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四
卷二十四 第 1a 页 WYG0158-041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集传详说卷二十四 宋 家铉翁 撰
   昭公二(周景王十二年晋/平公二十五年)
九年春叔弓会楚子于陈
 继灭陈而书讥也楚为无道乘陈有乱而盛兵以临
 之遂灭人之国天下诸侯所当同嫉宋鲁郑卫畏其
 凶威皆遣大夫以会之鲁独见书讥也以望国倡诸
 侯预于夷会是故讥
卷二十四 第 1b 页 WYG0158-0417b.png
许迁于夷(已见成十五年/又见昭十八年)
夏四月陈灾(公羊/作火)
 公羊曰陈已灭矣其言陈火何存陈也存陈之义尽
 矣春秋于陈之亡书法深致其严谨自去年春书陈
 乱夏书楚杀陈行人秋书留奔过死冬遂书楚灭陈
 放招杀奂葬陈哀公一年之间专书陈事夫陈已亡
 而犹葬之者示陈之未亡也及是陈已为楚所县俾
 其臣僭爵以居之而犹书陈灾者以盛德之后见剪
卷二十四 第 2a 页 WYG0158-0417c.png
 于夷特著义存之耳不与楚得陈也或曰陈已亡无
 告灾者鲁史安得而书之乎曰此圣人因陈灾而著
 存陈之义夫岂旧史所能及乎是时夫子年既长见
 而知之不皆据旧史也
秋仲孙貜如齐
冬筑郎囿
 冬而筑时也所以书则讥筑囿也桓四年公狩于郎
 庄三十一年筑台于郎今复筑郎以为囿其以为游
卷二十四 第 2b 页 WYG0158-0417d.png
 观之地乎其以为讲武之处乎是时三家用事鲁君
 仅拥虚器而犹兴筑囿之役为季氏驱民耳
十年春王正月夏齐栾施来奔
秋七月季孙意如叔弓仲孙貜帅师伐莒
 鞍之战四卿俱书讥季氏以其私怒出而诸卿皆从
 也今伐莒而三卿俱行讥季氏所欲为而二卿奔走
 后先惟命之承非但诛其伐国诛其无君也胡氏曰
 前已舍中军此复三卿并将以出季氏为主将二子
卷二十四 第 3a 页 WYG0158-0418a.png
 各率一军为副则三军固在以为复古者非也但叔
 弓非叔孙氏乃临事所置之帅耳舍中军非复为二
 军乃析三军以为四季氏独将二军兵愈多权愈重
 此所以遂至不可制阶此为乱而昭公孙于齐矣
戊子晋侯彪卒(平公也/昭公立)
九月叔孙婼如晋
葬晋平公
十有二月甲子宋公成卒
卷二十四 第 3b 页 WYG0158-0418b.png
十有一年春王二月叔弓如宋
葬宋平公
夏四月丁巳楚子虔诱蔡侯般杀之于申楚公子弃疾
帅师围蔡
 公羊曰楚子虔何以名绝曷为绝之为其诱讨也此
 讨贼也虽诱之曷为绝之怀恶而讨不义君子不与
 也或曰蔡般负覆载所不容之罪楚子讨之春秋以
 名书与般俱名何也曰仗大义以行其大不义仗大
卷二十四 第 4a 页 WYG0158-0418c.png
 信以行其大不信春秋所甚恶也虔利陈之乱而灭
 其国既得灭国之利复以谋陈者谋蔡诱般杀之袭
 取其国诈以灭陈又诈以灭蔡又用蔡世子于淫昏
 之社狂暴险恣无复一分人理是故春秋特变例而
 名之与般俱以名书不与虔以讨贼之义也榖梁以
 为夷狄之君诱杀中国之君故谨而名之愚谓弑父
 与君夫人皆得而诛之中国不能治夷狄治之亦春
 秋所许但虔利人之难而灭其国故特正其罪而名
卷二十四 第 4b 页 WYG0158-0418d.png
 之耳使虔于讨般之后谋之于晋请之于王更立君
 以定蔡已无所利焉则春秋犹将许之何遽至于名
 之乎
五月甲申夫人归氏薨
 昭公之母襄之妾敬归之娣也妾母僭夫人自成风
 以来春秋皆有讥至是始无讥非无讥也僭礼之罪
 在僖宣后之子孙率循弊典有不足责焉耳然直书
 其事而无所隐乃所以责之也
卷二十四 第 5a 页 WYG0158-0419a.png
大蒐于北蒲
 是月也君母归氏薨蒐事不为之中却晋大夫叔向
 闻之曰国有三年之丧而无一日之戚国不忌君公
 室且将卑矣春秋继夫人薨而书大蒐以其同在此
 一月之内也归氏虽非嫡母鲁君既尊之以夫人之
 礼则当从大丧之制今也蒐不为辍言强家之不忌
 君是以知公室之将卑乾侯之祸不旋踵而作或曰
 丧不可蒐欤曰蒐常事也丧变事也当变而常是故
卷二十四 第 5b 页 WYG0158-0419b.png
 为不可非谓国有丧武备不可讲也
仲孙貜会邾子盟于祲祥
 丧不贰事礼也前既蒐于北蒲此复为祲祥之会春
 秋皆系之五月之下所以贬也或曰春秋不为鲁讳
 与曰鲁不讳丧而讲行常事春秋不得为之讳也
秋季孙意如会晋韩起齐国弱宋华亥卫北宫佗郑罕
虎曹人杞人于厥憖
 案左传谋救蔡也或曰蔡当救乎曰般可讨而蔡不
卷二十四 第 6a 页 WYG0158-0419c.png
 可灭也今般已死而虔之兵犹顿于蔡下必欲乘其
 危乱而取之此盗贼之兵中国诸侯共起而击逐之
 义之所得为也为晋君者当使人谕之楚责以违载
 书擅兴兵灭与国之罪彼虔虽顽冥不灵国中犹有
 人岂不畏义而耻而晋之用事者庸猥无能乃使人
 卑词为蔡请盟为夷所侮辱而蔡遂灭矣厥憖之会
 欲以何为既乃逡巡而引退晋君犹有知韩起其不
 为首戮乎
卷二十四 第 6b 页 WYG0158-0419d.png
九月己亥葬我小君齐归
冬十有一月丁酉楚师灭蔡执蔡世子有以归用之
 书楚师灭蔡继书执世子以归用之诛楚之无道著
 世子以不屈而死也孙泰山曰世子云者未立之名
 胡文定谓世子守节而死故为春秋所录合二说而
 书法见矣般固有当讨之罪父死而子立世子宜立
 者也世子不敢遽以君位自居亦未甘出夷楚之下
 婴城固守以待外救晋不能救而国亡身死视纪季
卷二十四 第 7a 页 WYG0158-0420a.png
 以酅入齐苟为自全之计者远过之矣位乃世子之
 位父虽殒命于夷子犹不敢遂居其处视齐世子光
 乘其父之笃疾杀父之嬖而篡有其国者万万不侔
 矣是故春秋特存其世子之名而录其为宗社死公
 羊以为父坐弑诛子不得有其国者是亦一说使世
 子而不能死社稷以国与楚春秋于是乃有诛矣
十有二年春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左传/作唐)
 公羊伯于阳公子阳生也子曰我乃知之矣在侧者
卷二十四 第 7b 页 WYG0158-0420b.png
 曰子苟知之何以不革曰知尔所不知何左传曰纳
 北燕伯款于唐因其众也公羊迂僻当从左传北燕
 伯入于阳与献入于夷仪其事略相类皆以乱臣迫
 逐而出因大国之力以归入于其邑而未至其都皆
 不名所以正其君臣之分卫献返国而始名之者则
 所以结正其失国之罪或名或不名皆有深意或曰
 齐景公为北燕出师至再春秋其许之乎曰霸者之
 欲霸也皆有身任天下之志景公有可霸之资当晋
卷二十四 第 8a 页 WYG0158-0420c.png
 政既衰有可霸之时而不能以天下自任前伐北燕
 受赂而回此伐北燕半途而返非其力之不足用心
 不刚也厥后鲁昭孙于其境子家羁知景公无信不
 足仗劝使改图良以是故
三月壬申郑伯嘉卒
夏宋公使华定来聘
公如晋至河乃复
 榖梁曰季孙不使遂乎晋也而左传则以鲁伐莒取
卷二十四 第 8b 页 WYG0158-0420d.png
 郠莒人愬之晋故辞公夫伐莒至于再又受其叛臣
 叛邑鲁实有罪然皆季氏之所为明年晋人执意如
 亦知罪之所在而公每至晋辄为所却岂晋之诸臣
 曲为季氏之地公有辞不能以自伸欤榖梁之说必
 有所本
五月葬郑简公
楚杀其大夫成熊
 左传或谮成熊于楚子成熊知之而不能去以是故
卷二十四 第 9a 页 WYG0158-0421a.png
 及虔以猜忌杀无罪之大夫故以累上书成熊怀宠
 耽禄见几不作以及于难亦有责焉
秋七月
冬十月公子憖出奔齐
 左传憖与南蒯叔仲小谋诛季氏惧不克而奔事详
 见明年叔弓围费
楚子伐徐
晋伐鲜虞
卷二十四 第 9b 页 WYG0158-0421b.png
 榖梁曰其曰晋狄之也不正其与夷狄交伐中国故
 狄称之注谓鲜虞为姬姓之狄居于中山故曰中国
 愚以为未得经意晋自平公举霸权而逊之楚遂使
 中国诸侯北面夷狄之庭人有左衽之忧及是楚灭
 陈灭蔡伐吴围徐中国之人延颈企踵以望晋人出
 师一大创治之晋之君臣懵然一无所问方且加兵
 于弱小无罪之国为逐利自私之计是故狄之陈止
 斋曰春秋之狄秦以晋故也狄郑亦以晋故也则其
卷二十四 第 10a 页 WYG0158-0421c.png
 狄晋何晋之君臣无中国志也楚虔篡国之贼而执
 齐庆封放陈招杀蔡侯般假讨贼之名以劫制诸夏
 而晋连年有事于鲜虞吴入郢于越入吴晋犹围鲜
 虞未已无志于中国也于是狄晋此说得之吕氏乃
 曰事有大小则记有详略晋伐鲜虞略辞也故书楚
 书吴皆略之之辞以为远者有不可得而详事之小
 者亦然皆非所以为褒贬轻重此说疏与春秋以一
 字为褒贬凡狄晋狄秦之类皆书法条贯之所在乌
卷二十四 第 10b 页 WYG0158-0421d.png
 可忽乎(义又见十五/年伐鲜虞)
十有三年春叔弓帅师围费
 或曰此南蒯叛季氏而叔弓以兵围之不书蒯叛何
 也曰家臣而知尊公室未为罪也家臣托尊公室而
 自为其私计夫然后为叛矣南蒯之始谋为此号于
 人曰吾以尊公室其心迹未著春秋乌得而正其罪
 卒之以费奔齐其叛状乃著于是为叛矣曰家臣而
 尊公室于义可乎曰可诸侯之臣皆天子之臣也大
卷二十四 第 11a 页 WYG0158-0422a.png
 夫之臣皆诸侯之臣也诸侯叛王大夫与之俱叛不
 可也大夫叛诸侯家臣与之俱叛不可也诸侯之臣
 叶诸侯以尊天子大夫之臣叶大夫以尊诸侯正也
 鲁季氏秉政五世至宿意如犯上作乱无所不为使
 为之家臣者知大义之所在勉季氏以忠约季氏以
 礼举兵权而归之公上固鲁国之令臣也奚其叛而
 南蒯之心则非纯乎为国者既以告公未几乃以费
 叛归于齐则鲁之叛臣矣当时有谓家臣不当言强
卷二十四 第 11b 页 WYG0158-0422b.png
 公室者乃乱贼之党同恶相济之悖辞而传者犹有
 取焉愚窃不敢谓然也且以后世之事而揆之如王
 莽曹操司马懿父子之谋为不轨与唐藩镇之称兵
 犯上皆有腹心爪牙辅成其恶则家臣之类也知有
 所事不知有国莫不以叛臣目之至于家臣辅大夫
 为逆则不以为非然则莽操懿之臣犹得为忠于所
 事乎春秋书叔弓围费不书叛盖有深意后儒不能
 深识惟曰家臣不当叛大夫误矣大夫所为正而家
卷二十四 第 12a 页 WYG0158-0422c.png
 臣叛之是之谓叛大夫叛而家臣正之奚其叛(义又/见定)
 (八年盗窃/宝玉大弓)
夏四月楚公子比自晋归于楚弑其君虔于乾溪
 据左传所载不能尽得经意今从公榖为断虔与公
 子比公子弃疾皆共王之子郏敖之死公子比奔晋
 公子弃疾事虔为蔡公虔无道暴师乾溪以图非望
 之福弃疾因民之怨召比于晋而立之公羊曰公子
 弃疾胁比而立之令于乾溪曰比既立矣众散而虔
卷二十四 第 12b 页 WYG0158-0422d.png
 以缢死此其实也比自晋而归实预初议左传乃谓
 观从独为此谋矫弃疾之命召比于晋强与之盟然
 后袭蔡蔡公始觉愚以为区区一观从岂能独办此
 事盖弃疾与比内外合谋而为之也弃疾始为此谋
 而春秋归狱于比以比自晋而入主于代虔比入而
 虔死虔死而比立则弑君之罪当在比矣左传以为
 比不知始谋归国而后知之必无是也书自晋归于
 楚榖梁以为晋有奉者是也或曰虔非篡国之贼乎
卷二十四 第 13a 页 WYG0158-0423a.png
 曰始虔之篡有能仗大义而杀之求郏敖之后而立
 之则杀者为义篡者为贼从州吁无知之讨例可也
 及今而后杀之又代君其处其得谓之讨贼乎或曰
 比未尝事虔为君而坐之以弑君之罪何欤曰虔兄
 也比弟也虔君楚国比自外归弑其兄而已自为君
 不曰弑君可乎使比于虔之既死固执子臧之节从
 众望而立君则不可以弑言矣盖贼可讨而不可代
 也代之则与之俱为篡弑之人春秋之义必有所不
卷二十四 第 13b 页 WYG0158-0423b.png
 容矣
楚公子弃疾杀公子比(弃疾立是/为平王)
 二传作杀公羊作弑当从公羊弑者下戕其上之名
 楚虔之死弃疾弑之公子比之立弃疾立之立之则
 君之矣君之而又杀之则弑也比不成为君则称公
 子比弃疾既尝君比则加之首恶之名所以正弃疾
 弑比之罪比未尝事虔为君而犹以弑书弃疾实已
 君比岂得不谓之弑诸儒多从二传为杀其择之未
卷二十四 第 14a 页 WYG0158-0423c.png
 精乎
秋公会刘子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
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平丘八月甲戌同盟于平丘
公不与盟(同盟义已见/成十七年)
 自晋楚为成晋之君臣自谓天下无事媮惰苟安无
 复自强之志楚由是窃霸权虎视中夏晋君臣鼠伏
 而不敢出几二十年今楚虔罪盈恶稔自底覆亡晋
 昭乃复为会于平丘号召诸夏如病痱沉痼之人精
卷二十四 第 14b 页 WYG0158-0423d.png
 采销铄殆尽强自支拄人之见之者知其无能有为
 是会也齐不肯受盟晋人治兵邾南大陈戎马胁而
 与之盟晋亦可鄙甚矣书同盟讥王人不当下同列
 国之盟且讥晋人不当以兵胁诸侯而与之同盟是
 所谓一书再讥也或曰公不与盟鲁之耻也而春秋
 不讳何哉曰春秋于鲁事之当讳者或以责鲁或以
 责外沙随之会书晋侯不见公责在晋也平丘之会
 书公不与盟责在鲁也鲁乘晋人之衰侵暴邾莒受
卷二十四 第 15a 页 WYG0158-0424a.png
 其叛人入其土地复加之以兵春秋前此备书之皆
 贬也至是晋人伸其霸讨辞公于会而执意如晋之
 所行者是故其责在鲁书公不与盟若公之自不与
 盟虽为公讳亦责公也胡文定乃以是责晋以为信
 蛮夷之诉绝兄弟之欢其未然欤盖书同盟所以贬
 晋书公不与盟则不可以言贬晋春秋有一事再书
 而前后取与不同者此是也
晋人执季孙意如以归
卷二十四 第 15b 页 WYG0158-0424b.png
 鲁人暴莒亦甚矣然皆季氏之所为非其君责晋人
 岂不知之苟欲伸其霸讨当治意如之罪岂惟为莒
 执之抑亦为鲁治之可也夫以人臣而据兵权擅侵
 伐不有君命陵蔑小国怙终不改至于再三肆之市
 朝夫岂为过前此晋平庸闇公欲诉而无路今晋昭
 始立必有以季氏无状告之者故辞公于会而执意
 如执之是也当究其罪之所在显示诛斥而晋昭开
 明之天理终晦蚀于群下之私情是年冬公如晋复
卷二十四 第 16a 页 WYG0158-0424c.png
 见却而意如乃得无事以归公不得见意如得归是
 君之辞终不能胜于其臣而晋之无政犹前日也
公至自会
蔡侯庐归于蔡陈侯吴归于陈
 公羊曰此皆灭国也其言归何不与诸侯专封也愚
 谓陈蔡之灭楚虔灭之也今其复之者楚平弃疾也
 国固成周之建国何专封之有哉然春秋以自归为
 文者其著义自有所在盖陈蔡者中国之诸侯而为
卷二十四 第 16b 页 WYG0158-0424d.png
 外夷所灭今复为外夷所存中国无盟主诸夏无方
 伯始其灭也不能救今其复也无所预此中国之耻
 也故春秋于陈蔡之归皆以自归为文者为中国讳
 也不言复而言归国固其国幸其亡而得存去而复
 来是故皆爵以归之与郑突曹赤之为归异矣
冬十月葬蔡灵公
 楚蔡之仇也大雠未报仇人已殒春秋之义不葬者
 也今以国复而葬亦变例耳或曰楚虔灭蔡而弃疾
卷二十四 第 17a 页 WYG0158-0425a.png
 复之春秋书葬所以释其不共戴天之憾曰不共戴
 天之憾而可释乎为公羊之学者谓晋人会于平丘
 欲为陈蔡讨楚楚惧而亟复二国虽复其名犹制其
 实是其为憾可得而释乎昭侯柏举之役大义所当
 伸也
公如晋至河乃复
吴灭州来
 州来吴楚中间要害处或以为楚之附庸成七年吴
卷二十四 第 17b 页 WYG0158-0425b.png
 人入之当抚而有之以为外屏亦控楚之一策也乃
 不能然今又五十载复以兵入之遂从而残毁之其
 地卒归于楚吴不能有也十九年传楚人城州来不
 言取而言城见吴人之不能有
十有四年春意如至自晋
 春秋书公如晋至河乃复继书意如至自晋见鲁君
 与意如相出入于晋也传谓意如谮其君使不得遂
 于晋此其实也如晋昭辞公于会而执意如人犹冀
卷二十四 第 18a 页 WYG0158-0425c.png
 其明正强臣专兵之讨俄而得释季氏愈张鲁君愈
 削乾侯之祸作矣春秋书意如至自晋诛也自意如
 执至此间事隔岁而书名不书族去族求免其身而
 陷其君是以有诛二十三年叔孙婼见执及其归也
 书叔孙婼至自晋比事而观可以识圣人之意
三月曹伯滕卒
夏四月
秋葬曹武公
卷二十四 第 18b 页 WYG0158-0425d.png
八月莒子去疾卒(郊公去/疾之子)
 不书葬鲁不往会也鲁人侵莒取其地晋修霸讨执
 意如而辞昭公于会鲁莒因是有怨不往会其葬是
 以阙书
冬莒杀其公子意恢
 郊公以子代父正也庚舆以弟继兄篡也蒲馀侯首
 乱者也公子意恢君之党必莒之旧臣也蒲馀侯与
 公子铎比而为乱杀意恢逐郊公逆庚舆于齐而立
卷二十四 第 19a 页 WYG0158-0426a.png
 之意恢之死为君故耳春秋不书郊公之奔庚舆之
 入郊公不能君庚舆由是以篡也继莒子卒而书意
 恢死意恢受托孤之寄而不能其事者也君在丧而
 已为政国之安危休戚于是乎寄郊公居丧不戚而
 不能正之以礼蒲馀与铎谋为乱而不能豫为之防
 身虽为国而死何益哉故不书死难而书见杀曹莒
 无大夫故不书大夫(义又见二十三/年庚与来奔)
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吴子夷末卒(公作/夷昧)
卷二十四 第 19b 页 WYG0158-0426b.png
 谒馀祭夷昧季子同母兄弟也约以位相让迭为君
 谒死馀祭立馀祭死夷昧立夷昧死季子避而去之
 于是夷昧之子僚立焉未几为谒之子阖庐所杀论
 者谓季子不当辞位而召乱非知季子者也亦非深
 识当时事者也季子之让已著于平日非夷昧死而
 后让也为夷昧者当明季子之让节以国授之阖庐
 是谓以嫡继长宋穆公之与夷是也顾不能然乃俾
 僚冒以位自处以致杀身而召乱阖庐固当坐首恶
卷二十四 第 20a 页 WYG0158-0426c.png
 之罪夷昧实有责焉耳
二月癸酉有事于武宫籥入叔弓卒去乐卒事
 公羊曰君有事于庙闻大夫之丧去乐卒事大夫闻
 君之丧摄主而往大夫闻大夫之丧尸事毕而往榖
 梁曰君在祭乐之中大夫有变以闻可乎大夫国体
 也古之人重死君命无所不通公榖以告为合礼啖
 氏曰宗庙大事大夫卒小事以理言应待祭毕乃告
 诸说多从之愚以卫柳庄鲁叔弓二事而观而知礼
卷二十四 第 20b 页 WYG0158-0426d.png
 意之所在矣祭者主于诚悫不贰事者也故当祭虽
 大夫之丧不得以闻卫臣柳庄疾革其君必使以告
 为之变其常也及闻其死请于尸而往而释服遂以
 赙之不但撤乐并撤祭而往戚大臣之意过于尊祖
 非礼之正谓之失礼可也今叔弓之丧据传叔弓预
 于祭涖事猝有疾死则君为之撤乐卒事其可也若
 叔弓自殁于其家如柳庄之比则当待祭毕而后告
 不当以卑而废尊春秋书之记礼之变其常耳此与
卷二十四 第 21a 页 WYG0158-0427a.png
 襄仲之死去籥礼例不同不可引以为證武宫者或
 以为成六年所立之武宫非也鲁用天子礼乐有两
 世室鲁公为文世室武公为武世室为不毁之庙兹
 因大祭有事于武宫叔弓当此时而暴卒故为之去
 乐
夏蔡朝吴出奔郑
 楚平即位未几反虔之虐存陈与蔡若有古人之风
 然以传之所纪蔡虽存不能国也朝吴蔡之旧人楚
卷二十四 第 21b 页 WYG0158-0427b.png
 平自为蔡公与之善及得国仍俾居蔡费无极者谗
 人也害其宠而倾之以是故奔其后蔡之二君入楚
 而不复昭侯又将见留以赂而免卒复大雠义见于
 朱之奔东国之死柏举之战
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秋晋荀吴帅师伐鲜虞
 或曰鲜虞之伐前则狄之后则否何欤曰狄之者变
 常法而狄之君及大夫咸有贬焉耳书某帅师伐某
卷二十四 第 22a 页 WYG0158-0427c.png
 责将也鲜虞之伐始倡其议者荀吴也其后再伐三
 伐卒灭其国而后已者皆荀吴也是以贬或谓春秋
 以荀吴不受鼓之叛人是以无贬夫伐鲜虞伐同姓
 无罪之国又动兵至于再三乃大不义春秋岂以细
 故小节而遂贷其贬乎存大节而略细故春秋法也
 录细故而置大罪于不问夫岂圣人垂法之意春秋
 于伐鲜虞一事深有贬于晋
冬公如晋(义见至/自晋)
卷二十四 第 22b 页 WYG0158-0427d.png
十有六年春齐侯伐徐
 徐之封在齐南鄙桓公之霸也楚成伐徐桓躬帅诸
 侯动大师以救之盟于牡丘次于匡又出偏师伐厉
 以攻其所必救非但为徐计亦自为齐计为中国计
 盖惧楚师之浸淫而有震邻之忧耳今齐景睥睨晋
 霸而不能志其远者乃伐徐以为左右望之计视桓
 公之存徐有愧多矣传言齐师至于蒲隧徐人赂以
 鼎与之盟而归春秋书伐国而云某侯伐某是皆有
卷二十四 第 23a 页 WYG0158-0428a.png
 意读者谨之
楚子诱戎蛮子杀之
 公羊曰楚子何以不名夷狄相诱君子不疾也曷为
 不疾若不疾乃疾之也此比类虔之诱蔡而为言也
 盖诱一也虔以施之中国而弃疾用之蛮夷故春秋
 诛虔而略弃疾然书诱书杀盖亦罪之深特不名耳
 楚大蛮小皆以子称又以见四夷虽有大小强弱之
 不同而于周班皆为子不得擅相侵陵况诱而杀之
卷二十四 第 23b 页 WYG0158-0428b.png
 乎
夏公至自晋
 左传正月公在晋晋人止公不书讳之也平丘之会
 晋人辞公而执意如讨其侵莒取地执之是也已而
 意如得释罚不加毫毛今公如晋晋复止公踰岁涉
 三时之久乃得还由晋昭昏孱大夫强恣故意如与
 鲁君相出入于晋意如实陷其君也其后昭公愤激
 不能平兴兵以讨之势有不容已而所任非人卒以
卷二十四 第 24a 页 WYG0158-0428c.png
 致败论者谓鲁昭伐季氏为启衅非深知当时事者
 也
秋八月己亥晋侯夷卒
 子服昭伯从公如晋归语意如曰晋之公室其将遂
 卑矣君幼弱六卿强而奢傲将因是以习习实为常
 能无卑乎子服回可谓善觇国者矣晋之衰始于平
 成于昭顷以迨于亡强大夫实为之也
九月大雩
卷二十四 第 24b 页 WYG0158-0428d.png
季孙意如如晋
冬十月葬晋昭公
 
 
 
 
 
 春秋集传详说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