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652-006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幸鲁盛典卷六
    礼部官奏请
 皇上御讲筵
 上由奎文阁东入承圣门步升诗礼堂
 御幄升座鸿胪寺卿移成格少卿何玺引大学士明珠
    王熙吏部尚书伊桑阿礼部尚书介山工部尚
    书萨穆哈内阁学士麻尔图席尔达翰林院掌
卷六 第 1b 页 WYG0652-0065b.png
    院学士常书孙在丰内阁侍读学士徐廷玺翰
    林院侍讲学士朱玛泰高士奇都察院左副都
    御史孙果国子监祭酒阿礼瑚太仆寺少卿杨
    舒光禄寺少卿胡什图鸿胪寺少卿西安吏科
    掌印给事中费扬古陜西道御史喇占山东巡
    抚张鹏等各官于左翼排立衍圣公孔毓圻引
    翰林院世袭五经博士孔毓埏颜懋衡曾贞豫
    孟贞仁仲秉贞原任五经博士孔毓瑛口北道
卷六 第 2a 页 WYG0652-0065c.png
   孔兴洪曲阜知县孔兴认候选通判孔兴谟孔
   兴询候选荫生孔兴滋候选知县孔兴言颜光
   昌候选州同孔贞垣孔尚钰颜绍徽颜文豹仲
   应甲仲承烈候选州判孔衍锌孔兴运仲缵绪
   候补教谕孔尚铣候选训导孔贞鉴孔尚琯孔
   兴珩孔兴侗孔贞耿孔衍玺孔尚让孟弘伟四
   氏学学录孔尚侃尼山书院学录孔毓玺洙泗
   书院学录孔贞爝举人孔兴琏孔毓德孔兴瑄
卷六 第 2b 页 WYG0652-0065d.png
   孔兴祥颜光是颜光敩教习贡生曾闻进贡生
   颜光岳颜伯珣曾闻迪讲书举人孔尚鉝监生
   孔尚任等各官于右翼排立司道府县官俱候
   于门外班既定
上谕兖州府知府张鹏翮为官清正亦准听讲遂传入
   列于巡抚之下鸿胪寺鸣赞唱赞衍圣公孔毓
   圻率五氏职员等行三跪九叩头礼毕鸣赞唱
   讲书孔尚任孔尚鉝由西阶上行一跪三叩头
卷六 第 3a 页 WYG0652-0066a.png
   礼于讲案西偏立孔尚任先至讲案前北面对
御陈书进讲大学圣经首节毕退孔尚鉝进讲易经系
   辞首节毕退下阶归右翼班次
   先是礼部
 题请讲书礼仪前期陈设桌案将讲章
敕谕安设
皇上致祭
  先师孔子礼毕部堂官二员导引
卷六 第 3b 页 WYG0652-0066b.png
皇上御更衣所少歇讲书处大学士以下京堂科道等
   官以上巡抚以下道员以上于左翼排列衍圣
   公五氏有职及讲书人员于右翼排列毕礼部
   堂官奏诣讲书所导引官引
皇上诣讲书所
皇上升御座毕鸿胪寺鸣赞唱赞衍圣公五氏有职及
   讲书人员行三跪九叩头礼毕鸣赞唱讲书讲
   书人员由西边至讲案前行一跪三叩头礼毕
卷六 第 4a 页 WYG0652-0066c.png
   讲书讲毕退就原立处鸿胪寺堂官于东边向
   西跪奏请宣
敕谕鸣赞唱衍圣公五氏有职及讲书人员俱跪宣
敕谕大臣就案捧
敕论于东边向西宣
敕谕毕衍圣公五氏有职及讲书人员就于跪处行三
   叩头礼兴复行二跪六叩头礼毕鸿胪寺官引
   出大门外排立礼部堂官奏礼毕
卷六 第 4b 页 WYG0652-0066d.png
皇上还行宫衍圣公五氏有职俱跪送候过为此
 题知康熙二十三年十一月十八日题本日奉
旨依议
   礼部尚书介山说与禅岱口奏
皇上祀孔庙毕讲书宜在孔庙大成门东诗礼堂内讲
   书康熙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七日启奏本日奉
旨依议
   孔尚任进讲大学圣经首节大学之道在明明
卷六 第 5a 页 WYG0652-0067a.png
   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讲义曰此一章书是言
   脩已治人内圣外王之要道乃大学一书之纲
   领此一节又圣经一篇之纲领也孔子意谓大
   人统天下国家以立极其为学之道有三一在
   明明德德者命于天而赋于人至虚至灵具众
   理而应万事本明者也但为气禀物欲所拘蔽
   则明者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未尝或息必
   因其善端之𤼵而遂明之以复其初此大学之
卷六 第 5b 页 WYG0652-0067b.png
   所以立体也一在亲民德者人人所同得大人
   既自明其德矣又必推以及人鼓舞振作使凡
   具是德者皆有以去其旧染之污而嘉与维新
   此大学之所以致用也一在止于至善明德新
   民皆有至当不易之则则纯乎天理而毫无人
   欲所谓至善也大人于己之德必无一理之不
   明于民之德必无一人之不新皆造于至善之
   域而主适不迁此大学之所以体圣功而该王
卷六 第 6a 页 WYG0652-0067c.png
   道也孔子发明宗旨溯千圣之心传开百王之
   治统其纲领条目灿然毕具心法治法悉备于
   此钦惟
皇上
 睿谟炳照
 圣学缉熙
 精一远溯唐虞
 性道亲承洙泗
卷六 第 6b 页 WYG0652-0067d.png
 翠华时迈欢腾万姓之心
 玉轴宏开义畅六经之旨固已诞敷文德垂裕丕图
   矣(臣/)愚伏愿
 天保升恒
 日跻豫泰弥纶无外群瞻四表之光法则于昭永耀
   千秋之镜则
 盛业同参天地而
 大猷允越皇王矣
卷六 第 7a 页 WYG0652-0068a.png
   孔尚鉝进讲易经系辞首节天尊地卑乾坤定
   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
   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
   形变化见矣讲义曰此一节书是孔子从有易
   之后原未有易之先见天地有自然之易也孔
   子意谓易之有乾坤而乾坤之有贵贱刚柔吉
   凶变化岂自易始哉天以阳处上地以阴处下
   一尊一卑有健顺之理而乾坤已定于此矣自
卷六 第 7b 页 WYG0652-0068b.png
   是地与万物之卑者陈于下天与万物之高者
   陈于上而卦爻之上者贵下者贱已位列于此
   矣天与万物之阳者性常主动地与万物之阴
   者性常主静而卦爻之阳为刚阴为柔已剖断
   于此矣人心一念向善而众善咸集一念向恶
   而众恶皆归以类聚也人事善与善交而不入
   于恶恶与恶交而不与于善以群分也聚分而
   善则吉应之聚分而恶则凶应之而吉凶之理
卷六 第 8a 页 WYG0652-0068c.png
   已生于此矣在天而日月星辰有成象在地而
   山川动植有成形而易中之阴变为阳阳化为
   阴者已见于此矣造物自然之易如此盖六十
   四卦止一乾坤乾坤止一易简之理有亲有功
   可久可大皆从此出此易所以与天地准也钦
   惟
皇上
 至德体乾
卷六 第 8b 页 WYG0652-0068d.png
 圣功开泰
 省方观民以敷治
 教思容保以求宁固已广运无方极效天法地之量
   太平有象弘开物成务之图矣(臣/)愚伏愿
 得一以贞
 兼三而运
 法天时御大化云行而雨施率土承流至治日晅而
   风动则中和洋溢宇宙而位育参两乾坤矣
卷六 第 9a 页 WYG0652-0069a.png
    谨录
世祖章皇帝顺治九年
 幸学释奠礼毕升彝伦堂
 谕讲书官坐满汉祭酒在书案东满汉司业在书案西
    各就案叩头坐满汉祭酒讲易经满汉司业讲
    书经四品以下内院官执事官五经博士学官
    诸监生俱在行礼处排立听讲
 皇上龙飞康熙八年
卷六 第 9b 页 WYG0652-0069b.png
 幸学讲书俱照顺治九年仪注
    附录 汉明帝永平十五年三月东巡至鲁诣
    孔子宅祀毕亲御讲堂命皇太子诸王说经
    章帝元和二年三月过鲁诣阙里命儒生讲论
    晋元帝大兴二年皇太子讲论语通释奠太学
     穆帝升平元年帝讲孝经通释奠如故事
    唐贞观十四年释奠于国子学诏祭酒孔颖达
    讲孝经毕颖达上释奠颂有诏褒美 二十年
卷六 第 10a 页 WYG0652-0069c.png
   诏皇太子于国学释奠既而就讲司业讲孝经
   忠孝之义许敬宗上四言诗以美其事 开元
   七年命皇太子齿胄子学谒先圣诏右散骑常
   侍褚无量讲孝经礼记文王世子篇 宋太宗
   端拱元年八月车驾幸国子监谒文宣王礼毕
   升辇将出西门顾讲坐左右博士李觉方聚徒
   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曰陛下六飞在御臣
   何敢辄升高坐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帝幕设别
卷六 第 10b 页 WYG0652-0069d.png
   坐召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觉乃述天
   地感通君臣相应之旨上甚喜赐帛百疋至道
   三年御书六经以赐之 元祐六年十月谒孔
   子庙礼成幸太学诏博士皆升堂坐诸生两庑
   下命国子祭酒讲无逸终篇 明洪武十五年
   建庙学成上躬临庙酌献乃幸学学官率诸生
   进拜堂下博士执经祭酒讲经毕颁敕谕太学
   生徒 永乐四年三月上谒庙礼毕驾幸太学
卷六 第 11a 页 WYG0652-0070a.png
   赐祭酒司业坐讲文武三品以上及翰林儒臣
   皆赐坐听讲
   鸿胪寺官奏请宣
敕谕衍圣公孔毓圻率五氏有职及讲书人员俱跪大
   学士王熙宣
圣谕谕衍圣公孔毓圻等曰
 至圣之道与日月并行与天地同运万世帝王咸所
 师法下逮公卿士庶罔不率由尔等远承
卷六 第 11b 页 WYG0652-0070b.png
 圣泽世守家传务期型仁讲义履中蹈和存忠恕以
 立心敦孝弟以修行斯须弗去以奉先训以称朕怀
 尔等其祇遵毋替特谕衍圣公孔毓圻率五氏子孙
   叩头谢

   附录 宋真宗幸庙立殿之西召孔氏子孙抚
   谕 明洪武元年十一月十四日祭酒孔克坚
   诏对谨身殿上曰老秀才近前来你多少年纪
卷六 第 12a 页 WYG0652-0070c.png
   也对曰五十三岁上曰我看你是有福快活的
   人不委付公事勾当你常常写书与你的孩儿
   我看他姿质也温厚是成家的人你祖宗留下
   三纲五常垂宪万世的好法度你家里不读书
   是不守你祖宗法度如何终你老也常写书教
   训者休怠惰了于我朝代里你家里再出个好
   人可不好是月二十日孔克坚于谨身殿西头
   廊房下奏曲阜进表的回去臣将主上十四日
卷六 第 12b 页 WYG0652-0070d.png
   诫谕的圣旨备细写将去了上曰道与他少吃
   酒多读书 洪武元年仍封孔子五十六代孙
   孔希学为袭封衍圣公制曰古之圣人自羲农
   至于文武法天治民明并日月德化之盛莫有
   加焉然皆随时制宜世有因革至于孔子虽不
   得其位会前圣之道而通之以垂教万世为帝
   者师其孙子思又能传述而明言之以极其盛
   有国家者求其统绪尊其爵号盖所以崇德而
卷六 第 13a 页 WYG0652-0071a.png
   报功也历代以来膺袭封者或不能绳其祖武
   朕甚悯焉当临御之初访其世袭者得其五十
   六代孙孔希学大宗是绍爰行典礼以致褒崇
   尔其勤敏以进学恭俭以成德庶几领袖世儒
   益展圣道之用于当世以副朕之至意岂不伟
   欤 洪武六年八月二十七日上御端门百官
   早朝上召衍圣公孔希学问曰尔年几何对曰
   臣今年三十有九上曰今去尔祖孔子历年几
卷六 第 13b 页 WYG0652-0071b.png
   何对曰仅二千年上曰年代虽远而人尊敬如
   一日者何也惟尔祖明纲常兴礼乐正彝伦所
   以为帝者师为常人教传至万世其道不可废
   也且尔祖无所不学无所不通故得为圣人如
   问礼于老聃学琴于师襄之类此谓学无常师
   非特如此楚王渡江得一物其大如斗其赤如
   日其甜如蜜众皆不知遣使问于尔祖尔祖曰
   此萍实也问何以知之尔祖曰昔吾闻诸童谣
卷六 第 14a 页 WYG0652-0071c.png
   云童子之言尔祖尚记之不忘况道德之奥者
   乎今尔为袭封爵至上公不为不荣矣此非尔
   祖之遗荫欤朕以尔孔子之裔不欲于流内铨
   注以政事烦尔正为保全尔家也尔若不读书
   辜朕意矣且人生年自八岁至弱冠多昏蒙未
   开不肯向学自冠至壮年有室血气正盛百为
   营营亦无暇好学尔年近四十志虑渐凝定见
   识渐老成正好读圣人之书亲近名师良友蚤
卷六 第 14b 页 WYG0652-0071d.png
   夜讲明道义必期有成学成之后四方之人知
   尔之能俱来执经问难且曰此无愧孔氏子孙
   岂不美欤然四体之动乃德之符步履进退亦
   必用安详不可欹斜飞舞久久习熟遂为端人
   正士朕今婉曲教尔尔其自绎还家亦以此教
   子孙可也勉之哉勉之哉 洪武十年中书省
   官传旨孔袭封教他每年来走一遭 洪武十
   二年谕衍圣公孔希学曰卿家昭明历代不朽
卷六 第 15a 页 WYG0652-0072a.png
    富贵永张天地间乃由阴骘之重云何以其明
    彝伦攸叙之精微表万世纲常于不泯也故若
    如卿当思祖道可动人天朕闻卿来朝已敕中
    书下礼部使所用如意未知给否虽从行者务
    要欢心故兹敕谕 谕衍圣公孔希学曰昔卿
    之祖能明纲常以植世教其功大矣哉故其后
    世子孙相承凡有天下者莫不优礼今卿每岁
    来朝不避严冻可谓笃于君臣之大义而不咈
卷六 第 15b 页 WYG0652-0072b.png
    于祖训者矣已敕中书下礼部赐卿日用故兹
    敕谕
    (臣/)按自古帝王幸宅临雍储贰入学齿胄讲经
    说书见于前史者唯汉永平元和晋大兴升平
    唐贞观开元宋端拱元祐明洪武永乐数朝而
    已恭遇我
世祖章皇帝顺治九年暨我
 皇上康熙八年乃复举行焉然永平之说经者皇太子
卷六 第 16a 页 WYG0652-0072c.png
   诸王也元和之讲论者儒生也大兴以皇大子
   讲论语通而释奠升平以帝讲孝经通而释奠
   非因释奠而讲故不著讲者何人也贞观十四
   年之讲孝经者祭酒二十年之讲孝经者司业
   开元之讲孝经礼记者右散骑常侍褚无量端
   拱之讲周易泰卦者博士李觉元祐之讲无逸
   者国子祭酒自明洪武以后幸学讲书率命祭
   酒司业矣元和之幸阙里孔僖实从孔氏男子
卷六 第 16b 页 WYG0652-0072d.png
   会者六十三人而未闻命讲贞观之命孔颖达
   讲孝经乃因颖达适官祭酒而非以其为孔氏
   也自古及今未有命孔氏子孙进讲者
皇上特恩异数选孔氏子孙充讲书官而且
圣谕煌煌勉以弗坠先训所以鼓励造就之者又如此
   其至仰见我
皇上重道崇儒之心推及苗裔度越曩代直接心传于
  先圣而极光荣于圣族矣
卷六 第 17a 页 WYG0652-0073a.png
   鸿胪寺官引各官出俟于东毓粹门外候送
驾礼部官奏礼毕请
皇上还行宫
上谕大学士明珠王熙等曰孔尚任等陈书讲说克副
 朕怀著不拘定例额外议用又
谕朕初至阙里祀典既成意欲遍览
 先圣遗迹著衍圣公孔毓圻山东巡抚张鹏口北道
 孔兴洪讲书官孔尚任孔尚鉝引
卷六 第 17b 页 WYG0652-0073b.png
驾于是
驾由承圣门出复入大成门
   附录 水经注云洙泗二水交于鲁城东北阙
   里背洙泗墙南北一百二十步东西六十步四
   门各有石阃北门去洙水百步后汉初阙里荆
   棘自辟从讲堂至九里鲍永为相因脩飨以诛
   鲁贼彭丰 又云孔庙即夫子之故宅也宅大
   一顷所居之堂后世以为庙庙屋三间夫子在
卷六 第 18a 页 WYG0652-0073c.png
   西面东向颜母在中间南面夫人隔东一间东
   向献帝时庙遇火烧之魏黄初二年文帝令郡
   国脩起孔子旧庙庙有夫子像列二弟子执卷
   立侍穆穆有询仰之容汉魏以来庙列七碑二
   碑无字栝柏犹茂 阙里志今至圣先师庙在
   县城中央中为正殿九间宋徽宗崇宁元年诏
   殿名大成殿榜御书也先圣南面四配十哲分
   侍左右后为寝殿七间祀夫人亓官氏寝殿之
卷六 第 18b 页 WYG0652-0073d.png
   东为祠三间西向以祀伯鱼寝殿之西为祠三
   间东向以祀子思又后为圣迹殿壁上皆石刻
   也正殿之前为杏坛即讲堂遗址汉明帝御此
   说经坛左右为两庑东西皆五十间祀先贤先
   儒坛前为宋真宗御赞殿今废但存御赞刻石
   十有二碑又前为大成门门凡五间旁有掖门
   左曰金声右曰玉振大成门之外有唐宋金元
   碑各覆以亭碑亭之左为居仁门又左为毓粹
卷六 第 19a 页 WYG0652-0074a.png
   门碑亭之右为由义门又右为观德门碑亭之
   前为奎文阁阁凡五间亦谓之藏书楼东西列
   明御制碑亭楼之左右各为掖门三间掖门东
   为衍圣公斋戒所掖门西为有司斋戒所楼前
   为门五间汉唐古碑在焉门之前为大中门三
   间门榜宋仁宗御书大中门之前有门三间故
   金之旧制也三门之前为石桥三以跨璧水桥
   之前复为大门五间门圆洞如城门制东西各
卷六 第 19b 页 WYG0652-0074b.png
   为一坊曰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其前有石坊曰
   太和元气前为棂星门东西大道也左右各竖
   下马牌金章宗明昌二年立南有石坊镌金声
   玉振四字坊与城南门相直门上镌万仞宫墙
   四字庙之西偏为启圣公庙庙前为金丝堂三
   间以贮乐悬宋时建五贤堂于此弘治间改建
   也堂前为启圣门庙之东偏为家庙五间孔氏
   子孙私庙也家庙之前为诗礼堂五间宋真宗
卷六 第 20a 页 WYG0652-0074c.png
   曾驻跸于此既而去鸱吻使为斋室堂前为承
   圣门四隅为楼如王公之制庙左为衍圣公第
   第前为阙里坊古阙里也自汉建宁四年鲁相
   史晨修广宅庙历魏晋南北朝唐宋改筑维新
   必加爽垲金贞祐之乱庙貌尽燬皇统大定间
   制乃大备元至元丁卯大德戊戌至正已卯凡
   三修焉明洪武永乐再修焉成化十八年始广
   十楹之制弘治十二年灾奉诏大作新之为费
卷六 第 20b 页 WYG0652-0074d.png
   一十五万有奇越五年新庙成遣大学士李东
   阳祭告嘉隆以后代有修葺前后各有碑记
   (臣/)按圣庙由鲁哀公十七年始立其从凡有隳
   废必官为缮修汉魏以降亦代有增饰孝建褒
   述视诸侯之礼开元册命同王者之制名数既
   备庙貌斯弘矣若乃展采东巡悼荒芜于燕寝
   观风广鲁加恢廓于儒宫则乾封之诏遐慕犹
   存天僖之敕特赐斯纪则又于岁修常典之外
卷六 第 21a 页 WYG0652-0075a.png
   而以崇峻为广厉者矣自时厥后一厄于金之
   贞祐而鼎新于元之大德再灾于弘治之己未
   而落成于弘治之甲子今之庙制则犹是弘治
   所重建者也由二百年以后溯二千年以前读
   列代御府之文览遣告穹碑之记南面之坐正
   于唐宗大成之额锡于宋帝门戟二十有四政
   和之所命也黉舍四百馀楹明昌之所拓也以
   至碧瓦丹棂之璀璨蛟龙蟠螭之镂错庙门下
卷六 第 21b 页 WYG0652-0075b.png
   马之碑城南待幸之路致饰尽美踵事增华岁
   月已遥规模未改我
皇上停舆兹土亲祀礼成
躬举玉趾周历廊庑徘徊路寝俨对越之思致羹墙之
   慕于大成承圣诸门出而复入者三此即峒山
   问道渭水求师轨辙斯遐流连罕觏自非夙契
   道妙亲接心传奚以俯诎
宸严遍承阶墄有如斯也自有斯庙以来曾未尝降
卷六 第 22a 页 WYG0652-0075c.png
 至尊以周览眄庭庑而永日由是
 御盖
 天章之锡穹碑
 圣制之文超轶百王增高万仞诚与道德而常新并乾
    坤而永大矣
 
 
 
卷六 第 22b 页 WYG0652-0075d.png
 
 
 
 
 
 
 
幸鲁盛典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