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428-082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杨文忠三录卷四
            明 杨廷和 撰
  视草馀录
正德十六年三月十四日拟廷试策问付陈文书严呈
上未久陈复持回仓皇言驾崩矣予闻之惊悸失措私
念危急时天下事须吾辈当之惊悸何为即语陈曰请
众太监启太后取兴长子来继承大统莫错说了话须
卷四 第 1b 页 WYG0428-0820b.png
臾魏司礼英等八人及谷大用张永张锐同至阁中魏
手持一纸授廷和乃大行皇帝遗命说与陈敬苏进我
这病则怕好不的你每与张锐叫司礼监来看我有些
好歹奏娘娘与阁下计较天下重事要𦂳不管恁众人
事都是我误了天下事了臣廷和臣储臣冕臣纪举哀
叩头讫臣廷和即扬言且不必哭亦且不必发哀遂取
皇明祖训示诸司礼曰大行皇帝未有后当遵祖训兄
终弟及之文奉迎兴长子来即皇帝位兵部选法伦序
卷四 第 2a 页 WYG0428-0820c.png
相承正是如此可启请皇太后降懿旨大行皇帝降敕
旨遣司礼监皇亲文武大臣各一员前去奉迎即日启
行途中不可延迟予遂言内阁遣同官蒋魏云谷哥你
去又云韦家你也去驸马命崔元予言见任大臣中武
臣须皇亲定国公徐光祚文臣须礼部毛澄尚书诸公
皆应曰诺谷之遣予意不欲危疑之时恐拂其意遂不
敢更顷之厚斋色变向敬所云先生让我去予云此行
廷和不敢辞以年老多病恐途中疾作有误大事先生
卷四 第 2b 页 WYG0428-0820d.png
春秋高又方自南都回砺庵亦有痰疾所以欲敬所去
非有他也其意不解既而写奉迎敕稿于兴长子下云
取来京即皇帝位厚斋云且不必如此说予云当作何
辞厚斋方欲有言予复云此行不可不正其名凡写敕
与臣下皆写官名周令中书云即皇帝位正是官衔一
般遂书之予私念厚斋不得去在此必多龃龉遂告魏
请梁代蒋去魏云随先生厚斋乃喜行后百凡议拟予
与蒋毛二公惟善是主无所乖戾要之天意所在非偶
卷四 第 3a 页 WYG0428-0821a.png
然也
初诸司礼来阁中王吏部与王兵部邀于左顺门欲偕
来诸司礼云我辈奉有敕旨无诸公事且云朝廷亦无
他事吏部扬言云外面满街俱传言取白衣安得无事
便叫科道来此等事如何不与我辈会议诸司礼至阁
中具言之且戒守阁门者勿纳一人议定奉所拟懿旨
并大行皇帝敕书入启毕出就左顺门宣谕朝臣知之
众皆跃然大呼曰天下事大定矣府部诸大臣及六科
卷四 第 3b 页 WYG0428-0821b.png
十三道俱就阁中揖予辈谢吏部虽偕来其色不怡予
辈亦慰之窃念仓卒之际人怀二心三二权奸多欲立
其非次以贪功避罪昔吕端之锁王继恩李迪之制八
大王韩琦之叱允弼皆事权专而委任重所以能办我
朝内阁无宰相之权予辈任此亦难矣然此非予之疏
浅所能为祖宗功德深厚宗社灵长之福同官皆先朝
敷遗旧德同心恊力之所致也
大议既定王吏部遂有并迎兴献妃之言予曰天下不
卷四 第 4a 页 WYG0428-0821c.png
可一日无君今日之事望嗣君旦夕至岂可与宫眷同
行吏部又言闻长子二月间方出痘恐不可以风予曰
天之所命百神卫护出痘与否未可知即出痘亦当平
复如王霸冰合之说非人力所及也吏部又曰五月上
任有官者忌之予曰此俗忌也官员中有明达者亦不
忌此纣以甲子亡武王以甲子兴嗣君此来为天地神
人作主何所忌邪吏部语塞予因语奉迎诸公云可即
日启行谷韦皆应以明日四鼓发决不敢误也又语崔
卷四 第 4b 页 WYG0428-0821d.png
都尉云公途中疾行厚斋与毛公或行迟慎勿相候也
厚斋将出治装命典籍多赍奏题本揭帖备用予曰先
生至彼传命后即随嗣君来有何题奏厚斋又欲带两
房属官各二员云至彼欲有所传道予云随行者多途
中供应烦劳厚斋云纵不用四人去亦须二人去予曰
必不得已屠主事可也厚斋云屠多病不可去予曰屠
信不可去亦不须他人厚斋又云至彼将为先生道达
奉迎之意予曰天命所在谁敢贪天之功邪慎勿言及
卷四 第 5a 页 WYG0428-0822a.png
于我异日府中人相见亦不敢承也
奉迎之议既定遂拟旨散豹房官军命太监张永张忠
武定侯郭勋安边伯许泰兵部尚书王宪提督优恤命
威武团练营官军各回原营操练各边镇守太监各回
本镇管事原调各边并保定官军各回本镇操守各边
者俱于本镇人赏银参两命太监张永武定侯郭勋安
边伯许泰兵部尚书王宪拣选团营官军分布皇城四
门及京城九门防守命革皇店管店官校并军门办事
卷四 第 5b 页 WYG0428-0822b.png
官旗校尉人等俱回本卫命哈密及土鲁番等处原差
进贡等项夷人该放回者该部各照原拟赏例给赏差
人送回其馀仍令会同馆安歇该管官员严谨关防不
许纵容出入佛朗机夷人差人送回广东听候豹房番
僧及少林寺取来和尚各回本寺南京马快船只除常
例听候外尽数发回各处带来各色匠役乐工及水手
人等各放回原籍命东厂锦衣卫缉事衙门及五城巡
视御史严夜禁督捕盗贼
卷四 第 6a 页 WYG0428-0822c.png
已上事俱以先帝末命行之厚斋在安陆闻之言于藩
府臣僚曰此等事何不少留待嗣君行耶夫事机之会
间不容发是时权奸人人自危兵柄利权所在若不急
解之变起仓卒谁能制邪
九门防守之旨既拟上因以告于王司马宪及许泰泰
意若不慊要王同至内阁欲有所言予辈问之却不言
时徙倚花台前与王谇语予谓泰曰今危疑之际所仗
在提兵诸公诸公中倚公尤重诸公所以报朝廷正在
卷四 第 6b 页 WYG0428-0822d.png
今日有所欲言当直告我辈勿令我辈揣摩也王曰许
总兵与朱平虏同事西官厅平虏又与张孙二太监同
提督团营今张与许防守而不用平虏以此未安予曰
团营根本也留孙与平虏在团营专主调发人马诸公
在此专主防守各有专责庶不误事予辈再三慰之泰
不应但以舌餂唇作次且状且微语云这个贼予问贼
为谁王曰李琮也又曰许总兵家中今用三百人防护
予曰今日之事忠臣义士无有不赤心为国出死力者
卷四 第 7a 页 WYG0428-0823a.png
李琮将欲何为李琮受朝廷厚恩图报正在今日嗣君
至日自有恩赏彼老将也亦知利害肯自取灭族之祸
邪王云李琮凶狠平虏腹心也许甚忧之予曰有诸公
在琮不足忧亦无能为平虏能自保身家亦必不为琮
所动也许公若必欲与平虏同事可一言而决勿次且
也泰之意盖顾望持两端不欲明与江彬异同无事则
因以为功有事则发言者当之耳顷之都督张洪亦至
阁中言曰这个贼不可不防予问为谁洪曰彬也予曰
卷四 第 7b 页 WYG0428-0823b.png
公疑江欲反邪公误矣江明达人也往年征流贼回豹
房过队先帝见其耳带箭镞喜其骁勇因留置左右日
渐宠任既又扈从巡狩一时随驾者内外文武皆有之
不独江也江独何罪而欲反邪伊盖不必自疑人亦不
可以此疑之也近年反者寘鐇宸濠以诛君侧之恶为
名刘六刘七蓝五鄢老人等迫于饥寒各啸聚数十万
人作反随起随灭今皆何在朝廷何负于江江以何为
名而欲反邪江即欲反虽其家丁亦不肯从与谁同反
卷四 第 8a 页 WYG0428-0823c.png
邪假使逆节一露旋即齑粉人何用疑之在伊自处亦
自知本无大罪前日既无以报先帝今日当报之于嗣
君趁此危疑之时与诸公恊心共济待嗣君至日闭门
辞爵嗣君念其新功或仍其禄秩或听其致仕未可知
也伊亦何用自疑邪伊不必疑而自疑人不必疑而疑
之此则在诸公掌兵者制之予辈书生握数寸笔管无
能为也洪唯唯而退洪盖探予辈意耳予复语泰曰今
日已晚矣不必迟疑西官厅旧有宋赟参将三千人可
卷四 第 8b 页 WYG0428-0823d.png
且分布防守各门过此一夕也因问宋参将何在泰曰
见在午门外遂呼之入宋之先蜀人也予迓而语之曰
总兵乡兄今夕之事一以付君嗣君至日我辈为君具
奏之作一知證人也赟即出分部三千人于各门京城
街市间人马介介有声意以为江彬部曲人心皇皇竟
夕不寐城外者欲移入城内者欲奔出私相语以为彬
且反矣非从容处之天下事未可知也许泰阴险猾贼
凡江彬所为皆泰导之而阴避其名平居则朋恶以怙
卷四 第 9a 页 WYG0428-0824a.png
宠有事则危言以胁人充其心将欲如何而廷鞫之际
不能尽其情尚有纳重赂为之救解者大义不明国法
不正一至于此至今思之犹将痛哭而不能已也
防守之命既下十五日早予与敬所砺庵二公入左掖
门内与郭武定王兵部及许泰相见予亟问云各门人
马巳分布否齐应曰张太监不肯相会我辈派定者张
公又欲改拨予曰诸公就而会之如何今日之事须同
心乃克有济郭云人马在营中如散沙然我辈原非团
卷四 第 9b 页 WYG0428-0824b.png
营官两手只扯得两人权不在手如何行事予云懿旨
既下即权之所在若只一束草亦当听受节制两总兵
皆世受国恩司马公掌九伐之法如何可为此言朝廷
何所赖邪诸公皆逊谢予时有所激辞甚峻寻亦悔之
然不容已也于是武定诸公乃往就张议之至午王吏
部同永忠二张太监至阁中言曰二公受命防守须重
其权不然恐行事不便予曰唯唯徐谓永曰公朝廷重
臣平寘鐇擒刘瑾威望久著今日之事内外倚重又谓
卷四 第 10a 页 WYG0428-0824c.png
忠曰公朝廷近臣久在大行左右能直言为大行所亲
信今当危疑之际同心共济嗣君至日自有恩典忠曰
防守事体最重若无名目无敕书无关防如何行事予
笑曰仓卒之际岂能便铸关防懿旨一下即是敕书提
督防守即是名目嗣君旬月之间可至我辈臣子当此
有事之时大率各尽忠心随事效力为是议论多恐嗣
君闻之亦不乐也又谓永曰今早闻武定诸公云人马
尚未会拨恐不宜太迟永曰已分布矣但欲请赏赐耳
卷四 第 10b 页 WYG0428-0824d.png
予辈曰赏赐朝廷不吝也吏部初来径造阁中堂予辈
但揖之无延入之意已乃迤逦出至阁门外大惭沮故
事改革之际各门防守原无敕书时忠亦无防守之命
吏部乃挟之以来独不念嗣君未至尊位尚虚假母后
之命以号召内外人心讻讻是何等事变而忍为此掠
美嫁祸之计邪
内外奉迎官行后复议启圣母请命司礼太监一人及
京营提督官领兵迎护遂命温司礼祥及提督团营太
卷四 第 11a 页 WYG0428-0825a.png
监孙和惠安伯张伟兵部侍郎予弟正夫领京营兵五
千人往郑户侍宗仁主馈饷赵工侍璜治道路孙和等
皆言兵少予谓经过处所供亿繁劳必不得已六千人
足矣和又欲请旗牌二十四面副予言此行与征剿不
同无他调发安用旗牌是日早方欲哭临和拉王兵部
候予辈于金水桥南言之予辈不应和又欲渡河而南
予言但候于黄河北岸可也数日后王吏部要府部科
道俱来言各衙门欲分官奉迎予言二十四监局诸贵
卷四 第 11b 页 WYG0428-0825b.png
幸皆欲去恐其途中请间迎合有先入之奸已力止之
矣诸公若去彼将有词也明日礼兵二掌科言曰闻诸
贵幸多赍金帛前去行赂须科道各遣二人往时监察
之庶有所警予云彼欲行赂岂令人知若随路纠劾恐
惊疑人心事体不便万一发之不中嗣君之心先疑矣
张太监永使人来言欲迎至真定上下予谓行止在公
不敢与知也郭武定及许泰亦为之言使者再三至乃
语之曰公受命防守委任最重若必欲远去各门之事
卷四 第 12a 页 WYG0428-0825c.png
能保无他虞乎张锐人来亦复云云予曰我辈但知公
领敕提督官校京城缉事耳他非所知也遂皆止不行
十七日朝临罢出右顺门王吏部向予云天象可忧予
问如何王曰不见日色乎日色正赤岂不可忧予曰久
旱故耳王曰占书不然主女主昌予曰今以懿旨行事
非女主昌而何王曰恐其应不止此予曰天道远非人
所知天若祚明必无此事也似有幸乱之意蒋毛二公
言曰辟如应试秀才文字不得意但欲科场失火耳可
卷四 第 12b 页 WYG0428-0825d.png
叹可叹
慈寿遣散本官传谕欲改懿旨为圣旨予与同官言今
日之事祖宗功德深厚上天眷佑宗社灵长有老太后
在上当此大变嗣君未至凡事皆以懿旨行之尽善尽
美万世称颂若欲改称圣旨事体似有未安因检祖训
皇后不许干预朝政一条示之云皇祖内令如此之严
又检大明律内皇后称懿旨一条示之曰我辈不敢差
了久之又来传谕云前代有称圣旨是如何我辈云世
卷四 第 13a 页 WYG0428-0826a.png
代不同法度亦异如前代宰相封王童贯内臣亦封王
此等事今日行得否老太后盛德大功为今日女中尧
舜我辈岂敢不成就盛美以致贻讥后世邪遂不复言
江彬提督团营之命久下尚未领敕三月十四日至阁
中会敕予辈恭问圣躬近日曾进药否因慰藉之旋闻
晏驾之变十五日彬不出十六日出听遗诏十七日朝
临罢魏英出右顺门向予言曰亲家烦扶持谓彬也予
云公亲家朝廷大总兵也安用扶持时京师人口语籍
卷四 第 13b 页 WYG0428-0826b.png
籍皆言彬决反予与同官切忧之敬所时以为言且云
疑者事之贼也予谓发之有机万一不中大事去矣十
七日晚慎恒二儿皆言外议谓父亲何不早擒之予漫
应之曰彬逆节未露将以何辞擒之邪仔细保首领勿
取灭族之祸盖虑后生辈不密故云然十八日早入朝
至端门同敬所行因以告之敬所云连日介介予怀者
正在此耳予云彬手握重兵发之须中机会今日可与
文书房议之是日命寿宁侯张鹤龄赍遗诏往安陆诰
卷四 第 14a 页 WYG0428-0826c.png
谕用宝诸司礼令陈严王钦二文书来阁中请予辈同
看言已即去时砺庵以痰疾作卧朝房中予与敬所同
入至左顺门要陈王回密语之曰外议皆谓江彬不擒
恐不静烦告众太监启太后早为之处陈曰用宝后老
先生自言之若我辈言稍有不合不敢复言矣予曰良
是用宝讫诸司礼揖予辈出陈曰两先生有话说因屏
去左右予复左右顾魏司礼云尔辈都去都去左右皆
去予二人揖诸司礼云前日之议大功已成宗社之庆
卷四 第 14b 页 WYG0428-0826d.png
也但有大患未除若大患不除大功未得全美魏问曰
何为大患予以魏与彬为姻家不可径以为言先曰大
义灭亲古人所重管叔蔡叔都是周公弟兄二人作乱
周公诛之东晋宰相王导有兄王敦谋反导亲诛之至
今声名垂于史册公虽与江彬为亲奉大行之命出于
不得巳实非本意也今外议纷纷若不请于太后及早
擒之恐彼亦不能自安将贻嗣君以忧未免为大功之
累张锐疾言曰彼有何罪予曰江彬挟着皇帝着处巡
卷四 第 15a 页 WYG0428-0827a.png
游安得无罪魏曰巡游出大行圣意何人敢挟锐曰前
年去南京我送至涿州某事如何处某事如何处一一
出自上意法度又严谁人挟得予窃念大行巡游时诸
司礼多在扈从恐激之怒因好语曰挟之一字我误矣
再不复出口江彬罪恶万千如擅引边军入禁内擅立
威武团练营擅改团营教场为西官厅教场擅立镇国
府名目之𩔖擢毛不能尽其罪只举一二件也勾他死
了魏乃曰他委的恶贯满了罪不能逃锐犹极力为辩
卷四 第 15b 页 WYG0428-0827b.png
予曰公莫回护他锐曰我如何回护予曰这等说话岂
不是回护我辈言出祸随身家巳不顾了公亦须自顾
身家公虽无子孙亦有祖宗坟墓亦有兄弟都是祖宗
子孙不可不念见今嗣君未至万一有变途中闻之安
得不惊诸公同听今日之言他日有变张公当之不得
辞也陈严见事不谐引温太监衣附耳云云温因向魏
云且收得在予与敬所即应云正是且收得在又不问
他罪待嗣君至日或宽宥他也未可知拟旨所以有监
卷四 第 16a 页 WYG0428-0827c.png
候之言敬所云待了此事方去哭临锐曰如何这等急
予曰此等事情间不容发安得不急公便去准备挐人
锐曰我如何挐人予曰挐人是锦衣卫事彬之罪该籍
没缘坐一挐后封闭门户防范人口照管财产岂不是
行事衙门的事公何故抵死拦截也温因揖予辈出曰
老先生每去阁中调旨意文书房去取旨意来予与敬
所再四谢云诸公扶持社稷竭尽忠诚同干好事太祖
太宗孝宗在天之灵亦知诸公之心千万就奏太后行
卷四 第 16b 页 WYG0428-0827d.png
之擒彬贼后方哭临也又云与江彬同恶相济者止李
琮神周二人他无与也诸司礼皆以为然既拟旨付陈
进呈久之未下予与敬所私念事若不成祸必先我三
家我辈岂肯离此地坏于贼手但儿子辈在外不能逃
耳又念弱孙心为之痛复相与慰藉遭逢至此莫非数
也死得其所亦复何憾敬所云天若祚宋必无此事顷
之有人报神周已宣至右顺门伺候久之陈来云江彬
已擒矣几乎逸出予与敬所再拜以谢陈亦拜谢予辈
卷四 第 17a 页 WYG0428-0828a.png
曰二老先生大功大忠也延之坐备述所以是日坤宁
宫安兽吻予恐张锐至工所与彬言之事败矣问之则
锐已从工所来不复去矣但闻工所有内竖附耳语彬
遂急奔西安门以取西官厅文书为辞中道折向北安
门亦复云云门者云有旨留提督彬叱之云皇帝何在
旨从何来手批门者守门人群拥抱之追者至遂缚之
由东安门至锦衣卫直房内官数百人随而扑之拔其
须鬓殆尽予谓陈曰一时扑杀之诚快人意仍须留待
卷四 第 17b 页 WYG0428-0828b.png
嗣君来鞫问明白肆诸市朝以正其罪陈遂去告魏以
此意遍晓于众令长随护之出端门乃止时久旱遂雨
都城中欢声雷动有挐了江彬朝廷安稳之谣盖以吻
为稳也王吏部琼闻彬被擒呀呀失声苍黄奔魏英于
河下河下者魏司礼宅也不遇复奔东安门欲趋外宅
遂不及哭临百官至右顺门予尚语鸿胪寺行礼须待
冢宰至久之不至乃行礼李琮自其家缚至锦衣卫朝
房骂彬曰汝早听我言岂至于此彬云悔不自断其子
卷四 第 18a 页 WYG0428-0828c.png
怨其母亦云然时收捕者云彬已分腹心于东安西安
北安三门衷甲裹粮立马以伺动息盖其处心积虑久
矣是举也赞其决者敬所也
先是奉迎官启行时即与之约以四月十八九至京师
二十二日嗣君即位或有沮挠者已斥之矣既而谷太
监等有启本排日计程大约二十二三方可至京即位
择在二十四二十七两日予与蒋毛二公皆怏怏于中
欲以兼程启请又念长途冒暑恐不可强既闻渡河后
卷四 第 18b 页 WYG0428-0828d.png
日每二程二十前后间可至京乃知前日非不能速不
欲速也窃以为忧至二十日早王吏部琼要九卿科道
候予辈于左掖门外议欲迎至良乡予辈唯唯问至再
则应之曰初议如何盖初时礼部会议嗣君至日百官
迓于彰义门外二里许如汉文渭桥故事至是王必欲
远去予辈不应忿然曰何不断也诸皆无言科中亦有
一二人以为不必违初议者王别去至部中更衣遂行
既出宣武门乃遣人上疏启知慈寿不早上者恐尼之
卷四 第 19a 页 WYG0428-0829a.png
也各衙门相继去二十一日早至良乡朝于行在槩慰
谕之而退先是王尝遣四人至安陆书办官陈潮随厚
斋赵咨随崔都尉其二人则营中旧部曲一指挥一千
户也四人者皆于内外府僚处为伊道情款王意此行
必特召见赐问乃不然大惭沮而退午后予与二同官
出巳过彰义门见有校尉数辈驰马来问是内阁否且
云诸司礼请于行幕相见有事啇议予辈折而东顷之
文书房亦有一二人来俱至幕次谷韦二太监崔都尉
卷四 第 19b 页 WYG0428-0829b.png
皆在与诸司礼揖予辈言曰府中议欲明日即位如何
予即响应曰正好正好诸公初往奉迎时已拟择此日
今得如初议此天意也同官皆和之又言请亟启懿旨
命嗣君即位今日晚嗣君便请至行殿三笺俱于行殿
次第上之诸公皆以为然因拟旨付谷韦二太监启慈
寿崔都尉回良乡复命漏下二鼓嗣君至行殿先是笺
文已授礼部遂上第一笺不允召内阁宣谕上第二笺
不允召府部诸大臣宣谕上第三笺乃允三批答皆就
卷四 第 20a 页 WYG0428-0829c.png
行殿东庑拟上文书房供纸笔墨砚金序班云鸿书之
时久旱第三笺命下雨随降文武侍卫及远近迎候瞻
望之人欢声雷动以为帝王自有真非人力也二十二
日五鼓时嗣君遂由正阳门入
二十二日之议既定敬所先回阁中整理诏书两房官
在门外者皆趣之回诏条中若军门皇店官校豹房番
僧写亦虎仙数事尚未入草予别用小摺亲书密缄之
藏于刺函中防漏泄也敬所至予家谕家童取之以去
卷四 第 20b 页 WYG0428-0829d.png
至阁中巳晚杜文书震送官烛送酒馔两房官就中堂
分书之黎明时揭帖已进呈敬所又密书片纸与杜转
付锦衣韩指挥待诏下后密捕之盖赵瑾姚俊张伦张
玺舍音和珊诸罪人姓名也又与杜约批红出方鸣鼓
至日向辰文书房官忽来言欲去三二条皆关切时忌
者予扬言曰数年以来事有龃龃者皆曰朝廷不从今
日朝廷到便有此等事乃知前日亏了朝廷多少即此
一事廷和便当出去不可在此地但未拜新天子今日
卷四 第 21a 页 WYG0428-0830a.png
拜贺后明日跪于奉天门前乞休且奏陛下初到如何
便更改诏书务见明白虽死亦甘心也蒋毛二公皆力
言之予又言果欲去某条便须在本条下注云臣某去
此乃可耳文书房官知不可回复持去久之鸣鼓批红
犹未下予与三公亟趍华盖殿后往来玉除间不见一
人跼蹐无所容入而出出而复入者至再竟无所遇复
趍奉天殿觅直殿者要文书房官来相见且语之云亟
去万一误事我辈有说话也厚斋云批红若不下明日
卷四 第 21b 页 WYG0428-0830b.png
开读也罢予与二公言自古人君即位虽草昧中亦须
下诏改元以新天下之耳目今日之事若无诏书不知
所改者是何年号人心惶惑恐有他虞谁任其咎杜文
书复来云众老太监都不肯奏盖是日萧太监初宣入
魏掌印事未定故也再四恳之入乃得批红来且曰干
我家事也不是如此用心予与三公言处官事如家事
正是公尽忠处太祖太宗孝宗在天之灵亦鉴公此心
也遂命中书就阁中取诏书十三张用宝讫即持入钟
卷四 第 22a 页 WYG0428-0830c.png
已鸣矣是日早雨尚霏微辰已时犹阴翳鼓声一动天
容日色万里开霁无片云晶英濯濯照映黄瓦若洗濯
然京师老稚皆踊跃欢庆举手加额曰真太平天子也
我辈有福矣
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四日午前召臣廷和臣冕臣纪
见于文华殿臣廷和致词云陛下顺天应人为天下臣
民之主初至行宫雨泽随降一登宝位天日开明可见
宗社万万年之庆上曰先生每说的是知道了臣等叩
卷四 第 22b 页 WYG0428-0830d.png
头讫臣廷和又致词云伏望陛下敬天法祖修德爱民
任贤纳谏讲学勤政建立万万年太平之业臣等不胜
幸甚上曰先生每说的是知道了臣等又叩头讫上赐
酒馔又叩头讫方退进揭帖谢恩
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五日早命文书房送下各衙门
题奏数本皆御笔亲批也因进揭帖称谢云今早伏睹
皇上御门视事宣谕礼官臣等仰瞻天表喜慰良深退
至阁中司礼监官送下御批数本拜观之馀窃喜陛下
卷四 第 23a 页 WYG0428-0831a.png
躬览章奏亲御宸翰字画端劲真得心正笔正之意陛
下勤政务学之盛节见于更化之初如此可为天下贺
也臣等尤望陛下缉熙无间日进高明宗社无疆之庆
端在是矣臣等不胜感仰之至
上即位后三日王吏部率九卿上疏请上亲政事首引
祖训不设宰相为言凡六部有疑事拟旨未当者召该
部该科面议且有不满刘谢二公正德初年过激之意
因乞辞任仍先属瑞虹弟语予通欲慰留以责后效云
卷四 第 23b 页 WYG0428-0831b.png
云散本官送文书至阁中笑曰王天官好巧计不肯各
自辞欲以一本中了事邪予应之曰朝廷亦巧于批答
也拟旨褒谕之不及辞任事又明日科道交章劾王琼
等二十馀人拟旨俱令致仕上不可仍发回改拟散本
官作色言曰上面言内臣张雄张锐张忠于经等武臣
许泰钱宁裴德等俱下狱文臣中亦有朋奸乱政罪恶
显著者皆得轻贷何也老先生常言用法须平阁中这
案棹是天平架子如此处置可谓平乎盖指在内二三
卷四 第 24a 页 WYG0428-0831c.png
尚书在外一二巡抚也予言诸君所说皆是文官中朋
奸乱政者诚有之但所坏只是一衙门事坏事者退则
衙门复清矣如雄锐许泰等蛊惑朝廷移住豹房新寺
南北巡幸离间宫闱以致国本中绝此何等罪恶可赎
不可赎也散本官云王天官先在兵部时戴爪剌穿贴
里亲至豹房与朝廷饮酒非蛊惑而何予云此等事外
人都未之知散本官云今日则知之矣于是欲拟王冠
带閒住不应乃拟革职为民明日又发下必欲收下狱
卷四 第 24b 页 WYG0428-0831d.png
王因科道之劾私使人来属又托瑞虹再四致意但逊
谢之无一言以复时内外戒严关节不通王危迫甚亟
捃摭奏予意予因奏回避将有庇之者上览奏怒甚欲
重治之予复为救解蒋毛二公遂进揭帖如左二十八
日召予三人至文华殿慰谕赐酒馔张司礼又传谕上
意欲予发其事对曰外廷自有公议刑官自有正法廷
和无用较也既下狱雨随降时方亢旱御史李献等奏
比之烹桑弘羊云先是擒江彬及后是诛钱宁皆久旱
卷四 第 25a 页 WYG0428-0832a.png
而雨欢动京师盖人心之厌乱即天心也蒋毛二公因
张司礼传谕乃疏王覆议逆濠事情节略以进
正德十四年南京内外守备等官黄伟等奏报江西宸
濠反逆一本内称宸濠杀害巡抚方面等官占拟九江
等处城池其为反逆昭彰明甚本年七月十三日已奏
抄到部自有此奏到京人谁不知宸濠反逆无可疑者
又何待体勘哉本月十五日王琼乃按住此本不行覆
奏却将黄伟等并巡抚等官李充嗣等前此所奏题覆
卷四 第 25b 页 WYG0428-0832b.png
乃云事有可疑又云尤为可疑又云中间恐有别情又
云合无本部差官前去沿途直抵江西探听体访差去
官员体勘的报取具本处官司印信文书回奏不许止
凭传闻轻信忽略又云不必张皇失措其本内并不及
黄伟等反逆昭彰明甚一言又彼时江西各衙门印信
皆为宸濠夺去乃欲取具印信文书其意皆出回护蒙
蔽其前项奏本覆本月日前后一一见在兵科可查
 (此蒋毛二公疏王吏部事情/)
卷四 第 26a 页 WYG0428-0832c.png
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九日上因王吏部奏廷和召臣
廷和臣冕臣纪见于文华殿臣等叩头讫上谕曰先生
每为国勤劳朕悉知之宜安心办事臣等叩头讫谢云
陛下圣政更新臣等奉行唯知守法不顾怨谤以致流
言上赖圣明慰谕照察臣等不胜幸甚上复宣谕云知
道了赐茶而退
钱宁以狡黠得幸出入禁中进见无时朝廷左右皆其
私人或有所欲言时令家僮密启无人敢间之者先帝
卷四 第 26b 页 WYG0428-0832d.png
南巡江彬始从道中发其交通宸濠状还至临清乃逮
系之今上即位后两月法司方议其罪初宁厚遇士夫
本卫官校及内庭诸臣皆为所饵又以发自江彬间有
为之弥缝者法司鞫之谓不得其死罪状予曰钱宁冒
国姓擅威权进退大臣改易镇守四方赂遗月无虚日
宸濠护卫屯田之复皆出其意其罪浮于逆瑾天下皆
知之更欲何云既而藉没江彬家得取宸濠世子司香
手敕诸司礼令散本官持来阁中示予辈谓是钱宁所
卷四 第 27a 页 WYG0428-0833a.png
为其中有此敕出自内意阁下不知之语予因与散本
官言曰钱宁罪恶至此外人岂得知之即此可正其罪
矣即欲将手敕发出意内中不欲或反有沮格止就法
司议罪本中据此拟票以进明日得旨乃正典刑宁赴
市曹时始知其死临刑詈予不绝口盖知予所拟也后
言者乃借其言以仇予噫亦误甚矣初查革诏下权贵
家弟侄有奏乞以都督致仕者予应之曰事在兵部再
四言之不可遂止言者盖其所嗾也
卷四 第 27b 页 WYG0428-0833b.png
正德十六年五月十二日予与同官恭诣武英殿题武
宗神牌诸司礼皆在张司礼首言追崇大礼予曰连日
议论已尽更无他说自古圣帝明王莫如舜禹舜有天
下不曾追崇瞽叟禹有天下不曾追崇伯鲧此可为万
世之法汉宣帝追谥史皇孙王夫人不过曰悼考悼后
至今犹非之哀帝尊崇定陶衰世庸君所行不足为拟
魏明帝敕戒公卿谓今后藩王入继臣下敢有邪佞导
䛕谓考为皇称妣为后者股肱大臣诛之无赦晋元帝
卷四 第 28a 页 WYG0428-0833c.png
自琅琊王入继止立皇子为王奉父共王祀宋时濮园
之议英宗终于不行孝宗理宗并不追崇所生所以庙
号称孝称理今日我皇上舜禹之圣也汉宣帝以下皆
在下风我辈臣下不以舜禹事之而顾阿意导谀使蹈
哀帝之失是万世罪人也诸司礼亦反覆言之曰先生
每所言皆是皇上但欲尽孝情不可不从予曰外廷公
卿科道自有正议谁敢犯之
是日萧司礼又言及张邵夏蒋四皇亲家人辈时有讼
卷四 第 28b 页 WYG0428-0833d.png
四家强占人房屋地土抢夺人财物畜产者法司鞫之
其家人辈皆拟枷号充军奏下阁中文书房传谕上意
欲贷之予与同官执不可往反再四至是萧复以为言
予曰数年以来权奸擅政法守尽废外戚家因而怙宠
生事新天子嗣位如初日照耀万方皆仰光采各皇亲
家正当奉法循礼以助新政张氏二侯尤当痛自检制
以为之倡率顾乃首欲犯之邪往年无籍之徒指称二
侯名目在外害人京师人怨入骨髓二侯恐不及知未
卷四 第 29a 页 WYG0428-0834a.png
能禁约遂使钱宁张锐辈得以藉口搆于大行前奸人
曹组肆为诬奏重赂宁锐辈至十数万两事乃得解尚
不许朝谒杜门不出者数年太后在内多有不安亦不
知外家之事至于如此前日已误今日可再误邪重治
此辈正为众皇亲家增福也萧附耳语云各宫掌宫太
监及各监局掌印多在此恐闻之予曰正欲扬言于大
庭使之转闻于内戒谕外家自求多福也既而各家人
辈皆发遣充军但免枷号耳新政之善如此
卷四 第 29b 页 WYG0428-0834b.png
正德十六年十二月七日传旨取回广西镇守太监傅
伦广东市舶太监牛荣命御马监右监丞郑斌守备倒
马关太监杨金各代之以右少监安川守备倒马关先
是闻近幸有请托宫闱进献珍玩干恩泽者至是果然
户兵二部各有手本请敕予与同官上疏言圣明嗣位
以来采纳忠言釐革弊政各处镇守等官坏事害人者
屏黜殆尽代之者𩔖皆廉静老成事体渐谙人心已定
但令久于其任地方自安今莅事未久过失未闻辄复
卷四 第 30a 页 WYG0428-0834c.png
更换朝令夕改徒长奸弊未免为新政之累乞收回新
命仍令原任官照旧用心办事敕书免令臣等进呈仍
密谕该部论之遂不果行明年三月二十一日复传旨
命郑斌分守四川建昌杨金分守陜西凉州安川看守
广东廉州珠池该部亦有手本请敕予辈执奏如前其
事复寝时群邪观望伺隙而动使此端一开将来流弊
恐不止如正德年间事矣上之明于听纳如此
自成化间以来朝廷所病者冗兵冗食之费臣下建议
卷四 第 30b 页 WYG0428-0834d.png
皆首以为言未能裁省刘东山司马在弘治中最为孝
庙所知每因召见辄以为言孝庙纳之乃上奏欲裁革
腾骧四卫之冒滥者已得请孝庙上宾太监宁瑾奏止
之东山以此怨谤丛集遂及于祸身几不免正德中冒
滥尤甚十六年四月以前在京官军旗校勇士军匠人
等食粮之数共三十七万二千一百馀员名一年支米
三百九十八万八千八百馀石岁运四百万石之馀除
海运三十五万石外虽尽数到京亦不能支今上嗣位
卷四 第 31a 页 WYG0428-0835a.png
之初明诏一下凡查革十四万八千七百七十有馀一
年实支米二百四十五万六千四百馀石所省一百五
十三万二千四百馀石半年之后人心已定既而内官
御用尚衣织染兵伏等监局诸新贵各奏乞收补兵科
一一参出时司礼监亦有查补之疏兵部初亦执奏其
词过激内批有诘问之意乃遽引咎欲并二十四监局
已革者尽复之予与同官读之太息以为新政第一美
事只此一本尽坏之矣姑拟旨令其再行查议又月馀
卷四 第 31b 页 WYG0428-0835b.png
覆上会有南京大水之异予辈又极以为言拟旨已查
革的再不许收补存留数内有逃亡事故者照数勾补
幸而圣明俯纳如所拟批出诸司见之皆相庆此亦一
大机也
大婚拣选分遣近臣在京萧司礼领之已得刘镇抚女
为首选外议纷纷谓刘之先故太监永诚家人也以萧
主之莫敢有言者予欲礼部发之毛尚书澄未决会有
与刘氏争者扬言于诸王馆前寖闻于上召府部科道
卷四 第 32a 页 WYG0428-0835c.png
官至左顺门议之毛乃具述外议云云萧不以为然因
出一揭帖相示曰此东厂访察之奏也故与永诚无干
礼部该司言曾查兵部贴黄实如外议予曰内臣以朝
廷为家果然则朝廷自家人也何用选邪遂不果选毛
因是得免物议
嘉靖元年正月十三日上以清宁宫后三宫火命司礼
监传谕宫眷居住稠密欲奉迁武宗皇后居西城仁寿
宫贤德二妃居永安等宫宪庙皇妃之居清宁后宫者
卷四 第 32b 页 WYG0428-0835d.png
亦并西移予辈闻之惊愕遂言皇上仁孝岂宜有此举
动尝闻西城仁寿宫乃先朝幽闭废黜之所武宗皇后
母仪天下十有六年皇上在藩邸尝以臣礼事之况亲
受武宗神器之传恩德甚大事其后妃礼宜从厚今康
陵土尚未乾遽忍忘之邪宪庙诸皇妃逮事皇祖与邵
太后实在同时亲爱之情不言可知偶然遭此回禄之
变正当体念安慰顾欲置之此地非惟圣心不安恐邵
太后之心亦不欲也此于圣德所损不小若未行不必
卷四 第 33a 页 WYG0428-0836a.png
行已行亟止之庶不起天下纷纷之议寻具揭帖极言
之其事遂止盖亦不出上之意也
嘉靖元年八月初大婚选到女子将进宫拣选拟上圣
母昭圣慈寿皇太后懿旨令钦天监择日司礼监传谕
欲出自寿安皇太后予与同官皆以为不可往复再四
未允遂具揭帖言圣母作配皇考孝宗母仪天下垂四
十年去岁首定大策迎请陛下入继大统有安社稷大
功近日加上寿安皇太后兴国太后尊号大婚遣官选
卷四 第 33b 页 WYG0428-0836b.png
择皆奉圣母之命而行必出于此然后名正言顺恊于
公论今一旦改易众心未免惊疑恐致天下纷纷之议
伏望俯从初拟庶几事体稳便不至亏损圣德又数日
乃得允臣等仰窥圣意盖亦有不得已者存焉耳
嘉靖元年八月二十八日日讲官祭酒赵永讲论语首
章未及终篇而退朝廷特遣太监扶安慰谕再三明日
臣廷和等致词称谢云讲官赵永昨日讲书迟误钦蒙
皇上传宣慰谕臣等不胜感戴叩头谢恩又奉圣旨卿
卷四 第 34a 页 WYG0428-0836c.png
等宜安心办事不必介意臣廷和等举手相庆而退时
讲官谕德臣温仁和臣董玘校文两京侍读臣徐缙以
丁忧去惟谕德臣李时一人供事永初以是日受命进
讲在文华后殿中前此身未尝到至是叩头见讫入班
甫定即趍至讲案前敬慎太过以致稍欠接续再承温
旨慰谕皇上体悉臣下其宽仁一至于此
嘉靖元年十一月十八日寿安皇太后崩逝萧司礼传
上意欲颁遗诰且手持一黄揭帖曰此已有稿第欲先
卷四 第 34b 页 WYG0428-0836d.png
生润色之予云遗诰止行于宫中先传旨谕礼部具丧
礼仪注可也萧去予遂与同官言曰遗诰在寿安未宜
皆以为然予又曰三年之丧亦不可行砺庵曰且先议
服制服制定乃议其他因取会典摘大明律令孙为祖
服齐衰期年之文相示又取孝肃孝贞大丧礼俄注阅
之予曰内庭一应祭奠皆如旧仪不可减外庭之礼皆
杀之服以十三日而除遂拟敕谕进呈敬所谓有敕谕
可以止遗诰矣明日早掖门未启散本官趣予辈入索
卷四 第 35a 页 WYG0428-0837a.png
遗诰予曰昨已进敕谕矣再来应亦如之未几诸司礼
偕至阁中传谕上意今日之礼悉如孝肃行事急颁遗
诰予曰事体似有不同萧曰寿安与孝肃皆自皇妃为
皇太后如何不同予谓孝肃于宪庙为亲母孝庙承宪
庙之后服制当行三年亦当颁遗诰今上继孝宗之后
承武宗之统因兴献帝乃加尊号盖圣情有不得已者
于礼为未安于义为未正予辈自去年三月言之至今
外议纷纷犹未已也此事岂可更犯众议以损圣德万
卷四 第 35b 页 WYG0428-0837b.png
一不听予辈言议者复将纷纷圣躬才平复能无伤圣
心耶宫中礼仪一切从厚圣心亦可少慰也寻复来执
议如前谓上意必欲服三年之丧予辈言此乃纲常典
礼所系决不敢从诸司礼谓非天子不议礼今以上意
行之何为不可予言非天子不议礼谓所议者合于礼
也若非礼之礼岂天子所议况既谓之议须合天下之
情非独断也寻召予辈至文华门予以为上将面议之
及至门下则诸司礼云一应礼仪上意俱从列位先生
卷四 第 36a 页 WYG0428-0837c.png
言但欲改十三日为二十七日耳再无容议也予云所
当议者正在服制廷和今日不言将得罪于天下后世
太祖太宗孝宗在天之灵必加阴谴他日死而有知见
自已父母于地下父母必谓尔伏祖宗福荫遭逄圣明
滥叨大任不能辅导朝廷以礼今日何颜见我也张司
礼云老先生议论已到忠情已尽朝廷行三年之丧亦
尽孝道君臣之间忠孝两全岂不是好老先生说他日
无颜见父母于地下即是王旦削发之意但王旦是赞
卷四 第 36b 页 WYG0428-0837d.png
助天书矫诬之事与今日事体不同予云为大臣不能
事君以道隐忍不言即是欺心与矫诬天书一般众司
礼云连日议论我辈一一奏知圣意坚欲行三年之丧
以尽孝道先生每何不顺从予云经书所言孝道事甚
多今不必远引论语中孔子告孟懿子问孝的言语只
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便是尽孝的事
若服制非礼岂得是孝岂可阿意曲从同官相继言之
诸司礼皆变色谓上意已定我辈更不敢奏也然二十
卷四 第 37a 页 WYG0428-0838a.png
七日之制但行于宫中免颁遗诰外朝哭临止三日在
外王府并诸司俱免进香亦见降杀之义矣
甘肃军士因争折粮银捶死巡抚都御史许铭大变也
实总兵李隆之意所谓解虽不知甚于解杀之者推此
意以正其罪隆复何辞陈巡抚九畴议其狱拟以主谋
则求之似太深矣及隆取回在道又奏彼欲与其党入
贺兰山作乱正欲甚其罪耳都察院狱上议如九畴命
多官廷鞫之仍如初拟上疑之乃拟旨此大狱关系朝
卷四 第 37b 页 WYG0428-0838b.png
廷纪纲死者当雪其冤生者当正其罪干證人犯俱在
彼处差官再勘正欲曲尽事情以服人心遂遣郑大理
岳王锦衣佐同往先是甘肃奏亦卜剌近边出没郑难
之欲械隆往并逮系干證人庞镇李寿及杨淮等五十
馀人至西安会镇巡官鞫之都察院覆奏会于兰州郑
偕王至阁中会敕犹以边报为辞予曰公等若以寡就
众径往甘肃最便若谓见有虏患则五十人者械系远
来尤为可虞昔颜真卿使李希烈亦无此长虑也
卷四 第 38a 页 WYG0428-0838c.png
嘉靖二年二月二十六日以畿内雨雪愆期风霾连月
四方亦屡奏灾异拟上修省敕稿请谕内外文武官员
各修职业以回天意明日批红发下增其先年亲临战
阵斩获外寇并流贼功次曾经覈实的兵部还查看来
说二十八字予与同官见之愕然因语管文书官曰刑
赏僣滥是致灾之由若增此一段是此番敕谕专为查
革官而降非惟不足弭灾恐益重上天之怒也亟具疏
言之仍录旧稿封进竟如初拟予与同官举手相庆以
卷四 第 38b 页 WYG0428-0838d.png
为只此一举又一番新政也可见上意初无所主将顺
者莫为力耳
二年闰四月二十二日以后予以宣弟及余氏女之戚
在告五月十四日上命诸司礼至阁中传谕欲加兴献
帝皇字同官不可旋具疏言之至六月初四日予出朝
上语诸司礼曰杨先生出矣至初九日复遣诸司礼来
申前说初十日早复来应之如前去而复来明日又来
予言此事关系万世纲常自右皆无人敢行岂敢自我
卷四 第 39a 页 WYG0428-0839a.png
辈坏之况自正德十六年言之至今使其可行何待今
日廷和等四人虽死不敢奉命若必欲行我辈惟乞休
去耳蒋亦极力言之毛费皆和之诸司礼知不可夺乃

嘉靖二年六月十八日朝罢召臣廷和臣冕由东角门
入至平台谨身殿东后左门之左也及门张司礼承旨
呼来臣等应之如文华殿后日讲之仪入门叩头者三
上曰前乃稍进去御座仅尺许上亲授臣廷和敕一通
卷四 第 39b 页 WYG0428-0839b.png
谕臣等曰是孝道事先生将去行臣等叩头讫共展读
之其辞曰谕大学士杨廷和等朕承天命入奉宗祧自
即位以来奉天法祖恭侍两宫日勤政事未敢一时怠
忽朕本生父兴献帝母兴国太后虽帝后之称礼养于
天下未遂朕心矣今尊朕父兴献帝为兴献皇帝母兴
国太后为皇太后其尊号字称并敕谕卿等便写拟来
看施行朕以答劬育罔极之恩安治天下卿等其承之
再勿固执宸翰也臣等又叩头讫臣廷和言曰臣等钦
卷四 第 40a 页 WYG0428-0839c.png
承上命敢不遵奉但此大礼关系万世纲常在舜禹之
圣皆不曾行陛下有舜禹之资臣等不以舜禹所行事
陛下是不忠也况自古以来所未有之事岂敢坏自今
日上曰自古亦有行者臣冕曰古来惟汉哀帝曾行陛
下不法舜禹如何学汉哀帝然哀帝亦止称定陶共皇
未曾有称帝者臣廷和言哀帝是衰世庸君不足为法
臣等望陛下惟法舜禹臣等自正德十六年三月十四
日言之至今使若可行臣等当先事奏请上以慰皇上
卷四 第 40b 页 WYG0428-0839d.png
孝心下以尽臣子职分何待烦劳圣意也臣等议论已
尽虽死不敢奉命上曰朕受天命继大统要为父母尽
孝道臣冕言天子之孝在于承宗祀安社稷陛下承太
祖太宗孝宗武宗之统兴献帝与兴国太后称帝称后
已极尊崇今止让一皇字少见大宗小宗正统本生之
别若再有所加祖宗在天之灵必不能安恐兴献帝神
灵亦必不能安也臣廷和言去年帝后尊号之加外议
至今未已臣等心尚未安若再有所加未免损圣德亏
卷四 第 41a 页 WYG0428-0840a.png
圣政臣等辅弼之臣将欲何用上曰朕心只欲尽此孝
情臣廷和言连日司礼监传谕圣意委曲详尽臣等俱
已知之孝道莫大于尽礼孔子告孟懿子问孝只说无
违无违是不违悖于礼便是孝道若违悖于礼岂得为
孝凡人能随事尽得本等职分皆可称孝古人以事君
不忠战阵无勇为不孝盖为不能尽本等职分也陛下
敬天法祖用贤纳谏爱养军民全尽君道即是孝之大
者上曰朝廷政事朕不曾怠忽了臣冕言陛下日勤政
卷四 第 41b 页 WYG0428-0840b.png
务便是大孝的事臣廷和又言陛下顺天应人入继大
统为天下臣民之主若此等大礼所行未当则上无以
合天心下无以服人心诚恐圣心亦自不安臣子之心
皆不安也臣等恭奉圣谕措身无地岂敢固执亦知陛
下之心有大不得已者容退后再进揭帖陛下从容启
知兴国老娘娘以安老娘娘之心张司礼跪云到下面
再议臣冕云更无他议诸司礼皆跪赖太监云叩头叩
头臣等叩头讫命赐酒馔臣等又叩头讫遂奉敕谕出
卷四 第 42a 页 WYG0428-0840c.png
诸司礼皆出门送举手相揖上言温气和臣等辩论虽
多玉色怡然略无所忤天地之量也初承召时王文书
平导之入且行廷和私语敬所曰此为大礼也事必不
行言不可激敬所以为然一时应对之言不能悉记姑
录其槩如此以侈遭逢之盛云(时毛费二同官俱在告/)
嘉靖初元有旨命科道部属官查勘御马监草场地踰
年尽得其奸私状以奏户部覆议请追罪其旧任者疏
下阁中拟旨逮问司礼监传谕上意欲宥之往反数四
卷四 第 42b 页 WYG0428-0840d.png
执如初拟九月十八日文华殿日讲罢既出屏外复召
臣廷和臣冕臣纪臣宏进至御榻前谕曰草场旧事不
必深究臣廷和对曰此一事最为先朝圣政之累场地
连跨三四州县典守者不遵旧额侵占官民田土几万
顷发人坟墓以千数所在军民至今怨入骨髓事虽已
往不罪之无以示戒将来三臣以次而对皆谓草场岁
租银不下数万馀两尽为掌监事者侵用利归于下怨
在朝廷不可不罪上曰草场地传自累朝谷大用等皆
卷四 第 43a 页 WYG0428-0841a.png
先帝所命今俱斥逐去任矣臣等对曰先帝之命本欲
其奉公守法不使之害众敛怨况官地本以牧马不使
之收租收租又不以给公家之用官虽去任赃须还官
今勘官及户部所奏皆是体国之诚非有他也上曰朕
已知之须从宽处臣等辩论再四其言多不能悉记明
日内批旧任各官降秩罚治有差虽免逮问而法亦正
矣臣等奏对之际仰瞻玉容和霁天语温厚略无所忤
真圣明之度也
卷四 第 43b 页 WYG0428-0841b.png
逆瑾专政卖官鬻狱天下府库之财半入其门为之谋
者欲尽去官府簿书以灭其迹乃遣官以查盘为名因
而易之既又令工部取在京诸司文卷鬻之为纸筋收
其直以备支用不然则聚而焚之予偶闻之谓李文正
公曰图籍国家所重古人草创之初尚先收之在今日
顾欲弃之可乎一日瑾来阁中问之则曰近日部中有
言文书积多无架阁处往往浥烂因有此议予曰移之
古今通积库如何曰通积库所贮非此𩔖予又曰闻承
卷四 第 44a 页 WYG0428-0841c.png
天门南千步廊亦有积贮文书何不移之于彼瑾怃然
曰再议再议又明日闻取吏部文卷藏之千步廊矣祖
宗朝凡开馆纂修必选善书者供事授官后又择其能
者备内阁东西房之用东房典诰敕古之外制也西房
典制敕古之内制也号为清流选多名士近世以来往
往夤缘倖进有玷清华之地予尝不满于斯今上新政
初纂修武宗实录诸贵人各有所荐东南富家子弟多
厚赍而来外议纷若予谋诸同寅尽用科目出身者庶
卷四 第 44b 页 WYG0428-0841d.png
以杜奔竞而清仕路疏下吏部会礼部考选乡贡士二
十人既而各授中书舍人亦有选入制敕房者诸生自
视进身之正皆相庆两房之官为之一清云吏部文卷
及纂修考选二事久亦忘之近闻吕道夫方伯戴中书
伦偶向人言及因附于此
 
 
 杨文忠三录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