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
卷十 第 1a 页 WYG0853-025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考卷十

  元 方回 续

  留丞相萧何收巴蜀租给军食

  初汉王欲谋攻项羽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独萧何谏
有曰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
也此数语包括宇宙岂勃哙等所能到哉汉王就国以
何为丞相何引韩信为大将军汉王将相得人如此天
卷十 第 1b 页 WYG0853-0256b.png
下定矣今考丞相大将军及秦汉九卿以下官制于此

  附商周相三公六卿考

  商高宗梦得傅说曰爰立作相孔传于是立以为相未
以为官名也惟说命总百官孔谓在冢宰之任此乃官
名即成周六卿之长冢宰天官曰天官则地官春夏秋
冬皆总之其名曰太宰则大司徒大宗伯大司马大司
寇大司空皆总之其上有三孤三公周制三公无人则
缺之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周公为公即
卷十 第 2a 页 WYG0853-0256c.png
太师以太师行冢宰之事召公为保即太保以太保行
大司徒之事无疑也左右非官名也成王顾命召公以
太保为冢宰芮伯为司徒彤伯为宗伯毕公为司马卫
侯为司寇毛公为司空所谓毕公毛公必三公之师傅
也周以冢宰为相首六卿三公三孤公侯伯兼五卿六
卿出则为将其制如此此商周制也秦汉制取史记汉
书东莱大事记后汉百官志通典列于后

  附秦汉丞相太尉大将军御史大夫考

卷十 第 2b 页 WYG0853-0256d.png
  变古自秦始相国之贵莫重焉自秦始不常制如穰侯
吕不韦为之其权固非他相比至于昌国君昌平君亦
称相君则独重其名耳 左右丞相金印紫绶始于甘
茂樗里疾终于冯去疾李斯秦大率常命两相秦武王
二年初置也左疾右茂而先书左至二世时先书右丞
相去疾次书左丞相斯则尚右汉表书秦有左右而不
分其班书高帝置一丞相即何也十一年更名相国亦
秦制也亦萧何为之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
卷十 第 3a 页 WYG0853-0257a.png
复置一丞相哀帝更名大司徒王莽之谬也彭城之败
以韩信为左丞相信班何下知古尚右后曹参亦拜假
左丞相于军与信俱不柄国参惠帝时入为丞相表书
相国传亦称为相国有两长史秩二千石武帝初置司
直 侍中者本丞相史也使五人往来殿内更相奏事
故谓之侍中其后为加官则其职浸重 太尉秦官金
章紫绶掌武事月令命太尉赞杰俊吕不韦时秦已有
此官高帝时卢绾周勃为之后省武帝置大司马大将
卷十 第 3b 页 WYG0853-0257b.png
军有车骑大将军骠骑大将军而其先窦婴常为大将
军后霍光亦为之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金印青绶
御史之名见于周官以中士下士为之传命令者耳至
于战国其职益亲故献书多云献书于大夫御史渑池
之会各命御史书事而淳于髡亦曰御史在前执法在
后是又掌记事纠察之任也至秦人主自亲事以操制
臣下侍御仆从其势益重而御史大夫遂与丞相分权
矣掌副丞相则是为丞相之贰以分其权矣有两丞一
卷十 第 4a 页 WYG0853-0257c.png
曰中丞在殿中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
十五人员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成帝更名大司空紫
绶禄比丞相置长史如中丞官职如故哀帝复为御史
大夫又复为大司空更御史中丞为御史长史此汉之
三公官也东汉归台阁大事司徒等三公官无权而废
大司马御史大夫之名唐御史台有御史大夫中丞侍
御史监察御史或员为之或带衔非三公矣乃一风宪
之司也宋御史台不除御史大夫中丞不常除有侍御
卷十 第 4b 页 WYG0853-0257d.png
史殿中侍御史仅除一员监察御史仅除二员掌弹劾
百僚位卑而责重苏轼谓言及乘舆天子改容事关廊
庙宰相待罪而秦桧韩侂胄史弥远郑清之丁大全贾
似道柄国阴奉风旨纠治所恶而国亡焉丁大全之先
有田嗣荥王与芮宦臣董宋臣保用者 高后初置太
傅者再后省平帝初置太师太傅太保位三公上与古
官名同非古意也前后左右将军皆周末官秦因之位
上卿金印紫绶战国所谓大将军上将军本此武帝所
卷十 第 5a 页 WYG0853-0258a.png
谓大将军大司马与丞相班又多置骠骑车骑楼船戈
船下濑伏波因捍贰师游击横海游沮等号以宠征伐
之将不与焉

  右秦三公官汉损益之侍中本丞相之属将军本太
尉之属班史百官公表无侍中一列以列将军为一
列下则九卿与内史为一列今书九卿于后

  附秦汉九卿考

  九卿并二千石一曰奉常掌宗庙有丞景帝更名太常
卷十 第 5b 页 WYG0853-0258b.png
王莽更名秩宗太常掌王者旌旗王者建以行礼官奉
持之故曰奉常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六令丞
均官都水两长丞五畤各一尉博士及诸陵县皆属焉
博士秦官秦时多至七十人武帝初置五经博士宣帝
增至十二人秦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七篇高帝七年
叔孙通初为之 二曰郎中令秦官掌宫殿掖门户臣
瓒曰掌郎中诸官故曰郎中令括苍鲍氏曰郎与廊同
按战国策梧下先生见魏王趍出至郎中而反所谓郎
卷十 第 6a 页 WYG0853-0258c.png
门即郎之门也又按战国策段产谓秦新城君曰今臣
处郎中无能议君于王而不能使人无议臣于君然则
秦昭王之时已有郎中之名其职已亲近矣属官有大
夫郎谒者大夫掌议论有大中大夫中大夫皆无员多
至数十人武帝初置谏大夫更名中大夫为光禄大夫
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无员
多至千人后汉志凡郎官皆主更直执戟宿卫诸殿门
出充车骑惟议郎不在直中按战国策荆轲逐秦王秦
卷十 第 6b 页 WYG0853-0258d.png
法诸郎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又按滑稽传优
旃呼陛楯郎然执戟宿卫皆秦制也韩信传亦云事项
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盖光禄大夫即大中秩比
二千石中大夫秩比千石谏大夫秩比八百石议郎中
郎秩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执戟位卑禄微韩
信所以耻之也中郎有五官左右三将曹丕为五官中
郎将苏武为中郎将使匈奴三将秩皆二千石所谓三
署五官署左右署也所谓三郎中郎侍郎郎中也索隐
卷十 第 7a 页 WYG0853-0259a.png
有中郎外郎散郎之分苏林谓中郎省中郎也外郎散
郎也近世官制戾古损益不明大中大夫光禄大夫以
为宰执阶官侍郎至微而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六部侍
郎用此名为执政官侍从官六部二十四司初除皆曰
某部郎官诰词下始分郎中员外郎之异以资深浅又
分权行试守朝请朝散朝奉三大夫乃元丰之前行郎
中朝请郎朝散郎朝奉郎乃元丰官制之后行郎中未
作郡人惟许除已丞少监之类权某部郎官已作除郎
卷十 第 7b 页 WYG0853-0259b.png
为真而荫子则朝奉大夫以上许荫一子将仕郎员外
郎死然后得荫又有所谓左右司郎中员外郎为宰士
在二十四司之上左司二员右司一员世之晚进小生
自入仕迪功郎以至朝郎初未知今之郎乃古之廊也
又有小吏而妄呼为外郎者南渡前开封富人皆称员
外古之员外直犹近人之添差其称谓之紊久矣谒者
掌宾读受事员七十人有仆射期门掌执兵送从武帝
初置无员多至千人有仆射平帝更名虎贲郎置虎贲
卷十 第 8a 页 WYG0853-0259c.png
中郎将羽林掌送从武帝初置次期门又曰建章营骑
后更名羽林骑养从军死事之子孙教五兵曰羽林孤
儿有令丞宣帝令中郎将骑都尉监之皆属郎中令武
帝太初元年改为光禄勋是年更名中大夫为光禄大
夫以贰之云 仆射秦官自侍中尚书博士郎皆有古
者重武官有主射督课之军屯吏驺宰永巷宫人皆有
取其领事之号此乃班固书仆射之官不止郎中令之
属有之 三曰卫尉秦官掌宫门卫屯兵有丞景帝更
卷十 第 8b 页 WYG0853-0259d.png
名中大夫令后复为卫尉属官有公车司卫士旅贲三
令丞长乐建章甘泉卫尉不常置 四曰太仆秦官掌
舆马有两丞属官有大厩未央家马三令各五丞一尉
又车黔骑马骏马四令丞赵高为中车府令是其属也
宦者为之加中字赵高初为中车府令二世立为郎中
令杀二相一御史大夫代为丞相三除甚美三族二人
亦不贷也宦者亡人之国先亡其族莫此为甚太仆属
官他不书 五曰廷尉秦官掌刑辟九卿之班其列在
卷十 第 9a 页 WYG0853-0260a.png
五而李斯为此官专议帝号乃斯为首何也东莱谓秦
以狱为重李斯又方任事所以九卿为议者之首也景
帝更名大理武帝封尉为廷尉有正左右监宣帝初置
左右平哀帝复为大理王莽改曰作士书伯禹作司空
皋陶作士契作司徒王莽乃以作士名理官其蠢如此
 六曰典客秦官掌诸侯归义蛮夷景帝更名大行令
武帝更名大鸿胪有丞有行人译宰别火三令丞如淳
注别火治改火之事武帝初置别火又史大行令王莽
卷十 第 9b 页 WYG0853-0260b.png
改曰典乐 七曰宗正秦官掌亲属东莱大事记高帝
七年书置宗正官以序九族高帝表无其人帝纪七年
二月书自栎阳徙都长安置宗正官以序九族表高后
二年始见除刘郢客为之当是史失初姓名 八曰治
粟内史秦官治谷帛景帝更名大农令武帝更名大司
农有两丞有大仓平准均输都内籍田五令丞斡官铁
市两长丞如淳注斡所谓斡盐铁而榷酒酤也又郡国
诸仓农监都水六十五官长丞皆属武帝尝置搜粟都
卷十 第 10a 页 WYG0853-0260c.png
尉韩信以治粟都尉亡表无此官后又见桑弘羊为治
粟都尉王莽改为羲和又纳言 九曰少府掌山海地
泽之税以给共养东莱为治粟内史所掌谷货供军国
之用少府名曰禁钱以给天子私自别为藏少者小也
属官最多有六丞当皆称少府丞而尚书侍郎以下十
二官令丞属焉而尚书之名后世以为王之一省六部
从官之长东莱又为少府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谓之
尚书其后遂以为官置令丞属焉然汉之尚书令尚书
卷十 第 10b 页 WYG0853-0260d.png
丞微官耳少府之属吏也后世尚书令尚书左右丞六
部尚书乃宰相侍从也又胞人三长丞又上林中十池
监又中书谒者黄门钩盾而下内省官者七官令丞诸
仆射署长中黄门皆属焉而中书令中书丞亦少府之
微官而后世中书令为一品之极郭子仪书二十四考
至有夺我凤凰池之恨前代小官后世用以为大官世
故之变岂有极哉表书小官吏因革不一不足书王莽
改曰共工

卷十 第 11a 页 WYG0853-0261a.png
  附少府禁钱及近世铸钱说

  少府禁钱者举天下山泽之利以为人主私藏而私用
之也前朝置内藏库始于神庙欲积以为取燕之用遂
有北狩南渡之祸杭都亦制内藏库他且勿论以楮币
与铜钱并行自孝庙某年始(朝野杂记可考)饶州置江淮都大
杭冶司铸钱岁额十五万贯每一钱以年号铸四字旧
制也乾道钱淳熙钱行用民间有之宁庙即位在宥三
十年理庙四十一年度庙十年德祐一年勿问总计八
卷十 第 11b 页 WYG0853-0261b.png
十一年新铜钱并入内藏库未尝行用庆元至咸淳几
易年号民间无此新铜钱一文尽在内帑计铜钱一千
二百万贯并纳入内藏库不用而造会子一贯为七百
七十是有楮无铜钱则铜贵而楮贱且不揣其本但责
有司称提会价会价愈落钱价愈昂每一损会以一新
楮易两旧楮后以十八界新楮一贯易七十界五贯前
后配责鞭笞不知几矣而会价终不可登无铜钱也贾
似道创行关子以一准十八界之三废七十界一旦国
卷十 第 12a 页 WYG0853-0261c.png
亡一千二百万贯有奇铜钱及祖宗之藏与夫建康行
宫之藏何啻千万并为弃物此皆前当国者之不明造
楮币者无穷内藏铜钱则不出而责民间以所无之物
岂惟民之不幸乃国脉之不幸也今日尽废铜钱单行
楮币谁实为之作俑欤

  汉王还定三秦 围废丘 塞王欣翟王翳降

  汉元年夏四月就国五月引兵从故道袭雍雍王邯迎
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战好畤又大败走废丘汉王遂
卷十 第 12b 页 WYG0853-0261d.png
定雍地东如咸阳引兵围雍雍王降而遣诸将略地秋
八月塞王欣翟王翳皆降汉章邯善用兵然不能当汉
王与项羽始则为沛公项羽大破于东阿一败也次则
秦三年十二月项羽大破邯于钜鹿下二败也邯军棘
原羽军漳南又进军两破之四败也邯降羽以黥布蒲
将军夜击坑秦降军二十馀万人计邯之四败失十馀
万人并此计失三十馀万人邯杀之也杀秦子弟三十
馀万家之父兄怨邯入骨髓而欲享雍王之封可乎愚
卷十 第 13a 页 WYG0853-0262a.png
亦甚矣项羽不禀请楚怀王擅封邯雍王羽自王之渐
也就国未及一月邯迎击汉王又两大败计邯六败矣
当是之时秦子弟岂肯为邯致死以失人心之雍王敌
得人心之汉王而汉又有大将军韩信任兵事宜邯之
狼狈而被围于废丘也孤城将终拔于汉是以塞翟皆


  田荣杀胶东王田市 彭越杀济北王田安 臧
荼杀辽东王韩广 齐王田都为田荣所击走降
卷十 第 13b 页 WYG0853-0262b.png


  四月诸侯各就国五月汉王还定三秦六月此四王不
能有国田荣自立为齐王臧荼并辽为燕王彭越附田
荣田都走降汉三秦为汉有十八王而两月之间失其七
项羽之势孤矣韩信谓羽其强易弱能备言其罪状人
心畔之则天命去之汤武之事以德行仁汉王之事以
力假仁项羽之事一切不仁得失可以观矣

  项羽杀韩王成

卷十 第 14a 页 WYG0853-0262c.png
  韩王成之立也张良说项梁立之韩以良为韩司徒此
周制天子之三卿也战国时犹有此制故梁就用良相
韩除此官韩王成不能全有韩国与梁略地得数城秦
复取之为汉留守阳翟项羽以良为汉王谋臣而成又
无功故不遣成就国与俱至彭城杀之良之辞汉归韩
也未知羽之诛韩王也羽此一举心量不弘憾一张良
而杀无罪之韩王成章邯击杀羽之季父项梁且羽君
也此不共戴天之雠而忘雠不报王章邯以雍王义理
卷十 第 14b 页 WYG0853-0262d.png
不明私欲是恣岂帝王之所为乎寻以故吴令郑昌为
韩王距汉徒以报区区之私恩不察郑昌之小才岂足
以当得人得天之汉皆失之矣

  张良遗项羽书汉欲得关中不敢复东

  张良初劝汉王烧绝栈道示项羽无东意此伏匿其形
为汉王还定三秦之计也良至韩以韩相司徒徇地虽
忠于汉王而未尝受汉官爵其志欲复韩社稷无忝为
三世相韩之子孙耳项羽以张良从汉之故杀韩王成
卷十 第 15a 页 WYG0853-0263a.png
良于是无主不容不归汉其遗项羽书曰汉王失职欲
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复东语大同小异此又伏匿其
形为汉王取天下计也还定三秦取天下萧何韩信之
谋直欲承当以为一事张良始者姑为还定三秦之谋
韩亡无所归而归汉然后为汉王定取天下之谋萧何
见事老成老吏也张良素富贵者也轻视富贵无利心
佳子弟也故皆卒以全韩信亦奇士也起于贫贱贪富
贵是利心重故卒以危要之汉取天下三人杰之力居
卷十 第 15b 页 WYG0853-0263b.png
多汉二年十月张良间行归汉始受汉爵封成信侯从
击楚彭城

  项羽弑义帝

  汉二年冬十月项羽使九江王布杀义帝于郴史记项
羽纪阴令衡山临江王杀之江中有此不同颜师古引
史记黥布传四年阴令九江王子行击义帝其八月布
使将追杀之郴与汉书项羽英布传合是则衡山临江
与布同受羽命而杀之者布也史文小异师古辨而通
卷十 第 16a 页 WYG0853-0263c.png
之是也然则北面为臣仗义以起乃曰怀王者吾家所
立耳阳尊所立从而徙之僻远从而弑之可乎韩信初
拜大将数项羽罪状谓其逐义帝江南而已未知其弑
也羽至此于是天绝之人怒之其罪不可赦矣杀降弑
君可容足于天下乎三老董公老穷寒士傍观窃笑举
此罪以告汉祖三军缟素羽犹少延数年幸哉

  张耳走降汉 陈馀王 张耳代王歇王赵

  耳馀初号为刎颈交而其交不终大率可发一笑两人
卷十 第 16b 页 WYG0853-0263d.png
为陈涉说河北而劝武臣背陈自王有道之士所不为
也项羽之自王法此者也又馀怨陈涉不以为将军以
为校尉其嗜权贪贵不已浅乎武臣之王也用耳为丞
相馀为大将军在刘项未王之先汉王之王用萧何为
丞相韩信为大将军项王则必范增龙且也布衣之士
骤得将相所谓将相和调则士豫服章邯之围钜鹿耳
不在城馀拥数万众不以全军往救而以五千人当秦
军畏懦无谋为自全计馀之罪幸而围解斗争不已馀
卷十 第 17a 页 WYG0853-0264a.png
弃印绶如厕耳即取之自此交绝耳之罪馀不从入关
项羽封之侯耳从入关项羽分赵王歇之地王耳当此
亦何足以深较如夷齐者肯如此否馀何必大怒馀之
罪馀假兵甲袭耳耳败降汉怨自此不可解矣赵王歇
得赵故全壤以代王馀馀当相歇不当分王馀之罪以
善用兵之韩信来伐佐以绝交积怨之耳乃不用广武
君李左车之计尝试一战馀斩首泜水上非不幸也耳
故得以王善终幸哉战国以来士不知学遂不知道纵
卷十 第 17b 页 WYG0853-0264b.png
横驰说豪侠武断变诈反覆苟且富贵无一人循天理
知天命退缩逊让以终天年伤哉耳馀之为交也四皓
两生岂非天地之间气欤

  河南王申阳降置河南郡

  二年十月河南王申阳降置河南郡此汉王出关所拔
第一国也先是去年九月遣薛欧王吸出武关因王陵
兵迎太公吕后于沛项羽发兵阳夏距之不得前纪书
申阳降但云汉王如陜镇抚关中父老不言用兵殆亦
卷十 第 18a 页 WYG0853-0264c.png
如塞王翟王降之望风畏服也关中发兵未下虽得雍
地都栎阳未皆郡之惟有故巴蜀汉中三郡耳至此置
河南郡为郡者四

  韩王郑昌降

  二年十月以韩太尉韩信击韩考史记恐是韩信韩王
郑昌降汉史书昌降史记书韩王昌不听韩信击破之
此一月而降两王寻又虏魏王豹殷王卬凡四王并三
秦计之拔七王国皆韩信之功神兵也不私其地就以
卷十 第 18b 页 WYG0853-0264d.png
王韩太尉信此淮阴侯所谓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
不服也

  归都栎阳

  一年十一月归都栎阳按秦孝公元年城栎阳注徙都
之今之万年县是也十二年作咸阳冀阙徙都之项羽
封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以欣降故栎阳城完咸阳则
项羽焚之矣此其所以都栎欤出关一月之间拔两国
即归栎阳为章邯未下也

卷十 第 19a 页 WYG0853-0265a.png
  诸将略地陇西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二年十一月也使诸将略地陇西为一句以万人若一
郡降者封万户为一句盖二事也史记帝纪无上一句
不独关中陇西关外河南亦然也春正月(阙) 略北地
虏雍王弟章平此章邯以弟守北地郡而平已拔邯犹未
也三月汉王自临晋渡河临晋今同州朝邑关中之西
魏王豹降从下河内虏殷王卬置河内郡与旧有郡五
而河东未置郡东莱大事记书此郡时本有六月废丘
卷十 第 19b 页 WYG0853-0265b.png
降章邯自杀置陇西河上渭南北地上郡班史书此五
郡史记多北地郡与旧有郡凡十一彭城败之后秋八
月韩信虏魏王豹置河东太原上党郡与旧有郡凡十
四此汉王拔国置郡次第也

  缮治河上塞 二年十一月

  史记秦始皇纪北据河为塞并阴山注河西有阴山县
至辽东蒙恬传秦已并天下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
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属陇西至辽东
卷十 第 20a 页 WYG0853-0265c.png
延袤万馀里于是据阳山(五原西安阳县北有阴山阴山在河南阳山在河北)
蛇而北予谓塞垣即长城也晁错传言治塞亦云高城
深堑具蔺石布渠答然此岂足恃恐是扼险据守胡骑
穴隙鱼贯而入即易击耳故汉书谓匈奴穿而入也是
必平险阻使坦夷然后万骑齐进长驱则难禦故有塞
犹足助堤防之万一虽然三代封建则侯国各自为守
而有馀后世郡县分守为力寡少虽有塞可恃而不足
必屯重兵如蒙恬而后可此之缮河上塞乃大河西北
卷十 第 20b 页 WYG0853-0265d.png
界匈奴处也予窃谓有齐桓公则北伐山戎孔子有微
管仲之叹文武成康穆宣南伐北征所向皆可不幸而
幽王当之则不免于骊山之难顾中国本根如何耳

  故秦苑囿园池令民得田之

  师古曰养禽兽曰苑苑有垣曰囿所以种植之谓园田
谓耕作也孟子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
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
卷十 第 21a 页 WYG0853-0266a.png
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
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
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
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朱文公注囿
者蕃育鸟兽之所古者四时之田皆于农隙以讲武事
然不欲驰骛于稼穑场圃之中故度閒旷之地以为囿
然文王七十里之囿其亦三分天下有其二之后也与
然予考之周官不见天子诸侯之苑囿园池春蒐夏苗
卷十 第 21b 页 WYG0853-0266b.png
秋狝冬狩山虞采山野泽虞采泽野六乡六遂二百里
内皆井田沟洫畎浍非猎车之所可驰骤亦非小禽兽
之所能踰越必有高原而枯下泽而涸秋冬之猎可骋
也春夏则草木茂盛禽兽乳字其猎必不大甚且其所
谓艾兰以为防以旌为左右和门有𣙗有表设为射禽
之场然后驰驱禽入焉则防外之驱兽者乡遂之万民
也天子之军也必搜山抉泽禽兽始出禽兽出则驱入
于兰艾之防内则天子杀诸侯杀大夫杀古无骑以马
卷十 第 22a 页 WYG0853-0266c.png
驾车驰逐而射者在车上有御有右如军礼有射左膘
达于右腢之上杀有射左膘达于右髀之中杀有射左
膘达于右骼之下杀则又伤面不献践毛不献不成禽
不献禽虽多择三十焉其馀以与大夫士习射于泽宫
中者取之田不得禽而射中则得禽田得禽而射不中
则不得禽上杀中心而死速者为乾豆乾之以献宗庙
之豆次杀远心而死缓者为宾客之豆中肠胃污泡而
死尤缓者以充君庖而又所取不过三十于以习武又
卷十 第 22b 页 WYG0853-0266d.png
以尚德又以见君之不贪夫以兴军动民如是之劳而
终之以廉其必有意也已是皆出于山原薮泽幽远旷
僻之地寻常所不采不虞之地蕃息自然之禽兽以供
人主一年而四猎人主既猎而后百姓得猎恐非养禽
兽于苑以待猎也后世常令野人捕取禽兽置之所筑
之苑囿以待猎遂有文王之囿之说予窃疑捕得生物
置之苑中而无以食之则必虎豹啖鹿豕大吞小强噬
弱故又筑垣以囿之欤如此则亦不胜其烦矣秦得志
卷十 第 23a 页 WYG0853-0267a.png
侈大苑囿圈槛毛齿蹄角之物以待田猎大于齐宣王
之囿不待言谕园池则如后世莳果栽蔬种花蓄鱼鳖
之类汉王一切弛之许民田耕亦得民心之一端也

  附汉武苑囿游猎考

  予读司马迁见平准书所记诸官各置农官事有曰其
没入奴婢分诸苑养狗马禽兽叹曰是乃以人养兽一
则供人主之田猎二则供人主之玩好三则供人主之
庖厨也恐文王之囿不如此读汉书徐乐传言天下之
卷十 第 23b 页 WYG0853-0267b.png
患在土崩不在瓦解言已有疵至谓能销未然之患无
土崩之势虽有强国劲兵而陛下逐走兽射飞鸟弘游
宴之囿淫纵恣之观极驰骋之乐自若金石丝竹之声
不绝于耳帷幄之私俳优侏儒之笑不绝于前而天下
无宿忧又叹曰此岂人臣所宜言人主御下有道则色
荒禽荒酣酒嗜音峻宇雕墙不妨极天下之乐可乎徐
乐借纵横之说立论以侈汉武之心可诛也又读司马
相如子虚赋誇苑囿车骑游猎之事楚有云梦之田齐
卷十 第 24a 页 WYG0853-0267c.png
有青丘之田天子有上林之田猎有小大之不同而侈
心则一予于是又叹曰汉武所以喜相如此赋者犹异
日见文人之赋而悦之齐之猎不如楚之猎楚之猎不
如天子上林之猎赋所戒不足以为汉武之儆惧张大
三猎适足以启汉武之侈淫相如虽文稍富其心术亦
务为迎合上意怂恿益甚讽谏缺然人品不足齿也又
读东方朔传书武帝建元三年始出微行事北至池阳
西至黄山南猎长杨东游宜阳与常侍武骑待诏陇西
卷十 第 24b 页 WYG0853-0267d.png
北地良家子驰射鹿豕狐兔手格熊罴驰骛禾稼稻粳
之地民皆号呼骂詈言于鄠杜令诸骑欲鞭击令令大
怒呵止猎者示以乘舆物乃得去丞相御史知指乃使
右辅都尉巡徼右内史发小民供侍后乃私置更衣十
二所于是上以为道远劳苦又为百姓所患使大中大
夫吾丘寿王与待诏能用算者二人举籍阿城以南宜
春以西提封顷亩欲除以为上林苑属之南山又诏中
尉左右内史表属县草田偿民吾丘寿王奏事上大悦
卷十 第 25a 页 WYG0853-0268a.png
东方朔在傍进三不可之谏其辞甚美此不备言然武
帝遂起上林苑如吾丘寿王予于是三叹曰取膏腴之
地成荆棘之林而长养麋鹿广狐兔之苑大狼虎之墟
坏人冢墓废人室庐斥而营之垣而囿之骑骋东西驰
骛南北又有大沟大渠一日之乐不足以危无堤之舆东方
朔此谏如绘画猎场之所以然足见车骑出没禽兽奔
走之状仓卒之间辞理俱到武帝忽而不用何哉东方
朔之言似谲而实正司马相如之赋若讽而实䛕䛕从
卷十 第 25b 页 WYG0853-0268b.png
正屏世主之常态也古今苑囿之盛无如秦皇无如汉
武汉武犹有悔心中外多得贤才以故秦亡而汉虽耗
不亡云

  附罗氏致鹿与女考

  或问曰书内作色荒外作禽荒以色对禽言何也曰礼
郊特牲有之蜡之祭也大罗氏天子之掌鸟兽者也诸
侯之贡属焉草笠而至尊野服也注诸侯于蜡使使者
戴草笠贡鸟兽焉诗云彼都人士台笠缁撮又曰其饟
卷十 第 26a 页 WYG0853-0268c.png
伊黍其笠伊纠皆野人之服也罗氏致鹿与女而诏客
告也以戒诸侯曰好田好女者亡其国注诏使者使归
以此告其君所以戒之此以色荒禽荒并为诸侯之戒
其从来远矣正义曰客为贡鸟兽之使罗氏先受贡毕
使者临去又以鹿皮及女子致与使者而宣天子之诏
令使者以告戒其君不得好田猎近女色使国亡也言
鹿是田猎所得之物女是亡国之女而王所以获者也
一云岂每国辄与女鹿耶正当罗氏以鹿与女示使者
卷十 第 26b 页 WYG0853-0268d.png
尔予谓此礼他经并无所见虽有此礼亦亡秦汉唐宋
并未尝用窃疑十二月之社蜡以田猎鸟兽贡之王千
里之外之侯恐难卒致如承平之天子不曾用兵伐取
亡国之女焉得宫中有如是之女正义谓以鹿女示使
者恐是臆度不当有女如是之多以答诸侯也然以田
猎女色亡国则比比皆然因田猎以选车徒则有车攻
吉日之诗以美宣王还之诗卢令令之诗则刺二君矣
周南召南之二风述妃夫人之德变风则无非女色取
卷十 第 27a 页 WYG0853-0269a.png
乱亡者矣故每以女色对田猎也师田之礼唐人尚行
之宋兴以来前九庙未尝有苑囿田猎之举惟徽庙花
石纲艮岳有苑囿之失效汉武微行亦未尝御鞍马伐
狐兔不过郜七李师狭邪之游遂至北狩不返呜呼罗
氏之戒有以哉自过江后马少无车代以轿南人不识
田猎淮襄军间打围惟北方特盛南渡六朝高孝并无
苑囿田猎之好光庙不久宁庙恭俭而权移大臣理庙
未尝跨马度庙多病早世僻处一隅国势小弱岂有秦
卷十 第 27b 页 WYG0853-0269b.png
汉苑囿田猎万分之一国祚所以终者天数也秦桧误
其始贾似道败其终非有田猎女色之祸也予尝谓夏
商周前三代也汉唐宋后三代也汉七制唐三宗当以
宋太祖仁宗孝宗为宋三宗共汉唐十贤主表而出之
惜乎宋史未有修者后之君子或将有取于斯



  古今考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