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六
卷十六 第 1a 页 WYG0158-029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集传详说卷十六  宋 家铉翁 撰
   宣公下(定王八年晋景元/年楚庄十五年)
十年春公如齐公至自齐
齐人归我济西田
 或曰齐人归疆于经凡三见惟此书法特异以我系
 田春秋殆亦有意乎曰此为赂田来归而书故与其
 他归疆书法特异盖天道十年而一周人事十年则
卷十六 第 1b 页 WYG0158-0294b.png
 必变鲁桓之篡隐也历十年而无讨春秋于是岁始
 书王以正之其冬三国来伐春秋爵以褒之为其能
 以兵向逆人之国也今鲁宣之篡赤至此十年矣天
 王无讨方伯不问齐人忽以赂田来归春秋书齐人
 归我济西田非为赂田来归而逭齐人之讨也亦非
 为赂田来归而释鲁人之罪也盖以十年之久天理
 必复齐人知罪之所在而自举元田以复于鲁天实
 使之非人力所能为也自是不数月齐惠忽以死告
卷十六 第 2a 页 WYG0158-0295a.png
 天道至是一周彼其恶亦稔矣春秋书法所以特异
 于他者明天讨也或曰鲁宣其无讨乎曰鲁宣其首
 恶者也齐惠其党恶者也春秋之讨罪也必诛党恶
 之人天道之祸淫也亦必诛党恶之人襄仲敬嬴虽
 内蓄篡弑之谋然非齐惠主之彼无以成其恶赤齐
 之甥也杀之而立接姜齐之女也出之而立嬴凡皆
 齐惠之所为反道败常绝灭人理今十年之久迄正
 天诛春秋于赂田来归之后书齐侯元卒著其伏辜
卷十六 第 2b 页 WYG0158-0295b.png
 而死也论者乃谓春秋录齐侯之改过夫既党人之
 乱臣使之弑君篡国罪盈恶稔天诛将加乃欲以归
 赂田自解是犹盗贼杀人而归其财得谓之改过乎
 春秋讨之而非录之也
夏四月丙辰日有食之
已巳齐侯元卒(义见上归/济西田)
齐崔氏出奔卫
 左传以为崔杼有宠于惠公高国畏其偪因惠死而
卷十六 第 3a 页 WYG0158-0295c.png
 逐之书崔氏非其罪也愚以其岁月考之是岁至杼
 弑君盖五六十年使杼得年七十此时方在弱冠不
 应权势已盛为人所畏疑非崔杼之身或其父或其
 族皆未可知春秋继齐惠之死书崔氏出奔诛高国
 也君身未寒而逐君之党并及其族无君也推是心
 以往亦何不为宣殁而鲁人逐归父惠死而齐人弃
 崔氏皆无君也春秋之书之乃防微杜渐之意不为
 崔氏与归父而书也传家以为书氏者志其无罪非
卷十六 第 3b 页 WYG0158-0295d.png
 经意也
公如齐五月公至自齐
 此奔齐丧也天王之丧鲁不奔不赙今也怀辅篡之
 私恩为齐奔丧事之悖也春而书公如齐公至自齐
 曾未数月又书公如齐公至自齐备书所以贬也春
 秋于鲁之大恶每备书以见义不加贬斥而义自见
 此类是也
癸巳陈夏徵舒弑其君平国
卷十六 第 4a 页 WYG0158-0296a.png
 或曰君无道见弑称国以弑传例也齐懿夺阎职之
 妻则邴歜之父以是见弑春秋书齐人弑其君商人
 陈灵朋淫杀谏罪浮于商人弑者以氏名书何邪曰
 不著徵舒氏名无以见祸乱之所从生讨徵舒亦所
 以治平国也杜元凯以为陈灵恶不加于百姓故称
 臣以弑此为例所拘强求其说失之远矣或曰是时
 诸侯弑君者四国鲁之宣宋之鲍罪兼篡弑者也郑
 归生以一朝之忿犯上作乱夏徵舒不堪朋淫之辱
卷十六 第 4b 页 WYG0158-0296b.png
 以取覆亡是四人者使当夫子之世沐浴请讨宜当
 何之曰宋鲍鲁宣宜先讨者也归生其次也徵舒虽
 有弑君之罪亦有可悯之情楚庄苟欲伸讨弑之义
 当先讨宋鲁之二弑否亦当正归生之戮今舍其大
 而治其细末又因以为利此逐利之师非讨逆之师
 也学春秋者当首辨乎此义又详见楚入陈
六月宋师伐滕
 宋鲍闻晋之多故而用师于滕围之未服又从而伐
卷十六 第 5a 页 WYG0158-0296c.png
 之未必无宋襄执婴齐之心襄且不能有成而况于鲍
 乎春秋之书之所以贬也胡文定谓宋大国爵上公
 霸之馀业邻有弑逆不能声罪致讨乃用大众以伐
 小国论则美矣而非所以责宋也夫仗义者可以伐
 不义无瑕者可以戮人宋鲍乃弑贼之未讨者责弑
 贼以讨弑贼非春秋垂法示后之意也鲍弑其君而
 篡之罪浮于徵舒而望其能讨徵舒万万无是理也
公孙归父如齐葬齐惠公
卷十六 第 5b 页 WYG0158-0296d.png
晋人宋人卫人曹人伐郑
 四国伐郑以其贰于楚也春秋皆人之人四国所以
 人晋也夫躬天下之难而后可以责人之从己未闻
 躬天下之易而责人以难从也齐桓晋文所以得诸
 侯以其内奖王室外攘荆楚救灾恤患汲汲乎躬天
 下之难诸侯有所恃荆楚有所畏是以得成其霸业
 自晋襄之殁灵成景三君皆不克负荷而楚庄日以
 盛强北向而争诸侯今日侵陈明日侵郑甚者观兵
卷十六 第 6a 页 WYG0158-0297a.png
 中原将逞其所大欲晋人仅出偏师复畏避退缩不
 敢轻犯楚锋惟伺楚辙之南释憾于一二小国今又
 合诸侯以临郑纵能得郑保楚师之不再出乎是所
 谓躬天下之易而责人以难者也或曰当是时何者
 为难何者为先曰剪篡锄凶霸政之最先者也自赵
 盾为政宋齐鲁皆尝弑其君而篡国盾内有所慊一
 切置而弗问今郤缺为政苟有志于求诸侯当先治
 诸侯国之弑其君夫然后名正而辞直义立而威行
卷十六 第 6b 页 WYG0158-0297b.png
 不知出此乃率三国以伐郑而以讨逆遗楚遂使楚
 国挟仗义之名以风示天下晋之霸业从是愈衰国
 无人焉耳
秋天王使王季子来聘
 公羊曰称王季子贵也母弟也鲁宣即位于今十年
 仅一遣蔑如京师而王随使贵介弟报之王之遇鲁
 可谓厚矣而宣也惟知屈已于齐所以事王者蔑如
 也胡文定曰宣公不朝周而朝齐不奔王丧而奔齐
卷十六 第 7a 页 WYG0158-0297c.png
 侯之丧不遣贵卿会匡王葬而使归父会齐侯葬纵
 未举法勿聘可也而使季子来王灵益不震矣此论
 固正愚以为鲁则有罪而不可以此责王也周自惠
 襄而降日趋于削介弟聘鲁犹曰厚往薄来吾以怀
 诸侯也王益谦鲁益慢鲁实可诛春秋比事而书责
 鲁也
公孙归父帅师伐邾取绎
 滕何负于宋而宋伐之邾何负于鲁而鲁侵之皆由
卷十六 第 7b 页 WYG0158-0297d.png
 中国无盟主强陵弱众暴寡而莫之或禁也胡文定
 于宋之伐滕鲁之伐邾皆责以不能讨陈人之弑君
 者愚以为非所当责而责也宋鲍之弑昭鲁宣之弑
 赤皆弑其君而篡其国有帝王在上必诛而不以赦
 者也陈灵淫于夏氏为徵舒所戕陈灵固有以自取
 徵舒之罪犹下于宋鲁之二弑贼今责二弑贼以讨
 徵舒是为以乱治乱其无乃不可行乎
大水(义并见/后饥)
卷十六 第 8a 页 WYG0158-0298a.png
季孙行父如齐
冬公孙归父如齐
 行父未返而归父复如齐左氏以为伐邾故非也行
 父如齐以顷公初立而往礼之常也归父如齐则宣
 公使其私昵臣布腹心于齐侯非礼之常也归父者
 襄仲之子厥父弑齐甥而立宣公齐惠实为外主今
 顷公新立惧有讨焉故使仲之子如齐重致卑屈以
 逭篡弑之讨春秋比书二使之出诛其奸也非为伐
卷十六 第 8b 页 WYG0158-0298b.png
 邾故
齐侯使国佐来聘
 未踰年之君不得以父道自居也故称子不得已而
 交于邻国称子不称侯今国佐之来致命为侯春秋
 为其以父道自居故书以贬之

 自宣公即位以来六年书螽七年书大旱今书大水
 复书饥咎證频仍未有甚于此时者也旱而书大旱
卷十六 第 9a 页 WYG0158-0298c.png
 水而书大水以变常书也水旱所及者广是为变常
 宣以臣而弑其君以子而逐其母罪大恶极天讨未
 加发而为水旱之灾百姓重受其虐春秋书之以垂
 戒于后
楚子伐郑
 胡文定谓九年楚子伐郑称爵者为贬辞此年楚子
 伐郑称爵者为直辞愚谓经固有辞同而义异者此
 楚子两伐郑无不同也春秋自比岁以来忧强楚之
卷十六 第 9b 页 WYG0158-0298d.png
 遂霸中国是以正其名曰子所以抑其僭号示天下
 共主在周楚人不得干也故其凭陵中国也自将则
 书楚子其臣将兵以出则书楚人非褒贬之所在也
 盖书爵书人在中国诸侯则为褒贬楚既僭号自绝
 于王春秋书爵以正之非所以褒之也此两伐郑皆
 贬辞非直辞也若曰九年郤缺救而得书此年士会
 救而不得书则义各有在郤缺始为晋政而出师救
 郑败楚柳棼与其能救也士会用偏师无益于救郑
卷十六 第 10a 页 WYG0158-0299a.png
 是岁郑即从楚是故略而不书耳
十有一年春王正月
夏楚子陈侯郑伯盟于辰陵(榖作/夷陵)
 此陈郑俱服于楚中国之忧也而陈止斋乃云序楚
 子于陈侯郑伯之上初与楚以霸愚窃未敢以为然
 也春秋以正僭窃为先不与僭窃者主齐盟也而
 楚僭窃之尤甚者春秋攘斥之不暇孰云与之以霸
 乎序楚子于陈侯郑伯之上著南蛮之子国而僭居
卷十六 第 10b 页 WYG0158-0299b.png
 中国侯伯之上紊内外之辨也赤以卑从楚之二国
 也盖齐桓晋文所以大有功于当世以其内奖王室
 外攘僭窃有以大服诸夏之心是故与之以霸楚日
 以僭王窥周为事春秋大经大法在于斥绝之而已
 矣何与霸之有哉而况是时陈人专意从楚怙凶䣊
 恶有年数矣今而陈国有难楚当为之讨贼彼徵舒
 特一匹夫耳即辰陵之会召而戮之何难乃特为是
 灭国之端利而为之诈而成之夫岂春秋之所与乎
卷十六 第 11a 页 WYG0158-0299c.png
 大率僭王之楚不可以霸中夏彼僭王而许之以霸
 是二王也读春秋者谨之
公孙归父会齐人伐莒
 前伐邾取绎与此会齐伐莒皆以归父将此归父为
 国生患求多于小国春秋之书之所以诛也
秋晋侯会狄于攒函
 楚何为而盟陈郑于辰陵求霸中国也晋霸国也不
 能辑和诸侯乃会狄于攒函比事而观晋之卑亦甚
卷十六 第 11b 页 WYG0158-0299d.png
 矣或曰晋自灵成以来非楚之敌度德量力无亦春
 秋所与乎愚以为楚固前日之楚晋亦文襄之晋也
 文襄用之霸中夏而有馀灵成用之自保其国而不
 足亦存乎人耳由赵氏秉政诸大夫各私其私莫有
 以国事为己任者君庸臣专如负乌获之力而弗克
 举鼎非其力之不足也春秋书楚子陈侯郑伯盟于
 辰陵继书晋侯会狄于攒函比事以见贬斥其义甚
 明也春秋中年多比事以见义
卷十六 第 12a 页 WYG0158-0300a.png
冬十月楚人杀陈夏徵舒丁亥楚子入陈纳公孙宁仪
行父于陈(孔宁仪行父于君/弑之后惧罪奔楚)
 或曰楚庄以诸侯之师伐陈讨夏徵舒弑君之罪春
 秋不书楚人伐陈直书楚人杀陈夏徵舒继书楚子
 入陈又继书纳孔宁仪行父于陈曰杀曰入曰纳其
 旨安在曰春秋不与楚以讨贼之义也夫所谓讨仗
 义而往奉辞而伐诛其人定其国而去之已无所利
 焉是之谓讨今楚庄入孔宁仪行父之邪谋以诈而
卷十六 第 12b 页 WYG0158-0300b.png
 袭陈以利而出师县其土不能得则纳其首祸之人
 始乎诈终乎悖春秋书杀书入书纳不与楚以讨贼
 之义也盖陈者楚之与国怙凶党恶几年于兹晋人
 招之不来伐之不屈托国于楚者也今陈灵见弑为
 之讨贼非楚而谁乃仗义以为利几欲覆亡人之国
 讨贼者不如是也而况夏徵舒陈之一匹夫本非秉
 权用事之人君无道污于其家彼不胜忿起弑之非
 若鲁襄仲郑归生晋赵盾弑君立君威行中国必待
卷十六 第 13a 页 WYG0158-0300c.png
 外兵而后可克也楚庄有意为陈讨贼即辰陵之会
 召徵舒而戮之陈无事矣乃于既盟之后遽兴掩袭
 之师入陈而遂县之仗义以济利假信以行诈此春
 秋之所甚恶也幸而从申叔之言事弗获逞犹纳其
 朋淫首祸之人俾复为政于陈国则其区区本心犹
 在于利特畏晋兵之来救是以亟舍之而去非知其
 不义悔之而不为也故曰楚之入陈乃逐利之师非
 讨逆之师也是役也楚以诸侯之师伐陈春秋不书
卷十六 第 13b 页 WYG0158-0300d.png
 楚人伐陈直书楚人杀陈夏徵舒言徵舒不待兵而
 可取也继书楚子入陈言徵舒已死楚犹入陈其志
 不在徵舒也又继书纳孔宁仪行父于陈言其党恶
 崇奸以乱济乱非真能讨贼者也书法较然甚明而
 诸儒竞谓春秋与楚庄以讨贼何偏见若是乎齐桓
 晋文靳靳以明义自见徒以执心不纯圣门学者犹
 羞称之楚庄乃以乱济乱者而谓春秋与之以霸无
 乃辨之有未明乎○其后楚灵灭陈与蔡一踵庄之
卷十六 第 14a 页 WYG0158-0301a.png
 所为仗义以行其大不义祖宗之所为子孙胥而效
 之以是殒身覆国其所由来者渐矣
十有二年春葬陈灵公
 贼讨书葬固春秋所以垂法然亦有不容例观者陈
 灵之葬是也灵死迨今二年始以葬书盖孔宁仪行
 父为之葬之彼以淫乱见弑今复为淫党所葬非国
 人葬之也春秋继孔宁仪行父之归而书葬义盖在
 此非为贼讨而书也
卷十六 第 14b 页 WYG0158-0301b.png
楚子围郑
 比岁晋楚争郑春秋皆不与也晋不能宗主夏盟恤
 灾救患惟欲小国之从已楚不能削去僭号守礼尊
 王惟求称霸于中夏春秋实交责之而责楚为甚故
 数岁以来楚用师于陈郑宋春秋一以楚子书志楚
 庄负恃才智穷兵日夜不息目其身而责之非爵也
 是役也左传谓楚克郑入之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楚
 庄退三十里而与之盟盖晋师已起楚闻之而亟去
卷十六 第 15a 页 WYG0158-0301c.png
 非得郑而不取也
夏六月乙卯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邲晋师败绩
 论者谓邲之败春秋遂与楚以霸愚窃以为不然也
 春秋固责晋矣而未尝与楚也是役也晋出师救郑
 而春秋书晋荀林父帅师及楚战不以救郑书以其
 缓不及事郑既屈服于楚无救郑之实故不与之以
 救郑之名盖责晋也非与楚也晋前此救郑及陈仅
 出偏师实无战楚之心今也诸侯卿皆行兵势甚壮
卷十六 第 15b 页 WYG0158-0301d.png
 而林父逗挠不进惟誉楚之强盛倡众退师于是诸
 卿之在行者皆无战情兵未交而气已索其稍知自
 奋者先縠一人耳传所载先縠之语辞直而气壮国
 之良也群帅嫉之此外魏锜赵旃鼓勇欲战亦谓其
 以求卿不得怒而欲败晋师此皆林父及诸欲遁者
 疾之而加之以罪左传纪之后人信之变乱曲直甚
 矣春秋正林父失律之诛书荀林父及楚战于邲晋
 师败绩责林父也非与楚也召陵之师城濮之战齐
卷十六 第 16a 页 WYG0158-0302a.png
 桓晋文躬擐甲胄为诸侯先是以克济有功晋自灵
 成迄景童騃无知仰成群下日底于削今楚子自将
 围郑而晋仅以诸卿当之诸卿复人自为谋不相统
 一欲战者二三欲遁者六七以此众战乌得不败春
 秋责晋诸卿之不忠所事是以书法特峻夫岂以晋
 一败之故遂与楚以霸乎齐桓存三亡国义士犹或
 非之况僭王之楚可使之遂霸中夏乎止斋名儒立
 论如此恐为后人之惑不得不辨
卷十六 第 16b 页 WYG0158-0302b.png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戊寅楚子灭萧
 萧宋之附庸也楚庄入陈围郑败晋于邲穷兵力以
 威上国志得而骄睥睨于宋故灭萧以动之自是宋
 始多事易子析骸之祸权舆于此春秋之书之不惟
 罪楚亦以忧中国
晋人宋人卫人曹人同盟于清丘
 幽之同盟内外小大翕然来同齐霸之方兴也新城
卷十六 第 17a 页 WYG0158-0302c.png
 之同盟诸侯之散者复合晋霸之渐衰也清丘之同
 盟异者众而同者鲜晋不复可言霸矣而春秋于四
 国之为此盟犹以同盟书嘉其不以胜负而为从违
 舍燎原强盛之楚从丧败方新之晋是故犹许之以
 同盟然视于幽之同盟则不可同日语矣
宋师伐陈卫人救陈
 伐人者多不为春秋所与此之伐春秋无讥救人者
 多为春秋所尚此之救春秋有贬盖宋伐陈义之所
卷十六 第 17b 页 WYG0158-0302d.png
 得为也前日楚子灭萧灭宋之附庸也今宋人出师
 伐陈亦伐楚之与国何为而不可卫之救陈以晋师
 新败谋自结于楚非知义之当救而救之也胡氏谓
 陈有弑君之乱宋不能讨而楚讨之既县陈而复封
 之其德于楚而不贰未足多责宋不能内自省德遽
 以大众伐之非义举也卫以救书者见宋师之非义
 陈为可恤也愚窃以为未然楚挟仗义之名以行其
 大不义用诈入陈几欲亡人之国春秋不与也宋先
卷十六 第 18a 页 WYG0158-0303a.png
 代之后乃心中国出师伐楚之与国为人所难谓之
 非义不可卫甫受盟于清丘乃救陈以求媚于楚谓
 其救之为义亦不可也春秋之义在于攘楚胡氏以
 楚庄县陈为讨贼主张太过似据正而实不然前既
 备论复于此而穷其说
十有三年春齐师伐莒(公羊作/伐卫)
夏楚子伐宋
 或曰楚子伐宋义乎否乎春秋与之乎否邪曰春秋
卷十六 第 18b 页 WYG0158-0303b.png
 不与也盖宋可伐也而楚之伐之则自为其私也
 鲍
弑其君而篡国迨今十有馀年独郑人与之为大
 棘之战稍能治其篡弑之罪楚不能亲用师于宋也
 去年冬忽鼓其入郑之馀勇灭宋附庸欲以威示宋
 人使之从已宋不为动兹遂以兵伐宋左右望而罔
 市利齐晋桓文有不为也春秋自数岁以来楚有侵
 伐一以子书不但正其始封之名亦以著楚庄黩于
 用武当服善战之刑孰云其为爵乎
卷十六 第 19a 页 WYG0158-0303c.png
秋螽(公羊/作𧑄)
冬晋杀其大夫先縠(榖梁/作榖)
 邲之败荀林父身为主帅逗挠畏怯甫及河即议退
 师士会而次莫不皆为避楚自全之计独先縠毅然
 请战曰成师以出闻敌强而退非夫也又曰由我失
 霸不如死忠愤激壮惟敌是求而诸帅党于荀氏惟
 恐退之不速坐是故败林父当服上刑先縠不惟无罪
 犹可奖也盖退师者众人之所欲进战者众人之所
卷十六 第 19b 页 WYG0158-0303d.png
 忌故逗挠畏怯者得无事而忠愤激壮者反受戮由
 晋景昏庸不君以致用刑舛错晋自是愈不竞矣春
 秋称国以杀而不去其官著先縠之无罪也胡氏乃
 谓先縠违命元帅不能用刑以此致败此以左传之
 浮辞而为春秋之予夺愚窃未敢谓然也自先縠死
 晋大夫各为其私计莫有身任国事者晋坐是日削
 读春秋者试以是观
十有四年春卫杀其大夫孔达
卷十六 第 20a 页 WYG0158-0304a.png
 据传孔达自以其身纾卫国之患非卫人杀之也春
 秋书卫杀孔达著其有罪也孔达为政于卫不能辅
 其君以从中国而背清丘之盟救陈以谄楚谓之无
 罪不可也
夏五月壬申曹伯寿卒
晋侯伐郑
 邲之役楚庄身履戎行晋景畏懦不出诸卿自荀林
 父以下望风震怖是以取败晋人知之此行劝其君
卷十六 第 20b 页 WYG0158-0304b.png
 自将伐郑以示其整虽无能有为逡巡引退而春秋
 犹书晋侯伐郑嘉其稍能自强庶几复振之耳嗟夫
 自晋襄之殁灵以汰而殒身成以庸而失霸景以闇
 而致败晋非前日之晋矣而春秋犹拳拳于晋不欲事
 楚之遂霸中国故于清丘之盟则书同盟此行伐郑
 晋以爵书为中国喜也论者以春秋霸楚盖考之未
 精耳
秋九月楚子围宋(并见下宋人/及楚人平)
卷十六 第 21a 页 WYG0158-0304c.png
葬曹文公
冬公孙归父会齐侯于榖
 归父襄仲之子也厥父外交强齐弑君专国罪大而
 莫之讨虽于鲁宣有援立之恩而人臣外交强国渐
 不可长亦鲁宣之所宜以戒者也前使之会齐人伐
 莒今复使之会齐侯于榖贼臣孽子世济其奸推是
 以往将何所不为春秋书归父会齐侯继书归父会
 楚子比事而书深著履霜之戒非谓大夫伉诸侯而
卷十六 第 21b 页 WYG0158-0304d.png
 书也
十有五年春公孙归父会楚子于宋
 或曰鲁公始盟楚于齐春秋为之讳及盟于宋不尽
 讳也今归父会楚于宋不复为公讳何欤曰始而盟
 鲁人犹或耻之为之讳所以存其羞恶之心至于再
 至于三鲁人不复以事楚为耻直书其事不加贬斥
 而义存于其间矣楚自伐宋于鲁本无所预而鲁人
 震悸若祸之已至正由宣公以篡弑得国十有五年
卷十六 第 22a 页 WYG0158-0305a.png
 未有能讨之者今见楚人戮陈夏徵舒惧而往会将
 以逭弑君之讨此必公孙归父为之谋也彼为襄仲
 之子故内自慊而为此传者以为仲孙蔑所请恐非
夏五月宋人及楚人平
 春秋于晋楚盛衰之际书法极为谨严诸儒解说虽
 多愚以为未尽得圣人意也自齐桓之殁荆楚之兵
 始横行于天下当时与之立敌者一宋襄而已春秋
 序宋公于楚子之上深与宋襄能以攘楚为己任不
卷十六 第 22b 页 WYG0158-0305b.png
 以其见执于晋楚遂弃之而弗录也今也晋政日衰
 又败于邲威望日损与齐桓殁时事有相类者宋文
 乃能于此时抗楚而即晋不改其平日楚灭我附庸
 吾则伐其与国楚过我而不假道吾则戮其使人毅
 然特立有宋襄之风楚庄以是伐而围之势虽危迫
 犹不肯为城下之盟春秋是以嘉之书曰宋人及楚
 人平贵宋也著宋之义足以敌楚之强也论者惑于
 公羊之说以为子反华元私以两国情实相告而罢
卷十六 第 23a 页 WYG0158-0305c.png
 兵此齐东之语必无是事左传所记者乃其实也
六月癸卯晋师灭赤狄潞氏以潞子婴儿归
 公羊传例曰灭者亡国之善辞上下之同力为当时
 诸侯强暴侵陵灭无罪之国者言也若赤狄为肆侵略
 患芟而夷之亦义之所不容巳者灭例不为此辈设
 也武王之有天下灭国五十皆纣党之为人害者而
 况潞氏之辈日以肆为侵暴为事尝灭我列国诸侯
 矣今中国诸侯讨而灭之愚以为春秋无讥也胡文
卷十六 第 23b 页 WYG0158-0305d.png
 定乃谓赤狄未尝侵犯晋境非门庭之寇而恃强暴
 以灭之不仁甚矣以为春秋责晋其不然欤狄之侵
 暴中国抑亦久矣自齐桓之霸狄已强盛桓公之忧
 在楚欲治之而未皇也自是以来狄楚交为中国患
 至宣公之世赤狄始见经传所书齐楚晋皆尝被其
 侵扰晋景之姊有为潞子夫人者其臣酆舒杀之强
 暴可以想见晋之伐之亦有不容巳者陆浑无罪而
 灭胡氏以为春秋录楚之有功赤狄有罪而灭胡氏
卷十六 第 24a 页 WYG0158-0306a.png
 乃以为春秋责晋之为暴此愚之所未喻也或曰先
 儒以赤狄为唐叔之后若何曰春秋初年三纲虽沦
 中国诸侯未有以女嫁同姓国者潞子娶晋景之姊
 其非唐叔之后欤
秦人伐晋
王札子杀召伯毛伯(杜氏为王子/札文之误)
 王札子者王之昆弟挟王宠作乱专杀大臣春秋之
 书之讥王室之无政日趋于乱亡也左传谓王孙苏
卷十六 第 24b 页 WYG0158-0306b.png
 与毛召争政使札子杀毛召则首乱者孙苏然非札
 子则无以成其乱非王宠札子而假之以权则札子
 亦无以为乱故书王札子杀召伯毛伯讥在王也若
 札子孙苏之罪不待贬斥而自见
秋螽(公羊作𧑄义/并见下蝝生)
仲孙蔑会齐高固于无娄(公羊作/牟娄)
 高固挟齐侯辅篡之恩娶宣女以为妻鲁之大辱而
 宣不以为辱也今高固自以其国事而出宣使大夫
卷十六 第 25a 页 WYG0158-0306c.png
 候之于途谄事外臣而自削其国体春秋书之所以
 贬
初税亩
 公羊曰税亩者何始履亩而税也古者什一而藉什
 一者天下之中正也多乎什一大桀小桀寡乎什一
 大貉小貉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什一行而颂声作
 矣榖梁曰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
 亩公田居一私田稼不善则非吏公田稼不善则非
卷十六 第 25b 页 WYG0158-0306d.png
 民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以公
 之与民为已悉矣此讥井田之法至此始坏也夏后
 五十而贡一夫受田五十亩每夫计其五亩之入以
 为贡校数岁之中以为常法之未尽善者也殷人七
 十而助以六百三十亩为九区每区七十亩中为公
 田其外八家各授田七十亩但借其力以助耕公田
 而不复税其私田此井田之始也孟子谓耕者助而
 不税是也周制九百亩为井田八家同井其中为公
卷十六 第 26a 页 WYG0158-0307a.png
 田一夫授田百亩耕公田十亩(馀公田二十亩/为庐舍及场圃)民出
 其力以耕公田是之谓藉盖推广商家之助法虽曰
 什一实什一分而取一又轻于商家之助矣井田之
 制至周而大备助而不税者也今宣公以篡弑得国
 旱乾水溢虫螟之变无岁无之用度不给乃变周家
 盛时之制履亩而征之是之谓税夫助而不税周制
 所以为善也今以税易助不计岁之丰凶公田私田
 所收之多寡立为定数而取焉后之言税者昉乎此
卷十六 第 26b 页 WYG0158-0307b.png
 此成王周公之罪人也井田之法自此始坏春秋书
 以责之
冬蝝生
 宣公六年螽七年大旱十年大水十三年螽十五年
 又螽自入春秋鲁之先公水旱螟蝗未有若此其频
 者也用度不足乃复变井田之古法而税亩焉蝝生
 之应继之胡文定曰秋螽未息冬又生子灾重及民
 也高邮孙氏乃曰蝝者螽之子也春秋之秋夏时之
卷十六 第 27a 页 WYG0158-0307c.png
 夏春秋之冬夏时之秋螽为灾于夏而蝝生于秋一
 岁而再为灾耳孙氏之说惑于周正者也螽为嘉榖
 之害既见于夏矣乃复遗种于冬将为嗣岁之灾故
 书蝝生为嗣岁耳

 春秋于税亩之后既书蝝生又书饥以见宣公率意
 妄行轻变古制上天示异应之以灾蝝生自一时而
 言也饥自一岁而言也公羊以为宣公轻变古制应
卷十六 第 27b 页 WYG0158-0307d.png
 是而有灾故书蝝生范注榖梁乃曰蝝者缘也缘宣
 公税亩故生此灾以责之意与榖同蝝缘之义凿螽
 蝝饥皆变古之应故继税亩而书之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晋人灭赤狄甲氏及留吁
 晋师灭赤狄潞氏讨有罪也既灭之矣而复用师未
 已是必欲穷极其党类尽夷灭之而后已夫岂仁人
 之所忍为故书人以贬之前日楚人围宋晋坐视不
 救诿曰鞭长不及马腹今灭潞氏矣又灭甲氏可己
卷十六 第 28a 页 WYG0158-0308a.png
 而不巳志存乎逐利而不能赴人之急谓诸侯之从
 我者何
夏成周宣榭(公羊/作谢)(公榖/作灾)
 公羊曰成周者东周也宣榭者宣宫之榭也何言乎
 成周宣榭灾乐器藏焉尔其说以为宣王庙藏乐器
 之所宣王有中兴之功世世不毁故其庙至此尚存
 榖梁亦以为藏乐处惟杜元凯得之其说曰榭者讲
 武屋别在洛阳者尔雅无屋曰榭楚语云榭不过讲
卷十六 第 28b 页 WYG0158-0308b.png
 军实是其證也宣者服虔以为宣扬威武之处恐未
 然尝闻之师宣王会诸侯于东都因田猎而选车徒
 东都洛阳也其讲武之处至是犹存乃燬于火圣人
 伤修车选徒之事不复见于衰世故书公羊曰外灾
 不书此何以书新周也何休因是谓孔子以春秋当
 新王上黜杞下新周而故宋因天灾中兴之乐器示
 周不复兴故系宣榭于成周使若国文黜而新之从
 为王者后记灾也此为公羊之学者造为怪僻之论
卷十六 第 29a 页 WYG0158-0308c.png
 非经意学者不必惑
秋郯伯姬来归
 左传曰出也女生而愿为有家故嫁者谓之归人道
 之常也见出而曰来归著其变也内女之嫁必书嫁
 而不书郯之伯姬与杞之叔姬是也始嫁不书不与
 之以夫妇之道出者与出之者皆有罪焉耳义见成
 五年杞叔姬来归
冬大有年(义已见桓公/三年书有年)
卷十六 第 29b 页 WYG0158-0308d.png
十有七年春王正月庚子许男锡我卒
丁未蔡侯申卒
夏葬许昭公
葬蔡文公
六月癸卯日有食之
已未公会晋侯卫侯曹伯邾子同盟于断道
 同盟春秋之所贵也而晋景清丘断道两盟皆以同
 盟书何哉圣人幸中国之犹能自振喜诸侯不忍遂
卷十六 第 30a 页 WYG0158-0309a.png
 从于夷特书同盟以褒之既书同盟而五国之君并
 著其爵贵之也是时楚庄之气燄大张晋景之孱庸
 日甚而圣人于清丘断道之两盟深致其嘉奖拳拳
 于望晋而论者不察遽谓春秋与楚以霸其害义岂
 不甚哉榖梁曰同盟者同外楚也或谓诸侯同欲伐
 齐非也伐齐之议出于郤克一人之私春秋尚不与
 其伐岂以是故而与之以同盟乎明年晋侯卫世子
 臧伐齐诸侯不预有以见断道之同盟欲外楚春秋
卷十六 第 30b 页 WYG0158-0309b.png
 是以贵之清丘断道两盟皆幸其犹能同也
秋公至自会
冬十有一月壬午公弟叔肸卒
 榖梁曰公弟叔肸贤之也宣弑而非之也非之胡为
 而不去曰兄弟也何去而之与之财则曰我足矣织
 屦而食终身不食宣公之食君子以是为通恩也以
 是取贵乎春秋愚谓大夫卒而书者以其为大夫而
 得书也叔肸不为大夫其卒也特见书以其人可书
卷十六 第 31a 页 WYG0158-0309c.png
 而书也自入春秋母弟氏名登于简册者率以骄盈
 致乱惟叔肸以节行见称卓然荣利之外而不废亲
 亲之恩非学问君子而能之乎
十有八年春晋侯卫世子臧伐齐
 或曰楚方为中国患而晋率卫以伐齐春秋之无贬
 何哉曰齐自懿惠以来比世再篡怙其强大猖狂妄
 行渔猎小国其罪亚于强楚莫有能治之者今晋景
 一旦发愤躬履戎行偕卫人以为此役伐其所当伐
卷十六 第 31b 页 WYG0158-0309d.png
 也春秋之义强者抑之下者举之晋景懦无立志自
 甘于削者也忽兴师伐齐亦足以耸诸夏之听春秋
 何贬焉
公伐杞
夏四月
秋七月邾人戕鄫子于鄫(榖梁/作缯)
 邾人当宋襄之世执鄫子用之于社左传归罪于宋
 襄愚窃疑焉尝辨之于前矣今之邾人复戕鄫子于
卷十六 第 32a 页 WYG0158-0310a.png
 鄫鄫之受祸烈矣邾之无道甚矣盖复雠天下之大
 义鄫之先世殒命次雎子孙偷生苟完无有能以复
 雠为事者至于今日重遭仇邾之毒彼亦有所侮而
 动耳昔也戕之于邾臣子欲救之而莫可今戕之于
 鄫臣子亦复坐视而莫救春秋书邾人戕鄫子于鄫
 言其空国无人盗贼横行至于杀其君莫有为之讨
 贼复雠者鄫之臣子皆有罪焉耳
甲戌楚子旅(榖梁/作吕)(庄王也/共王立)
卷十六 第 32b 页 WYG0158-0310b.png
 楚非书卒之例此其卒之何卒之以子也前是不卒
 此而始卒之何为其愈僭而卒之以子也楚自入春
 秋以来迨今百年武文成穆更起旋仆未有窥周室
 之心也至楚庄观兵中原睥睨周鼎挟智任诈欲遂
 其僭王之夙心故春秋书法至此为之一变方其存
 也正其始封之名会盟征伐一书之曰子抑之也迨
 其没也复正其始封之名卒之曰子而不与之以葬
 亦抑之也抑狂楚之僭名示海内共主在周楚虽盛
卷十六 第 33a 页 WYG0158-0310c.png
 强欲僭而莫得也论者乃谓春秋进之是以爵之贵
 之是以终之非知春秋者也公羊谓吴楚不书葬所
 以避僭王之号得圣人正名之旨矣或曰楚庄书子
 如尔所言固春秋所以抑其僭楚庄之功其并不录
 乎曰春秋所谓功安中国也尊天子也楚庄用兵不
 戢志在僭王彼所谓功乃彼之功也于中国何有哉
 于天王何有哉乃若今年伐陈明年伐郑又明年灭
 萧围宋愚见其为罪而不知其为功也春秋何取焉
卷十六 第 33b 页 WYG0158-0310d.png
 秦穆蔼然贤君尚不得与桓文俱霸而况于楚之不
 轨者乎
公孙归父如晋
冬十月壬戌公薨于路寝归父还自晋至笙(公榖/作柽)遂奔

 文公之殁春秋书公子遂如齐子卒夫人姜氏归于
 齐志襄仲敬嬴之弑谋成于齐也今宣公之殁春秋
 书公孙归父如晋公薨于路寝归父还自晋奔齐著
卷十六 第 34a 页 WYG0158-0311a.png
 宣公之终归父之逐谋泄于晋也归父襄仲之子为
 宣谋去三家以张公室其心虽未可知其事未为不
 是而谋之不臧乃欲因大国之力锄而去之岂不思
 晋之诸卿自赵盾秉权而后怙党植私渐至不制鲁
 宣欲去强宗夫岂晋卿之所愿必有以其谋驰告季
 氏者归父未及返命鲁宣忽焉告终岂罪之盈而天
 讨及之邪抑谋之泄而为其下所先也季氏不以君
 薨为戚肆出悖言追仇既往首逐其腹心用事之臣
卷十六 第 34b 页 WYG0158-0311b.png
 此时此心犯上作乱何所不为春秋于公薨之后继
 书归父奔齐所以著季氏不臣之迹其旨微矣自兹
 以降政在强家鲁君不复能君祸端乱本实肇于此
 时彼篡人之国季氏亦窃其国出尔反尔尚复谁尤
 春秋之书之所以致乱贼之讨垂将来之戒云
 
 
 春秋集传详说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