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五
卷十五 第 1a 页 WYG0852-019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演繁露卷十五     宋 程大昌 撰
  不托
汤饼一名馎饦亦名不托李正文刋误曰旧未就刀钴
时皆掌托烹之刀钴既具乃云不托言不以掌托也俗
传馎饦字非予始读此未审其言信否及见束晢饼赋
知其有本也晢曰仲春之月天子食麦而朝事之笾煮
麦为面内则诸馔不说饼然则虽云食麦而未有饼饼
卷十五 第 1b 页 WYG0852-0191d.png
之作也其来久矣又曰三冬冽寒涕冻鼻中霜成口外
充虚解战则汤饼为最而其形容制造之意则曰火盛
汤涌猛气蒸作攘衣振掌握搦捬搏面㳽离于指端
手萦回而交错纷纷馺馺星分雹落柔如春绵白若秋
练则当晋之时其谓汤饼者皆手抟而擘置汤中煮之
未用刀几也又宗懔荆楚岁时记六月伏日作汤饼名
辟恶饼庾阐赋之曰当用轻羽拂取飞面刚软适中然
后水引细如委綖白如秋练则其时之谓汤饼皆齐高
卷十五 第 2a 页 WYG0852-0192a.png
帝所嗜水引面也水引今世犹或呼之俚俗又遂名为
蝴蝶面也水引蝴蝶皆临鼎手托为之特精粗不同耳
不知何世改用刀几而名不托耳若参束宗所赋则李
正元所纪信而有證也馎饦恐古无此字殆后人因不
托声称之而食其旁与欧公馂音俊饀音叨之谑同一
关捩也
  凡将
汉小学家司马相如作凡将篇其后元帝时史游又作
卷十五 第 2b 页 WYG0852-0192b.png
急就篇凡将今不可见矣艺文类聚载凡将一语曰钟
磬竽笙筑坎侯与急就记乐之言所谓竽瑟箜篌琴筑
筝者其语度规制全同率皆立语总事以便小学即急
就也者正规模凡将也
  帻
冠服古今异制而苦无明著既其制不能明了则其所
施用或当或否皆不可别识矣帻者冠下覆髻之巾也
史游急就章曰冠帻簪黄结发纽颜师古释之曰帻者
卷十五 第 3a 页 WYG0852-0192c.png
韬发之巾所以整乱发也当在冠下或单著之扬雄方
言曰覆髻谓之帻巾或谓之承露或谓之覆髻皆赵魏
间通语也夫其从覆髻而言则颜师古谓为整发者是
也冠冕有旒崔豹古今注以为垂露则承露云者从藉
冠言之也汉元帝额有壮发不欲人见始进帻服群臣
皆随焉庾凯醉堕帻机上以头就穿取檀道济被收脱
帻投地皆颜师古谓或单著之者也若其人应著冠则
以帻籍其下贱而执事则无冠单著帻也应劭汉官仪
卷十五 第 3b 页 WYG0852-0192d.png
谓帻者卑贱不冠者之所服是也董偃绿帻傅鞲拜谒
武帝帝令起趋东厢就衣冠是也董仲舒止雨书亦曰
执事者赤帻挚虞决疑曰凡救日蚀者皆著赤帻以助
阳知其皆贱者之服也始有帻时未以覆髻但韬裹鬓
毛使著冠使发不蒙面耳凡此言冠而及帻者其冠皆
冕冕冒额故必用帻以收发也古冠冕得通言故也若
单著既冠之冠则露发无所事帻也蔡邕独断曰元帝
进帻但遮覆额前壮发尚未有巾也王莽头秃始加巾
卷十五 第 4a 页 WYG0852-0193a.png
故其俚语曰王莽秃帻施屋后汉书曰半头帻刘侠卿
为刘盆子制半头赤帻续汉书曰半头帻即空顶帻其
上无屋故以为名东宫故事曰太子有空顶帻一枚空
顶即半头也元帝时尚未有巾故东宫用空顶帻者本
古也屋即巾也有颜有屋即异乎空顶矣梁冀改易服
制作庳帻狭冠是冀自改莽制损下其屋也董巴汉舆
服志曰古者有冠无帻秦以为武将首饰为绛帻以表
贵贱后稍作颜题汉兴续其颜却结之施巾连题却覆
卷十五 第 4b 页 WYG0852-0193b.png
之至文帝乃高颜续为之耳且崇其屋贵贱皆服之夫
耳者结巾之角也巴谓崇屋始于文帝恐不及蔡邕谓
为始莽者的也董偃服庖人服故绿帻卫宏汉旧仪曰
斋绿帻耕青帻汉官仪曰谒者著湘帻大冠皆随事著
色若东观汉记载光武初起服赤帻赐段颎赤帻大冠
一具孙坚为董卓所围著赤罽帻溃围而出皆执事者
单帻之證也夫止雨救日执事者皆赤帻未必主为助
阳也盖汉以火王其在五德尚赤耳故董仲舒繁露曰
卷十五 第 5a 页 WYG0852-0193c.png
以赤统者帻尚赤是专汉制也
  邹邾
赵岐曰邹本春秋邾子之国至孟子时改曰邹矣国近
鲁后为鲁所并又言邹为楚所并非鲁也今邹县是也
邹山记曰邹山古之峄山也孤桐之所植邾公之所卜
山下是邹县本是邾国鲁穆公改邹山从邑变故谓邹
山始皇勒铭在此山上合此二说观之邹山记未为审
的也邹鲁相閧鲁之臣死者三十三人穆公尚以民莫
卷十五 第 5b 页 WYG0852-0193d.png
救上问于孟子则改邾为邹岂鲁力所能哉夫并邾改
邹亦大故矣南史无明载考古者至此殆难审定也
  百丈
杜诗舟行多用百丈问之蜀人云水峻岸石又多廉棱
若用索牵即遇石辄断不耐故劈竹为大瓣以麻索连
贯其际以为牵具是名百丈百丈以长言也南史朱超
石传宋武北伐超石董舟师入河阳人缘河南岸牵百
丈则知有百丈矣
卷十五 第 6a 页 WYG0852-0194a.png
  曲逆
陈平封曲逆侯或读如去遇非也地理志中山国曲逆
县得名因濡(乃官/反)水至城北曲而流故曰曲逆章帝丑
其名改曰蒲阴则曲逆之读当如本字不当借音
  蒲卢
说文□嬴蒲卢细腰土蜂也按礼人道敏政地道敏树
政犹蒲卢也夫从地道敏树之后始言政犹蒲卢真是
蒲与卢耳今人释中庸以蒲卢为螟蛉其误当始说文
卷十五 第 6b 页 WYG0852-0194b.png
  无恙
今人问安否曰无恙说者曰恙草间虫名也故问安者
以无恙言之今按说文恙忧也至它(托何/反)条乃曰它从
虫而长象宛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
  垛殿
说文垛堂塾也(丁果/反)又云塾门侧堂也今垛殿取此
  遏
魏刘靖魏嘉平三年立遏于渔阳高梁河水经(十/四)云遏
卷十五 第 7a 页 WYG0852-0194c.png
即堨也以土壅水为遏不知何世加土为堨故柳子厚
记袁家堨犹须解释恐人不喻也
  相鸡狗术
荀子儒效篇坚白异同之分隔也不知无害为君子曾
不如好相鸡狗之可以为名也是此种杂术古已有之
  先马
荀子正论天子乘大辂诸侯持轮挟舆先马注先马导
马也庄子七圣在襄城之野有前马后车后世东宫官
卷十五 第 7b 页 WYG0852-0194d.png
有太子洗马释者曰洗先也此亦先马之义也天子出
则有先驱太子则洗马言骑而为太子仪卫之先也
  选案黄纸
中书令傅亮以蔡廓为吏部尚书语录尚书徐羡之曰
黄门郎以下悉以相委蔡廓曰我不能为徐干木署纸
尾遂不拜选案黄纸录尚书与吏部连名故言书纸尾
也按此则宋时文书已用黄纸唐高宗时始令凡敕书
皆黄纸则不独选案得用也叶石林言太宗时敕已用
卷十五 第 8a 页 WYG0852-0195a.png
黄纸不知其何所本也
  鼻祖
扬雄赋曰或鼻祖于汾隅刘德释鼻为始后人特信德
语和附以为始祖不知鼻之训始何义也说文释皇曰
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自读若鼻今
俗以始生子为鼻子则鼻之为始汉时已然也说文于
罪又曰罪犯法也从辛从自言罪人蹙鼻若辛秦以罪
似皇字改为罪合皇鼻二字本释而言之则鼻之训始
卷十五 第 8b 页 WYG0852-0195b.png
有以也
  叶子
古书不以简策缣帛皆为卷轴至唐始为叶子今书册
也然古竹牒已用叠简为名顾唐始以缣纸卷轴改为
册叶耳
  嘉庆李
韦述两京记东都嘉庆坊有李树其实甘鲜为京城之
美故称嘉庆李今人但言嘉庆子盖称谓既熟不加李
卷十五 第 9a 页 WYG0852-0195c.png
亦可记也
  林养
松陵集陆龟蒙樵子诗云生自苍崖边能谙白云养注
养去声读山家谓养柴地为养予按刑浙东民有投牒
言林养为人所侵者书养皆作𣝡予疑其无所本今读
陆诗知二浙方言自来矣
  托子
古者彝有冉爵有玷即今俗称台盏之类也然台盏亦
卷十五 第 9b 页 WYG0852-0195d.png
始于盏托托始于唐前世无有也崔宁女饮茶病盏热
熨指取楪子融蜡象盏足大小而环结其中寘盏于蜡
无所倾侧因命工髹漆为之宁喜其为名之曰托遂行
于世而托子遂不可废今世托子又遂著足以便插取
间有隔塞其中不为通管者乃初时楪子环蜡遗制也
  六更
禁中钟鼓院在和宁门谯上其上鼓记五更已竟外间
通用漏刻方交五更也杀五更后谯上不复更击钟鼓
卷十五 第 10a 页 WYG0852-0196a.png
需平明漏下二刻方椎鼓数十声门开人知促配五更
不击六鼓何义也唐王建宫词云每夜停灯熨御衣银
熏笼底火霏霏遥听帐里君王觉上直钟声始得归
本朝王禹玉亦有词云焚香熏熨赭黄衣恐怕朝阳进
御迟禁鼓六更交早直归来还直立班时以二宫词详
之禁中记更鼓不究平晓者盖交更之际翼日当直
宫女须以未晓前先来受事则凡应奉蚤朝皆可夙辨若
候正交五更始来则不及事矣王建言上直钟声者禁
卷十五 第 10b 页 WYG0852-0196b.png
中五更晓钟也王禹玉谓六更者明宫殿五更之外更
有一更也其实宫鼓以外间四更促为五更故五鼓
终竟时蚤于外间耳鼓节未尝溢六也国朝大礼车
驾宿斋青城则斋殿门内五更均促使短如宫中常节
至青城门外则五夜平分须晓乃竟故奉当具行礼序
次以授在事之人皆以宫漏之外别异其言曰街市几
更几更为此也
  腰舟
卷十五 第 11a 页 WYG0852-0196c.png
庄子言魏王大瓠濩落无所用何不以为大尊而浮之
水上司马云尊如酒器缚之于身浮于江海所谓腰舟
也亦鹖冠子中流失船一壶千金者也诗曰匏有苦叶
济有深涉瓠之苦者不可食啖则养使坚大裁以为壶
而用之济水则虽深涉无害也
  狸首
史记封禅书苌弘以方事周灵王诸侯莫朝弘明鬼神
事设射狸首狸首者诸侯之不来者依物怪欲以致诸
卷十五 第 11b 页 WYG0852-0196d.png
侯诸侯不从徐广曰狸一名不来今俗语呼狸犹然然
则射之所射者皆以恶物为鹄故曰毋若尔不宁侯故
抗而射汝
  障扇
今人呼乘舆所用扇为掌扇殊无义盖障扇之讹也江
夏王义恭为宋孝武所忌奏革诸侯制度障扇不得用
雉尾是也凡扇言障取遮蔽为义以扇自障通上下无
害但用雉尾饰之即乘舆制度耳蔡薿小词有曰扇开
卷十五 第 12a 页 WYG0852-0197a.png
仙掌误也
  唐绯章服以花绫为之
白乐天闻白行简服绯有诗云荣传锦帐花联萼彩动
绫袍雁趁行注云绯多以雁衔瑞莎为之则知唐章服
以绫且用织花者与今制不同
  瑟瑟
枕语林卢昂主福建盐铁有瑟瑟枕大如斗宪宗召市
人估其直或云至宝无价或云美石非真瑟瑟则今世
卷十五 第 12b 页 WYG0852-0197b.png
所传瑟瑟或皆炼石为之耶
  殿
黄霸传鹖雀飞集丞相府张敞奏霸集计吏使能言孝
弟风化者上殿则是丞相府中有殿也许叔重曰殿堂
也颜师古曰古者屋之高严通呼为殿不必宫中夫古
今事物名称随世更易颜言未必无理然元后传王根
第中起土山立两市殿上赤墀户青琐董贤传将作大
匠为贤起大第重殿洞门师古于此故曰殿有前后僣
卷十五 第 13a 页 WYG0852-0197c.png
天子制也则不更以殿为高屋矣岂以殿之重复者乃
为天子礼耶不然何以语皆出颜而二传异释也郑司
农释周礼朝士所掌外朝曰今司徒府有天子以下大
会殿亦古之外朝也司农所见东都制也应劭曰丞相
旧位在长安时府有四出门随时听事明帝时但为东
西门耳国每有大议天子车驾亲幸其殿殿西王侯以
下更衣并存即周礼外朝也干宝注曰司徒府中有百
官朝会殿天子与丞相决大事是外朝之存者由郑应
卷十五 第 13b 页 WYG0852-0197d.png
干三说合之人臣府第乃有殿焉则师古谓凡高严之
屋皆得称殿似矣而三人同辞皆谓此殿以朝会为名
而天子又尝临幸则恐司徒未必敢以听事也若霸府
殿正受计其上则是相府所得专有岂西都于此种等
差未致其察也故鲁虽诸侯王而灵光岿然亦不以僣
制而毁削也且其得名为殿者以尝受朝备临幸则他
公府不皆有而朝会临幸亦止在司徒府耶按汉宫典
仪司徒府与苍龙阙对则亦不在禁中诸家谓古外朝
卷十五 第 14a 页 WYG0852-0198a.png
在路门之外其地亦与古应也则是殿也虽立于司徒
府非司徒可得而有也
  汉三公
董贤传哀帝册贤为大司马曰建尔子公班固曰是时
贤虽为三公常给事中则以大司马为三公也史记儒
林传倪宽至御史大夫卒史迁曰宽任三公位以和良
承意从容得久张汤为御史大夫既被薄责乃曰汤起
刀笔陛下幸致位三公又元后传王音为御史大夫列
卷十五 第 14b 页 WYG0852-0198b.png
于三公则知汉语亦以御史大夫为三公也
  千金
汉言百金中人十家之产则十金之直可办中人一家
之产也然则其数一金不当止于一两矣说者各随所
见而别多少皆不适中以予观之古者一代事物各为
一制不但正朔服色而已周人之金以镒计谥二十两
也汉人之金以斤计斤方寸而重一斤也惠帝初即位
赐视作斥上者将军四十金郑氏曰四十金四十斤金
卷十五 第 15a 页 WYG0852-0198c.png
是也食货志黄金一斤直万钱则汉云一金者皆为金
一斤吕刑赎法计锾输金诸家谓锾六两也金黄铁铜
也五金皆金知铜为黄铁也孔颖达曰释舜典者谓赎
金为黄金其实铜也故周金虽有锾镒二名而黄金不
以锾计也
  卫霍冢
据颜师古注二传则卫霍二冢皆附茂陵霍冢之上琢
石为祈连山及人马卫冢之旁有长主冢相并至唐皆
卷十五 第 15b 页 WYG0852-0198d.png
无恙而茂陵晋时为人所发矣此张释之所谓其中无
可欲者则虽无石椁抑何戚焉者也悲夫
 
 
 
 
 
 演繁露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