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146-002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释例卷二
             晋 杜预 撰
  灭取入例第七(案此篇见永乐大/典惟篇目佚今补)
庄十年冬十月齐师灭谭谭子奔莒传曰齐侯之出也
过谭谭不礼焉及其入也诸侯皆贺谭又不至冬齐师
灭谭谭无礼也谭子奔莒同盟故也
闵二年冬(云/云)十二月狄入卫传曰冬十二月狄人伐卫
卷二 第 1b 页 WYG0146-0027d.png
(云/云)卫懿公(云/云)及狄人战于荧泽卫师败绩遂灭卫卫侯
不去其旗是以甚败(云/云)狄入卫
僖十年春王正月(云/云)狄灭温温子奔卫传曰春狄灭温
苏子无信也苏子叛王即狄又不能于狄狄人伐之王
不救故灭苏子奔卫
十二年夏楚人灭黄传曰黄人恃诸侯之睦于齐也不
共楚职曰自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夏楚灭黄
十九年冬(云/云)梁亡传曰梁亡不书其主自取之也初梁
卷二 第 2a 页 WYG0146-0028a.png
伯好土功亟城而弗处民罢而弗堪则曰某寇将至乃
沟公宫曰秦将袭我民惧而溃秦遂取梁
二十二年春公伐邾取须句二十一年传曰邾人灭须
句须句子来因成风也成风为之言于公曰崇明祀保
小寡周礼也蛮夷滑夏周祸也若反须句是崇皞济而
修祀纾祸也二十二年传曰春伐邾取须句而反其君
焉礼也
二十五年春王正月丙午卫侯燬灭邢传曰正月丙午
卷二 第 2b 页 WYG0146-0028b.png
卫侯燬灭邢同姓也故名
二十六年秋楚人灭夔以夔子归传曰夔子不祀祝融
与鬻熊楚人让之对曰我先王熊挚有疾鬼神弗赦而
自窜于夔吾是以失楚又何祀焉秋楚成得臣斗宜申
帅师灭夔以夔子归
文五年秋楚人灭六传曰六人叛楚即东夷楚成大心
仲归帅师灭六(云/云)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曰皋陶庭坚不
祀忽诸德之不建民之无援哀哉
卷二 第 3a 页 WYG0146-0028c.png
七年春公伐邾三月甲戌取须句传曰春公伐邾间晋
难也三月甲戌取须句寘文公子焉非礼也
十五年夏(云/云)六月(云/云)晋郤缺帅师伐蔡戊申入蔡传曰
新城之盟蔡人不与晋郤缺以上军下军伐蔡曰君弱
不可以怠戊申入蔡以城下之盟而还传例曰凡胜国
曰灭之获大城焉曰入之
宣九年秋取根牟传曰秋取根牟言易也
十五年夏(云/云)六月癸卯晋师灭赤狄潞氏以潞子婴皃
卷二 第 3b 页 WYG0146-0028d.png
归传曰潞子婴儿之夫人晋景公之姊也酆舒为政而
杀之又伤潞子之目晋侯将伐之(云/云)六月癸卯晋荀林
父败赤狄于曲梁辛亥灭潞
十六年春王正月晋人灭赤狄甲氏及留吁传曰春晋
士会帅师灭赤狄甲氏及留吁铎辰
成六年春(云/云)取鄟传曰取鄟言易也
襄六年冬(云/云)十二月齐侯灭莱传曰十一月齐侯灭莱
莱恃谋也
卷二 第 4a 页 WYG0146-0029a.png
十年夏五月甲午遂灭偪阳传曰夏四月戊午会于柤
(云/云)晋荀偃士丐帅卒攻偪阳亲受矢石甲午灭之书曰
遂灭偪阳言自会也
十三年夏取邿传曰夏邿乱分为三师救邿遂取之傅
例曰凡书取言易也用大师焉曰灭弗地曰入
昭四年秋(云/云)九月取鄫传曰九月取鄫言易也莒乱著
丘公立而不抚鄫鄫叛而来故曰取传例曰凡克邑不
用师徒曰取
卷二 第 4b 页 WYG0146-0029b.png
哀八年春王正月宋公入曹以曹伯阳归传曰春宋公
伐曹将还褚师子肥殿曹人诟之不行师待之公闻之
怒命反之遂灭曹执曹伯及司城彊以归杀之
 释例曰先王之命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自是以
 衰故九服之内有万国焉闻诸前史周之兴也姬姓
 之国五十有五兴废继绝仍有旧封者千有八百其
 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大侵小众暴寡汉阳诸姬楚
 实尽之霍阳虞虢灭而入晋故春秋见于经传通及
卷二 第 5a 页 WYG0146-0029c.png
 古国附庸蛮夷无爵而为国者凡百四十五而已定
 哀之末又存者大半(案自先王之命以下永乐大典/无之从敬铉续明三傅例说略)
 (补/入)夫兴灭继绝帝王之远典也勤而抚之五伯之所
 以役王命也兄弟甥舅侵败王略王命伐之则有征
 讨之事兵之所加不可细举故策书之典以例而言
 用大师起大众重力以陷敌因而有之故名胜国通
 以灭为文也(案名字僖三年正/义引释例作曰字)以成师重力虽获大
 城得而弗有故直以出入为辞曰入之而已城不苞
卷二 第 5b 页 WYG0146-0029d.png
 地国不苞邑灭邑必主大师故再发例取者乘其衰
 乱或受其溃叛或用少师而不顿兵劳力则直言取
 如取如携言其易也傅四发取例者邿以师取(案襄/十三)
 (年正义引释/例取作徒)鄫以叛而来根牟东夷鄟附庸国名各
 不同故也邿为小国非邑非夷故以凡例附之谭黄
 莱六之灭傅但见四国之咎有以取之非所以解灭
 例也狄灭而书入者狄无文告卫之君臣死尽齐桓
 存之以告诸侯言狄已去不能有其土地也苏子叛
卷二 第 6a 页 WYG0146-0030a.png
 王即狄又不能于狄狄灭而居之此中国之狄也作
 事不时则怨讟动于民彼梁伯者虚兴无虞之功诈
 称无害之寇环沟其宫(案环沟僖十九年正/义引释例作遂沟)以荡百
 姓之心开大国之志是妖兴之先徵自亡之实应故
 不言秦灭梁而以自亡为辞也(案为辞僖十九年正/义引释例作为文)
 卫侯灭邢无异罪同姓故名夔子承祝融鬻熊之胤
 世绍其祀而欲移之于楚见责又不以礼服罪状由
 于不祀宜在见罪故无异讥晋侯灭虞而修虞祀供
卷二 第 6b 页 WYG0146-0030b.png
 其职贡傅称罪虞且言易亦其义也狄有五罪伐之
 正也不书林父士会从告辞也会以训上下叙德刑
 遂灭偪阳言灭生于会非本意也曹人背晋而奸宋
 是以致讨宋公既还而不忍褚师之诟怒而反兵一
 举灭曹灭非本志故以入告也
  氏族例第八(案此篇永乐/大典全阙)
 释例曰别而称之谓之氏合而言之谓之族子孙繁
 衍枝布叶分始承其本末取其别故其流至于百姓
卷二 第 7a 页 WYG0146-0030c.png
 万姓(隐八年正/义引释例)寻按春秋诸氏族之称甚多参差而
 先儒皆以为例欲托之于外赴则患有人身自来者
 例不可合因以僻陋未赐族为说弑君不书族者四
 事州吁无知不称公子公孙贾氏以为弑君取国故
 以国言之按公子商人亦弑君取国而独称公子宋
 督贾氏以为督有无君之心故去氏按傅自以先书
 弑君见义不在于氏也宋万贾氏以为未赐族按傅
 称南宫长万则为巳氏南宫不得为未赐族也执杀
卷二 第 7b 页 WYG0146-0030d.png
 大夫不书族者二事楚杀得臣与宜申贾氏皆以为
 陋按楚杀大夫公子侧大夫成熊之等六七人皆称
 氏族无为独于此二人陋也欲以为通例则有若此
 之错欲以为无义例则傅曰嘉之故不名书曰仲孙
 嘉之书曰崔氏非其罪翚溺帅师皆曰疾之称族尊
 君命舍族尊夫人尊晋罪巳之文炳然著明以此推
 之知亦非仲尼所遗也斯盖非史策旧法故无凡例
 当时诸国以意而赴其或自来聘使者辞有详略仲
卷二 第 8a 页 WYG0146-0031a.png
 尼修春秋因采以示义义之所起则刊而定正之否
 则即因而示之不皆刊正也故蔡人嘉赴而经从称
 季传曰蔡人嘉之书崔氏传亦曰且告以族明皆从
 其本也书司马华孙来盟亦无他比知非大例也然
 则总而推之春秋之义诸侯之卿当以名氏备书于
 经其加贬损则直称人若有褒异则或称官或但称
 氏若内卿有贬则特称名文不言鲁人故异于外也
 若夫褒无贬传所不发者则皆就旧文或未赐族或
卷二 第 8b 页 WYG0146-0031b.png
 时有详略也推寻经文自庄公以上诸弑君者皆不
 书氏闵公以下皆书氏亦足以明时史之异同非仲
 尼所皆刊也(隐四年正/义引释例)旧说以为大夫有功德者则
 生赐族非也至于郑祭仲为祭封人后升为卿经书
 祭仲以生赐族者检传既无同华氏之文则祭者是
 仲之旧氏也(隐八年正/义引释例)传云公子遂如齐逆女尊君
 命也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尊夫人也叔孙侨如逆
 女则往曰称族还曰舍族然则公子公孙系公之常
卷二 第 9a 页 WYG0146-0031c.png
 言非族也(宣元年正/义引释例)祸福不告则不书然则国之大
 事见告则皆承告而书贵贱各以所告为文也福莫
 大于享国有家祸莫甚于骨肉相残故公子取国及
 为乱见杀者亦皆书之不必系于为卿故子紏意恢
 以公子见书于经也(庄九年正/义引释例)
  爵命例第九(案此篇永乐/大典全阙)
 释例曰天子锡命其详未闻诸侯或即位而见锡或
 历年乃加锡或已薨而追锡鲁桓薨后见锡则亦卫
卷二 第 9b 页 WYG0146-0031d.png
 襄之比也鲁文即位见锡则亦晋惠之比也鲁成八
 年齐灵二十四年乃见锡随恩所加得失存乎其事
 (庄元年正/义引释例)周官王之五路及卿大夫士服车各有名
 又有良车散车不在等者其用无常(襄十九年正/义引释例)
 路者革路若木路或云先或云次盖以就数为差其
 受之于王则称大(成二年正/义引释例)公侯伯子男及其卿大
 夫士命数周官具有等差当春秋时渐已变改是以
 仲尼丘明据时之宜仍其行事从而然之不复与周
卷二 第 10a 页 WYG0146-0032a.png
 官同也而先儒考合周官礼记各致异端今详推经
 傅国之大小皆据当时土地人民不复依爵故书齐
 楚之卿而略于滕薛也诸侯大国之卿皆必有命固
 无所疑其总名亦曰大夫也故经传卿大夫之文相
 涉晋杀三卿而经书大夫邢丘之会傅称大夫亦皆
 卿也蜀之盟齐国之大夫湨梁之盟小邾之大夫此
 不命一命之大夫故不书也命者谓其君正爵命之
 于朝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各如其命数则皆以卿
卷二 第 10b 页 WYG0146-0032b.png
 礼书之于经卫之于晋不得比次国则邾莒把鄫之
 属固已微矣此等诸国当时附随大国不得列于会
 者甚多及其得列上不能自通于天子下无暇于备
 礼成制故与于会盟战伐甚多唯曹之公子首得见
 于经其馀或命而礼仪不备或未加命数故皆不书
 之也邾畀我之等其奔亡亦多所书唯数人而已知
 其合制者少也又邾庶其等传皆言非卿以地来虽
 贱必书纪裂繻来逆女传曰卿为君逆知此等微国
卷二 第 11a 页 WYG0146-0032c.png
 亦应有卿有卿则应书于经徒以卑陋制不合礼失
 礼之例把降为夷华耦具官君子贵之至于此等卿
 而不备礼亦所以见其略贱也诸儒以为邾莒无命
 卿既自违傅刘贾又云春秋之序三命以上乃书于
 经颖氏以为再命称人传曰叔孙昭子三命踰父兄
 昭公十年昭子始加三命而先此叔孙皆自见经知
 所书皆再命也(襄二十一年/正义引释例)
  内外君臣逆女例第十(案此篇见永乐大/典惟篇目佚今补)
卷二 第 11b 页 WYG0146-0032d.png
隐二年秋(云/云)九月纪裂繻来逆女传曰纪裂繻来逆女
卿为君逆也
七年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
桓三年秋七月(云/云)公子翚如齐逆女传曰公子翚如齐
逆女修先君之好故曰公子
九月齐侯送姜氏于欢传曰齐侯送姜氏非礼也传例
曰凡公女嫁于敌国姊妹则上卿送之以礼于先君公
子则下卿送之于大国虽公子亦上卿送之于天子则
卷二 第 12a 页 WYG0146-0033a.png
诸卿皆行公不自送于小国则上大夫送之
夫人姜氏至自齐冬齐侯使其弟年来聘传曰齐仲年
来聘致夫人也
八年冬十月(云/云)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传曰祭公来遂
逆王后于纪礼也
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传曰纪季姜归于京师传例
曰凡诸侯之女行唯王后书
庄元年夏单伯送王姬
卷二 第 12b 页 WYG0146-0033b.png
二十二年冬公如齐纳币
二十四年夏公如齐逆女秋公至自齐八月丁丑夫人
姜氏入戊寅大夫宗妇觌用币传曰秋哀姜至公使宗
妇觌用币非礼也
僖五年夏公孙兹如牟传曰夏公孙兹如牟娶焉
二十五年夏四月(云/云)宋荡伯姬来逆妇
三十一年冬把伯姬来求妇
文二年冬(云/云)公子遂如齐纳币传曰襄仲如齐纳币礼
卷二 第 13a 页 WYG0146-0033c.png
也传例曰凡君即位好舅甥修婚姻娶元妃以奉粢盛
孝也孝礼之始也
四年夏逆妇姜于齐传曰逆妇姜于齐卿不行非礼也
君子是以知出姜之不允于鲁也曰贵聘而贱逆之君
而卑之立而废之弃信而坏其主在国必乱在家必亡
不允宜哉诗曰畏天之威于时保之敬主之谓也
宣元年春王正月(云/云)公子遂如齐逆女传曰公子遂如
齐逆女尊君命也
卷二 第 13b 页 WYG0146-0033d.png
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传曰遂以夫人妇姜至自
齐尊夫人也
五年秋九月齐高固来逆叔姬传曰齐高固来逆女自
为也故书曰逆叔姬卿自逆也
成八年春(云/云)宋公使华元来聘传曰宋华元来聘聘共
姬也
夏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传曰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
礼也
卷二 第 14a 页 WYG0146-0034a.png
冬十月(云/云)卫人来媵传曰卫人来媵共姬礼也传例曰
凡诸侯嫁女同姓媵之异姓则否
九年春(云/云)二月伯姬归于宋夏季孙行父如宋致女晋
人来媵传曰晋人来媵礼也
十年夏(云/云)五月(云/云)齐人来媵
十四年秋叔孙侨如如齐逆女传曰宣伯如齐逆女称
族尊君命也
九月侨如以夫人妇姜氏至自齐传曰侨如以夫人妇
卷二 第 14b 页 WYG0146-0034b.png
姜氏至自齐舍族尊夫人也君子曰春秋之称微而显
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
修之
襄十五年春(云/云)刘夏逆王后于齐传曰官师从单靖公
逆王后于齐卿不行非礼也
 释例曰凡称君即位修婚姻娶元妃谓谅阴既终嘉
 好之事通于内外内外之礼始备此除凶之即位也
 古者诸侯之娶嫡夫人及左右媵各有侄娣皆同姓
卷二 第 15a 页 WYG0146-0034c.png
 之国国三人凡九女参骨肉至亲所以息阴讼息阴
 讼(案隐元年傅正义引/释例此句作阴讼息)所以广继嗣也当时虽无其
 人必待年长而送之所以绝淫逸(案淫逸成八年正/义引释例作望求)
 塞非常也辞称惷愚不教故遣大夫随之而亦谓之
 媵臣所以将谦敬之实也夫人薨不更聘必以侄娣
 媵继室一与之醮则终身不二所以重婚姻之礼固
 人伦之义人伦之义既固上足以奉宗庙下足以继
 后世此夫妇之义也天子至尊无敌则上卿亲迎而
卷二 第 15b 页 WYG0146-0034d.png
 上公临之(案襄十五年刘夏逆王后于齐傅云官师/从单靖公逆王后于齐卿不行非礼也孔)
 (颖达正义云此公既行矣唯讥卿之不行不讥王不/亲逆是知于礼天子不亲昏使上卿逆而公临之故)
 (唯言卿不行非礼也释例据此/傅知天子当使公卿不亲迎也)诸侯若有故不得亲
 迎必使宗亲上大夫为介凡内外君臣逆十六傅所
 以发义例有四纪裂繻来逆女传曰卿为君逆也齐
 高固来逆叔姬传曰书逆叔姬卿自逆也此外君臣
 来逆女之异文也公子遂如齐逆女传曰尊君命也
 公孙兹如牟传曰娶焉此内君臣出逆女之异文也
卷二 第 16a 页 WYG0146-0035a.png
 祭公逆王后于纪传曰礼也此天子之异文也逆妇
 姜于齐传曰卿不行非礼也刘夏逆王后于齐传曰
 官师从单靖公卿不行非礼也知祭公如纪时亦有
 卿卿不书举重略轻犹鞍邲之战唯书郤克林父此
 又天子及诸侯使公卿之文也国君之娶必卜邻国
 之吉人臣亦卜国内之耦所以美祚胤也臣若有故
 而外婚则称使以出不得称婚卿非君命不越境也
 婚礼虽奉时君之命其言必称先君以为礼辞故公
卷二 第 16b 页 WYG0146-0035b.png
 子翚逆女传称修先君之好公子遂逆女传曰尊君
 命互发其义也往必称族以示其重还虽在途必舍
 族以替之所以成小君之尊也礼父母逆女不下堂
 著外成之节委之于迎者也齐侯送姜氏经指事而
 书傅亦随文而释以见其非也婚礼卿纳币而君亲
 逆君有故即使卿逆之则书卿名以夫人至父母之
 国又遣使致女所以进贞女成大礼也桓公不书纳
 币而遣公子翚逆女逆女踰月翚未反而公会齐侯
卷二 第 17a 页 WYG0146-0035c.png
 于欢本非亲迎因接夫人直称夫人至者为失礼不
 斥言之文也庄公顾割臂之盟崇宠孟任故即位二
 十三年乃娶元妃虽丹楹刻桷身自纳币而有孟任
 之嫌故与姜氏俱反而异入经所以不以至礼书也
 文公既不亲迎又不使卿君而卑之立而废之故不
 称逆女皆国史叙事之宜也天子娶则称逆王后卿
 为君逆女则称逆女其自为逆则称所迎之字(案隐/二年)
 (正义引释/例迎作逆)尊卑之别也逆称王后而逆之曰季姜伸
卷二 第 17b 页 WYG0146-0035d.png
 父母之尊也天子嫁女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
 之诸侯嫁女于大夫必使大夫同姓者主之尊卑不
 得交礼也鲁诸公纳币或在即位之前成公娶夫人
 而不纳币此经文阙也贵聘而贱逆失之微者傅犹
 详之言其不终若实不纳币非所略也诸侯婚礼久
 亡以士婚礼准之不得唯止于纳币逆女逆女纳币
 二事皆必使卿行卿行则书之他礼非卿则不书也
 宋公使华元来聘聘不应使卿故傅但言聘共姫也
卷二 第 18a 页 WYG0146-0036a.png
 使公孙寿来纳币纳币应使卿故傅明言其得礼也
 鲁君之婚亦唯存纳币逆女此其义也鲁自惠已上
 世娶于宋自桓已下娶于齐及春秋之末襄昭定哀
 四公皆违其旧三桓执政欲以削公室外援成巳之
 私故哀公将因越人以去三桓越人请妻之于是季
 孙赂太宰嚭以绝其计哀公不能自固出奔而死禄
 之去公室亦难以礼论也把荡二伯姬皆自为子来
 迎之与求虽异然其实一也文公宣公成公夫人皆
卷二 第 18b 页 WYG0146-0036b.png
 称妇各有姑之辞也宣公纳币虽或在即位之前据
 为丧娶不须贬责而自明故无讥文也成公逆女及
 夫人至最为得礼故详其文丘明谓之微而显婉而
 成章也宋公之娶伯姬币聘两备晋卫为媵盖古婚
 之道故傅每为之发伯姬以贱逆妇齐人来媵皆非
 所应故傅亦无文也叔姬归于纪此待年之女年满
 特行故书其归公子翚如齐逆女此经正文而贾氏
 云使翚逆女兼修艾之盟婚姻礼之大事方遣逆女
卷二 第 19a 页 WYG0146-0036c.png
 无缘兼修盟会若实如此经当变文不得以逆女为
 使而更以修盟为实也又此年春公已会齐侯而成
 婚岂复须逆女之臣以申久要斯不然矣夫人孙于
 齐傅云不称姜氏绝不为亲止释孙例也至于丧婚
 则或称姜而不言氏或称氏而不言姜丘明不发其
 例斯盖经传阙也
  内女夫人卒葬例第十一(案此篇见永乐大/典其篇目亦存)
隐二年冬(云/云)十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
卷二 第 19b 页 WYG0146-0036d.png
三年夏四月辛卯君氏卒传曰夏君氏卒声子也不赴
于诸侯不反哭于寝不祔于姑故不曰薨不称夫人故
不言葬不书姓为公故曰君氏
僖元年秋七月戊辰夫人姜氏薨于夷齐人以归闵二
年传曰闵公之死也哀姜与知之故孙于邾齐人取而
杀之于夷以其尸归僖公请而葬之
(云/云)十有二月丁巳夫人氏之丧至自齐传曰夫人氏
之丧至自齐君子以齐人之杀哀姜也为已甚矣女子
卷二 第 20a 页 WYG0146-0037a.png
从人者也
文四年冬十有一月壬寅夫人风氏薨
五年春(云/云)三月辛亥葬我小君成风传曰春王使荣叔
来含且赗召昭公来会葬礼也
十七年夏四月癸亥葬我小君声姜传曰葬声姜有齐
难是以缓
宣八年冬十月己丑葬我小君敬嬴雨不克葬庚寅日
中而克葬传曰葬敬嬴旱无麻始用葛茀雨不克葬礼
卷二 第 20b 页 WYG0146-0037b.png
也卜葬先远日避不怀也
襄四年秋七月戊子夫人姒氏薨传曰定姒薨不殡于
庙无衬不虞匠庆谓季文子曰子为正卿而小君之丧
不成不终君也君长谁受其咎初季孙为巳树六槚于
蒲圃东门之外匠庆请木季孙曰略匠庆用蒲圃之槚
季孙不御君子曰志所谓多行无礼必自及也其是之
谓乎
(云/云)八月辛亥葬我小君定姒
卷二 第 21a 页 WYG0146-0037c.png
定十五年秋七月壬申姒氏卒传曰姒氏卒不称夫人
不赴且不祔也
九月(云/云)辛巳葬定姒传曰葬定姒不称小君不成丧也
哀十二年夏五月甲辰孟子卒传曰夏五月昭夫人孟
子卒昭公娶于吴故不书姓死不赴故不称夫人不反
哭故不言葬小君
   右夫人卒葬
庄二年秋七月齐王姬卒
卷二 第 21b 页 WYG0146-0037d.png
四年夏(云/云)六月乙丑齐侯葬纪伯姬
二十九年冬十有二月纪叔姬卒
三十年秋(云/云)八月癸亥葬纪叔姬
僖九年秋七月乙酉伯姬卒
文十二年春(云/云)二月庚子子叔姬卒传曰叔姬卒不言
把绝也书叔姬言非女也
成八年冬十月癸卯把叔姬卒传曰把叔姬卒来归自
把故书
卷二 第 22a 页 WYG0146-0038a.png
九年春王正月把伯来迎叔姬之丧以归传曰杞桓公
来逆叔姬之丧请之也把叔姬卒为把故也逆叔姬为
我也
襄三十年夏(云/云)五月甲午宋灾宋伯姬卒传曰甲午宋
大灾宋伯姬卒待姆也君子谓宋共姬女而不妇女待
人妇义事也
秋七月叔弓如宋葬宋共姬传曰叔弓如宋葬共姬也
   右内女卒葬夫人卒葬二十四内女卒十二错
卷二 第 22b 页 WYG0146-0038b.png
   综其二十三以包通之
 释例曰夫人丧礼有三薨则赴于同盟之国既葬日
 中自墓反虞于正寝所谓反哭于寝也卒哭而祔于
 祖姑皆然则书曰夫人某氏薨葬我小君某氏此备
 礼之文也姒氏卒传曰不称夫人不赴且不祔也葬
 定姒不称小君不成丧也然则夫人子氏赴而不反
 哭故不书葬定姒则反哭而不赴故书葬而不言小
 君若昭之孟子者以同姓为讳(案讳字哀十二年/正义引释例作阙)
卷二 第 23a 页 WYG0146-0038c.png
 革其姓过而知晦也然吴之太伯下及鲁昭公于亲
 远矣所讳在于名义而已居夫人之位籍小君之尊
 已三世矣季氏当国而不为之服至令仲尼释已之
 经国朝不成其丧以世嫡夫人亦不书于策此季氏
 之咎也凡妾子为君其母犹为夫人虽先君不命其
 母母以子贵其嫡夫人薨则尊得加于臣子而内外
 之礼皆如夫人矣故姒氏之丧责以小君不成(案此/句永)
 (乐大典误作贵以小君今从/隐三年正义所引释例改正)成风之丧王使来会葬
卷二 第 23b 页 WYG0146-0038d.png
 传曰礼也隐公以让摄位(案此句隐三年正义引/释例作隐以让桓摄位)
 不成礼于声子假称君氏以别妾媵盖是一时之宜
 隐之至义凡夫人薨失所则书地明失常也哀姜不
 书姓经阙文也夫人姒氏薨葬皆以礼备为文明季
 文子虽议从略贱(案襄四年傅定姒薨匠庆请木季/孙曰略杜预集解不以道取为略)
 (孔颖达正义云释例以略为略贱/自是解略字正义与集解别也)闻匠庆之言惧而
 备礼殡葬无阙也齐王姬卒鲁为主比内女也纪侯
 大去其国令弟纳邑附齐齐侯嘉而悯之恩及伯姬
卷二 第 24a 页 WYG0146-0039a.png
 伯姬鲁女也故以来告大夫会葬故书齐侯葬纪伯
 姬也叔姬继伯姬之后纪侯既卒依纪季居酅贞义
 守节嘉而悯之故亦存吊葬之礼也子叔姬卒传曰
 不言把绝也书叔姬言非女也出弃之女反在父母
 之室则与既笄成人者同故亦书卒也昭三年传曰
 昔文襄之伯君薨大夫吊卿共葬事夫人士吊大夫
 送葬宋伯姬之卒宋人义其待姆鲁嘉其事贞节使
 卿送葬举谥成礼君子嫌其敬过于节故以女而不
卷二 第 24b 页 WYG0146-0039b.png
 妇示义经文仍旧非仲尼所变故亦不嫌书日以示
 别之盖丘明道达圣旨扶春秋之义也内女唯诸侯
 夫人卒乃书恩成于敌体其所嘉悯乃遣吊丧又简
 于文襄之法也其非适诸侯则略之以服制相准也
 生书其来而死不录其卒从外大夫之比也伯姬卒
 未适人故不称国既笄成人故书经书孟子卒传曰
 昭公娶于吴故不书姓此为昭公加讳不复系吴改
 其姓号经传因而不革也论语谓之吴孟子盖时人
卷二 第 25a 页 WYG0146-0039c.png
 常言非经传正文也而贾氏以谓言孟子若言吴之
 长女称吴长女既不异于同姓之长女且娶同姓长
 之与少未闻其异无所为别也又齐侯葬纪伯姬不
 书谥者盖亡国之妇夫妻皆降莫为之谥也而贾许
 方以诸侯礼说又失之也礼公子为其母练冠縓缘
 既葬除之及其嗣位为君非复公子嫡母薨则伸其
 母尊而先儒同之公子亦缪矣
  侵伐袭例第十二(案此篇见永乐大/典惟篇目佚今补)
卷二 第 25b 页 WYG0146-0039d.png
 释例曰侵伐袭者师旅讨罪之名也鸣钟鼓以声其
 过曰伐寝钟鼓以入其境曰侵掩其不备曰袭此所
 以别兴师用兵之状也其但称围救举实而言也周
 礼万二千五百人为军二千五百人为师五百人为
 旅传曰君以军行祓社衅鼓又曰嘉好之事君行师
 从卿行旅从然春秋不书师旅一皆曰师从众辞也
 大夫将满师称师不满称人而已卿将满称师(案此/句隐)
 (二年正义引释例作卿将满/师则两书与永乐大典异)不满则直书名氏君将
卷二 第 26a 页 WYG0146-0040a.png
 不言帅师卿将不言师旅此史策记注之常也(案隐/二年)
 (正义云此用/公羊之说)翚之伐郑溺之伐卫固请专命王命伐
 宋羽父不待君以速进(案待字隐十年正/义引释例作匡)而先会二
 国自以为名故皆贬去其族齐为侯伯郑伯又为王
 卿士二君奉王命以讨宋恶羽父之专进故使与微
 者同伐动而无功故无成败也老桃之会而不同伐
 公既独败宋师郑乃寻其末踪事同一时故不重告
 于庙也齐侯卫侯郑伯来战于郎夫子善鲁人之秉
卷二 第 26b 页 WYG0146-0040b.png
 周班恶三国之伐有礼故正王爵以表周制去侵伐
 以见无罪此圣人之所以扶奖王室敦崇大教故改
 常例以特见也卫孔达为政不恭背盟主兴兵于邻
 国受讨丧邑窘而告陈虽从陈之谋仅得自定以谋
 而济故君子但明言合古而不释其尤也秦伯终用
 孟明而致败败而罪己救其阙而养其志孟明增修
 其德以霸西戎夫子嘉之故于伐秦之役贬四国大
 夫四国大夫奉君命而行今以一义变例故称尊秦
卷二 第 27a 页 WYG0146-0040c.png
 谓之崇德明罪不在四国大夫也传称秦伯伐晋既
 嘉孟明以善称穆公又曰遂伯西戎而经书秦人知
 称人非诸侯之褒贬也郑受楚命伐宋大败宋师获
 其上卿(案上字宣元年正/义引释例作二字)此晋之不竞也晋于是申
 命众国大起其众将以雪宋之耻取威定霸赵盾为
 政而畏斗椒之威(案宣二年正义引释例/此句作而畏越椒之盛)不敢遂其
 所志托辞班师失宋之心孤诸侯之望楚之囊瓦为
 吴所诱以丧军师皆所以致贬也子重兴钟鼓以救
卷二 第 27b 页 WYG0146-0040d.png
 彭城而实使轻军与郑人侵之故经以实事称人书
 侵而傅本其始发言伐也诸经传异文而非例所及
 者其义皆然陈蔡楚之与国郑欲求亲于晋故伐而
 入之晋士庄伯诘其侵小且问陈之罪子产答以东
 门之役故免于讥及其侵蔡既无晋命(案命字襄八/年正义引释)
 (例作/令)又无直辞君死主少兴师以求媚于晋义取乱
 略不能以德怀亲又不能以直报怨故二大夫异于
 子产也陈之见伐本以助晋晋不逆劳而以法诘之
卷二 第 28a 页 WYG0146-0041a.png
 得盟主道理故仲尼曰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
 功善之也戎之侵鲁鲁人不知去而远追又无其获
 边境不备侯不在疆所以为讳也讳此君之阙亦所
 以示戒于将来之君也楚人弃君助臣取宋彭城以
 封叛者削正兴伪虽非复宋地故追书系宋不与楚
 人之所得入也虎牢郑之郊境晋人既有之矣又城
 而居之将以胁郑郑畏偪而强服遇楚而复叛八年
 之间一南一北至于数四晋悼虑其未已故大城置
卷二 第 28b 页 WYG0146-0041b.png
 戍先以示威郑服之日释戍以归之(案襄十五年义/引释例以作而)
 德立刑行故能终有郑国春秋探书其本意(案襄十/年正义)
 (引释例/意作心)善之也三都强盛以夺三家之权陪臣执政
 下凌上替故仲由隳之而仲尼弗禁帅师登台仅不
 相克(案此句定十二年正义/引释例作仅而皆克)直随事而书以示三家
 之疆无义例也晋伐鲜虞文无主帅既例所不及麻
 隧实战而但书伐欲以为不告则时公在师欲以为
 讳伐无罪则秦直晋曲欲以为无功讳负则秦师败
卷二 第 29a 页 WYG0146-0041c.png
 绩此皆经文阙漏传文独存也贾氏以晋直秦曲无
 辞不得敌有辞故不书战而韩之战秦直晋曲宋之
 战鲁义而宋不信亦皆书战事类甚多此既不安又
 师者是人众之通言取而复为义云诸经称师皆以
 明用师之义晋师灭潞则曰得用师之道楚师灭陈
 则曰失用师之道文体适同一善一恶诸称师者百
 六十四患不能通则但为称师而不见将帅之主数
 条生义此为更在将帅与不复在师也俱是战伐之
卷二 第 29b 页 WYG0146-0041d.png
 事亦俱称师其人存其事显则所责明其人没而但
 称师则所责隐仲尼曷为舍此而明彼言左氏不明
 义例不以为义例则异同详略皆本史也而诸君区
 区溺意于乱文欲于无义之中求义无异施绵缊以
 为缣绢用栉比于毡毛也
 
 
 春秋释例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