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852-000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考古编卷二
            宋 程大昌 撰
   诗论六
汉人赘目国风以参雅颂其源流正自况出也何以知
其然也汉之诗师莫有出申公之先而其诗派亦无能
与鲁诗为匹者申公之师则浮丘伯而浮丘伯者荀况
门人也高后时浮丘伯尝游京师文帝时申生又以精
卷二 第 1b 页 WYG0852-0007b.png
诗为博士即刘歆所谓诗始萌牙者也汉诗自毛公以
外得立学官者凡三家辕固齐诗景帝始为博士独韩
婴在燕申生在鲁最为蚤出然终西都之世鲁派之盛
如王臧孔安国王式韦贤贤子玄成尝皆以诗显名为
世所宗辕韩之学绝不能抗则汉世诗派大抵皆自况
出也譬之水然源浊则流浊所受则然何怪乎况说之
蔓衍于汉哉左氏之生在况先后则未易亟断然而创
标风名以比雅颂则二子同于一误也抑尝深求其故
卷二 第 2a 页 WYG0852-0007c.png
则亦有自盖札之言诗尝曰其卫风乎又曰泱泱乎大
风也哉是语也谓康叔太公之馀风形见于是者若此
其盛云云左荀之在当时其必尊信札言而不究其所
以言意札之谓风者与雅颂配对又会十三国者徒诗
而无他名徒国而无附语遂并齐卫二诗槩取风名加
配诸国于是乎风与雅颂遂有名称与之相敌后儒因
又加国其上而目曰国风毛氏正采国风之目分寘十
三国卷首而作大序者又取司马迁四始而扩大之
卷二 第 2b 页 WYG0852-0007d.png
遂明列其品曰风雅颂分为四诗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四始立而国风之体上则掩没二南使其体不得自存
又上则包并后稷平王使王业王位下齿侯国其失如
此究求所始皆左荀二子误认季札本意而已此其误
之所起而可考者如此然是说也予虽有见而去圣人
绝远乃欲以百世末学回数千载积久尊信之语于儒
家俱无疑议之后多见其不知量也矣然其敢于自信
者季札夫子格言遗训交相證定非予而出臆说焉耳
卷二 第 3a 页 WYG0852-0008a.png

   诗论七
周官之书先夫子有之其籥章所吹逸诗有豳雅豳颂
而无豳风则又可以见成周之前无风而有诗雅颂正
与季札所见名称相应也太师比次诗之六义曰风也
赋也比也雅也颂也兴也列以为六盖类而畅之犹曰诗之
各有其理者如此而已耳郑司农于此遂取季札卫风
一语以实其说而曰国风者古固已有如大师所掌也
卷二 第 3b 页 WYG0852-0008b.png
是郑氏亦觉六经夫子无言诗之有风者而特并沿六
义以證夫风之有本耳故予得以断谓左荀之失起于
误认札语也且郑不知此之六目特释其义而未尝以
命其名也试言其类吉甫之赠申伯也自叙所著曰其
诗孔硕其风肆好是正六义中取风以为之义者也然
而夫子釐雅颂以正其所而崧高部汇自属大雅足以
见雅之体可以包风风之义不得抗雅其證甚明也若
参六义言之谓雅颂与风俱居六义之一而风当匹敌
卷二 第 4a 页 WYG0852-0008c.png
雅颂则夫赋比兴三体者今无一诗以行于世岂夫子
而肯不论当否尽删剟无遗矣乎此皆可以理推而知
其不然者若不信周官季札夫子而坚据荀况左氏汉
儒以为定则正恐舍形徇影失本大远也
   诗论八
周礼籥章吹豳诗豳雅豳颂则豳宜入于乐矣然予尝
取周官凡尝及乐者反覆推考以类證类然后知籥章
之谓豳诗豳雅豳颂者非今七月等诗也盖自大司乐
卷二 第 4b 页 WYG0852-0008d.png
以下诗之入乐者皆枚数其篇若名如九夏之王夏肆
夏大射之驺虞狸首是其證也而未尝有如籥章所吹
槩举诗雅颂三体无分其为何篇何名者也夫既于篇
章无所主指固不可臆断其为诗矣设如所云即诗雅
颂自是三类使一类但有一诗岂其不为三诗乎今考
诸豳为诗凡七独七月一篇与迎气祈祭相入至鸱鸮
已下六篇皆明指周公居东时事既与迎气祈祭绝不
相类又无缘可混雅颂以为名郑氏必欲附会乃取七
卷二 第 5a 页 WYG0852-0009a.png
月而三分之曰此风也此雅也此颂也一诗而杂三体
吾不敢臆断其然乎不也然独质诸论语夫子以雅颂
得所始为乐正则雅颂混为一诗其得为正乎其既不
正岂不为夫子之所刋削也乎且又有不通者用以入
乐其全奏乎抑断章而吹乎使其全奏则一乐所举凡
三夺其伦籥章其失职矣使断章而取自应别七月而
三奏之不应杂三体以为一诗也郑氏既欲曲取七月
以实籥章而籥章所吹诗也雅也颂也是已鼎立为三
卷二 第 5b 页 WYG0852-0009b.png
细而推之三者之中诗之名既可以该括雅颂而七月
一诗又域于诸儒所谓国风中若从籥章之旧而谓之
诗则是于四始独遗国风于是又舍籥章本文而自出
已语独改豳诗以为豳风而曰此诗即籥章氏所吹者
也此可以见其迁就无据之甚矣欧阳文忠公疑别有
豳诗于今不存所谓理至之言不得不服者吾取以为
断也盖古今事有偶相类者夫子闻韶于齐而齐亦有
角招徵招释者读招为韶后世因其语而和之曰角招
卷二 第 6a 页 WYG0852-0009c.png
徵招是诚韶之遗音在齐者今去古日远安知前人此
说不有传授亦不敢必谓其非也赖孟子载此诗本语
曰畜君何尤又从而辨之曰畜君者好君也然后今世
得以知其为景公君臣相说之乐而非舜韶也今郑氏
以籥章所吹之豳诗雅颂适与豳同而遂取是三体于
七月一诗则夫招同于韶且又在齐其可亦指以为虞
舜九成者矣天下事正不可如此牵合也
   诗论九
卷二 第 6b 页 WYG0852-0009d.png
诗序世传子夏为之皆汉以后语本无古据学者疑其
受诸圣人噤不敢议积世既久诸儒之知折中夫子者
亦尝觉其违异而致其辨矣予因参已意而极言之夫
子尝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说也夫子非以言
诗也或者鲁太师挚之徒乐及关雎而夫子嘉其音节
中度故曰虽乐矣而不及于淫虽哀矣而不至于伤皆
从乐奏中言之非以叙列其诗之文义也亦犹宾牟贾
语武而曰声淫及商者谓有司失传而声音夺伦耳非
卷二 第 7a 页 WYG0852-0010a.png
谓武王之武实荒放无检也今序误认夫子论乐之指
而谓关雎诗意实具夫乐淫哀伤也遂取其语而折之
曰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
焉是关雎之义也其与夫子之语既全不相似又按之
关雎乐则有之殊无一语可以附著于淫哀伤也夫其
本圣言而推之者尚破碎如此其他何可泥名失实而
不敢加辨也欤至他序失当与诗语不应则有昭然不
可掩者矣荡之诗以荡荡上帝发语召旻之诗以旻天
卷二 第 7b 页 WYG0852-0010b.png
疾威发语盖采诗者摘其首章要语以识篇第本无深
义今序因其名篇以荡乃曰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则
与荡荡上帝了无附著于召旻又曰旻闵也闵天下无
如召公之臣也不知闵天疾威有闵无臣之意乎凡此
皆必不可通者而其他倒易时世舛误本文者触类有
之又如丝衣之序引高子曰以缀其下自是援引他师
解诂以释诗意决非古语世儒于其不通者则姑敛默
而阙疑焉大抵疑其传授或出圣门焉耳然则不能明
卷二 第 8a 页 WYG0852-0010c.png
辨著序者之主名则虽博引曲谕深见古诗底蕴学者
亦无敢主信也矣
   诗论十
谓序诗为子夏者毛公郑玄萧统辈也谓子夏有不序
诗之道三疑其为汉儒附托者韩愈氏也诗之作托兴
而不言其所从兴美刺虽有指著而不斥其为何人子
夏之生去诗亡甚远安能臆度而补著之欤韩氏所谓
知不及者至理也范晔之传卫宏曰九江谢曼卿善毛
卷二 第 8b 页 WYG0852-0010d.png
诗宏从受学作毛诗序善得风雅之旨于今传于世而
郑玄作毛诗笺也其致著传授明审如此则今传之序
为宏所作何疑也然而以子夏而较卫其上距古诗年
岁远近又大不侔既子夏不得追述而宏何以能之曰
晔固明言所序者毛传耳则诗之古序非宏也古序之
与宏序今混并无别然有可考者凡诗发序两语如关
雎后妃之德也世人之谓小序者古序也两语以外续
而申之世谓大序者宏语也郑玄之释南陔曰子夏序
卷二 第 9a 页 WYG0852-0011a.png
诗篇义合编遭战国至秦而南陔六诗亡毛公作传各
引其序冠之篇首故诗虽亡而义犹在也玄谓序出子
夏失其传矣至谓六诗发序两语古尝合编至毛公分
冠者玄之在汉盖亲见也今六序两语之下明言有义
亡辞知其为秦火以后见序而不见诗者所为也毛公
于诗第为之传不为之序则其申释先序辞义非宏而
孰为之也以郑玄亲见而證先秦故有之序以六序缀
语而例三百五篇序语则古序宏序昭昭然白黑分矣
卷二 第 9b 页 WYG0852-0011b.png
   诗论十一
宏之学出于谢曼卿曼卿之学出于毛公故凡宏序文
大抵祖述毛传以发意指今其书具在可覆视也若使
宏序先毛而有则序文之下毛公亦应时有训释今惟
郑氏有之而毛无一语故知宏序必出毛后也郑氏之
于毛传率别立笺语以与之别而释序则否知纯为郑
语不俟表别也又况周自文武以后鲁自定哀以前无
贵贱朝野率皆有诗诗之或指时事或主时人则不可
卷二 第 10a 页 WYG0852-0011c.png
槩定其决可揆度者必因事乃作不虚发也今其续序
之指事喻意也凡左传国语所尝登载则深切著明历
历如见苟二书之所不言而古书又无明證则第能和
附诗辞顺畅其意未有一序而能指言其人其事也此
又有以见序之所起非亲生作诗之世目击赋诗之事
自可以审定不疑也然范晔谓续序之为宏作真实录
矣且夫诗之古序亦非一世一人之所能为也采诗之
官本其得于何地审其出于何人究其主于何事具有
卷二 第 10b 页 WYG0852-0011d.png
实状致之大师上之国史国史于是采案所以缀辞其
端而藏诸有司是以有发篇两语而后世得以目为古
序也诗之时世上自周下迄春秋历年且千百数若使
非国史随事记实则虽夫子之圣亦不得凿空追为之
说也夫子之删诗也择其合道者存之其不合者去之
删采既定取国史所记二语者合为一篇而别著之如
今书序之未经散裂者史记法言叙篇传之同在一帙
者其体制正相因也经秦而南陔六诗逸诗虽逸而序
卷二 第 11a 页 WYG0852-0012a.png
篇在毛公训传既成欲其便于讨求遂釐剟诸序各寘
篇首而后卫宏得缀语以纪其实曰此六诗者有其义
而亡其辞也此又其事情次比可得而言者然也
   诗论十二
予论二南国风既与左荀汉儒大戾而世之信四子盖
略与夫子等若非即四子之说而有以屈服之则予犹
不能自信而能取信于人乎左荀汉儒其理若事既详
辨之矣而予意所乡欲求典刑来自夫子或如季札观
卷二 第 11b 页 WYG0852-0012b.png
鲁之类辨之而极其明措之而不可易乃有以立今信
而释前疑也世远无古书可考则不免试于毛传乎求
之求之既久忽于析类标卷之间见其名称略与礼同
而时有赘出者因从赘出者而删削之其类例所列乃
遂上与札语配合无间因得以确然自信曰季札所见
品式其尚未磨而毛公之误其尚可正也哉盖自周南
以及召南邶豳十三国小雅大雅颂此古诗之名品次
第略见札语而亦毛传散在篇卷者然也毛氏之标篇
卷二 第 12a 页 WYG0852-0012c.png
记卷也于二雅三颂每一更卷特曰某诗之什卷第若
干而其或雅或颂则别出一简列寘左方未尝举而加
诸记卷之首也独至于周南召南十三国者则皆枚数
国名升而系诸各卷诗名之上如曰周南关雎传第一
邶柏舟传第三而后别出国风一目布之左简二体既
异而其书类例由此不能自相参合且多与札语牴牾
矣以毛氏之所自标者而参较言之则二南十三国者
之比雅颂既皆长添国土于每卷之上矣以札语而较
卷二 第 12b 页 WYG0852-0012d.png
毛传则二南十三国之左遂又赘添国风一名以己例
则自为差戾视札语则有所增溢盖尝详而求之则知
其所从差而正其所以误削去国风二字而下周南召
南与夫自邶至豳凡十三国名者补寘今毛氏国风部
位则二南十三国二雅三颂皆列至毛诗二字之下而
标卷悉用诗名截然一贯无有殊异而三百十有一篇
者与季札所见名称位置色色相合矣其乐名之附国
土者则周南召南周颂鲁颂商颂同为一类其徒诗之
卷二 第 13a 页 WYG0852-0013a.png
系国土者则十三国而无乐名又自一类其小大二雅
不系国土独志音调又自一类彼此参会悉无舛误此
予所以得循毛传以正毛失而喜古则未泯者此也毛
传篇卷散裂难考今取其本目著之于前而用予所意
定者随著之后苟信予说而即此观之不待求之毛传
固已昭昭可晓已
 
 
卷二 第 13b 页 WYG0852-0013b.png
 
 
 
 
 
 
 
 考古编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