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1271-074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方斋存稿卷五
             明 林文俊 撰
 序
  送少司徒王公致仕南还序
今年春户部左侍郎维扬王公致其仕归在朝自公卿
以下皆惜之曰贤哉王公若之何去朝廷也初公以都
御史巡抚四川也芒部土官陇氏争袭构乱为川贵害
卷五 第 1b 页 WYG1271-0747b.png
者二十馀年公既至督兵讨平之遂奏改为镇雄府请
设流官如马湖故事未几公徙侍郎去其党沙保复叛
于是言者稍稍侵公上以沙保之叛公已去蜀其释勿
究及公引咎乞休遂降旨慰留之一日忽出内批下吏
部议吏部言公居官廉正宜如前旨留供职上不听特
诏致仕公之平芒部也其绩甚伟使得久于蜀则区画
周悉必无后悔抑公虽去苟代之者抚绥不失其宜亦未
必至是也此其过岂专在公乎而公顾坐是以去何也
卷五 第 2a 页 WYG1271-0748a.png
然亦求无愧焉尔矣公自郎署出为方岳入尹京兆再
出为巡抚皆有声绩未易殚述姑即近事言之其以侍
郎奉命覈地于畿内所至按图籍定经界民产为势家
所夺者悉割还之戚属怙势有所干请一切抑不与于
是宿弊尽蠲民获苏醒然权贵多不悦有出语恐公者
而公弗顾也度公之心苟利于国死生以之而遑为固
位谋哉况公自布衣致位九卿不为不遇今归老于乡
犹将以道德师表后进暇日从故人宾客登临谈咏以
卷五 第 2b 页 WYG1271-0748b.png
乐太平之世将焉往不泰然哉公之归也其属僚徵言
为赠予以公迹虽疏而慕其贤久矣故不辞而僭为之
序嘉靖己丒某月某日
  送郡守丘君赴潮州序
潮于岭以南为郡最钜今年春其郡之守缺吏部欲择
京官有望实者为之惟时膳部郎中丘君主静有籍籍
名在缙绅间遂用以守是郡盖慎选云君且行诸乡衮
谓予曰盍有赠乎予性迂鄙不达于政且承乏词垣职
卷五 第 3a 页 WYG1271-0748c.png
在言语文字之间而于生民利病若之何因革而便益
懵如也虽有言何以益吾丘君无己请以文喻可乎夫
文也者所以明道立教无非实用也然粉藻太过则蔽
正理而不适于用文之弊也故质可过也文不可过也
政不犹是乎圣人之议政也曰敬事而信曰行之以忠
贵诚也两汉而下循吏诚心爱民民亦爱之如父母其
去也有攀号遮留而不可得者近世为政者迹其所为
不过为粉泽之具而已上官弗察交誉其贤而考其实
卷五 第 3b 页 WYG1271-0748d.png
果能使田里无叹息愁恨之声乎此所谓文胜质者也
政之弊也其有实意为民者或不能循俗俛仰当道不
稽其为政之实乃或因是辄加摧沮往往志不得施此
循吏所以罕见于天下也皇上深知其然迩者特诏郡
太守谒见部使不得过为卑謟既显示优崇矣又命吏
部立转迁格如有资序既深治行尤异将遂用为九卿
如祖宗朝故事皇上之意诚见郡守系民至重故激励
之如此是将责以循良实效不徒为弥文而已今丘君
卷五 第 4a 页 WYG1271-0749a.png
何以仰承休德乎亦曰以实心措之于政达之于民毋
效世俗吏徒为粉泽之具而已则民被实惠所谓良二
千石者其在君乎君在部以学行闻尝奉命出典山西
文衡所谓程式之文平实古雅大宗伯任丘李公屡欲
荐为提学而弗果君盖知文者可以语政矣
  寿林翁八十序
世之为神仙之说者曰必鍊精制形乃可以长生为庄
老之说者曰必守清净不劳神役智乃可以延年其说
卷五 第 4b 页 WYG1271-0749b.png
予不能知所知者孔子所称仁者寿是已然所谓仁者
岂必博施济众之云哉或隐或仕随其力之所及苟有
以利物皆谓之仁而足以致寿均也若吾乡林翁贵容
亦其一与翁为孝子攒之后为人和易质直其主新会
簿汲汲以锄寇安民为务在邑八年民甚安之行部使
者廉知其贤敷加奖劝而翁以年老固请致仕归归之
又明年陂决于杭头至百馀丈自陂以北田作龟兆拆
禾尽槁死郡人惶惧罔知攸措有言翁能任是责者郡
卷五 第 5a 页 WYG1271-0749c.png
守冯侯躬礼其庐而请焉翁既诺募人就工堰水上流
而涸其决处乃实土筑之内外皆固以石越两月堤成
水循故道至今赖焉予尝舣舟陂下谒长者祠读宫保
见素公所撰碑记而知翁之惠在莆人者盖不可泯也
翁以明年庚寅寿八十其冢子京熊以京卫考绩上京
预徵予言为寿予闻翁起居焉而知翁饮食步履尚如
少壮时非乡饮不入城府间与故人宾客登眺觞酌竟
日忘倦此其寿尚未艾者也翁不晓神仙吐纳之说亦
卷五 第 5b 页 WYG1271-0749d.png
未尝效庄老为固亦劳神而役智矣然其享寿若此非
以仕而隐皆有利惠及人固所为仁者与然则孔子之
言徵之于翁其不益信矣乎诗曰其德不爽寿考不忘
又曰乐只君子遐不眉寿请诵之以为祝
  送宪副张君之山东序
浦城张君搏南与予同举进士始以户部郎监税临清
有廉名未几移疾归杜门不出者十有馀年及再起为
兵部郎中于是两鬓皤然出入骑羸马从省郎后恬然
卷五 第 6a 页 WYG1271-0750a.png
不以荣进为意公退则寓居僧舍凡交游饮宴之乐多
不与予闻造焉家具萧然惟案上书数卷而已若君者
殆所谓廉静君子者乎今年冬以荐擢山东按察司副
使开府临清专理兵备夫兵宪之职在乎察廉兵民之
利病而建革之及其所属文武吏之材否而黜赏之其
责重矣居是者非威而明不足以胜任张君温然儒者
尔或以为非所宜予曰不然夫张君廉静君子也惟廉
也则不求威而威生焉惟静也则不求明而明生焉何
卷五 第 6b 页 WYG1271-0750b.png
以知其然也今夫鹰鹯之搏击可谓威矣及以攫食而
见捕于虞人则众鸟反狎视焉夫不廉其有能威者乎
水之鉴物本至明也方其惊风骇浪卒然而起则黯然
莫辨妍媸夫不静其有能明者乎兵部为戎政所萃君
居其间徒以廉静处之而从容裁决悉中肯綮吏胥宿
蠹刔剔殆尽自大司马而下咸称其能今之为兵备于
一方也率是行之庸有弗济者哉虽然威之过则苛而
病乎恕明之过则察而病乎公必也恕以济其威公以
卷五 第 7a 页 WYG1271-0750c.png
用其明斯尽善之道也先民论政其蔑以易矣君之
行也其同寅诸君来徵赠言遂为之序嘉靖己丑冬十
一月
  便江李氏族谱序
便江李氏出唐连州刺史讳君防五代时追封南亭王
人因称南亭李氏云南亭二子长行瑰官终太守次行
超官终万安倅南安之后无闻矣今散居耒阳永兴二
邑皆太守之后而居永兴者又分为三𣲖此谱重修于
卷五 第 7b 页 WYG1271-0750d.png
南亭二十代孙李职方君永敷则上彦𣲖也盖自耒阳
迁永兴至职方五世矣职方既自为之序其从子今南
京户部主事君旦御史君祦复以谱示予请序予闻之
孝子仁人之心无穷也而礼不敢过是以圣人为之庙
制与服制焉庙有时而祧也服有时而尽也是故圣人
为之限制也礼也然庙虽祧而祖不可忘服虽尽而族
之人不可视如涂人者情也自世之降礼仅存而情寖
衰矣贤者惧焉是故为之谱系以明本支而序昭穆使
卷五 第 8a 页 WYG1271-0751a.png
子孙知其身所自出不以世代既远而忘其尊祖敬宗
之心又知族人虽疏且远其始与吾同所自出而不忍
相视漠然如路人夫谱之作其意如是而已所以广孝
悌而厚风俗也是当辅礼经以并行而决不可废焉者
至于纪载先人言行之遗以为一家之史且使子孙有
所视法以图不忝则亦何莫非为孝弟而设也今观李
氏兹谱深得古人之意而附以家规家范则所望于后
人者益深且远盖职方君序之详矣予复何言独会李
卷五 第 8b 页 WYG1271-0751b.png
氏自唐乾宁至今六百馀年南亭之子孙日以繁衍然
莫盛于永兴永兴仕宦又莫盛于上彦前代姑未遑论
入国朝举科第者十有一人职方君之学行不暇言矣
若御史君之父大尹君藩知当涂有惠政没祀名宦至
今民思之其馀或仕州县或教黉序亦皆有行业卓卓
可称述而御史君与今北京户部主事君易同登嘉靖
己丑进士南京户部君则以绩溪令治最徵入群从三
人同时居台省有声誉籍籍缙绅间此又岂特永兴所
卷五 第 9a 页 WYG1271-0751c.png
未有哉是上彦仕宦又莫有盛于今日者也盖其先世
自南亭以来世有德善永乐间讳崇德者以赀雄于乡
值岁歉捐榖千馀石以赈饥民得旌门焉即始迁上彦
之祖也以是观之谓人家之盛不本于先世积德可乎
而子孙思世其家者胡可不务德乎然务德必自孝弟
始是故其在家也必孝于亲必睦于族其在国也则移
事亲之孝以忠于君推睦族之仁以子其民此其大者
耳至于一言一动之微亦必弗敢苟焉以求不戾于儒
卷五 第 9b 页 WYG1271-0751d.png
先君子之道曰毋以为先人羞也审若是非直有光谱
系而己将见先世之德自此益以衍迤光大李氏之用
是以为盛也庸可既乎予不佞因序是谱而致其望于
后人者如此二君之属予以序也其意或在是云
  送少司马峨峰潘公序
圣天子励精庶政简贤任能而于九卿大臣尤重其选
每有缺吏部集廷臣推举疏率三四上乃得俞旨比者
少司马缺南京少司马峨峰潘公被命入补之盖吏部
卷五 第 10a 页 WYG1271-0752a.png
奉旨再推及公而后简用何其慎也仰惟国家稽古建
官六卿分职而司马掌邦政凡选将用兵及四夷边徼
事无大小悉𨽻焉故为卿佐于此者非其人材兼文武
而又尝亲历边隅习知戎事者盖莫可轻畀也公起进
士由大理出佥东臬晋副使巡海已有威名及改福建
适海寇为患公至立擒之海峤底宁晋山东宪长湖广
方伯遂擢都御史巡抚辽东至不数月筑边垣四百馀
里雉堞连云敌不敢牧马城下改南京操江寻晋少司
卷五 第 10b 页 WYG1271-0752b.png
马从容赞画东南晏然此公平生履历之大略也盖公
所历非一官而政尤娴于军旅所至非一地而迹尤著
于边隅然则本兵之地在公居之诚宜圣天子之简用
抑又何其明也命下朝野咸称得人公闻命感激念趋
召之不可迟也乃以盛暑之月治装戒行太子太保兵
部尚书凤山秦公各内外留守诸公饯之而以序属予
予尝辱公知厚于其行诚不宜无言顾自筮仕承乏词
垣以觚翰为职业及叨贰卿曹所职又皆吏治礼文之
卷五 第 11a 页 WYG1271-0752c.png
事而军旅之政正孔子所谓未学者何以为公告哉独
念国家承平日久武备渐堕将悍卒骄强敌跳梁时为
边患赖圣天子威德远被旋致扫平令中国乂安殊方
顺轨若无足虞然衣袽之戒圣人谨焉比闻圣天子赫
然方有志于诘戎讲武复周宣吉日车攻之盛当是之
时宜必有文武如吉甫壮猷如方叔者为之辅佐安知
其不在于公乎公勉哉以公平生所立卓然如此上之
简用明且慎如此当不思所以副之者耶公被召命后
卷五 第 11b 页 WYG1271-0752d.png
数日从子方塘公自中丞晋拜少司空石泉公则先入
为少司寇一门同时为卿佐者三人近世衣冠之家所
未有也予乐为之言者非徒侈其家世之盛抑以见国
恩之隆冀诸公汲汲于图报云是为序
  寿大方伯霞山蔡公七十序
天台赤城山色如云霞世传有仙居焉大方伯蔡公巨
源尝搆草堂居之扁曰霞山人皆称曰霞山先生云公
襟度旷夷风韵洒落往年虽在宦途而其心尝欲摆落
卷五 第 12a 页 WYG1271-0753a.png
尘缘去而游乎方之外也故为福建参政年未六十即
上谢事之请及转右辖河南连上四疏竟得请以去命
既下寄家于陈而自以匹马往来嵩少箕颍间穷探极
讨盖累旬日而后絜家东还投老赤城之下若公者殆
有仙风道骨者乎公归明年冢子亨之举进士为曹郎
又明年以郊祀覃恩锡二品诰晋阶通奉大夫诰词有
荣名寿考始终完节之褒是时公年六十馀矣今寿已
七十愈强健灯下能作细楷书遇风日晴美偕故人宾
卷五 第 12b 页 WYG1271-0753b.png
客攀悬崖陟层巘捷如少壮者不用子孙扶掖而野服
葛巾潇然尘外人望之固如神仙也其福寿之备如此
要必有以致是者乎初公由进士选庶吉士兵科给諌
凡事持大体耻拾人细过以为名及以佥宪督学湖南
贵州福建参藩以至河南右方伯宦辙所至必有遗爱
予闽人也亲见吾闽人思公如父母公于道旁多构亭
树木以休行者至今道路歌咏之至比于召公之甘棠
焉抑不特闽中为然别驾三山林德良曩以试事过贵
卷五 第 13a 页 WYG1271-0753c.png
州其民多问公今为何官云已致仕则皆相顾𥈭眙公
何以不至卿相邪连称好官不已更数驿率如之林君
归向予说如此用是观之他省之民思公不忘计亦类
此特予未尽闻耳至于出处之际尤为勇决视沉酣富
贵老而不知止足者相去悬绝虽公平生雅志林壑盖
亦持盈戒满之心也公之为人大略如此然则其寿也
固本于天之佑善神之福谦其理有不可诬而或者以
其居霞山也遂以公之寿为真有得于长生久视之术
卷五 第 13b 页 WYG1271-0753d.png
则予不能知矣六月二十八日公悬弧之辰亨之为南
京吏部郎中念不得在膝下偕其兄弟子侄跽进一觞
为寿爰请士大夫之能诗者赋之而以请序于予将寓
归为寿筵献予不佞仅以平素知公一二为之论次如
此若公继此益享期颐之寿老成耆德岿然乡邦表仪
而以亨之之学行继此益跻华要以究公未竟之施而
貤荣公者尚未已也此皆理所必至诸君之什铺述备
矣奚假于颂祝哉
卷五 第 14a 页 WYG1271-0754a.png
  送佥宪顾君伯从之山东序
松江顾伯从初以母老求便养自刑部副使改南京仪
制郎中既踰年其弟伯贞又来南京为验封主事予之
叨贰礼部也得伯从为属及徙吏部又以伯贞为属而
见其兄弟文行之美未尝不叹二惠竞爽以为难得也
亡何伯从擢山东佥宪咨政于予予告之曰夫为政者
过宽则长奸过严则病下必也相济乎然二者之害姑
息为甚远未暇论闻前辈言元自中叶以后士大夫之
卷五 第 14b 页 WYG1271-0754b.png
缄默依阿无所可否者率指为忠厚一时仿效成俗虽
为风宪者亦皆靡然不复搏击人因目之为不捕之猫
其后上下贿赂公行民穷盗起则宪臣失职之致也我
圣祖深知其然天下既定更廉访司为按察司与御史
台内外相埒皆以紏官邪廉吏弊凡官其间者无问大
小皆法冠豸服虽佥事秩五品分巡所至事得专制不
必关白总宪而后得行盖以风纪所系故异其体猊而
重其事权如此然则居是者独可视为具官而苟焉以
卷五 第 15a 页 WYG1271-0754c.png
为之也哉山东介河济连海岱地广民众为今名藩然
比来习俗寖改虽其故周公之国孔孟之邦然圣贤之
德化远矣仕是者不有淫刑黩货以厉吾民者乎吏不
有舞文弄法者乎闾井之民不有豪猾兼并而武断于
乡者乎犴狱不有冤滞者乎凡此皆民之病而仁人君
子所宜恻然动心焉者伯从往哉端其表率公其激扬
明而不察严而不苛必能使车所过一道澄清吏无货
法民无茹冤若是而持绣斧冠惠文称风纪之臣斯无
卷五 第 15b 页 WYG1271-0754d.png
愧矣若乃窃忠厚之空名贻姑息之实病岂所望于子
者哉子产为政不宽而严孔子以为惠人朱子使浙东
其政多主于严而济之以宽夫孔子朱子百世之师也
伯从舍是将谁法耶伯从作而再拜曰中立不敏敬闻
命于君子矣敢不率承其行也其同寅来谒予言为行
李赠义不得辞因诠次其语书以赠之某月日序
  贺侯母太夫人夏氏百岁承恩序
大中丞平溪侯公世卿之母封太夫人夏氏今年寿登
卷五 第 16a 页 WYG1271-0755a.png
百岁惟时中丞公方奉命巡抚南畿念亲老不得在膝
下奉旨甘恒若以为私憾者比者上疏言情臣有百岁
之母在堂虽臣兄辞禄归养然亦七十六岁老且病矣
臣乌鸟私情不胜迫切惟陛下垂仁矜闵赐臣归养臣
母子幸甚疏入不允特敕有司以米帛赐其母盖异数
也南都诸公闻之皆啧啧称叹以为荣太子太保兵部
尚书凤山秦公谋于镇远侯顾公永康侯徐公曰吾侪
居守旧京而中丞公巡抚于此谊分尤厚今幸觌兹
卷五 第 16b 页 WYG1271-0755b.png
盛事容可无言以为贺耶不鄙谓予序之予维人之生
以百岁为期然不能皆然也绛县老人自言四百四十
五甲子以年计之盖七十三耳左氏犹侈言之以为难
得况百岁乎百岁矣又有子在显位受知圣明得受宠
赐如太夫人者尤不可多见而其所以致此则有非偶
然者惟我国家启运以来海内升平百七十年太夫人
自少而壮而老身所遭际皆在熙洽之朝惇厚博大之
气得之既深且厚而又自其为子以至为妇为母慈孝
卷五 第 17a 页 WYG1271-0755c.png
恭俭内外族称焉则其德又足以致寿矣兹其享寿百
年而光被国家养老之赐岂无自而然哉夫年之贵乎天
下也久矣古者天子巡守方岳问百年者就见之若行
养老之礼则天子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敬长
如此所以教天下孝弟也三代以还此礼寖废惟高年
米帛之惠间一行之然皆覃恩也若太夫人之所受则
出特恩而为旷古之令典故士大夫尤以为荣君子谓
是事也有可以劝孝焉有可以劝忠焉其有补于风教
卷五 第 17b 页 WYG1271-0755d.png
大矣岂徒侯氏一家之荣哉前代子显而亲寿最高者
在宋惟蔡君谟氏君谟自谏官出知泉福二州领使一
路而其母年九十馀尚康彊无恙闽人瞻望咨嗟不荣
蔡公之贵而荣其母仁宗因其子之贤尝制冠帔赐之
其事颇与侯氏类然蔡母之寿不及百年则太夫人之
福祉又似过之矣太夫人年虽迈而齿发不衰享寿未
涯也其子位望日崇貤荣方始安知继此不有殊锡至
于再且三哉此诸公祝颂之意也若夫笃移忠之义以
卷五 第 18a 页 WYG1271-0756a.png
仰答乎君广锡类之仁以均庆于下使东南之民同跻
寿域此则中丞公所以彰君之赐而为孝之大者予不
佞并以致祝不识诸公以为何如
  送少司徒西洲唐公序
予与西洲唐公相闻最久然自予立朝公己以母老归
养及再起为提学荐历藩伯至为大中丞巡抚山东誉
望籍籍在缙绅间而予独以未能亲炙为恨前年冬公
来南京为少司徒始获晨夕焉而见公粹乎其学也沛
卷五 第 18b 页 WYG1271-0756b.png
乎其才也渊乎其量也确乎其守也心切敬畏之而知
向之得于所闻者犹未为深知公也岂五岭之精南海
之灵钟为伟人以待国家之用有不偶然者乎比者北
少司徒缺廷议以公为宜疏其名以请从之律应夹钟
之月公将北辕留都自公卿而下出祖于郊而不忍于
别公者则曰我国家两京并建势均体敌今之南京非
唐东都宋西京比也天子方命唐公来贰司徒式是南
邦乃仅踰期而遽夺以北不知南北奚择焉予曰不然
卷五 第 19a 页 WYG1271-0756c.png
南京虽根本之地自文皇徙都于北政务填委视南恒
倍之且如一切军国之供及财赋之出入盈缩民力任
不任孰非职于北司徒者乎然自比岁以来帑藏空虚
边饷不给四方郡国以灾告者又相踵而至则国与民
之力可谓俱屈矣古称户部为金部又为民部夫司徒
所职不专金榖而己民力之困尤其所当恤者也天子
以公有经国远猷而又尝践历外藩周知民隐老成忠
厚有仁人长者之风故择而任之其不轻也较然矣况
卷五 第 19b 页 WYG1271-0756d.png
今制六卿虽分职至有大事下廷臣集议则不限职守
皆得抗论而极言之公之往也偕在廷诸老雍容庙堂
参陪国论将见发一言而天下阴受其赐不但财贼一
事而己然则公之在朝其所裨益不多于在此乎由是
而秉钧轴据要津位益高则道之行益广而生民被其
泽者将益以溥矣不见泰山之云乎云不出岫固不能
为霖一旦触石而起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雨天下矣今
公之出处似之吾侪岂当惜一朝之别而不以公之道大
卷五 第 20a 页 WYG1271-0757a.png
行为贺哉于是诸公皆曰然觞酌之次各抽思骋词歌
颂盛美以为公赠既成授予为之引
  贺少宗伯钟石费公序
士君子立身宇宙间必有至大至刚之气如其义也胁
之以利害而不惧非其义也荣之以利禄而不顾夫然
后可以有立于天下也彼怵于势而动于利者孔子之
所谓鄙夫也曾足以语此乎予同年友钟石费公子和
始为翰林编修时宸濠畜逆数遣人以贿至京师结纳
卷五 第 20b 页 WYG1271-0757b.png
诸公公之兄少师鹅湖公及公独峻拒之遂为所中废
黜家居者八年及宸濠败乃以荐起再入史馆预纂修暨
史成当进秩适少师公柄国公以久废复起之人仅循
常资晋一级亡几复来南京盖低徊久之乃得为南祭
酒比者北祭酒缺天子以公为贤命辅臣传谕之吏部
以其名上命己下矣会少师公再起至京以嫌上疏恳
辞乃止既数月遂陟南京少宗伯予尝因公之出处而
僣论之方宸濠之猖獗也苟怵于利害俛首听从虽一
卷五 第 21a 页 WYG1271-0757c.png
时可以苟免将来之祸必不止于废黜亦不当复起既
起之后苟夤缘父兄攀跻分寸则将有訾议之者矣未必
得有今日而又见崇于公论如此也以是观之士君子
身在仕进之途得丧迟速皆非所当计惟其正而己苟
正矣安往而不宜哉诗云靖共尔位正直是与神之听
之式榖以汝其弗信乎况公今贰春卿为国大臣在具
瞻之地有世道之责将上以事其君下以治其身者顾
肯一毫不以正直也哉然则公其能令终也必矣公在
卷五 第 21b 页 WYG1271-0757d.png
国学教泽及人为深及迁去而代者未至诸生相与诣
吏部愿得公再摄学篆公闻之固辞予不能强也诸生
既皆怏怏而去及是复来罗拜阶下乞予言为公贺予
义不得辞而又不敢以世俗相华耀者为谀说而独论
次其平生大槩如此庸以厉公之晚节且因以自厉焉
  送狮山朱德俊辍讲归所居序
狮山朱君德俊年甚富气甚锐质甚美甫弱冠与其表
兄游弘济游学郡城辨析经义屡屈其行辈提学陈公
卷五 第 22a 页 WYG1271-0758a.png
敦贤首器重之延致家塾由是显名游既领荐君尚在
诸生中益刻苦为学筑石犀书舍所收贮皆六经及秦
汉以来遗书终日据案疾读盖将究心大业不专习为
科举程式之文以徼利达而己可谓有志之士哉今年
春吾族孙别驾克容方为族子弟求师会有以君之贤
为言者克容欣然曰斯人诚吾所愿致遂诹日具币授
使者即其庐以请君即日就道既至卜馆授饩惟谨帅
诸生以束脩礼见君因其材器而成就之一时及门之
卷五 第 22b 页 WYG1271-0758b.png
士随其深浅大小皆有所得夫水有江河者流润千馀
里君子之学虽未显于时其沾被于乡之后学者亦多
矣北风其凉岁聿其暮君将撤帐告归卒业石犀克容
率诸生饯之属予序庚午之岁予初识游君常疑狮山
之下如游君之材者不可多见乃今而复识君焉然则
穷陬裔壤岂不复有如吾朱君者乎特恨不生于名都
会无朋友为之延引声誉其贤而有位者又未必知知
而未必能荐是以终身沉没其声迹不闻于世者者众
卷五 第 23a 页 WYG1271-0758c.png
矣如是而徒曰乏才可乎哉君归矣予亦将北其辕他
日歌鹿鸣而来尚与子邂逅金台之下
  寿谦庵高公序
三山谦庵高公今年壬辰寿八十有三季春二十日悬
弧之辰也公之子南京刑部副郎贞父念不得在膝下
跽一觞为寿乃属词于予将遣其子颐和捧归而以其
日合子姓姻娅觞而祝焉贞父予同年辱相知契奚忍
辞抑予于是有感矣古者天子巡狩就见百年若有故
卷五 第 23b 页 WYG1271-0758d.png
而入朝天子先与之揖让而后及爵者至于四时养亲
为之割牲执酱而乞言焉盖其敬长如此当是时民安
得而不孝且弟乎自古礼不复习俗渐漓人多忽老而
贵少虽名为士大夫者乃或诡年以受官讳老而饰猊
几不复有高年之可敬矣独里闬之间犹知重齿坐列
饮燕必以齿序其有庞眉黄发之叟则乡人子弟相与
牵羊载酒贺其生辰少者捧杯盘而跪进之揖让雍容
犹有先王敬长之遗意焉故予于贺寿之作不指为应
卷五 第 24a 页 WYG1271-0759a.png
酬例而郤之正以古人风化之厚仅此为未泯耳况我
谦庵公以贤名令德享兹介寿诵而传之上以昭天道
之佑善而下以劝于乡邦其于世教岂不重有所裨哉
公为提学木轩之孙孝子惟一公之子孝子公孝闻朝
廷得被旌表及公事亲又孝而友于群从睦于宗党其
舅礼部侍郎兼少詹事陆公无子公祀之别室岁时展
省坟墓至老不衰而性尤谦抑盖公自少年席其祖父
及舅氏之荫中岁以儒发身典教于金华于赣于昌化
卷五 第 24b 页 WYG1271-0759b.png
皆底有成绩比其老而归也贞父又起进士以郡县治
最召拜京秩蒙恩封公如其官可谓始终荣贵者矣然
公自少至老恂恂愿悫未尝以词气加人故人以公为
劳谦君子也其称之者不以姓字亦曰谦庵先生云予
观公善行固莫可殚述要其所以致福寿若此者岂所
谓鬼神福谦者乎今圣天子建用皇极思以孝弟化成
天下公年德既隆从此而进而九十而百年当屡被国
家养老乞言之礼使吾闽人益知所以孝亲敬长而风
卷五 第 25a 页 WYG1271-0759c.png
化之厚庶几如先王时岂不盛哉予不佞尚拭目焉
  送佥宪须君之陜右序
士患无志耳有志矣又患其才不足以用世也志与才
具矣苟处之閒曹冷局则亦不足以展其才而行其意
是故自古魁人硕士必全是数者然后有以自见于功
业而垂声于不朽兹不亦难乎安德须君孟观器度宏
伟超出流辈读书必期明体以达于用既举进士拜南
台侍御史奉敕督理屯政所至锄奸刬弊凛有风裁未
卷五 第 25b 页 WYG1271-0759d.png
三年军需饶给民气鬯苏而奏蠲通泰二州无田之徵
则又百馀年来人所未及者活数千百人垂死之命其
德尤钜此非志存泽物而才足以济时者其孰能与于
斯朝廷嘉其贤今年春擢陜西按察佥事夫御史佥事
皆风纪之臣法冠豸服同也佥事秩五品分巡所至则
一方之利病皆得而建革之官吏之贪鄙皆得而按劾
之其任之重与御史又同苟修其职则一道肃清吏无
骫法民罔茹冤其泽之所及可既哉此须君之行所以
卷五 第 26a 页 WYG1271-0760a.png
为可贺也或曰须君所辖者陜之西路乃迩于边矣以
君之贤盍不置之内地而顾使之出入于塞垣沙碛之
间以理边务为职虽须君之才无所不可此岂所以处
君乎予曰不然国家以西陲为重镇而自承平以来军
实屡匮斥堠不修卒伍空虚营田弗恳而有司之贪婪
武臣饕餮日朘月削为兵民病也亦久矣若此者非得
贤宪臣驻节其地痛以法绳之则民瘵日滋边防日弛
卒然有事其若国之大计何然则为宪臣于此较之在
卷五 第 26b 页 WYG1271-0760b.png
内地者所系果孰为重轻也斯其为天子用须君之意
乎君素以知大体闻今之往也其威必足以慑奸其仁
必足以怀远使千里之内吏畏而民安兵强而食足烽
燧不惊牛羊被野边人鼓舞讴吟与内地之民同乐乎
太平之世如是则为不负其职不忝其才而克称上之
任使矣异时治声流闻部使剡荐崇阶华级又将自此
而升此大夫士所望于须君者也君之行也其乡衮司
谏云岩朱君属予言赠之予雅知君而重司谏君之请
卷五 第 27a 页 WYG1271-0760c.png
也故为之序
  柘阳叶氏族谱序
永丰叶君汝猷予从兄佥宪榖斋先生门下士也间来
南都以族谱求序于予曰吾叶氏系出霅川先世有仕
上饶者过永丰乐其风土因家邑之下唐始祖崇义再
徙今柘阳兹谱族人鼎元始修之所录始于柘阳盖谱
其所可知者耳方吾叶氏之中微也子孙不绝如线腴
田大第里之豪右悉敚而有之高祖妣詹度力不能争
卷五 第 27b 页 WYG1271-0760d.png
叹曰是倘来者聚散如雨泡何足惜也独取家谱寄上
饶周氏藏焉今是谱幸不散佚而吾子孙得以详其昭
穆世次及先世行事之实不至于泯灭者高祖妣力也
元也不肖重惟先世慎重是谱如此每行四方必橐之
以俱不敢暂离先生幸为我序之使文献有徵也予考
叶氏之先在宋师旦为节度使茂为翰林检阅安诗以
道学称在元有鼎元善古文让能惇尚理学既盛矣国
初宪部郎中德高都宪孟芳同时仕于朝又何盛也自
卷五 第 28a 页 WYG1271-0761a.png
是以后荐罹变故或绝或徙几无孑遗高孺人之子颖
生二子其季应辉干蛊克家乃复建祠宇立祀田续族
谱以再立叶氏即汝猷之大父也今其族指日繁业儒
书者肩摩而踵接矣夫叶氏数百年间盛衰见于谱者
如此予尝僣论之家之有兴替犹木之有枯荣而德其
根本也务德之家难保其后之不替虽替必复兴犹之
树焉植根既固虽枯必复荣也不务德者反是然则叶氏
之盛而衰衰而复盛者非以先人之德为之根本乎而
卷五 第 28b 页 WYG1271-0761b.png
子孙有志承先者又胡可不务德乎是故出而仕也必
思有以及乎物毋以苛病民毋以墨失官处而隐也必
思有以善其身毋越礼义以自纵毋凌乡里以自封若
是则先德益绵世载休问叶氏之盛必将复始岂但如
今日而己哉汝猷学成未及试援例授王府典膳其为
人笃师友之谊尝徒步走数千里吊子兄于莆阳予雅
重之故于其以谱序来请也亟诺之而致其望于后人
者盖不浅云
卷五 第 29a 页 WYG1271-0761c.png
  刘母陈太宜人荣寿诗序
南京礼部郎中刘君实夫之母前岁以覃恩自太孺人
晋封太宜人今春秋六十有八季春十四日惟设帨之
辰实夫将以其日觞而祝焉而玉轴琅函至是适至鸾
诰龙章辉映蓬室兹刘氏奕世之珍也太宜人既北面
稽首祗受讫退坐中堂受贺冠帔之服炜如也盏荦之
行秩如也盖见者咸歆艳焉太宜人蚤岁颇尝艰虞至
于晚年荣享鼎养荐受恩封诸孙森然兰茁而实夫之
卷五 第 29b 页 WYG1271-0761d.png
子鹤翔又以文学举于乡矣何其福之厚且备也于是
乡人仕是者相与绘图赋诗为祝以属予序予非善祝
者然与实夫往还今十馀年闻太宜人之贤最久请得
而备诵之可乎始太宜人之归赠奉政大夫诚庵公也
前宜人林氏所生二子抚之同巳出虽至亲莫能辨其
亲疏是有鸤鸠之平焉及公即世所以匡饬家务训育
子女惟太宜人是赖则有代终之义焉实夫自翰林出
为给谏既显矣太宜人不色喜曰吾忧其尽职之艰也
卷五 第 30a 页 WYG1271-0762a.png
及其以直谏贬官江西太宜人闻之不忧曰彼职固然
且欣然来就其养实夫喜太宜人至旦夕娱侍膝下而
忘其官之为谪也居二年转倅毗陵始奉以还闽及来
南京复迎致之在官所恒贬衣损食节缩百费以成其
子之廉既老犹躬家政不以子代以专其学此皆太宜
人贤行炳于人之耳目不容掩者谓实夫之贤不本于
贤母可乎太宜人以踰六望七之年耳聪目明发才半
白其享寿未艾也是将见其子及孙跻崇陟要树勋朝
卷五 第 30b 页 WYG1271-0762b.png
廷晋被大封显沾异数福履之盛不特如今日而巳此
则诸君颂祷备矣奚俟予祝而予独有一言为实夫勉
夫古今贤母多矣今见于班氏传者仅仅可数也夫其
姓名湮灭不闻于世者亦多矣然则母之贤幸而有闻
者亦必赖其子之贤也是故必有吕荣公而后申国夫
人之贤益传必有两夫子而后程太君之贤不泯夫为
子者能致其亲之名愈久而愈不泯则所以寿其亲也
宁有穷乎记曰思贻父母令名又曰大孝尊亲其次弗
卷五 第 31a 页 WYG1271-0762c.png
辱观于此则知所以寿其亲矣予于实夫相勖以道义
非一朝一夕之故因颂祝太宜人辄申此说于末简实
夫尚益务乎此毋以其所巳能者而自画哉
  赠仰山宋君守真定序
今年春王正月天子御明堂执介圭受万方群后之朝
大明黜陟政令聿新于是列郡之守多缺员吏部择京
官中有望实者出补之而南台侍御仰山宋君献可补
守真定君举进士于是盖十年矣或曰宋君之为御史
卷五 第 31b 页 WYG1271-0762d.png
也入掌台务出视江防所至釐正不度按劾贪猾风棱
肃然不忝古直指使者其所条上事宜切中时弊多见
嘉纳尝偕同官抗疏论事忤旨逮下锦衣狱寻释之然则
天子之于宋君亦既知其贤矣是宜待之不次以旌其
能今使之出刺一郡何也夫一郡之政果足以究宋君
之施乎予曰不然今天下事在内惟台谏得言之在外
惟郡守得行之虽藩宪有所欲为亦必倚守以办盖其
秩尊而又去民近膏泽易于及民前代有以宰相出领
卷五 第 32a 页 WYG1271-0763a.png
郡守无他以郡守得行其志也况真定于今为畿内大
郡所属州若邑三十有二疆域广轮千里自州长史而
下奔走受事庭下无虑百馀人守之尊稍视古大国诸
侯苟修其职则千里奠安隐然足为京师之藩蔽其所
系之重又如此然则非宋君之贤其孰能胜之虽然地
广则民众众则拊循未必周而民隐滋焉郡大则政繁
繁则综理未必密而奸蠹伏焉昔之守此者所以褰去
帷裳以广视听也君往试察之政有未平者乎讼有未
卷五 第 32b 页 WYG1271-0763b.png
理者乎田野有未辟而徭赋有未均者乎吏有倚法以
长奸者乎官有黩于货淫于罚者乎闾里豪右有肆其
并吞以自封者乎苟有之皆民之病而牧守之责也牧
者养也今有受人之牛羊而牧之者必为之丰其水草
适其寝讹去其瘯蠡驱其虎豹而后牛羊得安焉民之
牧不犹是乎利不为之兴害不为之除欲民之安也难
矣虽然牧守与风宪异职抚绥与搏击异体斟酌损益
与时宜之宽不纵奸严不病下则在宋君也己勉旃君
卷五 第 33a 页 WYG1271-0763c.png
也今天子重郡守之任每诏令之颁必惓惓申饬如其
治有异状将循祖宗朝故事不次用之有如宋君吾知
一郡不足以淹之也君之行也侍御乔君伯藏辈徵言
赠之予知君之贤而重诸君之请遂为之书
  赠两山许侯守兴化序
今年春王正月天子服衮冕执介圭朝万国诸侯大明
黜陟于是郡国多缺守吏部请择台省之贤者出补之
而两山许侯伯和为南京户部尚书郎方有籍籍名遂
卷五 第 33b 页 WYG1271-0763d.png
用以守兴化报至予诣侯贺焉侯曰吾畴昔之夕梦至
一处前为大海其后有山焉皆乌石也兹岂兴化乎予
曰然哉昔有梦虎行水滨而得汝阳守者有梦牛斗于
庭而得濠州守者侯之事殆类是乎贤者所至山若增
而高水若增而深畴昔之梦将非山海之神徼惠于侯
欤侯谢不敢当既乃从容问郡之俗焉予曰吾郡疆域
广轮不踰三百里山与海居十之三四地狭民稠而又
僻在一隅商贾之百货不至故其为俗士力学农力耕
卷五 第 34a 页 WYG1271-0764a.png
妇力蚕绩勤生而啬用虽贵家子弟行无车马服无绮
纨公府徭赋令下辄先趋之无敢后期者尤敦礼让耻
争讼村墟之民有白首不至县门下者大抵近山则民
俗朴野近海则民性脆弱谓风俗本于山川讵不信乎
侯曰若是则治之宜易矣而或者每病其难何也予曰
民不难治惟强以治之始见其难耳夫威以怵之刑以
驱之皆强治之也古之君子无意于治民而民不能不
治于君子是岂强之使治也哉予闻之民有生莫不欲
卷五 第 34b 页 WYG1271-0764b.png
安也善治民者能勿扰之而己是故法令欲其勿数更
也徵召欲其勿太烦也夫然后民乃不扰焉民有欲恶
不能自遂也善为政者求民之情而己是故虚其中欲
其有容也广其视听欲并纳也夫然后下之情皆得输
于我焉不观之山与海乎夫山以镇静为德而海以茹
纳为量者也君子法是二者以施于政将安往而不善
哉侯叹曰善哉吾梦而得治郡之道焉敢不谨识之
以为官规侯新安世家起进士以临海治最徵拜民部
卷五 第 35a 页 WYG1271-0764c.png
尝𣙜税于淮以廉白称所立条格至今人守之为人高
朗闿疏晓畅政体所至展采措事人以为难侯沛然有
馀也然则海滨僻郡岂足以辱侯直须卧治之耳侯之
行也乡大夫郊饯之予序之
  送佥宪戴君师贤之四川序
今年春四川按察司缺佥事吏部请以户部郎中三山
戴君师贤补之报可师贤尊甫廷诏公起进士由刑部
出为佥事晋副使有声今师贤又起进士为佥事矣父
卷五 第 35b 页 WYG1271-0764d.png
子继司风纪法冠豸服荣映一时人以为难师贤在户
部虽所职者钱榖而于天下之事罔弗究心尤疾贪污
吏曰是当尽捕寘于法耳而见夫前史所载埋轮揽辔
之事则敛衽起敬慨然若欲从之游而不知其事在于
异代也可谓有志者矣佥事宪臣也凡一方利病所当
弛置者皆得行之犴狱有不平得申雪之贪残之吏大
者劾治小者得黜罚之责之重如此士之得行所志盖
莫有过于斯者也惟四川僻在西南三国五季之分裂
卷五 第 36a 页 WYG1271-0765a.png
不足言矣宋平蜀既百馀年而讹言犹腾骑士屡变官
于此者往往以嫌不敢修城堞况敢有所为乎国朝有
天下威德广被遐方顺轨虽近蜀蛮羌亦罔敢相挺为
患仕者当斯时复何所疑阻而苦于志之难行哉士患
无志耳有志矣又患夫所居之位所遭之时或不足以
行也苟其位与时足以行矣而不肯动心出力一少试
焉姑以持禄逭责而己是不有孤圣明简用之意而负
其所学哉勉旃君也为张忠定为赵清献在君而己君
卷五 第 36b 页 WYG1271-0765b.png
之行也乡缙绅合饯之予序之
  赠王用宽序
上即位八年大司农累累告匮乃下廷臣议权宜足国
之术皆谓今郡国凋耗兼多水旱寇贼之虞不宜更议
徵敛无己则令人入粟补官可纾目前之急上黾勉从
之时新安王用宽客游淮甸闻之叹曰夫为人臣者国
家有急身可徇犹当弃之况财乎吾幸有先人薄田可
给饔飧若不率先应诏吾则非人即日诣官请入粟如
卷五 第 37a 页 WYG1271-0765c.png
例有司嘉之以用宽名上得补德府典膳用宽不愿仕
白于吏部持告身径去昔汉武帝欲事西南夷卜式愿
以财助边帝意其欲官也有冤欲言也使人问之曰皆
不愿式无他材能又不繇文学进特其用心如此是以
汉史取之与董仲舒倪宽并列良吏今用宽之心与式
合予有取焉故赏之
  寿郭翁七十序
郭翁世昌世家京师崇文门外有园林竹树之幽亭榭
卷五 第 37b 页 WYG1271-0765d.png
之胜吾闽士大夫出城饯客必于翁所翁与客坐则其
四子以次立侍诸孙有业儒者则令执所业就客请益
焉予叹曰若翁者其亦所谓好礼者耶翁今年登七十
二月廿七日悬弧之辰也其子澜等将以张筵寿翁而
属予序予闻人之寿有系于天者有系于时者亦有系
于地者今夫人有积善天必佑之而使之享有寿考此
系于天者也盘古之世气化庞厚人生其时往往有至
百千岁者此系于时者也至于传记所载若南阳之菊
卷五 第 38a 页 WYG1271-0766a.png
潭青城之老人村居乎是者其人多寿此又系于地者
也惟翁平生力于生业不以非义取父子兄弟慈孝恭
爱一门之内雍雍如也是其务德缊善固足以得乎天
而享寿矣况其生也当国家气化隆盛之时我祖宗列
圣暨我皇上厚泽深仁覆冒九有虽动植之微亦得各
遂其生于太平之世况于人乎惟是辇毂之下王化所
先居乎是涵濡德泽尤深且厚然则翁之寿固其所居
之地所遇之时之不偶者有以致之哉记曰化国之日
卷五 第 38b 页 WYG1271-0766b.png
舒以长其是之谓乎矧翁占籍锦衣无徭役之烦征戍
之苦惟驾出则扈从而己是以身安心逸熙熙然享升
平之治者六七十年是恶可不知所自哉翁年虽老耳
聪目明步履轻健出入据鞍超乘如少壮者此盖享寿
之徵无俟予祝矣而予特原翁之所以获寿者其故如
此固以见善之可为而我国家敛福锡民亦于是有徵

  送周曰才龙游掌教序
卷五 第 39a 页 WYG1271-0766c.png
今之士有不得志于礼部者多卒业胄监以幸再试其
意以为甲科即不可得迟以岁月犹得州县职故多不
乐就校官就校官者多吾莆士也然天下庠序之士得
他邑士为之师不以为喜惟夫得莆师焉则私自庆幸
以莆之士邃于经学而善诲人也故虽偏方下邑素号
乏才一经莆师指授不数年间多取科第去其语人必
曰吾尝受经于莆阳先生云而莆之经学遂重于天下
吾友周君曰才盖所谓邃于经学者也再试礼部不利
卷五 第 39b 页 WYG1271-0766d.png
今年夏丐受龙游教谕龙游之士将有不以得君为幸
者乎君为教谕竹雪公之孙方伯双竹公之侄二公皆
以学行称而竹雪公历教定安武隆俱有成绩至今二
邑祠祀之此君所当法者也君往哉试推初学以为教
不数年门下之士济济然出而效用其所推行于天下
者皆君之道也吾见君之道也吾见君之道将大行于
时矣即使君为良有司其所及止于一州一县而己视
此何如哉宜君不以彼易此也予少苦贫弱冠即挟册
卷五 第 40a 页 WYG1271-0767a.png
出教里塾既成举子亟欲丐学职去不意误见录于主
司今待罪词林十五六年滥竽清华之选然闻人谈说
校官之乐犹时羡慕焉况簿书之吏日奔走于尘泥中
者将不望君如神仙者哉君之行也与君游者皆饯之
属予序之
  送郑君日进守嘉兴序
今年春嘉兴缺守吏部以为浙大郡也非其人莫可俾
往是时郑君日进为户部郎中声称籍甚遂以其名上
卷五 第 40b 页 WYG1271-0767b.png
从之郑氏文献旧族世以儒显日进尊公省斋先生起
进士为南京礼部郎中尤以清德宿学为时所重然不
及大用以殁其时日进在弱稚家又贫甚成立未敢必
也知先生者皆曰安有贤如省斋而其后不立者乎盖
去之无几日进果踵武进士荐历至今官于是向显庸
矣而先生未究之学庶其在兹乎庚辰之岁予同考礼
闱得日进所试文读之明白条鬯至论及时政爱君忧
民之意溢出言表而尤慨然慕真文忠公之为人其答
卷五 第 41a 页 WYG1271-0767c.png
心政经之问尤为所称赏当是时予知日进志在国家
生民而非徒窃一第以为荣者顾其筮仕当钱榖之司
虽以勤慎清白见知诸老而拘于职守泽之所及有限
也乃今出刺一郡则一郡事皆得行之日进畴昔所抱
之志不及此时奋力一试顾复奚待乎真文忠公再守
温陵甚有美政其始终自励及以勉其僚属不过廉仁
公勤四者而巳公去温陵十四五年及其再至老稚填
聚欢迎如见父母盖圣贤之泽入民之深又非汉唐以
卷五 第 41b 页 WYG1271-0767d.png
来循吏所及也日进之为郡也倘不以公为师则亦何
以言语慕公为哉日进尚懋之它日政誉流闻躐跻华
要勋猷著于天朝声实流于天下则所以答国恩而振家
学者皆在于此愿以予之蹇劣因之而获知人之名不
亦窃与有光荣哉
  耆寿荐荣序
嘉靖戊子秋七月徽号沛恩文官五品以上致仕年七
十者晋其阶一级大方伯鉴湖方公文玉得晋二品阶
卷五 第 42a 页 WYG1271-0768a.png
资政大夫时其子直在太学予谓之曰尊公荣遇斯极
所少者诸郎趾美科第尔子勉之是秋八月直复领顺
天乡荐再阅月间公有喜二焉于是寿七十一矣乡人
仕于是者相与属予词将驰归为寿公登弘治癸丑进
士由户部郎出为湖广恭议晋陜西江西左右参政湖
广右布政使转云南左布政使历官三十年屡以军功
被赏赉加禄至正一品又得以三品官追赠三代乃今
归老林下荐被宠荣又如此公之福何其完且厚哉而
卷五 第 42b 页 WYG1271-0768b.png
考公所以致是盖有非偶然者始公以主事督储临清
不受中官馈遗人服其廉及为郎中出督漕事值岁旱
河涸公请出直募饥民疏河民得不饿死而运道以通
岁入如故其后奉命覈地于河南凤阳取势家所侵田
复归之民而释所系颂者至数百人及参湖藩首平湖
贼总制尚书洪公材之委征蜀果擒其渠蓝鄢等槛送
京师未几江西华林诸寨贼势炽甚公自陜移治之既
至新淦张元二建昌徐九龄等各拥众僣号流毒州县
卷五 第 43a 页 WYG1271-0768c.png
公皆督兵讨平之及以右辖再涖湖南会三省用兵公
任督饷军以不乏食宸濠之叛公复兵守兴国黄梅等
处捕得逆党立诛之贼闻之敛兵不敢迫盖公自为方
岳常出入兵间运筹决策克平大憝生民赖之前后使
者交章论荐公以满盈为惧比至云南屡疏乞休竟得
请以去知公者皆惜其用之未竟也夫陂泽之水停潴
不泄故流润无穷公惟位不酬德是以有今日乎况直
之文行克世其家所以究公之用者胡可量哉世有所
卷五 第 43b 页 WYG1271-0768d.png
挟不及公而名位反过之及考其终亦有福履之盛如
公者乎何也穴趾而竣墉必危再植之木必伤其根夫
功菲而赏厚者亦若是耳予于公辱在姻娅敢以平日
所以知公者为天下诵之庶欲知公者有考焉
  送郑巡检序
今年春郑君玉良以年劳授揭阳鮀浦巡检将行以予
其姻也徵言为赠予闻巡检职捕盗而岭以南盗尤多
往往窜伏山谷乘机出剽居民商旅不胜其害虽达官
卷五 第 44a 页 WYG1271-0769a.png
贵人过其境亦必以兵自卫然后敢行有司坐视莫敢
谁何更数岁两广守臣辄一请于朝会兵夹剿期无遗
种乃巳然为之者犹弗悛也夫盗亦人耳好生恶死之
心与人同也岂乐为是以趋其毙哉亦有司陋于拊循
所致耳然其始也势尚未炽任游击之职者诚能严其
禁令时其巡警设伏伺便出辄擒之则其党溃散而盗
且衰止矣距致滋蔓不可治至于贻祸若是烈哉先王
之时教化修明寇敚屏息然为之防范其法甚严盖其
卷五 第 44b 页 WYG1271-0769b.png
道路之间以兵革趋行者有禁出入不以物者讥若周
礼司门氏司关氏所掌是己今道路险阨之处各设巡
司以防奸禁𧇭亦周人之遗也然为之者鲜克善其职
徒知𣙜商税之入而巳至于寇至少则闭门弗出多则
挈妻子走匿民舍以避敢操弓矢与之从事者少矣然
则盗将何惮而不为乎玉良有智谋胆气令为巡检于
鮀浦也必不如予所云息萑苻之警以安海峤之民吾
于玉良乎有望
卷五 第 45a 页 WYG1271-0769c.png
  送郑日宣任永昌别驾序
吾乡郑君日宣由南京国子助教擢判云南永昌府与
之游者皆曰君自起乡荐历教数庠以至太学前后三
十年所职者教耳而未有以及民也今其学得施于有
政矣予闻之曰是将以政与教为二事乎冉有问于孔
子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
之孔子之论政如此固未尝离夫教也及考其所施如
宰中都则长幼异食男女别涂矣为大司寇有父子讼
卷五 第 45b 页 WYG1271-0769d.png
者其父请止则赦之矣皆所以厚人伦而美风俗也夫其
政也乃所以为教乎后之为政者不知出此法令科条
焉耳是裂政与教为二也而欲望先王之治岂不远哉
永昌在昔为哀牢国自入国朝生齿益繁名琛异宝难
得之货皆其地产民亦庶且富矣但其地僻在荒徼民
夷杂居礼义之俗未必同于中州今郑君为政于斯亦
教之而巳教莫大乎君臣父子长幼男女之礼若法令
科条则为此而设也非所恃以为治者也君居家重伦
卷五 第 46a 页 WYG1271-0770a.png
纪俸禄所入悉以给其兄弟家以故贫而雍睦弥笃盖
其躬孝友之行如此及其教人亦必以是焉鄱阳邑志
列之名宦非溢美也当国家更新教法之日予方喜得
君为助而君行矣然君之教自是将行于遐方譬之水
焉涸于东而溢于西其有所沾被则一也然则予复何

  贺侍御刘君考最序
侍御刘君容甫官南台三年矣兹将献其绩于朝同寅
卷五 第 46b 页 WYG1271-0770b.png
诸君相与诣予属言为贺予曰我朝考课之法仿虞周
三载之考课其功状云耳非有陟明之典也奚贺为然
追念往时刘君偕其同官以言得罪逮系诏狱当是时
也非赖天子明圣洞烛其忠将触祸必矣安得完璧而
归以有今日耶是之为足贺乎诸君曰然皆上之赐也
予曰御史寄一人之耳目达隐弼违洗冤泽物乃其职
也故遇事不能极谏固无足多若其按部所至不能兴
利刬弊以为一方造福则亦未为称也吾闻刘君之巡
卷五 第 47a 页 WYG1271-0770c.png
视京城也籍流民千馀户之有产者俾任徭赋而民困
渐舒按内府图籍以复火巷而民居免于滥毁既有德
于民矣及奉命出视江防属承平之际武备寖弛则为
战舰百馀令沿江卫卒各习水战军声大振又多为逻
舟令所司领健卒分番逻哨寇发辄捕得之于是长江
数千里无剽寇之虞吴帆楚柁出没于烟涛浩渺之间
者皆沥酒相贺曰此刘公之惠也巡历所至察廉兵民
利病及复命于朝则条为四事上之言覈而虑周闻者
卷五 第 47b 页 WYG1271-0770d.png
韪焉夫以刘君之克尽其职如此是之为足贺乎诸君
又曰然予曰刘君之贤固也然士之有志者当以天下
之事为己分内今刘君视天下事何如哉朝廷之上时
政岂无阙失者乎宇宙之内灾变岂尽消弭者乎远而
边疆则悍将骄兵负恩干纪内而中原则千里旱蝗道
殣相望其他事之可忧若此类者虽更仆未易尽也刘
君夙负忧时之志而又居得言之地今兹入朝必以耳目
所见闻者切切焉为上指陈宁肯首鼠缄默为自全计
卷五 第 48a 页 WYG1271-0771a.png
耶审如是则其泽又将及于天下不徒一方蒙福而己
不尤为可贺乎于是诸君皆曰先生之言是乃所以贶
刘子也请书以贺予不能辞遂欣欣然为之搦管若夫
抡材计老拔置显崇以风有位此司黜陟者之事非君
所计予亦不欲为君道也君大名世家由进士宰靳多
惠政以能徵拜今官云
  送郡守项君迁之之抚州序
今天下国以百数其守多良进士有文学者也而治以
卷五 第 48b 页 WYG1271-0771b.png
循良称者何若是𦕈也予窃怪之及考班固作汉儒林
传称公卿大夫士彬彬多文学之士西京人才之盛盖
可见矣至所传循吏亦不过六人文翁以州县吏见察
举朱邑起啬夫黄霸入钱榖补官若始以明经进而终
列于循吏者龚遂召信臣二人而巳夫汉世文学之盛
而循吏之难如此不独今为然也然则政不必出于学
乎抑长于学者未必达于政乎嘉靖己丒予同考礼闱
见永嘉项君迁之所试卷雅而则辩而不肆予于是知
卷五 第 49a 页 WYG1271-0771c.png
其学焉然未识其政也去岁予叨贰南礼迁之自职方
副郎丐南为膳部郎中旦夕以职事相亲者将二年见
其敏而共疏而不滞于是又知其政焉今年冬擢守于
抚予方贺抚之得循吏也而迁之意不自足方娓娓焉
咨所以为郡者于予予告之曰子亦知学与政之合一者
乎夫学而不达于政非学也政而不出于学非政也古
之君子平居师友相与讲论而为学者无非圣贤之道
及其施之于政亦必以是焉是故其子民也必仁其涖
卷五 第 49b 页 WYG1271-0771d.png
官也必恪其律己也必严是皆学也学与政一也后之
学者其为学也固亦尝讲说圣贤之道矣及施之政则
以为史册之言迂阔不可用而甘心效俗吏之为甚则
饰虚伪以徼名峻朴罚以示威仰拾俯攫惟恐利不盈
橐迹其所为皆其平日执笔丑诋以为不足污牙颊者
乃或躬自蹈之不以为耻是自弃其所学者也学与政
一也呜呼自政与学二而天下无善治矣后世吏治之
鲜循者固不以是也哉迁之有志之士也平昔自许所
卷五 第 50a 页 WYG1271-0772a.png
学为何如今之为守于抚也设施次第吾不能悬知要
之其政必出于所学而不使道术政事裂而为二抚之民
庶其蒙君子之泽乎审如是汉世循吏又不足为迁之
道也北风其凉岁聿云暮迁之卜日戒车于迈其同寅
诸君子为之徵言因次其说书以为赠
 
 
 
卷五 第 50b 页 WYG1271-0772b.png
 
 
 
 
 
 
 
 方斋存稿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