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朱子语类 提要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1a 页 WYG0700-00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一
 朱子语类       儒家类
  提要
    (臣/)等谨案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宋咸淳庚
    午导江黎靖德编初朱子与门人问荅之语
    门人各录成编嘉定乙亥李道传辑廖德明
    等三十二人所记为四十三卷又续增张洽
    录一卷刻于池州曰池录嘉熙戊戌道传之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1b 页 WYG0700-0001b.png
    弟性傅续蒐黄干等四十二人所记为四十
    六卷刋于饶州曰饶录淳祐己酉蔡抗又裒
    杨方等三十二人所记为二十六卷亦刋于
    饶州曰饶后录咸淳乙丑吴坚采三录所馀
    者二十九家又增入未刋四家为二十卷刋
    于建安曰建录其分类编辑者则嘉定己卯
    黄士毅所编凡百四十卷史公说刋于眉州
    曰蜀本又淳祐壬子王佖续编四十卷刋于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2a 页 WYG0700-0002a.png
    徽州曰徽本诸本既互有出入其后又翻刻
    不一讹舛滋多靖德乃裒而编之删除重复
    一千一百五十馀条分为二十六门颇清整
    易观其中门人意为增减叙述不确者如包
    扬录中论胡子知言以书为溺心志之大阱
    之类槩为刋削亦深有功于朱子靖德目录
    后记有曰朱子尝言论语后十篇不及前六
    言六蔽不似圣人法语是孔门所记犹可疑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2b 页 WYG0700-0002b.png
    而况后之书乎观其所言则今他书间傅朱
    子之语而不见于语类者盖多为靖德所删
    削郑任钥不知此意乃以四书大全所引不
    见今本语类者指为或问小注之证其亦不
    考之甚矣乾隆四十四年九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 费 墀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3a 页 WYG0700-0002c.png
朱子语类原序
晦庵朱先生所与门人问答门人退而私窃记之先
生没其书始出记录之语未必尽得师傅之本旨而
更相传写又多失其本真甚或辄自删改杂乱讹舛
几不可读李君道传贯之自蜀来仕于朝博求先生
之遗书与之游者亦乐为之搜访多得记录者之初
本其后出守仪真持庾节于池阳又与潘时举叶贺
孙诸尝从游于先生之门者互相雠校重复者削之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3b 页 WYG0700-0002d.png
讹谬者正之有别录者有不必录者随其所得为卷
帙次第凡三十有三家继此有得者又将以附于后
时以备散失广其傅耳先生之著书多矣教人求道
入德之方备矣师生函丈间往复诘难其辨愈详其
义愈精读之竦然如侍燕閒承謦欬也历千载而如
会一堂合众闻而悉归一已是书之传岂小补哉贯
之既以锓诸木以干与闻次辑而俾述其意云嘉定
乙亥十月朔旦门人黄干谨书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4a 页 WYG0700-0003a.png
嘉定乙亥岁仲兄文惠公持节江左取所传朱文公先
生语录锓木池阳凡三十有三家其书盛行性传被命
造朝益加搜访由丙戌至今得四十有一家率多初本
去其重复正其讹舛第其岁月刻之鄱阳学宫复考池
录所馀多可传者因取以附其末合池录与今录凡先
生平生所与学者谈经论事之语十得其九嗣有所得
尚续刋之池录之行也文肃黄公直卿既为之序其后
书与伯兄乃殊不满意且谓不可以随时应荅之语易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4b 页 WYG0700-0003b.png
平生著述之书性传谓记者易差自昔而然河南遗书
以李端伯师说为首盖端伯所记伊川先生尝称其最
得明道先生之旨故也至论浩气一条所谓以直养而
无害云者伊川乃深不谓然端伯犹尔况于其他直卿
之云真是也然尝闻和靖先生称伊川之语曰某在何
必观此书而文公先生之言则曰伊川在何必观伊川
亡则不可以不观矣盖亦在乎学者审之而已先生家
礼成于乾道庚寅通鉴纲目西铭解义成于壬辰太极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5a 页 WYG0700-0003c.png
通书义成于癸巳论孟注问诗集传成于淳熙丁酉易
本义启蒙成于乙巳丙午之间大学中庸章句或问成
书虽久至己酉乃始序而传之楚辞集注韩文考异成
于庆元乙卯礼书虽有纲目脱藁者仅二十有三篇其
著书岁月次第可考也家礼编成而逸既殁而其书出
与晚岁之说不合先生盖未尝为学者道也语孟中庸
大学四书后多更定今大学诚意章盖未易箦前一夕
所改也是四书者覃思最久训释最精明道传世无复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5b 页 WYG0700-0003d.png
遗蕴至其他书盖未及有所笔削独见于疑难荅问之
际多所异同而易书为甚㬊渊所录一编与本义异者
十之三四大率多合先君文昭本传之说文昭谓乾坤
之用主于诚敬坎离之用主于诚明世未有通其义者
而先生独称之其不执一说惟是之从如此故愚谓语
录与四书异者当以书为正而论难往复书所未及者
当以语为助与诗易诸书异者在成书之前亦当以书
为正而在成书之后者当以语为是学者类而求之斯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6a 页 WYG0700-0004a.png
得之矣不特此也先生平日论事甚众规恢其一
也至其暮年乃谓言规恢于绍兴之间者为正言
规恢于乾道以后者为邪非语录所载后人安得
而知之是编也真不为无益而学者不可以不之
读也先生又有别录十卷所谭者炎兴以来大事
为其多省中语未敢傅而卯火亡之今所存者幸
亦一二焉嘉熙戊戌月正元日后学三嵎李性传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6b 页 WYG0700-0004b.png
鄱阳所刋先师文公朱先生语录固欲续池录所未备
然先师之言满天下二录所收亦岂能遽尽哉淳祐戊
申抗将指江东鄱阳洪叔鲁芹以其外大父吏部杨公
方手所录寒泉语见示既又于安仁汤叔逊次得其家
藏包公扬所录二公在师门为前辈所录尚未编入则
所遗者亦多矣继而东阳王元敬佖亦以所集刋本见
寄又得里中朋友所传一二家乃悉以次编入为二十
六卷先师之绪言虽未敢谓无复遗逸然所会稡益富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7a 页 WYG0700-0004c.png
矣独念先师又有亲自删定与先大父西山讲论之
语及性与天道之妙名曰翁季录者久未得出以流
行于世岂斯文之显晦固自有时乎窃尤有感于此
故辄并识其拳拳之意云淳祐己酉中秋日门人建
安蔡抗书
子朱子语录行于世尚矣池录三十有三家鄱本续录
四十有二家其三十四家池本所未有也再见者两家
录馀凡六家又后录二十三家其二十家亦池本所未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7b 页 WYG0700-0004d.png
有也再见者三家合三录为八十七家及门之士固有
如谢先生在程门无录者其有录可传者既如此矣坚
末学生晚嘉定癸未甲申间侍先君子官长沙帅西山
真先生倅弘斋李先生常进之函丈又事长沙舒先生
列岳麓诸生果斋李先生过潭又获侍讲席焉果斋先
君子畏友也尝介以登朱子之门坚繇是多见未行语
录手抄盈箧凡六十五家今四十年矣晚得池鄱本参
考刋者固已多然黄士毅所录朱子亲笔所改定者已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8a 页 WYG0700-0005a.png
见于辅广录中其所自录及师言则亦三录所未有
若李壮祖张洽郭逍遥所录亦未有也朅来闽中重
加会稡以三录所馀者二十九家及增入未刋者四
家自为别集以附续录后集之末泰华高矣沧海深
矣非有待增益也独念蚤所闻于父师者罔敢失坠
今幸是录所已行者如此则其尚有所遗者敢付之
一笔删去哉亦并行之可也抑坚闻之大易居行先
以学聚问辩中庸笃行先以学问思辩程子以讲明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8b 页 WYG0700-0005b.png
道义论古今人物为格物致知之首则学非问辩不
明审矣朱子教人既有成书又不能忘言者为答问
发也天地之所以高厚一物之所以然其在成书引
而不发者语录所不可无也凡读先生成书者兼考
乎语录可也若但涉猎乎语录而不玩味于成书几
何而不为入耳出口之资为已之学盖不然也书于
篇端以谂同志抑以自警焉咸淳初元嘉平之月后
学天台吴坚敬识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9a 页 WYG0700-0005c.png
右语类总成七十家除李侯贯之已刋外增多三十八
家或病诸家所记互有重复乃类分而考之盖有一时
之所同闻退各抄录见有等差则领其意者斯有详略
或能尽得于言而首尾该贯或不能尽得于言而语脉
间断或就其中粗得一二言而止今惟存一家之最详
者而它皆附于下至于一条之内无一字之不同者必
抄录之际尝相参校不则非其闻而得于传录则亦惟
存一家而注与某人同尔既以类分遂可缮写而略为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9b 页 WYG0700-0005d.png
义例以为后先之次第有太极然后有天地有天地然
后有人物有人物然后有性命之名而仁义礼智之理
则人物所以为性命者也所谓学者求得夫此理而已
故以太极天地为始乃及于人物性命之原与夫古学
之定序次之以群经所以明此理者也次之以孔孟周
程朱子所以传此理者也乃继之以斥异端异端所以
蔽此理而斥之者任道统之责也然后自我朝及历代
君臣法度人物议论亦略具焉此即理之行于天地设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10a 页 WYG0700-0006a.png
位之后而著于治乱兴衰者也凡不可以类分者则
杂次之而以作文终焉盖文以载道理明意达则辞
自成文后世理学不明第以文辞为学固有竭终身
之力精思巧制以务名家者然其学既非其理不明
则其文虽工其意多悖故特次之于后深明夫文为
末而理为本也然始焉妄易分类之意惟欲考其重
复及今而观之则夫理一而名殊问同而答异者浅
深详略一目在前互相发明思已过半至于群经则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10b 页 WYG0700-0006b.png
又足以起或问之所未及校本义之所未定补书说
之所未成而大学章句所谓高入虚空卑流功利者
皆灼然知其所指而不为近似所陷溺矣诚非小补
者故尝谓孔孟之道至周程而复明至朱子而大明
自今以后虽斯道未能盛行于世而诵遗书私淑艾
者必不乏人不至于千五百年之久绝而不续反复
斯编抑自信云
语类成编积百四十卷同志艰于传录而眉山史廉叔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11a 页 WYG0700-0006c.png
愿锓于木士毅之类次虽犯不韪而不复固辞者庶几
无传录之艰也独池本陈埴一家惟论仁一条按遗文
乃答埴书不当取为类故今不载又辅广所录以先生
改本校之则去其所改而反存其所勾者合三十馀条
今亦惟据改本(自首连数至君子所贵乎道者三而注/云自此以前皆先生亲改亦传闻之误)
(当时杂改定者/八十馀条耳)或有一条析为三四条如窦从周录所
见先生语之类今则复其旧或士毅所传本多于刋本
如黄义刚者悉类入而不去文异者则姑注一二条云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11b 页 WYG0700-0006d.png
一本作某字以上皆与池本异者盖池本虽黄侯直卿
之所次辑然李侯贯之惟据所传以授直卿而直卿亦
据所授以加雠校且有增改于已雠校之后者不与焉
故近闻之直卿欲求元本刋改而未能也至于或出于
追述或得于传闻则文辞之间不无差误凡此之类读
者详考四书及他记录而折衷其所疑可也惟学类七
卷虽出于臆见而实本先生教人之方后学于此三复
而得夫入道之门则能总会是编而体之于身矣己卯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12a 页 WYG0700-0007a.png
九月望日门人莆田黄士毅谨识
开禧中予始识辅汉卿于都城汉卿从朱文公最久
尽得公平生语言文字每过予相与熟思诵味辄移
晷弗去予既补外汉卿悉举以相畀嘉定元年予留
成都度周卿请刻本以幸后学予曰予非敢靳也所
为弗敢傅者恐以误后学耳周卿艴然曰奚至是予
曰子知今之学者之病乎凡千数百年不得其传者
今诸儒先之讲析既精后学之稡类亦广而闽浙庸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12b 页 WYG0700-0007b.png
蜀之锓刻者已遍于天下若稍捐赀用则立可以充
厨牣几苟有小慧纤能涉其大指则亦能以缀说辑
文或以语诸人则亦若稍尝从事焉者奚必诵先
圣书而后为学乎亦取诸此而足矣且张宣公以
程子之意类聚孔孟言仁而文公犹恐长学者欲
速好径之心滋入耳出口之弊脱是书之行其无
乃非公所云云者乎吾甚惧焉周卿繇是姑徐之
后数年竟从予乞本刋诸青衣彼不过余所藏十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13a 页 WYG0700-0007c.png
之二三耳然予且谓周卿曰子其以此意著于篇端
俾学者毋袭是弊也其后李贯之刋于江东则已十
之六七今史廉叔所得黄子洪类本则公之说至是
几无复遗馀矣廉叔将板行以予有志于斯也属叙
所以作予为言尝以告周卿者廉叔曰然则已诸曰
已之无伤虽然安于小成甘于自弃者气质之偏而
无以矫之也而秉彝好德之心谁独无之予前所忧
盖为世之专事乎耳目口笔苟以哗众取宠而无志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13b 页 WYG0700-0007d.png
乎远且大者也傥不忍自薄其身则无宁深体熟玩
以为求端用力之模准者乎今未可概以是为疑而
閟其传盍遂以此冠篇而并刻之将听学者之自择
焉子洪名士毅姑苏人尝类文公集百五十卷今藏
之策府又类注仪礼未成书云嘉定十三年九月丁
亥朔临邛魏了翁序
论语一书乃圣门高弟所集以记夫子之嘉言善行垂
训后世朱子语类之编其亦效是意而为之者也或曰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14a 页 WYG0700-0008a.png
语必以类相从岂论语意欤曰学而一篇所记多务本
之意里仁七章所记皆为仁之方若八佾之论礼乐乡
党之记言行公冶长辨人物之贤否微子载圣贤之出
处亦何尝不以类哉天下之理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
虑非有以会而通之则祗见其异耳大传曰触类而长
之天下之能事毕矣而伊川之诲学者亦必曰将圣贤
言仁处类聚观之然则语类之集其有功于学者多矣
新安旧有紫阳书堂而紫阳之书未备也通守洪君勋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14b 页 WYG0700-0008b.png
教授张君文虎相与谋以蜀本语类刋之越二岁而书
成郡侯谢工部坐属余为跋其梗概余不得辞也因僭
为之说曰理有可以类通而非可以类止是其然必有
所以然学者因其类以䆒极朱子之全书使此理融会
通贯不梏于一事一物而止则无愧于吾夫子触类而
长之训也若夫惮烦劳安简佚以为取足于此则朱子
固尝以是为学者病矣乌乎可抑二君推广私淑之意
亦贤矣哉淳祐壬子六月望日蔡抗序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15a 页 WYG0700-0008c.png
文公朱先生语类一百三十八卷壶山黄子洪取门
人所录语以类相从也先是池本饶本人各为录间
见错出读者病焉子洪既以类流传便于玩索而微
言精语犹有所遗佖每加访求得所未见自是朋友
知旧知其有心于纂辑亦颇互出所有以见示凡三
十有馀家既裒以为婺录而继之者尚未艾也佖幽
居无事盖尝潜心而观之审订其复重参绎其端绪
用子洪已定门目稡为续类凡四十卷或谓前类不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15b 页 WYG0700-0008d.png
为少矣又以续类附益之不已多乎窃谓学固戒于
徒博然亦不可以不博而径约也又况文公先生之
道高明广大致极无遗学者正当尽博约之方而后
精微中庸之趣始可渐而求佖每观诸家所录以
其问有浅深故于教告亦有不同其视文公先生
之精蕴不能得其全者尚多有之必也笃信好学
反复寻绎能知所尽心焉虽以前续之繁固将无
所厌斁不然则虽先生平日已著为定论之书尚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16a 页 WYG0700-0009a.png
有所惮而不肯观而况于此乎哉然则先生片言
半语苟有所传固不容有所忽而不䆒其所归也
新安魏史君盖鹤山先生之嗣也近以紫阳所刋
语类为寄因以续类为请而慨然欲并刋之以全
书院之传布其乐于阐明文公先生之遗训盖如
此遂举以属之且窃识于后庶几乎与愿学之士
从事于详说反约之功云尔淳祐壬子上冬王佖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16b 页 WYG0700-0009b.png
自帝王道化不行于天下而后孔孟道学之传兴孟氏
既没其传遂泯历秦汉隋唐至于有宋周程张朱诸君
子继出而后道学复明焉然䆒其推演性命道德之精
微剖析天人事物之蕴奥而折衷群圣贤之述作俾学
者有所据依以为学则功未有盛于朱文公先生者也
文公传注成言至精至粹固已家传人诵之矣而一时
门人进而请益退而各记所闻者其语尤详其详辨博
喻尤为易晓如此者殆百馀家蜀士李道传始取而刻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17a 页 WYG0700-0009c.png
之为语录莆田黄士毅又因而类分之曰语类语录之
外有续录后录别录语类之外有续类诸书并行错出
读者病焉最后导江黎靖德参校诸书去其重复谬误
因士毅门目以类附焉而名曰语类大全凡一百四十
卷于是文公遗语备诸此矣惜乎板本今不复传间有
传录者又不免乎亥豕之讹也三山陈君炜自天顺庚
辰第进士为御史屡欲访求善本而不得成化庚寅副
宪江右始访于豫章胡祭酒颐庵先生家得印本中缺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17b 页 WYG0700-0009d.png
二十馀卷明年分巡湖东又访于崇仁吴聘君康斋家
得全本而缺者尚一二合而校补遂成全书欲重刻以
广其传谋于宪使严郡余公公喜倡诸同寅各捐俸馀
并劝部民之好义者出赀以相其成自今春始工期以
秋毕因寓书语予以其故并徵序焉愚谓文公遗语无
非谭经论事明理之言也学者不循其言以求至乎圣
贤之域则理有不明心无实得岂善学哉惟其不善学
也是以性汨于气私胜而理微注措云为鲜有不戾道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18a 页 WYG0700-0010a.png
者士习日以卑陋民风日以颓弊而治道不能复古有
由然也窃尝病此而力未能救恒用愧叹而已公暇览
阅秘书喜诵语类以自益因嘅见此不早且以不能人
有是书为恨何则圣贤格言大训世非不多而此尤明
切易晓可为入道之指南故也陈君有见乎此乃力求
是书刻而传之以惠学者以端其习以为圣朝道化之
助其用心岂浅浅者哉而是书之传今自江右始抑非
吾党之士之幸欤幸矣而不自勉不可有志者诚以文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18b 页 WYG0700-0010b.png
公成言为主而以语类为助博观精择以求入道则涂
辙正矣慎毋惮其浩博而止亦毋徒资其博而不实践
以要其成也因书篇首愿与四方之士共勉焉成化九
年癸巳秋九月朔旦彭时序
 
 
 
 朱子语类原序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19a 页 WYG0700-0010c.png
朱子语类门目
 理气
  太极阴阳凡形于法象者二卷
 鬼神
  其别有三在天之鬼神阴阳造化是也在人之鬼
  神人死为鬼是也祭祀之鬼神神示祖考是也三
  者虽异其所以为鬼神者则同知其异又知其同
  斯可以语鬼神之道矣故合为一卷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19b 页 WYG0700-0010d.png
 性理
  论性不论气不备故先总论人物之性而继以气
  禀之性为一卷古人之学必先明夫名义故为学
  也易而求之不差后世名义不明故为学也难盖
  有终身昧焉而不察者又安能反而体之于身哉
  故以性情心意等之命名者为一卷仁义礼智等
  之命名者为一卷共三卷
 学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20a 页 WYG0700-0011a.png
  先之以小学为一卷总论为学之方为一卷次论
  知行为一卷次专论读书之法为二卷乃致知之
  一端也次则及夫持守为一卷又次则终以行事
  为一卷共七卷朱子教人之序如此因敢次第之
  即大学致知而后诚意正心脩身诚意正心脩身
  而后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也从上圣贤相承定
  法不容变易如近世之逞虚言而不实践乃学者
  之罪正原于知之未致非教之失也苟或惩此别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20b 页 WYG0700-0011b.png
  立一法后致知而先行事则其始虽若有近效而
  其终之弊必至废书而流于异端不然所见不充
  规模狭隘不过于循默自守而已所谓经纶大经
  则无矣非理学之功用也
 大学五卷
 论语三十二卷
 孟子十一卷
 中庸三卷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21a 页 WYG0700-0011c.png
 易十三卷
  易类悉本卦爻次第上下系说序卦亦本古注分
  章(今从/本义)惟纲领三卷则略为义例气数虽并行然
  有气而后有数故先阴阳而数始次之物受形于
  气数故图书次之易本图书而画故伏羲六十四
  卦次之而原易之作则本教天下之占故卜筮次
  之而所以教天下之占者则假奇偶之体以象吉
  凶故象次之此伏羲之易朱子所谓本义也此则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21b 页 WYG0700-0011d.png
  为二卷易始无辞更文王周公孔子而辞始备故
  三圣之易越千有馀年至程子而始演易之理邵
  子而始明易之数又至朱子而始推易之占故继
  以三子之易然后总论夫读易之方与夫卦爻等
  义可以类推而通者而复终之以人事以明易为
  人事用也凡后世之言易者其得失略次于后使
  学者有考焉此则为一卷上经四卷下经二卷下
  系三卷说序杂卦一卷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22a 页 WYG0700-0012a.png
 书二卷
 诗二卷
 孝经一卷
 春秋一卷
 礼八卷
 乐一卷
 孔孟周程张邵朱子
  自孔子及颜曾弟子至孟子以周程张子共附为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22b 页 WYG0700-0012b.png
  一卷周程所以上继孔孟也然后分周子之书为
  一卷程子之书为三卷凡系入近思者皆依卷次
  第别为二卷其非入近思者以类而从别为一卷
  文集附焉张子之书为二卷亦别入近思者邵子
  之书为一卷程子门人为一卷杨氏尹氏门人为
  一卷罗氏胡氏门人为一卷朱子自论学工夫为
  一卷论注书为一卷(已上诸经/存者不入)外任一卷内任一
  卷论治道一卷论取士一卷论兵刑一卷论民财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23a 页 WYG0700-0012c.png
  一卷论官一卷训门人九卷
 吕伯恭一卷
 陈叶一卷
 陆氏一卷
 老庄一卷
 释氏一卷
 本朝六卷
 历代三卷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23b 页 WYG0700-0012d.png
 战国汉唐诸子一卷
 杂类一卷
 作文二卷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24a 页 WYG0700-0013a.png
朱子语类姓氏
 廖德明(字子晦/南剑人) 癸巳(以后/所闻)池录(一/)  饶录(四十六/)
 辅广(字汉卿庆源/人居嘉兴)甲寅(以后/所闻)池录(二/)
 余大雅(字正叔/上饶人) 戊戌(以后/所闻)池录(三/)
 陈文蔚(字才卿/上饶人) 戊申(以后/所闻)池录(四/)
 李闳祖(字守约/邵武人) 戊申(以后/所闻)池录(五/)
 李方子(字公晦/邵武人) 戊申(以后/所闻)池录(六/)
 叶贺孙(字味道括苍/人居永嘉)辛亥(以后/所闻)池录(七八九/十十一)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24b 页 WYG0700-0013b.png
 潘时举(字子善/天台人) 癸丑(以后/所闻)池录(十二/) 饶录(四十六/)
 董铢(字叔重/鄱阳人)  丙辰(以后/所闻)池录(十三/) 饶录(四十六/)
 窦从周(字文卿/丹阳人) 丙午(以后/所闻)池录(十四/)
 金去伪(字敬直/乐平人) 乙未(所/闻) 池录(十五/)
 李季札(字季子/婺源人) 丙申乙卯(所/闻)池录(十六/)
 万人杰(字正淳/兴国人) 庚子(以后/所闻)池录(十七/) 饶录(四十六/)
 杨道夫(字仲愚/建宁人) 己酉(以后/所闻)池录(十八/十九)
 徐宇(字居父/永嘉人)  庚戌(以后/所闻)池录(二十一/二十)饶录(四十六/)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25a 页 WYG0700-0013c.png
 林恪(字叔恭/天台人)  癸丑(所/闻) 池录(二十二/)饶录(四十六/)
 石洪庆(字子馀/临漳人) 癸丑(所/闻) 池录(二十三/)
 徐容(字仁父/永嘉人)  辛亥(所/闻) 池录(二十四/)
 甘节(字吉父/临川人)  癸丑(以后/所闻)池录(二十五/)
 黄义刚(字毅然/临川人) 癸丑(以后/所闻)池录(二十六/二十七)饶录(三十八/)
 㬊渊(字亚夫/涪陵人)  癸丑(所/闻) 池录(二十八/)
 龚盖卿(字梦锡/阙) 甲寅(所/闻) 池录(二十九/)
 廖谦(字益仲/衡阳人)  甲寅(所/闻) 池录(三十/)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25b 页 WYG0700-0013d.png
 孙自修(字敬父/宣城人)  甲寅(所/闻) 池录(三十一/)
 潘履孙(字坦翁婺源/人居绍兴)甲寅(所/闻) 池录(三十二/)
 汤泳(字叔永/丹阳人)   乙卯(所/闻) 池录(三十三/)
 林夔孙(字子武/三山人)  丁巳(以后/所闻)池录(三十四○三十五/陈埴录已削)
 钱木之(字子山晋陵/人寓永嘉)丁巳(所/闻) 池录(三十六/)
 曾祖道(字阙/阙)   丁巳(所/闻) 池录(三十七/)
 沈僩(字杜仲/永嘉人)   戊午(以后/所闻)池录(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四十一)
 郭友仁(字德元山阳/人寓临安)戊午(所/闻) 池录(四十二/)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26a 页 WYG0700-0014a.png
 李儒用(字仲秉/岳阳人) 己未(所/闻) 池录(四十三/)饶录(三十/)
 黄干(字直卿/闽县人)  (阙/)   饶录(一/)  饶后录(一/)
 何镐(字叔京/邵武人)  乙未(以前/所闻)饶录(二/)
 程端蒙(字正思/鄱阳人) 己亥(以后/所闻)饶录(三/)
 周谟(字舜弼/南康人)  己亥(以后/所闻)饶录(四五/)
 潘柄(字谦之/三山人)  癸卯(以后/所闻)饶录(六/)
 魏椿(字元寿/建阳人)  戊申(五夫/所闻)饶录(七/)  饶后录(二十四/)
 吴必大(字伯丰/兴国人) 戊申己酉(所/闻)饶录(八/)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26b 页 WYG0700-0014b.png
 黄㽦(字子耕/分宁人)  戊申(所/闻) 饶录(九十/)
 杨若海(字阙子道/夫之) (阙/)   饶录(十一/)
 杨骧(字子昂道/夫族兄) 己酉甲寅(所/闻)饶录(十二/)
 陈淳(字安卿/龙溪人)  庚戌己未(所/闻)饶录(十三/十四)
 章伯雨(字蜚卿/瓯宁人) 庚戌(所/闻) 饶录(十五/)
 郑可学(字子上/莆田人) 辛亥(所/闻) 饶录(十六/)
 滕璘(字德粹/新安人)  辛亥(所/闻) 饶录(十七/)
 王力行(字近思/同安人) 辛亥(所/闻) 饶录(十八/)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27a 页 WYG0700-0014c.png
 游敬仲(字连叔/南剑人)  辛亥(所/闻) 饶录(十九/)
 不知何氏    辛亥(同舍/共闻)饶录(二十/)
 黄升卿(字阙/阙)   辛亥(所/闻) 饶录(二十一/)
 周明作(字元兴/建阳人)  壬子(以后/所闻)饶录(二十二/)
 蔡㦛(字行夫/平阳人)   壬子(所/录) 饶录(二十三/)
 杨与立(字阙夫浦城/人道 从兄)壬子(同刘阙龚/栗谛见)饶录(二十四/)
 郑南升(字文相/潮州人)  癸丑(所/闻) 饶录(二十五/)
 欧阳谦之(字晞逊/阙) 癸丑(所/闻) 饶录(二十六/)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27b 页 WYG0700-0014d.png
 游倪(字和之/建宁人)  癸丑(所/闻) 饶录(二十七/)
 杨至(字至之/泉州人)  癸丑甲寅(所/闻)饶录(二十八/)饶后录(二十五/)
 潘植(字立之/阙)  癸丑(所/闻) 饶录(二十九/)
 王过(字幼观/鄱阳人)  甲寅(以后/所闻)饶录(三十/)
 董拱寿(字仁叔/鄱阳人) 甲寅(所/闻) 饶录(三十一/)
 林学蒙(字正卿/三山人) 甲寅(以后/所闻)饶录(三十二/)
 林赐(字闻一/阙)  乙卯(以后/所闻)饶录(三十三/)
 胡泳(字伯量/南康人)  戊午(所/闻) 饶录(三十四/)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28a 页 WYG0700-0015a.png
 吕焘(字德昭弟焕字/德远南康人)己未(所/闻) 饶录(三十六/三十七)
 不知何氏    己未(同舍/共录)饶录(三十九/)
 不知何氏   (阙/)    饶录(四十四/一四二)
 吴寿昌(字大年/邵武人)  丙午(同子/浩录)饶录(四十三/)
 杨长孺(字伯子/庐陵人)  甲寅(记/见) 饶录(四十四/)
 吴琮(字仲方/临川人)   甲寅(记/见) 饶录(四十五○已上三家/非㡳木览者详之)
 杨方(字子直/汀州人)   庚寅(所/闻) 饶后录(一○间/有可疑)
 包扬(字显道/建昌人)   癸卯甲辰乙巳(所/闻)饶后录(三四五六○/间有疑误)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28b 页 WYG0700-0015b.png
 刘炎(字阙/阙)   己酉甲寅(以后/所闻)饶后录(七/)
 刘子寰(字圻父/建阳人) 己未(所/闻) 饶后录(八/)
 邵浩(字阙/阙)   丙午(所/闻) 饶后录(九/)
 刘砥(字履之/三山人)  庚戌(所/闻) 饶后录(十/)
 刘砺(字用之/三山人)  己未(所/闻) 饶后录(十一/)
 李煇(字晦父/阙)  (阙/)   饶后录(十二/)
 陈芝(字庭秀/阙)  壬子(所/闻) 饶后录(十三/)
 黄灏(字商伯/都昌人)  (阙/)   饶后录(十四/)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29a 页 WYG0700-0015c.png
 黄卓(字德美/延平人)  (阙/)   饶后录(十五/)
 汪德辅(字长孺/鄱阳人) 壬子(所/闻) 饶后录(十六/)
 吴振(字阙/阙)   (阙/)   饶后录(十七/)
 吴雉(字和中/建阳人)  (阙/)   饶后录(十八/)
 钟震(字春伯/潭州人)  甲寅(所/闻) 饶后录(十九/)
 林子蒙(字阙/阙)  (阙/)   饶后录(二十/)
 林学履(字阙/阙)  己未(所/录) 饶后录(二十一/)
 萧佐(字阙/阙)   甲寅(所/闻) 饶后录(二十二/)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29b 页 WYG0700-0015d.png
 舒高(字阙/阙)   甲寅(所/闻) 饶后录(二十二/)
 李把(字良仲/平江人)  甲寅(所/闻) 饶后录(二十六/)
 张洽(字元德/清江人)  丁未癸丑(所/闻)附池录后
 黄士毅(字子洪/莆田人) (阙/)   蜀类  徽续类
 李壮祖(字处谦/邵武人) (阙/)   蜀类
 李公谨(字阙/阙)  (阙/)   蜀类
  一之    (阙/)   蜀类
  枅     (阙/)   徽续类
朱子语类 提要 第 30a 页 WYG0700-0016a.png
 郭逍遥(字阙/阙)  (阙/)  建别录(十八/)
 不知何氏   (阙/)  建别录(十九/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