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史记集解 卷八十九
史记集解 卷八十九 第 1a 页 WYG0246-014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集解卷八十九
             宋 裴骃 撰
史记八十九
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
张耳者大梁人也其少时及魏公子毋忌为客张耳尝
亡命游外黄外黄富人女甚美嫁庸奴亡其夫(徐广曰/一云其)
(夫亡/也)去抵父客(如淳曰父/时故宾客)父客素知张耳乃谓女曰必
史记集解 卷八十九 第 1b 页 WYG0246-0140d.png
欲求贤夫从张耳女听乃卒为请决嫁之张耳张耳是
时脱身游女家厚奉给张耳张耳以故致千里客乃宦
魏为外黄令名由此益贤 陈馀者亦大梁人也好儒
术数游赵苦陉(张晏曰苦陉汉/章帝改曰汉昌)富人公乘氏以其女妻
之亦知陈馀非庸人也馀年少父事张耳两人相与为
刎颈交秦之灭大梁也张耳家外黄高祖为布衣时尝
数从张耳游客数月秦灭魏数岁已闻此两人魏之名
士也购求有得张耳千金陈馀五百金张耳陈馀乃变
史记集解 卷八十九 第 2a 页 WYG0246-0141a.png
名姓俱之陈为里监门(张晏曰监门/里正卫也)以自食两人相对
里吏尝有过笞陈馀陈馀欲起张耳蹑之(徐广曰/一作摄)使受
笞吏去张耳乃引陈馀之桑下而数之曰始吾与公言
何如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陈馀然之秦诏书购求
两人两人亦反用门者以令里中陈涉起蕲至入陈兵
数万张耳陈馀上谒陈涉涉及左右生平数闻张耳陈
馀贤未尝见见即大喜陈中豪杰父老乃说陈涉曰将
军身被坚执锐率士卒以诛暴秦复立楚社稷存亡继
史记集解 卷八十九 第 2b 页 WYG0246-0141b.png
绝功德宜为王且夫监临天下诸将不为王不可愿将
军立为楚王也陈涉问此两人两人对曰夫秦为无道
破人国家灭人社稷绝人后世罢百姓之力尽百姓之
财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为天下除残
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
西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也敌多则力分
与众则兵彊如此野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
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则帝业成矣
史记集解 卷八十九 第 3a 页 WYG0246-0141c.png
今独王陈恐天下解也陈涉不听遂立为王陈馀乃复
说陈王曰大王举梁楚而西务在入关未及收河北也
臣尝游赵知其豪桀及地形愿请奇兵北略赵地于是
陈王以故所善陈人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军以张耳
陈馀为左右校尉予卒三千人北略赵地武臣等从白
马渡河至诸县说其豪桀曰(邓展曰至何/北县说之)秦为乱政虐
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
(汉书音义曰岭有五因/以为名在交阯界中也)外内骚动百姓罢敝头会箕
史记集解 卷八十九 第 3b 页 WYG0246-0141d.png
(汉书音义曰家家人/头数出谷以箕敛之)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重之以苛法峻刑使天下父子不相安陈王奋臂为天
下倡始王楚之地方二千里莫不响应家自为怒人自
为斗各报其怨而攻其雠县杀其令丞郡杀其守尉今
已张大楚王陈使吴广周文将卒百万西击秦于此时
而不成封侯之业者非人豪也诸君试相与计之夫天
下同心而苦秦久矣因天下之力而攻无道之君报父
兄之怨而成割地有土之业此士之一时也豪桀皆然
史记集解 卷八十九 第 4a 页 WYG0246-0142a.png
其言乃行收兵得数万人号武臣为武信君下赵十城
馀皆城守莫肯下乃引兵东北击范阳范阳人蒯通说
范阳令曰(汉书曰范/阳令徐公)窃闻公之将死故吊虽然贺公得
通而生范阳令曰何以吊之对曰秦法重足下为范阳
令十年矣杀人之父孤人之子断人之足黥人之首不
可胜数然而慈父孝子莫敢倳刃(徐广曰/倳音胾)公之腹中者
(李奇曰东方人以/物插地皆为倳)畏秦法耳今天下大乱秦法不施然
则慈父孝子且倳刃公之腹中以成其名此臣之所以
史记集解 卷八十九 第 4b 页 WYG0246-0142b.png
吊公也今诸侯畔秦矣武信君兵且至而君坚守范阳
少年皆争杀君下武信君君急遣臣见武信君可转祸
为福在今矣范阳令乃使蒯通见武信君曰足下必将
战胜然后略地攻得然后下城臣窃以为过矣诚听臣
之计可不攻而降城不战而略地传檄而千里定可乎
武信君曰何谓也蒯通曰令范阳令宜整顿其士卒以
守战者也怯而畏死贪而重富贵故欲先天下降畏君
以为秦所置吏诛杀如前十城也然今范阳少年亦方
史记集解 卷八十九 第 5a 页 WYG0246-0142c.png
杀其令自以城距君君何不赍臣侯印拜范阳令范阳
令则以城下君少年亦不敢杀其令令范阳令乘朱轮
华毂使驰驱燕赵郊燕赵郊见之皆曰此范阳令先下
者也即喜矣燕赵城可毋战而降也此臣之所谓传檄
而千里定者也武信君从其计因使蒯通赐范阳令侯
印赵地闻之不战以城下者三十馀城至邯郸张耳陈
馀闻周章军入关至戏却(苏林曰戏地/名却兵退也)又闻诸将为陈
王徇地多以谗毁得罪诛怨陈王不用其筴不以为将
史记集解 卷八十九 第 5b 页 WYG0246-0142d.png
而以为校尉乃说武臣曰陈王起蕲至陈而王非必立
六国后将军今以三千人下赵数十城独介居河北(晋/灼)
(曰介音戛赞曰/方言云介持也)不王无以填之且陈王听谗还报恐不
脱于祸又不如立其兄弟不即立赵后将军毋失时时
间不容息武臣乃听之遂立为赵王以陈馀为大将军
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使人报陈王陈王大怒
欲尽族武臣等家而发兵击赵陈王相国房君谏曰秦
未亡而诛武臣等家此又生一秦也不如因而贺之使
史记集解 卷八十九 第 6a 页 WYG0246-0143a.png
急引兵西击秦陈王然之从其计徙系武臣等家宫中
封张耳子敖为成都君陈王使使者贺赵令趣发兵西
入关张耳陈馀说武臣曰王王赵非楚意特以计贺王
楚已灭秦必加兵于赵愿王毋西兵北徇燕代南收河
内以自广赵南据大河北有燕代楚虽胜秦必不敢制
赵赵王以为然因不西兵而使韩广略燕李良略常山
张黡略上党韩广至燕燕人因立广为燕王(徐广曰/九月也)
王乃与张耳陈馀北略地燕界赵王间出为燕军所得
史记集解 卷八十九 第 6b 页 WYG0246-0143b.png
燕将囚之欲与分赵地半乃归王使者往燕辄杀之以
求地张耳陈馀患之有厮养卒谢其舍中曰(如淳曰厮/贱者也公)
(羊传曰厮役扈养韦昭曰析薪为厮/炊烹为养晋灼曰以辞相告曰谢也)吾为公说燕与赵
王载归舍中皆笑曰使者往十馀辈辄死若何以能得
王乃走燕壁燕将见之问燕将曰知臣何欲燕将曰若
欲得赵王耳曰君知张耳陈馀何如人也燕将曰贤人
也曰知其志何欲曰欲得其王耳赵养卒乃笑曰君未
知此两人所欲也夫武臣张耳陈馀杖马箠下赵数十
史记集解 卷八十九 第 7a 页 WYG0246-0143c.png
(张晏曰言其不用/兵革驱策而已也)此亦各欲南面而王岂欲为卿相
终已邪夫臣与主岂可同日而道哉顾其势初定未敢
参分而王且以少长先立武臣为王以持赵心今赵地
已服此两人亦欲分赵而王时未可耳今君乃囚赵王
此两人名为求赵王实欲燕杀之此两人分赵自立夫
以一赵尚易燕况以两贤王右提左挈而责杀王之罪
(徐广曰平原君传曰事成执/右劵以责也劵契义同耳)灭燕易矣燕将以为然乃
归赵王养卒为御而归李良已定常山还报赵王复使
史记集解 卷八十九 第 7b 页 WYG0246-0143d.png
良略太原至石邑秦兵塞井陉未能前秦将诈称二世
使人遗李良书不封(张晏曰欲其漏/泄君臣相疑)曰良尝事我得显
幸良诚能反赵为秦赦良罪贵良良得书疑不信乃还
之邯郸益请兵未至道逢赵王姊出饮从百饮骑李良
望见以为王伏谒道旁王姊醉不知其将使骑谢李良
李良素贵起惭其从官从官有一人曰天下畔秦能者
先立且赵王素出将军下今女儿乃不为将军下车请
追杀之李良已得秦书固欲反赵未决因此怒遣人追
史记集解 卷八十九 第 8a 页 WYG0246-0144a.png
杀王姊道中乃遂将其兵袭邯郸邯郸不知竟杀武臣
邵骚赵人多为张耳陈馀耳目者以故得脱出收其兵
得数万人客有说张耳曰两君羁旅而欲附赵难独立
立赵后扶以义可就功乃求得赵歇(徐广曰正月也音/乌辖反骃案张晏)
(曰赵之/苗裔)立为赵王居信都(徐广曰后项/羽改曰襄国)李良进兵击陈
馀陈馀败李良李良走归章邯章邯引兵至邯郸皆徙其
民河内夷其城郭张耳与赵王歇走入钜鹿城王离围
之陈馀北收常山兵得数万人军钜鹿北章邯军钜鹿
史记集解 卷八十九 第 8b 页 WYG0246-0144b.png
南棘原筑甬道属河饷王离王离兵食多急攻钜鹿钜
鹿城中食进兵少张耳数使人召前陈馀陈馀自度兵
少不敌秦不敢前数月张耳大怒怨陈馀使张黡陈泽
往让陈馀曰始吾与公为刎颈交今王与耳旦暮且死
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安在其相为死苟必信胡不
赴秦军俱死且有十一二相全陈馀曰吾度前终不能
救赵徒尽亡军且馀所以不俱死欲为赵王张君报秦
今必俱死如以肉委饿虎何益张黡陈泽曰事已急要
史记集解 卷八十九 第 9a 页 WYG0246-0144c.png
俱死立信安知后虑陈馀曰吾死顾以为无益必如公
言乃使五千人令张黡陈泽先尝秦军至皆没当是时
燕齐楚闻赵急皆来救张敖亦北收代兵得万馀人来
皆壁馀旁未敢击秦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之
食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徐广曰三/年十二月)章邯引兵解
诸侯军乃敢击围钜鹿秦军遂虏王离涉间自杀卒存
钜鹿者楚力也于是赵王歇张耳乃得出钜鹿谢诸侯
张耳与陈馀相见责让陈馀以不肯救赵及问张黡陈
史记集解 卷八十九 第 9b 页 WYG0246-0144d.png
泽所在陈馀怒曰张黡陈泽以必死责臣臣使将五千
人先尝秦军皆没不出张耳不信以为杀之数问陈馀
陈馀怒曰不意君之望臣深也岂以臣为重去将哉乃
脱解印绶推予张耳张耳亦愕不受陈馀起如厕客有
说张耳曰臣闻天与不取反受其咎今陈将军予君印
君不受反天不祥急取之张耳乃佩其印收其麾下而
陈馀还亦望张耳不让遂趋出张耳遂收其兵陈馀独
与麾下所善数百人之河上泽中渔猎由此陈馀张耳
史记集解 卷八十九 第 10a 页 WYG0246-0145a.png
遂有却赵王歇复居信都张耳从项羽诸侯入关汉元
年十二月项羽立诸侯王张耳雅游(韦昭曰/雅素也)人多为之
言项羽亦素数问张耳贤乃分赵立张耳为常山王治
信都信都更名襄国陈馀客多说项羽曰陈馀张耳一体
有功于赵项羽以陈馀不从入关闻其在南皮即以南
皮旁三县以封之而徙赵王歇王代(徐广曰/都代县)张耳之国
陈馀愈益怒曰张耳与馀功等也今张耳王馀独侯此
项羽不平及齐王田荣畔楚陈馀乃使夏说说田荣曰
史记集解 卷八十九 第 10b 页 WYG0246-0145b.png
项羽为天下宰不平尽王诸将善地徙故王王恶地今
赵王乃居代愿王假臣兵请以南皮为捍蔽田荣欲树
党于赵以反楚乃遣兵从陈馀陈馀因悉三县兵袭常
山王张耳张耳败走念诸侯无可归者汉王与我有旧
(张晏曰汉王为布/衣时尝从张耳游)而项羽又彊立我我欲之楚(张晏/曰羽)
(既彊盛又为所立是/以狐疑莫知所往也)甘公曰(文颖曰善说/星者甘氏也)汉王之入关
五星聚东井东井者秦分也先至必霸楚虽彊后必属
汉故耳走汉(徐广曰二/年十月也)汉王亦还定三秦方围章邯废
史记集解 卷八十九 第 11a 页 WYG0246-0145c.png
丘张耳谒汉王汉王厚遇之陈馀已败张耳皆复收赵
地迎赵王于代复为赵王赵王德陈馀立以为代王陈
馀为赵王弱国初定不之国留傅赵王而使夏说以相
国守代汉二年东击楚使使告赵欲与俱陈馀曰汉杀
张耳乃从于是汉王求人类张耳者斩之持其头遗陈
馀陈馀乃遣兵助汉汉之败于彭城西陈馀亦复觉张
耳不死即背汉汉三年韩信已定魏地遣张耳与韩信
击破赵井陉(徐广曰三/年十月)斩陈馀泜水上(徐广曰在常山/音迟一音丁礼)
史记集解 卷八十九 第 11b 页 WYG0246-0145d.png
(反/)追杀赵王歇襄国汉立张耳为赵王(徐广曰四年十/一月骃案汉书)
(四年/夏)汉五年张耳薨谥为景王子敖嗣立为赵王高祖
长女鲁元公主为赵王敖后汉七年高祖从平城过赵
赵王朝夕袒韝蔽(徐广曰韝/者臂捍也)自上食礼甚卑有子婿礼
高祖箕倨詈甚漫易之赵相贯高赵午等年六十馀(徐/广)
(曰田叔传云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然则或宜言六十馀人)故张耳客也生平为气
乃怒曰吾王孱王也(孟康曰音如潺湲之潺冀州人/谓懦弱为孱韦昭曰仁谨猊)
王曰夫天下豪桀并起能者先立今王事高祖甚恭而
史记集解 卷八十九 第 12a 页 WYG0246-0146a.png
高祖无礼请为王杀之张敖齧其指出血曰君何言之
误且先人亡国赖高祖得复国德流子孙秋豪皆高祖
力也愿君无复出口贯高赵午等十馀人皆相谓曰乃
吾等非也吾王长者不倍德且吾等义不辱今怨高祖
辱吾王故欲杀之何乃洿王为乎令事成归王事败独
身坐耳汉八年上从东垣还过赵贯高等乃壁人柏人
要之置厕(韦昭曰为/供置也)上过欲宿心动问曰县名为何曰
柏人柏人者迫于人也不宿而去汉九年贯高怨家知
史记集解 卷八十九 第 12b 页 WYG0246-0146b.png
其谋乃上变告之于是上皆并逮捕赵王贯高等十馀
人皆争自刭贯高独怒骂曰谁令公为之今王实无谋
而并捕王公等皆死谁白王不反者乃轞车胶致与王
诣长安治张敖之罪上乃诏赵群臣宾客有敢从王皆
族贯高与客孟舒等十馀人皆自髡钳为王家奴从来
贯高至对狱曰独吾属为之王实不知吏治榜笞数千
刺剟(徐广曰/丁劣反)身无可击者终不复言吕后数言张王以
鲁元公主故不宜有此上怒曰使张敖据天下岂少而
史记集解 卷八十九 第 13a 页 WYG0246-0146c.png
女乎不听廷尉以贯高事辞闻上曰壮士谁知者以私
问之(瓒曰以私/情相问)中大夫泄公曰臣之邑子素知之此固
赵国立名义不侵为然诺者也上使泄公持节问之箯
舆前(徐广曰箯音鞭骃案韦昭/曰舆如今舆床人舆以行)仰视曰泄公邪泄公劳
苦如生平驩与语问张王果有计谋不高曰人情宁不
各爱其父母妻子乎今吾三族皆以论死岂以王易吾
亲哉顾为王实不反独吾等为之其道本指所以为者
王不知状于是泄公入具以报上乃赦赵王上贤贯高
史记集解 卷八十九 第 13b 页 WYG0246-0146d.png
为人能立然诺使泄公具告之曰张王已出因赦贯高
贯高喜曰吾王审出乎泄公曰然泄公曰上多足下故
赦足下贯高曰所以不死一身无馀者白张王不反也
今王已出吾责已塞死不恨矣且人臣有篡杀之名何
面目复事上哉纵上不杀我我不愧于心乎乃仰绝肮
遂死(韦昭曰/肮咽也)当此之时名闻天下张敖已出以尚鲁元
故封为宣平侯于是上贤张王诸客客以钳奴从张王
入关无不为诸侯相郡守者及孝惠高后文帝孝景时
史记集解 卷八十九 第 14a 页 WYG0246-0147a.png
张王客子孙皆得为二千石张敖高后六年薨(关中记/曰张敖)
(家在安/陵东)子偃为鲁元王以母吕后女故吕后封为鲁元
王元王弱兄弟少及封张敖他姬子二人为乐昌侯(徐/广)
(曰汉纪张酺传曰张敖之子寿/封乐昌侯食细阳之池阳乡也)侈为信都侯高后崩诸
吕无道大臣诛之而废鲁元王及乐昌侯信都侯孝文帝
即位复封故鲁元王偃为南宫侯续张氏(张敖谥武侯/张偃之孙有)
(罪绝信都侯名/侈乐昌侯名寿)
太史公曰张耳陈馀世传所称贤者其宾客厮役莫非
史记集解 卷八十九 第 14b 页 WYG0246-0147b.png
天下俊桀所居国无不取卿相者然张耳陈馀始居约
(汉书音义曰/在贫贱时也)相然信以死岂顾问哉及据国争权卒
相灭亡何乡者相慕用之诚后相倍之戾也岂非以利
哉名誉虽高宾客虽盛所由殆与太伯延陵季子异矣
 
 
 
 史记集解卷八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