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十一


卷一百十一 第 1a 页 WYG1153-068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攻愧集卷一百十一
             宋 楼钥 撰
  北行日录上(时待次温州教授随侍兖公守/括苍受仲舅汪尚书大猷之辟)
乾道五年己丑十月九日辛卯邸报仲舅侍郎充贺正
使曾总管(觌/)副之
十日壬辰蔡兴以仲舅书来辟充书状官二亲许一行
是日游南园微雨
卷一百十一 第 1b 页 WYG1153-0681b.png
十一日癸巳雨俶装
十二日甲午阴十三日乙未雨
十四日丙申雨李器之以凤栖梧饯行
十五日丁酉雨周仁甫约同登途
十六日戊戌晴仁甫酌别于少微阁醉中唱和
十七日己亥晴
十八日庚子晴饭后别二亲径出城张子质一见于驿
卷一百十一 第 2a 页 WYG1153-0682a.png
亭仲兄器之元声弟□相送至寿宁寺仁甫继至饮罢
东行宿岩泉夏家店去城十五里
十九日辛丑晴行二十里饭午顿驿行二十五里宿荆山上方
二十日壬寅晴早登小楼眺望行十里饭蒋家店过缙
云县少候仁甫即行道经放生潭山水秀发策杖纵观
闻有赵侯庙乡人敬之石有如杖如履如瓮如舟者皆
以侯名双头岩白岩乌岩皆奇伟白岩峭立临溪松竹
卷一百十一 第 2b 页 WYG1153-0682b.png
秀润乌岩下有石室端植如门渡溪入仙都玉虚宫路
回顾南岸石笋森列有亭翼然仆夫曰此初旸谷也中
有石鼓扣之有声以既济不复往路转山回已见独峰
大松夹立清溪映带眇视林间有巨石屹据如雪且行且观遇道童问石之名云有洞名忘归既惩初旸之失
遂回登焉洞中可容数十人四旁嵌空如出镌斲旁有
小洞又一石横陈如台松风清微俯和湍濑是真使人
忘归也下行里许益近独峰峰之上相传有鼎湖尝有
卷一百十一 第 3a 页 WYG1153-0682c.png
巨莲叶因风而下石壁隐隐有车辙世言黄帝由此飞
升塘曰黄履言遗履之地地曰静乐言钧天至此而不
闻峰后大山如屏奇石崷崒始望之高列峰外自谓倘
登其上必可俯瞰鼎湖下有锐石仅如一笋及即之后
山靡迤而退听石笋亦不可跂及而此峰独上摩穹汉巍然削立无阶而升人有扪萝登后山之巅者犹觉未
及强半是知此峰真众山之宗非凡目所可窥测也后
山有石空洞跻攀而上一窦通明昔刘先生于窦之外
卷一百十一 第 3b 页 WYG1153-0682d.png
横木为床以居至今遗箦犹在号隐真洞高不可登恨
望久之循峰而北又有仙水洞一名镜岩悬崖数十尺
级石以上石罅有水仅如屋漏终古不竭下凿小泓贮
之名公遗墨镵满四壁迂叟介夫赵清献公皆在焉携
酒对酌清坐移时亦记岁月而还再至峰下大书姓字
小憩宫前两亭顾瞻伟观兀不得去洞心骇目生所未见入据上方相与痛饮赋诗醉墨淋漓挥扫满壁秉烛
朗诵傍若无人诗榜栉比盖自香山居士而下不知其
卷一百十一 第 4a 页 WYG1153-0683a.png
几阅十之三四不能尽读也宫前有门书祈仙总真洞
天是日行四十五里
二十一日癸卯晴早复笔诗于版各置醉墨高处谒黄
帝祠宇李阳冰篆额今留县庠闻有上宫名妙庭相去
三里而近他无胜槩有洞名金龙一窦通独峰下仅容
小儿出入而其中甚宽宣和间尝以金龙镇之为睦寇
盗去脚力既倦不得穷历出门相羊峰下绝溪而西数里间山川犹竞秀未已有徐氏小亭横跨练溪小憩而
卷一百十一 第 4b 页 WYG1153-0683b.png
行三十里饭黄碧村醪醇酽不殊家酿二十八里宿和
尚店去李溪犹二里会倅厅一兵杨靖自绍兴回因发
家书第一封录所题仙都二诗寄仲兄
二十二日甲辰夜微霰早阴晴行二十七里饭诸应行
三十馀里至龙窟行五里宿尚书塘
二十三日乙巳晴行二十里饭杨溪仁甫由新塘路往
四明分袂于此田间行久之犹能相望将入山举手一
揖而别四十里宿横塘暮岭间张家店途中惟售溪坊
卷一百十一 第 5a 页 WYG1153-0683c.png
酒颇佳然比之黄碧味不及而价又三倍深夜微雨即

二十四日丙午晴行十馀里入东阳县先见同年姚尉
(瀛/)次见王宰(楫/)为诸卒批旁小憩一店尉已先至再三
留一饭力辞之行十里饭爱头孙家渡溪行五十里宿
余店盖过苏溪八里矣夜微雨
二十五日丁未微雨作而复止行二十二里饭罗岭下
篆坑何店行三十五里宿义井夏店过牌头十里
卷一百十一 第 5b 页 WYG1153-0683d.png
二十六日戊申晴风过平历遇客将李浚等回发家书第二封行三十里饭高拥杨家行三十五里宿灰灶头
于店
二十七日己酉晴行三十里饭溪口傅店行三十里宿
渔浦镇上朱店东阳士人周忠厚同邸清话久之夜分
小雨作
二十八日庚戌微雨辰巳间晴早作饭了同周君行数
里三憩方到渡头装载既毕潮落舟胶监渡厉君以小
卷一百十一 第 6a 页 WYG1153-0684a.png
舟般剥已又加一舟荡兀波间久之大舟既前复挈行
李装载劳扰良甚又舣棹食顷挽繂徐行近庙山始用橹潮上方急篙橹努力欲进为山石所激进寸退尺舟
人失色少纵复上久方得过又挽行十馀里雨霁风静
一波不兴至六和塔下登岸已薄暮矣驱驰至嘉会门
闭关已久宿俞家店是日又有松阳一士人姓叶同渡
二十九日辛亥晴早起入城馆于仲舅家饭罢侍叔舅
同去伪谒副使曾总管因登三茅山上步司教场观仲
卷一百十一 第 6b 页 WYG1153-0684b.png
舅习射夜发家书第三封
三十日壬子晴同去伪见刘察院待范郎中(成大/)久之
竟不见客次遇蔡架阁(霖/)去岁书状官也又遇留丞(正/)臣饭季舅家发承局缪钦归以第三书行
十一月一日癸丑晴讲礼何季膺叶先生(宪平/)闾丘监
丞尤监簿(袤/)访及仲舅赴副使会
二日甲寅晴同去伪习仪都亭驿部中见梁监门(叔玠/)
范丈吕郎中(正已/)赴景孟舅晚饭
卷一百十一 第 7a 页 WYG1153-0684c.png
三日乙卯晴习仪驿中已不及习于参政府梁郎中访

四日丙辰天明微雨即霁使副以下习仪驿中阅礼物
授衣衫翟楫及承局翁叶行两发家书仲舅招副使饭五日丁巳晴习仪政府候黄御药甚久周邵州(伯骏/)
智叟沈尉(德润/)叶主管(翥/)访及
六日戊午晴驿中大习仪使副以下备衣冠贾国信(竑/)
六知閤(张说张抡宋钧宋/直温康谞王抃)偕来归写奏藁
卷一百十一 第 7b 页 WYG1153-0684d.png
七日己未雨侍叔舅偕去伪赴何季膺陈叔强早饭于
丰乐楼
八月庚申阴发行李上船
九日辛酉雨下递担笼
十日壬戌晴饭了登舟高伯定刘君任送出门张伯纯刘邦逵送过赤岸景孟舅姜子用沈泽远王智叟约送
长河
十一日癸亥晴饭时过长河九十里遣第六书发周德
卷一百十一 第 8a 页 WYG1153-0685a.png
归午过崇德苏彭年来迓水缩舟胶牵挽寸进更初遇
士颖弟于官窑
十二日甲子晴饭时过永乐行二十七里至秀州仲舅
入城回谒闸头登舟风作李同年(唐卿/)相见
十三日乙丑晴四更行六十里过平望姚漕相访仲舅
破睡见之行四十五里过吴江又行四十五里至平江仲舅入城回谒船由城外至阊门叔舅别去一夕行九
十里
卷一百十一 第 8b 页 WYG1153-0685b.png
十四日丙寅晴早到无锡携刺谒孙饶州父子中途闻
其入城遂谒喻郎中(樗/)以谢去春先辱魏子师子智访
及行九十里深夜去毗陵数里泊
十五日丁卯晴生朝作汤饼遣人访李表兄长卿已同
王直甫候于门苏彭年亦来皆延入船相见王江阴(正/)
(已/)惠茶并公酝苏李别于荆溪馆直甫同行十里待书
而别徐协恭过船棋战三十六里过奔牛又十八里过吕城月明水深挽舟甚驶夜行五十四里过丹阳县约
卷一百十一 第 9a 页 WYG1153-0685c.png
五更矣
十六日戊辰晴行二十七里小泊新丰又二十七里过
丹徒镇行三十六里午后到镇江以水涩良久方抵丹
阳馆沈抑强(中立/)既迓于门又携具馆下协恭同集使
人通问于王侍御
十七日己巳晴上馆盥栉仲舅欲同谒王侍御而侍御
已在门侍季舅同沈抑强去伪别侍御闻泊舟金山因
约同游穷览胜处主僧(宝印/)首座(心鉴/)皆嘉州人侍御
卷一百十一 第 9b 页 WYG1153-0685d.png
方赴夔州不谓得见于此以小诗道别又辱和篇入船
别其家遂归仲舅招副使早饭抑强复携具来严墨卿
同集二鼓方散
十八日庚午晴四更起天微明即从使副到江干先登
舟以待沈严二君相送晴和无风俄顷至瓜洲登岸未
几风作胡抚干(仲文/)俞尉(茂/)先陆泰兴(况/)相迓俟行李
上坐船即行薄暮至扬州城中水涩更馀方出城发第
七书递达亲庭
卷一百十一 第 10a 页 WYG1153-0686a.png
十九日辛未晴三鼓报送伴钟尚书(世明/)等回仲舅起相见前处州汤路分(逢时/)为钟引接送狼头帽五指子
各一副拂手香四贴为发亲庭第八书又以小舟来过
仲舅方与胡漕(昉/)对语因与汤略见于舟外少选钟尚
书徐知閤(本中/)船到仲舅见之约四更方得行辰时到
召伯埭去扬州才四十五里以夜来留滞故尔张帆而
行三十里过露筋三十里到高邮仲舅入城回谒两岸
然草如昼三十里夜过塘头
卷一百十一 第 10b 页 WYG1153-0686b.png
二十日壬申晴三十里过界首二十五里过范水三十
五里至宝应夜风雨行三十里过黄蒲二十里过平柯
二十一日癸酉晴辰时到楚州仲舅入城回谒登熙台
应山阳(藏密/)晏判官(哲/)一揖于舟次三十里过磨盘三
十里夜过淮阴三十里过闻家峰
二十二日甲戌晴三十里到洪泽前去欧家渡极浅欲
为般剥计使副借潮于渎头神东北风作欲候酉潮而
卷一百十一 第 11a 页 WYG1153-0686c.png
申初已应开闸张帆三十里过渎头使副上庙挂幡又
过数里舟胶而止
二十三日乙亥晴未明东北风大作潮亦先期而应谈笑过欧家渡去渎头十五里一行人欢呼而行且感神
贶之如响也行十五里至龟山以风大不可出淮摆泊
山下见监镇王(九思/)曾同舍
二十四日丙子晴早出淮三十里至盱眙泊燕馆下龚
守□/)(携具宴使副约季舅去伪分冬发家书第九封附
卷一百十一 第 11b 页 WYG1153-0686d.png

二十五日丁丑晴冬至早起乘马陪使副天庆观朝拜
归馆望拜两宫各展贺偕季舅去伪游第一山玻瓈泉
冰不可酌遍观磨崖石刻见周司法(深/)谯提辖(熙载/)干办(茂/)龚守就馆请使副早食军衙晚食
二十六日戊寅阴晴使副以下具衣冠习仪馆中依例
就皇华馆犒三节人
二十七日己卯晴盱眙客将李宝渡淮探问接伴使副
卷一百十一 第 12a 页 WYG1153-0687a.png
已到泗州使副赴龚守晚会偕季舅去伪赴王干办之

二十八日庚辰晴掌仪引接等渡淮传衔少顷同北引
接礼信司高琚等传到接伴使副名衔正使昭武大将
军行尚书吏部郎中上轻车都尉彭城郡开国伯食邑七百户唐括安德副使朝奉大夫侍御史骑都尉广陵
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高德裕使副坐燕
馆须其至犒以三杯而去移舟淮亭使副燕亭上偕季
卷一百十一 第 12b 页 WYG1153-0687b.png
舅去伪赴谯提辖会发第九书遣吕葵张吉归
二十九日辛巳天明雪作使副以下巳时渡淮至泗州
草馆望拜如仪各就幕次三节人互参使副使副互展
起居状茶酒三行上马入城天色开霁和气翕然至馆
分位是日与季舅别
十二月一日壬午晴车行六十里临淮县早顿县境有徐城本徐国嬴姓有徐君墓季札挂剑之所又八十里
宿青阳镇驿临淮尉夺客牛以驾车为客所诉鞭条子
卷一百十一 第 13a 页 WYG1153-0687c.png
八十金法士夫无免捶挞者太守至挞同知又闻宰相
亦不免惟以紫褥藉地少异庶僚耳
二日癸未晴风车行八十里虹县早顿城门不容车乘
马入驿市井多在城外驿之西有古寺大屋二层瓦以
琉璃柱以石闻其上多米元章诸公遗刻三年前于寺
中待使客饭后乘马行八十里宿灵壁行数里汴水断
流人家独处者皆烧拆去闻北人新法路傍居民尽令移就邻保恐藏奸盗违者焚其居有一鹿起草间截马
卷一百十一 第 13b 页 WYG1153-0687d.png
前西去两岸皆奇石近灵壁东岸尤多皆宣政花石纲
所遗也虞姬墓在西岸荒草中横安二石板相去尺馀
隆兴间我得泗虹以此墓为界县外山上有丛祠汉高
帝庙也淮北荒凉特甚灵壁两岸人家皆瓦屋亦有小
城始成县道有粉壁云准南京都转运帖理会买扑坊
场递铺皆筑小坞四角插皂旗遇贺正人使先排两马
南去金法金牌走八骑银牌三木牌二皆铺马也木牌
最急日行七百里军期则用之
卷一百十一 第 14a 页 WYG1153-0688a.png
三日甲申晴车行六十里静安镇早顿又六十里宿宿
州自离泗州循汴而行至此河益堙塞几与岸平车马
皆由其中亦有作屋其上州城新筑雉堞甚整闻是五
月下旬上畔指挥重修限四旬毕工费一出于民城中
人物颇繁庶面每斤二百一十粟谷每斗百二十粟米
倍之陌以六十大寺数所皆承平时物酒楼二所甚伟
其一跨街榜曰清平护以苇席市肆列观无禁老者或
以手加额而拜有倒卧脚引书铺般贩官局汤药蔡五
卷一百十一 第 14b 页 WYG1153-0688b.png
经家饼子风药去州二里许二郎庙前有下马亭即李显忠斩李福李保之地驿舍邻郡治显忠驻军于此破
城之初每兵止犒以三镮士卒愤惋及逃归创残之士
不能自力悉碎于敌手为数坑埋之中庭有井自投者
尤多负郭县曰符离项羽破汉军于灵壁东睢水为之
不流即此县界
四日乙酉阴晴风作车行四十五里蕲泽镇早顿又四
十五里宿柳子镇晚小雪即止
卷一百十一 第 15a 页 WYG1153-0688c.png
五日丙戌霜寒颇力行人须发皆冰六十里永城县早
顿驿中犹有灯县本芒敬丘二县地有芒山与砀山相接汉高帝隐于此汉更敬丘为太丘陈寔尝为长故城
在今县西北又七十里宿会亭镇
六日丁亥霜晴车行四十五里沙山冈换驴三十五里
谷熟县早顿县即商之南亳汤所都也县外有虹桥跨
汴甚雄政和中造今两傍筑小土墙且敝损不可行绝
河以入又二十二里至金果园果木甚多马行十八里
卷一百十一 第 15b 页 WYG1153-0688d.png
入南京城市井益繁观者多闭户以窥夹道甲骑百馀
城外及驿前皆步兵大楼曰睢阳制作雄古倾圮已甚
驿曰睢阳谷熟甲卒自言西人月请五百短钱闻本朝养兵之丰叹感不已南京城楼侧有亭名解愠承应人
有自言姓赵者不欲穷问之云城中犹有徐太宰路枢
密郑宣徽等大宅多为官中所占亦有子孙居者按此
地即高辛氏子阏伯所居商丘也武王封微子启是为
宋国后唐以为归德军节度本朝以王业所基景德四
卷一百十一 第 16a 页 WYG1153-0689a.png
年升应天府祥符七年升南京金改曰归德府汉梁孝
王所都兔园平台雁鹜池蓼堤皆在此春秋陨石五犹

七日戊子晴车行六十里宁陵县早顿古葛伯国汤所征也魏信陵君无忌封于此又六十里宿拱州本襄邑
县属开封崇宁四年建名辅州以为东辅又改拱州治
襄邑本宋承匡襄陵乡也襄公所葬故曰襄陵金曰濉

卷一百十一 第 16b 页 WYG1153-0689b.png
八日己丑晴车行六十里雍丘县早顿县故杞国武王
封禹后东楼公故至今土人犹曰杞县祖逖镇此以禦
石勒圉城镇在东南本汉圉县属睢阳国王莽击翟义
为京观于此汉外黄县故城在东又有葵丘齐桓公所
会也承应人杜从自言邑手分邑有令簿尉酒税都监同监共五员二税输粟及米亦纳绢但薄而小此间只
是旧时风范但改变衣装耳又行二十里过空桑伊尹
所生之地也又里馀过伊尹墓惟一大枯木在侧断碑
卷一百十一 第 17a 页 WYG1153-0689c.png
卧其下曰汤相伊尹之墓又数里过三冢驾车人自言
姓赵云向来不许人看南使近年方得纵观我乡里人
善见南家有人被掳过来都为藏了有被军子搜得必
致破家然所甘心也宿陈留县去雍丘六十里驿中有
苍柏可爱县本郑邑为陈所并故名
九日庚寅晴车行四十五里道傍多陂塘路颇迂回古冢相望发掘无遗至东御园小亭少憩使副以下具衣
冠上马入东京城改曰南京新宋门旧曰朝阳今曰弘
卷一百十一 第 17b 页 WYG1153-0689d.png
仁城楼雄伟楼橹壕堑壮且整夹壕植柳如引绳然先
入瓮城上设敌楼次一瓮城有楼三间次方入大城下
列三门冠以大楼由南门以入内城相去尚远城外人
物极稀疏有粉壁曰信陵坊盖无忌之遗迹城里亦凋
残街南有圣仓屋甚多望见婆台寺塔云城破之所街
比望见景德开宝寺二塔并七宝阁寺上清储祥宫颓
毁已甚金榜犹在皮场庙甚饰虽在深处有望柱在路侧各挂一牌左曰皮场仪门右曰灵应之观又有栾将
卷一百十一 第 18a 页 WYG1153-0690a.png
军庙颓垣满目皆大家遗址入旧宋门旧曰丽景今曰
宾曜亦列三门由北门入尤壮丽华好门外有庙曰灵
护两门里之左右皆有阙亭门之南即汴河也故街南
无巷街北即甜水巷过郑太宰宅西南角有小楼都人
列观间有耆婆服饰甚异戴白之老多叹息掩泣或指
副使曰此必宣和中官员也相国寺如故每月亦以三
八日开寺两塔相对相轮上铜珠尖左暗右明横过大
内前逆亮时大内以遗火殆尽新造一如旧制而基址
卷一百十一 第 18b 页 WYG1153-0690b.png
并州桥稍移向东大约宣德楼下有五门两傍朵楼尤
奇御廊不知几间二楼特起其中浮屋买卖者甚众过
西御廊数十步过交钞所入都亭驿五代上元驿基本
朝以待辽使犹是故屋但西偏已废为瓦子矣
十日辛卯阴晴歇泊承应人有及见承平者多能言旧
事后生者亦云见父母备说有言其父嘱之曰我已矣
汝辈当见快活时岂知担阁三四十年犹未得见多是
市中提瓶人言倡优尚有五百馀亦有旦望接送礼数
卷一百十一 第 19a 页 WYG1153-0690c.png
又言旧日衣冠之家陷于此者皆毁抹旧告为北兵驱役号閒粮官不复有俸仰其子弟就末作以自给有旧
亲事官自言月得粟二斗钱二贯短陌日供重役不堪
其劳语及旧事泫然不能已留守来谒接伴使副使副
连一榻南向坐厅上留守设胡床侍其左过盏劝酒翼
而退接伴所得私觌物尽货于此物有定价责付行人
尽取见钱分附众车以北岁岁如此又金人浚民膏血
以实巢穴府库多在上京诸处故河南之民贫甚钱亦
卷一百十一 第 19b 页 WYG1153-0690d.png
益少涂中曾遇蒲篓数杠导之以旗殿以二骑或云其
中皆交子也都管愠其主人贪墨以秽语诋之又有万福包待制之语承应人各与少香茶红果子或跪或喏
跪者北礼喏者犹是中原礼数语音亦有微带燕音者
尤使人伤叹
十一日壬辰晴赐宴既传衔使副率三节人具衣冠出
接伴位前对揖而出就褥位与接伴天使对立三节人
立使副后先引使副东北向开敕两拜天使乌库哩璋
卷一百十一 第 20a 页 WYG1153-0691a.png
传口宣云卿等远持使节来会岁元适冒寒威宜加宴
劳今遣具位璋赐卿等宴仍差南京留守耶律成押宴
并赐教坊乐使副舞蹈五拜又开敕两拜再传口宣云卿等来朝岁旦远抗使旌爰增原隰之华宜有甘芳之
锡今差璋赐卿等酒果使副搢笏跪左膝叉手受赐五
拜舞蹈如仪还立褥位对展次揖接伴退就幕次与璋
茶酒三行再立褥位引接石旦侧跪捧表正使拜跪受
表却以授璋仍送土物与之璋退即引押宴出与接伴
卷一百十一 第 20b 页 WYG1153-0691b.png
拜舞谢恩押宴先升厅侧立使副拜舞讫与接伴对行
升厅与押宴对展讫就座点汤端笏离位少立三节人
东北向再拜呼噪升厅占位东向南上小立俟使副初
盏罢三节方坐初盏燥子粉次肉油饼次腰子羹次茶食以大柈贮四十楪比平日又加工巧别下松子糖粥
糕糜里蒸蜡黄批羊饼子之类不能悉计次大茶饭先
下大枣豉二大饼肉山又下㸇鱼咸豉等五楪继即数
十品源源而来仍以供顿之物杂之两下饭与肚羹三
卷一百十一 第 21a 页 WYG1153-0691c.png
下□子五下鱼不晓其意盖其俗盛礼也次饼餤三次
小杂碗次羊头次煿肉次刬子次羊头假鳖次双下灌
浆馒头次粟米水饭大簇饤凡十三行乐次筝笙方响
三次升厅馀皆作乐以送亦有杂剧逐次皆有束帛银
碗为犒使副以下皆离立以待谢恩或云所赐初不及皆文具耳第十二行依例劝上中节酒罢三节先就班
使副进第十三行茶罢与押宴接伴谢宴拜表庭下如
仪再送璋土物与璋成互展辞状即与接伴对揖归位
卷一百十一 第 21b 页 WYG1153-0691d.png
送押宴私觌往回自此每赐宴礼数准此食味乐次大
同小异
十二日癸巳晴五更出驿穿御街循东御廊过宣德楼
侧东角楼下潘楼街头东过左掖门出马行街头北过
东华门出旧封丘门金改曰玄武新封丘门旧曰安远
金改曰顺常河中有乱石万岁山所弃也北郊方坛在路西青城在路东面南中开三门左右开掖门西开一
门以通坛皆荒墟也北门内外人烟比南门稍盛车行
卷一百十一 第 22a 页 WYG1153-0692a.png
四十五里饭封丘又四十五里宿胙城县途中遇老父
云女婿戍边十年不归苦于久役今又送衣装与之或
云新制大定十年为始凡物力五十贯者招一军不及
五十贯者率数户共之下至一二千者亦不免每一军
费八十缗纳钱于官以供此费东京有千户二十一人
各有三四百人共有八千兵耳有张千户者向来率其
人战符离一败止存数十人至此除籍为民又言签军遇王师皆不甚尽力往往一战而散迫于严诛耳若一
卷一百十一 第 22b 页 WYG1153-0692b.png
一与之尽力非南人所能敌符离之战东京无备先声
已自摇动指日以望南兵之来何为遽去中原思汉之
心虽甚切然河南之地极目荒芜荡然无可守之地得
之亦难于坚凝也胙城之南有南湖去岁五月河决所
损甚多河水今与南湖通冲断古路用柴木横叠其上
积草土以行车马按东京春秋卫陈郑三国之境战国
属魏东魏立梁州后周改汴州兴元为宣武军节度使
后梁以州建国升为东京开封府后唐复为汴州晋汉
卷一百十一 第 23a 页 WYG1153-0692c.png
周本朝因梁旧汴河古苌荡渠首受黄河水隋炀帝开
浚兼引汴水开封县有浚沟即卫诗浚都也有沙海战
国策颜率言大梁君臣欲得九鼎谋于沙海之上蓼堤
自睢阳至此三百里吹台今曰繁台本师旷作孝王增
筑祥符县有夷门山夷门大梁城之东门侯嬴抱关于
此蔡河古琵琶沟也寒泉阪诗所谓爰有寒泉在浚之
下中牟县赵襄子时佛肸以叛有中牟台是为官渡城
曹袁相持之所阳武县有博浪沙张良击始皇于此河
卷一百十一 第 23b 页 WYG1153-0692d.png
决金堤亦此地长垣县卫之匡邑孔子畏于匡古之蒲邑子路为之宰鄢陵县克段之地也封丘县古封父国
左传所谓周以封父之繁弱赐鲁县有黄池吴王夫差
所会胙城属滑州故南燕国周公诸子所封左传富辰
曰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
十三日甲午晴五更车行四十五里到黄河因河决打
损口岸去年人使迂行数十里方得上渡今岁措置只
就浅水冰上积柴草为路里馀车马行其上策策有冰
卷一百十一 第 24a 页 WYG1153-0693a.png
泮声遇深险处即有人跣立道傍指示使驱车疾行河
心有沙墠甚阔盖河决时所淤积者一行人兵车马尽于此登舟渡舟底平无篷屋于船头品字用抄两傍又
以大枋为桨并力喝号使副以下露坐其中分数舟以
渡风静不寒上卞冰合仅二寸许惟通舟处见水面数
丈此李固渡本非通途浮桥相去尚数里马行三里许
饭武城镇一名沙店车行四十五里宿滑州途中有土
山夹道尘埃最甚咫尺不可辨俗号小灰洞盖前路有
卷一百十一 第 24b 页 WYG1153-0693b.png
甚于此者路西有白龙潭傍有大碑盖亦是昔年河决
所潴也滑即古豕韦氏之国春秋战国属卫负郭白马
县本卫国曹邑狄灭卫立戴公以庐于曹袁绍遣颜良于白马关羽斩良以报曹公郦生所谓守白马之津皆
此也有滑台本郑之廪延
十四日乙未晴五更车行二十五里至浚州城外乘马
入城早顿东廊有大碑曰天成桥太师鲁国公蔡京奉
圣旨书浚依山为州子城据山上故州在今郡城之北
卷一百十一 第 25a 页 WYG1153-0693c.png
绍兴初河失故道荡为陂泽遗堞犹有存者旧河却为
通途东有黎阳山因以名县闻上有大佛与馆相直桥
之两岸也马行三十里过屯子河河出太行溯流而上
可至燕山故金人又名清御河筑三桥以济行者望范公善化二山是日供黄河鳜鱼甚鲜而肥始作家馔道
遇细车自北来先牌云蔡州都巡检使宅眷与接伴使
有连各下车相见一妪一妇与正使皆屈膝拱手摇肘
为礼然后立谈良久而去复车行四十五里过伏道望
卷一百十一 第 25b 页 WYG1153-0693d.png
扁鹊墓墓前多生艾功倍于他艾经伏道河伏道店入
汤阴县县有重城自此州县有城壁市井繁盛大胜河
南县属相州本二汉荡阴县羑里城在东南
十五日丙申晴四更车行三十六里至相州城外安阳
驿早顿马入城人烟尤盛二酒楼曰康乐楼曰月白风清又二大楼夹街西无名东起三层秦楼也望傍巷中
又有琴楼亦雄伟观者如堵大街直北出朝京门牌曰
通远门皆瓮城相即河亶甲所居魏文帝后赵石季龙
卷一百十一 第 26a 页 WYG1153-0694a.png
前燕慕容隽北齐皆都焉东南二十五里朝歌城纣所
都也中出莤草最多故相缬名天下俗传漂杵馀血所
化也门外过安阳河至更衣亭有脊记大金正隆三年
八月二十九日光禄大夫彰德军节度使开国公郑建
元移建虽规模甚草草然所创见也至此从便马行每
十里置一马铺及所过丰乐镇居民颇多皆筑小坞以自卫各有城楼西望太行颇为风埃所蔽土地平旷膏
沃桑枣相望至漳河水缩沙出中多石子俗传可以煖
卷一百十一 第 26b 页 WYG1153-0694b.png
腹南向循河行三四里于狭处作柴桥以渡层冰峨峨
中有水甚驶载冰凘以东闻水盛时至与高岸平阔可
数里土人号小黄河北行沙中又数里复渡一小桥即
漳支流也回望邺镇有塔古都皆在其地闻魏铜雀台
故基犹在昔为县金以为镇矣经讲武城犹有壁垒气
象雄壮有将台甚高城外高丘相望号七十二冢世传
曹公之葬以此惑后人使不至发掘或云其家数世所葬有庙屋甚雄即曹公祠也冢间又有螭首碑闻是晋
卷一百十一 第 27a 页 WYG1153-0694c.png
碑六十里过滏河上有观鱼亭颇新壮少西百馀步入
磁州城门与州治相近篆牌字甚稳大定五年所立过
惠政门入礼宾坊又有东溪在驿之东闻其中是郡庠
有士人十馀人夜宿滏阳驿之东北望见崔府君庙灵
星门并庙栋使副以下焚香遥谒是日相州承应人状
貌甚伟衣冠亦楚楚呼问之云姓马有校尉名目以少
二百千使用一坐二十年不调非钱不行也既无差遣
多只监本州酒税务又言并无俸禄只以所收课额之
卷一百十一 第 27b 页 WYG1153-0694d.png
馀以自给虽至多不问若有亏欠至鬻妻子以偿亦不
恤且叹曰若以宋朝法度未说别事且得俸禄养家又
得寸进以自别吏民今此间与奴𨽻一等官虽甚高未
免箠楚成甚活路又本州以相缬百疋分献接伴
十六日丁酉晴自南京来饮食日胜河北尤佳可以知
其民物之盛否自是不必家馔矣车行七十里邯郸县
早顿有城及楼甚壮皆旧物也未至三里许有旧城战
国赵都漳水相去三十里许汉高祖征陈豨至此曰豨
卷一百十一 第 28a 页 WYG1153-0695a.png
不南据邯郸而阻漳水吾知无能为也赵王丛台在县之北上有亭榭马行四十里宿临洺镇洺河出其下隶
洺州永年县馆舍极宽洁前有大厅傍列三节位次厅
后主廊方分使副位厅有脊记镇国大将军充洺州防
禦使护军开国侯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一百户吾古论
萨哈重建吾古论意即乌库哩因语讹耳萨哈曾以兵
部侍郎来泗州理会俘掳人又闻彼中有三等官汉官
契丹女直三者杂居省部文移官司榜示各用其字吏
卷一百十一 第 28b 页 WYG1153-0695b.png
人及教学者亦以此为别道傍数处卖酒皆掘地深阔
可三四尺累块上风以禦寒一瓶贮酒苕帚为望石炭数块以备煖荡河朔之朴如此道中有一㬠尸棚其俗
行有死者不埋立四木高丈馀为棚其上以荆棘覆其
户以防鸱枭狗鼠之害立一牌以记其名姓年月有人
识认则从便葬埋否则任之
十七日戊戌晴车行三十五里过沙河县属邢州县有
重城换驴行二十五里至邢州今榜曰安国军瓮城三
卷一百十一 第 29a 页 WYG1153-0695c.png
重入门直对州衙东入邢台驿早顿过七教坊椽木巷
立节坊成义坊熙晖楼市肆牌额多写般作□有大塔
十三层寺宇亦雄壮北门外陂塘冰厚尺馀脔叠岸上如柱础然青莹如菜石三里至柳溪唐柳公权遗迹亭
榭数所引溪水载之高岸流觞曲水为邢台游观之地
东北有邢山出邢沙碾玉所用也过沙河数处春夏间
皆不可徒涉四十五里宿内丘县沙河县汉襄国县地
邢即春秋邢国卫灭之战国属赵汉常山王张耳后赵
卷一百十一 第 29b 页 WYG1153-0695d.png
石勒皆都焉勒陷冀州张宾曰襄国因山凭险形胜之
地可都也内丘亦属邢有干言山诗所谓出宿于干饮
饯于言者
十八日己亥晴车行六十里柏乡县早顿旧日尧山即柏人也汉高祖心动不宿之地六十里宿赵州道中过
汉光武庙有塑像坐而侍者四人云是宰相不著姓氏
壁间画二十八将庙屋止一间廊庑故基甚广碑石露
立者凡四一开元十九年本郡进士李云撰范阳卢规
卷一百十一 第 30a 页 WYG1153-0696a.png
书一开元廿二年立皆对偶文也馀皆本朝所立有二
石人皆腰斩道傍俗云光武欲北渡滹沱有二人捧浆
以进行数里恐追袭者得其踪复还斩之或云夜遇二
人问途不应怒而斩之已乃石也行十里由王郎城纵
广约数里去赵州五里使副以下观石桥桥有石栏高二尺馀上分三道下为洞桥两马头又各为二洞傍为
小亭板阁以入石理坚致题刻甚众多是昔时奉使者
有云连鹏举使大金至绝域实居首选宣和六年八月
卷一百十一 第 30b 页 WYG1153-0696b.png
亦有天会中回谢大齐使人留题不能尽读桥上片石
有张果老驴迹四遇一夫自言举人问所业云通三史
试词赋论策然褐衣与皂𨽻无别上马入城外驿负郭
曰平棘县今改曰沃州春秋属晋战国属赵后魏曰殷
北齐曰赵隋曰栾为庆源军节度使临城县有泜水韩
信斩成安君于此是日闻接伴使之兄左丞安礼罢为沧州刺史初安礼娶金主之妹妹死欲妻以女辞以不
当复娶妻侄强之不可金主怒以抗敕坐之道逢重车
卷一百十一 第 31a 页 WYG1153-0696c.png
三载铁馀载板木欲修河桥
十九日庚子晴风车行三十里栾城县早顿晋大夫栾
氏之邑又七十里宿真定府城外馆馆分东西道中见
扫帚桑特起林中数尺枝条丛细宛如帚状稍指东南
或谓此方有居民受其荫者过滹沱河由土桥以行河
侧有开凌村以光武渡河未毕数车而冰陷俗传河冰
随车而拆故以名自河以北每五里许必有小舍或在古冢上每夜轮保甲十人宿其中以伺察行者真定在
卷一百十一 第 31b 页 WYG1153-0696d.png
春秋时属鲜虞国为晋所灭战国属赵汉为恒山郡文
帝改常山本中山国之东垣陈豨将赵利守此高帝攻
拔之改曰真定元和改镇州五代改曰真定府唐叛将
李宝臣王武俊王廷凑等皆据此
二十日辛丑晴歇泊住驿
二十一日壬寅晴赐宴东馆口宣云来持使节远冒寒
威宜颁在镐之恩以示礼宾之意又云远涉道途冲冒
霜雪爰嘉劳勚宜锡芳甘礼悉如汴京但第三第四行
卷一百十一 第 32a 页 WYG1153-0697a.png
及饭遍使乐人舞旋大茶饭中有沙糖熊白使副下食
人趋进尤肃押宴下人李泉争执礼数语具语录泉挞
条子六十其徒三人各三十每一下必令毒打十下易
一人不惟三节人快之虽都管监门吏卒皆怒其生事
无不称快俗虽好胜要可以礼屈也安德为开州刺史
以治行闻道中颇读庄子故临事间有可观然贪沓狠
愎不知何以有政声益知北方守令难得循良者
二十二日癸卯晴四更车行七十里饭新乐县尤度庶
卷一百十一 第 32b 页 WYG1153-0697b.png
古鲜虞国也又四十五里宿中山府靖康之祸真定中山皆固守不下中山城外犹有败城围之金所筑也此
地尧所始封战国初为中山国魏文侯使乐羊伐取之
以封太子击后燕慕容垂移都后魏为安州唐改定州
城门曰昭化瓮城三里甚壮城濠有流水过信利鲜虞
高阳三坊坊各有小楼又有明月楼道傍多重车有先
牌云辅国新授西京同知留守子城门亦雄伟曰中山
门两傍亦有挟楼入门东行百馀步入驿子城西门曰
卷一百十一 第 33a 页 WYG1153-0697c.png
夕阳楼即望长安词所作之地北去又有仁教化原二
坊负郭安喜县令姓夹谷酒名曰九酝曰琼酥二十三日甲辰晴天气清寒方思近火四更车行五十
里望都县早饭县有城楼又七十里宿保州城壕瓮城
皆三里城约厚十馀丈门曰鸡川负郭为保塞县驿曰
金台燕昭王遗迹也驿西城上有亭曰富览御庄闻在
西上四十里过鸿福院三门有楼崇积仓道西有小门
榜曰教女直学州楼曰顺天军驿在州治西南驿分东
卷一百十一 第 33b 页 WYG1153-0697d.png
西供张如法屋宇宽洁初至望都闻国主近打围曾至
此自后人家粉壁多标写禁约不得采捕野物旧传为
禁杀下令至此乃知燕京五百里内皆是御围场故不容民间采捕耳皇朝初置保塞军后升为州政和三年
为清苑郡望都尧母庆都所居尧山在北庆都山在南
登尧山见庆都山故名望都
二十四日乙巳晴五更车行四十五里至安肃军南城
外上马由城中又入北城驿早食军本遂城县属易州
卷一百十一 第 34a 页 WYG1153-0698a.png
皇朝置静戎军后改焉二城甚固南城南门三重北门
一重为安肃县治有雄威营二所北城两门各二重二
城之间有濠堑水匮积冰甚多方取以入窖又有祥光
塔福善寺食罢又乘马出北门过一大庙或云北岳行宫车行二十五里过白沟河又五里宿固城镇人物衣
装又非河北比男子多露头妇人多耆婆把车人云只
过白沟都是北人人便别也
二十五日丙午晴五更车行三十里定兴县早食县本
卷一百十一 第 34b 页 WYG1153-0698b.png
黄村近以为邑今岁九月方筑城四旬毕工雉堞甚整
独门楼未起驿舍亦创造始待使客于此又六十里至
涿州汉高帝立涿郡魏文帝更名范阳新城县有督亢
陂溉田号为膏腴即太子丹所献督亢地图也入宣清
门过释迦普贤堂商税务范阳县楼入子城城无门上有清风楼两傍土累为高台左曰迎月楼右曰栖霞楼
州治在道西门庑陋甚馆驿尤湫隘天使高德亨传宣
抚问虞友益赐银合汤药银合二十五两药十贴皆客
卷一百十一 第 35a 页 WYG1153-0698c.png
路所资以红绫为贴有曰每服一榛子大如南方之比
梧子也录其语如后敕某卿会朝岁旦蒙犯寒威眷惟
将命之恭有加劳勚宜锡卫生之物迎致冲和今差入
内内侍御直郎虞友益赐卿汤药一银合往堂祗受故
兹诏谕想宜知悉冬寒卿比平好否遣书指不多及二
十五日敕某复名不书姓副使书姓名二十六日丁未晴五更车行六十里良乡县早食因宿
道中以琉璃河(或云刘/李河)堤岸为水所坏又迂行二十里
卷一百十一 第 35b 页 WYG1153-0698d.png
方抵县县有城门二重衙在道左驿在北门墙下有大
防山
二十七日戊申晴风大作抵暮不止四更初车行六十
里过卢沟河至燕山城外去燕宾馆百馀步使副上马
三节具衣冠随入馆中亭子馆伴传衔正使起复正议
大夫都水监上轻车都尉安定郡开国伯食邑七百户
赐紫金鱼袋梁肃副使广威将军尚书工部郎中上骑都尉广平郡开国子食邑五百户图克坦子澄(坦图克/ 旧作)
卷一百十一 第 36a 页 WYG1153-0699a.png
(徒单/今改)肃兼押宴白琮赐宴李显金赐酒果酒九行罢入
城道傍无居民城濠外土岸高厚夹道植柳甚整行约
五里经端礼门外方至南门过城壕上大石桥入第一
楼七间无名傍有二亭两傍青粉高屏墙甚长相对开
六门以通出入或言其中细军所屯也次入丰宜门门
楼九间尤伟丽分三门由东门以入又过龙津桥二桥
皆以石栏分为三道中道限以护阱国主所行也龙津
雄壮特甚中道及扶栏四行华表柱皆以燕石为之其
卷一百十一 第 36b 页 WYG1153-0699b.png
色正白而镌镂精巧如图画然桥下一水清深东流桥
北二小亭东亭有桥名碑次入宣阳门楼九间分三门
由西门入会同馆馆在内廊之西南向入馆门使副与
馆伴立马下节人从互声两喏传示讫分位张铉抚问
琮口宣云远持使节已次近郊宜示宴慈以彰眷遇显
金云远乘轺传已次国门宜有宠颁以休劳勚铉云会
朝岁旦弭节宴亭爰念勤劳宜加省问
二十八日己酉晴风止赐酒果口宣云已休侯馆将造
卷一百十一 第 37a 页 WYG1153-0699c.png
明庭方修进止之仪宜有甘芳之锡閤门副使左光庆到馆说朝见仪
二十九日庚戌晴天明行司捧国书上马前行使副上
马与馆伴并行入见馆之西有门门外皆民居宣阳门
内街分三道中有朱栏二行跨大沟为限栏外植柳高
丽人西夏人二馆在东与会同馆相对立马门外俟使
副一行既过方相继而行长廊东西曲尺各二百五十
间廊头各有三层楼亭护以绿栏杆廊有三路贯其中
卷一百十一 第 37b 页 WYG1153-0699d.png
南路两门外皆民居中路无门而路甚阔左为太庙右
为三省北路左门外有屏墙夹道中有官府南向右门入六部盖在三省之后也正门十一间下列五门号应
天门左右有行楼折而南朵楼曲尺各三层四垂朵楼
城下有检鼓院又有左右掖门在东西城之中两角又
朵楼曲尺三层初出馆横过驰道皆却盖三节人至东
廊北头下马使副至左掖门皆步而入左掖门后为敷
德门其东廊之外楼观翚飞闻是东苑西廊有门即大
卷一百十一 第 38a 页 WYG1153-0700a.png
安殿门外左翔龙门之后敷德后为集英门两门左右
各又有门集英之右曰会通其东偏为东宫西有长廊
中起高楼即大安殿前广祐楼也会通门内之西廊即大安之东荣为丽夏茶酒幕次其后为承明门北向相
对为昭庆门东为集禧门西即左嘉会门之后相对有
右嘉会门其中即大安殿后宣明门之前待班幕次在
其西敷德之西门及会通承明左嘉会皆所由之路也入
宣明门及仁政殿左门在隔门外当中立俟百官里见
卷一百十一 第 38b 页 WYG1153-0700b.png
退即左入殿下大毡上上有一品至七品牌子盖是其
朝著也毡中有大花凤使立凤花之中副在其右大殿
九楹前有露台金主坐榻上仪卫整肃殆如塑像殿
两傍廊二间高门三间又廊二间通一行二十五间殿柱皆衣文绣两廊各三十间中有钟鼓楼垂红缘金漆
帘檐头皆挂绣额亭下有撮椒井亭二宣明门三仁政
殿侧门二皆列戟殿门外卫士二百人分列两阶皆戴
金花帽锦袍宣明门以外直至外廊下除丽夏幕次前
卷一百十一 第 39a 页 WYG1153-0700c.png
皆甲士青绦甲居左执黄龙旗红绦甲居右执红龙旗
外廊下皆银鎗自左掖门以入皆金鎗执鎗者具装门
以执弓矢者一被七分甲人依一柱以立每数人必以
一女真衣皂紧丝衫者部之凡门屋下皆素队挟弓矢
大门四十人小门二十人惟仁政左门用甲士皆自未明分立讫见退无有移动者是日高丽西夏使人同见
高丽使三纲衣冠如本朝一为贺正一谢遣使一谢赐
羊酒上节幞头犀偏带中节折上巾犀束带下节献顶
卷一百十一 第 39b 页 WYG1153-0700d.png
巾犀束带皆紫衫西夏使二纲一贺正一谢遣使皆以
正子为正使戴金冠制作甚工朱袍蹀躞状貌甚伟副
使衣冠如高丽人三节皆不入见椎髻被发小巾尖帽
皆夷服也西夏人进礼物十二床马二十匹海东青七
细狗五亦旅于庭马嘶狗吠颇乱朝仪隔门在殿门后
檐下上以木雕为铜瓦小栱甚巧丽随门五间每间朱门四扇金钉粲然入见如仪受衣带而退就馆赐茶酒
左宣徽使敬嗣晖押伴赐宴之礼押宴与正使对坐接
卷一百十一 第 40a 页 WYG1153-0701a.png
伴使副坐押宴下副使对二者之中惟茶酒则小异本
是殿上置酒多就馆安排必以两府为押伴押伴庙坐
使副接伴对坐两傍立班及对揖位次必差向前嗣晖
雍容庄重而善应接尝使于我尽记朝仪以归国中典
章礼文多出其手旧为宣徽力谏亮南牧削籍为民新
主立复用之
三十日辛亥晴赐宴馆中完颜宗嗣赐宴乌库哩璋赐酒果完颜彦押宴宴罢馆伴送葡萄酒
卷一百十一 第 40b 页 WYG1153-0701b.png
 
 
 
 
 
 
 
 攻愧集卷一百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