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第 1a 页 WYG0852-0002c.png

考古编卷一
宋 程大昌 撰
诗论序
三代以下儒者孰不谈经而独尊信汉说者意其近古
或有所本也若夫古语之可以證经者远在六经未作
之前而经文之在古简者亲预圣人援證之数则其审
的可据岂不愈于或有师承者哉而世人苟循习传之
卷一 第 1b 页 WYG0852-0002d.png

圣人而不敢于是正汉儒也呜呼此诗论之所为作也
诗论一
诗有南雅颂无国风其曰国风者非古也夫子尝曰雅
颂各得其所又曰大雅云又曰人而不为周南召南未
尝有言国风者予于是疑此时无国风一名然犹恐夫
子偶不及之未敢遽自主执也左氏记季札观乐历叙
周南召南小雅大雅颂凡其名称与今无异至列叙诸
卷一 第 2a 页 WYG0852-0003a.png

品目也当季札观乐时未有夫子而诗名有无与今论
语所举悉同吾是以知古固如此非夫子偶于国风有
遗也盖南雅颂乐名也若今乐曲之在某宫者也南有
周召颂有周鲁商本其所从得而还以系其国土也二
雅独无所系以其纯当周世无用标别也均之为雅音
类既同又有别为大小则声度必有丰杀廉肉亦如十
二律然既有大吕又有小吕也若夫邶鄘卫王郑齐魏
卷一 第 2b 页 WYG0852-0003b.png

直以徒诗者之本土故季札所见与夫周工所歌单举
国名更无附语知本无国风也
诗论二
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卿大夫士赋诗道志者凡诗杂取
无择至考其入乐则自邶至豳无一诗在数也享之用
鹿鸣乡饮酒之笙由庚鹊巢射之奏驺虞采蘋诸如此
类未有或出南雅之外者然后知南雅颂之为乐诗而
卷一 第 3a 页 WYG0852-0003c.png

札观乐有舞象箾南籥者详而推之南籥二南之籥也
箾雅也象舞颂之维清也其在当时亲见古乐者凡举
雅颂率参以南其后文王世子又有所谓胥鼓南者则
南之为乐古矣诗更秦火简编残阙学者不能自求之
古但从世传训故第第相受于是创命古来所无者以
为国风参匹雅颂而文王南乐遂包统于国风部汇之
内虽有卓见亦莫敢出众疑议也杜预之释左氏亦知
卷一 第 3b 页 WYG0852-0003d.png

也刘炫之释鼓钟虽疑雅南之南当为二南亦不敢自
信惟能微出疑见而曰南如周南之意而已矣诸儒既
不敢主二南以为南而诗及左氏虽皆明载南乐绝不
知其节奏为何音何类其赞颂为何世何主惟钩命决
之书叙载四夷凡乐适有名南者郑氏因遂采取以傅
足其数孔颖达辈率皆因袭其说凡六经之文有及于
南者皆指南夷南乐以应塞古制甚无理也且夫周备
卷一 第 4a 页 WYG0852-0004a.png

舞而独采夷乐以配此其谬误不待辨而白也假设其
时欲以广取为备乃四夷之乐独取其一何名为备反
覆讨究凡诸儒之所谓南者揆之人情则无理质之古
典则无据至于箾之舞象籥之奏南凡季札之所亲见
者明言其为文王之诗苟是南也而非二南之南则六
经夫子凡其谓南者果何所指也此予所以敢违诸儒
之说而断以为乐也
卷一 第 4b 页 WYG0852-0004b.png

周之燕祭自云韶等类兼采异代以外其当代之乐惟
南雅颂三者随事配用诸序序所为作具言其以大抵
皆入律可奏也清庙之诗凡三十一其不指言祭祀者
八而皆作之于庙也至于商十二诗其存者五皆配乐
以祀知非徒诗也鲁之颂虽不皆于祀乎用之而其始
作也固已得请为颂矣其节奏必皆依颂成声故得齿
于商周而无嫌也语曰夫子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
卷一 第 5a 页 WYG0852-0004c.png

雅颂得所于乐正之后非乐而何子谓伯鱼曰女为周
南召南矣乎为之为言有作之义既曰作则翕纯缴绎
有器有声非但歌咏而已夫在乐为作乐在南为鼓南
质之论语则知三年不为乐之为吾以是合而言之知
二南二雅三颂之为乐无疑也
诗论四
南雅颂以所配之乐名邶至豳以所从得之地名史官
卷一 第 5b 页 WYG0852-0004d.png

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其曰得所者复其故列云也
既曰复其故列则非夫子创为此名也季札观鲁在襄
之二十九年夫子反鲁在哀之十一年却而数之六经
之作上距季札无虑六十馀年诗之布于南于雅于颂
于诸国前乎夫子其有定因也久矣则不待夫子既出
而创以名之也学者求圣人太深曰六经以轨万世其
各命之名必也有美有恶或抑或扬不徒然也重以先
卷一 第 6a 页 WYG0852-0005a.png

又从而例其义曰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
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
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
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也四者立而大小高下之
辨起从其辨而推之有不胜其駮者矣颂愈于雅康宣
其减鲁僖乎雅加于风则二南其不若幽厉矣先儒亦
自觉其非又从而支离其说曰风有变风雅有变雅不
卷一 第 6b 页 WYG0852-0005b.png

其中实杂珷玞不知何以名为也且其释雅曰雅者正
也则雅宜无不正矣已而觉其诗有文武焉有幽厉焉
则又自正而变为政自政而变为大小废兴其自相矛
盾类如此又有大不然者东周之王位号以世虽齐桓
晋文其力足以无上而頫首归尊称之曰王不可少变
信如先儒所传实有国风而风又非王者总统列国之
称则夫子间黍离于卫郑其遂以天王之尊下伍列国
卷一 第 7a 页 WYG0852-0005c.png

说以为归宿故宁共置之不谈而已此皆误于信四诗
而分美恶故虽甚善傅会者愈凿而愈不通也且诗书
同经夫子删定诗有南雅颂犹书之有典谟训诰誓命
也诰之与命谟之与训体同名异世未有以优劣言者
其意若曰是特其名云尔若其善恶得失自有本实不
待辞费故也是故秦穆之誓上同汤武文侯之命参配
傅说世无议者正惟不眩于名耳而至于诗之品目独
卷一 第 7b 页 WYG0852-0005d.png

诗论五
国风之名汉人盛言之而挈著篇首则自毛氏始戴记
迁史凡援说国风或引为自己所见或托以夫子所言
盖皆沿袭前传不足多辨载尝究求其先则左氏荀况
氏既云尔矣曰风有采繁采蘋曰风之所以为风者取
是以文之也是时去孔子不远已有若言矣左氏之非
丘明前辈多疑之其最不掩者有曰虞不腊矣世未更
卷一 第 8a 页 WYG0852-0006a.png

差远矣又况其托说于君子曰者乃明出左氏臆见故
知指采繁采蘋为风援引颂文而冠商鲁其上皆春秋
以后语非如季札所列是其鲁府古藏本真也岂可槩
徇世传疑其授诸夫子也哉荀况之出虽附近夫子其
源流乃出子弓子弓者古云仲弓也雍之所得既非参
赐之比而况之言又不纯师也中庸率性子思亲受之
其家而成性存存克已复礼皆易论语中夫子笔舌所
卷一 第 8b 页 WYG0852-0006b.png

则礼也道义也皆非天赋而自外来设使己欲已克本
性已成元无此礼本无放失循何而复不蕴道义则本
自无有亦何存之得存哉此其学术已明戾夫子不可
信据矣犹有可诿曰传授或偏见解不至至如唐虞象
刑典谟既尝两出又皆虞史所书亦帝舜本语而况直
曰治古无象刑而有肉刑也夫六经明有其文者况犹
忽忘以为无有则讹诗为风其可坚信以为有所传授
卷一 第 9a 页 WYG0852-0006c.png

卷一 第 9b 页 WYG0852-0006d.png

考古编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