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一
卷三十一 第 1a 页 WYG0700-065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语类卷三十一
  论语十三
   雍也篇二
    子华使于齐章
子升问冉子请粟圣人不与之辨而与之益之曰圣人
 宽洪可以予可以无予予之亦无害但不使伤惠耳
 (木之/)
卷三十一 第 1b 页 WYG0700-0653d.png
冉子与之粟五秉圣人亦不大段责他而原思辞禄又
 谓与尔邻里乡党看来圣人与处却宽(恪/)
张子曰于斯二者可见圣人之用财虽是小处也莫不
 恰好便是一以贯之处(夔孙○义刚录云圣人于小/处也区处得恁地尽便是一)
 (以贯之处圣人/做事着地头)
范氏曰夫子之道循理而已故周急不继富以为天下
 之通义使人可继也游氏曰饩廪称事所以食功也
 今原思为之宰而辞禄不受则食功之义废矣盖义
卷三十一 第 2a 页 WYG0700-0654a.png
 所当得则虽万钟不害其为廉借使有馀犹可以及
 邻里乡党(盖邻里乡党/有相周之义)尹氏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
 衣轻裘而冉求乃资之与之釜者所以示不当与也
 求不达其意而请益与之五秉故夫子非之又曰原
 思之辞常禄使其苟有馀则分诸邻里乡党者凡取
 子一适于义而已第四章凡七说今从范氏游氏尹
 氏之说伊川谓师使弟子不当有所请其说虽正然
 恐非本意据冉求乃为其母请其意欲资之也使冉
卷三十一 第 2b 页 WYG0700-0654b.png
 求为子华请则犹可责之以弟子之礼若为其母请
 则止欲附益之故责之以继富恐或外生一意非夫
 子责冉求之意范氏第二说与杨氏谢氏之说大率
 以辞受取舍顺理合义为文只说大纲其间曲折详
 备则不如尹氏之深切吕氏曰富而与人分之则廉
 者无辞于富造语未尽不能无差向使不义之富可
 以分人廉者所必辞也富之可辞与不可辞在于义
 不义而不在于分人与不分人也谢氏曰与之釜与
卷三十一 第 3a 页 WYG0700-0654c.png
 之庾意其禄秩所当得者此说恐未稳使禄秩当得
 夫子不待冉子之请而与之禄有常数夫子何心轻
 重于其间哉为其母请粟观其文势非禄秩也明矣
 曰为其母请即为子华请也吕氏说只据原思辞禄
 而言非谓不义之富也(干/)
    子谓仲弓章
问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伊川谓多一曰字意
 以仲弓为犁牛子也考之家语仲弓生于不肖之父
卷三十一 第 3b 页 WYG0700-0654d.png
 其说可信否曰圣人必不肯对人子说人父不善(谟/)
犁牛之子范氏苏氏得之(干/)
问此章前后作用人不以世类南轩以仲弓言焉知贤
 才之故故孔子教之用人此说牵合然亦似有理脉
 曰横渠言大者苟立虽小未纯人所不弃也今钦夫
 此说无他只是要回互不欲说仲弓之父不肖耳何
 不虚心平气与他看古人贤底自贤不肖底自不肖
 称其贤可以为法语其不肖可以为戒或曰恐是因
卷三十一 第 4a 页 WYG0700-0655a.png
 仲弓之父不肖而微其辞曰圣人已是说了此亦何
 害大抵人被人说恶不妨但要能改过过而能改则
 前愆顿释昔日是个不好底人今日有好事自不相
 干何必要回互然又要除却曰字此曰字留亦何害
 如子谓颜渊曰吾见其进也不成是与颜渊说况此
 一篇大率是论他人不必是与仲弓说也只苏氏却
 说此乃论仲弓之德非是与仲弓言也(大/雅)
    子曰回也章
卷三十一 第 4b 页 WYG0700-0655b.png
问三月不违仁曰仁与心本是一物被私欲一隔心便
 违仁去却为二物若私欲既无则心与仁便不相违
 合成一物心犹镜仁犹镜之明镜本来明被尘垢一
 蔽遂不明若尘垢一去则镜明矣颜子三个月之久
 无尘垢其馀人或日一次无尘垢少间又暗或月一
 次无尘垢二十九日暗亦不可知(南/升)
问三月不违仁曰三月只是言久尔非谓三月后必违
 也此言颜子能久于仁尔虽念虑之间间有不善处
卷三十一 第 5a 页 WYG0700-0655c.png
 却能知之而未尝复行也(去/伪)
问三月不违仁三月后亦有违否曰毕竟久亦有间断
 曰这间断亦甚微否曰是如不贰过过便是违仁非
 礼勿视听言动四句照管不到便是过(淳/)
问日月至焉曰日至是一日一次至此月至是一月一
 次至此言其疏也閒时都思量别处又问思量事不
 到不好然却只是閒事如何曰也不是视便要思明
 听便思聪才思量便要在正理上如何可及閒事(铢/)
卷三十一 第 5b 页 WYG0700-0655d.png
问如何是日至月至曰某旧说其馀人有一日不违仁
 有一月不违仁者近思之一日不违仁固应有之若
 一月不违似亦难得近得一说有一日一番见得到
 有一月一番见得到比之一日犹胜如一月之远若颜
 子方能三月不违天理纯然无一毫私伪间杂夫子
 所以独称之(宇/)
义刚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集注云仁者心之德窃
 推此义以为天生一人只有一心这腔子里面更无
卷三十一 第 6a 页 WYG0700-0656a.png
 些子其他物事只有一个浑全底道理更无些子欠
 缺所谓仁也曰莫只将浑全底道理说须看教那仁
 亲切始得(义刚/)
颜子三月不违只是此心常存无少间断自三月后却
 未免有毫发私意间断在但颜子才间断便觉当下
 便能接续将去虽当下便能接续毕竟是曾间断来
 若无这些子却便是圣人也日月至焉看得来却是
 或一日一至或一月一至这亦难说今人若能自朝
卷三十一 第 6b 页 WYG0700-0656b.png
 至暮此心洞然表里如一直是无纤毫私意间断这
 地位岂易及惟实曾去下工夫方自见得横渠内外
 宾主之说极好三月不违那个是主人是长在家里
 坐底三月后或有一番出去却便会归来日月至焉
 那个是客是从外面到底然亦是彻底曾到一番却
 不是髣髴见得个恁地或日一到这里或月一到这
 里便又出去以月较日又疏到了
正卿问集注不知其仁也云虽颜子之贤犹不能不违
卷三十一 第 7a 页 WYG0700-0656c.png
 于三月之后如何曰不是三月以后一向差去但于
 这道理久后略断一断便接续去只是有些子差便
 接了若无些子间断便全是天理便是圣人所以与
 圣人一间者以此旧说只做有一月至者有一日至
 者与颜渊三月至者有次第看来道理不如此颜子
 地位比诸子煞有优劣如赐也闻一以知二回也闻
 一以知十此事争多少此是十分争七八分张子云
 这道理譬如一屋子是自家为主朝朝夕夕时时
卷三十一 第 7b 页 WYG0700-0656d.png
 只在里面如颜子三月不能不违只是略暂出去便
 又归在里面是自家常做主若日至者一日一番至
 是常在外为客一日一番暂入里面来又便出去月
 至亦是常在外为客一月一番入里面来又便出去
 又云三月不违者如人通身都白只有一点子黑日
 月至焉者如人通身都黑只有一点白又云颜子一
 身巳自不见其身日用之间只见许多道理(贺孙○/今集注)
 (不知其仁/章无此说)
卷三十一 第 8a 页 WYG0700-0657a.png
问如今之学者一日是几遍存省当时门人乃或日一
 至焉或月一至焉不应如是疏略恐仁是浑然天理
 无纤毫私欲处今日之学者虽曰存省亦未到这境
 界他孔门弟子至便是至境界否曰今人能存得亦
 是这意思但触动便不得被人叫一声便走了他当
 那至时应事接物都不差又不知至时久近如何那
 里煞有曲折日至者却至得频数恐不甚久月至者
 或旬日或一二日皆不可知又问横渠云云文蔚窃
卷三十一 第 8b 页 WYG0700-0657b.png
 谓三月不违者天理为主人欲为宾日月至焉者人
 欲为主天理为宾学者工夫只得勉勉循循以克人
 欲存天理为事其成与不成至与不至则非我可必
 矣曰是如此(文/蔚)
问伊川言不违是有纤毫私欲横渠言要知内外宾主
 之辨曰前后说是如此刘仲升云愈久而不息者气
 象迥别大雅云久而不息自是圣人事曰三月不违
 是自家已有之物三月之久忽被人借去自家旋即
卷三十一 第 9a 页 WYG0700-0657c.png
 取回了日月至焉是本无此物暂时问人借得来便
 被人取去了(大/雅)
至之问横渠言始学之要当知三月不违止过此几非
 在我者曰且以屋喻之三月不违者心常在内虽间
 或有出时然终是在外不稳便才出即便入盖心安
 于内所以为主日月至焉者心常在外虽间或有入
 时然终是在内不安才入即便出盖心安于外所以
 为宾日至者一日一至此月至者一月一至此自外
卷三十一 第 9b 页 WYG0700-0657d.png
 而至也不违者心常存日月至者有时而存此无他
 知有至未至意有诚未诚知至矣虽驱使为不善亦
 不为知未至虽轧勒使不为此意终迸出来故贵于
 见得透则心意勉勉循循自不能已矣过此几非在
 我者犹言过此以往未之或知言过此则自家着力
 不得待他自长进去又曰三月不违之违犹白中之
 黑日月至焉之至犹黑中之白今须且将此一段反
 覆思量涣然冰释怡然理顺使自会沦肌浃髓夫子
卷三十一 第 10a 页 WYG0700-0658a.png
 谓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只在这些子若拗不转便下
 达去了又曰此正如诚意章相似知善之可好而好
 之极其笃知不善之可恶而恶之极其深以至于慊
 快充足方始是好处(道夫/)
问三月不违仁先生曰如何是心如何是仁曰心是知
 觉底仁是理曰耳无有不聪目无有不明心无有不
 仁然耳有时不聪目有时不明心有时不仁问莫是
 心与理合而为一曰不是合心自是仁然私欲一动
卷三十一 第 10b 页 WYG0700-0658b.png
 便不仁了所以仁人心也学理会甚么事只是理会
 这些子又问张子之说莫是三月不违者是仁常在
 内常为主日月至焉者是仁常在外常为宾曰此倒
 说了心常在内常为主心常在外常为客如这一间
 屋主常在此居客虽在此不久着去问如此则心不
 违仁者是心在仁内曰不可言心在仁内略略地是
 恁地意思又曰便是难说问过此几非在我者如何
 曰不用着力如决江河水至而舟自浮如说学只说
卷三十一 第 11a 页 WYG0700-0658c.png
 到说处住以上不用说至说处则自能寻将上去不
 到说处是不曾时习时习则相将自然说又曰人只
 是一个不肯学须是如吃酒自家不爱吃硬将酒来
 吃相将自然要吃不待强他如吃药人不爱吃硬强
 他吃(节/)
问横渠说内外宾主之辨若以颜子为内与主不成其
 他门人之所学便都只在外曰他身巳是都在道外
 恰似客一般譬之一个屋圣人便常在屋里坐颜子
卷三十一 第 11b 页 WYG0700-0658d.png
 也在屋里只有时误行出门外然便觉不是他住处
 便回来其他却常在外面有时入来不是他活处少
 间又自出去了而今人硬把心制在这里恰似人在
 路上做活计百事都安在外虽是他自屋舍时暂入
 来见不得他活处亦自不安又自走出了虽然也须
 渐渐把捉终不成任他如何又曰日月至焉者是有
 一日得一番至有一月得一番至(贺孙/)
问日月至焉一句曰看得来日却是久底月却是暂时
卷三十一 第 12a 页 WYG0700-0659a.png
 底因说横渠内外宾主之辨曰颜子一似主人长在
 家里三月以后或有出去时节便会向归其馀是宾
 或一日一至或一月一至以日较月月又却疏又曰
 不违者是在内至焉者是在外来又问几非在我者
 曰舍三月不违去做工夫都是在我外不在我这里
 了(谦/之)
问横渠内外宾主之说曰主是仁宾却是巳身不违仁
 者已住在此屋子内了日月至焉者时暂到此又出
卷三十一 第 12b 页 WYG0700-0659b.png
 去是乃宾也后数日又因一学者举此段为问而曰
 仁譬如此屋子颜子在此里面住但未免间有出去
 时他人则或入来住得一日或入来住得一月不能
 久处此此即内外宾主之辨过此几非在我者谓学
 者但当勉勉循循做工夫而已舍是则他无所事也
 (必/大)
或问横渠内外宾主之辨一段云仁在内而我为主仁
 在外而我为客如何曰此两句又是后人解横渠之
卷三十一 第 13a 页 WYG0700-0659c.png
 语盖三月不违底是仁为主私欲为客诸子日月至
 焉者是私欲为主仁只为客譬如人家主人常在屋
 中出外时少便出去也不久须归来日月至焉者则
 常常在外做客暂时入屋来又出去出去之时多在
 屋之时少或一月一番至或一日一番至终是不是
 主人故常在外然那客亦是主人只是以其多在外
 故谓之客敬则常在屋中住得不要出外久之亦是
 主人既是主人自是出去时少也佛经中贫子宝珠
卷三十一 第 13b 页 WYG0700-0659d.png
 之喻亦当
三月不违者我为主而常在内也日月至焉者我为客
 而常在外也仁犹屋心犹我常在屋中则为主出入
 不常为主则客也过此几非在我者如水涨船行更
 无着力处(铢/)
问横渠内外之说曰譬如一家有二人一人常在家一
 人常在外在家者出外常少在外者常不在家间有
 归家时只是在外多(谟/)
卷三十一 第 14a 页 WYG0700-0660a.png
三月不违仁是在屋底下做得主人多时日月至焉是
 有时从外面入来屋子底下横渠所谓内外宾主之
 辨者是也又曰学者须是识得屋子是我底始得(儒/用)
问内外宾主之辨曰不违仁者仁在内而为主然其未
 熟亦有时而出于外日月至焉者仁在外而为宾虽
 有时入于内而不能久也(广/)
三月不违主有时而出日月至焉宾有时而入人固有
 终身为善而自欺者不特外面盖有心中欲为善而
卷三十一 第 14b 页 WYG0700-0660b.png
 常有一个不肯底意便是自欺(从周/)
叔器未达内外宾主之辨一句曰日月至焉底便是我
 被那私欲挨出在外面是我胜那私欲不得又问使
 心意勉勉循循不能已曰不能已是为了又为为得
 好后只管为如欲罢不能相似蔡仲默云如生则恶
 可已也之类曰是(义刚/)
问三月不违仁曰仁即是心心如镜相似仁便是个镜
 之明镜从来自明只为有少间隔便不明颜子之心
卷三十一 第 15a 页 WYG0700-0660c.png
 巳纯明了所谓三月不违只缘也曾有间隔处又问
 张子谓使心意勉勉循循而不能已过此几非在我
 者是如何曰学者只要勉勉循循而不能已才能如
 此便后面虽不用大段着力也自做去如推个轮车
 相似才推得转了他便滔滔自去所谓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者正谓说后不待着力而自不能已也(时/举)
张子言勉勉循循而不能已须是见得此心自不能已
 方有进处过此几非在我谓过三月不违非工夫所
卷三十一 第 15b 页 WYG0700-0660d.png
 能及如末由也巳真是着力不得又云勉勉循循之
 说须是真个到那田地实知得那滋味方自不能已
 要住不得自然要去过此几非在我言不由我了如
 推车子相似才着手推动轮子了自然运转不停如
 人吃物既得滋味自然爱吃日月至焉者毕竟也是
 曾到来但不久耳(明作/)
或问张子几非在我者曰既有循循勉勉底工夫自然
 住不得几非在我者言不待用力也如易传中说过
卷三十一 第 16a 页 WYG0700-0661a.png
 此以往未之或知也之意为学正如推车子相似才
 用力推得动了便自转将去更不费力故论语首章
 只说个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便言其效验者盖学
 至说处则自不容已矣(广○南升/录别出)
问几非在我之义曰非在我言更不着得人力也人之
 为学不能得心意勉勉循循而不已若能如是了如
 车子一般初间着力推得行了后来只是滚将去所
 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若得说了自然不能休得
卷三十一 第 16b 页 WYG0700-0661b.png
 如种树一般初间栽培灌溉及既成树了自然抽枝
 长叶何用人力(南升/)
味道问过此几非在我者疑横渠止谓始学之要唯当
 知内外宾主之辨此外非所当知曰不然学者只要
 拨得这车轮转到循循勉勉处便无着力处自会长
 进去如论语首章言学只到不亦说乎处住下面便
 不说学了盖到说时此心便活因言韩退之苏明允
 作文只是学古人声响尽一生死力为之必成而后
卷三十一 第 17a 页 WYG0700-0661c.png
 止今之学者为学曾有似他下工夫到豁然贯通处
 否(可/学)
周贵卿问几非在我者曰如推车子样初推时须要我
 着力及推发了后却是被他车子移将去也不由在
 我了某尝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若是做到这里
 后自不肯住了而今人只是不能得到说处(义/刚)
问过此几非在我者曰过此即是过此以往未之或知
 底意思若工夫到此盖有用力之所不能及自有不
卷三十一 第 17b 页 WYG0700-0661d.png
 可已处虽要用力亦不能得又问内外宾主之辨曰
 三月不违为主日月至焉为宾主则常在其中宾则
 往来无常盖存主之时少在外之时多日月至焉为
 其时暂而不能久若能致其宾主之辨而用其力则
 工夫到处自有不可息者(宇/)
问何谓几非在我者曰此即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之意
 盖前头事皆不由我我不知前面之分寸也不知前
 面之浅深只理会这里工夫使内外宾主之辨常要
卷三十一 第 18a 页 WYG0700-0662a.png
 分晓使心意勉勉循循不已只如此而已便到颜子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之地虽欲从之末由也巳
 也只恁地(淳/)
过此几非在我者到此则进进不能己亦无著力处(拱/寿)
子升问过此几非在我莫是过此到圣人之意否曰不
 然盖谓工夫到此则非我所能用其力而自然不能
 己如车已推而势自去如船已发而缆自行若不能
 辨内外宾主不能循循不已则有时而问断矣孟子
卷三十一 第 18b 页 WYG0700-0662b.png
 所谓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此语说得尽了(木/之)
问过此几非在我者莫只见许多道理不见自身巳如
 何曰这只是说循循勉勉便自住不得便自不由自
 身已只是这个关难过才过得自要住不得如颜子
 所谓欲罢不能这个工夫入头都只在穷理只这道
 理难得便会分明又云今学者多端固有说得道理
 是却自不着身只把做言语用了固有要去切己做
 工夫却硬理会不甚进者又云看得道理透少间见
卷三十一 第 19a 页 WYG0700-0662c.png
 圣贤言语句句是为自家身己设又云内外宾主只
 是如今人多是不能守得这心譬如一间屋日月至
 焉者是一日一番入里面来或有一月一番入里面
 来他心自不着这里便又出去了若说在内譬如自
 家自在自屋里作主心心念念只在这里行也在这
 里坐也在这里睡卧也在这里三月不违是时复又
 暂出外去便觉不是自家屋便归来今举世日夜营
 营于外直是无人守得这心若能收这心常在这里
卷三十一 第 19b 页 WYG0700-0662d.png
 便与一世都背驰了某尝说今学者别无他只是要
 理会这道理此心元初自具万物万事之理须是理
 会得分明(贺孙/)
问三月不违仁伊川举得一善则拳拳服膺仁乃全体
 何故以善称曰仁是合众善一善尚不弃况万善乎
 (可学/集义)
问不违仁是此心纯然天理其所得在内得一善则服
 膺而弗失恐是所得在外曰得一善则服膺弗失便
卷三十一 第 20a 页 WYG0700-0663a.png
 是三月不违仁处又问是如何曰所谓善者即是收
 拾此心之理颜子三月不违仁岂真恁虚空湛然常
 闭门合眼静坐不应事不接物然后为不违仁也颜
 子有事亦须应须饮食须接宾客但只是无一毫私
 欲耳(道夫/)
问伊川谓日月至焉与久而不息者所见规模虽略相
 似其意味迥别看来日月至与不息者全然别伊川
 言略相似何也曰若论到至处却是与久而不息底
卷三十一 第 20b 页 WYG0700-0663b.png
 一般只是日月至者至得不长久不息者纯然无间
 断(宇/)
问伊川曰三月言其久天道小变之节盖言颜子经天
 道之变而为仁如此其终久于仁也又曰三月不违
 仁盖言其久然非成德事范氏曰回之于仁一时而
 不变则其久可知其馀则有时而至焉不若回愈久
 而弗失也夫子之于仁慎其所以取与人者至矣有
 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犹不得见焉惟独称颜子
卷三十一 第 21a 页 WYG0700-0663c.png
 三月不违其可谓仁也已谢氏曰回之为人语其所
 知虽出于学然邻于生知矣语其成功虽未至于从
 容亦不可谓勉强矣三月不违仁仁矣特未可以语
 圣也亦未达一间之称耳三月特以其久故也古人
 三月无君则吊去国三月则复诗人以一日不见如
 三月兮夫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皆久之意右第六
 章凡九说今从伊川范氏谢氏之说伊川第二说以
 得一善则服膺弗失作三月不违仁未甚切第二说
卷三十一 第 21b 页 WYG0700-0663d.png
 曰三月言其久过此则圣人也吕氏亦曰以身之而
 未能信性久则不能不懈又曰至于三月之久犹不
 能无违又曰至于三月之久其气不能无衰虽欲勉
 而不违仁不可得也杨氏曰三月不违仁未能无违
 也侯氏亦曰三月不违仁便是不远而复也过此则
 通天通地无有间断尹氏亦曰三月言其久若圣人
 则浑然无问矣此五说皆同而有未安惟吕氏为甚
 窃谓此章论颜子三月不违仁其立言若曰能久不
卷三十一 第 22a 页 WYG0700-0664a.png
 违仁而已其馀日月至焉者亦若曰至于仁而不久
 而已若以为颜子三月不违既过三月则违之何以
 为颜子此吕氏之说为未安杨氏亦此意伊川侯氏
 尹氏之说亦与吕氏杨氏相类特不显言之耳故愚
 以三月特以其久不必泥三月字颜子视孔子为未
 至者圣人则不思不勉颜子则思勉也诸子视颜子
 为未至者则以久近不同耳若谓颜子三月则违恐
 未安伊川第三说与横渠同皆说学者事但横渠内
卷三十一 第 22b 页 WYG0700-0664b.png
 外宾主四字不知如何说恐只是以三月不违者为
 有诸己故曰内曰主日月至焉者若存若亡故曰外
 曰宾否游氏说仁字甚切恐于本文不甚密先生曰
 能久不违仁不知能终不违耶亦有时而违耶颜子
 若能终不违仁则又何思勉之有易传复之初九爻
 下有论此处可更思之游氏引仁人心也则仁与心
 一物矣而曰心不违仁何也(干/)
    季康子问仲由章
卷三十一 第 23a 页 WYG0700-0664c.png
问求之艺可得而闻否曰看他既为季氏聚敛想见是
 有艺问龟山解以为知礼乐射御书数然后谓之艺
 曰不止是礼乐射御书数(宇/)
求也艺于细微上事都理会得缘其材如此故用之于
 聚敛必有非他人所及者惜乎其有才而不善用之
 也(㽦/)
问集注以从政例为大夫果何所据然则子游为武城
 宰仲弓为季氏宰之类皆不可言政欤曰冉子退于
卷三十一 第 23b 页 WYG0700-0664d.png
 季氏之朝夫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
 闻之亦自可见(壮/祖)
吕氏曰果则有断达则不滞艺则善裁皆可使从政也
 右第七章凡六说今从吕说伊川曰人各有所长能
 取其长皆可用也尹氏亦用此意若谓从政则恐非
 人人可能范氏惟说三子之失恐就本文解则未须
 说失处谢氏论季氏之意以为陋儒所短正在此亦
 恐季氏未必有此意其问至于再三乃是有求人才
卷三十一 第 24a 页 WYG0700-0665a.png
 之意使季氏尚疑其短则其问不必至反覆再三也
 杨氏论果艺达三德不如吕氏谨严曰此段所说得
 之但破范说非是(干/)
正淳问范氏解季康子问三子可使从政章曰人固有
 病然不害其为可用其材固可用然不掩其为有病
 必大曰范氏之说但举三子具臣货殖之病却不言
 其材之为可用者曰范氏议论多如此说得这一边
 便忘却那一边唐鉴如此处甚多以此见得世间非
卷三十一 第 24b 页 WYG0700-0665b.png
 特十分好人难得只好书亦自难得(必/大)
问谢氏三子于克己独善虽季氏亦知其有馀之说曰
 世间固有一种号为好人然不能从政者但谢氏言
 克己独善说得太重当云脩己自好可也(必/大)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章
或问闵子不仕季氏而由求仕之曰仕于大夫家为仆
 家臣不与大夫齿那上等人自是不肯做若论当时
 侯国皆用世臣自是无官可做不仕于大夫除是终
卷三十一 第 25a 页 WYG0700-0665c.png
 身不出如曾闵方得(焘/)
第八章五说今取谢氏之说伊川范杨尹氏四说大率
 皆同只略说大纲曰谢氏固好然辞气亦有不平和
 处(干/)
谢氏说得也粗某所以写放这里也是可以警那懦底
 人若是常常记得这样在心下则可以廉顽立懦不
 至倒了今倒了底也多(义/刚)
    伯牛有疾章
卷三十一 第 25b 页 WYG0700-0665d.png
侯氏曰夫子尝以德行称伯牛矣于其将亡也宜其重
 惜之故再叹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
 人也而有斯疾也言非可愈之疾亦不幸短命之意
 尹氏曰牖牖下也包氏谓有恶疾不欲人知恐其不然
 也右第九章五说今从尹氏侯氏之说范氏曰冉伯
 牛尽其道而死故曰命杨氏亦曰不知谨疾则其疾
 有以致之而至者伯牛无是也故曰命矣夫此说于
 义理正当但就本文看说命矣夫较深圣人本意只
卷三十一 第 26a 页 WYG0700-0666a.png
 是惜其死叹之曰命也若曰无可奈何而安之命尔
 方将问人之疾情意悽怆何暇问其尽道与否也况
 下文以为斯人有斯疾则以为不当有此疾也岂有
 上文称其尽道而死下文复叹其不当疾而疾文势
 亦不相联属谢氏同尹氏谨严先生曰此说非是更
 思之(干/)
    贤哉回也章
问颜子不改其乐莫是乐个贫否曰颜子私欲克尽故
卷三十一 第 26b 页 WYG0700-0666b.png
 乐却不是专乐个贫须知他不干贫事元自有个乐
 始得(时举/)
伯丰问颜子之乐不是外面别有甚事可乐只颜子平
 日所学之事是矣见得既分明又无私意于其间自
 然而乐是否曰颜子见得既尽行之又顺便有乐底
 滋味(㽦/)
问颜子乐处恐是工夫做到这地位则私意脱落天理
 洞然有个乐处否曰未到他地位则如何便能知得
卷三十一 第 27a 页 WYG0700-0666c.png
 他乐处且要得就他实下工夫处做下梢亦须会到
 他乐时节(宇/)
叔器问颜子乐处莫是乐天知命而不以贫窭累其心
 否曰也不干那乐天知命事这四字也拈不上(淳录/云又)
 (加却乐天知命四字加此四字又坏了这乐颜子胸/中自有乐地虽在贫窭之中而不以累其心不是将)
 (那不以贫窭累/其心底改乐)义刚问这乐正如不如乐之者之乐
 曰那说从乐天知命上去底固不是了这说从不如
 乐之上来底也不知那乐是乐个什么物事乐字只
卷三十一 第 27b 页 WYG0700-0666d.png
 一般但要人识得这须是去做工夫涵养得久自然
 见得因言通书数句论乐处也好明道曰百官万务
 金革百万之众曲肱饮水乐亦在其中观它有扈游
 山诗是甚么次第陈安卿云它那昔也未甚有年曰
 也是有个见成底乐(义刚○淳录此下云乐只是恁/地乐更不用解只去做工夫到)
 (那田地自知道读一小集见李偲祭明道文谓明道/当初欲著乐书而不及因笑曰既是乐何用书说甚)
问颜子之乐只是天地间至富至贵底道理乐去求之
 否曰非也此以下未可便知须是穷究万理要极彻
卷三十一 第 28a 页 WYG0700-0667a.png
 已而曰程子谓将这身来放在万物中一例看大小
 大快活又谓人于天地间并无窒碍大小大快活此
 便是颜子乐处这道理在天地间须是直穷到底至
 纤至悉十分透彻无有不尽则与万物为一无所窒
 碍胸中泰然岂有不乐(淳/)
问颜子不改其乐是私欲既去一心之中浑是天理流
 行无有止息此乃至富至贵之理举天下之物无以
 尚之岂不大有可乐曰周子所谓至富至贵乃是对
卷三十一 第 28b 页 WYG0700-0667b.png
 贫贱而言今引此说恐浅只是私欲未去如口之于
 味耳之于声皆是欲得其欲即是私欲反为所累何
 足乐若不得其欲只管求之于心亦不乐惟是私欲
 既去天理流行动静语默日用之问无非天理胸中
 廓然岂不可乐此与贫窭自不相干故不以此而害
 其乐直卿云与浩然之气如何曰也是此意但浩然
 之气说得较粗又问说乐道便不是是如何曰才说
 乐道只是冒罩说不曾说得亲切又云伊川所谓其
卷三十一 第 29a 页 WYG0700-0667c.png
 字当玩味是如何曰是元有此乐又云见其大则心
 泰周子何故就见上说曰见便是识此味(南/升)
问不改其乐与乐在其中矣二者轻重如何曰不要去
 孔颜身上问只去自家身上讨(敬仲○以下/论孔颜之乐)
恭父问孔颜之分固不同其所乐处莫只一般否曰圣
 人都忘了身只有个道理若颜子犹照管在(恪/)
行夫问不改其乐曰颜子先自有此乐到贫处亦不足
 以改之曰夫子自言疏食饮水乐在其中其乐只一
卷三十一 第 29b 页 WYG0700-0667d.png
 般否曰虽同此乐然颜子未免有意到圣人则自然
 (贺/孙)
子善谓夫子之乐虽在饭疏食饮水之中而忘其乐颜
 子不以箪瓢陋巷改其乐是外其箪瓢陋巷曰孔颜
 之乐大纲相似难就此分浅深唯是颜子止说不改
 其乐圣人却云乐亦在其中不改字上恐与圣人略
 不相似亦只争些子圣人自然是乐颜子仅能不改
 如云得与不失得是得了若说不失亦只是得但说
卷三十一 第 30a 页 WYG0700-0668a.png
 不失则仅能不失耳终不似得字是得得稳此亦有
 内外宾主之意或问与不违仁如何曰仅能不违(贺/孙)
呈回也不改其乐与乐在其中矣一段问目先生曰说
 得虽巧然子细看来不须如此分亦得向见张敬夫
 亦要如此说某谓不必如此所谓乐之深浅乃在不
 改上面所谓不改便是方能免得改未如圣人从来
 安然譬之病人方得无病比之从来安乐者便自不
 同如此看其深浅乃好(时/举)
卷三十一 第 30b 页 WYG0700-0668b.png
叔器问不改其乐与不能改其乐如何分曰不改其乐
 者仅能不改其乐而已不能改其乐者是自家有此
 乐它无奈自家何以此见得圣贤地位某尝谓明道
 之言初见便好转看转好伊川之言初看似未甚好
 久看方好某作六先生赞伯恭云伊川赞尤好盖某
 是当初见得个意思恁他所谓布帛之文菽粟之味
 知德者希孰识其贵也被伯恭看得好又云伯恭敬
 夫二人使至今不死大段光明(义/刚)
卷三十一 第 31a 页 WYG0700-0668c.png
圣人之乐且粗言之人之生各具此理但是人不见此
 理这里都黑窣窣地如猫子狗儿相似饥便求食困便
 思睡一得富贵便极声色之娱穷四体之奉一遇贫
 贱则忧戚无聊所谓乐者非其所可乐所谓忧者非
 其所可忧也圣人之心直是表里精粗无不昭彻方
 其有所思都是这里流出所谓德盛仁熟从心所欲
 不踰矩庄子所谓人貌而天盖形骸虽是人其实是
 一块天理又焉得而不乐又曰圣人便是一片赤骨
卷三十一 第 31b 页 WYG0700-0668d.png
 立底天理颜子早是有个物包裹了但其皮薄剥去
 容易圣人一为指出这是天理这是人欲他便洞然
 都得了(夔/孙)
问颜子乐处曰颜子之乐亦如曾点之乐但孔子只说
 颜子是恁地乐曾点却说许多乐底事来点之乐浅
 近而易见颜子之乐深微而难知点只是见得如此
 颜子是工夫到那里了从本原上看方得(赐/)
颜子之乐平淡曾点之乐己劳攘了至邵康节云真乐
卷三十一 第 32a 页 WYG0700-0669a.png
 攻心不奈何乐得大段颠蹶或曰颜子之乐只是心
 有这道理便乐否曰不须如此说且就实处做工夫
 (学/蒙)
问自有其乐之自字曰自字对箪瓢陋巷言言箪瓢陋
 巷非可乐盖自有其乐耳(节○/集注)
问周子令程子寻颜子所乐何事而周子程子终不言
 不审先生以为所乐何事曰人之所以不乐者有私
 意耳克己之私则乐矣(节/)
卷三十一 第 32b 页 WYG0700-0669b.png
问程子云周茂叔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窃意
 孔颜之学固非若世俗之著于物者但以为孔颜之
 乐在于乐道则是孔颜与道终为二物要之孔颜之
 乐只是私意净尽天意昭融自然无一毫系累耳曰
 然但今人说乐道说得来浅了要之说乐道亦无害
 道夫曰观周子之问其为学者甚切曰然顷之复曰
 程子云人能克己则心广体胖仰不愧俯不怍其乐
 可知有息则馁矣(道/夫)
卷三十一 第 33a 页 WYG0700-0669c.png
问濂溪教程子寻孔颜乐处盖自有其乐然求之亦甚
 难曰先贤到乐处已自成就向上去了非初学所能
 求况今之师非濂溪之师所谓友者非二程之友所
 以说此事却似莽广不如且就圣贤著实用工处求
 之如克己复礼致谨于视听言动之间久久自当纯
 熟充达向上去(宇/)
义刚说程子曰周子每令求颜子乐处所乐何事夫天
 理之流行无一毫间断无一息停止大而天地之变
卷三十一 第 33b 页 WYG0700-0669d.png
 化小而品汇之消息微而一心之运用广而六合之
 弥纶浑融通贯只是这一个物事颜子博文约礼工
 夫缜密从此做去便能寻得个意脉至于竭尽其才
 一旦豁然贯通见得这个物事分明只在面前其乐
 自有不能己者曰也不要说得似有一个物事样道
 是个公共底道理不成真个有一个物事在那里被
 我见得只是这个道理万事万物皆是理但是安顿
 不能得恰好而今颜子便是向前见不得底今见得
卷三十一 第 34a 页 WYG0700-0670a.png
 向前做不得底今做得所以乐不是说把这一个物
 事来恁地快活(义刚/)
尧卿问不改其乐注克己复礼改作博文约礼如何曰
 说博文时和前一段都包得克己复礼便只是约礼
 事今若是不博文时便要去约也如何约得住(义刚/)
问叔器看文字如何曰两日方思量颜子乐处先生疾
 言曰不用思量他只是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后见得
 那天理分明日用间义理纯熟后不被那人欲来苦
卷三十一 第 34b 页 WYG0700-0670b.png
 楚自恁地快活你而今只去博文约礼便自见得今
 却去索之于杳冥无朕之际你去何处讨将次思量
 得人成病而今一部论语说得恁分明自不用思量
 只要着实去用工如前日所说人心道心便只是这
 两事只去临时思量那个是人心那个是道心便颜
 子也只是使得人心听命于道心后不被人心胜了
 道心你而今便须是常拣择教精使道心常常在里
 面如个主人人心如客样常常如此无间断则便能
卷三十一 第 35a 页 WYG0700-0670c.png
 允执厥中(义刚/)
鲜于侁言颜子以道为乐想侁必未识道是个何物且
 如此莽莽对故伊川答之如此(必大○/集义)
问昔邹道卿论伊川所见极高处以谓鲜于侁问于
 伊川曰颜子不改其乐不知所乐者何事伊川曰寻
 常道颜子所乐者何事曰不过说颜子所乐者道伊
 川曰若有道可乐便不是颜子岂非颜子工夫至到
 道体浑然与之为一颜子之至乐自默存于心人见
卷三十一 第 35b 页 WYG0700-0670d.png
 颜子之不改其乐而颜子不自知也曰正谓世之谈
 经者往往有前所说之病本卑而抗之使高本浅而
 凿之使深本近而推之使远本明而必使之至于晦
 且如伊尹耕于有莘之野由是以乐尧舜之道未尝
 以乐道为浅也直谓颜子为乐道有何不可(盖卿/)
或问程先生不取乐道之说恐是以道为乐犹与道为
 二物否曰不消如此说且说不是乐道是乐个甚底
 说他不是又未可为十分不是但只是他语拙说得
卷三十一 第 36a 页 WYG0700-0671a.png
 来头撞公更添说与道为二物愈不好了而今且只
 存得这意思须是更子细看自理会得方得(焘○去/伪录云)
 (谓非以道为乐到底所乐只是道/非道与我为二物但熟后便乐也)
问伊川谓使颜子而乐道不足为颜子如何曰乐道之
 言不失只是说得不精切故如此告之今便以为无
 道可乐走作了问邹侍郎闻此谓吾今始识伊川面
 已入禅去曰大抵多被如此看因举张思叔问子在
 川上曰便是无穷伊川曰如何一个无穷便了得他
卷三十一 第 36b 页 WYG0700-0671b.png
 曰无穷之言固是但为渠道出不亲切故以为不可
 (可/学)
刘黻问伊川以为若以道为乐不足为颜子又却云颜
 子所乐者仁而已不知道与仁何辨曰非是乐仁唯
 仁故能乐尔是他有这仁日用间无些私意故能乐
 也而今却不要如此论须求他所以能不改其乐者
 是如何缘能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
 动这四事做得实头工夫透自然至此
卷三十一 第 37a 页 WYG0700-0671c.png
问程子谓使颜子以道为乐则非颜子通书颜子章又
 却似言以道为乐曰颜子之乐非是自家有个道至
 富至贵只管把来弄后乐见得这道理后自然乐故
 曰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
 贱处之一也(节/)
问明道曰箪瓢陋巷非可乐盖自有其乐耳其字当玩
 味自有深意伊川曰颜子之乐非乐箪瓢陋巷也不
 以贫窭累其心而改其所乐也故夫子称其贤又曰
卷三十一 第 37b 页 WYG0700-0671d.png
 天下有至乐惟反身者得之而极天下之欲不与存
 焉又曰颜子箪瓢非乐也忘也吕氏曰礼乐悦心之
 至不知贫贱富贵可为吾之忧乐右第十章八说今
 从明道伊川吕氏之说明道第二说伊川第二第三
 第七说范氏说皆是推说于本文未甚密伊川第四
 说答鲜于侁曰使颜子以道为乐而乐之则非颜子
 矣窃意伊川之说谓颜子与道为一矣若以道为可
 乐则二矣不知然否谢氏曰回也心不与物交故无
卷三十一 第 38a 页 WYG0700-0672a.png
 所欲不与物交恐说太深游氏用伊川说杨氏之说
 亦稳但无甚紧要发明处尹氏谓不以众人之所忧
 改其乐不如伊川作不以贫窭累其心而改其所乐
 盖圣人本意在箪瓢陋巷上见得颜子贤处人不堪
 其忧特辅一句伊川之说乃其本意而尹氏乃取其
 辅句说颜子贤处未甚紧曰所论答鲜于侁语大槩
 得之而未仔细更就实事上看心不与物交非谓太
 深盖无此理虽大圣人之心亦不能不交物也(干/)
卷三十一 第 38b 页 WYG0700-0672b.png
 
 
 
 
 
 
 
 朱子语类卷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