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卷十一 第 1a 页 WYG0717-040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榕坛问业卷十一
            明 黄道周 撰
暑后借王家园与诸友晤会许汝翼适近邻舍集坐顷
汝翼因问天下大患治道不效岂患圣学不明汉之地
节甘露唐之贞观开元宋之景祐康定当时四夷宾服
闾左蕃庶士大夫辨政涖官子弟优游庠序诸贤初无
发明及熙宁元丰乾道淳熙间始辟门讲论分曹诵说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0717-0406b.png
天下已自萧然不复可观岂如晦翁所云时有穷达善
有独兼不得持同甫之说关颜闵之口耶某云宋无诸
贤岂得与汉唐齿凡天下治道不效皆是学问不明书
生开口便道读书是读书人做官是做官人从此人才
日益污下嘉榖不茂稂莠日长灭裂卤莽取报宜然耳
汝翼云当胡海陵时立经义治事二斋修兵农礼乐书
算诸务士人皆有实学数十年间用之不尽今书生不
过举业其精微者又谈性命理道之细于兵农书算等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0717-0407a.png
事废置不讲县官宵旰忧簿书钱榖之务卒无一人起
而荷承者想周程之谈性命不及海陵课实事之最也
某云天下事靠簿帐不得只是寸心去做心地清者做
事必明净心地密者做事必周详心地了彻做事必简
切决无虚凭簿帐弄出才谞之理譬如水利土工鼓铸
收纳这三四事极是琐碎使小人有才者干办一番极
是报效然不过数时法立弊生旋归破坏惟有心地清
明不惮劳苦者从头彻尾一一做去便成百年之规今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0717-0407b.png
官府书吏精习簿帐试之繁剧如健小马走数百步辄
想槽枥岂成致远之器就如兵家须有专门作将帅要
谙练边事至于出机应变只在寸心或有应变才短而
小心敬慎者虽无大胜亦无大败尝试小儿狎知事例
只是贯串弊窦启侮冒功而已何尝见韩白奋臂出自
师门吕散鹰扬初曾服习耶汝翼云如此则只须治心
不须治事子产何以吝邑于尹何夫子何以辍试于子
羔耶某云想是他们治心未到不是他们治事太密也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0717-0407c.png
汝翼云海陵门人到成就得多某云亦不见胡学盛于程
门只是风教运会自有先后之别耳
是日因讲周南召南之义郑孟储问云周召二公采邑也
地志扶风东北有周城东南有召城地以二公得名不知
何以俱系之南不知何以又不称风旧说后妃之化被及
南国然方后妃时周召未封南国诸侯何以俱囿周召之
下且如传称王道缺而关雎作则关雎已非风化之本就
以风化立说则雀角之讼野麇之诱显为强暴轶于淫邪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0717-0407d.png
何以得称文王后妃之化耶某云圣贤学问先以性情
为本性情变化以和平为先性情上不和平虽有格天
事业犹之飘风掠过秋草而已天地罡气多在西北听
秦豳二风多少挺劲其极窈窕者如秦云在其板屋乱
我心曲豳云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语气犹之截然被于
管弦别成北音非优柔平中之韵唯关雎至麟趾鹊巢
至驺虞二十五篇反覆诵之使人意消体平形神俱畅
犹盛暑中之被南风欣欣解愠不知其然便有袗衣鼓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0717-0408a.png
琴之意人生无此意思虽身佩冲牙与口衔瓦砾再无分
别见忿欲相寻人入门出户何处开眼虞舜之刑沩汭太
姒之嗣徽音皆从此处下手此处下手便见太和在寻常
床几间周召许大事业到老成就无鹰扬之称享清明之
福是夫子所动操而思南薰也孟储云王风亦有和平者
不某云既是败管如何取节孟储云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此语亦戆岂在秦豳之下某云士君
子常有贞正之心才有燕婉之致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古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0717-0408b.png
今神明其事正是吾徒平居本色切勿草草看过也
侯晋水云从来说二南以为南国今独以二风为南风
此语何所稽承某云说南国者犹是传说南风者固是
经耳孟储云如周南在扶风东北亦难以南称也晋水
云自酆鄗而观则皆在南耳某云风化本天不专畸地
畸地则江汉之间于周召何涉周召垂老胜殷遏刘使
天下和平致治刑措者六七十年其源本得力都在于
此文王一生肃肃雍雍只是免得面墙一事吾人读万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0717-0408c.png
卷书不为二南犹是面墙耳晋水云晦翁称修身齐家
以治其国此义亦大如何不取某云性情不调忿欲乖
张自家鼻眼无安顿处何况齐家治国上事晦翁自是
举出第二义也读书人常有呆气家庭之际孔门已自
难调夫子异日称南方之强亦于宽柔两字有取程伯
淳司马君实生平无疾言遽色皆是于二南得力晋水
云于此处说为字到有下手古人颂容舞蹈不离琴瑟
都是此意然雅称以雅以南礼记称胥鼓南则南者四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0717-0408d.png
方异乐之名不关周召不知二南音节亦有与彼相近
者乎且关雎为乐卒章则关雎而下不尽入乐何以得
被管弦使晨夕盥漱其际某云既得彼意何劳被声周
召二公已在未有声音之始晋水云燕处则听颂之声
古人声教自是玄微不知颂与二南孰为导始某云穆
穆皇皇肃肃雍雍想此两端行远自迩
吕而德云周召二公诗不称风特以南冠于诸风之首
此是仲尼所命以南以雅以颂无复敢为损益者端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0717-0409a.png
木为尼山高弟其述诗傅采东山诸什及駉马等篇为
鲁风次召南之后今世所传申诗篇次是也申毛当时
均为傅之子夏不知何以差池若此某云秦火之馀傅
于诵说篇章俱存而大义难了齐鲁申韩各存章句以
自名家义不相袭不足怪也而德云如南山楚茨大田
诸作周官以为豳雅则丰年载芟诸篇当为豳颂是则
周有三诗豳俱三体所以表章后稷源本世泽意思甚
长何不悉从风例附于终篇而毛公或以为刺幽之作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0717-0409b.png
元晦悉以为农社之诗分错互异不知后人何所稽循
某云周官称击土鼓吹豳雅举雅可该风颂毛公虽云
大田刺幽丘明虽云楚茨多礼然中间多陈农政以豳
括之于义无害也至如国风始于周召以明文王肃雍
之化终于豳风以申其勤无逸之旨与雅颂殊例何必
同乎而德云二南既不称风而邶鄘卫称风且以一国
而具三风黍离以王国称风而郑齐魏唐俱为属国且
无大小强弱之殊车邻以霸国称风而陈郐曹豳俱为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0717-0409c.png
属国亦无远近存亡之别何也向于三易注中曾睹三
始四灭之说却未分明今可复得闻乎某云兄此问已
见删诗大意某平居都说过惜无会者耳凡诗有十二
际每际五等国风三际二南为成周之始历五等而变
王卫从二南与邶鄘自为一家周所以变商风教之始
自平中而柔曼此一际也黍离为迁国之中历五等而
变霸晋郑东依至于齐而拜胙周所以变列国风教之
中文劣于桓忧思之音流于亡国此二际也车邻为侯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0717-0409d.png
国之终历五等而复始陈为虞胤楚实灭之郐曹之封
并于晋郑列国纷争秦豳所以复合风教之终自二南
归于二北此三际也有此三际以推二雅有二雅以推
三颂犹十二舍之在天地日月所经晦朔从生僻儒因
之以有午亥天门卯酉革政之说荡而愈远耳而德云
古人五际只说二雅不及国风吾门平居说风为九野
雅为三垣今通以十二舍推之则谁为三统五纬内外
终始者某云天地四时每时各有三际岁月日辰厥例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0717-0410a.png
维钧夫子虽未尝比配以初中终三候推之却无不同
者耳而德云如二雅百有五篇以三候分之则犹可齐
鲁商二颂不过九篇何当六候某云亦大意如此必精
详配属虽以三垣九野总之难齐得其渺论亦流为纬
家耳而德云风之终于豳风雅之终于召旻毕竟是思
二南之意然以周公居豳为风则鲁公居鲁不得为颂
鲁公诸孙既列为颂则周原诸子不得为南古称周南
为正风豳风为变风鲁颂为后人增益想亦不谬也某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0717-0410b.png
云周南始于夫妇温以柔豳风终于君臣笃以摰召南
始于庭帏和以贞召旻终于边圉敬以治周南豳风自
以时地不同正变异感不关周公身上事召南召旻自
是劳绩所在先后系思又不关燕国上事也燕鲁去西
周各五六千里召公世治江汉以御彊楚周公世治泾
渭以御彊秦江汉四诗皆纪召公以终于雅駉牡四诗
皆纪鲁公以列于颂燕鲁最为后亡秦楚最为暴起宗
子家相先后之间权衡进退不失累黍自非仲尼谁能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0717-0410c.png
为之者而德云齐亦雄国也而列东迁之后晋亦大邦
王霸两际不纪其烈何也某云齐自哀侯之烹天下多
哀之者入春秋而始大终春秋而为田田陈一家夫子
存齐以尊太公存陈以屏猾楚唐魏之间晋以创兴亦
以创裂素衣朱襮有马白颠夫子所以命秦晋也自某
往岁常闻是论比多谈者徒为波涛耳吾辈只管在性
情里面看出周召世业圣人损益非所敢知也而德云
如此则申公之录鲁风必非子夏之说某云申诗不傅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0717-0410d.png
久矣以鲁匹卫定是书生之见想是晋魏以降强附端
木者耳
王千里云前日说诗亡春秋作春秋之时桓文之迹见
于郑卫曹陈可见国风半为春秋时诗元晦以为雅诗
亡耳不得云天子不复采风也然考诸说苕华黄草都
人角弓亦多有东迁后诗者不得谓雅诗亡也古人诗
多风刺如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皆刺井田不治农政
久荒耳而谈者直谓农祀报赛采葛大车扶苏狡童皆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0717-0411a.png
讽当时寡谋轻诺好事失时者耳而谈者直谓淫奔是
则诗之大义亡非诗之章句亡也风刺之义息而后褒
贬之义起犹之礼乐息而后政刑起也某云如此看书
都有意当春秋盛时士大夫相见皆歌诗以徵其志小
雅之诗亡自公宴季子歌南山有台始也大雅之诗亡
自韩不信高张城成周南面而语诸侯始也国风之诗
亡自公归楚而楚语始也鲁颂之诗亡自定哀之间鼷
鼠两食郊牛始也千里云然则诗之亡在景敬之间乎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0717-0411b.png
某云当景敬时晋有范文献诸子郑有子产太叔鲁有
穆叔昭子动称诗书言本故府至定哀之际君臣谊衰
列国改姓终敬王之世而卫逐其君三晋首乱春秋始
作殆为是耳千里云如此则春秋编年何不始于东迁
之初而始于鲁隐之元某云此事讲之已详自上元甲
子凡二十五元而至己未己未为古今升降之会天道
人事之所取衷圣作渊微非蠡测所及耳
汝翼又问周召分陜而治周公治陜以东召公治陜以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0717-0411c.png
西又记称江楚多波其民易动有道则先治无道则先
乱故周召之治同在江汉如周南之称江汉汝坟召南
之称南山江汜是也向对吕而德乃云召公世治江汉
以御彊楚周公世治泾渭以御彊秦秦时未封不过嬴
氏马圉耳何得以秦楚比看某云删诗自东迁而后仲
尼所治以周召之泽远御百世不必周召自为治之也
周公虽分陜以东未必亲莅江汉召公虽分陜以西未
必多在南山而诗人寄托风教所钟概可见矣雅称文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0717-0411d.png
武受命召公是翰记称周公退老归葬于毕是周公以
豳治秦召公以江汉治楚之明验也平王之失在以豳
与秦以郐与郑遂开霸国吞灭之始春秋不录邶鄘千
古而下谁知卫之先灭邶鄘不录唐魏千古而下谁知
晋之先灭唐魏灭邶鄘而犹存卫灭唐魏而不存晋晋
与楚同苛卫与郑同恕圣人意思岂后人所窥大略宽
始封而严吞并亦是二南之旨耳汝翼云二南为风之
始亦与易之乾坤咸恒书之釐降观刑同意何关春秋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0717-0412a.png
上事某云尔自看书某自说圣人大意
吕而远云贾谊以驺虞为文王之囿王者亲射虞人掖
五豝而从之又记称王者射驺虞此皆与驺虞异义而
二南称为祥应何也某云驺虞既是祥应何妨称囿又
何妨以为射礼乎秦火既燔家各异说关雎之或美或
刺蒿宫之或丰或俭驺虞之或兽或人音节尚存则旨
趣可绎也而远云易无通故诗无通说如韩婴诗说有
一事而三四引讽有一诗而三四指事者不过欲其悠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0717-0412b.png
长宜于诵说而已韩婴与董贾同时董生服其持论而
后世诸儒但推董贾不及韩婴何也某云后儒或治他
经不睹列傅其治诗者又牵训诂不通大意见董贾旁
通因时指事便击节称赏其实韩婴精辩在刘向以上
一人而已而远云皮日休读新书称其为命世王佐之
才欧阳修读繁露谓深极春秋之旨裴度以贾谊之文
为化成仲舒之文为通儒皆未有称赞韩婴者班氏以
仲舒为群儒首当时宫中闾巷皆比之仲尼而卒困于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0717-0412c.png
外傅与韩婴同遇何欤某云遭遇各自其时孔子不免
饥厄而孟老百镒千钟仲舒困于囹圄而千秋只言拜
相抽茧者殊难登轴者殊易不足怪也当汉文武时匈
奴七国数数有患虽整饬干羽不能与弓钺比勋及其
盛平章谊匡衡蔡义翟方进之流皆执一经坐衡师傅
及于桓荣张佚床下见帝称天子师岂复董贾之所敢
问乎而远云贾谊少年洞达事体豫处七国之祸不爽
毫发此其才具岂晁董之所敢望某云贾生亦少年不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0717-0412d.png
晓事体而远云异哉何故与众异说某云贾生去秦时
未四十年稚子老妇皆习睹战国归并于秦秦受天下
化为郡县不能再世汉视异姓既有郡县之实视同姓
又有列国之形惴惴厝火以为数年上下必有望夷函
谷之变是以痛哭流涕而谈之犹蔡泽韩非之意也不
知春秋战国四百八十年来人苦战争一旦化为郡县
萧曹规随帝后黄老去秦苛法渐复诗书但使诸侯王
子弟自为分藩不交通宾客不出三十年其势自弱无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0717-0413a.png
足大忧者至于匈奴只当谨守州县或至骜悖当命将
出讨奈何以表饵饵之此处贾生看未明白后人只论
事势谓县断得效耳不知贾生时淮南已乱诸宗室骜
僻极为难处人人杞忧但无贾生笔力痛发之耳贾生
自是史才文章之祖与司马迁一样气格而远云新书
于道德之际极其精微大言不坠庄列细言不落黄老
司马子长有庄列之趣有黄老之旨如何得与贾生比
肩某云而远亦看得是但如史迁于仲尼微言无所不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0717-0413b.png
达上下古今罕见其俦而远云贾董如在仲尼之门当
属何科某云贾自由赐董自游夏而远云既如此如何
得称王佐之才某云何曾见由赐游夏不是王佐之才
而远云王佐之才须如伊尹周公某云他已是圣人地
位只如管葛房杜他亦攀提其间俯仰自若也
而远又云功名之士左袒洛阳理学之徒推毂广川舍
此两途别无成就古今只一管夷吾论事似洛阳谈理
似广川至其精奥都非两贤所及而孔门不道何也某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0717-0413c.png
云他亦未曾为过周南召南而远云房杜岂曾为过某
云房杜后来已是面墙而立
林朋夔云王佐亦贤人之遭时者耳周召两公都于二
南成德亦于二南奏功天下温粹之气尽在二南而二
公末年不免有疑何也易乾九四以阳居阴坤六三以
阴居阳故皆曰或或者疑之也二公处当其位不当上
战之时虽复辟居东犹然不离于极岂有疑阳嫌阴之
说某云定天下之亹亹成天下之变化皆从疑来成王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0717-0413d.png
为此一疑生出风雷大事周公在或跃无咎之时召公
当无成有终之日敬义不孤何疑之有易曰直方大不
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都就二公心事上看出嫌
疑两字的为霍子孟桓司马位置他当时不尽改王犹
未离其类如莽操便离其类了夫子于初爻说出臣弑
其君子弑其父凛然可畏犹于二南之章说出正墙面
而立令人怵然无容身处到此始信二南功夫成就极
大耳林朋夔又云坤道在西南其六三曰无成有终巽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0717-0414a.png
道在东南其九五曰无初有终此两者皆臣道也妻道
也周公无成有缵绪之勋召公无初享敬治之福则周
公之化成于坤召公之治成于巽此亦诗书之通旨二
南之隽义欤某云读书至此可为明悉然亦勿以此启
后人之疑
张师乂云寻绎二南只是要人十分温粹凡人性情固
须和美亦要刚毅发强才不堕阴柔一路程伯淳常教
人变化气质如正叔气质自是严毅一边亦与伯淳比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0717-0414b.png
德何须变易李见罗尝云性自是性质自是质质美者
性未必全性全者质不必变世间多少善柔人一望如
饴下气怡声岂便可登二南之路某云变化气质此说
出于洪范洪范亦与二南同旨师乂云莫是刚克柔克
不某云此两克正是复礼根原二气五行所繇变化八
政庶徵所繇叶极二气五行如不变化何繇有润下炎
上曲直从革时雨时𤾉时寒时燠之用善柔人只如一
味甜水过口便酸耳南者天地阳明之气日月之所取
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0717-0414c.png
中多少烈风暴雨值还南便清霁了多少利用嘉生不
值南风蕃殖不得故二南者万物所养役洁齐也师乂
云二南中语语宽和涵泳不尽两克四端何克似之某
云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此是
彊弗友刚克惩忿窒欲一边事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
兮无使厖也吠此是燮友柔克果行育德一边事汉之
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此是沈潜刚克忠
信进德一边事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此
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0717-0414d.png
是高明柔克修辞立诚居业一边事行此四事体备二
南虽周召之化被于天下可也何独房闼之间乎
师又又云李见罗云至圣是质至诚是学譬如天地是
质天地运行乾乾不已当是学也如此则何处讨性出
来某云论性则天地圣人与人都是一般论学则圣人
学得天地中人学不得圣人耳师又云如此则学自因
质不因性也某云性自天命学自人修诚是性之本体
至诚是明诚之极功见罗以至诚为学此亦不错也师
卷十一 第 18a 页 WYG0717-0415a.png
又云至诚虽亦关学至圣岂专关质乎某云天亶聪明
说质字亦自不错
林朋夔又云乾九三称修辞立诚坤六二言敬以直内
又乾称宽仁坤称敬义两家学问似有阴阳之别亦岂
是刚克柔克之旨乎某云忠信立诚敬义不孤此是吾
儒合下得力不关气质上事至如乾德之赖宽仁坤德
之资敬义自有天地来分派如此有如此德性便有如
此学问一毫气习不到所谓不习无不利也朋夔云如
卷十一 第 18b 页 WYG0717-0415b.png
此则乾须学问坤不须学问后来主敬集义之说固是诚
明本体而保合太和之道反是明诚工夫耶某云人生何
者不学不习无不利只是不消向险阻上推求学聚问辨
到是在各正上加功耳易称三立曰阴阳刚柔仁义如前
两克变化之说固有深微
于是诸贤共商中人以上之义沈若木云人性本善孟子说
性善又说利与善之间此间字是分途不是性路犹濂溪言
几字是分兆不是性始也然自鸡鸣夜气分判出来譬如中夜
卷十一 第 19a 页 WYG0717-0415c.png
是时常日界中人是时常人界从中夜走利是黑边走
善是白边犹自中人走上是上达走下是下达也不知
此中字与降中之中尚有分别不某云此中字已落时
路如夜半为中此中在亥子之间如天地定针千转不
变者虽十二时俱在子半方位然从此子半上走亦是
白边下走亦是黑边也上清下浊上白下黑人在平地
以上皆天鬼在平地以下皆地自平地上皆见精光自
平地下才无景曜夫子说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明
卷十一 第 19b 页 WYG0717-0415d.png
是鸡鸣而起孳孳为利之徒若木云如此则夜半之与
中人亦无甚分别定针上北极冬至时子半随人著眼
白日开眸
黄介俶云往人说此语极不明白天下中人最多至教
无量自行束脩以上未尝无诲如何要待上根之人王
龙溪亦谓初学与圣学只有生熟安勉不同原无二致
自外道才有不向下根抛种之说岂有夫子抹杀中人
定要中人以上今日说自中人为准以上准清以下准
卷十一 第 20a 页 WYG0717-0416a.png
浊除是鬼路不立人极觉天地日月俱有光华某云介
俶看书亦自分明
周房仲云圣人生平学力言上不言下圣门高弟若愚
若鲁半是中人所云博约忠恕亦是寻常耳目之所通
晓如何说有语上不语上之别端木学识亦是下学功
夫乃就中间悟出性与天道岂是仲尼居平别有诏告
在终日省私之际乎易称形下为器形上为道汉儒如
李寻京房辈皆以天数为道西域又以三乘分品到无
卷十一 第 20b 页 WYG0717-0416b.png
上上处不知如何蹠实使中人而上皆可持循皆可不
惑渐到颜曾之路某云中人以上此语便可语上了孟
子说人所异禽兽者几希几希两字上下多少如在几
希中间隐然见得人禽分关圣狂异路岂是声臭毛伦
之所得至中庸说道不远人夫子一生竭力只在子臣
弟友分上看得老老实实只如中人一般末路才说上
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其所谓无声无臭者与不闻不
睹岂有分别只是中人以下便自堕落既自堕落便说
卷十一 第 21a 页 WYG0717-0416c.png
地上不来何况上天之载
黄率中云既是中人皆可语上则圣门高弟通六艺者
千数与闻一贯何但两人且人气质不齐读数行书亦
有敏钝之别又言教难量寻绎数字亦有百里千里之
差今概云中人即是上哲下学即是上达天下多中人
圣人无高论此徒是学究套语耳张子厚云性在气质
中有清浊犹宝珠投在清浊水中水清者珠光映现水
浊者摸索为劳中人以上自是清水中珠中人以下自
卷十一 第 21b 页 WYG0717-0416d.png
是埋泥之珠某云既然有珠何愁不说只是平水自有
升沈人都是此中人登峰造巅亦是此路坠渊入谷亦
是此路趣兴高者如平地自到泰山趣兴卑者如平地
自沦深岸坠珠径尺尚有宝光入海沦波岂是象罔离
朱之所能瞩圣门上七十二贤个个是个中人耳除是
彼妇谗人才不与谈礼乐之务其馀诸子各各成就何
曾见圣门三尺犹有鱼盐之业率中云如此则语上的
何所指某云自中人以上皆上也子路问一成人再说
卷十一 第 22a 页 WYG0717-0417a.png
两番犹是上品平居要见圣人思量三次只是恒人自
有乡愿以来鼓动中人沦胥汨没到下流一般孳孳为
利无复出头日子虽道斯世只是中人其实是中人以
下了如此才无上达之路不是中人之中不可语上也
既是中人以下不可语上则此上语不须上人妙谈亦
是常话矣率中云如此如何引拔得人得到峰巅之上
某云一息在平地双眼悬青天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正
是此意
卷十一 第 22b 页 WYG0717-0417b.png
罗期生云如此只是教人莫为中人以下耳性命天道
更付阿谁某云看世间何者不是性命天道期生云箕
子之陈洪范周文之序象卦诗有星野之行乐有历律
之陈十翼之范围天地春秋之损益百世岂对中人目
见耳聆之所得度邵尧夫谓章子厚云以君之才于吾
所学顷刻可尽但须一二十年澄澈尘虑胸中豁然无
物乃可授受耳章子厚虽是邪人然亦聪明笼盖一世
却难语此安得谓中人俱堪告语耶某云中人以上便
卷十一 第 23a 页 WYG0717-0417c.png
浸浸向上边来章子厚自向下边去谢客儿要从惠远
犹以心地不净却之何况内圣外王之学只是人以中
人自安亦渐到下流路上提撕不得耳期生云如何才
是中人以上某云胡宪刘勉之同入太学闻涪陵谯定
得易诣于伊川遂至涪陵受业久未有得以问谯定定
曰心为物渍不见本性唯学可明耳胡刘乃归一意克
复遂为晦翁之师罗从彦见杨时三日惊汗浃背曰不
如是几虚过一生似此三人都是中人以上
卷十一 第 23b 页 WYG0717-0417d.png
余锡侯云夫子说可语上不可语上毕竟有个拣择有
个恰好应付不知此三品人从何处截起如遇中等人
可把何语付下某云夫子看人俱从中起夫子著语俱
从上来锡侯云如此则是中人亦承上语当不对针也
某云中人认得上语便是上人上语落在中人不失中
语也性道文章随人略领见仁见智何必齐观锡侯云
如此则是中人造化
戴仍朴云六经如日月昭垂夫子只把诗礼乐为兴立
卷十一 第 24a 页 WYG0717-0418a.png
成本领至其雅言惟诗书礼三者而已三者亦须择人
而言则上语示人益自希绝了乃其生平行在孝经志
在春秋至易道服膺韦编三绝都置不道何也易道自
是精微或学而不言抑问而不辩如孝经春秋何以不
说某云此是晚年告成之书何须辩说仍朴云只如学
易四五十年不语一字亦是经怪某云幽有鬼神明有
礼乐既说礼乐何须鬼神且不是夫子常谈何处得十
翼说话
卷十一 第 24b 页 WYG0717-0418b.png
唐伟伦云道亦在悟耳悟者指铁成金不悟者刻舟求
剑胡安国作春秋传冠绝一时而陈公辅辈讥其颇僻
朱元晦作语孟解契合百代而沈继祖辈讼其妖魔虽
是利欲汨心亦关识见媕昧何况平常答话中人可道
高深幽微之指夫子说中人以上还是意在不语某云
不语亦说得是吕步舒之驳灾异胡海陵之争钟律此
或不必至如身心向上一路居常切磋何可无人
张勖之云夫子屡说礼乐而经无乐书或谓乐不可以
卷十一 第 25a 页 WYG0717-0418c.png
书傅而夫子称雅颂得所即为乐正是则成周之乐至
今在也前日诸友屡问韶乐去夫子千馀年声容俱在
今官家考击犹称韶乐可是音节神理相丽而存抑是
喜起明良丛脞惰堕犹可与关雎比乱乎如云乐自为
乐诗自为诗则夫子不宜以得所为乐正后夔不宜以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著之帝典也记称武乐
至苌弘而失傅商乐至戴公而已坏鲁乐至师摰而终
亡或称上古乐书沦于朝鲜而洪范所陈不乏文献不
卷十一 第 25b 页 WYG0717-0418d.png
知史迁所载律吕俱在试以诗歌声律被于八音则时
几飏言五十馀韵可与勺桓赉般相起也历律二事首
被尚书定是圣神留此真本难说夫子不语至道难闻
也某云某有此意但恐君实景仁更费往复耳勖之云
君实景仁所争者皆在黍度权量之间所以不合今若
虞典所云声必依永律必和声则诗书声永自成钟律
何必疑乎某云此道须是有徵有信当万宝常祖孝孙
时古器钟镈尺度之属尚千数百而声音差池卒不可
卷十一 第 26a 页 WYG0717-0419a.png
定何况于今风气日浇器数不备是魏徵韩琦所欲舍
其议论求之原本也勖之云声音虽有南北之殊而诗
歌初无古今之异以声依永则有字之声可别十二律
之永以律和声则有音之律可定六十律之声古今徵
信孰有过于敕命时几勺桓赉般此八篇律令者某云
某最鄙陋常在赤墀之下窃闻韶乐三鼓之后金声递
鸣既而箫管八人合奏广庭众穆宛如凤凰之音自是
击石群臣舞蹈谐于百兽诗云依我磬声既和且平又
卷十一 第 26b 页 WYG0717-0419b.png
云既备乃奏箫管备举是夏商人同用此韶乐也法辂
初出鸡人奏和会之音九章二百馀字不过和会大和
会数字耳推之箫管合奏几曲亦是喜起明良脞惰之
三章寻其赓飏可以意悟也勺桓赉般自是大武时事
难以声永概之百世若至家常时用鼓钟有禁君子之
乐不过琴瑟而已国风自讥刺而外两雅自王政之馀
关雎葛覃卷耳汉广鹿鸣伐木宾筵隰桑菁莪匏叶自
可按其宫商施于堂几但当与王朴借其和均荀勖调
卷十一 第 27a 页 WYG0717-0419c.png
其牛铎耳勖之云声诗之用不过别其音律音生于永
律生于声四声七律亦互相生前日对诸贤略略说过
今可更取诸篇定其律吕乎某云五音之中各有二变
一章之曲各备七音性情和调则笙歌安适神思淫厉
则语意乖邪关雎一篇首章多为清宫次章以商羽转
角三章以徵还宫吟绎数次极其分明然以邪心发之
则宫徵之间不能为主矣葛覃清角带宫声以归羽卷
耳清商间羽调以归宫乔木角徵之音归于清商三变
卷十一 第 27b 页 WYG0717-0419d.png
商声多含宫羽以调分之则关雎太蔟间以南吕荇菜
两章各有正间五章相间自太蔟至于蕤宾不尽宫声
也令其取音深和按节诞通循环肃穆则皆黄钟矣古
者乐节以金发声以石收之中间所贵丝竹匏土谐于
人声导之以革止之以木各依言字不滥傍声今为丝
竹皆无言字谁当就风雅别其律吕者譬如敕天之命
惟时惟几八字发音谐于金石以永取之其音极下叶
于黄钟九寸之管而字多清声通于徵羽在应钟子亥
卷十一 第 28a 页 WYG0717-0420a.png
之交丝竹宣之有所不尽至于喜起明良脞惰间歌而
丝竹匏土正閒之义粲然备矣凡单音宜于环复双声
宜于递和单音取长双声取短长声取深深以出幽短
声取亮亮以导阳阴阳递变不离其正要使满庭有赓
歌之意则诗书多击拊之文鸟兽麟凤但解人意岂必
审音乎勖之云此事甚大行当与镇朴商之昔子路鼓
瑟为北鄙之声夫子告冉有曰先王制乐本于中声流
于南不入于北南为生育之乡北为杀伐之域舜歌南
卷十一 第 28b 页 WYG0717-0420b.png
风而兴纣好北鄙而亡子路闻之盖七日骨立也不为
二南必至亡身岂独正面墙而立哉某云向发此论未
见结束闻兄道古正自欣然有解愠之思
 
 
 
 
 榕坛问业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