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0595-005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唐六典卷五     唐 张九龄等 撰
  尚书兵部
 兵部尚书一人
  侍郎二人
  郎中二人
  员外郎三人
  主事四人
卷五 第 1b 页 WYG0595-0053b.png
  令史三十七人
  书令史六十人
  制书令史十三人
  甲库令史十二人
  亭长八人
  掌固十二人
 职方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卷五 第 2a 页 WYG0595-0054a.png
  主事二人
  令史四人
  书令史九人
  掌固四人
 驾部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三人
  令史十人
卷五 第 2b 页 WYG0595-0054b.png
  书令史二十四人
  掌固四人
 库部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二人
  令史七人
  书令史十五人
  掌固四人
卷五 第 3a 页 WYG0595-0054c.png
兵部尚书一人正三品(周官夏官卿也汉置五曹未有/主兵之任也魏始置五兵尚书)
(谓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也晋太始中省五兵尚书/太康中又置七兵尚书以旧五兵尚书中兵外兵分为)
(左右东晋及宋又为五兵孝武大明二年又省之顺帝/升明元年又置历齐梁陈后魏北齐皆置五兵尚书后)
(周依周官置大司马卿一人隋改为兵部尚书皇朝因/之龙朔二年改为司戎太常伯咸亨元年复为兵部尚)
(书光宅元年改为夏官/尚书神龙元年复故)
侍郎二人正四品下(周官夏官小司马中大夫也汉以/来尚书侍郎今郎中之任也后周)
(依周官隋炀帝置兵部侍郎皇朝因之龙朔二年改为/司戎少常伯咸亨元年复为兵部侍郎总章元年增置)
(一员光宅神龙/并随曹改复)
卷五 第 3b 页 WYG0595-0054d.png
兵部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军卫武官选授之政令凡
军师卒戍之籍山川要害之图厩牧甲仗之数悉以咨
之其属有四一曰兵部二曰职方三曰驾部四曰库部
尚书侍郎总其职务而奉行其制命凡中外百司之事
由于所属咸质正焉凡选授之制每岁孟冬以三旬会
其人去王城五百里集于上旬千里之内集于中旬千
里之外集于下旬以三铨领其事一曰尚书铨二曰东
铨三曰西铨(尚书为中铨两侍/郎分为东西铨)以五等阅其人一曰长
卷五 第 4a 页 WYG0595-0055a.png
朵二曰马射三曰马枪四曰步射五曰应对以三奇拔
其选一曰骁勇二曰材艺三曰可为统领之用其尤异
者登而任之否则量以退焉然后据其状以覈之考其
能以进之所以录深功拔奇艺备军国综勋贤也五品
已上皆奏闻而制授焉六品已下则量资注拟其在军
镇要籍不得赴选委节度使铨试具等第以申焉其三
奇五等之选有殊尤者得令宿卫(其宿卫皆带/本官以充)其选人
有自文资入者取少壮六尺以上材艺超绝考试不堪
卷五 第 4b 页 WYG0595-0055b.png
还送吏部凡官阶注拟团甲进甲皆如吏部之制凡大
选终于季春之月所以审名实之铨综备戎仗之物数
以戒军令而振国容焉
郎中二人从五品上(周官大司马属官有军司马下大/夫盖郎中之任也魏有五兵郎曹)
(皆置郎中晋有七兵皆置郎中宋有中兵外兵骑兵元/嘉已后省骑兵齐因之梁陈有左中兵右中兵左外兵)
(右外兵骑兵郎曹皆置侍郎亦郎中任也后魏北齐有/左中兵右中兵左外兵右外兵都兵郎曹并置郎中后)
(周依周官隋初始置兵部郎曹置侍郎一人炀帝除侍/字又改为兵曹郎武德初依隋三年改为兵部郎中龙)
(朔二年改为司戎大夫咸/亨光宅神龙并随曹改复)
卷五 第 5a 页 WYG0595-0055c.png
员外郎二人从六品上(周官大司马属官舆司马上士/后周依焉盖员外之任也隋开)
(皇六年置兵部员外郎炀帝改为兵曹承务郎皇朝改/为兵部员外郎龙朔二年改为司戎员外郎咸亨光宅)
(神龙并随/曹改复)
主事四人从八品下(隋炀帝初置为从九品下开/元二十四年敕改为八品)
郎中一人掌考武官之勋禄品命以二十有九阶承而
叙焉从一品曰骠骑大将军(汉有骠骑将军霍去病后/汉有东平王苍魏有王昶)
(晋有纪瞻王骏并为之齐职仪云骠骑品秩第二金章/紫绶武冠绛朝服佩水苍玉梁官品令杂号将军一百)
(二十五分为二十四班班多者为贵骠骑班第二十四/陈品第一秩中二千石后魏职品令第二后周骠骑大)
卷五 第 5b 页 WYG0595-0055d.png
(将军九命隋官品令骠骑正四/品皇朝定令为武散官从一品)正二品曰辅国大将军
(魏甲辰令晋官品令梁官品令辅国将军并第三品/后魏从第三品后周七命隋从六品下皇朝改焉)
二品曰镇军大将军(魏志曰文帝以陈群为镇军大将/军秩二千石晋公卿秩云杨骏胡)
(奋并领镇军将军齐职仪云品第三/后周八命隋并六品下皇朝改焉)正三品曰冠军大
将军(史记曰楚义帝以宋义为卿子冠军汉武帝以霍/去病功冠三军封冠军侯其名起于此也魏以文)
(钦为冠军将军齐职仪云品秩第三晋令云金章紫绶/给五时服武冠佩水苍玉梁令第三品陈品第四秩中)
(二千石隋令正六/品下皇朝改焉)怀化大将军(皇朝所置/以授蕃官)从三品曰云
麾将军(梁班第十八陈品/第四秩中二千石)归德将军(皇朝所置/以授蕃官)正四品
卷五 第 6a 页 WYG0595-0056a.png
上曰忠武将军(梁班第十九陈品/第四秩中二千石)正四品下曰壮武将
(梁大通三年又置二百四十二号将军为四/十四班壮武班第十六陈品第六秩二千石)从四品
上曰宣威将军(皇朝/所置)从四品下曰明威将军(梁班第十/二后魏职)
(品令正/六品上)正五品上曰定远将军(梁班第十二也诸将军/亦为二十四班止施于)
(外国定远/班第十二)正五品下曰宁远将军(梁官品令宁远/将军正五品)从五
品上曰游骑将军(魏甲辰令游骑将军/第四品陈秩二千石)从五品下曰游
击将军(汉书曰武帝以苏建韩说为游击将军后汉记/云光武以邓晨为游击将军晋官品令游击将)
(军四品陈/秩二千石)正六品上曰昭武校尉下曰昭武副尉从六
卷五 第 6b 页 WYG0595-0056b.png
品上曰振威校尉下曰振威副尉正七品上曰致果校
尉下曰致果副尉从七品上曰翊麾校尉下曰翊麾
副尉正八品上曰宣节校尉下曰宣节副尉从八品
上曰禦武校尉下曰禦武副尉正九品上曰仁勇校尉
下曰仁勇副尉从九品上曰陪戎校尉下曰陪戎副尉
(汉书百官表校尉皆二千石武/帝置隋朝改为散官皇朝因之)凡怀化归德将军量配
于诸卫上下其馀并兵部定其番第(五百里内七番一/千里内八番二千)
(里内十番二千里外十二番并一月上四品已下九品/已上于兵部上下五百里内四番一千里内五番二千)
卷五 第 7a 页 WYG0595-0056c.png
(里内六番二千五百里七番三千里内八/番各一季上三千里外免番随须追集也)番满者六品
已下并听预简选量其才能或留本司或送吏部五品
已上者则奏闻凡叙阶之法一如文散官之制凡天下
之府五百九十有四有上中下并载于诸卫之职凡应
宿卫官各从番第诸卫将军中郎将郎将及诸卫率副
率千牛备身备身左右太子千牛并长上折冲果毅应
宿卫者并一日上两日下诸色长上若司阶中候司戈
执戟并五日上十日下诸应外职掌押当及分司者则
卷五 第 7b 页 WYG0595-0056d.png
年支焉若左右羽林将军每夜各一人更直中郎将郎
将亦如之长人长上每日上随仗下(长人取六尺六寸/已上厚阔者四十)
(人分左右监门卫满四考依/出身例授武散官依旧长上)蕃人任武官者并免入宿
任三卫者配元武门上一日上两日下配南衙者长番
每年一月上凡千牛备身备身左右及太子千牛皆取
三品已上职事官子孙四品清官子仪容端正武艺可
称者充五考本司随文武简试听选(如阶应入武品折/其一考四品谓诸)
(司侍郎左/右庶子)凡殿中省进马取左右卫三卫高荫简仪容
卷五 第 8a 页 WYG0595-0057a.png
可观者补充分为三番上下考第简试同千牛例仆寺
进马亦如之凡勋官十有二等(并载于司/勋之职)皆量其远迩
以定其番第(五百里内五番一千里内七番一千五百/里内八番二千里内十番二千里外十二)
(番各一月上每上或分配诸司上州及都督府番别各/听留六十人中州四十五人下州三十五人分配监当)
(城门仓库亦量于数内通融配给当州人少者任取五/十已上五十九已下及轻疾丁充并五番上皆一月)
五品已上四年七品已上五年多至八年年满简送吏
部不第者如初无文听以武选凡左右卫亲卫勋卫翊
卫及左右率府亲勋翊卫及诸卫之翊卫通谓之三卫
卷五 第 8b 页 WYG0595-0057b.png
择其资荫高者为亲卫(取三品已上子二/品已上孙为之)其次者为勋
卫及率府之亲卫(四品子三品孙二品/已上之曾孙为之)又次者为翊卫
及率府之勋卫(四品孙职事五品子孙三品曾孙若/勋官三品有封者及国公之子为之)
次者为诸卫及率府之翊卫(五品已上并柱国若有/封爵兼带职事官为之)
次者为王府执仗执乘(散官五品已/上子孙为之)凡三卫皆限年二
十岁已上每岁十一月已后本州申兵部团甲进甲尽正
月毕(其入卫杂配并注/甲长定不得移改)量远迩以定其番第(五百里内/五番一千)
(里内七番一千里外八番各一/月上三千里外九番各倍其月)应补之人周亲已上有
卷五 第 9a 页 WYG0595-0057c.png
犯刑戮者配令兵部上下凡诸卫及率府三卫贯京兆
河南蒲同华岐陜怀汝郑等州皆令番上馀州止纳资
而已(应纳资者每年九月一日于本贯及/寄住处输纳本贯挟名录申兵部)凡左右卫之
三卫分为五仗一曰亲仗二曰供奉仗三曰勋仗四曰
翊仗五曰散手仗每月各配三十六人而上下焉其五
仗上下及引驾细引考以五左右卫之他职掌及左右
率府之勋卫考以六(左右率府之三卫帖/五仗上下者亦五考)诸卫及率府
之翊卫考以八考满兵部校试有文堪时务则送吏部
卷五 第 9b 页 WYG0595-0057d.png
无文则加其年阶以本色迁授若有才用考内得补主
帅及监门校尉直及凡左右卫左右率府三卫经三考
已上者得补引驾细引考满简试如三卫(三卫违蕃者/徵资一千五)
(百文仍勒陪番有故者免徵资三番/不到注里毁夺告身有故者亦陪番)凡王公已下皆有
亲事帐内(六品七品子为亲事/八品九品子为帐内)限年十八已上举诸州
率万人已上充之(亲王嗣王郡王开府仪同三司及三/品已上官带勋者差以给之并本贯)
(纳其资课皆/从金部给付)皆限十周年则听其简试文理高者送吏
部其馀留本司全下者退还本邑凡兵士𨽻卫各有其
卷五 第 10a 页 WYG0595-0058a.png
名左右卫曰骁骑左右骁卫曰豹骑左右武卫曰熊渠
左右威卫曰羽林左右领军卫曰豹骑左右金吾卫曰
依飞东官左右卫率府曰射乘左右司禦率府曰旅贲
左右清道率府曰直荡总名为卫士皆取六品已下子
孙及白丁无职役者点充凡三年一简点成丁而入六
十而免量其远迩以定番第(百里内五番五百里外七/番一千里外八番各一月)
(上二千里外九番倍其月上若/征行之镇守者免番而遣之)凡卫士各立名簿具三
年已来征防若差遣仍定优劣为三等每年正月十日
卷五 第 10b 页 WYG0595-0058b.png
送本府印讫仍录一通送本卫若有差行上番折冲府
㨿簿而发之(若征行及使经两番已上者免两番两番/已上者并二番其不免番还日即当番者)
(免上/番)凡差卫上征戍镇防亦有团伍其善弓马者为越
骑团馀为步兵团主帅已下统领之火十人有六驮马
(若无马乡任/备驴骡及牛)若父兄子弟不并遣之若祖父母父母老
疾无兼丁免征行及番上其居常则皆习射唱大角歌
番集之日府官率而课试凡左右金吾卫有角手诸卫
有弩手左右羽林军有飞骑及左右万骑彍骑天下诸
卷五 第 11a 页 WYG0595-0058c.png
军有健儿(旧健儿在军皆有年限更来往颇为劳弊开/元二十五年敕以为天下无虞宜与人休息)
(自今已后诸军镇量闲剧利害置兵防健儿于诸色征/行人内及客户中召募取丁壮情愿充健儿长住边军)
(者每年加常例给赐兼给永年优复其家口情愿同去/者听至军州各给田地屋宅人赖其利中外获安是后)
(州郡之间永无/徵发之役矣)皆定其籍之多少与其番之上下(其所/取人)
(并具于/本卫)每季上中书门下凡关内团结兵京兆府六千
三百二十七人同州六千七百三十六人华州五千二
百二十三人蒲州二千七百三十五人(选丁户殷赡身/材强壮者充之)
(免其征赋仍许在家常习/弓矢每年差使依时就试)秦成岷渭河兰六州有高丽
卷五 第 11b 页 WYG0595-0058d.png
羌兵(皆令当州上佐一人专知统押每年两度教练使/知部伍如有警急即令赴援诸州城傍子弟亦常)
(令教习每年秋集/本军春则放散)黎雅松翼茂五州有镇防团结兵(并/领)
(刺史自押领若须防遏/即以上佐及武官充)凡天下诸州差兵募取户殷丁
多人材骁勇选前资官勋官部分强明堪统摄者节级
权补主帅以领之其义征者别为行伍不入募人之营
凡军行器物皆于当州分给之如不足则自备贫富必
以均焉凡诸州诸府应行兵马之名簿器物之多少皆
申兵部军散之日亦录其存亡多少以申而勘会之凡
卷五 第 12a 页 WYG0595-0059a.png
诸道回兵粮糒之物衣资之费皆所在州县分而给之
郎中一人掌判簿以总军戎差遣之名数凡天下之节
度使有八其一曰关内朔方节度使其统有单于安北
东受降城中受降城西受降城丰安军定远城皆属焉
其二曰河东节度使其统有大同横野岢岚三军云州
守捉使属焉其三曰河北幽州节度使其统有经略平
卢静塞威武清夷横海高阳唐兴恒阳北平十军安东
镇守渝关守捉北平守捉三使属焉其四曰河西节度使
卷五 第 12b 页 WYG0595-0059b.png
其统有赤水大斗建康玉门墨离豆卢六军新泉守捉
甘州守捉肃州镇守三使属焉其五曰陇右节度使其
统有临洮河源白水安人积石莫门振武七军平夷五
门富耳蓝州平戎绥和五守捉使皆属焉其六曰剑南
节度使其统有昆明军松州当州防禦邛崃守捉姚巂
州经略四使属焉其七曰碛西节度使其统有安西疏
勒于阗焉耆为四镇经略使又有伊吾瀚海二军西州
镇守使属焉其八曰岭南节度使其统有广桂邕容安
卷五 第 13a 页 WYG0595-0059c.png
南等五府经略使若诸州在节度内者皆受节度焉其
福州经略使登州平海军则不在节度之内凡亲王总
戎则曰元帅文武官总统者则曰总管以奉使言之则
曰节度使有大使焉有副大使焉有副使焉有判官焉
若大使加旌节以统军置木契以行动凡将帅出征兵
满一万人已上置长史司马仓曹胄曹兵曹参军各一
人五千人已上减司马诸军各置使一人五千人已上
置副使一人万人已上置营田副使一人每军皆有仓
卷五 第 13b 页 WYG0595-0059d.png
曹兵曹胄曹参军各一人(赤水临洮河源等军加胄曹/参军一人朔方五城各加胄)
(曹参军/一人)其横海高阳唐兴恒阳北平等五军皆本州刺
史为使(其兵各一万人十月已后募分为三番教习五/千人置总管一人以折冲充一千人置子将一)
(人以果毅充五百人置押/官一人别将及镇戎官充)凡镇皆有使一人副使一人
万人已上置司马仓曹兵曹参军各一人五千人已下
减司马凡诸军镇每五百人置押官一人一千人置子
总管一人五千人置总管一人凡诸军镇使副使已上
皆四年一替总管已上六年一替押官随兵交替(副使/总管)
卷五 第 14a 页 WYG0595-0060a.png
(取折冲已上官充子将/已上取果毅已上充)凡诸军镇大使副使已上皆有
傔人别奏以为之使大使三品已上傔二十五人别奏
十人(四品五品傔递减五/人别奏递减二人)副使三品已上傔二十人别
奏八人(四品五品傔递减四/人别奏递减二人)总管三品已上傔十八人
别奏六人(四品五品傔递减三/人别奏递减二人)子总管四品已上傔十
一人别奏三人(五品六品傔递减二/人别奏递减一人)若讨击防禦游奕
使副使傔准品各减三人别奏各减二人总管及子总
管傔准品各减二人别奏各减一人若镇守已下无副
卷五 第 14b 页 WYG0595-0060b.png
使或𨽻属大军镇者使已下傔奏并四分减一所补傔
奏皆令自召以充(若府镇戌正员官及飞骑三卫/卫士边州白丁皆不在取限)凡车
驾在京即东都南北衙皆置左右屯营别立使以充之
若车驾在都则京城亦如之(北都/准此)凡大将出征皆告庙
授斧钺辞齐太公庙辞讫不反宿于家临军对寇士卒
不用命并得专行其罚既捷及军未散皆会众而书劳
与其费用执俘折馘之数皆露布以闻乃告太庙元帅
凯旋之日天子遣使郊劳有司先献捷于太庙又告齐
卷五 第 15a 页 WYG0595-0060c.png
太公庙(诸军将若须入朝/奏事则先状奏闻)
员外郎一人掌贡举及诸杂请之事凡应举之人有谋
(谓娴/兵法)才艺(谓有/勇技)平射(谓善能今矢发平直十发五中/五居其次为上第三中七居其)
(次为/下第)筒射(谓善及远而中十发四中六居其次为上第/三中七居其次为下第不及此者为不第)
皆待命以举非有常也若州府岁贡皆孟冬随朝集使
以至省勘责文状而引试焉亦与计科偕有二科一曰
平射(试射长垛三十发/不出第三院为第)二曰武举其试用有七一曰射
长垛(入中院为上入次院/为次上入外院为次)二曰骑射(发而并中为上或/中或不中为次上)
卷五 第 15b 页 WYG0595-0060d.png
(总不中/为次)三曰马枪(三柭四柭为上二柭为/次上一柭及不中为次)四曰步射射
草人(中者为次上虽中而不/法虽法而不中者为次)五曰材质(以身长六尺已/上者为次上已)
(下为/次)六曰言语(有神彩堪充领者/为次上无者为次)七曰举重(谓翘关率/以五次为)
(上/第)皆试其高第者以奏闻其科第之优劣(谓平射筒射/之上第者前)
(资见任见选听减一次上与官勋散卫官五品已上官/子孙帖仗二年而选次第者其应选则㨿资优直处分)
(应帖仗则三年而选庶人之上等亦帖仗其年比次第/庶人次第又加二年武贡之第者勋官五品已上并三)
(卫执仗乘若品子年考已满者并放选勋官六品已上/并应宿卫人及品子五考已上者并授散官谓军士战)
(官令并帖仗/然后授散官)勋获之等级(谓军士战功之等级若牢城/若战第一等酬勋三转第二)
卷五 第 16a 页 WYG0595-0061a.png
(第三等差减一转凡破城阵以少击多为上阵数略相/当为中阵以多击少为下阵转倍以上为多少常据贼)
(数以十分率之杀获四分已上为上获二分已上为中/获一分已上为下获凡上阵上获第一等酬勋五转上)
(阵中获中阵上获第一等酬勋四转上阵下获中阵中/获下阵上获第一等酬勋三转其第二第三等各递降)
(一转中限下获下阵中获第一等酬勋两转第二等三/等并下阵下获各酬勋一转其虽破城阵杀获不成分)
(者三等阵各酬勋一转其跳荡功不在降限凡临阵对/寇矢石未交先锋挺入贼徒因而破者为跳荡其次先)
(锋为降者为降功凡酬功者见任前资常选为上资文/武散官卫官勋官五品已上为次资五品子孙上柱国)
(柱国子勋官六品已下诸色有番考人为下资白丁卫/士杂色人为无资凡跳荡人上资加两阶即优与处分)
(应入三品五品不限官考次资即优与处分下资优与/处分无资稍优与处分其殊功第一等上资加一阶优)
卷五 第 16b 页 WYG0595-0061b.png
(与处分应入三品五品减四考次资优与处分下资稍/优与处分无资放选殊功第二等上资优与处分次资)
(稍优与处分下资放选无资常勋外加三转殊功第三/等上资稍优与处分次资放选下资应简日放选无资)
(常勋外加两转若破国王胜事愈常格或斩将/搴旗功效尤异虽不合格并委军将临时录奏)皆审其
实而授叙焉
员外郎一人掌选院谓之南曹每岁选入有解状簿书
资历考课必由之以覈其实乃上三铨进甲则署焉
职方郎中一人从五品上(周礼下官有职方氏中大夫/之职掌天下之地图主四方)
(之职贡职方郎中之任也后周依周官隋开皇初始置/职方侍郎一人炀帝曰职方郎武德三年加中字至龙)
卷五 第 17a 页 WYG0595-0061c.png
(朔二年改为司城大/夫咸亨元年复故)
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周礼夏官有职方上士后周依/周官隋开皇六年置员外郎一)
(人炀帝改曰承务郎皇朝为职方/员外郎龙朔咸亨并随曹改复)
主事二人从九品上
职方郎中员外郎掌天下之地图及城隍镇戍𤇺候之
数辨其邦国都鄙之远迩及四夷之归化者凡地图委
州府三年一造与板籍偕上省其外夷每有番客到京
委鸿胪讯其人本国山川风土为图以奏焉副上于省
卷五 第 17b 页 WYG0595-0061d.png
其五方之区域都鄙之废置疆场之争讼者举而正之
凡天下之上镇二十中镇九十下镇一百三十有五上
戍十有一中戍八十有六下戍二百三十有五凡烽候
所置大率相去三十里(若有山冈隔绝须逐便安置/得相望见不必要限三十里)
逼边境者筑城以置之每烽置帅一人副一人(其放烽/有一炬)
(二炬三炬四炬者随贼多少而为荖焉旧关内京畿河/东河北皆置𤇺开元二十五年敕以边隅无事寰宇乂)
(安内地置𤇺诚为非要量停近甸𤇺二百/六十所计𤇺帅等一千三百八十八人)凡州县城门
及仓库门须守当者取中男及残疾人均为番第以充
卷五 第 18a 页 WYG0595-0062a.png
而免其徭赋焉(若修理廨宇及/园厨亦听量使)
驾部郎中一人从五品上(周礼夏官属有舆司马之职/盖驾部之任也魏氏始置驾)
(部郎曹历晋宋齐后魏北齐并为驾部郎中梁陈为驾/部侍郎后周夏官府有驾部中大夫一人隋文帝改为)
(驾部侍郎炀帝曰驾部郎宋齐左民尚书领驾部梁陈/左民部尚书领驾部后魏北齐殿中尚书领驾部隋则)
(兵部领焉皇朝因之武德三年加中字龙/朔二年改曰司舆大夫咸亨元年复故)
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周礼夏官卿有舆司马上士后/周夏官府小驾部上士一人盖)
(驾部员外郎之任也隋开皇六年置炀帝改曰承/务郎皇朝为驾部员外郎龙朔咸亨并随曹改复)
主事三人从九品上
卷五 第 18b 页 WYG0595-0062b.png
驾部郎中员外郎掌邦国之舆辇车乘及天下之传驿
厩牧官私马牛杂畜之簿籍辨其出入阑逸之政令司
其名数凡三十里一驿天下凡一千六百三十有九所
(二百六十所水驿一千二百九十七所陆驿八十六所/水陆相兼若地势险阻及须依水草不必三十里每驿)
(皆置驿长一人量驿之闲要以定其马数都亭七十五/疋诸道之第一等减都亭之十五第二第三皆以十五)
(为差第四减十二第五减六第六减四其马官给有山/阪险峻之处及江南岭南暑湿不宜大马处兼置蜀马)
(凡水驿亦量事闲要以置船事繁者每驿四只闲者三/只更闲者二只凡马三疋给丁一人船一给丁三人凡)
(驿皆给钱以资之什物并皆为市凡乘驿者在京于门/下给券在外于留守及诸军州给券若乘驿经留守及)
卷五 第 19a 页 WYG0595-0062c.png
(五军都督府过者长官牌/署若不应给者随即停之)而监牧六十有五焉皆分使
而统之(南使十五监西使十六监北使七监东使九监/盐州使八监岚州使三监则厩牧及诸司马牛)
(杂畜各𨽻于籍帐/以时受而藏之)若畜养之宜孳生之数皆载于太仆
之职凡诸卫有承直之马(诸卫每日置承直马八十疋/以备杂使诸卫官诸州府马)
(每月常差赴京都为承直诸府常备其数甚多开元二/十五年敕以为天下无事劳费颇烦宜随京都近便量)
(留三千疋充扈从及街/使乘直馀一切并停)凡诸司有备运之车(诸司皆置/车牛以备)
(递运之事司农等车一千二十一乘将作监三百四十/五乘殿中省尚乘局一百乘少府监六十三乘太常寺)
(一十四乘国子监二十乘太仆寺一十乘光禄寺二十/乘卫尉寺十乘太府寺六乘左右卫各二乘左右骁卫)
卷五 第 19b 页 WYG0595-0062d.png
(各一乘左右武卫各一乘左右威卫各一乘左右领军/卫各一乘左右金吾卫各一乘左右监门卫各二乘左)
(右羽林军各三乘家令寺一百八十乘左右仆寺二十/六乘左右卫率府各一乘牛皆倍之其过倍者则充营)
(田不足者则单驾开元二十/二年敕量减六百馀头乘)皆审其制以定数焉
库部郎中一人从五品上(周礼夏官有司甲下大夫为/司戈盾弓矢之长各辨其物)
(以待军事今库部郎中之任也魏氏始置库部郎曹历/晋宋齐后魏北齐并有库部郎中梁陈为侍郎后周夏)
(官府有武藏中大夫一人隋文帝为库部侍郎炀帝曰/库部郎宋齐梁陈并都官尚书领库部后魏北齐度支)
(尚书领隋则兵部尚书领焉武德三年加中/字龙朔二年改为司库大夫咸亨元年复故)
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周礼夏官卿有司兵中士后周/有小武藏下大夫一人盖今库)
卷五 第 20a 页 WYG0595-0063a.png
(部员外郎之任也隋开皇六年置炀帝改曰承/务郎皇朝为库部员外郎龙朔咸亨随曹改复)
主事二人从九品上
库部郎中员外郎掌邦国军州之戎器仪仗及冬至元
正之陈设并祠祭丧葬之羽仪诸军州之甲仗皆辨其
出入之数量其缮造之功以分给焉
 
 
 
卷五 第 20b 页 WYG0595-0063b.png
 
 
 
 
 
 
 
 唐六典卷五