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0853-074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宾退录卷九      宋 赵与峕 撰
诗诞弥厥月诞大也朱文公则以为发语之辞世俗误
 以诞训生遂有降诞庆诞之语前辈辨者多矣书曰
 诞膺天命诞亦大也范晔赞光武乃有光武诞命之
 语尤不可晓殇帝纪云诞育百馀日亦误
寇恂自颍川太守徙汝南又入为执金吾会颍川盗起
 光武将亲征隗嚣欲复使出守颍川从驾至郡盗贼
卷九 第 1b 页 WYG0853-0744b.png
 悉降遂已百姓遮道曰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是
 时恂去郡已久百姓以其为王朝之卿故谓之借今
 人作太守在任垂满者书启多用借寇事似不类也
夷坚戊志载裴老智数谓绍兴十年七月临安大火延
 烧城内外室屋数万区裴方寓居有质库及金珠肆
 在通衢皆不顾遽命纪纲仆分往江下及徐村而身
 出北关遇竹木塼瓦芦苇椽桷之属无论多寡大小
 尽平价买之明日有旨竹木材料免征税抽解城
卷九 第 2a 页 WYG0853-0745a.png
 中人作屋者皆取之裴获利数倍过于所焚后阅张
 芸叟所著浮休阅目集书焦隐事云一日京师火隐
 晨出之木场凡木皆以姓字题识后至者率诣隐市
 材始知夷坚指为裴老者误矣虽曰富家智略往往
 相似然不应如是之同也
娶妻当得阴丽华唐与政(仲友/)谓观此语知郭后之必
 废然予观刘植传载刘扬起兵附王郎众十馀万光
 武遣植说扬扬乃降光武因留真定纳郭后后即扬
卷九 第 2b 页 WYG0853-0745b.png
 之甥也故以此结之则是郭后之纳己非光武之情
 矣何待阴丽华之语而后占其废乎范煜不以此书
 之后纪故前辈议论未尝及之
余尝最城隍爵号后阅国朝会要考西北诸郡东京
 号灵护庙初封广祐公后进佑圣王大内别有城隍
 初封昭贶侯后进爵为公拱州昭灵庙惠烈夫人盖
 俗传为宋襄公之媦开德府显应庙感圣侯解州灵
 佑庙镇宝侯浚州黎阳县显固庙灵护伯它皆无闻
卷九 第 3a 页 WYG0853-0745c.png
 盖东南城隍之盛多起于近世此数者亦徽庙朝锡
 命耳
马援平交阯贼封新息侯击牛酾酒劳飨军士因从容
 及从弟少游之语吏士皆伏称万岁又冯鲂赦郏贼
 延袖等亦皆称万岁是东都之臣不以称万岁为嫌
 独窦宪出屯北威与车驾会长安尚书以下欲伏称
 万岁韩棱正色曰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议者皆惭
 而止若棱者可谓不为俗所移矣然万岁之称三代
卷九 第 3b 页 WYG0853-0745d.png
 盛时所无有盖自蔺相如奉璧入秦田单为约降燕
 冯煖焚孟尝君债劵昉见于简牍至汉为盛棱之所
 谓礼岂古之所谓礼邪吴虎臣引虎拜稽首天子万
 年谓万岁发于此然此特咏歌之辞耳非可与后世
 呼万岁者同语也
世俗笓字当作枇与枇杷之枇字同而音异后汉济北
 孝王次丧父至孝梁太后下诏增封有曰头不枇沐
 魏志徐季龙取十三种物使管辂占之辂先说鸡子
卷九 第 4a 页 WYG0853-0746a.png
 后道蚕蛹遂一一名之唯以梳为枇耳陆云与兄机
 书案行视曹公器物其中亦有枇字类篇枇凡四音
 其一毗志切栉属集韵同又按说文栉梳比之总名
 也汉文帝遗匈奴单于比疏一或作比余一颜师古
 注曰辫发之饰也比音频寐反则知枇字亦通作比
 惟笓字无所经据博雅篝筌谓之笓盖捕取鱼虾之
 具边迷频脂二切与此不同虽集韵枇亦作笓类篇
 笓又毗至切栉属然二书晚出当从古诗曰其比如
卷九 第 4b 页 WYG0853-0746b.png
 栉又知三代之前未有枇之名但通谓之栉而已有
 相迫比之义矣
范煜后汉书杨震传载安帝时河间男子赵腾上书指
 陈得失帝怒收考诏狱诘以罔上不道震上疏救之
 帝不省腾竟伏尸都市张皓传又载顺帝时清河赵
 腾上言灾变讥刺朝政收腾系考皓上疏谏帝悟减
 死一等安顺两朝时世相接河间清河二国壤地相
 邻不应皆有一赵腾上书皆指言时政皆为人主所
卷九 第 5a 页 WYG0853-0746c.png
 怒又皆为大臣救解虽其末一生一死然亦不应如
 是之同疑只一事而煜误以为二耳
汉武帝徵枚乘乘道死诏问乘子无能为文者后乃得
 其孽子皋皋字少孺乘在梁时取皋母为小妻又孔
 光传淳于长坐大逆诛长小妻乃始等六人佞幸传
 张彭祖为小妻所毒薨外戚许后传后姊孊寡居与
 淳于长私通因为之小妻后汉赵惠王乾居父丧私
 聘小妻削中丘县注云小妻妾也又窦融女弟为大
卷九 第 5b 页 WYG0853-0746d.png
 司空王邑小妻陈王钧取掖庭出女李娆为小妻乐
 成靖王党取故中山简王传婢李羽生为小妻梁节
 王畅上疏辞谢有曰臣畅小妻三十七人其无子者
 愿还本家陈球与刘合辈谋诛宦者因小妻之父程
 璜而事泄东观记又载彭城靖王子男丁前物故恭
 子酺侮丁小妻见恭传注周益公行归正人萧中一
 次妻耶律氏制谓次妻二字别无经据乞改称小妻
 劄子中注云出汉书指此董卓传又有少妻之称疑
卷九 第 6a 页 WYG0853-0747a.png
 即小妻也裴松之注三国志孙皓传引江表传载张
 俶事亦曰取小妻三十馀人又骆统传统母改适为
 华歆小妻晋宋挺本刘陶门人陶亡后娶陶爱妾为
 小妻隋王世充祖支颓䅶死其妻少寡仪同王粲纳
 之以为小妻则不独见于汉史云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非恶饱而欲饥恶安而欲危
 也但不可求耳君子之求也惟当求道求在我者而
 已外此而有所求皆非也所谓求之有道得之有命
卷九 第 6b 页 WYG0853-0747b.png
 者亦谓尽其在我而非志于得也他如求为可知夫
 子之求之也之类皆此意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
 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此二者固志士之所羞也若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似亦可矣而均之为失
 其本心何邪此犹易解犹曰孔子罪乞醯之意耳经
 德不回非以干禄也言语必信非以正行也干禄固
 非美事若正行则何不可者今为学而不事正行果
卷九 第 7a 页 WYG0853-0747c.png
 何所事邪惟能识此意而后可与言学矣
康节先生左衽吟云自古禦戎无上策唯凭仁义是中
 原王师问罪固能道天子蒙尘争忍言二晋乱亡成
 茂草三君屈辱落陈编公闾延广何人也始信兴邦
 亦一言盖豫谶靖康之祸也篇末虽托二晋以为词
 然因王师问罪而致寇惟燕山之役为然二晋所无
 也深切著明如此而读者多不察余闻之友人曾幼
 舆(宏誉/)而始悟因记康节观有唐吟有云凭高始见
卷九 第 7b 页 WYG0853-0747d.png
 山河壮入夏方知日月长三百年间能混一事虽成
 往道弥光亦寓微意又观盛化吟有云生来只惯见
 丰稔老去未尝经乱离其子谓乱离之语太过康节
 叹曰吾老且死矣汝辈行且知之
唐人称县令曰明府而汉人谓之明廷见范晔书张俭
 传明府以称太守山阴老叟称刘宠刘翊称种拂高
 获称鲍昱皆然
杨文公谈苑谓元稹作春深题二十篇并用家花车斜
卷九 第 8a 页 WYG0853-0748a.png
 四字为韵白居易刘禹锡和之亦同此韵次韵起于
 此高承著事物纪原取其说余按梁书王规传普通
 六年高祖于文德殿饯广州刺史元景隆诏群臣赋
 诗同用五十韵则唐以前固有之矣
余前辨刘信羹颉之封后阅能改斋漫录引王观国学
 林新编谓是颍川地名不羹者彼自不羹此自羹颉
 地名之同一字者多矣岂可比而一之审如王说则
 颉字何从而来邪
卷九 第 8b 页 WYG0853-0748b.png
俚俗谓娶妻为索妻亦有所本三国志吕布传云袁术
 欲结布为援乃为子索布女关羽传云孙权遣使为
 子索羽女又隋书太子勇传载独孤后曰为伊索得
 元家女
张清源(淏/)云谷杂纪辨欧阳集古录目为后汉人亦有
 复名者然仅载苏不韦孔长彦兄弟刘騊駼丘季智
 张孝仲范特祖召公子许伟康司马子威十人而已
 考之范煜书盖不止此如延岑护军邓仲况见苏竟
卷九 第 9a 页 WYG0853-0748c.png
 传郑玄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又从东郡张恭祖玄之
 子名益恩亘荣族人亘元卿陈忠荐士其一曰成翊
 世翊世字季明见杜根传后陈敬王曾孙宠传注引
 谢承书袁术使将张闿阳杀陈相骆俊梁冀之弟名
 不疑越巂太守李文德素善延笃党锢传序有渤海
 公族进阶注云公族姓也名进阶李膺欲按宛陵大
 姓羊元群孔融传有太傅马日磾皇甫嵩子名坚寿
 酷吏李章传有安丘大姓夏长思宦者曹节弟名破
卷九 第 9b 页 WYG0853-0748d.png
 石王逸子名延寿字文考方术传谢夷吾字尧卿之
 类清源皆未及也他尚有之犹恨不能尽记
李延寿南北史成惟隋书别行馀七史几废大抵纪载
 无法详略失中故宜行而不远且史传纪事出于一
 人之手而自为同异者亦有之矣未有卷帙联属首
 尾衡决而不能自觉者也姚思廉梁书列传第三十
 卷江革传谓何敬容掌选序用多非其人革性彊直
 常有褒贬而第三十一卷何敬容传乃谓敬容铨序
卷九 第 10a 页 WYG0853-0749a.png
 明审号为称职夫史者所以传信万世今若此其将
 何所从乎其馀可笑者甚多未暇尽著
白乐天长恨歌书太真本末详矣殊不为鲁讳然太真
 本寿王妃顾云杨家冇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何邪盖宴昵之私犹可以书而大恶不容不隐陈鸿
 传则略言之矣
唐新书承天皇帝倓传以兴信公主季女张为恭顺皇
 后冥配焉汪玉山辨證谓冥配前已有而新书不书
卷九 第 10b 页 WYG0853-0749b.png
 尝考汪外孙郑子敬(寅/)注引唐会要懿德太子重润
 中宗即位追赠国子监丞聘裴粹亡女为冥婚合葬
 虽然不始于唐也三国志载邴原女早亡时曹操爱
 子仓舒亦没操欲求合葬原曰合葬非礼也原之所
 以自容于明公公之所以待原者以能守训典而不
 易也若听明公之命则是凡庸也明公焉以为哉操
 乃止然竟聘甄氏亡女与合葬又太和六年魏明帝
 爱女淑薨追封谥淑为平原懿公主为之立庙取文
卷九 第 11a 页 WYG0853-0749c.png
 昭甄后亡从孙黄与合葬追封黄列侯以夫人郭氏
 从弟德为之后承甄氏姓封德为平原侯袭公主爵
 则汉魏问已行之矣
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
 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
 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青城山隐士安子
 顺(世通/)
谓有疾曰不快陈寿作华佗传已然
卷九 第 11b 页 WYG0853-0749d.png
葛常之韵语阳秋云晋书阮咸传云咸善琵琶今有圆
 槽而十三柱者世号阮亦谓阮咸相传谓阮咸所作
 故以为名而咸传乃不及此山谷听宋宗儒摘阮歌
 云手挥琵琶送飞鸿促弦聒醉惊客起圆璧庚庚有
 横理闭门三月传国工身今亲见阮仲容则亦以为
 仲容所作岂咸用琵琶馀制而作阮邪据此则是常
 之不知阮咸所出余按国史纂异云元行冲宾客为
 太常少卿时有人于古墓中得铜物似琵琶而身正
卷九 第 12a 页 WYG0853-0750a.png
 圆莫有识者元视之曰此阮咸所造乐具乃令匠人
 改以木为声清雅今呼为阮咸者是也卢氏杂说云
 晋书称阮咸善弹琵琶后有发咸墓者得琵琶以瓦
 为之时人不识以为于咸墓中所得因名阮咸陈晋
 之(𤾉/)乐书云阮咸五弦本秦琵琶而颈长过之列十
 二柱焉唐武后时蒯明于古冢得铜琵琶晋阮咸所
 造也元亨中命工以木为之声甚清彻颇类竹林七
 贤图所造旧器因以阮咸名之亦以其善弹故也圣
卷九 第 12b 页 WYG0853-0750b.png
 朝太宗于旧制四弦上加一弦三说盖大同而小
 异今世所行皆四弦十三柱者与时窃闻今禁中女
 乐别有所谓阮其制视民间者绝不同且甚大须坐
 而奏之乡人郭子云(应龙/)守南安时大庾令之妇乃
 出宫人能为此郭盖亲见之唐书乐志云五弦如琵
 琶而小北国所出乐工裴神符初以手弹太宗悦甚
 后人习为搊琵琶则是唐已有五弦矣不知𤾉因唐
 之太宗而误为本朝邪抑别有考按邪
卷九 第 13a 页 WYG0853-0750c.png
夷坚支乙载紫姑咏手诗笑折樱桃力不禁时攀杨柳
 弄春阴管弦曲里传声慢星月楼前敛拜深绣幕偷
 回双舞袖绿窗閒整小眉心秋来几度挑罗袜为忆
 相思放却针唐韩致光香奁集亦有咏手一诗暖白
 肤红玉笋芽调琴抽线露尖斜背人细撚垂胭鬓向
 镜轻匀衬眼霞怅望昔逢褰绣幔依稀曾见托金车
 后园笑向同行道摘得蘼芜又一杈其体正同盖皆
 言手之用尔韩诗独首句不然
卷九 第 13b 页 WYG0853-0750d.png
侯嬴为夷门监者按大梁城十二门东曰夷门则夷门
 者大梁之一门耳后人遂直指汴京为夷门非也容
 斋续笔辨台城少城类此
古者道路男子由右妇人由左车从中央今遂宁府谯
 门之外有桥曰仪桥不知何时所创上加栏楯道分
 为三尚彷佛古人之意谓之仪者犹仪门也
周文忠序文苑英华首云太宗皇帝丁时太平以文
 化成天下既得诸国图籍聚名士于朝诏修三大书
卷九 第 14a 页 WYG0853-0751a.png
 曰太平御览曰册府元龟曰文苑英华洪文敏序夷
 坚三志癸亦云太平兴国中诏侍从馆阁集著策府
 元龟文苑英华御览广记等四书予按册府元龟乃
 景德二年编类至大中祥符六年书成皆真宗朝
 二公之言偶失之
俗间谓笼烛为照道此二字出仪礼注
冬至贺礼古无有也其殆始于汉乎汉杂事曰冬至阳
 生君道长故贺沈约宋书曰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
卷九 第 14b 页 WYG0853-0751b.png
 百寮称贺因小会其仪亚于岁朝北齐书库狄伏连
 冬至之日亲表称贺其妻减马豆设豆饼伏连大怒
 盖历代行之至今不废按月令仲冬之月日短至阴
 阳争诸生荡君子斋戒处必掩身身欲宁去声色禁
 嗜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所定易曰先王以
 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五经通义云冬至寝
 兵鼓商旅不行君不听政事曰冬至阳气萌阴阳交
 精始成万物气微在下不可动泄王者承天理故率
卷九 第 15a 页 WYG0853-0751c.png
 天下静而不扰也白虎通云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
 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今仆仆交相
 贺则所谓安身静体静而不扰以待阴阳之定者果
 何在哉又按月令仲夏之月日长至仲冬之月日短
 至今世反称冬至为长至尤非是曹子建冬至献袜
 颂表云伏见旧仪国家冬至献履贡袜所以迎福践
 长崔浩女仪云近古妇人常以冬至上履袜于舅姑
 践长至之义也隋杜台卿玉烛宝典云冬至日极南
卷九 第 15b 页 WYG0853-0751d.png
 景极长阴阳日月万物之始律当黄钟其管最长故
 有履长之贺盖周礼冬至日在牵牛景长一丈三尺
 日短而景长也黄钟之律九寸于十二律为最长月
 令所谓短至谓日之短曹崔杜谓践长履长者景之
 长琯之长也虽所指不同然当以月令为正
谏议大夫称大谏始于近世然于古有之齐威公使鲍
 叔牙为大谏见管子第二十篇
韩子苍云韦苏州少时以三卫郎事玄宗豪纵不羁玄
卷九 第 16a 页 WYG0853-0752a.png
 宗崩始折节务读书然余观其人为性高洁鲜食寡
 欲所居扫地焚香而坐与豪纵者不类其诗清深妙
 丽虽唐诗人之盛亦少其比又岂似晚节学为者岂
 苏州自序之过欤然天宝间不闻苏州诗则其诗晚
 乃工为无足怪叶石林南宫诗话云苏州诗律深妙
 白乐天辈固皆尊称之而行事略不见唐史为可恨
 以其诗语观之其人物亦当高胜不凡刘禹锡集中
 有太和六年举自代一状然应物温泉行云北风惨
卷九 第 16b 页 WYG0853-0752b.png
 惨投温泉忽忆先皇巡幸年身骑厩马引天仗直至
 华清列御前则尝逮事天宝间也不应犹及太和时
 盖别是一人或集之误苕溪渔隐云苏州集有燕李
 录事诗云与君十五侍皇闱晓拂炉烟上玉墀又温
 泉行云出身天宝今几年顽钝如锤命如纸余以编
 年通载考之天宝元年至太和六年计九十一年应
 物于天宝间已年十五及有出身之语不应能至太
 和间也蔡宽夫云(南宫诗话世误传蔡/宽夫作渔隐故云)刘禹锡所举
卷九 第 17a 页 WYG0853-0752c.png
 别是一人可以无疑矣容斋随笔云韦苏州集中有
 逢杨开府诗云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
 横家藏亡命儿朝持摴蒱局暮窃东邻姬司𨽻不敢
 捕立在白玉墀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一字都不
 识饮酒肆顽痴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读书事已
 晚把笔学题诗两府始收迹南宫谬见推非才果不
 容出守抚茕嫠忽逢杨开府论旧涕俱垂味此诗盖
 应物自叙其少年事也其不羁乃如此李肇国史补
卷九 第 17b 页 WYG0853-0752d.png
 云应物为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焚香扫地而坐其
 为诗驰骤建安已还各得风韵盖记其折节后来也
 应物为三卫正天宝间所为如是而吏不敢捕又以
 见时政矣与峕谓应物行事散轶唐史失不立传故
 诸家之说未能会于一近世沈明远(作哲/)始檃括应
 物集及它书为传甚详然论断中亦以刘宾客所举
 为疑今笔于此韦应物京兆长安县人也(见崔都水/及休日还)
 (长安胄贵里及岁日/寄弟并荅崔甥诗)其家世自宇文周时孝宽以功
卷九 第 18a 页 WYG0853-0753a.png
 名为将相而其兄夐高尚不仕号为逍遥公夐之孙
 待价仕隋为左仆射封扶阳公待价生令仪为唐司
 门郎中令仪生銮銮生应物(见林宝/姓纂)少游太学(见赠/旧识)
 (诗/)当开元天宝间宿卫仗内亲近帷幄行幸毕从(见/宴)
 (李录事并郑户曹及逢杨开府温泉行等诗按通典/左右宿卫侍从皆以高荫子弟年少美风姿者补之)
 (为贵胄起/家之高选)颇任侠负气洎渔阳兵乱后流落失职乃
 更折节读书屏去武功之上方(见逢杨开府及/经武功旧隐诗)复返
 沣上园庐芜没贫无以自业(见归沣/上诗)客游江淮间所
卷九 第 18b 页 WYG0853-0753b.png
 与交结皆一时名士(见会梁川故人及李/栖梧会大梁亭等诗)因从事河
 阳去为京兆功曹摄高陵令(见寄弟及/别子西诗)永泰中迁洛
 阳丞两军骑士倚中贵人势骄横为民害应物疾之
 痛绳以法被讼弗为屈(见示从/子班诗)弃官养疾同德精舍
 (见同德/精舍诗)起为鄠令大历十四年除栎阳令复以疾谢
 去归寓西郊(见归西/郊诗)择胜隐于善福祠从诸生学问
 澹如也(见西斋示/诸生诗)建中二年拜尚书比部外郎明年
 出为滁州刺史(见别善/福祠诗)滁山川清远山中多隐君子
卷九 第 19a 页 WYG0853-0753c.png
 应物风流岂弟与其人览观赋诗郡以无事人安乐
 之(见全椒道士及/释良史等诗)四年十月德宗幸奉天应物自郡
 遣使间道奔问行在所明年兴元甲子使还诏嘉其
 忠(见寄/弟诗)终更贫不能归留居郡之南岩(见岁日寄/端武诗)
 擢江州刺史(见登郡/楼诗)居二岁召至京师贞元二年由
 左司郎中补外得苏州刺史(见荅李/士巽诗)在郡延礼其秀
 民抚其茕嫠甚恩(见郡斋文/士宴集诗)久之白居易自中书舍
 人出守吴门应物罢郡(见刘禹锡集中酬白舍人诗/云苏州刺史例能诗西掖今)
卷九 第 19b 页 WYG0853-0753d.png
 (来替/左司)寓于郡之永定佛寺(见寓永/定诗)太和以太仆少卿
 兼御史中丞为诸道盐铁转运江淮留后年九十馀
 矣不知其所终(见刘禹锡太和六年为苏州刺史举/官自代状云诸道盐铁转运江淮留)
 (后朝议郎太仆少卿兼御史中丞上柱国韦应物历/掌剧务皆有美名执心不回临事能断所职虽重本)
 (官尚轻内省无能辄敢公举司𣙜筦之利诚籍时才/流岂弟之风实为邦本谨按太和年去应物刺郡时)
 (已更六朝四十馀年矣而梦得犹举之岂其遗爱尚/存邪又据应物送邹少府诗云天宝为侍臣历观两)
 (都士宴李录事诗云十五侍皇闱然则天宝中应物/在三卫年始十五至太和计年九十馀然自苏州罢)
 (郡寓永定以后集中不复有诗岂四十年间/无一篇诗者盖亡之也予尝叹息于斯焉)有子曰
卷九 第 20a 页 WYG0853-0754a.png
 庆复为监察御史河东节度掌书记(见姓/纂)应物性高
 洁(见李肇/国史补)善为诗气质閒妙浑然天成初若不用工
 而近世诗人莫及也白居易尝语元稹曰韦苏州歌
 行才丽之外深得讽谏之意而五言尤为高远雅淡
 自成一家其为时人推重如此浮屠皎然者颇工近
 诗尝拟应物体格得数解为贽应物弗善也明日录
 旧贽以见始被领略曰人各有能有不能盖自天分
 学力有限子而为我且失其故步矣但以所诣自名
卷九 第 20b 页 WYG0853-0754b.png
 可也皎然心服焉(见因话录/长庆集等)应物鲜食寡欲所居焚
 香扫地而坐(见李肇/国史补)为吴门时年已老矣而诗益造
 微世亦莫能知之也(亦白/诗)子沈子曰予读韦苏州诗
 超然简远有正始之风所谓朱丝疏弦一唱三叹者
 应物当开元天宝宿卫仗内为郎刺史于建中以迄
 贞元而文宗太和中刘禹锡乃以故官举之计其年
 九十馀而犹领转输剧职应物何寿而康也然自吴
 郡以后不复有诗文见于录者岂亡之邪使应物而
卷九 第 21a 页 WYG0853-0754c.png
 无死其所为当不止此以应物为终于吴郡之后则
 禹锡之所举者犹无恙也盖不可得而考也新唐书
 文艺传称应物有文在人间史逸其传故不录予既
 爱其诗因考次其平生行义官阀皆有凭藉始终可
 槩见如此恨史官编摩疏陋耳嗟夫应物崎岖身阅
 盛衰之变晚乃折节学问今其诗往往及治道而造
 理精深士固有悔而能复厄而后奇者如应物有以
 自表见于后世岂偶然哉渔隐丛话后集又载韩子
卷九 第 21b 页 WYG0853-0754d.png
 苍云韦苏州少时以三卫郎事玄宗豪纵不羁余因
 记唐宋遗史云韦应物赴杜鸿渐宴醉宿驿亭见二
 佳人在侧惊问之对曰郎中席上与司空诗因令二
 乐妓侍寝问记得诗否一妓强记乃诵曰高髻云鬟
 宫样装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閒事断尽苏
 州刺史肠观此则应物豪纵不羁之性暮年犹在也
 子苍又云余观韦苏州为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扫
 地焚香而坐此是韦集后王钦臣所作序载国史补
卷九 第 22a 页 WYG0853-0755a.png
 之语但恐溢美耳与时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国史补
 之说固未可信又安知唐宋遗史为得其实乎此未
 可以臆断也
 
 
 
 
 
卷九 第 22b 页 WYG0853-0755b.png
 
 
 
 
 
 
 
 宾退录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