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三十三
卷一百三十三 第 1a 页 WYG0702-069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三
  本朝七
   盗贼
蜀中有赵教授者因二苏斥逐以此摇动人心遂反当
 时也自响应但未几而哲宗上仙事体皆变了所以
 做得来也没巴鼻蜀人大故强悍易反成都尝有一
 通判要反已自与府中都吏客将皆有谋了不知如
卷一百三十三 第 1b 页 WYG0702-0691d.png
 何一婢走出来告云日逐有官员来议事帅因下帘
 令辨府中人则皆每日所见合谋者其事遂败(义刚/)
方腊起向芗林时为小官言今无策只有起刘元城陈
 了翁作相则必不战而自平(扬/)
伊川尝说今人都柔了盖自祖宗以来多尚宽仁不曾
 用大刚之属由此人皆柔软四方无盗贼后来靖康
 时多盗盖敌难方急朝廷无暇治之耳且如绍圣之
 后山东河北连年大饥而盗作也皆随即仆灭但见
卷一百三十三 第 2a 页 WYG0702-0692a.png
 长上云若更迟四五年敌人不来盗亦难禁止盖是
 饥荒极了(义刚/)
方腊之乱愚民望风响应其间聚党劫掠者皆假窃腊
 之名字人人曰方腊来矣所至瓦解腊之妇红装盛
 饰如后妃之象以镜置胸怀间就日中行则光彩烂
 然竞传以为祥瑞(儒用/)
论及杨幺云当时也无甚大贼不过只是盗贼而已如
 李成之徒也只是劫掠若无计则不过自食人皆不
卷一百三十三 第 2b 页 WYG0702-0692b.png
 是做事底(义刚/)
建贼范汝为本无技能为盗亦非其本心其叔积中却
 素有包藏阴结徒党置兵器满仓箱中其徒劝之举
 事每每犹豫若有所待有不快于中者辄火十数家
 且杀人因劫之为首其人终不肯但曰时未可我决
 不能为汝辈可别推一人为主众遂拥戴汝为势乃
 猖獗建之士如欧阳颖士施逵吴琮者善文章多材
 艺或已登科皆望风往从之置伪官日以萧曹房杜
卷一百三十三 第 3a 页 WYG0702-0692c.png
 自相标置以汉祖唐宗颂其功德汝为愚人偃然当
 之朝廷遣官军来平贼时秋稼已熟贼闻官军且至
 放水灌田又以禾穟相结连已而决塍去水官军至
 不谙其山川道路贼纵之入山山路险隘骑卒不能
 前贼觉官军已疲困乃出平原以诱官军官军出山
 争趋田中既为结穟牵绊又陷泥淖贼因四面鏖击
 之官军大败乘胜据建州三年累降累叛竟遣韩世
 忠来方能𠞰除之汝为自缢尸为众所焚弗获初建
卷一百三十三 第 3b 页 WYG0702-0692d.png
 人陆棠谢尚有乡曲之誉(陆乃龟山婿为士人时/极端重颇似有德器者)
 声言使二人来招我吾降矣朝廷遣之既而贼有二
 心乃拘系久之欧阳辈又说之日益切因循遂为贼
 用贼败欧阳颖士吴琮先诛死陆谢施逵以槛车送
 行在至中途逵谓二人曰吾辈至必死与其戮于市
 朝且极痛楚曷若早自裁二人曰何可得自死逵曰
 易尔乃密令人为药三丸小大形色俱相似一乃无
 毒者逵取无毒者服之馀二人服即死逵既至行在
卷一百三十三 第 4a 页 WYG0702-0693a.png
 归罪于二人理官无所考證迄从末减但编置湖南
 某州中途又逃去或为道人或为行者或为人典库
 藏后迤逦望淮去有喜其材者以女妻之住数月复
 北走降敌改名宜生登伪科后擢用甚峻逆亮将犯
 淮时犹为之奉使比来时黄尚书通老为馆伴黄幼
 与之同笔砚雅相好至是不欲见其人以故辞遂改
 名张子公宜生犹问子公通老安在子公以实对欲
 扣北庭事不可得因登六和塔子公领客宜生先登
卷一百三十三 第 4b 页 WYG0702-0693b.png
 亟问之曰奉使得无首丘之念乎宜生曰必来言方
 终而介使至宜生色为之变既归即为敌所诛(龙泉/尉施)
 (庆之乃其族也常举宜生十数诗内入使时题都亭/驿诗云江梅的皪未全开老倦无心上将台人在江)
 (南望江北断鸿声里送潮来又按萧闲集注宜生字/朋望建安浦城人宣政间为颍州教授与宗室赵德)
 (麟友善后仕刘豫豫废归其国历南台郎中剌隰深/二州召为礼侍累迁侍讲道号三住道人○儒用)
一士人见龟山容貌甚端庄坐不动每来必如是以此
 喜之一日引入书院久坐忽报有客龟山出接士人
 独坐凝然不动如故宅眷壁外窥之大段惊异士人
卷一百三十三 第 5a 页 WYG0702-0693c.png
 别去家人以实告皆称其如此好人愈为所取后以
 女妻之乃陆棠也及范汝为作乱棠入其党见矫情
 饰貌之难信也(过/)
李楫寇广西出榜约不收民税十年故从叛者如云称
 之为李王反谓官兵为贼以此知今日取民太重深
 是不便(广/)
泸州之事朝廷既是命委清强官体究帅司若有谋只
 那里究官便是捉贼官且如拣差体究官帅司秪密
卷一百三十三 第 5b 页 WYG0702-0693d.png
 著一不下司文字与之令到地头体究随宜便与处
 分若体究官到彼他见朝廷之意未十分来煎迫亦
 须开门放入但只与之言今日之事既是如此若大
 兵四合剿灭亦不难今亦未能如是但你这头首人
 合当出来陈说始初是如何及其既至则收而枭之
 事即定矣若遽然进兵掩捕则事势须激城中之人
 不可保而州郡必且残破(道夫/)
   夷狄
卷一百三十三 第 6a 页 WYG0702-0694a.png
西夏李继迁本夷狄姓托跋后赐姓李五代时有其地
 国初世袭太宗欲取之遂召继迁归京师以别人代
 之一日继迁逃归朝廷费无限心力不能得遂以其
 兄继隆知夏州令招之其兄遂阴与之合每奏朝廷
 谓已无事后朝廷又召其兄归继迁遂复有其地灵
 州属朝廷又在西夏之外为西夏截断又以兵图之
 使不得通朝廷灵州绝远难救援又其地浑沙无水
 不可掘每兵行则用水以自随渴杀了多少人行其
卷一百三十三 第 6b 页 WYG0702-0694b.png
 沙地上皆动陷了数百人马只见不在太宗心欲弃
 之而不言时参政张洎(南唐亡国之臣专以谄/败其主归又以谄遭遇)揣知
 上意即进可弃之说上问宰相吕端又令各进说端
 言如此则各有说非佥议合谋之意洎即诋端避事
 端言洎不过揣合上意后洎即进说端不曾进上谓
 洎揣合果如端言封还其说朝廷遂诏灵州守臣出
 兵与接渐渐离去弃之张齐贤以为不可如此则被
 夏人掩杀须是与之战胜则得之不胜则渐渐引去
卷一百三十三 第 7a 页 WYG0702-0694c.png
 方议未定忽报灵州已为夏人所破矣因而为彼所
 有后来朝廷费了几多气力去取韩范辈用兵后徐
 禧永乐之败是也张魏公旧官于陜西尝登高望见
 西夏界外则西夏土地亦不甚阔如何强盛被他守
 得如此好祖宗时兵每出辄败今依旧五州全又更
 取过那边去了土地合阔矣只见强盛金人亦不奈
 何当时亦曾败于彼(扬/)
因论西夏事曰当时事不可晓看来韩范亦无素定基
卷一百三十三 第 7b 页 WYG0702-0694d.png
 本只是逐旋做出且如当时覆军败将这下方且失
 利他之势甚张忽然自来纳款求和这全不可晓后
 来不久元昊遂死不知他不死数年又必有甚奸谋
 大未可知且如当时朝廷必欲他称臣遂使契丹号
 令之契丹方自以为功朝廷正未有所处又却二国
 自相侵凌不尔则当时又须费力大抵西人勇健喜
 斗三五年必一次为边害本朝韩范张魏公诸人他
 只是一个秀才于这般事也不大段会只是被他忠
卷一百三十三 第 8a 页 WYG0702-0695a.png
 义正当故做得恁地(道夫/)
或问范文正公经理西事看得多是收拾人才曰然如
 滕子京孙元规之徒素无行节范公皆罗致之幕下
 后犯法又极力救解之如刘沪张亢亦然盖此等人
 是有才底做事时须要他用但要会用得他又云范
 公尝立一军为龙猛军皆是招收前后作过黥配底
 人后来甚得其用时人目范公为龙猛指挥使又曰
 方范公起用事时军政全无统纪从头与他整顿一
卷一百三十三 第 8b 页 WYG0702-0695b.png
 番其后却只务经理内地养威持重专行浅攻之策
 以为得寸则吾之寸得尺则吾之尺卒以此牵制夏
 人遣使请和(儒用/)
问本朝建国何故不都关中曰前代所以都关中者以
 黄河左右旋绕所谓临不测之渊是也近东独有函
 谷关一路通山东故可据以为险又关中之山皆自
 蜀汉而来至长安而尽(池录作关中之/山皆自西而东)若横山之险
 乃山之极(阙/)     (石/木)本朝则自横山以北尽
卷一百三十三 第 9a 页 WYG0702-0695c.png
 为西夏所有山河之固与吾共之反据高以临我是
 以不可都也神宗锐意欲取横山盖得横山则可据
 高以临彼然取横山之要又在永乐故永乐之城夏
 人以死争之我师大败神宗闻丧师大恸圣躬由是
 不豫(按编年重和元年童贯命种师道刘延庆等取/夏国永和等寨大败夏人而还六月夏人纳款)
 (初夏人恃横山诸险以抗中国庆历中王嗣宗范仲/淹建议取之会元昊纳款而止元丰中李宪建议又)
 (会王师失利神宗厌兵不克行贯常从宪得其规摹/政和初议进筑至是十馀年遂得横山之地夏人失)
 (援故纳款然国家是时已建下燕之策益以多故其/后西夏与女真通乙巳冬女真围太原夏人犯河外)
卷一百三十三 第 9b 页 WYG0702-0695d.png
 (则是横山之取有/以结怨于彼也)又曰神宗初即位富韩公为相问
 为治之要富公曰须是二十年不说著用兵二字此
 一句便与神宗意不合已而擢用王介甫首以用兵
 等说称上旨君臣相得甚欢时建昌军司户王韶上
 平戎策介甫力荐之初为秦凤路经略司机宜后知
 通远军遂一战而复熙河捷书闻上大喜解白玉带
 以赐介甫赏其知人又加韶为龙图阁待制以为熙
 河帅熙河本镇洮军因复其地改为熙州只是广漠
卷一百三十三 第 10a 页 WYG0702-0696a.png
 之乡有之不加益无之不加损狃于一胜之后庙论
 一意主于用兵三败至于永乐极矣永乐之败徐禧
 死之禧师川之父黄鲁直之妹夫也能文章好谈兵
 也有进策行于世文字甚好二苏之文未出学者争
 传诵之(儒用/)
神宗其初要结高丽去共攻契丹高丽如何去得契丹
 自是大国高丽朝贡于彼如何敢去犯他(义刚/)
人主好勤远略底也是无意思当初高丽遣使来朝廷
卷一百三十三 第 10b 页 WYG0702-0696b.png
 只就他使者以礼答遣之神宗却要别差两使去缘
 他那里知文故两使皆侍从皆是文人高丽自是臣
 属之国如何比得契丹契丹自是敌国(义刚/)
尝见韩无咎说高丽入贡时神宗喻其进先秦古书及
 进来内有六经不曾焚者神宗喜即欲颁行天下王
 介甫恐坏他新经遂奏云真伪未可知万一刋行后
 为他所欺岂不傅笑夷夏神宗遂止本亦不传以某
 观之未必有是事盖招徕高丽时介甫已不在相位
卷一百三十三 第 11a 页 WYG0702-0696c.png
 且神宗是甚次第刚明设使所进真有契于上心亦
 岂介甫所能止之又记文昌杂录中说高丽所进孝
 经门(上下一二/句记未真)纬经只是谶纬之书必无进先秦古
 书之事但尝闻尤延之云孟子仁也者人也章下高
 丽本云义也者宜也礼也者履也智也者知也信也
 者实也合而言之道也此说近是(儒用/)
或问高丽风俗好曰终带蛮夷之风后来遣子弟入辟
 雍及第而归者甚多尝见先人同年小录中有宾贡
卷一百三十三 第 11b 页 WYG0702-0696d.png
 者即其所贡之士也(宾贡二字/更须订證)当时宣赐币帛之
 外又赐介甫新经三十本盛以黑函黄帕其外得者
 皆宝藏之(儒用/)
国家方与女真和时高丽遣使来求近上医师二人上
 召老医择二人遣往至则日夕厚礼皆不问医而多
 问禁中事二医怪而问之高丽主曰我有𦂳密事欲
 达宋皇恐所遣使不能密故欲得宋皇亲近之人而
 分付之所以问公禁中事者欲以见公是所亲信耳
卷一百三十三 第 12a 页 WYG0702-0697a.png
 二人因问之高丽主曰闻宋皇欲与女真和夹攻契
 丹此非良策盖我国与女真陆路相通常使人察之
 女真不是好人胜契丹后必及宋而我国亦不能自
 存此合当思所以备之二人问所以备之之说曰女
 真作一阵法甚好我今思得一法胜之因令观教其
 女真阵盖如拐子马之类二人归奏上怒召老医而
 责之其一人出门吐血后不死其一人归即死(义刚/○儒)
 (用录云先生尝见玉山汪丈云得之御史台一老吏/方徽宗通好女真为灭辽之约高丽有所闻欲纳忠)
卷一百三十三 第 12b 页 WYG0702-0697b.png
 (诚不可得遂托病遣使求医于本朝且愿得供奉内/庭上所亲信者遂择二国医以往至则馆御供帐具)
 (礼甚厚但经月无引见之旨二医怪之私有请于馆/伴者一日得旨入见引至内庭尽屏左右谕二医曰)
 (寡人非病也顾有诚款愿效于上国欲得附卿奏之/幸密以闻二医许诺则曰女真人面兽心贪婪如豺)
 (狼安可与之共事今不早图之后悔无及闻其训练/国人皆为精兵累岁有事于燕每战转胜小国得一)
 (二阵法可与之角如欲得之敢不唯命谕毕乃厚为/之礼而遣之二医归具奏本末徽宗闻之滋不乐且)
 (惧其语泄丞相童蔡辈乃为食/于家召二医以食之食毕而毙)
高丽与女真相接不被女真所灭者多是有术以制之
 高丽要五十馀主今此方为权臣所篡而易姓(义刚/○又)
卷一百三十三 第 13a 页 WYG0702-0697c.png
 (一条云高丽得四十/主今已易姓姓王)
金之旧治在会宁府四时迁徙无常春则往鸭绿江猎
 夏则往一山(忘其/名)极冷避暑秋亦往一山如何冬往
 一山射虎今都燕山矣(扬/)
燕山之北古有大山岭为隔但有一路傍险水后来石
 晋以与耶律则其险路在其度内矣(扬/)
燕山是古幽州石晋割赂契丹契丹既为金人所灭其
 种之桀者遂来据燕其主死其妻萧太后主之童贯
卷一百三十三 第 13b 页 WYG0702-0697d.png
 蔡攸往取之番番兵败后金人自取之朝廷求之遂
 尽载数州之物妇女之类而去更索厚资卖之朝廷
 以其所索之物与之遂得数州空地朝廷空内资以
 守之郭药师者燕将初归本朝金人来取燕遂归金
 郭只留守燕及本朝得燕郭又迎降金人一日大节
 (冬至/之类)官吏都集贺郭郭留饮尽取各人家属之类尽
 来饮少顷金人兵至无一人得脱者自此遂入寇矣
 朝廷与大辽结好百十年矣一日忽与金人约共攻
卷一百三十三 第 14a 页 WYG0702-0698a.png
 辽而本朝无一人往是时方十三起童贯自这边来
 了遂不及往既失约后取燕又是金人金人见本朝
 屡败兵于燕遂有入寇之心是时相王黼主其事童
 贯主兵蔡攸副之蔡京不主作诗送其子云百年信
 约宜坚守六月师徒早罢休京作事都作两下取燕
 有功则其子在无功则渠不曾主又有一子绦上书
 言其父不是闻亦是其父之谋也金寇初围城时京
 云有一策可使敌人一兵不反朝廷使人问之云见
卷一百三十三 第 14b 页 WYG0702-0698b.png
 上方可言寇去人问之云决汴河可以灌之后寇再
 来未至时已决之矣西北数千里渺然巨浸东南遂
 为寇所据四方音问一信不通以此故也(扬/)
尼雅满围太原一年有馀姚师古辈皆为其战退遂破太
 原张孝纯守太原一年多少辛苦及城破拚一死不
 得遂降后为刘豫处官太原既破遂一直围京城(扬/)
李若水劝钦宗出李谓金人可信醉后枕人睡熟以此
 信之(扬/)
卷一百三十三 第 15a 页 WYG0702-0698c.png
金人初起时初未立将临发兵召集庭下问之有能言
 其策之善者即授以将使往及成功而归又集庭下
 问众人而赏之金几多众人言未得又加之赏罚如
 此分明安得不成事(扬/)
金人有一谋时聚诸尊长于一屋内全不言只用一物画
 地谋了便各去做如其事难决便出野外无人处去
 商量(扬/)
乌珠征蒙死于道有三策献于其主一则以汴京立渊
卷一百三十三 第 15b 页 WYG0702-0698d.png
 圣欲招致江南之人二则以近上宗室守边三则讲
 和曰若行前二者也被他搅又曰道君有子四十人
 只放二十人归来这二十人亲王也要物事供他(焘/)
金至绍兴守臣李邺降金及驾至明州张俊大杀一番
 驾泛海金人走明州人令呼俊张俊不乘时杀去可
 大胜遂休了辛巳逆亮来时一队自海中来李宝自
 胶西杀败李邺既降与金酋并马出有一卫士赴驾
 不及尚留绍兴见之以一大方砖逐打其酋几中因
卷一百三十三 第 16a 页 WYG0702-0699a.png
 被害死之今立一庙在其所赐旌忠额后人皆于其
 庙卖酒某至一切逐去之说与王书令崇奉之先生
 又云某在时更为大其庙其卫士姓唐(扬/)
刘豫来寇朝廷只管谋避计李伯纪云自南京退维扬
 遂失河东北自维扬退金陵遂失京东西一番退一
 番失设若是金人来柰热不得亦著去不能久留今
 又只是刘豫只是这边人渠得一邑守一邑得一郡
 守一郡如何只管远避(扬/)
卷一百三十三 第 16b 页 WYG0702-0699b.png
逆亮入寇时刘信叔在杨州亮欲至刘尽焚城外居屋
 尽用石灰白了城多写完颜亮死于此字亮多忌见
 而恶之遂居龟山人多不可容必致变果死灭(扬/)
王仲衡云北朝大臣有过时用紫茸毡铺地令伏其上
 杖之尝有一宰相一驸马受杖驸马因此悒怏而死
 非恨其杖也恨不得紫茸毡也又曰尝有一官人出
 有一吏人来至其花园中背上黄袱袱得一束文字
 某问何文字曰史书也那官人伊是史官某问可借
卷一百三十三 第 17a 页 WYG0702-0699c.png
 否曰不妨遂开看内有一段云诏曰宰相姓名某谋
 南伐若以为是合尽心以赞其谋以为不是合尽忠
 极力以谏之不可依违以败成算今某人略略谏之
 可杖六十(扬/)
扬噶克大师阿固达(扬噶克/之子)武奇迈(阿固达/之弟)完颜亶(武/奇)
 (迈之/子)完颜亮完颜雍葛王璟斡里雅布乌里温乌珠
 皆阿固达兄弟也阿固达既死诸酋立其弟武奇迈
 武奇迈死国人欲立阿固达之子按班贝勒(此五字/不知如)
卷一百三十三 第 17b 页 WYG0702-0699d.png
 (何记/不得)按班贝勒(名宗/盘)北朝谓大官人也(按班者大也/贝勒者官人)
 (也/)大官人者即所谓太子也诸酋不肯复立武奇迈
 之子完颜亶而以按班贝勒为相按班贝勒实怀怨
 望云已当为主亶觉之遂杀宗盘一日遂尽诛二十
 七王乌实亦被诛贝勒亦在其中二十七王皆其党
 与兄弟也连蔓宗族亲旧皆杀了亶又为亮所弑自
 立葛王先名袖后以其字似衰字遂改名雍亶亮皆兄
 弟也(亶之父行名皆从/宗兄弟名皆从二)尼雅满亦阿固达族人尝为相初
卷一百三十三 第 18a 页 WYG0702-0700a.png
 入中国破京师斡里雅布尼雅满也斡里雅布早死乌里
 温后亦早死尼雅满后来劝立刘豫内则萧庆主其事萧
 庆用事久及乌珠达兰废刘豫而诛萧庆尼雅满争之不
 能得亶遂忌之尼雅满悒怏而死后来独乌珠得后
 死初敌入中国问何姓最大中原人答以王姓最大
 敌人呼王为完颜自是王者之后遂姓完颜又问敌
 人今渐衰替曰卒急倒他未得被他立得个头势大
 若十分中做得一两分事便足以扶持振起除是大
卷一百三十三 第 18b 页 WYG0702-0700b.png
 无道残暴酷虐则不知如何若是如此做将去无大
 段残暴之事恐卒消磨他未得盖其势易以振起也
 (卓/)
论及北庭事当初起时如山林虎豹纵于原野岂有异
 伯谟曰当时曲端献策不出十年彼必以酒色死方
 可取先生曰阿固达才得幽州便死曾见有人论北
 人无事权在其主用兵权在将故敌主不用兵此说
 是大抵当初出时如虎狼及志得意满与我何异因
卷一百三十三 第 19a 页 WYG0702-0700c.png
 与某人欲请边郡自效先生曰易曰知进退存亡而
 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上之人不欲用兵而我自
 欲为之是不识时问恢复之事多始勤终怠如何曰
 只以私意为之不以复雠为念(可学/)
葛王大故会他所以要和亲者盖恐用兵时诸将执兵
 权或得要已不如和亲可坐享万乘之乐其初虽是
 利于用兵到后来惟恐我来与他厮杀(义刚/)
葛王便是会底他立得年号也强谓之大定(义刚/)
卷一百三十三 第 19b 页 WYG0702-0700d.png
葛王惩逆亮之败一向以仁政自居
先生喟然叹曰某要见复中原今老矣不及见矣或者
 说葛王在位专行仁政中原之人呼他为小尧舜曰
 他能尊行尧舜之道要做大尧舜也由他又曰他岂
 变夷狄之风恐只是天资高偶合仁政耳(友仁/)
南渡之后说复雠者惟胡氏父子说得无病其馀并是
 半上落下说虽魏公要用兵其实亦不能明大义所
 以高宗只以区区成败进退之列秦桧主和金归河
卷一百三十三 第 20a 页 WYG0702-0701a.png
 南上下欣然便只说得地之美更不说大义若无范
 伯达如圭则陵寝一向为乏主魏公时责永州亦入
 文字只说莫与之和如何感动魏公倾五路兵为富
 平之败又溃于淮上若无气力也是做不得事韩魏
 公煞是个人物然亦适是人事恰做得若更向上且
 怕难担当(贺孙论/规恢复)
桧死上即位正大有为之大机会(扬/)
邵弘取泗州胡昉取海州(邵公人时家/明角扬采人)唐邓汝三州皆
卷一百三十三 第 20b 页 WYG0702-0701b.png
 官军取之王师骎骎到南京矣而诸将虏掠妇女之类
 不可言吴玠更要人钱敌骑来走归矣(金人一番围/泗州弘力扼)
 (之后村兵至/方解○扬)
泗海唐邓四州皆可取西京中原之地逆亮来时用兵
 仅取得此四州而汤思退无故与之惜哉(扬/)
晋人下吴却是已得蜀从蜀一造船直抵南岸周世宗
 只图江南是时襄汉蜀中别有主所以屯淮上开河
 抵江今蜀中出兵可以入武关从襄汉樊邓可以捣
卷一百三十三 第 21a 页 WYG0702-0701c.png
 汝洛繇淮上可以取徐州辛巳间官军已夺宿州国
 家若大举只用十五万精兵(德明/)
江州皇甫将(名/倜)曾领兵守信阳作山寨三年云由其山
 接金房诸山而出取西京中原云国家用事某愿当
 此一路去都不用国家兵粮沿路人皆自愿为兵且
 与粮其人忠醇能同甘苦得士心不附内贵然亦未
 必能以律御兵而战也(扬/)
陈问复雠之义礼记疏云谷梁春秋许百世复雠又某
卷一百三十三 第 21b 页 WYG0702-0701d.png
 书庶人许五世复雠又云国君许九世复雠又某人
 引鲁桓公为齐襄公所杀其子庄公与齐桓公会盟
 春秋不讥自桓至定公九世孔子相定公会齐侯于
 夹谷是九世不复雠也此说如何曰谓复百世之雠
 者是乱说许五世复雠者谓亲亲之恩欲至五世而
 斩也春秋许九世复雠与春秋不讥春秋美之之事
 皆是解春秋者乱说春秋何尝说不讥与美他来圣
 人作春秋不过直书其事美恶人自见后世言春秋
卷一百三十三 第 22a 页 WYG0702-0702a.png
 者动引讥美为言不知他何从见圣人讥美之意又
 曰事也多样国君复雠之事又不同僩云如本朝夷
 狄之祻虽百世复之可也曰这事难说久之曰凡事
 贵谋始也要及早乘势做才放冷了便做不得如鲁
 庄公之事他亲见齐襄公杀其父既不能复又亲与
 之宴会又与之主婚筑王姬之馆于东门之外使周
 天子之女去嫁他所为如此岂特不能复而已既亲
 与雠人如此如何更责他报齐桓公况更欲责定公
卷一百三十三 第 22b 页 WYG0702-0702b.png
 夹谷之会争那里去见雠在面前不曾报得更欲报
 之于其子若孙非惟事有所不可也自没气势无意
 思了又况齐桓公率诸侯尊周室以义而举庄公虽
 欲不赴其盟会岂可得哉事又当权个时势义理轻
 重若桓公不是尊王室无事自来召诸侯如此则庄
 公不赴可也今桓公名为尊王室若庄公不赴非是
 叛齐乃叛周也又况桓公做得气势如此盛大自家
 如何便复得雠若欲复雠则襄公杀其父之时庄公
卷一百三十三 第 23a 页 WYG0702-0702c.png
 当以不共戴天之故告之天子方伯连率必以复雠
 为事杀得襄公而后已如此方快今既不能然又亲
 与之同会与之主婚于其正当底雠人尚如此则其
 子何罪又况其子承其被杀后而入国又做得国来
 自好庄公之所不如宜其不能复而俛首事之也陈
 问若庄公能杀襄公了复与桓公为会可否曰既杀
 襄公则两家之事已了两边方平自与桓公为会亦
 何妨但庄公若能杀襄公则九合诸侯一正天下之
卷一百三十三 第 23b 页 WYG0702-0702d.png
 功将在庄公而不在齐桓矣惟其不能所以只得屈
 服事之也只要乘气势方急时便做了方好才到一
 世二世后事便冷了假使自家欲如此做也自鼓气
 不振又况复雠须复得亲杀吾父祖之雠方好若复
 其子孙有甚意思汉武帝引春秋九世复雠之说遂
 征胡狄欲为高祖报雠春秋何处如此说诸公读此
 还信否他自好大喜功欲攘伐夷狄姑托此以自诡
 耳如本朝靖康金人之祻看来只是高宗初年乘乌
卷一百三十三 第 24a 页 WYG0702-0703a.png
 珠尼雅满斡里雅布及阿固达未死之时人心愤怒之日
 以父兄不共戴天之雠就此便打叠了他方快人意
 孝宗即位锐意雪耻然事已经隔与吾敌者非亲杀
 吾父祖之人自是鼓作人心不上所以当时号为端
 人正士者又以复雠为非和议为是而乘时喜功名
 轻薄巧言之士则欲复雠彼端人正士岂故欲忘此
 雠盖度其时之不可而不足以激士心也如王公明
 炎虞斌父之徒百方劝用兵孝宗尽被他说动其实
卷一百三十三 第 24b 页 WYG0702-0703b.png
 无能用著辄败只志在脱赚富贵而已所以孝宗尽
 被这样底欺做事不成盖以此耳僩云但不能杀其
 主耳若而今捉得其人来杀之少报父祖之怨岂不
 快意曰固是好只是已不干他事自是他祖父事你
 若捉得他父祖来杀岂不快人意而今是他子孙干
 他甚事又问疏中又引君以无辜杀其父其子当报
 父之雠如此则是报君岂有此理曰疏家胡说岂有
 此理又引伍子胥事说圣人是之曰圣人何尝有明
卷一百三十三 第 25a 页 WYG0702-0703c.png
 文是子胥来今之为春秋者都是如此胡问疏又引
 子思曰今之君子退人若将坠诸渊毋为戎首不亦
 善乎言当执之但勿为兵首从人以杀之可也曰尽
 是胡解子思之意盖为或人问礼为旧君有服礼欤
 子思因云人君退人无礼如此他不为戎首来杀你
 已自好了何况更望其为你服此乃自人君而言盖
 甚之之辞非言人臣不见礼于其君便可以如此也
 读书不可窒塞须看他大意(僩/)
卷一百三十三 第 25b 页 WYG0702-0703d.png
恢复之计须是自家吃得些辛苦少做十年或二十年
 多做三十年岂有安坐无事而大功自致之理哉(道/夫)
今朝廷之议不是战便是和不和便战不知古人不战
 不和之间亦有个且硬相守底道理却一面自作措
 置亦如何便侵轶得我今五六十年间只以和为可
 靠兵又不曾练得财又不曾蓄得说恢复底都是乱
 说耳(㽦/)
某尝谓恢复之计不难惟移浮靡不急之费以为养兵
卷一百三十三 第 26a 页 WYG0702-0704a.png
 之资则敌首可枭矣(道夫/)
近见吴公济会中朋友读时文策其间有问道德功术
 者二篇一篇以功术为不好一篇以为有道德则功
 术乃道德之功术无道德则功术不好前篇不如后
 篇某常见一宰相说上甚有爱人之心不合被近日
 诸公爱说恢复某应之曰公便说得不是公何不曰
 爱人乃所以为恢复恢复非爱人不能因说为政篇
 道德政刑与此一般有道德则刑政乃在其中不可
卷一百三十三 第 26b 页 WYG0702-0704b.png
 道刑政不好但不得专用政刑耳
本朝禦戎始终为和字坏后来人见景德之和无恙遂
 只管守之殊不知当时本朝全盛抵得住后来与女
 真彼此之势如何了(扬○/和戎)
问不能自强则听天所命脩德行仁则天命在我因说
 靖康之祸云云终始为讲和所误金人至城下攻城
 犹说讲和及高宗渡江亦只欲讲和问秦桧之所以
 力欲讲和者亦以高宗之意自欲和也曰然是他知
卷一百三十三 第 27a 页 WYG0702-0704c.png
 得金人之意是欲厌用兵他当初自北朝来时已知
 得金人厌兵故这里迎合高宗之意那个又投合金
 人之意金人是时子女玉帛已自充满厌足非复曩
 时长驱中原之锐矣又被这边杀一两陈怕了兼金
 之创业之主已死他那边兄弟自相屠戮这边兵势
 亦稍稍强所以他亦欲和(卓/)
秦桧自北朝归见金人溺于声色宴安得之中国者日
 夜烂熳亦有厌兵意秦得此意遂归来主和其初亦
卷一百三十三 第 27b 页 WYG0702-0704d.png
 是矣然屈已奉之荡不为一毫计使其和中自治有
 策后当逆亮之乱一扫而复中原一大机会也惜哉
 (扬/)
秦桧讲和时岁币绢二万五千匹银二万五千两今岁
 绢减五千匹银减五千两此定数每常往来人事礼
 数皆用金银器盛脑子贵药之类率所费不赀大约
 等绢三千五百文一匹银二千五百文一两大数一
 百二十万缗彼来时只是些羊巴匹段之类甚微(扬/)
卷一百三十三 第 28a 页 WYG0702-0705a.png
 
 
 
 
 
 
 
 
卷一百三十三 第 28b 页 WYG0702-0705b.png
 
 
 
 
 
 
 
 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