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春秋释例 提要 第 1a 页 WYG0146-00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
春秋释例 春秋类
提要
(臣/)等谨案春秋释例十五卷晋杜预撰预事迹详
晋书本传是书以经之条贯必出于传传之义例
总归于凡左传称凡者五十其别四十有九皆周公
之垂法史书之旧章仲尼因而修之以成一
经之通体诸称书不书先书故书不言不称
春秋释例 春秋类
提要
(臣/)等谨案春秋释例十五卷晋杜预撰预事迹详
晋书本传是书以经之条贯必出于传传之义例
总归于凡左传称凡者五十其别四十有九皆周公
之垂法史书之旧章仲尼因而修之以成一
经之通体诸称书不书先书故书不言不称
春秋释例 提要 第 1b 页 WYG0146-0001b.png
书曰之类皆所以起新旧发大义谓之变例
亦有旧史所不书适合仲尼之意者仲尼即
以为义非互相比较则褒贬不明故别集诸
例及地名谱第历数相与为部先列经传数
条以包通其馀而传所述之凡系焉更以己
意申之名曰释例地名本之泰始郡国图世
族谱本之刘向世本与集解一经一纬相为
表里晋书称预自平吴后从容无事乃著集
亦有旧史所不书适合仲尼之意者仲尼即
以为义非互相比较则褒贬不明故别集诸
例及地名谱第历数相与为部先列经传数
条以包通其馀而传所述之凡系焉更以己
意申之名曰释例地名本之泰始郡国图世
族谱本之刘向世本与集解一经一纬相为
表里晋书称预自平吴后从容无事乃著集
春秋释例 提要 第 2a 页 WYG0146-0002a.png
解又参考众家谱第谓之释例又作盟会图
春秋长历备成一家之学比老乃成今考土
地名篇称孙氏僭号于吴故江表所记特略
则其属稿实在平吴以前故所列多两汉三
国之郡县与晋时不尽合至盟会图长历则
皆书中之一篇非别为一书观预所作集解
序可见史所言者未详晋书又称当时论者
谓预文义质直世人未之重惟秘书监挚虞
春秋长历备成一家之学比老乃成今考土
地名篇称孙氏僭号于吴故江表所记特略
则其属稿实在平吴以前故所列多两汉三
国之郡县与晋时不尽合至盟会图长历则
皆书中之一篇非别为一书观预所作集解
序可见史所言者未详晋书又称当时论者
谓预文义质直世人未之重惟秘书监挚虞
春秋释例 提要 第 2b 页 WYG0146-0002b.png
赏之考稽含南方草木状称晋武帝赐杜预
密香纸万番写春秋释例及经传集解则当
时固重其书史所言者亦未尽确也其书自
隋书经籍志而后并著于录均止十五卷惟
元吴莱作后序云四十卷岂元时所行之本
卷次独分析乎自明以来是书久佚惟永乐
大典中尚存三十篇并有唐刘蕡原序其六
篇有释例而无经传馀亦多有阙文谨随篇
密香纸万番写春秋释例及经传集解则当
时固重其书史所言者亦未尽确也其书自
隋书经籍志而后并著于录均止十五卷惟
元吴莱作后序云四十卷岂元时所行之本
卷次独分析乎自明以来是书久佚惟永乐
大典中尚存三十篇并有唐刘蕡原序其六
篇有释例而无经传馀亦多有阙文谨随篇
春秋释例 提要 第 3a 页 WYG0146-0002c.png
掇拾取孔颖达正义及诸书所引释例之文
补之校其讹谬釐为二十七篇仍分十五卷
以还其旧吴莱后序亦并附焉按预集解序
云释例凡四十部崇文总目云凡五十三例
而孔颖达正义则云释例事同则为部小异
则附出孤经不及例者聚于终篇四十部次
第从隐即位为首先有其事则先次之世族
土地事既非例故退之于终篇之前土地名
补之校其讹谬釐为二十七篇仍分十五卷
以还其旧吴莱后序亦并附焉按预集解序
云释例凡四十部崇文总目云凡五十三例
而孔颖达正义则云释例事同则为部小异
则附出孤经不及例者聚于终篇四十部次
第从隐即位为首先有其事则先次之世族
土地事既非例故退之于终篇之前土地名
春秋释例 提要 第 3b 页 WYG0146-0002d.png
起于宋卫遇于垂世族谱起于无骇卒无骇
卒在遇垂之后故地名在世族前今是书原
目不可考故因孔氏所述之大指推而广之
取其事之见经先后为序长历一篇则次之
土地名世族谱后以集解序述历数在地名
谱第后也土地名篇释例云据今天下郡国
县邑之名山川涂道之实爰及四表皆图而
备之然后以春秋诸国邑盟会地名附列之
卒在遇垂之后故地名在世族前今是书原
目不可考故因孔氏所述之大指推而广之
取其事之见经先后为序长历一篇则次之
土地名世族谱后以集解序述历数在地名
谱第后也土地名篇释例云据今天下郡国
县邑之名山川涂道之实爰及四表皆图而
备之然后以春秋诸国邑盟会地名附列之
春秋释例 提要 第 4a 页 WYG0146-0003a.png
名曰古今书春秋盟会图别集疏一卷附之
释例所画图本依官司空图据泰始之初郡
国为正孙氏初平江表十四郡皆贡图籍荆
扬徐三州皆改从今为正不复依用司空图
则是书应有图而今已佚又有附盟会图疏
胪载郡县皆是元魏隋唐建置地名非晋初
所有而阳城一条且记唐武后事当是预本
书已佚而唐人补辑又土地名所释亦有后
释例所画图本依官司空图据泰始之初郡
国为正孙氏初平江表十四郡皆贡图籍荆
扬徐三州皆改从今为正不复依用司空图
则是书应有图而今已佚又有附盟会图疏
胪载郡县皆是元魏隋唐建置地名非晋初
所有而阳城一条且记唐武后事当是预本
书已佚而唐人补辑又土地名所释亦有后
春秋释例 提要 第 4b 页 WYG0146-0003b.png
人增益之语今仍录原文而各加辨证于下
方考预书虽有曲从左氏之失而用心周密
后人无以复加其例亦皆参考经文得其体
要非公谷二家穿凿月日者比挚虞谓左邱
明为本春秋作传而左传遂自孤行释例本
为传设而所发明何但左传故亦孤行(案故/字文)
(义未明疑为当字之讹以晋/书原本如是姑仍其旧文)良非虚美且永
乐大典所载犹宋时古本观夫人内女归宁
方考预书虽有曲从左氏之失而用心周密
后人无以复加其例亦皆参考经文得其体
要非公谷二家穿凿月日者比挚虞谓左邱
明为本春秋作传而左传遂自孤行释例本
为传设而所发明何但左传故亦孤行(案故/字文)
(义未明疑为当字之讹以晋/书原本如是姑仍其旧文)良非虚美且永
乐大典所载犹宋时古本观夫人内女归宁
春秋释例 提要 第 5a 页 WYG0146-0003c.png
例一篇末云凡若干字经传若干字释例若
干字当是校雠精当概可想见如长历载文
公四年十有二月壬寅夫人风氏薨杜云十
二月庚午朔无壬寅近刻注疏本并作十有
一月按十一月庚子朔三日得壬寅不可谓
无壬寅也又襄公六年经文本云十有二月
齐侯灭莱而近刻左传本前则曰十有一月
齐侯灭莱莱恃谋也后则曰晏弱围棠十一
干字当是校雠精当概可想见如长历载文
公四年十有二月壬寅夫人风氏薨杜云十
二月庚午朔无壬寅近刻注疏本并作十有
一月按十一月庚子朔三日得壬寅不可谓
无壬寅也又襄公六年经文本云十有二月
齐侯灭莱而近刻左传本前则曰十有一月
齐侯灭莱莱恃谋也后则曰晏弱围棠十一
春秋释例 提要 第 5b 页 WYG0146-0003d.png
月丙辰而灭之今考长历十一月丁丑朔是
月无丙辰十二月丁未朔十日得丙辰杜预
系此日于十二月下不言日月有误可见今
本传文两言十一月皆十二月之讹也如此
之类可以校订舛讹者不可缕数春秋以左
传为根本左传以杜解为门径集解又以是
书为羽翼缘是以求笔削之旨亦可云考古
之津梁穷经之渊薮矣乾隆四十九年十月
月无丙辰十二月丁未朔十日得丙辰杜预
系此日于十二月下不言日月有误可见今
本传文两言十一月皆十二月之讹也如此
之类可以校订舛讹者不可缕数春秋以左
传为根本左传以杜解为门径集解又以是
书为羽翼缘是以求笔削之旨亦可云考古
之津梁穷经之渊薮矣乾隆四十九年十月
春秋释例 提要 第 6a 页 WYG0146-0004a.png
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春秋释例 提要 第 7a 页 WYG0146-0004c.png
原序
圣人文乎鲁史志乎周道笔削隐显有权有义一正于
周制而已权焉故有讳国恶避世祸矫事以变文也义
焉故有例典礼贬僭乱尊王以行法也彰明五始上禀
班朔布象之本则公旦礼经列国群史悉得书之矣详
略一字下救衰俗强臣之渐则仲尼志蕴异代鲜克究
其极焉有晋大儒杜预皓首春秋深明权义乃谓学者
未可与权必先讲义义之通明槩有宗本举一则推万
圣人文乎鲁史志乎周道笔削隐显有权有义一正于
周制而已权焉故有讳国恶避世祸矫事以变文也义
焉故有例典礼贬僭乱尊王以行法也彰明五始上禀
班朔布象之本则公旦礼经列国群史悉得书之矣详
略一字下救衰俗强臣之渐则仲尼志蕴异代鲜克究
其极焉有晋大儒杜预皓首春秋深明权义乃谓学者
未可与权必先讲义义之通明槩有宗本举一则推万
春秋释例 提要 第 7b 页 WYG0146-0004d.png
可知计源则众流毕会是以礼经言凡者谓其统之有
宗也志在可例者谓其会之有元也厥初寄辞史法假
迹霸政其事著于桓文其道穷于鲁卫且诸侯专而宗
周微三家盛而公室削道不克振事得以书由是立经
举元后世非以例义求之则莫能一而贯也范宁有言
左氏失诬公羊失俗榖梁失短斯皆谓偏执空文而昧
乎变例者也夫然释例之作宗本于旧章非元凯独断
而然也实包括三传同归于圣经之奥欤且曰八公书
宗也志在可例者谓其会之有元也厥初寄辞史法假
迹霸政其事著于桓文其道穷于鲁卫且诸侯专而宗
周微三家盛而公室削道不克振事得以书由是立经
举元后世非以例义求之则莫能一而贯也范宁有言
左氏失诬公羊失俗榖梁失短斯皆谓偏执空文而昧
乎变例者也夫然释例之作宗本于旧章非元凯独断
而然也实包括三传同归于圣经之奥欤且曰八公书
春秋释例 提要 第 8a 页 WYG0146-0005a.png
即位而四公发传虽以不书不称为文其义则一也昭
定哀蒐皆不书公言权在三家也襄公在楚每月以不
朝告于庙特于正月释之者人理所自新也诸侯虽有
九伐之法必禀命于天子可以执不可辄杀也考之数
条足以见天历人谋相与用舍一权一义始终详焉始
于平王东迁谓鲁秉周礼尚可兴之乎终于哀公西狩
谓叔孙专政鲁其不可为矣呜呼夹谷之后使仲由毁
三桓城收其甲兵不克孔子之卫至十一年自卫反鲁
定哀蒐皆不书公言权在三家也襄公在楚每月以不
朝告于庙特于正月释之者人理所自新也诸侯虽有
九伐之法必禀命于天子可以执不可辄杀也考之数
条足以见天历人谋相与用舍一权一义始终详焉始
于平王东迁谓鲁秉周礼尚可兴之乎终于哀公西狩
谓叔孙专政鲁其不可为矣呜呼夹谷之后使仲由毁
三桓城收其甲兵不克孔子之卫至十一年自卫反鲁
春秋释例 提要 第 8b 页 WYG0146-0005b.png
圣经修成后二年泰山其颓三桓胜鲁圣人斯文于是
乎扫地矣汉兴帝制立贤良文学之士率以春秋治天
下晋主中国元凯以春秋为安危故述兹凡例意欲安
中国而御四夷释权义以正礼经后儒有以知可例者
文也可释者志也善言春秋者不以文害志故志定而
后断物物得其断则例可得焉例可忘焉故序刘蕡序
乎扫地矣汉兴帝制立贤良文学之士率以春秋治天
下晋主中国元凯以春秋为安危故述兹凡例意欲安
中国而御四夷释权义以正礼经后儒有以知可例者
文也可释者志也善言春秋者不以文害志故志定而
后断物物得其断则例可得焉例可忘焉故序刘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