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三
卷七十三 第 1a 页 WYG0701-050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语类卷七十三
  易九
    困
困卦难理会不可晓易中有数卦如此系辞云卦有小
 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困是个极不好底
 卦所以卦辞也做得如此难晓如蹇剥否睽皆是不
 好卦(林录云却不好/得分明故易晓)只有剥卦分明是剥所以分晓
卷七十三 第 1b 页 WYG0701-0509b.png
 困卦(林云虽是/极不好卦)是个进退不得穷极底卦所以难晓
 (林录云所以卦辞/亦恁地不好难晓)其大意亦可见又曰看易不当更
 去卦爻中寻求道理当如何处置这个与人卜筮以
 决疑惑若道理当为固是便为之若道理不当为自
 是不可做何用更占却是有一样事或吉或凶成两
 岐道理处置不得所以用占若是放火杀人此等事
 终不可为不成也去占又如做官赃污邪僻由径求
 进不成也去占(僩○学/履录略)
卷七十三 第 2a 页 WYG0701-0510a.png
不失其所亨这句自说得好(渊/)
李敬子问致命遂志曰致命如论语见危授命与士见
 危致命之义一般是送这命与他自家但遂志循义
 都不管生死不顾身命犹言置死生于度外也(僩○/池本)
 (云泽无水困君子道穷之时但当委致其命以遂吾/之志而已致命犹送这命与他不复为我之有虽委)
 (致其命而志则自遂无所回屈伊川解作推致其命/虽说得通然论语中致命字都是委致之致事君能)
 (致其身与士见危致命见危授命皆是此/意授亦致字之意言将这命授与之也)
问臀困于株木如何曰在困之下至困者也株木不可
卷七十三 第 2b 页 WYG0701-0510b.png
 坐臀在株木上其不安可知又问伊川将株木作初
 之正应不能庇他如何曰恐说臀字不去(学/履)
问困于酒食本义作餍饫于所欲如何曰此是困于好
 底事在困之时有困于好事者有困于不好事者此
 爻是好爻当困时则为困于好事如感时花溅泪恨
 别鸟惊心花鸟好娱戏底物这时却发人不好底意
 思是因好物而困也酒食餍饫亦如此又问象云中
 有庆也是如何曰他下面有许多好事在(学/履)
卷七十三 第 3a 页 WYG0701-0510c.png
问朱绂方来利用享祀曰以之事君则君应之以之事
 神则神应之(焘/)
朱绂赤绂若如伊川说使书传中说臣下皆是赤绂则
 可诗中却有朱芾斯皇一句是说方叔于理又似不
 通某之精力只推得到这里(渊/)
问困二五皆利用祭祀是如何曰他得中正又似取无
 应而心专一底意思(学/履)
祭祀享祀想只说个祭祀无那自家活人却享他人祭
卷七十三 第 3b 页 WYG0701-0510d.png
 之说(渊/)
六三阳之阴上六阴之阴故将六三言之则上六为妻
 (渊/)
    井
井象只取巽入之义不取木义(渊/)
井是那掇不动底物事所以改邑不改井(渊/)
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汔至作一句亦未繘井羸其
 瓶是一句意谓几至而止如绠未及井而瓶败言功
卷七十三 第 4a 页 WYG0701-0511a.png
 不成也(学/履)
木上有水井说者以为木是汲器则后面却有瓶瓶自
 是瓦器此不可晓怕只是说水之津润上行至那木
 之杪这便是井水上行之象问恐是桔槔之类曰亦
 恐是如此又云禾上露珠便是下面水上去大率里
 面水气上则外面底也上(渊/)
用之问木上有水井曰巽在坎下便是木在下面涨得
 水上上来如桶中盛得两斗水若将大一斗之木沉
卷七十三 第 4b 页 WYG0701-0511b.png
 在水底则木上之水亦长一斗便是此义如草木之
 生津润皆上行直至树末便是木上有水之义虽至
 小之物亦然如菖蒲叶每晨叶叶尾皆有水(池本作/皆潮水)
 (珠/)如珠颗虽藏之密室亦然非露水也(池本云或云/尝见野老说)
 (芋叶尾每早亦含水珠须日出煞乾则无害若太阳/未照为物所挨落则芋实焦枯无味或生虫此亦菖)
 (蒲潮水之/类尔曰然)问如此则井字之义与木上有水何预曰
 木上有水便如井中之水水本在井底却能汲上来
 给人之食故取象如此用之又问程子汲水桶之说
卷七十三 第 5a 页 WYG0701-0511c.png
 是否曰不然木上有水是木穿水中涨上那水若作
 汲桶则解不通矣且与后面羸其瓶凶之说不相合
 也(僩○学履同而略又注云后亲问先生先生云不/曾说木在下面涨得水来这个话是别人说不是)
 (义理/如此)
鲋程沙随以为蜗牛如今废井中多有之(渊/)
九三可用汲以上三句是象下两句是占大槩是说理
 决不是说汲井(渊/)
若非王明则无以收拾人才(渊/)
卷七十三 第 5b 页 WYG0701-0511d.png
收虽作去声读义只是收也(渊/)
    革
问革二女志不相得与睽不同行有异否曰意则一但
 变韵而叶之尔(学/履)
易言顺乎天而应乎人后来人尽说应天顺人非也(佐/)
问革之象不曰泽在火上而曰泽中有火盖水在火上
 则水灭了火不见得水决则火灭火炎则水涸之义
 曰中有火则二物并在有相息之暨否曰亦是恁地
卷七十三 第 6a 页 WYG0701-0512a.png
 (学/履)
泽中有火水能灭火此只是说阴盛阳衰火盛则克水
 水盛则克火此是泽中有火之象便有那四时改革
 底意思君子观这象便去治历明时林艾轩说因革
 卦得历法云历须年年改革不改革便差了天度此
 说不然天度之差盖缘不曾推得那历元定却不因
 不改而然历岂是那年年改革底物治历明时非谓
 历当改革盖四时变革中便有个治历明时底道理
卷七十三 第 6b 页 WYG0701-0512b.png
 (渊/)
泽中有火革盖言阴阳相胜复故圣人治历明时向林
 艾轩尝言圣人于革著治历者盖历必有差须时改
 革方得此不然天度固必有差须在吾术中始得如
 度几年当差一分便就此添一分去乃是又云历数
 微眇如今下漏一般漏管稍涩则必后天稍阔则必
 先天未子而子未午而午(渊/)
泽中有火自与治历明时不甚相干圣人取象处只是
卷七十三 第 7a 页 WYG0701-0512c.png
 依稀地说不曾确定指杀只是见得这些意思便说
 (渊/)
革言三就言三番结裹成就如第一番商量这个是当
 革不当革说成一番又更如此商量一番至于三番
 然后说成了却不是三人来说(渊/)
问革下三爻有谨重难改之意上三爻则革而善盖事
 有新故革者变故而为新也下三爻则故事也未变
 之时必当谨审于其先上三爻则变而为新事矣故
卷七十三 第 7b 页 WYG0701-0512d.png
 渐渐好曰然又云乾卦到九四爻谓乾道乃革也是
 到这处方变了(学/履)
未占有孚伊川于爻中占字皆不把做卜筮尚其占说
 (渊/)
或问大人虎变是就事上变君子豹变是就身上变曰
 岂止是事上也从里面做出来这个事却不只是空
 壳子做得文王其命维新也是他自新后如此尧克
 明俊德然后黎民于变大人虎变正如孟子所谓所
卷七十三 第 8a 页 WYG0701-0513a.png
 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补只是个里破补这一些如世人些小功只是补如
 圣人直是浑沦都换过了如炉鞴相似补底只是锢
 炉圣人却是浑沦铸过或曰孟子说得恁地想见做
 出来应是新人耳目曰想亦只是从五亩之宅树之
 以桑起看他三四次只恁地说又曰如那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意思孟子都无这便是气粗处又曰未见
 得做得与做不得只说著教人欢喜(胡泳○僩录云/因说革卦曰革)
卷七十三 第 8b 页 WYG0701-0513b.png
 (是更革之谓到这里须尽翻转更变一番所谓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小补之者谓扶衰救弊)
 (逐些补缉如锢炉家事相似若是更革则须彻底重/新铸造一番非止补苴罅漏而已汤武顺天应人便)
 (是如此孟子所说王政其效之速如此想见做出来/好看只是太粗些又少些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底意)
 (思或曰不知他如何做曰须是从五亩之宅百亩之/田鸡豚桑麻处做起两三番如此说想不过只是如)
 (此/做)
郑少梅解革卦以为风炉亦解得好初爻为炉底二爻
 为炉眼三四五爻是炉腰处上爻是炉口(阙/)
    鼎
卷七十三 第 9a 页 WYG0701-0513c.png
正位凝命恐伊川说得未然此言人君临朝也须端庄
 安重一似那鼎相似安在这里不动然后可以凝住
 那天之命如所谓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渊/)
用之解鼎颠趾利出否无咎或曰据此爻是凡事须用
 与他翻转了却能致福曰不然只是偶然如此此本
 是不好底爻却因祸致福所谓不幸中之幸盖鼎颠
 趾本是不好却因颠仆而倾出鼎中恶秽之物所以
 反得利而无咎非是故意欲翻转鼎趾而求利也或
卷七十三 第 9b 页 WYG0701-0513d.png
 言浙中诸公议论多是如此云凡事须是与他转一
 转了却因转处与他做教好曰便是浙中近来有一
 般议论如此若只管如此存心未必真有益先和自
 家心术坏了圣贤做事只说个正其义不谋其利明
 其道不计其功凡事只如此做何尝先要安排纽捏
 须要著些权变机械方唤做做事又况自家一布衣
 天下事那里便教自家做知他临事做出时如何却
 无故平日将此心去纽捏揣摩先弄坏了圣人所说
卷七十三 第 10a 页 WYG0701-0514a.png
 底话光明正大须是先理会个光明正大底纲领条
 目且令自家心先正了然后于天下之事先后缓急
 自有次第逐旋理会道理自分明今于在明明德未
 曾理会得便先要理会新民工夫及至新民又无那
 亲其亲长其长底事却便先萌个计功计获底心要
 如何济他如何有益少间尽落入功利窠窟里去固
 是此理无外然亦自有先后缓急之序今未曾理会
 得正心脩身便先要治国平天下未曾理会自已上
卷七十三 第 10b 页 WYG0701-0514b.png
 事业便先要开物成务都倒了孔子曰可与立未可
 与权亦是甚不得已方说此话然须是圣人方可与
 权若以颜子之贤恐也不敢议此磨而不磷涅而不
 缁而今人才磨便磷才涅便缁如何更说权变功利
 所谓未学行先学走也而今诸公只管讲财货源流
 是如何兵又如何民又如何陈法又如何此等事固
 当理会只是须识个先后缓急之序先其大者急者
 而后其小者缓者今都倒了这工夫子路问君子子
卷七十三 第 11a 页 WYG0701-0514c.png
 曰脩已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脩已以安人颜渊问
 仁子曰克已复礼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
 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曾子将死宜有要
 切之言及孟敬子问之惟在于辞气容猊之间此数
 子者皆圣门之高弟及夫子告之与其所以告人者
 乃皆在于此是岂遗其远者大者而徒告以近者小
 者耶是必有在矣某今病得十生九死已前数年见
 浙中一般议论如此亦尝竭其区区之力欲障其末
卷七十三 第 11b 页 WYG0701-0514d.png
 流而徒勤无益不知瞑目以后又作么生可畏可叹
 (僩/)
得妾以其子得妾是无紧要其重却在以其子处颠趾
 利出否伊川说是得妾以其子无咎彼谓子为王公
 在丧之称者恐不然(渊/)
问鼎耳革是如何曰他与五不相应五是鼎耳鼎无耳
 则动移不得革是换变之义他在上下之间与五不
 相当是鼎耳变革了不可举移虽有雉膏而不食此
卷七十三 第 12a 页 WYG0701-0515a.png
 是阳爻阴阳终必和故有方雨之吉(学/履)
刑剭班固使来若作形渥却只是浇湿浑身(渊/)
六五金铉只为上已当玉铉了却下取九二之应来当
 金铉盖推排到这里无去处了(渊/)
    震
震亨至不丧匕鬯作一项看后面出可以守宗庙社稷
 又做一项看震便自是亨震来虩虩是恐惧顾虑而
 后便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便不丧匕鬯文王语已是
卷七十三 第 12b 页 WYG0701-0515b.png
 解震亨了孔子又自说长子事文王之语简重精切孔
 子之言方始条畅须拆开看方得(砺/)
言人常似那震来时虩虩地便能笑言哑哑到得震惊
 百里时也不丧匕鬯这个相连做一串说下来(渊/)
震未便说到诚敬处只是说临大震惧而不失其常主
 器之事未必彖辞便有此意看来只是传中方说
震来虩虩是震之初震得来如此(渊/)
亿丧贝有以亿作噫字解底(渊/)
卷七十三 第 13a 页 WYG0701-0515c.png
震六二不甚可晓大槩是丧了货贝又被人赶上高处
 去只当固守便好六五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上
 六不全好但能恐惧于未及身之时可得无咎然亦
 不免他人语言(砺/)
    艮
艮其背背字是止字彖中分明言艮其止止其所也(从/周)
 (录云极/解得好)又言艮其背一句是脑故彖中言是以不获
 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四句只略对(方/子)
卷七十三 第 13b 页 WYG0701-0515d.png
艮其背背只是言止也人之四体皆能动惟背不动取
 止之义各止其所则廓然而大公(德/明)
艮其背便不获其身不获其身便不见其人行其庭对
 艮其背只是对得轻身是动物不道动都是妄然而
 动斯妄矣不动自无妄(渊/)
因说不获其身曰如君止于仁臣止于忠但见得事之
 当止不得见此身之为利为害才将此身预其间则
 道理便坏了古人所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者只为
卷七十三 第 14a 页 WYG0701-0516a.png
 不见身方能如此(学/履)
艮其背浑只见得道理合当如此入自家一分不得着
 一些私意不得不获其身不干自家事这四句须是
 说艮其背了静时不获其身动时不见其人所以彖
 辞传中说是以不获其身至无咎也周先生所以说
 定之以仁义中正而主静这依旧只是就艮其背边
 说下来不是内不见己外不见人这两卦各自是一
 个物不相揪采(渊/)
卷七十三 第 14b 页 WYG0701-0516b.png
赵共甫问艮其背不获其身曰不见有身也行其庭不
 见其人曰不见有人也曰不见有身不见有人所见
 者何物曰只是此理(过/)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止固是止(池本行/固非止)然行而不失其
 正(池本/作理)乃所以为止也(僩/)
问艮之象何以为光明曰定则明凡人胸次烦扰则愈
 见昏昧中有定止则自然光明庄子所谓泰宇定而
 天光发是也(学/履)
卷七十三 第 15a 页 WYG0701-0516c.png
艮卦是个最好底卦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又刚健
 笃实辉光日新其德皆艮之象也艮居外卦者八而
 皆吉(砺录云居八卦之/上凡上九爻皆好)惟蒙卦半吉半凶如贲之上
 九白贲无咎上得志也大畜上九何天之衢道大行
 也蛊上九不事王侯志可则也颐上九由颐厉吉大
 有庆也损上九弗损益之大得志也艮卦敦艮之吉
 以厚终也蒙卦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禦寇虽小不
 利然卦爻亦自好盖上九以刚阳居上击去蒙蔽只
卷七十三 第 15b 页 WYG0701-0516d.png
 要恰好不要太过太过则于彼有伤而我亦失其所
 以击蒙之道如人合吃十五棒若只决他十五棒则
 彼亦无辞而足以禦寇若再加五棒则太过而反害
 人矣为寇者为人之害也禦寇者止人之害也如人
 有疾病医者用药对病则彼足以祛病而我亦得为
 医之道若药不对病则反害他人而我亦失为医之
 道矣所以象曰利用禦寇上下顺也惟如此则上下
 两顺而无害也(僩/)
卷七十三 第 16a 页 WYG0701-0517a.png
八纯卦都不相与只是艮卦是止尤不相与内不见已
 是内卦外不见人是外卦两卦各自去(渊/)
守约问易传艮其背之义曰此说似差了不可晓若据
 夫子说止其所也只是物各有所止之意伊川又却
 于解艮其止止其所也又自说得分明恐上面是失
 点检(木/之)
易传云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惟止之各于
 其所而已此说甚当至谓艮其背为止于所不见窃
卷七十三 第 16b 页 WYG0701-0517b.png
 恐未然据彖辞自解得分晓曰艮其止止其所也上
 句止字便是背字故下文便继之云是以不获其身
 更不再言艮其背也止是当止之处下句止字是解
 艮字所字是解背字盖云止于所当止也所即至善
 之地如君之仁臣之敬之类不获其身是无与于已
 不见其人是亦不见人无已无人但见是此道理各
 止其所也艮其背是止于止行其庭不见其人是止
 于动故曰时止则止时行则行伯丰问如舜禹不与
卷七十三 第 17a 页 WYG0701-0517c.png
 如何曰亦近之继曰未似若遗书中所谓百官万务
 金革百万之众饮水曲肱乐在其中万变皆在人其
 实无一事是此气象大槩看易须谨守彖象之言圣
 人自解得精密平易后人看得不仔细好用己意解
 得不是若是虚心去熟看便自见如乾九五文言同
 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
 人作而万物睹夫子因何于此说此数句只是解飞
 龙在天利见大人睹字分明解出见字圣人作便是
卷七十三 第 17b 页 WYG0701-0517d.png
 飞龙在天万物睹便是人见之如占得此爻则利于
 见大人也九二见龙在田亦是在下贤德已著之人
 虽未为世用然天下己知其文明亦是他人利见之
 非是此两爻自利相见凡易中利者多为占得者设
 盖活人方有利不利若是卦画何利之有屯卦言利
 建侯屯只是卦如何去利建侯盖是占得此卦者之
 利耳晋文公占得屯豫皆得此辞后果能得国若常
 人占得亦随高下自有个主宰道理但古者占卜立
卷七十三 第 18a 页 WYG0701-0518a.png
 君卜大迁是事体重者故爻辞以其重者言之又问
 屯何以利建侯曰屯之初爻以贵下贱有得民之象
 故其爻辞复云利建侯又问如何便是爻辞与所占
 之事相应曰自有此道理如世之抽签者尚多有与
 所占之事相契又曰何以见得易专为占筮之用如
 王用享于岐山于西山皆是亨字古字多通用若卜
 人君欲祭山川占得此即吉公用亨于天子若诸侯
 占得此卦则利于近天子耳凡占若爻辞与所占之
卷七十三 第 18b 页 WYG0701-0518b.png
 事相应即用爻辞断之万一占病却得利建侯又须
 别于卦象上讨义正淳谓二五相应二五不相应如
 何曰若得应爻则所祈望之人所指望之事皆相应
 如人臣即有得君之义不相应则亦然昔敬夫为魏
 公占得睽之蹇六爻俱变此二卦名义自是不好李
 寿翁断其占云用兵之人亦不得用兵讲和之人亦
 不成讲和睽上卦是离离为甲冑为戈兵有用兵之
 象却变为坎坎险阻在前是兵不得用也兑为口舌
卷七十三 第 19a 页 WYG0701-0518c.png
 又悦也是讲和之象却变为艮艮止也是议和者亦
 无所成未几魏公既败汤思退亦败皆如所占(㽦○/人杰)
 (录见/下)
伯丰问兼山所得于程门者云艮内外皆止是内止天
 理外止人欲又如门限然在外者不得入在内者不
 得出此意如何曰何故恁地说因论艮其背彖云止
 其所便是解艮其背盖人之四肢皆能运转惟背不
 动止其所之义也程传解作止于所不见恐未安若
卷七十三 第 19b 页 WYG0701-0518d.png
 是天下之事皆止其所已何与焉人亦何与焉此所
 谓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也问莫是舜有天下
 而不与之意否曰不相似如所谓百官万务金革百
 万之众饮水曲肱乐在其中万变皆在人其实无一
 事是也又云艮其背静而止也行其庭动而止也万
 物皆止其所只有理而已不获其身不见其人也因
 论彖象文言解得易直是分晓精密但学者虚心读
 之便自可见如利大人文言分明解圣人作而万物
卷七十三 第 20a 页 WYG0701-0519a.png
 睹之类是也爻辞只是占得此卦爻之辞看作何用
 谓如屯卦之利建侯屯自是卦画何尝有建侯意思
 如晋文公占之便有用也又如王用享于岐山亨字
 合作享字是王者有事于山川之卦以此推之皆可
 见矣(人/杰)
不获其身不得其身也犹言讨自家身已不得又曰欲
 出于身人才要一件物事便须以身已去对副他若
 无所欲则只恁地平平过便似无此身一般又曰伊
卷七十三 第 20b 页 WYG0701-0519b.png
 川解艮其背一段若别做一段看却好只是移放易
 上说便难通须费心力口舌方始说得出又曰上下
 敌应不相与犹言各不相管只是各止其所又曰明
 道曰与其非外而是内不若内外之两忘也说得最
 好便是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不见有物不见
 有我只见其所当止也如为人君止于仁不知下面
 道如何只是我当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不知上面
 道如何只是我当止于敬只认我所当止也以至父
卷七十三 第 21a 页 WYG0701-0519c.png
 子兄弟夫妇朋友大事小事莫不皆然从伊川之说
 到不获其身处便说不来至行其庭不见其人越难
 说只做止其所止更不费力(贺/孙)
艮其背不获其身只是道理所当止处不见自家自已
 (李录云也不知是疼不知/是痛不知是利不知是害)不见利不见害不见痛痒
 只见道理如古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皆是见道理
 所当止处故不见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只是见得
 道理合当恁地处置(李录云只见道/理不见那人)皆不见是张三
卷七十三 第 21b 页 WYG0701-0519d.png
 与是李四(袭录云但见义理之当止不见吾之身/但见义理之当为不知为张三李四)
 易传说艮其背是止于所不见曰伊川之意如说闲
 邪存诚如所谓制之于外以安其内如所谓奸声乱
 色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袭录云凡可欲者/皆置在背后之意)
 (外物不接内欲不萌之际钦夫谓当去/之际二字○今按易传已无之际二字)此意亦自好
 但易之本意未必是如此伯恭又错会伊川之意谓
 止于所不见者眼虽见而心不见恐无此理伊川之
 意却不如此刘公度问老子所谓不见可欲使心不
卷七十三 第 22a 页 WYG0701-0520a.png
 乱是程子之意否曰(李录有/不然字)老子之意是要得使人
 不见故温公解此一段认得老子本意(李录云温公/解云不见可)
 (欲是防闲民使之不见与/上文不贵难得之货相似)圣人之治虚其心是要得
 人无思无欲(李录云是使之/无思算无计较)实其腹是要得人充饱
 (李录云是使/之充饱无馁)弱其志是要得人不争(李录要得/并作使之)强其
 骨是要得人作劳后人解得皆过高了(从周○李录/云温公之说)
 (止于如此后人推得大高此皆是言圣人治天下事/与易传之言不同○㬊录云通书云背非见也亦似)
 (伊川说止非为也亦不是易本意语录中有云周茂/叔谓看一部华严经不如看一艮卦下面注云各止)
卷七十三 第 22b 页 WYG0701-0520b.png
 (其所他这里却看得止字好/○方子渊盖卿录互有详略)
易传艮其背一段只是非礼勿视听言动则止于所不
 见无欲以乱其心不获其身者盖外既无非礼之视
 听言动则内自不见有私已之欲矣外物不接便是
 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慢惰邪僻
 之气不设于身体之意又曰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
 庭不见其人易中只是说艮其止止其所人之四肢
 百骸皆能动作惟背不能动止于背是止得其当止
卷七十三 第 23a 页 WYG0701-0520c.png
 之所明道答横渠定性书举其语是此意伊川说却
 不同又是一说不知伊川解艮其止止其所也又说
 得分晓却解艮其背又自有异想是照顾不到周先
 生通书之说却与伊川同也或问不见可欲此心不
 乱与艮其背之说何如曰老氏之说非为自家不见
 可欲看他上文皆是使民人如此如虚其心亦是使
 他无思无欲实其腹亦是使他饱满(温公注如此解/蔡丈说不然)
 又曰艮其背看伊川说只是非礼勿视听言动今人
卷七十三 第 23b 页 WYG0701-0520d.png
 又说得深少间恐便走作如释老氏之说屏去外物
 也又因说止于所不见曰非礼之事物须是常去防
 闲他不成道我恁地了便一向去事物里面衮(贺孙/○亦)
 (与上条/同闻)
问艮其背不获其身是静中之止行其庭不见其人是
 动中之止伊川云内欲不萌外欲不接如是而止乃
 得其正似只说得静中之止否曰然此段分作两截
 艮其背不获其身为静之止行其庭不见其人为动
卷七十三 第 24a 页 WYG0701-0521a.png
 之止总说则艮其背是止之时当其所而止矣所以
 止时自不获其身行时自不见其人此三句乃艮其
 背之效验所以彖辞先说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
 与也却云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也又问
 止有两义得所止之止是指义理之极行止之止则
 就人事所为而言曰然时止之止止字小得其所止
 之止止字大此段工夫全在艮其背上人多是将行
 其庭对此句说便不是了行其庭是轻说过缘艮其
卷七十三 第 24b 页 WYG0701-0521b.png
 背既尽得了则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矣(学履/)
问伊川解外物不接内欲不萌此说如何曰只外物不
 接意思亦难理会寻常如何说这句某详伊川之意
 当与人交之时只见道理合当止处外物之私意不
 接于我曰某尝问伯恭来伯恭之意亦如此然据某
 所见伊川之说只是非礼勿视听言动底意思问先
 生如何解行其庭不见其人曰如在此坐只见道理
 不见许多人是也曰如此则与非礼勿视听言动之
卷七十三 第 25a 页 WYG0701-0521c.png
 意不协曰固是不协伊川此处说恐有可疑处看彖
 辞艮其止止其所也此便是释艮其背之文(艮其止/便是引)
 (艮其背经文或背字误作止字或止字/误作背字或以止字解背字不可知)伊川于此下
 解云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惟
 止之各于其所而已此意却最解得分明艮其背恐
 当只如此说万物各有所止著自家私意不得艮其
 背不获其身只见道理不见自家行其庭不见其人
 只见道理不见他人也(洽/)
卷七十三 第 25b 页 WYG0701-0521d.png
问伊川艮其背传看来所谓止者正谓应事接物之时
 各得其所也今云止于所不见又云不交于物则是
 无所见无所交方得其所止而安若有所见有所交
 时是全无可止之处矣曰这处无不见底意思周先
 生也恁地说是它偶看这一处错了相传如此但看
 孔子释彖之辞云艮其止止其所也盖此一句即是
 说艮其背人身皆动惟背不动这便是所当止处此
 句伊川却说得好若移此处说它脑子便无许多劳
卷七十三 第 26a 页 WYG0701-0522a.png
 攘(夔/孙)
问易传云止于其所不见则无欲以乱其心又云外物
 不接内欲不萌如是而止乃得止之道切恐外物无
 有绝而不接之理若拘拘然务绝乎物而求以不乱
 其心是在我都无所守而外为物所动则奈何曰此
 一段亦有可疑外物岂能不接但当于非礼勿视勿
 听勿言勿动四者用力(佐/)
艮云外物不接内欲不萌(始须如此视箴中知言说察/而养之终耳顺从心此亦是)
卷七十三 第 26b 页 WYG0701-0522b.png
 (始终之/道○方)
问伊川曰止于所不见则须遗外事物使其心如寒灰
 槁木而后可得无与释氏所谓面壁工夫者类乎窃
 谓背者不动也艮其背者谓止于不动之地也心能
 不为事物所动则虽处纷拿之地事物在前此心淡
 然不为之累虽见犹不见如好色美物人固有观之
 而若无者非以其心不为之动乎易所谓行其庭不
 见其人者意或以此先生批云艮其背下面彖传云
卷七十三 第 27a 页 WYG0701-0522c.png
 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解得也极分
 明程传于此说亦已得之不知前面何故却如此说
 今移其所解传文之意上解经文则自无可疑矣经
 作背传作止盖以止解背义或是一处有误字也(枅/)
咸艮皆以人身为象但艮卦又差一位(干/)
艮其腓咸其腓二卦皆就人身上取义而皆主静如艮
 其趾能止其动便无咎艮其腓腓亦是动物故止之
 不拯其随是不能拯止其随限而动也所以其心不
卷七十三 第 27b 页 WYG0701-0522d.png
 快限即腰所在初六咸其拇自是不合动六二咸其
 腓亦是欲随股而动动则凶若不动则吉(㽦/)
艮其限是截做两段去(渊/)
    渐
山上有木木渐长则山渐高所以为渐(学/履)
渐九三爻虽不好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却利禦寇今术
 家择日利婚姻底日不宜用兵利相战底日不宜婚
 嫁正是此意盖用兵则要相杀相胜婚姻则要和合
卷七十三 第 28a 页 WYG0701-0523a.png
 故用不同也(学履/僩同)
卦中有两个孕妇字不知如何取象不可晓(渊/)
顺相保也言须是上下同心协力相保聚方足以禦寇
(僩/)
    归妹
归妹未有不好只是说以动带累他(渊/)
两终字伊川说未安(渊/)
月几望是说阴盛(渊/)
卷七十三 第 28b 页 WYG0701-0523b.png
    丰
丰亨王假之须是王假之了方且勿忧宜日中若未到
 这个田地更忧甚底王亦未有可忧宜照天下是贴
 底间句(渊/)
或问丰宜日中宜照天下人君之德如日之中乃能尽
 照天下否曰易如此看不得只是如日之中则自然
 照天下不可将作道理解他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
 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自是如
卷七十三 第 29a 页 WYG0701-0523c.png
 此物事到盛时必衰虽鬼神有所不能违也问此卦
 后面诸爻不甚好曰是他忒丰大了这物事盛极去
 不得了必衰也人君于此之时当如奉盘水战兢自
 持方无倾侧满溢之患若才有纤毫骄矜自满之心
 即败矣所以此处极难崇宁中群臣创为丰亨豫大
 之说当时某论某人曰当丰亨豫大之时而为因陋
 就简之说君臣上下动以此藉口于是安意肆志无
 所不为而大祸起矣(僩/)
卷七十三 第 29b 页 WYG0701-0523d.png
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天地是
 举其大体而言鬼神是举其中运动变化者通上彻
 下而言如雨风露雷草木之类皆是曰骤雨不终朝
 自不能久而况其小者乎又曰丰卦彖许多言语其
 实只在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数
 语上这盛得极常须谨谨保守得日中时候方得不
 然便是偃仆倾坏了又曰这处去危亡只是一间耳
 须是兢兢如奉盘水方得又曰须是谦抑贬损方可
卷七十三 第 30a 页 WYG0701-0524a.png
 保得又曰这便是康节所谓酩酊离披时候如何不
 忧危谨畏宣政间有以奢侈为言者小人却云当丰亨
 豫大之时须是恁地侈泰方得所以一面放肆如何
 得不乱王假之尚大也只是王者至此一个极大底
 时节所尚者大事耳(阙/)
仲思问动非明则无所之明非动则无所用曰徒明不
 行则明无所用空明而已徒行不明则行无所向冥
 行而已(伯/羽)
卷七十三 第 30b 页 WYG0701-0524b.png
问丰九四近幽暗之君所以有丰其蔀日中见斗之象
 亦是他本身不中正所致故象云位不当也曰也是
 如此(学/蒙)
丰其屋天际翔也似说如翚斯飞样言其屋高大到于
 天际却只是自蔽障阂(或作自是自障碍/○学蒙○渊同)
九三爻解得便顺九四上六二爻不可晓看来圣人不
 会九四上六爻文义又与三爻不同(阙/)
    旅
卷七十三 第 31a 页 WYG0701-0524c.png
不知圣人特地做一个卦说这旅则甚(渊/)
明慎用刑而不留狱却只是火在山上之象又不干旅
 事(渊/)
资斧有做赍斧说底这资斧在巽上说也自分晓然而
 旅中亦岂可无备禦底物事次第这便是(渊/)
旅六五上逮也不得如伊川说一矢亡之亡字如秦无
 亡矢遗镞之亡不是如伊川之说易中凡言终吉者
 皆是初不甚好也又曰而今只如这小小文义亦无
卷七十三 第 31b 页 WYG0701-0524d.png
 人去解析得(学/蒙)
    巽
巽卦是于重巽上取义重巽所以为申命(渊/)
问重巽重字之义曰只是重卦八卦之象皆是如此问
 申字是两番降命令否非也只是丁宁反复说便是
 申命巽风也风之吹物无处不入无物不鼓动诏令
 之入人沦肌浃髓亦如风之动物也(僩○学履录云/如命令之丁宁)
 (告戒无所/不至也)
卷七十三 第 32a 页 WYG0701-0525a.png
问巽顺以入于物必极乎下有命令之象而风之为物
 又能鼓舞万类所以君子观其象而申命令曰风便
 也是会入物事因言丘墓中棺木能番动皆是风吹
 盖风在地中气聚出地面又散了(阙/)
九二得中所以过于巽为善用史巫纷若吉看来是个
 尽诚以祭祀之吉占(阙/)
九三频巽不比频复复是好事所以频复为无咎巽不
 是甚好底事九三别无伎俩只管今日巽了明日巽
卷七十三 第 32b 页 WYG0701-0525b.png
 自是可吝(阙/)
六四田获三品伊川主张作巽于上下说说得较牵强
无初有终也彷佛是伊川说始未善是无初更之而善
 是有终自贞吉悔亡以下都是这一个意思一如坤
 卦先迷后得以下都只是一个意思(渊/)
九五先庚三日后庚三日不知是如何看来又似设此
 为卜日之占模样蛊之先甲三日是辛后甲三日是
 丁此卦先庚三日亦是丁后庚三日是癸据丁与辛
卷七十三 第 33a 页 WYG0701-0525c.png
 皆是古人祭祀之日但癸日不见用处(阙/)
先庚后庚是说那后面变了底一截(渊/)
    兑
兑说若不是刚中便成邪媚下面许多道理都从这个
 刚中柔外来说以先民如利之而不庸顺天应人革
 卦就革命上说兑卦就说上说后人都做应天顺人
 说了到了顺天应人是言顺天理应人心胡致堂管
 见中辨这个也好(渊/)
卷七十三 第 33b 页 WYG0701-0525d.png
说若不刚中便是违道干誉(渊/)
兑巽卦爻辞皆不端的可以移上移下如剥卦之类皆
 确定移不得不知是如何如和兑商兑之类皆不甚
 亲切为复是解书到末梢会懒了看不子细为复圣人
 别有意义但先儒解亦皆如此无理会(阙/)
九五只是上比于阴故有此戒(阙/)
    涣
问萃言王假有庙是卦中有萃聚之象故可以为聚祖
卷七十三 第 34a 页 WYG0701-0526a.png
 考之精神而为享祭之吉占涣卦既散而不聚本象
 不知何处有可立庙之义将是卦外立义谓涣散之
 时当聚祖考之精神邪为复是下卦是坎有幽隐之
 义因此象而设立庙之义邪曰坎固是有鬼神之义
 然此卦未必是因此为义且作因涣散而立庙说大
 抵这处都见不得(学/履)
此卦只是卜祭吉又更宜涉川王乃在中是指庙中言
 宜在庙祭祀伊川说得那道理多了他见得许多道
卷七十三 第 34b 页 WYG0701-0526b.png
 理了不肯自做他说须要寄搭放在经上(渊/)
涣是散底意思物事有当散底号令当散积聚当散群
 队当散(渊/)
涣卦亦不可晓只以大意看则人之当涣者莫甚于已
 私其次须便涣散其小小群队合成其大其次便涣
 散其号令与其居积以用于人其次便涣去患害但
 六四一爻未见其大好处今爻辞却说得恁地浩大
 皆不可晓(阙/)
卷七十三 第 35a 页 WYG0701-0526c.png
刚来不穷是九三来做二柔得位而上同是六二上做
 三此说有些不稳却为是六三不唤做得位然而某
 这个例只是一爻互换转移无那隔蓦两爻底(渊/)
问刚来而不穷穷是穷极来处乎中不至穷极否曰是
 居二为中若在下则是穷矣(学/履)
涣奔其机以卦变言之九二自四来居二得中而不穷
 所以为安如机之安也六四是自二往居四未为得
 位以其上同于五所以为得位象辞如此说未密若
卷七十三 第 35b 页 WYG0701-0526d.png
 云六四上应上九为上同恐如此跳过了不得此亦
 是依文解义说终是不见得四来居二之为安二之
 于四为得位是如何(学/蒙)
奔其机也只是九来做二人事上说时是来就那安处
 (渊/)
涣其躬志在外也是舍已从人意思(阙/)
老苏云涣之九四曰涣其群元吉夫群者圣人之所欲
 涣以混一天下者也此说虽程传有所不及如程传
卷七十三 第 36a 页 WYG0701-0527a.png
 之说则是群其涣非涣其群也盖当人心涣散之时
 各相朋党不能混一惟九四能涣小人之私群成天
 下之公道此所以元吉也老苏天资高又善为文章
 故此等说话皆达其意大抵涣卦上三爻是以涣济
 涣也(道/夫)
涣其群乃取老苏之说是散了小小底群队并做一个
 东坡所谓合小以为大合大以为一又曰如太祖之
 取蜀取江南皆是涣其群涣有丘之义但不知四爻
卷七十三 第 36b 页 WYG0701-0527b.png
 如何当得此义(阙/)
涣其群言散小群做大群如将小物事几把解来合做
 一大把东坡说这一爻最好缘他会做文字理会得
 文势故说得合(渊/)
涣汗其大号号令当散如汗之出千毛百窍中迸散出
 来这个物出不会反却不是说那号令不当反只是
 取其如汗之散出自有不反底意思(渊/)
涣汗其大号圣人当初就人身上说一汗字为象不为
卷七十三 第 37a 页 WYG0701-0527c.png
 无意盖人君之号令当出乎人君之中心由中而外
 由近而远虽至幽至远之处无不被而及之亦犹人
 身之汗出于中而浃于四体也(道/夫)
散居积须是在他正位方可(渊/)
涣王居无咎象只是节做四字句伊川泥其句所以说
 得王居无咎差了上九象亦自节了字则此何疑(阙/)
    节
说以行险伊川之说是也说则欲进而有险在前进去
卷七十三 第 37b 页 WYG0701-0527d.png
 不得故有止节之义又曰节便是阻节之意(阙/)
天地节而四时成天地转来到这里相节了更没去处
 今年冬尽了明年又是春夏秋冬到这里厮匝了更
 去不得这个折做两截两截又折做四截便是春夏
 秋冬他是自然之节初无人使他圣人则因其自然
 之节而节之如修道之谓教天秩有礼之类皆是天
 地则和这个都无只是自然如此圣人法天做这许
 多节指出来(渊/)
卷七十三 第 38a 页 WYG0701-0528a.png
户庭是初爻之象门庭是第二爻之象户庭未出去在
 门庭则已稍去矣就爻位上推户庭主心门庭主事
 (渊/)
问君子之道贵乎得中节之过虽非中道然愈于不节
 者如何便会凶九二却出门庭虽是失时亦未失为
 恬退守节者乃以为凶何也先生沉思良久曰这处
 便使局定不得若以占言之且只窎下少间自有应
 处眼下皆未见得若以道理言之则有可为之时乃
卷七十三 第 38b 页 WYG0701-0528b.png
 不出而为之这便是凶之道不是别更有凶又曰时
 乎时不再来如何可失(阙/)
安节是安稳自在甘节是不辛苦吃力底意思甘便对
 那苦甘节与礼之用和为贵相似不成人君得甘节
 吉时也要节天下大率人一身上各自有个当节底
 (渊/)
节卦大抵以当而通为善观九五中正而通本义云坎
 为通岂水在中间必流而不止邪曰然又问观节六
卷七十三 第 39a 页 WYG0701-0528c.png
 爻上三爻在险中是处节者也故四在险初而节则
 亨五在险中而节则甘上在险终虽苦而无悔盖节
 之时当然也下三爻在险外是未至于节而预知所
 节之义初知通塞故无咎二可行而反节三见险在
 前当节而乂以阴居刚不中正而不能节所以三爻
 凶而有咎不知是如此否曰恁地说也说得然九二
 一爻看来甚好而反云凶终是解不稳(学/履)
    中孚
卷七十三 第 39b 页 WYG0701-0528d.png
问中孚孚字与信字恐亦有别曰伊川云存于中为孚
 见于事为信说得极好因举字说孚字从爪从子如
 鸟抱子之象今之乳字一边从孚盖中所抱者实有
 物也中间实有物所以人自信之(学/履)
中孚小过两卦鹘突不可晓小过尤甚如云弗过防之
 则是不能过防之也四字只是一句至弗过遇之与
 弗遇过之皆是两字为绝句意义更不可晓(学/蒙)
中孚与小过都是有飞鸟之象中孚是个卵象是鸟之
卷七十三 第 40a 页 WYG0701-0529a.png
 未出壳底孚亦是那孚膜意思所以卦中都说鸣鹤
 翰音之类翰音登天言不知变者盖说一向恁么去
 不知道去不得这两卦十分解不得且只依稀地说
 豚鱼吉这卦中他须见得有豚鱼之象今不可考占
 法则莫须是见豚鱼则吉如鸟占之意象若十分理
 会著便须穿凿(渊/)
柔在内刚得中这个是就全体看则中虚就二体看则
 中实他都见得有孚信之意故唤作中孚伊川这二
卷七十三 第 40b 页 WYG0701-0529b.png
 句说得好他只遇著这般齐整底便恁地说去若遇
 不齐整底便说不去(渊/)
问泽上有风中孚风之性善入水虚而能顺承波浪汹
 涌惟其所感有相信从之义故为中孚曰也是如此
 风去感他他便相顺有相孚之象又曰泽上有风中
 孚须是泽中之水海即泽之大者方能信从乎风若
 溪湍之水则其性急流就下风又不柰他何(阙/)
议狱缓死只是以诚意求之泽上有风感得水动议狱
卷七十三 第 41a 页 WYG0701-0529c.png
 缓死则能感人心(渊/)
问中孚是诚信之义议狱缓死亦诚信之事故君子尽
 心于是曰圣人取象有不端确处如此之类今也只
 得恁地解但是不甚亲切(阙/)
九二爻自不可晓看来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是两个
 都要这物事所以鹤鸣子和是两个中心都爱所以
 相应如此因云洁净精微之谓易自是悬空说个物
 在这里初不惹著那实事某尝谓说易如水上打毬
卷七十三 第 41b 页 WYG0701-0529d.png
 这头打来那头又打去都不惹著水方得今人说都
 打入水里去了(胡泳录云读易如水面打毬不沾著/水方得若著水便不活了今人都要)
 (按从泥里去如/何看得○学履)
鹤鸣子和亦不可晓好爵尔靡亦不知是说甚底系辞
 中又说从别处去(渊/)
问中孚六三大义是如何曰某所以说中孚小过皆不
 可晓便是如此依文解字看来只是不中不正所以
 歌泣喜乐都无常也(学/履)
卷七十三 第 42a 页 WYG0701-0530a.png
    小过
中孚有卵之象小过中间二画是鸟腹上下四阴为鸟
 翼之象鸟出乎卵此小过所以次中孚也(学/蒙)
小过大率是过得不多如大过便说独立不惧小过只
 说这行丧用都只是这般小事伊川说那禅让征伐
 也未说到这个大槩都是那过低过小底飞鸟遗音
 虽不见得遗音是如何大槩且恁地说(渊/)
小过是过于慈惠之类大过则是刚严果毅底气象(渊/)
卷七十三 第 42b 页 WYG0701-0530b.png
小过小者过而亨不知小者是指甚物事(学/蒙)
飞鸟遗之音本义谓致飞鸟遗音之应如何曰看这象
 似有羽虫之孽之意如贾谊鵩鸟之类(学/履)
山上有雷小过是声在高处下来是小过之义飞鸟遗
 之音也是自高处放声下来(学/履)
小过是小事又是过于小如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
 乎俭皆是过于小退后一步自贬底意思(焘/)
行过恭用过俭皆是宜下之意(学/履)
卷七十三 第 43a 页 WYG0701-0530c.png
初六飞鸟以凶只是取其飞过高了不是取遗音之义
 (学/蒙)
三父四祖五便当妣过祖而遇妣是过阳而遇阴然而
 阳不可过则不能及六五却反回来六二上面(渊/)
九四弗过遇之过遇犹言加意待之也上六弗遇过之
 疑亦当作弗过遇之与九三弗过防之文体正同(渊/)
九四弗过遇之一句晓不得所以下两句都没讨头处
 又曰此爻小象恐不得如伊川说以长字为上声用
卷七十三 第 43b 页 WYG0701-0530d.png
 永贞便是不可长久勿用永贞是莫常常恁地又曰
 莫一向要进(阙/)
终不可长也爻义未明此亦当阙(僩/)
密云不雨大槩是做不得事底意思(渊/)
弋是俊壮底意却只弋得这般物事(渊/)
问叶韵曰小过初六不可如何也六二臣不可过也九
 三凶如何也自是叶了九四又转韵若仍从平声位
 不当也终不可长也便是叶了六五已上也上字作
卷七十三 第 44a 页 WYG0701-0531a.png
 平声上六已亢也便也是平声(疑盖十一唐中/上字无平声)若从
 侧声但终不可长也长字作音仗则当字上字亢字
 皆叶矣(皆在四十/一样韵中)
    既济
亨小当作小亨大率到那既济了时便有不好去所以
 说小亨如唐时贞观之盛便向那不好去(渊/)
既济是已济了大事都亨只小小底正在亨通若能戒
 惧得常似今日便好不然便一向不好去伊川意亦
卷七十三 第 44b 页 WYG0701-0531b.png
 是如此但要说做亨小所以不分晓又曰若将济便
 只是不好去了(学/蒙)
初吉终乱便有不好在末后底意思(渊/)
高宗伐鬼方疑是高宗旧日占得此爻故圣人引之以
 證此爻之吉凶如箕子之明夷利贞帝乙归妹皆恐
 是如此又曰汉去古未远想见卜筮之书皆存如汉
 文帝之占大横庚庚都似左传时人说话又曰夏启
 以光想是夏启曾占得此卦(学/蒙)
卷七十三 第 45a 页 WYG0701-0531c.png
问三年克之惫也言用兵是不得已以高宗之贤三年
 而克鬼方亦不胜其惫矣曰言兵不可轻用也(学/履)
问既济上三爻皆渐渐不好去盖出明而入险四有衣
 袽之象曰有所疑也便是不好底端倪自此已露五
 杀牛则已自过盛上濡首则极而乱矣不知如何曰
 然时运到那里都过了康节所谓饮酒酩酊开花离
 披时节所以有这样不好底意思出来(学/履)
六四以柔居柔能虑患豫防盖是心低小底人便能虑
卷七十三 第 45b 页 WYG0701-0531d.png
 事柔善底人心不粗虑事细密刚果之人心粗不解
 如此(渊/)
既济初九义无咎也咎字上声六二以中道也道亦上
 声音斗九三换平声惫字通入备字改作平声则音
 皮六四有所疑九五不如西邻之时又吉大来也来
 字音黎上六何可久也久与已通已字平声为期(阙/)
    未济
取狐为象上象头下象尾(渊/)
卷七十三 第 46a 页 WYG0701-0532a.png
问未济所以亨者谓之未济便是有济之理但尚迟迟
 故谓之未济而柔得中又自有亨之道曰然小狐汔
 济汔字训几与井卦同既曰几便是未济未出坎中
 不独是说九二爻通一卦之体皆是未出乎坎险所
 以未济(学履○本注云士毅本记/此段尤详但今未见黄本)
不续终也是首济而尾濡不能济盖不相接续去故曰
 不续终也狐尾大濡其尾则济不得矣(学/履)
易不是说杀底物事只可轻轻地说若是确定一爻吉
卷七十三 第 46b 页 WYG0701-0532b.png
 一爻凶便是扬子云太玄了易不恁地两卦各自说
 濡尾濡首不必拘说在此言首在彼言尾大槩既济
 是那日中衙晡时候盛了只是向衰去未济是五更
 初时只是向明去圣人当初见这个爻里有这个意
 思便说出这一爻来或是从阴阳上说或是从卦位
 上说他这个说得散漫不恁地逼拶他他这个说得
 疏到他密时盛水不漏到他疏时疏得无理会若只
 要就名义上求他便是今人说易了大失他易底本
卷七十三 第 47a 页 WYG0701-0532c.png
 意周公做这爻辞只依稀地见这个意便说这个事
 出来大段散漫赵子钦尚自嫌某说得疏不知如今
 煞有退削了处譬如个灯笼安四个柱这柱已是碍
 了明若更剔去得岂不更是明亮所以说不可为典
 要可见得他散漫(渊/)
未济与既济诸爻头尾相似中间三四两爻如损益模
 样颠倒了他曳轮濡尾在既济为无咎在此卦则或
 吝或贞吉这便是不同了(渊/)
卷七十三 第 47b 页 WYG0701-0532d.png
曳轮濡尾是只争些子时候是欲到与未到之间不是
 不欲济是要济而未敢轻济如曹操临敌意思安閒
 如不欲战老子所谓犹若冬涉川之象涉则必竟涉
 只是畏那寒了未敢便涉(渊/)
初六亦不知极也极字犹言极则又曰犹言界至也
亦不知极也极字未详考上下韵亦不叶或恐是敬字
 今且阙之(僩/)
未济九四与上九有字皆不可晓只得且依稀如此说
卷七十三 第 48a 页 WYG0701-0533a.png
 又曰益损二卦说龟一卦在二爻一卦在五爻是颠
 倒此卦与既济说伐鬼方亦颠倒不知是如何(学/蒙)
看来未济只阳爻便好阴爻便不好但六五上九两爻
 不如此六五谓其得中故以为吉上九有可济时之
 才又当未济之极可以济矣亦云不吉更晓不得(学/蒙)
问未济上九以阳居未济之极宜可以济而反不善者
 窃谓未济则当宽静以待九二九四以阳居阴皆当
 静守上九则极阳不中所以如此曰也未见得是如
卷七十三 第 48b 页 WYG0701-0533b.png
 此大抵时运既当未济虽有阳刚之才亦无所用况
 又不得位所以如此(学/履)
问居未济之时未可动作初六柔不能固守而轻进故
 有濡尾之吝九二阳刚得中得正曳其轮而不进所
 以贞吉曰也是如此大槩难晓某解也且备礼依众
 人解说又曰坎有轮象所以说轮大槩未济之下卦
 皆是未可进用濡尾曳轮皆是此意六三未离坎体
 也不好到四五已出乎险方好上九又不好又曰濡
卷七十三 第 49a 页 WYG0701-0533c.png
 首分明是狐过水而濡其首今象却云饮酒濡首皆
 不可晓尝有人著书以彖象文言为非圣人之书只
 是而今也著与孔子分疏(一本云只是似这处/贵分疏所以有是说)
既济未济所谓濡尾濡首分明是说野狐过水今孔子
 解云饮酒濡首亦不知是如何只是孔子说人便不
 敢议他人便恁地不得(砺/)
 
 
卷七十三 第 49b 页 WYG0701-0533d.png
 
 
 
 
 
 
 
 朱子语类卷七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