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二
卷十二 第 1a 页 WYG0652-013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幸鲁盛典卷十二
 圣驾发曲阜晚
 驻跸于兖州府之西关
 谕大学士明珠曰周公古大圣人制礼作乐垂示万世
  今庙在曲阜应行致祭此系重大典礼尔衙门会同
  礼部翰林院详议来奏各该衙门议得道统之传上
    自尧舜逮于周孔我
卷十二 第 1b 页 WYG0652-0137b.png
 皇上备尧舜之德明周孔之道
 躬祀阙里复
 命致祭周公庙庭礼仪隆盛洵为万世章程应令该衙
    门即撰祭文遣官致祭
 上曰致祭周公礼宜隆重其遣恭亲王长宁及礼部尚
  书介山偕往以见朕尊崇先圣之意
    十九日庚辰
 驾至汶上县
卷十二 第 2a 页 WYG0652-0137c.png
驻跸李家庄是日
命和硕恭亲王长宁礼部尚书介山往曲阜周公庙致
   祭
御制祭元圣周公文(文载第一卷/)
   附录 孔庙东北三里许有周公庙盖鲁太庙
   故基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十月敕中书门
   下曰方岳盛仪克脩于封谥古先茂烈允尚于
   追甄周公昔在宗周蔚为上圣营鼎邑之宅王
卷十二 第 2b 页 WYG0652-0137d.png
   制建中秘金縢之书忠规盖世诰东征而法正
   辅南面以道尊创礼乐之懿文配日月之久照
   姬诵所倚宣尼式瞻焕乎旧章垂之千载今以
   详求古典昭报元休陟降告成抚巡问俗弭节
   岱宗之域鸣銮少皞之墟逖览遗风缅怀前哲
   始公胙土实惟是邦故其嗣君得用王祭而祠
   宇未构阙孰甚焉特议褒崇以申旌显盛德不
   泯载钦可久之贤列爵有加爰晋通王之号式
卷十二 第 3a 页 WYG0652-0138a.png
   宣殊礼永耀鸿徽可追封为文宪王于曲阜县
   建庙春秋委本县致祭
   (臣/)按周公以元圣成文武之德易象之演上继
   羲文官礼之垂范围万世治统集三王之盛道
   统开尼山之先其庙而祀之宜也唐显庆以前
   与夫子并祀学宫开元以后别祀配享武王而
   追封建庙则自宋之大中祥符始相传其地即
   鲁之太庙以地势度之理或然也岁久倾圯祀
卷十二 第 3b 页 WYG0652-0138b.png
   事渐缺祼荐仅属其云仍俎豆几委于草莽历
   有岁年罔或计及
皇上深宫宵旰励精政治与兼三施四仰思坐待之勤
   有默契潜通焉者过少皞之墟揽大庭之库瞻
   言启宇眷念硕肤
特命亲王精意致享
宸章云烂辉映几筵乐备礼隆度越前轨数千年废坠
   之典一旦得
卷十二 第 4a 页 WYG0652-0138c.png
圣天子修举之岂非亘古未有之盛事哉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二月
命以周公后东野沛然为世袭五经博士
   礼部
 题为吁
恩求录乞
赐袭封以培圣脉以补缺典事据周公七十三代嫡孙
   奉祀生员东野沛然
卷十二 第 4b 页 WYG0652-0138d.png
 奏前事奉
旨交与吏部钦此该(臣/)等议得据周公嫡孙奉祀生员
   东野沛然
 奏称切惟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传之周公自周公而
   传之孔子至于颜曾孟仲得圣道之传皆有世
   袭博士以优其后宋儒程朱有表章圣道之功
   子孙亦得以博士世其官(臣/)祖周公以元圣之
   德制作经纬固与孔子并列久矣而今祠宇颓
卷十二 第 5a 页 WYG0652-0139a.png
   坏拜谒寂寥主鬯仅一青衿祭田不及百亩不
   惟不能并尊于孔子而且不得比备于颜曾孟
   仲之班倘蒙
 垂念周公传道之功斟酌于颜曾孟仲之间稍加优
   隆等语查得会典内开载周公于历代帝王庙
   配享凡系配享前代帝王功臣后裔并无承袭
   博士之例且查东野沛然
 奏东野志内至东野沛然已经七十三代以上历代
卷十二 第 5b 页 WYG0652-0139b.png
   并无议有承袭之处相应将东野沛然
 奏请照颜子等先贤承袭之处无庸议奉
旨周公承接道统继往开来功德昭著其子孙应否给
 与职衔著九卿詹事科道会同确议具奏
   礼部等衙门
 题前事(臣/)等议得仰惟
皇上
 道兼君师
卷十二 第 6a 页 WYG0652-0139c.png
 德隆今古媲唐虞之勋业接周孔之心传治定功成
   礼明乐备创垂无前之盛烈肇举未有之隆规
   周公兼三王而施四事承武烈而显文谟其后
   裔古来虽无给有官职恭遇我
皇上崇文重道之时周公后裔应授官职拨给祀田修
   葺庙宇以彰
皇上之殊恩旷典俟
命下之日行文该抚详查周公嫡𣲖取具各结并东墅
卷十二 第 6b 页 WYG0652-0139d.png
   氏宗谱送到之日礼部查明将应授之人
 题请授为世袭五经博士祀田照颜子祀田例由户
   部拨给庙宇交与该抚设法修理可也奉
旨依议
   附录 汉东野环撰东野氏世系曰昔吾先祖
   后稷姬姓讳弃始封于邰后稷生不窋失其官
   守不窋生鞠陶鞠陶生公刘克脩先业往迁于
   豳公刘生庆节庆节生皇仆皇仆生差弗差弗
卷十二 第 7a 页 WYG0652-0140a.png
   生毁隃毁隃生公非公非生高圉高圉生亚圉
   亚圉生公叔祖类公叔祖类生太王徙都于岐
   太王生王季王季生文王作邑于丰文王生周
   公受封于鲁周公生伯禽袭封至国伯禽生鱼
   受东野田一成以自养鱼生宗世居东野因以
   为姓宗传至质计一十八世矣时当战国遭楚
   灭鲁幸而天意不绝惟质得存以免祸自窜东
   吴至秦末而还鲁于是惧其绵远失其真传特
卷十二 第 7b 页 WYG0652-0140b.png
   命环考订谱牒编为世系俾本宗支庶秩然不
   紊为后世子孙者奚可不知所重耶
   (臣/)按东野环所撰东野谱序推本周家始封迄
   于文武周公世次秩然又志载祥符间真宗适
   鲁祀孔子以东野氏数世同居诏旌其门闾方
   是时帝敕中书门下追封周公为文宪王令曲
   阜建庙祀之仍令有司备仪礼择日册命若东
   野氏得以公裔沾一命备祠官恩至便也而竟
卷十二 第 8a 页 WYG0652-0140c.png
   绝不闻岂非前代之缺略耶我
皇上幸鲁亲祀
  先师而东野以三千年后之馀裔得以邀纂组之荣
   循世禄之例
恩出非常典斯钜矣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八月
诏增广孔林地一十一顷有奇免其税粮
   衍圣公(臣/)孔毓圻
卷十二 第 8b 页 WYG0652-0140d.png
 奏为遵
旨奏明增扩林地事(臣/)祖赐茔在曲阜县城北即古鲁
   城北泗上也子孙例得祔葬林内(臣/)查孔林原
   额地一十八顷俱系历朝赐地相沿至今狭隘
   殊甚恭遇
皇上銮舆亲临林内俯轸情形(臣/)面奉
恩旨准
 赐增扩仰见我
卷十二 第 9a 页 WYG0652-0141a.png
皇上优恤圣林泽及绵远(臣/)阖族人等世世衔感但林
   以外除南一面近城无可增廓其东西北三面
   为地不等有(臣/)祭田在内者亦有(臣/)自置之地
   现在行粮者亦有民间之地参错在内者除(臣/)
   地自应并入林内其民间之地恭候
皇上俞旨允行(臣/)愿自备价值会同地方有司酌照时
   价交易置买俟陆续置买之后容(臣/)汇齐造册
   及所扩林地一并
卷十二 第 9b 页 WYG0652-0141b.png
 奏请
钦赐豁粮可也奉
旨该部议奏
   户部
 题前事该(臣/)等查得衍圣公孔毓圻疏称等因前来
   查
  先师孔林地一十八顷亦为不少但孔毓圻面奉
恩旨准
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0652-0141c.png
 赐增扩相应行令该抚将孔林之地一面增扩几大
   此增扩内有民地若干之处确议具题到日再
   议可也奉
旨依议
   户部
 题前事该(臣/)等议得该抚张鹏疏称孔林东西北三
   面酌量增扩地一百五十五丈七尺共一十一
   顷一十四亩九分零内除孔毓圻自置地一顷
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0652-0141d.png
   一十亩零不议价外孔氏并百姓地一十顷四
   亩零每亩价银二两一钱五分共价银二千一
   百五十八两八钱零孔毓圻自照数给价至于
   应徵银米每年共该徵银二十四两五钱零共
   该徵米二石五斗零相应声明听候部议等因
   前来查增扩林地一案既经该抚酌量增地一
   十一顷一十四亩零俱系孔毓圻给价置买无
   容议每年应徵银二十四两零米二石五斗零
卷十二 第 11a 页 WYG0652-0142a.png
   相应豁除可也奉
旨依议
   附录 明洪武间衍圣公孔希学增广林田记
   曰曲阜祖林郁然在鲁城龙门北缭以周垣代
   禁樵采盖将二千年于兹矣嗣续繁衍祔葬累
   累而东西形势渐狭方议规斥以广其地邑人
   居文约等闻其有是举佥言曰凡吾徒日用之
   间父父子子夫夫妇妇欢然有恩粲然有文而
卷十二 第 11b 页 WYG0652-0142b.png
   能弗畔道者宁可不知其所自耶愿以各家世
   业广袤若干亩永为来云甫竁之所核其地五
   十大亩入林内 永乐间孔谔创建林围墙记
   曰祖林一区周迫居民烟㸑千家樵青采绿薪
   乾槱腐日不绝迹虽申之以禁戒然难于防虞
   曲阜世尹孔克中捐已赀万缗传集耆老乘此
   农隙创建围墙以孟冬朔旦起工至其日邑之
   父老各率子弟千馀人悉荷版锸圣公亦以庙
卷十二 第 12a 页 WYG0652-0142c.png
   丁百馀人来会日不弥旬千堵皆兴于是检族
   属验佃力复得坚薪千馀车并工聚力刻日以
   完 崇祯间衍圣公孔胤植重修林垣碑记曰
   茔自春秋以至于今几历三千之岁族属蕃畅
   林垣浩大岁月经久不无颓废思更新之而独
   力难肩此任赖诸宗人共襄其事陶瓦甓勤垣
   墉一时百堵俱兴焕然新矣
   (臣/)按宋鸿胪卿孔宗翰状云夫子坟林今一千
卷十二 第 12b 页 WYG0652-0142d.png
   六百馀年子孙皆葬其间周围十馀里可见宋
   时规制已大但历朝增广与孔氏子孙所自恢
   扩者家乘略而不书以至于今狭隘滋甚自非
   我
皇上亲幸俯轸情形
特颁涣号而欲式廓往古之封上损
 国税下易民田不亦难乎前代加意林庙辄增置守
   户命有司禁樵牧以时修饬而止若其中广狭
卷十二 第 13a 页 WYG0652-0143a.png
   从未有过而问者
皇上敦崇
  先圣而念及其子孙
泽逮于泉壤衍圣公(臣/)孔毓圻犹逡巡未敢陈乞而
皇上亲发德音准其增扩蠲其常赋所广地一十一顷
   有奇较之于旧又十之六七矣盖三千年以来
   未逢此
旷典七十世以上未沐此
卷十二 第 13b 页 WYG0652-0143b.png
殊恩虽沧溟峻极无以喻其崇深圆象方仪难以形其
   高厚者矣
   山东巡抚张鹏疏请停止开浚渠河
诏从之
   山东巡抚张鹏
 题为钦奉
上谕事据布政司呈称蒙抚院张案验康熙二十三年
   十一月十八日
卷十二 第 14a 页 WYG0652-0143c.png
上亲祭
  至圣先师孔子行礼毕该衍圣公孔毓圻等奏称圣
   庙前有桥池中无水曲阜城外有泉可以开通
   引入城内庙前池中奉
谕准其开浚入城交与该抚遵行钦此等因到院案行
   到司蒙此久经檄行曲阜县钦遵开通去后又
   蒙抚院案验康熙二十五年五月初四日准衍
   圣公咨据曲阜县世职知县孔尚愉呈详前事
卷十二 第 14b 页 WYG0652-0143d.png
   详称据阖县绅衿耆老孔衍埥孔衍标等呈为
   开河工大难就民房拆毁宜筹恳申酌夺以重
   地方以祈善后事呈称恭照
  圣庙渠河引泉灌注奉有
成命钦遵在案现延堪舆踏勘形势虽称风水无碍方
   向但按水道由城外文献泉开浚入城以注庙
   河复由庙西出水以汇入沂河开浚数里之遥
   城内居民房屋当其冲者势必拆毁且城当高
卷十二 第 15a 页 WYG0652-0144a.png
   阜泉在下洼激使上流大费工力而尤可虑者
   一当霪雨连绵山水暴涨之际泉流横溢入城
   势所必至则目前既有荡析之苦日后能无泛
   滥之虞地势民居俱有未便伏乞俯顺舆情转
   申抚院为民请命则地方有善后之图而民生
   戴安全之德矣据此该曲阜县世职知县孔尚
   愉看得棂星门内渠河向来乾涸于康熙二十
   三年
卷十二 第 15b 页 WYG0652-0144b.png
圣驾临幸阙里释奠
  先师
驻跸渠旁衍圣公孔毓圻等拟欲媲美圜桥泮水之隆
   因有导泉入河之对荷蒙
俞旨允行实为万世光荣宫墙旷典卑职履任以后叠
   奉檄催日在相度形势酌议兴工今据绅衿耆
   老等具呈前来职复核水源自城东文献泉入
   城自城入庙河自河又西流以汇于沂开凿数
卷十二 第 16a 页 WYG0652-0144c.png
   里之遥虽据堪舆元氏县生员平章等谓无碍
   方向但民居稠密关厢庐舍当由冲掘者不下
   数百馀家一旦尽令折毁老幼失所栖止无地
   情实可矜且城在高阜泉在下洼引之上流大
   费工力使当霪雨水涨势必横溢入城诚为可
   虑事关城社民生卑职身任地方之责鉴此舆
   情敢不鳃鳃过计随于本月具详各宪去后蒙
   抚院批据详有碍民舍仰即就近会商妥确详
卷十二 第 16b 页 WYG0652-0144d.png
   报缴又蒙布政司批仰侯移明衍圣公咨覆到
   日转详抚院批夺缴各等因批行到职蒙此合
   具详本府裁酌转咨等情到府据此查得此案
   于康熙二十三年十一月内恭遇
圣驾临幸阙里释奠
  先师
驻跸渠边亲承
天语垂问渠水因而启
卷十二 第 17a 页 WYG0652-0145a.png
 奏开浚城外文献泉可以入渠奉
旨准行钦遵在案本府踊跃从事延请堪舆相度形势
   至再至三务求有裨祖庙无害地方庶为不负
圣恩而形家议论不一所以斟酌踏勘多费时日今拟
   引城外文献泉由东而入另凿水门一座开浚
   入城迤西而行引入渠内又自渠内西流出水
   以归注沂河无碍方向业经檄行该县报明院
   司今该县据阖邑绅衿耆老人等具呈称目前
卷十二 第 17b 页 WYG0652-0145b.png
   有碍民房久后恐虑水患等情本府又延老成
   堪舆复勘形势城内街道窄狭而民居稠密当
   水道之冲房屋必须拆毁且开浚水道延袤数
   里亏额之地税无从办纳民间之车毂难以行
   走此阖邑人民所以有切肤之吁也至称当霪
   雨连绵之际水势暴涨惟恐横溢入城此虽该
   县过虑及此但为地方城社起见自应详慎本
   府既经覆核伏念
卷十二 第 18a 页 WYG0652-0145c.png
圣天子尧舜在上重道与爱民之心时廑
圣念中为臣子者敢不仰体但因有碍地方而请停开
   浚本府即有负
圣恩若果毁折民房诸所不便不为酌议万全又非仰
   体
皇上尧舜之心以为心也拟合移咨等因到院案行到
   司该本司布政使黄元骥查看得曲阜县开浚
   文献泉水导之入城引注圣庙池中原系衍圣
卷十二 第 18b 页 WYG0652-0145d.png
   公奏准已奉有
俞旨钦遵在案本司日事督催聿观厥成今蒙院准衍
   圣公咨据阖邑绅衿耆老之呈请停开浚既经
   衍圣公覆核以
圣天子重道与爱民之心无二今据咨有拆毁民房后
   来霪雨水溢不无意外之虞酌议万全仰体
皇上爱民之心不欲以私废公斟酌于利害轻重之中
   请停前来皆为地方城社永远所关似应允行
卷十二 第 19a 页 WYG0652-0146a.png
 题请以听部覆遵行者也等因呈详到(臣/)(臣/)看得
   曲阜县城外泉水开通入城一案原系衍圣公
   孔毓圻奏奉
上谕允行到(臣臣/)随檄布政司遵行去后今据布政使
   黄元骥详称衍圣公移据阖邑绅衿耆老人等
   公呈佥称若开引文献泉水由城外入城以注
   庙河复由庙西出沂经过城内街道窄狭居民
   稠密当水道之冲房屋必须折毁且城外延袤
卷十二 第 19b 页 WYG0652-0146b.png
   数里有亏额内民地税无从办更虑往来车毂
   难以行走且城高泉下大费工力尤虑霪雨水
   涨横溢入城有关城社民生经衍圣公咨(臣/)
   核仰体
皇上爱民之心不敢以私废公请停开浚既据布政司
   呈详前来理合具题伏乞
皇上睿鉴
敕部议覆施行奉
卷十二 第 20a 页 WYG0652-0146c.png
旨该部议奏
   工部
 题前事查该抚既称阖邑绅衿耆老人等俱称若开
   泉水必致房屋拆毁有亏民地车毂难行衍圣
   公孔毓圻亦仰体
皇上爱民之心不欲以私废公请停开浚等语应如所
   题可也奉
旨依议
卷十二 第 20b 页 WYG0652-0146d.png
   (臣/)按辟廱泮宫皆取诸水以为名者也圆则为
   辟半之为泮以止观听者于水南非仅沟而环
   之也班固之诗曰乃流辟雍辟雍汤汤圣皇涖
   止造舟为梁辟雍得有舟梁盖非一勺而已金
   宣宗于洛立宣尼庙尚书省委袭封衍圣公董
   其役未几告成命导蔡水以圜其庙其取于水
   之有源审矣阙里之南溪为鲁泮宫故址亦可
   舟可梁水落之际未之竭也我
卷十二 第 21a 页 WYG0652-0147a.png
 皇上驻跸桥门从容咨访有考于古辟泮之制业奉
 俞旨许凿文献之泉以通庙渠矣乃鲁城形势连冈纡
    回故名曲阜城高泉下难于疏导郭外四山环
    匝水潦灌河奔泉引之入城为虑不细所勘开
    浚之路应毁居人庐舍不下数十百家
 皇上重地方即所以重林庙崇
   圣道正所以卫民生
   俯察情形即回
卷十二 第 21b 页 WYG0652-0147b.png
 成命于兹益见
 圣听之转圜
 睿谟之周至焉
 
 
 
 
幸鲁盛典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