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提要 第 1a 页 WYG0226-0001a.png
提要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十
六书故 小学类二(字书之属)
提要
(臣)等谨案六书故三十三卷宋戴侗撰考姓
谱侗字仲达永嘉人淳祐中登进士第由国
子监簿守台州德祐初由秘书郎迁军器少
监辞疾不起其所终则莫之详矣是编大旨
主于以六书明字义谓字义明则贯通群籍
理无不明凡分九部一曰数二曰天文三曰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十
六书故 小学类二(字书之属)
提要
(臣)等谨案六书故三十三卷宋戴侗撰考姓
谱侗字仲达永嘉人淳祐中登进士第由国
子监簿守台州德祐初由秘书郎迁军器少
监辞疾不起其所终则莫之详矣是编大旨
主于以六书明字义谓字义明则贯通群籍
理无不明凡分九部一曰数二曰天文三曰
提要 第 1b 页 WYG0226-0001b.png
地理四曰人五曰动物六曰植物七曰工事
八曰杂九曰疑尽变说文之部分实自侗始
其论假借之义谓前人以令长为假借不知
二字皆从本意而生非由外假若韦本为韦
背借为韦革之韦豆本为俎豆借为豆麦之
豆凡义无所因特借其声者然后谓之假借
说亦颇辩惟其文皆从钟鼎其注既用隶书
八曰杂九曰疑尽变说文之部分实自侗始
其论假借之义谓前人以令长为假借不知
二字皆从本意而生非由外假若韦本为韦
背借为韦革之韦豆本为俎豆借为豆麦之
豆凡义无所因特借其声者然后谓之假借
说亦颇辩惟其文皆从钟鼎其注既用隶书
提要 第 2a 页 WYG0226-0002a.png
又皆改从篆体非今非古颇碍施行元吾邱
衍学古编曰侗以钟鼎文编此书不知者多
以为好以其字字皆有不若说文与今不同
者多也形古字今杂乱无法钟鼎偏旁不能
全有却只以小篆足之或一字两法人多不
知如本音睘加门不过为寰宇乃音作官
府之官村字不从寸木乃书为村引杜诗无
村眺望赊为證甚误学者许氏解字引经汉
时犹用篆隶乃得其宜今侗亦引经而不能
衍学古编曰侗以钟鼎文编此书不知者多
以为好以其字字皆有不若说文与今不同
者多也形古字今杂乱无法钟鼎偏旁不能
全有却只以小篆足之或一字两法人多不
知如本音睘加门不过为寰宇乃音作官
府之官村字不从寸木乃书为村引杜诗无
村眺望赊为證甚误学者许氏解字引经汉
时犹用篆隶乃得其宜今侗亦引经而不能
提要 第 2b 页 WYG0226-0002b.png
精究经典古字及以近世差误等字引作正
据镑钟鋫锯尿屎等字以世俗字作钟鼎文
卯字解尤为不典到此书为一厄矣云云其
诋諆甚至虽不为不中其病然其苦心考据
亦有不可尽泯者略其纰缪而取其精要于
六书未尝无所发明也乾隆四十六年十月
恭校上
据镑钟鋫锯尿屎等字以世俗字作钟鼎文
卯字解尤为不典到此书为一厄矣云云其
诋諆甚至虽不为不中其病然其苦心考据
亦有不可尽泯者略其纰缪而取其精要于
六书未尝无所发明也乾隆四十六年十月
恭校上
提要 第 3a 页 WYG0226-0002c.png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提要 第 3b 页 WYG0226-0002d.png
提要 第 4a 页 WYG0226-000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六书通释
宋 戴侗 撰
名者人治之大者也文者名治之大者也文忒则名乱
名乱则实易名乱而实易则民听惑号令昏法度舛礼
乐坏而乱益生君子如欲善治其必由正名乎古之明
民者观于天文仪于地理比类万物釐制百则以正天
下之名以定天下之文简而覈约而备通而不越察而
不烦事物载焉法象备焉记曰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
六书通释
宋 戴侗 撰
名者人治之大者也文者名治之大者也文忒则名乱
名乱则实易名乱而实易则民听惑号令昏法度舛礼
乐坏而乱益生君子如欲善治其必由正名乎古之明
民者观于天文仪于地理比类万物釐制百则以正天
下之名以定天下之文简而覈约而备通而不越察而
不烦事物载焉法象备焉记曰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
提要 第 4b 页 WYG0226-0003b.png
共财由黄帝而来以至于周上以道揆下以法守世修
其物无敢差忒其在周官司徒掌之以教万民保氏掌
之以教国子外史掌之以诏四方及七岁则属象胥而
谕言语劦辞命九岁则属瞽史而谕书名听声音十有
二岁王巡狩则大习之当是时也物同名书同文四海
之内通达之国无尨言焉故名不贰实不迁而听不惑
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法度粲焉礼乐昭焉周之衰也官
其物无敢差忒其在周官司徒掌之以教万民保氏掌
之以教国子外史掌之以诏四方及七岁则属象胥而
谕言语劦辞命九岁则属瞽史而谕书名听声音十有
二岁王巡狩则大习之当是时也物同名书同文四海
之内通达之国无尨言焉故名不贰实不迁而听不惑
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法度粲焉礼乐昭焉周之衰也官
提要 第 5a 页 WYG0226-0003c.png
失其守士失其学及秦焚书先王之迹一㡭不㡭自篆
而八分自八分而行楷讹以传讹缪以孳缪至于今日
文乱极矣况于名乎由千载之下溯千载之上以探不
传之学其难已矣阙其所疑固以俟知者若其象类并
失不应六义邈不可考者虽圣人复起岂能凿通哉传
曰非天子不制度不考文如曰更正而大备之其在考
文之君乎
夫文生于声者也有声而后形之以文义与声俱立非
生于文也生民之始弗可考也已以理而逆之被发裸
而八分自八分而行楷讹以传讹缪以孳缪至于今日
文乱极矣况于名乎由千载之下溯千载之上以探不
传之学其难已矣阙其所疑固以俟知者若其象类并
失不应六义邈不可考者虽圣人复起岂能凿通哉传
曰非天子不制度不考文如曰更正而大备之其在考
文之君乎
夫文生于声者也有声而后形之以文义与声俱立非
生于文也生民之始弗可考也已以理而逆之被发裸
提要 第 5b 页 WYG0226-0003d.png
形击剥挽列以为衣食其气未柔若禽兽然其知未辟
若婴儿然仅能号呼其欲恶喜怒以相告诏而已矣稍
益有知然后渐能名命百物而号召之声稍备矣文字
未兴也其类滋其治繁而不可以莫之徵也然后结绳
之治兴焉治益繁巧益生故有刻画竹木以为识者今
蛮夷与俚俗不识文字者犹或用之所谓契也契不足
以尽变于是象物之形指事之状而刻画之以配事物
若婴儿然仅能号呼其欲恶喜怒以相告诏而已矣稍
益有知然后渐能名命百物而号召之声稍备矣文字
未兴也其类滋其治繁而不可以莫之徵也然后结绳
之治兴焉治益繁巧益生故有刻画竹木以为识者今
蛮夷与俚俗不识文字者犹或用之所谓契也契不足
以尽变于是象物之形指事之状而刻画之以配事物
提要 第 6a 页 WYG0226-0004a.png
之名而简牍刀笔兴焉所谓书也象形指事犹不足以
尽变转注会意以益之而犹不足也无所取之取诸其
声而已矣是故各因其类而谐之以其声木之形可象
也而其别若松若柏者不可悉象故借公以谐松之声
借白以谐柏之声水之形可象也而其别若江若河者
不可悉象故借工以谐江之声借可以谐河之声所谓
谐声也五者犹不足以尽变故假借以通之而后文字
之用备焉六书之义虽不同皆以形声而已矣六书不
必圣人作也五方之民言语不同名称不一文字不通
尽变转注会意以益之而犹不足也无所取之取诸其
声而已矣是故各因其类而谐之以其声木之形可象
也而其别若松若柏者不可悉象故借公以谐松之声
借白以谐柏之声水之形可象也而其别若江若河者
不可悉象故借工以谐江之声借可以谐河之声所谓
谐声也五者犹不足以尽变故假借以通之而后文字
之用备焉六书之义虽不同皆以形声而已矣六书不
必圣人作也五方之民言语不同名称不一文字不通
提要 第 6b 页 WYG0226-0004b.png
圣人者作命神瞽焉劦其名声命史氏焉同其文字釐
其烦慝总其要归而已矣夫文声之象也声气之鸣也
有其气则有其声有其声则有其文声与文虽出于人
亦各其自然之徵也有有形而有声者有有事而有声
者有有意而有声者有形而有声者象其形而声从之
求其义于形可也有事而有声者指其事而声从之求
其义于事可也有意而有声者会其意而声从之求其
其烦慝总其要归而已矣夫文声之象也声气之鸣也
有其气则有其声有其声则有其文声与文虽出于人
亦各其自然之徵也有有形而有声者有有事而有声
者有有意而有声者有形而有声者象其形而声从之
求其义于形可也有事而有声者指其事而声从之求
其义于事可也有意而有声者会其意而声从之求其
提要 第 7a 页 WYG0226-0004c.png
义于意可也是三者虽不求诸声犹未失其义也至于
谐声则非声无以辨义矣虽然谐声者犹有宗也譬若
人然虽不知其名犹可以知其姓虽不察其精抑犹未
失其粗者也至于假借则不可以形求不可以事指不
可以意会不可以类传直借彼之声以为此之声而已
耳求诸其声则得求诸其文则惑不可不知也书学既
废章句之士知因言以求意矣未知因文以求义也训
故之士知因文以求义矣未知因声以求义也夫文字
之用莫博于谐声莫变于假借因文以求义而不知因
谐声则非声无以辨义矣虽然谐声者犹有宗也譬若
人然虽不知其名犹可以知其姓虽不察其精抑犹未
失其粗者也至于假借则不可以形求不可以事指不
可以意会不可以类传直借彼之声以为此之声而已
耳求诸其声则得求诸其文则惑不可不知也书学既
废章句之士知因言以求意矣未知因文以求义也训
故之士知因文以求义矣未知因声以求义也夫文字
之用莫博于谐声莫变于假借因文以求义而不知因
提要 第 7b 页 WYG0226-0004d.png
声以求义吾未见其能尽文字之情也周礼九岁则属
瞽史而谕书名听声音史正书名瞽劦声音声耳治也
书目治也瞽史劦修而后耳目之政不爽故侗尝谓当
先叙其声次叙其文次叙其名然后制作之道备矣声
形而上者也文形而下者也非文则无以著其声故先
文而继以声声阳也文阴也声为经文为纬声圜而文
方声备而文不足
瞽史而谕书名听声音史正书名瞽劦声音声耳治也
书目治也瞽史劦修而后耳目之政不爽故侗尝谓当
先叙其声次叙其文次叙其名然后制作之道备矣声
形而上者也文形而下者也非文则无以著其声故先
文而继以声声阳也文阴也声为经文为纬声圜而文
方声备而文不足
提要 第 8a 页 WYG0226-0005a.png
天下之物犹有出于六书之外者乎其寡已矣凡天地
万物之载具于书能治六书者其知所以治天地万物
矣许氏之为书也不以众辨异故其部居殽杂不以宗
统同故其本末离散凡予之为书也方以类聚物以群
分以辨其族父以联子子以联孙以统其宗宗统同族
辨异故视繁若寡而御万若一天地万物之富不可胜
穷也以是书而求之则若数二三焉故曰知治六书者
其知所以治天地万物矣
侗之为书也先契以本文立一以起数是故数为首次
万物之载具于书能治六书者其知所以治天地万物
矣许氏之为书也不以众辨异故其部居殽杂不以宗
统同故其本末离散凡予之为书也方以类聚物以群
分以辨其族父以联子子以联孙以统其宗宗统同族
辨异故视繁若寡而御万若一天地万物之富不可胜
穷也以是书而求之则若数二三焉故曰知治六书者
其知所以治天地万物矣
侗之为书也先契以本文立一以起数是故数为首次
提要 第 8b 页 WYG0226-0005b.png
二曰天凡本乎天者皆从上次三曰地凡本乎地者皆
从下次四曰人次五曰动物次六曰植物次七曰工事
七者备矣归馀于杂缀疑于末而六书之道尽焉天地
之大也日月星辰之昭也山川丘陵之广也人事之殷
也物产之夥也古今之长也治之以七者皦如也简而
不遗繁而不乱知吾说者之于天地万物也其如示诸
掌乎
从下次四曰人次五曰动物次六曰植物次七曰工事
七者备矣归馀于杂缀疑于末而六书之道尽焉天地
之大也日月星辰之昭也山川丘陵之广也人事之殷
也物产之夥也古今之长也治之以七者皦如也简而
不遗繁而不乱知吾说者之于天地万物也其如示诸
掌乎
提要 第 9a 页 WYG0226-0005c.png
天地万物之生夥矣人者天地万物之帅也故人文居
多人道治而天地万物之理得矣人事莫繁于口手故
口手之文居多口手之动不失其则而人事得矣心也
者身之帅也心之动也微而其应也巨凡天下之故皆
出于心故心之文多而义最赜能治其心则能治其身
能治其身则能治人能治人则能治天地万物天地之
间无馀事矣心之属为字三百不失乎心之正者仅六
十而已是以君子慎其所感也
天下之物名无穷而书有限也理义精深广博而书之
多人道治而天地万物之理得矣人事莫繁于口手故
口手之文居多口手之动不失其则而人事得矣心也
者身之帅也心之动也微而其应也巨凡天下之故皆
出于心故心之文多而义最赜能治其心则能治其身
能治其身则能治人能治人则能治天地万物天地之
间无馀事矣心之属为字三百不失乎心之正者仅六
十而已是以君子慎其所感也
天下之物名无穷而书有限也理义精深广博而书之
提要 第 9b 页 WYG0226-0005d.png
所可象者皆粗也然则书之用其穷矣乎曰易之为象
也其初止于八因而重之止于六十有四其称名也小
其取类也近然而义理之高深广博莫能踰焉孔子曰
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申之
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夫有物则有则则非离
物也有器则有道道非离器也物有成形而理之精赜
者难言也器有成象而道之广大者难摹也含物象而
也其初止于八因而重之止于六十有四其称名也小
其取类也近然而义理之高深广博莫能踰焉孔子曰
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申之
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夫有物则有则则非离
物也有器则有道道非离器也物有成形而理之精赜
者难言也器有成象而道之广大者难摹也含物象而
提要 第 10a 页 WYG0226-0006a.png
言理道者犹图虚空而画声气也必不覈矣是故圣人
因器以著象立象以尽意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之而天
下之精义靡有遗焉六书之作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
近所以覈象类之实而著事物之文犹一二上下之不
眩也故其小也天下莫能破焉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之
天下莫能载焉故格物之道莫博于书学书之道充类
为大通于六书者可以通于知类通于知类者可以无
不知圣功之始也道从辵本为人之行路理从玉本为
玉之文理引而申之则道之广大理之精微者无不通
因器以著象立象以尽意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之而天
下之精义靡有遗焉六书之作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
近所以覈象类之实而著事物之文犹一二上下之不
眩也故其小也天下莫能破焉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之
天下莫能载焉故格物之道莫博于书学书之道充类
为大通于六书者可以通于知类通于知类者可以无
不知圣功之始也道从辵本为人之行路理从玉本为
玉之文理引而申之则道之广大理之精微者无不通
提要 第 10b 页 WYG0226-0006b.png
此充类之术也
凡书独立为文牉合为字文犹八卦也文立而字孳因
而重之犹八卦之为六十有四也假借以通之触类而
长之一言不足以尽名则合言以尽之两言不足以尽
意则合辞以尽之书穷则变变则通天下万物之名理
备矣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六书
其备矣乎孔子曰下学而上达知六书之说者其几于
凡书独立为文牉合为字文犹八卦也文立而字孳因
而重之犹八卦之为六十有四也假借以通之触类而
长之一言不足以尽名则合言以尽之两言不足以尽
意则合辞以尽之书穷则变变则通天下万物之名理
备矣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六书
其备矣乎孔子曰下学而上达知六书之说者其几于
提要 第 11a 页 WYG0226-0006c.png
易矣
六书三十篇人事居其半虽然天地万物之繁亦人也
天地万物人所事也非人则天地万物之名不立故曰
万物皆备于我矣此岂庶物之所能与乎哉知乎此则
知性矣尽乎此则尽性矣万物一原而性以类殊万物
同出于天而人受其中故惟人万物之灵所谓性善也
谓蠢动含灵咸同此性者谓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
犹人之性者也异教也奈何乎儒者之亦为斯言也噫
凡六书皆以形人声而已矣有声而有形者象其形则
六书三十篇人事居其半虽然天地万物之繁亦人也
天地万物人所事也非人则天地万物之名不立故曰
万物皆备于我矣此岂庶物之所能与乎哉知乎此则
知性矣尽乎此则尽性矣万物一原而性以类殊万物
同出于天而人受其中故惟人万物之灵所谓性善也
谓蠢动含灵咸同此性者谓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
犹人之性者也异教也奈何乎儒者之亦为斯言也噫
凡六书皆以形人声而已矣有声而有形者象其形则
提要 第 11b 页 WYG0226-0006d.png
可以为书有声而有事者指其事则可以为书有声而
有意者会其意则可以为书形不可胜象也事不可胜
指也意不可尽会也则各因其类而谐之以其声故谐
声多而义可知并与其类而莫之从则直假借以足之
故假借多而义难求古人谓令长为假借盖已不知假
借之本义矣所谓假借者谓本无而借于他也合节为
令本为号令命令之令(去声)令之则为令(平声)长之本文虽
有意者会其意则可以为书形不可胜象也事不可胜
指也意不可尽会也则各因其类而谐之以其声故谐
声多而义可知并与其类而莫之从则直假借以足之
故假借多而义难求古人谓令长为假借盖已不知假
借之本义矣所谓假借者谓本无而借于他也合节为
令本为号令命令之令(去声)令之则为令(平声)长之本文虽
提要 第 12a 页 WYG0226-0007a.png
未可晓本为长短之长(平声)自稚而浸高则为长(上声)有长
有短弟之则长者为长(上声)长者有馀也则又谓其馀为
长(去声)二者皆有本义而生所谓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之
非外假也所谓假借者义无所因特借其声然后谓之
假借若韦本为韦背借为韦革之韦豆本为俎豆借为
豆麦之豆令铎之令(平声今作铃)特以其声令令然故借用
令字豨令伏令以其状类铃也故又从而转借焉若此
者假借之类也凡虚而不可指象者多假借人之辞气
抑扬最虚而无形与事可以指象故假借者十八九发
有短弟之则长者为长(上声)长者有馀也则又谓其馀为
长(去声)二者皆有本义而生所谓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之
非外假也所谓假借者义无所因特借其声然后谓之
假借若韦本为韦背借为韦革之韦豆本为俎豆借为
豆麦之豆令铎之令(平声今作铃)特以其声令令然故借用
令字豨令伏令以其状类铃也故又从而转借焉若此
者假借之类也凡虚而不可指象者多假借人之辞气
抑扬最虚而无形与事可以指象故假借者十八九发
提要 第 12b 页 WYG0226-0007b.png
语之扬者有于(音乌)有猗有若有夫(音扶)有羌其抑者有抑
有繄有乃其平者有爰有载有肆有惟有式有诞有越
卒语之扬者有邪有与(平声)有哉有诸有兮有居(居之切)其
抑者有耳有尔有只有已其平者有者有也有焉有旃
有斯有思有忌(音记)顺语则有然有若有必有盖反语则
有弗有不有匪有靡有末有蔑有罔疑语则有何有奚
有那有岂有曷有害(胡葛切)有安有焉(于虔切)有恶(哀都切)有
有繄有乃其平者有爰有载有肆有惟有式有诞有越
卒语之扬者有邪有与(平声)有哉有诸有兮有居(居之切)其
抑者有耳有尔有只有已其平者有者有也有焉有旃
有斯有思有忌(音记)顺语则有然有若有必有盖反语则
有弗有不有匪有靡有末有蔑有罔疑语则有何有奚
有那有岂有曷有害(胡葛切)有安有焉(于虔切)有恶(哀都切)有
提要 第 13a 页 WYG0226-0007c.png
遐有胡有孰有或语閒则有于(衣俱切)有以有而有则有
之有所有斯有其嗟叹之声则有都有俞有噫戏有呜
呼凡此皆有其声而无所依以立文故必借他文以备
用此假借之道也不知谐声借声之义者其为说必凿
六书之中天文地理人事物则备矣苟能因其自然之
文以求其自然之则由是以稽圣人之言由是以通天
下之故以之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皆可以行其
所无事矣凿于文者必凿于辞凿于辞者必凿于理凿
于理者无所适而不畔道也其极也至于天地失其位
之有所有斯有其嗟叹之声则有都有俞有噫戏有呜
呼凡此皆有其声而无所依以立文故必借他文以备
用此假借之道也不知谐声借声之义者其为说必凿
六书之中天文地理人事物则备矣苟能因其自然之
文以求其自然之则由是以稽圣人之言由是以通天
下之故以之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皆可以行其
所无事矣凿于文者必凿于辞凿于辞者必凿于理凿
于理者无所适而不畔道也其极也至于天地失其位
提要 第 13b 页 WYG0226-0007d.png
万物失其性故格物致知之患莫甚于凿非特六书之
故而已也
书云惟天聪明惟圣时宪诗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夫
有物必有则天之所命非人之所能为也虽尧舜文王
之圣亦顺其则行其所无事而已矣孟子曰所恶于知
者为其凿也如知者若禹之行水则无恶于知矣禹之
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知者亦行其所无事则知亦
故而已也
书云惟天聪明惟圣时宪诗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夫
有物必有则天之所命非人之所能为也虽尧舜文王
之圣亦顺其则行其所无事而已矣孟子曰所恶于知
者为其凿也如知者若禹之行水则无恶于知矣禹之
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知者亦行其所无事则知亦
提要 第 14a 页 WYG0226-0008a.png
大矣圣人既没百家蜂起曲径败道巧言乱德皆由于
凿也侗于六书其所不知盖阙如也不敢凿也以凿为
知其于疑也可以无阙矣其于天则倍之逾远圣人之
道不明六书之学不讲学者各以其知驰骋于穿凿之
涂诗书六艺之说始不胜其异其凿弥深其知弥远此
侗之先君子所以拳拳于六书而侗之所以不敢凿为
之说也
六书推类而用之其义最精昏本为日之昏心目之昏
犹日之昏也或加心与目焉嫁取者必以昏时故因谓
凿也侗于六书其所不知盖阙如也不敢凿也以凿为
知其于疑也可以无阙矣其于天则倍之逾远圣人之
道不明六书之学不讲学者各以其知驰骋于穿凿之
涂诗书六艺之说始不胜其异其凿弥深其知弥远此
侗之先君子所以拳拳于六书而侗之所以不敢凿为
之说也
六书推类而用之其义最精昏本为日之昏心目之昏
犹日之昏也或加心与目焉嫁取者必以昏时故因谓
提要 第 14b 页 WYG0226-0008b.png
之昏或加女焉熏本为烟火之熏日之将入其色亦然
故谓之熏黄楚辞犹作纁黄或加日焉帛色之赤黑者
亦然故谓之熏或加糸与衣焉饮酒者酒气酣而上行
亦谓之熏或加酉焉夫岂不欲人之易知也哉然而反
使学者昧于本义故言婚者不知其为用昏时言日曛
者不知其为熏黄言纁帛者不知其为赤黑它如厉
疾之厉别作疠则无以知其为危厉之疾厉鬼之厉别
故谓之熏黄楚辞犹作纁黄或加日焉帛色之赤黑者
亦然故谓之熏或加糸与衣焉饮酒者酒气酣而上行
亦谓之熏或加酉焉夫岂不欲人之易知也哉然而反
使学者昧于本义故言婚者不知其为用昏时言日曛
者不知其为熏黄言纁帛者不知其为赤黑它如厉
疾之厉别作疠则无以知其为危厉之疾厉鬼之厉别
提要 第 15a 页 WYG0226-0008c.png
作禲则无以知其为凶厉之鬼梦厌之厌别作魇则无
以知其由于气之厌塞邕且之邕别作痈则无以知其
由于气之邕厎永歌之永别作咏则无以知其声犹水
之衍永璀粲之粲别作璨则无以知其色犹米之精粲
惟国语史记汉书传写者希故古字犹有不改者后人
类聚为班马字类汉韵等书不过以资奇字初未得其
要领也所谓多学而识之非贯之道也
注疏未兴经义常明注疏日繁经义益晦非经有明晦
学者不知六书故也自汉氏以来儒者各以师说转相
以知其由于气之厌塞邕且之邕别作痈则无以知其
由于气之邕厎永歌之永别作咏则无以知其声犹水
之衍永璀粲之粲别作璨则无以知其色犹米之精粲
惟国语史记汉书传写者希故古字犹有不改者后人
类聚为班马字类汉韵等书不过以资奇字初未得其
要领也所谓多学而识之非贯之道也
注疏未兴经义常明注疏日繁经义益晦非经有明晦
学者不知六书故也自汉氏以来儒者各以师说转相
提要 第 15b 页 WYG0226-0008d.png
授受不揣其本不会其宗各自以意凿通为说缘辞生
训析言破义而古书之精义愈不可见矣朱文公昉推
训故以释经义学者稍识古书之旨然经为之解字推
其故述者已烦而不能遍识学者已劳而不能遍通犹
为未得其要也古之教者子生十年始入小学教以六
书六书者群经诸子百氏之通释也六书苟通由是而
往天下之书不待注疏皆可读也六书不通而以臆说
训析言破义而古书之精义愈不可见矣朱文公昉推
训故以释经义学者稍识古书之旨然经为之解字推
其故述者已烦而不能遍识学者已劳而不能遍通犹
为未得其要也古之教者子生十年始入小学教以六
书六书者群经诸子百氏之通释也六书苟通由是而
往天下之书不待注疏皆可读也六书不通而以臆说
提要 第 16a 页 WYG0226-0009a.png
缪为之注疏是瞽而为乡者也祇益其迷注疏滋多学
者滋惑是故古之学者简而覈约而达用力省而功倍
后之学者博而肤杂而不贯用力劳而功少
六书虽狭而其用博充类为大假借次之去繁从古然
后精义著焉虽然古者书以刀笔载诸简策费才而刀
笔费晷故载籍繁国不能具韩宣子适鲁始见易象与
鲁春秋然则晋主夏盟而犹不能具典籍也孔子曰夏
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文献不足故也杞宋世守先王之礼物而文献犹不足
者滋惑是故古之学者简而覈约而达用力省而功倍
后之学者博而肤杂而不贯用力劳而功少
六书虽狭而其用博充类为大假借次之去繁从古然
后精义著焉虽然古者书以刀笔载诸简策费才而刀
笔费晷故载籍繁国不能具韩宣子适鲁始见易象与
鲁春秋然则晋主夏盟而犹不能具典籍也孔子曰夏
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文献不足故也杞宋世守先王之礼物而文献犹不足
提要 第 16b 页 WYG0226-0009b.png
徵也况他国乎况学士大夫乎学士大夫既不能尽见
全书往往诵读以相传故得其声而不得其文则一字
而假借者数字传其声而不得其本则一字而贸易者
数体棼然爻乱不可胜一一之以义可也古者瞽史盖
时修之毫楮既兴书道乃备然其讹谬乃有甚焉则未
有是正于六书者也经传诸书众所习诵传写者多易
以俗书版本既兴始共谨守一点一画不敢更易不知
全书往往诵读以相传故得其声而不得其文则一字
而假借者数字传其声而不得其本则一字而贸易者
数体棼然爻乱不可胜一一之以义可也古者瞽史盖
时修之毫楮既兴书道乃备然其讹谬乃有甚焉则未
有是正于六书者也经传诸书众所习诵传写者多易
以俗书版本既兴始共谨守一点一画不敢更易不知
提要 第 17a 页 WYG0226-0009c.png
其为守讹传缪也如周易无皆为无则道家者流易之
也唐玄宗天宝三年诏集贤学士卫包改古文从今文
故六籍多用俗书惟周礼仪礼国语史记汉书传习稍
少故犹有未尽变者焉娄机作班马字类取其字之异
于俗书者传以声类予谓非特史记汉书为然也大槩
古书假借居多史记汉书亦有假借不当物者若搜之
为叟让之为攘敖之为骜趋为趍黾勉为闵免妖为祅
与訞轪为釱柴为祡愒为偈秽为秽霏为䬠牵为摼畜
为蓄队为䃍皆不当物不足悉取也司马子长扬子云
也唐玄宗天宝三年诏集贤学士卫包改古文从今文
故六籍多用俗书惟周礼仪礼国语史记汉书传习稍
少故犹有未尽变者焉娄机作班马字类取其字之异
于俗书者传以声类予谓非特史记汉书为然也大槩
古书假借居多史记汉书亦有假借不当物者若搜之
为叟让之为攘敖之为骜趋为趍黾勉为闵免妖为祅
与訞轪为釱柴为祡愒为偈秽为秽霏为䬠牵为摼畜
为蓄队为䃍皆不当物不足悉取也司马子长扬子云
提要 第 17b 页 WYG0226-0009d.png
皆好奇字故其辞赋太玄法言多奇字而不适于用予
所不取也
先人曰载籍之兴也肇乎文合文以成辞属辞以达志
毕志以成章辞助也者所以贯其文达其辞而畅其志
也故学者必辨乎书名而味乎辞助辨乎书名而义著
味乎辞助而意得穷天下之载籍无有逃乎此者不待
注释而皆可通
所不取也
先人曰载籍之兴也肇乎文合文以成辞属辞以达志
毕志以成章辞助也者所以贯其文达其辞而畅其志
也故学者必辨乎书名而味乎辞助辨乎书名而义著
味乎辞助而意得穷天下之载籍无有逃乎此者不待
注释而皆可通
提要 第 18a 页 WYG0226-0010a.png
动植之类有万其物禽兽草木虫鱼之书名各不过数
十百有有字而不知其物者有有名而不得其字者西
北多山物东南多水物姑以吾邦言之海之爪虫曰蠃
曰蚌曰蛤曰蛤梨曰蚶曰蛏曰蚬曰䗯曰蛎曰曰蜐
不可遽数邦人不能尽识也况异邦乎南人不能尽识
也况北人乎南之不知北犹北之不知南也欲以一方
之见而尽万物之载难矣况其名物错糅州异而县殊
以名而求诸书固常不尽以字而求其物又多不得予
书非能尽物也姑著其有徵而信者焉其所不知以俟
十百有有字而不知其物者有有名而不得其字者西
北多山物东南多水物姑以吾邦言之海之爪虫曰蠃
曰蚌曰蛤曰蛤梨曰蚶曰蛏曰蚬曰䗯曰蛎曰曰蜐
不可遽数邦人不能尽识也况异邦乎南人不能尽识
也况北人乎南之不知北犹北之不知南也欲以一方
之见而尽万物之载难矣况其名物错糅州异而县殊
以名而求诸书固常不尽以字而求其物又多不得予
书非能尽物也姑著其有徵而信者焉其所不知以俟
提要 第 18b 页 WYG0226-0010b.png
知者若夫怪诞之说故所弗取也
外史失官而六书缪乱隶楷日滋而篆籀湮没向微许
氏说文文字之本几于景灭而迹绝矣至于今而犹有
考焉者许氏之功也吾先人教学文者必先六书学六
书者必考于说文顾其书牵复于绝学之后裁成于一
人之手犹未免有遗惧文字之所不可无者或见于其
注说及他偏旁或一字而再见遗逸重复盖多有之徐
外史失官而六书缪乱隶楷日滋而篆籀湮没向微许
氏说文文字之本几于景灭而迹绝矣至于今而犹有
考焉者许氏之功也吾先人教学文者必先六书学六
书者必考于说文顾其书牵复于绝学之后裁成于一
人之手犹未免有遗惧文字之所不可无者或见于其
注说及他偏旁或一字而再见遗逸重复盖多有之徐
提要 第 19a 页 WYG0226-0010c.png
骑省兄弟不能补正乃曲为之说殆类杜氏之于左氏
何氏之于公羊氏也
六书始于象形指事古钟鼎文犹可见其一二焉许氏
书祖李斯小篆徒取形势之整齐不免增损点画移易
位置使人不知制字之本 本象日之圜而点其中
以象日中之微黑居偏旁之左者椭其形以让其右而
小篆遂作 本象初月阙其左以逊于日
小篆作 乃与肉无别 象其峰之隆杀讹
而为 本象其四足而尾讹而从巾
何氏之于公羊氏也
六书始于象形指事古钟鼎文犹可见其一二焉许氏
书祖李斯小篆徒取形势之整齐不免增损点画移易
位置使人不知制字之本 本象日之圜而点其中
以象日中之微黑居偏旁之左者椭其形以让其右而
小篆遂作 本象初月阙其左以逊于日
小篆作 乃与肉无别 象其峰之隆杀讹
而为 本象其四足而尾讹而从巾
提要 第 19b 页 WYG0226-0010d.png
本象其岐尾讹而从火凡此之类皆迷失其
本文者也故予考之于古苟典刑之犹在者必备著之
古书本用刀笔后世巧缪乃始有科斗玉箸柳叶诸体
皆非本文也故予皆不取
说文 (孙氏古本切)上下通也引而上行读若匈(息进切)引而
下行读若退 (孙氏口犯切)张口也 (孙氏房密切)右戾也
象左引之形 (孙氏分勿切)左戾也从反 (孙氏余制)
本文者也故予考之于古苟典刑之犹在者必备著之
古书本用刀笔后世巧缪乃始有科斗玉箸柳叶诸体
皆非本文也故予皆不取
说文 (孙氏古本切)上下通也引而上行读若匈(息进切)引而
下行读若退 (孙氏口犯切)张口也 (孙氏房密切)右戾也
象左引之形 (孙氏分勿切)左戾也从反 (孙氏余制)
提要 第 20a 页 WYG0226-0011a.png
(切)曳也明也象曳引之形虒字从此 徐锴曰象(孙氏丿而不举)弋支
(切)流也从反 读若移 (孙氏居月切)钩识也 (孙氏)
(衢月切)钩屰者谓之 象形 (孙氏于谨切)匿也象曲
隐蔽形按古今书传皆未尝有用此九文者凡书方圜
曲直左右曳引往往皆因其形势之自然初不成文岂
有定名予无取焉
说文所载籀文率多增益点画失文字之本如炙之为
震之为旁为雱为祺为祟为禋为
为逋为为殆后人傅会托于史籀之为也予
(切)流也从反 读若移 (孙氏居月切)钩识也 (孙氏)
(衢月切)钩屰者谓之 象形 (孙氏于谨切)匿也象曲
隐蔽形按古今书传皆未尝有用此九文者凡书方圜
曲直左右曳引往往皆因其形势之自然初不成文岂
有定名予无取焉
说文所载籀文率多增益点画失文字之本如炙之为
震之为旁为雱为祺为祟为禋为
为逋为为殆后人傅会托于史籀之为也予
提要 第 20b 页 WYG0226-0011b.png
无取焉
六书所以章名物也天有日月星辰风雨之名地有山
川国邑土田之名人有骨体族属官职器用衣服之名
物有鸟兽虫鱼谷粟草木之名凡一言以为名者皆具
于六书矣一言不足以尽名则合文以为名合文以为
名者非六书之所能具也故先王之法有书有名三代
而上名正而言顺故学粹而义明三代而下其名乱其
六书所以章名物也天有日月星辰风雨之名地有山
川国邑土田之名人有骨体族属官职器用衣服之名
物有鸟兽虫鱼谷粟草木之名凡一言以为名者皆具
于六书矣一言不足以尽名则合文以为名合文以为
名者非六书之所能具也故先王之法有书有名三代
而上名正而言顺故学粹而义明三代而下其名乱其
提要 第 21a 页 WYG0226-0011c.png
言尨司马相如扬雄之徒始务为奇字辟名以夸辨博
自是以来为文字者昧于义短于理而骛于辞华苟务
更名换字以为新奇故言天地者曰乾坤曰堪舆曰盖
舆曰穹壤言日月者曰乌兔曰羲娥曰曜灵望舒凡事
物之正名皆以常见厌更为奇变而不顾于理义天下
贸贸焉日入于昏溃回遹学者眩于知(去声)妨于业而迷
于道相如之赋雄之太玄退之曹成王碑学者鲜能通
其文辞虽能通之亦卒无所用扬雄多识古文奇字韩
退之亦慕为之六经孔孟之书未尝用奇字而大道著
自是以来为文字者昧于义短于理而骛于辞华苟务
更名换字以为新奇故言天地者曰乾坤曰堪舆曰盖
舆曰穹壤言日月者曰乌兔曰羲娥曰曜灵望舒凡事
物之正名皆以常见厌更为奇变而不顾于理义天下
贸贸焉日入于昏溃回遹学者眩于知(去声)妨于业而迷
于道相如之赋雄之太玄退之曹成王碑学者鲜能通
其文辞虽能通之亦卒无所用扬雄多识古文奇字韩
退之亦慕为之六经孔孟之书未尝用奇字而大道著
提要 第 21b 页 WYG0226-0011d.png
焉古之为文辞也将以明民今之为文辞也覆以昏之
古之为文辞也将以辨物今之为文辞也覆以眩之易
曰当名辨物正言断辞侗之为是书也亦以当名辨物
正言断辞通天下之志而已矣非敢夸辨博而自为一
家言也
凡字书有二以文求之者其传于今则有说文玉篇类
篇诸书焉以声求之者则有唐韵集韵诸书焉声韵反
古之为文辞也将以辨物今之为文辞也覆以眩之易
曰当名辨物正言断辞侗之为是书也亦以当名辨物
正言断辞通天下之志而已矣非敢夸辨博而自为一
家言也
凡字书有二以文求之者其传于今则有说文玉篇类
篇诸书焉以声求之者则有唐韵集韵诸书焉声韵反
提要 第 22a 页 WYG0226-0012a.png
切之学古未之有也许叔重郑康成诸人不过曰读若
某云尔汉末孙叔言创尔雅音义始立反语逮魏大行
西戎用之以通释氏之书于中国其法上以㗋舌唇齿
牙三十六声为母下以声之相劦者为韵而以声韵二
字反切之若东德红反德为声而红为韵也商式羊反
式为声而羊为韵也反切既兴天下之声莫能逃焉声
昜也韵阴也声为律韵为吕今之为韵书者不以声为
纲而凿者每以韵训字故其义多忒声之相通也犹祖
宗众姓之相生也其形不必同其气类一也虽有不同
某云尔汉末孙叔言创尔雅音义始立反语逮魏大行
西戎用之以通释氏之书于中国其法上以㗋舌唇齿
牙三十六声为母下以声之相劦者为韵而以声韵二
字反切之若东德红反德为声而红为韵也商式羊反
式为声而羊为韵也反切既兴天下之声莫能逃焉声
昜也韵阴也声为律韵为吕今之为韵书者不以声为
纲而凿者每以韵训字故其义多忒声之相通也犹祖
宗众姓之相生也其形不必同其气类一也虽有不同
提要 第 22b 页 WYG0226-0012b.png
焉者其寡已矣韵之相迩也犹猩爰之似人鳝之似蛇
蜀之似蚕也其形几似其类实远虽有同焉者其寡已
矣台余吾我卬皆为自谓之名尔汝而若皆为谓人之
名谁孰若皆为问人之名此所谓声之相通者也春之
为言蠢也夏之为言假也秋之为言愁也德者得也祖
者且也舍者舒也子者滋也丑者纽也寅螾然也卯茂
也辰言万物之蜃也已者阳气之已尽也未者味也戌
蜀之似蚕也其形几似其类实远虽有同焉者其寡已
矣台余吾我卬皆为自谓之名尔汝而若皆为谓人之
名谁孰若皆为问人之名此所谓声之相通者也春之
为言蠢也夏之为言假也秋之为言愁也德者得也祖
者且也舍者舒也子者滋也丑者纽也寅螾然也卯茂
也辰言万物之蜃也已者阳气之已尽也未者味也戌
提要 第 23a 页 WYG0226-0012c.png
灭也宫中也商章也角触也此所谓韵之相拟者也不
能审声而配韵以立义未有不为凿说者也
专为文合为字会意以为字止于合三析而训之至四
至五是皆不得其义而破碎牵合以为之说也
凡字有从多而省者趋于巧便也从省而多者趋于巧
缪也钟鼎之文多巧符玺之文多缪钟鼎之文予所取
證者不少然不尽信者以其人自为巧也
凡文有自省而繁者一之生二三四口之生吅品㗊又
之生收是也有自繁而省者水之为川为浍为虫
能审声而配韵以立义未有不为凿说者也
专为文合为字会意以为字止于合三析而训之至四
至五是皆不得其义而破碎牵合以为之说也
凡字有从多而省者趋于巧便也从省而多者趋于巧
缪也钟鼎之文多巧符玺之文多缪钟鼎之文予所取
證者不少然不尽信者以其人自为巧也
凡文有自省而繁者一之生二三四口之生吅品㗊又
之生收是也有自繁而省者水之为川为浍为虫
提要 第 23b 页 WYG0226-0012d.png
之为䖵为虫骨之为肯为剐为是也有母容其子而
从省者老之省为耂而耋考耇容焉虎之省为虍而
虞虔虐虘容焉虫之省为䖵而蚕蚊螽载焉䖵之省
为虫而螟蝝蝼蚁依焉此类是也有子孙其母者说文
所谓从某省声者是也有让而从者 之为目
之为舟 之为车是也有让而衡者水之为 是
也
从省者老之省为耂而耋考耇容焉虎之省为虍而
虞虔虐虘容焉虫之省为䖵而蚕蚊螽载焉䖵之省
为虫而螟蝝蝼蚁依焉此类是也有子孙其母者说文
所谓从某省声者是也有让而从者 之为目
之为舟 之为车是也有让而衡者水之为 是
也
提要 第 24a 页 WYG0226-0013a.png
字之子母相从声义相劦或居上或居下或居左或居
右有得变易者焉有不可得变易者焉期期峰峰峨峨
崒崒锹锹松松谟谟豁橛橛左右上下虽有变易不
出乎一字此其可得变易者也杲杳易明垕垢唯售含
吟召叨眇省悲悱愈愉意愔怠怡忠忡怒怓愁愀忘忙
擘擗枼架枷衾衿裹裸此其不可得变易者也
有一义而后创一字以此释彼终不近之如爱怒怨惧
恩惠喜悦愤愠忧悲之类人所通晓字书引喻其义反
差凡人之所通晓不待注解者皆不赘解
右有得变易者焉有不可得变易者焉期期峰峰峨峨
崒崒锹锹松松谟谟豁橛橛左右上下虽有变易不
出乎一字此其可得变易者也杲杳易明垕垢唯售含
吟召叨眇省悲悱愈愉意愔怠怡忠忡怒怓愁愀忘忙
擘擗枼架枷衾衿裹裸此其不可得变易者也
有一义而后创一字以此释彼终不近之如爱怒怨惧
恩惠喜悦愤愠忧悲之类人所通晓字书引喻其义反
差凡人之所通晓不待注解者皆不赘解
提要 第 24b 页 WYG0226-0013b.png
名以旌实也有其物而无以徵之故为之名焉所以别
同异辨庶物明民者也非所以诬民惑众也怪力乱神
孔子不语故怪诞之说皆断而不取有其书而无其物
者谓之虚名虚名载于书册者为不急之察无用之辨
实名通于俚俗者不载则阙于用故予舍虚而取实傥
有馀力当尽萃书名之不当物者别为一编而辨正之
以明民
同异辨庶物明民者也非所以诬民惑众也怪力乱神
孔子不语故怪诞之说皆断而不取有其书而无其物
者谓之虚名虚名载于书册者为不急之察无用之辨
实名通于俚俗者不载则阙于用故予舍虚而取实傥
有馀力当尽萃书名之不当物者别为一编而辨正之
以明民
提要 第 25a 页 WYG0226-0013c.png
说文阙汉帝之名尊君也侗以为不然礼曰临文不讳
如许氏之法是王者之名不载于六书而尧舜禹汤文
武之名皆当刋而不载矣
凡方言往往以声相禅虽转为数音实一字也不当为
之别立文姑举其略那如何之急言也温人呼奴谐切
台人合作那二字为则皆切括人奴弟切吴人越人呼
人为奴红切今俗书作侬台人鱼邻切温人奴登切母
古音莫古切又莫比切今俗通呼莫下切吴人莫回切
又上声蜀人即瓦切淮南呼社别立妈姐毑文皆非也
如许氏之法是王者之名不载于六书而尧舜禹汤文
武之名皆当刋而不载矣
凡方言往往以声相禅虽转为数音实一字也不当为
之别立文姑举其略那如何之急言也温人呼奴谐切
台人合作那二字为则皆切括人奴弟切吴人越人呼
人为奴红切今俗书作侬台人鱼邻切温人奴登切母
古音莫古切又莫比切今俗通呼莫下切吴人莫回切
又上声蜀人即瓦切淮南呼社别立妈姐毑文皆非也
提要 第 25b 页 WYG0226-0013d.png
博雅奶妳乳母也女蟹切今俗谓乳母为奶汉人谓母
媪姥凡此皆一音之转也温人呼如为女痴切括人女
朱切温台又女兴切馨许生之急言也说文有吴人
有宁馨语宁如之变也宁馨犹言如许生也凡若此者
不可悉数皆不当立文者也予为六书三十年而才苟
完每参校一部摊书满案左采右获手罢目眩辄抚书
而叹曰焉以是为哉昔温公尝谓平生精力尽于通鉴
媪姥凡此皆一音之转也温人呼如为女痴切括人女
朱切温台又女兴切馨许生之急言也说文有吴人
有宁馨语宁如之变也宁馨犹言如许生也凡若此者
不可悉数皆不当立文者也予为六书三十年而才苟
完每参校一部摊书满案左采右获手罢目眩辄抚书
而叹曰焉以是为哉昔温公尝谓平生精力尽于通鉴
提要 第 26a 页 WYG0226-0014a.png
一书通鉴既成学者据之以考二千载之兴衰理乱如
翻日历也其较之遍阅诸史以求往古之统绪者可谓
约而省力矣然温公谓当时能阅之终卷者才一人而
已今世学者仅读书坊节本未有肯观全书者也夫有
成书而犹不暇于遍阅孰知夫作书者之难哉杜子美
云良工心独苦此固古人之所共叹也虽然是书要为
人文之所不可阙者苟有用力于此者其知之矣
予为六书三十年而未卒功非直不敏不勤盖不敢遽
成也天地万物之载一形诸书矣时有今古方有南北
翻日历也其较之遍阅诸史以求往古之统绪者可谓
约而省力矣然温公谓当时能阅之终卷者才一人而
已今世学者仅读书坊节本未有肯观全书者也夫有
成书而犹不暇于遍阅孰知夫作书者之难哉杜子美
云良工心独苦此固古人之所共叹也虽然是书要为
人文之所不可阙者苟有用力于此者其知之矣
予为六书三十年而未卒功非直不敏不勤盖不敢遽
成也天地万物之载一形诸书矣时有今古方有南北
提要 第 26b 页 WYG0226-0014b.png
天地之产万不足名也以一人之心知一方之闻见而
自以为能备天地万物之载诬矣予观古今字书皆不
免舛复疏落之失盖事物之浩繁错糅纪述者莫难焉
予之迟迟于卒书者非直不敏不勤盖有待也虽然年
运而往来日几矣终于待则书之成未有日也故予姑
约其三十年之功以为书孔子曰裨谌草创之世叔讨
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予书草创之
自以为能备天地万物之载诬矣予观古今字书皆不
免舛复疏落之失盖事物之浩繁错糅纪述者莫难焉
予之迟迟于卒书者非直不敏不勤盖有待也虽然年
运而往来日几矣终于待则书之成未有日也故予姑
约其三十年之功以为书孔子曰裨谌草创之世叔讨
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予书草创之
提要 第 27a 页 WYG0226-0014c.png
书也讨论是正则以俟君子焉予观释氏之流以幻妄
欺世越之新昌有镌厓石为大象者其高数十仞其始
一僧为之不能成曰后必有继我者继之者数人卒厎
于成其长过于侨如涂以金碧焕然溢目愚夫愚妇望
而稽首屈膝焉噫以彼之欺而犹有继其志者吾书立
宇宙之人文著焉庸讵知后世之无扬子云也吾书非
一家言也不吾鄙者绳愆纠缪匡其不及而补其阙以
成不刋之典窃有望于后之君子焉
六书通释
欺世越之新昌有镌厓石为大象者其高数十仞其始
一僧为之不能成曰后必有继我者继之者数人卒厎
于成其长过于侨如涂以金碧焕然溢目愚夫愚妇望
而稽首屈膝焉噫以彼之欺而犹有继其志者吾书立
宇宙之人文著焉庸讵知后世之无扬子云也吾书非
一家言也不吾鄙者绳愆纠缪匡其不及而补其阙以
成不刋之典窃有望于后之君子焉
六书通释
提要 第 27b 页 WYG0226-0014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