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五
卷五十五 第 1a 页 WYG1268-034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俨山集卷五十五
             明 陆深 撰
  记四
   嘉兴新建察院记
我朝御史列居两京皆谓之十三道各统以都察院道
视十三省南北尽同而同以浙江为之首其制然也御
史凡奉命而出所至则谓之察院匪若六曹诸司各以
卷五十五 第 1b 页 WYG1268-0342d.png
本曹系其体然也是故御史职在肃僚贞度察院得专
达上下维地维人固两重哉嘉靖五年中秋日嘉兴府
新作察院成严整壮丽甲于两浙嘉兴浙首郡也凡御
史至入境按治与御史按竟受代去必于是洛阳潘公
仿适以浙江道御史按浙庶政维新乃以嘉兴守萧侯
世贤为才萧侯谋诸二守王君大化将改作察院以系
体制爰瞻城中得废寺一区相与规画以授诸匠氏会
公代去御史朔州卢公问之寔来睇视规材因以议于
卷五十五 第 2a 页 WYG1268-0343a.png
分守参政胡公诲之胡公曰宜为计永永于时参政朱公
应周佥事喻公宗之蔡公汝建史公文材先后行部至
胥相之垂成会卢公以忧去既乃讫工萧侯以书告于上
海陆深曰愿有记深不文窃闻之先王之范政凡以待
人也君子之宝位凡以行道也器者道之所寓无弊无
复无振无起此位置本末之论天地之化所以常新盖
不独一察院然也法以人行人以地重御史之所为重
凡以行法也察院之所为急凡以奉御史也廉远堂高
卷五十五 第 2b 页 WYG1268-0343b.png
羊存礼在此名实精粗之论天下之纪赖以不坠盖不
独嘉兴一察院然也顾天下之政有体有制出于一人
符之百世成于一方则于四海是文武周公之意以待
后之人明于此者谓之知辨于此者谓之礼举此而集
者谓之才若两御史之贤二郡侯之绩于兹察院也皆
不可以不记是役也费出于羡耗工成于顾募役徵于
优隙以金计者六百有四十五两有奇以日计者三百
有三十以工计者九千有四百有九十为堂五间崇二
卷五十五 第 3a 页 WYG1268-0343c.png
十四尺赢广七筵深五之三翼堂而左右之者为室各
二堂之前为露台覆露台者为轩棚为房以处案吏者
列之东西各五间候隶房亦如之引堂而后者为穿堂
五间后堂亦如之间为卧闼者二为乌台三间台之崇
四尺为书房十间居厅堂东西之际为生吏房三间门
有仪墀有级庖有所湢有床浴有室溷有舍书房之东
西偏各有隙地西为圃可射东为亭可憩亭之南为池
可临总之为地十有八亩南北四十有八丈东西三十
卷五十五 第 3b 页 WYG1268-0343d.png
有三丈总之为屋八十有三间经始于四年十月之望
佐之通判李君源与董君琦张君佩推官南仝而王君
大化实始终之邑令之与有事者嘉兴则龙君钦秀水
则赵君章桐乡则董君鋐海盐则刘君桂平湖则郑君
瑚崇德则叶君瑞嘉善则李君调元有劳其间者则典
史李玉梁珍也
   江风遗憾记
江风遗憾终慕也终慕为谁歙之吴生鳌也生之言曰
卷五十五 第 4a 页 WYG1268-0344a.png
鳌早孤生才六月耳无所知知乳哺又渐知视息仅仅
识母襁褓不能离又渐识母颜能辨母声时时见慈节
孺人出之怀中抚头而叹泪续续沾臆挥洒呜咽罢又
或呼天长吁即摩挲号曰未亡人洪故家宦族也固能
死所不死者恐吴氏鬼不食耳言已复泣泣不复已鳌
当其时漫不省是何等言是何等状也孺人勤纺绩以
育鳌又渐教鳌以诗书鳌奉孺人惟谨鳌渐欲觅父所
在见时邻舍家悉事游贾或经岁还或经数岁未还意
卷五十五 第 4b 页 WYG1268-0344b.png
久亦还耳亦不敢问又渐闻父客死他乡不复还意惝
恍叵测慈节始告之曰儿咍儿父果沉溺死死时余年
二十今日久矣初商游于越归自荻港人马同舟中流
遇风与俱覆矣鳌闻之号恸几绝遂复修先业事远游
将以访鸱夷之遗踪哀箜篌之馀韵每涉江水飏天风
辄躄踊涕泗终日士大夫怜之为题江风遗憾或赋诗
以吊鳌以慈节颜堂以为鳌母慰友人汪子裒其言致
之陆深予感之为书其事曰生死天命也祸福人事也
卷五十五 第 5a 页 WYG1268-0344c.png
修事以俟命幸不幸存焉处死有道蹈祸有数不幸犹
幸也独其周旋于祸福生死之际依倚于义理慈孝
之天者君子谓之世则圣君贤相将必求其人以扬砺
引长之谓之世风风噫气也鼓荡万物以振迅八表莫
速焉贞哉洪孝哉鳌是可表世风乎鳌之父讳赐字思

   重修松江府学记
正德已已江南大水而松特甚越明年庚午水再至浸
卷五十五 第 5b 页 WYG1268-0344d.png
公私庐舍凡旬有五日而退退而学宫坏特甚又明年
辛未夏内江喻侯时以才御史来守松至既礼瞻大惧
弗称乃进师弟子而问故已又进父老于庭问疾苦外
使之言其故皆前对曰自昔弦诵有堂有隍厥惟天灾
以渝旧观侯叹曰是在我凡起天下于弊者乘其未极
则费寡而功多若是者失今不为他日民有十百其劳
者矣松民甚惫而又遗之后艰谓何是诚在我当是时
府库无羡财侯乃撙节浮费殚竭心力至冬而后始事
卷五十五 第 6a 页 WYG1268-0345a.png
而令于教授彭鍊曰教授职务稀宜试督于是且尔也
能廉遂以规约相予予观厥成焉鍊曰诺即日鸠材募
工因以役民之不能食者咸踊跃恐后由是易腐以坚
益圮以阜整颓辉黯次第举矣会乐安詹君崇以进士
来推府事旦夕侯之勤劳也怃然曰独太守责耶适被
符摄令华亭维侯之命以身任之百费有加事乃告集
寔甲戍岁之秋也凡历四载自大成之殿明伦之堂殿
之东西庑堂之左右四斋尊经之阁魁星之楼崇德养
卷五十五 第 6b 页 WYG1268-0345b.png
贤之堂旁之乡贤之祠讲诵之号舍游息之亭馆礼器
雅乐之藏庖湢廨署之所后之乡射之圃外之棂星之
门成德达材之坊登云之桥皆还于旧维新有作者则
仰高之坊以冠于文庙云伟哉皇乎教授君身亲厥功
以其始末走告于陆深又以其弟子员王辅而下凡三
百人合词曰是功钜矣何可忘愿昭示来裔深维皇朝
建学遍宇内而辅理之才于是咸出松之人才尝甲天
下矣今天子右文求贤皇皇弗给维是栋宇之敝也不
卷五十五 第 7a 页 WYG1268-0345c.png
患其无复也吾独爱喻侯心之仁也以侯之知体也不
患其无助也吾独爱詹君义之勇也盖自古丰功懋绩
必有伟才长识之士以为之于其豫周公之诗曰迨天
之未阴雨彻彼桑土是已亦有同心一德之人以相先
后不言而喻帝虞之典曰伯拜稽首让于夔龙是已夫
有周公之才为夔龙之让则和德济济彝伦攸叙休徵
臻而彝伦叙矣是故颜渊曾参之徒相与从孔子于困
穷之中以删次其说而传固以望之天下后世也若兹
卷五十五 第 7b 页 WYG1268-0345d.png
一役可谓备矣宜有记赞之成者同知侯君自明孙君
玺通判聂君瓒钱君贯参之者华亭县丞赵才也
   罗氏义宅记
昔高平范文正公作义田以赡族世传以为盛事今歙
罗君作义宅盖闻范公之风而兴起者也予亦欲传其
事罗之肖者曰滋将广其传以告予久而未有以答也
兹乃伐石请书其词曰宅以义名合族也义取于辨何
合之为夫物久必繁繁则必合合而无辨何以能久是
卷五十五 第 8a 页 WYG1268-0346a.png
故合之所以成其辨也罗氏之宅凡七亩其居凡百有
九十其族凡三十有六堂曰义堂圃曰义圃井曰义井
其田百亩其租百石在罗宅之里呜呼罗君无范公之
名位与爵禄而彷佛范公之举措君真义士哉夫义利
之判久矣罗世以赀高乡里至东峰君益昌大东峰名
元孙慷慨游江湖间所务者营什一以计赢缩若为利
谋也而独有志于作宅君真义士哉予惟世人爱身重
自一躯外若靳靳然且以吾身而视吾之兄若弟未有
卷五十五 第 8b 页 WYG1268-0346b.png
如吾身者也自兄弟以至于为从为再从未有视之如
吾之兄若弟者也自再从以至于为缌麻为袒免又未
有视之如从若再从者也盖其属远故其情疏远则易
忘疏则易离虽欲视之如吾身视之如吾之兄若弟视
之如吾之从若再从不可得也虽然自吾观之此吾之
兄也此吾之弟也此吾之从此吾之再从此吾之缌麻
此吾之袒免也自吾之祖若考而视之皆其子也皆其
孙也皆其子皆其孙则其所以衣之食之煦之育之姻
卷五十五 第 9a 页 WYG1268-0346c.png
之嫁之安之养之以至于合而抚慰之者皆其心也吾
祖若考之心将以衣之食之煦之育之姻之嫁之安之
养之合而抚慰之而吾之族人或至于饥寒困苦离散
而莫统吾未知吾祖若考之心宜何如也呜呼此罗君
之义宅世不可少世又可少传也哉虽然罗君之族三
十有六矣自三十有六而又广之其族渐以滋其费渐
以繁吾惧夫七亩之宅百亩之田未足继罗君之志也
为罗君之子孙又宜何如也重义轻利以毋坠是举此
卷五十五 第 9b 页 WYG1268-0346d.png
固世风之所关独罗氏也哉千百世之下当与范公并
传无疑余故太史氏乐书其事故书
   薜荔园记
深读太傅王公志震泽称两洞庭之胜往岁举进士与
今侍读徐先生子容为同年先生西洞庭人也太傅公
之言曰西山之起甲科寔自子容始夫山水之胜泄之
乎人高贤之以声光垂世也建置经位心目之所及则
山益高水益深景益清远造化之巧所不能与者又托
卷五十五 第 10a 页 WYG1268-0347a.png
之乎人若徐氏之于洞庭洞庭之有薜荔园是也园之
广凡数亩地产薜荔因以名园云园之景凡十有三曰
思乐堂曰石假山曰荷池曰水鉴楼曰风竹轩曰蕉石
亭曰观耕台曰蔷薇洞曰柏屏曰留月峰曰通冷桥曰
钓矶曰花源四时朝暮之变态无穷而高下离立足以
当欣赏而游高明可谓胜矣洞庭既胜而园又胜也使
人乐焉若仙居世外烟霞之与徒而日月之为客也君
子有当世之志者疑于习宴安而略忧勤矣似乎有所
卷五十五 第 10b 页 WYG1268-0347b.png
不暇侍读之言曰薜荔之有作寔自先太史公始太史
公谋以娱静庵府君之老也而未成成之者缙也是故
堂曰思乐先公府君木主在焉一石一峰先世之藏也
至于一泉一池一卉一木之微亦皆先人之志也每一
过焉陟降汎扫之馀恍乎声容之在目缙也何敢以为
乐愿子为我记之以示后之人深道吴辄望湖山思一
到焉以考信于太傅公制作之奇遂拜思乐堂下与先
生讲通家之礼往来通冷桥遍游兹园以观里仁之化
卷五十五 第 11a 页 WYG1268-0347c.png
未偿夙心焉其何辞之能为虽然深少侧闻徐氏之世
西山也种德修义自静庵府君而上数十百年矣含宏
润泽至于太史公有述焉延和当秀乃大发之乎侍读
先生才富而学精雅负世望为天子讲读之臣献沃弘
多声光方起将踵太傅公后冰辉玉映于西山之间以
为族望以为乡荣固有大于兹园者而兹园之成也可
以观继志之孝焉可以见后乐之仁焉可以见裁成之
道焉可以见垂裕之谟焉合是数美不可以不记
卷五十五 第 11b 页 WYG1268-0347d.png
   静虚亭记
昔孟子称舜为天子被袗衣鼓琴二女果若固有之及
孔子困穷身为匹夫与其徒弦诵以自乐至称颜子则
曰贤哉不改其乐颜子之所有箪食瓢饮之外无几也
夫穷达天下之分也达之至于天子穷则至于匹夫穷
达之极也乐乎天子与乐乎匹夫无以异也何哉凡欲
因于有者也妄成于动者也交于有而俱出役于动而
莫止虽以天子之大通而累方将焉以匹夫之易以至
卷五十五 第 12a 页 WYG1268-0348a.png
足也而竞方生焉故曰惟虚也足以涵天下之变惟静
也足以宰天下之动自天子至于匹夫者境也外也有
时而为天子有时而为匹夫而我未尝与焉是故不以
天子之乐加乎匹夫不以匹夫之乐易乎天子无我者
也其知静虚之道者与颜孟氏殁而圣人之泽微矣乃
有虚极静笃之说行焉彼岂无以异乎权数流荡之为
也而较较然滞于形器之小犹有我也故曰济天下之
务而不累静之至也成天下之化而不居虚之至也是
卷五十五 第 12b 页 WYG1268-0348b.png
是非非之辨也吾友顾君德彰学有本原超然独会于
事物之表作亭后圃名曰静虚以求孔颜之乐遭时任
用不鄙州郡之烦猥存乎我者无适而不豫也孟子尝
曰禹稷颜回同道又曰易地则皆然是致一之学也德
彰请曰愿书为记以张亭之牖下
 
 
 俨山集卷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