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709-037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读书法卷二 宋 张洪 齐 同编
  虚心涵泳
先生书谓吴伯丰曰近日看得读书别无他法只是除
郤自家私意而逐字逐句只依圣贤所说白直晓会不
敢妄乱添一句闲杂言语则久之自然有得凡所悟解
一一皆是圣贤真实意思不然纵使说得宝花乱坠亦
只是自家杜撰见识也 先生书谓黄直卿曰精舍相
卷二 第 1b 页 WYG0709-0374b.png
聚不成条理看文字者不看大意正脉而郤泥著零碎
错乱缠绕病中每与之酬酢辄添了三四分病以此每
念吴伯丰未尝不怅然也 先生答胡伯逢书曰大抵
读书须是虚心平气优游玩味观圣贤立言本意所向
如何然后随其远近浅深轻重缓急而为之说如孟子
所谓以意逆志者庶乎可以得之若便以吾先入之说
横于胸次而驱率圣贤之言以从己意设使义理可通
己涉私意穿凿而不免郢书燕说之诮况又义理窒碍
卷二 第 2a 页 WYG0709-0374c.png
亦有所不可行者乎 先生答学者书曰读书之法惟
笃志虚心反覆详玩为有功耳近见学者多率然穿凿
便为定论或只信所傅闻不复稽考所以日诵圣贤之
言而不识圣贤之意其所读说只是据目前见识撰成
耳如此岂复能长进前辈盖有亲见有道而所论不无
背驰政坐此耳 尹先生门人尝记先生读书云口诵
心得如诵己言盖工夫至后诵圣贤言语郤一似自己
言语一般 陈安卿问读诸经之法先生曰无法只是
卷二 第 2b 页 WYG0709-0374d.png
刷静了那心后平看去若不晓得又且放下待他意思
好时又将来看又谓潘子善曰公看文字好立议论是
先以己意看他郤不以圣贤言语来浇灌胸次争这些
子不好自后只要白看乃好 今之学者不曾子细玩
味得圣贤旨意便要悬妄立议论一似吃物肚里其实
未饱郤鼓腹向人说饱若真个饱郤未必说也今人好
作甚铭作甚赞于己分上空有何益既不曾真个读书
玩味得圣贤言意今日说底是这个话明日说底是这
卷二 第 3a 页 WYG0709-0375a.png
个话岂得有所谓实见耶切戒之 大抵读书须是虚
心方得圣贤说一字是一字自家只平著心去秤停他
都使不得一毫杜撰只顺他去某向来亦杜撰说只不
济事今方见得分明始知圣人一言一字不吾欺只今
六十一岁方理会得恁地若或去年死也则枉了自今
夏来觉见得才是圣人说话也不少一个字也不多一
个字恰恰地都不用一些穿凿庄子言吾与之虚而委
蛇既虚了又要随他曲折恁地去今且与公说个样子
卷二 第 3b 页 WYG0709-0375b.png
久之自见得今人大抵偪塞满胸有许多伎俩如何便
得他虚亦大是难某所以读书自觉得力者只是不先
立议论且寻句内意随文解义今人读书多是心下先
有个意思了郤将圣贤言语来凑他意思其有不合则
便穿凿之使合 又曰今人多是先有个意思了郤将
他人说话来说自家底意思 圣贤言语当虚心看不
可先自立说去撑拄便喎斜了不读书者固不足论读
书者病又如此 魏元寿问大学先生因云今学者不
卷二 第 4a 页 WYG0709-0375c.png
会看文字多是先立私意自主张己说在里只借圣人
言语做起头便自把他意接说将去病痛专在这上面
 看前人文字未得其意便容易立说殊害事盖不得
正理又枉费心力不若虚心静看则涵养究索之功一
举而两得矣有好主叶正则之说者先生曰病在先立
议论圣贤言语郤将来證他说凡读书须虚心且似未
识字底将本文熟读平看今日看不出明日又看不出
看来看去道理自出 大凡读书须先认识他本文是
卷二 第 4b 页 WYG0709-0375d.png
说个什么须做不曾识他相似虚心认他字分明后更
看数遍自然会熟见得分明譬人与人相见初只识面
目再见可以知姓字乡贯又再见则可以知性行如何
只恁地识认久后便一见理会得今学者读书亦且未
便要悬空去思他中庸云博学之审问之方言慎思之
若未学未问便去思他只是虚劳心耳又云切须记得
识认两字 看文字须体认如辨五音五色认得定后
平心讲求义理自然明白 言科举时文之弊后生才
卷二 第 5a 页 WYG0709-0376a.png
把书起来读便先要讨新奇意思准拟作时文用下梢
弄得熟了到做官或立朝虽于朝廷大典礼也只胡乱
捻合出来用不知被理会得底一拶则百杂碎矣 以
圣贤之意观圣贤之书以天下之理处天下之事 读
圣贤之书以观圣贤之意因圣贤之意以观自然之理
 读书须平心下意以求之则心不驰而得义理之实
又曰韩退之云沉潜乎训义反覆乎句读须有沉潜反
覆之功方可 读书须静著心宽著意思沉潜反覆将
卷二 第 5b 页 WYG0709-0376b.png
久自会晓得去又曰读书放宽著心道理自会出来若
忧愁迫切道理终无缘得出来 读书须虚心熟读久
之自有所得亦自有所疑今先寻讨个疑便不是 观
书当从大节目处看程子有言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
则圣人之意见矣 只是平心定气在这里看亦不可
用心思索太过少间郤便损了精神 学者思虑不可
过若但虚心游意时时玩味久当自见那缝罅意味
经书有不可解处只得阙若一向去解便有谬处 读
卷二 第 6a 页 WYG0709-0376c.png
书未理会得处且放下莫要硬去穿凿 看文字须看
他文势语脉 读书须于文义上寻其次看注解今人
郤于文义外寻索 人之读书宁失之拙不可失之巧
宁失之卑不可失之高(若吕伯恭之/弊尽在于巧)大凡读书求索宁
略无详宁疏无密始有馀地也(详故密/密故拘)先生历言诸生
之病甚切谓时举看文字也郤细腻亲切也郤去身上
做工夫但只是不去正处看郤去偏傍处看如与人说
话相似不向面前看他郤去背后寻索以为面前说话
卷二 第 6b 页 WYG0709-0376d.png
皆不足道此亦不是些小病痛想见日用工夫也只去
小处理会此亦是立心不定之故耳戒之 又云时举
说文字虽见得也是然只是过高抑且伤巧此亦不是
些小病痛须勇猛精进出此窠臼始得 又云且放令
心地宽平不要便就文字上起议论也 今之谈经有
四病本卑也而抗之使高本浅也而凿之使深本近也
而推之使远本明也而抑之使晦此谈经之大病也
观书须宽心平易看先见得大纲道理了然后详究节
卷二 第 7a 页 WYG0709-0377a.png
目如人之入大屋方在第一重门里面更有数重门未
见便要说他房里事如何得 凡读书须看上下意是
如何不可泥著一字如杨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到易
中将刚来配仁柔来配义孟子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
也到中庸又谓成己仁也成物智也此等须是各随本
文意看便不相碍 看文字且逐条看各是一事不须
牵合 读书且逐处理会不可彼此牵引来比较初无
补于用力之意徒费心力闲立议论翻得言语转多郤
卷二 第 7b 页 WYG0709-0377b.png
于自家分上转无交涉 看文字只要虚心横渠云濯
去旧见以来新意 读书若有所见未必便是不可便
执著且放在一边更读书以求新见若执著一见则此
心便被此见遮蔽了 人读书遇难处且须虚心搜讨
意思有时有思绎底事郤去无思量处知得自山下观
山上为阻故指乾而言自山上观山下为险故指坤而
言因登山而明险阻之义 先生帅潭有问承见教读
书须要涵泳因看孟子千言万语只是论心七篇之书
卷二 第 8a 页 WYG0709-0377c.png
如此看是涵泳工夫否先生云某为见此中人读书大
段卤莽所以说须当涵泳令胸中有所得耳如吾友所
说又衬一件意思硬要差排又一士友曰先生涵泳之
说乃杜元凯优而柔之之意先生曰固是如此亦不用
如此解说所谓涵泳者只是子细读书之异名也大率
与人说话便是难处某只说一个涵泳一人硬来差排
一人硬来解说此是随语生解支离蔓延闲讲若如是
读书如是听人说话全不是自做工夫 周易五赞警
卷二 第 8b 页 WYG0709-0377d.png
学篇有曰读易之法字从其训句逆其情事因其理意
适其平曰否曰臧如目斯见曰止曰行如足斯践毋宽
以略毋密以穷毋固而可毋必而通平易从容自表而
里及其贯之万事一理 尚书有不必解者有须著意
解者有略须解者有不可解者如仲虺之诰太甲诸篇
只是熟读义理自分明何俟于解如洪范则须著意解
如典谟诸篇辞稍雅奥亦略须解若盘庚诸篇已难解
而康诰之书则已不可解矣昔者吕伯恭相见语以此
卷二 第 9a 页 WYG0709-0378a.png
渠云亦无可阙处因语之云若如此则是读之未熟后
二年相见云诚如所说(先生答蔡仲默曰康诰外事与/肆汝小子封处自不可晓某尝)
(谓尚书有不必解者有须著意解者有/略须解者有不可解者正谓此等处耳)蔡仲默云尚书
文义通贯犹是第二义直须见得二帝三王之心而通
其所可通无强通其所难通先生曰即此数语便已参
到七八分 诗之为经人事浃于下天道备于上而无
一理之不具学诗者当本之二南以求其端参之列国
以尽其变正之于雅以大其规和之于颂以要其止此
卷二 第 9b 页 WYG0709-0378b.png
学诗之大旨也于是乎章句以纲之训诂以记之讽咏
以昌之涵濡以体之察之德性隐微之间审之言行枢
机之始则修身齐家平均天下之道其亦不待他求而
得之于此矣 大凡读书先晓得文义了只是常常熟
读如看诗不必著意去里面解释只是平平地涵泳自
好因举池之竭矣不云自频泉之竭矣不云自中吟咏
久之又云大雅中如烝民板抑诗使人日诵于其侧不
知此出何处他读书想见必是如此 看诗不当只管
卷二 第 10a 页 WYG0709-0378c.png
去序中讨止当于诗辞吟咏看教活络贯通方得大凡
读书多在讽诵中见义理况诗又全在讽诵之功 程
先生诗傅取义太多诗人平易恐不如此 上蔡说
先识得六义体面而讽咏以得之此却是会读诗 又
曰读诗须得他六义之体东莱说诗忒煞巧诗正怕如
此看古人意思自宽平何尝如此纤细拘迫 春秋大
旨其可见者诛乱臣讨贼子内中国外夷狄贵王贱霸
而己未必如先儒所言字字有义也 看春秋甚难须
卷二 第 10b 页 WYG0709-0378d.png
是有当时鲁春秋来看见得圣人改窜处方始知得事
实然那得有此春秋之书且据左氏当时大乱圣人且
据实而书之其是非得失付诸后世公论盖有言外之
意若必于一字之间求褒贬所在窃恐不然 春秋书
例多不可信圣人记事安有许多义例如书伐国恶诸
侯之擅兴书山崩地震螽蝗之类知灾祥有所自致也
 先生作中庸集解序曰读中庸者毋跂于高毋骇于
奇必沉潜乎句读文义之间以会其归必戒慎恐惧乎
卷二 第 11a 页 WYG0709-0379a.png
不睹不闻之中以践其实庶乎优柔厌饫真积力久而
于博厚高明悠久之域忽不自知其至焉 论语之书
已有前辈解说但恐后学难晓故集注尽撮其要说尽
了不须更作注脚外又添一段说话只把他那集解熟
读自然晓得莫枉费心力去外面思量 看精义须究
心不可看杀了二先生说自有相关透处如伊川云有
主则实又云有主则虚如孟子云生于其心害于其政
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又云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
卷二 第 11b 页 WYG0709-0379b.png
事害于其政自当随文随时随事看各有通透处 问
大学先生曰读书须周匝遍满某旧时有四句云宁详
毋略宁下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 胡叔器问读左
傅法先生曰自平日看那事理事情事势十二公时各
不同如隐桓时王室新东号令不行天下都星散无主
庄僖之时桓文迭伯政自诸侯出天下始有统一宣公
时楚庄公盛强夷狄主盟中国诸侯亲齐者亦皆朝楚
及成公之世悼公出来整顿楚始退去既而吴越又强
卷二 第 12a 页 WYG0709-0379c.png
入来争霸定哀公之时政自大夫出鲁三家晋六卿齐
田氏宋华向放弛肆意故终春秋世更不奈何但是某
尝说春秋之末与初年大不同然是时诸侯争战只如
戏样亦无甚大杀戮及战国七雄争强那时便多是胡
相杀如石门斩首六万不知怎生地杀了许多及其后
秦人长平之战四十万人死是杀了多少不知如何有
许多人如后来项羽也坑十万不知他如何地掘那坑
死底都不知当时如何对付许多人陈安卿曰恐非掘
卷二 第 12b 页 WYG0709-0379d.png
地坑先生曰是尝见邓艾伐蜀坑许多人亦说是掘坑
 读史有不晓处劄出便且读过去有时读别底撞著
文义与此相关便自晓得 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
法正如验人相似验来验去自然验得自然都未要先
自立意见且虚心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某那集
注都详备只是要看无一字闲那个无𦂳要底字越要
看自家意里说是闲那个正是𦂳要字
  切己体察
卷二 第 13a 页 WYG0709-0380a.png
书有合讲处有不必讲处且如一处定如此了则更不
用讲只是便去下工夫不要缓慢 整齐严肃便是主
一主一便是敬圣贤说话千方百面虽是如此说亦须
逐一去做然后到极处不过如此 诸生说书毕先生
曰诸公看道理寻得一线子路脉著了说时也得知凭
地说过去则不济事周贵卿曰非不欲常常持守但志
不能帅气后临事又变迁了先生曰只是乱道岂可由
他自去正要待他去时拨转来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卷二 第 13b 页 WYG0709-0380b.png
止吾止也往吾往也 为学就其偏处著工夫亦是其
平正道理自在若一向矫枉过直又成偏去学须要致
知然不可徒知书曰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工夫全在行
上 看道理须要就那大处看须要面前开阔不要就
那壁角里面去而今看天理人欲义利公私分别得明
白将自家日用底与他勘验须渐有见处若不去那大
坛场上行理会得一句透只是一句道理耳 傅诚至
叔请教先生曰圣贤教人甚分晓但人自不将来做切
卷二 第 14a 页 WYG0709-0380c.png
己看故觉得读所做时文之书与这个异要之只是这
个书今人但见口头道得笔下去得纸上写得遂以为
如此便了殊不知圣贤教人初不如是而今所读亦自
与自家不相干也 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义理须
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秦汉以后无人说到此亦只是
一向去书册上求不就自家身上理会自家见未到圣
人先说在那里自家只借他言语来就身上推究始得
 入道之门是将自己个身入那道理中去渐渐相亲
卷二 第 14b 页 WYG0709-0380d.png
与己为一而今人道理在这里自家身在外面元不曾
相干涉 学者读书须要将圣贤言语体之于身如克
己复礼如出门如见大宾等事须就自家身上体看我
实能克己复礼主敬行恕否件件如此方有益 读一
句书须体察此一句我将来甚处用得 人之为学也
是难若不从读书上做工夫又茫然不知下手处若字
字求句句论而不于身上著工夫体认则又无所益且
如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然亦未尝许弟子以仁虽
卷二 第 15a 页 WYG0709-0381a.png
颜子之贤亦以为不能不违于三月之后何也学者盍
亦于日用间体验我若欲仁其心如何仁之至不至其
意又如何又如圣人说非礼勿视听言动盍于每事省
察何者为非礼而吾又何以勿视勿听勿言勿动若能
如此读书庶几有得 先生答曾元择书曰所示疑义
悉已散去但觉得多是在外边看未有个入头处须更
虚心静虑将圣贤言语从里面亲切处看出来庶几见
得意味不为空言不然似此泛滥含糊无益于事终久
卷二 第 15b 页 WYG0709-0381b.png
不得力也 读六经只就自家身上讨道理便易晓
尚书初读甚难似见于己不相干后来熟读见尧舜禹
汤文武之事皆是切己 问体道是如何先生曰体犹
体究之体言以自家己身体那道也盖圣贤所说无非
道者只要自家以此身去体他令此道为我有也如克
己便是体道工夫先生云诸公数日看文字但就文字
上理会不曾切己凡看文字非是要理会字正要理会
自家性分上事 龟山云读书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
卷二 第 16a 页 WYG0709-0381c.png
容自尽于燕閒静一之中李先生学于龟山其源是如
此曰龟山只是要闲散然郤读书 圣人语言甚实即
吾身日用常行之间可见 读书须将圣贤言语就自
家身上做工夫 大抵读书须要看那道理是作何用
若只读过便休何必读 圣人说话岂可以言语解过
一遍便休了须是实体于身灼然行得方是读书 论
语要义甚便学者观览然向上尽费眼力在若本领处
见不透彻则虽至言妙论日陈于前只是闲言语也学
卷二 第 16b 页 WYG0709-0381d.png
者读书先要理会自己本分上事 大凡读书须是要
自家日用躬行处著力方可 先生答吴伯丰书曰伯
丰明敏有馀讲学之际不患所见之不精区区属望之
意盖非他人之比但愿更于所闻身体而力行之使俯
仰之间无所愧怍而胸中浩然者真足以配义与道不
但为诵说之空言而已则区区之愿也 或问读大学
章句或问虽大义明白然不似听先生之教亲切曰既
晓得此意思须持守相称方有益诚敬二字是涵养他
卷二 第 17a 页 WYG0709-0382a.png

  著𦂳用力
先生谕学者曰老苏自言其初学为文时取论语孟子
韩子及其他圣贤之文而兀然端坐终日以读之者七
八年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以博观于其外而骇然
以惊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若人之
言固当然者然犹未敢自出其言也时既久胸中之言
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已而再三读之浑浑乎
卷二 第 17b 页 WYG0709-0382b.png
觉其来之易矣予谓老苏但为欲学古人说话声响极
为细事乃肯用功如此故其所就亦非常人所及如韩
退之柳子厚辈亦是如此其答李翊韦中立之书可见
其用力处矣然皆只是要作好文章令人称赏而已究
竟何预己事郤用了许多岁月许多精神其可惜也今
人说要学道乃是天下第一至大至难之事郤全然不
曾著力盖未有能用旬月工夫熟读一卷书者及至见
人泛然发问临时凑合不曾举得一两行经傅成文不
卷二 第 18a 页 WYG0709-0382c.png
曾照得一两处首尾相贯其能言者不过以己私意敷
演立说与圣贤本意了无干涉何况望其更能反求诸
己真实见得真实行得耶如此求师徒费脚力不如归
家杜门依老苏法以二三年为期正襟危坐将大学论
语中庸孟子及诗书礼记程张诸书分明易晓处反覆
读之更就己身心上存养玩索著实行履有个入处方
可求师證其所得而订其谬误是乃所谓就有道而正
焉而学之成也可冀矣如其不然未见其可故书其说
卷二 第 18b 页 WYG0709-0382d.png
以示来者云 先生诲郭元德云读书时当将此心葬
在此书中行住坐卧念念在此誓以必晓彻为期外面
有甚事我也不管只一心在书上方谓之善读书若但
欲求某面前说得不求自熟如此济甚事须是著精神
字字看过不惟念得正文注字亦须记得方可今人于
正文犹记不得如何会晓 欧公言作文有三处好思
量枕上马上厕上他只是做文章尚如此况求道乎而
今人只对著册子便思量册子不在心便不在如此济
卷二 第 19a 页 WYG0709-0383a.png
得甚事 先生痛言诸生工夫悠悠云今人做一件没
𦂳要底事也须著心去做方始会成如何悠悠会做得
事且如好学写字底人念念在此则所见之物无非是
写字底道理又如贾岛作诗只思推敲两字在驴上坐
只把手作推敲势大尹是许多车马人从渠更不见不
觉犯了只此二字何有利害他直得用力恁地所以做
得诗精今吾人学问是个大事却全悠悠若存若亡更
不著𦂳用力反不如他人做没要𦂳底事可谓倒置
卷二 第 19b 页 WYG0709-0383b.png
先生曰熹自十六七时下工夫读书彼时四畔皆无津
涯只是恁地著力去做至今虽不足道但当时也吃了
多少辛苦读了多少书今日猝乍便要读到某这田地
也是难要须积累著力方可某今老而将死所愿望者
诸友勉力学问而已 某少时读四书甚辛苦今人读
时又较易做工夫耳 学者悠悠最是大病今觉得诸
公尽是进寸退尺每日理会些少文义都轻轻拂过了
不曾动得皮毛上这个道理规模大体面阔须是去四
卷二 第 20a 页 WYG0709-0383c.png
面包括方是无走处今只说一面去又不深用力如何
会得且如曾点漆雕开两处漆雕开事言语少难理会
曾点底须子细看他是乐个甚底是如何地乐不只是
圣人说这个可乐便信著他须是自见得可乐底依人
口说不得又曰而今持守便要打叠教洁净看文字须
著意思索应事接物都要是四面去讨他须有一个通
处又曰如见阵厮杀擂著鼓只是向前去有死无二莫
要回头始得 为学须是痛切恳恻去做工夫使饥忘
卷二 第 20b 页 WYG0709-0383d.png
食渴忘饮方得 学者最怕因循 悠悠于学者最有
病 为学要刚毅果决悠悠不济事且如发愤忘食乐
以忘忧是甚么精神甚么骨筋今之学者全不曾发愤
 直要抖擞精神莫要昏钝如救火治病然岂可悠悠
岁月 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时乎时乎
不再来如何可失 先生答滕德粹书曰官閒颇得读
书不知做得何工夫岁月如流易得空过彼中朋友书
来多称德粹之贤然鄙意所望者则不止此愿更勉力
卷二 第 21a 页 WYG0709-0384a.png
益加探讨之功勿令异时相见无疑可问乃所望尔又
曰切宜痛加矫厉专一用工庶几不至悠悠虚度时日
也又曰大抵学问以变化气质为功不知向年迟缓悠
悠意思颇能有所改革否若犹未也更须痛自鞭策乃
副所望耳又曰暇日读何书作何事业学问别无他巧
只要持守纯固讲诵精熟耳两事皆以专一悠久为功
二三间断为败不可不深念也 先生答程正思书曰
大抵近日朋友例皆昏弱无志散漫无主鞭策不前独
卷二 第 21b 页 WYG0709-0384b.png
正思笃志勤恳一有见闻便肯穷究此为甚不易得常
与朋友言之以为为学正须如此方有可望耳
  居敬持志
廖晋卿请读何书先生曰公放心久矣精神收拾未定
无非走作之时不若且收敛精神方好商量读书继又
谓之曰玉藻九容处且去子细体认待有意思却好读
书 先生云诸公固皆有志于学然持敬工夫大段欠
在若不如此何以为进学之本程先生云涵养须用敬
卷二 第 22a 页 WYG0709-0384c.png
进学则在致知此最精要和之问不知敬如何地持先
生曰只是要收敛此心莫令走作而已今人精神自不
曾定读书安得精专凡看山看水风吹草动此心便自
走失视听便自眩惑此何以为学诸公切宜勉此 心
不定故见理不得今未要读书且先定其心屏去许多
闲思乱想使心如止水如明镜读书闲时且静坐教他
心平气定见得道理渐次分明这个郤是一身总会处
且如看大学在明明德一句须常常提省在这里他日
卷二 第 22b 页 WYG0709-0384d.png
长进亦在此一心做本须存得在这里识他条理络脉
自有贯通处 问方读书时觉得无静底工夫须是有
读书时有虚静时先生曰某旧见李先生尝教令静坐
后来看得不然只是一个敬字好方无事时敬以自持
凡心不可放入无何有之乡须是收敛在此及应事时
敬于应事读书时敬于读书便自然该贯动静心无时
不在 今学者说书多只是捻合来说都不详密活熟
此病不是说书上病乃是心上病盖心不专静纯一故
卷二 第 23a 页 WYG0709-0385a.png
思虑不精明要须养得此心虚明专静使道理从里面
流出方好张仁叟问何以能如此莫只在静坐否先生
曰自去检点时且一日之间试看此心几个时在内几
个时在外小说中载赵康靖公以白黑豆记善恶念之
起善念起则投白豆恶念起则投黑豆初时黑多白少
已而白多黑少久之则白亦少矣此是古人做工夫处
如此检点则自见矣 读书须将心贴在书册上逐字
看得各有著落方好商量须是收拾此心令专静纯一
卷二 第 23b 页 WYG0709-0385b.png
日用动静都在不驰走散乱方看得文字精审如此方
是有本领 凡看文字非是要理会文字正要理会自
家性分上事学者须要主一一是常要心存在这里乃
可做工夫如人先须寻个屋子住至于为农工商贾方
任其所之若无个屋子如小人趁得百钱亦无归宿又
云无事时须要知得此心不知此心恰似困睡相似都
不济事今看文字义理不出亦只缘主一工夫欠阙
学者多不肯用心且莫说收敛个心在身上而今要得
卷二 第 24a 页 WYG0709-0385c.png
收拾个心在书帙上亦无 周元卿问著心读书有时
半板前心在书上半板后忽然思量他事口虽读心自
在别处如何得心只在书上先生曰此最不可所谓不
诚无物虽读犹不读也 前辈云读书不可不敬敬便
精专不走了这心 看文字须此心在上面若心不在
便是不曾看相似所谓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 读
书闲暇宜于静室安坐庶几心平气和可以思索义理
 杨至之患读史无记性须三四遍方记得而久后又
卷二 第 24b 页 WYG0709-0385d.png
忘了先生曰只第一遍读时须用功作相别计止此更
不再读便记得有一士人读周礼疏读第一板讫则焚
了读第二板讫则又焚了是亦作焚舟计若初且草草
读一遍准拟三四遍便记不牢又曰读书须是有精神
至之曰亦须是聪明先生曰虽有聪明亦须是静方运
得精神昔见延平说罗先生解春秋也浅不似胡文定
后来随人入广至罗浮山住两三年去那里心静须看
得较透某初疑道解春秋干心静甚么事后来方晓盖
卷二 第 25a 页 WYG0709-0386a.png
静则心虚道理方看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