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第 1a 页 WYG0853-0243a.png

古今考卷九
元 方回 续
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
此汉纪语也项籍传下文云火三月不灭收其宝货略
妇女而东秦民失望秦惠王诱楚怀王会武关而执之
秦始皇以剪蒙武虏楚王负刍而灭之诸侯兵起秦章
邯又击杀项梁春秋复九世之雠项羽以复雠为事乎
卷九 第 1b 页 WYG0853-0243b.png

其自毙可也杀之亦何益于威武屠咸阳则秦之百姓
何罪焉秦之宫室奢侈已甚存其可存者而毁其材以
赐贫民可也焚之则亦暴殄天物而已至如收货宝略
妇女而东则无异盗贼之所为也意者迁沛公于汉中
封章邯董翳司马欣之谋已定不欲留此以遗他人也
残忍贪婪褊隘缪戾而无远图不待垓下之围而败證
已见矣孟子所谓诛其君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者
卷九 第 2a 页 WYG0853-0244a.png

而有贤圣之君之相推一人为天王谓周武王伐纣有
天下齐太公望鲁公旦召公奭各有大功不过各为列
侯令诸已王者皆损王号为公为侯如周之旧制求二
帝三王之后各封之为公皆无过百里而伯七十里子
男五十里之制差次大小功臣为之天子之地方千里
三公三孤六卿六乡六遂比闾族党虽不能尽如古初
亦稍稍裁制各宜隆杀等级一以周典从事城壁为固
卷九 第 2b 页 WYG0853-0244b.png

首先自王非楚之后人心不服燕赵齐继皆自王欲复
六国之旧谓天下之国必六与七而无天王则天下之
战无有可已之时矣况今项羽强狠自用如此欲为西
楚霸王以驭十八王而阳尊义帝为弑逆谋不仁不义
一秦亡一秦生此天下所以卒为汉也汉亦不思复周
之制而因秦之法此善于彼仅足立国遗患千五百年
吁可叹哉
卷九 第 3a 页 WYG0853-0244c.png

羽既烧秦宫室使人还报怀王怀王曰如约羽怨怀王
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后天下约乃曰怀
王者吾家所立耳何以得专主约春正月阳尊怀王为
义帝吕东莱曰义帝初为项梁所立特从民望耳梁名
为臣实则君也章邯既击杀梁遂以楚为不足虑虽楚
国之众亦皆惴恐不知死所矣帝乃并吕臣项羽军以
收主权自盱台进都彭城以张国势置宋义诸将之上
卷九 第 3b 页 WYG0853-0244d.png

沛公仗义而西则所见又有大者焉可谓天下之英主
矣不幸宋义得志而骄为羽所乘羽既得志存钜鹿降
章邯拥诸侯四十万之众入咸阳威震天下帝块然寄
坐虽庸人亦数日而知亡矣及羽使人致命使汉献唐
昭处之必低首下心惟羽是听帝不慑不屈报之曰如
约帝岂不知羽之不从哉执其义而已矣此真主天下
之约者也死生祸福帝如彼何哉按楚怀王以二世二
卷九 第 4a 页 WYG0853-0245a.png

盱台也以陈婴为上柱国出于项梁之命其至彭城也
并吕臣项羽军始出于怀王之独断以羽为长安侯以
沛公为砀郡长武安侯以吕臣为司徒其父吕青为令
尹又以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北救赵
遣沛公西入关此皆怀王号令也羽杀宋义而后大权
旁落因立羽为上将军此一着亦如汉王因立韩信为
齐王中心实亦不平至羽破降章邯入关至戏则不可
卷九 第 4b 页 WYG0853-0245b.png

立沛公为秦王王关中召还项羽论救赵破秦功亦有
以封之可也然羽擅已封章邯为雍王不禀君命则无
忌惮甚矣怀王于是受制强臣徙国二年正月遇弑为
王一年半为帝一年无后其人品才地恐亦不为十分
英迈如秦王子婴岂不能诛赵高亦非大段不才天之
废秦废楚久矣虽有高才亦不足以胜恶运也
项羽分天下一帝十九王(汉书高纪项羽传不书韩王成别见下文故但
卷九 第 5a 页 WYG0853-0245c.png

阳尊怀王为义帝徙之长沙都郴长沙今潭州郴州今
郴州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彭
城今徐州孟康曰旧名江陵为南楚吴为东楚彭城为
西楚按秦三十六郡羽擅有四分之一泗水郡砀郡(汉梁
国)薛郡(汉鲁郡)东郡(故卫地)琅琊郡(故齐地恐必有此)会稽郡(郡治吴后
汉始分为吴郡秦并越为一)鄣郡(汉改为丹阳郡)此七郡晓然为羽地矣未
知他二郡谓何出处不一别有东阳郡剡县今淮南西
卷九 第 5b 页 WYG0853-0245d.png

灭秦羽不封之则恐奄有闽中郡稍稍犬牙南阳县(今邓
州蔡州唐州皆是旧地当考)是为九也始越灭吴而楚灭越故呼吴
地为东楚又灭泗上诸侯而灭鲁故称彭城为西楚以
大江分言东西对也楚之鄢郢为秦所侵故以今江陵
为南楚羽暂借长沙及郴与义帝而又弑之则今之荆
湖南北路亦皆为羽所有吴芮号为番君不令就国于
衡山则今之淮南自六安以南江西江东羽又兼有之
卷九 第 6a 页 WYG0853-0246a.png

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四十一县都南郑今兴元府
秦置汉中郡治南郑后为梁州唐德宗奉天之难自骆
谷南入梁州改为兴元府以至于今秦有巴郡蜀郡如
益州犍为牂牁沈黎等郡汉武帝通西南夷始有之则
沛公所封汉中巴蜀仅四十一县亦甚狭矣而遂有天
下然则地大其可恃乎
章邯为雍王王咸阳以西取雍州之名以号其国都废
卷九 第 6b 页 WYG0853-0246b.png

里县汉元年八月汉王从故道袭雍大破章邯于陈仓
今凤翔府宝鸡县邯走守废丘不下围之二年及十一
月汉拔雍陇西六月引水灌废丘邯自杀置中地北地
陇西郡王一年半
章邯长史司马欣故栎阳狱吏为塞王王咸阳以东至
河塞为国号者取河华阨塞之义都栎阳(栎音乐)秦献公
所都后孝公徙都咸阳汉左冯翊栎阳郡高祖初尝都
卷九 第 7a 页 WYG0853-0246c.png

王败欣降楚四年冬十月汉王破楚成皋欣自颈十一
月枭其头于栎阳市王仅五月地为河上渭南郡
秦都尉董翳劝章邯降项羽为翟王翟本秦上郡都高
奴在今之鄜州界汉元年八月翳降汉二年四月同司
马欣降楚王仅五月地为上郡司马迁月表汉表并不
书其后所以死楚将瑕丘申阳为河南王都洛阳汉二
年冬十月降汉地为河南郡王仅七月史不书所终
卷九 第 7b 页 WYG0853-0246d.png

商为殷在相州安阳县即比干冢殷墟南去朝歌北三
十六里羽号卬为殷王而都朝歌汉河内郡今河阳怀
州相州之地汉二年三月汉纪书虏殷王卬置河内郡
史记月表书降汉司马迁叙传卬其族人也赵刺客司
马蒯瞆之玄孙为武信君将拔朝歌诸侯之相王王卬
于殷汉之伐楚卬归汉地为河内郡汉纪睢水之败塞
王欣翟王翳降楚殷王卬死为王一年
卷九 第 8a 页 WYG0853-0247a.png

寻阳误作虎渡亭于江滨皆非也汉九江郡在今淮西
蕲州之北治寻阳故晋宋以后江州刺史所统有寻阳
郡尝移治寻阳皆在江北又其后迁刺史治于今之湓
城而九江寻阳皆因误呼盖英布所王之九江在江北
淮西所都之六在今安丰军南所谓六安军是也六安
国名偃姓皋陶之后而英布亦皋陶之后而家于六故
项羽封之于其家也其起灭有本传
卷九 第 8b 页 WYG0853-0247b.png

本秦南郡项羽改为临江国江陵今荆湖北路江陵府
其地去江十馀里有沙市迫江汉三年秋十月敖卒子
尉嗣五年十二月诛项羽羽所立临江王共敖子尉不
降遣卢绾刘贾击虏尉地为南郡十九王除汉高外惟
吴芮张耳共敖三人善终芮称忠于汉者耳之子为汉
婿而敖之子亦为虏也馀皆败亡不善终
番君吴芮为衡山王都邾项羽分楚为四史记月表所
卷九 第 9a 页 WYG0853-0247c.png

义帝之长沙郴亦楚地也汉书月表削义帝不书则亦
不书分楚为四以汉书五年二月改封长沙治考之则
知吴芮为项羽夺其地不得就国故诸侯尊汉王为皇
帝上疏芮但称故衡山王想芮数年尝以兵佐汉王者
故与以长沙之封也括地志称邾城在黄州黄冈县东
南春秋时邾国所谓衡山者非今之衡州之衡山也汉
以今舒州之灊山为南岳故以今舒蕲黄为衡山国而
卷九 第 9b 页 WYG0853-0247d.png

皆九江国也后九江又改曰淮南又改曰卢江王也芮
为黥布妇翁有本传改封长沙都临湘今之临湘县传
国为异姓王者五世最绵远
徙齐王田市为胶东王都即墨田荣大怒不肯遣市之
胶东市亡之国荣追杀之汉元年六月也通王二年胶
东今莱州东莱郡即墨县在州东南二百四十里有胶
水县
卷九 第 10a 页 WYG0853-0248a.png

就国临菑今青州临菑县州西北四十里青州金人改
为益都府
故齐王建孙田安为济北王都博阳田荣令彭赵击杀
安遂有三齐之地先儒或未审济北所在济水旧自河
北跨河而南入于钜野由郓之东阿城下入棣州滨州
沧州入海所为齐州改为济南府则济北皆当在济南
之北济南府西至今博州二百四十里则博阳其或不
卷九 第 10b 页 WYG0853-0248b.png

徙魏王豹为西魏王都平阳项羽欲有梁地故徙豹河
东太原府路有晋州曰平阳郡在路隰汾绛州之中尧
所都平水之阳也古太原城曰晋阳汉二年三月汉王
自临晋渡河豹降汉将兵从下河内伐楚入彭城汉王
败五月豹谒归视亲疾畔汉为楚九月韩信虏豹诣荥
阳三年五月周苛杀之
徙燕王韩广为辽东王都无终广不肯徙国汉元年八
卷九 第 11a 页 WYG0853-0248c.png

上谷渔阳北平辽西辽东郡皆秦灭燕所置今分为二
而王韩广于辽东僻远之地宜其不服也岂止田荣陈
馀独不平哉
燕将臧荼王燕都蓟今燕京大兴府东北有蓟县即渔
阳郡也陶渊明咏荆轲曰提剑出燕京即燕之名京久
矣汉五年七月荼反九月虏荼汉书纪同史记月表而
班之月表误书为四年九月司马迁表书冬十月为岁
卷九 第 11b 页 WYG0853-0248d.png

月为一月九月为十二月又有通书其为王之月如田
市云二十四月者如此则秦汉历并用又随事无定法
也
徙赵王歇为代王都代秦所置代郡也
赵相张耳为常山王都襄国项羽更名赵为常山不使
都邯郸钜鹿使都襄国今河北邢州城是也汉二年十
月陈馀籍田荣兵击耳常山耳败降汉复迎代王歇为
卷九 第 12a 页 WYG0853-0249a.png

耳下井陉击杀赵王歇襄国斩陈馀地为常山郡代郡
四年夏立耳为赵王(史记表书在四年十月)汉书表亦是四年十
一月而耳传不同汉表书五年十二月乙丑耳薨而传
书五年秋耳薨汉书往往龃龉如此
韩王成不徙封都阳翟按张良传项梁既立成为韩王
良为韩司徒按韩王信传项梁死定陶成奔怀王又按
张良传汉王之出轘辕令成留守阳翟又按韩王信传
卷九 第 12b 页 WYG0853-0249b.png

更封为穰侯后又杀之汉书月表书汉元年六月项籍
诛成史记表书在七月以此考之韩王成不从项羽入
关而为沛公守阳翟汉王四月就国汉中五月即从故
道出袭三秦先是项羽尝令成随至彭城已有废成之
意及闻汉王东伐故杀成而立郑昌为韩王以距汉也
吕东莱曰项羽自逐其君而据其地亦令诸侯之臣逐
其君而据其地主约如此虽微田荣陈馀亦岂得奠居
卷九 第 13a 页 WYG0853-0249c.png

方欲倳(侧吏切置也)刃其腹羽乃使之王关中以距塞得人
心之汉王何其愚哉
夏四月诸侯罢戏下各就国
附考冬夏春秋月
汉元年冬十月沛公至霸上十一月约法三章十二月
会项羽鸿门春正月项羽阳尊义帝二月项羽立诸侯
王夏四月罢戏下各就国颜师古以戏下为指挥之麾
卷九 第 13b 页 WYG0853-0249d.png

长如韩信传不至十日两将之头可至戏下是也(戏许宜反)
汉王在霸上半年于兹矣凡冬十月春正月秋七月夏
四月师古谓皆大初正历之后记事者追改之以十月
为岁首即谓之正月今此真正月当时谓之四月耳然
予以司马迁史记月考之恐亦不然其书正月为端月
乃是依秦人避讳之旧汉纪书秦二世元年秋七月陈
涉起蕲岂应班固以汉历改秦历乎秦二年三年十月
卷九 第 14a 页 WYG0853-0250a.png

汉王从杜南入蚀中
李奇曰蚀(音力)在杜南如淳曰蚀入汉中道川谷名程泰
之雍录谓蚀中之名地书皆不载以地望求之关中南
面皆碍南山不可直达其有微径可达汉中者惟子午
关子午关在长安正南其次向西则有骆谷关关之又
西则褒斜也此之蚀中若非骆谷即是子午 回谓汉
纪下文张良辞归韩汉王送至褒中张良传初汉王之
卷九 第 14b 页 WYG0853-0250b.png

斜谷度终南入褒谷以至汉中无疑也斜水出武功县
衙岭山北至湄入渭褒水亦出衙岭至南郑入沔(自有沔水
入于江而后世总称汉沔一也)终南山横亘长安南郑之间而东西数
千里亦曰太白山亦曰惇物若衙岭者又褒谷斜谷南
北分水之岭也汉王之往复必由此矣其曰杜南者周
之岐山在今之凤翔府亦曰周原亦曰杜阳山在岐山
之阳九域志谓地属杜阳地形险阻原田肥美有杜水
卷九 第 15a 页 WYG0853-0250c.png

县秦内史地今凤翔府东至京兆府二百八十三里蚀
中之名虽不可考汉王往复必由骆谷子午可考也子
午道王莽传可考褒斜漕东南粟帛张汤主议河渠沟
洫志可详考今偶读兴元志褒谷在褒城县北北口曰
斜南口曰褒同为一谷自褒谷至凤州一百三十里始
通斜谷两山高峻中间谷道穴山架木以行张良送高
祖至褒中曹操出斜谷军遮要诸葛亮由斜谷取郿皆
卷九 第 15b 页 WYG0853-0250d.png

兴元为巴蜀衿㗋今之金州洋州均州房州皆汉中地
文州凤州又其籓篱曹操争南郡诸葛亮侵魏钟会伐
蜀蔺钦破魏师元英攻萧懿浑瑊讨朱泚高崇文征刘
辟王建伐岐孟昶寇周女直遁归陜服杨政出师武林
皆于褒斜绍兴以来自褒口而北设武休关东牵子关
西石顶原关而褒口有四路一由太白峡出谷口路差
狭而颇平一过隔芽合水潭出斜谷路比太白峡稍阔
卷九 第 16a 页 WYG0853-0251a.png

古道悉以榛芜一出凤州超散关师行多出于此取武
休关𨽻褒城县去府一百三十五里关外为凤州自凤
翔府由大散关或隔芽关或太白峡皆可至县故立武
休关以为险阻若大散关者在凤州至府二百四十里
即汉王及韩信出兵袭雍之地曹操击张鲁出此诸葛
亮围陈仓出此宇文泰伐梁武陵王纪出此唐明皇避
禄山在此郭崇韬王全斌出此又有阴平桥头属今文
卷九 第 16b 页 WYG0853-0251b.png

剑阁西百里遂至绵竹此路今属西番化外若子午谷
者在长安鄠县由洋州至兴化七百六十里蜀魏延请
于诸葛亮尝欲假精兵五千从褒中循秦岭而东当子
午而北不过十日可至长安而公从斜谷来一举而咸
阳以西可定亮以为此计危不如安从坦道平取陇右
后乃有祁山箕谷之败唐明皇驿致生荔枝自涪陵入
达州由子午谷凡三百里绍兴以来南北兵出入并不
卷九 第 17a 页 WYG0853-0251c.png

二十里钟会伐蜀分兵出斜谷亦出骆谷高崇文伐蜀
出斜谷以李元奕出骆谷唐德宗自盩厔入骆谷僖宗
避寇由凤翔趍骆谷又有汉中之西城县为今金州魏
晋间之魏兴郡至兴元府五百里萧何为汉漕蜀汉粟
下汉水自今之金州至襄阳绍兴初女真自商州入金
州犯兴元吴玠守饶风关力战失利刘子羽弃汉中玠
由兴州河池绕出敌后清汉中之野敌遂由斜谷以遁
卷九 第 17b 页 WYG0853-0251d.png

蜀或云萧何追韩信于此亦未可晓秦之都曰咸阳汉
唐之都曰长安皆南向终南山其至汉中也有路不一
具书于此以见汉王出入乃褒谷斜谷今凤州凤翔府
陈仓路也
栈道
师古曰栈即阁也今谓之阁道刘禹锡有山南西道新
修驿路记有云我之提封踞右扶风触剑阁千一百里
卷九 第 18a 页 WYG0853-0252a.png

阁十有七道涂次舍可见于此又云栈阁临虚下临

呀层崖峭绝枘木亘铁因而广之限以钩栏狭径深陉
衔尾相接从而拓之方驾从容栈阁之制亦可想也欧
阳詹栈道铭有云秦之坤蜀之艮连高夹深九州之险
也则蜀在秦之西南秦在蜀之东北尤更晓然孙樵新
路记自扶风东皋门十步折而南平行二十里下念济
坂下折而西行十里渡渭又十里至郿自此阁路不一
卷九 第 18b 页 WYG0853-0252b.png

里以息马至万蹄所谓文川古道晋武平吴时所开出
长柳店至褒城县与斜谷旧路合大抵汉中虽是平川
东北入长安西南出剑门皆有栈阁之险惟今洋州子
午谷南而北正对长安王莽所开唐明皇荔枝路老杜
云百马死山谷至今耆旧悲信为险绝虽金人绍兴后
窥蜀亦不出乎子午谷也
汉王欲攻羽丞相萧何谏乃止
卷九 第 19a 页 WYG0853-0252c.png

何谏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
三秦天下可图也汉王曰善乃就国高纪书丞相萧何
谏是时汉王未就国在霸上萧何未为丞相盖史追书
也或问戏西鸿门范增劝项羽击杀沛公项伯止之当
是时沛公可杀乎曰不可也沛公入关有大功府库珍
宝妇女牛酒一无所取无罪有大功无罪而又有功当
王关中之约羽于此时杀之天下诸侯亦得而屠羽之
卷九 第 19b 页 WYG0853-0252d.png

羽背约绛灌樊哙劝汉王攻之萧何止之当是时项王
可攻乎曰未可也羽阳尊义帝未有弑逆之罪封九江
王英布未有隙封衡山王吴芮未夺其地未有怨田荣
陈馀虽大怨羽远在齐赵羽之罪在于杀宋义然义亦
骄矜送子相齐置酒高会秦而胜赵何敝之承义固有
以取羽之侮羽之罪又在于坑秦卒二十馀万然当时
闻见习以为常羽未出关东归三秦及羽之党合从以
卷九 第 20a 页 WYG0853-0253a.png

强楚其不胜必矣绛灌樊哙或未之思而萧何之所筹
为得策也汉之入关张良谋居多然颇以诈萧何先收
图籍劝且就国此二事皆非馀人所及养其民以致贤
人天下事孰有先于此二者乎此一语又兴汉之根本
也
羽使卒三万人从汉王
项羽此策恐汉王不就国或有他谋以此防之也必有
卷九 第 20b 页 WYG0853-0253b.png

将吏士大夫之心视其主之可否而为去就也此暴彼
宽则羽之兵实所以为汉王之资耳甚哉项羽之愚而
无识也烧秦宫室掠秦府库掳秦妇女杀秦降王子婴
怀衣锦故乡之陋见行讥以沐猴之滥诛谓徙义帝于
上游迁汉王于巴蜀四分天下以取其一馀十七王可
以力控田荣与已有隙而不与之释憾陈馀与张耳有
隙而亦不与之解雠彭越故剧盗在梁而无以处其众
卷九 第 21a 页 WYG0853-0253c.png

而欲久长未之有也且羽既封诸侯之地罢戏下各就
国不闻有一训诰誓命之言周之建封皆有策书齐桓
公葵丘之会盟以五禁而不歃血而羽咸无之谓宜建
坛刑牲盟所封诸侯王为要约以楚实首事灭秦报天
下雠尊楚怀王为帝天下诸侯戮力一心共奖王室平
心和气以沛公王关西而以已王关东地亦不必大广
当是时沛公鲁公功最大为天下二伯以征伐诸侯之
卷九 第 21b 页 WYG0853-0253d.png

诸四方彪勇暴悍崛起乘时之徒处置弥缝亦宜缜密
以仁恩宥之以威武恐之以义理督教之则焉有不服
者范增为羽腹心之臣岂全不致思入虑而以一切苟
且行之尊一帝封诸侯以三万人护汉王就国谓姑如
此而可以无后患呜呼亦愚而已矣
楚子诸侯人之募从者数万人(广德军史记板楚与诸侯之募从数
万人常德府汉书亦作募从予有古建夲汉书作慕字)
卷九 第 22a 页 WYG0853-0254a.png

国诸侯破坏井田绝灭学校强暴之民武断乡闾游荡
之士丛漫天下然犹以民为兵秦至于无复可调兴师
至二三百万而起闾左之戍国遂以亡沛公初起沛子
弟三千人从之为兵豪吏豪民有才能战者从之为将
非复井田学校所养所教之旧矣转战入关民之从为
兵士之从为王侯君公及有官爵职守者举天下皆可
以招致然未有募从之说也文颖曰楚子犹言楚人也
卷九 第 22b 页 WYG0853-0254b.png

募从之令不拘楚人如诸侯他国之人愿从入巴蜀汉
中者听则汉王之志大矣下而士卒上而官吏皆许应
募以从行也然则后世募兵之制始此而秀民异才择
主而从之不复修乡里之行以俟上之选举则自战国
始矣募兵而养弱不可用老不可贷坐屯百馀万以丧
国者有之诵诗读书无复常产侥倖于一第而得入仕
否则老死穷阎而其放辟邪侈号为游士与夫流为释
卷九 第 23a 页 WYG0853-0254c.png

远矣
张良辞归韩
张良有灭秦之心博浪沙之锤击是也有兴韩之心请
项梁立韩王成是也而未尝有仕汉之心度非沛公不
足以灭秦而非尽用己之谋亦未足以必灭秦故屈己
而从沛公其所谓太公兵法者疑不过老子之书之学
入关之策皆出于诈惟劝沛公还霸上为得计然亦理
卷九 第 23b 页 WYG0853-0254d.png

事之偶然者也沛公既王汉中送至褒谷辞归相韩劝
王烧绝栈道示项羽无东意当是时亦未尝劝汉王以
取天下俾之匿形藏影为还定三秦之计则有之矣逮
夫项羽杀韩王成良既已无可事之主然后间行归汉
求所以帝刘灭项者终始为韩报雠而假手于汉耳于
声利之间泊若无情而其思虑之所发从容定计亦倏
忽变化而不可测以至柔伏至刚以至不忍伏大忍在
卷九 第 24a 页 WYG0853-0255a.png

有学颜曾思孟之学几及之者而不用于世岂后人才
果不及于古哉
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军
作史分纪传自司马迁始班固因之故一事而既书于
纪又书于传又书于某人别传下如春秋为纲左传为
目之可观也故司马温公用荀悦袁宏汉纪列为通鉴
而朱文公又为通鉴纲目近世有谓温公不当删旧史
卷九 第 24b 页 WYG0853-0255b.png

重复鸿门事汉纪书之史记项籍纪书之而张良传又
书之樊哙传又书之盖不得已也如萧何追韩信汉王
齐戒设坛场拜信为大将军史记高纪不书齐戒设坛
场五字淮阴传书之汉纪书此五字矣韩信传又书之
则为赘也予谓古之遣将也舜咨禹征苗文王为西伯
以天子之命命将帅采薇以遣戍出车以劳还杕杜以
劳归士仪礼军礼亡未知设坛场拜大将始于何时师
卷九 第 25a 页 WYG0853-0255c.png

受大将军之命史记止书曰拜将无军字既拜命然后
受将士部曲之贺礼于坛下除地为场所以容众也其
书曰已拜上坐者谓以拜命而谢汉王汉王赐之坐也
信谓项王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固有以识其人品之不
高王诸侯不平逐义帝江南所过无不残灭诈坑秦降
卒三十馀万强以威王邯欣翳秦父兄怨三人入骨髓
又有以知项羽罪状之无道东向争权天下大高祖之
卷九 第 25b 页 WYG0853-0255d.png

谓其必亡惟曰其强易弱此信之所以为人杰也欤
古今考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