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五
卷十五 第 1a 页 WYG0158-027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集传详说卷十五   宋 家铉翁 撰
   宣公上(名接文公子匡王五年/立是岁晋灵十三年)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榖梁曰继故而书即位与闻乎故也或曰桓宣二公
 篡弑同而在位十八年书王不书王之有异何欤曰
 先儒评此者多矣桓公之弑东迁初年王道之不行
 未久也圣人于其在位十八年书王者四不书王者
卷十五 第 1b 页 WYG0158-0275b.png
 十有四犹望天王以讨贼之事也至宣公则王道之
 不行百有馀年霸政至是亦弛无与任讨贼之事者
 故遂书王明王法以示万世此论固已得之但桓宣
 之事亦有不得同者不必以例求也昔者鲁庆父哀
 姜比而弑闵齐桓公赫然发怒二人者咸底于辟自
 是中国无篡弑之祸者四十馀年皆桓公威德之所
 覆也今襄仲敬嬴比而弑赤乃以是谋之齐惠惠入其
 赂田而许之仲归遂弑嗣君并杀君之母弟立嬴之
卷十五 第 2a 页 WYG0158-0276a.png
 子接是为宣公仲与嬴固当坐首恶之戮使齐惠能
 率厥考桓公之遗训拒而绝之彼贱妾贼臣何敢肆
 无所忌至于此是故春秋专讨齐惠自子赤之卒及
 宣公之篡前后八书齐不间以他事著其罪而讨之
 此二弑书法所以不同也或曰若是者宣其无讨乎
 曰继弑君而书即位坐首恶也使宣公于得国之后
 正襄仲弑君之戮厚子赤之终葬以君礼则首恶之
 罪犹可少逭今受位于贼臣以贼臣为恩已而莫之
卷十五 第 2b 页 WYG0158-0276b.png
 讨葬君复不以礼又迫逐嫡母而归之齐首恶之罪
 复何所逃故书即位以讨之此则从鲁桓弑隐之例
 也
公子遂如齐逆女
 春秋书公即位继书公子遂如齐逆女著大恶也国
 君继世之初斩然在疚而首遣大夫如齐逆女所遣
 者又同恶之大夫春秋书之所以著敬嬴襄仲弑君
 篡国之本谋亦以见齐元无道党其臣而使之弑君
卷十五 第 3a 页 WYG0158-0276c.png
 也盖请婚割地鲁所以自结于齐者皆在遂与得臣
 如齐之时故即位甫尔而襄仲随有遣遂逆女之行
 未几又以割地而出春秋书即位书逆女书遂以夫
 人妇姜至自齐书齐人取济西田著鲁人结齐之援
 以弑其君著齐人辅鲁之篡俾弑其君盖明王法以
 治齐鲁之罪二国皆有讨也嗟夫如齐禀命而归弑
 其君者公子遂也如齐逆女亦公子遂也如齐割地
 以赂者亦公子遂也春秋备书以见请婚割地弑君
卷十五 第 3b 页 WYG0158-0276d.png
 篡国始终其事者此一贼之所为诛齐也治鲁也诛
 襄仲也治宣公也学者备观前后书法而识春秋之
 旨所谓不加诛斥而义自见者也春秋虽为鲁讳而
 篡弑之恶亦不为之隐也○春秋书遂如齐逆女遂
 以夫人妇姜至自齐讨遂也亦以治宣公也而左传
 乃曰称族尊君命舍族尊夫人何求经之浅耶左传
 不明春秋用法之意类此
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
卷十五 第 4a 页 WYG0158-0277a.png
 榖梁曰妇不言氏丧未毕故略之也其曰妇缘姑言
 之之辞公羊曰夫人何以不称姜氏贬也曷为贬讥
 丧娶也其称妇有姑之辞也愚谓夫人非大夫所
 得而以也遂挟齐以弑其君娶齐女为篡君之妇鲁
 之国家实制于遂书以者著其罪也丧娶固当讥而
 罪有大于丧娶者弃母于齐娶妇于齐是春秋所以
 诛也母哀姜也(左传目/为出姜)哀姜文公夫人宣公之嫡母
 今所纳妇姜之嫡姑也哀姜虽见弃于齐贼臣悖妾
卷十五 第 4b 页 WYG0158-0277b.png
 之弃之非得罪于宗庙见弃于先君则犹鲁夫人也
 故春秋于子卒之后继书夫人姜氏归于齐于宣公
 始立而书公子遂以妇姜至自齐言妇有姑之辞姑
 哀姜也传者乃目敬嬴为姑大失春秋辨分之意而
 左传至名哀姜为出姜是贼臣悖妾逆子可以出先
 君之夫人左传不明大义往往类此嗟夫此一齐也
 受人之出母而与之以妻此一鲁也弃母于齐而娶
 齐女以为之妇绝灭天理败乱伦教遂使周公太公
卷十五 第 5a 页 WYG0158-0277c.png
 之国而胥为无礼无义之归此春秋中年鲁国一大变也
 是以圣人于文宣之际特书屡书十见之经诛鲁之君
 臣而必及于齐盖敬嬴襄仲虽蓄篡弑之谋非齐惠为
 之羽翼无以成其恶也尝溯鲁国祸乱之源自桓庄以
 来家法坏乱妃妾私事权臣共谋为逆如庄姜之淫
 于庆父(谓庄公/夫人也)敬嬴之私事襄仲其始也不过相从
 于淫其极也遂至共谋为篡般闵赤三君之死职夫
 人嬖妾淫乱之故有国有家者其可不以是为鉴乎
卷十五 第 5b 页 WYG0158-0277d.png
夏季孙行父如齐
 案传如齐纳赂请会也昔者鲁庄将终季友受托孤之
 寄鸩叔牙戮庆父立僖公鲁之宗社赖以再安行父其
 孙也襄仲弑君叔仲惠伯死之行父乃为贼使齐而归
 先君之母今又为之再使纳赂请会有忝厥祖多矣
晋放其大夫胥甲父于卫
 或曰自入春秋称国以杀大夫者皆为专杀今称国
 以放大夫者亦谓之专欤曰杀之与放其事异也杀
卷十五 第 6a 页 WYG0158-0278a.png
 大夫是为专生杀上侵人主之操柄故为不可若放
 大夫放之使之念咎久将还之不为专也但河曲之
 战赵穿胥甲不肯薄秦军于险若以是为罪二人皆
 当逐今甲放而穿免赵盾实私之也胡文定谓桃园
 之弑盾与穿同志兆于此也
公会齐侯于平州
 左传曰会于平州以定公位愚谓鲁君之位非齐惠
 所得而定也前此诸侯有为会而奖篡贼者皆无预
卷十五 第 6b 页 WYG0158-0278b.png
 于弑者也鲁宣齐惠同恶相济周有王晋有霸二君
 皆当相从于戮鲁宣之位岂齐惠所能定哉书公会
 齐侯著其罪而讨之也
公子遂如齐
六月齐人取济西田
 公羊曰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所以赂齐也为弑子
 赤而赂也榖梁曰内不言取言取授之也以是赂齐
 也或曰鲁桓之弑君也入许田于郑以求逭讨春秋
卷十五 第 7a 页 WYG0158-0278c.png
 书郑伯以璧假许田鲁宣之弑君也入济西田于齐
 以求外援春秋书齐人取济西田书法所以不同何
 欤曰鲁桓之弑君郑不预也鲁畏其来讨以是为赂
 故书璧假讳之也鲁宣之弑君谋虽出于襄仲事实
 成于齐惠故圣人直书其事诛鲁之割地而逭讨诛
 齐之受赂而党贼其曰公子遂如齐齐人取济西田
 两讨之辞也或曰此与之彼受之经以取书与侵伐
 取地之取其无别乎曰济西之取其罪有大于侵伐
卷十五 第 7b 页 WYG0158-0278d.png
 之取矣田者先祖受之于王鲁国之封疆也宣公既
 篡人之国又割先祖所受之土疆以为齐赂齐惠既
 辅人之篡又受其赂田以为已有此所谓盗窃之公
 取视以兵取其罪又加数等矣
秋邾子来朝
 或曰桓公之篡国也滕侯以二年来朝春秋犹降其
 爵而称子今宣之篡也邾子即以元年来朝春秋何
 以独无贬乎曰罪有大于此者故其小者未暇责也
卷十五 第 8a 页 WYG0158-0279a.png
 宣之篡弑齐惠实使之为之复妻之以女受其土田
 之赂而为之外援周若有王齐惠当为首戮今未有
 能讨之者则小国之朝何诛譬之大盗据要会法当
 先讨彼穿窬者姑置勿问焉耳
楚子郑人侵陈遂侵宋
 或曰楚子书爵郑伯书人非一褒一贬之所系乎曰
 郑书人贬也楚书爵非褒前年冬宋鲍弑君篡国晋
 以诸侯之师伐之取赂而还郑穆公知晋之不足与
卷十五 第 8b 页 WYG0158-0279b.png
 遂受盟于楚若穆者可谓知所好恶异乎他人去华
 而即楚者矣使其从楚之后能以楚师伐宋声罪致
 讨宋人必能以鲍为戮更议立君则穆公不失其从
 楚之初志今乃与楚子俱侵陈遂侵宋此抗衡中夏
 之师非讨乱之师也故郑伯书人以贬其后穆公卒
 能自以兵伐宋有大棘之胜春秋与之楚书爵正其
 始封之子号义已见僖二十一年盂之盟
晋赵盾帅师救陈
卷十五 第 9a 页 WYG0158-0279c.png
 传言赵盾帅师救陈及宋春秋惟书救陈与其能救
 陈也不书救宋不与其救宋也宋负弑君大恶晋人
 受赂不能讨而楚伐之虽楚之存心未必皆纯于为
 义然弑君之贼夫人皆得而讨之也楚讨之晋救之
 是故春秋不与其救与
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会晋师于棐林伐郑
 不言晋会四国于棐林而言四国之君会晋师于棐
 林嘉四国之来会也晋灵不君内忌其臣之专恣其
卷十五 第 9b 页 WYG0158-0279d.png
 臣不臣复内忧其君之作难乱将作矣前日救陈意
 不在陈假兵权以自救也今日伐郑意不在郑假兵
 权以自卫也比岁诸侯多散而从楚而四国之君自能
 坚守监约非晋灵赵盾足以来之也嘉四国所以愧
 晋君臣也然晋犹盟主虽恶赵盾而未尝绝晋也
冬晋赵穿帅师侵崇
 案左传晋欲求成于秦赵穿曰我侵崇秦急崇必救
 之吾以求成焉穿侵崇秦不与成吁晋计若是之拙
卷十五 第 10a 页 WYG0158-0280a.png
 何欤晋欲求成于秦发一乘之使述先君之好而秦
 成合矣今伐崇以求之秦愈怒而兵愈不可解矣盖
 穿者志于作难托伐崇以专兵不然何拙谋之若是
 当国者略不裁而正之也
晋人宋人伐郑
 或曰今年秋诸侯会伐郑春秋爵之今晋及宋复伐
 郑春秋人之何哉曰此一事而前后贬褒不同之例
 也郑叛晋即楚诸侯会晋而讨之公也晋受宋赂而
卷十五 第 10b 页 WYG0158-0280b.png
 辅之以篡今复偕宋伐郑私也前日之爵诸侯褒诸
 侯也不及晋今而人晋及宋俱贬之也宋负弑君之
 大恶不能讨而楚讨之为赵盾者当内知自愧乃更
 率弑贼以伐郑春秋是以有贬盖郑可伐也为宋而
 伐郑则不可也故伐郑则爵之为宋而伐郑则人之
 此一事而有先后褒贬之义者也论者乃谓晋数出
 兵不能有成以是为贬非春秋经法之所在也
二年春王二月壬子宋华元帅师及郑公子归生帅师
卷十五 第 11a 页 WYG0158-0280c.png
战于大棘宋师败绩获宋华元
 春秋诸侯不耻不仁不畏不义求得则喜争欲则怒
 喜怒之以正者鲜矣若郑穆公者可谓知所怒而怒
 是以为春秋所录始晋人以诸侯伐宋讨子鲍之弑
 君既乃受赂而还穆公怒而去之即楚将以楚师讨
 宋怒得其正者也楚不能为之特出师而率之与俱
 侵陈及宋穆之志未获伸今自以其兵伐宋败其师
 获其命卿之为主帅者鲍所与共为逆之人也当时
卷十五 第 11b 页 WYG0158-0280d.png
 诸侯见善之明为之之勇如郑穆者几人哉春秋书
 败书获录郑人之能讨邻贼也左传以为郑受命于
 楚而为此役此以一时事傅会为之说耳盖讨宋者
 郑穆之初意不尽出于楚
秦师伐晋
 胡文定曰晋用师于崇乃赵穿私意无名之师也故
 书侵秦人为是兴师以报晋则问其与师无名之罪
 故书伐此言书侵书伐之为褒贬但春秋侵伐所以
卷十五 第 12a 页 WYG0158-0281a.png
 起义本谓轻兵浅攻为侵全师深入为伐然亦有动
 大师伐国而仅以侵书者贬其用师之无名而少之
 耳有轻兵浅攻而以伐书者著其出师之仗义而能
 有成功也如晋人合十八国之师以伐楚伐也而书
 侵楚次于召陵贬其无能有成也又如卫人以孤军
 侵晋实侵者而书伐晋为不义有以召其伐也似此
 类甚多
夏晋人宋人卫人陈人侵郑
卷十五 第 12b 页 WYG0158-0281b.png
 或曰据左传四国大夫侵郑以报大棘之役报之是
 乎不报是乎曰郑叛华侵之可也以报大棘之役则
 不可也大棘之战郑穆公毅然以讨邻贼为事勇于
 义者也晋不知自愧犹欲为宋报郑春秋是以贬四
 国之大夫皆书人亦贬之也是时晋灵已长颇恶赵
 盾之专有意除之盾托为伐国久据兵权故棐林之
 役楚囚解扬晋师即还是役也与斗椒遇即谬为之
 辞曰彼宗竞于楚殆将毙矣复去之盾本无欲战之
卷十五 第 13a 页 WYG0158-0281c.png
 情姑拥兵自为卫耳由是观之盾不弑君君必杀盾
 左传乃曰晋侯侈赵盾骤谏不入是以不竞于楚何
 失实之甚邪
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灵公也/成公立)
 春秋为诛乱贼而作也弑君恶之大者人莫有非弑
 君而春秋加之以弑君之罪者也初晋襄将终托其
 孤于赵盾曰此子也才吾受子之赐不才吾惟子之
 怨其属于盾者为何如盾乃与诸大夫共谋求君于
卷十五 第 13b 页 WYG0158-0281d.png
 秦已而复自变其初说禦秦兵而立灵公盾谓晋灵
 德已不知其反以为憾也于是君臣相疑交相为备
 堂上之甲方兴桃园之攻随至彼灵固己在赵氏置
 网之内虽欲无亡得乎愚谓赵氏所以谋其君者非
 一朝一夕之故矣齐商宋鲍篡国弑君晋为盟主所
 当治也灵公幼弱盾为政合诸侯将有讨于齐宋已
 而受赂不惟不讨又为之定篡窃之位灵未有知盾
 实陷之于恶耳愚于扈之会盟知盾有他志不能事
卷十五 第 14a 页 WYG0158-0282a.png
 其君矣义又详见昭十九年许世子弑君
冬十月乙亥天王崩(匡王也/定王立)
三年春王正月郊牛之口伤改卜牛牛死乃不郊犹三

 此鲁宣除丧始郊而天示之谴也春秋自僖公以后
 书卜郊不从者有之矣今一书十有六言辞烦而不
 厌者著始郊而天示之谴异乎常郊之卜不吉者矣
 天道虽远稽之人事而可知宣公弑君篡国归嫡母
卷十五 第 14b 页 WYG0158-0282b.png
 于齐娶齐女以为妇逆理乱常肆行罔忌持是飨帝
 亦有谴而已矣公羊曰养牲养二卜帝牲不吉则板
 稷牲而卜之帝牲在涤三月于稷者唯具是视郊则
 曷为必祭稷王者必以其祖配自内出者无匹不行
 自外至者无主不止注谓天道闇昧必推人道以接
 之不以文王配者重本尊始之义公羊谓配飨之甚
 善但诸儒之论多谓鲁以文王为所自出之祖以周
 公为始祖惟明堂位所言谓鲁人郊天亦以稷配姑
卷十五 第 15a 页 WYG0158-0282c.png
 存于此更考之义又见僖公三十一年
葬匡王
 桓七年而后葬讥缓也匡王四月而亟葬讥速也缓
 葬慢也速葬简也春秋是以书馀崩义见隐公三年
楚子伐陆浑之戎
 楚蓄僭王之心为日久矣陆浑近于伊洛去王城不
 远不闻其为王室患也而楚一旦伐之其志不在于
 戎假伐戎以窥周室也传谓其观兵中原问鼎之大
卷十五 第 15b 页 WYG0158-0282d.png
 小轻重盖乘晋国衰乱夏盟乏主将以求其所大欲
 春秋书楚子伐陆浑之戎为中国忧也为王室虑也
 论者谓楚子使椒来聘为春秋渐进之然则伐陆浑
 问周鼎亦谓春秋渐以进之可乎义又见文公九年
 楚使椒来聘
夏楚人侵郑
 此郑复从晋为楚所侵也晋灵不君惟货是徇由是
 失郑今成公始立虽未有大过人而郑遽舍楚而即
卷十五 第 16a 页 WYG0158-0283a.png
 晋盖去逆效顺人心义理之同然非威驱势迫所能
 得也不然赵盾之合诸侯之师以伐郑略无成功今
 息兵踰年郑何为而自至乎春秋继伐陆浑而书楚
 子侵郑恶楚庄图霸之急也
秋赤狄侵齐(赤狄/始见)
 自桓文创霸南之楚北之狄有所惮而不敢肆今晋
 霸既衰楚狄复交为中国患而狄也忽分为二有赤
 狄焉有白狄焉皆踊跃用兵不相统一而实有向衰
卷十五 第 16b 页 WYG0158-0283b.png
 之渐春秋于此著赤狄白狄之号言其势既分其力
 亦将弱也其后晋人灭赤狄潞氏残其氏族因其分
 也汉唐之边患大率皆以分而弱弱而败亡先儒有
 以赤狄为唐叔之子孙似未然详见下十五年晋灭
 潞氏
宋师围曹
 宋武氏奉昭公子将有讨于鲍事不克昭公子复为
 鲍所杀于是尽逐武穆之族武穆之放以曹师伐宋
卷十五 第 17a 页 WYG0158-0283c.png
 至是宋围曹以报之宋鲍负篡弑之大恶晋人尸霸
 而不能讨讨之者郑也曹也故大棘之战春秋书以
 录郑之功宋师围曹春秋书以著宋之罪或曰何以
 见春秋之罪宋曰春秋诸侯侵伐围入其事实繁有
 传书之而经略之者传略之而经书之者皆有深意
 存焉宋有大罪未讨而以兵伐人春秋书之即所以
 恶之不待贬斥而见矣
冬十月丙戌郑伯兰卒
卷十五 第 17b 页 WYG0158-0283d.png
 自僖三十三年立凡中国会盟征伐无不预也至文
 十七年晋以诸侯之师讨宋人之弑君者受赂而还
 兰于是去而从楚晋屡伐而不为之下也今楚伐陆
 浑窥伺中夏问鼎之大小有僭王之心兰即舍之而
 从晋意其为人知义而有勇故能于楚庄盛强之日
 自拔以从中国可谓得正而毙矣
葬郑穆公
四年春王正月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公伐莒
卷十五 第 18a 页 WYG0158-0284a.png
取向
 春秋之法有事大而书之略者有事小而书之详者
 事小而书之详将以垂法于后也此书公及齐侯平
 莒及郯莒人不肯公伐莒取向辞烦而不厌盖示后
 人以持平救偏正义辨利之要惟学问君子而后可
 语也以此圣人亦因莒郯之事而垂训焉耳夫莒郯
 所以争为不平故耳齐鲁欲求其平高者抑之下者
 举之以我之平而平彼之不平庶乎其可也而鲁之
卷十五 第 18b 页 WYG0158-0284b.png
 于莒积不相下徒挟齐人之威力而要莒以必从莒
 之不肯宜哉而宣公遽以兵加莒而取其一邑以已
 之不平而求人之平况又因以为利其无道赤甚矣
 春秋书公及齐侯平莒又书公伐莒取向则此事自
 初迄终皆出鲁宣之意书之所以责之也以济西赂
 齐而取偿于莒此宣公之本心也
秦伯稻卒
 秦之卒葬不尽通诸夏故史之书也略或名或不名
卷十五 第 19a 页 WYG0158-0284c.png
 或葬或不葬秦不以告而史缺书也
夏六月乙酉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
 陆淳曰公子宋弑君之贼其恶易见归生从其为恶
 罪莫大焉书之以为首恶所以教天下之人臣者也
 春秋之作圣人所以明微盖为此也胡文定曰归生
 与公子宋俱为贵戚之卿同执国政归生又尝总大
 师握兵权闻公子宋之逆谋不能举觉又惧谮而从
 之故春秋坐之以首恶之罪合二说而经旨见矣但
卷十五 第 19b 页 WYG0158-0284d.png
 左传于此而为之著例曰凡弑君称君君无道也称
 臣臣之罪也其意谓称国以弑唯书君名为君无道
 明著弑君者之名氏为臣有罪诸家多引用其说愚
 以为春秋诛乱贼之书弑君而名贼者十之八九书
 国书人者十之一二然亦因一时之事而为权衡君
 虽不君臣必如汤武之圣哲而后为仗义苟惟不然
 终无以逭首恶之罪左传著义未备惧为后人之惑
 故不得不辨义又见成十八年晋厉公之弑
卷十五 第 20a 页 WYG0158-0285a.png
赤狄侵齐
秋公如齐公至自齐
 胡氏曰宣公比年如齐而皆至者危之也愚谓宣所
 以篡齐辅之也既得国而免于讨齐庇之也割地以
 赂之卑躬以事之靡所不至而齐之责报殊未已也
 明年公复如齐高固使齐侯止公请叔姬危且辱不
 得避也自是公五如齐春秋皆备书之非惟危公亦
 以正齐侯党篡受地胁昏之罪
卷十五 第 20b 页 WYG0158-0285b.png
冬楚子伐郑
 或曰三年夏楚人侵郑春秋不与也今楚复伐郑春
 秋若与之何哉曰三年之侵争诸侯于中国也今年
 之伐则异是郑归生弑其君当讨也晋宋齐鲁皆党
 弑其君者视海内之恶思相为济故归生之弑诸侯
 大国莫有过而问者而楚人忽以兵加之彼虽不为
 讨贼而来而春秋治乱贼之法夫人皆得而讨之楚
 于此时而讨郑以兵故不待以外国凭陵之例惜其
卷十五 第 21a 页 WYG0158-0285c.png
 具文出师不能明正乱贼弑君之典春秋无深褒也
五年春公如齐夏公至自齐(义见/去年)
秋九月齐高固来逆叔姬(公榖作/子叔姬)
 子叔姬者或以为同母姊妹或以为时君之女二者
 必一于此矣义已见文公十二年榖梁曰诸侯嫁子
 于大夫主大夫以与之来者接内也不正其接内故
 不与夫妇之称也诸侯有嫁女于大夫者矣而高固
 之求昏鲁女则以迫胁而得之也公如齐高固使齐
卷十五 第 21b 页 WYG0158-0285d.png
 侯止公如齐止之而求昏止之云者止而胁之也闾
 巷之人为强有力者胁之而昏且犹不受而况于堂
 堂之鲁国乎胁而求昏已为不可而又以邻国之大
 夫而伉礼于望国之君其所以陵暴鲁国者至矣宣
 公因齐之力篡弑得国固不以是为辱鲁之宗社重
 为之辱矣乌乎以千乘之国出涕女于吴且犹羞之
 而况于女邻国之大夫者乎春秋书高固来逆子叔
 姬又书高固及子叔姬来责鲁也责齐也正高固陵
卷十五 第 22a 页 WYG0158-0286a.png
 犯人之罪也
叔孙得臣卒
冬齐高固及子叔姬来
 来逆叔姬犹曰亲迎但不当以臣伉君春秋是以书
 今礼成未几复与叔姬俱至传曰来反马也杜注礼
 送女留其送马谦不敢自安三月庙见遣使反马高
 固遂与叔姬俱宁盖反马不躬至归宁无并行高固
 列国之卿非有公事而挟妇俱来齐惠小人实使之
卷十五 第 22b 页 WYG0158-0286b.png
 为此耳前日以臣伉君犹以为未足更使之挟妇俱
 来以要鲁宣固无所慊鲁之朝廷宗庙实重为之辱
 春秋是岁自春徂冬才书此事可以见圣人意矣
楚人伐郑
 据左传楚子伐郑陈及楚平晋荀林父救郑伐陈或
 曰书楚伐不书晋救其不与晋以救乎曰然郑归生
 弑君晋当为郑出师讨弑君贼今既更岁因楚师之
 来而以兵救郑是当讨而不当救也晋人苟能为郑
卷十五 第 23a 页 WYG0158-0286c.png
 讨贼即所以存郑楚师将不禦而自去何劳救乎
六年春晋赵盾卫孙免侵陈
 此责晋也或曰陈叛晋即楚晋之讨之亦有弗获已
 焉耳春秋何责乎曰陈之叛晋即楚以郑故耳郑穆
 公之暮年弃楚弗事而托身于中国亦望晋人有以
 大拯其危急曾未期年郑有归生之乱晋坐视莫之
 顾陈之叛而即楚良以是故耳是时晋成始立孱君
 也政在赵氏岂能为郑讨贼然陈郑每相视以为向
卷十五 第 23b 页 WYG0158-0286d.png
 背郑贼之不讨无以服陈人之心陈虽受伐而终不
 为晋屈也
夏四月
秋八月螽
冬十月
七年春卫侯使孙良夫来盟
 左传曰孙桓子来盟始通且谋会晋也鲁宣因齐而
 得篡不事晋几年矣晋将有讨卫人知之是以来告
卷十五 第 24a 页 WYG0158-0287a.png
 欲鲁之预于会也因而为此盟或曰大夫来盟诸侯
 僭乎曰否彼以善意来因而为此盟非若齐晋之大
 夫挟其强大胁鲁国而求盟者比也是故无讥
夏公会齐侯伐莱(义并见/大旱)
秋公至自伐莱
大旱
 狄为齐患齐不能伐莱何负于齐而伐之不过为逐
 利计耳而又要鲁人俱出师由前日伐莒取向有以
卷十五 第 24b 页 WYG0158-0287b.png
 召之耳取向鲁之利也伐莱齐之利也齐鲁交征利
 而百姓坐受其毒去年秋螽今兹大旱而为邻国兴
 无名之师伐无罪之国以自戕其人春秋继伐莱而
 书大旱志其不恤天灾而轻用民力所以贬也
冬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于黑壤
 或曰是会也据左传王叔桓公临之春秋不书何也
 曰王人董会所以光霸业也晋自新城以来君侈而
 臣专政乱于内威亵于外霸权尽削诸侯散而他从
卷十五 第 25a 页 WYG0158-0287c.png
 楚行师中原而不敢问齐倔强东夏而不能正成公
 新立政犹在赵氏乃强合四国之君以为此会屈王
 叔下临欲以踵桓文之盛烈多见其不知量也左传
 谓晋成之立公不往朝晋人止公于会以赂而免夫
 晋成尚不能朝王而责望国以朝已僭也晋襄尝责
 卫侯之不朝而其臣劝使朝王于温夫然后以兵加
 于卫所恶于下无以事上霸国所当知也晋成孺子
 不足深责斯皆为政者之罪也春秋不为公讳诛晋
卷十五 第 25b 页 WYG0158-0287d.png
 也
八年春公至自会
夏六月公子遂如齐至黄乃复
 公羊曰讥有疾乃复也大夫以君命出闻丧徐行而
 不反何休云以丧喻疾也丧尚不反徐行以俟君使
 人代已而况于疾乎盖古有奉君命出疆遇疾而死
 以尸将事者故诸说多从之愚观春秋所以书盖著
 襄仲之死于齐也仲之罪在齐今死于齐天也后八
卷十五 第 26a 页 WYG0158-0288a.png
 日敬嬴亦死天人之际岂不甚可畏哉春秋明天讨
 以正乱贼之罪其不为有疾而复欤
辛巳有事于大庙仲遂卒于垂
 翚弑君去族示贬此春秋诛乱贼之常典也自仲遂
 弑君春秋虽累著其事而未之讨也今因其死始明
 正其罪去其族而诛之以垂示后世是义也惟公榖
 知之公羊子曰遂何以不称公子为弑子赤贬曷为
 不于其弑焉贬于文则无罪于子则无年是以于其
卷十五 第 26b 页 WYG0158-0288b.png
 死乃贬榖梁亦曰此公子也其曰仲者何疏之也何
 为疏之是不卒者也不疏则无用见其不卒二说得
 春秋之意矣胡文定乃以为季友仲遂皆生而赐氏
 所以季友仲遂之卒书季书仲愚窃惑焉夫季友仲
 遂之于僖宣二公虽皆有援立之功而季友以忠勤
 见称仲遂则弑君贼也二君虽以私情厚于二臣而
 春秋录善诛奸之笔判乎不同恐不得执季友之例
 盖仲遂之诛所就者少所损者大其非春秋之意乎
卷十五 第 27a 页 WYG0158-0288c.png
壬午犹绎万入去籥
 或曰子谓仲遂卒于垂为春秋去其公子之号以示
 疏绝固也既诛之于前而复戚之于后而书壬午犹
 绎万入去籥何哉曰去公子而疏绝之春秋之公法
 也万入去籥宣公之私恩也在礼公族有罪致刑于
 甸人公素服不举为之变如其伦之丧此诛之而犹
 戚之厚之至也圣人之意若曰祭而必绎礼也绎而
 必乐亦礼也今去籥而为万不成万矣不成万则不
卷十五 第 27b 页 WYG0158-0288d.png
 成绎矣与其不成绎曷若请于尸去绎以示变盖公
 法行而私恩不废者春秋忠厚之意非为仲有援立
 之劳特为之厚也
戊子夫人嬴氏薨(公榖作/熊氏)
 或曰僖公成风与宣公敬嬴之僭号夫人同乎否乎
 曰均为僭而其事异庄之正妃曰哀姜以淫乱弑君
 死于齐丧虽归不得祔为其得罪于宗庙也僖于是
 禘于大庙而尊其母为夫人以配其父此僭也然非
卷十五 第 28a 页 WYG0158-0289a.png
 哀姜不终则僖公亦未敢遽为此今敬嬴之事则异
 于是文公之夫人子赤之母宣公之嫡母也敬嬴以
 嬖妾私事襄仲而属其子焉文公卒仲为乱弑嗣子
 赤而立敬嬴之子接是为宣公又与仲共谋逐嫡母
 归齐而已僭夫人之位号与僖公致其母为夫人其
 事殆不同也盖哀姜得罪宗庙义不得祔而文公夫
 人无罪于鲁为贼臣悖妾所逐义不得绝岂得与
 姜
同例而嬴与其子弑君逐母僭号夫人亦不得与
卷十五 第 28b 页 WYG0158-0289b.png
 成风偶春秋之书法轻重不同也乌乎使遇齐桓则
 敬嬴襄仲皆当比而诛死王室不竞中国无霸彼得
 以肆行而无所忌孰知天道祸盈至是八年仲使齐
 死于路后八日嬴陨于鲁与哀姜庆父先后即诛其
 事相类但有天讨人刑之异耳春秋书之不加贬斥
 其义自见此春秋奉天讨行王诛之事也或曰春秋
 为诛乱贼而作也敬嬴恶如此犹得僭夫人之称乎
 曰夫子鲁人于鲁先君之母义不容废黜然仲与嬴
卷十五 第 29a 页 WYG0158-0289c.png
 之死前后联书讨仲所以讨嬴也前既书子卒夫人
 姜氏归于齐公子遂以妇姜至自齐则妇姑之分已
 定姜虽归于齐犹鲁夫人也逆妾岂得而僭其名号
 哉庄公夫人哀姜也文公夫人亦称哀姜左传不明
 大义目之曰出姜今正其名曰文公夫人庶以别于
 庄夫人之哀姜馀义又见僖公之成风桓公之仲子
晋师白狄伐秦
 殽之战曲在秦令狐之战曲在晋中间两国俱息兵
卷十五 第 29b 页 WYG0158-0289d.png
 而赵穿辄兴伐崇之师是致秦人复以兵加晋赵盾
 不知自反乃率白狄伐秦狄方肆其强暴晋又从而
 羽翼之罪在晋矣秦虽介处西戎穆公馀化在人且
 有大德于晋强臣无状率白狄以伐之春秋不与也
 是故书晋师白狄伐秦不复以及字偶晋于狄深恶
 之也
楚人灭舒蓼
 荆舒为中国患其来远矣荆日盛舒日微乃复属于
卷十五 第 30a 页 WYG0158-0290a.png
 荆僖三年徐人取舒为中国挠楚也比吴之兴舒往
 来叛服于吴楚之间种类不一有所谓舒蓼舒鸠舒
 庸者焉传注以为文五年楚灭六与蓼蓼即舒蓼乃
 皋陶之后既灭而复兴今又为楚所并其后成十七
 年楚灭舒庸襄二十五年又灭舒鸠春秋书之不遗
 岂以其为明德之后书以著楚人灭国之罪乎
秋七月甲子日有食之既
冬十月己丑葬我小君敬嬴雨不克葬庚寅日中而克
卷十五 第 30b 页 WYG0158-0290b.png

 榖梁曰葬既有日不为雨止礼也雨不克葬丧不以
 制也左传曰雨不克葬礼也卜葬先远日辟不怀也
 二说不同然春秋所以书非特讥丧不如制亦纪变
 异垂训戒也胡文定以敬嬴弑嗣君立其子逐嫡母
 篡夫人之位葬而雨以著咎徵于是知有天道而木
 讷引定公葬而雨文姜葬而不雨以非之此亦强为
 异耳夫凶人作凶事而咎徵随之者理之常也亦有
卷十五 第 31a 页 WYG0158-0290c.png
 不尽然者理之不可常者也圣人惟其常不惟其不
 可常如敬嬴者罪盈恶稔幸而得没于牖下及其葬
 雨不克葬凶德与咎徵参会非谴而何讷何庇焉或
 曰葬而雨遂葬乎其当且止乎曰国君之葬其亲潦
 车蓑笠所以备雨者有司之常事夫岂不能办然当
 变异骤至亦有非人力所能勉强而就事者与其诚
 信不至自愧悔于他日不若稍止而缓定庶无遗憾
 焉耳故左传之说有不容尽废
卷十五 第 31b 页 WYG0158-0290d.png
城平阳
 城有不时而书者亦有城要害之地而书者初不必
 专以时不时为拘也城平阳左传曰书时也但谓王
 正为周王正月者左传也言水昏正而栽者亦左传
 也此十月城平阳若以周正为断乃是今之八月是
 时水星不应昏正何以谓之得时若以夏正为断则
 此十月正是北方七星昏正之时以是而观见左传
 元不能守周正之说而春秋行夏时也审矣
卷十五 第 32a 页 WYG0158-0291a.png
楚师伐陈
九年春王正月公如齐公至自齐
夏仲孙蔑如京师
 胡氏曰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当岁首月公朝于齐夏
 使大夫聘于京师此皆比事可考不待贬绝而恶自
 见者也宣公嗣世九年于周才一往聘其在齐则再
 朝矣经于如齐每行必至深罪之也下逮战国时周
 衰益甚齐威王往朝于周天下皆贤之而况春秋时
卷十五 第 32b 页 WYG0158-0291b.png
 乎而宣公不能也故聘觐之礼废则君臣之位失诸
 侯之行恶而倍叛侵陵之败起矣此经书君如齐臣
 如周之微意而特书王正月以表之胡公之说善矣
 以其发明春秋比事之旨故备录之
齐侯伐莱
秋取根牟
 公羊以根牟为邾邑鲁取之取邑也杜氏以为东夷
 国琅邪有牟乡是其处鲁取之为灭国矣二说不同
卷十五 第 33a 页 WYG0158-0291c.png
 木讷谓伐莱取根牟皆齐事但中间隔一秋字耳此
 说固可通须得东莱境内有牟乡牟县之类夫然后
 为信要之此亦经疑姑置义又见隐公二年无骇入
 极及成六年取鄟
八月滕子卒
九月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会于扈晋荀林父帅师
伐陈
 胡文定谓春秋所书乃与晋罪陈之辞会于扈以待
卷十五 第 33b 页 WYG0158-0291d.png
 陈而陈侯不会然后以诸侯之师伐之则几于自反
 而有礼矣愚谛观经旨实不见圣人有与晋罪陈之
 意自晋成之立诸夏耸观冀其必能改纪为政一反
 前人之所为讨宋鲁之弑君以风厉天下修文襄之
 霸业以怀来诸侯义声所加齐楚自当畏服今不能
 然惟以争陈郑为当务之急夫陈郑岂乐于背晋即
 楚正以楚师日夜至惧不克自保焉耳晋不能制楚
 惟欲服陈郑不能拯人之急惟欲人之从已此亦不
卷十五 第 34a 页 WYG0158-0292a.png
 义之至而胡公许之以自反而有礼愚不知其说也
 盖晋楚之争陈郑十有馀年春秋皆所不与盖春秋
 于楚每致其荐食之忧晋故盟主也春秋每望之以
 攘楚之事攘夷所以安夏非争诸侯也夫岂暴残小
 国朝夕用师以求其我从如荀林父赵盾郤缺等辈
 之所为乎
辛酉晋侯黑臀卒于扈(成公也/景公立)
 鲁宣藉齐之力以篡其君专意事齐尝为晋人所辱
卷十五 第 34b 页 WYG0158-0292b.png
 黑壤之会既不预盟扈之会遂与晋绝不书葬鲁不
 会也
冬十月癸酉卫侯郑卒
 卫侯郑卫之罪人也初奔而归杀叔武再执而归杀
 子瑕已不能君而戕骨肉以逞其废辱之憾削其葬
 所以贬也
宋人围滕
 是秋滕子卒曾未数月宋人围滕乘其丧而伐之耳
卷十五 第 35a 页 WYG0158-0292c.png
 非惟乘滕之丧亦乘晋之丧晋政不竞诸侯擅相侵
 伐贬宋亦以讥滕也
楚子伐郑晋郤缺帅师救郑
 或曰楚三伐郑或书爵或书人何也曰书爵以正其
 始封之号而抑其僭名彼其势方盛儗于王不得不
 抑之非进之也书人其君不出其臣帅师以来耳盖
 书爵书人以为褒贬者中国诸侯之例楚既僭号自
 王书子乃所以抑之四裔虽大曰子奚其褒乎曰五
卷十五 第 35b 页 WYG0158-0292d.png
 年楚伐郑荀林父救之春秋不书救今而书救何也
 曰楚之初伐郑也人谓其讨郑人之弑其君者必将
 以归生为戮既而再以兵加郑但欲郑之归已于弑
 贼皆无所问则其伐郑自为其私耳郑人告急晋于
 义不得不救且党恶之盾已老今为政而救郑者乃
 郤缺也故于是而许之以救
陈杀其大夫泄冶
 左传及榖梁皆谓泄冶以直諌而死春秋之书之以
卷十五 第 36a 页 WYG0158-0293a.png
 见陈侯平国见弑及楚人灭陈之端所以录忠諌也
 而杜氏乃曰泄冶直諌于淫乱之朝以取死故不为
 春秋所贵而书其名此以书名书字为拘至于贬忠
 諌以从凡例说经之大弊也胡文定似有取其说乃
 曰仕于昏乱之朝若异姓者如宋子哀洁身而去可
 也其贵戚邪不食其禄如叔肸善矣如此则同姓异
 姓立人之朝者皆全身远害而去諌诤之官可以无
 设矣至于木讷则又甚焉曰言于君而无益徒自取
卷十五 第 36b 页 WYG0158-0293b.png
 祸不若括囊无咎无誉也又言荐圭璧于泥涂固已
 疏矣而触虎狼以取死庸得为智乎此泄冶之死圣
 人所以名之大率皆执书名之例而强求圣人之意
 夫泄冶立乎人之朝位为大夫以为无官守言责不
 可也陈灵与孔宁仪行父宣淫于朝冶之谏之亦尽
 其职分之所当为不幸见杀死于忠也杜氏乃谓冶
 直谏乱朝以取死故为春秋所名是乱朝不可直谏
 必治朝而后可谏乎自古以直谏而死者如龙逢比
卷十五 第 37a 页 WYG0158-0293c.png
 干多在昏乱之朝亦谓二子不当以直谏而死为不
 知乎三仁所以并录于圣门以其所行皆合于义耳
 夫岂以死者为不知必全身远害而后为知乎此不
 过因书名书字之例而曲为之说愚恐士大夫持此
 为全身远害之张本故备论之大率泄冶非世族大
 夫之以名字见者非名无以传且名之与字在当时
 已不容深辨况千载之后欲以此求春秋贬褒之意
 岂非说经之一大弊乎
卷十五 第 37b 页 WYG0158-0293d.png
 
 
 
 
 
 
 
 春秋集传详说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