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三十一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a 页 WYG0702-065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一
  本朝五
   中兴至今日人物上(李赵张/汪黄秦)
李伯纪徽庙时因论京城水灾被出后复召用遂约吴
 敏劝行内禅事李恐吴做不得乃自作文于袖中入
 吴已为之矣后钦宗即位用之一日闻金人来殿上
 臣寮都失措皆欲作窜计李叩閤门入论閤门止之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b 页 WYG0702-0651b.png
 钦宗闻之令引见力陈禦戎之策忠义慨然上大喜
 即擢知枢密院事李英爽奋发然性疏用术钦庙用
 督太原师适种师中败遂得罪太上登极建炎初召
 汪黄辈云李好用兵今召用恐金人不乐上曰朕立
 于此想彼亦不乐矣遂用为相后汪黄竟使言官去
 之在相位止百馀日许右丞作陈少阳哀词亦各见
 其出处(扬/)
李丞相不甚知人所用多轻浮相于南京时建议三事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a 页 WYG0702-0652a.png
 (借民间钱二/云云三云云)宋齐愈言之其时正诛叛人遂以宋尝
 令立张邦昌戮之当时人多知是立张邦昌间有未
 知者宋书以示之及刑人多冤之张魏公深言宋甚
 好人宋蜀人当时模样亦是汪黄所使令魏公亦汪
 黄荐李罢相乃魏公言罢也(扬/)
黄仲本言于先生曰李伯纪一再召乃黄潜善荐也途
 中见颜岐言章遂疑潜善为之李入国门潜善率百
 官迓之李默不一语因此二公生隙又曰上云李纲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b 页 WYG0702-0652b.png
 孩视朕先生曰李丞相有大名当时谁不追咎其不
 用以至于此上意亦倾向之潜善因而推之背后却
 令颜岐言之情理必是如此仲本是其族人不欲辩之(扬/)
问魏公何故亦尝论列李丞相曰魏公初赴南京亦主
 汪黄后以其人之不足主也意思都转后居福州李
 公家于彼相得甚欢是时李公亦尝荐魏公曾惹言
 语又问魏公论李丞相章疏中有脩怨专杀等语似
 指诛宋齐愈而言何故曰宋齐愈旧曾论李公来但
卷一百三十一 第 3a 页 WYG0702-0652c.png
 他那罪过亦非小小刑杖断遣得了又曰当时议论
 自是一般好笑方召李丞相时颜岐之徒论列谓张
 邦昌金人所厚不宜疏远李纲金人所恶不宜再用
 幸而高宗语极好云如朕之立恐亦非金人所乐遂
 得命召不寝曰方南京建国时全无纪纲自李公入
 来整顿一番方略成个朝廷模样如僣窃及尝受伪
 命之臣方行诛窜死节之臣方行旌恤然李公亦以
 此去位矣又曰便是天下事难得恰好是时恰限撞
卷一百三十一 第 3b 页 WYG0702-0652d.png
 著汪黄用事二人事事无能却会专杀如置马伸于
 死地陈东欧阳彻之死皆二人为之(传中兴诏令御/史台劝劄宋齐)
 (愈外至会议处于桌子上取笔写/张邦昌三字坐皆失色○儒用)
陈少阳之死黄潜善害之也其详见于许右丞哀词中
 同时死者欧阳彻彻楚州人某族叔祖时居高邮一
 日使一人往楚州盐城小村中买物事久而不归后
 问之乃云彼村中三四日大雪叔祖甚怪之云八月
 二十间安得有雪亦且据其仆云记之后有人自彼
卷一百三十一 第 4a 页 WYG0702-0653a.png
 中来问之果然乃欧阳死时也(扬/)
舜举十六相诛四凶如此方恰好两边方停匀后世都
 不然惟小人得志耳方天下无事之时则端人正士
 行义谨饬之士为小人排摈不能一日安于朝廷迁
 窜贬谪及扰攘多故之秋所谓忠臣义士者犯水火
 蹈白刃以捐其躯而小人者平世固是他享富贵及
 乱世亦是他独宽纵横颠倒无非是他得志之日君
 子者常不幸而小人者常幸也如汪黄在高宗初年
卷一百三十一 第 4b 页 WYG0702-0653b.png
 为宰相后来窜广中正中原多故之日却是好好送
 他去广中避盗及事稍定依旧取他出来为官高宗
 初启中兴而此等人为宰相如何有恢复之望在维
 扬时番人兵矢簇在胸前了他犹自不管世间有此
 愚人(子蒙/)
问中兴诸相曰张魏公才极短虽大义极分明而全不
 晓事扶得东边倒了西边知得这里忘了那里赵忠
 简却晓事有才好贤乐善处置得好而大义不甚分
卷一百三十一 第 5a 页 WYG0702-0653c.png
 明李丞相大义分明极有才做事有终始本末昭然
 可晓只是中间粗不甚谨密此是他病然他纲领大
 规模宏阔照管得始终本末才极大诸公皆不及只
 可惜太粗耳朱丞相秀水閒居录自誇其功太过以
 复辟之事皆由他做不公道(魏公有/镇江录)又问吕颐浩曰
 这人粗胡乱一时间得他用不足道(子蒙/)
魏公才短然中兴以来要为者只李张二公(扬/)
李伯纪大节好败兵事乃当时为其所治者附会滋益
卷一百三十一 第 5b 页 WYG0702-0653d.png
 之不足尽信(扬/)
李伯纪请诛张邦昌并畔者后以结余睹事过海(振/)
李伯纪丞相为宣抚使时幕下宾客尽一时之秀胡德
 辉何晋之翁士特诸人皆有文名德辉尤蒙特顾诸
 将每有禀议正纷拿辨说之际诸公必厉声曰且听
 大丞相处分诸将遂无语看来文士也是误人盖真
 个能者未必能言文士虽未必能却又口中说得笔
 下写得真足以动人闻听多至败事者此也(儒用/)
卷一百三十一 第 6a 页 WYG0702-0654a.png
因语李忠定曰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闳祖/)
问中兴贤相皆推赵忠简公何如曰看他做来做去亦
 只是王茂弘规模当时庙论大槩亦主和议(按王庶/乞免佥)
 (书同议文字劄贴黄云契勘臣前项所上章奏及与/王论议实有妨嫌今若不自陈禀则又如赵鼎刘大)
 (中辈首鼠两端于/陛下国事何益)使当国久未必不出于和但就和
 上却须有些计较如岁币称呼疆土之类不至一一
 听命如秦桧之议草草和了后来秦没意智乃以不
 合沮挠和议为词贬之却十分送个好题目与他问
卷一百三十一 第 6b 页 WYG0702-0654b.png
 赵好处何如曰意思好又孜孜汲引善类但其行事
 亦有不强人意处如自平江再都建康张德远极费
 调护已自定叠了只因郦琼叛去德远罢相赵公再
 入忧虞过计遂决还都临安之策一夜起发自是不
 复都金陵矣问郦琼之叛或云因吕安老折辱之不
 能安遂生反心如不亲坐厅但垂帘露履以受其参
 之类恐无此等事曰此亦传闻之过又问当时皆归
 罪魏公以为不合罢刘光世故有此变曰光世在当
卷一百三十一 第 7a 页 WYG0702-0654c.png
 时贪财好色无与为比军政极是弛坏罢之未为不
 是但分付得他兵马无着落又云此事似不偶然如
 金人寇虐刘豫不臣俱无人敢问着他至此屯重兵
 淮上方谋大举以伐刘豫忽然有此一段疏脱遂止
 (又云如吕安老才气尽自/过人观其议论亦甚精确)问郦琼叛去之后闻亦不
 得志于金曰金后来亦用他为将但初叛归于刘豫
 金人却疑豫拥兵太众或疑与我为内应遂有废豫
 之谋(郦琼叛于淮西实绍兴某年秋戊辰也琼既降/刘豫金人忧其难制遂废伪齐其诏有云勿谓)
卷一百三十一 第 7b 页 WYG0702-0654d.png
 (夺蹊田之牛其罚则甚不能为托子之友非/弃亦何此天灭齐豫也岂偶然哉○儒用)
问赵忠简张魏公当国魏公欲战忠简欲不战忠简以
 为刘豫杌上肉耳然豫挟金人以为重今且得豫遮
 蔽金人我之被祸犹小若取刘豫则我独当金人难
 矣魏公不然之必欲战二策孰是曰忠简非是杀得
 刘豫了又却抵当金人有何不可刘豫亦未便是杌
 上肉在若以赵之才恐也当未得那杌上肉他亦未
 会被你杀得只是胡说若真个杀得刘豫则我之势
卷一百三十一 第 8a 页 WYG0702-0655a.png
 益强金人自畏矣何难当之有金人逞欲无餍见威
 则畏见善则愈肆欺侮若自家真个曾胜豫杀得一
 两番嬴他便怕矣靖康以后自家只管怕他与之和
 所以他愈肆欺侮若自家真个能胜刘豫他安得不
 惧彼逐利耳岂可以柔服也尝见征蒙记(李成之子/某从乌珠)
 (征蒙古因记/征蒙时事)云乌珠在甚处淮上一士人说之曰今
 韩世忠渡江遗弃粮草甚多若我急往收取资之以
 取江南必可得也乌珠然其言遂急来淮上则空无
卷一百三十一 第 8b 页 WYG0702-0655b.png
 所有盖韩已先般辎重粮草归而后抽军回也彷徨
 淮上正未有策而粮草已竭窘不可言先已败于刘
 锜锜在顺昌扼其前进退不可遂遣使请和乌珠谓
 其下曰今南朝幸而欲和即大幸不然即送死耳无
 策可为也这下又不知其狼狈如是若知之以偏师
 临之无遗类矣是时虽稍胜然高宗终畏之欲和因
 其使来喜甚遂遣使报之欲和乌珠大喜遂得还是
 乌珠不敢望和自以为必死其遣使也盖亦谩试此
卷一百三十一 第 9a 页 WYG0702-0655c.png
 间耳可惜此机会所以后来也怕一向欲和又云刘
 信叔是时以孤军在顺昌乌珠来伐诸将皆欲走信
 叔曰不可我若走则金人必前拒我袭在后必无遗
 类若幸而得至江则诸将尽扼江上责我以擅弃归
 之罪亦必尽杀我决无可生之理不若坚守此城与
 金人决胜负庶几死中可以求生也某尝说厮杀无
 巧妙只是死中求生两军相拄一边立得脚住不退
 即赢矣须是死中求生方胜也遂据城与金人战大
卷一百三十一 第 9b 页 WYG0702-0655d.png
 败金人乌珠由是畏怯若非锜顺昌一胜乌珠亦未
 必便致狼狈如此之甚信叔本将家子喜读书能诗
 诗极佳善写字后来当完颜亮时已自老病缘其侄
 刘玘先战败遂至于败(卓○饶录云张魏公欲讨刘/豫赵丞相云留他在上可以)
 (捍蔽北朝若除了便与北朝为邻恐难抵当此/是甚说话岂有不能讨叛臣而可以服夷狄乎)
赵丞相亦自主和议但争河北数州及不肯屈膝数项
 礼数尔至秦丞相便都不与争赵丞相是西人人皆
 望其有所成就不知他倒都不进前(方子录云赵元/镇亦只欲和但)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0a 页 WYG0702-0656a.png
 (秦桧既担当了元/镇却落得美名)
张魏公本与赵忠简同心辅政陈公辅排程氏乃因赵
 公赵公去已而吕安老败赵公复相(可学/)
赵丞相中兴名臣一人而已然当时不满人意处亦多
 且如好伊洛之学又不大段理会得故皆为人以是
 欺之一日出见一屋稍好栽些花木之类问知是一
 内官家乃言于上谓今暂驻跸于此当日图恢复而
 内臣乃居安如此遂编管之(扬/)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0b 页 WYG0702-0656b.png
赵丞相收拾得些人材然亦杂如喻子才之徒亦预焉也(扬/)
先生云沈公雅言赵丞相镇静德量之懿而谙练事机
 则恐于秦公不逮张子功以为不然且曰焘在都司
 日忠简为相有建议者公必计也曰如是则利在上
 而害在民如是则害在上利在民今须如此行则利
 泽均而公利便至秦公则僚属凡有关白默无一语
 而属诸吏事出则皆吏辈所为而非复前日之所拟
 (道夫○僩录云尝见沈公雅云某尝问张子功赵忠/简与秦丞相二公孰能办事某以秦公为能子功曰)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1a 页 WYG0702-0656c.png
 (不然某尝为都司事二公每百官有禀白事件赵公/必当面剖析商量此事合如何行如此行则利国如)
 (此行则利民如此则利民而害国如此则利国而害/民如此则国与民俱利当面便商量判断了僚属便)
 (奉承以行及至秦公则百官凡有所禀白更无酬酢/略不可否但付与吏人少间更没理会此事便沉埋)
 (了如此谓之秦/公胜赵公可乎)
魏公初以何右丞荐为太常簿赵忠简为开封推官相
 得甚欢在围城中朝夕论讲济时之策魏公先达力
 相汲引遂除司勋员外郎一向超擢反在魏公上尝
 论天下人材魏公剧谈秦会之可用赵云此人得志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1b 页 WYG0702-0656d.png
 吾辈安所措足邪魏公云且为国事计姑置吾人利
 害时赵公为左张公为右皆兼枢密院事忽报乌珠
 大举深入朝廷震怖时刘光世将重兵屯合肥魏公
 亲往视师因奏记曰此决非乌珠必刘豫遣其子侄
 麟猊来寇耳臣往在关西数与乌珠战熟其用兵利
 害今观此举决非其人魏公遂下令督战光世恐惧
 谋欲退师而南以与赵公平时有乡曲雅故遂私有
 请于赵折彦质时知枢密院事复助之请遂径自枢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2a 页 WYG0702-0657a.png
 府下文字令光世退师魏公闻之大怒下令曰敢有
 一人渡江即斩以徇光世闻之复驻军如故此事虽
 谓之曲在赵公可也已而拓皋大捷敌骑遂退魏公
 既还绝不言前功欲以安赵公与共国事也而二公
 门下士互相排抵魏公之人至有作为诗赋以嘲赵
 公者赵公之迹不安且有论之者遂去魏公当国乃
 力荐会之为枢密使及郦琼叛于合肥吕安老死之
 魏公之迹亦不安恳辞求去高宗问谁可代卿者魏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2b 页 WYG0702-0657b.png
 公复荐赵公遂令魏公拟批召之既出会之谓必荐
 已就閤子语良久魏公言不及之会之色渐变未几
 中使传宣促进所拟文字魏公遂就坐作劄子封付
 中使会之色变愈甚魏公遂上马去及赵公再相会
 之反谓之曰张德远直恁无廉耻弄坏得淮上事如
 此犹不知去及主上傅宣来召相公方皇恐上马去
 赵公以为然后又数数谗间之赵公不能不信也又
 如光世之罢实当于罪郦琼叛去岂不可举能者乃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3a 页 WYG0702-0657c.png
 复以淮西之军付光世弄得都成私意初赵公极恶
 秦之为人不与通情及赵公为相秦为枢密使每事
 惟公之命是听久而赵公安之复深信之又荐之至
 与之并相并相之后复不敢专唯诺而已忽一日高
 宗怒唐晖赵公为之分解桧察上意恶晖逡巡发一
 语云如唐晖样人才也不难得又一日赵公奏恩平
 郡王乃建王之弟建王乃恩平之兄建州不过一郡
 之地吴乃一大都会恐弟之封不宜压兄桧察见高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3b 页 WYG0702-0657d.png
 宗以慈寿意主于恩平遂奏曰也不较此因此二事
 高宗深眷之又因力主和议赵公罢遂拜左相他言
 语不多只用两句那事都了赵公不知魏公之无他
 为桧所排得泉州是时魏公知福州二公相见因说
 及曩日之事赵公方知为桧所中相与太息而已或
 曰以桧之才若用之以正岂不能任恢复之责曰他
 亦只是闭著门在屋子里做得不知出门去又如何
 这事难坐间多称其能处置大事曰他急时也慌忙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4a 页 WYG0702-0658a.png
 无计策他初一番讲和金人以河南之地归未几败
 盟大举入寇边报既至大恐不知所为顾盻朝士问
 以计策时张巨山微诵曰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
 常主协于克一桧心异之众人既退独留巨山坐问
 适间之语巨山曰天下之事各随时节不可拘泥曩
 者相公与金人讲和者时当讲和也今金人既败盟
 则曲在彼我不得不应亦时当如此耳因为之画策
 召诸将为战攻之计他大喜即命巨山为奏藁仓卒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4b 页 WYG0702-0658b.png
 不子细起头两句云伊尹告成汤曰德无常师主善
 为师孔子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遂急书进呈会之
 复喜遂播告天下决策用兵已而刘信叔顺昌大捷
 金人遂退桧复专其功大喜亟擢用巨山至中书舍
 人有无名子作诗嘲之一联云成汤为太甲宣圣作
 周任(周庄仲云刘恭政大中之子知某州刘季章曾/为其馆客尝与先生说见其翁日录觉得高宗)
 (之意极不乐魏公先生曰然刘曰有御史者川人名/戒字定夫魏公在川陜时上书言利害魏公喜檄用)
 (之倔强不从魏公遂疏远之戒由是不乐后郦琼之/叛魏公去位张为御史首论魏公高宗喜谓辅臣曰)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5a 页 WYG0702-0658c.png
 (张戒论浚曰不臣之述已见跋扈之迹未明此两句/极当其罪谓其已罢宣抚使除枢密而犹用宣抚伙)
 (印除吏不已也是时赵公奏曰此恐是一时不审之/过亦未至于不臣也秦桧徐进曰既为臣子恐亦不)
 (宜如此桧之乘机伺人主喜怒挤陷人皆此类也儒/用按是时周秘石公揆李谊交章诋公不特一张戒)
 (而已○儒用○德明录二条今附正之问刘宝学当/初从魏公始末先生云当时赵公且要持重魏公却)
 (要大举有刘麟者举兵掠边朝廷不探虚实以为金/复大入赵公震恐张公出视师江上赵公手书云今)
 (日之事且须持重未可轻战万一失事虽公不为一/身虑如宗庙社稷何是时刘麟兵以为折彦古败于)
 (淮上遁去于是张公鼓舞益为大举计谓赵公怯敌/言者继亦有论列赵遂罢相初赵公遣熊叔雅相视)
 (川陜事宜魏公亦遣宝学往宝学见川中无兵无财/归告魏公向者兵财如许尚不能集事今实未可动)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5b 页 WYG0702-0658d.png
 (魏公疑宝学附会赵公时又欲令宝学帅淮西代领/郦琼兵宝学以为此军不可代遂改吕安老硕往宝)
 (学为陈利害决宜辞此行安老以告魏公怒于是出/宝学知泉州既而淮西果失师郦琼全军遁敌于是)
 (魏公罢相帅福州先是秦相与吕相同在政府吕相/视师淮上秦相尽改其规模一时为吕相所引用人)
 (多逐去尽起在外诸贤如胡文定张子公程伯禹诸/人布在朝列实欲倾吕相也后吕相召还过某州席)
 (大光邀留告所以倾秦之术以为莫若先去党魁党/魁指文定也秦竟为吕相所倾出知绍兴府是时富)
 (直柔者富公之子尝于一寺中与秦相握臂疑语且/及富公为相时事忽若有所思径入去踰时不出富)
 (怪之须臾出云元来宰相要如此做一时会稽政事/便放下不问虽公筵亦只令去通判处理会赵公素)
 (鄙秦之为人魏公却荐秦相遂再召除枢密使既视/事一切不问魏公出知福州朝辞上问孰可以代卿)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6a 页 WYG0702-0659a.png
 (者魏公荐赵相上云可一面批旨奏来魏公还堂秦/相迎之以为必荐己也坐久无语秦色变少顷中使)
 (传宣云有旨令作拟赵相公文字来于是魏公指挥/堂吏作文字秦上秦大不乐魏公去国赵相至秦谮)
 (魏公于赵公曰德远到堂中尚未肯去直到中使催/促召相公文字方上马赵公于是益不乐魏公及赵)
 (公为秦所倾出知泉州过福州与魏公相见语及当/时荐代之事二公始豁然无疑先生曰秦相自为枢)
 (密使不理会事及与赵公并相一切听其所为皆富/直柔教之也直柔不才子富公相业安有此哉其后)
 (上颇厌赵公为秦所窥只两言倾去是时有唐辉者/作合人求去上云唐辉只𬋩求去赵公力荐乞且留)
 (此人秦奏云似这般人才亦不难得上欲封普安郡/王为建王恩平为吴王赵公以为建一郡耳吴古大)
 (国事体不称秦奏云此亦只是虚名有何不可赵公/愕然于是遂求去○又一条云秦相初罢政张当轴)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6b 页 WYG0702-0659b.png
 (是时金入淮上魏公出视师遂起秦相知临安故事/前宰相召还例赐茶药伞盖之属赵公并不检举秦)
 (相使人祷魏公公尽与合得礼数魏公淮上方向进/赵公忧不便奏乞退师保建康以南既而金兵却言)
 (者攻赵相谓进师非赵鼎意坐是罢出魏公独相遂/挽秦为枢密使秦一切唯唯从公所为久之始与公)
 (争事及吕安老庐州失师魏公乞出上不能留因问/卿去孰可代者公遂荐赵相上云卿可具文字来既)
 (退至都堂秦迎之有喜色意其必荐已也公坐久无/语秦色变公乃指挥堂吏作召赵相文字及赵公来)
 (秦相谮魏公曰上意如此德远犹且傍徨及中使宣/索召相公文字方上马去及言魏公所以短赵公者)
 (由是二公为深仇故赵相居位不复牵挽魏公其后/因一僧与魏公生日秦相治之甚峻几逮及公又治)
 (赵相之子狱未成夜忽有一灯坠狱中其上书一反/字明日狱具罪当斩秦桧不悦欲加族诛文字未上)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7a 页 WYG0702-0659c.png
 (桧死先生云若族赵相家当时连逮数十/人做到这里自休不得其势须如曹操去)
僩因问当初高宗若必不肯和乘国势稍振必成功曰
 也未知如何盖将骄惰不堪用僩问如张韩刘岳之
 徒富贵已极如何责他死了宜其不可用若论数将
 之才则岳飞为胜然飞亦横只是他犹欲向前厮杀
 先生曰便是如此有才者又有些毛病然亦上面人
 不能驾驭他若撞著周世宗赵太祖那里怕他驾驭
 起皆是名将缘上之举措无以服其心所谓得罪于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7b 页 WYG0702-0659d.png
 巨室者也(是夜因论为政不得/罪于巨室语及此)又问刘光世本无能
 然却军心向他其裨将亦多可用者曰他本将家子
 (云/云)张魏公抚师淮上督刘光世进军是时金人正大
 举入寇光世恐惧遂背后恳赵忠简是时赵为相折
 彦质为枢密折助之请枢密院遂命刘光世退军魏
 公闻之大怒遂赶回刘光世出榜约束云如一人一
 马渡江者皆斩光世遂不敢渡江便回淮上枢府一
 面令退军而宣抚令进军淮上然终退怯魏公既还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8a 页 WYG0702-0660a.png
 朝遂力言光世巽懦不堪用罢之而命吕安老董其
 军及安老为琼等所杀降刘豫魏公由是得罪而赵
 忠简复相赵既相遂复举刘光世为将都弄成私意
 魏公已自罢得刘光世好了虽吕安老敢事然复举
 能者而任之亦足矣何必须光世哉此皆赵之私意
 以某观必竟魏公去得光世是而赵所为非岂有金
 人方入你却欲掉了去一边令进军一边令退军如
 何作事(云/云)又言诸将骄横张与韩较与高宗密故二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8b 页 WYG0702-0660b.png
 人得全岳飞较疏高宗又忌之遂为秦所诛而韩世
 忠破胆矣只有韩世忠在大仪镇算杀得金人一阵
 好高宗初遣魏良臣往北朝讲和令韩世忠退师渡
 江韩闻魏将至知其欲讲和也遂留之云某方在此
 措处得略好正抵当得金人住大功垂成而主上乃
 令追还何也魏云主上方与大金讲和以息两国之
 民恐边将生事败盟故欲召公还慎勿违上意韩再
 三叹息以为可惜又云既上意如此只得抽军归耳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9a 页 WYG0702-0660c.png
 遂命士卒束装即日为归计魏遂渡淮乌珠问以韩
 世忠已还否魏荅以某来时韩世忠正治叠行即日
 起离矣乌珠再三审之知其然遂稍弛备世忠乘其
 懈回军奋击之乌珠大败魏良臣皇恐无地再三哀
 求云实见韩将回不知其绐己乃得免
因言陈同父上书乞迁都建康而曰黄帝披山通道未
 尝宁居今宫室台榭妃嫔媵嫱之盛如此如何动得
 高宗本迁都建康了却是赵忠简打叠归来盖初间
卷一百三十一 第 19b 页 WYG0702-0660d.png
 金人入寇群臣劝高宗躬往抚师行至平江而止继
 而淮上诸将相继献捷赵公得人望正在此时已而
 欲返临安适张魏公来遂坚劝高宗往建康及淮师
 失律赵公荒窘遂急劝高宗移归临安自此遂不复
 动矣看赵公后来也无奈何其势只得与金人讲和
 是时已遣王伦以二十事使金约不称臣以浊河为
 界此便是讲和了后来秦桧力排赵公遂以不肯讲
 和之罪归之使万世之下赵公得全其名者乃桧力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0a 页 WYG0702-0661a.png
 也问张赵二公优劣曰若但论理会在朝政进退人
 才赵公又较缜密无疏失若论担当大事竭力向前
 则赵公不如张公张公虽是竭力担当只是他才短
 虑事疏处多尽其才力方照管得若才有些不到处
 便弄出事来便是难赵公也是不谙军旅之务所以
 不敢担当万一金人来到面前无以应之不若退避
 耳(僩○儒用录云或问赵忠简公与魏公材品如何/曰赵公于军旅边事上不甚谙练于国事人才上)
 (却理会得精密仍更持重但其心未必如张公办得/为国家担当向前自中兴以来庙堂之上主恢复者)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0b 页 WYG0702-0661b.png
 (前有李伯纪后有张公而已但张公才短处事有疏/略处他前后许多事皆是竭其心力而为之少有照)
 (管不到处便/有疏脱出来)
问赵忠简行状他家子弟欲属笔于先生先生不许莫
 不以为疑不知先生之意安在曰这般文字利害若
 有不实朝廷或来取索则为不便如某向来张魏公
 行状亦只凭敬夫写来事实做将去后见光尧实录
 其中煞有不相应处故于这般文字不敢轻易下笔
 赵忠简行实向亦尝为看一过其中煞有与魏公同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1a 页 WYG0702-0661c.png
 处或有一事张氏子弟载之则以为尽出张公赵公
 子弟载之则以为尽出赵公某既做了魏公底以为
 出于张公今又如何说是赵公耶故某答他家子弟
 尽令他转托陈君举做要他去子细推究参考当时
 事实庶得其实而无牴牾耳问张赵都是好宰相未
 知人品如何曰他两个当初都要协力出来主张国
 事只缘后来有些不足遂做不成以某观之赵公未
 免有些不是处曰何以见之曰且如淮上既败张公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1b 页 WYG0702-0661d.png
 既退赵公复相凡张公所为一切更改张公已迁都
 建康却将车驾复归临安张公所用蜀中人才一皆
 退之观此似亦赵公未免有不是处也曰临安驻跸
 问之立意不欲安于此耳又尝闻长老之言有植竹
 于内庭者赵公见而拔之曰汝欲安于此乎然则再
 归临安恐必有为非是与魏公相反也又见赵公遗
 事有一条说张公罢相赵公复相事甚详云德远所
 用人才如冯如熊等在朝诸人赵公皆更用之亦岂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2a 页 WYG0702-0662a.png
 得谓之故与张公相反乎先生曰拔竹之事似是汪
 端明所记但某未敢深信尝记张公欲行遣一内臣
 赵公但欲薄责之盖恐其徒或来报复如此则拔竹
 事其能然乎(阙/)
 至于收用蜀中人才恐未必然也大抵张公才疏意
 广却敢担当大事至于赵公却深晓事其于人才世
 务区处得颇精密至于担当天下事恐不及张公也(枅/)
张魏公材力虽不逮而忠义之心虽妇人孺子亦皆知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2b 页 WYG0702-0662b.png
 之故当时天下之人惟恐其不得用(若海/)
杜子美诗云艰危须藉济时才某思至此不觉感叹济
 时才分明是难得直卿问志与才互相发否曰有才
 者未必有志有志则自然有才人多言张魏公才短
 然被他有志后终竟做得来也正当(道夫/)
明受之祸魏公在江中忽有人登其舟公问为谁云苗
 太尉使我来杀相公公云汝何不杀我云相公忠义
 某们不肯做此事后面更有人来相公不可不防备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3a 页 WYG0702-0662c.png
 公问姓名不告而去(钦史云/○德明)
孝宗初起魏公用事魏公议论与上意合故独付以恢
 复之任公亦当之而不辞然其居废许时不曾收拾
 人才仓卒从事少有当其意者诸公多荐查元章(籥/江)
 (陵/人)冯圆仲(方蜀/人)魏公亦素相知辟置幕府朝廷恐其
 进太锐遂以陈福公唐立夫参其军以二人厚重详
 审故也缘唐立夫亦只是个清旷会说话好骨董谈
 禅底人与魏公同乡里契分素厚故令参其军事因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3b 页 WYG0702-0662d.png
 笑曰正如赵元镇相似那边一面去督战这边一面
 令回军成甚举措魏公既失利遂用汤进之未几金
 人再来汤往视师辞不行又命王瞻叔瞻叔又辞不
 行盖魏公初罢淮上宣抚时朝廷命王治其钱榖瞻
 叔极力搜索军士皆忿怨若往必有一场大疏脱盖
 是时军士已肆言欲杀之矣(沈庄仲云尝见先生说/魏公被李显忠邵宏渊)
 (二将说动故决意进兵既而唐陈二公皆不从魏公/令问二将二将曰闻金人积粮运刍于虹县灵壁矣)
 (秋高马肥必大举南寇今若不先其未发而破之及/其来莫说某辈不肯用心二公闻此言故亦从之魏)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4a 页 WYG0702-0663a.png
 (公既入奏事淹留一两月及还则已六月矣乘剧暑/进兵以至于败未几魏公薨皆无人可用幸而复与)
 (金人讲和乃/定○儒用)
张魏公初召来缙绅甚喜时汤进之在右揆众以为魏
 公必居左既而告庭双麻汤迁左魏公居右凡事皆
 为汤所沮魏公不得已出视师言官尹穑阴摇撼之
 一日陈良翰邦彦上殿言及此寿皇云安有此事当
 今群臣谁出魏公之右者恐是台谏中阴有所沮卿
 可宣谕之陈退自念台谏中某人某人(姓名/失记)皆主魏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4b 页 WYG0702-0663b.png
 公只有尹一人意异然上旨如此不可不宣谕遂以
 上意达诸人尹云某明日亦上殿既不见报次日又
 上殿继而有旨陈知建宁魏公遂罢问汤后来罪责
 如何曰渠建议和亲以四州还之而金复犯淮寿皇
 怒免官削爵土(可学/)
张魏公被召入相议北征某时亦被召辞归尝见敬夫
 与说若相公诚欲出做则当请旨尽以其事付已拔
 擢英雄智谋之士一任诸已然后可为若欲与汤进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5a 页 WYG0702-0663c.png
 之同做决定做不成后来果如此然那时又除汤为
 左相却把魏公做右相虽便得左相汤做右相也不
 得何况却把许多老大去为他所制后来乖此只要
 济事故不察外人见利害甚分明(贺孙/)
因论张魏公汤思退主战和曰亦不可徒从上言战以
 拗太上太上以故两番不曾成了所以怕主战者须
 是做得模样在人眼前教太上看得自信其可以战
 则自无说也(扬/)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5b 页 WYG0702-0663d.png
张魏公不与人共事有自为之意也是当时可共事之
 人少然亦不可如此天下事未有不与人共而能济
 者汪明远得旨出措置荆襄奏乞迂路过建康见张
 公张公不与之言问亦不答(扬/)
张魏公可惜一片忠义之心而疏于事亦是他年老觉
 得精神衰急欲成事故至此兼是朝廷诸公不能得
 公用兵幸其败以为口实初间是李显忠邵宏渊
 于公以为金人精兵在虹县矣俟秋来大举南寇今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6a 页 WYG0702-0664a.png
 若不先破其巢穴待他事成骤至某等此时直当不
 得公问其实否李忠显邵宏渊便云某人之语甚详
 即不佥听呼二人议其说如前公曰(云/云)于是即动不
 知如何恁地轻率(德明/)
魏公言元祐待熙丰人太甚所以致祸人无君子小人
 孰不可为善(此是其父/贤良之说)汪书荅云又有如何大圭者
 (何为张所礼/后谮张于秦)公云便是这般人(云/云)先生谓汪书云若
 某则曰公当深于易易只言君子小人今若言无小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6b 页 WYG0702-0664b.png
 人是无用易也(方/)
秦会之入参时胡文定有书与友人云吾闻之喜而不
 寐前辈看他都不破如此(淳○/秦桧)
翟公巽知密州秦桧作教授一日有一隐者至相桧曰
 此教授大贵翟问与某如何曰翰林如何及之如何
 及之时游定夫在坐退因勉秦云隐者甚验幸自重
 游因说与胡文定曰此中有个秦会之好胡问如何
 曰无事里不会秦后于陈应之处问游后云曾为游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7a 页 WYG0702-0664c.png
 酢知云(上蔡言于陈应之应之言于先生下/无事襄不会籍溪言于先生○扬)
问胡文定公与秦丞相厚善之故曰秦会之尝为密教
 翟公巽时知密州荐试宏词游定夫过密与之同饭
 于翟奇之后康侯问人才于定夫首以会之为对云
 其人类荀文若(又云无/事不会)京城破金欲立张邦昌执政
 而下无敢有异议惟会之抗疏以为不可康侯亦义
 其所为力言于张德远诸公之前后会之自海上归
 与闻国政康侯属望尤切尝有书疏往来讲论国政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7b 页 WYG0702-0664d.png
 康侯有词掖讲筵之召则会之荐也然其雅意坚不
 欲就是必已窥见其微隐有难处者故以老病辞后
 来会之做出大疏脱则康侯已谢世矣定夫之后及
 康侯诸子会之皆擢用之(时在坐范兄云定夫之子/不甚发扬秦老数求乃翁)
 (论语解序因循不果录呈其侄有知之者遂默记之/一日进见秦老及此则举其文以对由是喜之后故)
 (擢至侍从是/为子家尊人)又曰此老当国却留意故家子弟往往
 被他牢笼出去多坠家声独胡明仲兄弟却有树立
 终是不归附他尝问和仲先世遗文因曰先公议论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8a 页 WYG0702-0665a.png
 好但只是行不得和仲曰闻之先人所以谓之好议
 论政以其可以措诸行事何故却行不得答曰公不
 知便是六经也有说得行不得处此是这老子由中
 之言看来圣贤说话他只将做一件好底物事安顿
 在那里又曰此老千鬼百怪如不乐这人贬窜将去
 却与他通慇勤不绝一日忽招和仲饭意极拳拳比
 其还家则台章已下又送白金为赆(按程子山诸公/在贬所俱有启)
 (事谢其存问/者皆此类也)如欲论去之人章疏多是自为以授言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8b 页 WYG0702-0665b.png
 者徵得甚好传安道诸公往往认得如见弹洪庆善
 章曰此秦老笔也(儒用○德明录云秦相曾语胡和/仲云先丈议论固好然行不得和)
 (仲问既是议论好何故不可行秦云仲尼垂世立教/且说个道理如此以示人如何便一一行得一日又)
 (语和仲云柳下惠降志辱身如何和仲对云降志辱/身是下惠之和未若彼夷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秦)
 (曰不然也有合降志时合辱身时先生曰秦老自再/相后每事便如此陈刚云向见东莱说秦老语和仲)
 (云先丈说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一向是一句不是我/只是敬以直内○贺孙录云胡宁为太常丞上令录)
 (遗文看宁遂告兄寅寅缮写表进更以副本献秦桧/桧看毕即谓和仲曰都使不得和仲曰某闻之先人)
 (皆是可用之语丞相如何说使不得曰论语孟子许/多说话那曾是尽使得只是也要后人知得有许多)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9a 页 WYG0702-0665c.png
 (说话又一日问和仲曰贤道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是/两事是一事和仲曰闻之先人这只是一事桧曰贤)
 (后生不识某看来只是上一句用得和仲曰这是圣/人两句法语丞相如何道只一句用得桧曰某平生)
 (所行只上一句贤说须着下一句贤且试方看圣贤/法言无一非实用桧只作好说话看过平生如此宜)
 (其误国也○可学录云桧召五峰兄弟五峰辞甚力/和仲言颇孙遂再召赴阙桧问来时明仲何言曰家)
 (兄令禀丞相善类久废民力久困桧不荅问和仲曰/敬以直内只行上一句下一句只与贤行只曰文定)
 (文字甚好和仲进此文字以副本纳之桧云只是行/不得和仲再三问既好何故行不得桧云孔孟言语)
 (亦有行不得写在策上只是且教人知得此○又杨/录云太上一日问胡和仲文定春秋外更有甚文字)
 (胡曰只有几卷家集上曰可进来遂进之后秦桧问/胡曰先丈文字进了连说先丈好议论三四句后曰)
卷一百三十一 第 29b 页 WYG0702-0665d.png
 (只是一句也行不得胡曰议论好时只是谓好行相/公既说好如何行一句不得曰不特先丈文字如此)
 (圣贤议论亦岂尽可行只是且教世间人知得有这/一般道理○又焘录云或问信而好古曰而今人多)
 (不好古皆是他不信因举秦桧之尝与胡和仲说如/先公解春秋尽好议论只是无一句行得对曰惟其)
 (可行方是议论若不可行则成甚议论秦曰且如周/公孔子之言那有一句行得只是说得好所以存留)
 (在与后人看○又璘录云桧召胡和仲来问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和仲之父子兄弟寻常以为此两句只)
 (是一事桧云不然敬以直内可用某逐日受用便是/义以方外不可行和仲疑之桧云公试行看和仲上)
 (殿光尧索文定公文集因以副本𦍌桧云先公议论/甚好但一句也行不得且如孔孟许多说话也只是)
 (存一个好话令人知有此好话耳决不可行又问和/仲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如何和仲既解以对桧云合)
卷一百三十一 第 30a 页 WYG0702-0666a.png
 (降志须着降合辱身须着辱和仲以太常丞权郎/桧忽请吃酒五杯归而章疏下矣桧之不情如此)
秦桧闻富季申言深有感归出谓富曰元来作相当如
 此后来所为皆得之于此不知其说然大率保位之
 术耳(扬/)
秦桧初罢相出在某处与客握手夜语庭中客偶说及
 富公事秦忽掉手入内客莫知其故久之方出再三
 谢客云荷见教客亦莫知所谓扣问乃答云处相位
 元来是不当起去是渠悔出偶投其机故发露如此
卷一百三十一 第 30b 页 WYG0702-0666b.png
 赵丞相初亦不喜之及其再入全然若无能赵便谓
 其收敛不做一声遂一向不疑之亦不知其如此胡
 康侯初甚喜之于家问中云秦桧之归自北朝若得
 执政必大可观康侯全不见得后来事亦是知人不
 明又云秦桧之是有骨力惜其用之错或问他何故
 不就攻战上做曰他是见得这一边难成功兼察得
 高宗意向亦不决为战讨计(贺孙/)
问富直柔握手之语不审何说曰往往只是说富公后
卷一百三十一 第 31a 页 WYG0702-0666c.png
 来去朝廷使河北被人谗间等事秦老闻之忽入去
 久之不出富怪之后出云元来做宰相是不可去秦
 既再入遂谮魏公于赵公又因吴辉等二事倾去赵
 相一向自做更不肯去胡和仲尝劝秦云相公当国
 日久中外小康宜请老以顺盈虚消息之理秦曰此
 事不然我当时做这事尚拖泥带水不曾了得问何
 事未了曰是未取得他中原曰若取中原必须用兵
 相公是主和议者曰我从来固不主用兵然金自衰
卷一百三十一 第 31b 页 WYG0702-0666d.png
 乱不待用兵自可取后来杨安止亦有劄子劝秦相
 去位秦相大率如对和仲者于是不乐安止遂坐此
 去国不然安止亦须做从官先生曰不晓他要取中
 原之意后来见陈国寿寿说秦老初欲以此事付国
 寿拟除它庐帅陈云荷朝廷任使帅长沙广西皆内
 地若边帅当择才某于军旅事素不习恐败事其议
 遂已窃意秦老只是要兵柄入手此事做未成若兵
 柄在手后来必大段作怪(德明/)
卷一百三十一 第 32a 页 WYG0702-0667a.png
秦太师与吕并相吕出甚所在秦一时换了台谏人物
 吕闻之不平有客告之云其党魁乃胡文定可逐去
 则秦不足虑吕如其言归而讽台谏论之秦争于上
 遂并论秦高宗欲罢其相令人行词当时秦所引皆
 是好人而立朝无过人皆不平行词者遂求御批以
 疏其罪高宗遂批与之大略云其未相时说作相数
 月可以致治既相皆无所建明后来秦再相数年之
 后却奏过以为当初无过为人所谗遂行下词臣家
卷一百三十一 第 32b 页 WYG0702-0667b.png
 索御批既得之则以纳于高宗其无礼不臣如此(可/学)
 (录云秦桧之初罢相高宗亲批付綦叔厚草麻御书/藏綦氏及秦气焰盛自广倅移某人知台州于其家)
 (索出而纳于高/宗某人潮州人)又当时史馆有宰臣拜罢录已载此
 罢相时事亦有士大夫录得此书秦已改史馆之书
 了又行下收民间所藏者(德明○扬录云秦前罢相/时有御批其罪状与翰林)
 (学士綦密礼行词后再相令人于綦家搜索之自于/上前纳了兄秦楚材作翰林之类官上以桧故亦眷)
 (某人桧亦/忌而出之)
因话及秦丞相问当时诸公皆入北渠何以全家得还
卷一百三十一 第 33a 页 WYG0702-0667c.png
 曰此甚可疑当和亲时王伦自金至欲高宗屈膝中
 外愤怒秦老出有人榜云秦相公是细作(扬录云都/下甚愤似)
 (有欲杀之之意一日在甚寺中圣节/一树上贴一榜子云秦相公是细作)是时陈应之正
 同到庙堂问和亲之故秦云某意无他但人主有六
 十岁老亲在远须要取来相聚因顾左右令取国书
 与应之看乃是诏书秦捲其前后只见中间云不求
 而得可谓大恩盖指河南也(先生言毕云此事当记/取恐久后无人知之者)
 当时北朝诸将争权废刘豫以河南归我乃是达兰
卷一百三十一 第 33b 页 WYG0702-0667d.png
 达兰既诛乌珠用事又欲背约是时命娄炤佥书密
 院为宣抚辟郑亨仲(又一人/记不全)为属至蜀见吴玠玠曰
 某有一策昔失陜西五路最为要害今金人以河南
 归我而陜西在其中可谓失策徐必悔悟今不若移
 近蜀之兵进而㨿之则犹庶几稍迟则不及事矣娄
 云此策固善但某不敢专须奏朝廷亨仲因力奏之
 即莫奏未数日金兵已下陜西矣当时下河南止用
 单使有一相识(姓名/失记)为蔡州平舆尉一日弓手报天
卷一百三十一 第 34a 页 WYG0702-0668a.png
 使至县尉当出迎曰天使何人曰北使曰我南朝官
 不可拜北使曰如此则官人可归矣乃为办两车并
 骨肉送之入南境既而使到县官皆投拜盖本北人
 未换者(可学○僩录云胡明仲与秦桧争和议于朝/堂秦无语但取金人所荅国书以手急卷钳)
 (其两头比留中间一行示明仲云不求而得可谓大/恩字如掌大时金人初以河南之地归我也先生亲)
 (见致堂说○扬录云秦老讲和后曾取得河南地关/中五路地连河南尽得之时令娄炤往守郑刚中在)
 (幕吴玠云今与之讲和极是云云今得五路须急发/兵守之某守某处令谁守某处要急为之金人只是)
 (不曾思量恐觉便来取当时他人亦以为常惟郑刚/中击节称是因言郑才识高云云娄曰某来时不曾)
卷一百三十一 第 34b 页 WYG0702-0668b.png
 (得旨须著入文字郑曰可急/入文字未几金人取去矣)
秦桧倡和议以误国挟敌势以邀君终使彝伦斁坏遗
 亲后君此其罪之大者至于戮及元老贼害忠良攘
 人之功以为己有又不与也(若海/)
李泰𤼵参政在上前与秦相争论甚力每语侵秦相皆
 不应及李公奏事毕秦徐曰李光无人臣之礼上始
 怒(德明/)
秦桧初主和议时举朝无人从之遂奏太上曰乞召李
卷一百三十一 第 35a 页 WYG0702-0668c.png
 光来问如何遂召至未对时全不得见人不知如何
 与秦桧相见秦待之酒行如误言云满斟参政酒时
 光为尚书之类光闻参政之言秦遂与论和议如何
 光赞之次日对陈和议之是和议遂定遂参政光性
 刚虽暂屈终是不甘遂与秦桧诌秦所判文光取涂
 改之后为秦治过海归死(扬/)
章贡军叛上不知一日问如何秦曰军人们閒相争之
 类已令人去抚定矣问是谁说上初不言诘之乃曰
卷一百三十一 第 35b 页 WYG0702-0668d.png
 儿子说遂寻别事罚俸三月不支(扬/)
施全刺秦桧或谓岳侯旧卒非是盖举世无忠义这些
 正义忽然自他身上发出来秦桧引问之曰你莫是
 心风否曰我不是心风举天下都要去杀番人你独
 不肯杀番人我便要杀你(贺孙/)
胡邦衡作书记当时事其序云有张扶者请桧乘副车
 吕愿中作秦城王气图他当初拜相罢去极好再来
 却曰前日但知道行则留不行则去今乃知不可去
卷一百三十一 第 36a 页 WYG0702-0669a.png
 渐渐便到此田地及至极处亦顾其家曹操下令(云/云)
 是也问霍光先生曰霍光无此心只是弑许后一事
 不发觉此大谬又问秦氏科第先生曰曾与汪端明
 说此是指鹿为马汪丈云只是无见识(可学○璘录/云秦太师专)
 (政时张扶或云张柄请乘副车吕愿中作秦城王气/诗以献桧皆受不辞吕知静江府府有驿名秦城忽)
 (傅言有王气吕作诗与僚属和之成册以献此见胡/邦衡所作绍兴间被贬逐人事实序熊子复欲作一)
 (书记其事从其子借之或云非邦衡所作人曰私科/举或云恐是愚弄天下之人指鹿为马之意汪圣锡)
 (云恐不如此只愚騃耳初时人以伊周誉桧末后人/以舜禹誉桧桧亦受之大抵久执权柄与人结怨多)
卷一百三十一 第 36b 页 WYG0702-0669b.png
 (才欲放下恐人害己似执守不放其初未必有/邪心到后来渐渐生出皆是鄙夫患失之谋耳)
问张魏公行状秦相叛逆事如何曰当时煞有士大夫
 献谋者亦有九锡之议矣吴曾辈是也(振/)
秦桧在相时执政皆用昏庸无能者如汪渤章夏董德
 元皆一类人太上一日问处州兵反事秦久未对章
 夏在后恐秦忘之因对一句后秦语之曰桧不能对
 时参政却好对桧未对参政何故便如此即时逐去
 之兴化林大鼐为士人时对策言自宣政以来人无
卷一百三十一 第 37a 页 WYG0702-0669c.png
 节义后得秦桧于北朝乞立赵氏节义可取(时秦被/黜閒居)
 后秦知之大擢用一日在经筵因讲得甚称上意上
 喜赐一带秦逐出之(扬/)
秦桧每有所欲为事讽令台谏知后只令林一飞辈往
 论之要去一人时只云劾某人去台谏便着寻事上
 之台谏亦尝使人在左右探其意才得之即上文字
 太上只是虑金人故任之如此及秦死遂召陈诚之
 沈咏万俟卨金安节诸人以诚之辈尝为奉使沈尝
卷一百三十一 第 37b 页 WYG0702-0669d.png
 以赃罢官后以上书言讲和进用皆秦党也秦死封
 王礼数之类皆得又一面行遣昔时谏台为皆附会
 权臣(扬/)
秦桧旧作好文时亦多有好相识晚年都不与他一切
 坏了一日谓和仲曰旧时亦煞有好相识后皆不济
 事近来却有几人好如曹泳汤思退辈皆其晚年所
 信用者曹凶险狡狯之甚秦之妻儿亲党皆为其所
 离间秦信爱之如子然皆在其笼络中矣决定后来
卷一百三十一 第 38a 页 WYG0702-0670a.png
 推秦作一大恶事旋害了秦而自为之秦死其妻儿
 衔之泣䜣于太上谓秦时多事皆曹为之遂编置海
 外而死曹妻亦自狡要令一人军将等去取曹丧恐
 其不从先教一婢子云你待我使其人不从你便倒
 地作侍郎语云平日受我多少恩你若不从我即有
 祸及汝及使其人果有不肯从意婢遂倒地如其言
 其人拜告即请行盖曹平日诡怪家习之也然曹有
 才可用知绍兴日当圣节吏人呈年例店家借紫绢
卷一百三十一 第 38b 页 WYG0702-0670b.png
 结甚物事曹云不必借看每年军人绯紫衫要几多
 绢遂检籍所用与此所用不争多遂取出染结了却
 将染绯紫遂不扰知临安日当拜郊郊坛要若干土
 朱刷年例先出钱买朱吏人呈曹曰不要近郊坛有
 赤黄土先令人将炭若干斤放彼处临期不远令诸
 铁匠于彼处放炭如何烧土以胶和涂其坛遂省钱
 多少天下事无不理会得只是凶恶可畏甚戚里又
 秦桧之子娶其兄女(杨/)
卷一百三十一 第 39a 页 WYG0702-0670c.png
秦桧己亥年冬死未死前一二年间作一二件无状底
 事起狱断送士大夫之类近死两年朝不保暮日日
 起狱凶焰张大可畏黄丰知兴化日有人有一弟因
 争兄财不与遂以其兄尝编录得胡铨上书言秦桧
 𦂳要数语告以为兄骂秦太师官司亦以寻常不曾
 为理会时有一囚与争财弟同狱问得其手尾(其囚/配卒)
 (不记/何州)一日福州帅张某过其人直诉之于帅为有人
 骂太师黄不为理会帅上其事于秦即时摄取黄下
卷一百三十一 第 39b 页 WYG0702-0670d.png
 大理并其妻孥皆系之遂勘闽中何处州海岛上有
 林二十三娘适度甚物事追之尉即往海上收一二
 老妇女林几娘皆有之俱无林二十三娘乡老云此
 中只有一庙是林二十三娘庙遂令乡老供文字去
 且休了黄不曾有一分事亦追官勒停(扬/)
杀岳飞范同谋也胡铨上书言秦桧桧怒甚问范如何
 行遣范曰只莫采半年便冷了若重行遣适成孺子
 之名秦甚畏范后出之(扬/)
卷一百三十一 第 40a 页 WYG0702-0671a.png
王次翁河东人曾做甚官已致仕秦桧召来作台官受
 桧风旨治善类自此人始(扬/)
王循友(彦霖家/子孙)知建康辞秦而往问有何委秦曰亦无
 事只有一亲戚在彼(秦之/甥)极不肖恐到庭下为痛治
 及到任其人果犯来与痛治吃棒之类其人母骨肉
 诉之秦秦大怒即寻一事加于王王得罪妻孥皆配
 了妇女皆为军人所娶(扬/)
建人黄公达作太守有赃提领韩美成(绩家/子弟)欲治之黄
卷一百三十一 第 40b 页 WYG0702-0671b.png
 已去告之朝士朝士曰公能作一件不惟可以解此
 又可以得美官但恐公尚有所惜不肯为耳黄问如
 何曰公上殿能以劄子言曾天隐李弥逊之徒不主
 和议宜罪之黄即为之秦桧大喜即擢为察院韩径
 使人守察院门云黄察院有公事未了要去理会秦
 见不是道理遂罢黄(扬/)
兴化一傅文云秦今诸子孙皆其夫人止家人林一飞
 乃秦作教官时婢所生夫人不容与同官林家人养
卷一百三十一 第 41a 页 WYG0702-0671c.png
 秦后欲取归未遂而死后其党人欲为料理其夫人
 自陈云妾有几子林非是林遂贬何地林死有子今
 皆无禄乃桧亲孙也(林居兴/化○杨)
秦太师死高宗告杨郡王云朕今日始免得这膝裤中
 带匕首乃知高宗平日常防秦之为逆但到这田地
 匕首也如何使得秦在北庭知金人已厌兵归又见
 高宗亦厌兵心知和议必可成所以力主和议达兰
 主事始定和议至次年乌珠杀达兰而畔盟至顺昌
卷一百三十一 第 41b 页 WYG0702-0671d.png
 为刘信叔所败至楚州又为粮绝兵师离散方得成
 和若不吃这两着亦恐未便成和太后自金归云某
 年月日金人待之礼数有加至某年月又加礼又某
 年月又甚厚今以年月考之皆是我师克捷之时故
 金惧而加礼礼极厚乃是顺昌之捷高宗初见秦能
 担当得和议遂悉以国柄付之被他入手了高宗更
 收不上高宗所恶之人秦引而用之高宗亦无如之
 何高宗所欲用之人秦皆摈去之举朝无非秦之人
卷一百三十一 第 42a 页 WYG0702-0672a.png
 高宗更动不得蔡京们着数高治元祐党只一章疏
 便尽行遣了秦桧死有论其党者不能如此只管今
 日说两个明日又说两个不能得了有荐张魏公者
 高宗云朕宁亡国不用张浚
问秦相既死如何又却不更张复和亲曰自是高宗不
 肯当渠死后乃用沈咏万俟卨魏道弼(又有/一人)此数人
 皆是当时说和亲者中外既知上意未几又下诏云
 和议出于朕意故相秦桧只是赞成今桧既死闻中
卷一百三十一 第 42b 页 WYG0702-0672b.png
 外颇多异论不可不戒约甚沮人心当初有一二件
 事皆不是如桧家既保全而专治其党士大夫遭桧
 贬窜者叙复甚缓渠死得甚好若更在甚可畏当时
 已欲杀赵丞相之家既加以反逆则牵联甚众见说
 有三十馀家皆当坐中外寒心高宗亦甚厌恶之但
 无如之何问所以至于如此者何故曰伊川云人主
 致危亡之道非一而逸欲为甚渠当初一面安排作
 太平调度以奉高宗阴夺其权又挟金势以为重(可/学)
卷一百三十一 第 43a 页 WYG0702-0672c.png
秦老既死中外望治在上人不主张却用一等人物当
 时理会秦氏诸公又宣谕止了当时如张子韶范仲
 达之流人已畏之但前辈亦多已死(上借问/魏可)却是后
 来因逆亮起方少惊惧用人才籍溪轮对乞用张魏
 公刘信叔王龟龄查元章又一人继之时有文集谓
 之四贤集(可/学)
好底气数常守那不好底气数不过且如秦桧在相位
 十一二年被他手杀了几个人又杀了许多人皆是
卷一百三十一 第 43b 页 WYG0702-0672d.png
 他那不好底气数到长了
秦老是士大夫之小人曹咏是市井之小人(扬/)
 
 
 
 
 
 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