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738-032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寿亲养老新书卷二
            元 邹铉 续编
 颜氏家训曰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
 行耳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怡声下
 气不惮劬劳以致甘腝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经史
 传记述孝子顺孙嘉言懿行联篇累牍不胜其纪今
 略举数十条以激发夫人孝爱之心必有目之心之
卷二 第 1b 页 WYG0738-0329b.png
 而兴起者
文公家礼曰凡子事父母妇事舅姑天欲明咸起盥漱
栉总具冠带昧爽适父母舅姑之所省问父母舅姑起
子供汤药妇具晨羞供具毕乃退各从其事
 按内则曰子事父母妇事舅姑鸡初鸣适父母舅姑
 之所及所下气怡声问衣寒燠疾痛苛痒而敬抑搔
 之(怡悦也苛疮也抑按也搔摩也温公曰丈夫唱喏/妇人道万福问侍者夜来安否何如侍者曰安乃)
 (退其或不安节则侍者/以告此即礼之晨省也)出入则或先或后而敬扶持
卷二 第 2a 页 WYG0738-0330a.png
 之(先后随/时便也)进盥少者奉槃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
 巾(㮽承盥水者/巾以帨手)问所欲而敬进之(所欲如下文/饘酏之类)柔色
 以温之(温藉也承尊者/必和颜色也)饘酏(粥也稠者为/饘稀者为酏)酒醴(厚者/为酒)
 (薄者/为醴)芼羹(鱼肉为羹/芼之以菜)菽麦蕡稻黍粱秫(菽大豆也蕡/麻也稻黍粱)
 (秫皆/米也)唯所欲(随所/爱)枣栗饴蜜以甘之(饴饧也四/者味皆甘)堇荁
 枌榆免薧滫瀡以滑之(堇与荁相类枌与榆相类四物/新者曰免乾者曰薧滫溲也瀡)
 (滑也数者/性皆滑)脂膏以膏之(脂膏亦类也角者曰脂无/角曰膏二者皆肥而泽)父母
 舅姑必尝之而后退(尊长举箸子妇乃各退就食温公/曰药物乃关身之切务人子当亲)
卷二 第 2b 页 WYG0738-0330b.png
 (自检数调煮供进不可但委婢仆脱若有误即其祸/不测晨羞俗谓点心易曰在中馈诗曰惟酒食是议)
 (凡烹调饮膳妇人之职也近年妇女骄倨皆不肯入/庖厨今纵不亲执刀七亦当检校监视务令精洁刘)
 (氏曰问其意之所欲食者则敬顺其心以进之和柔/其色以温之芬芳其意以奉之庶其亲喜而不厌也)
 (孝子之事其亲必养其志/常使欢欣乐其子之能养)
 曲礼曰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定/安)
 (其床衽也省问其安否如何温公曰父母舅姑将寝/则安置而退大夫唱喏妇人道安置此即礼之昏定)
 (也/)
老莱子少以孝行养亲年七十父母俱存著五色斑斓
卷二 第 3a 页 WYG0738-0330c.png
 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言不称老为亲取食上堂足
 跌而偃因卧地为婴儿啼或弄雏于亲侧欲亲之喜
 身老寿而双亲具庆亘古今鲜俪者也
东汉黄香事父竭力致养暑则扇床枕寒则以身温席
 晋王延事亲色养夏则扇枕席冬则以身温被隆冬
 盛寒体常无全衣而亲极滋味二人孝行甚相类也
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
 杖从后长文尚少载著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
卷二 第 3b 页 WYG0738-0330d.png
 明行酒馀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著膝前于时奏真
 人东行两家父子会聚之乐至矣哉(陈实字仲弓为/太丘长荀淑举)
 (方正补朗陵侯相纪字元方实长子至德绝俗与实/高名并著而弟谌又配之每宰府辟召羔雁成群世)
 (号三君谌字季方淑有八子俭绲靖焘纴爽肃敖居/西豪里县令曰高阳氏有才子八人署其里为高阳)
 (里时人号曰八龙于时德星/聚太史奏五百里贤人聚)
 朱文公聚星亭画屏赞云猗欤陈子神岳钟英文渊
 懿范道广心平愿言怀人曰我同志故朗陵君荀季
 和氏连峰对起丽泽潜滋爱而不见有黯其思薄言
卷二 第 4a 页 WYG0738-0331a.png
 造之顾无仆役独呼二儿驾予以出青刍黄犊布幰
 柴车策纪前卫杖谌后趋所造伊何高阳之里维时
 荀君闻至而喜顾谓汝靖往应于门七龙矫矫布席
 开尊靖肃而前翁拜其辱何误斯晨得见清穆命爽
 行觞旅馈次陈献酬交错礼度情亲载笑载言罔非
 德义益迈乃猷以辅斯世髧髦两稚亦置膝前源深
 本固莫出匪贤崇台回极于以占天犹曰兹野德星
 萃焉高山景行好德所同课忠责孝独概余衷
卷二 第 4b 页 WYG0738-0331b.png
 有客诣陈太丘谈锋甚敏太丘乃令元方季方炊饭
 太丘问炊何迟留元方长跪曰君与客语乃具窃听
 炊忘著箄今皆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否二子长
 跪俱说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俱成糜自可何必饭
 邪
王长豫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丞相见长豫辄喜
 敬豫辄嗔长豫与丞相语常以谨密为端观其亲之
 喜愠则其子之为人可知矣(悦字长豫导长子恬字/敬豫导次子丞相导也)
卷二 第 5a 页 WYG0738-0331c.png
王羲之牵诸子抱弱孙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娱目前
 羲之生七子羲之又有之(长凝之字子直第二子徽/之字子猷最幼子献之字)
 (子敬孙祯之/徽之之子)
后周李迁哲除真州刺史其本州也男女六十九人缘
 汉十馀里第宅相次姬媵之有子者分处其中迁哲
 鸣笳导从往来其间纵酒欢宴子孙参见或忘其年
 名披簿以审之汉陆贾五男常乘安车驷马从歌鼓
 瑟侍者十人约其子曰过汝汝给人马酒食其往来
卷二 第 5b 页 WYG0738-0331d.png
 击鲜之乐未得如迁哲之子孙众多唐郭子仪诸孙
 数十人每群孙问安不尽辨颔之而已此可以为盛
 也(子仪中书令二十/四考寿八十五)
唐河东节度使柳公绰在公卿间最名有家法中门东
 有小斋自非朝谒之日每平旦辄出至小斋诸子仲
 郢皆束带晨省于中门之北公绰决私事接宾客与
 公权及群从弟再会食自旦至暮不离小斋烛至则
 命一人子弟执经史躬读一过讫乃讲议居官治家
卷二 第 6a 页 WYG0738-0332a.png
 之法或论文或听琴至人定钟然后归寝诸子复昏
 定于中门之北凡二十馀年未尝一日变易(公绰公/权公谅)
 (兄弟三人公器公度其从兄弟也公绰一子四孙子/仲郢孙璞圭璧玭公权字诚悬子仲宪孙缺 玭字)
 (直/清)
 公绰子仲郢事公权如事公绰见公权未尝不束带
 为京兆尹出遇公权于道衢必下马端笏立候公权
 过乃上马公权莫归必束带迎候于马首公权屡以
 为言仲郢终不以官达有小改公绰妻韩氏相国休
卷二 第 6b 页 WYG0738-0332b.png
 之曾孙家法严肃俭约为缙绅家楷范常命粉苦参
 黄连熊胆和为丸赐诸子每永夜习学含之以资勤
 苦仲郢以礼律身居家无事常端坐拱手出内斋亦肃
 容束带三为大镇厩无良马衣不薰香公退必读书
 手不释卷事事皆可法也
柳玭曰崔山南昆弟子孙之盛乡族罕比山南曾祖王
 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祖母唐夫人事姑孝每旦栉
 縰笄拜于阶下即升堂乳其姑长孙夫人不粒食数
卷二 第 7a 页 WYG0738-0332c.png
 年而康宁一日疾病长幼咸萃宣言无以报新妇有
 子有孙皆得如新妇孝敬则崔之门安得不昌乎(崔/山)
 (南昆弟唐世系博陵第二房崔颋八子世/比荀氏八龙琯字从律为山南西道节度)
 张苍口中无齿饮乳寿百馀岁秽城有人年一百四
 十岁不复能食榖饮曾孙妇乳(见南史梁/须萧印传)
东汉姜诗事母至孝妻奉顺尤笃母好饮江水水去舍
 六七里妻常溯流而汲姑嗜鱼鲙又不能独食夫妇
 常力作供鲙呼邻母共之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
卷二 第 7b 页 WYG0738-0332d.png
 每旦辄出双鲤鱼常以供二母之膳子妇同心竭力
 以致其养不易得也
节孝徐先生事母谨严非有大故未尝去其侧日其太
 夫人所嗜或不获即奔走阛市若有所亡人或慕其
 纯孝损直以售之亲戚故人或致甘毳诚不至礼不
 恭弗受也所奉馔皆手自调味太夫人饮食时先生
 率家人在左右为儿嬉或讴歌以说之故太夫人虽
 在穷巷而奉养与富贵家等无须臾不快也
卷二 第 8a 页 WYG0738-0333a.png
  先生名积字仲车自儿童不为嬉戏寡言笑庄毅
  如成人事母太夫人笃孝朝夕冠带问起居一日
  幞头晨省外氏诸妇大笑之翌日复如是笑不已
  被笑旬日弥恪自是至老不废童蒙训云先生因
  具公裳见贵官忽自思云见贵官尚必用公裳岂
  有朝夕见母而不具公裳者乎遂晨夕具公裳揖
  其母先生应举贡礼部不忍一日去其亲遂徒步
  载母西入京师中进士第同榜第一人许安世率
卷二 第 8b 页 WYG0738-0333b.png
  同年数十人拜太夫人于堂上仍以百千为太夫
  人寿数往返先生终拒之先生年过壮未娶或勉
  之答曰娶非人必为母病予非敢忘嗣固有待也
  初从安定胡先生学潜心力行不复仕进其学以
  至诚为本积思六经而喜为文词老而不衰政和
  六年谥节孝处士
任元受事母尽孝母老多疾病未尝离左右元受自言
 老母有疾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或以燥湿或以语
卷二 第 9a 页 WYG0738-0333c.png
 话稍多或以忧喜稍过尽言皆朝暮候之无毫发不
 尽五脏六腑中事皆洞见曲折不待切脉而后知故
 用药必效虽名医不逮也张魏公作都督欲辟之入
 幕元受力辞曰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
 必持以遗母不以献公也况能舍母而与公军事邪
 魏公太息而许之
  程明道先生曰事亲者不可以不知医
 放翁曰先公守南都时有直秘阁张山者开封人判
卷二 第 9b 页 WYG0738-0333d.png
 留司御史台事年八十馀矣视听步履饮食悉如少
 壮或问何术至此曰吾无他术但顷尝遇异人授一
 药服之数十年未尝一日辍耳其法用香附子姜黄
 甘草三物同末之沸汤点晨起空心服三四钱名降
 气汤以为人所以多疾病者多由气不降故下虚而
 上实此药能导之使归下尔乡人有效之者或返致
 虚弱盖香附子姜黄泻气太甚而然不知山何以独
 能取效如此意其别有它术特托此药以罔人及渡
卷二 第 10a 页 WYG0738-0334a.png
 江见一武官王升者亦七十馀矣康强无病问何所
 服药则与山正同而后知人之于药各有所宜不可
 强也
祖光禄少孤贫性至孝常自为母炊爨作食王平北闻
 其佳名以两婢饷之因取为中郎(祖讷字士言能清/言温峤荐为光禄)
 (大夫王乂字叔/元为平北将军)
吴𨼆之事母孝谨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
 人也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常举如此辈人及康伯
卷二 第 10b 页 WYG0738-0334b.png
 为吏部隐之遂阶清级古人以孝行取人贤明之妇
 亦知此义
吕侍讲希哲言孝子事亲须事事躬亲不可委之使令
 也尝说榖梁言天子亲耕以供粢盛王后亲蚕以供
 祭服国非无良农工女也以为人之所尽事其祖祢
 不若以己所自亲者也此说最尽事亲之道又说为
 人子者听于无声视于无形未尝顷刻离亲也事亲
 如天顷刻离亲则有时而违天天不可得而违也
卷二 第 11a 页 WYG0738-0334c.png
  吕侍讲字原明申国正献公公著之长子正献公
  居家简重寡默不以事物经心而申国夫人性严
  有法度虽甚爱公然教公事事循蹈规矩甫十岁
  祁寒暑雨侍立终日不命之坐不敢坐也日必冠
  带以见长者平居虽甚热在父母长者之侧不得
  去巾袜缚裤衣服唯谨行步出入无得入茶肆酒
  肆市井里巷之语郑卫之音未尝一经于耳不正
  之书非礼之色未尝一接于目内则正献公与申
卷二 第 11b 页 WYG0738-0334d.png
  国夫人教训之严外则焦先生千之字伯强化导
  之笃故公德器成就大异众人公尝言人生内无
  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司马温公曰凡诸卑幼事无大小毋得专行必咨禀于
 家长又曰凡子受父母之命必籍记而佩之时省而
 速行之事毕则返命焉或所命有所不可行者则和
 色柔声具是非利害而白之待父母之许然后改之
 若不许苟于事无大害者亦当曲从若以父母之命
卷二 第 12a 页 WYG0738-0335a.png
 为非而直行己志虽所执皆是犹为不顺之子况未
 必是乎
  吴顾恺每得父书常扫洒几案舒书于上拜跪读
  之每句应诺阅毕再拜得父之书犹拜跪而读受
  父之命其敬佩而行当何如耶
包孝肃拯字希仁始及第以亲老侍养不仕宦且十年
 人称其孝
范忠宣纯仁字尧夫再调官皆不赴文正公遣之公曰
卷二 第 12b 页 WYG0738-0335b.png
 纯仁岂可重于禄食而轻去父母邪虽近亦不能朝
 夕在侧遂终养焉
  二公以事亲为重以仕进为轻可法也
王逢原思归赋云吾父八十母发亦素尚尔为吏夐焉
 遐路嗷嗷晨乌其子反哺我岂不如郁其谁诉惟秋
 之气憀慄感人日兴愁思侧睇江滨忆为童子当此
 凛辰百果始就迭进其珍时则有紫菱长腰红芡圆
 实牛心绿蒂之柿独包黄肤之栗青芋连区乌椑五
卷二 第 13a 页 WYG0738-0335c.png
 出鸭脚受彩乎微核木瓜镂丹而成质青乳之梨赪
 壶之橘蜂蛹淹鹾榠楂渍蜜膳羞则有鵁鶄野雁泽
 凫鸣鹑清江之膏蟹寒水之鲜鳞冒以紫姜杂以茭
 首觞浮萸菊俎荐菁韭坐溪山之松篁扫门前之桐
 柳僮仆不哗图书左右或静默以终日或欢言以对
 友信吾亲之所乐安闾里其滋久切切余怀欲辞印
 绶固非效渊明之褊心耻折腰于五斗
潘岳閒居赋云太夫人在堂览止足之分庶浮云之志
卷二 第 13b 页 WYG0738-0335d.png
 筑室种木逍遥自得池沼足以渔钓舂税足以代耕
 灌园鬻蔬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俟伏腊之资凛秋
 暑退熙春寒往微雨新晴六合清朗太夫人御板舆
 升轻轩远览王畿近周家园席长筵列子孙柳垂阴
 车结轨或宴于林或褉于汜昆弟斑白儿童稚齿称
 万寿以献觞或一惧而一喜寿觞举慈颜和浮杯乐
 饮丝竹骈罗顿足起舞抗音高歌人生安乐孰知其
 他
卷二 第 14a 页 WYG0738-0336a.png
  王潘二赋仕宦而志于事亲者良可讽味
黄山谷手书云王谹稚川元丰初调官京师寓家鼎州
 亲年九十馀矣尚阅贵人家歌舞醉归书其旅邸壁
 间云雁外无书为客久蛩边有梦到家多画堂玉佩
 萦云响不及桃源欸乃歌余访稚川于邸中而和之
 诗曰五更归梦常苦短一寸客愁无奈多慈母每占
 乌鹊喜家人应赋扊扅歌身如病鹤翅翎短心似乱
 丝头绪多此曲朱门歌不得湖南湖北竹枝歌王稚
卷二 第 14b 页 WYG0738-0336b.png
 川既得官都下有所盻忘归余戏作林夫人欸乃歌
 二章与之竹枝歌本出三巴其流在湖湘耳欸乃湖
 南歌也诗曰花上盈盈人不归枣下纂纂实已垂腊
 雪在时听马嘶长安城中花片飞从师学道鱼千里盖
 世成功黍一炊日月倚门人不见看尽林乌返哺儿
 四诗之作可谓尽朋友责善之义山谷至孝奉母安
 康君至为亲涤虎子未尝顷刻不供子职故锡类之
 意力劝稚川以归侍云
卷二 第 15a 页 WYG0738-0336c.png
明道伊川二先生之母夫人候氏事舅姑以孝谨称与
 太中公珦相待如宾客公赖其内助礼敬尤至而夫
 人谦顺自牧虽小事未尝专必禀而后行
  伊川曰先夫人候氏七八岁诵古诗曰女子不夜
  出夜出秉明烛自是日暮则不复出房閤既长好
  文而不为辞章见世之妇女以文章笔札傅于人
  者则深以为非
杨诚斋夫人罗氏年七十馀每寒月黎明即起诣厨躬
卷二 第 15b 页 WYG0738-0336d.png
 作粥一釜遍享奴婢然后使之服役其子东山先生
 启曰天寒何自苦如此夫人曰奴婢亦人子也清晨
 寒冷须使其腹中略有火气乃堪服役耳东山曰夫
 人老且贱事何倒行而逆施乎夫人曰我自乐此不
 知寒也汝为此言必不能如吾矣东山守吴兴夫人
 于郡圃种纻躬缉绩以为衣时年八十馀矣东山月
 俸分以奉母夫人忽小疾既愈出所积劵曰此长物
 也今宜悉以谢医则吾无事矣平居首饰止于银衣
卷二 第 16a 页 WYG0738-0337a.png
 止于䌷绢生四子三女悉自乳曰饥人之子以哺吾
 子是诚何心哉其家采椽土阶如田舍翁三世无增
 饰史良叔守庐陵官满来访入其门升其堂目之所
 见无非可敬可仰可师可法者所得多矣因命画工
 图之而去诚斋东山清介绝俗固皆得之天资而妇
 道母仪所助者亦多矣左传文伯之母老而犹绩文
 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犹绩乎母曰王后亲织玄紞公
 侯之夫人加以纮綖卿之内子为大带命妇成祭服
卷二 第 16b 页 WYG0738-0337b.png
 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社而
 赋事烝而献功男女效绩愆则有辟古之制也罗鹤
 林大经云观诚斋夫人乃知古今未尝无列女未尝
 无贤母
籍溪胡氏宗系记序云吾家自上世以来事亲从兄多
 以孝悌闻曾祖十四公有二兄虽已异居每事必先
 咨长兄次咨仲兄二兄不取而后取二兄许行而后
 行曾祖妣余太君感末疾十年不离床席饮食起居
卷二 第 17a 页 WYG0738-0337c.png
 梳沐盥漱便圊皆须人抱负扶掖子孙妇女左右奉
 事惟惧不如其意祖妣章太君妣余氏叔祖妣吴令
 人更互直侍衣不解带目不交睫朝夕匪懈余太君
 常慰劳之曰吾无以报汝等天当以祐汝等吴令人
 果应福庆是生文定公登巍科历显任其立朝正色
 直言无所假借所以纳忠君父之意虽死不忘宪昔
 侍文定居漳滨十五年见其躬事二亲可谓尽之矣
 奋由白屋二亲安乐享禄养者二十年皆生受官邑
卷二 第 17b 页 WYG0738-0337d.png
 之封此人间所稀有令人慈母也通诗书达义理愉
 颜柔色以事之不足以为难中大公严毅豪勇不可
 少犯文定所以事之者未始徇其意每每以正道开
 说中大久而益亲信之有晚生儿女三人初以为虑
 文定视之如一嫁幼妹与己女装遣奁具无少异中
 大临终以二荆授文定曰二弟若不才为汝之羞可
 严教之文定泣对曰誓不忍挞之其后循循然诱以
 学术迪以道义立身婚宦皆克有成立至使一家烝
卷二 第 18a 页 WYG0738-0338a.png
 烝虽妇女儿童咸知恭顺之道实由文定躬行之化
 所及也孔子曰人之行莫大于孝有子曰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欤后代子孙当务勉行孝悌以无忝所
 生庶几门风益振家声不坠岂不善哉(胡文定公安/国字康侯仕)
 (至给事中二弟长安止仕至郡倅次安老仕至知州/三子长致堂寅字明仲仲五峰宏字仁仲季宁籍溪)
 (宪字原仲仕至秘书省正字西/园大壮字季履五峰第三子)
元魏杨播家世纯厚并敦义让昆季相事有如父子椿
 津恭谦兄弟旦则聚于厅堂终日相对未曾入内有
卷二 第 18b 页 WYG0738-0338b.png
 一美味不集不食厅堂间往往帏幔隔障为寝息之
 所时就休偃还共谈笑椿年老曾他处醉归津扶持
 还至假寝阁前承候安否椿津年过六十并登台鼎
 而津常旦暮参问子侄罗列阶下椿不命坐津不敢
 坐椿每近出或日斜不至津不先饭椿还然后共食
 食则津亲授匙箸味皆先尝椿命食然后食津为肆
 州椿在京宅每有四时嘉味辄因使次附之若或未
 寄不先入口一家之内男女百口缌服同㸑庭无间
卷二 第 19a 页 WYG0738-0338c.png
 言(杨播字延庆事元魏孝文帝为平东将军椿字延/寿位至司徒津字罗汉为司空椿津俱事明太后)
 椿尝戒子孙云吾兄弟在家必同盘而食若有近行
 不至必待其还亦有过中不食忍饥相待吾兄弟八
 人今存者三不忍别食也闻汝兄弟时有别斋独食
 者又不如吾一世也又云仕魏以来高祖而下七郡
 守三十二刺史内外显任少比
司马温公与其兄伯康友爱尤笃伯康年将八十公奉
 之如严父保之如婴儿每食少顷则问曰得无饥乎
卷二 第 19b 页 WYG0738-0338d.png
 天少冷则拊其背曰衣得无薄乎
  范忠宣知襄城县承事伯兄照管汤药饮食居处
  衣服必躬必亲如孝子之事严父事亲从兄仁义
  之实爱敬之理与生俱生仁之至义之尽也
温公耆英真率会约
 序齿不序官
 为具务简素
 朝夕食各不过五味
卷二 第 20a 页 WYG0738-0339a.png
 菜果脯醢之类各不过三十器
 酒巡无算深浅自斟主人不劝客亦不辞
 逐巡无下酒时作菜羹不禁
 召客共用一简客注可否于字下不别作简或因事
  分简者听会日早赴不待促
 违约者每事罚一巨觥
  公自序其诗云作真率会伯康与君从七十八岁
  安之七十七岁正叔七十四岁不疑七十三岁叔
卷二 第 20b 页 WYG0738-0339b.png
  达七十岁光六十五岁合五百一十岁口号成诗
  用安之前韵(伯康温公之兄君从席汝言安之/王尚恭正叔楚达中不疑王谨言)
 七人五百有馀岁同醉花前今古稀走马斗鸡非我
 事纻衣丝发且相辉
 经春无事连翩醉彼此往来能几家切莫辞斟十分
 酒尽从他笑满头花
南阳刘驎之为桓冲长史冲尝至驎之家驎之方条桑
 谓冲使君既枉驾宜先诣家君冲诣其父父命乃还
卷二 第 21a 页 WYG0738-0339c.png
 拂短褐与冲言父使驎之自持浊酒菹菜供宾冲敕
 人代之父辞曰若使官人则非野人意也
  德星之聚慈明行酒六龙下食宋胡侍讲瑗治家
  甚严闺门整肃尤谨内外之分诸子常侍立左右
  宾至则供亿茶汤待客不用使令而以子弟礼度
  娴雅杜子美诗亦有问荅未及己儿女罗酒浆之
  句
横渠先生曰若亲之故旧所喜当极力招致宾客之奉
卷二 第 21b 页 WYG0738-0339d.png
 当极力营办务以悦亲不可计家之有无然又须安
 之不知其勉强劳苦苟使见其为而不易则亦不安
 矣
唐张士严父病药须鲤鱼冬月冰合有獭衔鱼至前得
 以供父父遂愈宋查道字湛然歙州人母病思鳜鱼
 羹方冬苦寒道泣祝于河凿冰脱巾以取之得鳜尺
 许以馈母疾寻愈孝感之事无世无之孟宗得笋之
 事尤奇陈遗之铛底饭蔡顺之异器椹尤于患难中
卷二 第 22a 页 WYG0738-0340a.png
 得力真西山参政性笃孝为母吴夫人祈福词云天
 下之乐莫如以禄之及亲人子之情尤欲其亲之难
 老母疾愈醮谢词云莫亲乎母实为命以相依盖高
 者天惟尽诚而可动愿损臣身之算以延母氏之龄
 炉薰之烬未销囊药之功已应孝行之简在帝心若
 此为人子者可不敬诸
应璩古乐府云昔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年各百馀岁
 相与锄禾莠住车问三叟何以得此寿上叟前置辞
卷二 第 22b 页 WYG0738-0340b.png
 量腹节所受中叟前置辞室内妪粗丑下叟前置辞
 暮卧不覆首要哉三叟言所以能长久晦翁语录或
 云俗语夜饭减一口活得九十九先生曰此出古乐
 府三叟诗
唐柳公度年八十有强力人问其术对曰吾平生未尝
 以脾胃熟生物暖冷物不以元气佐喜怒耳(此下十/数条述)
 (老人所以观/颐自养者)
富郑公年八十书座右云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卷二 第 23a 页 WYG0738-0340c.png
张廷老名珙年七十馀步趋拜起健甚自言夙兴必拜
 数十老人气血多滞拜则支体屈伸气血流畅可终
 身无手足之疾
唐仲俊年八十五六极康宁自言少时因读千字文有
 所悟谓心动神疲四字也平生遇事未尝动心故老
 而不衰
太医孙君昉字景初自号四休居士山谷问其说四休
 笑曰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
卷二 第 23b 页 WYG0738-0340d.png
 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山谷曰此安乐法也夫少
 欲者不伐之家也知足者极乐之国也四休家有三
 亩园花木郁郁客来煮茗谈上都贵游人间可喜事
 或茗寒酒冷宾主皆忘其居与余相望暇则步草径
 相寻故作小诗遣家僮歌之以侑酒茗诗曰太医诊
 得人间病安乐延年万事休又曰无求不著看人面
 有酒可以留人嬉欲知四休安乐法听取山谷老人
 诗
卷二 第 24a 页 WYG0738-0341a.png
山谷四印云我提养生之四印君家所有更赠君百战
 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无可简择眼界
 平不藏秋毫心地直我肱三折得此医自觉两踵生
 光辉团蒲日静鸟吟时炉薰一炷试观之四休四印
 老少富贫普同受用
东坡云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而芳居民三十馀家饮
 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蜀青城山老人村有见
 五世孙者道极崄远生不识盐醯而溪中多枸杞根
卷二 第 24b 页 WYG0738-0341b.png
 如龙蛇饮其水故寿
道人中往往多有耆寿者陆放翁云青城山上官道人
 此人也巢居食松面年九十矣人有谒之者但粲然
 一笑有所请问则托言病聩一语不肯答予尝见之
 于丈人观道院忽自语养生曰为国家致太平与长
 生不死皆非常人所能且当守国使不乱以待奇才
 之出卫生使不天以须异人之至不乱不天皆不待
 异术惟谨而已予大喜从而叩之则已复言聩矣
卷二 第 25a 页 WYG0738-0341c.png
放翁又云老叶道人龙舒人不食五味年八十七八平
 生未尝有疾居会稽舜山天将寒必增屋瓦补墙壁
 使极完固下帷设帘多储薪炭杜门终日及春乃出
 对客庄敬不肯多语予每访之殊无它语一日默作
 意欲叩其所得才入门即引入卧内烧香具道其遇
 师本末若先知者亦异矣夫
旴江有日峰丘道人号河南子年九十馀皓发朱颜冬
 夏一单衣雨雪不张盖叔祖西岩寺丞招之来泰宁
卷二 第 25b 页 WYG0738-0341d.png
 留十馀载携一道篮系一小牌子上书诗四句云老
 迟因性慢无病为心宽红杏难禁雨青松耐岁寒常
 跣足卖卜于市得钱则散与小儿儿争拾之黄玉窗
 与二三友扣问功名皆笑而不言独指玉窗云子寿
 高尝问养生之术但指小牌子上诗四句眠焉今历
 五十馀年信知其言之有味也
太乙真人七禁文其六曰美饮食养胃气彭鹤林耜云
 夫脾为脏胃为腑脾胃二气互相表里胃为水榖之
卷二 第 26a 页 WYG0738-0342a.png
 海主受水榖脾为中央磨而消之化为血气以滋养
 一身灌溉五脏故修生之士不可以不美其饮食所
 谓美者非水陆毕备异品珍羞之谓也要在乎生冷
 勿食尘硬勿食勿强食勿强饮先饥而食食不过饱
 先渴而饮饮不过多以至孔氏所谓食饐而餲鱼馁
 而肉败不食等语凡此数端皆损胃气非惟致疾亦
 乃伤生欲希长年此宜深戒而亦养老奉亲与观颐
 自养者之所当知也
卷二 第 26b 页 WYG0738-0342b.png
黄山谷云烂蒸同州羔灌以杏酪食之以匕不以箸南
 都拨心面作槐芽温淘糁以襄邑抹猪炊共城香稻
 荐以蒸子鹅吴兴庖人斫松江鲈鲙继以庐山康王
 谷水烹曾坑斗品少焉解衣仰卧使人诵东坡赤壁
 前后赋亦足以一笑也此虽山谷之寓言然想像其
 食味之美安得聚之以奉老人之旨甘
东坡老饕赋云庖丁鼓刀易牙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洁
 火恶陈而薪恶劳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汤尘尝
卷二 第 27a 页 WYG0738-0342c.png
 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滃杏酪之
 蒸羔蛤半熟以含酒蟹微生而带糟盖聚物之夭美
 以养吾之老饕婉彼姬姜颜如李桃弹湘妃之玉瑟
 鼓帝子之云璈命仙人之萼绿华舞古曲之郁轮袍
 引南海之玻瓈酌凉州之蒲萄愿先生之耆寿分馀
 沥于两髦候红潮于玉颊惊暖响于檀槽忽累珠之
 妙曲抽独茧之长缲闵手倦而少休疑吻燥而当膏
 倒一缸之雪乳列百柁之琼艘各眼滟于秋水咸骨
卷二 第 27b 页 WYG0738-0342d.png
 碎于春醪美人告去已而云散先生方兀然而禅逃
 飨松风于蟹眼浮雪花于兔毫先生一笑而起渺海
 阔天而高
苕溪渔隐曰东坡于饮食作诗赋以写之往往皆臻其
 妙如老饕赋豆粥诗是也豆粥诗云江头千顷雪色
 芦茅檐出没晨烟孤地碓舂粇光似玉沙瓶煮豆软
 如酥我老此身无著处卖书来问东家住卧听鸡鸣
 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又寒具诗云纤手搓来玉
卷二 第 28a 页 WYG0738-0343a.png
 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
 缠臂金寒具乃捻头也出刘禹锡佳话过子忽出新
 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天酥陀则不可
 知人间决无此味也诗云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
 乳更全清莫将北海金齑鲙轻比东坡玉糁羹诚斋
 菜羹诗亦云云子香抄玉色鲜菜羹新煮翠茸纤人间
 脍炙无此味天上酥陀恐尔甜
宋太宗命苏易简讲文中子有杨素遗子食经羹藜含
卷二 第 28b 页 WYG0738-0343b.png
 糗之说上因问食品何物最珍对曰物无定味适口
 者珍臣止知齑汁为美臣忆一夕寒甚拥炉痛饮夜
 半吻燥中庭月明残雪中覆一齑盂连咀数根臣此
 时自谓上界仙厨鸾脯凤胎殆恐不及屡欲作冰壶
 先生傅纪其事因循未果也上笑而然之
  唐刘晏五鼓入朝时寒中路见卖蒸胡处热气腾
  辉使人买以袍袖包裙褐底啖谓同列曰美不可
  言此亦物无定味适口者珍之意也
卷二 第 29a 页 WYG0738-0343c.png
倪正父思云鲁直作食时五观其言深切可谓知惭愧
 者矣余尝入一佛寺见僧持戒者每食先淡吃三口
 第一以知饭之正味人多以五味杂之未有知正味
 者若淡食则本自甘美初不假外味也第二思衣食
 之从来第三思农夫之艰苦此则五观中已备其义
 每食用此为法极为简易且先吃三口白饭已过半
 矣后所食者虽无羹蔬亦自可了处贫之道也又云
 造物劳我以生逸我以老少年不勤是不知劳也年
卷二 第 29b 页 WYG0738-0343d.png
 老奔驰是不知逸也天命我逸而我自劳可乎又曰
 吾乡有前辈三人其一施大任参政享年九十有四
 其一李季叔参政享年八十有一其一沈持要詹事
 今年已八十有二耳目聪明步履轻捷夜书细字三
 贤难老皆以绝欲早故效验彰彰如此然则欲求长
 年可不以为法乎
倪正父经锄堂杂志述五事云静坐第一观书第二看
 山水花木第三与良朋讲论第四教子弟第五述齐
卷二 第 30a 页 WYG0738-0344a.png
 斋十乐云读义理书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清谈
 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
 寓意奕棋虽有他乐吾不易矣
刘后村云外舅林宝章瑑晚岁奉祠旧庐略缮葺小圃
 粗种蓺体中佳时幅巾短褐野眺露坐悠然忘归二
 子公遇公选朝夕侍公跬步不离家庭讲肄偶有会
 意公辄喜曰天下至乐不出闺门之内公遇兄弟安
 隐约习苦淡耆年一灯荧然语必达旦至言妙义不
卷二 第 30b 页 WYG0738-0344b.png
 缘师授亦非言语文字可傅公遇号寒斋二子同字
 子真合字子常守寒斋孝友之规子常事兄如父家
 政听焉子真亦极友爱连床之语至曙一膳之珍必
 剖制行同孝谨临财同廉让读书同义趋作文同机
 键奕世传一心百年如一日父子兄弟自为师友世
 未有如林氏家庭讲肄之乐者也
鹤林罗大经云余家深山中每春夏之交苍藓盈阶落
 花满径门无剥啄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
卷二 第 31a 页 WYG0738-0344c.png
 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啜之随意读周易国风左氏
 傅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数篇从容步山
 径抚松竹与麛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坐弄流泉
 漱齿濯足既归竹窗下山妻稚子作笋蕨供麦饭欣
 然一饱弄笔窗间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
 迹画卷纵观之兴到则吟小诗或草玉露一两段再
 烹苦茗一杯出步溪边邂逅园翁溪友问桑麻说粳
 稻量晴校雨探节数时相与剧谈一饷归而倚杖柴
卷二 第 31b 页 WYG0738-0344d.png
 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变幻顷刻悦可人目
 牛背笛声两两来归而月印前溪矣唐子西诗云山
 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玩味此句最妙然识其妙者
 盖少彼牵黄臂苍驰猎于声利之场者但见衮衮马
 头尘匆匆驹隙影耳人能真知此妙则东坡所谓无
 事此静生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所
 得不已多乎易曰观颐观其自养也康节诗云老年
 躯体素温存安乐窝中别有春尽有山翁拙于用也能
卷二 第 32a 页 WYG0738-0345a.png
 康济自家身此自养之旨也善自养如鹤林斯可以
 佚老矣
邵康节先生年老逢春吟云年老逢春雨乍晴雨晴况
 复近清明天低宫殿初长日风暖园林未转莺花似
 锦时高阁望草如茵处小车行东君见赐何多也又
 复人间久太平(凡八/首)首尾吟云尧夫非是爱吟诗诗
 是尧夫喜老时明著衣冠为士子高谈仁义作男儿
 敢于世上明开眼肯向人前浪皱眉六十七年无事
卷二 第 32b 页 WYG0738-0345b.png
 客尧夫非是爱吟诗(凡十/一首)惜芳菲吟云绿杨阴里寻
 芳遍红杏香中带醉归末联云芳樽有酒慈亲乐犹
 得阶前戏䌽衣(凡四/首)击壤集一编老人怡神悦目时
 可吟玩无名公傅自叙尤详性喜饮酒命之曰太和
 汤所饮不多不喜过醉其诗曰饮微酡口先吟哦吟
 哦不足遂及浩歌所寝之室谓之安乐窝冬燠夏凉
 遇有睡思则就枕其诗曰墙高于肩室大如斗布被
 暖馀藜羹饱后气吐胸中充塞宇宙闻人言人之善
卷二 第 33a 页 WYG0738-0345c.png
 就而和之又从而喜之其诗曰乐见善人乐闻善事
 乐道善言乐行善意闻人之善如佩兰蕙晚有二子
 教之以仁义授之以六经家素业儒口未尝不道儒
 言身未尝不道儒行其诗曰羲轩之书未尝去手尧
 舜之谈未尝离口当中和天同乐易友吟自在诗饮
 欢喜酒百年升平不为不偶七十康强不为不寿夫
 老境从容善于自养孰有如康节翁者乎
吕东莱伯恭横山吴氏佚老庵记云横山吴君珉治别
卷二 第 33b 页 WYG0738-0345d.png
 室之西偏榜以佚老休工归役斤釜收声辑杖立于
 前闻窃语于阶者曰棋陇绳畦坻粟京稼筹算挂壁
 万货四臻此吾主人翁所以佚其老也少进至于门
 闻行语于涂者曰丰林邃宇樽俎靖嘉鸥鹭不惊风
 月相答此吾豪长者所以佚其老也又进至于郊闻
 聚语于塾者曰培嗣以学既楙既敷秩壶以礼既序
 既饬此吾乡丈人所以佚其老也他日吴君为道之
 予曰夫三者之言何如吴君曰阶得吾粕涂得吾漓
卷二 第 34a 页 WYG0738-0346a.png
 塾得吾醇出浸远吾名吾室义其究于此乎予曰未
 既也畏峤登舆身閒心慄厌市筑墉目静耳喧君虽
 善自佚踰闑以往肩赪腹枵者踵相接岁或不升尪
 瘠困惫呻吟交于大逵专一室之佚乐乎哉君里中
 望也盍劝族党愒劳振乏己责纾逋同其美于是乡
 则尽横山表里皆吾佚老庵也其视尺椽半席广狭
 何若君谢曰厚矣子之拓吾境也顾童奴陷其说于
 壁间以劝此记为勉耆英力行好事敛岁济赈实积
卷二 第 34b 页 WYG0738-0346b.png
 阴功必有紫府真人延之于上坐者
辛稼轩词寿赵茂中郎中时以置兼济仓里中赈济除
 直秘阁沁园春云
  甲子相高亥首曾疑绛县老人看长身玉立鹤般
  风度方颐须磔虎样精神文烂卿云诗凌鲍谢笔
  势骎骎更右军浑馀事羡仙都梦觉金阙名存门
  前父老忻忻换奎阁新褒诏语温记他年帷幄须
  依日月只今剑履快上星辰人道阴功天教多寿
卷二 第 35a 页 WYG0738-0346c.png
  看到貂蝉七叶孙君家里是几枝丹桂几树灵椿
 又呈茂中前章记广济仓事满江红云我对君侯长
  怪见两眉阴德更长梦玉皇金阙姓名仙籍旧岁
  炊烟浑欲断被公扶起干人活算胸中除却五车
  书都无物溪左右山南北花园近云朝夕看风流
  杖屦苍髯如戟种柳已成陶令宅散花更满维摩
  室劝人间且住五千年如金石
 赵龙图自咏念奴娇云
卷二 第 35b 页 WYG0738-0346d.png
  吾今老矣好归来了取青山活计甲子一周馀半
  纪谙尽人间物理婚嫁随缘田园粗给知足生惭
  愧心田安逸自然绰有馀地还是初度来临葛巾
  野服不减貂蝉贵门外风波烟浪恶我已收心无
  累弟劝兄酬儿歌女舞乐得醺醺醉满堂一笑大
  家百二十岁
 辛稼轩寿人七十感皇恩云
  七十古来稀人人都道不是阴功怎生到松姿虽
卷二 第 36a 页 WYG0738-0347a.png
  瘦偏耐云寒霜冷看君霜鬓底青青好楼雪初晴
  庭闱嬉笑一醉何妨玉壶倒从今康健不用灵丹
  仙草更有一百岁人难老
 又为婶母王氏庆七十感皇恩云
  七十古来稀未为稀有须是荣华更长久满床靴
  笏罗列儿孙新妇精神浑似个西王母遥想画堂
  两行红袖妙舞清歌拥前后大男小女逐个出来
  为寿一个一百岁一杯酒
卷二 第 36b 页 WYG0738-0347b.png
 最高楼诗洪内翰七十云
  金闺老眉寿正如川七十且华筵乐天诗句香山
  里杜陵酒债曲江边问何如歌窈窕舞婵娟更十
  岁太公方出将又十岁武公方入相留盛事看明
  年直须腰下添金印莫教头上欠貂蝉向人间长
  富贵地行仙
 鹊桥仙为人庆八十席间戏作云
  朱颜晕酒方瞳点漆閒傍松边荷杖不须更展画
卷二 第 37a 页 WYG0738-0347c.png
  图看是个寿星模样今朝盛事一杯深劝更把新
  词齐唱人间八十最风流长贴在儿儿额上
 又为岳母庆八十云
  八旬庆会人间盛事齐劝一杯春酿胭脂小事点
  眉间犹记得旧时宫样䌽衣更著功名富贵直过
  太公以上大家著意记新词遇著个十年便唱
 品令族姑庆八十来索俳语
  更休说便是个住世观音菩萨甚今年容貌八十
卷二 第 37b 页 WYG0738-0347d.png
  岁见底道才十八莫献寿星香烛莫祝灵龟椿鹤
  只消得把笔轻轻去十字上添一撇
张于湖孝祥帅潭州日寿黄倅永存母淑人木兰花云
 慈闱生日见说今年年九十戏䌽盈门大底孩儿七
 个孙人间盛事只这一般难得似愿我双亲都似君
 家太淑人
曾祖参政文靖公寿伯母太夫人上官氏木兰花词云
 吾家二老前有高平生癸卯若到今辰讵止荣华九
卷二 第 38a 页 WYG0738-0348a.png
 十龄共惟伯母九十新年还又五五五相承好看重
 逢乙巳春 上官氏朋溪宁国府判梦得朴庵编修
 户部提刑应傅之母 高平郡夫人江氏文靖公之
 祖母皆年过九十吾家二寿母也
  又有鹧鸪天二阕云
 九十吾家两寿星今夫人赛昔夫人百年转眼新开
 帙十月循环小有春(十月二十/一日生)生日到转精神目光
 如镜步如云年年长侍华堂宴子子孙孙孙又孙
卷二 第 38b 页 WYG0738-0348b.png
 寿母开年九十三佳辰就养大江南缇屏晃耀新宁
 国绣斧斓斑老朴庵倾玉斝擘黄柑两孙垂绶碧于
 蓝便当刋颂崆峒顶留与千年作美谈
文靖公在朝日寿母昌国叶夫人词云
 帝里风光别是天花如锦绣柳如烟还逢令节春三
 二又庆慈闱岁八千斟寿斝列长筵子孙何以咏高
 年各裒千首西湖什一度生朝献一篇
  任静江经略安抚日元夕奉亲出郊词云
卷二 第 39a 页 WYG0738-0348c.png
 䌽结轻车五马随倾城争出看花枝笙歌十里岩前
 去灯火千门月下归莲炬引老莱衣蛾眉无数捲帘
 窥谁知万里逢灯夕却胜寻常三五时
  寿母词云
 满二望三时(中春三/十日生)春景方明媚又见蟠桃结子来
 王母初筵启无数桂林山不尽漓江水总入今朝祝
 寿杯永保千千岁
朴庵编修户部知平江府日寿母上官太夫人感皇恩
卷二 第 39b 页 WYG0738-0348d.png
 云觅得个州儿稍供䌽戏多谢天公为排备一轮明
 月酝作清廉滋味倾入寿杯里何妨醉我有禄书呈
 母年万计八十三那里暨便和儿算恰一百四十地
 这九千馀岁长随侍
 鹧鸪天云天遣丰年祝母龄人人安业即安亲探支
 十日新阳福来献千秋古佛身儿捧盏妇倾瓶更欣
 筵上有嘉宾紫驼出釜双台馈玉节升堂两使星
家居日鹧鸪天寿词云诸佛林中女寿星千祥百福产
卷二 第 40a 页 WYG0738-0349a.png
 心田喜归王母初生地满劝麻姑不老泉吾梦佛半
 千员一年一佛护庭萱数过九十从头数四百馀零
 一十年序云十月二十一日吾母太淑人生日也今
 年九十仰荷乾坤垂佑赐以福寿康宁愿益加景覆
 令其耳目聪明手足便顺五脏六腑和气流通常获
 平安之庆子孙贤顺寸禄足以供甘旨也黄玉窗祖
 母张氏寿八十有三乃翁怡轩居士赋词有八十加
 三迎九十还似婴童之句其居与朴庵对门朴庵闻
卷二 第 40b 页 WYG0738-0349b.png
 之喜曰吾仁邻亦有寿母如此耶怡轩庆母年开九
 帙诗云又见梅妆碧玉枝弟兄相聚著莱衣西方佛
 庆明朝诞南极星腾寿日辉百岁阿㜷开九帙两房
 孙子戏重闱年年得侍高堂醉坐对天花散漫飞
刘随如镇寿赵路分八十岁感皇恩云八十最风流那谁
 不喜况是精神可人意太公当日未必荣华如此儿
 孙列两行莱衣戏好景良辰满堂和气唱个新词管
 教美愿同彭祖尚有八百来岁十分才一分那里暨
卷二 第 41a 页 WYG0738-0349c.png
 (此词亦用那里暨三字/盖本于康伯可之词)
程沧洲寿后溪刘侍郎云朱颜白发烱双瞳一念平生
 造物通内阁图书真学士西园几杖老仙翁木公金
 母人间现桂子桐孙寿籍同遥想䌽衣围四世后溪
 无日不春风姚状元赋吕氏宜老堂云此堂清不著
 珠玑只要双亲佚老宜春酒尽堪眉寿介斑衣长似
 乳时嬉妇垂鹤发陪姑纬翁撚银髯课子诗饱饮菊
 花潭上水鸡窠犹自拜孙枝二诗贵华富艳人间至
卷二 第 41b 页 WYG0738-0349d.png
 乐孰加焉(李守为承旨奉使南海至琼道逢一翁自/称杨遐举年八十一其叔父皆年一百二)
 (十馀又见其祖宋卿年九十五次见鸡窠中有小儿/出头下视宋卿曰此九代祖也不语不食不知其几)
 (岁/矣)
唐九老图白乐天诗序云胡杲年八十九吉旼年八十
 八刘真年八十七郑据年八十五卢直年八十三张
 浑年七十七居易年七十七于东都履道坊合尚齿
 之会七老相顾既醉且欢静而思之此会希有因各
 赋七言韵诗一章以记之乐天诗云
卷二 第 42a 页 WYG0738-0350a.png
  七人五百八十四拖紫纡朱垂白须囊里无金莫
  嗟叹樽中有酒且欢娱吟成六韵神还旺饮到三
  杯气尚粗嵬峨狂歌教婢拍婆娑醉舞遣孙扶天
  年高迈二疏传人数多于四皓图除却三山五天
  竺人间此会且应无
 或传诸好事者有二老年貌绝伦同归故乡亦来斯
 会洛中遗老李元爽年一百三十六禅僧如满归洛
 年九十五皆年之尤高者也续命书姓名年齿写其
卷二 第 42b 页 WYG0738-0350b.png
 形貌附于图右乐天赠之诗云
  雪作须眉云作衣辽东华表暮双归当时一鹤尤
  希有何况今逢两令威
宋洛阳耆英会文潞公七十七留守西都富韩公年七
 十九致政在里第二公弼亮三朝为国元老与席司
 封汝言等于韩公之第买酒相乐宾主十有二人图
 于妙觉僧舍司马温公年未七十亦与焉潞公命温
 公序其事诸公皆有诗温公诗云
卷二 第 43a 页 WYG0738-0350c.png
  洛下衣冠爱惜春相从小饮任天真随家所有自
  可乐为具更微谁笑贫不待珍羞方下箸只将佳
  景便娱宾庾公此兴知非浅藜藿终难作主人
 潞公请老致仕后再起平章军国重事制书云吕望
 惟贤起佐文王之治周公已老留为孺子之师继而请
 老复以太师致仕年九十二寿独高于诸公云
 
 
卷二 第 43b 页 WYG0738-0350d.png
 
 
 
 
 
 
 
 寿亲养老新书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