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853-012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考卷二

  元 方回 续

  马迁书仁而爱人 班固书宽仁爱人

  紫阳方氏曰史记高祖纪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汉
书纪改曰宽仁爱人意豁如也班固加一宽字不如司
马迁之所谓仁而爱人也加一宽字则所见之仁小矣
仁全体甚大爱人仁之用也仁性也爱人仁之情也史
卷二 第 1b 页 WYG0853-0129b.png
迁所云性情体用俱完而固也天命之性无智愚贤不
肖皆有是仁禀气之清而厚者则全其本心之仁而恻
隐之心必见于爱人禀气之浊而薄者则有蔽塞昏怠
之患而又加以物欲则所为每不仁如项羽剽悍猾贼
喑哑叱咤凶暴之至非本心不仁而性无是仁也一切
恃气故敢于战攻必取必胜而敢于杀人如坑秦军二
十万众于新安彼何罪哉仁不仁之间刘项之存亡也
孔门论仁莫大于易之乾卦与夫论语答颜子之问在
卷二 第 2a 页 WYG0853-0130a.png
乾为元亨利贞在人为仁义礼智而元包四德仁冠四
德曰元者善之长曰君子体仁足以长人论天地之四
时则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然四时常常生物故易系
又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
仁仁所以为百行万善之根本礼义智非仁为之则何
以有辞让何以有羞恶何以有是非圣贤修身内之存
养仁之体外之省察仁之用若夫克已复礼为仁孔子
因颜子问而答天下后世学者皆当然也颜子请问其
卷二 第 2b 页 WYG0853-0130b.png
目曰非礼勿视听言动此贤者之事亚圣人一等则必
有所勿而后有所克有所克而后有所复圣人纯乎仁
自不假此程伊川令学者类聚洙泗言仁处观之教人
至矣而为象山之学者非之何也司马迁谓高祖仁而
爱人上一仁字性也体也爱人二字情也用也班固言
宽仁爱人则以宽为仁而爱人之说止于言仁之情仁
之用矣孔门教人亦曰仁者爱人指其用也他有兼言
体用者不一韩愈博爱之谓仁亦专言仁之用然所以
卷二 第 3a 页 WYG0853-0130c.png
博爱之理亦不相离后世专以爱言仁固不尽此心此
仁之全体而或者以觉为仁则又流于一偏如医书言
痿痹不仁不知痛痒固不仁矣而无病之人皆知痛痒
则非所谓仁也仁者固无所不爱而爱属乎情仁者固
无所不觉而觉属乎知皆非仁之全体也本性之仁大
哉乾元是也圣人欲净理明静亦仁动亦仁无一毫之
或私而无一物之失所安行之仁也贤者利仁畏罪强
仁又有等级史迁本书高祖天资乃是气禀清厚本性
卷二 第 3b 页 WYG0853-0130d.png
之仁时时发露于人必爱而其善知人诛有罪得天下
皆仁之用也衽席闺门有不善焉则不学之过也然以
其天资见于行事则得仁之分数多矣以项羽对观之
则仁不仁之判天壤矣古之纯乎仁者其尧舜禹汤文
武周公孔子欤高祖救民于水火之中刬秦之暴削项
之凶有国四百年天地大德曰生其所以生天下之苍
生者多矣亦可谓仁也齐桓晋文所不及也史迁班固
笔削微异吾故从而辨之而所以补此章者恐或者议
卷二 第 4a 页 WYG0853-0131a.png
鹤山之书专考制度而不及性理不容不挈此大纲领
而表出之也

  附论易体仁足以长人并 孔子以下六段 东
莱四段 朱子语二十二段 程沙随一段
方氏一段

  易乾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又曰君子体仁足以长人
明道先生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生
之谓性(告子此言是而谓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则非也)万物之生意最
卷二 第 4b 页 WYG0853-0131b.png
可观此元者善之长也斯所谓仁也人与天地一物也
而人特自小之何耶

  伊川先生曰君子体仁足以长人体法于乾之仁乃为
君长之道足以长人也体仁体元也比而效之谓之体
(朱文公不然见后)

  横渠先生曰仁统天下之善

  广平游氏曰道者天也道为万物之奥故足以统天仁
者人也仁为众善之首故足以长人犹之万物发育乎
卷二 第 5a 页 WYG0853-0131c.png
春而震为长子也

  汉上朱氏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元者生物之始善之长
也其在人则仁也仁者宜在高位故君子体仁足以长
人于人皆长也

  紫阳先生曰元者善之长也元者生物之始天地之德
莫先于此故于时为春于人则为仁而众善之长也
君子体仁以仁为体则无一物不在所爱之中故足以
长人 元者善之长以下四句是说天德之自然君子
卷二 第 5b 页 WYG0853-0131d.png
体仁足以长人以下四句说人事之方然元只是善之
长万物生理皆始于此众善百行皆统于此故于时为
春于人为仁 元亨利贞春夏秋冬此天德之自然其
在君子所当从事于此者则必体仁乃足以长人体者
以仁为我之骨我以之为体仁皆从我出故无物不在
所爱所以能长人 元者善之长也亦仁而已体仁则
痒疴疾痛举切吾身故足以长人 生底意思是仁
乾之元亨利贞本是谓占得此卦则大亨而利于守正
卷二 第 6a 页 WYG0853-0132a.png
而彖辞文言皆以为四德某常疑如此等类皆是别立
说以发明一意 易中言元者善之长说得最亲切无
渗漏仁义礼智莫非善这个却是善之长仁是有滋味
的物事说做知觉却是无滋味底物事仁则有所属如
孝弟慈和柔爱皆属仁 伊川语录中说仁者以天地
万物为一体说得太深无捉摸处易传其手笔只云四
德之元犹五常之仁偏言则一事专言则包四者又曰
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易传则此两处说仁说得极
卷二 第 6b 页 WYG0853-0132b.png
平实学者当精看此两处 问黄直卿伊川偏言则一
事专言则包四者这一个能包得那数个若问著一个
便包数个答云只谓是一个公于此处见得分明否曰
向来看康节诗见得这意思如谓天根月窟閒来往三
十六宫都是春已与程子所谓静后见万物有春意同
且如这个卓子安顿恰好时便是仁盖无乖戾处便是
生意穷天地亘古今只是一个生意此所以仁包四德
也曰如此体仁便不是生底意思卓子安顿得恰好只
卷二 第 7a 页 WYG0853-0132c.png
可谓之中不可谓之仁仁只是初底意如木之萌草之
芽其在人如恻然有隐初来底意思所以程子谓看鸡
雏可以观仁为是那嫩小底便有仁意思 以一身观
之元如头所以人头亦谓之元首穆姜亦曰元体之长
也今若能知得所谓元之元元之亨元之利元之贞上
面一个元字便是包那四个下面字下面字则是偏言
乎一事者又要知得所谓元之元亨之元利之元贞之
元者盖见得此则知得所谓只是一个元也若以一岁
卷二 第 7b 页 WYG0853-0132d.png
言之则春便是元之元首夏清和是亨之元孟秋是利
之元初冬便是贞之元也 所谓心譬如谷种生之性
便是仁阳气发处乃情也 正如天官冢宰以分职言
之特六卿之一耳而曰建邦之六典则又统六卿 以
用言之则元为主以体言之则贞为主 且如阴阳其
初亦只是一个进便唤做阳退便唤做阴 仁字须兼
义礼智看方看得仁字出仁者仁之本体礼者仁之节
文义者仁之断制智者仁之分别犹春夏秋冬虽不同
卷二 第 8a 页 WYG0853-0133a.png
而同出于春春则生意之生也夏则生意之长也秋则
生意之成也冬则生意之藏也自四而两自两而一则
统之有宗会之有元故曰五行一阴阳阴阳一太极
仁为四德之首而智则能成始而成终犹元为四德之
长然元不生于元而生于贞盖天地之化不翕聚则不
发散也仁智交际之间乃万化之机局此理循环不穷
吻合无间故不贞则无以为元也(回曰此说出于周子元亨诚之通利贞诚
之复) 体仁如体物相似人在那仁里做骨子故谓之体
卷二 第 8b 页 WYG0853-0133b.png
仁仁只是个道理须著这人方体得他做得他骨子比
而效之之说却觉见不是 四德之元犹五常之仁偏
言则一事专言则包四者此段只于易元者善之长与
论语言仁处看若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则贞又包四
(回曰贞之妙如此贞固足以干事事之骨也) 看此一段须与太极图通
看 干事事之骨也犹言体物也 乾之元亨利贞天道也
人得之则为仁义礼智之性 问孟子言仁义礼智义在
第二太极图以义为利却在第三曰礼是阳故元亨利贞
卷二 第 9a 页 WYG0853-0133c.png
谓之仁义礼智犹东西南北所谓元亨利贞犹东南西
北一个是对说一个是从一边说(朱子语二十二段回节去閒杂字书诸此)
东莱吕氏曰君子体仁足以长人仁者人也合而言之
道也世人分为二故君子体而为一 君子体仁足以
长人易传曰比而效之谓之体 仁者人也合而言之
道也其为人不能合故必比而效之 体仁不是将仁
来为我之体我之体都便是仁 元者善之长春秋传
记穆姜所诵之语谓元者体之长觉得体字较好是一
卷二 第 9b 页 WYG0853-0133d.png
体之长也(东莱四段回节文)

  沙随程氏文史评汉宣帝杀赵广汉韩延寿盖宽饶杨
恽回曰四子皆贤能之士虽宣帝惨刻少恩亦由恭显
典枢机刑戮过差易曰体仁足以长人帝若以仁心每
自体认何至如是(回节文)

  紫阳方氏曰马迁书高祖曰仁而爱人班固曰宽仁爱
人固不及迁多矣回已论之于前尝有感于易之所云
体仁足以长人三代而下幸有汉高之性资遂有天下
卷二 第 10a 页 WYG0853-0134a.png
四百年之业活天下生灵不可胜计也回抄录孔子二
语明道伊川横渠广平汉上语各一段紫阳乡先生朱
子语二十二段东莱四段惟沙随一段所以言仁者伊
川以比而效之训体东莱从之朱子毅然不从独谓以
仁为我之骨我以之为体其说精矣而程沙随乃以为
体认所见尤下故附记诸此回尝读鹤山易集义批于
此章之末仁天之元也春也生物之心也而人得之以
为性仁包礼义智信犹元包亨利贞春包夏秋冬然性
卷二 第 10b 页 WYG0853-0134b.png
有是仁必著于情而后仁始行盖仁非人不行人所以
行乎仁故先儒谓仁与人合而为一也仁以人行故谓
之道也天下之大道理无以加于此也仁为人之骨人
为仁之体人而能体仁则大可以君天下小则一邦一
州一县一司一宗之长皆非不仁之人所能为主也秦
始皇以不仁为此身之骨而此身四体全不仁(释氏谓五体投
地四肢之元头为元体亦如之)恶乎不亡汉高性资仁而爱人遂有天
下孔子之言验于此也鬼神之德体物而不可遗鬼神
卷二 第 11a 页 WYG0853-0134c.png
无迹物物皆鬼神之体犹所谓天运而不已水流而不
息物生而不穷皆与道为体也仁与人为骨人与仁为
体能体仁则能长人当详观朱子所论而元包四德不
贞无以为元仁智交际之间乃造化之机轴至精至妙
学者尤不可不深诣哉

  论语第一个仁字

  紫阳方氏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此论语中第一
个仁字程子谓为仁以孝弟为本论性则仁为孝弟之
卷二 第 11b 页 WYG0853-0134d.png
本行仁自孝弟始孝弟是仁之一事谓之行仁之本则
可谓是仁之本则不可回谓其为仁之本与少为字不
得孝于亲弟于长推是心也则必不敢犯上矣上者君
师有司乡党亲友之尊于我者既无犯上之心又岂肯
好作悖乱之事春秋时作乱之人不一其不仁甚矣自
不孝不弟始所以圣贤教人必自幼少先知事父母事
兄之道也有若此言下一与字朱子谓疑词谦退不敢质
言是也回谓以爱言仁不若以孝弟不犯上论仁朱子
卷二 第 12a 页 WYG0853-0135a.png
谓记者欲学者识其所当务故此为论语第二章

  论语第二个仁字

  紫阳方氏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此论语中第二个仁字
朱子谓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
矣专言鲜则绝无可知回谓小人以巧好之言令善之
色悦人浅者止于䛕佞深者中藏叵测所谓蜜中之鸩
也外悦乎人而内有杀人之心世多此辈朱子谓记者
欲学者识其所可戒故此为论语第三章

卷二 第 12b 页 WYG0853-0135b.png
  仁者爱之理心之德

  紫阳方氏曰仁者心之德爱之理朱子或问详矣黄干
直卿通释尤详朱子引程子语乾四德之元犹五常之
仁偏言则一事专言则包四者推此而言则可见矣盖
仁者五常之首也而包四者恻隐之体也而贯四端故
仁之为义偏言之则曰爱之理孝弟为仁之本是也专
言之则曰心之德巧言令色鲜矣仁是也回谓爱之理
兼仁之体用言之也其曰恻隐之体贯四端恻隐爱也
卷二 第 13a 页 WYG0853-0135c.png
体也者理也百行万善无非性之所禀心之所得皆谓
之德而仁为首包百行万善焉则专以仁为心之德而
义礼智信之德包在其中矣朱子精思非一日发而为
此二言此四书所以有功于万世也回故表而出之

  论语第三个仁字

  紫阳方氏曰汎爱众而亲仁一孝二弟三谨四信五爱
众六亲近仁者之人行此六事而有馀暇之力则以学
诗书六艺之文圣人教后生子弟宜当如此今人于事
卷二 第 13b 页 WYG0853-0135d.png
亲从兄有亏行不必谨言不必信常操害物之心不为
亲仁之计而汲汲然学为浅陋之诗轻薄之文其去古
人远矣亲近仁者之人尤为急事不择友而好从小人
为非今之人尤多也

  答或问何以考仁

  紫阳方氏曰或问回子续鹤山之书取汉高纪为古今
考书高祖仁爱之效可也广言仁之体用何居回对曰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桀纣之失天下也以不仁凡书
卷二 第 14a 页 WYG0853-0136a.png
传所言多仁之用而罕言仁之体私欲净尽仁之体也
博施济众仁之用也汉高性质之仁形而为爱人则所
谓天下乌乎定定于一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也若究其
极则于私欲净尽全乎本心之德者未也故泛论一篇
之外引易之体仁论语首章之三言仁朱子爱之理心
之德六字所断之仁以广之盖谓古今考各言制度名
物治天下之具而本根所在自古圣人贤人治天下之
道不过曰仁孔子答孟武伯之论求由赤皆不以仁许
卷二 第 14b 页 WYG0853-0136b.png
之则虽有治国之才而仁则不充若子张之问则令尹
子文陈文子之忠之清皆不足以言仁必也如颜子可
以言仁故有克复之许仲弓可以言仁故有敬恕之许
高祖天资仁矣约法三章一洗秦政鞅斯之酷以此得
天下而所以为之不合于天理不本于天德者亦多矣
回故考论孔门以至诸子所以言仁者有体有用不惟
期望世之人主力学以任仁亦期之当世士大夫近求
本心之仁孝弟是务巧令是戒爱之理心之德养源培
卷二 第 15a 页 WYG0853-0136c.png
根而又亲君子远小人希颜子之克复践仲弓之敬恕
以此修已以此待物必不但羡高祖一时功臣狙诈猬
奋侥倖成名而亦或不旋踵而败也所因之礼损益可
知古今考之事也其或继周百世可知古今考之意也

  附陈太和仁说

  永嘉陈钧曰尧舜禹不言仁非不仁也睦九族和万邦
柔远能迩惇德允元好生之德洽于民心无一民一物
而不囿于仁也汤以征伐而君天下行一不义杀一不
卷二 第 15b 页 WYG0853-0136d.png
辜不为也非仁乎然于兆民倒悬方解之初惊魂未定
之日必克宽克仁乃能彰信于天下宽言其小者仁言
其大者万世之言仁实始于此汉高祖亦以征伐而有
天下班固云宽仁爱人盖有所本然仁乃天性本然之
理宽乃仁心发见之迹体用重轻不可不察也

  紫阳方氏曰程门常令学者类聚孔门言仁处观之张
南轩尝类聚矣真西山读书甲记第六卷五常门记仁
义礼智信第七卷第八卷上下专记仁自书仲虺之诰
卷二 第 16a 页 WYG0853-0137a.png
克宽克仁始陈钧字太和永嘉人今居金坛知浮梁州
事借回此书观之书此一段见教因附于此古今考用
汉纪考古今张南轩类聚真西山记仁不可备书于此
学者当别自专心考之

  拔剑斩蛇

  紫阳方氏曰古之君子必佩玉天子白玉玄组绶公侯
山玄玉朱组绶大夫水苍玉纯组绶世子瑜玉綦组绶
士瓀玟缊组绶而妇人亦有佩卫南子环佩璆然是也
卷二 第 16b 页 WYG0853-0137b.png
子妇事父母舅姑各有所佩男子右佩玦捍管遰大觿
木燧左纷帨刀砺小觿金燧妇人右箴管线纩大觿木
燧左纷帨刀砺小觿金燧男女未冠笄衿缨佩容臭诗
童子佩觿佩韘觿如锥以解结或用角或用蒙韘亦曰沓
亦曰韘亦曰极射曰巨指着决以钩弦食指中指无名
指著沓以放弦左臂著拾所以遂袪韘用韦大射朱极
则朱之也佩觿韘成人之礼童子佩者诗人以讥卫惠
公无成人之德也捍韘臂也亦曰拾亦曰遂可以捍弦
卷二 第 17a 页 WYG0853-0137c.png
用韦今人谓之套袖纷帨拭物之巾也纷与帉同巾谓
之帉巾曰帉拭之曰帨也亦捝也遰刀勒也古曰鞞诗
鞞琫容刀是也亦曰刀室鞘室口之饰曰琫砺砻也金
燧木燧取火之具也金曰鉴曰方诸或方圆木则榆槐
之类古之佩如是而已未有带剑者也礼记曰虎贲之
士说剑家语曰子路拔剑而舞少仪曰仆者右带剑春
秋传曰卫良夫袒裘不释剑而食太子数其三罪而杀
之庄子有说剑一篇其说鄙浅特甚古者车仆武士带
卷二 第 17b 页 WYG0853-0137d.png
剑非此则佩玉与玦拾等物至战国尚剑则巨阙干将
镆铘之名显而剑客以短长之术游说诸侯东莱大事
记周威烈王十七年秦初令吏带剑东莱曰佩玉三代
也带剑秦也秦与三代之分无他观其所佩而已是年
秦简公六年秦纪又书百姓初带剑又秦始皇九年王
冠带剑东莱曰始皇年二十一带剑秦始也人主带剑
废佩玉始此其后荆轲难作始皇赖剑以免二十六年
初并天下销天下兵则民间刀剑戟槊锋镝尽以为金
卷二 第 18a 页 WYG0853-0138a.png
人十二意者吏尚带剑而民则莫敢有带剑者矣刘季
为亭长送徒骊山而得带剑为吏故也汉记以三尺剑
取天下于是舍三代之佩玉而佩秦之剑讫汉至魏皆
然晋以木代之而唐亦有焉项庄拔剑起舞樊哙拔剑
切肉军中当然萧何剑履上殿则立为朝仪矣龚遂劝
民卖剑买牛则庶人无不带剑矣秦之法严而实疏刘
季解纵所送徒带剑夜行略无呵禁至此斩蛇之事则
必有心老妪夜哭赤帝子杀白帝子又恐是伪为神奇
卷二 第 18b 页 WYG0853-0138b.png
者之妄言汉有伪泰誓三篇出于河内女子有周武王
白鱼入于王舟火流王屋化为乌二事后孔壁真泰誓
出乃不然太史公好奇怪闻异说无不备载有如白鱼
火乌之事出于伪书则赤帝子之说无乃与之相似欤
晋武库火汉高祖斩蛇剑火中飞去则又诡异尤不足
信云

  附广剑考 (秦吏初带剑 秦百姓初带剑赐王子煇剑 始皇二十冠带剑)

  史记秦纪简公六年令吏初带剑东莱大事记书于周
卷二 第 19a 页 WYG0853-0138c.png
威烈十七年鲁缪公元年东莱曰佩玉三代也佩剑秦
也秦与三代之分无他观其所佩而已矣又史记秦纪
后有秦纪一篇书惠公其七年百姓初带剑此秦吏民
带剑之始也亦不书曰佩按是时鲁缪公尊事子思东
莱书中庸之书于是年又缪公以公仪子为政东鲁吏
风如此西秦但知强暴而已然是时秦亦未强威烈王
二十三年为司马公通鉴之始(回尝谓通鉴合自获麟后续之为始欠七十八
年春秋前曲沃武公取晋其为三晋也久矣)秦简公后惠公出子献公始强
卷二 第 19b 页 WYG0853-0138d.png
孝公始大强惠文君立后为惠王秦称王始此子武王
立武王死弟昭襄王立六年蜀侯煇反索隐注华阳国
志曰秦封王子煇为蜀侯蜀侯祭归胙于王后母疾之
加毒以进王大怒使司马错赐煇剑子孝文王子庄襄
王子始皇凡吏民带剑十世矣始皇十三岁而立二十
一岁冠带剑史记书之非始皇始带剑也考工记桃氏
为剑腊广二寸有半寸两从半之以其腊广为之茎围
长倍之中其茎设其后参分其腊广去一以为首广而
卷二 第 20a 页 WYG0853-0139a.png
围之身长五其茎长重九锊谓之上制上士服之身长
四其茎长重七锊谓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长三其茎长
重五锊谓之下制下士服之腊谓两刃力阖反一音猎
又鲁颊反两从半之谓剑脊两面杀趍锷茎谓剑夹人
所握镡以上也镡音淫音寻又徒南反夹古恊古洽二
反郑玄注谓茎在夹中者长五寸设其后谓穿之也锊
无音字书十七辞刀辍切说文曰十一铢二十五分之
十三又音刷陈祥道谓锊六两郑玄注上制长三尺重
卷二 第 20b 页 WYG0853-0139b.png
三斤十二两(算不通此乃六十两也若六两为锊不及此)中制长二尺五寸
重二斤十四两三分两之一人各以其形貌大小带之
此士谓国勇力之士能用五兵者也乐记曰武王克商
裨冕搢笏而虎贲之士说剑于剑而言周武王莫古于
此用剑之盛莫盛于战国而以为朝仪则又始于秦而
不革于汉也剑柄之名六曰后曰夹亦作铗曰鼻曰茎
曰镡曰首又周礼注中有把字音霸(又必雅反)今人曰柄把
是也又史记注剑室谓鞘剑刃之名三曰腊曰脊曰锷
卷二 第 21a 页 WYG0853-0139c.png
亦曰锋鼻亦曰彘亦作璏剑鼻之玉曰璏亦曰珥尔雅
剑珥谓之镡剑室曰椟亦曰柙谓剑柙也藏虎兕亦曰
柙藏弓矢玉亦曰匮曰椟进剑者左首而加于夫
上夫剑衣也不敢亵也亦曰衭襓少仪仆者右带剑
古之佩剑必于左仆御车居中君居左勇力能轩轾之
士居右则移剑于右以尊君也陈祥道谓汉礼自天子
及百官皆佩剑魏唯朝服佩之晋以木代之唐亦有焉
今考史记萧相国世家汉书萧何传皆书赐带剑履上
卷二 第 21b 页 WYG0853-0139d.png
殿而无注初学记贾子古者天子二十四冠带剑诸侯
三十而冠带剑大夫四十而冠带剑𨽻人不得冠庶人
有事得冠剑无事不得带此不可信又云前制上公九
命则剑履上殿储君剑舄上殿又汉仪诸臣带剑至殿
阶解剑按史记荆轲传图穷而匕首见左手把秦王之
袖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
故不可力拔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
郎中执兵皆陈殿下如此则秦法惟其王带剑耳上文
卷二 第 22a 页 WYG0853-0140a.png
剑长如字剑佩于左剑长而室坚故不可拔左右乃曰
王负剑负剑注王邵曰古者带剑上长拔之不出室欲
王推之于背令前短易拔盖负于背则易拔佩剑于腰
则难拔秦王惶急时能移剑于背故能拔以断荆轲之
左股也五代至宋以幞头为首饰漆纱为之横长其带
以紫绯绿为公裳乃唐末之战袍稍大其袖而加横栏
以玉金犀角牛角革为带有金银鱼袋之异靴则军中
朝服之靴耳谓之常朝服三年一大礼而后有朝服祭
卷二 第 22b 页 WYG0853-0140b.png
服冠冕佩绂之制人主常朝红袍玉带幞头皆权礼也
然古金有六齐钟鼎齐六金一锡斧斤齐五金一锡戈
戟齐四金一锡大刃齐三金一锡削杀矢之齐五金二
锡鉴燧齐金锡半古皆先为模范而始铸之今之剑戟
刀斧皆锻熟为之多锻而精者为之钢铁以为刃若非
古之铸剑然也惟镜惟鼓惟香炉花瓶惟僧楼大钟用铜而冶
锅镬釜鬲茶汤罐煎盘田犁皆铁而冶与古制全不侔矣

  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庭

卷二 第 23a 页 WYG0853-0140c.png
  祠祭之字篆文皆从示横二画古上字也纵三垂中为
星左为日右为月天垂象以示乎人故祷祠福祉禘祫
等字皆从示祠之训春祭曰祠品物多少文词也不用
牺牲用圭璧及皮币祭字从肉从手月肉字也又手字
也下从示谓以手呈肉而祭也然则祠不用牲祭用牲
也今班史书曰祠黄帝祭蚩尤岂互文乎抑果有异义
也蚩尤古之始造兵器者黄帝战于阪泉始从事战陈
者秦礼祠八神或曰齐太公以来作之八神三曰兵主
卷二 第 23b 页 WYG0853-0140d.png
祠蚩尤其冢在东平郡寿阴县其兵主也久矣班固因
马迁封禅书作志曰为沛公则祠蚩尤衅鼓旗于蚩尤
亦言祠而不言黄帝于纪则云祠黄帝祭蚩尤恐不过
互文耳下文曰衅鼓旗则用牲可知秦废俎豆则未知
其祭之器如何圭币亦不深考也古者天子将出征类
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祃于所征之地祃亦曰表貉貉
与祃同音亦读曰陌至秦而其礼皆亡唐制有祃祭陈
祥道礼书绘为图亦未必尽与古合启与有扈战于甘
卷二 第 24a 页 WYG0853-0141a.png
之野其誓曰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孔氏传谓天
子亲征必载迁庙之祖主行有功则赏祖主前示不专
又载社主谓之社事不用命奔北者则戮之于社主前
高帝以一亭长卒与立为沛公为楚之县公固不当用
天子之礼匹夫无祖庙则无所谓主汉之榆社虽有主
亦不知用姑为是祭以行师秦及战国以来先王典礼
扫地已尽为可叹耳

  衅鼓

卷二 第 24b 页 WYG0853-0141b.png
  春秋传曰君以军行祓社衅鼓祝奉以从古礼也周官
天府上春衅宝镇宝器小子掌珥于社稷祈于五祀郑
玄注珥读为衈而思反祈或为刏音机钊衈者衅礼之
事也用毛牲曰刏羽牲曰衈刏衈社稷五祀谓始成其
宫兆时又衅邦器及军器大司马位衅主注军器鼓铎
之属凡师既授甲迎主于庙及社主祝奉以从杀牲以
血涂主及军器皆神之事凡师刏衈则奉大牲龟人衅
龟月令孟冬衅龟策羊人衅积共其羊牲圉人衅厩鸡
卷二 第 25a 页 WYG0853-0141c.png
人凡衅共鸡牲注衅庙用羊门夹室皆用鸡宗庙之器
衅以貑豚文王世子曰始立学者既兴器用币注兴当
为衅然则古之衅礼其详如此以血涂其物而祭有司
行事而君不亲犬羊者其亵甚矣沛公初起衅鼓去古
未远萧曹辈犹知之唐制钟鼓新成使羊豕一衅之皇
太子亲戎及大将出师则貑豚一衅鼓古之人于宗庙
祭器军器庙主社主及卜筮之物皆衅神事也路寝成
则考之而不衅不可以神之也近世此礼悉废出师而
卷二 第 25b 页 WYG0853-0141d.png
奉主衅鼓其不讲也久矣







  古今考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