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207-052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论语学案卷二
            明 刘宗周 撰
 上论
八佾第三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佾音逸)
 圣人诛乱臣贼子往往就处心积虑处摘发他真种
 子出来使他罪状无逃亦便指点他良心开以自新
 之路于季氏八佾则曰是可忍也于宰予短丧则曰
卷二 第 1b 页 WYG0207-0520b.png
 于女安乎可见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
之堂(彻直列反相去声)
 歌雍比舞佾罪状加著夫子又以名义唤醒之既无
 所取益彰其僭耳止缘鲁僭用天子之礼乐故季氏
 承桓公之后亦用天子之礼乐然礼大夫不得祖诸
 侯诸侯不得祖天子此等大名义鲁君臣皆相视决
卷二 第 2a 页 WYG0207-0520c.png
 裂矣向微夫子救正之孰谓周礼果在鲁也 前辈
 杨用修尝辨鲁用天子礼乐以为非成王所赐伯禽
 所受其说甚当然予则谓周公有大勋劳于天下其
 生也成王虽臣之及其死也反葬于周必葬以殊礼
 祭必祔于文武之庙亦祭以殊礼成王宜弗敢臣焉
 则歌雍舞佾盖本世室之礼而用以王者之主祭其
 相沿用重典有自来矣鲁人以为周公在周固尝享
 天子之礼乐成王实赐之虽行于国中也何伤遂僭
 至于郊禘明堂位篇鲁诸儒又从而传会之甚矣其
卷二 第 2b 页 WYG0207-0520d.png
 不可信也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此宜为当时僭礼乐者言然人而不仁则本心之德
 亡五官虽具百行虽存亦行尸坐肉生意萎矣礼乐
 为卫生之物莫大焉者器数之陈器数自陈耳生意
 不相统人其如之何哉甚言礼乐之不可以貌为也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
卷二 第 3a 页 WYG0207-0521a.png
易也宁戚(易去声)
 礼之本不可见即忠质文皆末也学者由文而反质
 由质而反忠其庶几乎礼奢宁俭俭反乎质矣丧易
 宁戚居然中心之爱焉忠矣夫俭亦礼之俭也非本也
 然由俭而思其所从出则礼之本可知戚亦丧之情
 也非本也然由戚而思其所自起则礼之本愈可知
 矣本不可见而由奢得俭由文得情直从枝叶渐渐
 推到根荄则一点真精神所托始处自可不言而喻
 矣或曰忠亦本欤曰礼原于太一所谓无体之礼是
卷二 第 3b 页 WYG0207-0521b.png
 也无体之礼礼之本也忠者心之体即礼之体谓心
 之体则可谓礼之本则不可然天下岂有心外之礼
 故林放问本而夫子以宁俭宁戚告之欲其思而自
 得也然人而不仁如礼何仁其本欤曰此主行礼之
 本言故又曰人而不仁如乐何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诸夏无君终春秋之世弑君三十六其他问鼎请隧
卷二 第 4a 页 WYG0207-0521c.png
 偪逐僭拟之事不可胜纪盖满目是无君世界有出
 夷狄之下者此夫子所以大管仲之功欤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
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女音汝与平声)
 鲁君臣之僭非一日度非口舌之所能争即使夫子
 仕鲁亦岂能遽革郊祀诸礼而反之正其所以转移
 化导之权亦必有渐矣旅泰山而以救正诘冉求直
 曰不能盖师弟一时惋惜之言故夫子不责冉求而
 第继之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若乞灵于鬼
卷二 第 4b 页 WYG0207-0521d.png
 神之一殛然则圣人之词于是乎愈严而乱臣贼子
 闻之亦应股栗而自废矣虽然危不持颠不扶焉用
 彼相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
君子(饮去声)
 许敬庵先师述云君子无争道在自反射之揖让而
 升下而饮也所谓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者也唯务
卷二 第 5a 页 WYG0207-0522a.png
 自反不知有争故曰射有似乎君子所谓其争也君
 子似有争而实无争微婉之词也 世间射名射利
 互相争胜无已时一似射者争先命中然朝市皆射
 圃也而圣人以争之道不可以训天下故于饮食起
 居出处辞受之节极之郊庙朝享每事节之以礼让
 默消其陵竞之心而于射发其撰使卿大夫生而习
 之为六艺之一即辨官论才亦必以射进其意微矣
 故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君子无争盖以
 礼物身以让养德其素所学问如此即于射亦见其
卷二 第 5b 页 WYG0207-0522b.png
 无争谓虽天下必争之地而犹然无事于争也其所
 以为君子乎揖让而升下而饮作一句读言揖让
 而升揖让而下揖让而饮也射有三大射宾射燕射
 天子诸侯卿大夫皆有之士无大射而有宾射燕射
 大射为祭祀射王将有郊庙之事择诸侯群臣与邦
 国所贡之士诸侯则择其臣大夫择其邑宰家臣凡
 射中者得与于祭与祭多者有庆庆以地不与祭多
卷二 第 6a 页 WYG0207-0522c.png
 者有让削以地故君子必习于射也射必有耦凡耦
 各服其所宜服袒决遂而立堂下阼阶之东南隅西
 面射耦同出次西面揖旋转当阼阶北面揖行至阶
 下北面揖然后升堂当宁而立于物以射所谓耦进
 三揖而后升堂也射者各发四矢以较胜负一揖而
 复位俟众耦升射毕司射命设丰于西楹之西胜者
 之子弟洗觯酌酒奠于丰上胜者乃揖不胜者升堂
 如前三揖至阶胜者先升堂少右不胜者至丰北面
 坐取觯立饮卒觯坐奠于丰兴揖不胜者先降凡饮
卷二 第 6b 页 WYG0207-0522d.png
 酒宾劝必拜以送爵令不胜者自饮而无送爵劝酬
 之礼以是为罚也始射而升堂既射而复位射毕而
 饮是三节事或谓下而饮是下堂而饮又云离去射
 位而饮皆非也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
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
已矣(倩七练反盼普苋反绚呼县反绘胡对反)
卷二 第 7a 页 WYG0207-0523a.png
 礼本是先王教天下之善物盖纪纲人道一日而不可
 废者自晚周文敝有后进之礼乐而忧世君子且并其
 礼而厌薄之至以为忠信之薄乱之首盖亦有见于
 文敝之礼不可以言礼非尽去之无以返人心之厚而
 圣人以为弃礼而返吾所厚不若就礼而议其所先
 先后之数睹而礼教亦无敝于天下矣故子夏有礼
 后之悟而圣人遂与之进老氏之见一等矣素以为
 绚本言素可以加绚而子夏以为素即是绚疑天下
 文章莫大于太素之质隐然礼为乱首之思从世道
卷二 第 7b 页 WYG0207-0523b.png
 起见夫子解之曰绘事后素则非素即是绚可知而
 子夏始悟礼之为后也曰后则必有为之先者然亦何
 可得而废也可与言诗所谓真能转法华者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
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夫子既能言二代之礼而徒病其无徵则亦无害其
 可言也必欲有徵者何也欲天下之皆尊而信信而
卷二 第 8a 页 WYG0207-0523c.png
 行之也行二代之礼将以救周礼之衰挽周文之盛
 耳其所感者深矣按左传杞夏馀而即于夷故不足
 徵殷微子封于宋先王之礼乐犹存其后日以散失
 七世至戴公时大夫正考父得商颂十二篇于周太
 师归以祀其先王至孔子删诗又亡其七篇仅存者
 五篇虽胜于夏之无存而总归不足徵矣 孔子言
 夏殷之礼者欲言其礼意耳若其经制之备则周礼
 之所监也周因乎夏殷所损益可知也讵曰杞宋之
 徵云乎
卷二 第 8b 页 WYG0207-0523d.png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禘大计反)
 按禘礼九献天子一献后亚献用郁鬯之酒灌地
 降神鲁禘非礼自始至终皆不足观曰既灌而往夫
 子微文也不敢自言宗国之失也先儒谓既灌而往
 始列尊卑叙昭穆孔子以鲁祀跻僖为逆故不欲观
 朱子谓鲁之君臣懈散故无足观宜亦兼有之盖大
 本一差其馀节目处有种种不堪著眼者圣人故隐
卷二 第 9a 页 WYG0207-0524a.png
 之而未发也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
示诸斯乎指其掌
 鲁禘不欲观非鲁君臣之所知也亦非或人之所易
 知也即吾夫子盖尝学礼焉而不敢知故直以为不
 知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则禘固有
 天下者之所知也非其人而欲知其说祇成其僭妄
 之惑而已若谓胪列其事迹讲求其意义遂足以知
 之则有章缝之业在或人当自得之耳指掌之示直
卷二 第 9b 页 WYG0207-0524b.png
 是觑得分明将上天下地往古来今都就一掌里托
 出方是知禘大学问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与去声)
 吾不与祭如不祭则祭必如在可知两如字正相应
 古人祭祀七日戒三日斋亲见所祭非徒如之而已
 曰如在云者神之也神之也者诚之至敬之至也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
卷二 第 10a 页 WYG0207-0524c.png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祭外神所以昭崇报之义非以邀福也若起狐媚之
 心以邀福则即此一心已是得罪于天了然人生得
 罪处亦擢发难数自一动一静以往少违天则便成
 罪案便犯天诛虽邀于神亦无所用之然则毕竟无
 祷乎曰还祷于天则解矣故丘之祷久矣礼大夫
 五祀又仪礼所载士亦行之月令五祀户灶中霤门
 行白虎通又以行为井杨用修云井即行也行者井间
 道八家同井井有八道八家所行也
卷二 第 10b 页 WYG0207-0524d.png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郁于六反)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
 也者天人之撰也天地既辟文明之运渐开自尧舜
 以来夏商代鸣其盛至周而损益之文教大备载在
 周礼曲礼仪礼诸经始尽经纬天地之蕴宜夫子乐
 从之与然他日又曰行夏时乘殷辂服周冕圣人进
 退百王若不止于昭代之制者又何也曰周监二代
卷二 第 11a 页 WYG0207-0525a.png
 矣圣人虽有时行夏殷之礼亦何伤于从周乎 郁
 郁之文周公尝用之以治天下为百世宪其在学者
 则由六艺之通而推之于六行成之于六德以达于
 圣人之道主万世之儒矩焉则孔子之文是也故曰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
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大音泰鄹则留反)
 入庙而问盖夫子初仕于鲁而与助祭之列容或有
 之一旦以章缝之贱而骏奔于清庙明堂之上耳目
卷二 第 11b 页 WYG0207-0525b.png
 之所经历不讳其为不知而问也乃圣人自反必问
 之心有必如是而后即安者乃所以自展臣子之忱
 在庙则礼然也故曰是礼也若曰吾问即是礼圣人
 不应誇口如是 按鲁太庙祀周公世室祀伯禽而
 群公则称宫文王无庙主藏于世室当禘则迁主于
 太庙而行之明堂位云鲁之太庙天子明堂库门天
 子皋门雉门天子应门山节藻棁复庙重檐刮楹达
卷二 第 12a 页 WYG0207-0525c.png
 乡反坫出尊崇坫康圭疏屏天子之庙饰也若然则
 鲁庙甚僭非侯制矣孔子之每事问或有以哉夫
 子入太庙既每事问及既灌以往又不欲观至或人
 之问其说又答以不知合之具见圣人许多苦心处
 不欲正言以讦宗国之失而默寄救正于万一忠厚
 之至也及歌雍舞佾侃侃以义诛绝鲁君臣一时胥
 有儆乎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为去声)
 许师述云射有五善不专主皮然不中不可以言
卷二 第 12b 页 WYG0207-0525d.png
 射乡射礼亦云不贯革释贯犹中也若所谓贯革云者即
 穿札之谓非甚强有力者不能及故曰射不主皮为力
 不同科古之道也周衰礼废射者不知有雍容礼节
 而但逞勇力以主皮为善孔子所以惜而叹之乡
 射即大射宾射燕射古者射习于泽宫盖乡学也故
 云乡射若庶人田猎之射则主皮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
卷二 第 13a 页 WYG0207-0526a.png
(去起吕反告古笃反饩许气反)
 去羊存羊盖师弟子有感于时事之衰先玉之政不
 复行于天下也故私相寄慨如此去羊者有伤于礼亡
 而存羊者有幸于礼存也然只此可见圣贤胸次如
 霄壤之隔倘以之用世则子贡便多诡激拂人情阻
 事机处夫子则平情以应自不乏挽回匡救之术批
 却导窾游刃有馀地凡以贤人之言观圣人始知圣
 人真不可及也 古者天子颁正朔于邦国每月之
 政皆有时宜如月令所言载在守府传之先世故诸
卷二 第 13b 页 WYG0207-0526b.png
 侯每朔必告庙一切刑赏黜陟皆禀一王之法而布
 之无敢奸焉非徒奉君亲亦以驭臣子也鲁自文公
 始不视朔不视朔则每月之政令何所禀承诸侯无
 以驭大夫大夫无以驭陪臣所以养成季氏之恶故
 晋有六卿齐有田氏其所由来者渐矣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事君者内尽其心故外尽其礼盖有见于臣道之当
卷二 第 14a 页 WYG0207-0526c.png
 然而非贪位固宠之为也有一毫贪位固宠之心则
 流而谄矣谄者礼所不载缘春秋之世天下无君人
 人相习为骄蹇之风而不知怪故以礼为谄人心之
 坏一至于此圣人身示之极实以挽回周家八百年
 纲常而语意含蓄不露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
 君臣之分等之天地天地以泰交化成君臣之道亦
 然故君道以下济为光臣道以上行为顺使臣以礼
卷二 第 14b 页 WYG0207-0526d.png
 方能锄骄贵之色而下交于臣事君以忠方能破身
 家之私而上交于君此天地交泰之象也而世道之
 泰因之明良赓歌而后不多见矣 上曰事君尽礼
 此曰使臣以礼故礼之为物以正君臣以和上下而
 忠特礼之存者 犹之乎使也出之以恭敬退让之
 节则为礼犹之乎事也本之以真实无假之忱则为
 忠礼与忠皆不失使事之实而已
卷二 第 15a 页 WYG0207-0527a.png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乐音洛)
 鲁论第三专记礼乐示从周之义则关雎一章盖言
 乐也乐之有声古人皆以诗歌被之管弦奏之朝庙
 以为盛而关雎一章有正始之义为风化之所自出
 故歌颂者必以之为乱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谓洋
 洋盈耳也凡乐之舒焉而阳者谓之乐而乐之过则
 或失之淫乐之惨焉而阴者谓之哀而哀之过则或
 失之伤惟关雎之音乐中有哀哀中有乐宛然适得
 乎性情之正而不失天地中和之气所以为善也哀
卷二 第 15b 页 WYG0207-0527b.png
 乐不过本是寤寐反侧之忧琴瑟钟鼓之乐却被管
 弦中一一摹写出来所谓闻其乐而知其德也若只
 以声响和平为不淫不伤则凡善歌者任取一诗而
 歌之抑扬高下适得其伦亦可以当关雎之义乎记
 所谓治世之音安以舒乱世之音噍以杀亡国之音
 哀以思使出于亡国之音则虽歌关雎亦适为哀思
 也 论语述云按毛诗云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
卷二 第 16a 页 WYG0207-0527c.png
 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
 国焉又曰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是以关雎
 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
 贤才而无伤善之心是关雎之义也申公诗说云关
 雎文王之妃太姒思得淑女以充嫔御之职而供祭
 祀宾客之事故作是诗由是观之关雎后妃所作也
 所谓窈窕淑女盖指所求嫔妾而言未得而忧既得
 而乐此其性情之正可以想见且所云参差荇菜者
 为洁俎豆以供祭祀宾客之事而后妃皆左右为之助
卷二 第 16b 页 WYG0207-0527d.png
 焉汲汲于求贤内辅绝无帏房燕昵之情孔子所称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者也朱子释诗多不用小序小
 序传自子夏成于毛公不无附会增益如云忧在进
 贤不淫其色等语诚觉未妥然首云关雎后妃之德
 风化之始也则确乎其无可疑也若申公诗说传自
 汉初文公似未之考故以为文王得圣女姒氏以为
 之配宫中之人于其始至而作是诗言后妃之德宜
卷二 第 17a 页 WYG0207-0528a.png
 配君子求之未得则不能无寤寐反侧之忧求而得
 之则宜其有琴瑟钟鼓之乐愚观大明之诗曰文王
 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
 有子大邦莘国也子即太姒也太姒之配文王何待
 宫人寤寐思之至于辗转反侧而后得耶若谓寤寐
 反侧之忧琴瑟钟鼓之乐在于文王则尤不得性情
 之正矣昔楚庄王樊姬私捐衣以求美人而进于王
 即太姒求淑女之意而文王为圣君太姒为圣配当
 时所以表正宫帏不昵私宠迥越寻常之上又非楚
卷二 第 17b 页 WYG0207-0528b.png
 庄与樊姬所可同日而语也关雎为诗首篇所关于风
 化不浅而其旨久湮故不可以不论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
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
往不咎
 哀公问社盖问有国家者所以立社之义而宰予告
 之以三代之木欲因事纳规维鲁事于不竞云耳故
卷二 第 18a 页 WYG0207-0528c.png
 借昭代之树栗而推其本意所为强公室弱私门之
 道宜于此而得之亦可谓善于进言矣子闻之而反
 以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责之盖有感于鲁
 事之日非非区区言说之所能救直付之一慨而已
 然则鲁事竟不可说乎圣人论事如良医之治病急
 则治标缓则治本专事标者快一时之可喜而无拔
 去病根之意则亦扬汤止沸之势耳使民战栗之策
 正治标之说更于此而求所以自治之道如夫子之
 所以告者而次第行之庶几补救于万一乎治标之
卷二 第 18b 页 WYG0207-0528d.png
 说治之于已病而不足所谓成事之说遂事之谏既
 往之咎也治本之说治之于未病而有馀所谓人不
 足适政不足间一正君而国定者也况战栗之说如
 决溃痈刀匕一施而大命随之予于是乎失言矣夫
 子不直指其非而姑以空言惜之其寄慨于鲁事深
 矣 哀公四年六月亳社灾亳社殷社也盖周克殷
 即以亡国之社赐诸侯诸侯皆得立之以示戒鲁东
卷二 第 19a 页 WYG0207-0529a.png
 有亳社西有周社故左传云间于两社为公室辅是
 也哀公问社疑是亳社告灾之时与周礼有军社又
 书曰不用命戮于社宰我之对盖亦有所本焉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
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
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友坫管氏亦有反坫管
氏而知礼孰不知礼(焉于虔反好去声坫丁念反)
 管仲在当时一匡九合事业尽恢宏彪炳宇宙实春
 秋二百年以来一人夫子乃以器小讥之只为管仲
卷二 第 19b 页 WYG0207-0529b.png
 心术不纯学未闻道不免在功名富贵上立脚便占得
 地步小了天地间惟道至大以道视天地则天地为
 小以天地视万物则万物又小人于万物之中仅处
 其一而可以参天地赞化育曲成万物而不遗以知
 道故也功名富贵在道中只是一物以一物受一器
 唐虞揖让三杯酒汤武征诛一局棋其器亦不足有
 无而况仲之为器乎假而无当于性也其根柢也霸
卷二 第 20a 页 WYG0207-0529c.png
 而无当于王也其作用也则仲之为器小可知矣器
 小则易盈盈则偪偪则僭犯上无等充其类何所不
 至不俭不知礼皆从器小生来夫子就或人发问指
 点病痛自足为器小具一供状而要之其病根犹不
 在此终难为或人言也 说苑以三归为台或又以
 三归为内嬖云娶三姓之女未知孰是按下文塞门
 反坫已备宫室之僭此不应先以宫室言不若以三
 归为内嬖又与下句相蒙以三归为内嬖以备官为
 外宠总见臣妾之过盛也
卷二 第 20b 页 WYG0207-0529d.png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
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语去声大音泰从音纵)
 馆师张宇侗尝语余乐其可知一章谓翕如下具元
 亨利贞四气之妙分明天地气象盖乐之理具于人
 心人心即天地之撰故乐音自然通于天地非有所
 安排布置而然也翕非合也盖贞下起元阳气始振
 而尚多翕聚之意于时为春从之则始而亨矣盛夏
卷二 第 21a 页 WYG0207-0530a.png
 长养形形色色尽呈于两间而无所杂者纯如之谓
 也继此则为利秋气始肃大小各正者皦如之谓也
 继此则为贞玄冬用事收藏复命种来春发生之意
 相禅而不穷者绎如之谓也四气运于天而岁功成
 四气备于心而乐功成一也其说甚善盖夫子就乐
 中看出许大道理故以之语太师而曰乐其可知若
 仅就音响间按其节奏条理则太师固已知之乃烦
 圣人之奏技乎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
卷二 第 21b 页 WYG0207-0530b.png
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请见见之之见贤遍反从丧皆去声)
 夫子统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不用于当时顾与诸弟
 子讲求遗经以删定笔削诏来世使尧舜禹汤文武
 之道家喻而户晓之且行于万世之远则素王之任
 所以为大也此天意也天不生仲尼万世如聋瞆天
 将以夫子为木铎分明是仲尼一行教小影看封人
卷二 第 22a 页 WYG0207-0530c.png
 是何等眼孔邂逅一语虽及门游夏之徒亦赞叹不
 及贤矣哉 按郑玄云文事奋木铎武事奋金铎金
 铎惟行军司马执之而木铎之用最广大抵皆以振
 文教在上则行而为政在下则言而为教天将以夫
 子为木铎岂非言而为教者欤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古人作乐皆本精神心术之蕴写出非徒袭取于声
 容之际者所以闻乐知德故闻韶即知其重华恊帝
 之舜德闻武即知其执竞维烈之武德而功业之盛
卷二 第 22b 页 WYG0207-0530d.png
 有不待言者古乐莫盛于韶武其尽美则同于此而
 更求其美之蕴其尽善则异盖世运升降为之而帝
 王之德亦于此可想见矣 按书唐虞之世四方风
 动六府三事孔修九功惟叙九叙惟歌至于击石拊
 石百兽率舞凤凰来仪其气象雍容广大真如天地
 之无不覆载其尽善处可以想见 礼记载大武之
 舞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
卷二 第 23a 页 WYG0207-0531a.png
 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所谓
 总干山立发扬蹈厉夹振驷伐盛威中国久立于缀以
 待诸侯之至者皆形著于声容之间则未尽善处亦自
 可想见圣人借乐以微示二圣人之优劣如此其寄
 慨者深乎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王迹既熄圣人之教衰居上者往往暴以临民尽是
 苛急气象由此纪纲风俗一齐俱瑰行礼者纵恣以
 决防居丧者忘哀以薄亲故圣人合而言之 才言
卷二 第 23b 页 WYG0207-0531b.png
 居上便无所不临有宽道若不宽直不能容一物了
 如居上何才言礼便只是敬才言丧便只是哀三者
 正是循名责实学问觚不觚觚哉觚哉

里仁第四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处上声焉于虔反知去声)
 未有择里而不于仁者故曰里仁为美择之斯处之
 矣乃人之于仁不啻居之有里也苟不能择而处之
卷二 第 24a 页 WYG0207-0531c.png
 宁知逊择里之下又焉得为知不知所以不仁也故人
 之于仁处之非难而择之难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
知者利仁(乐音洛知去声)
 真处仁者处之以约而不滥处之以乐而不淫又不
 特处之已也暂处之而安久处之而化处者境而所
 处者心约乐两关固勘人之真实际也仁者安仁成
 德之地也知者利仁进学之阶也人未有仁而不本
 于知者但自其利仁言谓之知至以安仁言则知不
卷二 第 24b 页 WYG0207-0531d.png
 待言矣 仁不仁只争些子只一私念不化遇事
 便打对不过即能矜持于旦夕而久之已不胜其
 败露矣故圣人下一久字要之矜持之时已是一
 团私意也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人人有好恶之性而用之于人或失其则矣甚至好
 其所恶恶其所好者有之则以好恶出于我而不公
卷二 第 25a 页 WYG0207-0532a.png
 乎人故也夫好恶既出于我而不公乎人则好以天下
 而不谓之能好恶以天下而不谓之能恶必也仁者
 乎仁者无我无我之好取人之当好而止无我之恶
 取人之当恶而止两人也而并分其好恶可一人也
 而时转其好恶亦可如鉴之空如衡之平此非有见
 于万物一体之原而学以克己者其孰能之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恶如字)
 初机人虽有为善去恶之念不是觌体承当恶根
 仍在如爝火萤光虽有微明不禁魑魅出没若一志
卷二 第 25b 页 WYG0207-0532b.png
 仁时发心既真直从命脉处讨归宿在此尽杜游移
 出入之路更从何处容得恶念在太阳一出魑魅岂
 有昼啸之理学者由志道以后到志仁地步有多少
 工夫志仁则好仁恶不仁于为仁之功思过半矣然
 又曰欲仁仁至何捷也学者思之志仁无恶正是
 超凡入圣关过此关是圣人路上人其进自不容己
 若未过此关时如团沙为黍捉影求形总无是处一
卷二 第 26a 页 WYG0207-0532c.png
 切长养成就只是恶胞胎结局 恶与过不同无恶
 之后方有改过工夫可做然过亦从恶根来君子而
 不仁者有矣夫志仁以后工夫愈细即颜子不能不
 违仁于三月之后此中罅隙不多些子才罅隙便有贼
 子窥伺在严乎严乎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
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恶去声)君子
去仁恶乎成名(恶平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
是颠沛必于是(造七到反沛音贝)
卷二 第 26b 页 WYG0207-0532d.png
 求仁之功直欲动念处勘理欲关头其为理与欲又
 只就世缘渐染处勘此关头清楚欲富贵恶贫贱是
 人心之危而所欲有甚于富贵所恶有甚于贫贱是
 道心之微于此而能决不处不去之介必以道衡之不
 以道与富贵不以道与贫贱此非有见于精一执中
 之道者不足以语斯此所以为仁也若所处者惟在
 乎富贵所去者惟在乎贫贱而唯所欲所恶之为见
卷二 第 27a 页 WYG0207-0533a.png
 则去仁远矣又何以为君子然则君子之于仁唯有
 贫贱一途是终身得力地虽终食之顷未始无去处
 交乘之隙使终食而为贫贱之终食则疏食饮水乐
 也极贫贱之途虽造次仁也虽颠沛仁也苟舍此而
 欲处非道之富贵有断断乎不可者至此而君子所
 以鍊此心之仁更无躲闪更无方便所称中心安仁
 天下一人不虚矣 此章只是教人安贫贱而不易
 所守于此不处即于彼不去必双提富贵贫贱两关
 者欲即此以勘此心欲恶之几乘于道与非道之辨
卷二 第 27b 页 WYG0207-0533b.png
 十分清楚而后谓之仁故也造次亦就贫贱说人豢
 养富贵之日何等从容侈肆那得有造次境界颠沛
 是患难交加不特贫且贱而已或问何以知终食亦
 说贫贱之终食曰富贵既不处贫贱既不去则此一
 饭之顷果在何地然则注有添存养之说何如曰存
 养之功亦即在取舍之辨上见非有二也以为纯乎
 仁而后能贞遇者亦非也陈白沙先生曰名节者道
卷二 第 28a 页 WYG0207-0533c.png
 之藩篱藩篱不固其中未有能守者此见道之言也

孔子围匡七日子路曰吾闻仁者必容知者必用

 如此说则天下更无非道贫贱可处岂知自人分上
 看贫贱则非道自君子身上看未尝非道也世人只
 为见得有非道之贫贱所以怨天尤人无所不至破此
 关便是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
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
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卷二 第 28b 页 WYG0207-0533d.png
(好恶皆去声)
 仁心体也心体有仁无不仁更不须说好恶更不须
 说力仁然人之心体不可见而见之于好恶两端好
 必是仁恶必是不仁好仁恶不仁之谓真用力于仁
 者真为仁者也则为仁之力亦从可决矣张子曰领
 恶以全好者其必由学乎此即不使加身之说也不
 使加则不我加矣何用力而力不足之有然而不能
卷二 第 29a 页 WYG0207-0534a.png
 不加也人生自气拘物蔽而后心失其体而欲据之
 业已浑身子是不仁窟宅全体受障何但加之而已
 此可谓能恶不仁乎则所好可即平旦之气其好恶
 与人相近者几希耳故夫子有感于斯而以好仁恶
 不仁为未见于天下也且反覆言之不置云好仁恶
 不仁无并用之力于此为好即于彼为恶或曰圣人
 先言好而后言恶所好在仁则所恶自在不仁自有
 不使加身之理宜于领好得恶而张子以为领恶以
 全好何也曰既已好仁无尚矣何须更用不使加身
卷二 第 29b 页 WYG0207-0534b.png
 之恶惟仁而有不仁以为之偶则好亦不全而不得
 不决所恶之一力恶之尽斯好之尽有味乎张子之
 言也善言学也曰由学云者又以见功夫之不易补
 圣门未尽之意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过与仁分明是两路出于过则入于不仁此其大较也
 然以类分其间出于小人者固为本心缺陷之端而其
卷二 第 30a 页 WYG0207-0534c.png
 出于君子者即是真心流露之地诚于其类观之而
 君子之过有不可与小人同类而共弃者以其心无
 不仁故也心无不仁则其过亦仁中之过观过可以
 知仁此惟善观类者能知之亦惟真识仁者始知之
 也仁中无过而过未尝不可以知仁于以见仁之无
 往而不在学者求仁之功自有真血路可入不得以
 牝牡骊黄之见当之也 知仁之过不必说周公孔
 子等项凡君子存心制事自不能无过只是他一点
 天理决不损坏反有因过而见者若周公孔子自是
卷二 第 30b 页 WYG0207-0534d.png
 仁至义尽有非常人所谓过者故曰周公之过不亦
 宜乎凡事势相左不得已而蹈不韪之迹皆达权之
 理非过也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人一生在道中作活只行而不著习而不察恁地昏
 昏终无所闻则此生与道了无关涉遗却块焉一身
 只是行尸坐肉一旦飙然而死临岐之际若有一未
卷二 第 31a 页 WYG0207-0535a.png
 了之勾当悬在生前至死不肯瞑目却是逋负而死
 然亦甚可惜也一日不闻道一日死不得才一朝闻
 道生无逋负至此而死却就生时了过来故曰未知
 生焉知死此朝闻夕死之说也 闻道不废寻求亦
 不关寻求不废解悟亦不关解悟不废躬行亦不关
 躬行不废真积力久亦不关真积力久道只是本来
 人即率性之谓真闻道者尽性焉已矣尽性则与天
 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与鬼神合吉凶先
 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生死之
卷二 第 31b 页 WYG0207-0535b.png
 故然其要只是一念慎独此一念圆满决之一朝不为
 易须之千古万世不为难学者省之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此道不与物对知道者忘物忘富贵贫贱只是忘一
 衣食伎俩物无大小其累道一也士居恒志道不必
 说到富贵贫贱上即一恶衣恶食稍稍动情不免有
 耻心则此心已为物溃久矣脚跟一差终身扰扰更
卷二 第 32a 页 WYG0207-0535c.png
 无进步可讨故曰未足与议也盖亦言志之不笃故
 也 圣人论好学必自不求安饱来岂惟不求安饱
 而已才有恶衣食之耻已未足与议故子路衣敝缊
 袍则喜之颜子箪瓢陋巷则贤之此中滋味圣贤大
 讨便宜在幸无以寒酸见嗤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适丁历反)
(比必二反)
 义无辙迹即天下所宜然之理而宰制则在吾心精
 义者即心即天下浑然无内外感通之迹就心与天
卷二 第 32b 页 WYG0207-0535d.png
 下一体中看出义之妙用变化无端而我不宰非即
 非离一似依比然视义似疏视天下转亲信非精义
 入神者不足以语此若离却天下以我制义孰为可
 孰为否成见不化可否之间未尝不自以为义而不
 知为适莫也适莫者似义而非义义者化适莫而因
 之者也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卷二 第 33a 页 WYG0207-0536a.png
 圣人每每并提君子小人其立心制行皎若冰炭而怀
 德怀刑怀土怀惠又就其神魂结脉处各各有头路
 可指以见君子之所以上达小人之所以下流有如
 是者怀德非悬想有日进崇高之意而又时恐其入
 于匪彝也故怀刑则检身之功益以密矣怀土者一
 心只是照顾坐下计其身之安不计其心之安也怀
 惠者坐下只是佔便宜计其利之前不顾其害之后
 也此与君子正相反惟怀德故怀刑怀土故怀惠两
 下用心都勺水不漏 德中脉路最清著不得便安
卷二 第 33b 页 WYG0207-0536b.png
 一念才欲便安便成堕落于此只得用个防检法门
 若防不及便当一味没入怀惠窠臼然则世之小人
 而号为君子者固不少也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放上声)
 放利多怨之至亲戚叛之其究必为天下戮然小人
 每每不顾蝇头之得不难殉以七尺之躯虽至死不
 悟于是孟子又动以本心之说曰乡为身死而不受
卷二 第 34a 页 WYG0207-0536c.png
 今为宫室妻妾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
 已乎为小人者且奈之何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天下之乱皆起于争人情相争则不足相让则有馀
 故先王制礼以教之其间一进一退一俯一仰玉帛
 之交错拜跪之趋承大抵先人后已之意人主躬行
 让德以制礼之本凡事皆深自抑损视匹夫匹妇皆
 能胜予不敢以崇高自恃由是而礼教行焉百官让
 于朝万民让于野纪纲犁而风俗成治国之所以易
卷二 第 34b 页 WYG0207-0536d.png
 易也舍让而言礼其人主实有争心一切制度文章
 不过为涂饰耳目之具天下何所禀式与人以为礼
 之无当于治也而不知其畔礼已甚矣盖春秋之末
 礼文日盛礼意已亡人情渐趋于嚣争遂流而为战
 国故夫子有感而言之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有位则必有所立位者有知己者则必有为可知者
卷二 第 35a 页 WYG0207-0537a.png
 此非可以取办于当日者也念及此则隐居求志之
 学可不深虑而早图之乎而顾急急乎有位之患则
 亦不思而已矣圣人就世人一副热眼热肠极难消
 煞处一作商量便令人有汗颜自反处若后世科举
 习兴干办得八股停当便一味想望高官大禄视天
 下事如儿戏传舍又安可以圣人此言责之本朝贺
 医闾陈克庵二先生辞给事御史皆至泣下后来毕
 竟做出好来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
卷二 第 35b 页 WYG0207-0537b.png
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参所金反唯上声)
 一贯之道即天地之道非圣人所得而私也圣人自
 任以为吾道者圣人从自己心上看出此道满盘流
 露一实万分盈天地间万事万物各有条理而其血
 脉贯通处浑无内外人已感应之迹亦无精粗大小
 之殊所谓一以贯之也一本无体就至不一中会得
 无二无杂之体从此手提线索一一贯通才有壅淤
卷二 第 36a 页 WYG0207-0537c.png
 便与消融才有偏枯便与圆满时时澄彻处处流行
 直将天地万物之理打合一处亦更无以我合彼之
 劳方是圣学分量此孔门求仁之旨也求仁之旨忠
 恕之说也假令曾子未唯更作何谓之问则夫子必
 以忠恕答之而谓曾子浅言之以解门人之惑者谬
 也何也天下无心外之道圣人无心外之学也此心
 本一实万分无有内外人已感应之迹亦无精粗大
 小之殊所谓忠恕也故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
 恕是一贯真头面又以忠为一恕为贯者亦谬也盖
卷二 第 36b 页 WYG0207-0537d.png
 曾子于圣人之道以身体之而实有得焉一唯之下
 得心应手将圣人无限幽深宏胜不可思议妙道只
 作布帛菽粟承当在所谓善发师门之蕴也 一贯
 之宗本之大易其曰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
 生八卦八卦因而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千变万化
 无穷而复于太极周子太极图说更发其蕴此天地
 人至妙之理然不必作一贯解说是一贯反属安排
卷二 第 37a 页 WYG0207-0538a.png
 此盖圣人就自己心上言心无死地则曰贯无所不
 贯则曰一以贯之非以一贯万也一以贯之便还他
 天地自然本色故曰天地无心而成化圣人有心而
 无为 曾子平日只在忠恕上做工夫未有冥心合
 道之妙故夫子就忠恕上指出道体所谓形而上者
 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器者忠恕是也曾子一闻
 此言如寐者得呼而醒见得平日所用忠恕之功只
 在有思有为上凑泊一旦显在无尽藏如此渊渊浩
 浩不觉心力俱堕一切语言无可承当直曰唯而已
卷二 第 37b 页 WYG0207-0538b.png
 一唯之下正好用工夫便不必改头换面要之唯后
 之忠恕不是唯前之忠恕矣必以忠恕解一贯者自
 门人分上固下学之津梁自圣人分上亦上达之照
 影也 曾子质鲁其为学也守约一心一路一力作
 进步便得水穷山尽别有天地非人间依旧是自家里
 住 曾子以忠恕解一贯若未达则有大学一书在
 可为深切著明矣
卷二 第 38a 页 WYG0207-0538c.png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喻义喻利喻犹晓也如牙人辨百货一经眼目将骨
 髓都透尽理会他自有独解处比他人分外看得清
 须是平日经识多此可以知君子小人之喻象山
 先生至白鹿洞讲喻义喻利一章大抵言科举之习
 仕宦之途名虽为义而实喻于利缘其志之所向如
 是故朱子以为切中学者隐微深锢之病一时闻之
 有流涕者至朱子晚年又与人言曰世间喻于义者
 必为君子喻于利者必为小人而近年一种议论乃
卷二 第 38b 页 WYG0207-0538d.png
 欲周旋于二者之间回互委曲费尽心机卒不可得
 为君子而其为小人亦不索性亦可谓误用其心矣
 合二先生之言观之乃知世间有以利为义之学有
 混义利一途之学夫惟有混之一途而后有假之一
 途然要之混不可假也张敬夫曰无所为而为之为
 义有所为而为之为利尚可容混且假否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省悉井反)
卷二 第 39a 页 WYG0207-0539a.png
 贤不贤两等人随吾所见时时有观摩时时有激发
 方是精神打成一片日知月化自不容己若遇平等
 人时亦须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思
 齐者不徒齐其人而已直思我之可齐者何在则不
 必取诸人而自贤矣内自省者不徒省其所有直省
 其所本无者安在则亦不必鉴诸人而自远于不贤
 矣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几之为言微也下气怡色柔声焉微矣抑犹有伦也
卷二 第 39b 页 WYG0207-0539b.png
 视于无形听于无声不假声色而默喻亲于道使父
 母安之若素微矣然不能必之于亲也从违之端默
 于志取之苟有见焉弗敢安也亲虽违于我而我之
 精诚未尝一息违乎亲其为几谏如故也又不特见
 志已也至于暴于事为之著多方营救不胜其劳用
 其力于无可用而其心转一气转和终冀亲之一悟
 其为几谏也不益远乎此心稍与亲相牴即是违稍
卷二 第 40a 页 WYG0207-0539c.png
 见亲有不是处即是怨不违不怨其用心只在无形
 无声上皆所谓几几谏之实也 几谏之道一言以
 蔽之曰敬敬者圣学也忠臣所以事君孝子所以事
 亲仁人所以事天地皆是物也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远游大抵为役役功名而设如朝秦暮楚所至求合
 甘以其亲遗万里之忧者亦名教之罪人也游必有
 方不出疆而载质为贫之仕时亦有之语云父母在
 不许友以死君亲虽并重忠臣固不先亲而后君孝
卷二 第 40b 页 WYG0207-0539d.png
 子亦不急君而遗亲当其时则然也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父母身上有许多难了而年寿一节尤不能必之于
 天者崦嵫之景难得易失喜惧交并自不容己两念
 萦回于方寸真有无一刻可以自遣而无方之养自
 有无所不用其极者矣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卷二 第 41a 页 WYG0207-0540a.png
 天下之道宣之于口易措之于躬难故言出而躬随
 之已有不逮之势矣积而至于易者日易难者日难
 心口相复往往寻丈之言而尺寸不可偿岂不可耻
 之甚古人为之赧赧焉不敢一出诸口而惟躬之责
 卒称慥慥之学也夫子见得古人大圣大贤其文采
 不尽传于后世故追想而思其用心如此如典谟所
 载帝王垂训者盖亦嗛嗛矣故特借以儆学者云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今之人何独不然古
 人躬行之心重特从有言中看出无言来今人躬行
卷二 第 41b 页 WYG0207-0540b.png
 之道亡转从无言中看出有言来但其所以用耻者
 异耳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鲜上声)
 约就事上说而本之在心约之心从操存得来操存
 之心天理分上多人欲分上少故鲜失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行去声)
 言语说不出口大段是好事正欲留此精神在行上
卷二 第 42a 页 WYG0207-0540c.png
 若力行不前因循阻丧终成暴弃虽有欲讷之心亦
 无所用之两者矫轻警惰机若相因而心惟一致盖君
 子为已之学然也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德者人心之同得相求相应自是常理其为不孤不
 待言者言不孤者盖自学者修德言谓不可孤而自
 足也必有邻者转就不孤而言既不可孤而自足则
 亲师取友之功自不容己矣邻之为言亲也左之右
 之善相长过相规即出入守望之义使我无善下之
卷二 第 42b 页 WYG0207-0540d.png
 心则亦不得而有之矣有之所以不孤也使我不能
 有之则虽师保在前直谅在后不免当面错过而猥
 欲以独学无偶之身自托于知希我贵之说其于德
 必无几矣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数色角反)
 易言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凡数之为病皆起
 于不诚以不诚之心处君臣朋友之间势孤而情携
卷二 第 43a 页 WYG0207-0541a.png
 未有能得之者也大臣格心良友之道亦然若取给
 于言其为情意已薄矣况至于数乎数而见辱我自
 取辱也数而见疏我自取疏也数而见辱见疏而犹
 归过于君友者往往而是也苟反而思之行有不得
 皆反求诸已其于臣道友道思过半矣
 论语学案卷二
卷二 第 43b 页 WYG0207-0541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