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三十九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a 页 WYG0702-078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
  论文上
有治世之文有衰世之文有乱世之文六经治世之文
 也如国语委靡繁絮真衰世之文耳是时语言议论
 如此宜乎周之不能振起也至于乱世之文则战国
 是也然有英伟气非衰世国语之文之比也(饶录云/国语说)
 (得絮只是气衰又不如/战国文字更有些精彩)楚汉间文字真是奇伟岂易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b 页 WYG0702-0784b.png
 及也(又曰国语文字极困善振作不起战国文字豪/杰便见事情非你杀我则我杀你黄云观一时)
 (气象如此如何遏捺得住/所以启汉家之治也○僩)
楚词不甚怨君今被诸家解得都成怨君不成模样九
 歌是托神以为君言人间隔不可企及如已不得亲
 近于君之意以此观之他便不是怨君至山鬼篇不
 可以君为山鬼又倒说山鬼欲亲人而不可得之意
 今人解文字不看大意只逐句解意却不贯(○楚/词)
问离骚卜居篇内字曰字义从来晓不得但以意看可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a 页 WYG0702-0785a.png
 见如突梯滑稽只是软熟逢迎随人倒随人起底意
 思如这般文字更无些小窒碍想只是信口恁地说
 皆自成文林艾轩尝云班固扬雄以下皆是做文字
 已前如司马迁司马相如等只是恁地说出今看来
 是如此古人有取于登高能赋这也须是敏须是会
 说得通畅如古者或以言扬说得也是一件事后世
 只就纸上做如就纸上做则班扬便不如己前文字
 当时如苏秦张仪都是会说史记所载想皆是当时说出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b 页 WYG0702-0785b.png
 又云汉末以后只做属对文字直至后来只管弱如
 苏颋著力要变变不得直至韩文公出来尽扫去了
 方做成古文然亦止做得未属对合偶以前体格然
 当时亦无人信他故其文亦变不尽才有一二大儒
 略相效以下并只依旧到得陆宣公奏议只是双关
 做去又如子厚亦自有双关之文向来道是他初年
 文字后将年谱看乃是晚年文字盖是他效世间模
 样做则剧耳文气衰弱直至五代竟无能变到尹师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a 页 WYG0702-0785c.png
 鲁欧公几人出来一向变了其间亦有欲变而不能
 者然大槩都要变所以做古文自是古文四六自是
 四六却不滚杂(贺/孙)
楚些沈存中以些为咒语如今释子念娑婆诃三合声
 而巫人之祷亦有此声此却说得好盖今人只求之
 于雅而不求之于俗故下一半都晓不得(道夫○离骚/叶韵到篇终)
 (前面只发两例后人不晓/却谓只此两韵如此○至)
楚词注下事皆无这事是他晓不得后却就这语意撰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b 页 WYG0702-0785d.png
 一件事为證都失了他那正意如淮南子山海经皆
 是如此(义/刚)
高斗南解楚词引瑞应图周子充说馆阁中有此书引
 得好他更不问义理之是非但有出处便说好且如
 天问云启棘宾商山海经以为启上三嫔于天因得
 九叹九辨以归如此是天亦好色也柳子厚天对以
 为胸嫔说天以此乐相博换得某以为棘字是梦字
 商字是古文篆天字如郑康成解记衣衰作齐衰云
卷一百三十九 第 4a 页 WYG0702-0786a.png
 是坏字也此亦是擦坏了盖启梦宾天如赵简子梦
 上帝之类宾天是为之宾天与之以是乐也今人不
 曾读古书如这般等处一回恁地过了陶渊明诗形
 夭无千岁曾氏考山海经云当作形天舞干戚看来
 是如此周子充不以为然言只是说精卫也此又不
 用出处了(夔/孙)
古人文章大率只是平说而意自长后人文章务意多
 而酸涩如离骚初无奇字只恁说将去自是好后来
卷一百三十九 第 4b 页 WYG0702-0786b.png
 如鲁直恁地著力做却自是不好(方子○道夫录云/古今拟骚之作惟)
 (鲁直为/无谓)
古赋虽熟看屈宋韩柳所作乃有进步处入本朝来骚
 学殆绝秦黄晁张之徒不足学也(雉/)
荀卿诸赋缜密盛得水住欧公蝉赋其名曰蝉这数句
 也无味(雉/)
楚词平易后人学做者反艰深了都不可晓
汉初贾谊之文质实晁错说利害处好答制策便乱道
卷一百三十九 第 5a 页 WYG0702-0786c.png
 董仲舒之文缓弱其答贤良策不答所问切处至无
 𦂳要处又累数百言东汉文章尤更不如渐渐趋于
 对偶如杨震辈皆尚谶纬张平子非之然平子之意
 又却理会风角鸟占何愈于谶纬陵夷至于三国两
 晋则文气日卑矣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
 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如相如封禅书模仿极
 多柳子厚见其如此却作贞符以反之然其文体亦
 不免乎蹈袭也(人杰○/汉文)
卷一百三十九 第 5b 页 WYG0702-0786d.png
司马迁文雄健意思不帖帖有战国文气象贾谊文亦
 然老苏文亦雄健似此皆有不帖帖意仲舒文实刘
 向文又较实亦好无些虚气象比之仲舒仲舒较滋
 润发挥大抵武帝以前文雄健武帝以后便实到杜
 钦谷永书又太弱无归宿了匡衡书多有好处汉明
 经中皆不似此(淳/)
仲舒文大槩好然也无精彩(淳/)
林艾轩云司马相如赋之圣者扬子云班孟坚只填得
卷一百三十九 第 6a 页 WYG0702-0787a.png
 他腔子(佐录作/腔子满)如何得似他自在流出左太冲张平
 子竭尽气力又更不及(可/学)
问吕舍人言古文衰自谷永曰何止谷永邹阳狱中书
 已自皆作对子了又问司马相如赋似作之甚易曰
 然又问高适焚舟决胜赋甚浅陋曰文选齐梁间江
 揔之徒赋皆不好了因说神宗修汴城成甚喜曰前
 代有所作时皆有赋周美成闻之遂撰汴都赋进上
 大喜因朝降出宰相每有文字降出时即合诵一遍
卷一百三十九 第 6b 页 WYG0702-0787b.png
 宰相不知是谁知古赋中必有难字遂传与第二人
 以次传至尚书右丞王和甫下无人矣和甫即展开
 琅然诵一遍上喜既退同列问如何识许多字和甫
 曰某也只是读傍文(扬录作/一边)吕编文鉴要寻一篇赋
 冠其首又以美成赋不甚好遂以梁周翰五凤楼赋
 为首美成赋亦在其后
宾戏解嘲剧秦贞符诸文字皆祖宋玉之文进学解亦
 此类阳春白雪云云者不记其名皆非佳文(扬/)
卷一百三十九 第 7a 页 WYG0702-0787c.png
夜来郑文振问西汉文章与韩退之诸公文章如何某
 说而今难说便与公说某人优某人劣公亦未必信
 得及须是自看得这一人文字某处好某处有病识
 得破了却看那一人文字便见优劣如何若看这一
 人文字未破如何定得优劣便说与公优劣公亦如
 何便见其优劣处但子细自看自识得破而今人所
 以识古人文字不破只是不曾子细看又兼是先将
 自家意思横在胸次所以见从那偏处去说出来也
卷一百三十九 第 7b 页 WYG0702-0787d.png
 都是横说又曰人做文章若是子细看得一般文字
 熟少间做出文字意思语脉自是相似读得韩文熟
 便做出韩文底文字读得苏文熟便做出苏文底文
 字若不曾子细看少间却不得用向来初见拟古诗
 将谓只是学古人之诗元来却是如古人说灼灼园
 中花自家也做一句如此迟迟涧畔松自家也做一
 句如此磊磊涧中石自家也做一句如此人生天地
 间自家也做一句如此意思语脉皆要似他底只换
卷一百三十九 第 8a 页 WYG0702-0788a.png
 却字某后来依如此做得二三十首诗便觉得长进
 盖意思句语血脉势向皆效它底大率古人文章皆
 是行正路后来杜撰底皆是行狭隘邪路去了而今
 只是依正底路脉做将去少间文章自会高人又云
 苏子由有一段论人做文章自有合用底字只是下
 不著又如郑齐叔云做文字自有稳底字只是人思
 量不著横渠云发明道理惟命字难要之做文字下
 字实是难不知圣人说出来底也只是这几字如何
卷一百三十九 第 8b 页 WYG0702-0788b.png
 铺排得恁地安稳(或曰子瞻云都来这/几字只要会安排)然而人之文
 章也只是三十岁以前气格都定但有精与未精耳
 然而掉了底便荒疏只管用功底又较精向见韩无
 咎说它晚年做底文字与他三十岁以前做底文字
 不甚相远此是他自验得如此人到五十岁不是理
 会文章时节前面事多日子少了若后生时每日便
 偷一两时閒做这般工夫若晚年如何有工夫及此
 或曰人之晚年知识却会长进曰也是后生时都定
卷一百三十九 第 9a 页 WYG0702-0788c.png
 便长进也不会多然而能用心于学问底便会长进
 若不学问只纵其客气底亦如何会长进日见昏了
 有人后生气盛时说尽万千道理晚年只恁地阘靸
 底或引程先生曰人不学便老而衰曰只这一句说
 尽了又云某人晚年日夜去读书某人戏之曰吾丈
 年老读书也须还读得入不知得入如何得出谓其
 不能发挥出来为做文章之用也(其说虽粗/似有理)又云人
 晚年做文章如秃笔写字全无锋锐可观又云某四
卷一百三十九 第 9b 页 WYG0702-0788d.png
 十以前尚要学人做文章后来亦不暇及此矣然而
 后来做底文字便只是二十左右岁做底文字又云
 刘季章近有书云他近来看文字觉得心平正某答
 他令更掉了这个虚心看文字盖他向来便是硬自
 执他说而今又是将这一说来罩正是未理会得在
 大率江西人都是硬执他底横说如王介甫陆子静
 都只是横说且如陆子静说文帝不如武帝岂不是
 横说又云介甫诸公取人如资质淳厚底他便不取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0a 页 WYG0702-0789a.png
 看文字稳底他便不取如那决裂底他便取说他转
 时易大率都是硬执他底(焘/)
张以道曰眄庭柯以怡颜眄读如俛读作盻者非(义/刚)
韩文力量不如汉文汉文不如先秦战国(扬/)
大率文章盛则国家却衰如唐贞观开元都无文章及
 韩昌黎柳河东以文显而唐之治已不如前矣汪圣
 锡云国初制诏虽粗却甚好又如汉高八年诏与文
 帝即位诏只三数句今人敷衍许多无过只是此个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0b 页 WYG0702-0789b.png
 柱子(若海○/韩柳)
先生方修韩文考异而学者至因曰韩退之议论正规
 模阔大然不如柳子厚较精密如辨鹖冠子及说列
 子在庄子前及非国语之类辨得皆是黄达才言柳
 文较古曰柳文是较古但却易学学便似他不似韩
 文规模阔学柳文也得但会衰了人文字(义刚○夔/孙录云韩)
 (文大纲好柳文论事却较精覈如辨鹖冠子/之类非国语中尽有好处但韩难学柳易学)
扬因论韩文公谓如何用功了方能辨古书之真伪曰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1a 页 WYG0702-0789c.png
 鹖冠子亦不曾辨得柳子厚谓其书乃写贾谊鵩赋
 之类故只有此处好其他皆不好柳子厚看得文字
 精以其人刻深故如此韩较有些王道意思每事较
 含洪便不能如此(扬/)
退之要说道理又要杂剧有平易处极平易有险奇处
 极险奇且教他在潮州时好止住得一年柳子厚却
 得永州力也
柳学人处便绝似平淮西雅之类甚似诗诗学陶者便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1b 页 WYG0702-0789d.png
 似陶韩亦不必如此自有好处如平淮西碑好(扬/)
陈仲蔚问韩文禘祫议说献懿二庙之事当否曰说得好
 其中所谓兴圣庙者乃是凉武昭王之庙乃唐之始
 祖然唐又封皋陶为帝又尊老子为祖更无理会又
 问韩柳二家文体孰正曰柳文亦自高古但不甚醇
 正又问子厚论封建是否曰子厚说封建非圣人意
 也势也亦是但说到后面有偏处后人辨之者亦失
 之太过如廖氏所论封建排子厚太过且封建自古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2a 页 WYG0702-0790a.png
 便有圣人但因自然之理势而封之乃见圣人之公
 心且如周封康叔之类亦是古有此制因其有功有
 德有亲当封而封之却不是圣人有不得已处若如
 子厚所说乃是圣人欲吞之而不可得乃无可奈何
 而为此不知所谓势者乃自然之理势非不得已之
 势也且如射王中肩之事乃是周末征伐自诸侯出
 故有此等事使征伐自天子出安得有是事然封建
 诸侯却大故难制御且如今日蛮洞能有几大若不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2b 页 WYG0702-0790b.png
 循理朝廷亦无如之何若古时有许多国自是难制
 如隐公时原之一邑乃周王不奈他何赐与郑郑不
 能制到晋文公时周人将与晋而原又不服故晋文
 公伐原且原之为邑甚小又在东周王城之侧而周
 王与晋郑俱不能制盖渠自有兵不似今日太守有
 不法处便可以降官放罢古者大率动便是征伐所
 以孟子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在周官时已是如此
 了便是古今事势不同便是难说因言孟子所谓五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3a 页 WYG0702-0790c.png
 等之地与周礼不同孟子盖说夏以前之制周礼乃是
 成周之制如当时封周公于鲁乃七百里于齐尤阔如
 所谓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以
 地理考之大段阔所以禹在涂山万国来朝至周初但
 千八百国又曰譬如一树枝叶太繁时本根自是衰枯
 如秦始皇则欲削去枝叶而自留一干亦自不可(义/刚)
有一等人专于为文不去读圣贤书又有一等人知读
 圣贤书亦自会作文到得说圣贤书却别做一个诧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3b 页 WYG0702-0790d.png
 异模样说不知古人为文大抵只如此那得许多诧
 异韩文公诗文冠当时后世未易及到他上宰相书
 用菁菁者莪诗注一齐都写在里面若是他自作文
 岂肯如此作最是说载沉载浮沉浮皆载也可笑载
 是助语分明彼如此说了他又如此用(贺孙○/韩文)
退之除崔群侍郎制最好但只有此制别更无不知如
 何(义/刚)
或问伯夷颂万世标准与特立独行虽足以明君臣之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4a 页 WYG0702-0791a.png
 大义适权通变又当循夫理之当然者也先生曰说
 开了当云虽武王周公为万世标准然伯夷叔齐惟
 自特立不顾又曰古本云一凡人沮之誉之与彼夫
 圣人是一对其文意尤有力(椿/)
退之送陈彤秀才序多一不字旧尝疑之只看过了后
 见谢子畅家本乃后山传欧阳本圈了此不字
韩退之墓志有怪者
先生喜韩文宴喜亭记及韩弘碑(碑老年/笔○方)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4b 页 WYG0702-0791b.png
唐僧多从士大夫之有名者讨诗文以自华如退之送
 文畅序中所说又如刘禹锡自有一卷送僧诗或云
 退之虽辟佛也多要引接僧徒曰固是他所引者又
 却都是那破赖底僧如灵师惠师之徒及晚年见大
 颠于海上说得来阔大胜妙自然不得不服人多要
 出脱退之也不消得恐亦有此理也(广/)
先辈好做诗与僧僧多是求人诗序送行刘禹锡文集
 自有一册送僧诗韩文公亦多与僧交涉又不曾见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5a 页 WYG0702-0791c.png
 好僧都破落户然各家亦被韩文公说得也狼狈文
 公多只见这般僧后却撞着一个大颠也是异事人
 多说道被大颠说下了亦有此理是文公不曾理会
 他病痛被他才说得高便道是好了所以有颇聪明
 识道理实能外形骸以理自胜之语(贺/孙)
才卿问韩文李汉序头一句甚好曰公道好某看来有
 病陈曰文者贯道之器且如六经是文其中所说皆
 是这道理如何有病曰不然这文皆是从道中流出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5b 页 WYG0702-0791d.png
 岂有文反能贯道之理文是文道是道文只如吃饭
 时下饭耳若以文贯道却是把本为末以末为本可
 乎其后作文者皆是如此因说苏文害正道甚于老
 佛且如易所谓利者义之和却解为义无利则不和
 故必以利济义然后合于人情若如此非惟失圣言
 之本指又且陷溺其心先生正色曰某在当时必与
 他辩却笑曰必被他无礼(方/)
柳文局促有许多物事却要就些子处安排简而不古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6a 页 WYG0702-0792a.png
 更说些也不妨封建论并数长书是其好文合尖气
 短如人火忙火急来说不及又便了了(扬○/柳文)
柳子厚文有所模仿者极精如自解诸书是仿司马迁
 与任安书刘原父作文便有所仿
宫沉羽振锦心绣口柳子厚语(璘/)
韩千变万化无心变欧有心变杜祁公墓志说一件未
 了又说一件韩董晋行状尚稍长权德舆作宰相神
 道碑只一板许欧苏便长了苏体只是一类柳伐原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6b 页 WYG0702-0792b.png
 议极局促不好东莱不知如何喜之陈后山文如仁
 宗飞白书记大段好曲折亦好墓志亦好有典有则
 方是文章其他文亦有太局促不好者如题太白像
 高轩过古诗是晚年做到平易处高轩过恐是绝笔
 (又一条云后山仁宗飞白书记其文曲折甚多过/得自在不如柳之局促○总论韩柳欧苏诸公)
东坡文字明快老苏文雄浑尽有好处如欧公曾南丰
 韩昌黎之文岂可不看柳文虽不全好亦当择合数
 家之文择之无二百篇下此则不须看恐低了人手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7a 页 WYG0702-0792c.png
 段但采他好处以为议论足矣若班马孟子则是大
 底文字(道/夫)
韩文高欧阳文可学曾文一字挨一字谨严然太迫又
 云今人学文者何曾作得一篇枉费了许多气力大
 意主乎学问以明理则自然发为好文章诗亦然
国初文章皆严重老成尝观嘉祐以前诰词等言语有
 甚拙者而其人才皆是当世有名之士盖其文虽拙
 而其辞谨重有欲工而不能之意所以风俗浑厚至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7b 页 WYG0702-0792d.png
 欧公文字好底便十分好然犹有甚拙底未散得他
 和气到东坡文字便已驰骋忒巧了及宣政间则穷
 极华丽都散了和气所以圣人取先进于礼乐意思
 自是如此(○国/朝文)
刘子澄言本朝只有四篇文字好太极图西铭易传序
 春秋传序因言杜诗亦何用曰是无意思大部小部
 无万数益得人甚事因伤时文之弊谓张才叔书义
 好自靖人自献于先王义胡明仲醉后每诵之又谓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8a 页 WYG0702-0793a.png
 刘棠舜不穷其民论好欧公甚喜之其后姚孝宁易
 义亦好(寿昌录云或问太极西铭曰自/孟子以后方见有此两篇文章)
李泰伯文实得之经中虽浅然皆自大处起议论首卷
 潜书民言好如古潜夫论之类周礼论好如宰相掌
 人主饮食男女事某意如此今其论皆然文字气象
 大段好甚使人爱之亦可见其时节方兴如此好老
 苏父子自史中战国策得之故皆自小处起议论欧
 公喜之李不软贴不为所喜范文正公好处欧不及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8b 页 WYG0702-0793b.png
 李晚年须参道有一记说达摩宗𣲖甚详须是大段
 去参究来又曰以李视今日之文如三日新妇然某
 人辈文字乃蛇鼠之见
先生读宋景文张巡赞曰其文自成一家景文亦服人
 尝见其写六一泷冈阡表二句云求其生而不得则
 死者与我皆无恨也
温公文字中多取荀卿助语
六一文一倡三叹今人是如何作文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9a 页 WYG0702-0793c.png
六一文有断续不接处如少了字模样如秘演诗集序
 喜为歌诗以自娱十年间两节不接六一居士传意
 凡文弱仁宗飞白书记文不佳制诰首尾四六皆治
 平间所作非其得意者恐当时亦被人催促加以文
 思缓不及子细不知如何然有纡馀曲折辞少意多
 玩味不能已者又非辞意一直者比黄梦升墓志极
 好问先生所喜者云丰乐亭记(杨/)
陈同父好读六一文尝编百十篇作一集今刋行丰乐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9b 页 WYG0702-0793d.png
 亭记是六一文之最佳者却编在拾遗
欧公文字锋刃利文字好议论亦好尝有诗云玉颜自
 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为国谋以诗言之是第一等好
 诗以议论言之是第一等议论(拱/寿)
敬夫文字不甚改改后往往反不好亚夫曰欧公文字
 愈改愈好曰亦有改不尽处如五代史宦者传末句
 云然不可不戒当时必有载张承业等事在此故曰
 然不可不戒后既不欲载之于此而移之于后则此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0a 页 WYG0702-0794a.png
 句当改偶忘削去故也(方/子)
因改谢表曰作文自有稳字古之能文者才用便用著
 这样字如今不免去搜索修改又言欧公为蒋颖叔
 辈所诬既得辨明谢表中自叙一段只是自胸中流
 出更无些窒碍此文章之妙也又曰欧公文亦多是
 修改到妙处顷有人买(饶录/作见)得他醉翁亭记藁初说
 滁州四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
 也五字而已(饶录云有数十字序滁州之山忽/大圈了一边注环滁皆山也一句)如寻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0b 页 WYG0702-0794b.png
 常不经思虑信意所作言语亦有绝不成文理者不
 知如何(广/)
前辈见人皆通文字先生在同安尝见六一与人文字
 三卷子是以平日所作诗文之类楷书以献之(振/)
欧公文章及三苏文好处只是平易说道理初不曾使
 差异底字换却那寻常底字(儒/用)
文字到欧曾苏道理到二程方是畅荆公文暗
欧公文字敷腴温润曾南丰文字又更峻洁虽议论有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1a 页 WYG0702-0794c.png
 浅近处然却平正好到得东坡便伤于巧议论有不
 正当处后来到中原见欧公诸人了文字方稍平老
 苏尤甚大抵已前文字都平正人亦不会大段巧说
 自三苏文出学者始日趋于巧如李泰伯文尚平正
 明白然亦已自有些巧了广问荆公之文如何曰他
 却似南丰文但比南丰文亦巧荆公曾作许氏世谱
 写与欧公看欧公一日因曝书见了将看不记是谁
 作意中以为荆公作又曰介甫不解做得恁地恐是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1b 页 WYG0702-0794d.png
 曾子固所作广又问后山文如何曰后山煞有好文
 字如黄楼铭馆职策皆好又举数句说人不怨暗君
 怨明君处以为说得好广又问后山是宗南丰文否
 曰他自说曾见南丰于襄汉间后见一文字说南丰
 过荆襄后山携所作以谒之南丰一见爱之因留款
 语适欲作一文字事多因托后山为之且授以意后
 山文思亦涩穷日之力方成仅数百言明日以呈南
 丰南丰云大略也好只是冗字多不知可为略删动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2a 页 WYG0702-0795a.png
 否后山因请改窜但见南丰就坐取笔抹数处每抹
 处连一两行便以授后山凡削去一二百字后山读
 之则其意尤完因叹服遂以为法所以后山文字简
 洁如此广因举秦丞相教其子孙作文说中说后山
 处曰他都记错了南丰入史馆时止为检讨官是时
 后山尚未有官后来入史馆尝荐邢和叔虽亦有意
 荐后山以其未有官而止(广○扬录云秦作后山叙/谓南丰辟陈为史官陈元)
 (祐间始得/官秦说误)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2b 页 WYG0702-0795b.png
因言文士之失曰今晓得义理底人少间被物欲激搏
 犹自一强一弱一胜一负如文章之士下梢头都靠
 不得且如欧阳公初间做本论其说已自大段拙了
 然犹是一片好文章有头尾它不过欲封建井田与
 冠婚丧祭蒐田燕飨之礼使民朝夕从事于此少间
 无工夫被佛氏引去自然可变其计可谓拙矣然犹
 是正当议论也到得晚年自做六一居士傅宜其所
 得如何却只说有书一千卷集古录一千卷琴一张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3a 页 WYG0702-0795c.png
 酒一壶棋一局与一老人为六更不成说话分明是
 自纳败阙如东坡一生读尽天下书说无限道理到
 得晚年过海做昌化峻灵王庙碑引唐肃宗时一尼
 恍惚升天见上帝以宝玉十三枚赐之云中国有大
 灾以此镇之今此山如此意其必有宝云云更不成
 议论似丧心人说话其他人无知如此说尚不妨你
 平日自视为如何说尽道理却说出这般话是可怪
 否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分明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3b 页 WYG0702-0795d.png
 是如此了便看他们这般文字不入(僩/)
问坡文不可以道理并全篇看但当看其大者曰东坡
 文说得透南丰亦说得透如人会相论底一齐指摘
 说尽了欧公不尽说含蓄无尽意又好因谓张定夫
 言南丰秘阁诸序好曰那文字正是好峻灵王庙碑
 无见识伏波庙碑亦无意思伏波当时踪迹在广西
 不在彼中记中全无发明扬曰不可以道理看他然
 二碑笔健曰然又问潜真阁铭好曰这般閒戏文字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4a 页 WYG0702-0796a.png
 便好雅正底文字便不好如韩文公庙碑之类初看
 甚好读子细点检疏漏甚多又曰东坡令其侄学渠
 兄弟蚤年应举时文字(扬/)
人老气衰文亦衰欧阳公作古文力变旧习老来照管
 不到为某诗序文四六对偶依旧是五代文习东坡
 晚年文虽健不衰然亦疏鲁如南安军学记海外归
 作而有弟子扬觯序点者三之语序点是人姓名其
 疏如此(淳/)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4b 页 WYG0702-0796b.png
六一记菱溪石东坡记六菩萨皆寓意防人取去然气
 象不类如此
老苏之文高只议论乖角(焘/)
老苏文字初亦喜看看后觉得自家意思都不正当以此
 知人不可看此等文字固宜以欧曾文字为正东坡
 子由晚年文字不然然又皆议论衰了东坡初进策
 时只是老苏议论
坡文雄健有馀只下字亦有不贴实处(道/夫)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5a 页 WYG0702-0796c.png
坡文只是大势好不可逐一字去点检(义/刚)
东坡墨君堂记只起头不合说破竹字不然便似毛颖
 传(必/大)
东坡欧阳公文集叙只恁地文章尽好但要说道理便
 看不得首尾皆不相应起头甚么样大末后却说诗
 赋似李白记事似司马迁(贺/孙)
统领商荣以温公神道碑为饷先生命吏约道夫同视
 且曰坡公此文说得来恰似山摧石裂道夫问不知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5b 页 WYG0702-0796d.png
 既说诚何故又说一曰这便是他看道理不破处顷
 之直卿至复问若说诚之则说一亦不妨否曰不用
 恁地说盖诚则自能一问大凡作这般文字不知还
 有布置否曰看他也只是据他一直恁地说将去初
 无布置如此等文字方其说起头时自未知后面说
 甚么在以手指中间曰到这里自说尽无可说了却
 忽然说起来如退之南丰之文却是布置某旧看二
 家之文复看坡文觉得一段中欠了句一句中欠了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6a 页 WYG0702-0797a.png
 字又曰向尝闻东坡作韩文公庙碑一日思得颇久
 (饶录云不能得一/起头起行百十遭)忽得两句云匹夫而为百世师一
 言而为天下法遂扫将去道夫问看老苏文似胜坡
 公黄门之文又不及东坡曰黄门之文衰远不及也
 只有黄楼赋一篇尔道夫因言欧阳公文平淡曰虽
 平淡其中却自美丽有好处有不可及处却不是阘
 茸无意思又曰欧文如宾主相见平心定气说好话
 相似坡公文如说不办后对人闹相似都无恁地安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6b 页 WYG0702-0797b.png
 详蜚卿问范太史文曰他只是㩀见定说将去也无
 甚做作如唐鉴虽是好文字然多照管不及评论总
 意不尽只是文字本体好然无精神所以有照管不
 到处无气力到后面多脱了道夫因问黄门古史一
 书曰此书尽有好处道夫曰如他论西门豹投巫事
 以为他本循良之吏马迁列之于滑稽不当似此议
 论甚合人情曰然古史中多有好处如论庄子三四
 篇讥议夫子处以为决非庄子之书乃是后人截断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7a 页 WYG0702-0797c.png
 庄子本文搀入此其考据甚精密由今观之庄子此
 数篇亦甚鄙俚(道/夫)
或问苏子由之文比东坡稍近理否曰亦有甚道理但
 其说利害处东坡文字较明白子由文字不甚分晓
 要之学术只一般因言东坡所荐引之人多轻儇之
 士若使东坡为相则此等人定皆布满要路国家如
 何得安静(贺/孙)
诸公祭温公文只有子由文好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7b 页 WYG0702-0797d.png
欧公大段推许梅圣俞所注孙子看得来如何得似杜
 牧注底好以此见欧公有不公处或曰圣俞长于诗
 曰诗亦不得谓之好或曰其诗亦平淡曰他不是平
 淡乃是枯槁(拱/寿)
范淳夫文字纯粹下一个字便是合当下一个字东坡
 所以服他东坡轻文字不将为事若做文字时只是
 胡乱写去如后面恰似少后添(节/)
后来如汪圣锡制诰有温润之气曾问某人前辈四六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8a 页 WYG0702-0798a.png
 语孰佳荅云莫如范淳夫因举作某王加恩制云周
 尊公旦地居四辅之先汉重王苍位列三公之上若
 昔仁祖尊事荆王顾予冲人敢后兹典自然平正典
 重彼工于四六者却不能及(德/明)
刘原父才思极多涌将出来每作文多法古绝相似有
 几件文字学礼记春秋说学公榖文胜贡父(振/)
刘贡父文字工于摹仿(学公羊仪/礼○若海)
苏子容文慢(义/刚)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8b 页 WYG0702-0798b.png
南丰文字确实(道/夫)
问南丰文如何曰南丰文却近质他初亦只是学为文
 却因学文渐见些子道理故文字依傍道理做不为
 空言只是关键𦂳要处也说得宽缓不分明缘他见
 处不彻本无根本工夫所以如此但比之东坡则较
 质而近理东坡则华艳处多或言某人如抟谜子更
 不可晓曰然尾头都不说破头边做作扫一片去也
 好只到尾头便没合杀只恁休了篇篇如此不知是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9a 页 WYG0702-0798c.png
 甚意思或曰此好奇之过曰此安足为奇观前辈文
 章如贾谊董仲舒韩愈诸人还有一篇如此否夫所
 贵乎文之足以传远以其议论明白血脉指意晓然
 可知耳文之最难晓者无如柳子厚然细观之亦莫
 不自有指意可见何尝如此不说破其所以不说破
 者只是吝惜欲我独会而他人不能其病在此大槩
 是不肯蹈袭前人议论而务为新奇惟其好为新奇
 而又恐人皆知之也所以吝惜(僩/)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9b 页 WYG0702-0798d.png
曾所以不及欧处是纡徐(扬录/作馀)曲折处曾喜模拟人文
 字拟岘台记是仿醉翁亭记不甚似
南丰拟制内有数篇虽杂之三代诰命中亦无愧(必/大)
南丰作宜黄筠州二学记好说得古人教学意出(义/刚)
南丰列女传序说二南处好
南丰范贯之奏议序气脉浑厚说得仁宗好东坡赵清
 献神道碑说仁宗处其文气象不好第一流人等句
 南丰不说子由挽南丰诗甚服之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0a 页 WYG0702-0799a.png
两次举南丰集中范贯之奏议序末文之备尽曲折处
 (方/)
南丰有作郡守时榜之类为一集不曾出先生旧喜南
 丰文为作年谱
问尝闻南丰令后山一年看伯夷传后悟文法如何曰
 只是令他看一年则自然有自得处
江西欧阳永叔王介甫曾子固文章如此好至黄鲁直
 一向求巧反累正气(必/大)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0b 页 WYG0702-0799b.png
陈后山之文有法度如黄楼铭当时诸公都敛衽(佐录/云便)
 (是今人文字都/无他抑扬顿挫)因论当世人物有以文章记问为能
 而好点检它人不自点检者曰所以圣人说益者三
 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至/)
馆职策陈无己底好
李清臣文饱满杂说甚有好议论
李清臣文比东坡较实李舜举永洛败死墓志说得不
 分不明看来是不敢说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1a 页 WYG0702-0799c.png
桐阴旧话载王铚云李邦直作韩太保惟忠墓志乃孙
 巨源文也先生曰巨源文温润韩碑径只是邦直文
 也(扬/)
论胡文定公文字字皆实但奏议每件引春秋亦有无
 其事而迁就之者大抵朝廷文字且要论事情利害
 是非令分晓今人多先引故事如论青苗只是东坡
 兄弟说得有精神他人皆说从别处去(德/明)
胡侍郎万言书好令后生读先生旧亲写一册又曰上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1b 页 WYG0702-0799d.png
 殿劄子论元老好无逸解好请行三年丧劄子极好
 诸奏议外制皆好
陈几道存诚齐铭某初得之见其都是好义理堆积更
 看不办后子细诵之却见得都是凑合与圣贤说底
 全不相似其云又如月影散落万川定相不分处处
 皆圆这物事不是如此若是如此孔孟却隐藏着不
 以布施是何心哉乃知此物事不当恁地说(㽦/)
张子韶文字沛然犹有气开口见心索性说出使人皆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2a 页 WYG0702-0800a.png
 知近来文字开了又阖阖了又开开阖七八番到结
 末处又不说只恁地休了(至/)
文章轻重可见人寿夭不在美恶上白鹿洞记力轻韩
 元吉虽只是胡说然有力吴逵文字亦然(杨/)
韩无咎文做著尽和平有中原之旧无南方啁哳之音
 (佐/)
王龟龄奏议气象大
曾司直大故会做文字大故驰骋有法度裘父大不及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2b 页 WYG0702-0800b.png
 他裘父文字涩说不去(义/刚)
陈君举西掖制词殊未得体王言温润不尚如此胡明
 仲文字却好(义/刚)
或言陈蕃叟(武/)不喜坡文戴肖望(溪/)不喜南丰文先生
 曰二家之文虽不同使二公相见曾公须道坡公底
 好坡公须道曾公底是(道/夫)
德粹语某人文章先生曰绍兴间文章大抵粗成段时
 文然今日太细腻流于委靡问贤良先生曰贤良不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3a 页 WYG0702-0800c.png
 成科目天下安得许多议论(可学○以下/论近世之文)
诸公文章驰骋好异止缘好异所以见异端新奇之说
 从而好之这也只是见不分晓所以如此看仁宗时
 制诏之文极朴固是不好看只是它意思气象自恁
 地深厚久长固是拙只是他所见皆实看他下字都
 不甚恰好有合当下底字却不下也不是他识了不
 下只是他当初自思量不到然气象尽好非如后来
 之文一味纤巧不实且如进卷方是二苏做出恁地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3b 页 WYG0702-0800d.png
 壮伟发越已前不曾如此看张方平进策更不作文
 只如说盐铁一事他便从盐铁原头直说到如今中
 间却载著甚么年甚么月后面更不说措置如今只
 是将虚文漫演前面说了后面又将这一段翻转这
 只是不曾见得所以不曾见得只是不曾虚心看圣
 贤之书固有不曾虚心看圣贤书底人到得要去看
 圣贤书底又先把他自一副当排在这里不曾见得
 圣人意待做出又只是自底某如今看来惟是聪明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4a 页 WYG0702-0801a.png
 底人难读书难理会道理盖缘他先自有许多一副
 当圣贤意思自是难入因说陈叔向是白撰一个道
 理某尝说教他据自底所见恁地说也无害只是又
 把那说来压在这里文字上他也自见得自底虚了
 行不得故如此然如何将两个要捏做一个得一个
 自方一个自圆如何总合得这个不是他要如此止
 缘他合下见得如此如杨墨杨氏终不成自要为我
 墨氏终不成自要兼爱只缘他合下见得错了若不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4b 页 WYG0702-0801b.png
 是见得如此定不解常如此做杨氏壁立万仞毫发
 不容较之墨氏又难若不是他见得如此如何心肯
 意肯陈叔向所见咤异它说目视己色耳听己声口
 言己事足循己行有目固当视天下之色有耳固当
 听天下之声有口固能言天下之事有足固当循天
 下之行他却如此说看他意思是如此只要默然静
 坐是不看眼前物事不听别人说话不说别人是非
 不管别人事又如说言忠信行笃敬一章便说道𦂳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5a 页 WYG0702-0801c.png
 要只在立则见其参于前在舆则见其倚于衡问道
 见是见个甚么物事他便说见是见自家身已某与
 说立是自家身已立在这里了参于前又是自家身
 已在舆是自家身已坐在这里了倚于衡又是自家
 身已却是有两个身已又说格物做心云格住这心
 方会知得到未尝见人把物做心与他恁地说他只
 是自底是以此知人最是知见为急圣人尚说学之
 不讲是吾忧也若只恁地死守得这个心便了圣人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5b 页 WYG0702-0801d.png
 又须要人讲学何故若只守此心㩀自家所见做将
 去少间错处都不知(贺/孙)
今人作文皆不足为文大抵专务节字更易新好生面
 辞语至说义理处又不肯分晓观前辈欧苏诸公作
 文何尝如此圣人之言坦易明白因言以明道正欲
 使天下后世由此求之使圣人立言要教人难晓圣
 人之经定不作矣若其义理精奥处人所未晓自是
 其所见未到耳学者须玩味深思久之自可见何尝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6a 页 WYG0702-0802a.png
 如今人欲说又不敢分晓说不知是甚所见毕竟是
 自家所见不明所以不敢深言且鹘突说在里(宇/)
前辈文字有气骨故其文壮浪欧公东坡亦皆于经术
 本领上用功今人只是于枝叶上粉泽尔如舞讶鼓
 然其间男子妇人僧道杂色无所不有但都是假底
 旧见徐端立言石林尝云今世安得文章只有个减
 字换字法尔如言湖州必须去州字只称湖此减字
 法也不然则称霅上此换字法也(方子○盖卿录云/今人做文字却是)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6b 页 WYG0702-0802b.png
 (胭脂腻粉妆成自是不壮浪无骨气如舞讶鼓相似/也有男儿也有妇女也有僧道秀才但都是假底尝)
 (见徐端立言石林尝云今世文章只是用换字减字/法如说湖州只说湖此减字法不然则称霅上此换)
 (字法尝见张安道进卷其文皆有直气○谦录云今/来文字至无气骨向来前辈虽是作时文亦是朴实)
 (头铺事实朴实头引援朴实头道理看著虽不入眼/却有骨气今人文字全无骨气便似舞讶鼓者涂眉)
 (画眼僧也有道也有妇人也有村人也有俗人也有/官人也有士人也有只不是本样人然皆足以惑众)
 (真好笑也或云此是禁怀挟所致曰不然自是时节/所尚如此只是人不知学全无本柄被人引动尤而)
 (效之且如而今作件物事一个做起一人学起有不/崇朝而遍天下者本来合当理会底事全不理会直)
 (是可/惜)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7a 页 WYG0702-0802c.png
贯穿百氏及经史乃所以辨验是非明此义理岂特欲
 使文词不陋而已义理既明又能力行不倦则其存
 诸中者必也光明四达何施不可发而为言以宣其
 心志当自发越不凡可爱可传矣今执笔以习研钻
 华采之文务悦人者外而已可耻也矣(人杰○以/下论作文)
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惟其根本乎道所以发
 之于文皆道也三代圣贤文章皆从此心写出文便
 是道今东坡之言曰吾所谓文必与道俱则是文自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7b 页 WYG0702-0802d.png
 文而道自道待作文时旋去讨个道来入放里面此
 是它大病处只是它每常文字华妙包笼将去到此
 不觉漏逗说出他本根病痛所以然处缘他都是因
 作文却渐渐说上道理来不是先理会得道理了方
 作文所以大本都差欧公之文则稍近于道不为空
 言如唐礼乐志云三代而上治出于一三代而下治
 出于二此等议论极好盖犹知得只是一本如东坡
 之说则是二本非一本矣(僩/)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8a 页 WYG0702-0803a.png
才要作文章便是枝叶害著学问反两失也(寿/昌)
诗笔杂文不须理会科举是无可奈何一以门户一以
 父兄在上责望科举却有了时诗文之类看无出时
 节(芝/)
一日说作文曰不必著意学如此文章但须明理理精
 后文字自典实伊川晚年文字如易传直是盛得水
 住苏子瞻虽气豪善作文终不免疏漏处(大/雅)
问要看文以资笔势言语须要助发义理曰可看孟子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8b 页 WYG0702-0803b.png
 韩文韩不用科段直便说起去至终篇自然纯粹成
 体无破绽如欧曾却各有一个科段旧曾学曾为其
 节次定了今觉得要说一意须待节次了了方说得
 到及这一路定了左右更去不得又云方之文有涩
 处因言陈阜卿教人看柳文了却看韩文不知看了
 柳文便自坏了如何更看韩文(方/)
因论文曰作文字须是靠实说得有条理乃好不可架
 空细巧大率要七分实只二三分文如欧公文字好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9a 页 WYG0702-0803c.png
 者只是靠实而有条理如张承业及宦者等传自然
 好东坡如灵璧张氏园亭记最好亦是靠实秦少游
 龙井记之类全是架空说去殊不起发人意思(时/举)
文章要理会本领(谓/理)前辈作者多读书亦随所见理会
 今皆仿贤良进卷胡作
每论著述文章皆要有纲领(文定文字有纲领龟山无/纲领如字说三经辨之类)
 (○方/)
前辈做文字只依定格依本分做所以做得甚好后来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9b 页 WYG0702-0803d.png
 人却厌其常格则变一般新格做本是要好然未好
 时先差(去/声)异了又云前辈用言语古人有说底固是
 用如世俗常说底亦用后来人都要别撰一般新奇
 言语下梢与文章都差异了(却将差异底说话换了/那寻常底说话○焘)
问舍弟序子文字如何进工夫(云云/)曰看得韩文熟(饶/录)
 (云看一学者文字曰/好好读得韩文熟)又曰要做好文字须是理会道
 理更可以去韩文上一截如西汉文字用工问史记
 如何曰史记不可学学不成却颠了不如且理会法
卷一百三十九 第 40a 页 WYG0702-0804a.png
 度文字问后山学史记曰后山文字极有法度几于太
 法度了然做许多碎句子是学史记又曰后世人资
 禀与古人不同今人去学左传国语皆一切踏踏地
 说去没收煞(扬/)
文字奇而稳方好不奇而稳只是阘靸(焘/)
作文何必苦留意又不可太颓塌只略教整齐足矣(文/蔚)
前辈作文者古人有名文字皆模拟作一篇故后有所
 作时左右逢原
卷一百三十九 第 40b 页 WYG0702-0804b.png
因论诗曰尝见傅安道说为文字之法有所谓笔力有
 所谓笔路笔力到二十岁许便定了便后来长进也
 只就上面添得些子笔路则常拈弄时转开拓不拈
 弄便荒废此说本出于李汉老看来做诗亦然(雉/)
因说伯恭所批文曰文章流转变化无穷岂可限以如
 此某因说陆教授谓伯恭有个文字腔子才作文字
 时便将来入个腔子做文字气脉不长先生曰他便
 是眼高见得破
卷一百三十九 第 41a 页 WYG0702-0804c.png
至之以所业呈先生先生因言东莱教人作文当看获
 麟解也是其间多曲折又曰某旧最爱看陈无己文
 他文字也多曲折谓诸生曰韩柳文好者不可不看
 (道/夫)
人要会作文章须取一本西汉文与韩文欧阳文南丰
 文(焘/)
因论今日举业不佳曰今日要做好文者但读史汉韩
 柳而不能便请斫取老僧头去
卷一百三十九 第 41b 页 WYG0702-0804d.png
尝与后生说若会将汉书及韩柳文熟读不到不会做
 文章旧见某人作马政策云观战奇也观战胜又奇
 也观骑战胜又大奇也这虽是粗中间却有好意思
 如今时文一两行便做万千屈曲若一句题也要立
 两脚三句题也要立两脚这是多少衰气(贺/孙)
后人专做文字亦做得衰不似古人前辈云言众人之所
 未尝任大臣之所不敢多少气魄今成甚么文字(节/)
人有才性者不可令读东坡等文有才性人便须收入
卷一百三十九 第 42a 页 WYG0702-0805a.png
 规矩不然荡将去
因论今人作文好用字子如读汉书之类便去收拾三
 两个字洪迈又较过人亦但逐三两行文字笔势之
 类好者读看因论南丰尚解使一二字欧苏全不使
 一个难字而文章如此好(扬/)
凡人做文字不可太长照管不到宁可说不尽欧苏文
 皆说不曾尽东坡虽是宏阔澜翻成大片滚将去他
 里面自有法今人不见得他里面藏得法但只管学
卷一百三十九 第 42b 页 WYG0702-0805b.png
 他一滚做将去
文字(或作/做事)无大纲领拈掇不起某平生不会做补接底
 文字补凑得不济事(方/子)
前辈云文字自有稳当底字只是始者思之不精又曰
 文字自有一个天生成腔子古人文字自贴这天生
 成腔子(节/)
因论今世士大夫好作文字论古今利害比并为说曰
 不必如此只要明义理义理明则利害自明古今天
卷一百三十九 第 43a 页 WYG0702-0805c.png
 下只是此理所以今人做事多暗与古人合者只为
 理一故也(大/雅)
人做文字不著只是说不著说不到说自家意思不尽
 (焘/)
看陈蕃叟同合录序文字艰涩曰文章须正大须教天
 下后世见之明白无疑(扬/)
因说作应用之文此等苛礼无用亦可但人所共用亦
 不可废曹宰问云寻常人徇人情做事莫有牵制否
卷一百三十九 第 43b 页 WYG0702-0805d.png
 曰孔子自有条法从众从下惟其当尔(谦/)
大率诸义皆伤浅短铺陈略尽便无可说不见反覆辨
 论节次发明工夫读之未终已无馀味矣此学不讲
 之过也(抄漳浦课/簿○道夫)
显道云李德远侍郎在建昌作解元做本强则精神折
 冲赋其中一联云虎在山而藜藿不采威令风行金
 铸鼎而魑魅不逢奸邪影灭试官大喜之乃是全用
 汪玉溪相黄潜善麻制中语后来士人经礼部讼之
卷一百三十九 第 44a 页 WYG0702-0806a.png
 时樊茂实为侍郎乃云此一对当初汪内翰用时却
 未甚好今被李解元用此赋中见得工讼者遂无语
 而退德远缘此见知于樊先生因举旧有人作仁人
 之安宅赋一联云智者反之若去国念田园之乐众
 人自弃如病狂昧宫室之安
 
 
 
卷一百三十九 第 44b 页 WYG0702-0806b.png
 
 
 
 
 
 
 
 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