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三
卷六十三 第 1a 页 WYG0701-024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语类卷六十三
  中庸
   第三章
或问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曰君子只是说个好
 人时中只是说做得个恰好底事(义/刚)
问时中曰自古来圣贤讲学只是要寻讨这个物事语
 讫若有所思然他日又问先生曰从来也只有六七
卷六十三 第 1b 页 WYG0701-0246b.png
 个圣人把得定(炎/)
君子而时中与易传中所谓中重于正正者未必中之
 意同正者且是分别个善恶中则是恰好处(夔/孙)
问诸家所说时中之义惟横渠说所以能时中者其说
 得之时中之义甚大须精义入神始得观其会通以
 行其典礼此方真是义理也行其典礼而不达会通
 则有时而不中者矣君子要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
 德者以其看前言往行熟则自能见得时中此是穷
卷六十三 第 2a 页 WYG0701-0247a.png
 理致知功夫惟如此乃能择乎中庸否曰此说亦是
 横渠行状述其言云吾学既得于心则修其辞命辞
 无差然后断事断事无失吾乃沛然精义入神者豫
 而已矣他意谓须先说得分明然后方行得分明今
 人见得不明故说得自儱侗如何到行处分明(铢/)
问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盖君子而能择善
 者曰有君子之德而不能随时以处中则不免为贤
 知之过故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方是到
卷六十三 第 2b 页 WYG0701-0247b.png
 恰好处又问然则小人而犹知忌惮还可似得愚不
 肖之不及否曰小人固是愚所为固是不肖然毕竟
 大抵是不好了其有忌惮无忌惮只争个大胆小胆
 耳然他本领不好犹知忌惮则为恶犹较得些程先
 生曰语恶有浅深则可谓之中庸则不可也以此知
 王肃本作小人反中庸为是所以程先生亦取其说
 (铢/)
问如何是君子之德与小人之心曰为善者君子之德
卷六十三 第 3a 页 WYG0701-0247c.png
 为恶者小人之心君子而处不得中者有之小人而
 不至于无忌惮者亦有之惟其反中庸则方是其无
 忌惮也(广/)
至之疑先生所解有君子之德又能随时以得中曰当
 看而字既是君子又要时中既是小人又无忌惮(过/)
以性情言之谓之中和以礼义言之谓之中庸其实一
 也以中对和而言则中者体和者用此是指已发未
 发而言以中对庸而言则又折转来庸是体中是用
卷六十三 第 3b 页 WYG0701-0247d.png
 如伊川云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是也
 此中却是时中执中之中以中和对中庸而言则中
 和又是体中庸又是用(端/蒙)
或问子思称夫子为仲尼曰古人未尝讳其字明道尝
 云予年十四五从周茂叔本朝先辈尚如此伊川亦
 尝呼明道表德如唐人尚不讳其名杜甫诗云白也
 诗无敌李白诗云饭颗山头逢杜甫(卓/)
近看仪礼见古人祭祀皆称其祖为伯某甫可以释所
卷六十三 第 4a 页 WYG0701-0248a.png
 疑子思不字仲尼之说(灏/)
   第四章
问道之不明不行曰今人都说得差了此正分明交互
 说知者恃其见之高而以道为不足行此道所以不
 行贤者恃其行之过而以道为不足知此道之所以
 不明如舜之大知则知之不过而道所以行如回之
 贤则行之不过而道所以明(舜圣矣而好问好察迩/言则非知者之过执两)
 (端用其中则非愚者之不及回贤矣而能择乎中庸/非贤者之过服膺勿失则非不肖者之不及○铢)
卷六十三 第 4b 页 WYG0701-0248b.png
问知者如何却说不行贤者如何却说不明曰知者缘
 他见得过高便不肯行故曰不行贤者资质既好便
 不去讲学故云不明知如佛老皆是贤如一种天资
 好人皆是(炎/)
子武问道之不行也一章这受病处只是知有不至所
 以后面说鲜能知味曰这个各有一般受病处今若
 说道之不明也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行也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恁地便说得顺今却恁地
卷六十三 第 5a 页 WYG0701-0248c.png
 跷说时缘是智者过于明他只去穷高极远后只要
 见得便了都不理会行如果老之属他便只是要见
 得未见得时是恁地及见得后也只恁地都不去行
 又有一般人却只要苦行后都不去明如老子之属
 他便只是说不要明只要守得自家底便了此道之
 所以不明也(义/刚)
问杨氏以极高明而不道中庸为贤知之过道中庸而
 不极高明为愚不肖之不及曰贤者过之与知者过
卷六十三 第 5b 页 WYG0701-0248d.png
 之自是两般愚者之不及与不宵者之不及又自是
 两般且先理会此四项令有着落又与极高明道中
 庸之义全不相关况道中庸最难若能道中庸即非
 不及也(必/大)
   第六章
舜固是聪明睿知然又能好问而好察迩言乐取诸人
 以为善并合将来所以谓之大知若只据一已所有
 便有穷尽(广○贺/孙同)
卷六十三 第 6a 页 WYG0701-0249a.png
问隐恶而扬善曰其言之善者播扬之不善者隐而不
 宣则善者愈乐告以善而不善者亦无所愧而可复
 言也若其言不善我又扬之于人说他底不是则其
 人愧耻不复敢以言来告矣此其求善之心广大如
 此人安得不尽以其言来告而吾亦安有不尽闻之
 言乎盖舜本自知能合天下之知为一人之知而不
 自用其知此其知之所以愈大若愚者既愚矣又不
 能求人之知而自任其愚此其所以愈愚惟其知也
卷六十三 第 6b 页 WYG0701-0249b.png
 所以能因其知以求人之知而知愈大惟其愚也故
 自用其愚而不复求人之知而愈愚也(僩/)
执其两端之执如俗语谓把其两头(节/)
执其两端是摺转来取中(节○愚按/定说在后)
或问执其两端而用其中曰如天下事一个人说东一
 个说西自家便把东西来斟酌看中在那里(焘/)
两端如厚薄轻重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非谓只于二
 者之间取中当厚而厚即厚上是中当薄而薄即薄
卷六十三 第 7a 页 WYG0701-0249c.png
 上是中轻重亦然(闳/祖)
两端不专是中间如轻重或轻处是中或重处是中(炎/)
两端未是不中且如赏一人或谓当重或谓当轻于此
 执此两端而求其恰好道理而用之若以两端为不
 中则是无商量了何用更说执两端(义/刚)
问执两端而量度以取中当厚则厚当薄则薄为中否
 曰旧见钦夫亦要恁地说某谓此句只是将两端来
 量度取一个恰好处如此人合与之百钱若与之二
卷六十三 第 7b 页 WYG0701-0249d.png
 百钱则过与之五十则少只是百钱便恰好若当厚
 则厚自有恰好处上面更过厚则不中而今这里便
 说当厚则厚为中却是躐等之语或问伊川曰执谓
 执持使不得行如何某说此执字只是把此两端来
 量度取中曰此执字只是把来量度(至/)
问注云两端是众论不同之极致曰两端是两端尽处
 如要赏一人或言万金或言千金或言百金或言十
 金自家须从十金审量至万金酌中看当赏他几金
卷六十三 第 8a 页 WYG0701-0250a.png
 (赐/)
才卿问两端谓众论不同之极致且如众论有十分厚
 者有一分薄者取极厚极薄之二说而中折之则此
 为中矣曰不然此乃子莫执中也安得谓之中两端
 只是个起止二字犹云起这头至那头也自极厚以
 至极薄自极大以至极小自极重以至极轻于此厚
 薄大小轻重之中择其说之是者而用之是乃所谓
 中也若但以极厚极薄为两端而中折其中间以为
卷六十三 第 8b 页 WYG0701-0250b.png
 中则其中间如何见得便是中盖或极厚者说得是
 则用极厚之说极薄之说是则用极薄之说厚薄之
 中者说得是则用厚薄之中者之说至于轻重大小
 莫不皆然盖惟其说之是者用之不是弃其两头不
 用而但取两头之中者以用之也且如人有功当赏
 或说合赏万金或说合赏千金或有说合赏百金或
 又有说合赏十金万金者其至厚也十金其至薄也
 则把其两头自至厚以至至薄而精权其轻重之中
卷六十三 第 9a 页 WYG0701-0250c.png
 若合赏万金便赏万金合赏十金也只得赏十金合
 赏千金便赏千金合赏百金便赏百金不是弃万金
 十金至厚至薄之说而折取其中以赏之也若但欲
 去其两头而只取中间则或这头重那头轻这头偏
 多那头偏少是乃所谓不中矣安得谓之中才卿云
 或问中却说当众论不同之际未知其孰为过孰为
 不及而为中也故必兼总众说以执其不同之极处
 而半折之然后可以见夫上一端之为过下一端之
卷六十三 第 9b 页 WYG0701-0250d.png
 为不及而两者之间之为中如先生今说则或问半
 折之说亦当改曰便是某之说未精以此见作文字
 难意中见得了了及至笔下依旧不分明只差些子
 便意思都错了合改云故必兼总众说以执其不同
 之极处而审度之然后可以识夫中之所在而上一
 端之为过下一端之为不及(云云/)如此语方无病或
 曰孔子所谓我叩其两端与此同否曰然竭其两端
 是自精至粗自大至小自上至下都与它说无一毫
卷六十三 第 10a 页 WYG0701-0251a.png
 之不尽舜之执两端是取之于人者自精至粗自大
 至小总括包尽无一善之或遗(僩○一作才卿问或/问以程子执把两端)
 (使民不行为非而先生所谓半折之上一端为过下/一端为不及而两者之间为中悉无以异于程说曰)
 (非是如此隐恶扬善恶底固不问了就众说善者之/中执其不同之极处以量度之如一人云长八尺一)
 (人云长九尺又一人云长十尺皆长也又皆不同也/不可便以八尺为不及十尺为过而以九尺为中也)
 (盖中处或在十尺上或在八尺上不可知必就三者/之说子细量度看那说是或三者之说皆不是中自)
 (在七尺上亦未可知然后有以见夫上一端之为过/下一端之为不及而三者之间为中也半折之说诚)
 (为有病合/改云云云)
卷六十三 第 10b 页 WYG0701-0251b.png
舜其大知知而不过兼行说仁在其中矣回择乎中庸
 兼知说索隐行怪不能择(不知/)半涂而废不能执(不/)
 (仁/)依乎中庸(择/)不见知而不悔(执/)
问舜是生知如何谓之择善曰圣人也须择岂是全无
 所作为他做得更密生知安行者只是不似他人勉
 强耳尧稽于众舜取诸人岂是信来行将去某常见
 朋友好论圣贤等级看来都不消得如此圣人依旧
 是这道理如千里马也须使四脚行驽骀也是使四
卷六十三 第 11a 页 WYG0701-0251c.png
 脚行不成说千里马都不用动脚便到千里只是它
 行得较快尔又曰圣人说话都只就学知利行上说
 (赐○夔孙录云问舜大知章是行底意多回择中章/是知底意多曰是又问择字舜分上莫使不得否曰)
 (好问好察执其两端岂不是择尝见诸友好论圣贤/等级这都不消得它依旧是这道理且如说圣人生)
 (知安行只是行得较容易如千里马云只/是他行得较快尔而今且学他如何动脚)
   第八章
问颜子择中与舜用中如何曰舜本领大不大故着力
 (夔/孙)
卷六十三 第 11b 页 WYG0701-0251d.png
正淳问吕氏云颜子求见圣人之止或问以为文义未
 安(人杰录云若曰求得/圣人之中道如何)曰此语亦无大利害但横渠
 错认未见其止为圣人极至之地位耳作中道亦得
 或只作极字亦佳(僩/)
吕氏说颜子云随其所至尽其所得据而守之则拳拳
 服膺而不敢失勉而进之则既竭吾才而不敢缓此
 所以恍惚前后而不可为像求见圣人之止欲罢而
 不能也此处甚缜密无些渗漏(淳/)
卷六十三 第 12a 页 WYG0701-0252a.png
   第九章
中庸不可能章是贤者过之之事但只就其气禀所长
 处着力做去而不知择乎中庸也(铢/)
问天下国家可均此三者莫是智仁勇之事否曰它虽
 不曾分看来也是智仁勇之事只是不合中庸若合
 中庸便尽得智仁勇且如颜子瞻前忽后亦是未到
 中庸处问卓立处是中庸否曰此方是见到从之处
 方是行又如知命耳顺方是见得尽从心所欲方是
卷六十三 第 12b 页 WYG0701-0252b.png
 行得尽(赐/)
公晦问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谓
 资质之近于智而力能勉者皆足以能之若中庸则
 四边都无所倚着净净洁洁不容分毫力曰中庸便
 是三者之间非是别有个道理只于三者做得那恰
 好处便是中庸不然只可谓之三事(贺/孙)
徐孟宝问中庸如何是不可能曰只是说中庸之难行
 也急些子便是过慢些子便不及且如天下国家虽
卷六十三 第 13a 页 WYG0701-0252c.png
 难均舍得便均得(今按舍/字恐误)爵禄虽难辞舍得便辞得
 蹈白刅亦然只有中庸却便如此不得所以难也徐
 曰如此也无难只心无一点私则事事物物上各有
 个自然道理便是中庸以此公心应之合道理顺人
 情处便是恐亦无难曰若如此时圣人却不必言致
 知格物格物者便是要穷尽物理到个是处此个道
 理至难扬子云说得是穷之益远测之益深分明是
 徐又曰只以至公之心为大本却将平曰学问积累
卷六十三 第 13b 页 WYG0701-0252d.png
 便是格物如此不辍终须自有到处曰这个如何当
 得大本若使如此容易天下圣贤煞多只公心不为
 不善此只做得个稍稍贤于人之人而已圣贤事业
 大有事在须是要得此至公之心有归宿之地事至
 物来应之不错方是徐又曰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
 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至如止于慈止于信但只言
 止便是心止宿之地此又皆是人当为之事又如何
 会错曰此处便是错要知所以仁所以敬所以孝所
卷六十三 第 14a 页 WYG0701-0253a.png
 以慈所以信仁少差便失于姑息敬少差便失于沽
 激毫釐之失谬以千里如何不是错(大/雅)
   第十章
忍耐得便是南方之强(僩/)
问南方之强君子居之此君子字稍稍轻否曰然(僩/)
问南北方之强是以风土言君子强者居之是以气质
 言和而不流以下是学问做出来曰是(夔/孙)
风俗易变惟是通衢所在盖有四方人杂往来于中自
卷六十三 第 14b 页 WYG0701-0253b.png
 然易得变迁若僻在一隅则只见得这一窟风俗如
 此最难变如西北之强劲正如此(时因论南方之强/而言此○义刚)
问宽柔以教不报无道恐是风气资禀所致以比北方
 之强是所谓不及乎强者未得为理义之强何为君
 子居之曰虽未是理义之强然近理也人能宽柔以
 教不报无道亦是个好人故为君子之事又问和而
 不流中立而不倚国有道不变未达之所守国无道
 至死不变此四者勇之事必如此乃能择中庸而守
卷六十三 第 15a 页 WYG0701-0253c.png
 之否曰非也此乃能择后工夫大知之人无俟乎守
 只是安行贤者能择能守无俟乎强勇至此样资质
 人则能择能守后须用如此自胜方能彻头彻尾不
 失又问以舜聪明睿智由仁义行何待好问好察迩
 言隐恶扬善又须执两端而量度以取中曰此所以
 为舜之大知也以舜之聪明睿智如此似不用着力
 乃能下问至察迩言又必执两端以用中非大知而
 何盖虽圣人亦合用如此也(铢/)
卷六十三 第 15b 页 WYG0701-0253d.png
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如和便有流若是中便自不倚
 何必更说不倚后思之中而不硬健便难独立解倒
 了若中而独立不有所倚尤见硬健处(本录云柔弱/底中立则必)
 (欹倚若能中立而不倚/方见硬健处○义刚)
中立久而终不倚所以为强(闳/祖)
中立而不倚凡或勇或辨或声色货利执著一边便是
 倚著立到中间久久而不偏倚非强者不能(震/)
或问中立而不倚曰当中而立自是不倚然人多有所
卷六十三 第 16a 页 WYG0701-0254a.png
 倚靠如倚于勇倚于智皆是偏倚处若中道而立无
 所偏倚把捉不住久后毕竟又靠取一偏处此所以
 要强矫工夫硬在中立无所倚也(谦/)
问中立而不倚曰凡人中立而无所依则必至于倚著
 不东则西惟强壮有力者乃能中立不待所依而自
 无所倚如有病底人气弱不能自持它若中立必有
 一物凭依乃能不倚不然则倾倒而偃仆矣此正说
 强处强之为言力有以胜人之谓也(铢/)
卷六十三 第 16b 页 WYG0701-0254b.png
强哉矫赞叹之辞古注矫强貌(人/杰)
强哉矫矫强貌非矫揉之矫词不如此
问国有道不变塞焉国无道至死不变曰国有道则有
 达之理故不变其未达之所守若国无道则有不幸
 而死之理故不变其平生之所守不变其未达之所
 守易不变其平生之所守难(僩/)
塞未达未达时要行其所学既达了却变其所学当不
 变未达之所守可也(泳/)
卷六十三 第 17a 页 WYG0701-0254c.png
   第十一章
问汉艺文志引中庸云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素隐作
 索隐似亦有理钩索隐僻之义素索二字相近恐误
 作素不可知曰素隐从来解不分晓作索隐读亦有
 理索隐是知者过之行怪是贤者过之(德/明)
问索隐集注云深求隐僻之理如汉儒灾异之类是否
 曰汉儒灾异犹自有说得是处如战国邹衍推五德
 之事后汉谶纬之书便是隐僻(赐/)
卷六十三 第 17b 页 WYG0701-0254d.png
素隐行怪不能择半涂而废不能执依乎中庸能择也
 不见知而不悔能执也(闳/祖)
问遵道而行半涂而废何以为知及之而仁不能守曰
 只为他知处不曾亲切故守得不曾安稳所以半涂
 而废若大知之人一下知了千了万当所谓吾弗能
 已者只是见到了自住不得耳又曰依乎中庸遁世
 不见知而不悔此两句结上文两节意依乎中庸便
 是吾弗为之意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便是吾弗能已
卷六十三 第 18a 页 WYG0701-0255a.png
 之意(铢/)
   第十二章
费道之用也隐道之体也用则理之见于日用无不可
 见也体则理之隐于其内形而上者之事固有非视
 听之所及者
问或说形而下者为费形而上者为隐如何曰形而下
 者甚广其形而上者实行乎其间而无物不具无处
 不有故曰费费言其用之广也就其中其形而上者
卷六十三 第 18b 页 WYG0701-0255b.png
 有非视听所及故曰隐隐言其体微妙也(铢/)
费是形而下者隐是形而上者或曰季丈谓费是事物
 之所以然某以为费指物而言隐指物之理而言曰
 这个也硬杀装定说不得须是意会可矣以物与理
 对言之是如此只以理言之是如此看来费是道之
 用隐是道之所以然而不可见处(焘/)
问形而上下与费而隐如何曰形而上下者就物上说
 费而隐者就道上说(人/杰)
卷六十三 第 19a 页 WYG0701-0255c.png
君子之道费而隐和亦有费有隐不当以中为隐以和
 为费得其名处虽是效亦是费君子之道四亦是费
 (节/)
费而隐只费之中理便是隐费有极意至意自夫妇之愚
 不肖有所能知能行以至于极处圣人亦必有一两事
 不能知不能行如夫子问官名学礼之类是也若曰
 理有已上难晓者则是圣人亦只晓得中间一截道
 理此不然也(端/蒙)
卷六十三 第 19b 页 WYG0701-0255d.png
问至极之地圣人终于不知终于不能何也不知是过
 此以往未之或知之理否曰至尽也论道而至于尽
 处若有小小閒慢亦不必知不必能亦可也(宇/)
或问圣人不知不能曰至者非极至之至盖道无不包
 若尽论之圣人岂能纤悉尽知伊川之说是(去/伪)
圣人不能知不能行者非至妙处圣人不能知不能行
 天地间固有不紧要底事圣人不能尽知紧要底则
 圣人能知之能行之若至妙处圣人不能知不能行
卷六十三 第 20a 页 WYG0701-0256a.png
 粗处却能之非圣人乃凡人也故曰天地之大也人
 犹有所憾(节/)
及其至也程门诸公都爱说玄妙游氏便有七圣皆迷
 之说设如把至作精妙说则下文语大语小便如何
 分诸公亲得程子而师之都差了(淳/)
问以孔子不得位为圣人所不能窃谓禄位名寿此在
 天者圣人如何能必得曰中庸明说大德必得其位
 孔子有大德而不得其位如何不是不能又问君子
卷六十三 第 20b 页 WYG0701-0256b.png
 之道四丘未能一此是大伦大法所在何故亦作圣
 人不能先生曰道无所不在无穷无尽圣人亦做不
 尽天地亦做不尽此是此章紧要意思侯氏所引孔
 子之类乃是且将孔子装影出来不必一一较量(铢/)
问语小天下莫能破是极其小而言之今以一发之微
 尚有可破而为二者所谓莫能破则足见其小注中
 谓其小无内亦是说其至小无去处了曰然(至/)
莫能破只是至小无可下手处破它不得(赐/)
卷六十三 第 21a 页 WYG0701-0256c.png
问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曰如云天下莫能载是无外天
 下莫能破是无内谓如物有至小而尚可破作两边
 者是中着得一物在若云无内则是至小更不容破
 了(焘/)
问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二句是古语是自做曰楚词云
 其小无内其大无垠(至/)
鸢飞鱼跃胡乱提起这两件来说(人/杰)
问鸢有鸢之性鱼有鱼之性其飞其跃天机自完便是
卷六十三 第 21b 页 WYG0701-0256d.png
 天理流行发见之妙处故子思姑举此一二以明道
 之无所不在否曰是(淳/)
问鸢飞鱼跃之说曰盖是分明见得道体随时发见处
 察者著也非察察之察(去伪录作非/审察之察)诗中之意本不
 为此中庸只是借此两句形容道体诗云遐不作人
 古注并诸家皆作远字甚无道理记注训胡字最妙
 (谟/)
鸢飞鱼跃道体随处发见谓道体发见者犹是人见得
卷六十三 第 22a 页 WYG0701-0257a.png
 如此若鸢鱼初不自知察只是著天地明察亦是著
 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之细微及其至也著乎天
 地至谓量之极至(去/伪)
鸢飞鱼跃两句问曰莫只是鸢飞鱼跃无非道体之所
 在犹言动容周旋无非至理出入语默无非妙道言
 其上下察也此一句只是解上面如何曰固是又曰
 恰似禅家云青青绿竹莫匪真如粲粲黄花无非般
 若之语(端/蒙)
卷六十三 第 22b 页 WYG0701-0257b.png
皆是费如鸢飞亦是费鱼跃亦是费而所以为费者试
 讨个费来看○又曰鸢飞可见鱼跃可见而所以飞
 所以跃果何物也中庸言许多费而不言隐者隐在
 费之中(节/)
问鸢飞鱼跃集注一段曰鸢飞鱼跃费也必有一个什
 么物使得它如此此便是隐在人则动静语默无非
 此理只从这里收一收(谓心/)这个便在(赐/)
问鸢飞鱼跃如何与它勿忘勿助长之意同曰孟子言
卷六十三 第 23a 页 WYG0701-0257c.png
 勿忘勿助长本言得粗程子却说得细恐只是用其
 语句耳如明道之说却不曾下勿字盖谓都没耳其
 曰正当处者谓天理流行处故谢氏亦以此论曾点
 事其所谓勿忘勿助长者亦非立此在四边做防检
 不得犯着盖谓俱无此而皆天理之流行耳钦夫论
 语中误认其意遂曰不当忘也不当助长也如此则
 拘束得曾点更不得自在却不快活也(必/大)
活泼泼地所谓活者只是不滞于一隅(德/明)
卷六十三 第 23b 页 WYG0701-0257d.png
邠老问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诗中与子思之言如何曰
 诗中只是兴周王寿考遐不作人子思之意却是言
 这道理昭著无乎不在上面也是恁地下面也是恁
 地曰程子却于勿忘勿助长处引此何也曰此又是
 见得一个意思活泼泼地曰程子又谓会不得时只
 是弄精神何也曰言实未会得而扬眉瞬目自以为
 会也弄精神亦本是禅语(端/蒙)
子合以书问中庸鸢飞鱼跃处明道云会得时活泼泼
卷六十三 第 24a 页 WYG0701-0258a.png
 地不会得只是弄精神惟上蔡看破先生引君臣父
 子为言此吾儒之所以异于佛者如何曰鸢飞鱼跃
 只是言其发见耳释氏亦言发见但渠言发见却一
 切混乱至吾儒须辨其定分君臣父子皆定分也鸢
 必戾于天鱼必跃于渊(可/学)
鸢飞鱼跃某云其飞其跃必是气使之然曰所以飞所
 以跃者理也气便载得许多理出来若不就鸢飞鱼
 跃上看如何见得此理问程子云若说鸢上面更有
卷六十三 第 24b 页 WYG0701-0258b.png
 天在说鱼下面更有地在是如何先生默然微诵曰
 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
 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便觉有悚
 动人处(炎/)
鸢飞鱼跃上文说天地万物处皆是(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也道体)
 (无所不/在也)
 又有无穷意思又有道理平放在彼意思上鸢下鱼
 见者皆道应之者便是明道荅横渠书意是勿忘勿
卷六十三 第 25a 页 WYG0701-0258c.png
 助长即是私意著分毫之力是也○弄精神是操切
 做作也所以说知此则入尧舜气象○不与天下事
 对时育物意思也○理会鸢飞鱼跃只上蔡语二段
 明道语二段看○上蔡言与点意只是不矜负作为
 也五峰说妙处只是弄精神意思○察字亦作明字
 说(钦夫却只说飞跃意/与上文不贯○方)
问先生旧说程先生论子思吃紧为人处与必有事焉
 而勿正心之意同活泼泼地只是程先生借孟子此
卷六十三 第 25b 页 WYG0701-0258d.png
 两句形容天理流行之妙初无凝滞倚着之意今说
 却是将必有事焉作用功处说如何曰必是如此方
 能见得这道理流行无碍也(铢/)
问中庸言费而隐文蔚谓中庸散于万事即所谓费惟
 诚之一字足以贯之即所谓隐曰不是如此费中有
 隐隐中有费凡事皆然非是指诚而言文蔚曰如天
 道流行化育万物其中无非实理洒扫应对酬酢万
 变莫非诚意寓于其间是所谓费而隐也曰不然也
卷六十三 第 26a 页 WYG0701-0259a.png
 鸢飞鱼跃上下昭著莫非至理但人视之不见听之
 不闻分将出来不得须是于此自有所见因谓明道
 言此引孟子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为證
 谢上蔡又添入夫子与点一事且谓二人之言各有
 著落文蔚曰明道之意只说天理自然流行上蔡则
 形容曾点见道而乐底意思先生默然又曰今且要
 理会必有事焉将自见得又曰非是有事于此却见
 得一个物事在彼只是必有事焉便是本色文蔚曰
卷六十三 第 26b 页 WYG0701-0259b.png
 于有事之际其中有不能自已者即此便是曰今且
 虚放在此未须强说如虚著一个红心时复射一射
 久后自中子思说鸢飞鱼跃今人一等忘却乃是不
 知它那飞与跃有事而正焉又是迭教它飞捉教它
 跃皆不可又曰如今人所言皆是说费隐元说不得
 所谓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
 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行庶物露生无非教也孔子
 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吾无行而不与二
卷六十三 第 27a 页 WYG0701-0259c.png
 三子是也(文/蔚)
问必有事焉在孟子论养气只是谓集义也至程子以
 之说鸢飞鱼跃之妙乃是言此心之存耳曰孟子所
 谓必有事焉者言养气当用工夫而所谓工夫则集
 义是也非便以此句为集义之训也至程子则借以
 言是心之存而天理流行之妙耳只此一句已足然
 又恐人大以为事得重则天理反塞而不得行故又
 以勿正心言之然此等事易说得近禅去广云所谓
卷六十三 第 27b 页 WYG0701-0259d.png
 易说得近禅者莫是如程子所谓事则不无拟心则
 差之说否曰也是如此广云若只以此一句说则易
 得近禅若以全章观之如费而隐与造端乎夫妇两
 句便自与禅不同矣曰须是事事物物上皆见得此
 道理方是他释氏也说佛事门中不遗一法然又却
 只如此说看他做事却全不如此广云旧来说多以
 圣人天地之所不知不能及鸢飞鱼跃为道之隐所
 以易入于禅唯谢氏引夫子与点之事以明之实为
卷六十三 第 28a 页 WYG0701-0260a.png
 精切故程子谓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言乐而得
 其所也盖孔子之志在于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
 怀之要使万物各得其性曾点知之故孔子喟然叹
 曰吾与点也曰曾点他于事事物物上真个见得此
 道理故随所在而乐广云若释氏之说鸢可以跃渊
 鱼可以戾天则反更逆理矣曰是他须要把道理来
 倒说方是玄妙广云到此已两月蒙先生教诲不一
 而足近来静坐时收敛得心意稍定读书时亦觉颇
卷六十三 第 28b 页 WYG0701-0260b.png
 有意味但广老矣望先生痛加教诲先生笑曰某亦
 不敢不尽诚如今许多道理也只得恁地说然所以
 不如古人者只欠个古人真见尔且如曾子说忠恕
 是他开眼便见得真个可以一贯忠为体恕为用万
 事皆可以一贯如今人须是对册子上安排对副方
 始说得近似少间不说又都不见了所以不济事正
 淳云某虽不曾理会禅然看得来圣人之说皆是实
 理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皆是实理流行
卷六十三 第 29a 页 WYG0701-0260c.png
 释氏则所见偏只管向上去只是空理流行尔曰他
 虽是说空理然真个见得那空理流行自家虽是说
 实理然却只是说耳初不曾真个见得那实理流行
 也释氏空底却做得实自家实底却做得空紧要处
 只争这些子如今伶俐者虽理会得文义又却不曾
 真见质朴者又和文义都理会不得譬如撑舡著浅
 者既已著浅了看如何撑无缘撑得动此须是去源
 头决开放得那水来则船无大小无不浮矣韩退之
卷六十三 第 29b 页 WYG0701-0260d.png
 说文章亦说到此故曰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则物
 之大小皆浮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广
 云所谓源头工夫莫只是存养修治底工夫否曰存
 养与穷理工夫皆要到然存养中便有穷理工夫穷
 理中便有存养工夫穷理便是穷那存得底存养便
 是养那穷得底(广/)
问语录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此与必有事焉而勿正
 心之意同或问中论此云程子离人而言直以此形
卷六十三 第 30a 页 WYG0701-0261a.png
 容天理自然流行之妙上蔡所谓察见天理不用私
 意盖小失程子之本意据上蔡是言学者用功处必
 有事焉而勿正心之时平铺放著无少私意气象正
 如此所谓鱼川泳而鸟云飞也不审是如此否曰此
 意固是但他说察字不是也(德/明)
杨氏解鸢飞鱼跃处云非体物者孰能识之此是见处
 不透如上蔡即云天下之至显也而杨氏反微之矣
 (方/)
卷六十三 第 30b 页 WYG0701-0261b.png
问或问中谓循其说而体验之若有以使人神识飞扬
 眩瞀迷惑无所底止所谓其说者莫是指杨先生非
 体物不遗者其孰能察之之说否曰然不知前辈读
 书如何也恁卤莽据体物而不遗一句乃是论鬼神
 之德为万物之体干耳此乃以为体察之体其可耶
 (广/)
问上下察是此理流行上下昭著下面察乎天地是察
 见天地之理或是与上句察字同意曰与上句察字
卷六十三 第 31a 页 WYG0701-0261c.png
 同意言其昭著遍满于天地之间(至/)
问上下察与察乎天地两个察字同异曰只一般此非
 观察之察乃昭著之意如文理密察天地明察之察
 经中察字义多如此(广○闳祖录云事地察天地明/察上下察察乎天地文理密察)
 (皆明著/之意)
亚夫问中庸言造端乎夫妇何也曰夫妇者人伦中之
 至亲且密者夫人所为盖有不可告其父兄而悉以
 告其妻子者昔宇文泰遗苏绰书曰吾平生所为盖
卷六十三 第 31b 页 WYG0701-0261d.png
 有妻子所不能知者公尽知之然则男女居室岂非
 人之至亲且密者欤苟于是而不能行道则面前如
 有物蔽焉既不能见且不能行也所以孔子有言人
 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欤(北/祖)
造端乎夫妇言至微至近处及其至也言极尽其量(端/蒙)
或问中庸说道之费隐如是其大且妙后面却只归在
 造端乎夫妇上此中庸之道所以异于佛老之谓道
 也曰须更看所谓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处
卷六十三 第 32a 页 WYG0701-0262a.png
 圣人之道弥满充塞无少空阙处若于此有一毫之
 差便于道体有亏欠也若佛则只说道无不在无适
 而非道政使于礼仪有差错处亦不妨故它于此都
 理会不得庄子却理会得又不肯去做如天下篇首
 一段皆是说孔子恰似快刀利剑斫将去更无些子
 窒碍又且句句有着落如所谓易以道阴阳春秋以
 道名分可煞说得好虽然如此又却不肯去做然其
 才亦尽高正所谓知者过之曰看得庄子比老子倒
卷六十三 第 32b 页 WYG0701-0262b.png
 无老子许多机械曰亦有之但老子则犹自守个规
 模子去做到得庄子出来将他那窠窟尽底掀番了
 故他自以为一家老子极劳攘庄子较平易(广/)
公晦问君子之道费而隐云许多章都是说费处却不
 说隐处莫所谓隐者只在费中否曰惟是不说乃所
 以见得隐在其中旧人多分画将圣人不知不能处
 做隐觉得下面都说不去且如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亦何尝隐来又问此章前说得恁地广大末梢却说
卷六十三 第 33a 页 WYG0701-0262c.png
 造端乎夫妇乃是指其切实做去此吾道所以异于
 禅佛曰又须看经礼三百威仪三千圣人说许多广
 大处都收拾做实处来佛老之学说向高处便无工
 夫圣人说个本体如此待做处事事着实如礼乐刑
 政文为制度触处都是缘他本体充满周足有些子
 不是便亏了它底佛是说做去便是道道无不存无
 适非道有一二事错也不妨(贺/孙)
   第十三章
卷六十三 第 33b 页 WYG0701-0262d.png
问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莫是一章
 之纲目否曰是如此所以下面三节又只是解此三
 句(义/刚)
人之为道而远人如为仁由己之为不可以为道如克
 已复礼为仁之为(闳/祖)
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未改以前却是失人道既改则
 便是复得人道了更何用治它如水本东流失其道
 而西流从西边遮障得归来东边便了(夔/孙)
卷六十三 第 34a 页 WYG0701-0263a.png
问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其人有过既改之后或为善
 不已或止而不进皆在其人非君子之所能预否曰
 非然也能改即是善矣更何待别求善也天下只是
 一个善恶不善即恶不恶即善如何说既能改其恶
 更用别讨个善只改底便是善了这须看他上文它
 紧要处全在道不远人一句言人人有此道只是人
 自远其道非道远人也人人本自有许多道理只是
 不曾依得这道理却做从不是道理处去今欲治之
卷六十三 第 34b 页 WYG0701-0263b.png
 不是别讨个道理治他只是将他元自有底道理还
 以治其人如人之孝他本有此孝它却不曾行得这
 孝却乱行从不孝处去君子治之非是别讨个孝去
 治它只是与他说你这个不是你本有此孝却如何
 错行从不孝处去其人能改即是孝矣不是将他人
 底道理去治他又不是分我底道理与他他本有此
 道理我但因其自有者还以治之而已及我自治其
 身亦不是将它人底道理来治我亦只是将我自思
卷六十三 第 35a 页 WYG0701-0263c.png
 量得底道理自治我之身而已所以说执柯伐柯其
 则不远执柯以伐柯不用更别去讨法则只那手中
 所执者便是则然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
 若此个道理人人具有才要做底便是初无彼此之
 别放去收回只在这些子何用别处讨故中庸一书
 初间便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此是如何只是
 说人人各具此个道理无有不足故耳它从上头说
 下来只是此意又曰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每常
卷六十三 第 35b 页 WYG0701-0263d.png
 人责子必欲其孝于我然不知我之所以事父者果
 孝否以我责子之心而反推己之所以事父此便是
 则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常人责臣必欲其忠
 于我然不知我之事君者尽忠否以我责臣之心而
 反求之于我则其则在此矣又曰所求乎子以事父
 未能也须要如舜之事父方尽得子之道若有一毫
 不尽便是道理有所欠阙便非子之道矣所求乎臣
 以事君未能也须要如舜周公之事君若有一毫不
卷六十三 第 36a 页 WYG0701-0264a.png
 尽便非臣之道矣无不是如此只缘道理当然自是
 住不得(僩/)
问以众人望人则易从曰道者众人之道众人所能知
 能行者今人自做未得众人耳(此众人不是说/不好底人○铢)
问以众人望人则易从此语如何曰此语似亦未稳(时/举)
蜚卿问忠恕即道也而曰违道不远何耶曰道是自然
 底人能忠恕则去道不远(道/夫)
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此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卷六十三 第 36b 页 WYG0701-0264b.png
 一般未是自然所以违道不远正是学者事我不欲
 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此是成德事
凡人责人处急责已处缓爱已则急爱人则缓若拽转
 头来便自道理流行因问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诸
 人此只是恕何故子思将作忠恕说曰忠恕两个离
 不得方忠时未见得恕及至恕时忠行乎其间施诸
 已而不愿亦勿施诸人非忠者不能也故曰无忠做
 恕不出来(铢/)
卷六十三 第 37a 页 WYG0701-0264c.png
   第十四章
行险侥倖本是连上文不愿乎其外说言强生意智取
 所不当得(僩/)
   第十六章
问鬼神之德如何曰自是如此此言鬼神实然之理犹
 言人之德不可道人自为一物其德自为德(力/行)
有是实理而后有是物鬼神之德所以为物之体而不
 可遗也(升/卿)
卷六十三 第 37b 页 WYG0701-0264d.png
问体物而不可遗是有此物便有鬼神凡天下万物万
 事皆不能外夫鬼神否曰不是有此物时便有此鬼
 神说倒了乃是有这鬼神了方有此物及至有此物
 了又不能违夫鬼神也体物而不可遗用拽转看将
 鬼神做主将物做宾方看得出是鬼神去体那物鬼
 神却是主也(僩/)
诚者实有之理体物言以物为体有是物则有是诚(端/蒙)
鬼神主乎气而言只是形而下者但对物而言则鬼神
卷六十三 第 38a 页 WYG0701-0265a.png
 主乎气为物之体物主乎形待气而生盖鬼神是气
 之精英所谓诚之不可掩者诚实也言鬼神是实有
 者屈是实屈伸是实伸屈伸合散无非实者故其发
 见昭昭不可掩如此(铢/)
问鬼神上言二气下言祭祀是如何曰此体物不可遗
 也体物是与物为体(炎/)
林一之问万物皆有鬼神何故只于祭祀言之曰以人
 具是理故于人言又问体物何以引干事曰体干是
卷六十三 第 38b 页 WYG0701-0265b.png
 主宰(按体物是兴物为体干事/是与事为干皆倒文可学)
精气就物而言魂魄就人而言鬼神离乎人而言不曰
 屈伸往来阴阳合散而曰鬼神则鬼神盖与天地通
 所以为万物之体而物之终始不能遗也(铢/)
或问鬼神体物而不可遗只是就阴阳上说末后又却
 以祭祀言之是如何曰此是就其亲切著见者言之
 也若不如此说则人必将风雷山泽做一般鬼神看
 将庙中祭享者又做一般鬼神看故即其亲切著见
卷六十三 第 39a 页 WYG0701-0265c.png
 者言之欲人会之为一也(广/)
问鬼神之德其盛矣乎此止说嘘吸聪明之鬼神末后
 却归向斋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是如
 何曰惟是斋戒祭祀之时鬼神之理著若是他人亦
 是未晓得它须道风雷山泽之鬼神是一般鬼神庙
 中泥塑底又是一般鬼神只道有两样鬼神所以如
 此说起又归向亲切明著处去庶几人知得不是二
 事也汉卿问鬼神之德如何是良能功用处曰论来
卷六十三 第 39b 页 WYG0701-0265d.png
 只是阴阳屈伸之气只谓之阴阳亦可也然必谓之
 鬼神者以其良能功用而言也今又须从良能功用
 上求见鬼神之德始得前夜因汉卿说个修养人死
 时气冲突知得焄蒿之意亲切谓其气袭人知得悽
 怆之意分明汉武李夫人祠云其风肃然今乡村有
 众户还赛祭享时或有肃然如阵风俗呼为旋风者
 即此意也因及修养且言苌弘死藏其血于地三年
 化为碧此亦是汉卿所说虎威之类贺孙云应人物
卷六十三 第 40a 页 WYG0701-0266a.png
 之死其魄降于地皆如此但或散或微不似此等之精
 悍所谓伯有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也曰亦是此物禀
 得魄最盛又如今医者定魄药多用虎睛助魂药多用
 龙骨魄属金金西方主肺与魄虎是阴属之最强者故
 其魄最盛魂属木木东方主肝与魂龙是阳属之最盛
 者故其魂最强龙能驾云飞腾便是与气合虎啸则风
 生便是与魄合虽是物之最强盛然皆堕于一偏惟人
 独得其全便无这般磊磈因言古时所传安期生之徒
卷六十三 第 40b 页 WYG0701-0266b.png
 皆是有之也是被他炼得气清皮肤之内肉骨皆已融
 化为气其气又极其轻清所以有飞升脱化之说然久
 之渐渐消磨亦澌尽了渡江以前说甚吕洞宾钟离权
 如今亦不见了因言鬼火皆是未散之物如马血人战
 斗而死被兵之地皆有之某人夜行淮甸间忽见明灭
 之火横过来当路头其人颇勇直冲过去见其皆似人
 形髣髴如庙社泥塑未装饰者亦未散之气不足畏宰
 我问鬼神一章最精密包括得尽亦是当时弟子记录
卷六十三 第 41a 页 WYG0701-0266c.png
 得好(贺/孙)
问中庸鬼神章首尾皆主二气屈伸往来而言而中间洋
 洋如在其上乃引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悽怆此
 乃人物之死气似与前后意不合何也曰死便是屈感
 召得来便是伸问昭明焄蒿悽怆是人之死气此气会
 消了曰是问伸㡳只是这既死之气复来伸否曰这里
 便难恁地说这伸底又是别新生了问如何会别生曰
 祖宗气只存在子孙身上祭祀时只是这气便自然又
卷六十三 第 41b 页 WYG0701-0266d.png
 伸自家极其诚敬肃然如在其上是甚物那得不是
 伸此便是神之著也所以古人燎以求诸阳灌以求
 诸阴谢氏谓祖考精神便是自家精神已说得是(淳/)
问洋洋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似亦是感格意思是自
 然如此曰固是然亦须自家有以感之始得上下章
 自恁地说忽然中间插入一段鬼神在这里也是鸢
 飞鱼跃底意思所以末梢只说微之显诚之不可掩
 也如此(夔/孙)
卷六十三 第 42a 页 WYG0701-0267a.png
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皆实理也(僩/)
问鬼神是功用良能曰但以一屈一伸看一伸去便生
 许多物事一屈来更无一物了便是良能功用间便
 是阴阳去来曰固是问在天地为鬼神在人为魂魄
 否曰死则谓之魂魄生则谓之精气天地公共底谓
 之鬼神是恁地模样又问体物而不可遗曰只是这
 一个气入毫釐丝忽里去也是这阴阳包罗天地也
 是这阴阳问是在虚实之间否曰都是实无个虚底
卷六十三 第 42b 页 WYG0701-0267b.png
 有是理便有是气有是气便有是形无非实者又云
 如夏月嘘出固不见冬月嘘出则可见矣问何故如
 此曰春夏阳秋冬阴以阳气散在阳气之中如以热
 汤入放热汤里去都不觉见秋冬则这气如以热汤
 搀放水里去便可见又问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
 承祭祀若有以使之曰只是这个气所谓昭明焄蒿
 悽怆者便只是这气昭明是光景焄蒿是蒸衮悽怆
 是有一般感人使人惨慄如所谓其风肃然者问此
卷六十三 第 43a 页 WYG0701-0267c.png
 章以太极图言是所谓妙合而疑也曰立天之道曰
 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便
 是体物而不可遗(夔孙/章句)
或问鬼神者造化之迹曰风雨霜露四时代谢又问此
 是迹可得而见又曰视之不可得见听之不可得闻
 何也曰说道无又有说道有又无物之生成非鬼神
 而何然又去那里见得鬼神至于洋洋乎如在其上
 是又有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悽怆犹今时
卷六十三 第 43b 页 WYG0701-0267d.png
 恶气中人使得人恐惧悽怆此百物之精爽也(贺/孙)
萧增光问鬼神造化之迹曰如日月星辰风雷皆造化
 之迹天地之间只是此一气耳来者为神往者为鬼
 譬如一身生者为神死者为鬼皆一气耳(雉/)
鬼神者造化之迹造化之妙不可得而见于其气之往
 来屈伸者是以见之微鬼神则造化无迹矣横渠物
 之始生一章尤说得分晓(端/蒙)
鬼神者二气之良能是说往来屈伸乃理之自然非有
卷六十三 第 44a 页 WYG0701-0268a.png
 安排布置故曰良能也(端/蒙)
伊川谓鬼神者造化之迹却不如横渠所谓二气之良
 能直卿问如何曰程子之说固好但在浑沦在这里
 张子之说分明便见有个阴阳在曰如所谓功用则
 谓之鬼神也与张子意同曰只为他浑沦在那里闾
 邱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曰只这数句便要理
 会明便如何说礼乐幽便如何说鬼神须知乐便属
 神礼便属鬼它此语落着主在鬼神直卿曰向读中
卷六十三 第 44b 页 WYG0701-0268b.png
 庸所谓诚之不可掩处窃疑谓鬼神为阴阳屈伸则
 是形而下者若中庸之言则是形而上者矣曰今且
 只就形而下者说来但只是他皆是实理处发见故
 未有此气便有此理既有此理必有此气(道/夫)
问鬼神者造化之迹也此莫是造化不可见唯于其气
 之屈伸往来而见之故曰迹鬼神者二气之良能此
 莫是言理之自然不待安排曰只是如此(端/蒙)
鬼神者造化之迹神者伸也以其伸也鬼者归也以其
卷六十三 第 45a 页 WYG0701-0268c.png
 归也人自方生而天地之气只管增添在身上渐渐
 大渐渐长成极至了便渐渐衰耗渐渐散言鬼神自
 有迹者而言之言神只言其妙而不可测识(贺/孙)
以二气言则鬼者阴之灵也神者阳之灵也以一气言
 则至而伸者为神反而归者为鬼一气即阴阳运行
 之气至则皆至去则皆去之谓也二气谓阴阳对峙
 各有所属如气之呼吸者为魂魂即神也而属乎阳
 耳目鼻口之类为魄魄即鬼也而属乎阴精气为物
卷六十三 第 45b 页 WYG0701-0268d.png
 精与气合而生者也游魂为变则气散而死其魄降
 矣(谟/)
阳魂为神阴魄为鬼鬼阴之灵神阳之灵此以二气言
 也然二气之分实一气之运故凡气之来而方伸者
 为神气之往而既屈者为鬼阳主伸阴主屈此以一
 气言也故以二气言则阴为鬼阳为神以一气言则
 方伸之气亦有伸有屈其方伸者神之神其既屈者
 神之鬼既屈之气亦有屈有伸其既屈者鬼之鬼其
卷六十三 第 46a 页 WYG0701-0269a.png
 来格者鬼之神天地人物皆然不离此气之往来屈
 伸合散而已此所谓可错综言者也因问精气为物
 阴精阳气聚而成物此总言神游魂为变魂游魄降
 散而成变此总言鬼疑亦错综而言曰然此所谓人
 者鬼神之会也(铢/)
问性情功效固是有性情便有功效有功效便有性情
 然所谓性情者莫便是张子所谓二气之良能否所
 谓功效者莫便是程子所谓天地之功用否曰鬼神
卷六十三 第 46b 页 WYG0701-0269b.png
 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人须是于那良能与功用
 上认取其德(广/)
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是性情体物而不可遗是功
 效(焘/)
问性情功效性情乃鬼神之情一不审所谓功效者何
 谓曰能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便是功效
 问魄守体有所知否曰耳目聪明为魄安得谓无知
 问然则人之死也魂升魄降是两处有知觉也曰孔
卷六十三 第 47a 页 WYG0701-0269c.png
 子分明言合鬼与神教之至也当祭之时求诸阳又
 求诸阴正为此况祭亦有报魄之说(德/明)
问鬼神之为德只是言气与理否曰犹言性情也问章
 句说功效如何曰鬼神会做得这般事因言鬼神有
 无圣人未尝决言之如言之死而致死之不仁之死
 而致生之不知于彼乎于此乎之类与明道语上蔡
 恐贤问某寻之意同问五庙七庙递迁之制恐是世
 代浸远精爽消亡故庙有迁毁曰虽是如此然祭者
卷六十三 第 47b 页 WYG0701-0269d.png
 求诸阴求诸阳此气依旧在如嘘吸之则又来若不
 如此则是之死而致死之也盖其子孙未绝此气接
 续亦未绝(又曰天神地祗山川之神有此物在其气/自在此故不难晓惟人已死其事杳茫所)
 (以难说/○德明)
问南轩鬼神一言以蔽之曰诚而已此语如何曰诚是
 实然之理鬼神亦只是实理若无这理则便无鬼神
 无万物都无所该载了鬼神之为德者诚也德只是
 就鬼神言其情状皆是实理而已侯氏以德别为一
卷六十三 第 48a 页 WYG0701-0270a.png
 物便不是问章句谓性情功效何也曰此与情状字
 只一般曰横渠谓二气之良能何谓良能曰屈伸往
 来是二气自然能如此曰伸是神屈是鬼否先生以
 手圈卓上而直指其中曰这道理圆只就中分别恁
 地气之方来皆属阳是神气之反皆属阴是鬼日自
 午以前是神午以后是鬼月自初三以后是神十六
 以后是鬼章伯羽问日月对言之日是神月是鬼否
 曰亦是草木方发生来是神彫残衰落是鬼人自少
卷六十三 第 48b 页 WYG0701-0270b.png
 至壮是神衰老是鬼鼻息呼是神吸是鬼淳举程子
 所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
 曰天地造化皆是鬼神古人所以祭风伯雨师问风
 雷鼓动是神收敛处是鬼否曰是魄属鬼气属神如
 析木烟出是神滋润底性是魄人之语言动作是气
 属神精血是魄属鬼发用处皆属阳是神气定处皆
 属阴是魄知识处是神记事处是魄人初生时气多
 魄少后来魄渐盛到老魄又少所以耳聋目昏精力
卷六十三 第 49a 页 WYG0701-0270c.png
 不强记事不足某今觉阳有馀而阴不足事多记不
 得小儿无记性亦是魄不足好戏不定叠亦是魄不
 足(淳/)
侯师圣解中庸鬼神之为德谓鬼神为形而下者鬼神
 之德为形而上者且如中庸之为德不成说中庸为
 形而下者中庸之德为形而上者(文/蔚)
问侯氏中庸曰总摄天地斡旋造化阖辟乾坤动役鬼
 神日月由之而晦明万物由之而死生者诚也此语
卷六十三 第 49b 页 WYG0701-0270d.png
 何谓曰这个亦是实有这理便如此若无这理便都
 无天地无万物无鬼神了不是实理如何微之显诚
 之不可掩问鬼神造化之迹何谓迹曰鬼神是天地
 间造化只是二气屈伸往来神是阳鬼是阴往者屈
 来者伸便有个迹恁地淳因举谢氏归根之说先生
 曰归根本老氏语毕竟无归这个何曾动问性只是
 天地之性当初亦不是自彼来入此亦不是自此往
 归彼只是因气之聚散见其如此耳曰毕竟是无归
卷六十三 第 50a 页 WYG0701-0271a.png
 如月影映在这盆水里除了这盆水这影便无了岂
 是这飞上天去归那月里去又如这花落便无了岂
 是归去那里明年复来生这枝上问人死时这知觉
 便散否曰不是散是尽了气尽则知觉亦尽问世俗
 所谓物怪神奸之说则如何断曰世俗大抵十分有
 八分是胡说二分亦有此理多有是非命死者或溺
 死或杀死或暴病卒死是它气未尽故凭依如此又
 有是乍死后气未消尽是它当初禀得气盛故如此
卷六十三 第 50b 页 WYG0701-0271b.png
 然终久亦消了盖精与气合便生人物游魂为变便
 无了如人说神仙古来神仙皆不见只是说后来神
 仙如左传伯有为厉此鬼今亦不见问自家道理正
 则自不能相干曰亦须是气能配义始得若气不能
 配义便馁了问谢氏谓祖考精神便是自家精神如
 何曰此句已是说得好祖孙只一气极其诚敬自然
 相感如这大树有种子下地生出又成树便即是那
 大树也(淳/)
卷六十三 第 51a 页 WYG0701-0271c.png
或问颜子死而不亡之说先生既非之矣然圣人制祭
 祀之礼所以事鬼神者恐不止谓但有此理须有实
 事曰若是见理明者自能知之明道所谓若以为无
 古人因甚如此说若以为有又恐贤问某寻其说甚
 当(人/杰)
问中庸十二章子思论道之体用十三章言人之为道
 不在乎远当即夫众人之所能知能行极乎圣人之
 所不能知不能行第十四章又言人之行道当随其
卷六十三 第 51b 页 WYG0701-0271d.png
 所居之分而取足于其身曰此两章大纲相似曰第
 十五章又言进道当有序第十六章方言鬼神之道
 费而隐盖论君子之道则即人之所行言之故但及
 其费而隐自存论鬼神之道则本人之所不见不闻
 而言故先及其隐而后及于费曰鬼神之道便是君
 子之道非有二也(广/)
   第十七章
问因其材而笃焉曰是因材而加厚些子(节/)
卷六十三 第 52a 页 WYG0701-0272a.png
问气至而滋息为培气反而游散曰覆曰物若扶植种
 在土中自然生气凑泊他若已倾倒则生气无所附
 着从何处来相接如人疾病此自有生气则药力之
 气依之而生意滋长若已危殆则生气游散而不复
 相凑矣(铢/)
问舜之大德受命止是为善得福而已中庸却言天之
 生物栽培倾覆何也(贺孙录云汉卿问栽培倾覆以/气至气反说上言德而受福而)
 (以气为/言何也)曰只是一理此亦非是有物使之然但物之
卷六十三 第 52b 页 WYG0701-0272b.png
 生时自节节长将去恰似有物扶持也及其衰也则
 自节节消磨将去恰似个物推倒它理自如此唯我
 有受福之理故天既佑之又申之董仲舒曰为政而
 宜于民固当受禄于天虽只是叠将来说然玩味之
 觉他说得自有意思(贺孙录云上面虽是叠将/来此数语却转得意思好)又曰
 嘉乐诗下章又却不说其他但愿其子孙之多且贤
 耳此意甚好然此亦其理之常若尧舜之子不肖则
 又非常理也(广○贺/孙录同)
卷六十三 第 53a 页 WYG0701-0272c.png
   第十八章
问舜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固见得天道人道之极致至
 文王以王季为父武王为子此殆非人力可致而以
 为无忧何也曰文王自公刘太王积功累仁至文王
 适当天运恰好处此文王所以言无忧如舜大德而
 禄位名寿之必得亦是天道流行正得恰好处耳又
 曰追王之事今无可證姑阙之可也如三年之丧诸
 家说亦有少不同然亦不必如吕氏说得太密大槩
卷六十三 第 53b 页 WYG0701-0272d.png
 只是说三年之丧通乎天子云云本无别意(铢/)
问身不失天下之显名与必得其名须有些等级不同
 曰游杨是如此说尹氏又破其说然看来也是有此
 意如尧舜与汤武真个争分数有等级只看圣人说
 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处便
 见(焘/)
问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太王王季考之武成金縢礼
 记大传(武成言太王肇基王迹王季其勤王家我文/考文王金縢册乃告太王王季大传言牧野)
卷六十三 第 54a 页 WYG0701-0273a.png
 (之奠追王太王/王季历文王昌)疑武王时已追王曰武王时恐且是
 呼唤作王至周公制礼乐方行其事如今奉上册宝
 之类然无可證姑阙之可也又问上祀先公以天子
 之礼是周公制礼时方行无疑曰礼家载祀先王服
 衮冕祀先公服鷩冕鷩冕诸侯之服盖虽上祀先公
 以天子之礼然不敢以天子之服临其先公但鷩冕
 旒王与诸侯不同天子之旒十二玉盖虽与诸侯同
 是七旒但天子七旒十二玉诸侯七旒七玉耳(铢/)
卷六十三 第 54b 页 WYG0701-0273b.png
问古无追王之礼至周之武王周公以王业肇于太王
 王季文王故追王三王至于组绀以上则止祀以先
 公之礼所谓葬以士祭以大夫之义也曰然周礼祀
 先王以衮冕祀先公以鷩冕则祀先公依旧止用诸
 侯之礼但乃是天子祭先公之礼耳问诸儒之说以
 为武王未诛纣则称文王为文考以明文王在位未
 尝称王之證及至诛纣乃称文考为文王然既曰文
 考则其谥定矣若如其言将称为文公耶曰此等事
卷六十三 第 55a 页 WYG0701-0273c.png
 无證佐皆不可晓阙之可也(僩/)
问丧祭之礼至周公然后备夏商而上想甚简略曰然
 亲亲长长贵贵尊贤夏商而上大槩只是亲亲长长
 之意到得周来则又添得许多贵贵底礼数如始封
 之君不臣诸父昆弟封君之子不臣诸父而臣昆弟
 期之丧天子诸侯绝大夫降然诸侯大夫尊同则亦
 不绝不降姊妹嫁诸侯者则亦不绝不降此皆贵贵
 之义上世想皆简略未有许多降杀贵贵底礼数凡
卷六十三 第 55b 页 WYG0701-0273d.png
 此皆天下之大经前世所未备到得周公搜剔出来
 立为定制更不可易(僩/)
三年之丧达于天子中庸之意只是主为父母而言未
 必及其它者所以下句云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因
 言大凡礼制欲行于今须有一个简易底道理若欲
 尽拘古礼则繁碎不便于人自是不可行不晓他周
 公当时之意是如何孔子尝曰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想亦是厌其繁文蔚问伯叔父母古人皆是期丧今
卷六十三 第 56a 页 WYG0701-0274a.png
 礼又有所谓百日制周期服然则期年之内当服其服
 往往今人于此多简略曰居家则可居官便不可行
 所以当时横渠为见天祺居官凡祭祀之类尽令天
 祺代之他居家服丧服当时幸而有一天祺居官故
 可为之万一无天祺则又当如何便是动辄窒碍难
 行文蔚曰今不居官之人欲于百日之内略如居父
 母之丧期年之内则服其服如何曰私居亦可行之
 (文/蔚)
卷六十三 第 56b 页 WYG0701-0274b.png
正淳问三年之丧父母之丧吕氏却作两般曰吕氏所
 以如此说者盖见左氏载周穆后薨太子寿卒谓周
 一岁而有三年之丧二焉左氏说礼皆是周末衰乱
 不经之礼(方子录云左氏定礼皆/当时鄙野之谈据不得)无足取者君举所
 以说礼多错者缘其多本左氏也贺孙云如陈针子
 送女先配后祖一段更是没分晓古者那曾有这般
 礼数曰便是他记礼皆差某尝言左氏不是儒者只
 是个晓事该博会做文章之人若公榖二子却是个
卷六十三 第 57a 页 WYG0701-0274c.png
 不晓事底儒者故其说道理及礼制处不甚差下得
 语恁地郑重(广录云只是说得忒煞郑重滞泥/正如世俗所谓山东学䆒是也)贺孙
 因举公羊所断谓孔父义形于色仇牧不畏强禦荀
 息不食言最是断得好曰然贺孙又云其间有全乱
 道处恐是其徒插入如何曰是他那不晓事底见识
 便写出来亦不道是不好若左氏便巧便文饰回互
 了或云以蔡仲废君为行权卫辄拒父为尊祖都不
 是曰是它不晓事底见识只知道有所谓嫡孙承重
卷六十三 第 57b 页 WYG0701-0274d.png
 之义便道孙可以代祖而不知子不可以不父其父
 尝谓学记云多其讯注云讯犹问也公榖便是多其
 讯没紧要处也便说道某言者何某事者何(贺孙○/广录同)
 (方子/录略)
问中庸解载游氏辨文王不称王之说正矣先生却曰
 此事更当考是如何曰说文王不称王固好但书中
 不合有惟九年大统未集一句不知所谓九年自甚
 时数起若谓文王固守臣节不称王则三分天下有
卷六十三 第 58a 页 WYG0701-0275a.png
 其二亦为不可又书言太王肇基王迹则到太王时
 周家已自强盛矣今史记于梁惠王三十七年书襄
 王元年而竹书纪年以为后元年想得当时文王之
 事亦类此故先儒皆以为自虞芮质成之后为受命
 之元年(广/)
   第十九章
旅酬者以其家臣或乡吏之属(大夫则/有乡吏)一人先举觯献
 宾宾饮毕即以觯授于执事者则以献于其长递递
卷六十三 第 58b 页 WYG0701-0275b.png
 相承献及于沃盥者而止焉沃盥谓执盥洗之事至
 贱者也故曰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广/)
旅酬是客先劝主人主人复劝客客又劝次客次客又
 劝第三客以次传去如客多则两头劝起(义/刚)
问酬导饮也曰仪礼主人酌宾曰献宾饮主人又自酌
 而复饮宾曰酬宾受之奠于席前至旅而后举(主人/饮二)
 (杯宾只饮一杯疑后世所/谓倍食于宾者此也○铢)
问如何是导饮曰主人酌以献宾宾酬主人曰酢主人
卷六十三 第 59a 页 WYG0701-0275c.png
 又自饮而复饮宾曰酬其主人又自饮者是导宾使
 饮也(谚云主人倍食/于宾疑即此意)但宾受之却不饮奠于席前至
 旅时亦不举又自别举爵不知如何又问行旅酬时
 祭祀已毕否曰其大节目则已了亦尚有零碎礼数
 未竟又问想必须在饮福受胙之后曰固是古人酢
 宾便是受胙胙与酢昨字古人皆通用(广/)
汉卿问导饮是如何先生历举仪礼献酬之礼旅酬礼
 下为上交劝先一人如乡吏之属升觯或二人举觯
卷六十三 第 59b 页 WYG0701-0275d.png
 献宾宾不饮却以献执事执事一人受之以献于长
 以次献至于沃盥所谓逮贱者也旅酬后乐作献酬
 之俎未彻宾不敢旅酬酬酒宾奠不举至旅酬亦不
 举更自有一盏在右为旅盏也受胙者古者胙字与
 酢字通受胙者犹神之酢已也周礼中胙席又作昨
 昔之昨谓初未设只跪拜彻后方设席周礼王享先
 公亦如之又举尸饮酢之礼其特祭每献酬酢甚详
 不知合享如何周礼旅酬六尸古者男女皆有尸女
卷六十三 第 60a 页 WYG0701-0276a.png
 尸不知废于何代杜佑乃谓古无女尸女尸乃本夷
 虏之属后来圣人革之贺孙因举仪礼士虞礼云男
 男尸女女尸是古男女皆有尸也先生因举陶侃庙
 (南昌/南康)每年祭祀堂上设神位两厢设生人位凡为劝
 首者至祭时具公服设马乘仪状甚盛至于庙各就
 两厢之位其奉祭者献饮食一同神位之礼又某处
 择一乡长状貌甚魁伟者为之至诸处祭皆请与同
 享此人遇冬春祭多时节每日大醉也厌祭是不用
卷六十三 第 60b 页 WYG0701-0276b.png
 尸者古者必有为而不用如祭殇阴厌阳厌是也(贺/孙)
问燕毛所以序齿也曰燕时择一人为上宾不与众宾
 齿馀者皆序齿(焘/)
问吕氏分修其祖庙以下一节作继志序昭穆以下一
 节作述事恐不必如此分曰看得追王与所制祭祀
 之礼两节皆通上下而言吕氏考订甚详却似不曾
 言得此意又问吕氏又分郊社之礼作立天下之大
 本处宗庙之礼言正天下之大经处亦不消分曰此
卷六十三 第 61a 页 WYG0701-0276c.png
 不若游氏说郊社之礼所谓惟圣人为能享帝禘尝
 之义谓惟孝子为能享亲意思甚周密(铢/)
问杨氏曰玉币以交神明祼鬯以求神于幽岂以天神
 无声臭气类之可感止用玉币表自家之诚意人鬼
 有气类之可感故用芬香之酒耶曰不然自是天神
 高而在上郁鬯之酒感它不着盖灌鬯之酒却泻入
 地下去了所以只可感人鬼而不可以交天神也(僩/)
或问中说庙制处所谓高祖者何也曰四世祖也世与
卷六十三 第 61b 页 WYG0701-0276d.png
 太字古多互用如太子为世子太室为世室之类(广/)
林安卿问中庸二昭二穆以次向南如何曰太祖居中
 坐北而向南昭穆以次而出向南某人之说如此乃
 是如疏中谓太祖居中昭穆左右分去列作一排若
 天子七庙恐太长阔又曰大率论庙制刘歆之说颇
 是(义/刚)
孙毓云外为都宫太祖在北二昭二穆以次而南出江
 都集礼向作或问时未见此书只以意料后来始见
卷六十三 第 62a 页 WYG0701-0277a.png
 乃知学不可以不博也(铢/)
 
 
 
 
 
 
 
卷六十三 第 62b 页 WYG0701-0277b.png
 
 
 
 
 
 
 
 朱子语类卷六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