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0652-016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幸鲁盛典卷十四
    五月二十六日癸卯
 命广储司员外郎皂保恭赍
 御书
   圣庙碑文设
 御仗黄盖鼓吹率鸿胪寺序班朱圭赴阙里镌刻六月
    初六日壬子衍圣公孔毓圻率纂修诸臣五经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0652-0164b.png
    博士孔毓埏及属员师生人等兖州府知府祖
    允图率该属有司奉迎于汶上县二十二日戊
    辰
 御书至于阙里于是山东巡抚钱珏布政使黄元骥济
    东道陈俞侯提学道宫梦仁督粮道胡介祉兖
    东道李炜盐运使鲍复昌济宁道董安国及各
    属文武官员咸赴阙里瞻仰
 御笔员外郎皂保令朱圭等即摹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0652-0164c.png
御书勒石
   山东巡抚钱珏
 题为恭报微(臣/)出省日期等事(臣/)惟前者
圣驾东巡
亲诣阙里尊崇
  至圣兹接邸抄奉
旨差广储司员外郎皂保赍捧
御制碑文驰到曲阜(臣/)随于康熙二十六年六月初二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0652-0164d.png
   日单骑减从前往曲阜瞻仰
龙翰至泉林周孟二庙造碑今(臣/)亦亲往督令如式置
   造理合题报奉
旨该部知道
   七月二十四日庚子
御碑告成广储司员外郎皂保恭赍摹拓样本进呈
御览二十八日甲辰工部笔帖式昂机图运送绿琉璃
   瓦一万五千至于庙庭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0652-0165a.png
   衍圣公(臣/)孔毓圻
 奏为恭谢
天恩事切蒙
皇上钦赐
  圣庙碑石本年二月内工部等衙门会议得大成门
   外左厢金声门之右高明爽垲可以建立碑亭
   动支
 内帑五百两差内务府广储司员外郎皂保工部都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0652-0165b.png
   水司员外郎卞永式督修等因奉
旨依议钦此钦遵随于二月二十八日砻石盖亭一体
   兴工复蒙
皇上命内务府广储司员外郎皂保带领鸿胪寺序班
   朱圭前来勒石于五月二十五日竖碑于七月
   初十日镌完讫复蒙
皇上赐到绿琉璃瓦一万五千于九月二十八日碑亭
   俱已完工仰惟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0652-0165c.png
皇上
 圣明天纵
 学问性成观风广鲁既肇称
亲祀之仪
 眷注尼山复重以
 穹碑之锡凿翠琰于恒岳秀韫昆冈腾宝气于端门
   瑞符黄玉爰贲
龙章直探星宿并挥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0652-0165d.png
凤藻上轹琼霄
至言浩瀚弘道德之五千
妙楷端严本羲畴之一画发明纲常彝教若布帛菽粟
   之并陈昭示会极臣民化偏党竞絿而遵路千
   年祠宇昭
圣撰而重光历代文章待
宸篇而立极眷兹碑制之隆已逾前古迩者碑亭之建
   复费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0652-0166a.png
天心屡颁
 内府金钱制其经费仍
敕皇华修建董以成功
特遣名手以临摹法传钟鼎载
命尚方而烧造瓦致琉瓈跪诵
御书之拓适逢杰构之成重檐复栱辉于大成之门碧
   甃丹棂坐镇奎文之后遐迩咸观曩今共仰考
   明堂辟雍之制树弘规于兴圣之区即鼓钟彝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0652-0166b.png
   鼎之间敷
宝训于观摩之地一夫不役自仰体于
圣衷两载经营顾犹烦乎
天使轶前王之制作炳焕千秋冠庙寝以巍峨垂休百
   代谨以报成恭陈
 奏
谢奉
旨览卿奏谢知道了该部知道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0652-0166c.png
   附录 唐高宗乾封元年赠孔子为太师是年
   封岱车驾幸阙里驻跸谒先圣祠庙皇太子弘
   上表乞树碑以彰圣德曰臣闻周师东迈商闾
   延降轼之荣汉跸西旋彝门致抱关之想况泣
   麟曾躅歌凤遥芬被缛礼于昌辰饰殊荣于穹
   壤者伏惟陛下资灵统极禀粹登枢乃圣乃神
   体阴阳而不宰无为无事均雨露之莫私六符
   荐而泰阶平百宝臻而天祚永灵台所以偃伯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0652-0166d.png
   延阁由其增绚尚齿尊贤迈鸿名于万古兴亡
   继绝腾峻轨于千龄大矣哉茂实英声固无得
   而称矣日者封金岱畎会玉梁阴路指沂川途
   经阙里回銮驻跸式鉴尧禹之姿辟纩凝旒载
   想温良之德于是特纡宸涣赠以太师爰命重
   臣申其奠醊庙堂卑陋重遣修营褒圣侯德伦
   子孙咸蠲赋役臣恩均扈从迹滥抚军旧烈遗
   尘躬陪瞻眺雩坛相圃欣觌前闻又昔岁承恩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0652-0167a.png
   齿胄胶塾历观轩屏具列门徒想仁孝于颜曾
   弥深景慕采风猷于竹帛冀启颛蒙所以轻敢
   陈闻庶加褒赠天慈下济无隔异时咸登师保
   式光泉夜敢以前恩重兹干请窃谓宣尼之庙
   重阐规摹桂殿兰羞永传终古崇班峻礼式贲
   幽埏而翠琰莫题言猷靡畅询诸故实有所未
   周且将圣自天惟几应物拯人伦于已坠甄礼
   乐于既倾祖述勋华三千励其瞻仰宪章文武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0652-0167b.png
   亿兆遵其藏用岂可使汾川遗碣独擅于无惭
   岘岫馀文孤标于堕泪伏见前件孔庙营搆毕
   功峻业增徽事资刋勒敢希鸿泽令树一碑但
   辽海清平久无徵发山东丰稔时踰恒岁况邹
   鲁旧邦儒教所起刋勒之费未足为多许其子
   来不日便就乞特矜照遂此愚诚臣识昧恒规
   言惭通理尘黩听览追增竦战敕旨依请 明
   太祖洪武元年二月遣祭酒孔克坚致祭阙里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0652-0167c.png
   敕谕曰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相并故后
   世有天下者莫不致敬尽礼修其礼事朕今为
   天下主期在明教化以行先圣之道今既释奠
   于国学仍遣尔修祀事于阙里尔其敬之 成
   祖永乐十五年九月御制孔子庙碑文曰道原
   于天而畀于圣人圣人者继天立极而统承乎
   斯道者也若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
   公历圣相传一道而已周公没又五百馀年而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0652-0167d.png
   生孔子所以继往圣开来学其功贤于尧舜故
   曰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者也夫四时流
   行化生万物而高下散殊咸遂其性者天之道
   也孔子参天地赞化育明王道正彝伦使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各得以尽其分与天
   道诚无间焉尔故其徒曰夫子之不可及也犹
   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又曰仲尼日月也无得而
   踰焉在当时之论如此亘万世无敢有异辞焉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0652-0168a.png
   于乎此孔子之道所以为盛也天下后世之蒙
   其泽者实与天地同其久远矣自孔子没于今
   千八百馀年其间道之隆替与时陟降遇大有
   为之君克表章之则其政治有足称者若汉唐
   宋致治之君可见矣朕皇考太祖高皇帝天命
   圣智为天下君武功告成即兴文教大明孔子
   之道自京师以达天下并建庙学遍赐经籍作
   养士类仪文之备超乎往昔封孔氏子孙世袭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0652-0168b.png
   衍圣公秩视一品世择一人为曲阜令立学官
   以教孔颜孟三氏子孙尝幸太学释奠孔子竭
   其严敬尊崇孔子之道未有如斯之盛者也朕
   缵承大统丕法成宪尚惟孔子之道皇考之所
   以表章之者若此其可忽乎乃曲阜阙里在焉
   道统之系实由于兹而庙宇历久渐见堕敝弗
   称瞻仰往命有司撤其旧而新之今年毕工宏
   邃壮观庶称朕敬仰之意俾凡观于斯者有所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0652-0168c.png
   兴起致力于圣贤之学敦其本而去其末将见
   天下之士皆有可用之材以赞辅太平悠久之
   治以震耀孔子之道朕于是有深望焉遂书勒
   碑树之于庙并系以诗曰巍巍元圣古今之师
   垂世立言生民是资天将木铎以教是畀谓欲
   无言示之者至惟天为高惟道与参惟地为厚
   惟德与含生民以来实曰未有出类拔萃难乎
   先后示则不远日用攸趋敦叙有彝遵于圣模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0652-0168d.png
   仰惟皇考圣道实崇礼乐治平身底厥功曰予
   祗述讵敢或懈圣绪丕承仪宪永赖岩岩泰山
   鲁邦所瞻新庙奕奕饬祀有严鼓钟喤喤璆磬
   戛击八音相宣圣情怡怿作我士类世有才贤
   佐我大明于万斯年 成化四年御制重修孔
   子庙碑曰朕惟孔子之道天下不可一日无焉
   何也有孔子之道则纲常正而伦理明万物各
   得其所矣不然则异端横起邪说纷作纲常何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0652-0169a.png
   自而正伦理何自而明天下万物又岂能各得
   其所哉是以生民之休戚系焉国家之治乱关
   焉有天下者诚不可一日无孔子之道也盖孔
   子之道即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载于六经者是
   也孔子则从而明之以诏后世耳故曰天将以
   夫子为木铎使天不生孔子则尧舜禹汤文武
   之道后世何从而知之将必昏昏冥冥无异于
   梦中所谓万古如长夜也由此观之则天生孔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0652-0169b.png
   子实所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
   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者也其功用之大不但同
   乎天地而已噫盛矣哉诚生民以来之所未有
   者宜乎弟子形容其圣不一而足至于中庸一
   书而发明之无馀蕴矣自孔子以后有天下者
   无虑十馀代其君虽有贤否智愚之不同孰不
   赖孔子之道以为治其尊崇之礼愈久而愈彰
   愈远而愈盛观于汉魏以来褒赠加封可见矣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0652-0169c.png
   迨我祖宗益兴学校隆祀典自京师以达于天
   下郡邑无处无之而在阙里者尤加之意焉故
   太祖高皇帝登极之初即遣官致祭为文以著
   其盛而立碑焉太宗文皇帝重修庙宇而一新
   之亦为文以纪其实而立碑焉朕嗣位之日躬
   诣太学释奠孔子复因阙里之庙岁久渐敝而
   重修之至是毕工有司以闻深慰朕怀呜呼孔
   子之道之在天下如布帛菽粟民生日用不可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0652-0169d.png
   暂阙其深仁厚泽所以流被于天下后世者信
   无穷也为生民之主者将何以报之哉故新其
   庙貌而尊崇之尊崇之者岂徒然哉冀其道之
   存焉尔使孔子之道常存而不泯则纲常无不
   正伦理无不明而万物亦无有不得其所者行
   将措斯世于雍熙太和之域而无异于唐虞三
   代之盛也久安长治之术端在于斯用是为文
   勒石树于庙庭以昭我朝崇儒重道之意焉系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0652-0170a.png
   以诗曰天生孔子纵之为圣生知安行仁义中
   正师道兴起从游三千往圣是继道统流传六
   经既明以诏后世三纲五常昭然不替道德高
   厚教化无穷人极斯立天地同功生民以来卓
   乎独盛允集大成实天所命有天下者是尊是
   崇曰惟圣道曷敢弗宗顾予渺躬承此大业惟
   圣之谟于心乃惬用之为治以康兆民圣泽流
   被万世聿新报典之隆尤在阙里庙宇巍巍于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0652-0170b.png
   兹重美文诸贞石以光于前木铎遗响馀千万
   年 孝宗弘治十七年重建圣庙大学士李东
   阳疏请刻御制碑曰先该山东巡抚徐源奏阙
   里孔子庙修建落成续该礼部题请御制碑文
   及遣官祭告奉旨是遣李东阳祭告臣窃惟修
   建孔庙朝廷重事而御制碑文及遣祭祝文尤
   陛下隆师重道之盛心是宜刻之金石以昭示
   万世但本庙僻在一方恐无善写楷书之人不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0652-0170c.png
   能扬励宸章有辜恩典臣奉将使命事体相关
   乞令制敕房中书舍人乔宗赍捧前项御制文
   字往彼书写上石仍乞带领工部文思院副使
   阎杰就彼镌刻事毕之日即令回京该部通行
   照例应付廪给脚力制曰可 孝宗御制碑文
   曰朕惟古之圣贤功德及天下后世立庙以祀
   者多矣然内而京师外而郡邑及其故乡靡不
   有庙自天子至于郡邑长吏通得祀之而致其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0652-0170d.png
   严且敬则惟孔子为然盖孔子天纵之圣生当
   周季圣贤道否之日而不得其位以行乃历考
   上古以来圣人之君天下者曰尧曰舜曰禹汤
   文武已行之迹并其至言要论定为六经以垂
   法后世自是凡有天下之君遵之则治违之则
   否盖有不能易者真万世帝王之师也故自汉
   祖过鲁之后多为之立庙沿及唐宋英明愿治
   之君屡作益尊而信之孔子之庙遂遍天下爵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0652-0171a.png
   号王公礼视诸侯而加隆焉盖天理民彝之在
   人有不能自泯也我皇祖以至神大圣植纲常
   于沦斁之馀武功方戢即遣人诣阙里祀孔子
   风示天下规度可谓宏远矣列圣相传益严祀
   事先后一轨暨我皇考宪宗诏增庙之舞佾为
   八笾豆十二礼乐尽同于天子褒崇之典至是
   盖无以加我国家百有馀年之太平端有自哉
   阙里有庙建自前代规制尤盛弘治己未六月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0652-0171b.png
   燬于火朕闻之惕然特敕山东巡抚巡按暨布
   政按察司官聚财庀工为之重建越五年甲子
   正月工毕巡抚右都御史徐源巡按监察御史
   陈璘以其状来上宏深壮丽视旧规有加朕怀
   乃慰既遣内阁辅臣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谨
   身殿大学士李东阳往告复具颠末为文俾勒
   之庙用昭我祖宗以来尊师重道之意并系之
   诗曰圣人之生天岂偶然命之大君俾赞化权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0652-0171c.png
   二帝三王君焉克圣继天立极道形于政大化既
   洽至治斯成巍巍荡荡浑乎难名周政不纲道
   随时坠孔子圣人而不得位乃稽群圣乃定六
   经万世之师于焉足徵自汉而下数千馀岁褒
   典代加有隆无替于皇我祖居正体元六经是
   师卓尔化原列圣相承先后一揆逮及朕躬思
   弘前轨庙貌载崇祀事孔禋经言典训弥谨弥
   敦俗化治成日升川至斯道之光允垂万世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0652-0171d.png
   (臣/)按自黄初俾侯宗圣刻石始承制书乾封追
   赠太师树碑亦奉敕旨累朝刋勒并出儒臣撰
   述历宋金元但传祥符一赞至明永乐成化弘
   治遂有御制三碑然而视草率由词苑挥毫付
   之中书岂有
天藻宸翰双辉交美肇自亘古实惟
 今日
皇上德跻极天之峻道造逢原之深既博于文复游于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0652-0172a.png
   艺
紫极几暇
黄屋务閒纂尧汤之典诰追羲昊之图书孔思周情日
   新富有而于庙碑
亲撰亲书发天地之大文兼古今之至美自有
  圣庙以来所未觏也而且凿名山之翠珉陶上方之
   碧瓦既发
 内府之金重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0652-0172b.png
遣皇华之使周爰咨度伻来以图曰止曰时可规可矩
   乃经始于寅夏爰落成于卯秋碑既屹立亭斯
   穹盖制作大备如睹赤虹黄玉之文苗裔永存
   匪同白马丹书之誓紫微悬映轶赐札之十行
   金薤琳琅异写经之三体尔乃翼凌云之杰构
   灵光逊其岿然承应宿之高甍景福惭于并峙
   轩车塞路但有拜瞻铅椠徒怀无能仰颂者矣
   康熙二十六年丁卯五月十五日广储司员外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0652-0172c.png
   皂保恭赍到
御制
御书周公孟子庙碑文仍同工部都水司员外郎卞永
   式监造
   先是山东巡抚张
 题为旷典一时并举孟庙亦应修葺谨一并
 题明恭请
龙章以垂不朽事该(臣/)准到部咨周公庙宇交与该抚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0652-0172d.png
   设法修葺等语(臣/)有请者尧舜禹汤文武之
   道成于周公集于孔子百馀年后百家争鸣
   圣教几熄赖一人焉起而正之者实惟孟子
   其著书七篇包罗天地揆叙万类故历代尊
   为亚圣者以其大有功于圣教也(臣/)考孟子
   庙建自宋景祐四年历代皆加修葺今则墙
   垣倒塌殿宇倾圮栖石像于小屋仆断碑于
   空庭因思
卷十四 第 19a 页 WYG0652-0173a.png
皇上阐明道脉远绍心传孔子周公二圣之典礼既崇
   则亚圣之庙貌宜肃(臣/)等幸际昌时敢不仰体
圣心设法修葺以襄
 盛典拟与周公庙一并鸠工但扁额碑记非
御制宸章无以永垂万世伏冀
皇上亲撰颁赐勒之贞珉奕祀取法无穷圣贤光被不
   朽奉
旨该部议奏
卷十四 第 19b 页 WYG0652-0173b.png
   礼部
 题前事仰惟
皇上天纵圣明勤学稽古绍唐虞之道统阐孔孟之心
   传表章六经垂教万世崇尚德报功之典弘承
   先启后之模
天章与云汉同昭
宸翰偕日星并丽今孟庙既称修葺允宜
御制扁额碑记永垂不朽俟
卷十四 第 20a 页 WYG0652-0173c.png
命下之日交与翰林院将
御制扁额碑记发出行文该抚制造悬挂刋勒可也奉
旨依议
   附录 古邹城在今县东南二十五里峄山之
   阳水经注曰峄周围二十里高秀特出积石相
   临殆无土壤石间多孔穴洞达相通有如数间
   屋甚奇观也由山而北群山络绎直接四基马
   鞍二山而九龙山之旁有大泽曰溪湖袤广数
卷十四 第 20b 页 WYG0652-0173d.png
   里流为白马湖西南以达于泗水湖之西孟母
   泉出焉孟子旧居在此今子孙世居之 宋仁
   宗景祐四年孔道辅守兖州求孟子墓于四基
   山得之始就山建庙泰山孙复记曰龙图孔公
   为东鲁之二年公圣人之后以兴复斯文为己
   任谓诸儒之大有功圣门者莫先于孟子吾当
   访其墓而表之新其祠而祀之以旌其烈于是
   符下俾邹之官吏博求之果于邑之东北三十
卷十四 第 21a 页 WYG0652-0174a.png
   里有山曰四基得其墓焉遂去榛莽肇其堂宇
   以公孙丑万章之徒配 宋神宗元丰六年封
   孟子为邹国公下制曰自孔子没先王之道不
   明发挥微言以绍三圣功归孟氏万世所宗厥
   惟旧邦实有祠宇追加爵号以示褒崇元丰七
   年始以孟子配享孔庙 元文宗至顺二年九
   月加赠孟子为邹国亚圣公制曰孟子百世之
   师也方战国之纵横异端之充塞不有君子孰
卷十四 第 21b 页 WYG0652-0174b.png
   任斯文观夫七篇之书惓惓乎致君泽民之心
   凛凛乎拔本塞源之论黜霸功而崇王道距诐
   行而放淫辞可谓有功圣门追配神禹者矣朕
   若稽圣学祗服格言乃著新称以彰渥典于戏
   诵诗书而尚友𬗟怀邹鲁之风非仁义则不陈
   期㡳唐虞之治英风千载蔚有耿光可加封邹
   国亚圣公 宋徽宗宣和四年县尹朱缶始徙
   庙于南门外道左孙传记略曰孟子葬邹之四
卷十四 第 22a 页 WYG0652-0174c.png
   基山傍冢为庙岁久弗治庙距城三十馀里先
   是尝别营庙于邑之东郭以便礼谒元丰七年
   诏更新庙貌而地颇湫隘宣和三年县令朱缶
   谋诸邑人诸生咸谓庙濒水亟坏不四十年凡
   五更修矣若许改卜爽垲之地则愿任其事令
   许之遂徙庙于邑 明孝宗弘治九年修复孟
   庙至熹宗天启二年白莲闻香妖党突起盘据
   邹滕者半载孟庙及中庸书院断机诸祠悉罹
卷十四 第 22b 页 WYG0652-0174d.png
   兵燹一切庙庑垣墉无不残毁贼平兖守孙朝
   肃修复之大学士文震孟为之记 邹县治东
   旧有子思讲堂相传思孟授受于此元成宗元
   贞间县尹司居敬以县东南隅暴书台处世传
   为孟子故宅因建子思祠于暴书台东榜曰中
   庸精舍堂曰渊源实为书院之始张髭记曰邹
   人相传孟子故宅在县东南隅其宅前临因利
   沟南揖文贤冈泗川掩抱好事者筑暴书台其
卷十四 第 23a 页 WYG0652-0175a.png
   间则昔日故有庐舍又县治东隙地旧名子思
   讲堂谓孟子传道于此受学故当在鲁岂子思
   时至邹耶今千六百馀年邑人犹曰此故宅此
   讲堂洞洞属属如将见之可不因人心所向以
   存其迹乎东阳司居敬来尹兹邑复故宅遗迹
   辟门修垣以表之寄讲堂于暴书台旁名曰中
   庸精舍子思子南面孟子西向侍皆章甫元端
   危坐俨然昔日授受之容矣 司尹既去县尹
卷十四 第 23b 页 WYG0652-0175b.png
   宋彰继之始建讲堂于渊源堂之后曰率性堂
   又为学官居室于其左斋舍厨库翼为东西请
   于朝总名为中庸书院时成宗大德六年也
   元仁宗延祐二年诏改中庸书院额为子思书
   院设山长以司祭祀及教事 文宗至顺二年
   封子思为沂国述圣公 明武宗正德元年以
   衍圣公次子袭封翰林院五经博士一员奉子
   思书院庙事
卷十四 第 24a 页 WYG0652-0175c.png
   (臣/)按宋神宗元丰六年朝散大夫吏部尚书曾
   孝宽上言孟轲氏自古尝以其书置博士朝廷
   亦以其书劝学取士而未有封爵载于祀典章
   下礼官礼官言孟子传圣人之道有功天下后
   世今若止加庙额侯爵恐未尽褒崇检会颜子
   封兖国公十哲益封郡公欲乞自朝省详酌特
   封公爵以示褒显天子从之封邹国公七年以
   孟子配享孔子度宗咸淳三年升曾子子思子
卷十四 第 24b 页 WYG0652-0175d.png
   并配孔子位在孟子上初高孝间洪迈尝谓孟
   子配食与颜子并而其师子思子思之师曾子
   皆在其下于礼仪实为未然至是始以四子并
   配此封爵配飨之原始也元祐间龙图阁学士
   孔道辅守兖州求孟子墓于四基山就墓旁立
   庙元丰七年知兖州军事李梴请曰孟子庙在
   邹镇东北隅制度极陋下仙源县勘会有室七
   间皆已倒塌请于修文宣王庙剩钱内支钱三
卷十四 第 25a 页 WYG0652-0176a.png
   百贯增修孟子庙以称今来爵命朝议从之考
   邹自熙宁五年地入仙源此时庙犹在墓前至
   后复为县别营庙于邑之东郭而今南门外之
   庙则徽宗宣和四年所移置此祠庙更置之本
   末也子思子中庸书院与孟母断机堂则肇造
   于元邹尹司居敬夫邹鲁授受之迹迥不可追
   而讲堂故址于一千六百馀年之后人咸称述
   弗忘于斯见大道之不泯于人心而守先待后
卷十四 第 25b 页 WYG0652-0176b.png
   闻风兴起之说验矣兖守表祠墓于前邹尹修
   书院于后桑梓敬止几杖俨然二贤之功其可
   忘乎二千馀年后幸遇我
皇上秉
大圣之制作明斯道之渊源推之孔子之前之后而周
   孟二碑同时并建邹鲁之邦
御碑鼎峙如日月之并行五星之齐耀风声所树已足
   振起愚蒙渐被九有矧
卷十四 第 26a 页 WYG0652-0176c.png
 锡之敷言发皇震动凡厥庶民靡不是训是行以近
天子之光者矣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六月国子监祭酒孙岳颁
   司业张豫章疏请
皇上以三次
亲征剿灭噶尔丹朔漠永清告捷
  圣庙且请纪
圣德神功
卷十四 第 26b 页 WYG0652-0176d.png
御制
御书碑文勒石国学
 颁示天下
命礼臣议议上
制曰可
遣大学士张玉书祭告
  圣庙翰林院侍读学士史夔祭告
  阙里(文载第一卷/)
卷十四 第 27a 页 WYG0652-0177a.png
   礼部
 题为
圣算无遗
天威远震凯旋振旅边徼永清请酌古制告捷学宫事
   礼科抄出国子监祭酒孙岳颁司业张豫章题
   前事内称窃惟自古圣帝明王为国计民生谋
   久安长治则有负固逆命者必命将出师恭行
   天讨歼厥丑类以奠安中外然或近在封域之
卷十四 第 27b 页 WYG0652-0177b.png
   间非尽远踰边庭之界即使躬亲靺鞈亦必岁
   久成功故汉之武帝唐之太宗未尝不开疆拓
   宇而不能迅奏肤功明之成祖亦屡出塞征讨
   地犹未远不宁惟是殷高宗之克鬼方也以三
   年周宣王六月兴师以伐猃狁亦仅至于太原
   而已未有亲统大军出险涉远不数十日而大
   功告成廓清沙漠乂安边境如我
皇上之神武首出夐迈百王者也我
卷十四 第 28a 页 WYG0652-0177c.png
皇上自御极以来削平三逆扫荡台湾南朔东西并奉
   正朔凡戴发含齿之俦咸思向风而效顺乃有
   厄鲁特噶尔丹者辜恩背德独自外于声教狡
   谋出没扰乱边陲逆天虐民罪在不赦
皇上念逆寇一日不靖则边氓一日不安非速行剿灭
   曷由共享太平虽诸王大臣请缓
亲征而
睿谋独断众论不挠且军储皆出
卷十四 第 28b 页 WYG0652-0177d.png
 天庾转饷数十万石时
 颁赏赉师有馀资总以安四海生灵之命绵
宗社无疆之庥故不惮
六飞远迈身先士卒而天人叶应自誓师以迄大捷仅
   七十日耳从此边塞不闻金鼓之声斥堠永无
   烽火之警胥游化日共乐尧天是从来未有之
   大仁也师出之日水冻草枯及
御跸经临掘地则泉涌牧马则草肥盖天时地脉已早
卷十四 第 29a 页 WYG0652-0178a.png
   决于
宸算之中非臣下所能测识万一且分布诸军为三路
   调度规画并出
皇上之指授噶尔丹既凛
天威之降临复闻大军之四绕釜炊不及餐妻孥不暇
   顾弃而宵遁自谓可以兔脱不知
神策秘谟预定于前逆寇西奔
天戈东指诸军会合环而击之背水阻山擒斩殆尽馀
卷十四 第 29b 页 WYG0652-0178b.png
   党星散络绎就降子女牛羊俘获无算捣其巢
   穴沙碛一空是从来未有之大智也巴颜乌喇
   黑鲁伦河等地最为险远行间持戟尚惮驰驱
   乃
皇上亲举玉趾栉风沐雨日进一餐劳苦与军士共之
   率数十万貔貅之众踰天山渡瀚海如履平地
   而走康庄莫不忠义激发骁腾百倍兵刃未接
   先已披靡乘胜穷追摧枯拉朽逆寇既就灭亡
卷十四 第 30a 页 WYG0652-0178c.png
   塞外诸藩益复畏威怀德是从来未有之大勇
   也十五日
 午门宣捷二十三日又
 午门宣捷跪听嵩呼诚欢诚忭凡属臣民举翘首
皇上回銮告成功以彰显烈(臣/)等一介腐儒荷蒙
圣恩简擢不获负弩执殳效力塞外伏查礼记王制曰
   天子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即鲁
   颂泮水之诗亦曰矫矫虎臣在泮献馘淑问如
卷十四 第 30b 页 WYG0652-0178d.png
   皋陶在泮献囚是三代时告捷于学也汉唐以
   来仅于丹凤楼前及午门外受俘未有告成于
   国学者似于诗礼为未符
皇上建千古未有之功则汉唐未举行之盛事请自
皇上始之即
圣朝宽仁不必有事于讯馘而专行释奠之礼昭告
  文庙勒石太学原本六经非由臆说不妨与祭告阙
   里并行将见文德武功益光昭史册于无既矣
卷十四 第 31a 页 WYG0652-0179a.png
   (臣/)等愚钝无知遭际
圣明谨据经生之见仰尘
天听因系条陈事宜字多踰格如果(臣/)言可采伏祈
敕部议覆施行康熙三十五年六月二十五日题七月
   初四日奉
旨该部议奏钦此钦遵于本月初五日到部该(臣/)等议
   得国子监祭酒孙岳颁司业张豫章疏称我
皇上自御极以来削平三逆扫荡台湾凡戴发含齿之
卷十四 第 31b 页 WYG0652-0179b.png
   俦咸思向风而效顺乃有厄鲁特噶尔丹者辜
   恩背德逆天虐民罪在不赦
皇上念逆寇一日不靖则边氓一日不安故不惮
六飞远迈身先士卒而天人叶应自誓师以迄大捷仅
   七十日耳师出之日水冻草枯及
御跸经临掘地则泉涌牧马则草肥盖天时地脉已早
   决于
宸算之中非臣下所能测识万一噶尔丹釜炊不及餐
卷十四 第 32a 页 WYG0652-0179c.png
   妻孥不暇顾弃而宵遁自谓可以兔脱不知
神策秘谟预定于前诸军会合环而击之馀党星散络
   绎就降子女牛羊俘获无算捣其巢穴沙碛一
   空逆寇既就灭亡塞外诸藩益复畏威怀德
 午门宣捷跪听嵩呼诚欢诚忭凡属臣民举翘首
皇上回銮告成功以彰显烈伏查礼记王制曰天子出
   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即鲁颂泮水
   之诗亦曰矫矫虎臣在泮献馘淑问如皋陶在
卷十四 第 32b 页 WYG0652-0179d.png
   泮献囚是三代时皆告捷于学也
皇上建千古未有之功则汉唐未举行之盛事请自
皇上始之即
圣朝宽仁不必有事于讯馘而专行释奠之礼昭告
  文庙勒石太学原本六经非由臆说不妨与祭告阙
   里并行将见文德武功益光昭史册于无既等
   因前来查祭告阙里(臣/)部以
圣谟广运等事一疏请
卷十四 第 33a 页 WYG0652-0180a.png
旨俟
命下举行外其祭酒孙岳颁等所请不必有事讯馘专
   行释奠之礼查康熙八年四月内
皇上亲诣太学举行释奠在案仰惟我
皇上亲统六师将噶尔丹刻期剿灭武功既盛文德益
   彰应
 遣大臣一员诣
  文庙祭告成功自
卷十四 第 33b 页 WYG0652-0180b.png
皇上徂征以至
回銮一切
吁谟胜算及将士之踊跃百神之效灵允宜纂集大纲
   进呈
御览勒石国学更将碑文摹拓颁发各直省总督巡抚
   转发各府州县学俾万代士子咸知
皇上远踰瀚海迥出绝域屏去帏幄昼夜躬擐甲胄身
   先士卒
卷十四 第 34a 页 WYG0652-0180c.png
圣武神谋殄灭逆寇创此开辟以来未有之盛烈也恭
   候
命下虔办祭品选择吉日
 遣大臣之处由太常寺衙门启
 奏其告祭祭文勒石碑文由翰林院撰拟呈
览其碑石由工部备办勒石之处交与国子监刋刻俟
   勒成之日摹拓转送(臣/)部颁发直省可也(臣/)
   未敢擅便谨题请
卷十四 第 34b 页 WYG0652-0180d.png
旨康熙三十五年七月十五日题三十六年六月初六
   日奉
旨依议
   附录 诗鲁颂泮宫曰矫矫虎臣在泮献馘淑
   问如皋陶在泮献囚毛公传曰囚拘也郑康成
   笺云馘取格者之左耳囚所虏获者僖公既伐
   淮而反在泮宫使武臣献馘又使善狱之吏献
   囚孔颖达正义曰释诂云馘获也皇矣传曰杀
卷十四 第 35a 页 WYG0652-0181a.png
   而献其左耳故云馘所获者之左耳谓临阵格
   杀之而取其左耳也囚所虏获者谓生执而系
   虏之则所谓执讯者也 礼记王制曰天子将
   出征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祃于所征之地
   受命于祖受成于学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
   以讯馘告郑氏于受成于学注曰定其谋也释
   菜于学二句注曰释菜奠币礼先师也讯馘取
   生获断耳者孔颖达正义曰受成于学者谓在
卷十四 第 35b 页 WYG0652-0181b.png
   学谋议兵事好恶可否其谋成定受此成定之
   谋于学里故云受成于学 出征执有罪者谓
   出师征伐执此有罪之人还反而归释菜奠币
   在于学以可言问之讯截左耳之馘告先圣先
   师也 又曰案周礼宗伯师还献恺于祖司马
   职云恺乐献于社此记不云祖及社者文不具
   周礼不云献恺于学者亦文不具
   (臣/)按猾夏之咨征苗之役见于虞书鬼方之伐
卷十四 第 36a 页 WYG0652-0181c.png
   垂于易象猃狁千襄昆夷之喙荆舒之惩挞伐
   之绩著于雅颂自古圣帝明王盛德大业昭垂
   经籍者曷常不以攘外安内为亟亟哉然率由
   命将徂征未闻亲临绝域亦且积有岁月然后
   克之不过驱之远遁受其归款未闻尽其种类
   殄灭无遗者至于独断之决料敌之明成功之
   速战必胜攻必取俘其子息歼厥渠魁一劳永
   逸而且心切好生恩敷并育受数百万之降辟
卷十四 第 36b 页 WYG0652-0181d.png
   数万里之地则自五帝三王以来未有如我
皇上亲征之役功最高德最厚者也伏稽释奠于学以
   讯馘告之文载在王制献囚献馘鲁颂歌之典
   綦钜矣而三代以下未有行之者岂惟古礼久
   湮罕能修举良由后世帝王功烈卑浅不足以
   称此隆仪也幸遇
圣朝创行此礼讵非超越万古之盛事哉吾夫子自言
   以战则克而春秋之作尤谨内外之防然则
卷十四 第 37a 页 WYG0652-0182a.png
 皇上之天威远震建此大功与
   先圣之心若合符节固有默契焉者匪独声灵之赫
    濯而已也(臣/)等跧伏东鲁俯惭儒懦不能执殳
    属鞬效力疆场亲见
 圣天子庙谟之神妙功业之崇隆第伏读诸臣恭贺
  大捷之疏欢忭踊跃不能自禁念自
 先圣立庙学宫以来数千馀年乃得觏兹
  旷典洵属万世未有之遭逢且仰见我
卷十四 第 37b 页 WYG0652-0182b.png
 皇上文德武功事事皆传
   圣人之心法上迈唐虞三代之隆而
 奎章
 宸翰亦且与典谟雅颂照耀两间乾坤俱永矣
 
 
 
幸鲁盛典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