0308a.png
前汉宗室凡五刘则一齐文王一陪胶侯一攸舆侯一
参鬷侯一钟武侯而代顷王之子年嗣立后与女弟则
私通有司劾奏废徙房陵
  李治
唐高宗名治又女冠李治字季兰中兴间气集云季兰
尝与诸贤会开元寺知刘长卿有阴重疾嘲之曰山气
日夕佳长卿对曰众鸟欣有托举坐大笑季兰上仿班
姬则不足下比韩英即有馀
卷十二 第 20b 页 WYG0964-0308b.png
  张敬
后汉安帝废太子为济阴王太仆来历与符节令张敬
等诣鸿都门證太子无过前汉大司马张安世女孙敬
为霍氏外属妇霍光子禹谋反当相坐安世瘦惧形于
色上怪而怜之以问左右乃赦敬以慰其意
  王业
魏王业即刘表外孙位至谒者仆射汉成帝宠赵昭仪
诏召成都平阿侯家婢王业等入属昭仪为私婢成帝
卷十二 第 21a 页 WYG0964-0308c.png
崩昭仪自知罪恶大乃以大婢赐予业等各且十人以
掩其口
  张脩
后汉中郎将张脩尝出使匈奴前汉昌邑哀王有歌舞
者张脩等无子又无官名王薨罢归
  刘陵
汉刘陵为光禄大夫即刘殷高祖见晋书淮南王安有
女陵慧有口王爱陵多予金钱为中诇长安约结上左
卷十二 第 21b 页 WYG0964-0308d.png

  杨敬
唐杨敬太子詹事杨凭之子第进士官太常少卿蜀汉
涪县杨充之女名敬为同邑郭孟妻华阳国志载在烈
女三人中
  张瑛
南燕慕容德僣即帝位齐郡太守辟闾浑不从参军张
瑛为浑作檄辞多不逊德擒而杀之彤管遗编有女子
卷十二 第 22a 页 WYG0964-0309a.png
张瑛作望月诗一首是唐时人
  李上善
唐宗室开化郡公贞之曾孙上善为尚辇直长玄宗女
楚国公主下嫁吴澄江兴元元年请为道士诏可赐名
上善是同族又同名也
  刘英
光武第四子楚王英以谋逆废徙丹阳前赵刘聪使大
鸿胪李弘拜太保刘殷长女英为左贵嫔弘曰太保裔
卷十二 第 22b 页 WYG0964-0309b.png
自有周与圣源实别聪大悦赐弘黄金六十斤
  李华
凡三李华已见前录一北魏都督长史一唐吏部员外
郎一宋溧阳孝子与唐睿宗女代国公主同名是刘皇
后所生下嫁郑万钧
  史凤
晋史凤为陈州主簿见陈頵传唐史凤宣城妓也待客
以等差甚异者有迷香洞神鸡枕锁莲灯次则交红被
卷十二 第 23a 页 WYG0964-0309c.png
传香枕八分羊下列以闭门羹待之见常新录
  刘云
汉宗室凡五刘云一齐哀王一东平炀王一挍靖侯一
临乡顷侯一柏乡顷侯唐时宫人有刘云能诗见唐诗
品汇
  陈丰
赵宋陈丰仙游人绍兴进士知南恩州清俭不扰刘宋
鄢阳陈忠女名丰邻人葛勃有美姿丰与村中数女共
卷十二 第 23b 页 WYG0964-0309d.png
聚络丝戏相谓曰若得婿如葛勃无所恨
  杨进
宋高宗时有巨寇杨进号没角牛拥众三十万往来京
西淮南河北侵掠为患宗泽遣人谕以祸福悉招降之
后汉广汉王博妻杨进武阳人烈女见华阳国志
  李淑
宋李淑参知政事若谷子官龙图阁学士唐太宗女兰
陵公主亦名淑下嫁虎州都督窦怀悊
卷十二 第 24a 页 WYG0964-0310a.png
  刘芳
北魏刘芳为太常卿裁决郊祀礼乐前赵刘曜妻刘氏
病甚曜临问之刘泣曰妾叔皑女芳有德色愿备后宫
曜许之
  吕荣
元吕荣知易州政尚宽简讼至立决及代民争留之不
果为立去思碑唐末吕荣吴人许升妻升遇贼被害荣
手刃杀升者以首祭升
卷十二 第 24b 页 WYG0964-0310b.png
  两汉侯王公主同名
汉宗室同名者不特诸侯王有之即公主亦有犯侯王
名者如高祖兄代王名仲而世祖女浚仪公主亦名仲
适[轪]侯王度前汉菑川懿王之子临朐夷侯齐孝王之
孙牟平节侯皆名奴而世祖女平阳公主亦名奴适大
鸿胪冯顺后汉济北孝王名次而世祖女平氏公主亦
名次但主生于前前汉州乡宪侯羽康恭侯洨孝侯皆
名惠而世祖女武安公主亦名惠适征羌侯来棱前汉
卷十二 第 25a 页 WYG0964-0310c.png
城阳共王之子东莞侯胶州缪王之子新市侯赵共王
之子安国侯皆名吉而显宗女阴安公主亦名吉后汉
顺帝名保而肃宗女脩武长公主亦名保但顺帝在后
前汉菑川靖王之子瓶侯名成而肃宗女共邑公主亦
名成光武族祖苍梧太守河间安王皆名利而肃宗女
临颍公主亦名利适即墨侯贾建前汉中山孝王后汉
北海靖王皆名兴而肃宗女闻喜公主亦名兴后汉沛
孝王名广而和帝女汝阳长公主亦名广后汉梁恭王
卷十二 第 25b 页 WYG0964-0310d.png
名坚而顺帝女颍阴长公主亦名坚夫临朐牟平犹曰
列侯而即墨闻喜则犯诸王矣济北中山犹曰疏属而
汝阳则犯近属矣且高祖兄仲百世之下犹知之矧昭
代乃敢不避此何说邪
 女人同名
  赵飞燕
世皆知汉成帝赵皇后体轻善歌舞号曰飞燕而不知
武帝时已有一赵飞燕晋书舆服志云世祖挺英雄之
卷十二 第 26a 页 WYG0964-0311a.png
略总文景之资扬霓拂翳皮轩记鼓横汾河而祀后土
登丼泉而祭昊天奉常献仪谓之大驾车千乘而骑万
匹以幸姬赵飞燕置属车间豹尾中
  赵五娘
汉蔡伯喈妻赵五娘有孝行见琵琶记唐刑部尚书赵
彦昭以女巫赵五娘左道乱常托为诸姑潜相影援彦
昭携妻就谒申犹子之情见彦昭传
  朝云
卷十二 第 26b 页 WYG0964-0311b.png
后魏河间王琛有婢朝云善吹篪能为垄上声琛为秦
 州刺史诸羌叛讨之不降琛令朝云假为贫妪吹篪
 而乞诸羌闻之流涕即相率归降秦民语曰快马健
 儿不如老妪吹篪见洛阳伽蓝记
苏东坡有二妾朝云榴花朝云死于岭外惟榴花独存
 故其词多及之见耆旧续闻
  素娥
武三思妓素娥有殊色狄梁公请见之忽失所在乃于
卷十二 第 27a 页 WYG0964-0311c.png
堂奥中闻兰麝芬馥附耳而听即素娥语曰某花月之
妖帝遣奉公言笑梁公时之正人不敢见也见天中记
又韦询美开成中及第受辟挈所宠素娥行罗绍威闻
其姝丽求之询美不敢辞遂以献之见灯下闲谈
  玉箫
唐节度使韦皋少游江夏止于姜使君之馆有小青衣
玉箫常令祗侍因而有情韦后归觐与玉箫约五载决
来迎取乃留玉指环一枚及逾期不至遂绝食而死韦
卷十二 第 27b 页 WYG0964-0311d.png
闻之甚为悽惋后韦以陇右功拜尚书令因作生日节
镇皆贺以珍奇独东川卢八座赠一歌姬亦名玉箫谛
观之宛然姜氏玉箫也中指有玉环隐起韦叹异谓再
生以续前缘云见云溪友议
  春燕
蜀王孟昶说宫婢春燕行则同舆坐则同席末年遭杀
并命合葬墓上有树生异花似鸳鸯交颈当时名曰鸳
鸯树见海物异名记又五代王鏻婢春燕有色其子继
卷十二 第 28a 页 WYG0964-0312a.png
鹏烝之鏻已病继鹏因父宠婢陈氏以求春燕鏻怏怏
与之
 仙释同名
  法安
晋释法安远公弟子善持戒行讲说众经新阳县虎灾
 居民多死伤安游其县径至大社树下通夜坐禅虎
 负人而至见安如喜如惊跳伏于前安为说法授戒
 虎灾遂息
卷十二 第 28b 页 WYG0964-0312b.png
隋释法安安定人出家太白山开皇中至江都谒晋王
 相见如旧便住慧日寺王所游履必召随从及幸泰
 山时遇渴乏四顾唯岩无由致水安以刀刺石引水
 崩注用给晋王时大嗟异
  僧朗
晋释僧朗京兆人于金舆谷中创立精舍数十馀区讲
 诵训诱孜孜不倦凡来诣者人数多少先一日逆知
 使具饮食必如所言秦王苻坚遣使遗后沙汰众
卷十二 第 29a 页 WYG0964-0312c.png
 僧别诏朗法师戒德冰霜昆崙一山不在搜例
隋释僧朗南阳人栖止无定章服粗敝猪肉满口时复
 诵经有比丘尼为邪鬼所著辩说经文超悟玄解莫
 不赞其聪慧朗至尼寺礼佛厉声呵之此尼承声下
 座却立流汗问其慧解奄若聋痴
  道安
晋释道安幼聪敏读书一览成诵师事佛图澄悉阐经
 典时襄阳习凿齿锋辩天逸笼罩当时素闻安名及
卷十二 第 29b 页 WYG0964-0312d.png
 见自称四海习凿齿安曰弥天释道安时人以为名
 答
宋宋湜以户部员外郎判刑部淳化二年庐州妖尼道
 安讼弟妇事不实械系安伐登闻鼓讼大理断狱不
 当湜坐降均州团练副使
  慧琳
刘宋沙门慧琳秦人有才章兼内外之学尝著均善论
 文帝见而赏之元嘉中遂参朝廷大事著高屐披貂
卷十二 第 30a 页 WYG0964-0313a.png
 裘置通呈书佐权侔宰辅
赵宋白马院僧慧琳本仕族多蓄图书尊尚士大夫翻
 香煮茗终日萧然不知身在嚣尘中见邓椿画继
  宝月
齐释宝月长于词赋武帝布衣时尝游樊邓登祚后追
 忆往事作估客乐四章使宝月奏之管弦
唐释宝月有诗才唐诗品汇载其行路一首
  明达
卷十二 第 30b 页 WYG0964-0313b.png
梁释明达康居国人童稚出家严持斋戒行游至梓州
 牛头山欲搆浮图创精舍不访材石直觅工匠众怪
 其言达下求木乃于水中得一长材正堪刹柱俄涪
 水大溢木流翳江楚率道俗通皆接取远近并力浮
 图堂宇一时成就
唐释明达住阌乡万回寺往来过客皆谒问休咎未尝
 答应但示其旨趣而已李林甫为黄门侍郎扈从西
 还谒达加秤于其肩至京而作相其占验皆类此
卷十二 第 31a 页 WYG0964-0313c.png
  法进
梁神僧邵硕与志公最善及将亡谓沙门法进曰愿露
 骸松下法进如其言舁尸露之明日往视失所在
隋释法进住益州玉女寺唯业坐禅常有四老虎绕于
 左右开皇中蜀王秀临益州邀至见进足离地四五
 寸大业末终于山中龙吟猿叫三日乃已
  麻姑
后赵麻姑石勒大将麻胡秋之女其父猛悍筑城严酷
卷十二 第 31b 页 WYG0964-0313d.png
 昼夜不止惟鸡鸣乃息姑贤有恤民之心假作鸡鸣
 群鸡效声众工乃止父觉欲挞之女惧而逃入仙姑
 洞脩道后于城北石桥飞升
唐麻姑居建昌山中脩道得仙尝降吴门蔡经家宴毕
 升天开元中封虚寂冲应真人事载颜鲁公麻姑坛
 记中
  无相
隋无相禅师寓涪州相思寺不异恒人偶一时渡水济
卷十二 第 32a 页 WYG0964-0314a.png
 返无船乃以钵安水中曰何为常擎汝汝可自渡水
 便取芭蕉搭水立渡钵亦随来须臾达岸见者莫不
 惊异
唐释无相新罗国王第三子玄宗召见𨽻于禅定寺遂
 入深谷岩下坐禅每入定五日为度成都县令杨翌
 疑其幻惑乃追至命徒曳之徒近相身一皆战慄顷
 之大风卒起砂石飞飏直入厅事飘帘捲幕翌叩头
 拜伏奉送旧所
卷十二 第 32b 页 WYG0964-0314b.png
  智永
唐僧智永王逸少七代孙妙传家法为隋唐间学书者
 宗匠写真草千文八百本散于世求书者如市所居
 户限为之穿穴用铁叶裹之人谓之铁门限
宋僧智永成都人长于传模宛然逼真见画继
 中外同名
  杨仆
前汉宜阳人杨仆为楼船将军击南越有功封将梁侯
卷十二 第 33a 页 WYG0964-0314c.png
后汉献帝建安十六年七月武都氏王杨仆率种人内
附居汉阳郡
  刘猛李恪
汉刘猛为尚书令有志操不肯附中常侍曹节被免官
禁锢唐太宗子吴王恪有文武才高宗即位拜司空梁
州都督晋泰始八年监军何桢讨匈奴刘猛累破之左
部帅李恪杀猛而降
  陈汤
卷十二 第 33b 页 WYG0964-0314d.png
前汉陈汤元帝时为西域副校尉诛匈奴郅支单于斩
阏氏名王以下千五百馀级封关内侯后汉安帝元初
三年零陵蛮陈汤等千馀人著赤帻称将军烧官市抄
掠百姓州郡募善蛮讨平之
  杨统
后汉新都杨统习天文善推步建初中为彭城令武都
羌酋杨世之弟统晋太和初为武都太守
  杨定
卷十二 第 34a 页 WYG0964-0315a.png
汉献帝兴平二年七月车驾东归以杨定为后将军侍
送乘舆梁天监十年武兴国王杨孟孙死诏其子定袭
封爵为假节督沙州诸军事阴平王
  张茂
晋张茂凡两人一吴国内史一平西将军北魏延兴二
年百济国王馀庆遣其司马张茂等上表自通愿奉女
执埽后宫并遣子弟牧圉外厩
  樊安
卷十二 第 34b 页 WYG0964-0315b.png
汉樊安延熹二年为中常侍而后魏东荆州蛮樊安聚
众反于龙山僣称大号世宗诏以李崇为都督征蛮诸
军事率步骑讨之生縳樊安
  石宁
后赵石季龙以中书监石宁为征西将军宋少帝景平
二年宜都蛮帅石宁等一百二十三人诣阙上献
  杨俊
魏杨俊曹操时为南阳太守武都氐杨俊杀其从侄仇
卷十二 第 35a 页 WYG0964-0315c.png
池公杨国而自立
  张威
晋张威起兵讨杨难敌以其地归李蜀宋张威为利州
副都统制与金人战屡立奇功宋少帝景平二年百济
王馀映遣长史张威诣阙贡献
  高翼
北魏高翼孝昌末为定州刺史封乐城县侯晋安帝时
高句丽王遣长史高翼奉表献赭白马
卷十二 第 35b 页 WYG0964-0315d.png
  元绪
北魏元绪为幽州功曹参军庄帝初进武卫将军太武
太延二年吐谷浑王慕瑰死封其弟慕利延为西平王
以慕瑰子元绪为抚军将军
  高云
北魏道武天赐四年慕容宝养子高云杀慕容熙而自
立僣号天王梁武帝时高句丽王子高云进号车骑大
将军乐浪公
卷十二 第 36a 页 WYG0964-0316a.png
  杨纂
北周杨纂事周文帝数有军功位大将军封陇东郡公
晋简文帝时武都氐杨纂自立为仇池公遣使诣阙帝
以为秦州刺史
  唐和
后魏唐和官济州刺史封酒泉公宋庆历三年湖南猺
人唐和等劫掠州县提点本路刑狱杨畋募才勇深入
洞讨击
卷十二 第 36b 页 WYG0964-0316b.png
  杨玄
隋杨玄平阳太守杨庆之祖以至孝知名北魏太武遣
大鸿胪公孙轨拜武都羌酋杨玄为征南大将军都督
梁州刺史南秦王
  李荣
唐李荣肃宗子灵昌郡王宋真宗咸平五年河西教练
使李荣等向化归顺
  李万荣
卷十二 第 37a 页 WYG0964-0316c.png
唐贞元中泾原镇将李万荣逐节度使刘士宁自称留
后朝廷因而授之垂拱初封靺鞨酋长李万荣为永乐
公万岁通天中万荣与松漠都督李尽忠俱为营州都
督赵翙所侵遂举兵杀翙据营州作乱则天怒下诏改
万荣名为万斩尽忠为尽灭
  馀庆
宋馀庆眉山人绍兴进士南宋孝武大明元年百济王
馀庆上表言冠军将军右贤王馀纪等十一人忠勒并
卷十二 第 37b 页 WYG0964-0316d.png
求显进于是诏加职衔见南史
  吉祥
唐东川降魔寺僧吉祥魁梧多力受饭五钵日夜诵经
九函池中鱼知其数以名召之背出水面使去即没见
云仙杂记宋吉祥平阳人工画佛道山水亦佳见图绘
宝鉴又仁宗天圣五年天竺国僧吉祥等五人以梵书
来献赐紫方袍
  杨再兴
卷十二 第 38a 页 WYG0964-0317a.png
岳武穆部将杨再兴屡立战功尽复西京险要及临颍
之战以三百骑遇敌兵十二万击杀二千馀人及万户
千户等百馀人战死获其尸焚之得箭镞二升高宗绍
兴二十四年武都蛮酋杨再兴连年寇掠前军统制李
道破其众擒送行在
 外藩同名
  高宫二
汉殇安之间句丽王高宫数寇辽东玄菟二郡魏明帝
卷十二 第 38b 页 WYG0964-0317b.png
景初二年命司马宣王讨公孙渊句丽王高宫遣数千
人助军其曾祖宫生能开目视人及长果凶虐数寇钞
其曾孙宫生堕地亦能开目视人句丽呼相似为位以
似祖故名为位宫云见魏志
  苻寿二
前秦苻寿伪主苻丕次子封长乐王
后魏大统四年南岐州氐苻寿反攻陷武都自号太白
 王诏大都督侯莫陈顺讨降之见氐传
卷十二 第 39a 页 WYG0964-0317c.png
  逸豆归三
前燕慕容廆击宇文乞得归破之乞得归弃军走其东
 部大人逸豆归逐而杀之因自立为主
后燕慕容垂伐西燕慕容永军至台壁永遣太尉大逸
 豆归率众来拒垂征东将军平视击破之永又遣征
 东将军小逸豆归出战垂辽西王农又击破之斩勒
 马驹遂围台壁
  摩诃末二
卷十二 第 39b 页 WYG0964-0317d.png
隋开皇中大食国有酋长摩诃末勇健多智众立之为
主东西征伐开地三千里宋太平兴国二年大食国王
诃黎佛遣使摩诃末等贡方物其从者目深体黑谓之
昆崙奴诏赐其使袭衣器币从者缣帛有差
  唐两尸罗逸多
高祖武德初中天竺国大乱其嗣王尸罗逸多练兵聚
众所向无敌凡六载而四天竺之君皆北面臣之尸罗
逸多自称摩伽陀王及则天天授二年西天竺王尸罗
卷十二 第 40a 页 WYG0964-0318a.png
逸多来朝献是五天竺七十馀年间有两尸罗逸多也
  唐两阿史那泥孰
北突厥与西突厥同祖俱称阿史那氏至隋而分为二
国唐太宗既擒北突厥颉利可汗乃封思摩为怀化郡
王令统颉利旧部又封泥孰为右贤王以二之西突厥
肆叶护可汗立素惮泥孰阴图之泥孰遂适焉耆其后
肆叶护卒国人迎泥孰而立之贞观七年遣鸿胪少卿
刘善因册授为吞阿娄拔奚利邲咄陆可汗
卷十二 第 40b 页 WYG0964-0318b.png
  唐两婆罗门
贞观十九年林邑国王范镇龙为其臣摩诃漫多伽独
所杀其宗族并诛范氏遂绝国人乃立其女婿婆罗门
为王又天竺国即汉之身毒国也周围三万里其中分
为五天竺中天竺据四天竺之会其都城周回七十馀
里云昔有婆罗门领徒千人肄业于树下树神降之遂
为夫妇宫室自然而立僮仆甚盛于是使役百神筑城
以统之
卷十二 第 41a 页 WYG0964-0318c.png
  唐两默啜
则天天授中突厥可汗骨咄禄死其子尚幼其弟默啜
篡位遣使来朝则天大悦册立为特进颉跌利施大单
于立功报国可汗又玄宗开元十九年康国王乌勒上
表请封其次子默啜为米国王许之
  唐两李娑固
玄宗开元三年契丹首领李失活率种落内附封为松
漠郡王拜左金吾卫大将军失活死其弟娑固代领其
卷十二 第 41b 页 WYG0964-0318d.png
众仍令袭其兄官爵又天宝五载封奚国王娑固为昭
信王仍授饶乐都督两国俱经太宗赐姓故称李氏
  辽两耶律托卜嘉
一以定乱功臣为西南招讨使招降准布酋长磨古斯
 因为所害赠兼侍中谥曰贞悯
一以平乱功臣为北院宣徽使擿发耶律伊逊谋逆事
 反为所诬追封漆水绘像宜福
  辽两耶律弘古
卷十二 第 42a 页 WYG0964-0319a.png
一约尼锡津汗之后统和初为伊喇详衮徇地克敌
 迁东京留守封楚国公
一枢密使华格之弟太平初为武定军节度使讨准布
 有功圣宗尝刺臂血与盟为友寻迁南院大王
  辽穆宗时两哈里
一应历十三年正月癸酉杀兽人哈里
一应历十七年十二月辛未手杀饔人哈里复脔之
  辽两萧罕嘉努
卷十二 第 42b 页 WYG0964-0319b.png
一南京统军使以战功迁殿前都点检定封兰陵
一天成节度使以文学擢翰林都林牙兼脩国史
  辽两耶律哈里
一约尼氏兆古汗之裔太祖托为耳目数从征讨既靖
内乱始置约尼常衮命哈里领之一令公额尔德尼之子
保宁初为彰国军节度使及曹彬米信等来侵哈里有
却敌功赐资忠保义匡国功臣封漆水郡王
  金两噶顺
卷十二 第 43a 页 WYG0964-0319c.png
一金景祖第三子沂国公天会末大封宗室进封王又
一完颜部人舒噜之子景祖时举部来归居于安春水
源库堪山南
  金两博诺
金安帝第四子曰锡哩布锡哩布之子曰博诺勇毅善
射佐世祖有功当时有与同名者尝有贰志目之曰恶
博诺佐世祖者曰善博诺世祖时博诺与罕都等五人
不离左右亲若手足称佐命元勋明昌间赠开府仪同
卷十二 第 43b 页 WYG0964-0319d.png
配飨世祖庙廷
  金两舒噜
金昭祖名舒噜又完颜部人亦名舒噜与昭祖同时同
部同名交相得誓曰生则同川居死则同谷葬土人呼
昭祖为勇舒噜呼舒噜为贤舒噜是时生女直无书契
无约束不可检制昭祖稍以条教为治诸部犹循旧俗
不肯用条教昭祖耀武于青岭白山顺者抚之不从者
讨伐之所至克捷贤舒噜佐之也
卷十二 第 44a 页 WYG0964-0320a.png
  金三额尔克
一荆王守纯之子封曹王天兴元年出质军前初守纯
府第产肉芝一株高五寸许色红鲜可爱既而枝叶津
流濡地成血未几额尔克出质明年崔立乱宗室皆死青
城又同时又有两额尔克皆护卫出身一曰草火额尔克每
得贼好以草火燎之一曰板子额尔克尝误以官中牙牌
报班齐者为板子故时人各以是目之
  金两完颜耀珠
卷十二 第 44b 页 WYG0964-0320b.png
一特进齐之子齐弟京文皆以谋反诛世宗尽以其家
财产与齐之子耀珠仍袭叔父京山东西路特默齐明
安一本姓李氏为副都统以斩刘永昌等功迁镇国上
将军赐姓完颜
  金两伊喇道
一大定初为翰林直学士世宗以其清廉有干局翰林
 文雅之职不足以尽其才乃改西北路招讨使至平
 章政事封莘国公
卷十二 第 45a 页 WYG0964-0320c.png
一为监察御史大定初从讨斡罕招降叛奚累进刑部
 尚书
  元两达春
一札拉台之子历事太祖宪宗拜龙虎卫上将军伐高
 丽禦女真有功进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平章事
一博和哩之子善骑射将兵伐宋多克捷屡加参知政
 事领淮西行中书省事
  元两察罕
卷十二 第 45b 页 WYG0964-0320d.png
一幼牧羊于野太祖出猎见而异之挈归给事内廷及
 长武勇过人破金灭夏多立奇功至宪宗时以都元
 帅兼领尚书省事赐汴梁归德三千馀户为食邑
一西域人魁伟颖悟博览强记由昭文馆大学士拜中
 书参知政事暮年居白云山别墅以白云自号每入
 朝帝称为白云先生
  元两特穆尔布哈
一至元十六年为都元帅追宋将张世杰于香山岛世
卷十二 第 46a 页 WYG0964-0321a.png
 杰死降其众数千人广东诸郡及海岛尽平
一宗室镇南王托欢第四子托欢薨子博啰布哈幼特
 穆尔布哈嗣为镇南王镇扬州及博啰布哈长特穆
 尔布哈请以其位还之朝廷以其克让改封宣让王
 移镇庐州
  元两和尚
一世祖时为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使浙西宋故都民
 众事繁在职惟务镇静人服其知大体
卷十二 第 46b 页 WYG0964-0321b.png
一武宗时为忠翊校尉每从征力战有功命领八卫把
 总金鼓都镇抚司事
  元两额森布哈
一博啰罕之子为笔且齐长裕宗封燕王世祖命为之
 傅且曰额森布哈吾旧臣子孙端方明信闲习典故
 尔每事问之必不使尔为不善也
一巴延布哈德济之子时信州被寇巴延布哈德济引
 兵赴援入辞其母因命子额森布哈奉母间道入福
卷十二 第 47a 页 WYG0964-0321c.png
 建
  元两苏格
一太宗将南伐命苏格使金觇虚实尽得其地理阨塞
 城郭人民之强弱以告得遂破金帝从容谓苏格曰
 西山之境八达以北汝其主之汝于城中搆大楼居
 其上使人皆仰望汝汝俯而谕之顾不伟乎乃以为
 山西大达噜噶齐
一壮勇屡有战功至元中为顺元等路宣慰使经理诸
卷十二 第 47b 页 WYG0964-0321d.png
 蛮降八番金竹百馀等砦以为郡县东连九溪十八
 峒南至交趾西至云南咸受节制
  元两博啰特穆尔
一见忠臣传由宿卫为襄阳路达噜噶齐至正间将义
 兵讨贼遇害
一见逆臣传以勋臣为太保录军国重事至正间将叛
 旅犯阙伏诛
  元两台哈布哈
卷十二 第 48a 页 WYG0964-0322a.png
一以外戚为河南行省左丞相代托克托总大兵征高邮
 颇骄傲不遵法制其军士又往往剽掠为民患被劾
 伏法
一台州人家贫好读书进士及第累进礼部尚书方国
 珍之乱迁浙东宣慰使分兵使夹攻之前搏贼船射
 死九人贼攒槊刺杀之
  元两托克托
一成宗时为上都留守通政院使朝议以江浙行省地
卷十二 第 48b 页 WYG0964-0322b.png
 大人众非世臣有重望者不足以镇之进拜荣禄大
 夫江浙行省平章政事
一顺宗至正初为中书右丞相悉更巴延旧政中外翕
 然称贤封郑王食邑安封赏赉巨万俱辞不受
  元两观音努
一见良吏传泰定进士知归德府廉明刚断擿发如神
民有冤狱虽数十年前事皆立为剖决一见辽史提调
修史事官儒林郎右司都事按前人传未尝为此官亦
卷十二 第 49a 页 WYG0964-0322c.png
未尝预修史事足徵别是一人
  元两达实特穆尔
一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一浙江行中书省
平章政事预修宋史及提调镂板等事俱见宋史目录
俱至正时人
 金宗室同名
  金氏完颜宗室表云书名不书氏其制如此
  昂  杲  襄  阿林 萨哈 达兰
卷十二 第 49b 页 WYG0964-0322d.png
  和卓 斡鲁 威泰 富勒呼 阿里布 实图美
  实古纳萨里罕阿里罕
昂二一世祖子郓王平章政事一伯勒赫之孙汉国公尚
书左丞相 杲二一世祖第五子都元帅辽越国王一
富勒呼之后副元帅应国公 襄二一海陵母弟辅国
上将军一昭祖五世孙擢殿前副都点检左丞相南阳
郡王 阿林二一太祖之子寿王太子太保一摩啰欢
之子兵部尚书 萨哈二一韩国公和卓之长子固伦
卷十二 第 50a 页 WYG0964-0323a.png
乌赫哩贝勒赠金源郡王一金源郡王实图美之子平
章政事济国公 达兰二一银青光禄大夫加特进一
金源郡王尼楚赫之子左副元帅平章政事 和卓二
一德帝季子天会间赠特进一景祖长子韩国公 斡
鲁二一德帝之弟始祖明懿皇后六十岁后所生一韩
国公和卓之子西南西北两路都统追封郑王 威泰
二一世祖第三子为裨将追封魏王一富勒呼之子广
威将军
卷十二 第 50b 页 WYG0964-0323b.png
富勒呼二一太宗长子宋国王拜太师领三省事一楚
王摩啰欢之子袭明安赠金紫光禄大夫 阿里布二
一特进伊克之子行台参知政事一太宗第五子(阙/)
     实图美二一鲁王乌哲之子骠骑卫上将
军一光禄大夫呼实哈之子博索路兵马都总管
实古纳二一完颜部人罗索之子侍卫亲军都指挥使
北京留守一镐王允中之子光禄大夫 萨里罕二一
曹王宗敏之子舒王一宣宗朝判大睦亲府事为中京
卷十二 第 51a 页 WYG0964-0323c.png
留守阿里罕二一景祖第八子固伦英实贝勒
赠随国公一镐王永中之子奉国上将军
  历代名讳考
左传云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故晋以僖侯废司
徒宋以武公废司空先君献武废二山是以大物不可
以命盖慎之也
檀弓云夫子之母名徵在言在不称徵言徵不称在此
二名不偏讳也
卷十二 第 51b 页 WYG0964-0323d.png
齐东野语云周颂祀文武乐歌雍之篇曰克昌厥后噫
嘻之篇曰骏发尔私此庙中不讳也春秋僖公名申而
书戊申定公名宋而书宋仲几庄公名同而书同盟此
临文不讳也文王讳昌而箕子陈洪范曰使羞其行而
邦其昌厉王讳胡而宣王时诗曰胡不相畏胡为虺蝪
周礼有昌平之俎诗有觱发之咏大诰弗弃基不讳后
稷弃字孔子父叔梁纥而春秋书臧孙纥成王讳诵而
吉甫作诵之句正在其时此诗书不讳也
卷十二 第 52a 页 WYG0964-0324a.png
家训风操云凡避讳者皆须以其同训字代之是故桓
公名白传有五皓之称厉王名长琴有脩短之目始皇
名政秦楚月表有端月之书第不闻谓布帛为布皓呼
肾肠为肾脩号左證为左端也
余按史记景帝讳启以微子启为微子开武帝讳彻以
彻侯为通侯蒯彻为蒯通宣帝讳询以荀卿为孙卿元
帝讳奭当时奭氏改为盛氏汉司徒盛允其后也东汉
明帝讳庄谓庄光为严光庄君平为严君平殇帝讳隆
卷十二 第 52b 页 WYG0964-0324b.png
以隆虑为林虑安帝父清河孝王讳庆以庆氏为贺氏
自是而三国吴大帝立子和为太子改禾兴曰嘉兴逮
晋宣帝讳懿王仲德乃以字行元帝讳睿王元德因以
字著景帝讳师以师保为保傅以京师为京都文帝讳
昭以昭穆为韶穆昭君为明君韦昭为韦曜悯帝讳邺
以建邺为建康至若隋文帝父讳忠凡郎中皆去中字
侍中为侍内中书为内史中庐为次庐炀帝讳广以广
乐为长乐广陵为江都至若唐高祖之祖讳虎以猛兽
卷十二 第 53a 页 WYG0964-0324c.png
代之晋书易石虎以季龙南史易周铁虎以铁武北史
易韩擒虎以韩擒又易张彫虎以彫武赤虎仪同为赤
彪虎贲之士为武贲高祖之父讳炳晋书及北史丙字
皆以景字代之景寅景子景戌之类高祖讳渊改龙渊
为龙泉晋书刘渊为刘元海戴渊为戴若思北齐赵
文渊为赵文深太宗讳世民凡言世皆曰代民皆曰人
南史王规传俊民作俊人又民部曰户部高宗讳治凡
言治皆曰理陆贽曰与理同道罔不兴胁从罔理韩文
卷十二 第 53b 页 WYG0964-0324d.png
策问垂衣裳而理无为而理玄宗讳隆基以隆州为阆
中代宗讳豫以豫章为钟陵德宗讳适改适州为处州
穆宗讳恒改恒山为常山此历代帝名之讳于当时者
也不特此也吕后名雉封禅书谓野鸡夜雊晋简文郑
后名阿春以春秋为阳秋富春为富阳蕲春为蕲阳武
后名照以诏书为制书鲍照为鲍昭中宗太子重照为
重润光宗慈懿李后名凤娘六宫呼金凤花为好儿女
花此历代后名之讳于当时者也又不特此也秦庄襄
卷十二 第 54a 页 WYG0964-0325a.png
王名楚秦纪改楚王为荆王后赵避石勒谓马勒为辔
罗勒为香菜吴越钱武肃王讳镠改刘氏为金氏留住
为驻住扬行密据江淮滁人呼荇溪为菱溪扬州民呼
蜜为蜂糖梁朱温父名诚改城曰墙又改曰州如东都
州南州北是也又不特国讳为然也司马迁父名谈史
记赵世家以张孟谈为孟同季布传贵人赵谈为赵同
与任安书同子参乘爰丝变色王羲之父名正每书正
月为初月或作一月馀则以政字代之范晔父名泰后
卷十二 第 54b 页 WYG0964-0325b.png
汉书郭林宗为郭太郑公业为郑太李翱父名楚金故
为文皆以今为兹苏子瞻祖名序故以序为叙或改作
引此又家讳之可徵者也
颜氏家训曰梁世谢举甚有声誉闻讳必哭为世所讥
又臧严之子臧逢世笃学修行不坠门风尝督事建昌
郡县脩书有称严寒者必对之流涕此并过事也又曰
刘绦与弟缓并为令器其父名昭一生不为照字惟依
尔雅火傍作炤耳故凡文与正讳相犯自当避忌其有
卷十二 第 55a 页 WYG0964-0325c.png
同音异字不必悉然傥若吕尚之儿不得为上赵壹之
子不可作一便是下笔即妨见书皆触矣此颜介氏不
讳嫌名之说也犹得三代遗意后世讳名者所当法也
 
 
 
 
 
卷十二 第 55b 页 WYG0964-0325d.png
 
 
 
 
 
 
 
 同姓名录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