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0853-017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考卷五

  元 方回 续

  吕臣为司徒

  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曰三公少师少傅少保曰三
孤冢宰掌邦治司徒掌邦教宗伯掌邦礼司马掌邦政
司寇掌邦禁司空掌邦土曰六卿周礼出于王莽之世
有此六官而此孔壁尚书周官之篇伏生口授有牧誓
卷五 第 1b 页 WYG0853-0172b.png
立政二篇矣周制大国三卿半天子之数天子有六乡
六遂大国则三乡三遂天子有六卿大国则三卿牧誓
立政所谓文武之世司徒司马司空者大国诸侯半天
子之卿也怀王用楚国之法置吕臣为司徒其父吕青
为令尹令尹楚相也论语楚子文新令尹旧令尹是也
或曰司徒之置用周之侯国之制以尊显吕臣也欤盖
怀王并吕臣项羽军自将之而吕臣之父为相矣西汉
之末儒者未尽见周礼又不见孔壁之周官但见牧誓
卷五 第 2a 页 WYG0853-0173a.png
立政有司徒司马司空之文遂备此为三公班固百官
公卿表叙相国丞相大司徒为一列而孔光太师王莽
太傅王舜太保亦在其列皆莽所自置以大司徒代丞
相也又创三公以效周实自大也大司马则武帝所创
以宠卫霍宣帝以来因之以代汉初太尉莽又置大司
空以代御史大夫殊不知司徒司马司空三卿乃夏商
以来侯国之官后乃以为三公不见孔壁周官之过也
至东汉承用此三者为三公之官而事权旁落自秦以
卷五 第 2b 页 WYG0853-0173b.png
来不建冢宰以为一相其失非一日矣而失之又失盖
始于莽后世有宰执有侍从而吏部尚书号为天官户
部曰地官礼部曰春官兵部曰夏官刑部曰秋官工部
曰冬官名可以相借为用而其实皆非周之六官秦汉
之九卿错乱杂揉宋初循唐五代之旧自省及六部尚
书侍郎皆为虚名迁转之官以审官东西院主选而大
除目在中书以三司使盐铁使治财用以太常寺礼院
治礼乐以枢密院典兵以大理寺审刑院治刑狱以都
卷五 第 3a 页 WYG0853-0173c.png
水使者治水以三司之尉按治军器而工役一切之事
皆取办于三司循名责实固为未然而治平嘉祐以前
号为治世元丰官制既行沿至政和大为舛缪所谓司
空司徒太尉者旧三公也太师太傅太保者旧三师也
元丰因之政和则改三师为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是也
改三公为三少少师少傅少保是也初未尝以为师保
论道之职隆以虚名其后又添设检校又设太尉不问
清浊武臣至建节而加开府文臣过开府为相而积累
卷五 第 3b 页 WYG0853-0173d.png
因循皆可以为天子之师臣非之甚者也左相曰尚书
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右相曰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寓三省不同之意而右相进拟除目权重于左执政曰
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尚书右丞左丞枢密使改曰知枢
密院又有同知佥书同佥书皆不应古六部尚书各治
其事而太常宗正司农太府大理等卿委曲重叠元祐
稍复旧制绍兴革去乱政孝庙置左右丞相名与古合
而三省其实遂无分别相权较重桧胄远清全道卒以
卷五 第 4a 页 WYG0853-0174a.png
亡国悲夫

  上将次将末将

  楚怀王以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北救
赵怀王可谓善用人矣宋义知兵项羽善战范增好奇
计其胜章邯必矣又西遣沛公入关尤为知之明者其
徙都彭城并吕臣项羽军自将之亦可谓有才者而楚
亦天之所弃无再昌之理故终于无成然考之三代盛
时未有将帅之将以为称谓者乡遂出军命卿总之师
卷五 第 4b 页 WYG0853-0174b.png
出以卿师入以卿至春秋战国而后有将之名传春秋
者谓将军师少曰人序诗者有云以天子之命命将帅
诗序乃汉儒语传注亦出汉时孟子中始有将军之称
吕不韦月令始有太尉之官非周制也司马穰苴孙武
吴起著书言兵法始盛推将才盖井牧乡遂之法废如
所谓天子六军七万五千人车千乘者亦不足以禦强
国动辄兴师十万二十万或三十万而匹夫起于细微
能诈能勇能计算者始拔而为将非复六卿三卿二卿
卷五 第 5a 页 WYG0853-0174c.png
一卿之行军者矣七国之战烹屠陨灭者数百千万人
得为将而富贵而终于败与夫先胜后败尝试而不胜
辄败者不可胜数故沛公曰置将不善一败涂地而俗
谚谓三世为将道家所忌今怀王救赵之将三人曰宋
义曰项羽曰范增入关之将一人曰沛公荀悦汉纪谓
宋义故楚令尹史记汉书不言必有所据项羽范增沛
公则皆起于匹夫古之人才出于素而后世人才取于
仓卒为将亦不可谓无其人而兵制不古糜烂其民为
卷五 第 5b 页 WYG0853-0174d.png
可痛耳汉王以韩信曹参灌婴击魏问郦食其魏大将
谁也对曰柏直曰是口尚乳臭不能当韩信骑将谁也
曰冯敬曰是秦将冯无择子也虽贤不能当灌婴步卒
将谁也曰项它曰是不能当曹参吾无患矣往往是时
遣将必须三人非上将次将末将则大将骑将步将汉
王问敌人之将而先知胜负亦可谓知人之明后世对
阵两国之将俱庸譬如奕棋两皆低手然亦必有一胜
一负故庸人缪得为将如低棋然忽遇高棋者至终以
卷五 第 6a 页 WYG0853-0175a.png
败人之国是故胜国之将未必不为亡国之人侥倖而
一再胜者异日或不免于俘虏世之所谓七书百将传
误人多矣

  项羽自立为上将军

  为怀王之计不当遣兵救赵命一军向函谷关命一军
向武关而分一军睥睨章邯勿进两关急而赵围解矣
诸将莫利先入关惟项羽愿奋与沛公西入关诸老将
以项羽残贼沛公宽大故遣沛公入关遣项羽救赵而
卷五 第 6b 页 WYG0853-0175b.png
又宋义位项羽之上以智御勇未为非策然宋义昔者
论武信君之必败恐亦未免子贡亿中之所为欤项羽
论救赵急欲进兵当委曲与范增同密议之先斗秦赵
之说宋义固是赵举秦强何敝之承项羽说亦是宜更
互相筹画以尽其理可也何至遽自矜大曰夫被坚执锐
我不如公坐运筹策公不如我此项羽所以不堪也且
又下令猛狠贪强而不可令者皆斩明指项羽非义杀
羽则羽杀义二将不和非细故也适又送子相齐置酒
卷五 第 7a 页 WYG0853-0175c.png
高会羽所以逞其忿而斩义欤诸将畏羽之威共立羽
为假上将军报命于王此与韩信求为假王何异怀王
因以羽为上将军此与汉王就立韩信为齐王何异怀
王心恨项羽恐亦与汉王心恨韩信不异特项羽日益
强大怀王遂不能制耳项羽无君之心盖始于此既而
破章邯军解赵围诸侯将入辕门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羽繇是始为诸侯上将军兵皆属焉颜师古以始为诸
侯上为句注曰繇读与由同以将军兵皆属焉为下句
卷五 第 7b 页 WYG0853-0175d.png
刘道原谓将军疑属上句吕东莱大事记书曰项籍为
诸侯上将军是也至是则诸侯上将军之命如近世总
统诸军者此亦不出于怀王之命其自立为西楚霸王
兆已见矣

  二世使使斩杨熊

  秦二年二月项羽破章邯虏王离邯退军漳南相持二
世使人让章邯三月沛公与秦将杨熊战大破之杨熊
走之荥阳二世使使斩之以徇此与唐明皇遣边令诚
卷五 第 8a 页 WYG0853-0176a.png
斩封常清高仙芝极相似杨熊章邯皆秦锐将战败而
守荥阳杨熊未为非也乃从而斩之章邯不能救赵失
王离涉间苏角三大将罪岂不大于杨熊然则斩杨熊
乃所以速章邯之降楚唐斩封常清高仙芝以快边令
诚之憾亦如二世之惑于赵高此所以哥舒翰一败而
降于禄山也天下败證固有适相似者如此

  绝河津

  秦三年四月沛公南攻颍川屠之因张良遂略韩地时
卷五 第 8b 页 WYG0853-0176b.png
赵别将司马邛方欲渡河入关沛公乃北攻平阴绝河
津师古曰直渡曰绝窃详文义师古说非也曰绝河而
无津则是直渡而过河若曰绝河津则是禁绝河之津
渡收其军船以军守河俾司马邛不得渡耳平阴县属
河南魏文帝改曰河阴水南曰阴水北曰阳今孟州旧
为河阳三城节度河阳县在河之北即此地是也汉祖
绝河津之处魏豹传汉王还定三秦渡临晋豹以国属
焉遂从击楚于彭城汉王败还至荥阳豹请归视亲病至
卷五 第 9a 页 WYG0853-0176c.png
则绝河津畔汉此绝河津三字与高帝纪三字同义乃
是禁渡而非渡河可以无疑

  收军中马骑

  四月已绝河津南战洛阳东军不利从轘辕至阳城收
军中马骑此谓战于洛阳之东军小败衄遂越轘辕之
险至于阳城收军中所失之马骑也阳城者南阳郡之
县今堵阳也礼记前有车骑则载飞鸿正义曰雁飞有
行列与车骑相似若军前忽遥见彼人有多车骑则画
卷五 第 9b 页 WYG0853-0176d.png
鸿雁于旌首而载之使众见而为防也然古人不骑马
故但经记正典无言骑者今言骑者当是周末时礼左
传昭二十五年左师展将以公乘马而归公徒执之注
展鲁大夫欲与公俱轻归(乘如字骑马也轻遣政反)正义曰古者服
牛乘马马以驾车不骑也至六国之时始有单骑苏秦
所云车千乘骑万匹是也曲礼曰前有车骑者礼记汉
世书耳经典无骑字也刘炫谓此左师展将以公乘马
而归欲共公单骑而归此骑马之渐也史记赵武灵王
卷五 第 10a 页 WYG0853-0177a.png
十九年曰吾今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谋之楼缓楼缓
谓然其臣肥义争之其叔公子成争之二人已从而赵
文赵造赵祒(音绍)赵俊又谏止之其辨说各数百言太史
公详书之以见夫胡服骑射前是中国未之有而赵主
父率意变古始于此也盖骑而射匈奴之俗中国惟以
马驾车故有车战步战而未有骑战中国之民亦不敢
单骑马而骋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中庸曰今天下车同
轨谓车之行于道者由乎前人之轨迹有一定之制不
卷五 第 10b 页 WYG0853-0177b.png
敢殊异使其单骑一马而疾驰则骇于民而违法矣左
师展孔子同时先后人其欲以昭公单骑马而归鲁意
在轻疾于时已为反常殆必周制之所不许也正义以
为骑马之渐求之史记则赵武灵王实为胡服骑射单
骑匹马之始苏秦传说燕文侯则曰车六百乘骑六千
匹说赵肃侯则曰车千乘骑万匹肃侯者武灵王之父
孟子同时时则战国已从事于骑恐是下令弃中国之
法而习匈奴之战则明以教其百姓国人自主父始也
卷五 第 11a 页 WYG0853-0177c.png
战国策赵武灵王破原阳以为骑邑牛赞谏谓破卒散
兵以为骑射恐攻获之利不如所失之费则是初变一
邑为骑射而后举国从之其变古亦非一日难盖如此
近时学者多不察此例蒙见辟以为古人岂不骑马魏
鹤山著诸经要义摘出礼记左传正义二段以示晚辈
不可诬也自是而后史以善骑射书者代不乏人李牧
为赵走匈奴十万骑而高祖平城之围匈奴至者解鞍
至高如山中国之兵骑战渐盛车战渐废汉初犹有车
卷五 第 11b 页 WYG0853-0177d.png
战见夏侯婴传骑将则骆甲李必灌婴高祖之败彭城
去荥阳出城皋皆以数十骑遁去而鸿门之会弃车骑
独骑一马樊哙四人步从以免其非急迫时往往夏侯
婴中御车高祖在左樊哙骖乘为右未全废车而间亦
用车战唐房琯陈涛斜之败以车战而后车战尽废盖
古者八岁入小学则学射御人无不能射亦无不能御
而一车三甲士古之御古之射者极天下之精而后可
以禦敌今一旦制车千乘求三千人御射者不可得纵
卷五 第 12a 页 WYG0853-0178a.png
有七万二千步卒翼之亦必败而已矣譬之单骑马而
射亦必习熟而后能有十万之马十万之卒而不尝习
射习骑强使驰马亦必败而已矣高适曰胡儿十岁能
骑马彼以射猎为生故幼而习马为国者可以鉴矣汉
书骑字始此故详

  约先定关中者王之

  初怀王与诸将约先定关中者王之颜师古曰约要也
谓言契也自函谷关以西总名关中以注考之楚怀王
卷五 第 12b 页 WYG0853-0178b.png
与诸将不特口为之约又必立为文券契要曰先定关
中者王之似如今豫给公据之类诸将各执其一以为
异日执契取赏之具也周礼秋官司约(于妙反)掌邦国及
万民之约剂治神治民治地治功治器治挚凡六约郑
康成注剂谓劵书也郑锷曰约者以言而书其约者以
剂剂如质剂之剂盖两书一扎合同而别之买卖之约
长曰质短曰剂此则名为约剂亦两书一扎也然则两
书一扎曰契岂非剖符之状欤先儒谓治神之约如非
卷五 第 13a 页 WYG0853-0178c.png
其所祀而命之祀则书其所以命之者以为约若鲁用
郊禘之类治民之约谓非其所有而分以授之则书其
所以分之者以为约若分卫以殷民七族分鲁以殷民
六族分唐叔以怀姓九宗是也治地之约易晓所以防
侵争耳治功之约如勋在王室藏于盟府汉功臣带砺
之谓治器之约谓礼乐吉凶车服所得用如鲁得用四
代之服器六瑚四琏崇牙八佾之类治挚谓玉帛禽鸟
相往来有一定之制或者疑周公制礼何至如此多为
卷五 第 13b 页 WYG0853-0178d.png
之防以周官为不然自当他考今惟借是以證楚怀王
入关之约亦有文契要约云耳礼记曰大信不约异日
项羽请于怀王怀王曰如约而项氏乃背约王沛公于
汉中卒以自灭约之所在汉直项曲故也后世赐铁券
谓不死而未尝践言契约或以伪为而争竞不息呜呼
其来也久矣

  关中

  颜师古曰自函谷关以西总名关中周礼地官有司门
卷五 第 14a 页 WYG0853-0179a.png
司关门者国门也关者近郊远郊之关也皆有符节以
讥出入易之坎曰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
公设险以守其国又系传曰重门击柝以待暴客因山
川丘陵而设为门关之险固王公所不敢少也然所谓
天险不可升者何哉在德不在险也德之险为天险山
川丘陵之险不过地险耳秦穆公袭郑蹇叔哭送其子
谓晋人禦师必于崤崤有二陵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必死是间元和志曰自东崤至
卷五 第 14b 页 WYG0853-0179b.png
西崤长三十五里东崤长阪数里峻阜绝涧车不得方
轨西崤全是石阪十二里险不异东崤此二崤尚在秦
时函谷关之东春秋时蹇叔言崤之险其地犹非秦有
战国时秦地愈大东侵诸夏而函谷关之险遂为秦之
阨塞六国合从仰关攻秦秦开关延敌六国之师逡巡
而不敢进盖六国皆孱王也故得地势者愈得而下视
之今按秦函谷关在唐陜州灵宝县南十里汉之弘农
县也路在谷中深险如函其中少通行路东西四十里
卷五 第 15a 页 WYG0853-0179c.png
绝岸壁立岩柏阴翳谷中常不见日关去长安四百里
日入则闭鸡鸣则开齐孟尝君客能为鸡鸣而出此关
是也东至汉杨仆所移新函谷关三百七十八里此新
关在河南府新安县而秦关之在灵宝者遂废西至唐
所设潼关二百里唐潼关在华州华阴县东北太华山
之北山在华阴县南八里关西一里有潼水因以名关
黄河自龙门南流扼于华山转流而东渭水自西而东
于兹入河西去长安尚二百里亦天下之至险也然函
卷五 第 15b 页 WYG0853-0179d.png
谷关秦守之非不严陈涉所遣周章乌合之师至百万
入关至戏而后败不足恃也沛公闻章邯且至以兵守
之而项羽令黥布击破之不足恃也潼关之险唐哥舒
翰守之亦败于禄山之将杜少陵诗可考亦不足恃也
至于汉之函谷关徇杨仆之私请东徙三百七十里而
废其旧险则无足言者矣九域志京兆府至东京一千
二百五十里河南府洛阳西至陜州二百八十六里陜
州西至华州二百八十里华州西至京兆府一百五十
卷五 第 16a 页 WYG0853-0180a.png
里计古长安至今开封只一千一百五十里而秦函谷
关汉函谷关唐潼关跨涉三郡河南陜州华州自首尾
八百里中有黄巷二崤桃林之塞皆号绝险谓险可长
恃则秦汉唐至今犹存可也故曰险不足恃也荥阳成
皋古之虎牢蜀之剑阁吴之长江燕之居庸亡国接踵
不修德而恃天险者尚监之哉虽然怀王诸将莫利先
入关关之可畏如此沛公不自洛阳趋二崤而南出邓
林西攻武关亦有以夫

卷五 第 16b 页 WYG0853-0180b.png
  舍人陈恢

  史记吕不韦传嫪毐与其党谋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
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
吕东莱曰秦之兵制略见于此县卒一也卫卒二也官
骑三也戎翟四也舍人五也回谓君公舍人四字当作
一句秦之封君若县公所谓舍人私人也如家臣食客
门人近世馆客门士边郡带行等人之类亦可发以为
兵也毐之败其舍人轻者为鬼薪及夺爵迁蜀四千馀
卷五 第 17a 页 WYG0853-0180c.png
家家房陵其舍人之多如此而又有赐爵者战国之时
养游士至后车千乘食客三千人井牧不修而士无常
产故也苏林曰蔺相如为宦者今舍人韩信为侯亦有
舍人晋灼谓舍人谢公传谓舍人弟上书告信是也师
古曰舍人亲近左右之通称后遂以为司属官号魏置
中书通事舍人东晋省宋初复置通事舍人四员齐永
平初中书通事舍人四员谓之四户梁除通事字直曰
中书舍人掌诏诰后魏有舍人省隋内史舍人八员后
卷五 第 17b 页 WYG0853-0180d.png
减四人为内书舍人唐武德三年改中书舍人置六员
为文士之极选龙朔改西台舍人光宅改凤阁舍人开
元改紫微舍人皆其职也宋初中书舍人起居舍人皆
官而非职别置知制诰以行外制谓之三字官又置舍
人院以某官直舍人院如富弼欧阳修封还词头故给
舍谓有封驳之权元丰官制始正名中书舍人在六侍
郎之上后又置权中书舍人在六权侍郎之上左右史
曰起居郎起居舍人又为从官之次曰二史至如閤门
卷五 第 18a 页 WYG0853-0181a.png
宣赞舍人即武臣清选实自徽宗改通事为宣赞如閤
门舍人则孝庙初置以处武举状元不试而除馀武举
名士召试策一道而除以比文臣馆职立东宫则有太
子舍人未改官制以前则中书舍人者后之通议大夫
起居舍人比中行员外郎为后之朝散郎太子中舍为
后之通直郎云(亡金宰相子皆荫补閤门舍人故称谓云云)

  封南阳守齮殷侯

  项羽救赵杀宋义自立为上将军然犹先假之请于怀
卷五 第 18b 页 WYG0853-0181b.png
王而后真为之也沛公为砀郡长武安侯之后仍称沛
公而封拜君侯不请于怀王以郦食其为广野君以南
阳守齮为殷侯以陈恢封千户如樊哙夏侯婴灌婴诸
将赐爵之类并不请于怀王其亦已得怀王之命有所
不必请与沛公前是屠城阳屠颍川杀泗川守壮斩三
川守由破走章邯东阿威声震叠南阳守欲自全已无
生路舍人陈恢说沛公约降而封之为雍王矣其事与
沛公同而秦民不信与沛公异者何也秦之臣不忠于
卷五 第 19a 页 WYG0853-0181c.png
秦暂屈于我封之者权也项羽所过无不残灭沛公所
过毋得虏掠此则得失之所以异也封秦之叛臣以为
得计则不然矣

  项羽封章邯为雍王

  秦三年七月沛公受南阳守齮降封为殷侯是月章邯
举军降项羽封为雍王时沛公未入关也八月沛公攻
武关入秦乃在章邯已封之后当是时项羽之意必以
沛公为未便能入关者故指秦地封章邯俾为先锋引
卷五 第 19b 页 WYG0853-0181d.png
已入关不料沛公乃先己而入关也沛公之闭关以距
章邯耳项羽盖欲于入关之后移章邯以王地然亦本
有衣锦故乡之騃态故舍秦而去要之刘项本无嫌隙
羽之封邯沛公未入关也则所以封邯者不为恶沛公
也沛公已入关而防邯之来亦人情之常虽因曹无伤
一言而怒奈沛公理直词正向使其鸿门一剑苟毙沛
公天下亦非项羽有也移沛公王汉中以三秦塞东路
焚秦宫室掠秦府库杀其降王坑其子弟此所以助汉
卷五 第 20a 页 WYG0853-0182a.png
之胜而卒自毙欤

  攻武关入秦峣关蓝田(京兆府东南至商州二百六十五里商州东至邓州
或云七百或云六百二十五里书传字画不一邓州至长安不满千里)

  武关秦之南关通南郡今邓州也武关在柝县一百七
十里柝今内乡县也今邓州西北至商州六百二十五
里武关属商州沛公八月既入武关赵高弑二世使人
来约欲分王关中沛公不许九月赵高立子婴子婴诛
灭高发兵守峣关关在蓝田县东南九十里蓝田县亦
卷五 第 20b 页 WYG0853-0182b.png
曰峣柳城峣关亦曰蓝田关沛公用张良计以金啖秦
将连和而因其懈怠引兵绕峣关踰蒉山击秦军大破
之蓝田南蒉山在蓝田县东南一十五里既踰此山则
峣关在七十里之外而迫近其县矣张良之计亦不足
道变诈翻覆世多称之先儒之所鄙也特秦之大势已
去故沛公之兵如破竹耳蓝田属今京兆府去府西北
七十里秦都在渭北咸阳连和者伪许以分王关中而
即又进兵也子婴于是度渭南降

卷五 第 21a 页 WYG0853-0182c.png
  汉元年冬十月

  此汉元年冬十月也因秦不改孔子曰行夏之时即建
寅为岁首者是商之建丑周之建子者为非先儒有天
统地统人统之说有改正朔之说则岁首为子而以子
时为朔朔者旦也一日之首也建丑建寅亦当然故祭
祀用所建之朔而分其日夜若建亥则岂可以亥为一
日之首乎颜师古谓秦以十月为正月即夏之正月夏
之四月乃七月夏之七月乃十月冬春夏秋皆缪矣然
卷五 第 21b 页 WYG0853-0182d.png
史记书夏正月为端月以为始皇讳政而改为端正本
音政而后改为平声亦避讳也则似未尝以十月为正
月师古谓史家追改秦正为汉冬十月其果然乎如淳
谓张苍以高祖十月至霸上故因秦以十月为岁首然
则汉武以太初二年夏五月正历以正月为岁首始用
建寅为正当矣至今莫之敢改然皆以子时为一日之
首寅月为一年之首改正不改朔云(王莽篡汉改十二月为始建国元年
正月之朔以鸡鸣为始)

卷五 第 22a 页 WYG0853-0183a.png
  东莱书楚义帝元年冬十月

  沛公至霸上本是秦子婴元年史记则书为汉元年汉
书书秦二世元年秦二年秦三年而独书元年冬十月
即继以五星聚于东井通鉴删去五星聚事先书题曰
汉纪一乃书曰元年冬十月沛公至霸上惟东莱大事
记其书特奇曰楚义帝元年冬十月沛公至霸上秦王
子婴降朱文公通鉴纲目所祖也汉书高帝纪第一上
凡四年东莱书于义帝元年后曰汉高皇帝二年西楚
卷五 第 22b 页 WYG0853-0183b.png
霸王二年即楚汉皆无元年也羽死方独书汉太祖高
皇帝五年东莱亦书星聚事

  五星聚于东井(历家考别见)

  元年冬十月五星聚于东井刘贡父曰按五星之行水
常不能远日此十月若用夏正则日已在大火矣水安
得与四星俱在东井盖五星本以秦十月聚东井高帝
乃以夏十月入秦也时人欲见汉德应天命故合而言
之史承人言而不改耳检史记是年甲午岁在鹑首七
卷五 第 23a 页 WYG0853-0183c.png
月日在鹑火则水从岁星无疑回谓是说是也本出北
史高允传谓崔浩曰按星传金水二星常附日而行冬
十月日旦在尾箕昏没于申南而东井方出于寅北二
星何因背日而行是史官欲神其事不复推之于理浩
不然允说后岁馀浩谓允曰先所论者本不经心及更
考究果如君语以前三月聚于东井非十月也回尝著
历象考汉太初历推日月五星起于牵牛谓冬至会于
星纪之次然尧时冬至日在虚一度至汉太初元年丁
卷五 第 23b 页 WYG0853-0183d.png
丑岁冬至日在斗十二度则已去牛六度矣牛六星八
度斗六星二十六度与牛之初度接界律历志谓是年
冬至日在牛初度正在分界之上而古今推算者争差
六度近甲申年冬至日在箕比尧时差四宿比汉时差
三宿月令正月日在营室二月在奎三月在胃四月在
毕五月在东井六月在柳七月在翼八月在角九月在
房十月在尾十一月在斗十二月在婺女秦汉之间但
言曰冬至或在牵牛或在斗夏至在东井一月三十日
卷五 第 24a 页 WYG0853-0184a.png
或在月本或在月末固不皆在月中虽尧时冬至日在
虚近时冬至日在箕决无东汉间十月日在东井之理
金水二星常附日而行则谓夏七月建申之月五星聚
东井其有之矣夏七月秦十月也沛公是时方下南阳
八月始攻武关九月始破峣关岁在甲午也次年乙未
冬十月至霸上沛公未至秦地而五星先聚于东井不
为秦之瑞乃为沛公山东之瑞史臣因而书之如高允
刘敞所云极是东井八星占天二十三度几于十一分
卷五 第 24b 页 WYG0853-0184b.png
之一则五星之聚于此必亦相望少疏不密密而比也
古之五星聚者仅五见于史传周文王七年孟春五星
聚房齐桓公将霸五星聚箕汉祖将入关五星聚东井
安禄山作逆天宝九年八月五星聚尾箕宋兴乾德五
年岁在丁卯三月二十七日五星聚奎外此李邺侯家
传谓肃宗复长安其年五星聚东井唐史不书无可考


  使郦食其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秦将果欲连和

卷五 第 25a 页 WYG0853-0184c.png
  春秋书平后世之和也杜预曰和而不盟曰平亦曰成
左传更成请成杜预曰成犹平也如华元合晋楚之成
是也晋悼公之时魏绛和戎翟赐之乐战国或谓之谋
六国连和而攻秦曰合从秦讲和于某国攻某国为连
衡故曰纵曰横两国相争两阵相向而时出乎和不知
后世之以和误人之国者多晋荀息以垂棘之璧屈产
之乘假道于虞以伐虢于是虢灭而虞亦灭璧与马复
归于晋此张良教沛公以利啖秦将之计也张良传比
卷五 第 25b 页 WYG0853-0184d.png
汉纪无陆贾二字有曰持重宝啖秦将有曰秦将果欲
连和多俱西袭咸阳五字沛公起于匹夫所谓重宝者
攻城略地之所得也何足道哉沛公所欲者灭秦而王
关中也赵高弑二世使人语沛公欲约分王关中此弑
君之贼沛公不许是矣今从良计以重宝啖秦将必且
令郦贾二生说秦将以共击咸阳分王关中之利当是
时项羽封章邯沛公封南阳守齮彼贾竖之将亦已心
动故叛而从沛公殊不知张良之计诈也于是因其懈
卷五 第 26a 页 WYG0853-0185a.png
怠从而击之绕峣关踰蒉山出蓝田至霸上秦将所得
重宝焉得而有之身且即死可谓愚矣异时鸿沟之约
项羽懈而东归张良劝汉王追击灭羽亦出此策曾谓
三代王者之师而有是乎郦食其说下齐王历下之守
而汉王无诏以止韩信食其遂以烹死食其亦足恤也
夫必先怠人之守备而后急击之张良又岂有真王佐
之才哉金人取靖康二帝亦用此狡谋四方勤王之师
方集而围城中讲和之诏已下且不许进兵以沮和议
卷五 第 26b 页 WYG0853-0185b.png
是束手而自毙也绍兴之和秦桧又阴为敌间故曰后
世以和误人之国多矣啖之以小利而包藏大祸之心
世道衰人心危久矣哉

  沛公至霸上

  元年冬十月沛公至霸上应劭曰霸上地名在长安东
三十里古曰滋水秦穆更名霸师古曰霸水上故曰霸
上即今所谓霸头以今考之长安东三十里者汉之长
安城也唐之长安城又稍东一十三里秦之都咸阳在
卷五 第 27a 页 WYG0853-0185c.png
渭北夹渭为桥而南桥阔六丈桥柱七百五十以渭水
象天汉而渭南亦通名咸阳汉萧何所建都则在渭南
而稍东唐承隋长安又稍东今汉书注当以汉长安城
为据也关中之水泾渭灞浐(霸无水后人添也)渭自西而东入
于黄河在华州同州之间其源远自鸟鼠同穴山泾入
于渭浐入于霸而霸入于渭霸水之源出商州上洛县
西北行至蓝田县境始出谷谷即丽山之谷亦名蓝田
山浐水所合在长安东廿里霸水西至长安城二十里
卷五 第 27b 页 WYG0853-0185d.png
水东至霸城十里霸城东至新丰县五十里蓝田县在
长安东南七十里盖霸水所行谓之白鹿原水行原上
据高临下沛公屯兵在霸水之东近秦霸城去长安三
十里也秦四塞之国面面有关由汉唐言之则北有渭
与河南有太白终南之山则太白也自西域绵亘以来
踰陇坂以接商洛总谓之南山故曰北河渭南终南西
陇蜀东殽函也北举渭南举终南而秦之形势见矣沛
公之霸上已有秦霸城亦名芷阳而汉兴以后文帝于
卷五 第 28a 页 WYG0853-0186a.png
此原始为霸陵始又有霸陵县始又有霸桥王莽时霸
桥灾莽谓天绝灭霸陵之桥凡霸上霸西霸北霸南霸
东霸城霸陵霸桥霸亭皆此水独长安东头第一门曰
霸城门曰青门者乃汉都城门邵平种瓜处遥指此水
此路命名盖汉唐自长安东出或之函谷关或之武关
必于霸桥分别唐有南北霸桥北桥东趋则函谷路南
桥而东南趋则蓝田武关路霸上即秦之霸城东至新
丰县五十里鸿门在新丰东十九里戏水在新丰东二
卷五 第 28b 页 WYG0853-0186b.png
十五里此刘项入关屯军会合之地也

  子婴降枳道旁

  秦王子婴降枳道旁苏林曰亭名也在长安东十三里
师古曰枳音轵轵道亭在霸城观西四里东汉书长安
霸陵有枳道亭程泰之雍录枳道亭在汉长安城东都
门外十三里长安东面三门此为北来第一门自长安
而出东都必由此门谓近世开封府有云陈州门郑州
门曹门其义相似其曰秦王者应劭曰子婴不敢袭帝
卷五 第 29a 页 WYG0853-0186c.png
号但称王耳东莱大事记按本纪子婴为秦王四十六
日楚将沛公至霸上使人约降子婴子婴即奉天子玺
符节降枳道旁回考之秦嬴姓帝颛顼之苗裔柏翳(即伯
益)之后在西戎保西垂其后造父为周穆王御封赵城
为赵氏非子居太丘周孝王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
蕃息遂邑之秦为汉天水郡陇西县之秦亭周宣王时
秦仲始大见诗之秦风既而为西戎所杀其子破戎有
功封为西垂大夫周幽王为犬戎所杀其襄公救难有
卷五 第 29b 页 WYG0853-0186d.png
功平王避戎东徙洛邑举岐以西封之襄公遂立西畤
史记以为僭端见矣诸侯而祭天犹创为西帝云者谓
中国之西方也文公居岐为鄜畤收周馀民而有之疆
土至岐宁公徙居平阳在郿之平阳亭德公居雍城在
唐之凤翔府天兴县去唐长安三百一十里献公城栎
阳徙都之在渭之北咸阳之东孝公地始益大用商鞅
治国作咸阳筑阙在渭之北汉长安城西北可三十馀
里而跨渭为都在周显王之十九年坏井田开阡陌废
卷五 第 30a 页 WYG0853-0187a.png
都邑为郡县(始为三十一县)孝公卒子惠王立车裂商鞅周显
王之三十一年也显王四十四年秦惠王始称王改后
元年惠王薨子武王立初置左右丞相武王举鼎绝膑
而薨无子异母弟稷立是为昭王诱楚怀王会武关执
而囚之天下以是不直秦周赧王五十九年昭王五十
一年也遂灭周在位五十六年薨孝文王立一年薨庄
襄王立三年薨子政立是为始皇立二十六年并天下
称始皇帝三十七年崩于沙丘其生壬寅其死辛卯其
卷五 第 30b 页 WYG0853-0187b.png
年五十子胡亥立元年壬辰七月陈涉起九月沛公项
梁起三年甲午二世为赵高所弑子婴立四十六日自
非子至子婴三十四世而秦亡汉王不杀子婴以属吏
项羽至而杀之嬴姓遂无后云

  素车白马系颈以组

  应劭曰素车白马丧人之服系颈欲自杀也师古曰此
组为绶也秦以前未有以天子降者也楚庄王伐郑克
之入自皇门郑伯肉袒牵羊以迎曰孤不德不能事君
卷五 第 31a 页 WYG0853-0187c.png
用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若君不忘
厉宣桓武不绝其社稷使改事君孤之愿也非所敢望
也敢布腹心楚群臣曰王勿许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
能信用其民庸可绝乎引兵去三十里而许之平此楚
庄王之所以为庄也吴伐越许之平越伐吴灭之然越
亦不能有江淮以北以其地与楚宋鲁而仅能自保寻
亦为楚所灭然则我能灭人之国而人亦能灭我之国
一反一复非美事也秦昭王诱楚怀王而执之孰与楚
卷五 第 31b 页 WYG0853-0187d.png
庄已得郑伯而纵之故楚人切齿深恨卒以亡秦沛公
约与子婴降其必有以处之耳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
曰始怀王遣我固以我能宽容且人已服降杀之不祥乃以
属吏使项羽至而如怀王之约沛公得王关中项羽引
而东归听怀王命列封大国沛公必有地以食子婴不
绝其祀无亦秦之杀人既多故天假手于项王而绝其
祀欤晋平吴隋平陈孙皓陈叔宝皆得终其天年彼司
马炎杨坚犹能若是金人胁降我二帝于青城徽庙既
卷五 第 32a 页 WYG0853-0188a.png
没钦宗卒为完颜亮所害亮亦以毙于瓜洲天理未尝
不略明也故曰祸莫大于杀已降白起之长平项羽之
新安坑降卒皆数十万是亦自坑而已矣

  皇帝玺符节

  周礼司关司节小行人有玉节角节龙节人节虎节符
节玺节旌节官节郑康成谓玉为之角节其制未闻郑
锷谓命为诸侯使守邦国者用玉节以辅之命为君长
使守都鄙者用角节以辅之此守节也邦国都鄙之所
卷五 第 32b 页 WYG0853-0188b.png
分也又谓铸金为节各为虎龙人之象山国多虎泽国
多龙平土则人之所聚晋楚多山吴越多水陈郑平原
旷野视其所执之节可知其所向之邦此行节也使者
之所持也符节用之门关郑康成谓如今宫中诸官诏
玺节用之货贿康成谓今印章则此二物皆非手中所
执操之物符以合之玺以封之而已旌节用之道路康
成谓今使者所持节如此则与铸金为之虎节龙节人
节异也小行人官节陈祥道谓析竹为符节全竹为官
卷五 第 33a 页 WYG0853-0188c.png
节然则后世分为三物曰符曰传曰繻如契劵之类以谨
门关之出入剖符分功臣铜虎符竹使符各五待合而后
发兵此一物也曰玺曰印曰章以玉金银铜刻之以为印信
总名曰印此一物也曰握节曰持节曰仗节牧羊则人臣奉使
将命出疆之节节毛上下相重取象竹节此又一物也皆掌
于天子之有司周礼典瑞又有所谓玉之为器以为符信搢
大圭执镇圭王之瑞也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亦曰身圭)
子执谷璧男执蒲璧此人臣之五玉五瑞以朝觐宗遇
卷五 第 33b 页 WYG0853-0188d.png
会同诸侯相见皆天子所赐而执之贡之以为信也瑑圭
璋璧琮以頫聘珍圭以徵守以恤凶荒牙璋以起军旅以
治兵守璧羡以起度谷圭以和难以聘女琬圭以治德
以结好琰圭以易行以除匿其多端不同如此即皆后
世所谓麟符虎符菟符鱼符兵符至如绝人以玦还人以
环未有不托之器物以寓意者第未知天子佩玺始于何
时左传季武子取卞使公冶问襄公玺书追而与之左右皆
曰印也印之为玺惟周礼左传有之以玉为玺贯以组绶
卷五 第 34a 页 WYG0853-0189a.png
天子佩之必始于秦而汉诸侯王以下莫不有之天子
玺皆白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
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凡六玺诸侯玉印黄金橐佗钮文
曰玺列侯黄金印龟钮文曰印丞相将军黄金印龟钮
文曰章中二千石银印龟钮文曰章千石六百石四百
石铜印龟钮文曰印回尝见汉铜印匾而方大如今之
准尺一寸许中有圆窍以容组组所以穿之也印之背
即所谓鼻钮印之面即中文镌篆字空处为文组两头
卷五 第 34b 页 WYG0853-0189b.png
为绶以系之腰为佩故曰方寸之印丈二之组苏秦佩
六国相印即六绶六印杨璞银黄三组即三绶三印非
若今人之印大而不可佩封之以匮也通典曰秦以印
称玺以玉不通臣下用制乘舆六玺说已见前文始皇
得蓝田白玉为玺螭虎钮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史
记正义曰汉官仪云子婴上始皇蓝田玉玺因服御之
代代传授号云汉传国玺据此则此玺在六玺之外也
后汉书志三注而三不同一引吴书曰汉室之乱天子
卷五 第 35a 页 WYG0853-0189c.png
北诣河上六玺不自随掌玺者投井中孙坚北讨董卓
顿军城南官署有井每旦有五色气从井中出使人浚
井得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方围四寸上有
钮交盘五龙瑨七寸龙上一角缺此一注已与通典螭
虎钮异而回闻之蓝田玉碧而不白一疑也又注其晋
阳秋曰冉闵大将军蒋干以传国玺付河南太守戴施
施献之百僚皆贺玺光照洞彻上蟠螭文隐起书曰昊
天之命皇帝寿昌秦旧玺也此全与前注及通典不同
卷五 第 35b 页 WYG0853-0189d.png
二疑也又注徐广曰传国玺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
此又与晋阳秋一字不同三疑也今考汉元后传王莽
遣王舜求传国玺于太后不肯授莽其反复辩说甚苦
后乃出玺投之地以授舜初不言玺文几字玺方几寸
玺之玉色何若今之俗传博闻录恐多不经未足信也
汉书昌邑王贺立为太子霍光废之光持其手解脱其
玺组及受皇帝行玺信玺不封及自之符玺取节十六
及为玺书使使者持节徵发一千一百二十七事足见
卷五 第 36a 页 WYG0853-0190a.png
汉帝玺之不可不封符节之不可妄用而玺之必佩于
腰明矣东汉志注又谓六玺之用不同玺皆以武都紫
泥封青囊白素里两端无缝尺一板中约署皇帝带绶
黄帝六采不佩玺玺以金银縢组侍中组负以从秦以
前民皆佩绶金玉银铜犀象为方寸玺各佩所好奉玺
书使者乘驰传其驿骑也三骑行昼夜千里为程考此
可见侍中负玺人主不佩故典恐是临朝则佩而燕居
则侍中负之又见秦以前虽民亦皆佩私印私绶而人
卷五 第 36b 页 WYG0853-0190b.png
主则有侍中负之又因见玺书尺一之制一昼夜千里
为程之说今之印皆有匣者其制见南部新书曰三十
四司郎官印故事悉纳直厅每郎官交印时吏人系之于
臂以相授颇觉为繁杨虞卿任吏部为员外郎始置匮
加锁以贮之人人以为便至今不改程泰之谓古者居
此官则佩此印印有组常系之腰垂之一日去官即解
而上有司后世付之典吏加匮封亦大便逸去古远矣
然回谓今之印重而大佩之不便诸百官司及郡县印
卷五 第 37a 页 WYG0853-0190c.png
皆有匣贮袱封长官又内封之吏掌牌以出入之有曰
印司而历代人主有曰符玺郎符宝郎盖与古无一而
可同也

  附考五玉

  周礼先儒所不尽信然典瑞所谓五玉已见舜典考其
正义之意盖谓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公侯伯子男
所执者尧昔授之舜即位诸侯来见既辑之又班以还
之乃所谓符信也唐虞之世诸侯至于万国之多禹会
卷五 第 37b 页 WYG0853-0190d.png
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则五玉之制周有典瑞掌之不可
诬也下文三帛二生一死贽所谓贽止是三帛二生一
死似不当联五玉而言孔传释三帛谓诸侯世子执纁
公孤执玄附庸之君执黄二生卿执羔大夫执雁一死
士执雉三帛死生所以为贽见之礼如此则五玉乃诸
侯所自造可乎正义于班瑞释曰此瑞本受于尧辑而
又还之是也孔传亦谓圭璧如五器礼终则还之三帛
生死则否回窃疑五玉为符信验视无伪即仍以畀之
卷五 第 38a 页 WYG0853-0191a.png
与贽不同五等诸侯见君顾命有曰壤奠其制不止于
此第未知尧以前封诸侯五瑞为信之外有无简策书
所谓命则当有竹为简策木板为方而今不可考耳黄
帝素问谓岐伯所言皆有太古所传金匮玉板则古人
防火而谋悠久以玉书事金匮之犹之诸侯符信以五
玉为之不朽而不可爇也又未知帝王之世行移文书
有无周之符若玺所谓典瑞之玉不一瑞司关掌节小
行人之节不一物其果皆周公之所制欤古人用玉品
卷五 第 38b 页 WYG0853-0191b.png
类繁多焉得所谓美玉如此之多朝觐之所执所班祭祀
之所奠所埋所沈祭器圭瓒冕旒佩服节玺为权为度
为案为土圭为律管死丧饭含详而别之不可胜书今
人之玉难得姑以为玩具而腰带一事唐以来人君服
之以赐贵臣大戚近世武臣镌而服之不以为僭俗人
喜带玉绦环刀柄巾环而玉盏盘以劝酒尤侈至如朝
廷玺章则徽庙之作八宝宝庆以获亡之玺改元自当
他考云

卷五 第 39a 页 WYG0853-0191c.png
  附考玉刚卯

  予近见鲜于伯几枢佩一玉长可计一寸许四方阔可
半寸许中有窍可组穿之四面有字每一面各篆书刻
八字两行各四字如蝇头差饰以金文极精细问何物
伯几曰此宣和中徽庙宫人所佩辟兵符也予考之当
是汉之玉刚卯王莽传皇天革汉而立新废刘而兴王
夫刘之为字卯金刀也正月刚卯金刀之利皆不得行
服虔曰刚卯以正月卯日作或用玉或用金或用桃著
卷五 第 39b 页 WYG0853-0191d.png
革带佩之今有玉在者晋灼曰刚卯长一寸广五分四
方当中央从穿作孔以采丝茸其底如冠缨头蕤刻其
上面作两行书文曰正月刚卯既央灵殳四方赤青白
黄四色是当帝令祝融以教夔龙庶疫刚瘅莫我敢当
其一铭曰疾日严卯帝令夔龙顺尔固伏化兹灵殳既
直既觚既方庶疫刚瘅莫我敢当师古曰今往往土中
有得玉刚卯者按大小及文服说是也回曰服说是也
当作晋说是也服说谓长三寸广一寸然不言文以回
卷五 第 40a 页 WYG0853-0192a.png
所见伯几宣和所制与晋灼说合然晋灼前一铭犹多
二字恐是徽庙得汉玉刚卯依其式以制之赐宫人也
东汉书志谓佩双印则径以此玉刚卯为印而双佩之
长寸二分方六分(以回所见大约是)乘舆诸侯王列侯以白玉
中二千石以下至四百石皆以黑犀三百石以至私学
弟子皆以象牙丝縢之制亦随以异两印文与西汉书
注同然则虽汉制其亦儿戏之类欤三代无是也今人
所佩篦刀古曰容刀茹袋古曰囊曰橐以儿女佩内则
卷五 第 40b 页 WYG0853-0192b.png
详盖非一物以适于用玉刚卯乃若辟除疫病之物五
斗米道后变而为书符妇人有钗符曰辟兵符有自来





  古今考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