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六
卷六十六 第 1a 页 WYG0701-032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语类卷六十六
  易二
   纲领中
    卜筮
易本为卜筮而作古人淳质初无文义故画卦爻以开
 物成务故曰夫易何为而作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
 下之道如斯而已此易之大意如此(谟/)
卷六十六 第 1b 页 WYG0701-0328b.png
古人淳质遇事无许多商量既欲如此又欲如彼无所
 适从故作易示人以卜筮之事故能通志定业断疑
 所谓开物成务者也(人/杰)
上古民淳未有如今士人识理义峣崎蠢然而已事事
 都晓不得圣人因做易教他占吉则为凶则否所谓
 通天下之志定天下之业断天下之疑者即此也及
 后来理义明有事则便断以理义如舜传禹曰朕志
 先定鬼神其必依龟筮必协从已自吉了更不用重
卷六十六 第 2a 页 WYG0701-0328c.png
 去卜吉也周公营都意主在洛矣所卜涧水东瀍水
 西只是对洛而言其他事惟尽人谋未可晓处方卜
 故迁国立君大事则卜洪范谋及乃心谋及卿士尽
 人谋然后卜筮以审之(淳/)
且如易之作本只是为卜筮如极数知来之谓占莫大
 乎蓍龟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等语皆见得是占筮之意盖古人淳质不似后世人
 心机巧事事理会得古人遇一事理会不下便须去
卷六十六 第 2b 页 WYG0701-0328d.png
 占占得乾时元亨便是大亨利贞便是利在于正古
 人便守此占知其大亨却守其正以俟之只此便是
 开物成务若不如此何缘见得开物成务底道理即
 此是易之用人人皆决于此便是圣人家至户到以
 教之也若似后人事事理会得亦不待占盖元亨是
 示其所以为卦之意利贞便因以为戒耳又曰圣人
 恐人一向只把做占筮看便以义理说出来元亨利
 贞在文王之辞只作二事正是大亨以正至孔子方
卷六十六 第 3a 页 WYG0701-0329a.png
 分作四件然若是坤元亨利牝马之贞不成把利字
 绝句后云主利却当如此绝句至于他卦却只作大
 亨以正后人须要把乾坤说大于他卦毕竟在占法
 却只是大亨以正而已(㽦/)
问易以卜筮设教卜筮非日用如何设教曰古人未知
 此理时事事皆卜筮故可以设教后来知此者众必
 大事方卜(可/学)
魏丙材仲问元亨利贞曰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
卷六十六 第 3b 页 WYG0701-0329b.png
 盖上古之时民淳俗朴风气未开于天下事全未知
 识故圣人立龟以与之卜作易以与之筮使之趋利
 避害以成天下之事故曰开物成务然伏羲之卦爻
 也难理会故文王从而为之辞于其閒无非教人之
 意如曰元亨利贞则虽大亨然亦利于正如不贞虽
 有大亨之卦亦不可用如曰潜龙勿用则阳气在下
 故教人以勿用童蒙则又教人以须是如童蒙而求
 资益于人方吉凡言吉则不如是便有个凶在那里
卷六十六 第 4a 页 WYG0701-0329c.png
 凡言不好则莫如是然后有个好在那里他只是不
 曾说出耳物只是人物务只是事务冒只是罩得天
 下许多道理在里自今观之也是如何出得他个(道/夫)
易本卜筮之书后人以为止于卜筮至王弼用老庄解
 后人便只以为理而不以为卜筮亦非想当初伏羲
 画卦之时只是阳为吉阴为凶无文字某不敢说窃
 意如此后文王见其不可晓故为之作彖辞或占得
 爻处不可晓故周公为之作爻辞又不可晓故孔子
卷六十六 第 4b 页 WYG0701-0329d.png
 为之作十翼皆解当初之意今人不看卦爻而看系
 辞是犹不看刑统而看刑统之序例也安能晓今人
 须以卜筮之书看之方得不然不可看易尝见艾轩
 与南轩争而南轩不然其说南轩亦不晓(节/)
八卦之画本为占筮方伏羲画卦时止有奇偶之画何
 尝有许多说话文王重卦作繇辞周公作爻辞亦只
 是为占筮设到孔子方始说从义理去如乾元亨利
 贞坤元亨利牝马之贞与后面元亨利贞只一般元
卷六十六 第 5a 页 WYG0701-0330a.png
 亨谓大亨也利贞谓利于正也占得此卦者则大亨
 而利于正耳至孔子乃将乾坤分作四德说此亦自
 是孔子意思伊川云元亨利贞在乾坤为四德在他
 卦只作两事不知别有何證据故学易者须将易各
 自看伏羲易自作伏羲易看是时未有一辞也文王
 易自作文王易周公易自作周公易孔子易自作孔
 子易看必欲牵合作一意看不得今学者讳言易本
 为占筮作须要说做为义理作若果为义理作时何
卷六十六 第 5b 页 WYG0701-0330b.png
 不直述一件文字如中庸大学之书言义理以晓人
 须得画八卦则甚周官唯大卜掌三易之法而司徒
 司乐师氏保氏诸子之教国子庶民只是教以诗书
 教以礼乐未尝以易为教也(广/)
或问易解伊川之外谁说可取曰如易某便说道圣人
 只是为卜筮而作不解有许多说话但是此说难向
 人道人不肯信向来诸公力来与某辩某煞费气力
 与他分析而今思之只好不说只做放那里信也得
卷六十六 第 6a 页 WYG0701-0330c.png
 不信也得无许多气力分疏且圣人要说理何不就
 理上直剖判说何故恁地回互假托教人不可晓又
 何不别作一书何故要假卜筮来说又何故说许多
 吉凶悔吝此只是理会卜筮后因其中有些子理故
 从而推明之所以大象中只是一句两句子解了但
 有文言与系辞中数段说得较详然也只是取可解
 底来解如不可晓底也不曾说而今人只是眼孔小
 见他说得恁地便道有那至理只管要去推求且孔
卷六十六 第 6b 页 WYG0701-0330d.png
 子当时教人只说诗书执礼只说学诗乎与兴于诗
 立于礼成于乐只说人而不为周南召南诗三百一
 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元不曾教人去读易但有一处
 说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也只是
 孔子自恁地说不曾将这个去教人如周公做一部
 周礼可谓纤悉毕备而周易却只掌于太卜之官却
 不似大司乐教成均之属样恁地重缘这个只是理
 会卜筮大槩只是说个阴阳因阴阳之消长却有些
卷六十六 第 7a 页 WYG0701-0331a.png
 子理在其中伏羲当时偶然见得一便是阳二便是
 阴从而画放那里当时人一也不识二也不识阴也
 不识阳也不识伏羲便与他剔开这一机然才有个
 一二后来便生出许多象数来恁地时节他也自遏
 他不住然当初也只是理会罔罟等事也不曾有许
 多峣崎如后世经世书之类而今人便要说伏羲如
 神明样无所不晓伏羲也自纯朴也不曾去理会许
 多事来自他当时剔开这一个机后世间生得许多
卷六十六 第 7b 页 WYG0701-0331b.png
 事来他也自不奈何他也自不要得恁地但而今所
 以难理会时盖缘亡了那卜筮之法如周礼太卜掌
 三易之法连山归藏周易便是别有理会周易之法
 而今却只有上下经两篇皆不见许多法了所以难
 理会今人却道圣人言理而其中因有卜筮之说他
 说理后说从那卜筮上来做么若有人来与某辩某
 只是不答次日义刚问先生昨言易只是为卜筮而
 作某说已自甚明白然先生于先天后天无极太极
卷六十六 第 8a 页 WYG0701-0331c.png
 之说却留意甚切不知如何曰卜筮之书如火珠林
 之类(淳录云公谓卜筮之/书便如今火珠林样)许多道理依旧在其间但
 是因他作这卜筮后却去推出许多道理来他当初
 做时却只是为卜筮画在那里不是晓尽许多道理
 后方始画这个道理难说向来张安国儿子来问某
 与说云要晓得便只似灵棋课模样有一朋友言恐
 只是以其人未能晓而告之以此说某云是诚实恁
 地说长久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
卷六十六 第 8b 页 WYG0701-0331d.png
 下之象安卿问先天图有自然之象数伏羲当初亦
 知其然否曰也不见得如何但圆图是有些子造作
 模样如方图只是据见在底画(淳录云/较自然)圆图便是就
 这中间拗做两截(淳录云圆图作/两段来拗曲)恁地转来底是奇
 恁地转去底是耦便有些不甚依他当初画底然伏
 羲当初也只见太极下面有阴阳便知是一生二二
 生四四又生八恁地推将去做成这物事(淳录云不/觉成来却)
 (如此/齐整)想见伏羲做得这个成时也大故地喜欢自前
卷六十六 第 9a 页 WYG0701-0332a.png
 不曾见个物事恁地齐整因言夜来有一说说不曾
 尽通书言圣人之精画卦以示圣人之蕴因卦以发
 精是圣人本意蕴是偏旁带来道理如春秋圣人本
 意只是载那事要见世变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臣弑
 其君子弑其父如此而已就那事上见得是非美恶
 曲折便是因以发底如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
 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四象生八卦以上便是圣人本
 意底如彖辞文言系辞皆是因而发底不可一例看
卷六十六 第 9b 页 WYG0701-0332b.png
 今人只把做占去看便活若是的定把卦爻来作理
 看恐死了国初讲筵讲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太祖遽
 云此书岂可令凡民见之某便道是解易者错了这
 大人便是飞龙言人若占得此爻便利于见那大人
 谓如人臣占得此爻则利于见君而为吉也如那见
 龙在田利见大人有德者亦谓之大人言人若寻师
 若要见好人时(淳录作求/师亲贤)占得此爻则吉然而此两
 个利见大人皆言君德也者亦是说有君德而居下
卷六十六 第 10a 页 WYG0701-0332c.png
 者今却说九二居下位而无应又如何这个无头无面
 又如何见得应与不应如何恁地硬说得若是把做占
 看时士农工商事事人用得这般人占得便把做这
 般用那般人占得便把做那般用若似而今说时便
 只是秀才用得别人都用不得了而今人便说道解
 明理事来便看道理如何后作区处古时人蠢蠢然
 事事都不晓做得是也不知做得不是也不知圣人
 因便作易教人去占占得恁地便吉恁地便凶所谓
卷六十六 第 10b 页 WYG0701-0332d.png
 通天下之志定天下之业断天下之疑者即此是也而今
 若把作占说时吉凶悔吝便在我看我把作甚么用皆
 用得今若把做文字解便是硬装了安卿问如何恁地
 曰而今把作理说时吉凶悔吝皆断定在九二六四
 等身上矣(淳录云彼九二六四无头无面何/以见得如此亦只是在人用得也)如此则
 吉凶悔吝是硬装了便只作得一般用了林择之
 伊川易说得理也太多曰伊川求之太深尝说三百八
 十四爻不可只作三百八十四爻解其说也好而今似他
卷六十六 第 11a 页 WYG0701-0333a.png
 解时依旧只作得三百八十四般用安卿问彖象莫也
 是因爻而推其理否曰彖象文言系辞皆是因而推
 明其理叔器问吉凶是取定于揲蓍否曰是然则洪
 范龟从筮从又要卿士庶民从如何曰决大事也不敢
 不恁地兢谨如迁国立君之类不可不恁地若是其他
 小事则亦取必于卜筮而已然而圣人见得那道理定
 后常不要卜且如舜所谓朕志先定询谋佥同鬼神其
 依龟筮协从若恁地便是自家所见已决而卜亦不过如
卷六十六 第 11b 页 WYG0701-0333b.png
 此故曰卜不习吉且如周公卜宅云我卜河朔黎水我乃
 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瀍
 涧只在洛之旁这便见得是周公先自要都洛后但夹
 将瀍涧来卜所以每与洛对说而两卜所以皆言惟
 洛食以此见得也是人谋先定后方以卜来决之择
 之言筮短龟长不如从长看来龟又较灵曰揲蓍用
 手又不似钻龟较自然只是将火一钻便自成文却
 就这上面推测叔器问龟卜之法如何曰今无所传
卷六十六 第 12a 页 WYG0701-0333c.png
 看来只似而今五兆卦此间人有五兆卦将五茎茅
 自竹筒中写出来直向上底为木横底为土向下底
 为水斜向外者为火斜向内者为金便如文帝兆得
 大横横土也所以道予为天王夏启以光盖是得土
 之象(义刚○/淳录略)
易所以难读者盖易本是卜筮之书今却要就卜筮中
 推出讲学之道故成两节工夫(贺/孙)
易乃是卜筮之书古者则藏于太史太卜以占吉凶亦
卷六十六 第 12b 页 WYG0701-0333d.png
 未有许多说话及孔子始取而敷绎为文言杂卦彖
 象之类乃说出道理来(学/履)
易只是个卜筮之书孔子却就这上依傍说些道理教
 人虽孔子也只得随他那物事说不敢别生说(僩/)
易为卜筮而作皆因吉凶以示训戒故其言虽约而所
 包甚广夫子作传亦略举一端以见凡例而已(阙/)
易本为卜筮作古人质朴作事须卜之鬼神孔子恐义
 理一向没卜筮中故明其义至如曰义旡咎也义弗
卷六十六 第 13a 页 WYG0701-0334a.png
 乘也只是一个义(方/)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上古圣人不是著此垂教只
 是见得天地阴阳变化之理画而为卦使因卜筮而
 知所修为避忌至周公孔子一人又说多了一人某
 不敢教人看易为这物阔大且不切已兼其间用字
 与今人皆不同如说田猎祭祀侵伐疾病皆是古人
 有此事去卜筮故爻中出此今无此事了都晓不得
 (砺/)
卷六十六 第 13b 页 WYG0701-0334b.png
看系辞须先看易自大衍之数以下皆是说卜筮若不
 是说卜筮却是说一无底物今人诚不知易可学云
 今人只见说易为卜筮作便群起而争之不知圣人
 乃是因此立教曰圣人丁宁曲折极备(因举大畜九/三良马逐)
 读易当如筮相似上达鬼神下达人道所谓冒天下
 之道只如此说出模样不及作为而天下之道不能
 出其中可学云今人皆执画前易皆一向乱说曰画
 前易亦分明居则玩其占有不待占而占自显者(可/学)
卷六十六 第 14a 页 WYG0701-0334c.png
易书本原于卜筮又说邵子之学只把元会运世四字
 贯尽天地万物(友/仁)
易本是卜筮之书若人卜得一爻便要人玩此一爻之
 义如利贞之类只是正者便利不正者便不利不曾
 说道利不贞者人若能见得道理已十分分明则亦
 不须更卜如舜之命禹曰官占惟先蔽志昆命于元
 龟朕志先定询谋佥同鬼神其依龟筮协从卜不习
 吉其犹将也言虽未卜而吾志已是先定询谋已是
卷六十六 第 14b 页 WYG0701-0334d.png
 佥同鬼神亦必将依之龟筮亦必须协从之所以谓
 卜不习吉者盖习重也这个道已是断然见得如此
 必是吉了便自不用卜若卜则是重矣(时/举)
刘用之问坤卦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曰坤是纯阴卦诸
 爻皆不中正五虽中亦以阴居阳惟六二居中得正
 为坤之最盛者故以象言之则有三者之德而不习
 无不利占者得之有是德则吉易自有一个本意直
 从中间过都不著两边须要认得这些子分晓方始
卷六十六 第 15a 页 WYG0701-0335a.png
 横三竖四说得今人不曾识得他本意便要横三竖
 四说都无归著文蔚曰易本意只是为占筮曰便是
 如此易当初只是为占筮而作文言彖象却是推说
 做义理上去观乾坤二卦便可见孔子曰圣人设卦
 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若不是占筮如何说明吉凶
 且如需九三需于泥致寇至以其逼近坎险有致寇
 之象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孔子虽说推明义理这般所在又变例推明占筮之
卷六十六 第 15b 页 WYG0701-0335b.png
 意需于泥灾在外占得此象虽若不吉然能敬慎则
 不败又能坚忍以需待处之得其道所以不凶或失
 其刚健之德又无坚忍之志则不能不败矣文蔚曰
 常爱先生易本义云伏羲不过验阴阳消息两端而
 已只是一阴一阳便分吉凶了只管就上加去成八
 卦以至六十四卦无非是验这两端消息曰易不离
 阴阳千变万化只是这两个庄子云易道阴阳他亦
 自看得(文蔚○/僩录详)
卷六十六 第 16a 页 WYG0701-0335c.png
用之问坤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学须用习然后至
 于不习曰不是如此圣人作易只是说卦爻中有此
 象而已如坤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自是他这一
 爻中有此象人若占得便应此事有此用也未说到
 学者须习至于不习在学者之事固当如此然圣人
 作易未有此意在用之曰然不习无不利此成德之
 事也曰亦非也未说到成德之事只是卦爻中有此
 象而已若占得便应此象都未说成德之事也某之
卷六十六 第 16b 页 WYG0701-0335d.png
 说易所以与先儒世儒之说皆不同正在于此学者
 须晓某之正意然后方可推说其他道理某之意思
 极直只是一条路径去若才惹著今人便说差错了
 便非易之本意矣(池录云如过剑门相似须是蓦直/撺过脱得剑门了却以之推说易)
 (之道理横说竖说都不妨若才挨近两边/触动那剑便是撺不过便非易之本意矣)才卿云先
 生解易之本意只是为卜筮尔曰然据某解一部易
 只是作卜筮之书今人说得来太精了更入粗不得
 如某之说虽粗然却入得精精义皆在其中若晓得
卷六十六 第 17a 页 WYG0701-0336a.png
 某一人说则晓得伏羲文王之易本是作如此用元
 未有许多道理在方不失易之本意今未晓得圣人
 作易之本意便先要说道理纵饶说得好(池录云只/是无情理)
 只是与易元不相干圣人分明说昔者圣人之作易
 观象设卦系辞焉以明吉凶几多分晓某所以说易
 只是卜筮书者此类可见易只是说个卦象以明吉
 凶而已更无他说如乾有乾之象坤有坤之象人占
 得此卦者则有此用以断吉凶那里说许多道理今
卷六十六 第 17b 页 WYG0701-0336b.png
 人读易当分为三等伏羲自是伏羲之易文王自是
 文王之易孔子自是孔子之易读伏羲之易如未有
 许多彖象文言说话方见得易之本意只是要作卜
 筮用如伏羲画八卦那里有许多文字言语只是说
 八个卦有某象乾有乾之象而已其大要不出于阴
 阳刚柔吉凶消长之理然未尝说破只是使人知占
 得此卦如此者吉彼卦如此者凶今人未曾明得乾
 坤之象便说乾坤之理所以说得都无情理及文王
卷六十六 第 18a 页 WYG0701-0336c.png
 周公分为六十四卦添入乾元亨利贞坤元亨利牝
 马之贞早不是伏羲之意已是文王周公自说他一
 般道理了然犹是就人占处说如占得乾卦则大亨
 而利于正耳及孔子系易作彖象文言则以元亨利
 贞为乾之四德又非文王之易矣到得孔子尽是说
 道理然犹就卜筮上发出许多道理欲人晓得所以
 凶所以吉卦爻好则吉卦爻不好则凶若卦爻太好
 而已德相当则吉卦爻虽吉而已德不足以胜之则
卷六十六 第 18b 页 WYG0701-0336d.png
 虽吉亦凶卦爻虽凶而已德足以胜之则虽凶犹吉
 反覆都就占筮上发明诲人底道理如云需于泥致
 寇至此卦爻本自不好而象却曰自我致寇敬慎不
 败也盖卦爻虽不好而占之者能敬慎畏防则亦不
 至于败盖需者待也需有可待之时故得以就需之
 时思患预防而不至于败也此则圣人就占处发明
 诲人之理也又曰文王之心已自不如伏羲宽阔急
 要说出来孔子之心不如文王之心宽大又急要说
卷六十六 第 19a 页 WYG0701-0337a.png
 出道理来所以本意浸失都不顾元初圣人画卦之
 意只认各人自说一副常道理及至伊川又自说他
 一样微似孔子之易而又甚焉故其说易自伏羲至
 伊川自成四样某所以不敢从而原易之所以作而
 为之说为此也用之云圣人作易只是明个阴阳刚
 柔吉凶消长之理而已曰虽是如此然伏羲作易只
 画八卦如此也何尝明说阴阳刚柔吉凶之理然其
 中则具此道理想得个古人教人也不甚说只是说
卷六十六 第 19b 页 WYG0701-0337b.png
 个方法如此使人依而行之如此则吉如此则凶如
 此则善如此则恶未有许多言语又如舜命夔教胄
 子亦只是说个宽而栗直而温之法教人不失其中
 和之德而已初未有许多道理所谓民可使由之不
 可使知之亦只要你不失其正而已不必苦要你知
 也又曰某此说据某所见且如此说不知后人以为
 如何因笑曰东坡注易毕谓人曰自有易以来未有
 此书也(僩○蜀录析为/三池录文差略)
卷六十六 第 20a 页 WYG0701-0337c.png
易申言占者有其德则其占如是言无其德而得是占
 者却是反说如南蒯得黄裳元吉疑吉矣而蒯果败
 者盖卦辞明言黄裳则元吉无黄裳之德则不吉也
 又如适所说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占者有直方大之
 德则不习而无不利占者无此德即虽习而不利也
 如奢侈之人而得共俭则吉之占明不共俭者是占
 为不吉也他皆仿此如此看自然意思活(铢/)
论易云其他经先因其事方有其文如书言尧舜禹汤
卷六十六 第 20b 页 WYG0701-0337d.png
 伊尹武王周公之事因有许多事业方说到这里若
 无这事亦不说到此若易则只是个空底物事未有
 是事预先说是理故包括得尽许多道理看人做甚
 事皆撞着他又曰易无思也无为也易是无情底物
 事故寂然不动占之者吉凶善恶随事著见乃感而
 遂通又云易中多言正如利贞贞吉利永贞之类皆
 是要人守正又云人如占得一爻须是反观诸身果
 尽得这道理否坤之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须看
卷六十六 第 21a 页 WYG0701-0338a.png
 自家能直能方能大方能不习无不利凡皆类此又
 云所谓大过如当潜而不潜当见而不见当飞而不
 飞皆是过又曰如坤之初六须知履霜坚冰之渐要
 人恐惧修省不知恐惧修省便是过易大槩欲人恐
 惧修省又曰文王系辞本只是与人占底书至孔子
 作十翼方说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
 变而玩其占又曰夫子读易与常人不同是他胸中
 洞见阴阳刚柔吉凶消长进退存亡之理其赞易即
卷六十六 第 21b 页 WYG0701-0338b.png
 就胸中写出这道理味道问圣人于文言只把做道
 理说曰有此气便有此理又问文言反覆说如何曰
 如言潜龙勿用阳在下也又潜龙勿用下也只是一
 意重叠说伊川作两意未稳(时/举)
圣人作易本为欲定天下之志断天下之疑而已不是
 要因此说道理也如人占得这爻便要人知得这爻
 之象是吉是凶吉便为之凶便不为然如此理却自
 在其中矣如剥之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
卷六十六 第 22a 页 WYG0701-0338c.png
 庐其象如此谓一阳在上如硕大之果人不及食而
 独留于其上如君子在上而小人皆载于下则是君
 子之得舆也然小人虽载君子而乃欲自下而剥之
 则是自剥其庐耳盖惟君子乃能覆盖小人小人必
 赖君子以保其身今小人欲剥君子则君子亡而小
 人亦无所容其身如自剥其庐也且看自古小人欲
 害君子到害得尽后国破家亡其小人曾有存活得
 者否故圣人象曰君子得舆民所载也小人剥庐终
卷六十六 第 22b 页 WYG0701-0338d.png
 不可用也若人占得此爻则为君子之所为者必吉
 而为小人之所为者必凶矣其象如此而理在其中
 矣却不是因欲说道理而后说象也(时举○植录云/易只是说象初)
 (未有后人所说许多道理堆垛在上面盖圣人作易/本为卜筮设上自王公而下达于庶人故曰以通天)
 (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但圣人说象/则理在其中矣因举剥之上九硕果不食五阴在下)
 (来剥一阳一阳尚存如硕大之果不食君子得舆是/君子在上为小人所载乃下五阴载上一阳之象小)
 (人剥庐者言小人既剥君子其庐亦将自剥看古今/小人既剥君子而小人亦死亡灭族岂有存者圣人)
 (之象只如是后人说易只爱将道理/堆垛在上面圣人本意不解如此)
卷六十六 第 23a 页 WYG0701-0339a.png
先之问易曰坤卦大抵减乾之半据某看来易本是个
 卜筮之书圣人因之以明教因其疑以示训如卜得
 乾卦云元亨利贞本意只说大亨利于正若不正便
 会凶如卜得爻辞如潜龙勿用便教人莫出做事如
 卜得见龙在田便教人可以出做事如说利见大人
 一个是五在上之人一个是二在下之人看是甚么
 人卜得天子自有天子利见大人处大臣自有大臣
 利见大人处群臣自有群臣利见大人处士庶人自
卷六十六 第 23b 页 WYG0701-0339b.png
 有士庶人利见大人处当时又那曾有某爻与某爻
 相应那自是说这道理如此又何曾有甚么人有甚
 么人说有甚张三李四中间都是正吉不曾有不正
 而吉大率是为君子设非小人盗贼所得窃取而用
 如黄裳元吉须是居中在下方会大吉不然则大凶
 此书初来只是如此到后来圣人添许多说话也只
 是怕人理会不得故就上更说许多教分明大抵只
 是因以明教若能恁地看都是教戒恁地看来见得
卷六十六 第 24a 页 WYG0701-0339c.png
 圣人之心洞然如日星更无些子屈曲遮蔽故曰圣
 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又
 曰看他本来里面都无这许多事后来人说不得便
 去白撰个话若做卜筮看说这话极是分明某如今
 看来直是分明若圣人有甚么说话要与人说便分
 明说了若不要与人说便不说不应恁地千般百样
 藏头伉脑无形无影教后人自去多方推测圣人一
 个光明盛大之心必不如此故曰君子居则观其象
卷六十六 第 24b 页 WYG0701-0339d.png
 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看这般处自分晓
 如今读书恁地读一番过了须是常常将心下温过
 所以孔子说学而时习之若只看过便住自是易得
 忘记了须常常温习方见滋味(贺/孙)
易只是古人卜筮之书如五虽主君位而言然实不可
 泥(人/杰)
易本为卜筮设如曰利涉大川是利于行舟也利有攸
 往是利于启行也后世儒者鄙卜筮之说以为不足
卷六十六 第 25a 页 WYG0701-0340a.png
 言而所见太卑者又泥于此而不通故曰易者难读
 之书也不若且从大学做工夫然后循次读论孟中
 庸庶几切已有益也(义/刚)
易爻只似而今发课底卦影相似如云初九潜龙勿用
 这只是戒占者之辞解者遂去这上面生义理以初
 九当潜龙勿用九二当利见大人初九是个甚么如
 何会潜如何会勿用试讨这个人来看九二爻又是
 甚么人他又如何会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尝见林艾
卷六十六 第 25b 页 WYG0701-0340b.png
 轩云世之发六壬课者以丙配壬则吉盖火合水也
 如卦影云朱鸟翾翾归于海之湄吉这个只是说水
 火合则吉尔若使此语出自圣人之口则解者必去
 上面说道理以为朱鸟如何海湄如何矣(僩/)
问易中也有偶然指定一两件实事言者如亨于岐山
 利用征伐利迁国之类是也曰是如此亦有兼譬喻
 言者利涉大川则行船之吉占而济大难大事亦如
 之(赐○/学履)
卷六十六 第 26a 页 WYG0701-0340c.png
古人凡事必占如田获三狐则田猎之事亦占也(僩/)
说卦中说许多卜筮今人说易却要扫去卜筮如何理
 会得易每恨不得古人活法只说得个半死半活底
 若更得他那个活法却须更看得高妙在古人必自
 有活法且如筮得之卦爻却与所占底事不相应时
 如何他到这里又须别有个活底例子括将去不只
 恁死杀著或是用支干相合配处或是因他物象揲
 蓍虽是占筮只是后人巧去里面见个小小底道理
卷六十六 第 26b 页 WYG0701-0340d.png
 旁门曲径正理不只如此(渊/)
今之说易者先掊击了卜筮如下系说卜筮是甚次第
 某所恨者不深晓古人卜筮之法故今说处多是想
 像古人如此若更晓得须更有奥义可推或曰布蓍
 求卦即其法也曰爻卦与事不相应则推不去古人
 于此须有变通(或以支干推/之○方子)
熟读六十四卦则觉得系辞之语直为精密是易之括
 例要之易书是为卜筮而作如云定天下之吉凶成
卷六十六 第 27a 页 WYG0701-0341a.png
 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又云天生神物圣人则
 之则专为卜筮也鲁可几曰古之卜筮恐不如今日
 所谓火珠林之类否曰以某观之恐亦自有这法如
 左氏所载则支干纳音配合之意似亦不废如云得
 屯之比既不用屯之辞亦不用比之辞却自别推一
 法恐亦不废这理也(道/夫)
易以卜筮用道理便在里面但只未说到这处如楚辞
 以神为君祀之者为臣以见其敬奉不可忘之义固
卷六十六 第 27b 页 WYG0701-0341b.png
 是说君臣但假托事神而说今也须与他说事神然
 后及他事君之意今解直去解作事君也未为不是
 但须先为他结了事神一重方及那处易便是如此
 今人心性褊急更不待先说他本意便将理来滚说
 了(学/履)
大凡人不曾著实理会则说道理皆是悬空如读易不
 曾理会揲法则说易亦是悬空如周礼所载蒐田事
 云如其阵之法便是古人自识了阵法所以更不载
卷六十六 第 28a 页 WYG0701-0341c.png
 今人不曾理会阵法则谈兵亦皆是脱空(道/夫)
问今之揲蓍但见周公作爻辞以后之揲法不知当初
 只有文王彖辞又如何揲曰他又须别有法只是今
 不可考耳且如周礼所载则当时煞有文字如今所
 见占法亦只是大槩如此其间亦自有无所据底只
 是约度如此大抵古人法度今皆无复存者只是这
 些道理人尚胡乱说得去尝爱陆机文赋有曰意翻
 空而易奇文质实而难工道理人却说得去法度却
卷六十六 第 28b 页 WYG0701-0341d.png
 杜撰不得且如乐今皆不可复考今人只会说得凡
 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到得制
 度便都说不去问通书注云而其制作之妙真有以
 得乎声气之元不知而今尚可寻究否曰今所争祗
 是黄钟一宫耳这里高则都高这里低则都低盖难
 得其中耳问胡安定乐如何曰他亦是一家(干/)
以四约之者揲之以四之义也(以下启蒙/占门○渊)
五四为奇各是一个四也九八为耦各是两个四也(渊/)
卷六十六 第 29a 页 WYG0701-0342a.png
老阴老阳为乾坤然而皆变少阴少阳亦为乾坤然而
 皆不变(渊/)
老阴老阳不专在乾坤上亦有少阴少阳如乾坤六爻
 皆动底是老六爻皆不动底是少六卦上亦有老阴
 老阳(渊/)
所以到那三画变底第三十二卦以后占变卦彖爻之
 辞者无他到这里时离他那本卦分数多了到四画
 五画则更多(渊/)
卷六十六 第 29b 页 WYG0701-0342b.png
问卜卦二爻变则以二变爻占仍以上爻为主四爻变
 则以之卦二不变爻占仍以下爻为主曰凡变须就
 其变之极处看所以以上爻为主不变者是其常只
 顺其先后所以以下爻为主亦如阴阳老少之义老
 者变之极处少者便只是初(贺孙○学履录云变者/下至上而止不变者下)
 (便是不变之本/故以之为主)
内卦为贞外为悔(因说生物只有初时好凡/物皆然康节爱说○僩)
贞悔即占用二之谓贞是在里面做主宰底悔是做出
卷六十六 第 30a 页 WYG0701-0342c.png
 了末后阑珊底贞是头边(渊/)
问内卦为贞外卦为悔贞悔如何曰此出于洪范贞看
 来是正悔是过意凡悔字都是过了方悔这悔字是
 过底意思亦是多底意思下三爻便是正卦上三爻
 似是过多了恐是如此这贞悔亦似今占卜分甚主
 客问两爻变则以两变爻占仍以下爻为主何也曰
 卦是从下生占事都有一个先后首尾(贺/孙)
陈日善问内卦为贞外卦为悔是何义曰贞训正事方
卷六十六 第 30b 页 WYG0701-0342d.png
 正如此悔是事已如此了凡悔吝者皆是事之已然
 者如此二字又有始终之意(雉/)
贞是事之始悔是事之终贞是事之主悔是事之客贞
 是在我底悔是应人底三爻变则所主不一以二卦
 彖辞占而以本卦为贞变卦为悔六爻俱不变则占
 本卦彖辞而以内卦为贞外卦为悔凡三爻变者有
 二十卦前十卦为贞后十卦为悔后十卦是变尽了
 又反来有图见启蒙(义/刚)
卷六十六 第 31a 页 WYG0701-0343a.png
叔器问内卦为贞外卦为悔曰贞悔出洪范贞是正底
 便是体悔是过底动则有悔又问一贞八悔曰如乾
 夬大有大壮小畜需大畜泰内体皆乾是一贞外体
 八卦是八悔馀仿此(义/刚)
问贞悔不止一说如六十四卦则每卦内三画为贞外
 三画为悔如揲蓍成卦则正卦为贞之卦为悔如八
 卦之变则纯卦一为贞变卦七为悔曰是如此(过/)
问卦爻凡初者多吉上者多凶曰时运之穷自是如此
卷六十六 第 31b 页 WYG0701-0343b.png
 内卦为贞外卦为悔贞是贞正底意悔是事过有追
 不及底意(砺/)
占法阳主贵阴主富(渊/)
悔阳而吝阴(方/子)
巽离兑乾之所索乎坤者震坎艮坤之所索乎乾者本
 义揲蓍之说恐不须恁地(方/子)
凡爻中言人者必是其人尝占得此卦如大横庚庚必
 启未君时曾占得(渊/)
卷六十六 第 32a 页 WYG0701-0343c.png
易中言帝乙归妺箕子明夷高宗伐鬼方之类疑皆当
 时帝乙高宗箕子曾占得此爻故后人因而记之而
 圣人以入爻也如汉书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
 光亦是启曾占得此爻也火珠林亦如此(僩/)
今人以三钱当揲蓍不能极其变此只是以纳甲附六
 爻纳甲乃汉焦赣京房之学(可/学)
火珠林犹是汉人遗法(方/子)
问筮短龟长如何曰筮已费手(可/学)
卷六十六 第 32b 页 WYG0701-0343d.png
筮短龟长近得其说是筮有个病才一画定便只有三
 十二卦永不到是那三十二卦又二画便只有十六
 卦又三画便只有八卦又四画便只有四卦又五画
 便只有二卦这二卦便可以著意揣度了不似龟才
 钻拆便无救处全不可容心(贺/孙)
因言筮卦曰卦虽出于自然然一爻成则止有三十二
 卦二爻成则止有十六卦三爻成则止有八卦四爻
 成则止有四卦五爻成则止有二卦是人心渐可以
卷六十六 第 33a 页 WYG0701-0344a.png
 测知不若卜龟文一兆则吉凶便见更无移改所以
 古人言筮短龟长广因言浙人多尚龟卜虽盗贼亦
 取决于此曰左传载臧会卜信与僭僭吉此其法所
 以不传圣人作易示人以吉凶却无此弊故言利贞
 不言利不贞贞吉不言不贞吉言利禦寇不言利为
 寇也(广/)
易占不用龟而每言蓍龟皆具此理也筮即蓍也筮短
 龟长不如从长者谓龟有钻灼之易而筮有扐揲之
卷六十六 第 33b 页 WYG0701-0344b.png
 烦龟之卦一灼便成亦有自然之意洪范所谓卜五
 占用二者卜五即龟用二即蓍曰雨曰霁曰蒙曰驿
 曰克即是五行雨即水霁即火蒙即土驿即木克是
 金曰贞曰悔即是内外卦也(谟/)
占龟土兆大横木兆直(或曰火兆直只/周礼曰木兆直)金兆从右邪上
 火兆从左邪上(或曰木兆/从左邪上)水兆曲以大小长短明暗
 为吉凶或占凶事又以短小为吉又有旋者吉大横
 吉大横庚庚庚庚是豹起恁地庚庚然不是金兆也
卷六十六 第 34a 页 WYG0701-0344c.png
 (贺/孙)
程沙随说大横庚庚为金兆取庚辛之义他都无所据
 只云得之卜者不知大横只是土兆盖横是土言文
 帝将自诸侯而得天下有大土之象也庚庚乃是龟
 文爆出也(卜兆见洪范疏云/横者为土○焘)
汉卿说钻龟法云先定四向欲求甚纹兆顺则为吉逆
 则为凶正淳云先灼火然后观火之纹而定其吉凶
 曰要须先定其四向而后求其合从逆则凶如亦惟
卷六十六 第 34b 页 WYG0701-0344d.png
 洛食乃先以墨画定看食墨如何筮短龟长古人固
 重此洪范谓龟从筮逆若龟筮共违于人则用静吉
 用作凶汉卿云今为贼者多卜龟以三龟连卜皆顺
 则往贺孙云若石祁子兆卫人以龟为有知此却是
 无知也曰所以古人以易而舍龟往往以其难信易
 则有贞吉无不贞吉利禦寇不利为寇(贺/孙)
卜必先以墨画龟(看是卜何事要得何兆都有/定例或火或土便是墨画之)要拆(钻/处)
 (拆/㾗)依此墨然后灼之(以火钻钻/钻略过久)求其兆(拆/㾗)顺食此墨
卷六十六 第 35a 页 WYG0701-0345a.png
 画之处谓之食(振/)
南轩家有真蓍云破宿州时得之又曰卜易卦以钱掷
 以甲子起卦始于京房(璘/)
    象
尝谓伏羲画八卦只此数画该尽天下万物之理阳在
 下为震震动也在上为艮艮止也阳在下自动在上
 自止欧公却说系辞不是孔子作所谓书不尽言言
 不尽意者非盖他不曾看立象以尽意一句惟其言
卷六十六 第 35b 页 WYG0701-0345b.png
 不尽意故立象以尽之学者于言上会得者浅于象
 上会得者深(广/)
伊川说象只似譬喻样说看得来须有人象如此只是
 如今晓他不出(渊/)
某尝作易象说大率以简治繁不以繁御简(煇/)
前辈也曾说易之取象似诗之比兴如此却是虚说恐
 不然如田有禽须是此爻有此象但今不可考数则
 只是大衍之数五十与天数五地数五两段大衍之
卷六十六 第 36a 页 WYG0701-0345c.png
 数是说蓍天地之数是说造化生生不穷之理除此
 外都是后来人推说出来底(渊/)
以上底推不得只可从象下面说去王辅嗣伊川皆不
 信象如今却不敢如此说只可说道不及见这个了
 且从象以下说免得穿凿(渊/)
问易之象似有三样有本画自有之象如奇画象阳偶
 画象阴是也(六十四卦之爻/一爻各是一象)有实取诸物之象如乾
 坤六子以天地雷风之类象之是也有只是圣人以
卷六十六 第 36b 页 WYG0701-0345d.png
 意自取那象来明是义者如白马翰如载鬼一车之
 类是也实取诸物之象决不可易若圣人姑假是象
 以明义者当初若别命一象亦通得不知是如此否
 曰圣人自取之象也不见得如此而今且只得因象
 看义若恁地说则成穿凿了(学/履)
他所以有象底意思不可见却只就他那象上推求道
 理不可为求象不得便唤做无如潜龙便须有那潜
 龙之象(渊/)
卷六十六 第 37a 页 WYG0701-0346a.png
取象各不同有就自已身上取底有自已当不得这卦
 象却就那人身上取如潜龙勿用是就占者身上言
 到那见龙自家便当不得须把做在上之大人九五
 飞龙便是人君大人却是在下之大人(渊/)
易之象理会不得如乾为马而乾之卦却专说龙如此
 之类皆不通(恪/)
易中取象不如卦德上命字较亲切如蒙险而止复刚
 动而顺行此皆亲切如山下出泉地中有雷恐是后
卷六十六 第 37b 页 WYG0701-0346b.png
 来又就那上面添出所以易中取象处亦有难理会
 者(学/履)
易毕竟是有象只是今难推如既济高宗伐鬼方在九
 三未济却在九四损十朋之龟在六五益却在六二
 不知其象如何又如履卦归妹卦皆有跛能履皆是
 艮体此可见问诸家易除易传外谁为最近曰难得
 其间有一二节合者却多如涣其群伊川解却成涣
 而群却是东坡说得好群谓小队涣去小队使合于
卷六十六 第 38a 页 WYG0701-0346c.png
 大队问孔子专以义理说易如何曰自上世传流至
 此象数已分明不须更说故孔子只于义理上说伊
 川亦从孔子今人既不知象数但依孔子说只是说
 得半截不见上面来历大抵去古既远书多散失今
 且以占辞论之如人占婚姻却占得一病辞如何用
 似此处圣人必有书以教之如周礼中所载今皆亡
 矣问左氏传卜易与今异曰亦须有所传向见魏公
 在揆路敬夫以易卜得暌卦李寿翁为占曰离为戈
卷六十六 第 38b 页 WYG0701-0346d.png
 兵兑为说用兵者不成讲和者亦不成其后魏公罢
 相汤思退亦以和反致虏寇而罢问康节于易如何
 曰他又是一等说话问渠之学如何曰专在数上却
 窥见理曰可用否曰未知其可用但与圣人之学自
 不同曰今世学者言易多要入玄妙却是遗书中有
 数处如不只是一部易书之类今人认此意不著故
 多错了曰然(可/学)
尝得郭子和书云其先人说不独是天地雷风水火山
卷六十六 第 39a 页 WYG0701-0347a.png
 泽谓之象只是卦画便是象曰说得好(学/蒙)
川壅为泽坎为川兑为泽泽是水不流底坎下一画闭
 合时便成兑卦便是川壅为泽之象(渊/)
易象自是一法如离为龟则损益二卦皆说龟易象如
 此者甚多(僩/)
凡卦中说龟底不是正得一个离卦必是伏个离卦如
 观我朵颐是也兑为羊大壮卦无兑恐便是三四五
 爻有个兑象这说取象底是不可晓处也多如乾之
卷六十六 第 39b 页 WYG0701-0347b.png
 六爻象皆说龙至说到乾却不为龙龙却是变化不
 测底物须著用龙当之如夫征不复妇孕不育此卦
 是取离为大腹之象本卦虽无离卦却是伏得这卦
 (渊/)
或说易象云果行育德育德有山之象果行有水之象
 振民育德则振民有风之象育德有山之象先生云
 此说得好如风雷益则迁善当如风之速改过当如
 雷之决山下有泽损则惩忿有摧高之象窒欲有塞
卷六十六 第 40a 页 WYG0701-0347c.png
 水之象次第易之卦象都如此不曾一一推究又云
 迁善工夫较轻如已之有善以为不足而又迁于至
 善若夫改过者非有勇决不能贵乎用力也(人/杰)
卦中要看得亲切须是兼象看但象不传了郑东卿易
 专取象如以鼎为鼎革为炉小过为飞鸟亦有义理
 其他更有好处亦有杜撰处(砺/)
郑东卿少梅说易象亦有是者如鼎卦分明是鼎之象
 他说革是炉之象亦恐有此理泽中有火革䷰上
卷六十六 第 40b 页 WYG0701-0347d.png
 画是炉之口五四三是炉之腹二是炉之下口初是
 炉之底然亦偶然此两卦如此耳(广/)
郑东卿说易亦有好处如说中孚有卵之象小过有飞
 鸟之象孚字从爪从子如鸟以爪抱卵也盖中孚之
 象以卦言之四阳居外二阴居内外实中虚有卵之
 象又言鼎象鼎形革象风炉亦是此义此等处说得
 有些意思但易一书尽欲如此牵合附会少閒便疏
 脱学者须是先理会得正当道理了然后于此等些
卷六十六 第 41a 页 WYG0701-0348a.png
 小零碎处收拾以相资益不为无补若未得正路脉
 先去理会这样处便疏略(僩○文/蔚同)
程沙随以井卦有井谷射鲋一句鲋虾蟆也遂说井有
 虾蟆之象木上有水井䷯云上前两足五头也四
 眼也三与二身也初后两足也其穿凿一至于此某
 尝谓之曰审如此则比卦当为虾蟆卦方可如何却
 谓之井卦(广/)
 
卷六十六 第 41b 页 WYG0701-0348b.png
 
 
 
 
 
 
 
 朱子语类卷六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